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郝万山《伤寒论》第18讲:汉代地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郝万山《伤寒论》第18讲:汉代地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郝万山《伤寒论》第18讲:汉代地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郝万山《伤寒论》第18讲:汉代地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第18讲: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上一次主要讨论了,关于伤寒兼证的三个方证,一个是《葛根汤》的适应证,一个是《大青龙汤》的适应证,一个是《小青龙汤》的适应证。

那么应当说《葛根汤》的适应证,我们把我们以前所学过的内容,归纳起来的话,《葛根汤》的适应证主要有三种情况。

那么第一种情况,是我们《伤寒论》讲义上没有仔细描述过的,就是那个阳明经脉受邪的,阳明经表证。

我们引用《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决》中的一段歌诀,那就是,“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痛,发热恶寒身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那么这个证候是《葛根汤》的适应证之一。

那么《葛根汤》的适应证之二,那么就是“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这是讲的寒邪在太阳经脉,所以用《葛根汤》发汗散寒,疏通经脉,这是《葛根汤》的第二个适应证。

那么可见《葛根汤》这个方子,即可以治疗,阳明经表受邪,也可以治疗,太阳经表受邪,太阳经气不利,因此呢,它就也完全可以治疗,太阳和阳明合病。

那么太阳和阳明合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葛根汤》治疗呢?那就是“太阳和阳明合病,必自下利”。

在《伤寒论》中,关于太阳和阳明合病,有兼见喘而汗出的,有兼见下利的。兼见喘而汗出的,我们用《麻黄汤》来治疗。因为《麻黄汤》本身,就有宣肺平喘的作用。

如果太阳和阳明合病,兼自下利的,我们用《葛根汤》来治疗。

一方面因为,下利是中焦里气升降失调的表现。那么中焦里气升降失调,提示了阳明的阳气抗邪于表,而不能顾护于里的,这个症状比较突出。

所以,我们用《葛根汤》解阳明经表之邪为主。另一方面,葛根这个药,又有升阳止泻的作用。所以太阳与阳明合病自下利的,我们当然要选用《葛根汤》了。

当然,太阳与阳明合病,正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出现胃气上逆,不下利而呕吐的。那我们就在《葛根汤》里头加半夏,来和胃降逆止呕,这就是《葛根加半夏汤》。

那么以上我们所讲的,《葛根汤》的适应证,就是这么三个方面。

其中第一种情况,治疗阳明经表受邪,是我们根据后世医家的研究,给它补充的。

关于《大青龙汤》的适应证,我们讲得已经很清楚了,那就是,寒邪闭表,阳郁化热,不汗出而烦燥。这是第38条的内容。

至于第39条,我讲的是湿邪郁表,阳郁化热,郁热挠心。但是这两种证候,无论是寒邪郁表也罢、还是湿邪郁表也罢,那么都有阳郁化热,郁热挠心的心烦。

在外面呢都有不汗出而烦燥,都有不汗出这个症状,那么这是大家需要注意的。

《大青龙汤》是《伤寒论》中,发汗力量最强的一张方子。要用《大青龙汤》的话,它一定要有表证,没有表证,不能够用《大青龙汤》。

所以在《大青龙汤》适应证的第38条,第39条,都提到了,和少阴病相鉴别。

为什么?因为少阴病本身,当真阳衰弱的时候,弱阳勉强和阴寒相争,争而不胜的时候,它可以有肢体躁动不宁的“躁烦”。

而《大青龙汤》的适应证呢,它是“烦躁”。“烦躁”和“躁烦”在临床上有时候症状容易混淆。

04.40,所以,你千万不要把一个,真阳衰微的“躁烦证”误认为是,阳郁化热的“烦躁证”。如果误用《大青龙汤》的话,那么后果将是不甚设想的。

当然,对《大青龙汤》适应证的第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也有人把它解释成,在表的寒邪,有一种化热的倾向,所以身就由身痛,寒邪在表不是有身痛吗,就由身痛而变成了身重。身重是热邪壅塞气机的表现。

但是,这种在表的寒邪,有化热的倾向,由身痛而变成了身重。但是邪气仍然在表闭郁。所以,仍然是无汗的。

像我们的讲义,还有许多医家,就是这么解释的。那么这个观点呢,也是提供大家参考。

05.35,关于《小青龙汤》的适应证,大家也非常熟悉,它是治疗寒邪闭表、里有水饮、外寒引动内饮,内外合邪,水寒射肺,而见到的咳喘。

那么这种咳喘,我们上次课也提到了,以咳出大量的白色泡沫痰为特征。这才提示了是个水寒内盛,水饮犯肺。

由于水饮之邪内盛,水饮之邪又是变动不居的,所以它常常可以随着三焦气机的升降出入,而随处为患,因此呢,《小青龙汤》的适应证中,就有许多或见的症状,就是有的人可以见到这样的症状,有的人可以见到那样的症状。像或渴,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下利等等。这都属于水邪浸渍不同的部位,所造成的或见证。

这个《小青龙汤》这张方子,以温化水饮为主;《大青龙汤》这张方子,以解表发汗为主,那么《大青龙汤》用到了石膏。《小青龙汤》在临床上应用的时候,如果寒邪闭表,水饮内阻,阳气郁遏,兼有心烦的话,也可以在《小青龙汤》中加石膏。这就是后世所说的,《小青龙加石膏汤》。

07.10,《小青龙汤》这张方子呢,桂枝、麻黄、细辛,我上次说过还有干姜等等并用,辛温燥烈有余,尽管它用了五味子,用了芍药这些养营,这些保护阴液的药物,但是毕竟辛温燥烈有余。所以在临床使用的时候,对于水寒射肺的,咳喘急性发作,那么用上三付五付,咳喘急性发作缓解了,就不要继续用了。

因为这些辛温燥烈的药,容易有伤阴动血的弊病。其中的细辛,我上次说,细辛作散剂不过钱,也见于《本草纲目》,也用宋朝人的《本草书》,那是作为散剂,可以不过钱,因为如果量太大的话,可以引起一些中毒的反应。

08.05,所以,我们在临床上,如果必要的时候,细辛也可以适当的用量大一些,10克、20克,你看临床报道,有用10克的,20克的,也有用30克的等等。

治疗寒饮射肺的咳喘,还有人治疗心阳不足,心动过缓,西医诊断为“病窦综合证”的,这些都有报道。

但是我应当补充强调的一点是,细辛这个药里头,含有“黄樟醚”,“黄樟醚”是一个已经公认的,一种致癌的成分。所以用细辛的时候,必要的时候,确实是寒邪闭表,疼痛等等,做汤剂,量可以超过钱。但是还是不能常用,不能久用,这是我们应当补充的。

09.20,以上我们就把“中风”、“伤寒”这两类证侯就谈完了。我们涉及到许多经方,那么经方的药量呢,是用的汉代的度量衡制,今天在临床上,许多人用经方的时候,就不知道临床的用量,和汉代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的这些药量之间,怎么能够联系起来,所以我们在这里插一段小小的,另外一个题目,就是“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折算”。

我们之所以讲这个问题,是因为它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掌握药物剂量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比方说我们已经学过《桂枝汤》,《桂枝汤》中桂枝和芍药的剂量,是各三两,如果你把桂枝的量用多了,它的方名就叫《桂枝加桂汤》,它的作用不是解肌驱风、调和营卫,而是温补心阳、降逆平冲。治疗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的“奔豚”。

如果《桂枝汤》里头吧芍药的量用多了,它的方名就叫《桂枝加芍药汤》。它的作用是,治疗太阴脾经受邪,太阴脾经气血不和,而导致的“腹满时痛”。

前次课还提到,《麻黄汤》中的麻黄、桂枝、甘草,这三个药的剂量比例应该是3:2:1,如果你把它调过来,麻黄、桂枝、甘草、剂量的比例变成1:2:3的话,这个方子就发不了汗。

