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专题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目标

专题二: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理念与结构

专题三:对高中历史必修课程的探究

必修课程《历史Ⅰ》内容标准解读

必修课程《历史Ⅱ》内容标准解读

历史必修(Ⅲ)若干问题探究

专题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目标

(一)为什么要进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

学习要点: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必须通过课程改革,吸收国内外课程改革成功的经验,解决目前国内高中历史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全面发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提高现代公民素养方面的作用。

[材料1]对江苏省南京市普通高中学生对历史课的问卷调查(略)

[材料2]日本、法国、美国等国外的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略)

(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目标是什么

学习要点:

总体思路:要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历史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历史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高一年级学校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目标:

1、在课程目标上,要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现状和泛政治教育化的倾向,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

2、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内容的选择上,要避免与初中历史课程的重复,在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下,关注学生生活,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3、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同时有利于学分管理的实行。

4、在课程实施中,要力争做到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和方式的更新。

[材料]如何理解标准内容研制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原则(略)

(三)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体系有哪些主要特点

学习要点:

1、在课程目标上,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培养以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全面发展。

2、在课程结构上,《标准》改变了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以“模块”加“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发展而有个性的发展。

3、在课程内容上,《标准》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依据时代性和基础性的原则,革新了课程内容,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了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学术发展和学生经验的联系。特别要指出的是,它增加了世界是内容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比重。

4、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提倡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思考以及交流合作。

5、在学业评价上,坚持既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发展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

专题二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理念与结构

(一)如何理解“知识与能力”维度的目标

学习要点:

广义的历史知识应该既包括知识和能力,也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学习内容。

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知识,主要是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史实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规律等。

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一定的知识总是和一定的能力相结合的,知识的获取及呈现都伴随着相应的能力,同样,能力的获取及呈现也都伴随着相应的知识。一定的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一定的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与知识相比,能力更具有一般性特点,发展良好的能力,比掌握一定范围内的知识有更广泛的迁移作用。

[材料1]教育部2002年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略)

[材料2]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必须对知识进行专门的选择(略)

[材料3]从历史基础知识的分类看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略)

(二)如何理解“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

学习要点:

历史知识和学习方法的使用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必定贯穿知识和方法的运用。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实现的过程,应是学生体验学习并学会学习的过程,应是学生思想和行为发生改变的过程。学生能够经常性地参与学习过程,就容易学会学习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自主地完成学习过程,其创造性也有了发挥的机会。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并掌握学习方法,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学习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历史知识的设计和过程与方法的设计要有一个合适的比例,要为学生学习提供形式多样的“过程与方法”。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探求多种途径解决问题,要突出过程的体验、能力与

方法的培养,把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融入到历史知识教学之中,不但让学生把过程与方法当作手段来运用,更要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来实现。

[材料1]学习方法:学会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略)

[材料2]对于“什么是讨论课?”的界定(略)

(三)如何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

学习要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包括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态度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行为倾向。价值观是人们对思想、态度、行为的取向标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历史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方面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处于不同动态过程中的不同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注意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切实有效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材料1]价值判断和价值评价是人格教育的核心(略)

[材料2]享受历史精神,提高人生境界(略)

[材料3]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理解(略)

专题三对高中历史必修课程的探究

(一)如何体现高中历史专题式教学的时序性和整体性

学习要点:

按照传统教学观念,专题式教学的弱点是其外在的时序性不强、整体性不明显,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在拥有相同课时数的情况下,这一教学方式为了在某个领域或范围能够有较深的探讨,多采取纵向跳跃、横向截取剖面的方法,力求在典型事件或领域作更深入的阐述和更具示范性的探究,使学生能在史料、史识等方面有更深刻的感受和更大的收获,以完成培养其较强历史意识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的课程目标。但这并不意味专题式教学是完全没有试徐性和整体性的教学模式。

在从通史式教学转到专题式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的理解:

①时序性和整体性是相对的:历史教育中的历史主要是主观的历史,或历史学家所阐述的历史,其时序和整体都是相对的,而不是也无必要、更不可能是客观历史的完全复原,其中的跳跃与裁剪不但比比皆是,而且也是完全必要的。跳跃与不完整在主观历史中也是绝对的,而时间连续与内容完整则是相对的。

②时序性和整体性是有条件的:通史式教学是以人类历史发展时间和全部重要历史内容作为时间排列和考察对象的条件与范围,而专题式教学是以某一空间历史发展的某一领域作为时间排序的条件和考察的范围。两者的区别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或教学中采取不同分类方法与所受条件限制的区别,而不是简单的优与劣的区别。

③通史中的时序性和整体性与专题中的时序性和整体性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离现实越久远的历史的时序性和整体性,即使在通史模式中,也会越接近于专题模式,而离现实越近的历史的时序性和整体性,即使在专题模式中,其时间之连续和内容之完整也会越接近于通史模式。

④时序性和整体性是人们感知历史、认识历史、解释历史的重要纽带:专题式教学不是忽略或不要时序性和整体性,而是要在不同的范围、运用不同的分类

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重建不同于通史式教学的时序性和整体性,以便在更高层次上构建人们感知历史、认识历史和解释历史的纽带。

