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伤寒论、金匮要略283方方剂用量整理

伤寒论、金匮要略283方方剂用量整理

伤寒论、金匮要略283方方剂用量整理

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

1、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折算

以【《中药大辞典·附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古今度量衡对照表换算标准为准.陕西省中医院中医内科高少才〖1〗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两=37.3克〖2〗【汉代】一弹丸=一鸡子黄=10梧桐子=20大豆=40小豆(赤小豆)=120大麻子=360细麻子=320黍(经实测得到的结果表明:该换算关系中换算比例过小,即一弹丸应折合为40梧桐子大,其它比例关系则保持一致,一弹丸=一鸡子黄=40梧桐子=80大豆=160小豆=480大麻子=1440细麻子=1280黍)这与《方剂学》第六版中换算关系较一致.

【汉代】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中华临床中药学》雷载权张廷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 第一版】

〖3〗【现代测定】粟大:0.0025ml;黍大0.015ml;小豆大0.07 ml;大豆大0.22 ml;梧桐子大0.25 ml;枣核大0.65 ml;枣大6 ml;鸡子黄大10.6 ml;鸡子大40.56 ml;1升=664.1ml(宋代剂量),1钱匕约合1.82 ml:含金石药约1g; 草本药约0.7g; 根据《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的五味子直径为0.5---0.8毫米,估算得其体积约为0.11毫升.麻子仁(火麻仁)略呈扁球形,长4-5毫米,直径为3-4毫米,估算其体积约为0.025毫升, --【《中华临床中药学》引自【朱颜《中国历代医用度量衡考》】

根据现代测定的结果,可大致推算出:一鸡子黄大=40梧桐子大=50大豆大=150小豆大

〖4〗【晋以后】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一两为二十四铢)

【宋代】10毫为1厘,10厘为1分,10分为1钱,10钱为1两,16两为1斤引用本草纲目:4刀圭为1撮;10撮为1勺;10勺为1合;10合为1升……

--【《临床中药学》翁维良房书亭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 第一版】

〖5〗方寸匕:是依古尺正方一寸所的量器,形状如刀匕,一方寸匕容积约等于现代的2.7ml;其重量,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

字:古以铜钱抄取药末,钱面共有四字,将药末填去钱面一字之量,即称一字。

铢: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汉代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钱匕:用汉代的五铢钱币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对贿称一钱匕,分量比一方寸匕稍小,合一方寸匕的十分之六七。半钱匕者,系用五铢钱的一半面积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度,约为一钱匕的1/2。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为度,约为一钱匕的1/4。

刀圭:形状像刀头的圭角,端尖锐,中低洼。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1/10。

--【《中药大辞典·附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

【6】1鸡子黄=1弹丸=40梧桐子=80粒大豆=160小豆(赤小豆)=480粒大麻子=1440粒小麻子

十勺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一升约为三至九两,.(怀疑为汉代的容积计量)

--【《方剂学》第六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第一版】

2、某些药物的剂量未用斤、两、钱、分表示,而是以个、枚、字、朵、抄、升、片、合等表示,

实测结果:

*杏仁100粒=40克, *桃仁100粒=30克, *乌梅100粒=90克, *栀子10枚=10克,

*枳壳1枚=18克, 枳实1枚=1.5克, *附子中等大者1枚=25克,大者1枚=30克,

*槟榔1枚=7克, 大腹皮1枚=5克, 贯众1枚=60克, 生草乌1枚=5克,

*僵蚕10条=5克, *水蛭7条=10克, *虻虫6枚=2克,

郁李仁20粒=1克,半升(100毫升)=70克, 生半夏半升(100毫升)=50克,

五味子半升(100毫升)=31克, 麻仁半升(100毫升)=50克,

生枣仁半升(100毫升)=50克, 豆豉半升(100毫升)=52克,

冬瓜子半升(100毫升)=25克, 芒硝半升(100毫升)=60克,

吴茱萸1升(200毫升)=70克, 麦冬1升(200毫升)=60克,

石膏如鸡子大1枚=60克.

--古方中特殊计量的实测与探讨张浩良瞿融浙江中医杂志1987 4 177

*附子1枚,大者30g,中翟贿20g; *瓜蒌大者130g,中翟贿60g,小者30g,

*杏仁100粒40g,1粒0.4g; *桃仁100粒30g,1粒0.3g;

*虻虫10个3.333g, *栀子10枚9g, 枳实1枚1.5g,

*枳壳1枚20g, *半夏10枚7g, *乌梅10枚9g

半夏1升(200毫升)90g, 五味子1升(200毫升)74g,

麦冬1升(200毫升)120g, 火麻仁1升(200毫升)110g,

葶苈子1升(200毫升)130g, 芒硝1升(200毫升)120g,

豆豉1升(200毫升)100g, 吴茱萸1升(200毫升)80g,

赤小豆1升(200毫升)158g, 梗米1升(200毫升)176g。

汉承秦制,每升为200ml

--《伤寒论》方药剂量古今折算考渠敬文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3月第15卷第2期

据畅达等《伤寒论》药物中非衡器计量的初探:

*大枣30枚=105克*半夏14枚=12.5克*杏仁50枚=17.7克

*栀子15枚=15.4克*水蛭20枚=52克*虻虫20枚=2,3克*桃仁50枚=15.2克乌梅100枚=450克*栝蒌1枚=46克

石膏鸡子大1枚=40克竹叶1把=24克枳实3枚=42克

*附子1枚=3.4克

半夏半升(100毫升)=55.7克杏仁1升(200毫升)=107克

赤小豆1升(200毫升)=178.5克吴茱萸1升(200毫升)=75克芒硝半升(200毫升)=85克香豆豉1升(200毫升)=117克

葶苈子半升(100毫升)=66克麻仁半升(100毫升)=62克

麦门冬1升(200毫升)=143克薤白3升(600毫升)=201克

粳米1升(200毫升)=172克蜂蜜1升(200毫升)=252克

据刘云论经方汉今剂量的折算:

*附子1枚=25克*杏仁50枚=20克*栀子15故=15克

*桃仁50枚=15克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

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

1、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折算,以【《中药大辞典·附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古今度量衡对照表中的换算标准为准.

〖1〗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两=37.3克〖2〗【汉代】一弹丸=一鸡子黄=10梧桐子=20大豆=40小豆(赤小豆)=120大麻子=360细麻子=320黍(经实测得到的结果表明:该换算关系中换算比例过小,即一弹丸应折合为40梧桐子大,其它比例关系则保持一致,一弹丸=一鸡子黄=40梧桐子=80大豆=160小豆=480大麻子=1440细麻子=1280黍)这与《方剂学》第六版中换算关系较一致.