所以掌握剂量,掌握剂量之间的关系,在临床疗效上是很重要的。

又比方说《五苓散》,它是桂枝用量最少,泽泻用量最多,猪苓、茯苓、白术用量居中,如果用这样的比例组成的散剂,给实验动物来吃,就有很好的利尿效果。而把这五个药等量的做成散剂,给相同的动物来吃,它的利尿效果明显就差。

因此,我们掌握汉代的剂量,掌握经方的药物剂量的比例,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11.55,第二个问题:张仲景是汉代人,所以他写的书,他所引用的方剂,应当是汉代的剂量,汉代的度量衡制。所以我们就一定要理解汉代的度量衡制。

其实要考察这个问题,也是比较容易的,不太困难的一件事情,首先我们可以查史书。班固《汉书·律历志》记载,“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shi)。

班固《汉书·律历志》的这段话,明确的提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它的计量单位和它们的进位关系。计量单位用了铢、两、斤、钧、石,它们的进位关系是,两个12铢是一两,16两是一斤,30斤为钧。另外衡重单位还有个石,4钧为石,应当提醒大家的是,“石”字在后世,是作为一个容量单位念(dàn),但是在汉代,在这里,作为衡重单位念(shí)。

现在我们拿1200个黍米称重,说这就是半两,可以不可以啊,可以这么做。但是我们拿什么地方出产的黍米啊,是拿新生产的黍米呢,还是放了一年,陈的比较干燥的黍米呢,你把它作为一个标准的衡重单位来计量的话,是不是能够大家公认这就是准确的计量呢。你是拿河南产的黍米呢,还是拿北京产的黍米呢,所以这些都存在问题。

我们从出土文物的考察来看,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历史博物馆藏着东汉司农铜权,这是国家的一个农业管理的最高的行政部门,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按照当时的衡重器具系列来看,这是个12斤的权,那么实际称下来,汉代的一斤等于250克,汉代的一两(除以16的话)等于15.625克。为了计算方便,说成15克,差一点点没有关系。

好,关于衡重我们就谈怎么多了。

16.25,下面我们谈容量:班固《汉书·律历志》还说:“千二百黍实其龠(yuè),合(hé)龠为合(gě),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这就是汉代班固《汉书·律历志》所记载的容量的五个记量单位。它们的进位关系:龠到合是二进制,合到升,升到斗,斗到斛之间,都是十进制。

从实际文物考察来看,1合等于20毫升,1升等于200毫升,1斗等于2000毫升,1斛等于20000毫升。

你像《麻黄汤》,每次吃8合(gě),就是160毫升,《桂枝汤》一次吃1升,就是200毫升,和我们今天的人喝的药量差不多。

《麻杏石甘汤》方后有一段话说,“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后世有的医家就说,这个话可能是衍文,说什么叫黄耳杯呀,不知道怎么回事。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呢,就是整理《伤寒论》的人,也许不是王叔和,还有人在整理和抄,他抄的时候,照着另外一个本子抄,那个本子原来不是写的“温服一升”,而是“温服一黄耳杯”,校勘的人他改成“温服一升”,都是他把原本上是什么,“本云”嘛,原本上说的是什么呢,原本是说“温服一黄耳杯”,把那个“黄耳杯”他自己改成升,这就是流传到今天我们说“温服一升”,实际上原本是说“温服一黄耳杯”。

【一“黄耳杯”就是一升。】

那么“黄耳杯”是什么呢,历史博物馆有好多“黄耳杯”,是古代的一种饮器,常常是木制雕漆的,常常有两个耳朵,贵族都在耳朵上鎏金,所以就成了黄耳杯,黄耳杯是椭圆形的,黄耳杯整整盛200毫升,就是一升。

22.10,关于度量:《伤寒论》中在药物的剂量上,涉及到没有涉及到度量呢,涉及到了。比方说,《五苓散》用“白饮和服方寸匕”,所谓“方寸匕”,是边长1寸的正方形的药勺,就叫“方寸匕”。“取散以不落为度”。那么“方寸匕”,边长1

寸到底是多少,就涉及到了度量。《麻子仁丸》这张方子里头,用了厚朴1尺,那么1尺到底是多长,也用到了度量。

还是班固《汉书·律历志》里记载了这样的话,(一黍为分)原书没这个话,下面是原书的,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长度的,也就是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它们的进位关系非常规律,都是十进制。那么1分是多少,1个黍米的直径,所以1寸就是10个黍米的直径。可见度量衡制在古代,就是以人们最常用的,离不开的粮食,作为计量的基本单位,所以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是千真万确的。

现在到底1寸是多少呢,也是从出土文物考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收集了全国博物院保存的14把出土的汉代的或者是铜尺,或者是铁尺,或者是木头尺,或者是竹子的尺子。有的是残片,一寸两寸,但是通过测量发现,一寸等于2.3厘米,一尺等于23厘米。

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出土的这14把尺子,都没有刻分,可见在汉代量长度的时候,不用特别精确,因此在班固《汉书·律历志》里头,没有直接说“一黍为分”这个话,这个话是从别的话中有这个意思。

汉朝以后,就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等于1分,4分等于1两。

在《伤寒论》中,以“分”作为衡重单位的,只有一个方子,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张仲景那个时代,不会用“分”来作衡重单位,因此《麻黄升麻汤》肯定是晋朝以后的人在抄写的时候,把药量给改了。

在《金匮要略》里,由于不少方子出现了以“分”作为衡重单位来计量的,肯定是经过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的过程中给折算的。所以就使我们明确知道,这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

27.20,有的方剂,比方说《三物白散》,它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那个“分”不是指的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指的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

还有《四逆散》中,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各十分,那个“分”也是指的剂量比例是个十份,也就是各等分。所以我们在读《伤寒论》的时候,要注意,计量中的“分”字,除了《麻黄升麻汤》是具体的衡重单位之外,其他的“分”都是剂量比例。

可是在《金匮要略》里就不同了,《金匮要略》里有好几个方子,用“分”作衡重单位,那我们肯定知道,这个《金匮要略》

基本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的过程中,把计量给改了。这是我们谈到的汉代的度量衡制。

接着我们还要说的一个问题,从晋朝到宋朝,中国的度量衡制发生了特别明显的剧烈的变化,变化到什么程度呢,1斤由2 50克一直上升到600克左右,1升由200毫升上升到1000毫升。1尺由23厘米上升到33厘米。

这就是从晋朝到宋朝,也就是七八百年,不到一千年时间,为什么度量衡制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剧烈变化,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他们的理解认为,这主要是当时社会地主收租都想多收一些,国家征税也想多收一些,所以常常把这个斗,给偷偷地扩大了,那么张家地主看李家地主把斗扩大了,所以,张家地主也扩大了,那么王家地主看他们两家都扩大了,所以,王家地主也扩大了,最后国家一看,你们的斗都那么大,我重新制定个标准吧,然后国家的重新制定的标准又大了,当这个已经成了固定的形式之后,其他的地主还想,哦,原来这个斗可以偷偷地扩大,那么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又重新扩大。所以也就是600年不到800年之间,度量衡制度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容器的扩大,那么衡重能不扩大吗,吧说长度能不扩大吗。可是到了宋朝以后,一直到了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下来了,没有那么再随意扩大,为什么后来这1000年就没有随意的扩大呢,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流通的方式发生了变

化。国家征税,地主收租,不再单纯收粮,而靠货币的流通,你看过去的小说,都是拿银子来支付,拿支票来支付,那时候叫银票,拿银票来支付。这样的话,还有粮食收进来,你还要卖出去,你总不能收进来是大斗,卖出去是小斗吧,你没有信誉的话还怎么继续做买卖,所以宋朝以后,随着商业的发达,随着货币的流通,度量衡制再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就没有实际的经济意义了,因此度量衡制度就稳定下来了。