人们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在于形成强烈的历史意识、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增强人们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解力与判断力,进而提高“社会人”在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但这些根本目的中的具体内容却会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而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真实的历史知识、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历史发展的时序性与整体性都是服务于这一根本目的的载体,因而他们本身也不会是固定不变、一劳永逸的,历史知识、历史过程、历史规律、历史认识的呈现方式本身也是历史的。

[材料1]一位高中历史教师的疑问与担心(略)

[材料2]《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7

(二)历史必修(Ⅰ)若干问题探究

学习要点:

1、政治史内容非常广泛,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将政治史作为历史课程中一个重要专题是课程编制的应有之义。

2、政治史的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讲清政治概念,阐释清楚政治发展的沿革与联系,这是政治史教学的基础。

第二,前后联系地分析政治发展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是政治史教学的关键。

第三,用辩证的、历史的和发展的视角分析政治变革、政治制度和政治人物,是达成政治史教学目标的关键。

第四,注意教学方法,大胆创新与设计,力争取得教学的最大效果。

[材料1]怎样讲授政治史(略)

必修课程《历史Ⅰ》内容标准解读

一、关于《历史Ⅰ》学习模块的说明

(一)《历史Ⅰ》中学习专题确定的原则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历史Ⅰ》,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这一模块共设有9个专题: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前五个学习专题所包含的内容,基本上与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相一致,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三种不同社会形态发展阶段的基本线索和特征,这五个学习主专题不同的历史侧面,共同构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貌。后四个专题主要反映的是世界历史的内容,时间断限从古代希腊罗马直至20世纪末。九个学习专题共同构成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中外政治生活发展史的学习内容。

在解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历史Ⅰ》之前,首先需要回答的是它作为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一个单独模块的必要性问题。事实上,《历史Ⅰ》中的序言即是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个简明扼要的解答。它既指出了设立这一模块的立意,也强调了了解人类政治活动对于高中学生历史学习的意义。从设立这一模块的立意方面而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既包括了人类自身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活动,也包含着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与科技发展等,而人类历史上的政治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是密切相关的,它既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相互矛盾作用下不断发展的反映,是人类社会为适应经济社会活动而在政治领域内自我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结果,是人类在政治活动领域精心培育出的制度文明之花。同时,政治活动在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也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反过来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予以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而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人类政治活动的重要体现。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探讨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就成为我们了解人类政治活动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历史学习的目的之一,因此它也就成为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其次需要解答的问题是确定《历史Ⅰ》中学习专题的原则。

在以往的高中历史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是必修课程,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是选修课程,而世界古代史则不在高中历史学习的视野范围之内(参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 0年2月版)。与以往高中历史学习内容相比,新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则是将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全部纳入到了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之中。这是课程标准与以往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一个明显的不同。但在将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全部纳入到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之后,如何处理课程改革具体目标与学习外延扩大的关系,合理选择学习内容,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课程改革的目标包括: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这就意味着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内容的

选择必须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使课程内容从“囊括式”走向“精选式”,从“以量取胜”转向“以质取胜”。由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历史Ⅰ》中的学习专题的确定,遵循了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以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及其时段性政治发展特征为基本内容来确定学习专题

人类历史上的政治活动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其中既包括国家制度、治国方略、政治性变革,也包括政治体制与政治制度、政治派别的活动及重要历史人物的各种政治活动等,从学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它们都属于历史科学研究的对象。但是,历史科学研究的对象决不等同于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也不等同于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内容。众所周知,高中历史课程的特点在于它的基础性和时代性。所谓基础性,是指高中历史课程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它既有别于初中历史课程,更不同于大学的历史专业课程;所谓时代性,强调的是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时代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而《历史Ⅰ》作为必修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这就决定了它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必须要适应高中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适应上述诸种要求,高中历史必修课中政治类模块中学习专题的确定,就须以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为线索,精选能够反映一个历史时期基本特征的重要政治制度、历史性政治变革、重大政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来作为专题的学习内容。依据这一原则,《历史Ⅰ》选取了九个学习专题,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时代性内容而共同构成人类历史上恢弘的政治画面。

细观《历史Ⅰ》中的九个学习专题,可以发现它们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特点。第一,强调专题在反映人类政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代表性。如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其内容关注的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生、发展及其膨胀的过程,探讨其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众所周知,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在政治建设的代表或者说最能反映古代中国政治特色的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后,虽历史在不断发展、王朝在持续更迭,但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的政治结构一直延续了下来,无论是汉武帝时设立的监察机构、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还是明清时期的内阁制、军机处等,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是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框架中来进行具体的政治制度的改革。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仅对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也成为左右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因此,了解这一政治制度特点及其形成过程,就成为我们解开古代中国政治结构的钥匙。再如学习专题七探讨的是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是近代时期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的产物,它顺应了近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健全法制和保障人

权,因此它成为近代众多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可以说,《历史Ⅰ》中的每个专题都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某个国家、区域或某一类社会形态中政治发展的实质性特征。

第二,强调学习专题的整体性特征。在内容标准所确定的九个学习专题中,每个专题从时间断限上看,都包含了一个较长的时段,如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时间断限长达两千多年,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即如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也达半个世纪左右。这样的学习专题,时间长、跨度大,包容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一般而言,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专题就能从历史的角度来了解一种重要政治制度的缘起、发展、变迁及其历史影响。这样的学习专题视野广阔,整体性十分突出。它对于引导学生科学地历史地看待各种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2、坚持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整体性原则来确定学习专题

