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第一季度预防接种督导记录

2019年第一季度预防接种督导记录

2019年第一季度预防接种督导记录

灵台县皇甫谧预防接种工作督导记录表

督导(指导)人员:被督导(指导)人员:

预防接种门诊工作总结

2013年计划免疫工作总结一年来,接种门诊工作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相关科室的配合下,圆满地完成了预防接种工作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门诊管理,强化服务意识 预防接种门诊是我院对外服务的窗口,为了树立我院接种门诊的良好形象,更好的为接种对象服务,加强了日常工作管理,合理安排人员分工,明确各岗位责任。严格履行预防接种程序,做到接种前告知、检查、登记、签名、接种后留观等。同时,我们树立了“服务社会、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理念,努力做到热心、细心、耐心的服务,竭尽全力做好门诊接种工作。一年来,没有发生过与服务对象因服务态度而产生的纠纷。 二、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了业务能力。 为了接种更为及时、安全、规范,我们立足本职,不断加强学习,重点学习了新的接种程序、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通过学习,我们加深了按工作规范接种的重要性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等方面的认识,提高了传染病应急和接种异常反应处置能力。我们认真的按照接种工作规范进行操作,使接种工作安全、规范。我们按照新的接种程序告诉接种儿童家长接种的时间程序,使他们能及时接种相应的疫苗。 三、加强门诊信息化管理,规范门诊信息化管理制度。 开通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对辖区内接种儿童的疫

苗信息、日常接种、预约记录和疫苗出入库进行全方位数据化管理,通过该系统,家长可预知孩子下次接种时间,实时掌握逾期未种记录,告别了以往手算的历史,避免漏种、迟种、重种等人为疏忽的出现。 四、做好防疫报表上报及各项记录的填写。 每月及时上报各类统计报表,如常规疫苗接种报表,二类疫苗接种报表等。报表上报做到了及时、准确。疫苗的各项记录包括疫苗和注射器的领取使用记录、每月疫苗和注射器的计划领取记录、接种室消毒记录、冷链运转记录、疫苗针对相关传染病监测记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记录、安全注射相关记录都做到了填写详细认真均无漏项。 五、预防接种工作成效 (一) 常规接种 2013年以来,门诊为新生儿建卡、建证64人次,乙肝疫苗接种157剂次,糖丸340剂次,麻风减毒疫苗81剂次,无细胞百白破303剂次,A+C流脑疫苗217剂次。A群流脑疫苗151剂次,白破疫苗113剂次,麻腮风减毒疫苗72剂次,乙脑减毒疫苗169剂次,甲肝减毒疫苗81剂次。单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取得了这样的成效主要是我们强化了服务意识,通过我们真诚地服务态度融洽了与广大群众的关系,加强了门诊管理,提高了门诊接种工作效率;加强了门诊接种宣传,使接种对象加深了预防接种重要性的认识。 (二)查漏补种 1.麻疹查漏补种活动

村卫生室督导检查记录

村卫生室督导小结 2012年12月卫生院公共卫生组在蒋秀胜院长的带领下,对我镇辖区的24个村村卫生室进行了监督现将本次的检查结果记录如下: (一)卫生室公共卫生的检查 1.检查了村卫生室的台账建立情况查看了台账的各项内容是否完善,各个重点人群是否分类分级管理。 2.检查了村卫生室的健康档案建立情况以及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情况,档案的完整情况及其真实性。 3.检查了卫生室的重点人群的随访情况,是否及时,有没有健康指导随机抽查20份重点人群档案,核实信息,调查村民关于公共卫生的知晓率和满意率。 4.查看了新生儿童预防接种的建证情况,查看了本村儿童流脑疫苗的的接种率。 5.查看了传染病的预防和报告防控工作情况。 6.查看了儿童的建档情况及其健康管理的情况并随机抽查5份档案核实查看是否进行了健康指导和生长发育的监测。 7.查看了12周之前孕妇的早孕建册情况,产前的管理及产后的访视情况并随机抽查3份档案核实情况。 8.查看了村卫生室的健康教育活动底稿,宣传栏,及其健康咨询活动情况,查看有

无村民的签到表。 9.查看慢性病管理的有效方案及顺访记录及更新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1.居民档案的动态管理记录不够详细,档案的使用率低,合格率低,建立规范化的居民健康档案的步伐要加大。 2.糖尿病的随访不能及时跟上,健康指导不到位。 3.抽查的疫苗的接种率不达标,要积极的宣传一类疫苗的接种提高接种率。 (三)指导及要求 1.对其中的错误进行了指导并要求及时的更改,字迹要清楚规范,完整,卷面整洁。 2.要求乡村医生在所管辖的行政村进行逐户的仔细询问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及时的发现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及时建册并进行随访。 3.及时的上报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非法行医等要及时的上报。 4.加强儿童预防接种的宣传,及时的通知儿童按时预防接种,提高基础八苗的接种率。 卫生院公共卫生科

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导整改报告

××××××医院用笺 电话:邮编: ×××医院×××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导 整改报告 ××年××月××日,×卫生计划生育局、×财政局等单位组成×绩效考核专家组对我院××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考核,并于××年××月××日发××卫函[××××]××号文件进行了通报,院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公共卫生各项目负责人会议。会议上,院领导对于我院国家公 共卫生服务项目××××年下半年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但对目前仍存在的较多问题要求对照问题列表进行整改,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管理 1、完善项目实施方案及领导小组文件。 2、加强全科医生团队的建设。 3、整理督导、指导记录,落实督导考核问题的整改,及时做好整改清单。 1