31.20,所以从中国历史上来看,就是汉朝以后到宋朝以前,度量衡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宋朝到清朝度量衡制是基本稳定的。到晋朝、到唐朝、到宋朝,这一段时间,国家是怎么规定的呢,你看从《晋书》就有说明,唐代的史书上也有说明,说医药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天文是涉及到天象,天文是涉及到国家安危的问题,古代很重视天象,它认为天象是一个国家兴亡的征兆。所以,天文和医药一定要保留古制,而社会上一般的商业就用新制。所以到了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计量仍然是保留的汉制。宋朝以前的中药书,它的计量保留的都是汉制。

宋朝国家在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包括中药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药的剂量,宋朝改用了煮散,就是把药物做成粗散,然后煮散,连药渣滓一块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滓一块吃的话,药量绝对要减少,你看宋朝书的药量都是很小很小。

这样药量一减少呢,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衡重的计量单位上,它用了哪些计量单位呢,它用了斤、两、钱、分、厘、毫。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中药书上,是以这样的计量单位来计量的时候,那我们就可以知道,这就是宋朝以后的计量单位。

由于宋朝到清朝的度量衡制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所以从宋代到清代中药书,基本用的都是宋代的这种度量衡制。这样的话,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度量衡制发生过许多许多错综复杂的变化,但是,我们在考察中医中药书籍的药量的时候,实际上非常简单,宋朝以前用的都是汉制,宋朝以后用的都是宋制,一直到解放初,用的都是宋制。

解放以后,对度量衡制进行了一些改革,为了换算方便,把一斤变成了500克,但实际上在中药计量上变化不大,比方说,过去老中医大夫开3钱,今天1钱就是3克,3钱折合9克就是了,有时候药房的师傅,算价钱的时候,因为药物的价钱都是以10克为单位来计算的,嫌算的不方便,你即使开9克,他也给你按10克算,因此医生干脆把9克这个药都写成10克。所以在中药计量上,宋朝以前的书是汉制,宋朝以后的书就等于是今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当然有个别的地方,它的度量衡制改革的时候,和我们大多数地方不一样,比方说黑龙江,黑龙江在度量衡制改革的时候,就把一两当做50克,一钱当做5克来算。所以他看到我们关内人开方,是3克、6克、9克、12克,而他们

那个地方呢是5克、10克、15克、20克,是以5为单位来计量的,这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

36.00,现在我们就具体谈谈经方药量的折算。我们举一个例子,就以《麻黄汤》为例。《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粒去皮尖。

一两是15克,3两就是45克。麻黄45克,桂枝30克,甘草15克,杏仁去皮尖100枚杏仁称完了是40克,那么70枚杏仁就是28克。这就是张仲景当时开的《麻黄汤》这张方子的药量。

可是这《麻黄汤》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再煮其他药,最后煮取二升半,每次温服八合。这个实际上是他的几次治疗量呢,三次治疗量。如果吃了一次以后出了汗了,后面就不能再吃了。

那么他的一次治疗量是多少呢?一次量麻黄是15克,桂枝是10克,甘草是5克,杏仁是9克。和我们今天在一般情况下开《麻黄汤》的量是一样的。因为我们今天煮药和服药的方法,和古代不一样,我们今天呢,一付药煮两次,张仲景不管是解表药还是补益药,他就煮一次,那么煮一次最多最多能把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45%,最近我看到有个报道说可以提取50%,过去我看到实验,经过测定,只能够提取出它的有效成分的45%。

那么言外之意,还有55%或者50%的有效成分在药渣里头,张仲景就把这个药渣滓给扔掉了。而我们今天呢,把药渣滓拿来再煮一次,最起码还能提取出药物的全部有效成分的30-45%,也可以勉强作为一次治疗量。所以我们今天开的这一付药,煮两回,是两次治疗量,张仲景开的那一付药,煮一回,对于《麻黄汤》来说,是三次治疗量。那么既然是煮药方法和服药习惯的变化,我们今天开的这一付药,就是一次治疗量的话,我们要严格折合的话,就是看张仲景这张方子,他的实际量折合成今天的量,然后看他是几次吃,我们除以几,我们今天开药的药量应该是这样。

我们再举个《桂枝汤》的例子。

《桂枝汤》:桂枝是三两,芍药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是二两,大枣十二枚。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所以它的一次量是,桂枝15克,芍药15克,生姜15克,甘草10克,大枣是4枚。由于有人说汉代的一两,你今天大体用一钱就可以了,这只是说大体用一钱就可以了,他省略了中间很多换算过程,结果有人在开《桂枝汤》的时候,他记住了汉代的一两今天用一钱,那么桂枝3两今天用3钱的话就是9克,或者开成10克,芍药10克,生姜10克,甘草6克,大枣他忘了,开12枚。

我说你怎么这么开药啊,他说我按照张仲景的方子开的啊,你看古代的一两等于今天的一钱,我今天这么换算过来,实际上

这中间省略了一个三次吃和一次吃的问题,你把大枣还开12枚的话,你想想这个方子是不是在煮枣粥啊。所以大枣没有折合,这是我们应当特别引起注意的。

那么这样来看,《伤寒论》中有的方子吃三次,是三次量,有的方子还有吃两次的,是两次量,有的方子就吃一次,像那个《干姜附子汤》,还有《桂枝甘草汤》,是为了急救,急救的东西你不能老吃,就是吃一次。还有的方子吃五次,像我们后面要提到的《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他是分作五次吃。

那么我们要搞这个药量的换算的话,既要知道汉代的一两等于今天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那么我们要记住的东西太多了,这样就很麻烦,所以在我讲清楚汉代的度量衡制、汉代的服药方法,和今天的度量衡制的关系和今天的服药方法和煮药习惯不同之后,我们提出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经方药量的折算非常简便的方法。什么方法呢,就是说你在一个地方工作,你首先了解这个地方的当地的医生对于常用中药的常用量。比方说你是北京工作的,你知道桂枝在一般情况下用10克;你到黑龙江工作,你知道他那里的桂枝,常用量就是15克;你是在台湾工作的,台湾常用的桂枝的量就是6克;你知道他那里的习惯。

韩国也是这样,在汉城,桂枝的常用量就是6克,他是我们北京的大陆的常用量的三分之二。知道这个习惯以后,然后按照

经方的剂量比例去套用,麻黄、桂枝、甘草,《麻黄汤》中剂量是3:2:1,那桂枝常用量是10克的话,这个地方麻黄你就可以用15克,甘草你就可以用5克。

如果这个地方的桂枝常用量只是6克的话,那你麻黄用10克,甘草用4克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既符合经方的用药习惯,也符合当地的人的实际情况,也符合当地医生多年来摸索出的经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种简便的经方药量折算方法,这个是最实用的方法。

所以你不用去记这个经方吃了几次,但是你一定知道汉代的度量衡制,和今天的度量衡制之间是什么关系。

在《伤寒论》中,以重量、容量来计量的,比方说水,那么我们今天还是按容量来计量,但是有点药呢,他是以容量来计量的,我们今天就不再习惯用容量计量了,比方说半夏半升,粳米一升,那么我们今天怎么折算呢,可以折算为现代的容量,然后再称重。

比方说有人称粳米一升,现代用200毫升的粳米称重,大概是180克,一升粳米是180克。

粳米是什么东西啊,粳米是旱稻子,它和水稻是一个科的植物,但它是在旱地生长的。所以有人开《白虎汤》和《白虎加人

参汤》的时候,药房里没有粳米,他就随意的说,那就抓上一把大米吧。

实际上从理论上来说,大米不能代替粳米,《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是热盛伤津,津液不足的证候,用粳米在这里是养胃气的,保胃气的。你要用大米的话,它除了养胃气、保胃气的作用之外,它还有一点利尿的作用,我们上次不是讲过吗,它是水稻,水田里长的东西,它还有一点利尿的作用。所以一个热盛伤津的证候,严格的说用水稻是不科学的。

