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烤烟42级国标品质标准

烤烟42级国标品质标准

烤烟42级国标品质标准

烤烟42级国标品质标准

烤烟的烘烤技术

烤烟的烘烤技术 烤烟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育苗、大田生长和烟叶烘烤三个阶段。烟叶烘烤是反映和决定烤烟品质和生产效益的关键的环节之一。它涉及到烟叶采收质量、烤房设备、烘烤工艺和实践经验等众多因素的有机配合。所以说烟草的烘烤是一个涉及多类知识的系统的工程并不过分。 一、密集型高效能烤房 随着烤烟生产理念和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沿用多年的自然排湿式传统烤房逐步被改造和替代。近年来,在国家各级烟草管理部门的技术引导和资金扶植下,一些智能化,密集型的高效能的烤房得到迅速发展,并显示了独有的优势。新型烤房和与其配套的新技术的到出现,把烟草生产带入智能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一个新领域。初显了烟草生产并入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的端倪。 我们以河南、云南两省烟草种植区普遍使用的密集型高效能烤房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它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1、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这种密集型高效能烤房主要由装烟室、加热室和热风循环控制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装烟室采用双门结构,容积约为70~90立方米。室内两侧墙壁上有三趟搭放烟杆的沟槽,中间设搭烟架。这些小窗口是观察窗,这里设两个排湿通道,中间的是热风循环通道。两侧墙壁上还有两个备用的排湿口。 这里是加热室,下面是加热炉,炉上边六根铁管是换热器,它除承担散热作用外还是加热炉的烟囱。这是加热室和装烟室的过渡间。 热风循环控制系统由循环风机、鼓风机、数字化控制器、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组成。干球温度计检测的是烤房内的温度、湿球温度计检测的是烤房内的湿度,干球温度减去湿球温度的差值,我们这里称为“干湿差”。 点火后燃烧炉产生的热量经换热器到达燃烧室顶部,换热器散发的热量被循环风机吸入装烟室,而煤烟经管路直接排到炉外。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热气流穿过上层、中层和下层烟叶的缝隙到达装烟室的底层,再经热风循环通道回到加热室进行新的加热循环。烟叶在热风从表面流过时被加热烘烤。当室内温度过高时,补风门开启,冷空气进入以调整室内温度。而当室内湿度过大时,可打开排湿门降低室内

《烤烟新品种工业评价方法》

《烤烟新品种工业评价方法》 标准编制说明 项目组 2017年9月

《烤烟新品种工业评价方法》编制说明 1 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烤烟新品种工业评价方法》为2014年度国家烟草专卖局标准项目,国烟科〔2014〕127号,项目合同号2014B016,项目起止时间:2014年4月~2015年10月(后修订至2016年12月)。 1.2 项目承担单位、协作单位及主要分工 本项目由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牵头承担,中国烟叶公司、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烟草研究所、云南烟草研究院作为协作单位。郑州烟草研究院主要负责项目实施方案制定、评价方法起草、技术总结、标准编制等工作,协作单位主要协助郑州烟草研究院开展评价方法制定、完善等工作。 1.3 主要工作内容 为制定科学、规范、具有较强可操作性与适用性的烤烟新品种工业评价方法,项目组进行了如下工作: 文献调研:项目组对国内外关于烟草新品种工业评价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包括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卷烟工业企业、科研单位等制定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认真、全面的调研,为烤烟新品种工业评价方法的起草提供详尽参考资料。项目组在调研基础上,结合专家讨论结果,明确了标准的编制原则及基本框架,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及权重确定方法。 数据分析:对近年(2009~2014年)全国烟叶质量评价和全国烟草新品种试验烟叶样品的数据进行了收集分析,明确了不同区域的数据分布特征,部分理化指标与感官质量的关系。 专家调研:针对行业16家卷烟工业企业技术中心(原料部)开展烟叶化学成分、物理特性评价方法调研,明确了目前我国卷烟工业企业进行烟叶理化特征评价的主要指标和评价方法。针对行业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分级高级技师、全国卷烟评吸委员会和全国卷烟调香技术委员会委员,开

烤烟分级

烤烟分级 烟叶分级就是按烟叶类型、质量优劣划分成若干个等级,以便于按质论价,便于卷烟工业配方使用。烟叶分级标准是指对烟叶商品等级所做的统一技术规定。主要包括烟叶分级技术要求、验收规格、验收规则等内容。烟叶分级标准以文件(字)标准为主,实物标准为辅,是分级、收购和工商交接的依据。现行的烤烟分级标准是国家技术监督局于2000年4月4日批准《GB26351 992(烤烟)第2号修改单》的42级,于2000年烤烟收购起实施。 一烟叶分组 烤烟分组是指依据烟叶部位、颜色以及其他和总体质量相关的主要特征,将同一类型内的烟叶进一步划分,是划清等级的基础。分组体系包括主组和副组两部分。主组是为生长发育正常,调制适当的烟叶设置的,包容了正常条件下生产的大部分烟叶。主组的分组因素是部位和颜色,是依烟叶着生部位和基本色(黄色)深浅划分的。副组主要是为区分那些因生长发育不良或采收不当或调制失误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低质量烟叶,正常生产条件下这类烟叶所占比例是有限的。42级国标分13组。 1、主组划分 ①部位分组:不同部位的烟叶有着不同的外观特征,同时也具有不同的内在质量。按照烟叶在烟株上的着生位置的不同,自下而上分为五个部分,分别称为脚叶(P)、下二棚(X)、腰叶(C)、上二棚(B)、顶叶(T):本标准本着简便易行的原则,认为脚叶与下二棚、上二棚与顶叶外观特征与内在质量较为接近,因此,将部位划分为下部(X)、中部(C)、上部(B)三个组。 不同部位烟叶外观特征的变化一般具有下述规律:部位由下至上,叶片厚度由薄趋厚;叶片颜色由浅趋深:叶片结构由疏松趋紧密;叶脉由细趋粗;叶形由宽圆趋窄;叶尖由钝趋

