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朝读经典教案

朝读经典教案

朝读经典教案
朝读经典教案

白马篇

一、解题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作者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魏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是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自如地运用乐府体裁,大大地开拓了五言诗的境界,宋人辑有《曹子建集》。《白马篇》是乐府歌词,以开头二字命名。诗中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的少年英雄形象,歌颂他“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同时寄托了作者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①读诗,扫除文字障碍。

②内容和形式总理。

再次读全诗,讨论后明确:

①“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对偶句的使用,增强了诗句的表达效果,“蹈”“凌”写出了少年英雄长驱直入、排山倒海之势,尽现为国征战、蹈死不顾之勇。为什么能为此左凌右蹈呢?自然过渡到原因的分析,揭示少年英雄纯美的内心世界。

②赏析“弃身锋刃端”以下八句:

A.此段铺陈,淋漓尽致,极写少年英雄精忠报国的英雄肝胆。

B.连用两个反问句,把舍身为国、不顾家庭的爱国感情表现得更强烈,显示义无反顾的气概。可试着改用陈述句,让学生比较表达效果的差别。

三、课堂训练

熟读全诗,当堂成诵。

四、课堂小结

本诗结构谨严,环环相扣,气势宏伟,酣畅淋漓,铺陈和委婉含蓄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尤其是少年英雄的忠勇报国之心、建功立业之志,值得我们学习。

五、布置作业

1.通过本诗的学习,以“爱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题目自拟,700字以上。

2.①读一读《迢迢牵牛星》和《饮酒》;②默写《白马篇》中描写少年装束、精湛射骑技术、赫赫战功的句子。

代出自蓟北门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认“蓟ji、鲍bao、淳、殉、羁ji、殇shang、忱、颅”

2、使学生能背诵这首诗词。

3、能结合课后的注释以及解析真确地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完成课后的拓展活动。

教材分析:

这首诗脍炙人口,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封建时代衡量臣民忠良行为的准则的诗句,由此可见,诗句所含的鼓舞人心的力量自然不必细说。

教学重点:诗的背诵

教学难点:这诗的句理解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过程:

提前叫学生预习这首诗,并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

(一)课题导入:

检查作业,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并板书在黑板上。(略)

(二)探究新知:

1、学习生字词:

(1)、学习孩子们提出来的生字词:请学生到黑板上注音。

(2)、和学生共同学习生字词。

(3)、分组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学生自主学习这首诗:

(1)教师简单的引导: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2)简介作者:

鲍照(414-----466),字明远,东海(今江苏省涟水县北)人,出身贫寒。因向宋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而受到赏识,被认为国侍郎。文帝时升迁为中书舍人。临海王子项镇守荆州时,鲍照又任前军参军,所以后世称他为“鲍参军”。

鲍照是南朝宋代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诗歌思想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社会意义。有些诗较为直接地反映了人民在战乱和徭役压迫下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要求保卫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士族门阀的揭露和愤怒抗议。担忧的作品也流露了天安命、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和感伤情绪。

(3)学生自主背诵这首诗。

(4)分组检查小组成员的背诵情况。

(5)自主讨论通过学习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

3、日积月累:

学生读一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尽量记住。

4、拓展活动:

欣赏《别云间》:

(1)作者简介: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西部)人,名模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幼时即善辞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惨哀婉,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谢枚如评价他的诗词“如猿--,如鹃啼”其著有《夏内史集》、《玉樊堂词》。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作者在故乡被清兵逮捕,临刑前的一首悲壮的绝命诗。作者在诗中写出了对亡国的悲愤的同时,也写出了壮志难酬的无奈。

译文:这三年我成了奔走他乡之客,今天又成为俘虏。看着大好河山不禁使人留下无限的泪,是谁说过天地无边的啊!现在,我已深知为国献身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想到要与故乡永久的告别却难而又难。我不屈的灵魂回到这里的时候,将在天空中关注着以后继续抗敌的旗帜。

(2)学生自主学习《别云间》。

(三)讨论:

今天大家有什么收获?

赴戊登程口占示人家

教学目标:

1、会认:捍、铭、仞、羌、翰、戊、苟、庸、催,能读写:衰庸、诬陷、赖以生存、座右铭、经久不息等词语。

并能背诵这首诗。

2、能结合课后的注释及解析正确理解节选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完成课后的拓展活动。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我国古代诗歌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教学生背诵和理解节选;难点是如何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欣赏。

教材分析:

前两句以自谦自慰的口吻,道出了所遭遇的不幸,冷言冷语中却带出了几分自嘲与不羁。后两句与前两句不同,采取直抒胸臆的写法,表达了甘愿为国献身、不顾惜个人得失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节作业。

(二)探究新知:

1、学生自主学习这首诗。

找出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词。

2、帮助学生学习成生字词。

3、引导学生正确朗诵这首诗。

4、作者介绍:

林则徐:(1785---1850),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闽侯人),字元扶,清末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决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人民的敬仰。他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业商业。他不愧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生平爱好诗词,书法、著有《云作山房文抄》、使滇吟草、《林文忠公政书》、《荷戈纪程》等著作。