【汉代】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中华临床中药学》雷载权张廷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 第一版】

〖3〗【现代测定】粟大:0.0025ml;黍大0.015ml;小豆大0.07 ml;大豆大0.22 ml;梧桐子大0.25 ml;枣核大0.65 ml;枣大6 ml;鸡子黄大10.6 ml;鸡子大40.56 ml;1升=664.1ml(宋代剂量),1钱匕约合1.82 ml:含金石药约1g; 草本药约0.7g; 根据《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的五味子直径为0.5---0.8毫米,估算得其体积约为0.11毫升.麻子仁(火麻仁)略呈扁球形,长4-5毫米,直径为3-4毫米,估算其体积约为0.025毫升, --【《中华临床中药学》引自【朱颜《中国历代医用度量衡考》】

根据现代测定的结果,可大致推算出:一鸡子黄大=40梧桐子大=50大豆大=150小豆大

〖4〗【晋以后】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一两为二十四铢)

【宋代】10毫为1厘,10厘为1分,10分为1钱,10钱为1两,16两为1斤引用本草纲目:4刀圭为1撮;10撮为1勺;10勺为1合;10合为1升……

--【《临床中药学》翁维良房书亭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 第一版】

〖5〗方寸匕:是依古尺正方一寸所的量器,形状如刀匕,一方寸匕容积约等于现代的2.7ml;其重量,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

字:古以铜钱抄取药末,钱面共有四字,将药末填去钱面一字之量,即称一字。

铢: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汉代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钱匕:用汉代的五铢钱币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对贿称一钱匕,分量比一方寸匕稍小,合一方寸匕的十分之六七。半钱匕者,系用五铢钱的一半面积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度,约为一钱匕的1/2。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为度,约为一钱匕的1/4。

刀圭:形状像刀头的圭角,端尖锐,中低洼。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1/10。

--【《中药大辞典·附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

【6】1鸡子黄=1弹丸=40梧桐子=80粒大豆=160小豆(赤小豆)=480粒大麻子=1440粒小麻子

十勺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一升约为三至九两,.(怀疑为汉代的容积计量)

--【《方剂学》第六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第一版】2、某些药物的剂量未用斤、两、钱、分表示,而是以个、枚、字、朵、抄、升、片、合等表示,

实测结果:

*杏仁100粒=40克, *桃仁100粒=30克, *乌梅100粒=90克, *栀子10枚=10克,

*枳壳1枚=18克, 枳实1枚=1.5克, *附子中等大者1枚=25克,大者1枚=30克,

*槟榔1枚=7克, 大腹皮1枚=5克, 贯众1枚=60克, 生草乌1枚=5克,

*僵蚕10条=5克, *水蛭7条=10克, *虻虫6枚=2克,

郁李仁20粒=1克,半升(100毫升)=70克, 生半夏半升(100毫升)=50克,

五味子半升(100毫升)=31克, 麻仁半升(100毫升)=50克,

生枣仁半升(100毫升)=50克, 豆豉半升(100毫升)=52克,

冬瓜子半升(100毫升)=25克, 芒硝半升(100毫升)=60克,

吴茱萸1升(200毫升)=70克, 麦冬1升(200毫升)=60克,

石膏如鸡子大1枚=60克.

--古方中特殊计量的实测与探讨张浩良瞿融浙江中医杂志1987 4 177

*附子1枚,大者30g,中翟贿20g; *瓜蒌大者130g,中翟贿60g,小者30g,

*杏仁100粒40g,1粒0.4g; *桃仁100粒30g,1粒0.3g;

*虻虫10个3.333g, *栀子10枚9g, 枳实1枚1.5g,

*枳壳1枚20g, *半夏10枚7g, *乌梅10枚9g

半夏1升(200毫升)90g, 五味子1升(200毫升)74g,

麦冬1升(200毫升)120g, 火麻仁1升(200毫升)110g,

葶苈子1升(200毫升)130g, 芒硝1升(200毫升)120g,

豆豉1升(200毫升)100g, 吴茱萸1升(200毫升)80g,

赤小豆1升(200毫升)158g, 梗米1升(200毫升)176g。

汉承秦制,每升为200ml

--《伤寒论》方药剂量古今折算考渠敬文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3月第15卷第2期

据畅达等《伤寒论》药物中非衡器计量的初探:

*大枣30枚=105克*半夏14枚=12.5克*杏仁50枚=17.7克

*栀子15枚=15.4克*水蛭20枚=52克*虻虫20枚=2,3克*桃仁50枚=15.2克乌梅100枚=450克*栝蒌1枚=46克

石膏鸡子大1枚=40克竹叶1把=24克枳实3枚=42克

*附子1枚=3.4克

半夏半升(100毫升)=55.7克杏仁1升(200毫升)=107克

赤小豆1升(200毫升)=178.5克吴茱萸1升(200毫升)=75克

芒硝半升(200毫升)=85克香豆豉1升(200毫升)=117克

葶苈子半升(100毫升)=66克麻仁半升(100毫升)=62克

麦门冬1升(200毫升)=143克薤白3升(600毫升)=201克

粳米1升(200毫升)=172克蜂蜜1升(200毫升)=252克

据刘云论经方汉今剂量的折算:

*附子1枚=25克*杏仁50枚=20克*栀子15故=15克

*桃仁50枚=15克枳实3枚=54克乌头1枚=5克

半夏半升(100毫升)=50克五味子半升(100毫升)=31克

--经方药量分析之分析---建国以来关于经方药量论文之分析赵宏利等中医药学报 1998 6 18-20

根据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于东汉光和二年(179)铸造,并由当时中央==为统一全国衡器而颁布的“光和大司农铜权”,折合东汉时期的1

斤为今之250g,1两为15 625g,1铢约0 65g。

东汉时期的容量根据现藏上海博物馆的东汉“光和大司农铜斛”、东汉“元初大司农铜斗”、“商鞅铜方升”及现藏南京博物院东汉“永平大司农铜合”等,折合东汉时期的1斗为今之2000ml,1升为200ml,1合为20ml。

--汉唐药物剂量的考证与研究程磐基 14·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年第3期

杏仁70个(21克,实测) , 栝蒌实大者一枚(23克,实测)

乌头汤中乌头五枚为52.5克, 木防己汤中石膏如鸡子大12枚为840克,

抵当汤中水蛭30条为79.5克, 麻黄汤中杏仁70枚为21克,

小陷胸汤中栝蒌实一枚为23克

--“神农秤”质疑仝小林崔勿骄崔新育等 152·中华医史杂志1996年10月第26卷第4期

按《孙子·算经》记载: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作者实测得每100粒黍重0.58克

根据以上文献,可以得出一些估量药物的大致剂量如下:

杏仁1个=0.3~0.4克桃仁1个=0.3克乌梅1枚=0.9克

水蛭1个=2.6克虻虫1个=0.33克大枣1枚=3.5克

赤小豆1个=0.05克五味子1个=0.08克栀子1枚=1克

半夏1枚=0.7~0.9克僵蚕1个=0.5克枳壳1枚=18克

槟榔1枚=7克栝蒌1枚=23~46克附子1枚=20~30克

(各文献记载有出入,以多数正确为准)

生白矾外用

五味子九个

红豆(赤小豆)十个

麝香 0

水蛭三个 2.6g

杏仁十个 0.4g

乌梅一个 0.9g

白粟米一抄

麻黄(无剂量)生姜三片

大枣一枚 3.5g

白芍药(无剂量)白葵花五朵

小椒二个

蕤仁六个

川椒八个

轻粉一字

赤小豆一个 0.05g 草豆蔻仁一个

没食子三个

五倍子一个

北地蒺藜不拘多少黄柏不计多少

生姜十片

向曰葵花七朵

狗胆一枚

生地黄汁一升

童子小便一升

芫蜻三百个

桃仁十个 0.3克虻虫三个 0.33克全蝎一个

丁香一个

葵花七朵

斑蝥十个

红娘子三个

秦艽(无剂量)

皂角仁(无剂量)

郁李仁(无剂量)

斑蝥两枚

以现有的药物用天平称量,得到的为现有剂量。

3、方剂中的服用药物剂量未统一,服药情况如下述类型:方名剂量剂型

泻荣汤都作一服汤剂

补中汤分作二服汤剂

明目细辛汤分作四服汤剂

葶苈丸每服二钱丸剂

散肿溃坚汤每服六钱汤剂

桔梗汤每服三钱汤剂

蔓荆子汤每服三钱或五钱汤剂

圆明内障升麻汤每服五七钱汤剂

神效黄芪汤+2方每服五钱汤剂

救苦汤每服一两汤剂

羌活清空膏每服一钱散剂调服

川芎散每服一钱或二三钱散剂调服

升麻黄连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丸剂

固真丸如鸡头大作一服丸剂

芍药柏皮丸如鸡头大每服五七十丸丸剂

还睛紫金丹如鸡头大每用一丸丸剂

秦艽白术丸如鸡头仁大每服五七十丸丸剂

升阳调经汤如绿豆大服一百丸,另每服五钱丸剂

巴豆三棱丸如绿豆一倍大每服一二十丸丸剂

酒煮当归丸如麻豆大每服五七十丸丸剂

厚肠丸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丸剂

消痞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丸剂

调中益气汤=9方如梧桐大子每服一百丸或二百丸丸剂

红豆散外用散剂外用

碧天丸(井珠丸) 制一百丸每服一丸丸剂

黄芪当归人参汤作二服汤剂

红花桃仁汤作一服汤剂

*立效散+2方作一服散剂调服

服用剂型中包括散剂、汤剂、丸剂、外用剂等等,一些方剂的用量未确定, 以其下限为准:

如每服三五钱(每服三钱或五钱)则定为每服三钱,

每服五七十丸则定为每服五十丸,

服一百至二百丸则定为每服一百丸等,

若每服一钱至二三钱,则记为二钱.

由此,其中

都作一服(含作一服)的方剂有117首;

分作二服的方剂有2首;

分作四服的方剂有3首;

每服一钱的方剂有1首;

每服二钱的方剂有17首;

每服三钱的方剂有11首;

每服五钱的方剂有49首;

每服六钱的方剂有1首;

每服一两的方剂有3首;(上述方剂中有的是服用丸剂.)

制为丸剂,每次服用若干丸者有61首方:(如弹子大者2个;如黍米大者4个;如绿豆大者10个;如绿豆一倍大者6个;如鸡头仁大者2个;如鸡头大者5个;如梧桐子大者31个;如麻子大者1个;如麻豆大者1个)外用的方剂有38首。

根据该书所记载的方剂服法特点,把其统一为服用一次的剂量, 以便于方中各药物用量的比较.现在的难点是把丸剂的如梧桐子大.如鸡头仁大.如麻子大.如绿豆大.如绿豆一倍大.如鸡头大.如弹子大.如黍米大的药丸剂量折算成公制剂量单位。

外用方剂的剂量与内服方剂的剂量没有可比性,故可排除这一部分,另补入一些这类方剂即可。

各药中多数药物的用量相差较大,如:

皂角最高为三斤,最低为六钱;

炙甘草最低为一分,最高为二两;

熟地黄最高为二两,最低为二分;

郁李仁最高为五分,最低为一两五钱;

小龙胆草最低为三分,最高为一两五钱;

延胡索最高为五钱,最低为二分;

泽泻最高为七钱,最低为一分;

吴茱萸最高为五钱,最低为半分;

益智仁最高为一两,最低为二分;

知母最高为一两,最低为二分;

枳实最高为二两,最低为二分;

麦芽最高为一两,最低为三分

枳实3枚=54克乌头1枚=5克

半夏半升(100毫升)=50克五味子半升(100毫升)=31克

--经方药量分析之分析---建国以来关于经方药量论文之分析赵宏利等中医药学报 1998 6 18-20

根据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于东汉光和二年(179)铸造,并由当时中央==为统一全国衡器而颁布的“光和大司农铜权”,折合东汉时期的1斤为今之250g,1两为15 625g,1铢约0 65g。

东汉时期的容量根据现藏上海博物馆的东汉“光和大司农铜斛”、东汉“元初大司农铜斗”、“商鞅铜方升”及现藏南京博物院东汉“永平大司农铜合”等,折合东汉时期的1斗为今之2000ml,1升为200ml,1合为20ml。

--汉唐药物剂量的考证与研究程磐基14·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年第3期

杏仁70个(21克,实测) , 栝蒌实大者一枚(23克,实测)

乌头汤中乌头五枚为52.5克, 木防己汤中石膏如鸡子大12枚为

840克,

抵当汤中水蛭30条为79.5克, 麻黄汤中杏仁70枚为21克,

小陷胸汤中栝蒌实一枚为23克

--“神农秤”质疑仝小林崔勿骄崔新育等 152·中华医史杂志1996年10月第26卷第4期

按《孙子·算经》记载: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作者实测得每100粒黍重0.58克

根据以上文献,可以得出一些估量药物的大致剂量如下:

杏仁1个=0.3~0.4克桃仁1个=0.3克乌梅1枚=0.9克

水蛭1个=2.6克虻虫1个=0.33克大枣1枚=3.5克

赤小豆1个=0.05克五味子1个=0.08克栀子1枚=1克

半夏1枚=0.7~0.9克僵蚕1个=0.5克枳壳1枚=18克

槟榔1枚=7克栝蒌1枚=23~46克附子1枚=20~30克

(各文献记载有出入,以多数正确为准)

