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习题(含答案)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习题(含答案)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习题(含答案)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习题(含答案)

.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 分)

1. 新疆的瓜果特别甜,是因为()

A.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大,糖分高

B. 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耗费少,糖分积累多

C. 云多,光照弱,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D. 水资源丰富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面积居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

()

A.第一位

B. 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3. 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

A.铁矿

B.有色金属

C. 石油和天然气

D. 煤炭

4. 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

A. 干旱

B. 降水丰沛

C. 温和湿润

D. 高寒

5. 西北地区的主要特征是()

A.干旱

B.高寒

C. 湿润

D. 炎热

6.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产生这一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

是()①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

.....

②深居内陆,且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A.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①

③②

7. 玲玲正准备去新疆旅游,下面是她妈妈的嘱咐,你认为没有必要的是()

A.“那里雨水多,不要忘了带雨具.”

B. “白天阳光强烈,

要带些防晒霜.” C. “要是口渴,可买些哈密瓜和葡萄吃.” D. “骑骆驼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8. 制约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 水分

C. 热量

D. 生产技术

9. 如图为一条旅游线路,下列描述最能呈现该线路特色词句的是()

A.黄河源头冰雪天,绵羊慢走在山间

B. 重走丝绸古道路,

干旱困扰使人愁 C.阴山脚下威风鼓,黄土高原信天

游 D.葡萄瓜果齿留香,青藏高原雪飘扬

10

. 导致西北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过渡的主要原因是()A. 海陆位置 B.人类活动 C. 地形 D. 纬度位置

11 . 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

A. 雨热同期

B. 高寒

C. 干旱

D. 水热充足

12.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初中地理试卷第2页,共17页

.

A.西藏自治区

B. 内蒙古自治区

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 黑龙江

13. 限制图中所示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光热

B. 地形

C. 水资源

D. 土壤

14. 果核透明、味道甜美的“冰糖心苹果”产于阿克苏地区(如图),结合图文材料完

成43~44题.

“冰糖心苹果”味道甜美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干旱,低温

C. 高寒,日

照时间长 D.黑土广布,沃野千里

15.新疆发展农业生产的合理措施是()

①大面积种植水稻,发展绿洲农业②推广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③种植葡萄、红枣等,发展特色农业④改变粗放经营方式,合理发展畜牧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

③④

16.被称为“高原之舟”的是()

A.牦牛

B. 三河牛

C. 三河马

D.骆驼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 1.0分)

17. 西北地区属______地貌,______作用形成的.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______,.....

______是最长的内流河.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 分)

18.读“新疆地形、油田略图”完

成.(1)“三山夹两盆”是新疆地形轮

廓的主要特征,请写出新疆主要山脉、盆

地名称.

山脉:

①山脉;②山脉.

盆地:A______盆地;B______盆地.

(2)图中河流③的名称是______河,

它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3)新疆的瓜果一般种植

在______

A.山地中B.沙漠里C.绿洲上D.水田中

(4)新疆所产瓜果特别甘美爽口,主要原因

是______

A.光照强,昼夜温差大B.光照弱,降水多

C.气候干旱,含水量少D.土壤肥沃.

19. 读新疆交通分布示意图,回答各

初中地理试卷第4页,共17页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教学反思

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反思 地理组温顺5月初我校组织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树蕙杯教学大赛”活动,这次赛事中我的教学内容为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在本次活动中通过各位听课领导与教师的悉心指导,收获颇多。同时自己在回顾教学过程时也发现了一些细节和问题,值得反思。下面我就《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这节课以及评课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想法。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总体来说非常清晰,分为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农业特点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突出该地区的特殊地形特征、东西差异大的植被特点、干旱的气候及其对其他自然要素的影响;第二部分农业特点是利用前一部分所学习的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西北地区畜牧业的东西差异和西北地区东西部灌溉农业的不同特点。所以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围绕干旱这一突出自然特征,先通过地表景观让学生认识到该地区气候干旱,再分析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让学生理解西北地区在总体干旱的特征下由于西北东西跨度大干旱程度由东向西逐渐加重,由此进一步认识干旱对植被景观的影响,对本地区河流的影响,更影响了本地区的农业特点:无法像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一样发展大范围的种植业,从而延伸出西北地区的种植业只能在有灌溉水源的局部地区发展,而在适合草类生长的地方更适合发展畜牧业,形成了我国重要的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而由于干旱程度不同畜牧业和种植业的生产特点也在西北地区的内部区域中出现了自东向西的过渡变化。 在根据本节的教学设计思想展开教学时,我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读图首先明确本区的地理位置以及范围,让学生对西北地区有一个大体的印象。在进行自然特征的教学中,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在七年级下学期就已经学习过世界区域地理,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基本学习方法。因此我尝试先复习,让学生回忆区域地理的学习模块,然后将自然环境的几大要素: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河流特点、植被特点等按照区域地理的模块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来学习掌握,由于教材中提供的地图与景观图有限,我利用教学课件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视频和图片资料。考虑到班级中的电视屏幕大小有限,部分地图在课件中体现或许效果不好,我运用教师基本功中的版画技巧,在黑板上