4、完善项目宣传方案。 5、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开展院内绩效考核,及时公布结果,注重卫生站考核结果的应用。 二、资金管理 1、认真学习《关于印发广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加强业务能力,明确专项资金使用范围,保证专项资金的合理开支。 2、加强村医业务培训,做好村医职能下沉工作,提高村医补助标准。 三、健康教育 1、增加健康教育折页和处方、出生缺陷防治内容的印刷资料。 2、完善音像资料入库登记表。 3、在宣传栏显著位置标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4、注意健康教育资料的完善及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四、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1、加强人员培训,加强档案填写的规范性。 2、通过基层医疗系统的对接、下乡体检等,针对漏项、错项完善个人信息,提高档案的有效率和建档率。 3、对死亡人员档案及时给予完善并结案,注意孕产妇血型的检查及填写。 4、通过每年对学生体检信息的录入及村医诊疗的录入和基层医疗系统的对接,提高一般人群的动态率。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篇一:《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201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总结及2015年工作开展情况 2014年,我院在镇政府、县卫计局的正确领导下,严 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的要求执行,加强内部管理』艮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适时调整了医院公共卫生科人员配置,优化组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院2014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及2015年工作开展如下 —、加强领导、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计划,得 到了各位领导的重视,结合我镇实际,我院成立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并对领导小组成员做了具体分工。 二、强化培训、定期督导。今年以来,我院不定期的 对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培训,并多次进行督导检查,保证了各项公共卫生工作按照计划完成。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开展落实情况 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截止12月底全镇共建立居民健 康档案284份。 2、健康教育按照规范的安排,发放各类宣传资料。 开展公共卫生相关培训6次,播放影音资料12次健康教育宣传栏66期(院 12期,村卫生室54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12次。 3、计划免疫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 百白破疫苗、麻疹类疫苗(麻风、麻腮风)、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白破二联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未发现及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对辖区内计划免疫疫苗预防疾病进行主动监测,本年度无病例发生。 4、儿童保健管理与健康盾况0?6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 情况2014年我镇0—6岁儿童294人,保健管理282人。 5、孕产妇管理与健康今年我镇共有孕产妇213人, 早孕建卡207人。

新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检查制度

合肥市方兴小学 新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检查制度为进一步依法实施新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加强学校的传染病控制,保护学生身体健康,根据省卫生厅、教育厅《安徽省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实施方案》,每年秋季入学时,对新入学或转学的学生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按要求及时进行查验预防接种证和疫苗补种工作,以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防止传染病在学校的暴发与流行。 一、查验接种证工作程序 (一)学校必须在秋季入学时依法对新生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在报名须知上要求新生监护人提供新生的预防接种证接受查验,以办理入学手续。新生接种证遗失的,请其到区卫生院防保站补办接种证后才予以办理入学手续。 (二)学校须在学生入学时按要求查验预防接种证,将其接种信息填入《入学、入托儿童免疫状况登记表一览表》,将学生免疫状况填写入一览表相应栏目,查对各疫苗免疫剂次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程序,判断是否完成全部规定剂次的疫苗接种。对已全程完成接种的学生将预防接种证复印件归入学生健康档案,纳入学籍管理。查验完毕《预防接种证》应交还学生监护人保存。 (三)学校发现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新生,应将其接种信息填入《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儿童登记表》,其中一份

于30日内送达镇卫生院,同时填写《补种通知书》,并督促监护人携带学生持通知书到区卫生院进行补种。在学生补种或补证后复验。 二、职责分工 (一)学校凭预防接种证入学工作列入评估考核内容并开展定期检查。协助区卫生院落实有关预防接种工作,确保学校查验接种证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学校补种学生较多时,容许接种单位进入学校开设临时接种点(利用空闲教室)。 (二)学校负责漏种学生补种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负责对未接种同学开展补种和补证情况进行检查。配合教育局对学生开展查验工作督导检查。 (三)学校负责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的具体实施,将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纳入常规业务工作范围,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加强日常性检查,指定专人负责查验接种证工作。负责健立学生预防接种证档案并纳入学籍管理。查验完毕《预防接种证》应交还学生监护人保存。 合肥市方兴小学 2016.02