一升粳米称重是180克,

半夏半升,我们今天用100毫升的半夏称重是50克。

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克。

《麻子仁丸》中所说的厚朴一尺,一尺当然23厘米这么长,问题是多宽,多厚,古人没有详细的说,它也不可能太宽,也不可能太厚,《医心方》和《小品方》都说,应当是厚三分,宽一寸半为准。我们今天用中等厚度的厚朴,宽3.5厘米,长23厘米,称重是15克。

那个《五苓散》一方寸匕,就是边长为一寸(2.3厘米)的一个正方形的药勺,来取这个散,然后,实际称重是5克。你弄得满一点,也不到6克。

伤寒论释义胡希恕

考历代研究《伤寒论》的成绩与不足:宋之前将之当成方书,对其理论体系了解不足,且认为《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的专书,这一极错误的认识直到清代才有所纠正; 隋唐时的孙思邈再次编次了《伤寒论》,并首先提出“方证同条”,为日后方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宋校注了《伤寒论》是一大功绩,赵开美仿宋刻本至今仍是《伤寒论》最权威版本; 成无已首注《伤寒论》,并系统论述二十三种腹证(然不受重视),之后的注家皆袭用《内经》注解大论,牵强附会,曲意穿凿,玄虚晦涩难解,将一部实用医典活活曲解成难懂、不实用之书。且由于封建观念的影响,历代只重脉诊不重腹证。这些都是中国历代治《伤寒论》的特点及通病。 在日本,以吉益东洞为首的古方派,独立于《内经》之外,发展了《伤寒论》自身的体系,以方证相对、不尚思辨而尚实用、重视腹诊为特点,将经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而非单用于外感热病。 应该看到,分清经方与医经的体系不同,是正确学习《伤寒杂病论》的第一步,不然一些概念会被误导,终身不得其门而入。在中国,从宋金之后,《伤寒杂病论》皆是《内经》的附庸,都要以经解论,要知道,作为一部经典,不可能要依靠《内经》、《难经》方能立足,它定有其自身体系,从学术、行文、概念便知大大有别,有这方面,日本比我们做得好(我素对日本没有好印象,但在这方面却要肯定它)。 到明清,出现了方有执、徐大椿、尤在泾、柯琴,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善,方有执敢于提出:《伤寒例》的学术思想与论中条文有根本不同;柯琴率先提出“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使经方用途大大扩展,对《伤寒论》认识大有突破,但乃离不开《内经》,似乎没有《内经》,《伤寒论》便不可自立于世;腹诊在清代也略有了发展,但乃重视不够。应该看到,虽有柯琴等人提倡,《伤寒论》是治疗外感热病专书乃是主流观点,又由于明清温病学的发展,即便在外感热病治疗上,大都认为伤于寒邪才用伤寒法,余五邪皆用温病法。究其实,大家虽口头仍尊仲景为医圣,实际《伤寒论》已沦落到可有可无的地位。 后世发展了很多辩证方法,不是提倡以症状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而推崇玄学思辨,没完没了的诡辨,随意臆测病机,直接或间接导致了中医的堕落。到了民国,有人要废除中医,不搞实用真要消亡了。在中医面临被废除的民国时期,激发了《伤寒论》的潜力,反而迎来了其研究的又一个高峰,当时伤寒派名家林立,多借鉴了日本的古方派观点,以实用派占了主流,如恽铁樵、陆渊雷、余无言等,《伤寒论》的实用价值才进一步得到体现。 胡希恕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那个特殊时期,他充分了解《伤寒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它的实用、高效。为了中医的生存,他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他既有师承,又博览群书、聪颖善悟,既办学育人又密切联系临床,既了解中国传统的伤寒学观点,又得到日本的古方派、巴甫洛夫学说的启发,提出了: 1、《伊尹汤液经》是《伤寒论》原始蓝本、与《内经》的医经体系不同,《伤寒论》自有其独特体系。 2、六经辨证的实质是八纲辨证:《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不是脏腑经络辨证,而是八纲辨证。

《伤寒论》中出现最多的经方(严选优质)

涉及条文经方 48 承气汤方 29 桂枝汤方 27 小柴胡汤方 12 五苓散方 12 四逆汤方 10 麻黄汤方 9 白虎汤方 8 大陷胸汤方 8 理中汤方 6 小青龙汤方 6 吴茱萸汤方 6 白虎加人参汤方 5 小建中汤方 5 大柴胡汤方 5 抵挡汤方 5 栀子豉汤方 4 瓜蒂散方 4 小半夏汤方 4 猪苓汤方 4 甘草干姜汤方 3 大青龙汤方 3 葛根汤方 3 甘草泻心汤方 3 泻心汤方 3 桔梗汤方 3 肾气丸方 3 十枣汤方 3 通脉四逆汤方 3 附子汤方 3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2 桂枝甘草汤方 2 桂枝加芍药汤方 2 桂枝加芍药大黄汤方 2 桂枝加葛根汤方 2 桂枝加黄芪汤方 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2 芍药甘草汤方 2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2 桂枝人参汤方 2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2 炙甘草汤方 2 奔豚汤方2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 涉及条文经方 2 当归芍药散方 2 麻黄加白术汤方 2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2 越婢加白术汤方 2 甘草麻黄汤方 2 柴胡桂枝汤方 2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2 黄芩汤方 2 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方 2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 2 茯苓甘草汤方 2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2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2 真武汤方 2 猪膏乱发煎方 2 下瘀血汤方 2 茵陈蒿汤方 2 理中丸方 2 理中加附子汤方 2 白通汤方 2 乌梅丸方 2 桃花汤方 2 竹叶石膏汤方 2 栀子干姜汤方 2 黄连阿胶汤方 2 黄土汤方 2 白头翁汤方 2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方 2 赤小豆当归散方 1 桂枝加桂汤方 1 桂枝加附子汤方 1 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方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1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1 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方 1 桂枝去芍药汤方 1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1 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方 1 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方1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 1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郝万山教授对五行学说的精彩解读

郝万山教授对五行学说的精彩解读 主讲人简介: 郝万山,教授,主任医师,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系主任。中国老教授协会边缘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名中医学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六经辨证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经方防治常见病和疑难病的研究。《伤寒论》文献研究。当前为负责人的在研课题是教育部名牌课程建设研究项目。 主编有《白话伤寒论》、《中医学问答题题库?伤寒论分册》、《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白话解》、《 21 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教学辅导丛书 ?伤寒论》等 8 部著作,副主编或合编有《实用经方集成》、《伤寒论校注》、《伤寒论讲解》、《伤寒论诠解》等 12 部著作,发表《论伤寒学科的确立及其内涵建设》、《伤寒论用方思路》、《伤寒论字词训释札记》、《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精神抑郁症》、《论少阳腑实证和仲景用大柴胡汤》等论文 60 余篇。 内容简介: 人为什么会得季节病?大树又为什么会有深深浅浅的年轮?一年四季的寒来暑往和生命体 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中医学采用了五行学说,来解释刚才所提出的几个疑问。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中医把它和大自然以及人体的健康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中医的特色理论。千百年来,指导着中医的理论思维和临床实践。然而这种五行学说为什么会被一些人说成是迷信?在现代社会,古老的中医学说还能发挥作用吗? 我们民间,我们很多人对五行,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的有许多误解。张仲景用五行生克的理论,通过脉象和病证的关系,来判断病证。用五行生克的思想,来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他曾经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伤寒杂病论》。什么意思呢?你要见到肝病的话,那你就会知道,这个肝病容易影响消化系统,容易影响脾胃,你要先把脾胃,给它补好了,肝病就不容易犯脾胃了,这个病就容易好,这都是运用的五行理论。五行大家都知道,是木火土金水。那么这五个字,是指的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五种东西呢?还是另有所指?要我说,古人说得很清楚,在古代,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字,有两个层次的概念,一个层次叫五材,五种具体的材料,五种具体的物质,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千百年来,人们对五行学说存在着很多的误读。那么中医学中的五行究竟指的是什么?郝万山教授又是如何理解五行的呢? 汉代医学家张仲景说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天就是大自然,敷布了春季气的展放,夏季气的上升,长夏,就是夏季的末尾,这段时间,中医把它叫做长夏,长夏气的平稳,秋季气的内收,冬季气的潜降,大自然敷布了,气的五种运动方式,才使万事万物,有了生长化收藏的生命节律,才使人有了五脏系统。大自然有木、火、土、金、水五行,在人体化育了肝心脾胃肾五脏,而五脏又分别配胆、小肠、胃、大肠、膀胱等五腑,而五脏又分配配合筋、脉、肉、皮毛、骨这五体。请听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在千古中医故事系列节目中讲述张仲景之五行生克。 [郝万山][千古中医故事](十四)《张仲景》五行生克(文稿)