生白矾外用

五味子九个

红豆(赤小豆)十个

麝香 0

水蛭三个 2.6g

杏仁十个 0.4g

乌梅一个 0.9g

白粟米一抄

麻黄(无剂量)

生姜三片

大枣一枚 3.5g

白芍药(无剂量)

白葵花五朵

小椒二个

蕤仁六个

川椒八个

轻粉一字

赤小豆一个 0.05g

草豆蔻仁一个

没食子三个

五倍子一个

北地蒺藜不拘多少

黄柏不计多少

生姜十片

向曰葵花七朵

狗胆一枚

生地黄汁一升

童子小便一升

芫蜻三百个

桃仁十个 0.3克

虻虫三个 0.33克

全蝎一个

丁香一个

葵花七朵

斑蝥十个

红娘子三个

秦艽(无剂量)

皂角仁(无剂量)

郁李仁(无剂量)

斑蝥两枚

以现有的药物用天平称量,得到的为现有剂量。

3、方剂中的服用药物剂量未统一,服药情况如下述类型:方名剂量剂型

泻荣汤都作一服汤剂

补中汤分作二服汤剂

明目细辛汤分作四服汤剂

葶苈丸每服二钱丸剂

散肿溃坚汤每服六钱汤剂

桔梗汤每服三钱汤剂

蔓荆子汤每服三钱或五钱汤剂

圆明内障升麻汤每服五七钱汤剂

神效黄芪汤+2方每服五钱汤剂

救苦汤每服一两汤剂

羌活清空膏每服一钱散剂调服

川芎散每服一钱或二三钱散剂调服

升麻黄连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丸剂

固真丸如鸡头大作一服丸剂

芍药柏皮丸如鸡头大每服五七十丸丸剂

还睛紫金丹如鸡头大每用一丸丸剂

秦艽白术丸如鸡头仁大每服五七十丸丸剂

升阳调经汤如绿豆大服一百丸,另每服五钱丸剂

巴豆三棱丸如绿豆一倍大每服一二十丸丸剂

酒煮当归丸如麻豆大每服五七十丸丸剂

厚肠丸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丸剂

消痞丸如黍米大每服三十丸丸剂

调中益气汤=9方如梧桐大子每服一百丸或二百丸丸剂

红豆散外用散剂外用

碧天丸(井珠丸) 制一百丸每服一丸丸剂

黄芪当归人参汤作二服汤剂

红花桃仁汤作一服汤剂

*立效散+2方作一服散剂调服

服用剂型中包括散剂、汤剂、丸剂、外用剂等等,一些方剂的用量未确定, 以其下限为准:

如每服三五钱(每服三钱或五钱)则定为每服三钱,

每服五七十丸则定为每服五十丸,

服一百至二百丸则定为每服一百丸等,

若每服一钱至二三钱,则记为二钱.

由此,其中

都作一服(含作一服)的方剂有117首;

分作二服的方剂有2首;

分作四服的方剂有3首;

每服一钱的方剂有1首;

每服二钱的方剂有17首;

每服三钱的方剂有11首;

每服五钱的方剂有49首;

每服六钱的方剂有1首;

每服一两的方剂有3首;(上述方剂中有的是服用丸剂.)

制为丸剂,每次服用若干丸者有61首方:(如弹子大者2个;如黍米大者4个;如绿豆大者10个;如绿豆一倍大者6个;如鸡头仁大者2个;如鸡头大者5个;如梧桐子大者31个;如麻子大者1个;如麻豆大者1个)外用的方剂有38首。

根据该书所记载的方剂服法特点,把其统一为服用一次的剂量, 以便于方中各药物用量的比较.现在的难点是把丸剂的如梧桐子大.如鸡头仁大.如麻子大.如绿豆大.如绿豆一倍大.如鸡头大.如弹子大.如黍米大的药丸剂量折算成公制剂量单位。

外用方剂的剂量与内服方剂的剂量没有可比性,故可排除这一部分,另补入一些这类方剂即可。

各药中多数药物的用量相差较大,如:

皂角最高为三斤,最低为六钱;

炙甘草最低为一分,最高为二两;

熟地黄最高为二两,最低为二分;

郁李仁最高为五分,最低为一两五钱;

小龙胆草最低为三分,最高为一两五钱;

延胡索最高为五钱,最低为二分;

泽泻最高为七钱,最低为一分;

吴茱萸最高为五钱,最低为半分;益智仁最高为一两,最低为二分;知母最高为一两,最低为二分;枳实最高为二两,最低为二分;麦芽最高为一两,最低为三分

伤寒论经方用量换算表

刚搜来的,供参考 字号:大中小 在淘宝和卖家聊, 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 他放几克? 答24克, 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 问为什么不是240克, 他反问: 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 反吓我一跳. 原来按我的想法, 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 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 难道是我错了? 忙去翻JT的文章: 《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 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 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 0.3两是30g吗? 台湾的一两是37.5g, 所以0.3两是11.25g. 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 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

倪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 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12.65克 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 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 <-- 鄙视一下,呵呵. 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 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 那是不是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 真如此, 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 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 量也惊人.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郝万山

伤寒论、金匮要略283方方剂用量整理

伤寒论、金匮要略283方方剂用量整理 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 1、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折算 以【《中药大辞典·附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古今度量衡对照表换算标准为准.陕西省中医院中医内科高少才〖1〗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两=37.3克〖2〗【汉代】一弹丸=一鸡子黄=10梧桐子=20大豆=40小豆(赤小豆)=120大麻子=360细麻子=320黍(经实测得到的结果表明:该换算关系中换算比例过小,即一弹丸应折合为40梧桐子大,其它比例关系则保持一致,一弹丸=一鸡子黄=40梧桐子=80大豆=160小豆=480大麻子=1440细麻子=1280黍)这与《方剂学》第六版中换算关系较一致. 【汉代】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中华临床中药学》雷载权张廷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 第一版】 〖3〗【现代测定】粟大:0.0025ml;黍大0.015ml;小豆大0.07 ml;大豆大0.22 ml;梧桐子大0.25 ml;枣核大0.65 ml;枣大6 ml;鸡子黄大10.6 ml;鸡子大40.56 ml;1升=664.1ml(宋代剂量),1钱匕约合1.82 ml:含金石药约1g; 草本药约0.7g; 根据《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的五味子直径为0.5---0.8毫米,估算得其体积约为0.11毫升.麻子仁(火麻仁)略呈扁球形,长4-5毫米,直径为3-4毫米,估算其体积约为0.025毫升, --【《中华临床中药学》引自【朱颜《中国历代医用度量衡考》】 根据现代测定的结果,可大致推算出:一鸡子黄大=40梧桐子大=50大豆大=150小豆大 〖4〗【晋以后】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一两为二十四铢)