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培训会议记录

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培训会议记录 时间:年月日地点: 授课人:参加人员: 主要内容: 关于查验接种证的专题知识培训 根据上级要求,所有小学校、托幼机构在招收新生时,在招收通知书上,要注明新生入学必须携带预防接种证或接种合格证明,入学后,学校根据市卫生局、教育局“关于转发《关于转发〈河北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要求,组织人员进行查验,同时登记在表1《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情况登记表》的相应表格中。对漏种疫苗的学生再登记到表《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补种情况一览表》中的“需补种疫苗的种类和针次”的栏目中,并上报辖区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门诊补种疫苗结束后,再将此表发到各学校存档。对需补种和补证的学生校方要立即填写表2《山东省入托入学儿童补办预防接种证、疫苗补种通知单》发给学生,督促学生或其监护人到辖区接种门诊补种相应的疫苗和补办接种证。 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要纳入各个小学、托幼机构的常规工作,每年9月份新生入学、入托都要查验接种证,对从外地转入的学生同样要查验接种证,并做好登记与报告工作。 按照我们国家现在的预防接种程序,同时为预防校园内相应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根据预防接种程序规定,入学前儿童应该完成下列十一种疫苗(一年级以上的学生各种疫苗必须完成下列各疫苗最高次数): ①卡介苗:1次即合格; ②脊灰疫苗:3周岁以下的儿童满3次,4周岁以上的满4次即合格。 ③百白破疫苗:2周岁以上满4次。 ④白破二联疫苗:6周岁以上满一次即可。 ⑤乙肝疫苗:所有入托、入学儿童满3次即合格; ⑥麻疹疫苗:包括含有麻疹疫苗的麻腮疫苗或麻腮风疫苗也作为一次麻疹统计在内。5周岁以下满2针,6周岁以上的满3针即可。 ⑦乙脑疫苗:04年上半年(6月30日以前)以前出生的儿童基础免疫满2针,5周岁以下满3针,6周岁以上满4针即合格。★04年下半年(7月1日以后)以后出生的儿童基础免疫1针,2周岁时接种第2针即可。 ⑧流脑疫苗(包括A+C流脑疫苗):3周岁以下1针,3—5周岁2针、6周岁以上3针。 ⑨风疹疫苗:5周岁以下满1针,6周岁以上满2针为合格(含麻腮风三联疫苗或麻风二联疫苗)。 ⑩甲肝疫苗:1.5岁以上满2针为合格。 ⑾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包括含有腮腺炎疫苗的麻腮疫苗或麻腮风疫苗也作为一次腮腺炎疫苗统计在内。1.5-5周岁满一针,6周岁以上满2针为合格。 所需表格请到卫生院接种门诊领取,经查验后将表格上交于卫生院汇总。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考核报告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考核报告2013年4月1日至4月29日,我镇公共卫生服务指导组织14人分两组对全镇28个卫生所进行了项目督导考核,督导以查阅资料、核查档案、抽查村卫生室、现场指导培训的方式进行,重点核实项目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各督导组针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反馈,并要求各项目实施单位认真进行完善。 一、总体情况 各项目实施单位能够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开展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工作。制定了辖区内,明确了分工,落实了专人负责项目工作,与村卫生室签订了本年度目标责任书。 二、项目执行进度 截至2013年3月底,全镇累计完成居民健康档案建档人数60049份,建档率达100%,规范化档案建立60049人,规范化电子档案建档率100%。1-4月,全镇完成健康人次数为6875人次;乙、丙类传染病1例,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完成二类疫苗接种3920人次;全镇完成0-6岁儿童保健1334人次,完成孕产妇保健400人次;全镇老年人健康管理4132人,其中免费体检4120人次;全镇高血压健康管理4801人、糖尿病健康管理765人;全镇重性精神疾患健康管理247人; 三、工作亮点

1、部分单位转变工作思路,以居民建档、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儿童和孕产妇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为重点,积极改善软、硬件设施、增设专业人员,对重点人群健康体检项目不断完善,尤其是辅助检查能力大幅度提升,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奠定了基础。 2、个别单位为村卫生室配备了专用档案柜,并统一模式将普通人群、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病档案交辖区村卫生室管理,方便了项目工作的实施和推进。 3、卫生协管工作设立了协管办公室,办公设备齐全,各项和工作流程上墙并得到执行。对监管对象建立了完整的分户档案,做到了家底清楚,为协管工作开展提供了充分的支撑。 4、村卫生室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要求和服务流程熟悉,对辖区服务对象管理到位。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普通人群健康档案核查失访率高,信息未及时更新。 2、健康教育宣传栏的更新次数不够,宣传栏无更新记录,宣传咨询活动无工作简报。 3、部分健康体检、随访记录空项、漏项、错项较多,辅助检查不完善。随访频率未按照规范要求次数进行,随访工作缺乏真实性和规范性。 4、重点人群目标管理率较低。

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在校在园学生计划免疫工作,提高少年儿童疫苗免疫接种率,防止疫苗针对传染病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的发生流行,建立入学新生的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中的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 1、做好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发现未种、漏种儿童要认真做好登记,并于开学后一周内向所在地预防接种门诊报告未种、漏种儿童名单,配合预防接种门诊督促其监护人及时到指定的预防接种门诊补种。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做好补种工作的疫苗供应、技术指导和统计报告工作。各预防接种门诊按照国家免疫程序安排接种。 3、严把入口关,及时发现漏种学生,确保在校学生免疫接种率,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的基础和关键,切实保证我校学生的身体健康将起到积极作用。 4、加强规范化管理和监督检查,促进该制度的不断完善。

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为切实消除学校学生的免疫空白,预防相应传染病在校园内发生。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34号)的要求,我校对入学新生(包括学期中转入及暂时借读的儿童)制定以下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1、为切实做好学校卫生防疫工作,各小学在新生入学时,要查验新生预防证查验,无证的要及时补办,漏苗的要及时补种,确实疫苗补种工作,学校必须严格把关,并负责协同家长和防保站做好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2、各校、各托幼机构要及时联系街道办事处卫生院防保组直接参与做好所辖范围内入托、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疫苗补种工作。各托幼机构、学校要将入托、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纳入报到程序,负责做好查验登记工作,并及时将情况向所在区域的疾病防疫机构反馈。 3、按国家免疫程序判断是否接种合格,有证的以证记录为主,无证的以卡为准。无卡、无证或免疫史不详者按免疫空白处理。补种的疫苗以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一类疫苗为主。