郝万山伤寒论讲义(精品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郝万山伤寒论讲义 目录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2) 第二讲《伤寒论》用方思路与方法 (3) 第三讲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 (4) 第四讲柴胡剂群的临床应用 (4) 第五讲伤寒论中泻下诸方的临床应用 (11) 第六讲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14) 第七讲白虎汤类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 (19) 第八讲治水诸方的临床应用 (20) 第九讲治痞诸方的应用 (23) 第十讲四逆汤类方的临床应用 (26) 第十一讲关于六经辨证 (29)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伤寒目前三方面研究:文献、辨证论治方法、方剂临床应用。 一、伤寒论内容: 398条112方、十卷、22篇。 第1篇辨脉篇、第2篇平脉篇为仲景脉学集中体现,介于《内经》~《脉经》、《濒湖脉学》之间过渡阶段主表 例如:浮脉主热轻即取得,重取滑数有力: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共五处。 迟脉主阳虚 主阴虚血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迟中迟者,此营血不足…沉主里,迟为营血虚少。∴+芍养血,生姜引药达表。 应当学习此首二篇,以了解仲景脉学。 第3篇伤寒例:外感病成因、分类、命名、防治法、护理方法――韵文,汉以前用,故非后人(如王叔和加入)系仲景原文。《文心雕龙》:论也者,弥纶群言而讣理者也。 第4篇:痉湿暍,只有脉证,无治法方药。 一般398条不包括前四篇, 第5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6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7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8篇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9篇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第10篇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11篇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12篇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13篇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第14篇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中十篇――398条112方 第15篇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汗篇》)例: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执 水然,一时间许…一时间(2 水执 小时,一昼夜12段) 第16篇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第17篇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例太阳病,七八日,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 同本以互证,别本以见例。清通“圊”,欲通“续”,自可 即“犹,宜”。 第18篇辨可吐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吐篇》) 第19篇辨不可吐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不可吐篇》) 第20篇辨可下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下篇》) 第21篇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不可下篇》) 第22篇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以下简称《汗吐下后篇》) 后8篇,应了解,特别是8篇中出现的而未在中十篇中的条文。通常我们学习的是《伤寒论》节本――中十篇。以阴阳辨脉、辨病,辨预后。 二、学习《伤寒论》应注意的问题 (一)学内容 (二)学思路和方法 思路:鉴别诊断的思路 例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除外了少阳-呕阳明-渴太阳-见表证。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总结

经方《伤寒论》17方整理总结 经方之一:乌梅丸 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毕诊后问难于老师,他说,凡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都可以随证施用。这此,记得有一位名医学的话,《伤寒论》你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看来说的一点也不假,上面的刘有余可谓是持一方乌梅丸即可蜚声一时。 一。从木土理论看待理肝重剂乌梅丸。 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而土得林而达之,木能疏土脾滞以行,风肝之病,知肝传脾,风木一动必乘脾胃。 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其中,消渴,饥而不欲食乃是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食则吐蛔乃是肝风内扰,上逆胃口之症,下之利不止,乃是肝风内扰下揎脾土之症,提纲六症属肝风乘土则四。 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法,其中君药乌梅酸敛肝泻风,佐苦辛甘之黄连,干姜之类。 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胃气,调和中焦。以参归补虚安中,总体构成泄风木之有余,安中土之不足。使风木得静,中土得安,脾胃得和。则扶土抑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确有见肝之病,各肝

传脾当先实脾之意。此乃泄肝安胃一大法也。 乌梅丸的应用木土不和是治验的主要类型,以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为主。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理寒热比例,此乃临证取效的关键。 二。从调理阴阳说乌梅丸。 乌梅丸本来是治疗蛔虫症、药物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治疗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 (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之意,治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如果失眠多梦,则取肉桂代替桂枝,用交泰丸(由黄连、肉桂组成)之意,交通心肾,治疗失眠。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如果病程长,有精神忧郁、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

伤寒论讲义课后题

绪论 【复习思考题】 1.目前在我国广泛流行的《伤寒论》版本有哪两种? 2.简述《伤寒论》的学术渊源及其成就。 3.“伤寒”的涵义是什么? 4.怎样理解《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它与八纲辩证,脏腑辩证的关系如何。 5.何为传变,影响传变的因素有那些?何为合病,并病,直中?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太阳病纲要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太阳病脉证提纲? 2.太阳病基本类型有几种?各自病因病机及脉证表现特点如何? 3.如何判断疾病的阴阳及寒热真假属性? 4.如何判断太阳病是否发生传变?怎样正确理解太阳病欲解时? 第二节太阳表证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症脉症、病机、治法、方药。 2.如何理解53、54条之营卫不和? 3.简述桂枝汤的煎服法。 4.桂枝汤和麻黄汤各有那些禁例?如何理解? 5.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兼证各有几种?分别简述其脉症、病机、治法和方药。 6.据46、47和55条,简述太阳表证衄血之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7.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何以宜麻黄汤而不宜下? 8.简要鉴别桂枝加葛根汤证与葛根汤证。 9.据31、32条,简述葛根汤的应用依据。 10.试述大、小青龙汤证的脉症、病机、治法、方药,比较二者的不同。 11.小青龙汤证为何有“或渴”、“不渴”、“服汤已渴”三种不同情况? 12.简述太阳表郁证的几种类型。 第三节太阳里证 【复习思考题】 1 蓄水证的证候、病机、治法、方药如何? 2 胃津不足之口渴与蓄水证口渴有什么区别? 3 分析蓄水重症出现“水逆”的机理 4 蓄血证根据轻重缓急不同,有哪几种证型,其证候、病机、治法、方药如何? 5 如何鉴别蓄水证与蓄血证? 6 如何鉴别瘀血身黄与湿热发黄? 7 蓄血证兼表,应如何辩治?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

刚搜来的,供参考 字号:大中小 在淘宝和卖家聊, 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 他放几克? 答24克, 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 问为什么不是240克, 他反问: 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 反吓我一跳. 原来按我的想法, 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 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 难道是我错了? 忙去翻JT的文章: 《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 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 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 0.3两是30g吗? 台湾的一两是37.5g, 所以0.3两是11.25g. 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 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

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 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12.65克 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 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 <-- 鄙视一下,呵呵. 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 那是不是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 真如此, 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 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 量也惊人.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郝万山