5、简介虎门销烟:19世纪上半期,在对英国的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为扭转中英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往中国走私鸦片,这种不正当的商务赚取了中国大量的黄金和白银。很多百姓吸食鸦片家破人亡,军队里的士兵也有不少的人吸食,国家民族深受其害。为了制止这种不良风气,拯救国家民族,防止鸦片的大量输入和白银的大量外流引起的统治危机,1838年道光帝接受林则徐的禁烟主张,并排他作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他到达广州后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查封烟馆,收缴鸦片,禁烟运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来的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前后历时共30天。虎门销烟展示了中华民族抵制鸦片的决心和勇气,林则徐不畏强暴坚决抵制鸦片贸易的行为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不愧为民族英雄。

6、学生背诵这首诗。

(三)日积月累:

学生读一读课本65页上面一段。

(四)故事链接:

学生读课本65页下面一段。

(五)拓展活动:

读一读:《凉州词》两首:见课本66页。

过零丁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遭逢”“干戈”“寥落”等 6个生词,能有感情地吟诵、背诵诗句。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小组合作交流,感知诗句的大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掌握名句。

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

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交流教具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历史上有很多爱国名将,用诗词写出了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

比如:陆游:“王师北定中元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另一位爱国名将,文天祥,他的一首词《过零丁洋》一直为后世广为传颂,他的爱国情怀也激励着后人。

二、作者与背景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天祥,民族英雄。后号文山。

三、初读诗歌

1、学生自读,标画不会字音。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字音。

遭逢、干戈、寥落、破碎、飘絮、惶恐

3、指名学生读。

4、教师范读。

2、学生练习读。

四、赏析与理解诗歌意思。

1、这首诗你最喜欢的句子是哪句?解释它的意思。

⑦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

为汗青,也做杀青。这里特指史册。

⑧留取丹心照汗青:留下一颗爱国之心光照青史。丹心:红心,比喻忠心。汗青:史册。

2、这样一句凝聚了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感。文天祥是在历经磨难,艰苦抗争,无望救国的情况下,悲愤,而又视死如归地说出这句话的。这在前几句就可以了解。(小组交流)

3、理解前四句诗歌的意思。(回顾历史)

(1)指名读注解。结合注解理解诗意。

注释:①零丁洋:即“伶仃洋”,现在广东省中山南的珠江口。

②“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

③干戈寥落: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寥落,荒凉冷落。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四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四周星用整数。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是诗人对平生遭遇的回顾。

(2)理解“山河破碎,身世浮沉”的背景。(回顾历史)

④“山河”句:指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⑤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赣江,水流湍急,极为险恶,为赣江十八滩之一。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3)此时孤军奋战的文天祥孤苦无依,心中无限感慨。看这句“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⑥“零丁”句:孤苦无依的样子,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

(4)可就算如此怎么样,我堂堂大丈夫还会惧怕死亡吗?我的一颗爱国之心会永留青史,激励后人。于是他吟诵: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4、学生质疑: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译文

靠自己的刻苦努力,精通了一种经书,终于取得功名,开始了动荡艰辛的政治生涯;

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

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想到前兵败江西,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

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零丁。

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五、作业:背诵诗歌

六、板书设计: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回顾历史:辛苦干戈寥落四周星。

感叹:惶恐零丁

爱国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五年级上册朝读经典14-28课教案讲课稿

[第四单元:学与思] 14、学思并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3、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学思结合的习惯。 4、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展示 生领诵:“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哪位同学还能把这句话诵读出来?并能说说它的意思?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诗文含义 见课本P51文意。 四、你知道吗?阅读故事:王戎识李。 五、小结拓展 师:学习与思考就像人的两条腿,不可偏废。要想走得远,既要勤于学习,又要善于思考。同学们谈谈,你们是怎么学思并用的? 交流讨论 15、博学慎思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细心体会学与思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今天我们来学中庸《博学慎思》,从中体会学与思的重要性。 二、研读诗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广泛地学习,详细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明晰地分辨,踏实地履行。 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 谈谈生活中你是否慎思,该怎么做到博学慎思? 五、拓展延伸 1、阅读《见微知著》 2、谈感受 16、学思相资

教学目标: 1、熟读古文,读出古文的节奏与韵味。 2、理解古文的含义。 3、懂得学习和思考相辅相成。会学、会思,学习才有成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讲述《学亦》 亦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有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亦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亦秋讲课,但是他一心以为天上有天鹅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虽然他俩个人在一块学习,但是后一个人不如前一个人学得好。难道是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2、教师:什么是相资?你认为是否有这个必要?教师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对于学生的不同回答不轻易予以否定。 二、研读诗文 1、师范读,学生互读。 2、指名读。 三、理解古文的意思见课本P57的文意。 四、教师小结。 1、教师:学习和思考相辅相成。会学、会思,学习才有成效。 2、全班交流,评议。 五、拓展延伸 1、阅读《沈括上山访桃花》 2、谈感受 17、于不疑处有疑 教学目标: 1、熟读古文。 2、重点理解古诗的含义。 3、体会作者张载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导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他在沈阳下了车,前来接他的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啊!” “为什么?”周恩来不解地问。 “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周恩来打破砂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不久,周恩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他始终忘不了大伯接他时说的话,经常想:“租界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迷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

