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英语》课程规范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规范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规范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规范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5.1 课程基本信息(表5-1)

表5-1 “大学英语”课程基本信息

5.2 课程性质与任务

5.2.1课程性质

《大学英语》是我院各专业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为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的学习和运用提供了语言基础。本课程遵循“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课堂讲授和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训练,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英语基础知识,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学生参加英语AB级考试创造条件,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5.2.2.课程任务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能够借助词典翻译和阅读有关英语业务资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和职业意识,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5.3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的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力和敏感性,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技能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在涉外交际活动和就业需要中进行简

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继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5.3.1 知识目标

A1:提高学生的听、说、写能力。

A2:掌握基本句型。

A3: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如appear to be,go public,in addition to。

A4: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知识点。

A5:掌握信封的基本格式。

A6:了解简单的西方餐桌礼仪,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A7:掌握文章《饭桌生意经》的大意以及布局。

A8:学习并理解文章《饭桌生意经》的重难点词汇及句式。

A9:掌握英语邀请函的书写格式。

A10:学生通过查阅与讨论的形式解决课后习题。

A11:掌握运输安全标识的英文表达。

A12:熟悉五种常见运输方式的优势与弊端。

A13:加强对定语从句的语法规则的学习。

A14:通过对英文招聘信息的学习,掌握求职广告的五大方面(职位描述,公司介绍,资格条件,联系信息等方面)。

A15:深入理解阅读文章,掌握重点词汇及句型。

A16:分析课文结构,掌握课文大意,了解未来职业发展趋势。

A17:学会英文求职信的写作。

A19:学会用英语进行产品描述。

A20:掌握iPod安全使用手册。

A21:熟悉大学校园场景中英文会话的常用表达。

A22:了解大一新生的体验和及其生存之道。

A23: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点,如:catch up with, imagine等。

A24:了解通知的英文写作格式。

A25:了解有关名词单复数的语法规则。

A26:掌握有关食物的常见词汇与表达。

A27: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

A28: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如end up,put on,underestimate等。

A29:掌握冠词的用法。

A30:掌握英文菜单的写作方法。

A31:熟悉有关探讨学习方法英文会话的常用表达。

A32:了解不同的学习风格及SQ3R学习法。

A33:掌握情态动词的用法。

A34:掌握英文邀请函的书写格式及常用表达。

A35:通过对一些数码产品的图片导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A36:学习并理解《大学生使用苹果平板电脑能学好吗?》文章的重要语言点。

A37:掌握《大学生使用苹果平板电脑能学好吗?》文章的大意。

A38:通过团队合作解决课后习题。

A39:熟悉英语B级考试的题型、考试大纲及应试技巧。

A40:通过对Michael Jackson 整容话题的讨论,帮助学生识记关于美的词汇,

提高听力技巧。

A41:深入理解人类之美文章,掌握重点词汇及句型。

A42:分析课文结构,掌握课文大意。

A43:学会通过下定义的方法进行段落写作。

5.3.2 能力目标

B1: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B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B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B4:使学生具有分析基本句型的能力。

B5: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英文信封。

B6:引导学生能用规范的英语句式表达餐饮类话题。

B7:使学生理解英语文章的书写布局。

B8:在日常的英语表达中正确使用重难点词汇。

B9:能使学生正确的书写英语邀请函。

B10:帮助学生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B11:用英语对安全标识进行描述。

B12:根据不同货物的特征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B13:将语法规则运用到习题练习当中。

B14:学会如何通过上下文情景语境猜出对话空缺词汇;学会如何通过捕捉关键词来了解听力句子大意。

B15:掌握并应用重点词汇、短语,比如relate to,attribute to,in increased, demand等等。

B16:如何分析英语文章的课文结构安排;如何找出各个领域所需的人才。

B17:学会如何进行英文求职信的写作。

B18: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B19:灵活运用英语进行有关大学生活的情景对话。

B20:掌握英文通知写法。

B21:完成有关名词单复数的习题。

B22:使学生能够把握听力大意以及填写缺失信息。

B23:学生把握课文中的语言知识点。

B24:学生能够分析句子中冠词的具体用法。

B25: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英文菜单的写作。

B26:学会用英文进行有关学习方法探讨的对话。

B27:根据文中介绍,找准自己的学习风格。

B28:用英文书写邀请函。

B29: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与听力能力。

B30:使学生能把学到的语言点运用到日常的英语表达。

B31: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每段的中心意思。

B32: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B33:强化B级考试的应试技巧,提高准确率。

B34:学会如何通过上下文情景语境猜出对话。

B35:掌握并应用重点词汇、短语,比如characteristic,plump,view 等等。

B36:如何分析英语文章的课文结构安排;如何找出各段主题句。

B37:如何通过下定义的方法写段落。

5.3.3素质目标

C1:激发学生了解知名国际知名组织的兴趣。

C2:激发学生了解知名搜索引擎的兴趣。

C3:激发学生的用英语写作信封的兴趣。

C4:培养学生对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别的认识。

C5: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6:培养学生对于西方饭桌礼仪的规范认知。

C7:培养学生在公共场合的安全意识。

C8:能够学会对比,做出合理的选择。

C9: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10:培养学生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C1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C12:提高产品鉴别和选择的能力。

C13:养成安全操作产品的好习惯。

C14: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懂得珍惜、享受美好大学时光。

C15:学生能够掌握食物的有关知识并在大学里能够拥有健康的饮食。

C16:激发学生如何拥有健康的饮食。

C17:激发学生能够阅读英文菜单的兴趣。

C18:养成科学良好的学习习惯。

C19:了解西方邀请的习俗。

C20:培养学生对于现代数码产品的深刻认知。

C21: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22:培养学生对于使用平板电脑学习的正反面辨认能力。

