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伤寒论经方重量单位换算和非重量单位标准

伤寒论经方重量单位换算和非重量单位标准

伤寒论经方重量单位换算和非重量单位标准

转发54 评论4 赞56

伤寒论剂量换算(伤寒论的剂量现代换算)伤寒论中半斤是多少克

伤寒论剂量换算(伤寒论的剂量现代换算)伤寒论中半斤是多 少克 一、伤寒论剂量换算(伤寒论的剂量现代换算) 《伤寒论》原方的剂量是: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您所说的已经是教材上换算过的单位了。 一般教材都会把《升=液体200毫升合=20毫升圭=0.5克龠=10毫升撮=2克方寸匕= 金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一钱匕=1.5~1.8克一铢=0.7克一分. 1.经方剂量文献研究查阅古代本草方书,尤其是官修的药典和有广泛影响的方书专著,如《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集注》、《千金方》、《新修本草》、《大观本草. 汉代的1两=15.625g.但我又听说伤寒论里的一两是3.5g,绝对不是15.625.我也晕1 两 = 24 铢 = 15.625 克1 圭 = 0.5 克1 撮 = 2 克1 方寸匙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 伤寒论中的药物剂量,专家称一两为15克左右。如果每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伤寒论中一两为15克,以麻黄汤为例,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二两,甘草一两,也就是麻黄45克了,一个感冒的病人麻黄用不到45克吧,所谓的45克是指三幅药的剂. 大学教材和《简明中医辞典》都认为《伤寒论》的一两为13.92克,那么一两为24铢,一铢等于0.6克。但也有学者认为《伤寒论》的一两为15.625克,那么一铢为0.65克。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伤寒论中一量等于现在【16克】古时候,一两相当于16克。 但是在实际当中,我们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剂量单位、方法。不知道大家是否。 中国中药剂量的表示方法:对于每一味中药过去一般用两(一斤等于16两)、钱(一两等于10钱)、分(一钱等于10分)表示。现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

刚搜来的,供参考 字号:大中小 在淘宝和卖家聊, 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 他放几克? 答24克, 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 问为什么不是240克, 他反问: 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 反吓我一跳. 原来按我的想法, 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 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 难道是我错了? 忙去翻JT的文章: 《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 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 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 0.3两是30g吗? 台湾的一两是37.5g, 所以0.3两是11.25g. 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 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

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 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12.65克 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 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 <-- 鄙视一下,呵呵. 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 那是不是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 真如此, 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 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 量也惊人.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郝万山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 刚搜来的,供参考字号:大中小在淘宝和卖家聊, 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 他放几克? 答24克, 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 问为什么不是240克, 他反问: 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 反吓我一跳. 原来按我的想法, 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 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 难道是我错了? 忙去翻JT的文章: 《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 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 0.3两是30g吗? 台湾的一两是37.5g, 所以0.3两是11.25g. 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 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 1/14页 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

12.65克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 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 鄙视一下,呵呵. 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 那是不是 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 真如此, 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 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 量也惊人.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郝万山2/14页1.度量衡制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