第八章-西北地区区域特征

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 课题第一节区域特征主备人序号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地理位置、范围、地形与河流等特点, 从而得出西北地区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 3.分析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及其措施。 能力目标 理解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区域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通过对西北的自然环境的了解,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 教学重点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农业生产的特点教学方法探究讨论分析教学难点自然环境对本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附案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调动学生学 习的兴趣 三.新课传授 复习就知识: 1台湾因物产丰富而享有哪些美誉? 2、台湾经济的特点? 导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 见牛羊”“大漠孤烟直”指的是哪里? 一、草原和荒漠 出示图片: 1、自然特征:草原和荒漠广布,景 观向西的递变: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地理位置:大兴安岭以西、长城 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3、地形:高原和盆地为主。 学生回答问题 看70页8-1-1“西 北地区地形”及“天 山牧场”景观图, 讨论西北地地区的 自然地理特征及形 成原因? 读图讨论西北的地 理位置、地形、河 流等特点。找出重 要的草原区、地形 区、山脉、河流、 湖泊等 草原:贺兰山以 东分布有呼伦 贝尔草原、锡林 格勒草原等大 型大型优质草 场,以西分布由 于高山草场 地形从东往西: 山脉、高原、盆 地:大兴安岭、 阿尔泰山、天 山、昆仑山 两盆:塔里木和 准格尔盆地

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目前许多地区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大力推进特色农业的发展速度,特色农业也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驱动力。到底什么是特色农业?特色农业到底有那些优势?对此我进行了一项特色农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特色农业是以追求最佳效益即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依据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围绕市场需求,坚持以科技为先导,高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以某一特定生产对象或生产目的为目标,形成规模适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和产品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非均衡农业生产体系。特色农业的发展是适应当前社会消费需求、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农业市场细分需要的必然结果。其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特色农业之“魂”是惟我独存或惟我独尊。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对于发展特色农业来讲,也只有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能“特”起来。二是特色农业之“根”是天赋,也就是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各地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就有所不同,如果不切实际地盲目模仿别人,只能落个劳民伤财的后果。三是特色农业之“本”是传统,即我们通常所讲的种植、养殖或加工习惯,尤其是先进的农业科技。而“科技兴农”靠的就是科技进步,如果不管农民有无技术就强迫农民搞特种特养,势必会造成事与愿违、事倍功半。当然,我们并不排除有些种养传统是后天形成的,其关键在于,要真正地形成传统,就不仅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逐步培养过程,而且一定要顺民心、合民意,即农民愿意干。 为了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创造条件,我市将发展设施农业、高效特色农业与中低产田改造结合,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坚持以发展“一乡一业”为突破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发挥资源和区域优势,着力培育主导产业,提升规模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水平,努力向“多乡一业”、“一县一业”迈进。此项农业特色产业的培植发展,也取得了多方面的综合效应,有力推进了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农产品规模基地快速膨胀、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迅速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主要成效 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加强农业,做特农业”产业发展思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酉阳特色农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酉阳特色农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侯春明 内容提要 酉阳是一个贫困县,必须发展特色农业,以此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为此,本文从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首先,简要地解释了特色农业的内涵,指出了特色农业的特点。第二,分析了酉阳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一是资源优势,药业、畜牧业、林业、烟业、旅游业这五大特色产业的迅速发展为酉阳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背景优势,中国加入WTO为酉阳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崭新的历史机遇。三是政策优势,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区域倾斜政策为酉阳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坚实的后盾。第三、从经济性、地理性、观念性三个方面指出了酉阳发展特色农业的制约因素。最后,对酉阳发展特色农业提出了对策:一是配套和完善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体系;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三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四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五是推进扶贫开发,拓宽农民增收途径;六是提高农民素质,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 特色农业现状对策 酉阳地处渝、黔、湘、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是一个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西宽98.3公里,南北长119.7公里,总面积5173.2平方公里,总人