如前所述,在以往的高中历史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是作为必修课来讲授的,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则是属于选修课程,而世界古代史则不在高中历史学习的范围之内。这种课程结构有其自身的原因和理由,但与时代的发展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需求相较,其不足之处也是十分明显的。其一,相违于历史教育的系统性规律。历史的特点之一在于其连续性和时序性,人们依据一定的理论标准,在对社会性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历史分期及其基本发展线索的判断。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自身发展的中断或社会形态的突变。因此,任何人为截取一段历史以作为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内容的努力都将直接影响历史学习的整体性效果及人们对历史发展的总体判断。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由古知今,由今知古”。从这种意义上讲,了解过去是了解当今社会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我们没有对古代中国两千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生、发展及其性质有一个深入的探讨,也就难以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及其革命性变革意义有总体的认知和把握。其二,滞后于发展着的世界形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性主题。但无庸讳言的是,我们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一切就更加迫切地要求我们必须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来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近现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及其规律。这是历史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新世纪对高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然要求。在高中历史教育必修内容中采用摈弃世界历史的实用主义做法,实质上是对历史教育及其责任的变相轻视和自动放弃。

有鉴于此,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历史Ⅰ》在确定学习专题时,强调了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选题原则。即在坚持以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及其时段性政治结构特征的前提下,注重学习专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递进,注重中外历史专题间的相互关联和交叉。如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从“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到“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和“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专题确定原则,有助于学生从纵向和横向的两重视角来观察和探究历史,从中外历史的发展与联系中获得启示,从而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更好地认识国情、认识世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

3、坚持以贴近时代、有所侧重的原则来确定学习专题

“历史”一词,通常具有两种含义:一方面,它指的是人类所经历所创造的一切,指的是人类的全部过去;另一方面,历史指的是人类对自己过去的回忆和思考。前者可以称之为历史的本体,后者可以称之为历史的认识,当这种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学。从历史本体的角度而言,历史是客观的,它是一种独立的和外在的东西,不以为人的意志和行动所左右;从认识的角度而言,历史是随着人们的理论指导和认识深浅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多彩、不断变化的特点。这也正是历史的独特美感之一。时间的远近不能成为衡量历史价值的标准,正如不能因为月亮较近就断言它对地球的影响比太阳还大一样。但另一方面,高中课程的总体结构和高中历史教育的基础性特点又提出了对高中历史学习的内容进行选择的要求,在这种两难的情况下,课标研制者就不得不对学习内容有所取舍。而取舍的原则之一,就是贴近时代、有所侧重。它体现在课标《历史Ⅰ》的内容中,就呈现出薄古厚今的特色:从中外历史角度而言,九个学习专题中中国史方面的为五个,世界史方面的为四个;从历史断限角度而言,则是古代史方面为两个学习专题,近现代史方面为七个。学习专题的这种确定原则,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的“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贯穿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它也符合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助于课标中规定的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关于《历史Ⅰ》学习目标的说明

《历史Ⅰ》在学习专题之后的一段文字中,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维度对本模块的学习目标作了具体规定。

第一,在知识目标上,《历史Ⅰ》规定,通过学习,要能够“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这里,课标突出的是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和政治代表人物这三个概念,三者之间既有概念的包容与交叉,又有互相的区别和联系。政治制度作为历史上存在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现象,是通过一系列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的活动而累聚形成

的,而一系列政治事件的爆发又无不与历史人物的活动有关,它们反过来又推动着政治制度在发展、渐变中走向突变和更替。因此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区分历史概念的区别及其指向,并通过这种指向将各个概念相互联系起来。当然,这里所说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和政治代表人物并不是一种泛指,而是强调其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并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过或至今还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近代中国历史上日本的两次侵华战争,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世界性社会主义运动实践,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冷战格局的形成及其瓦解等。

在解读知识目标要求中,不能不谈到课标在对知识目标方面的递进性要求,这就是对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的了解,其目的在于“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换言之,对上述历史基本内容的了解,将为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正如我们不讳言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有着自身的共性和一些共同的价值追求一样,我们也不应讳言产生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阶级、阶级关系与阶级斗争。我们不赞成将人类社会的所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统统打上阶级斗争的烙印,同样我们也不赞成将已经出现并至今还存在的阶级、阶级关系一笔抹掉。事实上,历史上出现的各种国家政权、政治制度都是与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水平、阶级结构、各阶级政治力量对比息息相关,而各时期的历史人物也都是代表各自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来参与各项政治活动的。可以说,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是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前提,而后者又成为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用客观的历史的态度,来科学认识和理解历史上的阶级与阶级关系问题,应引起教师的注意。