烤烟分级标准的外观质量要素(表)

烟叶外观质量,指人们感官可以作出判断的质量因素,用感观和经验来判定烟叶的等级质量,判定的方法通常是眼观、手摸、耳听、鼻闻。判定烟叶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部位、颜色、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份、色度、宽度、长度、残伤和破损。烟叶的外观质量是内在质量的外部反映,是烟叶收购过程中分级的主要依据。一般认为优质烟叶的外观特征是:成熟度好,组织疏松,厚薄适中,颜色金黄、桔黄,油分足,光泽强,长度50~60cm,弹性好。国标GB2635-92烤烟,对不同部位烟叶外观质量要求如表1。 1、部位 烟叶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外观特征和内在品质。部位可分为下部叶(X)、中部叶(C)、上部叶(B)。 下部烟叶(X):包括脚叶(P)、下二棚叶(X);中部烟叶(C)包括上腰叶、正腰叶、下腰叶;上部烟叶(B):包括上二棚叶(B)、顶叶(T)。 不同部位的烟叶有其不同的外观特征。烟叶外观特征,因品种、土壤、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的不同,会发生一些变化。通常以脉相和叶形作为划分部位的主要依据。 2、颜色 烟叶颜色,是指烟叶烘烤后的相关色彩、色泽饱和度和色值的状态。柠檬黄是“100%的黄色”;桔黄是“70%的黄色+30%的红色”;红棕是“30%的黄色+70%的红色”。烟叶分级中基本色,包括柠檬黄、桔黄、红棕;非基本色,包括青黄、微带青、杂色。

3、成熟度 成熟度,是分级中衡量烟叶品质的中心因素,也是影响卷烟质量的基础,是烤烟分级首要因素。世界各产烟国家的烟叶分级标准中,都把成熟度列为第一重要的分级因素。 烟叶成熟度好,其外观特征的表现是:颜色桔黄、桔红、金黄,色度浓,组织结构疏松,有明显的成熟斑,燃烧性好,香气量足,吃味醇和;烟叶成熟度差,其外观特征的表现是:颜色浅淡,易退色,叶面光滑,组织结构密至紧密,有的烟叶微带青甚至青黄色。成熟度可分为五档:完熟、成熟、尚熟、欠熟、假熟。 4、叶片结构 叶片结构,指烟叶细胞排列的疏密程度,划分为四档:疏松、尚疏松、稍密、紧密。 5、烟叶油分 烟叶油分,指烟叶组织细胞内含有的一种柔软液体或半液体物质,在烟叶外观上反映为油润、丰满、枯燥的程度,是烟叶在一定含水量条件下,人们眼看、手摸有油润或枯燥的不同感觉。油分可分为四档:多、有、稍有、少。 6、烟叶身份 烟叶身份,指烟叶的厚薄程度,包括烟叶的细胞密度和单位叶面积的重量状态。可分五个档次:中等、稍厚、稍薄、厚、薄。 7、叶片长度和宽度 长度,是指烟叶主脉基部至叶尖的直线量度。分级标准中,将叶片长度划分为大于或等于45cm、40cm、35cm、30cm、25cm五个档次,以5cm为递进梯度,根据不同等级的要求,规定某个等级不低于某个长度。四十二级标准中,规定长度下限为25cm,宽度未作要求,是标准的一项缺陷。发育好的烟叶,长宽比大多在1:0.4~0.5之间。美国的分级标准中,将宽度作为一项分级因素。 8、残伤与破损 残伤,指烟叶组织受到破坏,失去成丝的强度和坚实性,基本无使用价值。比如,过熟烟叶产生的病斑、焦尖、焦边等,以百分数(%)表示。破损,指烟叶受到机械损伤而失去

烤烟等级划分依据

目前,烟叶收购在即,如何准确划分烟叶等级,以确保烟叶收购质量。工作在烟站一线的烟叶技术员们,应当未雨绸缪,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及时掌握新的验级知识,进一步做好今年的烟叶收购工作。 一、烤烟等级标准(共分42级如表所示) 二、烟叶外观质量 烟叶外观质量,是指人们以感官可以作出判断的外在质量因素。目前以眼观、手摸、鼻闻等方法,对烟叶外观质量进行感官判断。判定烟叶外在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部位、颜色、成熟度、组织结构、身份、色度、宽度、长度、残伤与破损等。

烟叶部位:不同部位的烟叶质量有明显的差异。分清部位就把不同性质、不同质量档次的烟叶大体上划分开。就烤烟五个部位来讲,国内一般认为,上二棚、腰叶质量好,其次为下二棚、顶叶,脚叶最差。白肋烟以中部叶质量为好。香料烟以顶部叶质量为好。 烟叶颜色、色度:烟叶颜色是指烟叶调制后烟叶的相关色彩、色泽的状态。烤烟以桔黄、桔红色烟叶质量最佳;白肋烟烟叶以近红黄、红黄质量为好;香料烟则以桔黄、金黄、深黄为好。 色度系,指烟叶表面颜色的饱和程度、均匀程度和光泽强度。烤烟色度分为:浓、强、中、弱、淡五个档次。 烟叶成熟度:烟叶成熟度是指烟叶调制后成熟的程度。是烟叶分级的核心因素。成熟度好的烤烟烟叶外观:颜色桔黄、桔红,色度浓、组织结构疏松,有明显的成熟斑,燃烧性强,这种烟叶质量好、吸食香气足、吃味醇和。抽吸时香味芬芳、浓度高,无青、杂怪味。成熟度差的烟叶,颜色浅淡,且易褪色,有的带青甚至青黄色,组织结构密至紧密,还有的叶面光滑,此种烟叶质量差,吸味不好,有杂气。成熟度分完熟、成熟、尚熟、假熟五个档次。 烟叶叶片结构:叶片结构是指烟叶发育程度和细胞排列的疏密程度,与部位、成熟度都有密切关系。部位下松上密,成熟度好的疏松,成熟度差的紧密。烤烟分疏松、上疏松、稍密、紧密四个档次,以疏松质量为好。白肋烟分松、疏松、稍疏松、稍密、密五个档次,以稍疏松、疏松质量为好。香料烟分细致、稍细致、较疏松、疏松四个档次,以细致为好。 烟叶身份:烟叶身份是指烟叶的厚度、细胞密度和单位面积重量。一般来讲,过薄过厚的烟叶质量低,厚度适中、油分多、弹性强的烟叶质量高,过厚的烟叶往往劲头大、杂气重、刺激强;过薄的烟叶虽然填充性强,但吸食淡而无味。烤烟分适中、稍厚、稍薄、厚、薄五个档次。 烟叶长宽度:烟叶长宽度也是判断质量的一个因素,一般叶片大的烟叶生长期间营养丰富,发育完全,可达到充分成熟,组织结构疏松,质量高。叶片小说明烟叶生长营养不良,发育不好,不可能充分成熟,质量不高。目前,我国烟叶分级标准中只对烟叶长度作了规定。