[转帖]《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 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应用意义重大。兹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覆衡量核实,摘要介绍如下:. L# ]: }, M v8 C3 A$ G 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 升=液体200毫升 合=20毫升 龠=10毫升 方寸匕=2.74克鑫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一钱匕=1.5~1.8克 一分=3.9~4.2克梧桐子大=黄豆大https://www.doczj.com/doc/7419294590.html,+ `9 }5 K r V5 M 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20~30克中者一枚15克强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46克 枳实一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二)“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并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仲景《伤寒论》不单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巨著之一,更是中医学第一部急性热病学专着。东汉末年,寒疫大流行,伤寒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发展与创新。 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原方为炙甘草2两、干姜两半、生附子1枚(破8片),按古今折算,取原方1/2量为准,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30克,干姜23克,制附子60克(生附子1 枚,大者20~30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而部编中医方剂学四逆汤之剂量为:附子5~10克,干姜6~9克,炙甘草6。以这样的轻量,要救生死于顷刻克。诚然难矣!无怪乎中医心衰,十有八九要失败。不是经方不灵,而是我们未能继承仲景先师的衣砵真传。习用轻剂,固然可以四平八稳,但是却阉割了仲景学术的一大特色,使中医丢掉了急症阵地。 “权”的发现,是中医界复兴的大好时机,可惜对中医界震动不大。衹有上海柯雪帆教授一人,闻风而动,广为传播。而且立即埋头于临床研究,用炙甘草汤原方试治多种心脏病取得惊人的疗效,令人振奋与感佩!我们身在基层前沿阵地的中医,对此极为敏感。60年代中期,我已对历史上习用的经方剂量,发生怀疑,每遇重危急症,如心衰濒死病人,辄用伤寒四逆汤类方原量投治。主药附子则加一倍、两倍、三倍,破格用药,有100多例肺心病、风心病、冠心病及大出血导致的心衰濒死病人,协同西医进行抢救,绝大部分是西医放弃治疗,由我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方剂用量

1#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字体大小: tT 发表于 2010-12-9 15:3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经典] 伤寒论、金匮要略283方方剂用量整理 1、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折算 以【《中药大辞典·附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古今度量衡对照表换算标准为准.陕西省中医院中医内科高少才 〖1〗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两=37.3克 〖2〗【汉代】一弹丸=一鸡子黄=10梧桐子=20大豆=40小豆(赤小豆)=120大麻子=360细麻子=320黍(经实测得到的结果表明:该换算关系中换算比例过小,即一弹丸应折合为40梧桐子大,其它比例关系则保持一致,一弹丸=一鸡子黄=40梧桐子=80大豆=160小豆=480大麻子=1440细麻子=1280黍)这与《方剂学》第六版中换算关系较一致. 【汉代】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中华临床中药学》雷载权张廷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 第一版】 〖3〗【现代测定】粟大:0.0025ml;黍大0.015ml;小豆大0.07 ml;大豆大0.22 ml;梧桐子大0.25 ml;枣核大0.65 ml;枣大6 ml;鸡子黄大10.6 ml;鸡子大40.56 ml;1升=664.1ml(宋代剂量),1钱匕约合1.82 ml:含金石药约1g; 草本药约0.7g; 根据《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的五味子直径为0.5---0.8毫米,估算得其体积约为 0.11毫升.麻子仁(火麻仁)略呈扁球形,长4-5毫米,直径为3-4毫米,估算其体积约为0.025毫升, --【《中华临床中药学》引自【朱颜《中国历代医用度量衡考》】 根据现代测定的结果,可大致推算出:一鸡子黄大=40梧桐子大=50大豆大=150小豆大 〖4〗【晋以后】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一两为二十四铢) 【宋代】 10毫为1厘,10厘为1分,10分为1钱,10钱为1两,16两为1斤引用本草纲目:4刀圭为1撮;10撮为1勺;10勺为1合;10合为1升…… --【《临床中药学》翁维良房书亭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5 第一版】〖5〗方寸匕:是依古尺正方一寸所的量器,形状如刀匕,一方寸匕容积约等于现代的2.7ml;其重量,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 字:古以铜钱抄取药末,钱面共有四字,将药末填去钱面一字之量,即称一字。铢: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汉代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钱匕:用汉代的五铢钱币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对贿称一钱匕,分量比一方寸匕稍小,合一方寸匕的十分之六七。半钱匕者,系用五铢钱的一半面积抄取药末,以不落为

