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许露露微格教学反思总结

许露露微格教学反思总结

许露露微格教学反思总结
许露露微格教学反思总结

12外11 12041008 许露露威格教学自我分析

二、分项分析(根据上表记录进行)

a)我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习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

词汇:matter, cold, have a cold, stomachache, sore, back, arm, foot, feet, hand, head, leg, mouth, neck, nose, stomach, tooth, teeth, throat

2.句子:准确表达身体的种种不适

I have a headache /stomachache/ a toothache.

I have a sore neck/a sore arm/ a sore throat/a cold/a fever

询问他人身体状况:What's the matter?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描述身体各部位名称,准确表达身体的种种不适,询问他人身

体状况

情感目标:学会关心他人健康

i.明确吗?

明确,如上所述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

ii.有用吗?

比较有用。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贴近课本知识,设计了学生需要掌握并且能

够掌握的目标。

iii.实现了吗?

基本实现,学生学习并且掌握了相关表达身体健康状况的单词、词组以及句型,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表达自己对他人身体状况的关心。

iv.各个步骤与目标的关系?

1.Warm-up用打招呼的方式询问学生的健康状况,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燃起了学生的兴趣,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出

了学习课题。板书出教学流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的上课流程,有得

放矢的学习;

2.Review some words: 我通过帮助学生复习已经学习过的相关身体部位单词,

为下面即将学习的新单词做好知识储备工作。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给学

生的学习设置了一个缓冲过程;

3.Learn some new words 锻炼学生的猜词能力。通过跟读环节的设置,以此

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为后面的造句练习做好准备;

4.Time for guess 通过与学生互动、合作学习,加强了学生对新单词的记忆,

活跃了课堂气氛;

5.Learn some new phrases 学习一些表达健康状况的新词组,为后面句型的

学习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健康以及他人的健康问题打下基础;

6.Learn some new sentences:通过上面的词组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健

康问题的表达方式。这里让学生进一步用相关句型表达出图片中的人所表

现出的健康状况。进一步巩固单词以及词组的学习的同时,学习了相关的

句型;

7.Exercise: 通过最后这个两人一组的练习,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相关

单词、词组以及句型。

b)我选的教学材料是什么?合适吗?

我选择的教学材料是初二的一篇reading课文,它主要以询问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问题为主题,从而培养学生关怀他人的情感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能激起他们兴趣的任务话题。并且通过学习关心他人,可以进一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c)我选的教学活动合适吗?

我认为我选的教学活动比较合适。

Warm-up是以打招呼的方式进行的,能到带动学生的上课兴趣和热情。

Learn new words,phrases and sentences活动基本上都是基于学生已经有的知识基础上的提高,循序渐进的过程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其掌握新知识的速度加快。

在上课过程中,我采用肢体语言、游戏等环节,使用生动活波的形式授课,调节课堂气氛。

d)我的教学过程安排合理吗?需要进行哪些改进?

我简单地采用了有warm-up;review;learn new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assignment组合起来的教学过程。

犯了一个单词拼写的错误,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基本功训练;肢体动作没有放开,没有很好地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效果;没有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应该多给学生一些引导性的启发,锻炼他们的猜测词汇能力;相关的习题数量太少了,而且忘记了留课后作业。

e)我的教学语言?

我的教学语言大体流畅,但是有些生硬和紧张,可以开的出来是个新手,应该多加锻炼。并且有些单词的语音发音不标准,这是一个致命的弱点,以后一定要多加练习。

f)我的教态和仪表如何?

教态总体来说比较大方。

仪表不是很成熟,不是太符合教师的样子,应该多培养一下教师的气质,多自信一些。

g)我的课件质量如何?

课件我花了很长时间准备,课件内容与教学内容较吻合,所以还是比较满意的。PPT 效果也还做的挺好的,不是太单调也不是太花哨,不会让学生们没兴趣,也不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比较适合教学内容的讲解。

h)我的板书设计合理吗?

我觉得我的板书设计较合理。首先告诉学生我这节课的上课程序,有利于学生有得放矢地听课;其次我把这节课需要学习的重点单词和句型进行板书,还采取了跟读的方式教授新单词。通过视觉的冲击,加强学生的印象。

i)我的学生学习用材料设计合理吗?

比较合理。学生学习用的材料主要是一个课文的图片,让同学在课堂上看图说话。

根据相关图片,说出身体部位的相关单词以及相关健康状况。图片生动形象的展示了每个人的健康状况。

j)课上每个学生的语言学习活动充分吗?

这一点没有做好。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没有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分享。可能是心理紧张加上时间不太充足,教学活动进行得过于急切,把课程压得过于短了。

k)我的课能带动学生课后学习吗?