伤寒论金匮要略方方剂用量

1#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字体大小: tT 发表于 2010-12-9 15:38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经典] 伤寒论、金匮要略283方方剂用量整理 1、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折算 以【《中药大辞典·附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7月第1版】古今度量衡对照表换算标准为准.陕西省中医院中医内科高少才 〖1〗1斤=16两,1两=10钱,1钱=10分,1两=37.3克 〖2〗【汉代】一弹丸=一鸡子黄=10梧桐子=20大豆=40小豆(赤小豆)=120大麻子=360细麻子=320黍(经实测得到的结果表明:该换算关系中换算比例过小,即一弹丸应折合为40梧桐子大,其它比例关系则保持一致,一弹丸=一鸡子黄=40梧桐子=80大豆=160小豆=480大麻子=1440细麻子=1280黍)这与《方剂学》第六版中换算关系较一致. 【汉代】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中华临床中药学》雷载权张廷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 第一版】 〖3〗【现代测定】粟大:0.0025ml;黍大0.015ml;小豆大0.07 ml;大豆大0.22 ml;梧桐子大0.25 ml;枣核大0.65 ml;枣大6 ml;鸡子黄大10.6 ml;鸡子大40.56 ml;1升=664.1ml(宋代剂量),1钱匕约合1.82 ml:含金石药约1g; 草本药约0.7g; 根据《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的五味子直径为0.5---0.8毫米,估算得其体积约为 0.11毫升.麻子仁(火麻仁)略呈扁球形,长4-5毫米,直径为3-4毫米,估算其体积约为0.025毫升, --【《中华临床中药学》引自【朱颜《中国历代医用度量衡考》】 根据现代测定的结果,可大致推算出:一鸡子黄大=40梧桐子大=50大豆大=150小豆大 〖4〗【晋以后】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一两为二十四铢) 【宋代】 10毫为1厘,10厘为1分,10分为1钱,10钱为1两,16两为1斤引用本草纲目:4刀圭为1撮;10撮为1勺;10勺为1合;10合为1升…… --【《临床中药学》翁维良房书亭主编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5 第一版】〖5〗方寸匕:是依古尺正方一寸所的量器,形状如刀匕,一方寸匕容积约等于现代的2.7ml;其重量,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 字:古以铜钱抄取药末,钱面共有四字,将药末填去钱面一字之量,即称一字。铢: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汉代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钱匕:用汉代的五铢钱币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对贿称一钱匕,分量比一方寸匕稍小,合一方寸匕的十分之六七。半钱匕者,系用五铢钱的一半面积抄取药末,以不落为

《伤寒论》《金匮要略》特殊计量药物的换算

《伤寒论》《金匮要略》特殊计量药物的换算 一、现状分析 1.1研究意义 《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因其理无不该,法无不备,且方药缜密、药精力宏,故后世称其“启万世之法程,诚医门之圣书”,尊其为“方书之祖”。其中大多数方剂至今仍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随着历代度量衡的演变及书中使用的非度量衡的计量方法,使许多药物至今未能有明确的古今换算标准,严重影响了临床的疗效。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药物剂量是临床取效的关键。因此明确张仲景特殊计量药物及方式的换算结果,对继承和发展仲景学术思想,合理运用经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1.2东汉度量衡的研究现状分析 东汉张仲景经方药物剂量量值是以东汉度量衡量值为依据。近年来对东汉度量衡量值进行了广泛研究,而对存世度量衡器具考证研究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目前对东汉容量1升合今200毫升,1斗合今2000毫升没有争议,而对东汉衡量量值有不同认识[1] 。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方法。 1.2.1物品体积测量法 《汉书·食货志》载:“黄金方寸,而重一斤。”《孙子算经》载:“黄金方寸重一斤,白金方寸重一十四两,玉方寸重一十二两,铜方寸重七两半,铅方寸重九两半,铁方寸重七两,石方寸重三两。”[2]而《后汉书·礼仪志》有关水比重的记载又为考证东汉衡量量值提供了资料。其载:“旧冬至……权水轻重,水一升,冬重十三两。”[3]水比重受温度和大气压影响,我们可依据“4℃的蒸馏水,其密度取近似值1克/立方厘米”的比重定义,推算《后汉书·礼仪志》提供的资科。东汉1升=200毫升目前没有争议,据此可推算东汉1斤的量值为246. 15克(200÷13×16=246. 153 846,简略为246. 15 )。与“东汉大司农铜权”按12斤权计算实测量值249.7克近似,据此可判断东汉1斤量值约250克。依据水比重确定衡量量值,佐证东汉标准衡器量值1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 柯雪帆 赵章忠 张玉萍 程磐基

命。本文内容只见多人引用,从未见过全文。网上也未见过。最近,偶然机会,在黄煌经方沙龙上,见到该文章的图片。(见附后)。我将它整理成word文档,供大家学习参考。天地悠悠zjw)《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 上海中医学院柯雪帆赵章忠张玉萍程磐基《伤寒沦》和《金匮要略》两书中的药物剂量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至今仍是悬而末决。现就近年对这个问题的几种不同看法进行讨论,并提出我们自己的观点。 一、根据临床常用量估计 1979年出版的湖北中医学院主编的《仿寒论选读》具体地把《伤寒论》中汉代的1两折合为3克,1升折合为60~80毫升或18~30克。此书沿用1964 年出版的《伤寒论讲义》(中医学院试用教材)的观点,认为“关于剂量之标准,古今不一。汉时以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即二十四铢为一两。处方应用时,一方面根据前人考证的量制折算,更重要的是依据临床实践。凡沦中云一两者,折今约一钱.云一升者,按重量折今六钱至一两不等,按容量可折60至80毫升。”我们认为,医生对某—种药物的习贯用量是回事,东汉时1两折合现在多少克是另一回事,两者不能等同起来。这种用临床常用量来估计仲景用药剂量的方法,早已有之。如徐灵胎。医药源流论,认为“自三代至汉晋,升斗权衡,虽有异同,以今较之,不过十分之二。”汪昂《汤头歌诀》认为“大约古用一两今用一钱足矣。”徐、汪两人均为清代人,出生年月,相差不过七十余年,当时的衡制并无变化,1两合今之 37.3克。而所估计的剂量相差竟达一倍。就以近年临床来说,各个医生的习惯用量差别很大.如上海的夏理彬老中医,桂枝只用三分到五分(1~ 1.5克),而沈宝善老中医,桂枝常用一两到三两(30~90克),相差数十倍.即使采用临床常用量的平均数,也是不妥当的.因为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医生的用药剂量差异之大,实难统一划定。所以根据临床常用量来估计仲景用药剂量,并不是一个好方法. 二、根据某种药物单位体积测比重推算