《伤寒论》《金匮要略》特殊计量药物的换算

《伤寒论》《金匮要略》特殊计量药物的换算 一、现状分析 1.1研究意义 《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因其理无不该,法无不备,且方药缜密、药精力宏,故后世称其“启万世之法程,诚医门之圣书”,尊其为“方书之祖”。其中大多数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随着历代度量衡的演变及书中使用的非度量衡的计量方法,使许多药物至今未能有明确的古今换算标准,严重影响了临床的疗效。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药物剂量是临床取效的关键。因此明确张仲景特殊计量药物及方式的换算结果,对继承和发展仲景学术思想,合理运用经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1.2东汉度量衡的研究现状分析 东汉张仲景经方药物剂量量值是以东汉度量衡量值为依据。近年来对东汉度量衡量值进行了广泛研究,而对存世度量衡器具考证研究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目前对东汉容量1升合今200毫升,1斗合今2000毫升没有争议,而对东汉衡量量值有不同认识[1] 。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方法。 1.2.1物品体积测量法 《汉书·食货志》载:“黄金方寸,而重一斤。”《孙子算经》载:“黄金方寸重一斤,白金方寸重一十四两,玉方寸重一十二两,铜方寸重七两半,铅方寸重九两半,铁方寸重七两,石方寸重三两。”[2]而《后汉书·礼仪志》有关水比重的记载又为考证东汉衡量量值提供了资料。其载:“旧冬至……权水轻重,水一升,冬重十三两。”[3]水比重受温度和大气压影响,我们可依据“4℃的蒸馏水,其密度取近似值1克/立方厘米”的比重定义,推算《后汉书·礼仪志》提供的资科。东汉1升=200毫升目前没有争议,据此可推算东汉1斤的量值为246. 15克(200÷13×16=246. 153 846,简略为246. 15 )。与“东汉大司农铜权”按12斤权计算实测量值249.7克近似,据此可判断东汉1斤量值约250克。依据水比重确定衡量量值,佐证东汉标准衡器量值1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总14 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刚搜来的,供参考 字号:大中小 在淘宝和卖家聊, 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 他放几克 答24克, 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 问为什么不是240克, 他反问: 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 反吓我一跳. 原来按我的想法, 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 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 难道是我错了? 忙去翻JT的文章: 《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不太会乘到,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 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 经方一两是现在两. 两是30g吗 台湾的一两是, 所以两是.

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 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 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 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克 郝万山:1两等于 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 <-- 鄙视一下,呵呵. 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克比较靠谱. 那是不是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 真如此, 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 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 量也惊人.

伤寒论方度量衡换算

一、汉代度量衡 换算方法为出土实物实际测量的换算结果 1、重量 1200黍,重12铢。24铢重一两(12铢X2,两之为两)。 16两重1斤。30斤重1钧。4钧重1石。千钧一发。 石为容量读dan。 1斤=250g。250÷16=15.625。现在换算:1两=15g。 2、容量 1200黍,1龠(yue)。2龠为1合(ge)。10合为1升。 10升为1斗。10斗为1斛(hu) 1升=200ml。 《伤寒论》本云“黄耳杯”=200ml。故勘校人将原著“黄耳杯”换算为“升”。 3、长度 五苓散:白饮和服方寸匕。 1黍为1分,10分为1寸,10寸为1尺。10尺为1丈。10丈为1引1寸=2.3cm。1尺=23cm。关于身高8尺=8X23=184cm。 二、晋朝 晋朝沿袭汉制,只是在铢和两之间,加“分”。 6铢=1分。4分=1两。 《伤寒论》中,只有一个方:麻黄升麻汤,使用:分。 所以,可以看出,麻黄升麻汤是晋朝人抄方时留下痕迹。