口为73万多人。2001年,设39个乡镇,782个村。酉阳县有800多年建州史,多民族习俗相互交织,文化绚丽多姿。历史上经济发展滞后,民贫县穷,灾难深重。改革开放以来,全县人民虽然一直在励精图治,奋力拼搏,但由于起点低、自然条件恶劣等原因,目前生产力仍然较低,发展较慢,经济较落后,是扶贫大县。 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县基础设施落后,工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全县的经济支柱是农业。因此,要想带动全县经济的全面发展,就不能盲目追随,而应因地制宜,以农业为突破口,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特色农业的内涵 这里所指的特色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粮食农业)而言的,是根据当地的农业条件因地制宜,把本地的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农业经济优势的一种农业类型。 特色农业具有五大特点:一是区域性。即在一定区域内,依托区域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优势产业,经济结构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二是独特性。即在产品开发上,不求其全,但求其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三是规模性。生产规模大,产品批量大,在同类产品中所占比重大,能够形成“拳头”产品。四是领先性。瞄准市场,抢占项目和产品开发的制高点,采用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技术和工艺。五是高效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

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9月中旬到10月底期间,先后组织了农委、畜牧局、中小企业局、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围绕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针对“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课题,深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四大特色产业基地详细了解情况,并召开了不同层面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在进行了多次深入分析、认真讨论、反复酝酿的基础上,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县农业发展现状 在“xxx”之初,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整后,针对农业生产信息闭塞、区位无优势、农业经营主体综合素质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强等因素和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低、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低的“三低”局面,组织全县广大干部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并组织各级干部外出农业发达的省、市进行了多次考察,结合**典型农业县实际,提出了“种蔬菜、兴畜牧、扩林果、输劳务、建沼气、强加工、抓中介、树品牌”的农业发展24字方针,随后在北京、四川等地考察学习后,针对**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提出了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信息化、市场化程度也逐步得到提高,农业主导产业以笨鸡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以核桃、酥梨为主的林果产业,以设施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以小米为主的小杂粮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新的特色农产品不断丰富,农民人均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从XX年的1840元提高到了XX年的2296元,年均递增5.69%。但从总体上看,我县的农业生产正处在由传统农业艰难的向都市型现代特色产业发展的转型、崛起、跨越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县农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几方面突出的问题。 (一)全县农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1、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逐步确立 从指导农业生产情况看,指导农业生产的各级领导的思路不断更新,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正在逐步确立,并在指导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将农业产业化经营

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要在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培育现代新型农民上下功夫,培育新时期兼业化、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关于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 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9月中旬到10月底期间,先后组织了农委、畜牧局、中小企业局、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围绕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针对“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课题,深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四大特色产业基地详细了解情况,并召开了不同层面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在进行了多次深入分析、认真讨论、反复酝酿的基础上,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县农业发展现状 在“xxx”之初,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整后,针对农业生产信息闭塞、区位无优势、农业经营主体综合素质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强等因素和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低、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低的“三低”局面,组织全县广大干部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并组织各级干部外出农业发达的省、市进行了多次考察,结合**典型农业县实际,提出了“种蔬菜、兴畜牧、扩林果、输劳务、建沼气、强加工、抓中介、树品牌”的农业发展24字

方针,随后在北京、四川等地考察学习后,针对**独特的自然气候、禀赋、产业优势,提出了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信息化、市场化程度也逐步得到提高,农业主导产业以笨鸡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以核桃、酥梨为主的林果产业,以设施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以小米为主的小杂粮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新的特色农产品不断丰富,农民人均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从XX年的1840元提高到了XX年的2296元,年均递增%。但从总体上看,我县的农业生产正处在由传统农业艰难的向都市型现代特色产业发展的转型、崛起、跨越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县农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几方面突出的问题。 (一)全县农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1、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逐步确立 从指导农业生产情况看,指导农业生产的各级领导的思路不断更新,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正在逐步确立,并在指导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念传输给了农民,同时也取得了可喜的实践和丰富的理论经验。从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发展产业化农业的经营主体看,广大农民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产业化经营和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第八章西北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矿产地和工业城市的位置,主要铁路线的分布以及著名的农矿品。 2、使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以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3、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讲述西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自源,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教育。 教学重点: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以及对农牧业的影响。 教具准备: 1、图片: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 2、有关投影片若干 3、录音:草原歌曲《天堂》、北朝民歌《敕勒歌》。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启发诱导、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师: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既领略了"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也欣赏了山青水碧的江南美景。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到西北地区去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沙漠、戈壁、雪山、清川、绿洲,还有茫茫