C23:减轻应考压力,轻松面对考试。

C24:培养学生审视美的能力。

C25:鼓励学生提升个人内在美。

5.4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5-2)

表5-2“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5.5 “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方案

“大学英语” 教学设计方案见表5-3。

表5-3 “大学英语” 教学设计总表

课程名称(学习领域):大学英语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的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力和敏感性,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技能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在涉外交际活动和就业需要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继

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1.知识目标

A1:提高学生的听、说、写能力。

A2:掌握基本句型。

A3: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如appear to be,go public,in addition to。

A4: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知识点。

A5:掌握信封的基本格式。

A6:了解简单的西方餐桌礼仪,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A7:掌握文章《饭桌生意经》的大意以及布局。

A8:学习并理解文章《饭桌生意经》的重难点词汇及句式。

A9:掌握英语邀请函的书写格式。

A10:学生通过查阅与讨论的形式解决课后习题。

A11:掌握运输安全标识的英文表达。

A12:熟悉五种常见运输方式的优势与弊端。

A13:加强对定语从句的语法规则的学习。

A14:通过对英文招聘信息的学习,掌握求职广告的五大方面(职位描述,公司介绍,资格条件,联系信息等方面)。

A15:深入理解阅读文章,掌握重点词汇及句型。

A16:分析课文结构,掌握课文大意,了解未来职业发展趋势。

A17:学会英文求职信的写作。

A19:学会用英语进行产品描述。

A20:掌握iPod安全使用手册。

A21:熟悉大学校园场景中英文会话的常用表达。

A22:了解大一新生的体验和及其生存之道。

A23: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点,如:catch up with, imagine等。

A24:了解通知的英文写作格式。

A25:了解有关名词单复数的语法规则。

A26:掌握有关食物的常见词汇与表达。

A27: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

A28: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如end up,put on,underestimate等。

A29:掌握冠词的用法。

A30:掌握英文菜单的写作方法。

A31:熟悉有关探讨学习方法英文会话的常用表达。

A32:了解不同的学习风格及SQ3R学习法。

A33:掌握情态动词的用法。

A34:掌握英文邀请函的书写格式及常用表达。

A35:通过对一些数码产品的图片导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A36:学习并理解《大学生使用苹果平板电脑能学好吗?》文章的重要语言点。

A37:掌握《大学生使用苹果平板电脑能学好吗?》文章的大意。

A38:通过团队合作解决课后习题。

A39:熟悉英语B级考试的题型、考试大纲及应试技巧。

A40:通过对Michael Jackson 整容话题的讨论,帮助学生识记关于美的词汇,提高听力技巧。

A41:深入理解人类之美文章,掌握重点词汇及句型。

A42:分析课文结构,掌握课文大意。

A43:学会通过下定义的方法进行段落写作。

2.能力目标

B1: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B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B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B4:使学生具有分析基本句型的能力。

B5: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英文信封。

B6:引导学生能用规范的英语句式表达餐饮类话题。

B7:使学生理解英语文章的书写布局。

B8:在日常的英语表达中正确使用重难点词汇。

B9:能使学生正确的书写英语邀请函。

B10:帮助学生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B11:用英语对安全标识进行描述。

B12:根据不同货物的特征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B13:将语法规则运用到习题练习当中。

B14:学会如何通过上下文情景语境猜出对话空缺词汇;学会如何通过捕捉关键词来了解听力句子大意。

B15:掌握并应用重点词汇、短语,比如relate to,attribute to,in increased, demand等等。

B16:如何分析英语文章的课文结构安排;如何找出各个领域所需的人才。

B17:学会如何进行英文求职信的写作。

B18: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B19:灵活运用英语进行有关大学生活的情景对话。

B20:掌握英文通知写法。

B21:完成有关名词单复数的习题。

B22:使学生能够把握听力大意以及填写缺失信息。

B23:学生把握课文中的语言知识点。

B24:学生能够分析句子中冠词的具体用法。

B25: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英文菜单的写作。

B26:学会用英文进行有关学习方法探讨的对话。

B27:根据文中介绍,找准自己的学习风格。

B28:用英文书写邀请函。

B29: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与听力能力。

B30:使学生能把学到的语言点运用到日常的英语表达。

B31: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每段的中心意思。

B32: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B33:强化B级考试的应试技巧,提高准确率。

B34:学会如何通过上下文情景语境猜出对话。

B35:掌握并应用重点词汇、短语,比如characteristic,plump,view 等等。

B36:如何分析英语文章的课文结构安排;如何找出各段主题句。

B37:如何通过下定义的方法写段落。

3.素质目标

C1:激发学生了解知名国际知名组织的兴趣。

C2:激发学生了解知名搜索引擎的兴趣。

C3:激发学生的用英语写作信封的兴趣。

C4:培养学生对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别的认识。

C5: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6:培养学生对于西方饭桌礼仪的规范认知。

C7:培养学生在公共场合的安全意识。

C8:能够学会对比,做出合理的选择。

C9: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10:培养学生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C1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C12:提高产品鉴别和选择的能力。