郝万山老师伤寒论研究生讲座讲稿

郝万山老师伤寒论研究生讲座讲稿 发表者:赵东奇(访问人次:1418) 目录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2 第二讲《伤寒论》用方思路与方法3 第三讲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4 第四讲柴胡剂群的临床应用4 第五讲伤寒论中泻下诸方的临床应用11 第六讲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14 第七讲白虎汤类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19 第八讲治水诸方的临床应用20 第九讲治痞诸方的应用23 第十讲四逆汤类方的临床应用26 第十一讲关于六经辨证29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伤寒目前三方面研究:文献、辨证论治方法、方剂临床应用。 一、伤寒论内容: 398条112方、十卷、22篇。 第1篇辨脉篇、第2篇平脉篇为仲景脉学集中体现,介于《内经》~《脉经》、《濒湖脉学》之间过渡阶段主表 例如:浮脉主热轻即取得,重取滑数有力: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共五处。 迟脉主阳虚 主阴虚血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迟中迟者,此营血不足…沉主里,迟为营血虚少。∴+芍养血,生姜引药达表。 应当学习此首二篇,以了解仲景脉学。 第3篇伤寒例:外感病成因、分类、命名、防治法、护理方法――韵文,汉以前用,故非后人(如王叔和加入)系仲景原文。《文心雕龙》:论也者,弥纶群言而讣理者也。 第4篇:痉湿暍,只有脉证,无治法方药。 一般398条不包括前四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中十篇――398条112方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汗篇》)例: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然,一时间许…一时间(2小时,一昼夜12段)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例太阳病,七八日,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

《伤寒论》中出现最多的经方

48 承气汤方 29 桂枝汤方 27 小柴胡汤方 12 五苓散方 12 四逆汤方 10 麻黄汤方 9 白虎汤方 8 大陷胸汤方 8 理中汤方 6 小青龙汤方 6 吴茱萸汤方 6 白虎加人参汤方 5 小建中汤方 5 大柴胡汤方 5 抵挡汤方 5 栀子豉汤方 4 瓜蒂散方 4 小半夏汤方 4 猪苓汤方 4 甘草干姜汤方 3 大青龙汤方 3 葛根汤方 3 甘草泻心汤方 3 泻心汤方 3 桔梗汤方 3 肾气丸方 3 十枣汤方 3 通脉四逆汤方 3 附子汤方 3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2 桂枝甘草汤方 2 桂枝加芍药汤方 2 桂枝加芍药大黄汤方 2 桂枝加葛根汤方 2 桂枝加黄芪汤方 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2 芍药甘草汤方 2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2 桂枝人参汤方 2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2 炙甘草汤方 2 奔豚汤方 2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2 当归芍药散方 2 麻黄加白术汤方 2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2 越婢加白术汤方 2 甘草麻黄汤方 2 柴胡桂枝汤方 2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2 黄芩汤方 2 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方 2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 2 茯苓甘草汤方 2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2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2 真武汤方 2 猪膏乱发煎方 2 下瘀血汤方 2 茵陈蒿汤方 2 理中丸方 2 理中加附子汤方 2 白通汤方 2 乌梅丸方 2 桃花汤方 2 竹叶石膏汤方 2 栀子干姜汤方 2 黄连阿胶汤方 2 黄土汤方 2 白头翁汤方 2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方 2 赤小豆当归散方 1 桂枝加桂汤方 1 桂枝加附子汤方 1 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方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1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1 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方 1 桂枝去芍药汤方 1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1 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方 1 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方1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 1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1 桂枝芍药知母甘草汤方 1 桂枝附子汤方

郝万山伤寒论28讲肾阳虚证

第28 讲肾阳虚证太阳变证,是指的大阳病失治或者误治以後,使临床证候发生了新变化。而新的证候,又不能够用六经正名来命名的,我们就把它叫做太阳变证。我们前面学了,太阳变证的一部分证候,我们首先谈到了变证的治则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由于变证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在脏,或在腑,变化多端,错综复杂,所以在《伤寒论》中就举出了热证的例子、虚寒证的例子。热证的例子我们前面举了虚烦证的例子,举了葛根芩连汤〔证〕,里热又兼有表证发热的例子,举了麻杏石甘汤〔证〕,邪热壅肺的例子。虚寒证的例子,我们首先谈到了心阳虚的一组证候,那就是桂枝甘草汤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证,还有桂枝加桂汤证。随後我们讲了水气病的例子,心阳虚,下焦水邪欲乘虚上冲而出现脐下悸动,奔豚发作前兆的症状,用苓桂枣甘汤,心脾阳虚,水邪上逆,出现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用苓桂术甘汤。水气病还涉及到脾阳虚,脾虚水停,水邪停滞以後,阻遏大阳经气,阻遏太阳腑气,阻遏中焦气机,而出现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等等,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治疗,这是我们上次课提到的关於水气病的〔证治〕,随後我们又提到了一组脾虚证,其中有脾虚运化失司、痰湿阻滞,然後出现腹满的厚姜半甘参汤证,又有脾虚气血不足,心脏失养,出现心中悸而烦的小建中汤证。还有脾阳虚,运化失司,寒湿内盛,寒湿下注,里虚寒的下利,又兼有表证的桂枝人参汤证。 现在我们接着往下讲新课,就谈一组肾阳虚的证候。肾阳虚的证候,我们先谈61 条,“下之後,复 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这一条的主症,《伤寒论》的原文说,是“昼日烦躁不得眠” 。这是一个甚麽样的证候呢?应当确切地说这是一个肢体躁动不宁而不自知的躁烦证。躁烦证它的临床特徵是肢体躁动不宁而不自知,它和烦躁不同,烦躁是因烦而躁,因为他有心烦才坐卧不宁,才辗转反侧出现了肢体的躁动。而这这种病人,他是肢体躁动不宁而不自知,严重的时候撮空理线,循衣摸床,这是我们中医大家都熟悉的两个词,肢体躁动不宁,问他找甚麽?要干甚麽?也不会回答,他也不会回答心烦不心烦。是甚麽样的病机导致这样的症状?主要是肾阳虚衰,虚弱的阳气,其实这个病我们在前面曾经提到过,在讲大青龙汤适应证的时候,和少阴阳虚的躁烦证相鉴别的时候,提到过,弱阳勉强和盛阴相争,但是争而不胜,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出现了,肢体躁动不宁的一种躁扰的症状,为甚麽说是“昼日烦躁不得眠”呢?白天自然界阳气盛,所以肾阳在自然界的阳气资助下,还能够勉强和阴寒相争,所以白天出现躁动不宁,“夜而安静”,不是说夜间病好了,而是夜间自然界中的阴气盛,肾阳得不到阳气的资助,得不到自然界阳气的资助,就更加虚衰,夜间就无力和阴寒相争,不争则静,完全是阴寒邪气占据了优势,阳气没有力量和阴寒相争,不争则静,所以“夜而安静”不是病情减轻了,而是病情更加沉重了。虚弱的阳气连和阴寒邪气相争的能力都没有了,当然就不躁动了。这样的一个证候,见到了肢体躁动不宁,那必须进行鉴别。 下面第一个症状“不呕” ,病人没有呕吐,除外了少阳病胆热扰心的心烦,少阳病是胆热气郁的证候,由於足少阳胆经的经别过於心,所以当少阳胆腑之热循经上扰心神的时候,可以出现心烦。少阳病的主证之一就有心烦喜呕嘛,所以这里的不呕,就告诉你这不是少阳病,言外之意,这里的躁动不宁的证候,不是少阳病的胆热扰心的心烦。“不渴”就除外了阳明里热里实上扰心神的烦躁,阳明的经别上通於心,所以当阳明里热里实,循经上扰心神的时候,常常有烦躁,严重的时候还有心中懊恼,现在有烦躁的证候,肢体躁动不宁,会不会是阳明里热里实上扰心神所造成的烦躁呢?所以他在这里说不渴,那就说这不是阳明病,不是阳明之热、阳明之实热上扰心神所造成的心烦,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郝万山着 螽斯振羽整理 说明 1.本书是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整理录入。 2.本书仅供学习研究《伤寒论》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3.本次文字录入和排版尽量忠实于书籍原貌,对于原书印刷错误或不合适的地方,我本人录;入时直接进行了更正。如“段玉才”改为“段玉裁”《方言》的作者“杨雄”,通作“扬雄”,径改。 4.对于讲稿里面部分有争议的地方,为忠实于原书,尊重郝先生的学术思想,录入时一仍其旧。如“项背强几几”不作“项背强”。 5.删除了篇首的《出版者的话》和篇末的《附录》部分。 6.本书整理时我尽量做到减少错讹,但由于工作较为繁琐,难免会有错误或照顾不到的地方,还望读者阅读时仔细核对原书。 螽斯振羽2011年春节于福建 作者简介郝万山,男,1944年11月出生,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主讲教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秘书组成员、教育部名牌课程《伤寒论》创建项目负责人。在中医药教育岗位上工作近40年,主要讲授《伤寒论》。教学缜密严谨,深入浅出,注重理论结合临床实际,强调讲授中医经典基本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解析其辨证论治的思路和方法。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条理清楚,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评估成绩名列全校前茅。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聘