『伤寒验案』张仲景、孙思邈经方中药物计量

『伤寒验案』张仲景、孙思邈经方中药物计量 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里的方剂中药物剂量,由于年代久远,与现在的剂量相差悬殊,在使用时,因为使用的计量器具各异,临床用方时往往不明所以,给准确用药带来了不便。虽然,近代多有考古及医学专家进行考证,但是,个别计量还是未能明了。现将汉唐时期各种计量单位换算成现代计量分述如下,以供中医人士临床参考,如有错漏,还望大家一并纠正。 重量 一千二百黍重十二株,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汉代1斤为249.7克,约等于250克。 一龠(yue容量单位)为半合,二龠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斛。一合为20毫升,十合为一升200毫升,十升为一斗2000毫升,十斗为一斛20000毫升。 一斗为十升,每升约重1.5公斤;一升为十合,每合重150克;一合为十勺,每勺重15克;一勺为十抄,每抄重1.5克;一抄为十作,每作重0.15克;一作为十厘,仅重0.015克(约一粒米)。 例如:桂枝汤以水七升合现在1400毫升;桂枝加葛根汤以水一斗合现在2000毫升。 上海已故老中医柯雪帆先生根据文物考证,认为《伤寒论》中一两相当于现在15.625g(这个计量已经被经方家所采用)。也有人说,唐宋度量衡1两=41.5克=10钱(很少被采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范吉平先生等考证,认为经方一两折合今天约13.8g。这些考证与过去“古之一两,今之一钱(3g)”的说法相去甚远。实际上,经方用量并不是特别大,因为一般分多次服用“日三服”,如桂枝汤中桂枝三两,按3次服计算,则桂枝的一次量为15g。 章太炎以汉五铢钱考证,每两约当今三钱,则原方三两,一剂当得九钱,再以分温三服折之,每服亦仅得三钱耳。由是观之,原方三两,今用三钱,于古法正无不合也。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常用药物剂量比较与分析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常用药物剂量比较与分析 药物剂量是取得临床良好疗效的关键,药物用量的轻重常常影响该药物或该方剂的作用及临床效果。《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方剂组方法度严谨,临床疗效确切,对后世影响巨大。本文主要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中使用频次在5次和5次以上的常用药物的剂量进行讨论,以期对《伤寒杂病论》原书中药物的剂量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1《伤寒论》的常用药物 经统计,《伤寒论》中共有药物86种,根据统计结果,出现频次5次及以上的药物共有24味,依次为:甘草、大枣、桂枝、生姜、芍药、人参、干姜、黄芩、半夏、附子、大黄、白术、麻黄、黄连、茯苓、栀子、杏仁、石膏、柴胡、厚朴、芒硝、细辛、香豉、枳实。 2《金匮要略》的常用药物 经统计,《金匮要略》正方中共有药物128种,根据统计结果,出现频次5次及以上的药物共有30味,依次为:甘草、生姜、桂枝、大枣、芍药、半夏、茯苓、干姜、大黄、附子、白术、麻黄、人参、枳实、黄芩、细辛、石膏、厚朴、五味子、杏仁、当归、黄芪、百合、川芎、黄连、生地黄(含干地黄)、泽泻、阿胶、粳米、知母。

3《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相同常用药物剂量的比较与分析 3.1《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相同常用药物剂量的比较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相同的常用药物共20种,将药物根据所出现的不同剂量频次进行分类整理。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布分析,统计其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最大值与最小值的跨度为药物的剂量分布区间)、25%~75%范围(常用剂量范围)。药物的常用量为该药物使用频数最多的剂量。 3.2《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相同常用药物剂量的分析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大部分常用药物的平均剂量、常用剂量、剂量分布区间、常用剂量范围基本相同,只有少数药物有不同。分析如下。 3.2.1基本相同药物共有12味药物,分别为甘草、大枣、桂枝、生姜、芍药、人参、干姜、黄芩、白术、黄连、杏仁、细辛。临床使用药物主要考察其常用剂量,以上药物在经方中常用剂量分别为甘草2两、大枣12枚、桂枝3两、生姜3两、芍药3两、人参3两、干姜3两、黄芩3两、白术3两、黄连1两、杏仁50个、细辛3两。说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同出一脉,用药剂量基本一致。

金匮要略药物剂量标准

金匮要略药物剂量标准 一个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例是适当的。仍以桂枝汤为例:桂枝汤中大枣用12枚,经实测约重30克(汉代与现代大枣的重量估计没有多大差别),桂枝3两合46.875克,桂略大于枣,这是适当的。如将桂枝3两合为9克,则枣大于桂三倍佘,未免喧宾夺主。 3、某些药物的一天用量比目前常用量大3~4倍。可是,这些药物的一次服用量却与目前常用量近似或略高。如桂枝汤中的桂枝,麻黄汤中的麻黄均用46.8克,比目前常用量大好几倍,但是这些方剂按张仲景原意只煎一次,将药汁分三次服。上述桂枝与麻黄的一次服用量为15.6克,与目前常用量所煎的头汁中的含量近似或略高。 4、一张方剂中所有药物的总量与目前常用量近似。因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方剂中药味较少,如桂枝汤为5味药,按1两=15.6克算,总重量约为20l克。桂枝二越婢一场为7味药,总重量约为89克。而现在一般处方的药物约10~15味,每味药用量约10~12克,则总重量为100~180克,二者相近。 5、《伤寒沦》和《金匮要略》中有些药物的用量比目前常用量大10倍左右,如炙甘草汤中的生地黄用1斤(250克),小柴胡汤中的柴胡用半斤(125克),而恰恰是这些药物近年来的药理实验和临床实践均证明,用大剂量时有明显疗效。近年来中药临床用量有逐渐增大之势,使用大剂量药物取得疗效的报导屡见不鲜,如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泽泻用至60克,白术用至30克而取得满意疗效(《新医药学杂志》1978年第11期)。按《金匮要略》泽泻汤方中,泽泻用5两,合78克,白术用2两,合31.2克,古今用量基本相符。治疗咳嗽细辛用至12~15克而取得满疗效(《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年第四期)。治疗早搏,生地用至210克而 取得显著疗效(《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年第五期)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伤寒沦》和《金匮要略》的药物剂量问题应该按1斤=250克,1两=15.625克(或缩简为15.6克),1升=200毫升计算。这个数据,从中医学中药学的角度上看。略大于