预防接种工作制度(全)

预防接种工作制度(全) 预防接种工作制度 一、为保证这项工作经常性开展,乡防保所设立以所长为组长,乡防疫人员及接种员人员为骨干的计划免疫领导组,负责制订本乡生物制品计划,领发生物制品,实施预防接种,调查处理异常反应,“冷链”管理,以及对基层卫生人员计划免疫工作的业务培训、督促、检查等项工作。 二、乡计划免疫工作实行一卡、一证、两册、两簿、 两表制度。卡、簿、表乡防疫人员专柜保管,接种卡仅接种期间发至各接种点,接种完后仍交回乡卫生院管理。7岁后,接种卡片乡镇卫生院保管15年。儿童预防接种证交儿童家 长保管,0—7岁儿童年龄分组表每年统计一次并上墙公布。 三、建、管、用好0—7岁儿童免疫接种卡、证。20XX 年度建卡率、建证率不得低于99%卡、证填写符合率不得 低于95%以上,坚持每季全乡儿童出生人数与建卡数、建证 数核对。 四、接种人员应以高度责任心,严格的科学态度,掌握免疫程序,生物制品性质,接种方法、接种途径及接种前的询问和告知,禁忌症,以及接种后副反应的观察处理。为确保工作质量,接种前要仔细检查发现禁忌症,严禁使用过 期、冻接和变质的疫苗,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严格无菌操作。

五、做好接种前的调查摸底工作,接种中的组织实施;填写好接种卡证和接种登记册;接种后的统计汇总工作,按时向县疾控中心报出生物制品使用双月报表或工作总结。 六、积极处理预防接种中出现的异常反应,并及时向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督局报告,必要时,提请县异常反应诊断小组会诊,任何医疗单位或个人不得单方面出具诊断证明,所出证明一律无效。 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制度 对疫(菌)苗应用灭菌的注射器和规范的操作进行注射,并对使用过的注射器具进行安全处理,称为安全注射,安全注射必须达到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对实施注射者无危险,注射后的物品不会给公共带来危害。根据以上要求,特制定安全注射制度。 一、预防接种要使用合格的注射器;二、实施预防接 种的人员要持技术合格证、上岗证上岗。三、预防接种必 须掌握各种疫苗的禁忌症。四、预防接种的操作要规范化。 五、预防接种的环境要符合工作要求。 六、接种后的接种器材及其废弃物品安全的回收、销毁工作制度 一、预防接种门诊每周定若干天数为预防接种日,为辖区内适龄儿童与流动人口儿童开展 常年免疫接种和业务咨询。预防接种门诊要设立登记咨 询点,接受群众咨询 二、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 和《安徽省预防接种免疫程序》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检查整改报告

疾控中心第三季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整改报告根据县疾控中心对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的通报,我院第一时间,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会,就检查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讨论,现就我院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汇报如下:存在问题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1.一般人群档案主要存在的问题:正常人群健康档案大部分未动态管理。 整改措施:针对这项工作,我院重新要求乡村医生提高正常人群的动态管理,根据对前来就诊的患者,做好接诊记录工作。 二.慢病患者管理 慢病患者主要存在问题:体质指数超标,危害因素控制项目无相应减重目标;随访表出现逻辑错误,随访表显示当天血压异常,没有间隔15天二次随访记录,在心理调整、遵医行为、服药依从栏目均填写良好,随访表中显示持续高血压,却无转诊记录和干预措施; 整改措施:规范填写随访表、体检表,血压持续性高的,做好转诊工作。 三、老年人管理 个别档案存在缺项、漏项、逻辑错误的现象,健康评价填写不规范。 整改措施: 积极完善档案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核对,规范填写档案,。

三、慢病管理 糖尿病管理: 1、个别档案随访欠规范。 2、个别档案无健康评价指导。 整改措施: 1、相关工作人员规范随访; 2、积极完善相关评价指导。 高血压管理: 1、档案缺上级医院确诊资料。 2、对不服药高血压患者应注明原因,并让患者签字。 3、对体重、体质指数正常患者不再要求目标体重、目标指数:有空项。 4、主要用药情况应该规范填写。 整改措施: 1、完善档案中上级医院确诊资料,对不服药患者按实际情况注明患者不服药原因并让患者或家属签字。 2、整改档案中提出的所有不足处。 四、重性精神病 拒绝体检病人较多 整改措施: 积极动员家属,村组干部带病人体检。 五、预防接种工作。