的中医经典着作《伤寒论》示范教学主讲人。临床重医术,讲医德。既为患者解除病痛,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鲜活的实例,深受学生和患者的拥戴。、曾主编《白话伤寒论》《中医学问答题题库伤寒论分册》、(增订本)《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白话解》、(第3版)《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同步辅导系列丛书伤寒论》《伤寒、、论选读》等10部着作。副主编或合着《实用经方集成》《四季饮食养生丛书》《伤寒论校注》、、、《伤寒论讲义》《伤寒论讲解》《中医药高级丛书伤寒论》等14部着作。发表论文60余篇。科研成果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部级)二等奖。 1前言人们在反复研究了历代中医的成才规律之后,一致认为“读经典,做临床,拜名师”是造就中医临床名家的必需条件。而《伤寒论》就被历代医家奉为中医的经典着作之一。从唐代开始,《伤寒论》被列入国家选拔医官考试的必考科目,这一规定一直沿用到清代。在当代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中,把《伤寒论》列入本科以上教育的主干课程。而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特别是临床医师职称晋升考试等,也都把《伤寒论》列入了考试范固。因此无论是初学中医的人士,还是毕业后的继续教育,乃至中医药学的终生教育,都需要反复学习《伤寒论》。于是《伤寒论》几乎成了中医各科临床医师的案头书。我从事《伤寒论》的教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近40年,愚者千虑,或许会对《伤寒论》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有所体会和感悟。承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抬爱,推举我作《伤寒论》示范教学的主讲人,并将我所讲的《伤寒论精讲》制作成了VCD发行,受到读者广泛的关爱。本书即是将我讲课的讲稿摘取大要就正于各位中医经典的热爱者。讲稿的《伤寒论》原文,遵照明赵开美《仲景全书翻刻宋版伤寒论》,但本书为现代普及读物,原文一律改用规范简化字体,原书中的异体字或讹字,如也一律改为通行的简化字,“鞕”、、、改作“硬”“蚘”改作“蛔”“欬”改作“咳”“痓”改作“痉”等。讲稿所选原文取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止于“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从中选择理论和临床意义较大的条文,进行归类编排讲解。对于争议颇多,存疑待考,或者

郝万山《伤寒论》视频讲座札记02

第02 讲,讲《伤寒论》成书背景和流传。 首先介绍成书背景,包括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两个方面。社会背景着重介绍战争、灾害和疫情,如《东汉会要》 记载“中原大地,白骨委积,人相食啖”,老百姓“不死于 兵,即死于病”,及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描述“余宗 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 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这样社会背景对医学的发展和 研究不仅提出了普遍需求,而且提供了大量临床实践机会 和经验教训(包括可收集的其他人的经验和方法)。学术背 景着重介绍在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和相关著作,包括基础 理论部分的“医经”和经验用方集成的“经方”(经验之方 而不是经典之方),诸如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医经7 家(《黄 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 内经》、《白氏外经》、还有《(白氏)旁经》)、经方11 家(包 括了伊尹的《汤液经》)。这样的学术背景为仲景熔汉代以 前的“医经”“经方”于一炉,创立了“理法方药”相结合 的“辨证论治”体系,发展中医临床医学创造了基础条件。 按:这个讲述有助于让人客观认识仲景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在肯定仲景光辉形象的同时,充分肯定了医学发展进程中历史和社会要素的作用。研究、传承、发展中医药文明,这应该是比较科学和理性的态度。相反,有些讲座,有些书籍,把仲景当故事讲,把彭子益当故事讲,把郑钦安当故事讲,推动造神,高推“圣绩”,……,反而造成分歧和争议,并不有利于中医学科的普及。在学术上,对历史人物缺乏客观认识,就不可能对其学术思想的来龙去脉有完整的认识,想发扬光大之也只能缘木求鱼罢了。这一段视频,有几个细节尚需关注:

刘渡舟伤寒论50个常用经方

《伤寒论》中最常用的50个经方+刘渡舟教授《新编伤寒论类方》歌诀选 最常用的50个经方 麻黄汤(麻甘桂+杏) 葛根汤(麻黄+桂枝汤+葛根) 桂枝汤/(桂甘+姜芍枣)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葛根) 麻杏石甘汤(麻甘+杏+石)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甘+杏姜枣+桑白皮连翘赤小豆) 麻杏薏甘汤(麻甘杏+薏苡仁) 越婢汤 (麻甘+姜枣+石) 小青龙汤(麻黄汤以芍代杏+半夏干姜辛味)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汤去枣麻黄防风+知母术附)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细辛+附子) 桂枝加附子汤(桂枝汤+附子) 栀子豉汤(栀子+香豉) (三黄)泻心汤(大黄+芩连) 白虎汤/石膏(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小建中汤(桂枝汤+增芍药+饴糖) 理中汤或丸/人参汤(干姜甘草+人参+白术) 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 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麦门冬汤去大枣) 竹皮大丸(竹茹白薇石膏+桂甘枣) 吴茱萸汤(吴茱萸+参姜枣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参甘+姜夏+厚朴) 麻子仁丸(麻仁杏仁白芍+小承气汤/大黄+厚枳) 酸枣仁汤(川芎甘草+酸枣仁知母茯苓) 猪苓汤(滑石+猪苓茯苓泽泻+阿胶) 甘姜苓术汤/肾着汤 (苓术+干姜甘草) 真武汤(姜芍+苓术+附) 射干麻黄汤(麻黄 +半夏生姜大枣细辛+五味子紫菀款冬花射干) 小半夏汤(夏姜) 五苓散(猪苓术泽+桂枝]下焦泽泻汤(泽泻白术) 半夏厚朴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厚朴苏叶) 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杏仁+甘草) 苓桂术甘汤(苓术+桂甘) 桃核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桃仁+桂枝)(调胃承气汤+桃仁+桂枝) 当归四逆汤(桂枝汤—生姜+细辛+当归通草) 胶艾汤(归芎芍地+胶艾甘) 桂枝茯苓丸/桃仁(茯苓+桂枝+芍药丹皮桃仁) 小柴胡汤/柴甘(柴芩+参甘枣夏姜) 大柴胡汤(小柴胡汤—参甘+大黄+枳实芍药)即(柴芩+枣+夏姜+大黄+枳实芍药) 四逆散(柴胡甘草+枳实芍药散) 柴胡桂枝干姜汤(干姜甘草+柴芩+瓜牡+桂) 半夏泻心汤(干姜+芩连+参甘枣+半夏) 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增甘草) 生姜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减干姜,增生姜) 黄连汤(“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增量黄连加桂枝”干姜+连+参甘枣+半夏+桂枝) 桔梗汤(桔梗+甘草) 旋覆代赭汤(参甘枣+夏姜+旋覆花代赭石) 薏苡附子败酱散(薏苡仁败酱草+附子) 小陷胸汤(黄连+瓜蒌半夏) 刘渡舟教授《新编伤寒论类方》歌诀选 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 一、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与大枣。啜粥温服取微汗,调与营卫解肌表。二、桂枝加葛根汤: 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三、桂枝加附子汤: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四、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若见咳逆与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五、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六、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七、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大汗之后表未解,去邪同时正亦匡。八、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十三、小建中汤: 桂加饴糖小建中,倍加芍药方奏功。虚劳里急心烦悸,伤寒尺迟梦失精。 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龙牡安神桂枝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十五、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剂量增,奔豚冲心来势凶。平冲降逆解外寒,补心代肾立奇功。 十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十七、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寒痹痛,去芍加附量要重。扶阳散寒应兼顾,脉浮虚涩就是其应。十八、去桂加白术汤: 去桂加术大便硬,寒湿相搏身疼痛。术