朝读经典教案

2016秋三年级朝读经典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 2.诵读经典,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4.诵中感悟,感受经典蕴含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诵读内容为六部分: 1、中华源 2、九州同 3、人文兴 4、立诚信 5、谨守时 6、恕之道 三、教学时间: 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朝读经典20分钟。 四、课程计划: 1.每周的朝读经典课及每天的晨间诵读时间进行诵读指导。 2.每天语文课上用1-3分钟进行复习巩固。 3.学生课外复习背诵。

五、教学策略: 1.教师范读为主,辅以讲解部分知识点。 2.学生反复朗读为主,要求背诵积累。 3、检查落实 (1)开辟“古文诵读园地”评出每月的诵读明星。(2)每月统计学生的背诵进度。 (3)集体展示,评选班级明星。 六、三年级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一)必读书目 1、《语文经典读本》 2、《爱的教育》 3、《稻草人》 4、《宝葫芦的秘密》 (二)选读书目 1、杨红樱系列 2、《周恩来》 3、《雷锋的故事》 4、《岳飞传》 5、《小学生十万个问不倒》 6、《中国节日故事》 7、《中华美德故事》

1、始祖神话 一、作者简介 应劭(约153-196年),东汉学者,字仲瑗,汝南郡南顿县(今河南项城市南顿镇)人。父名奉,桓帝时(147-167年)名臣,官至司隶校尉。劭少年时专心好学,博览多闻。平生著作11种、136卷,现存《汉官仪》、《风俗通义》等。《风俗通义》存有大量泰山史料,如《封泰山禅梁父》篇记述泰山封禅轶事,《五岳》篇详载了岱庙,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辑入《后汉书·祭祀志》,为应劭所引用的马第伯《封禅仪记》是中国最早的游记文学作品之一。 二、初读正音,理解词意。 抟tuán:把东西揉成球形。 全文大意是:据民间传说,开天辟地时,大地上还没有人类,女娲用手抟了黄土创造了人类。 三、赏析 《女娲造人》是一篇创世神话,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女娲是本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广大的“神”,一天当中能变化七十次,能抟土造人、洒泥成人,但是她也有人的孤独感。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笑,她会假装生气,她甚至会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就是她的这种创造力,世上诞生了人类。她得到了做母亲的天伦之乐,她忙忙碌碌,像母亲一般勤劳智慧。同时,女娲的行为洋溢着一种天真的新鲜感,女娲完全是在一种极自然的、无意识的状态下萌发了造人的念头。带有原始洪荒时代的稚拙与朴素,读者通过字里行间,仿佛看到女娲本身就是一个活泼、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孩子。 四、熟读成诵。

一年级经典诵读——古诗词

目录 1.一字诗 16.古朗月行 2.一去二三里 17. 画鸡 3.咏鹅 18. 竹里馆 4.风 19.村居 5.遗爱寺 20.早发白帝城 6.凉州词 21.悯农(一) 7.登鹳雀楼 22.悯农(二) 8.画 23.画眉鸟 9.小池 24.竹枝词 10.出塞 25.咏雪 11.暮春 26.所见 12.鹿柴 27.宿建德江 13.春晓 28.从军行 14.别董大 29.敕勒歌 15.静夜思 30. 江南

1.一字诗 (清)陈沆 yì fān yì jiǎng yì yú zhōu 一帆一桨一渔舟, yì gè yú wēng yí diào gōu 一个渔翁一钓钩。 yì fǔ yì yǎng yì chǎng xiào 一俯一仰一场笑, yì jiāng míng yuè yìjiāng qiū一江明月一江秋。 2.一去二三里 (宋)邵康节 yí qùèr sān lǐ 一去二三里, yān cūn sì wǔ jiā 烟村四五家。 tíng tái liù qī zuò 亭台六七座, bā jiǔ shí zhī huā 八九十枝花。 3.咏鹅 (唐)骆宾王

ééé 鹅,鹅,鹅, 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 曲项向天歌。 bái máo fú lǜ shuǐ 白毛浮绿水, hóng zhǎng bō qīng bō 红掌拨清波。 4.风 (唐)李峤 jiě luò sān qiū yè 解落三秋叶, néng kāi èr yuè huā 能开二月花。 guò jiāng qiān chǐ làng 过江千尺浪,rù zhú wàn gān xié 入竹万竿斜。 5.遗爱寺 (唐)白居易 nòng shí lín xī zuò