第二,在方法与能力目标上,课标提出的要求是:“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高中必修课学习的方法与能力要求明显地有了难度,理性色彩更为浓厚,理论思维有所深入和提升。它包含了几个层面的要求。这就是首先要学习搜集历史资料的方法。政治活动方面的历史资料包罗万象,内涵丰富,其中既有“一次文献”如档案、会议文件、报刊及事件相关的音像资料,也有“二次文献”如回忆录、口述资料、历史著作等。在了解历史资料的各种类型及史料价值的基础上,要能够根据学习专题的要求,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一些相关的方法,同时,搜集历史资料的过程,其实也是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对对资料进行鉴别、评判、归纳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结合相关历史背景进行历史资料的分析方面的方法训练,不断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历史信息方面的能力。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学会知识的迁移与灵活运用。这在基本要求上是与初中课标的要求一脉相承的,即“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历史想象力,激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之能在已学习的知识和没有学习的知识之间发生迁移,即用已学过的知识、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知识。”同时,相对于初中而言,高中阶段有了更高的要求,它体现在课标有了更明确的指向性,这就是要历史地辨证地认识历史上重大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学习从政治、经济、思想、阶级关系等多重角度探讨政治变革的原因及其意义,并能形成合理的、观点鲜明的富有说服力的解释。

第三,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历史Ⅰ》规定的目标是“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这是课程标准《历史Ⅰ》模块的根本目的所在。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它告诉我们,读史、学史并不仅仅是为了知道一些历史事件、人物或历史掌故,如果是这样,那就成为了历史的“两脚书橱”,那也就失去了历史学习的意义。因此,读史、学史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人们读史、学史既是为了了解过去,增强个人的历史素养,更是为了鉴往知今,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主动承担起历史、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强调历史学习的独特价值所在。

政治活动作为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人类文明是一个有机系统,它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人类在经济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即物质文明;在政治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即政治文明;在文化领域中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精神产品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即精神文明。在历史的发展中,各种文明在不断发展进步,并相互交织、渗透和转化,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人类社会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间既有鲜花、欢呼和凯歌相伴,也有战争、磨难和泪水同行;既有艰难、曲折的苦苦求索,也有翻天覆地、酣畅淋漓的高歌疾进。通过民主与专制、法治与人治的漫长较量,人们以制度化的形式巩固和发展了民主、法治的胜利成果,这是人类历史的一次飞跃,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我们应从历史的角度清醒地认识、理解和珍惜这一遗产,结合我国国情,注意研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而不懈努力。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的表述,仅仅是出于论述上的方便、清晰而已,其实无论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是一个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同一体。学生进行历史知识学习和探究的过程,就是技能训练、方法掌握的过程,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熏陶的过程,这正是人文科学的特点和优势,将三者割裂开来或者以为三者是分阶段来实施的过程,都是对课程目标的误解。因此这就要求

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必须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历史知识学习的过程成为方法训练和情感培养的一个主动的自觉地过程。)如在学习“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专题中的“辛亥革命”这个内容时,要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基本过程及其结局,而在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方面,教师应与学生结合君主专制在中国的发展及近代世界潮流的变迁等内容,来共同探讨民主共和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了解相关资料的收集方法及其途径,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师生在共同探讨、积极思维的过程和氛围中,学习科学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正确方法,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总之,知识目标的要求并不是最终目的,它作为一座必经的桥梁,学生通过它而达到技能与方法的训练,并最终实现综合素养提高的培养目标。

二、《历史Ⅰ》内容标准分析

《历史Ⅰ》共有九个学习专题,依次分析如下: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这是《历史Ⅰ》内容标准的第一个学习专题。其时间断限上起先秦,下迄明清,囊括了古代中国二千多年的政治发展过程。

政治制度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政治关系、政治体制、政治组织形式及人们的政治参与等内容。它作为上层建筑的主要部分,由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古代政治制度较早地就开始了完备化、成熟化的过程。

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历史源头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宗族是伴随着阶级社会而发展的父权制血缘性亲属集团,在古代中国,宗族不但是生产和其他社会活动最基本的单位,而且与国家行政系统相结合,构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既具有强固的血缘关系,又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随着历史的发展,宗法制度的某些原则,如皇位嫡长子继承制、贵族世袭爵位、父权家长制等,逐渐嬗变为封建的宗族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秦兼并六国后,为了统治空前规模的秦帝国,秦始皇建立起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国君称皇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在地方政权上实行郡县制。秦始皇所建立的这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制度模式,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后,从汉历经隋唐各朝乃至元代,无论是内外朝的形成、三省六部制还是中书省制,中央的权力日渐集中于皇帝手中,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君主专制的本质。它在中央政权层面上所体现出的机构分工——既协调又牵制,既提高办事效率又进一步加强君权的格局,一直影响到后世,尤其六部的设置及其职责划

分,一直沿用了下来。同时,而察举制特别是科举制的创立及其实施,又成为这一时期重要的政治制度内容,它作为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扩大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基础,并成为后世各朝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

洎乎明清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明初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身,并设立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同时,明朝还设置了厂卫特务机构,以加强对官员和人民的控制。清朝则于内阁制的基础上又创设了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地方军政首脑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上述所述内容主要是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角度进行的简单梳理,本专题的立意主要在于,通过对一个时期(或一个朝代)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史实的剖析,了解、认识或探讨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在古代中国社会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比如本专题第四条,“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它首先要求分别对以明朝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为代表的中央政权机构设置的背景、经过及其前后变化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明白其前后的承继关系。但仅仅做到这一层是远远不够的,或者说这仅仅还是一种历史知识方面的目标要求,是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规律及其社会影响的知识基础。而要达到对后者的认识目标,则需要结合前面学习的相关内容即整个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君主专制制度在迈向近代社会进程中的历史影响问题,进行历史地辨证地分析和探讨,从而对君主专制制度作出科学地全面地认识和评价,同时通过这种探究和认识过程,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和中国国情,提高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尘封已久的国门再也无法阻挡列强的坚船利炮和巧取豪夺,偌大的中国挣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从此,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本专题即是对前一历史主题的体现,即展示中华民族在列强侵略下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过程。