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工作实施计划方案

院里小学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 及补种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强化和规入学、入托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工作,全面落实我省儿童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托幼机构和学校暴发流行,根据《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卫疾控发〔2005〕408号)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要求,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制定我们学校的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 1、全校一年级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普及率达到100%; 2、以学校为单位,入学儿童(学生)预防接种证查验率、建证率、建卡率均达到100%; 3、通过入学时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儿童(学生)家长依法自觉接受预防接种的意识,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入学儿童补种 1、学校入学儿童补种后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95%; 2、通过疫苗补种,进一步提高在校学生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巩固免疫屏障,预防相应疫苗针对疾病暴发流行,保护学生身体健康。 二、工作容与程序 (一)预防接种证查验的对象、容及补种原则 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由预防接种单位和学校共同负责。 1、查验对象。每年入学的所有新生;学期中新接收的转学的学生,也应在转入前查验预防接种证。预防接种单位负责儿童报名后预防接种证的初步查验,学校负责入学后的再次查验。 2、查验疫苗种类。包括我省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围的所有疫苗,目前主要包括皮注射用卡介苗(BC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HepB)、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DPT)和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含麻疹成份疫苗(MCV)、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JEV)、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A)、A+C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AC)、甲肝减毒活疫苗(HepA)或以上相应疫苗的替代疫苗。 3、补种原则。对未接种和未全程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入学儿童,要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规定补种原则进行补种。为加强我省消除麻疹工作,根据消除麻疹项目要求,2013年对新入学(小学、初中)儿童含麻疹成分疫苗补种一律使用麻腮风联合疫苗,但按常规免疫程序尚未接种第3剂的6周岁儿童应常规接种麻腮疫苗。 (二)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程序 为确保漏种儿童入托(学)前能够及时得到疫苗补种,减少传播疾病的风险,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工作应关口前移,具体工作程序为:

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培训会记录合集.docx

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培训会议记录 时间:2017年09月15日地点:松烟卫生院二楼会议室 讲课人:徐贵芳参加人员:幼儿园、小学一年级及初一老师 主要内容: 关于查验接种证的专题知识培训 根据上级要求,所有小学校托幼机构在收新生时,在招收通知书上,要注明新生入学必须携带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情况审核报告单,入学后,学校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组织人员进行查验,同时登记在表3-1《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登记表(托幼机构和小学用)》、表3-2《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补种登记表(初中及以上学校用)》,并报回松烟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需补种学生由监护人带领到接种门诊进行补种,补种结束后,再将此表发到各学校存档。

按照我们国家现在的预防接种程序,同时为预防校园内相应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根据预防接种程序规定,入学前儿童应该完成下列十种疫苗(一年级以上的学生接种疫苗必须完成下列各疫苗最高次数);1.卡介苗:1次即合格2.脊灰疫苗:3周岁以下的儿童满3次,4周岁以上的满4次即合格;3.百白破疫苗:2周岁以上满4次;4.白破二联疫苗:6周岁以上满一次即可;5.乙肝疫苗:所有入托入学儿童满3次即合格;6.麻疹疫苗:包括含有麻疹疫苗的麻腮疫苗或麻腮风疫苗也作为一次麻疹统计在内。5周岁以下满2针6周岁以上的满3上即可;7.乙脑疫苗:15上半年(6月30日)以前出生的儿童基础免疫满2针,5周岁以下满3针,6周岁以上满4针即合格。15下半年(7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基础免疫满1针,2周岁时接种第2针即可。8流脑疫苗(包括A+C流脑疫苗):3周岁以下1针,3-5周岁2针6周岁以上3针。9.风疹疫苗:5周岁以下满1针,6周岁以上满2针为合格(含麻腮风三联疫苗或麻风二联疫苗);10.甲肝疫苗:1.5岁以上满1针为合格。 经查验后将表格上交于松烟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汇总。

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总结

二〇一〇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总结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已于2010年6月正式启动实施2009年、2010年项目工作,运行几个月来,各项目实施单位依照《凭祥 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今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绩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制定方案。 根据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和自治区卫生厅、财政厅、人口与计生委《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凭祥市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规范化运行。 (二)健全制度,严格培训,规范行为。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年版)》的要求,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通过层层培训,所有基层医务人员都基本掌握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各项内容,为顺利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更好地为广大居民的健康提供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九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运行。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居民健康建档是基础,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人群为重点,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上门随访服务等形式,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截止今年十月份, 已经为14654人建立了居民健康建档,其中农村居民4737人,城市居民9917人,实行动态管理。 2、健康教育 针对健康基本知识和技能、优生优育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基层卫生单位通过进村、下社区宣传,为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 更新内容,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截止目前,设置健康教育专栏43块,版面更新54次,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41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41次。通过各项目实施单位的共同努力和不断的进行健康指导和干预,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一些群众的不良卫生习惯,真正做到预防疾病从自己做起。 3、预防接种 为适龄儿童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发现、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具备《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进行疫苗的领发和冷链管理,保证疫苗质量。截至十月份,儿童建接种卡1638人,卡介苗接种400人,乙肝疫苗第一针接种1455人,脊灰疫苗第一次接种946人,甲肝疫苗接种399人,麻风疫苗接种363人。通过接种使个体产生自动或被动免疫力,保护个体和人群不受病原因子的感染和发病。起到消除或消灭所针对