一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第一单元孝悌先 教学目标: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本品德。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1课时孝悌为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诵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逐渐达到背诵。 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意思。 2、明白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并知道如何去做。 3、能结合生活实际,与伙伴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正确地对待自己、对待他人。 教学重难点 体会父母为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在家为父母分担家务,在校尊敬老师,好好学习。理解“孝”的含义,明白“百善孝为先。”能将爱心落实到平时的行动中去,做一个有爱心的阳光少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生礼仪展示,营造国学氛围,心平气和学国学。

师:上课 生:起立、鞠躬 师:请(还礼) 2、同学们,平时我们的父母事无巨细的为我们服务,那你们又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感受如何?指名说说。 3、是啊,俗话说:百善孝为先。羊有跪乳之德,乌鸦有反哺之恩,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那么,作为子女,应如何孝顺自己的父母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字经》“孝悌为先”部分。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ppt出示“孝悌为先”内容,学生试着自由读读。 孝悌为先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2、指名读,师生正音。 3、ppt放录音范文,让学生听,听后学生跟着读,要求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个句子。 4、再次指名读,师生评价。 3、学生再次自由大声读课文,边读边想想课题是什么意思?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借助课后注释了解字意及句意。课文讲了什么? 7、全班交流 ①师解题目:孝悌为先指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一个人最应该做到的品质。

朝读经典一年级(可直接打印)

一年级朝读经典必背 第一单元孝悌先 1、孝悌为先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2、尊父母 清李毓秀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3、敬兄长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4、推己及人 《孟子梁惠王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二单元遵礼仪 5、重礼仪 《荀子修身篇》 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 6、《习少仪》 清罗泽南 教人之道,首重发蒙, 蒙以养正,是曰圣功。 小学之功,大学之基, 涵养德性,务习少仪。 7、居处礼 宋程端蒙、董铢 居处必恭,步立必正, 视听必端,言语必谨, 容貌必庄,衣冠必整, 饮食必节,出入必省。 8、读书礼 宋程端蒙、董铢 读书必专一,写字必楷敬。几案必整齐,堂室必洁净。相呼必以齿,接见必有定。

第三单元惜光阴 9、重寸阴 《淮南子原道训》 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10、杂诗十二首(节选) 【晋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11、惜分阴 【晋书陶侃传】 大禹圣者,乃惜寸阴, 至於众人,当惜分阴。 12、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3、偶成 【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第四单元过能改 14、知过即改 【左传宣公二年】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15、择善而从 【论语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6、不贰过 【论语雍也】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1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宋】朱熹 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 18、改过之人 【清】陆世仪 改过之人,如天气新晴一般,自家固自洒然,人见之,亦分外可喜。

四年级朝读经典-教案.doc

15、君子之道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文意。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朗读,难点是背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板书课题。读课题,释意。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测预习,生字词教学。 3、小组汇报:词语理解、通假字“见”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上生字新词大声读文。 2、划分节奏,正确、流利朗读。 3、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四、深入读文,理解文意 1、结合图片,朗读课文。 2、理解文意。 原文: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 翻译:君子的言行准则包括如下四个方面:贫穷时表现出廉洁,富足时表现出恩义,对生者表示出慈爱,对死者表示出哀痛。这四种品行不是可以装出来的,而是必须从内心表现到行为上的。存在于内

心的,是无穷的慈爱;体现在行为上的,是无比的谦恭:出自口中的那些言语,是非常的典雅。 3、教师归纳、总结。 五、感悟诗情,尝试背诵 1、按节奏,有感情读文。 2、思考文章表达的情感。 3、尝试背诵 六、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启示?你打算怎么做? 16、律己爱民 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文意。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朗读,难点是理解文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能激趣导入 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自主识字,小组内交流,班内展示,展示自己预习内容。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尝试划分节奏,大声读文。(个别、小组、集体读等) 2、结合注释,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二年级下学期朝读经典教案

16、保善从教 教学目标: 1、能够背诵《三字经》中保善从教的内容。 2、知道我们要不断学习,接受教育,保持善良纯净的本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我们已经接触过《三字经》的内容,有人还记得《三字经》开头是哪一句吗? 二.初读经典。 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检查学生。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 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 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 2、先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师随机指导。 4、指名读经典文意。 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 7,检查背诵。 四、拓展视野 1、学生自读师生情的故事,要求读正确,流利。 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五、师总结: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接受良好的教育,保持善良纯净的本性。 17、高山仰止 教学目标: 1、感悟孔子的人格之美以及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情谊 2、理解孔子的高山之德:学高爱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跟随着《论语》,我们从政治、修身、学习等方面亲近了伟大的孔子,他穿越了二千多年的沧桑,依然如一座不可攀登的高山一样矗立在我们面前,令我们世代仰慕并敬爱,正如《诗经·小雅》中有诗写道“高山仰止,景行景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孔子弟子的眼睛来感受孔圣人的真性情,感受孔子伟大的人格魅力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诗文含义 品德像高山一样崇高的人,人们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人们会向他学习。 四、小结拓展 阅读《夫子与西席》 交流讨论