学习专题第一条反映的是19世纪的60年间近代中国的历史主线之一。从1 840年英国以鸦片为借口、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后,古老的中国在列强的洋枪洋炮轰击下,进退失据,中华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第二次鸦片战争京师失守,圆明园在英法联军的野蛮行动中成为一堆废墟;中法战争战守失当,乃至“不败而败”;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朝水陆两军在朝廷战和两派的争吵声中一败涂地;1900年,中华民族是带着八国联军侵占京师、烧杀抢掠的民族耻辱步履蹒跚地迈入20世

纪的。而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到《辛丑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被严重损害,“战争赔款”成天文数字,中国在列强的殖民侵夺中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沼。而伴随列强侵华战争同时而来的,是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的侵略和殖民掠夺、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顽强斗争,例如关天培、定海三总兵、左宝贵、邓世昌等在抗击外敌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将士,林则徐、魏源等一批最早放眼看世界的有识之士,左宗棠、冯子材等人的保国卫土,以及三元里抗英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认识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并从中体会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整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专题第二条所涉及的主要是抗日战争的内容。但它从内容表述上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史实。第一是列举日军侵略中国的暴行。从甲午中日战争开始,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就对中国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面对的最为凶恶的敌人。而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侵华战争,是近代中国遭到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中国的过程中,烧杀抢掠,如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用中国军民进行的活体试验等等,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对此我们应有深刻的揭露。第二是中国军民团结抗战的主要史实。这里所强调的主要史实,更多的是指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几次重大的战役,同时自然也包括中国军民坚持敌后抗战的一些典型史实。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了解和简述中国军民抗战的主要史实并不是课标的最终目的,它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些史实,使学生真正理解和体会在抗日战争中全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意义。众所周知,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在面临亡国灭种危险的关头,为反抗民族奴役、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之战。在这场全民族抗击外来敌人的战争中,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两支政治力量——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在团结一致共同对外的口号下,消除纷争,实现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对于推动全国各界走向全面抗战、全民抗战至关重要。它构成了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基础,也是抗日战争能够坚持八年之久、打破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向例直至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保证。同时,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深刻认识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在近代中国,它必须是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的生存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三是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加入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尤其是跻身世界四大国行列领衔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显示了中国抗战和中华民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也是世界各国对中华民族为反法西斯视野做出伟大贡献的肯定和认同,并从此确立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要学习用纵横对比和归纳的方法,从整个近代中国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高度来理解和体会抗战胜利的地位和意义,从而深刻认识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重新振兴的转折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民族自信心。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在“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学习专题中,我们曾经提出,自从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就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本专题即是对后一历史主题的体现,也是对20世纪前半期中国历史发展主线的概括。

本专题共列出了四条内容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太平天国运动方面的内容。太平天国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运动和最后一次自发而单纯的农民运动,它爆发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开始逐渐变化之时,并在南京建立起与清王朝对峙达十多年的政权,有力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这无疑是一场具有反抗封建统治的农民革命运动。但是,正如前面所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开始逐渐变化之际——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新的历史任务已经摆在了中华民族的面前,中国革命已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然而,新的社会阶级结构尚未形成,革命性变革力量尚未诞生,这种历史的反差就注定了这场运动失败的必然性。这意味着,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代,农民阶级已经无法完成历史提出的新课题的重任,新时期的中国革命需要一个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阶级力量来作领路人。这也就是专题第一条所要求的“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的立意。

进入20世纪,真正引起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的是辛亥革命。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国家政权——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虽然未能改变近代中的社会性质,但它却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在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成为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袁世凯的“皇帝梦”和张勋的拥戴清室复辟之举,都被这一历史大朝席卷而去,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为即将兴起的历史变革浪潮准备了前提。这是本专题确立第二条内容的基本思路。在这一内容的学习中,教师须避免就事论事,应指导和帮助学生,从世界潮流和中国社会进步趋势的高度,展开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探讨,在这种指导和帮助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是居高临下式的,探讨的问题也不是预先给定封闭性结论的,而是一种平等的、民主的、思想开放、思维自由的探究活动。

本专题的第三条内容要求是“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五四运动作为近代中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运动,它既是此前一系列民主革命运动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又是迈入民主革命新阶段的第一步,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里所要求的“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科学地全面地认识五四运动本身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包括思想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等所具有革命性意义;第二,正确认识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历史性事件的因果关系;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的一个伟大事件,它开创了中国革命

的新时代,因此要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来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专题第四条内容要求是“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它承接着第三条内容要求,是第三条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呈现的题中应有之意。不过,这里主要是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作了定性,但又没有明确点明那些主要史实,实际上是为教材编写人员留下了充分的发挥空间。而“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则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时间断限,实际上它是紧扣着2 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大变化而来。