最新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朱马小学

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朱马小学 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工作,是确保全体新生完成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本制度适用于就读于我校每年的一年级新生。 二、学生入学所查验的接种证中必须接种疫苗范围包括:百白破疫苗、卡介苗、脊灰糖丸、乙肝疫苗、麻疹疫苗、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七种。每年一年级新生凭《预防接种证》报名入学,其他地区到我校就读的新生也必须提供当地的《预防接种证》,才能办理新生入学手续。 三、查验接种证工作程序 1、学生在办理新生报名、入学手续时,其家长或监护人必须出示《预防接种证》。 2、查对学生各疫苗免疫剂次和我省的标准免疫程序,判断学生是否完成全部规定剂次的疫苗接种,并将有关信息登记,并收存新生《预防接种证》学校保存,并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进行计算机录入登记。 3、对无《预防接种证》和漏种的学生,将其接种信息登记在《儿童

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疫苗完成情况记录表》中,并告知家长到当地承担预防接种的医疗卫生机构办理《预防接种证》或到相应的医疗卫生机构补种。补种要严格按照疫苗的免疫程序和注意事项。 4、学生完成补种和补种后,学校在《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疫苗完成情况记录表》中备注中予以说明。 5、在每年开学之际,将《预防接种证》检验工作情况上报高里中心卫生院,争取卫生部门的指导,从源头上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四、学校将凭《预防接种证》入学工作纳入常规业务工作范围,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加强日常性督促检查。在新生招收通知或招生报名须知上告知凭《预防接种证》入学具体要求和有关事项。 五、本制度自发放之日起执行。

免疫规划年终督导表

附件2 预防接种单位免疫规划工作督导表 被督导单位名称: 一、目标儿童管理和常规免疫接种 1、安全规范接种情况 能否做到一苗一告知(公示)能□不能□ 注:预检登记本记录人数≥常规免疫报表实种人数 有无对接种门诊环境以及各种接种器材定期消毒记录有□无□ 2、因病未种儿童管理及常规查漏补种情况 对因病未种儿童提出是否提出管理要求和采取措施是□否□如是, 是否每月开展常规查漏补种工作是□否□ 是否使用常规免疫查漏补种记录表是□否□ 3、目标儿童管理情况 乡村两级目标儿童掌握情况 通知单通知□电话通知□短信通知□ QQ群通知□坐堂式接种□核实村的目标儿童数是否准确(核对2015年年报)

二、疫苗和冷链管理 1、冷链管理 3、疫苗耗损情况记录有□无□ 4、疫苗管理 出入库记录情况 疫苗帐物相符情况(抽查三种免疫规划疫苗) 注:1+2=3+6,4=6,3≈5,(出入在损害系数以内) 三、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情况(2005年至今) 1、儿童预防接种个案信息录入情况 2、乡级管理员能否正常登陆系统是□否□ 3、乡级管理员是否了解月报表系统是□否□

4、乡级是否进行了疫苗注射器期初建账是□否□ 5、乡级自6月以来,是否及时进行疫苗出入库操作是□否□ 6、是否进行冷链设备的维护与温度记录是□否□ 7、系统账物是否相符 四、资料管理 1、免疫规划资料是否分类装订是□否□ 2、各种规章制度是否上墙是□否□ 3、留观室是否有AEFI处置流程图有□无□ 五、对村级/社区督导检查情况 督导人员:被督导单位负责人签名: 督导日期:年月日

附件3 目标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和接种情况调查表 常住儿童□流动儿童□ ______县(市、区)_______接种门诊村(社区)调查年龄范围:(年月日—年月日出生)

预防接种工作自查表(接种门诊) (1)

预防接种工作自查表 (接种门诊填写) 彭州区(市)县隆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单位盖章) 单位负责人:龚志敏科室负责人:张向东填表时间:2015-5-28 填表说明:本表是根据《成都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转发<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规范预防接种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的通知》要求设立,供接种门诊自查用。请在6月5日前填好,单位负责人签字、盖单位公章后统一由各区(市)县疾控中心报给市疾控中心免规科(纸质版)。本表一式两份,一份上报、一份留底。 一、预防接种服务可及性 1.预防接种门诊运转周期为:(1)每日运转(2)√每周运转(3)每旬运转(4) 每月运转 2.每月运转合计 16 天。 3.平均每日接种儿童数 20 人(根据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统计最近20个 接种日接种儿童数,除以20得到平均每日接种儿童数)。 4.门诊预防接种人员数 6 人,其中专职人员 3 人、兼职人员 3 人。 5.有无预防接种宣传制度或规定:有√无;若有,平均1年宣传 2 次。 6.有无流动儿童搜索制度和管理办法:有√无;若有,流动儿童搜索 平均1年 4 次。 7.在册儿童的预约通知方式和频率(可多选): (1)√现场预约 (2)√短信通知,频率:每月 1 次 (3)电话通知,频率:每月次 (4)√村医或村干部通知,频率:每月 1 次 (5)其他,频率:每月次 8.预约通知后是否有通知记录:是√否 9.对逾期未种儿童是否有电话或村医追踪:是√否;是否有追踪记录:是√否 10.咨询与投诉 10.1接种门诊是否设立了咨询电话:是√否 10.2接种门诊是否设立了投诉电话:是√否