C13:养成安全操作产品的好习惯。

C14: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懂得珍惜、享受美好大学时光。

C15:学生能够掌握食物的有关知识并在大学里能够拥有健康的饮食。

C16:激发学生如何拥有健康的饮食。

C17:激发学生能够阅读英文菜单的兴趣。

C18:养成科学良好的学习习惯。

C19:了解西方邀请的习俗。

C20:培养学生对于现代数码产品的深刻认知。

C21: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22:培养学生对于使用平板电脑学习的正反面辨认能力。

C23:减轻应考压力,轻松面对考试。

C24:培养学生审视美的能力。

C25:鼓励学生提升个人内在美。

课程内容

https://www.doczj.com/doc/c75478303.html,anization(组织):主要学习各领域知名公司的Logo,了解谷歌公司的发展历史,掌握信封的英文填写方法,辨别英语中的五种基本句型。

2.Business Meals(商务会餐):掌握商务宴请中的座次安排要领,了解不同时间段商务

用餐的特征以及文明的就餐礼仪,学会主被动语态的转换。

3.Transportation(交通运输):学习掌握常用运输标识的英文表达,掌握五种常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和弊端,学会填写国际快递货运单,了解投诉信的结构及特点,掌握定语从句的使用原则。

4.Career(职业生涯):了解不同职业的职业要求,未来就业趋向、择业原则以及用人单位的聘用标准,学习制作英文求职简历。

5.Products(产品):根据商品的不同属性描述和选择商品,掌握iPod安全使用手册,用英语编写产品简介,展示产品的不同属性,进一步熟悉主谓一致的语法规则。

6.考试复习:掌握1-5当中的知识点,加强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能力训练,以单元测试题为辅助,强化应试技巧。

7.College(大学生活):了解大一新生的生活,了解大一新生的生存之道,掌握英文通知的书写,强化名词复数的语法规则。

8.Food(饮食):掌握有关食物的英文表达,了解有关节食的话题,了解国外大学生的饮食结构,强化有关冠词的语法规则。

9.Learning(学习):学习用英语探讨有关学习方法的话题,了解不同的学习风格,掌握SQ3R学习法,掌握情态动词的用法,学习书写英文邀请函。

10. Digital age(数码时代):了解电子产品的发展现状,了解平板电脑和学习的关系。

11.B级考试辅导:了解和掌握英语B级考试的题型、难度、命题大纲及做题方法和技巧。

12.Fashion & beauty(时尚与美):了解有关整形美容的话题,掌握讨论时尚的相关英文表达,了解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内涵。

13.考试复习:掌握7-12当中的知识点,加强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的能力训练,以单元测试题为辅助,强化应试技巧。

学习情境

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

采用教授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掌握本课程知识目标所要求的知识、具备本课程能力目标所要求的能力、养成本课程素质目标所要求的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利用学院提供的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投影仪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

实施场所:

多媒体教室、听力语音室。

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考试采取闭卷方式。通过考核,使学生掌握和熟练掌握上述知识和技能要求部分所提出的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资源:

1.教材

《新职业英语》(1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前景实用英语》(1册)复旦大学出版社。

2.参考书

《新职业英语教师用书》(1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前景实用英语教师用书》(1册)复旦大学出版社。

3.其他

与本课程教材配套的PPT课件、语音素材、教学视频及图片。

学生能力要求:

1. 具有流体力学等力学基础知识;

2. 具有热工理论基础知识;

3. 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

4. 具有查阅行业相关资料、分析判断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教师能力要求:

1.熟悉高等职业教育规律,遵守教育教学法规,热爱教育事业;

2.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或本行业相关工程技术资格证书;

3.具有一定的教学内容设计能力及授课技巧,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能力等,以利于教学和课程的改革。

5.5.1 Organization(组织)(表5-4)

表5.4 组织学习情境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准备活动与听力理解

2:导入与阅读理解

3:课文语言知识点

4:写作与语法

5:习题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A1:提高学生的听、说、写能力。

A2:掌握基本句型。

A3: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如appear to be,go public,in addition to。

A4: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知识点。

A5:掌握信封的基本格式。

2. 技能目标

B1: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B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B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B4:使学生具有分析基本句型的能力。

B5: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英文信封。

3. 素质目标

C1:激发学生了解知名国际知名组织的兴趣。

C2:激发学生了解知名搜索引擎的兴趣。

C3:激发学生的用英语写作信封的兴趣。

教学条件

教材、课件。

5.5.2 Business Meals(商务会餐)(表5-5)

表5-5商务会餐学习情境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准备活动与听力理解

2.导入与阅读理解

3.课文语言知识点

4.写作与语法

5.习题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A6:了解简单的西方餐桌礼仪,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A7:掌握文章《饭桌生意经》的大意以及布局。

A8:学习并理解文章《饭桌生意经》的重难点词汇及句式。

A9:掌握英语邀请函的书写格式。

A10:学生通过查阅与讨论的形式解决课后习题。

2. 技能目标

B6:引导学生能用规范的英语句式表达餐饮类话题。

B7:使学生理解英语文章的书写布局。

B8:在日常的英语表达中正确使用重难点词汇。

B9:能使学生正确的书写英语邀请函。

B10:帮助学生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素质目标

C4:培养学生对中西方餐桌礼仪的差别的认识。

C5: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6:培养学生对于西方饭桌礼仪的规范认知。

教学条件

教材、课件。

5.5.3 Transportation(交通运输)(表5-6)

表5-6 交通运输学习情境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 准备活动与听力理解

2. 导入与阅读理解

3. 课文语言知识点

4. 写作与语法

5. 习题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A11:掌握运输安全标识的英文表达。

A12:熟悉五种常见运输方式的优势与弊端。

A13:加强对定语从句的语法规则的学习。

2. 技能目标

B11:用英语对安全标识进行描述。

B12:根据不同货物的特征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B13:将语法规则运用到习题练习当中。