烟叶国家基准样品审定办法(试行)

烟叶国家基准样品审定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烟叶国家基准样品的审定工作,保证烟叶国家基准样品的权威性,依据GB2635-1992《烤烟》、GB/T8966-2005《白肋烟》和GB5991-2000《香料烟》等技术标准,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烟叶国家基准样品是经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农标委)审定通过,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签封并有配套的《烟叶国家基准样品证书》(附件1)的烟叶实物样品。 第三条烟叶样品送审单位应按本办法的要求积极配合国家基准样品的审定工作。执行审定任务的人员应严格按本办法审定国家基准样品。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四条农标委负责烟叶国家基准样品审定工作。 第五条中国烟叶公司负责国家基准样品审定的组织、协调工作。

第六条由农标委委员组成的审定技术组具体负责烟叶国家基准样品审定的技术工作。 第七条各送审单位应明确送审样品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烟叶样品的制备、送审、调整和后期仿制工作。 第三章前期准备 第八条填表预审。各单位送审的烟叶样品必须由其样品技术负责人填写《烟叶国家基准样品送审单》(附件2),经所在省份的农标委委员(或者省级烟叶样品技术负责人)认定并签字推荐。 第九条分组划区。审定前由农标委主任委员或其指定人召集农标委委员,讨论确定审定技术组成员,按生态区划分片区小组。 第十条统一眼光。审定技术组全体成员用上年度烟叶国家基准样品和本年度具有代表性的送审样品观摩、讨论,统一感观标准。在特殊情况下可使用不同年度的烟叶国家基准样品。 第十一条落实责任。每套送审样品都要由两名委员负责以下具体工作: 1.根据审定技术组全体投票结果提出样品调整意见并负责认定调整结果。

烟叶质量分析与评价

烟叶质量分析与评价 传统的烟叶质量评价方法主要是依据于对烟叶外观质量的评价,外观质量评价属于感官性的评价,会受评价者的烟叶分级水平和个人评价眼光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会对烟叶质量评价带来一些波动。目前,工业企业对烟叶质量的评价,通常是采用外观质量评价、感官评吸和常规化学成分三方面综合评价的方法,而没有将烟叶的物理特性作为烟叶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因素。烟叶的物理特性是指影响烟叶质量以及工艺加工的一些物理方面的特性,主要包括叶片大小、叶片厚度、燃烧性、填充性、单位面积重量、含梗率等。物理特性直接影响着烟叶化学成分、加工性能、产品风格,成本及其他经济指标,譬如,烟叶烟碱含量正比于烟叶长度,而烟叶糖含量、糖碱比、氮碱比均反比于烟叶长度;优质烟叶的适宜长度不应小于50cm,日本的研究指出,烟叶长度大于70cm后品质下降;叶片厚度与烟叶内多项化学成 分指标均具有相关性。由此可见,烟叶的外观质量和物理特性是表征烟叶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正确合理地评价各产区烟叶质量,应从烟叶的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内在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1.外观质量 烟叶外观质量即烟叶外在的特征特性,是指人们感官可以做出 判断的质量特征,它是烟叶分级的重要依据。目前,对烟叶外观质量的判断主要通过眼观、手摸、鼻闻等方法。与烤烟内在质量密切相关

的外观因素主要有:成熟度、部位、颜色、叶片结构、身份、色度网、油分、宽度、长度、残伤与破损等。宽度、长度、残伤与破损为定量描述外,其他指标多为定性描述指标。 2.内在质量 烟叶的内在质量是指烟叶燃烧时,吸烟者对香气、吃味的综合(:)感受,它与烟叶的化学成分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评吸质量好的样品还原糖含量较高,总氮含量较低,烟碱含量适中,k2o含量较高,两糖差值小,蛋白质含量较低,糖碱比、钾氯比、氮碱比均较高,烟叶的内在质量是判断烟叶质量好坏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括香气、杂气、吃味、劲头、刺激性、浓度、余味等。 3.化学成分 烟叶的化学成分与其他植物一样,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有机化合物,一类为无机化合物,目前烟叶中鉴定的化学成分已达3000种以上。化学成分是烟叶质量的内涵,烟草及其制品的品质主要是由其内在化学成分的组成含量所决定的,因此,烟叶化学成分是常用的评价烤烟品质的指标之一。目前,人们对烟叶品质的判断以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矿物质等常规化学成分为主。这些常见的化学成分指标主要有:烟碱、总糖、还原糖、总氮、淀粉、钾离子、氯离子等。