的草原,淳朴的风俗民情将会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感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区域地理的第三节--西北地区(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特带来了西北地区一组画面供大家欣赏。 (学生观看图片) 1、请注意观察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农牧业以及交通运输方面的特点。 2、要把自己看到的画面与在预习过程中读到的文字叙述结合起来。师:(录象结束)我们就欣赏到这里,同学们可能没尽兴,以后我们再找机会继续欣赏。 师:(学生看完之后)请同学们每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把通过预习和观看录象获得的知识相互交流一下,针对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讨论,力争在小范围把问题消化掉,如果还有不明白的问题请作出标记,等会儿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生:讨论 师:(待学生讨论基本完毕)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热烈,相信大家一定了解了西北地区的许多知识,也可能遇到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请同学们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生1: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为什么以干旱为主? 师:投影"西北地区位置图",请同学们读图并按课本11.32图上的比例尺量算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喀什到最近海洋的直线距离各约多少千米;再从"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图上,看一看,这两个地方的年平均降水量大约各是多少毫米。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农业人口多,但因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薄弱、技术落后、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收益低等原因,造成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多,不仅直接导致农田抛荒现象严重,同时也带来了留守儿童的教育、留守老人的赡养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针对这种现状,通过对目前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对农民的生产经营技术培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益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农民回乡创业的积极性,促使大多数农民就地创业,走上村村共同致富之路,这不但可解决农田抛荒严重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举。 1现代农业的类型 1.1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大体上分为有机农业和低投入农业2类,是将农业与环境协调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同时保证农产品安全性的农业。是利用生态环境的物质循环系统,实践农药安全管理技术、营养物综合管理技术、生物学技术和轮耕技术等,从而保护农业环境的一种整体性概念。 1.2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设备型、设施型、工艺型的农业产业。它要求技术、设备、动植物三者高度相关,并以生物物理因子作为操控对象,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杜绝使用农药和其他对人类有害的化学品。其核心是环境安全型农业,即环境安全型温室、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等[2]。 1.3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是利用农村的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自然环境、农业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 1.4工厂化农业 工厂化是设施农业的高级层次,是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新设备和管理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面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资金)高度密集型生产,能够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中进行全过程的连续作业,从而摆脱自然界的制约。 1.5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成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特色”在于其产品能够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本地市场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外地市场上具有绝对优势。 1.6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又称旅游农业或绿色旅游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农民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开辟活动场所,提供设施,招揽游客,以增加收入。旅游活动内容除了游览风景、展示当地风土人情和地方文化外,还有林间狩猎、水面垂钓、采摘果实等农事活动。 1.7立体农业 立体农业又称层状农业,是着重于开发利用垂直空间资源的一种农业形式。立体农业的模式是以“立体”定义为出发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实现由物种、层次、能量循环、物质转化和技术等要素组成的立体模式的优化。 1.8订单农业 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契约农业,是指农户根据其本身或其所在的乡村组织与农产品购买者之间所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

学习“五个扎实”“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讨论发言 心得体会

学习“五个扎实”“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讨 论发言+心得体会 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现代特色农业这篇文章做好,要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经营结构、动能结构整体谋划,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大体系”为抓手,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总书记强调要适应农产品消费加快升级的发展趋势,着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品质农产品,发展糖料蔗、特色水果等大宗优势农产品,发展富晒农业和林业经济,抓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科技园创建,提高农业综合素质、效益、竞争力。我区粮食、糖料蔗、水果、蔬菜、茶叶、桑蚕、食用菌、肉牛肉羊、生猪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部分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但高品质农产品不多,农产品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率低,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与消费升级的矛盾日益突出,必须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下更大功夫,构建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总书记多次强调,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里,要装我们自己生产的粮食。要落实粮食安

全行政首长责任制,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00亿斤,确保口粮基本自给。深入推进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大力发展优质稻、地方特色粮食品种和富硒有机品种。完善粮食直补订单收购制度,健全粮食储备体系,提升粮食应急保障能力。优化升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蔗糖业转型升级,推进500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研发和推广良种良法,推动生产全程机械化,支持蔗糖业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壮大奶水牛等优势产业,扩大优质肉牛肉羊生产,发展深水养殖、外海与远洋渔业。加快调整树种结构,推进国家储备林基地、亚热带珍贵树种基地、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木本油料。加快桑蚕业资源化综合利用,发展丝绸服装、家纺等精深加工,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重点发展秋冬菜,优化柑橘、荔枝、龙眼等大宗水果品种结构,加快发展芒果、火龙果、百香果等南亚热带优势特色水果。推动农业产业绿色发展。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抓好农产品质量管理,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供给,确保农产品质量和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要积极发展生态种养,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建设绿色植保技术示范区,推广“微生物+”生态养殖模式,加快西江水系“一干七支”沿岸生态农业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施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农渔结合、农林结合、粮草兼顾,因地制宜推广“稻鱼共生”“猪沼果”、林下经济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围、区的地形、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分析造成干旱的原因。 3、分析本区干旱环境下的农业特色,认识坎儿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确定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 2、初步学会联系各种地理因素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在联系;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2、通过学习自然环境、灌溉农业、畜牧业、坎儿井等知识,使学生初步树立人地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2、西北地区的农业特色

教学难点: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学法指导】 1、重要知识点在书上、图上做好标记,认真完成课堂练习。 2、认真阅读图文资料,仔细分析,同学间互助合作。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西北景观、农产品和优良畜种图片,坎儿井、细毛羊等课外资料。 学生:1.复习我国降水的分布、干湿地区 2、查找坎儿井的资料。 【课时划分】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一) 教师:大家学过王之涣的《词》吧,谁还记得? 学生: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教师(出示我国四理区域图):诗人在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同时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边疆壮美景色的画卷。画卷描绘的是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呢?