3. 素质目标

C7:培养学生在公共场合的安全意识。

C8:能够学会对比,做出合理的选择。

教学条件

教材、课件。

5.5.4 Career(职业生涯)(表5-7)

表5-7 职业生涯学习情境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准备活动与听力理解

2.导入与阅读理解

3.课文语言知识点

4.写作与语法

5.习题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A14:通过对英文招聘信息的学习,掌握求职广告的五大方面(职位描述,公司介绍,资格条件,联系信息等方面)。

A15:深入理解阅读文章,掌握重点词汇及句型。

A16:分析课文结构,掌握课文大意,了解未来职业发展趋势。

A17:学会英文求职信的写作。

2. 技能目标

B14:学会如何通过上下文情景语境猜出对话空缺词汇;学会如何通过捕捉关键词来了解听力句子大意。

B15:掌握并应用重点词汇、短语,比如relate to,attribute to,in increased, demand

等等。

B16:如何分析英语文章的课文结构安排;如何找出各个领域所需的人才。

B17:学会如何进行英文求职信的写作。

3. 素质目标

C9: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10:培养学生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C11: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条件

教材、课件。

5.5.5 Products(产品)(表5-8)

表5-8产品学习情境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准备活动与听力理解

2.导入与阅读理解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A19:学会用英语进行产品描述。

A20:掌握iPod安全使用手册。

2. 技能目标

B18: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3. 素质目标

C12:提高产品鉴别和选择的能力。

C13:养成安全操作产品的好习惯。

教学条件

教材、课件。

5.5.6 College(大学)(表5-9)

表5-9 大学学习情境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 准备活动与听力理解

2. 导入与课文知识点

3. 阅读理解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A21:熟悉大学校园场景中英文会话的常用表达。

A22:了解大一新生的体验和及其生存之道。

A23: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点,如:catch up with, imagine等。

A24:了解通知的英文写作格式。

A25:了解有关名词单复数的语法规则。

2. 技能目标

B19:灵活运用英语进行有关大学生活的情景对话。

B20:掌握英文通知写法。

B21:完成有关名词单复数的习题。

3. 素质目标

C14: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懂得珍惜、享受美好大学时光。

教学条件

教材、课件。

5.5.7 Food(食物)(表5-10)

表5-10 食物学习情境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1. 准备活动与听力理解

2. 导入与课文知识点

3. 阅读理解

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A26:掌握有关食物的常见词汇与表达。

A27: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

A28: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如end up,put on,underestimate等。

A29:掌握冠词的用法。

A30:掌握英文菜单的写作方法。

2. 技能目标

B22:使学生能够把握听力大意以及填写缺失信息。

B23:学生把握课文中的语言知识点。

B24:学生能够分析句子中冠词的具体用法。

B25: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英文菜单的写作。

3. 素质目标

C15:学生能够掌握食物的有关知识并在大学里能够拥有健康的饮食。

C16:激发学生如何拥有健康的饮食。

C17:激发学生能够阅读英文菜单的兴趣。

教学条件

教材、课件。

5.5.8 Learning(学习)(表5-11)

表5.11 学习学习情境

学习任务

教学项目:

大学英语B

大学英语B1 一、交际英语 1.- Could you do me a favour and take these books to my office? - Sure, _______. A.for pleasure B.I could C.my pleasure D.more pleasure 答案:C 2.- I wonder if I could use your computer tonight? - ___________ I'm not using it right now. A.Sure, here you are. B.I don't know. C.It doesn't matter. D.Who cares? 答案:A 3.- Thank you for calling. - _________ A.Don't mention it. B.That's fine. C.Nice talking to you. D.Call back again. 答案:C 4.- Hey, Tom, what's up? - __________ A.Yes, definitely! B.Oh, not much. C.What is happening in your life? D.You are lucky. 答案:B 5.- Is Johnthere? - _________ A.Speaking. B.I'm not Mary. C.Who are you? D.Mary is well today. 答案:A 二、阅读理解 The clock struck eleven at night. The whole house was quiet. Everyone was in bed except me. Under the strong light, I looked sadly before me at a huge pile of that troublesome stuff(东西)they call "books". I was going to have my examination the next day. "When can I go to bed?" I asked myself. I didn't answer. In fact, I dared not. The clock struck twelve. "Oh, dear!" I cried. "Ten more books to read before I can go to bed!" We pupils are the most pity creatures in the world. Dad does not agree with me on this. He did not have to work so hard when he was a boy. The clock struck one. I was quite desperate (绝望的)now. I forgot all I had learned. I was too tired to go on. I did the only thing I could. I prayed, "Oh God, please help me pass the exam tomorrow. I do promise to work hard afterwards, Amen." My eyes were so heavy that I could hardly open them. A few minutes later, with my head on the desk, I fell asleep. 6.The writer was sleeping and dreaming. A.T B.F 答案:B 7.The writer is a young teacher.