总之,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是以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为重心,以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过程为基础,共同构成了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就是本专题的基本思路与主线。

(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本专题在内容标准方面共列出了四条要求,其内容涉及到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即我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和为全国人民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

专题的第一条至第三条内容要求反映的是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线索,它们既包含了政治建设的起点、基本内容,也包含了政治建设的曲折、转折及其新的探索与成就。例如第一条的内容要求是“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其中,“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必然要涉及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问题,因而包括新中国的筹建过程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史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五年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继承和发展《共同纲领》的基础上,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历经波折,甚至一度陷于瘫痪,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而这一时期,恰恰是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的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使这种差距更形拉大,从而失去了一次发展机遇。这种惨痛的教训又从反面说明了民主和法制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政治建设上开始了创新性探索,这表现在逐步确立起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制定颁行了包括新宪法在内的一大批法律文件,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健全。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我国确立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生活的进步取得丰硕成就,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健康发展轨道。

专题的第四条内容要求是“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挫败了外国势力企图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阴谋,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行了不懈努力;其二是“一国两制”理论的创设,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三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国家的对外事务既是一国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政的延续,也是其综合国力的体现。新中国外交走过了50年风雨历程。本专题所反映的就是在这一历程中,我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适应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步走向世界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史实。

新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建国之初,我国面对当时阵垒分明、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决定在执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中遵循三个基本方针,即:“另起炉灶”,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一边倒”,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清扫干净后再与它建立外交关系。为此,我国首先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时积极争取同周边民族独立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并参加了著名的亚非会议。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提出并确立了处理国与国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基本准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五个方面是完整的辨证的统一,其实质是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的权利,促进整个人类的和平和进步,它成为我国对外关系取得不断进展的主要保证。因此,专题第一条以“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作为引子,而其立意则在于通过了解这些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20世纪70年代是国际形势发生动荡和改组的时期。美国迫于改变同苏联争霸中陷于的不利困境,开始调整其对外政策,谋求改善中美关系。中国利用这一有利的国际环境,按照毛泽东“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走出60年代的外交思维定式,加强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并改善同西方大国的关系。因此70年代也是中国外交进行重大调整并取得突破性成就的时期。这突出表现在: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之间的坚冰开始打破;同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关系改善,并正式建立外

交关系。这是我国对外关系中的三件大事,对我国今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奠定了基础,也为国际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了解这些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其过程,从历史的角度探讨其对中外关系的地位和意义,自然就成为本专题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外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重新调整外交战略,在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上,确立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新主题,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极格局解体后,我国作出了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判断,积极推动对外关系取得新突破。我国在联合国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与中俄、中美分别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不断加强,首脑外交、多边外交活跃,对外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方式更加多样化。了解这些具体的外交成就,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其特点,就成为专题第四条的内容要求。

(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腊、罗马是古代世界文明中心之一,以各自的特色在世界文明史上一直占有突出的地位。其中,希腊作为欧洲最早跨入文明门槛的地区,对后世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堪称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和西方文化的渊源所在。本学习专题设置的目的在于了解希腊、罗马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各自特点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与启示。

古代希腊的地域范围一直可以延伸倒地中海西部、中部和黑海沿岸地带,其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航海民族”之誉的特性及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赋予了希腊文明重要的影响和独特的魅力。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臻于鼎盛。教师应使学生了解雅典民主政治与其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的关系,了解在雅典民主政治中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形式,如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等,各自权力机构的相互交错和制衡,及其对于经济文化进步的推动意义,并注意理解其存在着的无法逾越的社会和时代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最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为人类文明中的政治组织形式的完善提供了一条可资选择的道路,并从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理解民主政治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继希腊之后,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一个有着重大影响的古代文明中心,而罗马法又构成了这一文明的重要内核。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罗马法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教师应使学生对这一发展过程有一个简勒的了解。罗马法渊源于罗马奴隶制度,仅使用于罗马公民内部,奴隶则被排除在法律的保障和所赋予的权利之外,因此它又被称为“公民法”。而随着罗马对外扩张范围的扩大,罗马法中又逐渐形成了一种适用于各民族的新的共同法律——“万民法”。罗马法的创设成型,有力地规范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罗马帝国的统治起到了有力地维系作用。因此,

这也为后世人们理解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意义提供了重要启示,法律成为人类政治活动和政治文明中的基本要件。