18、新竹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细心体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和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诗人郑燮的《新竹》,从中体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和含义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年年如此,就形成了围绕在池塘周围的茂密竹林. 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 辛勤的老师,为了我们,甘当铺路石.我们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拥有

(完整版)二年级《朝读经典》学生读本全册

小学二年级《朝读经典》全本 第一单元念亲恩 1、反哺跪乳《增广贤文》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2、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孟母三迁《三字经》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4、燕诗示刘叟(节选)(唐)白居易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5、岁暮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第二单元好读书 6、好学三喻(汉)刘向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7、焚膏继晷(唐)韩愈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8、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活水来。 9、勤学苦读《三字经》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10、劝学(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第三单元强体魄 11、养身莫善于习动(清)颜元 养身莫善于习动,夙兴夜寐,振起精神,寻事去作,行之有常,并不困疲,日益精壮。 12、徐霞客传(节选)(清)钱谦益 其行也,从一奴,或一僧;一杖、一襆被。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攀援下上,悬度绠汲,捷如青猿,健如黄犊。 13、营州歌(唐)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14、减字花木兰·竞渡(宋)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15、从军行(唐)杨炯

五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五年级上册朝读经典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 2.诵读经典,积累丰富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4.诵中感悟,感受经典蕴含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二、教学内容: 本学年诵读内容为六部分: 1、志高远 2、当志强 3、贵以恒 4、学与思 5、勤自省 6、楚史纪 三、教学时间: 1.每周的朝读经典诵读时间进行诵读指导。 2..学生课外复习背诵 四、教学策略: 1.教师范读为主,辅以讲解部分知识点 2.学生反复朗读为主,要求背诵积累。 3、检查落实 (1)开辟“古文诵读园地”评出每月的诵读明星。 (2)每月统计学生的背诵进度。 (3)集体展示,评选班级明星

[第一单元: 志高远] 1、学先立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学先立志的含义,明白确立目标是学有所成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自古以来,许多杰出人物都把立志作为迈向成功的起点。我们该树立怎样的目标呢?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诗文含义 见课本P3文意。 四、你知道吗?阅读故事:王阳明立志做圣贤。 五、小结拓展 师:对于学习而言,没有什么比立志更重要的了,同学们谈谈,你们会树立什么样的志向? 交流讨论 2、素业成于志尚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细心体会树立志向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今天我们来学南北朝颜之推的《素业成于志尚》,从中体会树立志向的重要性。 二、研读诗文 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鞋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有远大理想的人,就能自我磨砺,以成就他们伟大的事业;而没有操守的人,自己甘愿堕落,就成了凡夫俗子了!? 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 谈谈生活中你是否树立了志向,该怎么做实现自己的理想; 五、拓展延伸 1、阅读《玩物丧志》 2、谈感受 3、志当存高远 教学目标: 1、熟读古文,读出古文的节奏与韵味。

五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1、学先立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学先立志的含义,明白确立目标是学有所成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自古以来,许多杰出人物都把立志作为迈向成功的起点。我们该树立怎样的目标呢?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诗文含义 见课本P3文意。 四、你知道吗?阅读故事:王阳明立志做圣贤。 五、小结拓展 师:对于学习而言,没有什么比立志更重要的了,同学们谈谈,你们会树立什么样的志向? 交流讨论

2、素业成于志尚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细心体会树立志向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今天我们来学南北朝颜之推的《素业成于志尚》,从中体会树立志向的重要性。 二、研读诗文 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鞋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有远大理想的人,就能自我磨砺,以成就他们伟大的事业;而没有操守的人,自己甘愿堕落,就成了凡夫俗子了!? 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 谈谈生活中你是否树立了志向,该怎么做实现自己的理想; 五、拓展延伸 1、阅读《玩物丧志》 2、谈感受

3、志当存高远 教学目标: 1、熟读古文,读出古文的节奏与韵味。 2、理解古文的含义。 3、懂得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且矢志不渝为之拼搏,终将大有作为。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师讲述白龙马随唐僧西天取经归来,名动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马”。白龙马想念家乡,找驴,羊,牛等儿时伙伴玩,驴迫不及待询问成功秘诀,白龙马说:努力工作!这时,驴委屈得嚎啕大哭:为什么自己这样努力工作却一无所获? 白龙马说:“我去取经时大家也没闲着,甚至比我还忙还累。我走一步,你也走一步,只不过我目标明确,十万八千里我走了个来回,而 你在磨房自己的小圈圈原地踏步。”驴愕然:什么是目标? 2、教师:什么是目标?你认为是否有这个必要?教师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对于学生的不同回答不轻易予以否定。 二、研读诗文 1、介绍诸葛亮。 2、师范读,学生互读 三、理解古文的意思见课本P9的文意。 四、教师小结。

一年级下学期《朝读经典》教案

第四单元过能改 教学目标: 理解古人知错能改,凡事多自我反省,知晓到错误马上改之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15课时择善而从 一导入新课 二师范读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反复大声诵读 五生谈感受 六讲述“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成语故事。学生谈感受 七齐诵三遍背诵一遍 第16课时知过即改 一导入新课 二师范读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反复大声诵读 五生谈感受