录像课摄录要求模板

录像课摄录要求 一、技术标准 1、视频:500线以上,送审成品刻录成DVD数据光盘,视频格式为MPEG2,画幅720×576,宽高比4:3,场序下场在先,帧率25帧/秒,制式PAL,码率8M以上。 2、色彩:色还原正常,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3、声音:声音拾取清晰,无明显失真,音量适中,前后一致。音频模式为16位,立体声,码率224Kbps以上,采样频率48,000 Hz。 4、同步:信号稳定,无色闪或画面跳变。 二、节目格式 1、片头:蓝底10秒开始—片头第1页—片头第2页—片头第3页—片头第4页; 2、上课时间:每节课为一个标准课时40分(±3分)。 3、片尾:蓝底10秒。 4、主要教学环节可以加字幕提示。 三、拍摄要求 1、拍摄:画面稳定,聚焦清晰;画面推拉摇移跟等运动(包括起幅落幅)平稳。一般要求3个机位拍摄,一个主机位拍摄老师;一个学生机位拍摄学生,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该机位镜头要及时对准学生拍摄。一个机位作为机动辅助机位,辅组拍摄黑板板书特写、

辅组拍摄老师讲课、辅助拍摄学生书写或表情的特写等细节。3个机位要求在一条轴线上,也就是教室的一侧,防止镜头穿帮。每个机位都要求使用三角架,防止镜头抖动。 2、取景:老师景别主要以近景为主(带少量学生背影),特写和全景为辅;学生景别主要以中景、近景为主;特写和全景为辅;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景别的适时变换。 3、构图:突出拍摄主体,符合美学原理,充分考虑画面的方向性。 4、抓拍:熟悉课程内容和进程,及时抓拍有关画面(运用机动辅助机位);注意特写的应用,清楚展现有关细节。 5、切换:画面切换准确、及时、流畅、无跳跃,切换方式用硬切或迭化;合成画面要始终保持教学进程、内容的完整展示。 6、布景:演播室的布置尽量符合一般课堂教学环境;如在教室或其他地方拍摄要注意环境的整洁,光线充足,隔音好;注意投影机和银幕的位置。 7、灯光:均匀平衡布光,有条件应打一些轮廓光(逆光),注意环境中的反光物体(如黑板)。 8、录音:要求老师用无线话筒(手持式或领夹式)讲课,学生回答问题也用无线话筒(手持式、领夹式或挑杆话筒),这两路声音都要接入调音台,保证声音同步。另外多媒体课件的声音也要接入调音台,保证声音同步。三个机位的摄像机的前置麦克风也要录入现场声音,保证后期制作声音、画面同步。建议用调音台对各路声音进行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5.1 课程基本信息(表5-1) 表5-1 “大学英语”课程基本信息 5.2 课程性质与任务 5.2.1课程性质 《大学英语》是我院各专业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为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的学习和运用提供了语言基础。本课程遵循“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课堂讲授和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训练,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英语基础知识,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学生参加英语AB级考试创造条件,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5.2.2.课程任务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能够借助词典翻译和阅读有关英语业务资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和职业意识,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

础,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5.3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的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力和敏感性,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技能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在涉外交际活动和就业需要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继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5.3.1 知识目标 A1:提高学生的听、说、写能力。 A2:掌握基本句型。 A3: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如appear to be,go public,in addition to。 A4: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知识点。 A5:掌握信封的基本格式。 A6:了解简单的西方餐桌礼仪,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A7:掌握文章《饭桌生意经》的大意以及布局。 A8:学习并理解文章《饭桌生意经》的重难点词汇及句式。 A9:掌握英语邀请函的书写格式。 A10:学生通过查阅与讨论的形式解决课后习题。 A11:掌握运输安全标识的英文表达。 A12:熟悉五种常见运输方式的优势与弊端。 A13:加强对定语从句的语法规则的学习。 A14:通过对英文招聘信息的学习,掌握求职广告的五大方面(职位描述,公司介绍,资格条件,联系信息等方面)。