学生:西北地区。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广袤、苍凉的西北地区。 【设计意图】 《词》同学们在小学就学了,很熟悉。用这首诗导入很容易唤起学生的记忆,增加对地理的亲近感。激发学习兴趣。 导入(二) 教师(多媒体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的视频资料)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 教师(出示我国四理区域图):这首歌描写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优美景色? 学生:西北地区。 教师:不错,白云,牛羊成群,百鸟歌唱。歌曲为我们呈现了一幅西北大草原的动人画面。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西北,感受西北。 【设计意图】 多彩的画面和着优美抒情的歌曲,瞬间把学生带到了那一望无际,牛羊成群的大草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新课的学习。 二、推进新课 教师(出示教学目标,学生齐读):请大家在学习中时刻牢记目标,带着目标学习。

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优质公开课课教案优秀

第一节区域特征 一、学习目标 1、阅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明确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和以高原、盆 地为主的地形。 2、明确西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其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能初步 探讨其形成原因 3、运用地图和材料,说出西北地区的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明确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状况。 4、运用资料分析归纳西北地区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并能提出合 理化的治理建议。 二、教学重点: 1、干旱的自然环境和区域内部差异。 2、草原与牧场的分布及主要优良畜种。 3、土地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三、教学难点 1、西北地区东西差异。 2、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四、教学方法 自学、检测、讲练结合,多媒体直观演示等。 五、教学课型 新授课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投影:西北地区景观图,师指图问:同学们知道在哪个地理区域能看 到这些景观吗?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区域特征。 出示目标:投影学习目标。(学生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承转)为了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需要同学们认真紧张地自学。 自学指导一: 认真阅读教材70—72页,完成下列题目,并在课本上标出答案。时间5分钟。 1、西北地区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等行政区域的大部分,面积约占全国的______。 2、西北地区地处大陆内部,属于典型的________________,干旱和 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河流稀少。_______是本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 3、西北地区自然环境东西差异明显,自东向西依次为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北地区河流很少且多为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河;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沙漠,位于 盆地。 5.西北地区地形以和为主,主要地形区有 高原、盆地、盆地等。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检测: 1、投影:西北地区图,学生看图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 2、投影:中国政区图,学生看图说出西北地区的具体范围。 3、投影:西北地区地形图,学生看图回答西北地区主要的山脉及地形区名称。 4、投影:西北地区地形图,学生看图回答西北地区主要的河流。 5、投影:我国气候图,学生看图回答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 6、投影:我国干湿地区图,学生看图回答西北地区主要的干湿地区。后教: 师讲:西北地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特别是干旱面积更大,所以干旱是本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引导学生分析干旱的原因。(转)西北地区各地的干旱程度是否一致呢? 投影:西北地区降水量分布图。 引导学生分析自东向西降水量的变化及植被变化。 总结:西北地区地处大陆内部,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植被自东向西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本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因素是水源。 (转)西北地区有“有水则有地,无水则无田”的说法。当地人民凭借河流、冰雪融水、地下水等水源,发展农业生产,一些地方成为著名的灌溉农业区。 投影:西北地区农业图