烟叶分级

第一章概述 一、烟叶分级的重要性: 1、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充分发挥其资源和经济效益:大田烟叶素质各异,调制后质量也不相同,如果优劣混杂,使用价值必然降低,造成资源浪费,经济效益降低。 2、满足卷烟工业的需要:原烟经过多次加工,科学配方才能生产出符合消费者要求的、风格不同的卷烟。科学配方是在烟叶分级的基础上完成的。如高档烤烟型卷烟以中部叶为主。 3、有利于贯彻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不同质量的烟叶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也具有不同的经济价值,通过烟叶分级可以使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得到正确贯彻。 4、有利于促进烟叶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优质优价政策有利于调动烟农生产优质烟叶的积极性,增加烟农的经济收入,同时分级和价格也为烟农指明了烟叶生产的方向。 5、有利于商业经营和对外贸易:与国际市场接轨,外贸部门可以发展对外贸易,出口创汇。 6、合理分级,有利于做好对烟叶副产品的开发利用:低质量烟叶及烟叶副产品合理的开发利用 二、国标的组成 1、文字标准:国标对每一个等级所做的文字规定。C1F:中部叶、橘黄、成熟、叶片结构疏松、身份中等、油份多、色度浓、长度45cm、残伤≤10 % 2、实物标准:实物标样 3、名词术语:标准中所使用的一切概念、术语 4、分组:13组= 8主组(上部柠檬黄、上部橘黄、上部红棕、中部柠檬黄、中部橘黄、下部柠檬黄、下部橘黄、晚熟叶)+5个副组(中下部杂色、上部杂色、光滑叶、青黄色、微带青) 5、分组因素及档次:成熟度(完熟、成熟、尚熟、欠熟、假熟)、叶片结构(疏松、尚疏松、稍密、紧密)、身份(中等、稍厚、厚、稍薄、薄)、油份(多、有、稍有、少)、色度(浓、强、中、弱、淡) 6、验收规格:水分、纯度允差、砂土率、扎把等 7、检验方法:抽取比例、水分、砂土率等有标准的检验方法 8、烟叶的包装、运输、保管 三、国标的作用 1、质量导向作用 2、对烟草农业生产定向栽培的引导作用 3、对卷烟质量的规范作用 4、协调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作用 5、连接国际市场的纽带作用 四、中国烟叶分级标准发展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烤烟国家标准: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烤烟分级标准放松执行,烟厂生产被迫掺用烟头、烟秸皮、烟权、荷叶,甚至树叶都掺人卷烟中。随着农业生产及烟叶生产的恢复发展,1962年河南省恢复执行16级标准,卷烟厂亦停止掺用非烟叶的代用品。但当时全国执行的烤烟标准尚有8个之多。1963年制定出了烤烟国家标准试行方案(17级制烤烟标准)。1977年17级制烤烟分级标准转化为15级烤烟分级标准。1981年4月,国家标准局、农业部、轻工业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烤烟国家标准》,自1982年新烟上市起在全国烟区执行。1985年10月国家标准局及烟草专卖局联合修改了原烤烟15级制标准,主要增加了烟叶成熟度和长度要求;修改了组织结构和部分颜色概念,放宽了对残伤的限制和对光泽的要求,严格划清了青黄烟与黄烟的分界线;取消了不分部位的乙型标准,成为全国统一的15级制烤烟标准。1987年5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制定了烤烟标准方案分作4个部位,3个基本色,选用了色均度、洁净度等分级因素,共分为35个等级。1988年2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对出口烟叶标准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标准取消了顶叶组,增加了完熟组,并将品质因素中的“色均度”改为“色度”,取消了“洁净度”,增加了“均匀度”。修订后更明显的是增加了4个等级,共为39个等级。1989年4月对39级烤烟分级标准做了修订。1990年4月国家烟专卖局将原来的微带青组中的3个部位3个等级增加了1个上部微带青等级,并将原来的微带青概念的支脉带青修订为叶脉带青。这样就形成了“国家烤烟40级标准”1992年8月15日发布,自1992年9月工日在全国烟区实施。2000年4月4日:42级。在40级的基础上增加了C4F、C4L 五、我国旧国标与国外国标差距: 1、部位分得过于粗放:国际烤烟主产国分级标准一般划分4~5个部位,我国15级国家标准只是划分上、下两个部位。 2、对上等烟的颜色、光泽要求偏严。成熟度好、颜色偏深、偏暗的烟叶价格低 3、没按颜色、性质、用途分组。一个等级内允许有几种颜色和不同质量的烟叶 4、不利于扩大烟叶出口。部位分的过粗,混部位、混颜色、混等级。

烤烟国标理论试卷2

精心整理2010年保山市烤烟标准化生产国标基础培训理论试卷(B) 站点: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共20分,每题1分) 1、现行《烤烟》国家标准属于、、规定产品 2 3 4 、 5、 6、 7、 8、 1、 A、40 B、15 C、42 D、29 2、烤烟上部叶脉相为()。 A、较细、遮盖 B、较细、显露 C、适中、微露 D、较粗、显露 3、烤烟主组的分组依据是()。

A、颜色、部位、色度 B、成熟度、色度、油份 C、部位、颜色、油份 D、部位、颜色、成熟度 4、烤烟C3F油份和色度分别为()。 A、多、浓 B、有、强 C、有、中 D、多、中 5、烤烟下部叶脉相为()。 A、较细、遮盖 B、粗、显露 C 6 A、 7 A 8 A 9 A C 10 A 11 A 12、下列烟叶外观因素中属于烤烟分级因素的为() A、颜色 B、部位 C、成熟度 D、破损 13、CF表示() A、中部桔黄 B、上部桔黄 C、完熟 D、上部柠檬黄 14、一般情况下,下部烟叶的身分是()