这一点做的不是太好。在课的最后部分,我只是口头上表示了希望学生能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运用今天的学习内容,学会关心他人。但是没有布置实质性的笔头作业。

由于学生们的惰性,估计没人会做相关的练习。所以我的课没能带动学生过多的课后学习。

微格教学反思报告3

微格教学反思报告(3) ——XXXX级英语X班 XXX 1.教学设计 问题描述: 1. 介绍小组活动任务的地点的时机不当 在介绍2c的小组活动任务中需要的地点名词时,因为想让学生明确整个任务内容,所以介绍任务时把要求的具体地点名词也一一介绍了, 本是想让学生在一开始就能够理解任务要点,可是在实际课堂中发现这样一开始就介绍地点名词,学生后面进行小组活动时可能已经忘记帮助他人要去的地方。 2.微格教学 问题描述: 1. 教师语言不准确、不流利 1) 教师下达指令时,所说的指令(T1: OK,class, look at the picture in 3a, here.)中的picture发音错误,把picture的/?/读成了/e?/; 2) 教师下达指令时,所说的指令(T10: Great. Now, I’ll give you one minute to make the dialogues, make dialogues in pairs.)中的minute发音错误,把minute的/t/读成了重音; 3) 教师给任务时,所说的任务内容(T1: Now, I want to go the bank./ T12: You need to help me go to the hospital./T16: Er, have you finish the chart?)不准确,不符合语法规则,可能对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误导和迷惑。 4) 教师邀请学生展示对话时,所用的提问话语(T21: On. Great! Anyone to try?)不准确,与语法规则不符,可能会让学生分不清是语法资料书上的对,还是老师说的对。 5) 教师给学生反馈时,所说的反馈语(T30: Great, across from)不够 准确,重复学生说的话,但没有重复完。 2. 教师仪态不妥 在第二小组她们的对话,教师在旁边观看时,教师无意识地做了一些不合适的面部表情。 3. 评价性反馈比较单一 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的评价性反馈大多用great,只用了一次perfect。最想改进的微格教学问题:教师语言不准确、不流利 问题原因: 1. 实际课堂中,教师过度紧张可能导致一些非必须的错误。 2. 语法知识特别是动词短语和动词形式,掌握得不够牢固,导致 课堂上出现不符合语法规则的口语错误。

微格教学反思

学校开展的微格教学活动对我的教学影响很大,也很深远。身为学校的年轻教师,经过微格教学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对组成教学的要素和环节有更精确的意识和控制能力,为形成科学严谨的教风也打下坚实的基础。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 几轮微格教学培训下来,作为年轻教师我深有感触。通过理论学习和学科间的借鉴、集体的研讨,我感到自己在教学上的努力有了依据、方向、标准、支持和信任。培训组的领导和老教师们在讨论交流中,也给了我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教学相长的氛围中,大家平等、和谐、直言、客观,这种研究的态度和研讨的风格也会在无形之中被我迁移到课堂上的师生关系中去。 这学期我们语文组主要针对课堂提问有效性进行微格研究。通过研讨我反思自己以前的课堂提问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 1、提问的技巧、时机掌握不够好,问题的设计是为了教师好教,不是为教学服务。 2、问题层次偏低,强调认知水平的问题,忽略非认知水平的问题。 3、问题欠思考力或太过玄奥,应答机会分布不均。 4、追求热闹,提问过多,走向“满堂灌”的另一个极端“满堂问”。 5、提问用语不恰当。 现在我觉得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提问,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活跃思维。 (一)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 提问时要面带微笑,切忌态度生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的面部表情、语言语调、举手投足以及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提问时教师表现出不耐烦,动辄训斥、刁难,则会使学生惧怕、回避,甚至生厌,阻碍教学进程。相反,老师面带微笑、用期盼与鼓励的目光则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其思路清新,回答准确,语言优美,从而更加喜爱老师和这门课程。 另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第一前提,就是尊重学生。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学习的权利,尊重学生的情智现状。承认学生间存在的差异,相信学生的可塑性。尤其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切勿草率武断地否定学生的异论。课堂教学氛围应该是民主的,教师和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是平等的。 (二)把握最佳的提问时机

微格教学设计及教案设计等

微格教学设计及教案设 计等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微格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科学理论研究表明,各种系统的功能总是与一定的形式和结构相关联。结构与功能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系统能否发挥最佳的功能,取决于系统能否以最佳的形式和最佳的结构出现。教学设计要将各个要素协调形成一个整体,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分析研究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做出全部计划。微格教学实践系统包括执教者、学生、教材、教学媒体及教学环境等要素。该系统启动后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各要素间相互作用而进行学科知识技能的信息传递。要使系统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优化教学方案,微格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更多地强调师生间的相互作用,注重调动教学系统的各要素的能动作用,即执教老师要有效运用各项课堂教学技能,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发展学生智力。 微格教学教案设计的具体项目有: 教学目标目标要符合课程要求,切合学生实际,订得具体细致,以便随时检查这些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否则,将因无法达到而挫伤学生积极性。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教师的教就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通过导入、讲解、提问、板书、演示等技能方式去教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生的学就是通过听讲、观察、讨论、实验、阅读、练习等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发展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不能总是千篇一律,也不宜完全照搬“标准”教案。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和教学内容,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发展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此外,教师还要经常将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观念引入教学之中,通过教学实践去探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 时间分配微格教学的教案通常限10-15分钟左右,在设计时要仔细估算每一教学行为所用的时间,这对于师范生尤为重要,有利于他们今后掌握好课堂教学时间。 检验设计内容当教案初步设计完成,学员先自我检验,再交给指导教师批阅。指导教师从中了解学员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了解对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解程度。在接受了这些信息反馈的前提下,在尊重学员本人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进行科学的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使微格教学的教案设计更趋完善,更符合微格教学的特点。 微格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设计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它们所遵从的理论、方法、程序完全一致。不同之处只有两点:首先微格教学设计是对一个教学片断的设计,以一两个教学技能为主;其次微格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训练。由于是一个教学片断,所以微格教学设计就不像教学设计那样,必须涉及到教学的全过程(当然要考虑到这个片断在全过程中的作用)。否则教学片断变得过于冗长,不利于教学技能的训练。 下面以三年级“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导入为例,展示微格教学设计的程序和格式。