大学英语B 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理解 B 42、Martin Luther King was a black minister, who became a great leader of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in the 1950s and 1960s. King was born on January 15, 1929 in Atlanta, Georgia. When he was young, he wa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oreau and Indian leader Mahatma Gandhi's idea of non-violent resistance. Having received a Ph. D (Doctor of Philosophy) from Boston University, he became a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leader of the non-violent civil relights movement in 1955. On August 28, 1963, he led over 250,000 Americans on a march in Washington D.C. to fight for the Civil Rights Law to guarantee equality for all people, and delivered his best known speech "I Have a Dream" before the Lincoln Memorial. The "dream" is a dream of brotherly love and equality for the Black and White. Thus, he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for peace in 1964, but he was murdered four years later. Though he died, he was greatly respected and loved by the Americans, both the white and the black. By vote of Congress in 1968, the third Monday of every January is now a federal holiday in Luther King's honor. He lives in people's hearts forever. (1)、Martin Luther King was murdered when he was 39 years old. A:T B:F 答案:A (2)、Martin Luther King was a black minister only. A:T B:F 答案:B (3)、Martin Luther King's Day has been a federal holiday for more than 40 years. A:T B:F 答案:A (4)、The underlined word "delivered"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could be replaced by "gave". A:T B:F 答案:A (5)、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is "Civil Rights Law". A:T B:F 答案:B 43、A public house which was recently bought by Mr. James is up for sale. He is going to sell it because it is haunted (闹鬼的). He told me that he could not go to sleep one night because he heard a strange noise coming from the bar. The next morning, he found that the doors had been blocked by chairs and the furniture had been moved. Though Mr. James had turned the lights off before he went to bed, they were on in the morning. He also said that he had found five empty whisky bottles which the ghost (鬼) must have drunk the night before. When I suggested that some villagers must have come in for a free drink, he shook his head. The villagers have told him that they will not accept it even if he gives it away. (1)、Mr. James was the owner of the public house. A:T B:F 答案:A (2)、Mr. James had not turned off the lights that night. A:T B:F 答案:B (3)、Mr. James built the house. A:T B:F 答案:B (4)、Mr. James found sixty empty bottles. A:T B:F 答案:B (5)、The writer of the passage believes Mr. James' story. A:T B:F 答案:B 44、Great changes have been made in family life because of science and industry. In the past, when more Americans lived on farms, the typical family had many children. In a farm family,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often lived with grandparents. Often, too, uncles and aunts lived nearby. But when industry became more important than agriculture in American life, families became smaller because industry requires workers who are ready and able to move off the land and to move again whenever necessary. And large families can not be moved from place to place as smaller families can. So, at present people tend to have smaller families. In the future, because of industrialization, a typical family will be required to move even more often than now, so families will be even smaller. The typical family may remain childless and consists only of a man and a woman. A small number of families may take child raising as their chief work. At the same time they may also raise other people's children, leaving those families free to move from job to job. (1)、The passage discusses influence of science and industry on American families. A:T B:F 答案:A (2)、Families of the past,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are described in the passage. A:T B:F 答案:A (3)、People no longer want to have children. A:T B:F 答案:B (4)、Grandparents will take the chief responsibility of raising children in the future. A:T B:F 答案:B (5)、Large families cannot fit in with a highly industrialized society. A:T B:F 答案:A 45、My husband had just bought a new washing machine for me. I decided to use it and I washed a lot of things. Everything worked well, but I found one of my husband's socks missing. I looked everywhere for it, but I couldn't find it anywhere. The next morning, I got ready for school as usual. When the bell rang, the students came in. I greeted them first and then told them what we were going to do that day. When I turned around to write on the blackboard, the class broke out a roar! They laughed and laughed. They laughed so much, in fact, that I was afraid the headmaster would be into seeing all this. I asked the class to stop, but the more I talked, the more they laughed. I decided to pay no attention to them and I continued to write on the blackboard. When I did this, they roared even more. Finally, the teacher who had the room next to mine came in to see what all the laughter was about. When he came in, he started laughing, too!

大学英语说课课件

大学英语说课课件 大学英语说课课件 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是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的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那么大学英语如何学习? 教学教材: 《新视野大学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这是当前国内一套全方位立体式教材系列.该套教材与传统教材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读写教程,听说教程以及快速阅读练习册等纸质教材外,还提供了教学光盘,网络课程,试题库和语料库.课文题材和体裁广泛,词汇量大,词汇分布呈渐进式,词汇在课文中复现率高.课后练习以主观题为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教学指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即一至二年级四个学期.其目的是为学生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通过提问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综合等思考能力和表述,

研讨,争辩,应答等语言运用能力.挖掘课本中富有“内涵意 义”的语言内容,注重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教学内容: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三单元,A部分:跨国婚姻. A部分为整个单元的精讲部分,起导入,语言学习的作用. 教学对象: 08级化学系本科班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节至第二节:导入,听说活动 第三节至第四节:A课文《跨国婚姻》分析 教学目的: 学生通过学习第三单元A部分内容,能够做到了解对于世 界各地不同文化中对于婚姻的传统看法. 思考相关话题: 来自于不同文化的人结为夫妻,这样的婚姻将有怎样的优 点和缺点理解课文篇章结构以及如何使用论证法来写作. 掌握A部分词汇及语言点. (通过达成以上教学目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A《跨 国婚姻》的内容,以及在课文中出现的问题:为什么盖尔的父母反对她的跨国婚姻 )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通识教育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B类课程。它服务于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专业培养目标,服务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需要。课程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凸显其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服务,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方面具有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课程任务 经过三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三)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大学英语课程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面向的就业岗位和工作过程为课程开发依据,以应用为目的,以实践为核心,以知识为主线,挑选较为典型和常用的工作场景作为语言环境,将将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合作性和交际性贯穿于教学之中,将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要求融入行业工作过程内容中,进行语言能力与职业能力的无缝对接,最终实现提高

职业能力素养的目标。 2.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1)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应用能力 在课程设计时,大学英语课程将行业英语教学内容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基础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着重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大学英语课程整合教学内容,调整了晦涩难懂、应用性不强的部分,加强实践性教学而不是只强调知识的系统传授。同时,大学英语课程还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保持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3)实施全方位的考评体系,实现考核内容的实践性和形式的开放性 本着尊重语言学习规律,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养成的过程性原则,大学英语课程确定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全方位的考评体系。主要从学习态度(出勤率、课堂表现等)、项目实施(小组活动、随堂测试等)、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四方面综合评价学生。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课程的开放性 大学英语课程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对学生开展拓展学习项目,实施课外学习指导,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课程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是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听说、写译能力,使其在毕业后的社会交往和工作、学习和研究中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二是以素质教育为本,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将来各方面发展的需求,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基本句型结构和基本的行文结构,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打下较为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二)能力目标 学习动机明确,有主动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适合自