六齐诵三遍背诵一遍 七知识拓展:《诫子书》 第17课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导入新课 二师范读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反复大声诵读 五生谈感受 六齐诵三遍背诵一遍 七知识拓展:《颜氏家训》 第18课时改过之人 一导入新课 二师范读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反复大声诵读 五生谈感受 六齐诵三遍背诵一遍 七知识拓展:《朱子家训》 第五单元勤且俭 教学目标:

五生谈感受 六齐诵三遍背诵一遍 七介绍《白兔记.牧牛》 八知识拓展:《春耕的习俗》 第21课时物来不易 一导入新课 二师范读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反复大声诵读 五生谈感受 六齐诵三遍背诵一遍 七知识拓展:《节用》 第22课时训俭示康一导入新课 二师范读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反复大声诵读 五生谈感受 六齐诵三遍背诵一遍 七知识拓展:《苏轼房梁挂钱》

第23课时克勤克俭 一导入新课 二师范读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四反复大声诵读 五生谈感受 六齐诵三遍背诵一遍 七知识拓展:《季文子以节俭为荣》 第六单元赤子心 教学目标: 理解楚典故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教学重点 理解。背诵。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24课时池上二绝 一导入新课 二师范读生自己大声朗读 三学生根据文意解释理解句子

小学生朝读经典读后感

小学生朝读经典读后感 朝读经典读后感400字篇1 唐诗,它记载了中国五千来的悲与苦,蕴含了五千来中国人民的 喜与乐,蕴藏了中华五千年来宝贵的文化。 每一首诗,就像一杯茶,难受时尝到是苦的,愉快时品到是甜的。如果你想喝上一杯好茶,就得入情入心,细细品尝。每每品唐诗,我 的心情总会随着诗人的忧而忧,随着诗人的乐而乐。在忧中学会思考,在乐中学会享受。 唐代诗人王昌龄十分热爱自己的国家,自秦汉以来,异族一直不 停地侵犯内地,战事十分频繁。很多爱国将士来不及与家人告别就奔 赴沙场,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报效祖国。他们长期远离家乡,条件十 分艰苦。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边防关塞上,从万里之外来到边关抵 御外族入侵的将士们看到这个切,能不想起自己的亲人,能不想起自 己的家乡吗?唉,要是卢城飞将李广还活着,就决不会让那匈奴的骑兵 越过阴山。想到这儿,王昌龄悲愤地写下一首诗_《出塞》:秦时明月 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读到 这儿,我掩卷沉思。戍边战士也是血肉之躯,也是有情之人,他们也 有浓浓的情、浓浓的爱,但为了国家的安定,为了人民的安宁,他们 宁愿十几年不回家乡,他们的亲人望穿秋水,在无穷的思念中度过, 亲人在热切地盼望他们的回归。这其中的酸与苦,忧与愁,我们怎能 体会得到?他们是怎么抑制住自己的思乡之情的呢?这其中要经历多少 磨难呀?那浓浓的情愁,令人酸楚。我十分清楚,我无法与他们相比。 我惭愧,我的懦弱。 把时间往回推移五年,当我还是一个一年级小不点儿时,我是那 么的爱哭,那么的脆弱,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每次 返校没几天,我就哭得像泪人似的,老师为此伤透了脑筋。中午休息时,老师让我计时跳绳,我怎么也跳不好,还没跳几下,就又“哇_” 的一声哭了,把绳子一扔,干脆坐在地上抹起了眼泪。很多老师还以

六下朝读经典教案

15、钓而不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钓而不纲的含义,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古人很早就有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我们要想保持生态平衡,对自然资源就要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诗文含义 见课本54文意。 四、你知道吗?阅读故事:泾渭分明。 五、小结拓展 交流讨论 16、天地之道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知晓大自然有自身的規律,人们可以认识規律. 利川規律.却无法改变規律。天人合一.和谐相处,才是正道。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大自然有自身的規律,人们可以认识規律.利川規律.却无法改变規律。天人合一.和谐相处,才是正道。。 二、研读诗文(1)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圆则疾,风雨不节令则饥。 (2)(汉)司马迁春秋冬夏,或暑或寒。寒暑不和,贼气相奸。同岁异 节,其时使然。故今春生更长,秋收冬藏。 三、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 五、拓展延伸 1、阅读《坎尔井》 2、谈感受

17、牛山之木 教学目标: 1、熟读古文,读出古文的节奏与韵味。 2、理解古文的含义。 3、懂得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且矢志不渝为之拼搏,终将大有作为。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师讲述 白龙马说:“我去取经时大家也没闲着,甚至比我还忙还累。我走一步,你也走一步,只不过我目标明确,十万八千里我走了个来回,而 你在磨房自己的小圈圈原地踏步。”驴愕然:什么是目标? 2、教师:什么是目标?你认为是否有这个必要?教师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对于学生的不同回答不轻易予以否定。 二、研读诗文 1、介绍诸葛亮。 2、师范读,学生互读 三、理解古文的意思见课本P9的文意。 四、教师小结。