微格教学设计及教案设计等

微格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科学理论研究表明,各种系统的功能总是与一定的形式和结构相关联。结构与功能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系统能否发挥最佳的功能,取决于系统能否以最佳的形式和最佳的结构岀现。教学设计要将各个要素协调形成一个整体,制订岀切实可行的分析研究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做岀全部计划。微格教学实践系统包括执教者、学生、教材、教学媒体及教学环境等要素。该系统启动后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各要素间相互作用而进行学科知识技能的信息传递。要使系统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优化教学方案,微格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更多地强调师生间的相互作用,注重调动教学系统的各要素的能动作用,即执教老师要有效运用各项课堂教学技能,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发展学生智力。 微格教学教案设计的具体项目有: 教学目标目标要符合课程要求,切合学生实际,订得具体细致,以便随时检查这些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目标不可定得太高,否则,将因无法达到而挫伤学生积极性。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教师的教就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身心发展 状况,通过导入、讲解、提问、板书、演示等技能方式去教导学生进行学习;学生的学就是通过听讲、观察、讨论、实验、 阅读、练习等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并发展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 生是主体。所以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过程不能总是千篇一律,也不宜完全照搬标准”教案。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和 教学内容,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发展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此外,教师还要经常将新 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观念引入教学之中,通过教学实践去探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 时间分配微格教学的教案通常限10-15分钟左右,在设计时要仔细估算每一教学行为所用的时间,这对于师范生 尤为重要,有利于他们今后掌握好课堂教学时间。 检验设计内容当教案初步设计完成,学员先自我检验,再交给指导教师批阅。指导教师从中了解学员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了解对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解程度。在接受了这些信息反馈的前提下,在尊重学员本人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进行科学的讨论分析,提岀改进意见和建议,使微格教学的教案设计更趋完善,更符合微格教学的特点。 微格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设计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它们所遵从的理论、方法、程序完全一致。不同之处只有两点:首 先微格教学设计是对一个教学片断的设计,以一两个教学技能为主;其次微格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训练。由于是一个教学片断,所以微格教学设计就不像教学设计那样,必须涉及到教学的全过程(当然要考虑到这个片断在全过程中的作用)。否则教学片断变得过于冗长,不利于教学技能的训练。 下面以三年级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导入为例,展示微格教学设计的程序和格式。

微格教学自我鉴定

篇一:教学技能自我评价(微格) 教学技能实践自评 ** 1., 教 学 语 言 ( 口 语 、 书 面 语 、 体 态 语 ) 技 能 训 练 上,按4次微格录课各次均占25%的分值计算,最后总分为:83.275分。 篇二:微格教学小结 微格教学小结 微格 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教学实验系统,它是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和电教技术,系统地训练师范生和 在职教师掌握与提高教学技能的一种培训方法。 微格 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学习理论、信息传播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系统控制理论。微格教学课 程内容主要包括新教学思想实验、教学技能分类、教学模式研究以及教学技能和教学模式训练 等。微格教学关注教学思想和理论的研究,但更注重教学技能和教学模式的训练。

节微格教学的程序 微格教学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已基本形成一定的程序模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试教前的学习和研究 微格教学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因此,在进行微格教学的试教前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学习的内容主要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分类、教材分析、教学技能分类、课堂教学观察方法、教学评价和学习者的特点等。 二、确定训练技能和编写教案 微格教学是把课堂教学分为不同的单项教学技能分别进行训练,每次只集中培训两三个技能,以便容易掌握。如英国的特洛特(a·j·trott)提出六种教学技能,即变化、导入、强化、提问、例证、说明等。当培训技能确定后,被培训者就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根据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并编写出较为详细的教案。微格教学的教案具有不同于一般教案的特点,它要详细说明教师的教学行为(即所应用的技能)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包括预想的反应)。 三、提供示范 正式训练前,为了使被培训者明确训练的目标和要求,通常利用录像或实际角色扮演的方法对所要训练的技能进行示范。示范的内容可以是一节课的全过程,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片断。示范可以是正面典型,也可以是反面典型,两种示范可以对照使用。 四、微格教学实践 微格教学实践也称为试教,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组成微型课堂。微型课堂一般由扮演教师角色(师范生或在职教师)、学生角色(被培训者的同学或真实的学生)、教学评价人员(被培训者的同学或指导教师)等组成。 (2)角色扮演。在微型课堂上被培训者试讲一节课的一部分,练习两三种技能,所用时间为15——20分钟。