四逆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四逆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四逆汤 《伤寒论》《金匮要略》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伤寒论:323)四逆汤方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功效配伍】四逆汤回阳救逆。方中附子大辛大热,纯阳燥烈,力量雄宏,能上行温通心阳,下行补肾阳益命火,并能通达十二经脉,畅达阳气,祛逐寒湿,生用回阳救逆作用更强,故为君药;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并助附子温心肾之阳,是为臣药,所谓“附子无干姜不热”;炙甘草甘温,补中益气,并缓干姜、附子辛烈之性,为佐为使。三药相合,共奏回阳救逆固脱之效。李中梓《伤寒括要》云:“四肢者,诸阳之本,阳气不能充布,故四肢逆冷。是方专主是症,故名四逆也。”方后指出:身体强壮者可用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已与通脉四逆汤用量相同,此乃视其病情轻重缓急、身体强弱而变化药量。 上三味药,水煮,去滓,温服,一日二服。 【方证论治辨析】四逆汤治少阴病,阳虚寒化证。症见少阴病,脉沉。

少阴病,脉沉者,指脉沉而微细,乃少阴心肾阳气大衰,阴寒极盛之象,治宜急救回温,方用四逆汤。 【原文】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11也。(伤寒论:281)注释: [1]但欲寐:指患者精神萎靡不振,体疲乏力,呈似睡非睡的状态。少阴阳虚寒化证的主要脉症。症见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少阴包括心、肾两脏。心属火,主血脉与神明,为君主之官,是五脏六腑之大主;肾藏精主水,寓真阴真阳,为先天之本。邪入少阴,心肾阳气衰微,无力鼓动血行,则脉微;精亏血少,脉道不充,则脉细。《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精则养神。”但欲寐为阳气亏虚,不能养神,故见精神萎靡不振,神志恍惚,呈似睡非睡状。治宜急救回温,方用四逆汤。 【原文】少阴病,欲吐不吐[1],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2],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伤寒论:282)注释: [1]欲吐不吐:即欲吐而无物可吐。 [2]下焦虚有寒:指肾虚有寒。 少阴寒化证的辨证要点。症见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引水自救,小便色白。 少阴病欲吐不吐,为下焦肾阳虚衰,浊阴上逆,胃失和降,故欲吐,但因胃腑空虚,故无物可吐;阴寒盛于下,虚阳上扰,故心烦;心肾阳气衰微,神疲乏力,故但欲寐。此证若不急治,至五六日,邪气深入,心肾阳虚愈甚,火不暖土,脾失温运,水谷不化,故自利;阳虚火衰,不能蒸化津液,津液不能上承,加之下利,故自利而渴;口中津亏,则引水自救;小便色白者,为下焦肾阳虚衰,气化障碍之征。治宜四逆汤温脾肾之阳。 本条云:“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伤寒论》第277条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少阴自利而渴,缘于下焦阳虚,不能气化蒸腾,津不上行,是津亏致渴;太阴自利不渴,病因中焦脾阳虚弱,寒湿内盛。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药服用频次、服用量初探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药服用频次、服用量初探 张仲景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开创者,其著作《伤寒论》、《金匮要略》处处体现理法方药的思想。通过对这两本著作的学习研究,发现其中记载的方药服用方法对疾病的治疗、转归以及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医学源流论》中所说“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1]。可见仲景方药服用方法很值得后来者认真学习、研究和运用。本文将从药物服用频率、服用量等进行论述。通过论述,以期为临床选用和研究提供参考,并就正于同道。 服用频率 通过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方剂服用次数整理发现,其丰富的服用频率包括:顿服、日一服、日二三服、多服等。 1.1、顿服 “顿服”就是将一次煎好的药一次快速服完,其原因多为取效快、药效专、药力宏。 “顿服”的运用在于其药量大、效力专,如太阳篇61条干姜附子汤因误治导致的阳气暴虚证。这种服法主要用于病情危急、病势严重情况下的急救,可以快速缓解病情[2]。如“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中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肠痈脓成证,顿服可以快速控制病情、降低变证、坏证的发生[3]。 基于顿服发挥作用的特点而被用于危急重症的治疗,如误汗伤损心阳,其用桂枝甘草汤“以水二升煮取一升,顿服”[4]。顿服用于邪实正已虚的重症,这样可以使药力集中,迅速收效[5]。太阳病篇166条瓜蒂散治疗痰饮结胸证,通过治法“八法”分析发现,此种服法由于其效力洪、药性专特点,多用于由催吐痰涎、通下腑实导致的危急重症[6]。 同样由于顿服时药量大,可以推动药物快速下行到达下焦,如“妇人产后病脉证治”中下瘀血汤治疗妇人淤血结余胞宫证。快速大量服药可以使药效快速到达下焦,治疗下焦疾病[7]。

伤寒论讲稿第二十一节 金匮肾气丸(汤)

伤寒论讲稿第二十一节金匮肾气丸(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肾气丸(汤)《金匮要略》 干地黄八两•240g山药四两•120g山萸肉四两•120g茯苓三两 •90g丹皮三两•90g泽泻三两•90g附子(炮)一两•30g桂枝一两•30g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9克重,每服一丸。汤剂,按上分量取十分之一,水煎二次兑匀,分两次温服。 金匮肾气汤 干地黄24g 山药12g 山萸肉12g 茯苓9g 丹皮9g 泽泻9g 熟附子3g 桂枝3g 【主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 【方解】本方是治疗肾阴阳两虚病变。方中地黄、山萸肉滋肾精、补肝血。山药培中土以滋精血之源。桂枝、附子暖肾阳,意取阳性动而助滋阴之效。茯苓、泽泻渗水于下,使水归水脏,肾有水精可藏。丹皮舒血,调活络脉之滞,使通则不痛,则各症自愈。 【应用发挥】用仲师原方加减还能治疗的各种疾病。(包括自己心得和各家医案) 1、慢性后头困痛本方治慢性后头困痛,常伴有健忘、眼花、脉象虚弱。 2、老年喘咳老年喘咳属现代的老年性慢性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病,现代认为与理化刺激和过敏或感染有关,患者年龄均中年以上,病程缓慢。祖国医学列入肾气虚不纳气,用本方补肾阳而纳气,而本方又能补肾阴,肾肺经脉相连,故治喘咳。 3、肾阴阳两虚之痿证(现代称:席汉氏综合证。腺脑垂体机能减退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多见妇科分娩后期大出血。)症见乳房萎缩,长期闭经,毛发常脱落,尤以腋毛、阴毛更为显著,眉毛亦可脱去。性欲减退,生殖器萎缩,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用本方治疗,各症可愈。 4、遗精遗精有区分有梦遗精和无梦遗精,有梦属阴虚,无梦属阳虚。这里所治是阳虚遗精,兼见疲乏无力、脉结。用本方加生龙牡治之可愈。 5、腰胯拘痛髂(QIA)后上脊至臀部牵扯性疼痛,腰为肾之外府,此处也属肾范围,用本方补虚止痛可愈。 6、心动应衣(现代医学的;心动悸。)各种心脏病均可出现。因肾阴不能上济于心,心阳亢进的一种表现。症见心跳动,隔衣可望见。用本方滋补肾之阴阳,肾阴上济,阳亢自平。 ***案例***