小学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7 焚膏继晷 教学目标:1.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2.我能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的意思。教学过程:一.看插图导入新课。二.初读经典。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检查学生。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2,先在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师相机指导。4,指名读经典文意。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7,检查背诵。四,拓展视野1,学生自读司马光惜书的故事,要求读正确,流利。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五,师总结。 8 观书有感 教学目标:1.我会正确流利地朗读经典。2.我能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的意思。教学过程:一.师谈话导入新课。二.初读经典。1,学生自由读经典,要求借助拼音,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检查学生。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朗读。三.借助注释,大致了解经典意思。1,借助注释,自主学习,了解经典大意。2,先在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师相机指导。4,指名读经典文意。5,全班齐读经典文意。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经典,比比看谁先背下来。7,检查背诵。

四,拓展视野1,学生自读朱熹读书法的故事,要求读正确,流利。2,学生谈一谈读后的感受。五,师总结。 9、勤学苦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 3、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增强好学上进的精神。 教学准备: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说说你读过那些书。 二、书中有哪些有趣的事。 三、书中有哪些值得你钦佩的人。 四、你在读书中有哪些收获。 五、熟练背诵课文。 六、总结。 板书设计

四年级下学期朝读经典教案

15、君子之道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文意。 2、懂得待人友善,做人讲诚信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板书课题。读课题,释意。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检测预习,生字词教学。 3、小组汇报:词语理解、通假字“见”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上生字新词大声读文。 2、划分节奏,正确、流利朗读。 3、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四、深入读文,理解文意 1、结合图片,朗读课文。 2、理解文意。 3、教师归纳、总结。 五、感悟诗情,尝试背诵 1、按节奏,有感情读文。 2、思考文章表达的情感。 3、尝试背诵 六、拓展延伸,感情升华学了本课你有什么启示?你打算怎么做?

16、律己爱民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初步理解文意。 2、能够做到严于律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能激趣导入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自主识字,小组内交流,班内展示,展示自己预习内容。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尝试划分节奏,大声读文。(个别、小组、集体读等) 2、结合注释,边读边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3、小组合作,整合语言,派代表发言。 四、深入读文,理解文意 1、深入读文,结合图片,想象情景。 2、查字典、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出:出仕,出任官职。关:密切相关 3、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补充,班内展示。 五、感悟诗情,尝试背诵 1、正确、流利、按节奏有感情读文。 2、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思考文章表达的情感。 3、尝试背诵,互相比一比谁是背诵小能手。自背、互相背、比赛背等 六、拓展延伸,感情升华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写一小段感想。

一年级传统文化全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寺口镇寺口小学李黄华闫春慧张丽恒 《笠翁对韵》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 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讲解第一段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 苍穹下响高舂青春 2、学生一起说文意。 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四、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小儿语》 问题提出 小学生说话做事要注意什么呢?

教学目的 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 过程设计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 《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2.教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 3.领学生读词句 4.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 重点解释: 沉静、从容、体悉、从宽。 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 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6.检查背诵 7.拓展训练: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你该怎么做? 小组商量一下,演一演。 《治家格言》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一粥一饭……物力维艰”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过程设计 一、简介《治家格言》

(完整)一年级经典诵读古诗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认识本文生字,会写三个字和笔画“一”,养成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 二、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了解古诗内容,初步感受童谣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难点:正确书写“一、二、三”,了解诗的意境,体会小山村的优美。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出示课文插图,听故事,大体了解诗意:两个小孩在一座小山村外玩,不知不觉走出了二三里。这是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小朋友走累了,看见路边有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繁茂,一个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一枝,两 枝……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另一个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小孩听了停下手,两人一起欣赏起这美丽的景色来。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有个诗人叫邵雍,也被这美丽的景色迷住了,写下了一首古诗。师朗诵: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诗,从诗中体味小山村的景色。 二、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我们先要把拼音读顺。现在老师请同桌一起读这一课的拼音,先每个都拼一拼,然后把一句话连起来读,会读了,把整首诗连起来读,看看谁的拼音读得准。 巡视指导。 反馈正音:指名分句读,逐句正音。表扬读得准的。连起来读,注意逗号、句号的停顿。 读得真不错,又准确又好听,老师把生字加上去,大家肯定也会读的一样好。拼音下出示生字,齐读。 三、认识生字 课文里面有很多生字是要大家认识记住的,现在老师把这些生字从古诗里拿出来了,你还能读好他们吗? 去掉拼音呢? 小朋友记得可真牢,一定是一边读一边用心在记是不是? 四、初步理解诗意 现在生字宝宝又回到古诗中了。请大家轻声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看图,诗中写的什么景物你在图上也找到了? 指导学生找出:烟、村、四五家(农户),亭台、花,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烟,炊烟,做饭时屋顶上的烟;村,村庄;亭台,亭子,避雨、休息的地方。这样看来,这首诗的意思同学们也懂了。老师考考大家。先说烟村和四五家,再合起来说;然后说亭台六七座;后说八九十枝花。 意思懂的会说是小朋友的本领,把不懂的提出来也是小朋友的本领。你还有哪句话吧不懂呢?弄懂一去二三里的意思。(一路走去二三里路了)同学们真棒,先理解一个一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把整首诗的意思都弄懂