A、薄 B、薄至稍薄 C、中等至稍厚 D、稍厚 15、一批上部桔黄色烟叶,品质为“成熟”、“尚疏松”、“稍厚”、“多”、“强”、“45cm”,残伤10%,该批烟叶等级为() A、B1F B、B2F C、B3F D、B1L 16、X4F的成熟度为() A、成熟 B、尚熟 C、欠熟 D、假熟 17 A、 18 A、 19 A C 20 A 21 A、 22 A、 C、B2F、B1L、B2R D、B2L、X1F、C3L 23、柠檬黄色是习惯上称呼的()色域内。 A、淡黄色、正黄色 B、金黄、深黄色 C、红黄、棕黄色 D、正黄、金黄色 24 C1F烤烟的油份和色度为()。 A、多、浓 B、有、强 C、稍有、中 D、有、中

烟叶外观质量及烟叶物理特性

烟叶外观质量及烟叶物理特性烟叶质量,指烟叶的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及吸食质量,同时也包括烟叶生产质量、收购质量、工商交接质量,集中体现在烟叶对卷烟工业可用性方面。 烟叶外观质量,指人们感官可以作出判断的质量因素,用感观和经验来判定烟叶的等级质量,判定的方法通常是眼观、手摸、耳听、鼻闻。判定烟叶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部位、颜色、成熟度、组织结构、身份、油份、色度、宽度、长度、残伤和破损。烟叶的外观质量是内在质量的外部反映,是烟叶收购过程中分级的主要依据。一般认为优质烟叶的外观特征是:成熟度好,组织疏松,厚薄适中,颜色金黄、桔黄,油分足,光泽强,长度50~60cm,弹性好。国标GB2635-92烤烟,对不同部位烟叶外观质量要求见表1。 (1)部位 烟叶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外观特征和内在品质。部位可分为下部叶(X)、中部叶(C)、上部叶(B)。 下部烟叶(X):包括脚叶(P)、下二棚叶(X);中部烟叶(C)包括上腰叶、正腰叶、下腰叶;上部烟叶(B):包括上二棚叶(B)、顶叶(T)。 不同部位的烟叶有其不同的外观特征。烟叶外观特征,因品种、土壤、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的不同,会发生一些变化。通常以脉相和叶形作为划分部位的主要依据。

表1 不同部位烟叶的外观特征 (2) 颜色 烟叶颜色,是指烟叶烘烤后的相关色彩、色泽饱和度和色值的状

态。柠檬黄是“100%的黄色”;桔黄是“70%的黄色+30%的红色”;红棕是“30%的黄色+70%的红色”。烟叶分级中基本色,包括柠檬黄、桔黄、红棕;非基本色,包括青黄、微带青、杂色。 (3) 成熟度 成熟度,是分级中衡量烟叶品质的中心因素,也是影响卷烟质量的基础,是烤烟分级首要因素。世界各产烟国家的烟叶分级标准中,都把成熟度列为第一重要的分级因素。 烟叶成熟度好,其外观特征的表现是:颜色桔黄、桔红、金黄,色度浓,组织结构疏松,有明显的成熟斑,燃烧性好,香气量足,吃味醇和;烟叶成熟度差,其外观特征的表现是:颜色浅淡,易退色,叶面光滑,组织结构密至紧密,有的烟叶微带青甚至青黄色。成熟度可分为五档:完熟、成熟、尚熟、欠熟、假熟。 (4) 叶片结构 叶片结构,指烟叶细胞排列的疏密程度,划分为四档:疏松、尚疏松、稍密、紧密。 (5) 烟叶油分 烟叶油分,指烟叶组织细胞内含有的一种柔软液体或半液体物质,在烟叶外观上反映为油润、丰满、枯燥的程度,是烟叶在一定含水量条件下,人们眼看、手摸有油润或枯燥的不同感觉。油分可分为四档:多、有、稍有、少。 (6) 烟叶身份 烟叶身份,指烟叶的厚薄程度,包括烟叶的细胞密度和单位叶面积的

烤烟等级划分依据

烤烟等级划分依据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目前,烟叶收购在即,如何准确划分烟叶等级,以确保烟叶收购质量。工作在烟站一线的烟叶技术员们,应当未雨绸缪,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及时掌握新的验级知识,进一步做好今年的烟叶收购工作。 烟叶外观质量,是指人们以感官可以作出判断的外在质量因素。目前以眼观、手摸、鼻闻等方法,对烟叶外观质量进行感官判断。判定烟叶外在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部位、颜色、成熟度、