《金贵要略》不少方,用“分”作为衡量单位。 但需要区别: 如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各十分。表示比例。 如三物白散:桔梗3分,巴豆1分,贝母3分,这个分是等份。 三、宋朝 晋朝到宋朝700-800年时间,度量衡发生很大变化。 1斤=600g 1升=1000ml 1尺=33cm 宋朝以前,医药的度量衡,遵守汉制。 四、建国后 宋以后到解放前,以宋制度量衡。解放后: 1斤=500g。1钱=3g。 3钱=9g,药房为了好算费用,9g统一算10g的也有。 黑龙江1两=50g,1钱=5g。 五、举例 麻黄3两(45g),桂枝2两(30g),甘草1两(15g), 杏仁70粒=28g(100粒=40g)。三次量。 故每一剂:麻黄15g,桂枝10g,甘草5g,杏仁9g。 现在每一剂熬两次(70%有效成分取药)。 张仲景是熬一次。45%熬取药物有效成分比例。 桂枝3两,芍药3两,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2枚。

伤寒论剂量

伤寒论剂量 问题一:柴胡桂枝汤组方里面半夏二合半是什么义思 合为汉代的计量单位。 柴胡桂枝汤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记载的方剂 纵观仲景方41首含半夏的方剂,半夏的用量都有“半升”“二合半”“二十铢”“四两”“半斤”“一升”“二升”等。其中,用量为“半升”的用法最多,共24首,故“半升”为仲景对半夏的常规用量,其他用量均是在此基础上加减形成的。“升”“合”为汉代的容量单位,“千二百黍实其龠,合龠之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班固·《汉书·律历志》),故一斗等于十升,一升等于十合。“铢”“两”“斤”为汉代的重量单位,“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班固·《汉书·律历志》),故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等于二十四铢。那么半夏的容量单位和重量单位如何换算呢?仲景在经方“柴胡加芒硝汤”中示“柴胡加芒硝汤”由1/3 份“小柴胡汤”加二两芒硝所构成,其方内半夏用量为“二十铢”,而“小柴胡汤”中半夏用量为“半升”,故“半升”半夏的重量为“二十铢×3”,为六十铢,即2.5两。 那么汉代的一两合现在多少克呢?根据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柯雪帆等,直接根据出土的东汉文物“光和大司农铜权”(现收藏于中国博物馆),推算出的“一两等于15.625 g”据此,经方中半夏的常规用量“半升”合现在39.0625 g(即2.5两×15.625 g),约为40 g。其他用量均是在此基础加减而形成的,这样二合半即半升的二分之一的重量就约为20克。 问题二:'若渴,去半夏,加瓜蒌根三两;若微利出自哪里 小青龙汤 《伤寒论》 【组成用法】麻黄去节,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细辛三两(3g) 干姜三两(3g) 甘草炙,三两(6g) 半夏洗,半升(9g) 五味子半升(9g)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官方扫盲《伤寒论》中的方剂剂量就是这样换算的!

官方扫盲《伤寒论》中的方剂剂量就是这样换算的! 古今的方剂剂量换算 方剂中药物的用量一般应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指导。 现在涉及到方剂大部分书籍每首方剂中药物标注的剂量多为两种: 一是录其古方原著之用量 冀以领悟古方的配伍意义、组方特点,并作为今人临证用药配伍比例之参佐; 另一种是以“*g”为标注 此为现代临床运用,尤其是作为汤剂使用时的参考剂量(个别不宜做汤剂者 其组成药物下之“*g”剂量,为作丸、散等时的现代参考用量),其与原方古代剂量并非是绝对等值之换算 切忌以此推算古今剂量之换算标准。 历代度量衡多有变异,尤其是唐代以前的方剂,古代用药分量与现代相差较大。 古秤(汉制)以黍、铢、分(fèn)、两、斤计量,以十黍为一铢、以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及至宋代,遂立两、钱、分(fēn)、厘、毫之目,即十毫为一厘、