教师录像课基本要求

教师录像课基本要求 一.教师要求 服装要求 讲课教师要端庄大方,衣着要求符合教师身份,夏天讲课若着衬衣或体恤衫时,避免白色、红色和黑色,服装颜色应与环境色彩协调一致,不要穿窄条,小格衣服。女教师服装不应过于时尚,还应注意不要穿短、露、透的服装,否则就会造成与所处的教学气氛不符。 化装要求 没有特殊需要尽量不戴服饰。录像时不要佩戴首饰(例如:项链、戒指、耳环、时装表等)。为了保持良好形象,适当补以淡妆,略施淡妆,可以产生精神饱满、美观大方的效果。 因为课堂实录,将会有很多近景、特写镜头,使这些首饰的款式、色泽暴露得一清二楚。造成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首饰的反光还会干扰整个画面。在物理、化学实验中,授课教师如果染了深颜色指甲,拍摄特写镜头时就会有喧宾夺主的感觉,以上问题如果不注意,很容易使教师失去高雅大方的教态。 板书要求 在课堂实录片的拍摄中,教师在书写板书的同时,从摄像机的画面上就应该能够看到板书内容,而不是在老师书写完毕后才能看到。这就要求在书写板书时老师身体不可完全正对黑板,而是身体稍向左侧,把板书露出给摄像机镜头,授课教师在设计板书时,一个片断的内容最好安排在一个长方形区域内,这个长方形的宽高比应为4:3,也就是电视屏幕的比例。 否则,一条定义从黑板左端直写到右端,构图时只能用全景才能拍全,此时画面中的文字与数字却小得难以辨认了。 教态要求 讲课中不是不允许教师走动,而是不要无目的的走动。有些教师平时讲课的习惯是拿着书,一边讲一边在黑板前来回走,或是串行。造成镜头无法跟,因为讲课时镜头应选用中景拍摄老师,如果老师在不停地运动,会使画面背景始终晃动,使人头昏眼花。

教师在讲课中应生动活泼,教学语言既规范,又口语化、生活化。如果教师只是在讲台上背教案,如同演员在台上背台词,极易造成枯燥、乏味,使听课学生的参与性大大降低。 投影要求 课堂实录中会使用电教媒体,各种媒体的使用有它的规范化要求。操作完多媒体身体站直再讲解,讲解投影的内容时不得用手指,必须用专用的投影教鞭、激光笔、鼠标等。讲课时应避开投影光线,防止光影投射到身体上,这样会在屏幕上出现剪影。 教师在课前应熟悉电教设备的功能,应做到能够熟练操作。在课前应将所用电教设备安装调试好,做到课上使用时有条不紊。(屏幕不用时应关闭,禁止长明灯的出现) 实验演示要求 在录实验时,应将溶液、试剂瓶上贴好打印的名称标签,标签上要标明中文名称和元素符号,并且要字体大,颜色醒目(用原来的商品标签效果不好)。这样,拍摄实验用的仪器设备时,在镜头上可以一目了然。在录物理、化学实验时,所用的仪器如有仪器名称,则要选用字迹清晰和外观较新无缺陷的仪器进行操作。 在演示实验时,要做到步骤清楚、语言简明扼要、操作准确。在观察反应变化时,如果不再需要操作,授课教师应稍稍离开仪器,在镜头上看也就是让教师退出画面,使拍摄的主体更加突出。 二.学生要求 参加录像的学生,服装不必统一要求,若为了拍摄统一,可以穿着校服,不戴服饰,发型应符合学生要求。听课时目视教师,精神饱满,不应托腮、趴桌子。回答提问时应身体站直,声音洪亮 三.场地要求 音乐教室,场地大,光线好 生物教室,便于实验。 机房,便于演示操作。 礼堂,空间大,照明条件好。 教室,符合教学环境 四.教案设计要求,授课教师提供,并与拍摄教师协商。 五.摄像机位三台(教师、学生、屏幕)

新课标大学英语单元测试_参考答案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s carefully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rom th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Questions 1 to 5 are based on the same passage. The crop circles you will see as part of the Crop Circle Connector web site are actual event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crop fields worldwide. This web site is literally the largest crop circle site on the Internet. On this site you will find information to cater for all your needs including an international crop circle database. In the UK farmers recall simple circles appearing on their land for generations. The British media first reported on the circles in the early 1980s. By 1990 crop circles had exploded into the public mind as the new phenomenon changed from simple circular patterns into huge and complex, geometric formations. The crop circles are a worldwide phenomenon and each year new reports come from an ever increasing number of countries. However, the main concentration of events are to be found in Southern England, many around ancient sites such as Stonehenge, Avebury and Silbury Hill.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theories as to their creation, none have been able to explain satisfactorily exactly how the circles are made. But, perhaps some of the most persuasive evidence comes in the form of videotaped footage showing small bright balls of white light in and around the crop circles. Many of these lights have been filmed in broad daylight and the objects seem to move with purpose and intelligence. Could this hint at a possible link between them and the formation of crop circles? Scientific analysis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plant samples taken from the crop circles. The work done suggests that some sort of microwave energy effect is involved in the circle making process. Crop circle researcher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asked to use creative and innovative thought as part of their investigative process. Some current field research uses meditation, lights and musical sounds in an effort to communicate new patterns into the fields as the circles phenomenon has been seen to interact with the human mind. Whatever the crop circles are, they have perplexed and inspired people worldwide. For those involved it has changed their lives forever, with the growing realization that we live in a world that is infinitely more complex and mysterious than we could have imagined.