(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在西欧,从中世纪步入近代时期是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革。在政治方面,近代时期的转变在于,以国家权力取代王室家族权力,以法律取代王命和贵族特权,以民选的国家机构取代王朝和廷臣专权,在原则上以主权在民取代主权在君。欧美各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伟大成果就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在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过程中诞生的,这一斗争过程也是西方政治民主化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进程。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繁荣要求打破封建王权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以维护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民主与专制之间的斗争异常激烈,民主制的确立几经曲折和反复。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有“议会之母”的称誉,而议会制度的真正确立是在“光荣革命”之后,以《权利法案》的颁布为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产生的共和思想、君主立宪制度和国会至上的原则,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美国在独立战争胜利后通过第一个治国方案——《1787年宪法》,它所确立的联邦制度、三权分立开创了世界先例,有力维护了美国的独立和统一。而对于法国而言,持续性的革命引发了法国社会和政局长期的剧烈的震荡,直到大革命结束后几近百年的时间,于1875年1月,国民议会才以一票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民主共和政体。德国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后,在普法战争的胜利中组建德意志帝国,并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政体,君主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事、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其政体虽与欧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别,但毕竟也走上了立宪的道路。这样,到19世纪晚期,资产阶级代议制已在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建立。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有着共同的规律、性质和不同的政治民主化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引导和启发学生:第一,结合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分析其性质,归纳其共同特点,如议会的作用及其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司法权的独立等;第二,结合各国的历史情况及其宪法的制定情况,探讨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下的不同政治体制模式,如君主立宪制、总统制、共和制等,用横向比较分析的方法,把握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制之间、法国共和制与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第三,从西方和世界政治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和完善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持续发展和繁荣的作用。在这种学习和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完整过程来加以概括和总结,充分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评判历史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是近代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而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逐步走向实践则是近现代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基本主线之一。本专题就是以这条历史主线为线索,反映其过程,探讨其历史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意义。

工业革命后,随着工业无产阶级的诞生,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成为近代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支新生力量。19世纪30—40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等大规模工人运动的爆发,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欧洲的历史舞台。当时无产阶级的斗争带有明显的自发性,同时由于各国的政治民主化改革尚未充分展开,当时工人的斗争呈现出以政治斗争为主的特点,但是就其斗争纲领而言,多半还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的范畴,在客观上还只是资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力量。此时,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时代时潮,开始逐渐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并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社会运动。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了人类知识的精华,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从而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愈来愈具有国际性。第一国际的成立就是这一特点的典型表现,而1 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更是19世纪以来国际工人运动的重大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实践。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从暴力斗争转向合法斗争。但在沙皇俄国,无产阶级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却走上了以列宁主义为指导的暴力革命道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世界的局面,在世界上第一次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无产阶级建立起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的奋斗,于1949年10月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开展了社会主义改造运动。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成为20世纪中国的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运动,它历时一百多年,横跨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两个时段,头绪众多、过程复杂,因此在本专题的学习中,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结合工业革命后工人运动的基本特点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状况来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和影响,学习马克思、恩格斯为探求真理不懈奋斗的创造精神。其次,从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角度,认识俄国十月革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所具有的开创性的意义。十月革命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客观经济前提尚不成熟的特殊情况下,俄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以推进社会的变革和进步的一次重要尝试,其意义在于通过俄国这块土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要理解和体会列宁实事求是的探索

精神和理论创新勇气。第三,注意联系国际背景,用世界性的眼光来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历史发展史上的意义,理解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走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50多年,是国际形势动荡复杂的时期。美苏两国从战时同盟变为对手,形成冷战态势,影响世界格局40多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崩溃,新兴力量崛起,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本专题所反映和探讨的就是半个世纪以来国际关系这种重大变迁的趋势与规律。

专题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要求。第一个方面是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美国和苏联确立了战后两国共同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制。二战结束后,美国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妄图称霸全球,,把苏联看作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同时也出于反对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发动冷战,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相继登台亮相。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成立,则意味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相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在两极格局中,为了称霸世界,美苏两国在世界各地展开争夺,竭力控制更多的势力范围,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造成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其次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曲折发展问题。在美苏对峙之时,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整体世界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形势:国际组织和区域性合作组织发展迅猛,发展中国家逐步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遭受重创的西欧走向复兴和联合自强,要建立挑战美国的“欧洲人的欧洲”;战后日本迅速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新中国成立后,日益发展壮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第三世界开始崛起,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不结盟运动”。到70年代末,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走向,整体世界发展中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趋势愈益凸显。

第三个方面是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991年,苏联解体,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随之终结。在世界格局发生急剧转换的过程中,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各国经受了冷战后的冲击与磨练,世界形势呈现出复杂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但是,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各国要求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呼声日益高涨,欧洲一体化进程加速,俄罗斯力图恢复大国地位,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区域性合作组织迅速发展,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

在本专题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世界眼光,从整体世界的宏大背景中认识和把握世界格局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力避就事论事的学习方法,从而做到切入点具体、背景宏阔、含义深刻的学习效果;要充分注意课外学习资源的利用,积极鼓励学生利用新闻媒体、报刊、重大事件报道等媒介,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通过讨论会、历史板报等形式,发表对相关历史问题的看法,

文化生活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

文化生活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

文化生活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订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 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五)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本课程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 知识目标: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阶段教学目标理解为各学段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制订阶段教学目标。总体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在各阶段有所侧重,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要贯穿本课程教学始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总体目标,又要实现具体目标,既要明确显性目标,又要重视隐性目标,既要达到终极 课程标准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历史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 必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共108学时,6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建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3个模块。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

文化生活教材分析

文化生活》教材分析及处理建议 桂东一中政治组胡建新 提纲: 一、《文化生活》教材分析 1、《文化生活》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1)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文化生活》是一门什么课程? (2)为什么要设置为什么要增设《文化生活》课程? 2、《文化生活》课标解读 (1)课标呈现方式解读 (2)《文化生活》教学容分析 1)《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2)《文化生活》教材的呈现方式及主要容 3)《文化生活》教材的特点 二、《文化生活》处理建议 1、课程性质与理念 2、《文化生活》基本的教学原则 3、《文化生活》处理策略 4、教学案例分析 5、如何应对《文化生活》对教师的挑战 《文化生活》教材分析及处理建议 一、《文化生活》教材分析 1、《文化生活》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P24 P27