十厘为一分、十分为一钱、十钱为一两,以十累计,积十六两为一斤。 元、明至清,沿用宋制,很少变易,故宋以降,凡言分者,是分厘之分(fēn),不同于汉之六铢为一分之分(fèn)。 古代容量,有斛、斗、升、合、勺之名,均以十进制,即十勺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 此外,古方用量有刀圭、方寸匕、钱匕、一字等名称,大多用于散药。 所谓方寸匕者,即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为度; 钱匕者,是以汉五铢钱抄取药末,亦以不落为度;半钱匕者,则为抄取一半; 一字者,则以开元通宝钱匕(币上有“开元通宝”四字)抄取药末,填去一字之量; 刀圭者,乃一方寸匕的十分之一。 其中,一方寸匕药散约合五分,一钱匕药散约合三分,一字药散约合一分(本草药散略轻)。 另有以类比法标记药量之方,如: 鸡子黄=一弹丸=40桐子=80粒大豆=160粒小豆=480粒大麻子=1440粒小麻子(古称细麻,即胡麻) 古今医家对古代方剂用量,虽曾多有考证,但其差异之处,尚无定论。 张介宾认为:“古之一两,为今之六钱;古之一升,为今之三合三勺。”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转载)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换算问题(转载) 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应用意义重大。兹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覆衡量核实,摘要介绍如下: 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 两=15.625克 升=液体200毫升 合=20毫升 圭=0.5克 龠=10毫升 撮=2克 方寸匕=2.74克鑫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 一钱匕=1.5~1.8克 一铢=0.7克 一分=3.9~4.2克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1升=50克 葶力子1升=60克

吴茱萸1升=50克 五味子1升=50克 半夏1升=130克 虻虫1升=16克 附子大者=20~30克中者一枚15克强 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一枚46克 枳实一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二) 「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并

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仲景《伤寒论》不单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巨著之一,更是中医学第一部急性热病学专著。东汉末年,寒疫大流行,伤寒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发展与创新。 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 原方为炙甘草2两、乾姜两半、生附子1枚(破8片),按古今折算,取原方 1/2量为准,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30克,乾姜23克,制附子60克(生附子1枚,大者20~30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而部编中医方剂学四逆汤之剂量为:附子5~10克,乾姜6~9克,炙甘草6。以这样的轻量,要救生死於顷刻克。 诚然难矣!无怪乎中医心衰,十有八九要失败。不是经方不灵,而是我们未能继承仲景先师的衣砵真传。习用轻剂,固然可以四平八稳,但是却阉割了仲景学术的一大特色,使中医丢掉了急症阵地。 (三) 「权」的发现,是中医界复兴的大好时机,可惜对中医界震动不大。只有上海 柯雪帆教授一人,闻风而动,广为传播。而且立即埋头於临床研究,用炙甘草汤原方试治多种心脏病取得惊人的疗效,令人振奋与感佩!我们身在基层前沿阵地的中医,对此极为敏感。60年代中期,我已对历史上习用的经方剂量,发生怀疑,每遇重危急症,如心衰濒死病人,辄用伤寒四逆汤类方原量投治。主药附子则加一倍、两倍、三倍,破格用药,有100多例肺心病、风心病、冠心病及大出血导致的心衰濒死病人,协同西医进行抢救,绝大部分是西医放弃治疗,由我单用中药,一剂附子用到200克以上,一昼夜按时服3剂,附子总量达500克以上,使这些现代西医宣布死刑的病人,全部起死回生,我把此方定名为「破格救心汤」。80年代以后,把六经主方及常用《金匮》要方,唐宋以前久经考验的效方,全部重新整理,按古今折算法厘订剂量,置於案头,以备检索。《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宝库中之宝库,有强大的生命力!仲景

伤寒论中剂量转换

伤寒论中剂量转换 伤寒论中剂量转换 (一) 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以此推算古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古方剂量的一大疑案,对仲景学说的教学、科研、攻关、临床应用意义重大。兹据柯雪帆教授归纳整理的资料并经反复衡量核实,摘要介绍如下: 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 两=15.625克 升=液体200毫升 合=20毫升 圭=0.5克 龠=10毫升 撮=2克 方寸匕=2.74克鑫石类药末约2克草木类药末约1克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 一钱匕=1.5~1.8克 一铢=0.7克 一分=3.9~4.2克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1升=50克葶力子1升=60克吴茱萸1升=50克五味子1升=50克半夏1升=130克虻虫1升=16克附子大者=20~30克中者一枚15克强乌头一枚,小者3克,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栀子10枚平均15克瓜蒌大小平均一枚46克 枳实一枚约14.4克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二)