小学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1

1、反哺跪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反哺跪乳的含义,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知恩、感 恩、报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关心我们成长,我们作为子女应该怎么做?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诗文含义 羊羔有跪着吃奶的感恩举动,乌鸦有衔食喂母的报恩情义。 四、小结拓展 师:小动物们都知道报答父母,作为子女,我们该怎么做? 交流讨论

2、游子吟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细心体会生活中父母给予我们的关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从中体会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之情。 二、研读诗文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母亲为远行的孩子赶制新衣,将衣服缝的严实紧密,担心孩子在外迟不归家,谁说孩子小草般微小的孝心,能报答的了春天阳光般温暖的母爱呢? 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 1、谈谈生活中父母对你的爱; 2、你要做个怎样的孩子,去报答父母;

五、拓展延伸 1、阅读《深明大义的徐母》 2、谈感受 3、孟母三迁 教学目标: 1、懂得在生活中要遵纪守法,用道德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2、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和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师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 2、教师:孟母为什么要三次搬家?你认为是否有这个必要?教师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对于学生的不同回答不轻易予以否定。 二、不能拒绝的原因

1、教师:前几天,小丁交了几个新朋友。他们经常到学校附近来等小丁,今天带他到这里玩,明天带他去那里玩。你瞧,他们又来了。教师播放课件。 2、教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孟母三迁”的道理。对青少年来说,选择怎样的人做朋友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对一些不该做的事,我们要坚决说“不”,尽管有时拒绝的话很难说出口 三、拒绝与不拒绝之间的心里冲突 1、教师出示教科书中小强的好友在小强做作业的时候邀请小强一起看卡通片的情境图片。教师: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分别讲述理由,全班讨论,并评价哪一种做法最好。 2、教师小结。 四、拒绝的方式 1、教师: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我们的日子过得丰富多彩。但生活中,也有一些活动不适合我们参加,也有一些事情是我们不能做的。这时候,我们该如何拒绝呢? 2、全班交流,评议。 五、拓展延伸 1、阅读《知子莫若母》——鲁班 2、谈感受

二年级《朝读经典》教案

1反哺跪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反哺跪乳的含义,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知恩、感恩、报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关心我们成长,我们作为子女应该怎么做? 二、研读诗文 反哺跪乳 《增广贤文》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诗文含义 羊羔有跪着吃奶的感恩举动,乌鸦有衔食喂母的报恩情义。 四、小结拓展 师:小动物们都知道报答父母,作为子女,我们该怎么做?交流讨论。 2游子吟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朗读诗文; 2、理解诗句的意思,细心体会生活中父母给予我们的关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启发谈话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从中体会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之情。二、研读诗文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指名读 2、互读 三、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母亲为远行的孩子赶制新衣,将衣服缝的严实紧密,担心孩子在外迟不归家,谁说孩子小草般微小的孝心,能报答的了春天阳光般温暖的母爱呢? 四、讨论交流、加深感悟 1、谈谈生活中父母对你的爱;

2、你要做个怎样的孩子,去报答父母; 五、拓展延伸 1、阅读《深明大义的徐母》 2、谈感受 3孟母三迁 教学目标: 1、懂得在生活中要遵纪守法,用道德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2、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和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教师讲述“孟母三迁”的故事。 2、教师:孟母为什么要三次搬家?你认为是否有这个必要?教师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对于学生的不同回答不轻易予以否定。 孟母三迁 《三字经》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二、不能拒绝的原因 1、教师:前几天,小丁交了几个新朋友。他们经常到学校附近来等小丁,今天带他到这里玩,明天带他去那里玩。你瞧,他们又来了。教师播放课件。 2、教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孟母三迁”的道理。对青少年来说,选择怎样的人做朋友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对一些不该做的事,我们要坚决说“不”,尽管有时拒绝的话很难说出口 三、拒绝与不拒绝之间的心里冲突 1、教师出示教科书中小强的好友在小强做作业的时候邀请小强一起看卡通片的情境图片。教师: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分别讲述理由,全班讨论,并评价哪一种做法最好。 2、教师小结。 四、拒绝的方式 1、教师: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我们的日子过得丰富多彩。但生活中,也有一些活动不适合我们参加,也有一些事情是我们不能做的。这时候,我们该如何拒绝呢? 2、全班交流,评议。 五、拓展延伸 1、阅读《知子莫若母》——鲁班 2、谈感受

(完整)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二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大学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 一、经典回放: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 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 七、活动广角:第3页 八、成长袋:第4页 九、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 一、经典回放: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