微格教学反思新编

微格教学反思 ——文学院2011级汉语言文学2班代丽梅 通过本次微格教学视频的制作,我第一次站在一个旁人的位置之上观看了自己的 授课全过程。原认为曾在名校实习打磨过的自己对教学已经足够了解,但真正面对这 样一个没有学生,没有配合,一切都只能通过教师自己的实力演绎来完成整个教学过 程的微格系统时,我才感觉到自己对于教育的了解其实只是冰山一角。反复观看了我 的说课与教学视频,优缺参半,并作如下总结: 优点: 1.说课与教学活动环节设计完整,融听说读写于课堂,课堂内容丰富; 2.个人教态得体大方,普通话标准,能良好的把控课堂秩序与节奏; 3.现场写作,当堂展示,师生共评,学以致用,双向提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是本课的一大亮点; 4. 诗歌感悟步骤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有助于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分析,培养系统的赏析诗歌能力;另外,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 负担,另一方面解放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诗歌魅力,有 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5.对学生思维的巧妙引导也是我课堂的一大亮点,如课中谈到诗人为何要用鸟儿“嘶哑”的嗓子时,化用自己的事例引导学生类比分析,同时也不乏幽默风趣之感, 使整个课堂轻松而有意味。 缺点与改进: 1.教学课件较为简单,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 由于我自己教学设计的疏忽,认为课件只要清晰就好,不用太精美,导致了自己 的PPT过于简单,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注意的问题,这是我本堂课的一大缺点,因此,我还需加强对课件制作的学习,本学期我也选修了一门PPT制作通选课,希望通过系 统的学习与自己课下的努力,提高自己的课件制作水平,使教学课件发挥出其应有的 功效。 2.教学语言不够精炼。 我追求的是一种轻松的,师生平等的,以学生自主学习感悟为主的课堂效果,因 此把语言设计的重点放在了环节的衔接和重难知识点的分析上,而对于一般性的提问 和引导并没有太在意。看了自己的微格视频后,深感自己的语言在有些地方还不够简 洁准确。针对这个问题,我决定从今以后坚持写详案,把自己要说的语言提前设计好,并预设学生的多种反应,做好对策,精准语言,把信息准确无误的传达给学生。 3.粉笔字有待提高。 板书是PPT不能替代的,它体现的教师整堂课的精髓,粉笔字更是对教师最基本 要求。由于视频原因,黑板上的粉笔字甚是模糊,看不出优劣,但我自己的粉笔字的 确是要强加练习的。 4.与学生的互动方式比较单一。

微格教学教案

《微格教学》教案 第一讲微格教学概述 第二讲语言技能 第三讲导入技能 第四讲讲解技能 第五讲提问技能 第六讲结束技能 第七讲演示技能 第八讲板书技能 第九讲变化技能 第十讲强化技能 第一讲微格教学概述 教学目标: 了解微格教学的发展历史、理论依据、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微格教学的实施流程 2.微格教案的设计 时间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微格教学理论要点 (一)微格教学的内涵、特点及价值 1.微格教学的内涵 微格教学是由英文Micro teaching 直译而来的。依据Micro 的多种译法,这个概念还可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而根据其特殊的技术手段,有人将其意译为“录像反馈教学”。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是“微格教学”这一提法。那么,何谓微格教学呢?其创建者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爱伦(Dwight Allen)教授给微格教学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条件下进行学习。”我国学者结合国内的微格教学开展情况,将其定义为:“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它是建筑在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学技能的方法。”仅凭借以上两种权威的说法,我们对于什么是“微格教学”可能还是不太清楚。为了更清楚地把握其实质,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其产生时的初始状态。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引起美国朝野尤其是教育界的极大震动,由此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运动。美国人痛定思痛,认为要改变科技“落后”的局面必须依靠教育,而要发展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教师。于是,美国大学的教育学院开始探索更有效的对师范生的培训方法。斯坦福大学的爱伦教授和他的同事们注意到,传统上师范生在毕业前都要进行教学实习,要像正式在岗教师一样到课堂上授课,由指导老师听课并提出评价意见,以此帮助师范生不断改善教学、提升能力。然而,即使是一下课指导老师就立即向实习的师范生提出反馈指导意见,这样的反馈还是延后了,师范生往往记不起自己上课的全过程。而无论是作为当事者的师范生还是作为旁观者的指导老师,不管如何努力,都