「权」的发现,意义重大,值得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按古今度量衡折算法,汉代1两为今之15.625克,1斤为250克。则经方的实际剂量,当以原方折半计量为是。明代迄今,医家根据「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使用经方仅原方的1/10。并且袭至今,悬殊太大,剂量过轻,不堪大任。仲景《伤寒论》不单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巨著之一,更是中医学第一部急性热病学专著。东汉末年,寒疫大流行,伤寒的特点,发病急,传变速,故仲景立方剂量大,药简、力专、效宏,方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发展与创新。 方剂能否治病,除了恰中病机,配伍精当,便是特定的剂量。以四逆汤的应用为例:四逆汤乃仲景急救亡阳危症之峻剂,有斩关夺门、破阴回阳、起死回生之效。原方为炙甘草2两、干姜两半、生附子1枚(破8片),按古今折算,取原方1/2量为准,则四逆汤剂量是炙甘草30克,干姜23克,制附子60克(生附子1 枚,大者20~30克,假定生附子之药效为制附子之两倍以上),而部编中医方剂学四逆汤之剂量为:附子5~10克,干姜6~9克,炙甘草6。以这样的轻量,要救生死于顷刻克。诚然难矣!无怪乎中医心衰,十有八九要失败。不是经方不灵,而是我们未能继承仲景先师的衣砵真传。习用轻剂,固然可以四平八稳,但是却阉割了仲景学术的一大特色,使中医丢掉了急症阵地。 (三) 「权」的发现,是中医界复兴的大好时机,可惜对中医界震动不大。只有上海柯雪帆教授一人,闻风而动,广为传播。而且立即埋头于临床研究,用炙甘草汤原方试治多种心脏病取得惊人的疗效,令人振奋与感佩!我们身在基层前沿阵地的中医,对此极为敏感。60年代中期,我已对历史上习用的经方剂量,发生怀疑,每遇重危急症,如心衰濒死病人,辄用伤寒四逆汤类方原量投治。主药附子则加一倍、两倍、三倍,破格用药,有100多例肺心病、风心病、冠心病及大出

中药的克数换算公式

经方一两,现在几克?最全中药剂量换算 《伤寒论》中剂量: 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 1 两 = 24 铢 = 15.625 克 1 圭 = 0.5 克 1 撮 = 2 克 1 方寸匕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 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半方寸匕 = 一刀圭 = 一钱匕= 1.5 克 一钱匕 = 1.5-1.8 克 一铢 = 0.65 克 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 = 3.9-4.2 克 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 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 2 龠 = 20 毫升 梧桐子大 = 黄豆大 蜀椒一升 = 50 克 葶苈子一升 = 60 克 吴茱萸一升 = 50 克 五味子一升 = 50 克 半夏一升 = 130 克 虻虫一升 = 16 克

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 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 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 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 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 栀子10 枚平均15 克 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 枳实1 枚约14.4 克 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 厚朴1 尺约30 克 竹叶一握约12 克 市制与公制计量单位及换算 市制与公制计量单位及换算主要内容如下: 明清以来,采用16位进制,即1斤=16俩=160钱。 现今采用公制,通常按规定以近似值进行换算,即1两(16位制)=30g,1钱=3g,1分=0.3g,1厘=0.03g。 一般干品药为3~9g,部分为15~30g。各单味药后所标用量即此。 剂量 剂量的含义: 剂量即药剂的用药量,一般是指单味药的成人内服一日用量。 也有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中药剂量古今换算法