烟叶部位:不同部位的烟叶质量有明显的差异。分清部位就把不同性质、不同质量档次的烟叶大体上划分开。就烤烟五个部位来讲,国内一般认为,上二棚、腰叶质量好,其次为下二棚、顶叶,脚叶最差。白肋烟以中部叶质量为好。香料烟以顶部叶质量为好。 烟叶颜色、色度:烟叶颜色是指烟叶调制后烟叶的相关色彩、色泽的状态。烤烟以桔黄、桔 弱、淡五个档次。 烟叶成熟度:烟叶成熟度是指烟叶调制后成熟的程度。是烟叶分级的核心因素。成熟度好的烤烟烟叶外观:颜色桔黄、桔红,色度浓、组织结构疏松,有明显的成熟斑,燃烧性强,这种烟叶质量好、吸食香气足、吃味醇和。抽吸时香味芬芳、浓度高,无青、杂怪味。成熟度差的烟叶,颜色浅淡,且易褪色,有的带青甚至青黄色,组织结构密至紧密,还有的叶面光滑,此种烟叶质量差,吸味不好,有杂气。成熟度分完熟、成熟、尚熟、假熟五个档次。 烟叶叶片结构:叶片结构是指烟叶发育程度和细胞排列的疏密程度,与部位、成熟度都有密切关系。部位下松上密,成熟度好的疏松,成熟度差的紧密。烤烟分疏松、上疏松、稍密、紧密四个档次,以疏松质量为好。白肋烟分松、疏松、稍疏松、稍密、密五个档次,以稍疏松、疏松质量为好。香料烟分细致、稍细致、较疏松、疏松四个档次,以细致为好。 烟叶身份:烟叶身份是指烟叶的厚度、细胞密度和单位面积重量。一般来讲,过薄过厚的烟叶质量低,厚度适中、油分多、弹性强的烟叶质量高,过厚的烟叶往往劲头大、杂气重、刺激强;过薄的烟叶虽然填充性强,但吸食淡而无味。烤烟分适中、稍厚、稍薄、厚、薄五个档次。 烟叶长宽度:烟叶长宽度也是判断质量的一个因素,一般叶片大的烟叶生长期间营养丰富,发育完全,可达到充分成熟,组织结构疏松,质量高。叶片小说明烟叶生长营养不良,发育不好,不可能充分成熟,质量不高。目前,我国烟叶分级标准中只对烟叶长度作了规定。烟叶油分:油分是指烟叶组织细胞内含有一种柔软半液体或液体物质。油分多少反映在烟叶外观有油润或枯燥的感觉,多油分的烟叶,香气质好,香气量多,刺激性小,杂气少。烤烟烟叶油分分为多、有、稍有、少四个档次。 烟叶残伤与破损:烟叶残伤是指烟叶组织受到破坏,失去成丝的强度和韧性。烟叶破损是指烟叶因受机械损伤而失去原有的完整性。烟叶残伤与破损是田间生产期间的病、虫害或烘烤、分级加工中造成的。对成丝率有影响,所以残伤与破损,都规定了一定的控制限度。 三、烟叶内在质量 烟叶的内在质量(烟质)是指烟支或烟丝通过燃烧所产生的烟气的特征特性。衡量烟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香气、杂气、刺激性、吃味浓度、余味等。 烟叶香气:香气是给人以愉快和舒适的气香物质在鼻腔的生理反应。包括香气类型、香气质、香气量三个方面。烟叶的香气是卷烟香气的基础,烟叶的香气直接影响到卷烟制品的风格和香气。 香气类型:根据烟叶在卷烟配方中的作用进行分类,一般分为香味型和中性型。香味型烟叶在卷烟配方中提供基础的香气和吃味,作为主料烟使用。中性型烟叶在配方中起填充作用,该类型烟叶一般烟味较平淡,燃烧性与填充性较好。形成香气类型的因素极为复杂,它是气候、土壤、品种、农业生产措施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烟叶种植收购合同标准样本

合同编号:WU-PO-847-72 烟叶种植收购合同标准样本 In Order T 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Each Party, The Cooperative Parties Reach An Agreement Through Common Consultation And Fix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Each Party,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Restricting All Parties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烟叶种植收购合同标准样本 使用说明:本合同资料适用于协作的当事人为保障各自的合法权益,经过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把各方所承担的责任固定下来,从而实现制约各方的效果。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编号No:_____________ 甲方:省(区、市)市(地区、州)县(市、区、旗)烟草公司(部门) 乙方:省(区、市)市(地区、州)县(市、区、旗)乡(镇)村委会小组烟农姓名: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 IC卡号码:____________ 为贯彻落实国家烟草专卖局烟叶生产“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调整布局”的指导方针,确保烟叶生产的平稳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

如何提高烟叶品质

如何提高烟叶品质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家关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战略的实施,给当前烟叶生产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县级公司烟叶生产当前面临的共性矛盾和问题,一是烟叶生产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低。二是烟叶质量既面临国内结构性矛盾的压力,又面临入世后的冲击,结构调整的工作显得十分突出。三是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制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产规模小,市场空间窄的问题。那么,如何正视困难,知难而进呢?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抓好思想观念的转变。 入世后,作为烟草公司干部、职工,首先要经常深入学习WTO运作规则和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要从总体上了解加入WTO对烟草行业影响。 二、抢抓机遇,把烟叶生产作为农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产业。 对烟叶生产县而言,多年来烟叶生产已基本成为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重要产业,必须抓住机遇,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将烟叶生产作为地方长期稳定的特色产业来抓。近几年来,农民的种烟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相对而言,烟叶种植收入要比种玉米、红薯和其他农作物稳定、有保障。特别是一大批靠种烟致富的带头人,他们就是兴烟之

根,立烟之本。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其带头作用,使烟叶生产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站稳脚跟。 三、与时俱进,努力提高烟叶品质。 加入WTO后,国际上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市场竞争的焦点就是质量和价格。我们如何在不违背“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守住国门,保住市场,扩大出口?这单靠政策调控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围绕“控制总量、提高质量、优化布局、优化结构”的烟叶工作重点,依靠科技进步,加速推进“良种化、区域化、规范化”生产技术措施,大力普及实用技术,使我们的烟叶质量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调整烟叶生产布局,优化烟叶资源配置,保持烟叶生产协调稳定发展。目前,一些地区尤其在山区县烟叶种植仍然比较分散,必须尽快做到三个转移:非适应区向适应区转移,分散区向集中区转移,不规范种植区向规范化种植区转移。 打造一支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能否快速提高烟叶品质,技术队伍是关键。现阶段烟草技术队伍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和不良倾向:一是部分技术员工作的计划性差,思路不清,工作效率低。二是部分技术员文化程度低,工作责任心不强。三是部分技术员虽然身在农村,但缺乏农村工作经验,不能和烟农打成一片。四是部分技术员知识更新速度慢,上进心不强,不学无术者依然存在。五是少部分技术