10.3接种门诊去年一年接到 0 起有关预防接种的投诉,处理了 0 起相关投诉。 二、冷链管理情况 1.接种门诊领取疫苗 1.1领取疫苗的方式为:(1)√接种门诊自行领取(2)区(市)县疾控中心配送(3)自行领取和配送相结合 1.2领取或配送疫苗周期:(1)每日(2)√每周(3)每月(4)每两月1.3领取或配送疫苗方式:(1)冷藏车(2)√冷藏箱/包(3)无冷藏设备1.4运输疫苗的交通方式:(1)√汽车(2)电动车或自行车(3)步行 1.5运输疫苗平均耗费时间:(1)10分钟(2)√10~29分钟(3)30~59分钟(4)1个小时及以上 2.接种门诊疫苗管理人员是否经过冷链管理和疫苗管理的相关培训:是√否 3.接种门诊疫苗管理人员是否定期进行温度监测记录:是√否;监测记录是否每日实地查看冰箱温度后填写:是√否。 4.接种门诊配备 4 台冰箱(冰柜),是否能满足日常接种工作需要:是√否 四、疫苗管理情况 1.接种门诊是否制定了二类疫苗采购管理制度或办法:是√否 2.接种门诊基于哪些因素决定采购何种二类疫苗(可多选):(1)学术会议交流(2)√区(市)县疾控中心决定(3)价差大、利润高的疫苗(4)家长的支付能力(5)其他家长自费自愿 3.接种门诊是否在显著位置公示二类疫苗的品种、预防疾病和价格:是√否 4.二类疫苗的接种 4.1是否遵循知情同意、自愿自费的原则进行:是√否; 4.2是否存在接种门诊工作人员诱导和推销二类疫苗的情况:是否√ 4.3二类疫苗的营收是否和接种人员的收入挂钩:是否√ 5. 二类疫苗替代一类疫苗较多的有哪些品种?乙脑(灭活)、甲肝(灭活)、脊灰(灭活) 6.治疗性生物制品 6.1是否使用过治疗性生物制品:是否(灭活);若是,名称:

督导小结

2011年第一季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导检查小结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深入开展,按照市卫生局《关于开展2011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督导的通知》要求,于2011年4月日—4月日,对全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督导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督导检查内容 1、是居民健康档案建档进展情况,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情况及健康档案质量; 2、是二型糖尿病、高血压及精神病管理; 3、是健康教育; 二、督导检查的单位:所辖卫生室。 三、督导检查情况 1、居民健康档案进展情况: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累计 25182 份,建档率 32 %;本次督导检查共抽查了320份,漏项2项,漏项率 0.2%,发生逻辑性错误 5 处,错误率 0.01 %,档案真实性92% (二)健康教育开展情况 针对健康基本知识和技能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发放健教宣传资料,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宣教, (三)慢病管理工作 建立慢性病健康档案份,其中高血压份,糖尿病份,精神病份。:高血压管理人数人,任务数为人,任务完成率为 %;糖尿病人管理人,任务数为人,任务完成率为 %;

重性精神病发现例、诊断复核例,危险性评估例,诊断复核率为 %。 四、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存在的困难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一项任务艰巨、工作量巨大而又复杂的新工作,全是摸索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失误。一是工作量大,时间紧,工作任务重,实施起来工作压力大、难度大、困难大;二是发展不平衡,卫生基础比较薄弱,业务人员、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尤为突出,村级业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严重影响项目实施的进度和质量;三是开展相应的工作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 五、存在的问题 (一)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培训和督导工作不到位,缺乏项目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 (二)健康档案的建档率低下,工作进度缓慢;建档质量不高,缺项、漏项、逻辑错误现象较为普遍; (三)慢病管理方面,健康档案资料管理不规范,未做相关的检查和记录,糖尿病人发现率低,有的精神病人,没有诊断和治疗,也没有进行危险性评估工作;未开展规范的病人随访工作,慢病的档案管理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档案查找困难。 六、工作要求 (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全面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每月积极调度本镇居民健康档案完成情况,做到工作目标任务清楚、完成进度清楚。 (二)明确部门职责,健全完善监管制度,加大监管力度。要加强督促指导,尽力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质量。

预防接种室工作计划

柳河镇中心卫生院2011年预防接种门诊 工作计划 我院预防接种门诊在县卫生局的大力支持及在县疾控中心的技术指导下,已顺利通过验收,为进一步完善我院的预防接种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现结合我院实际,制定2011年预防接种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河南省计划免疫程序》及《河南省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为指导,做好本院的基础免疫及加强免疫工作,继续加强接种门诊的创建和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 二、建卡,建证及"五苗"接种指标 本院所有出生的儿童建卡率要达到100%,建证率在建卡儿童上的基础上达100%。继续保持“五苗”单苗接种率100%,百白破加强完成率95%以上和全程合格接种率95%以上的指标。继续加强乙肝疫苗接种管理,乙肝疫苗的首针及时率达100%,保持乙肝疫苗接种率100%,全程合格接种率95%以上。同时做好流感、水痘、麻腮风、安尔宝、轮状病毒疫苗等二类疫苗的接种工作。 三、强化疫苗管理,保障疫苗质量 我科室在疫苗采购、运输、贮存过程中严格执行《生物制品管理办法》,疫苗的采购统一到县疾控中心,运输,贮存过程严格按照冷链要求进行,做到时时监测,及时记录。按规定做好疫苗的出入库登记,经常检查疫苗有无过期,破损等情况,以确保疫苗的质量。 四、做好安全注射及接种场所消毒