郝万山《伤寒论》70全集

郝万山《伤寒论》70全集 01《伤寒论》的作者春风微拂151,437 02《伤寒论》成书背景和流传春风微拂63,527 03《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春风微拂61,037 04《伤寒论》关于六经辨证的若干问题春风微拂74,374 05《伤寒论》学习方法和要求(1)春风微拂61,396 06《伤寒论》学习的方法和要求(2)、太阳病概说(1)春风微拂68,666 07《伤寒论》太阳病概说(2)、太阳病提纲春风微拂67,404 08《伤寒论》太阳病的分类提纲春风微拂56,792 09《伤寒论》太阳病病程的时间规律春风微拂50,793 10《伤寒论》太阳中风论治春风微拂53,404 11《伤寒论》桂枝汤的适应症春风微拂55,905 12《伤寒论》桂枝汤的禁忌症、桂枝汤的加减应用(1)春风微拂52,188 13《伤寒论》桂枝汤的加减应用(2)春风微拂48,216 14《伤寒论》太阳伤寒与麻黄汤的适应症春风微拂46,560 15《伤寒论》麻黄汤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春风微拂44,190 16《伤寒论》伤寒兼证(1)春风微拂45,149 17《伤寒论》伤寒兼证(2)春风微拂38,498 18《伤寒论》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春风微拂38,447 19《伤寒论》表郁轻证、太阳蓄水证(1)春风微拂47,627 20《伤寒论》太阳蓄水证(2)、太阳蓄血

证概说春风微拂47,06621《伤寒论》太阳蓄血证(1)春风微拂42,620 22《伤寒论》太阳蓄血证(2)、太阳变证及其治则春风微拂39,274 23《伤寒论》表里先后治则、虚烦证春风微拂40,906 24《伤寒论》邪热壅肺证、协热下利证春风微拂36,115 25《伤寒论》心阳虚证春风微拂36,979 26《伤寒论》水气病春风微拂36,728 27《伤寒论》脾虚证春风微拂37,280 28《伤寒论》肾阳虚证春风微拂52,706 29《伤寒论》阴阳两虚证春风微拂33,876 30《伤寒论》结胸证(1)春风微拂31,261 31《伤寒论》结胸证(2)春风微拂29,710 32《伤寒论》结胸证(3)、脏结证春风微拂29,487 33《伤寒论》心下痞证(1)春风微拂32,965 34《伤寒论》心下痞证(2)春风微拂28,257 35《伤寒论》痞证及其类证春风微拂27,578 36《伤寒论》痞证类证、火逆证、太阳病欲愈候春风微拂26,513 37《伤寒论》太阳病类证、太阳病篇小结春风微拂25,581 38《伤寒论》阳明病概说春风微拂30,630 39《伤寒论》阳明病纲要春风微拂27,650 40《伤寒论》阳明热症春风微拂37,579 41《伤寒论》阳明腑实证(1)春风微拂34,894 42《伤寒论》阳明腑实证(2)春风微拂22,673 43《伤寒论》阳明腑实证(3)、脾约证春风微拂22,124 44《伤寒论》津亏便结证、下法辨证和禁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学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即深有体会。而今再次回顾经典,对临床工作有莫大的帮助。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学透,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然而,历代注家很多,且观点不一,如何选择,很是让初学者头痛。有幸在书店买了一本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里面释义博采众家,实在让我受益匪浅。而胡希恕老师更是为后代工人为伤寒论注解的第一人,胡老师释义让人叹为观止。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经的划分具有辨证与论治的双重意义,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示中风或伤寒,以确定解肌或发汗的治法。第二,提示病位的表里,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对于部位的归类,可做为论治的根据。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热,决定用药的温凉。第四,提示邪止消长的情况,可知如何祛邪或扶正,在辨证归类时以实证属三阳,虚证属三阴。第五,提示受邪的经脉脏腑可以分经用药,有的放矢。由于六经能提示受邪部位在何经脉脏腑,给立法方药指明方向,故伤寒六经辨证的过程,即是确立治则,治法及选方遣药的过程,所以辨证与论治是两个步骤,合而观之辨证与论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经传变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条件,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阳而反应强烈,且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都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阴经的,病多属热,易于亡阴。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条件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证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发于阴。三、关于伤寒在临床上的运用体会。 结合临床的实践与体会。总结起来,在临床应用经典,首先应抓住主证,然后辨析病机,最后在了解方义的基础上化裁经方,经过加减。临床如白虎加人参汤合竹叶石膏汤治疗糖尿病。五苓散合真武汤治心衰的水肿,大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等。 总之,《伤寒论》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其中的奥妙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

我对《伤寒论》中经方的体会

我对《伤寒论》中经方的体会 摘要】《伤寒论》中经方的体会 【关键词】伤寒论桂枝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 【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364-02 《伤寒论》,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体系,其理论严谨,其方精当灵验,其 用药鬼斧神工,精妙之处,深为历代医学家所传颂。后世潜心于《伤寒论》之学者,其成为中医界大家者,无不以善用经方而称道,他们精研方证,穷其理致, 用药精准,匠心独运,逐步扩大了经方的主治范围,令伤寒之学代有发挥,而成 为指导临证治疗之门径。 在学习历代医家对《伤寒论》之运用,更感仲师用药方法之精心巧妙,使我 有了运笔之感,浅谈几点对经方的体会,以探求“医圣”的用药法度。 一桂枝汤 《伤寒论》云:“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又云:“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生姜均属辛温发汗药,但桂枝降气冲,生姜治呕逆,可见二药都有下 达性能,升发之力不强,虽合用之,不至大汗。并且二者均有健胃作用,更伍以 大枣、甘草纯甘之品,益胃而滋津液。芍药微寒而敛,既用以制桂姜的辛散,又 用以助枣草的滋津。尤其药后少食稀粥,更有益精祛邪之妙。所以本方既是发汗 解热汤剂,又是安中养液方药,也就是后世医家所谓的“甘温除热”。 白芍和营敛阴,桂枝和营解肌。二药伍用,发汗之中寓有敛汗之意,和营之 内有调卫之力。白芍养血敛阴而不滞邪,桂枝和营解肌而不伤阴。二药相合,一 收一散,一寒一温,相互制约,而收调营卫、和气血、启发心阳、益阴止汗之功。 桂枝色赤,入于血分,可通血脉;白芍善走阴分,能益阴护里,缓急止痛。 桂枝又能振奋脾阳,白芍又善养胃阴。二者相合,一阴一阳,共奏通调血脉、缓 急止痛、振奋中阳、调整脾胃功能。 【主治】 1、外感风寒表虚之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鸣干呕、口不渴、 舌苔薄白、脉浮缓; 2、自汗、盗汗,症属营卫不和、恶风怕冷、脊背发凉,或有躁汗,平素易 于感冒者,或心血不足,脾肺虚弱使然者; 3、胸痹、胸痛,症属心阳不振、经气不和、气血不调者; 4、腹痛,症属气血不调、虚寒性腹痛; 5、四肢酸楚、疼痛、麻木,症属气血不调者; 6、脉管炎; 7、妊娠恶阻,表现为畏寒、纳少、乏力、恶心呕吐、尺脉小弱者。 二柴胡桂枝汤 《伤寒论?阳明病篇》第205条:“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 枝汤和其营卫,以通津液后自愈。”《少阳病篇》第225条:“伤寒六、七日,发 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而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