信阳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信阳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特色农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最活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现代农业全部特征。特色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农业地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信阳市特色农业发展已有长足进步。 一、创汇产品绩效裴然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能够打入国际市场出口创汇的农产品,是特色农业典型代表。全市出口创汇农产品项目虽少,但质量精良,绩效裴然。 1、固始柳编经济效益可观。固始柳编以三河尖乡为中心,辐射带动往流、桥沟、观堂、丰港、徐集等乡镇,主要产品有柳、木、藤、草及其混编工艺制品20个系列128O0多个品种,年生产能力3000万套(件),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86个国家和地区。全县柳编业实现销售收入2亿多元,年创利税2910万元,创汇2800万美元。 2、商城猪鬃制品广泛用于各工业领域。由于猪鬃是不能工厂化人工合成的天然产品,所以成为一枝独秀、长盛不衰的特色产品。商城县中原制鬃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出口猪鬃和鬃制品专业生产厂家,主要生产猪鬃和鬃刷两大类产品,全部出口到美国、英国、瑞士、日本、韩国、荷兰、毛里求斯、瑞典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实现产值11536万元,完成销售收入9034万元,创汇876万美元,利税1020万元。 3、新县植物制品以天然、无公害见长。植物叶加工出口创汇55万美元,油茶饼加工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茶叶精加工出口创汇50万美元。 4、紫云英种子出口,以商城、固始等县为主。全市每年紫云留种10余万亩,常年收购350一400万公斤。除了畅销南方各省,而且向日本、韩国出口。全市年出口紫云英种子35O0吨,创汇455万美元。 5、潢川樱桃谷鸭产业富民效应显著。潢川华英集团,引进英国樱桃谷鸭养殖加工技术,建祖代鸭场1个,父母代种鸭场5个,父母代种鸡场2个,大型养殖基地36个,饲料厂4个,鸭加工生产线7条,鸡加工生产线1条,羽绒加X-生产线2条,具备年屠宰加工樱桃谷鸭7000万只,肉鸡2000万只,熟食10000吨,羽绒5000吨,饲料46万吨的生产能力。产品畅销北京、上海、武汉、郑州等大中城市,并远销日、韩、英、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中东和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占有率达到同行业的30%。2004年,销售产值18.1亿元,销售收入17.5亿元,利税5000万元,出口创汇1100万美元。现今,华英集团走“公司+基地+农户”发展之路,已辐射带动3万农户10万余人脱贫致富奔上了小康。

2020年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2020年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为了深入了解我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根据xx市一村一品发〔20xx〕6号文件精神及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近期,我站就全县休闲农业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采取采取重点调研与全面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县休闲农业经营实体及休闲农家明星村展开调研工作。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休闲农家 此次重点调研了我县樱桃沟景区的休闲农家发展情况,按30%的比例抽取了27户进行了入户走访。27户休闲农家从业人数147人,经营面积90.8亩,总收入395.3万元,其中种养业收入11.87万元占总收入的3%,服务业收入343.3万元占总收入的87%,其他收入占10%。年人均纯收入1.4万元。 休闲农庄 1.西乡县钧鑫农场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集生态农业,旅游观光,餐饮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场。该农庄占地面积400亩,总资产1420万元,单日最大可接待游客260人次,拥有住宿床位8张,可提供餐位26桌。该农庄从业人数49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32人,带动农户328户,年营业收入543万元,利润16 2.9万元,从业人员

年人均纯收入1.5万元。 2.陕西西乡一品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葡萄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示范园。该园区包含了葡萄采摘体验及茶园观光两个项目,以休闲农庄模式开展生产经营。该农庄占地面积200亩,总资产600万元,单日最大可接待游客120人次,可提供餐位12桌。该农庄从业人数60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50人,带动农户180户,年营业收入1800万元,利润120万元,从业人员年人均纯收入1万元。 休闲农业园区 1.陕西东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西乡县沙河镇枣园村,距县城10公里。该公司是以绿茶种产销为一体的产业园区,园区占地面积XX亩,总资产6686万元,单日最大可接待游客50人次,可提供餐位5桌。该农庄从业人数590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500人,带动农户4000户,年营业收入4060万元,利润230万元,从业人员年人均纯收入 2.5万元。 2.西乡县峡口镇江榜村茶产业休闲农业示范园。位于西乡县峡口镇江榜村,距县城30公里。该园区以绿茶种植为主要产业,占地3500亩,总资产500万元,单日最大可接待游客40人次,可提供餐位4桌。该农庄从业人数230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180人,带动农户3250户,年营业收入2500万元,利润100万元,从业人员年人均纯收入1.4万元。 休闲农家明星村 西乡县峡口镇江榜村是此次调研的明星村,该村有休闲农家标示

平南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平南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平南县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加大科技投入,转变作风服务“三农”,求真务实狠抓“双增”,认真抓好特色农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收购农民的粉葛,今年的收购价是2.8元/斤,经过加工后可以增值到4元/斤,每年像我这样的加工厂要加工200万斤,全思旺镇有大大小小的加工厂24家”,思旺镇金通葛薯合作社董事长陆其锦说。思旺镇种植粉葛1.5万亩,思旺镇成为全国有名的粉葛生产、加工基地。通过企业带动,平南县石硖龙眼、团罗茶等50个农业品牌获得了国家注册商标,所产的石硖龙眼荣获全国农博会金奖;茶叶“石上银针”获世界茶博会金奖;获国家和自治区优质产品9项。目前有览众山食品公司、广西三桂食品公司、广西大肉余甘果有限公司、富艺公司、红心食品公司、仙珠食品公司、宝马加工厂、雄深酒业公司、县食品公司、大安和味酱料厂、六陈桂油厂等一批经济实力较强、装备较先进、技术水平较高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这些企业与农民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特色农业的能力。广西三桂食品公司在官成镇、大新镇、丹竹镇与当地2000多户农民共建基地,种植红薯3000多亩。2013年,平南县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或者“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带动农户发展特色农业20多万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官成镇的红薯种植技术有独到的一套,关键有几点,一是用嫩苗倒过来种,二是用粮虫净防治地下害虫,三是关键时候把垄翻开施用花生麸和复合肥并重新培土,一造4000—5000斤,产值约5000元,