烟叶品级因素及等级要求

(1)分级因素 通常我们将用以衡量烟叶等级的外观特征称为分级因素,也叫品级因素。现行 标准规定了七项分级因素:成熟度、身份、油分、叶片结构、色度、长度、残伤允 许度。 分级因素包括品质因素和控制因素。品质因素指反映烟叶内在质量的外观因素。这些因素是烟叶本身所固有的特征,是衡量烟叶质量优劣的依据,分级标准按烟叶 等级的高低规定不同的品质因素指标,要求该级别烟叶必须达到相应规定。控制因 素指影响烟叶内在质量的外观因素。控制因素不是烟叶本身所固有的特征,而是因 受某些外因影响而产生的。由于其存在导致了烟叶质量的下降,所以标准中对不同 等级的烟叶予以不同比例的限制。这个限制是允许度,允许某等级存在某种比例的 控制因素,但决非必须存在一定比例。 1)成熟度。在烤烟标准中所称的成熟度是指调制后烟叶的成熟程度,这种成熟度包含田间鲜叶的成熟程度和调制后熟程度双层意义。 成熟度是烤烟分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分级因素,它和烟叶的其他外观特征有一 定的关联。世界烤烟生产国的烤烟分级体系都将其列为首位的分级因素。 依照调制后烟叶的成熟状态,将成熟度划分为完熟、成熟、尚熟、欠熟、假熟 五个档次。 完熟:指着生在烟株中部以上部位且成熟非常充分的烟叶。这种烟叶由于达到 高度成熟、内在成分消耗较多,叶片结构已表现出疏松状态、油分较少、叶质较干燥、叶面皱叠,多为桔黄色和红棕色,有明显成熟斑,常伴有赤星病斑、闻香突出。 成熟:烟叶发育充分,并达到完满的或充分的成熟,已具备了基本色的质量特征。叶片细胞已达疏开状,即细胞孔度大。其外观特征:具备了黄色烟叶的基本色,叶片正反面色泽相似,背面视支脉明显,叶面皱,柔而不腻,韧而不脆,弹性好, 色泽饱和,光泽强,加压不粘结、无虚飘之感。 尚熟:属中等成熟度。烟叶已达充分发育,但刚成熟,尚缺少成熟的质量特征。由于叶绿素分解较缓慢,升温不当易出现青黄色烟。其外观特征:色多浅色,可能 带有黄片青筋,叶细胞尚未疏开,组织略密,有韧性,弹性略差,略有平滑部分, 光泽中等,有份量。 欠熟:成熟的最低程度。多指青黄色或发育不完全的烟叶,不具备成熟叶片的

烤烟等级划分依据

精心整理目前,烟叶收购在即,如何准确划分烟叶等级,以确保烟叶收购质量。工作在烟站一线的烟叶技术员们,应当未雨绸缪,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及时掌握新的验级知识,进一步做好今年的烟叶收购工作。 烟叶外观质量,是指人们以感官可以作出判断的外在质量因素。目前以眼观、手摸、鼻闻等方法,对烟叶外观质量进行感官判断。判定烟叶外在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部位、颜色、成熟度、组织

不同质量档次的烟叶大体上划分开。就烤烟五个部位来讲,国内一般认为,上二棚、腰叶质量好,其次为下二棚、顶叶,脚叶最差。白肋烟以中部叶质量为好。香料烟以顶部叶质量为好。 烟叶颜色、色度:烟叶颜色是指烟叶调制后烟叶的相关色彩、色泽的状态。烤烟以桔黄、桔红 中、弱、 发 可能充分成熟,质量不高。目前,我国烟叶分级标准中只对烟叶长度作了规定。烟叶油分:油分是指烟叶组织细胞内含有一种柔软半液体或液体物质。油分多少反映在烟叶外观有油润或枯燥的感觉,多油分的烟叶,香气质好,香气量多,刺激性小,杂气少。烤烟烟叶油分分为多、有、稍有、少四个档次。 烟叶残伤与破损:烟叶残伤是指烟叶组织受到破坏,失去成丝的强度和韧性。烟叶破损是指烟叶因受机械损伤而失去原有的完整性。烟叶残伤与破损是田间生产期间的病、虫害或烘烤、分级加工中造成的。对成丝率有影响,所以残伤与破损,都规定了一定的控制限度。 三、烟叶内在质量 烟叶的内在质量(烟质)是指烟支或烟丝通过燃烧所产生的烟气的特征特性。衡量烟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香气、杂气、刺激性、吃味浓度、余味等。 烟叶香气:香气是给人以愉快和舒适的气香物质在鼻腔的生理反应。包括香气类型、香气质、香气量三个方面。烟叶的香气是卷烟香气的基础,烟叶的香气直接影响到卷烟制品的风格和香气。

部分烟叶分级

第一章: 烟叶分级的重要性: 1、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充分发挥其资源和经济效益: 大田烟叶素质各异,调制后质量也不相同,如果优劣混杂,使用价值必然降低,造成资源浪费,经济效益降低。 2、满足卷烟工业的需要:原烟经过多次加工,科学配方才能生产出符合消费者要求的、风格不同的卷烟。科学配方是在烟叶分级的基础上完成的。如高档烤烟型卷烟以中部叶为主。 3、有利于贯彻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 不同质量的烟叶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也具有不同的经济价值,通过烟叶分级可以使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得到正确贯彻。 4、有利于促进烟生产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优质优价政策有利于调动烟农生产优质烟叶的积极性,增加烟农的经济收入,同时分级和价格也为烟农指明了烟叶生产的方向。 5、有利于商业经营和对外贸易:与国际市场接轨,外贸部门可以发展对外贸易,出口创汇。 6、合理分级,有利于做好对烟叶副产品的开发利用:低质量烟叶及烟叶副产品合理的开发利用 国标的作用: 1、质量导向作用 2、对烟草农业生产定向栽培的引导作用 3、对卷烟质量的规范作用 4、协调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作用 5、连接国际市场的纽带作用 第二次课:烟叶质量 烟叶质量:反映和体现烟叶必要性状均衡情况的综合性概念,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安全性和使用质量。具有时间性、对应性和区域性。 分组因素:选择部位、颜色、光滑、杂色和含青度等外观特征来衡量烟叶的质量特征 残伤:烟叶组织受到破坏(病斑、焦枯),失去成丝的强度和坚实性,基本无使用价值,以百分数计算 破损:烟叶组织因机械损伤而失去原有的完整性,且每片叶损失面积不超过50%,以百分数计算 烟叶的物理特性:影响烟叶质量以及加工工艺的一些物理方面的特性,包括燃烧性、填充性、吸湿性、弹性、单位面积重量、含梗率、抗破碎能力以及导电性等。 第三次课:烟叶分级原理 分类-分型-分组-分级,这一体系称之为烟叶分级的原理 分类:依据烟叶的调制方法、性质和用途对烟叶所进行的类别划分过程。按调制方法分类:烤烟、晒烟、晾烟、熏烟 烟叶分型:分型是对同一类烟叶的再区分 烟叶分型的意义 1、明确各生产区烟叶生产的方向: 各烟区要相对稳定生产某一类型的烟叶,使其质量基本相近或相同。 2、稳定提高烟叶质量: 有了明确的生产方向,稳步提高生产技术,保持烟叶质量的稳定。 3、为卷烟工业提供多类型、质量稳定的原料: 促进卷烟制品的标准化和多样化。