大学英语B

A bag is useful and the word “bag”.. DBCBA A foreigner’s first impression…DBDAC A friend of mine was fond of…CDDBC A film was at the Circle Five…DBBAD A million tourists go to Barcelona…CBBDD A man was telling one of his friends. CDDAC A traveler came out of the airport…BCADA A city of the world Most people imagine New Y ork…DABDA A characteristic of American…ABDAB A foreigner’s first impression.. DBDAC A story is told about a soldier…BDABB A group of frogs were traveling…BBCCA A public house which was recently…BCDCB An old man died and left his…CDBBC As she walked round the large shop,.. ABDBD As price and building costs keep…ABDAB After having lived for over twenty…ABBBC Americans enjoy sports. The…CDBCB An English traveler found himself…BADAD As long as the sun shines,…DBCDA Bill turned the key in the heavy…BDABD By definition, heroes and heroines…CDBCB Britain and France are separated…DDADC Before you go to another country…CBBAD Community service is an important…BCADB Cars are lots of fun, but they…CACBB Down the entrance hall of the school… BBCCD Dieting to lose weight has become…CDCAD Education in United States is usually… BACAB Education is not an end, but a means… DADDC Foulsham House is a fine,…DBADC For several years, Americans have…BCDAC How men first learnt to invent…DCDBA Hostels

录像课规范标准

教学录像课拍摄需知 目前,课堂教学录像已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研究、师资培训以及学校教科研成果的资料留存等。因此录像不仅要客观反映课堂教学的过程,还要能充分表现教学者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一节好的录像课需要师生与摄制者的共同努力,请各位老师录课之前仔细阅读一下规范,以期拍摄和制作品质精良的视频课件。 一、讲课教师 1、教师事先应和摄制人员沟通,让其了解整个上课的过程,如每个环节的大体时长、师生 之间的互动、学生的主要活动等,以让摄制人员进行适当的机位及景别策划。 2、形象要求:建议化淡妆;着装应与课堂教学内容想协调,简洁大方,色彩不要过于鲜艳, 颜色比黑板浅,不要穿细条纹衣服(会影响摄像机聚焦);不穿有“咔咔”声的高跟鞋。 3、讲课过程中,声音洪亮,表情自然。不要看镜头、低头看教案、手表(学生练习需要计 时除外)。 4、教师讲课的移动速度不可过快,不做小动作(如斜视、努嘴、皱眉、整理衣服等)。 5、教师应始终用你的正面或3/4正面对着位于教室后面的摄像机,禁止长时间背对学生。 6、授课时,根据教室情况,按照摄制人员的要求站位,不要走出摄像机镜头范围内,不要 长期在一个位置讲课。 7、应充分发挥教学媒体(一体机、投影、录音)的作用,使录像课有较强的示范、借鉴作 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要用得适当。 8、如有条件,建议教师使用无线小蜜蜂等扩音设备,以保证收音效果。 二、上课学生 1、服装统一,人数不超过30人。 2、要求学生起立的时候,不要让桌椅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3、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先站好再说话,避免坐在座位上回答或变站边回答问题。回答问 题声音响亮。 4、首选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声音洪亮的学生参加录课,参加正式拍摄的学生最好是未上 个同样课的学生。 5、学生不可关注摄像机镜头,不可四处张望去看镜头,自然状态下即可。 三、教室及布置要求 1、录课过程中要关闭教室门窗,使用灯光照明以获得统一的色温和均匀照明,保证灯光充 足。同时可以得到较为安静的上课环境,不影响录音的效果。 2、教室要有足够的空间供摄像机、三脚架等设备的架设。 3、教室内讲桌、课桌等要整齐有序,不要在讲桌上堆砌杂物、与该节课无关的书本。黑板 使用之前要擦除干净,不要留有粉笔灰。 4、学生课桌应全部在摄像机的镜头范围内,可根据摄像机机位进行细微调整。 5、录课之前教师应当与摄制人员协调选择单机位、多机位录制,以方便按照摄制现场布置 机位。

新视野大学英语说课稿

大学英语教学方案设计(说课材料) 教学内容:新视野大学英语2 第3单元Marriage Across Nations (导入及课文内容学习) 时间分配:2节 一,教学理念: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努力为学生营造英语语言环境,加大课堂中语言的输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进行语言输出. 二,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为《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这一教材包含有《读写教程》,《听说教程》,《视听说教程》以及《快速阅读》,并带有书后光盘和强大的网络资源,是一套立体化的英语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式,个性化的学习,也有利于启发教师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的创新.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处理《读写教程》和《听说教程》.每单元8学时.话题讨论1学时,section A 3学时,Section B 2学时,听说练习2学时. 本课是《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第三单元的第1,2节课,重点内容为话题导入和课文理解.本单元话题围绕着跨文化/ 跨种族婚姻(mixed marriages)这一话题展开.爱情和婚姻是学生有话可说的话题,而跨文化因素使得这一话题更加有趣.处理本单元时,对学生加以引导,对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必不可少.而课文理解部分,教师不宜直接进行课文讲解,而是提出课文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并了解课文大意,这种任务型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创造师生口语交流机会. 四,教学方案设计 Teaching Plan 教学对象Teaching Subjects non- English major freshmen 教学内容Lesson Content Lead-in activities 导入--- 45' Text study 课文学习--- 45' 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s 1. Talk about love, marriage and mixed marriages in class; 2.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and structure of Section A 3. learn device for developing a paragraph which starts with a correction of one idea and goes on to present another idea. 4. conduct a series of 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activities related to the theme of the unit 教学方法Methodology 1. Communicative Method 2. Task-driving 3. Audio-visual Approach 4. Analysis and explanation 难点及对策Potential Difficulties & Solutions 1. Using the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learnt to talk about personal views on intercultural marriages. --- More examples should be given in class. 2. Mastering the device for developing a paragraph which starts with a correction of one idea and goes on to present another idea. --- writing practice 教具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equipments 教学过程设计Teaching Procedure: 步骤1 Step 1 导入Lead-i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