微格教学反思

微格教学反思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微格教学反思 ——文学院2011级汉语言文学2班代丽梅 通过本次微格教学视频的制作,我第一次站在一个旁人的位置之上观看了自己的授课全过程。原认为曾在名校实习打磨过的自己对教学已经足够了解,但真正面对这样一个没有学生,没有配合,一切都只能通过教师自己的实力演绎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的微格系统时,我才感觉到自己对于教育的了解其实只是冰山一角。反复观看了我的说课与教学视频,优缺参半,并作如下总结: 优点: 1.说课与教学活动环节设计完整,融听说读写于课堂,课堂内容丰富; 2.个人教态得体大方,普通话标准,能良好的把控课堂秩序与节奏; 3.现场写作,当堂展示,师生共评,学以致用,双向提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本课的一大亮点; 4. 诗歌感悟步骤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有助于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分析,培养系统的赏析诗歌能力;另外,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另一方面解放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诗歌魅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5.对学生思维的巧妙引导也是我课堂的一大亮点,如课中谈到诗人为何要用鸟儿“嘶哑”的嗓子时,化用自己的事例引导学生类比分析,同时也不乏幽默风趣之感,使整个课堂轻松而有意味。 缺点与改进: 1.教学课件较为简单,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 由于我自己教学设计的疏忽,认为课件只要清晰就好,不用太精美,导致了自己的PPT过于简单,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注意的问题,这是我本堂课的一大缺点,因此,我还需加强对课件制作的学习,本学期我也选修了一门PPT制作通选课,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与自己课下的努力,提高自己的课件制作水平,使教学课件发挥出其应有的功效。 2.教学语言不够精炼。 我追求的是一种轻松的,师生平等的,以学生自主学习感悟为主的课堂效果,因此把语言设计的重点放在了环节的衔接和重难知识点的分析上,而对于一般性的提问和引导并没有太在意。看了自己的微格视频后,深感自己的语言在有些地方还不够简洁准确。针对这个问题,我决定从今以后坚持写详案,把自己要说的语言提前设计好,并预设学生的多种反应,做好对策,精准语言,把信息准确无误的传达给学生。 3.粉笔字有待提高。

对微格教学之后的感想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作业 ——对微格教学之后的感想 201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3班第四组成员 组长:王彦斌 组员:王锐军胡亚亚冷木吉 韩丽花马雪莲陆雪

2015年中学生数学教学设计 实践锻炼评估总结 这学期,我们开设了中学数学教学设计这门课,经过前期不断地学习和各方面的准备,终于我们在上周亲身体验了教学的感受。通过这两周的微格教室培训,我们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对职业道德和责任的把握有了更加切实和明确的感受。下面我们将通过三方面对这次培训做一简单总结以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的体会教师这一神圣而又光荣的角色。 一.训练过程中的现象及问题 我们小组平均每人讲课大概5~6次,每次课时20~40分钟不等,学生人数是极小规模。虽然这与学校教学实际现状相差甚远,但我们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却可以客观得显现出来,所以,我们在评课过程中也将适当忽略教学外在条件,即教学中的“事故”归因与教学环境条件无关。 1.老师上课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小尴尬,小问题。 首先是课堂氛围的营造,上课的时候忽略了教学气氛。教师只是自己一个人讲课,教师语气、语调、声音响度一尘不变,过于沉闷,渐渐学生适应了这种环境,感觉阙限会以这种声响为基础,即对于刺激的感应水平高于平常刺激强度,所以,要是学生适应了这种环境,而教师未意识到,那这次授课结果注定失败。因为,教师给学生给不了一种在听觉上的有力刺激,这样,就会缺失一种很重要的吸引、集

中学生注意力的手段和方式。我们应该充分运用自身条件,不放过任何一种能够促进学生注意课堂,注意听讲,积极参与教师互动的方法和技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或者我们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达到预期效果即可;但有时课堂氛围也会过于活跃,会使学生的的思维散漫,没有节制,甚至课堂失去控制,这也是我们讲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现在我们要面对的是21世纪的新一代学生,未来的栋梁,世界的未来领导者,他们有着新思想,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一旦思维内容过度开放,有可能会失去控制。所以讲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点,不可忽略。 其次就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及学生的课前预习阶段未考虑,教学过程只限于教师、学生这两种角色,事实上这两种角色是人为规定的,只要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谁知道谁了解就可以在这段有限而且特定的时间内扮演老师。课堂中所涉及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先抛向学生,并且给予适当时间供其思考和讨论,充分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锻炼学生想象和思考能力。这就是所谓的课堂生机,也是教师学生一个相互促进、相互成长的过程。 还有就是在这次的锻炼过程中,授课都过于程序化,刻板化,失去了课堂的创新和新意。教师只是一味的靠课本和课件来讲课,没有引进一些现代社会的新元素、新事物。甚至我们好多同学在试讲过程中连课本和课件都不熟悉,导致课堂教学活动中思绪和逻辑混乱,以至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不下去。这也就提醒我们同学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备课。

微格教学课后反思

Reflection on the micro-teaching It is the second time for us to do the micro-teaching in class. Actually, each time gives me a very different feeling. When the first time I did the micro-teaching before so many people, I was totally a novice, which has no experience of teaching English in public. So nearly two weeks before the class, I began to prepare for the lesson. Listening to the material, memorizing the text, thinking about the proper activities, choosing the most effective exercises, sequencing the whole class, I thought about these things again and again and corrected the lesson plan for several times. However, even though I though I have prepared very well, when I was standing on the stage, I was very nervous. I found my voice was shivery and I could not organize my language. The most horrible thing is that when I finished my introduction of the first activity, I found there was no respond in the class. After that class, Professor Wang gave us many suggestions and pointed out what we should improve. Though I felt quite depressed because I had made some mistakes during the first micro-teaching, I was still very happy because I have learned so much through this experience. Actually,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 learned through the first micro-teaching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ories and practice. When I prepared, I thought there won’t be any problem because I followed every step according to our course book. However, when I stood on the stage and put those theories in the practice, I found it was not easy. In the real life, there are always many problems that we can not foresee and at that time, I think experien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this second time micro-teaching, I become more familiar with it and gain more confidence. Maybe one of the re asons is the “students” sitting down the stage are all my friends and towards them I don’t feel nervous. Still, I have prepared for a long time and have paid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s which I had last time. Through this time’s micro-teaching, I have two main feelings, First of all, teaching is a process of familiarizing. Just as I have said before, I think experience is very important as a teacher.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two micro-teaching, I can strongly feel the improvement of myself. I can confidently and naturally stand on the stage. I can speak fluently without hesitating and my