接种过程严格遵守“一人一针一筒一消毒”,真正做到安全注射。及时处理医疗废物,每次接种完成后对一次性注射器进行毁形并送医院回收站统一处理。每次接种前后半小时对接种门诊进行紫外线消毒,以保证接种场所安全。 五、提高流动儿童接种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流动儿童也随之增加,加强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已成为我科室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内容。 六、加强资料管理: 1、接种卡、证:进一步完善卡,证登记,做到卡证吻合,接种卡的填写符合要求且干净整洁,接种时要求做到三卡一证。 2、工作记录本:进一步规范完善工作记录本的填写,要求各表册填写完整,真实,所有表册一律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且干净整洁。 3、档案管理: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落实专人管理,档案资料分年度,分类装订和存放,到本年末各村档案管理均应符合要求。 4、报表:不断加强业务指导,各种报表要符合逻辑,并按时上报,做到不迟报,漏报和错报。 二0一一年元月一日

2016年预防接种工作督导检查记录表详解

2016年XX市预防接种工作督导检查记录表 被督导单位:陪同督导人员: 一、场所环境 1、接种门诊建筑面积 m2,按标准应具备面积 m2 与普通门诊、病房和放射科等医疗用房直接相邻(是,否);如是,请描述: 2、入口的显著位置悬挂:①接种门诊名称牌匾②公布开诊时间③咨询电话 3、设置候诊室、体检室、登记室、接种室、观察室;各室有标志牌:是/否 4、布局合理,如不合理请说明: 2层及以上的接种门诊的走廊、窗户等有防护设备(是,否) 5、接种室:地面硬化:是/否;内墙硬化(指贴瓷砖):是/否;如否,请说明: 其他各室地面硬化:候诊室、体检室、登记室、观察室(如无,请说明:)其他各室1.5米以下内墙硬化:候诊室、体检室、登记室、观察室(如无,请说明:) 二、设施 1、安装数字化管理系统: 已完成/正在建设中/未安装,如否,是否安装取号机:是/否 2、数字化管理系统使用: 与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对接(是,否) 实现全部功能(取号、预体检、登记、接种、留观)或部分功能(请注明未实现的功能); 3、接种室配有冷暖空调:是/否 匹数与空间相适应:是/否 有单冷型空调:候诊室、体检室、登记室、观察室 4、独立冷链室(服务人口大于2万):是/否 配备普通冰箱台、冰柜台,其中医用冰箱台,数量满足要求:是/否 接种室使用接种台数台,配备小冰箱台 5、一、二类疫苗存放冰箱分开:是/否 冰箱上部和散热面留有30、10cm以上的空间,底部离地10-20 cm:是/否 一箱一插座电源:是/否 配备合格温度计:是/否 6、体检器械和急救药品配备:配备体温计、听诊器、压舌板、儿童血压计、止血带、氧气袋(瓶)、 输液设备和1:1000肾上腺素、10%葡萄糖水、地塞米松。

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培训会议记录

卫生院2017年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培训会议记录 时间:年月日地点: 授课人:参加人员: 主要内容: 关于查验接种证的专题知识培训 根据上级要求,所有小学校、托幼机构在招收新生时,在招收通知书上,要注明新生入学必须携带预防接种证或接种合格证明,入学后,学校根据市卫生局、教育局“关于转发《关于转发〈江苏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要求,组织人员进行查验,同时登记在表1《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情况登记表》的相应表格中。对漏种疫苗的学生再登记到表《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补种情况一览表》中的“需补种疫苗的种类和针次”的栏目中,并上报辖区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门诊补种疫苗结束后,再将此表发到各学校存档。对需补种和补证的学生由卫生院防保站发放疫苗补种通知单,督促其监护人到卫生院防保站接种门诊补种相应的疫苗和补办接种证或(卡)。 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要纳入各个小学、托幼机构的常规工作,每年9月份新生入学、入托都要查验接种证,对从外地转入的学生同样要查验接种证,并做好登记与报告工作。 按照我们国家现在的预防接种程序,同时为预防校园内相应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根据预防接种程序规定,入学前儿童应该完成下列十一种疫苗(一年级以上的学生各种疫苗必须完成下列各疫苗最高次数): ①卡介苗:1次即合格; ②脊灰疫苗:2周岁以下的儿童满3次,4周岁以上的满4次即合格。 ③百白破疫苗:2周岁以上满4次。 ④白破二联疫苗:6周岁以上满一次即可。 ⑤乙肝疫苗:所有入托、入学儿童满3次即合格; ⑥含有麻疹疫苗:满8月龄接种麻疹疫苗或麻风疫苗1次,1.5岁接种麻腮风疫苗一次。 ⑦乙脑疫苗:满8月龄的儿童基础免疫1针,2周岁时加强第2针即可。 ⑧流脑A群疫苗:满6月龄-18月龄接种2针次, ⑨甲肝疫苗:1.5岁以上甲肝减毒活疫苗只需接种1针次,如果使用灭活疫苗,1.5岁初种1次,2岁加强1次为合格。 ⑩流脑A+C流脑疫苗:3周岁初种第1针,6周岁加强接种第2针。1 查验接种证所需表格1由卫生院防保站统一发放,学校查验接种证后盖章签字统一将表格1上交于卫生院防保站汇总,待补种完成后复印表格2交学校留存备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