伤寒论经方临床应用笔记整理

伤寒论经方临床应用笔记整理 柴胡类方 主症: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主脉:弦细。 病位:半表半里。 病机:1、上焦火郁 2、中焦胃虚→关键→病理基础:胃气虚 3、下焦饮逆 4、正邪交争于半表里 病性:寒热错杂,以热为主;虚实夹杂,以实为主。 治法:解表清热,补胃化饮,疏利三焦。 主方:小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人参三两炙甘草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 *1两=6g 1升=48g 一枚=2g 煎服法:六碗水浸泡半小时,大火烧开小火煮,熬成三碗,去滓再煎至一碗半,每次服半碗,每日三次。→大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旋覆代赭 汤、半夏、甘草、生姜泻心汤 柴胡法 ·邪在半表里——往来寒热——柴胡 ·上焦火郁——口苦、咽干、心烦——柴胡黄芩 ·中焦胃虚津亏——咽干、默默不欲饮食——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下焦饮逆——目眩、胸胁苦满、喜呕——半夏生姜 黄芩汤 外感热病理法: ·寒热病势分阴阳 ·虚实表里分大小 小阴旦汤:黄芩汤+生姜二两

大阴旦汤:小柴胡汤+芍药四两小阳旦汤:桂枝汤 大阳旦汤:黄芪建中汤+人参三两正阳旦汤:桂枝汤+饴糖一升·阳旦法则:外感——温热: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 ·阴旦法则:外感——风寒:自汗出而恶风,鼻鸣干呕者。 方机:阳明里热,伤津耗血 主方:黄芩三两甘草二两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 →用量理法:一两——清无形之热邪→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二两——入血分,凉血开闭,清已着血之热邪→当归散,奔豚汤 三两——清已郁结之热邪→小柴胡汤 清已伤津之热邪→黄芩汤 结饮之热邪(入水分)→生姜泻心汤 动血之热邪(入血分)→黄土汤小阴旦汤大阴旦汤小阳旦汤小阳旦汤 实虚寒热 →清热解毒:+黄连——清热泻火→大黄黄连泻心汤 +芍药——清热补津→黄芩汤及类方 +柴胡——清热开结→小柴胡汤类方 +甘草、黄连——泻火解毒→生甘草泻心汤 →宣泄水热:+干姜、生姜——化水饮与热邪之交结→生姜泻心汤 →凉血开闭:+当归、芍药——活血养血,清血分之热邪→当归散 +生地、阿胶——凉血止血→黄土汤 +芍药、大黄——活血祛瘀→大黄蟅虫丸 主治:太阳与少阳合病→身热,汗出,头目痛,干呕,下利。 火热偏盛→黄芩汤水饮偏盛→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黄芩+生姜一两半半夏半升)

《金匮要略》伤寒论药方详解

《金匮要略》伤寒论药方详解 栝蒌桂枝汤--解肌祛邪,舒缓筋脉葛根汤--解表发汗,生津舒筋 麻黄加术汤 --发汗散寒,解表逐湿。 防己黄芪汤--益气固表,祛风除湿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轻清宣泄,解表祛湿 桂枝附子汤 --温经散寒,祛风胜湿 甘草附子汤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一物瓜蒂汤--清热解暑,行水散湿 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生津,益气养阴 滑石代赭汤--养阴清热,和胃降逆 百合鹦子汤--滋养肺胃,润燥降逆 百合地黄汤--润肺滋肾,清热凉血 百合洗方--清热养阴,润燥止渴 栝蒌牡蛎散--益阴潜阳,润燥止渴 百合滑石散--滋养心肺,清热利尿 甘草泻心汤--清热利湿·补中和胃 苦参汤---清热燥湿,祛风杀虫 雄黄熏方--清热解毒,燥湿杀虫 赤小豆当归散--清热解毒,排脓活血 升麻鳖甲汤--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鳖甲丸煎--扶正祛邪,消症化积。 白虎加桂枝汤--清热生津,解表和营 蜀漆散 --祛痰截疟,扶正助阳 牡蛎汤--散结通阳,截疟软坚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根汤--和解少阳,驱疟生津 柴胡桂姜汤--和解散结,化饮截疟 侯氏黑散--除湿蠲痹,散风活络 风引汤(--重镇潜阳,清热熄风

防己地黄汤--滋阴降火,养血熄风 头风摩散--散风寒,止疼痛 桂枝芍药知母汤--通阳行痹`祛风除湿`和营止痛乌头汤--温阳散寒`逐湿通痹`止痛 矾石汤--脚气,腿脚肿痛 《古今录验》续命汤--扶正祛邪,清热疏风《千金》三黄汤--益气解表,除湿疏风 《近效》术附汤--助阳温肌`益精气`补脾肾 崔氏八味丸--补益肾气,温阳化湿 《千金》越婢加术汤---风湿外侵·化热伤津 越婢加术汤--清热散风,调和营卫 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温经,和营通痹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潜阳固涩 天雄散 --补阳摄阴 小建中汤--甘温建中,缓急止痛 黄芪建中汤 --益气生津`补气固表 肾气丸--温补肾阳 薯蓣丸 --健脾益气`疏风散邪 酸枣仁汤 --养血安神`补肝敛气`清热除烦 大黄廑虫丸-通络活血`导滞消瘀 《千金翼》炙甘草汤--滋阴养血`通阳复脉,《肘后》獭肝散--驱阴邪而镇肝魂 甘草干姜汤--温中散寒`健脾化饮 皂荚丸--宣壅导滞`利窍涤痰 射干麻黄汤--温肺化饮`止咳平喘 厚朴麻黄汤 --宣肺化饮`利气降逆 泽漆汤 --通阳利水`止咳平喘 麦门冬汤 --养阴润肺`益胃祛痰 葶苈大枣泻肺汤 --泻肺行水`下气清痰 桔梗汤--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中医】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剂全总结版

【中医】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剂全总结版 特别提示 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伤寒论113方集锦——专业分享 1桂枝汤方:12条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2桂枝加桂汤方:117条桂枝五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3桂枝加芍药汤方:279条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切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4桂枝加大黄汤方:279条桂枝三两,去皮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43条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杏仁五十枚,去皮尖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6桂枝加附子汤方:20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7挂枝去芍药汤方:21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