课堂实践教学反思

《丰富幻灯片内容》教学反思 《丰富幻灯片内容》这一课整个设计以网上虚拟旅游为主线,一条贯串始终的主线将整个课文连为一体,并且主要内容层层递进。整堂课的教学重难点要求不多,知识点也比较浅,因此我觉得在这堂课中教师应该注重知识技能的迁移,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对前几节课教学进行延伸和巩固。我把这堂课的内容分成了三个环节来完成,从分组分景点简介,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展示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随后又以“交通工具”的形式引出了“百度”这个搜索工具。接着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入手,让学生知道怎样上网旅游(搜索图片),并从学生观看图片的感受出发,让学生产生保存图片的欲望,最后进行一个拓展练习,从指定旅游景点到后面的自由选择,最后是想通过让学生领略三维全景旅游的奇妙并自主探究出观看三维全景图的小技巧。 整节课上下来,知识技能目标是达到了,但是感觉教学的情感目标在设计时程度还不够深入,如果在课堂中能让学生通过讨论旅游的方法、意义等,并将虚拟旅游与我们现实旅游进行比较,再加上老师的正确引导的话,相信学生所得到的将不仅仅是技术,而是丰富的生活与情感体验,这节课也将不仅仅是一节技术课了。修改教学设计后将继续尝试,希望能切实体现新课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这节课采取了目前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最行之有效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我开展了有以下研究目的的教学反思,任务驱动是否真的让学生自主了?现在我们强调任务驱动,学生是迫于任务的压力去完成呢?他们在这种任务驱动下是否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1、巧设任务,兴趣导学 在这节课中我利用课件设置了学会网上摄影(保存图片)和三维虚拟旅游这两个任务来实现技能目标。但并不是作为任务来布置,而是隐含在网上旅游的活动中,学生碰到问题了,自然地学习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了内心的需求,学生注意力更集中,学习的效率也提高了。而学生因为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流露出的兴奋和激动,甚至感染了老师的教学情绪。实际效果显示,学生对如何到达自己要去的地方旅游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此时,学生很自然地把这种网上搜索信息的本领迁移到了这次旅游如何到达目的地的方法,并为网络这种无所不能的功能激起了学习的兴趣。

物理微格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学习的回顾与反思

物理微格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学习的回顾与反思 以前一直觉得讲课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也就那么几十分钟,随便的就过去了。自从自己真的去尝试了之后才发现其实一切都不是那么的简单。从理论课上,我发现一堂出色的课,少不了深思熟虑的设计,除了准确无误之外,清晰的思路,还必须有吸引人的亮点。特别是物理课堂,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在讲授严谨的科学知识时,需要清晰明了,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虽然只有几十分钟,但要达到“龙头,猪肚,凤尾”的效果没那么简单! 第一次练习导入技能的时候,花了近一天的时间在宿舍准备,本以为自己准备的内容丰富,举得例子生动有趣,但是上台一讲,发现一切都没有按照我的计划前进,那些吸引人眼球的例子被我讲出来之后变得枯燥乏味。本来我以为十来分钟很快就过去,讲不了很多内容的,所以准备的内容也不是很多,但是一紧张不到几分钟就全被我念过去了。我也深刻的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备课内容不能太少,准备需要大于一堂课的实际内容,课堂是存在不确定因素的,不可预测的,只有准备充分才不会出现短缺的尴尬。当然准备多一些并不是要求一节课讲完,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第二、三次练习的都是导入加讲授技能。虽然很投入的去准备,在课前认真的理了一下自己要讲的内容,以保证自己不会出现知识上

的错误,但在讲课期间依旧会紧张,然后就讲错了,好在练习了几次之后慢慢的也就不紧张了。 在之后的练习中,慢慢的我们还开始对每个队员的板书板画,肢体语言,语音语态,表情等方面深入纠正。一开始我讲课的时候只能看到紧张的我面无表情,而且为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我喜欢将手按在讲台,也就谈不上有什么丰富的肢体语言,更糟糕的是除非是板书板画的时候必须移动,不然我是一节课下来一直站在一个位置,不会移动。在小组成员提出这个问题之后,我一直很努力的改掉我这个坏毛病。慢慢的我讲课也会有和学生眼神交流,必要的时候会有一些恰当的肢体语言,而且会适当的亲近学生,使得我的课堂没那么僵硬。我很庆幸,我所在的微格小组的成员都很给力。他们对每一次的练习都很重视很有热情,而且每周会有固定的时间练习。特别喜欢我们每一次练习之后对各自的评价和建议,虽然每次这个练习会占去我们周末的大半部分时间,但是锻炼了也成长了,我觉得很值! 虽然经过一学期的练习之后,自我感觉有所成长,但我清楚的知道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改进和提升。在老师平时作业指点中,我发现我还是没有很放得开,依旧还是会紧张,而且存在提问技能方面的问题,会不自觉的问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在引导学生方面也还很欠缺,有时候对教材理解存在误区等等各种问题。我坚信要想形成良好的教态和娴熟的教学技能,需要坚持长期的训练和改进,没有耐心坚持跑完这次马拉松赛的话是很难成功的。