烟叶制丝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烟叶制丝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12版) 国家烟草专卖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2012年11月

烟叶制丝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1. 职业概况 1.1职业编码 6-13-02-01 1.2职业名称 烟叶制丝工 1.3职业定义 使用制丝专用设备,进行烟丝生产的人员。 1.4职业技能等级 本职业技能等级共分为三级,由低到高分别为:五级/初级技能、四级/中级技能、三级/高级技能。 1.5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常温。 1.6职业能力倾向 具有一定的学习和计算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和形体知觉;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7普通受教育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 1.8职业培训要求 1.8.1晋级培训期限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8.2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修理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8.3培训场所设备 要求具有足够空间、照明度的厂房或场地,本职业工作内容所需的制丝设备及辅助设备,配备螺丝刀、内六角扳手和呆扳手等工具;配备直尺、设备专用工量具等,并具有标准理论教室。

1.9职业技能鉴定要求 1.9.1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五级/初级技能): (1)经本职业五级/初级技能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中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四级/中级技能): (1)取得本职业五级/初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四级/中级技能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五级/初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4)取得技工学校毕业证书,或取得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三级/高级技能): (1)取得本职业四级/中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三级/高级技能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四级/中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四级/中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并具有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证书;或取得四级/中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并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具有高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毕业证书; (4)具有大专及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并取得本职业四级/中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1.9.2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操作技能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1.9.3监考及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监考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监考人员;操作技能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

烟草知识

烟草基础知识 一、烟草的起源及传播 烟草起源于美洲、大洋洲及南太平洋的某些岛屿。早在4000年前,当人类处于原始社会时期,烟草就已进入拉丁美洲人的生活。当时的玛雅人(居住在今天墨西哥)就开始了烟草的种植和吸食。他们在摘取植物时尝到烟草有醉人的香气,能提神解乏,便把烟草当作刺激物咀嚼,渐渐成为一种嗜好。人类的吸烟是从咀嚼烟叶演变过来的。 烟草在500多年前就已在世界上传播开来,这主要借助于15世纪西班牙航海家哥伦布对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烟草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手工业和商业繁荣,明政府允许与外人通商,我国与亚洲各国商业活动充分发展。因此,烟草能在这时大量传入我国。由此形成了中国烟草种植业和吸烟兴盛的风气。 世界卷烟史上三次革命:卷烟机器的出现,促进了烟草工业的大发展。从世界范围看,在烟草产业进步的进程中,出现了三次革命性的发展变化,第一次革命是美国混合型卷烟的问世,第二次革命是1954年过滤嘴香烟的出现,第三次革命是1976年美国生产出低焦油卷烟。 中国烟草的发展轨迹:中国烟叶种植从明代万历年间始,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等国的卷烟工业企业开始进入我国。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烟草行业历经了建国之初和六十年代初期的较快增长阶段;也经过了“二五”期间、“文革”期间直至八十年代初的企业管理混乱、产销失调、效益低下的阶段。1981年全国卷烟总产量1704万箱,上缴税利75亿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全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家对烟

草行业赋予了特殊的改革政策,建立了“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国家烟草专卖制度。1982年1月成立中国烟草总公司,1984年1月成立国家烟草专卖局。1990年以后,中国卷烟市场基本饱和。烟草行业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调整产品结构上。全行业经济效益持续高增长。目前一、二类卷烟已占到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优卷烟的产量增长两倍。 2004年全国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已达到2100亿元。同实行专卖制度前一年的1981年相比,在卷烟产销量增长1倍基础上,实现税利增长了28倍。自1987年以来,烟草每年给国家上缴税利已连续18年居全国各行业之首,中国烟草行业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烟草分类及主要烤烟品种 1、烟草植物学分类 烟草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双子叶植物纲,管花目,茄科,烟属。目前栽培的主要有两个种,即普通烟草(红花烟草)和黄花烟草。烤烟、白肋烟、香料烟、马里兰烟属于普通烟草种,黄花烟草有兰花烟、蛤蟆烟等。例如,烤烟的植物学分类就是茄科、烟属、红花烟草种。 2、烟草按调制方法不同分为烤烟、晒烟、晾烟、熏烟。 3、我国一般将栽培烟草分为烤烟、晒烟、白肋烟、马里兰烟、香料烟、黄花烟6种类型。 4、烤烟知识 烤烟是卷烟的主要原料,是世界和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烟草类型,全球生产烤烟的主要国家有中国、美国、印度,其次是巴西、津巴布韦、泰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目前,我国的烤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近几年来我国的烤烟总产量均稳定在4000多万担,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