中药剂量古今换算法 中药剂量古今换算法 剂量的含义: 剂量即药剂的用药量,一般是指单味药的成人内服一日用量。 也有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市制与公制计量单位及换算: 明清以来,采用16位进制,即1斤=16俩=160钱。 现今采用公制,通常按规定以近似值进行换算, 即1两(16位制)=30g,1钱=3g,1分=0.3g,1厘=0.03g。 一般干品药为3~9g,部分为15~30g。各单味药后所标用量即此。 《伤寒论》中剂量: 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 1 两 = 24 铢 = 15.625 克 1 圭 = 0.5 克 1 撮 = 2 克 1 方寸匕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 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 半方寸匕 = 一刀圭 = 一钱匕= 1.5 克 一钱匕 = 1.5-1.8 克 一铢 = 0.65 克 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 = 3.9-4.2 克 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 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 2 龠 = 20 毫升 梧桐子大 = 黄豆大 蜀椒一升 = 50 克 葶苈子一升 = 60 克

吴茱萸一升 = 50 克 五味子一升 = 50 克 半夏一升 = 130 克 虻虫一升 = 16 克 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 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 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 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 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 栀子10 枚平均15 克 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 枳实1 枚约14.4 克 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 厚朴1 尺约30 克 竹叶一握约12 克 中医古今剂量换算公式表 在我国中医界,自古至今,一直就流传一种说法:“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用量过大,则矫枉过正;用量过轻,则病缠绵不愈也,但初学经方的人,常常会为原书载方的剂量问题所困扰。为了便于阅读,我们经多方查找资料,总结出三种医药处方剂量的换算规律。 1、重量单位剂量换算 一厘:约等于0.03125克。 一分:为十厘,约等于0.3125克。 一钱:为十分,约等于3.125克。 一两:为十钱,约等于31.25克。 一斤:为十六两,约等于500克。 2、用药剂量换算 一方寸匕:约等于2.74毫升,大致相当于金石类药末2克,草木类药末1克。 一钱匕:约等于2克多一点。

伤寒论方剂计量换算的问题和一些煎药的常识

伤寒论方剂计量换算的问题和一些煎药的常识 伤寒论的方剂计量单位和现代计量单位需要换算,汉代的一斤等于16两,这个计算的原理也需要搞清楚。 出土的汉光和大司农铜权是12斤权,实测2996克,折算每斤246.7克。除以16 则每两是15.6克 一铢=0.65克 需要注意的是,伤寒论原文中,方剂后都有备注煮法,很多人没有注意看这里的小字。有的方剂是顿服,有的是分温再服,有的是分温三服。 仲景的一副药和现在习惯上的一副药是完全不一样。 顿服就是一次的量,分温再服是2次的量,分温三服是三次的量。 也就是说,伤寒论原文方剂你可以按上面的剂量单位换算。那如果是顿服,直接一两换算为15.6克,这是没有问题的,这和现在一剂药的量是一样的。 那如果原文中方剂是分温再服,那就是换算后的量除以2,一两差不多换算过来是8克。那如果是分温三服,换算过来,一剂药的量一两就是5克多点。 所以,没有说固定的一两换算到今天的习惯是多少克,这中间存在一个仲景的用药习惯和今天用药剂量习惯上的差异。 这一点大家一定需要注意,不然你换算过来的就是错误的。 按仲景的习惯用药也是可以的,只是服用的时候,是分开几次服用还是顿服,这个需要按照原文的要求来。 其他单位的换算还比较多,和现代的计量单位都有差别,有的用尺,有的直接给的数量,如附子一枚等等,这些要参考一些资料,在临床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来确定用量,如石膏鸡蛋大,杏仁24枚,一般枣还是按数量给。 中药的煎煮有很多讲究的,比如,阿胶之类的,这个是烊化,就是将阿胶打碎,其他药煮好后,把药渣滤出来,然后下阿胶,小火将阿胶化开即可。原因是,如果不提前去掉药渣,在过滤的时候,阿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