微格教室上课反思

师范的“范”是练出来的 ——微格教学的感悟 化学师范111班11111125 叶伟东 理论上的教学学习了两个半年,在本学期我们终于迎来了大学学习期间的第一次有点实践感觉的实践课堂。一个学期,一共体验了三次微观教学。由于时间紧张,体验的机会也就不是特别的长。可能是由于时间的关系,也可能是由于自己内心对微格教学比较感兴趣,所以在短短的三次课堂中,我准备了六次的教学内容。 在这个反思中,我将从四个方面展开我的叙述。 首先,我想来谈谈什么叫做微格教学。作为一名师范类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以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分别学习了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一些例如教师基本技能以及普通话、书写也进行了相应的培训。但是,这些都是都只是局限在理论学习的范畴上,只懂得理论,没有一点实际去应用的机会,这是每一位大三即将面临实习或者是毕业的学生心中最大的困恼。微格教学,这节课就给我们提供这么一个锻炼自己实战能力的平台。 为什么要在教室前面加微格两个字?这也正是这个教室的特点所在。一个不足普通教室三分之一大小,但是里面的所有的教学工具一应俱全的教室——这就是我对微格教室的印象。微格教室与普通教室的不同点除了大小之外,还有就是它装有录像功能。这就相当于是给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我们在上课的同时记录着自己的每一分钟的表现。在课余的时间,看看自己的教学视频,从一个辩证的角度去看这个视频,你就会从中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 其次,我想来谈谈从个人的实践出发,微格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微格教学和其他一般的教学是有区别的,你面对的学生数目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和实践教学中不一样的。所以,你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只能把它作为一种过渡到实习教学的过程。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的时候也要进行一定的调整,目的就是做到更好的适应微格教学。 接下来,我想谈谈自己对微格教学的感受。在开始,我就讲到了我们这次微格教学的时间不是很长,所有的加在一起也就三节课左右。所以,时间是紧张的。在这三节课里面,我们接到的任务是完成一个导入、一个重难点讲解以及一个整节课的内容。可能是自己对教学方面比较感兴趣,所以我对自己也严格了一点。在这三节课里面,我一共录制了两个教学导入环节,两个重难点以及一个整节课。这些时间前提是在我的队友录制结束的情况下去完成的。在微格教学中,下面的学生不是一些你在教学设计中的学生,这样使你的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就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你要找好拖,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其实,我个人认为,这样找拖来回答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显得有些的牵强,倒不如直接让教师“自导自演”,也就是直接模拟教师招聘面试时候的环节。因为,这样的教师互动环节一点也没有真是感觉。也许,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前期白怪,不一定就是你同学在下面提出来的问题。但是这样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呢?所以,我个人认为微格教学中,可以减去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环节,直接就是让在上面上课的教师感受教师招聘时的感觉,自己创设情境。 最后,我想个这门课提一个小小的意见。现在的微格教室教学都是一个专业一批人一起去用这个教室这个时间的。这样安排在实行方面是比较简单的,但是我觉得在对师范生能力上的培养上面是没有什么可赞之处的。因为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所接受的教学都是差不多的,掌握的知识也是差不多的。这样的一个情况放在这里,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互动环节无法有效的展开。我相信这样的问题不是只有我们化学师范专业的学生会遇到,也不是说只有数学专业或者一两个师范专业的学生会遇到。所以,我觉得学校在给我们师范生提供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的时候,可以多考虑一些东西。例如,让两个或者三个专业的学生混合在一起,一起进行微格教学的学习。这样,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会有更进一步的好处。 以上就是我对本学期的微格教学课程的上课感悟。

微格课堂教学反思

微格课堂教学反思 微格堂教学反思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有反思,失败才能够是成功的基石。可见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以下是我的历次微格堂的教学反思。 一、说 想要好好的反思自己的说,就必须明白什么是说。所谓说,就是教师备之后讲之前把教材、教法、学法、授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及其依据面对面地对同行或其他听众作全面讲述的一项教研活动或交流活动。这学期,总共进行了两次的说。两次说下,我针对自己的表现做了如下的总结: 1、对说时间的把握准确,但是对内容的时间分配却不恰当。一般正常的说时间规定在8到12分钟之内,10分钟左右为最佳。这样既能清楚的把自己想要讲的内容讲清楚,又不会使听的人感到疲惫。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得还不错,可以比较准时的结束自己的说。我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在每次说之前,我会自己给自己计时,一旦发现自己有可能超时,我会对自己的说内容进行改进,尽量保证自己在规定的时间之内。虽然我没超时,但对说内容时间的分配还有待改进。我总是花很多时间在前面的学情教材分析等内容,对后面的教学过程比较忽略。每次都是要到说的6、7分钟的时候才能讲到教学过程,这样