大多加工成了红薯干,亩产值达8000元。”官成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胡善柏说。官成镇岭西村、官东村、新新村等种植红薯共4000多亩,八宝村的莫二,种植红薯25亩,加工成红薯干出售,收入达18万多元。仅红薯一项,平南县引进了桂薯131、桂薯127、桂组薯1号、广丰787等新品种,科技人员选育出东皇一号新品种。平南县实行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承包机制,构建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农户的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通道,大力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科技推广工作稳步推进。平南县还建立了25个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并在全县掀起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活动。“阳光工程”培训2050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1500人,农业创业培训50人,农业专项技术培训500人。2013年,全县引进新品种20多个,新技术5项。“在茶园中间种桂花树肉桂树改善茶园的景观和生态环境,维持茶园生态平衡,施肥主要以沼液、和饼肥为主,采用农业生态综合控制技术防治害虫,稻草覆盖保水控草,增加有机质,夏伐增加春茶产量,茶叶生产综合应用这些技术,在全国也是领先水平。”平南县经作站站长龙柱祥说。为了发展特色农业,平南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中共平南县委员会、平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县财政每年投入500万切块资金(500万切块资金中包含农林水利畜牧等,用于农业方面的,实际去年30万,前年50万专项资金用于发展蔬菜生产),平南县围绕农业现代化深化农村改革,利用好新一轮土地流转政策,在东华乡、安怀镇和官成镇等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小块并大块”试点,实施“小块并大块”面积8500多亩,合并后大的田块面积由15亩,一般的有7—8亩。“小块并大块之前200元/亩的租金都没有人要,合并

新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新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作者:袁玉丽余秀华 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4年第23期 新县植保站袁玉丽 新县原种场余秀华 近年来,新县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 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特色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新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一)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2013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3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12.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 946元,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近年来,通过农作物新品种、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粮油高产创建、高产示范的辐射带动,全县粮油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不断提高,2013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2亿kg,较2005年增长10%以上;油料总产量2 900多万kg,较2005年增长近90%。 (三)特色种植初具规模 一是加快优质粮油和茶叶基地建设。超级稻年种植面积达1.07万hm2,双低油菜0.67万 hm2,花生0.53万hm2,其中地膜花生0.2万多hm2,优质茶叶基地面积发展到1.3万hm2。二 是蔬菜产业发展迅速。2007年以来,新县制定和出台了扶持蔬菜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共扶持 和培育发展蔬菜种植大户300多家,建设大棚蔬菜基地面积近266.67hm2,年创经济效益达3 600多万元。三是扶持发展中药材产业。截至2013年底,全县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和改造利用 野生中药材基地面积共0.2万hm2。2014年又新发展葛根、杭白菊、红豆杉等中药材种植基地466.67hm2。 (四)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 目前,全县共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15家。2013年,新林茶业、安太植物 油两大农业产业化集群被省政府审核认定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新林公司荣获了“中国茶 叶行业百强”称号,安太公司的“安太”牌山野菜荣获“河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羚锐” 商标被评为全国著名驰名商标;全县共有认证有机产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6个。 (五)农业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全县共发展粮油、茶叶、中药材、果蔬等特色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317余家,其中, 省级示范社5家,市级示范社27家,家庭农场34家,农村经纪人2 200多人。 (六)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成效明显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

蒙阳新星学校活页教案纸 年级八年级学科地理主备人王娜备课时间课题西北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1 课型新授课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我国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西北地区有哪些主要地形区?地形具有什么特点?3.西北地区气候的突出特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重难点重点: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难点:西北地区的气候对河流、植被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自东向西植被有什么变化规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重点难点突破措施 1.利用西北地区地形图分析西北地区的位置、地形分布特点。 2.根据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分析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及原因。 问题预设 不管是自然环境,还是人们的生活,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同,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就是干旱;是什么原因导致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的?干旱的气候对西北地区的河流有什么影响?景观又有什么影响?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你能读出那些信息? 预习问题反馈 板书设计 亮点与反思亮点:反思:

学习流程及内容设计时间安排及学法指导 一.新课导入 教师说出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漠孤烟直” ,分别描述哪里的自然景观? 二.出示目标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 三.自主学习 1.对照教材72---74页的内容,完成《自主学习指导课程》123---124页“自主探究”的相关题目。 2.细读教材,勾划出重点、疑点内容。(分不同颜色进行勾划,并注意标注)。 四.合作探究 学习活动:草原和荒漠 1.位置和范围 教师板图西北地区,学生观察教材图8.3和教师板图,说出西北地区阶梯位置和范围,并在填出大兴安岭、长城、昆仑山、阿尔金山。 (1)西北地区大体位于我国地势的第几阶梯? (2)从图中说出西北地区的大体范围。 2.地形 读教材图8.3,分析得同出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地区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地区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并根据图8.3在板图上填出主要地形区。 3.气候 西北地区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降水分布有什么特点? 读教材,并根据图8.3,从海陆位置、地形的阻挡分析西北地区降水较少的原因和降水分布特点。 4.河流 让学生在图8.3中找出西北地区的主要内流河塔里木河。 西北地区河流多以什么河为主?其原因是什么? 5.景观 完成P73活动,认识西北地区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 让学生根据西北地区降水分布特点来分析西北地区景观变化原因。 五.归纳梳理 学生回忆整节课所学内容,并自主归纳所学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 六.当堂达标 教师选取合适的中考题目,利用多媒体出示给学生,学生快速完成,同桌之间交换检查对错,检验掌握情况。 1、教师充满激情提出问题,学生积极思考回答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点明重点、难点),学生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 3.教师出示“自学指导”,学生通过完成“自学指导”的两个题目,继而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明确教材大意。 4.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指导课程》,同桌之间相互交换进行纠错,并交流自学收获,提出疑难问题相互讨论。 5.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存在的疑点、难点内容,并自主归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派代表阐述各组观点,比较哪一组表现更好,提出表扬。 6.学生自主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 7.链接中考,体验成功。 作业布置:完成《自主学习指导课程》“达标测评”部分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 中国地理-西北地区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高二地理导学案(二)

我国第二大盆地盆地 (2)填写出图中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地理名称A 山脉,B 山脉,C 山脉,D 山脉, E 山脉, F 山脉, G 山脉, H 山脉,I 平原,J 平原,K 高原,L 盆地,M 盆地,N 盆地,②河 2、气候特征 西北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属于干湿地区中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大,日照强,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过程:位置:深居远离水汽难以到达;环绕面积广大高原隆起,阻隔水汽进入 新疆的塔里木盆地贺兰山以西贺 兰 山 内蒙古高原东部 年降水量不足毫米毫米以下毫米以上 干旱程度极端干旱区干旱区半干旱的草原地带 自然景观和(只在—些高耸的山地迎风 坡,降水稍多,山顶冰雪覆盖。山地降水和冰 雪融水成为绿洲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3、河湖特征 (1)西北地区河湖稀少,以内流河、内流湖为主。主要河流:塔里木河、伊犁河、黄河、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主要湖泊:博斯腾湖、艾丁湖、罗布泊 (2)河流的水文特征: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山岭重重阻隔,降水少,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水量小,有大片无流区;汛期短,主要出现在夏季;植被覆盖率低,河流含沙量大;黄河上游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4、植被特征 西北地区降水的不同表现在植被的变化上,本区植被以和为主。内蒙古高原东部是典型的温带草原,内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区为温带荒漠,基本以贺兰山为界。 5、资源状况 地名主要矿产地名主要矿产新能源 霍林河白云鄂博太阳能和风能 石嘴山金昌 玉门和田宝石

间形印度洋 塔里木盆 地南疆,天山和 昆仑山之间 封闭的椭 圆形 暖温带 极少<50毫 米 内流河以塔里木 河最长 极差,多流动沙丘 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工程 (1)西气东输的原因: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调整能源;我国油气资源的开发重点在; (2)西气东输线路:起点;终点;全长;经过的省区;(3)西气东输的影响: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提高促进对环境的影响 【探究篇】 自主探究:右下图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 (1)从自然和市场条件分析甲地建设风力发电基地 的不利因素。(6分) (2)分析乙地风能资源贫乏的原因.该地正 在开发的可再生常规能源是什么? 合作探究1:读“新疆河流和城市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l)据图分析新疆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有何特点? (2)该地区河流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3)图中八地农产品(如葡萄和哈密瓜等)质地优良,其主 要原因是什么? (4)新疆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什么?它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合作探究2:根据图示信息,完成 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自然景观以() 为主,成因是 2.图示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区 是,限制农业的主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