的说不怎么保险。老师说过,说的前几部分最好在4分钟之内讲完,给教学过程留足充足的空间。教学过程应该是整个说的核心部分,是教师如何讲的理念部分,能否抓住听者的兴趣,就看教学过程这部分了,所以要花更多的时间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在以后的说当中,为了完善我的说,我决定多多花时间在教学过程的讲解当中。 2、能完整地说完,但是稍显紧张,而且不能脱稿。能完整地说完完全是因为借助PPT的帮忙。很不好意思的说,如果没有PPT,我相信可能我还是不能流畅的说完。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对内容不熟悉。虽然以前会进行排练,但是在排练的过程中,还是会不停的看稿,我知道这是在说过程中比较大的不足,很可能影响听者的主观印象。在之前上的时候,老师给我们看过一个视频,是一个说的二等奖视频。在视频当中,比赛选手说时姿态落落大方,显得很有自信,一开始给人感觉就很好。就应该是我以后追求的目标。在她说的过程中,全程都是脱稿,也没有借助PPT,显然对自己所讲的内容相当的熟练。听老师说,这次比赛就给参赛选手一个小时的准备时间,相当考验人,听完老师的简介,我相当的佩服这个女生,要经过多少的历练,多少的培训,多少的批评与改进。但是反观我自己,在说的过程中疙疙瘩瘩,流畅度不够。在微格当中面对的人已经够少,而且都是自己的同学,比较熟悉,还是有些紧张。紧张不仅是因为自己的心态,也因为自己的不熟练。因此,在以后的学习当中,要缓和自己的心态,适当的放松,在说前要进行练习,尽量做到脱稿。

微格教学实践报告,8篇

重庆师范大学 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报告 实践形式: 教育见习□微格教学□课例分析□ 教育调查□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 题目语文微格教学实践报告 姓名邢蕊蕊学号 20102104004 专业方向学科教学(语文)年级 2010级 学院文学院提交时间 2012年1月 实践报告审阅和成绩评定

语文微格教学实践报告 1.《春》 训练技能:导入、讲解技能 设计理念: 1、强调学生自我的阅读体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加大语文阅读量和口 语交际环节,重视培养语感。”还强调“要加强朗读,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在“读” 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和人文内涵。 2、重视互动合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要求“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融洽交流讨论的互动合作,引导学生在互动合作中自主构建探究问题、发现解决问题途径的阅读方式,并逐步学得合作技能。 教学过程:

2.《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5个生字。 2、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后悔、盘缠”等词语。 3、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文中说话人说的话的深刻含义。 2、复述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节。 3、通过课外积累更多的寓言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寓意中得到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自学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对生字读音及字形的把握,能通读全文。

微格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微格教学学习体会 初次听到“微格教学”,感到十分陌生,于是问了一下度娘,得到的解释为:微格教学,英文Microteaching,也可直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目前国内用得较多的是“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微格教学创始人之一,美国教育学博士德瓦埃.特.爱伦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缩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成为或已经是教师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精简,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 近三周的微格教学实习,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站在三尺讲台上的份量,也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成为一名老师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班级学员被分为A、B两组,各自组成微型课堂,操作中严格遵守微格教学的理论及过程要求。在微格课堂上,以这次参训的教师学员为听课对象,检查实践教学设计是否达到了目标、对课堂的掌控能力是否达到要求、是否掌握了教学技能,检查是否存在一些没有预料到的教学问题,找出教学设计上的缺陷和不足,以明确改进方向,使真正的课堂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避免了无效、低效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能力。 在两位微格导师的悉心指导下,首先练习设计教案,这是讲课前必须做的,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既然要给

学生传授知识解决难题,作为一个老师就必须做足功课,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知识,这就需要设计教案的时候把该讲的内容弄清楚、正确,既便是查资料或者请教别人。所谓“台下十年功,台上十分钟”就是这个道理,这点我感觉自己做的不是很充足,内容上不是很充实,不是很严谨。设计教案需要有耐心,从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导入及具体教学内容,到各部分内容的授课方法、设置问题及讨论方式,两位微格导师和同批学员们都给予了我耐心的指正,使教案初稿得到了细节性的修改。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微格导师强调了丰富的教学导入具有强烈的生命力,教学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必须重视教学导入这个过程,其次是讲课,这一环节要注意很多问题,具体包括:(一)教态,教态自然不自然,直接关系到教师的个人形象。一旦教师站在讲台上,虽说讲台三尺而已,但是教师已成为学生目光中的焦点,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全在学生的视线之内。所以教师的一举一动,目光和表情以及着装都要有个教师的样子,对于初上讲台的我们举止难免还会有些学生气,我想这还需要我们以后多加练习和揣摩。(二)讲话,首先要求会说普通话,再就是口齿清楚。学生就是通过老师的讲解获得知识,如果作为老师口齿不清,那如何向学生传达知识。当然在讲课时也要注意口语化,讲解通俗易懂,不要太书面化。(三)板书,板书的规范与否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满黑板的龙飞凤舞的草书、杂乱无章的文字,学生怎么记笔记呢?这就要求老师的板书要认真,排版条理整齐。以上是对老师讲课的基本要求。除了这些还有讲课的方法,比导入新课要自然,就可以通过回顾以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