(1)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文化生活》是一门什么课程? 《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增设的必修模块,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共同构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必修容。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一起,共同承担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文化生活》以学生置身其中的文化生活为依托,使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如何进行文化赏析、提高文化修养,理解文化传承、交融和创新的意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道理;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促使学生在当前的文化生活中,努力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深切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信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把握这一思路的要点是:课程所使用的文化概念,以十六大有关文化建设的提法和要求为基本依据;课程所强调的文化的力量,实质上是精神的力量。“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要求,这是课程全部目标设置与实施的核心容。 (2)为什么要增设《文化生活》课程? 《文化生活》容的设置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知识目标: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情感目标: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阶段教学目标理解为各学段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制订阶段教学目标。总体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在各阶段有所侧重,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要贯穿本课程教学始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总体目标,又要实现具体目标,既要明确显性目标,又要重视隐性目标,既要达到终极目标,又要促进条件目标。 解读一: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 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三、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的奥秘。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word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 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 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 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 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 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 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 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 认识。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 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 的理解。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 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 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 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 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5.家国情怀 家国情环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 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 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 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 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第一部分前言 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间的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赖于基础教育的持续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潮流。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三、课程设计思路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00007 课程性质:公共课 学分:2.0 计划学时:32 适用专业:高职各专业 1.前言 1.1课程定位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院各高职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一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传 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本课程以 高等职业教育为切入点,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注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 相统一。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文化涵养,丰富校园文化,发挥文化传承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 文素养。 通过学习本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魅 力,解读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引领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取向。 学生通过初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该课程开设 于第一学期,为后续课程《沟通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实用美学》的学习,打下坚 实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必备的传统文化素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旨,以各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围绕“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 社会能力,成为有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2.1课程设置的依据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 新的重要途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 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 .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精品]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精品] 高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高一艺术部谌寒 新一轮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已经拉开序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指导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中历史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教育部制订出新时期第一份独立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大纲》,高中历史课程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时代性,开始重视研究性学习,编写出版了面向21世纪的高中历史教材等等。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呈现出许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问题。”因此,在当今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我们必须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解决国内高中课程存在的问题,全面实现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发挥其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我国以往高中历史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目标上,存在着教条化、成人化倾向。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体验、感悟,忽视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个性发展的培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进行的调研表明,有80%的教师、69.8%的学生认为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实际关注的课程目标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和技能。 2、课程结构上,没有处理好高中历史课程与初中历史课程知识的衔接,没有构建出符合高中阶段学习的历史课程结构。过去初中、高中历史课程实行螺旋式的结构,从编写教材来看,虽然教材的编者费尽心思力图解决初、高中历史教材内容重复的问题,然而还是很难,这自然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学界早就有人

中小学信息课程标准(完整版)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初中阶段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高中阶段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72651961.html,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作者:徐蓝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2018年第06期 一、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 教师必须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努力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教师要全面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具体表现,认识到核心素養五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既要注重对某一核心素养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 二、将教、学、评、考各个环节聚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学—评—考”一体化,即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聚焦于培养和发展 学生的核心素养,合理整合教学内容,确定关键问题和重点难点。通过基于史料 研习的教学活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拓展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三、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能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情境,如“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等。通过多维度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把问题解决好,为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创造条件。 四、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认真考虑如何构建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方式。所谓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史料阐释历史,更重要的是,要设计以史料研习为基础的探究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辨析、运用史料解释历史。 五、根据学业质量水平评价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度 教师要全面深刻地学习、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准确把握学业质量不同水平所描述的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特征,依据学业质量水平的细化评价目标指导教学与评价。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7)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 ————选修课程 模块1 史学入门 【内容要求】 本课程是对历史学基本知识的介绍。本课程由 7个专题组成,是在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 历史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及其规律。探寻历史的真相,对历史进行实事求是的阐释,是历史学的科学价值所在。进行历史探究,不仅要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精神,而且要具有关注人类历史命运的人文情怀,对历史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真诚的敬畏之心,还要具备必要的史学方面的常识。 1.1 历史与历史学 理解“历史”这一概念的内涵,认识到客观存在的历史与被记述的历史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历史学是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对历史的建构和阐释;认识历史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历史学所具有的科学功能、社会功能及育人功能。 1.2 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 知道历史观对于史学研究和史学发展的重要性;知道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及认识历史的基本原则;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尝试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对历史问题

进行分析和解释。 1.3 史学的优秀传统 知道中外史学发展的大致经过,了解史籍编纂的主要体例及其编纂特点;知道历史上著名史学家的治史情怀和治学态度,以及对史德、史才、史学、史识的推崇;知道近代以来新史学的出现及其发展;了解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1.4 读史常识举要 知道有关历法的知识,了解主要的历史纪年方法;知道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姓与名的称谓方式,了解中国古代在称谓方面的一些用法;了解历史地图的种类、特点及作用,以及古今地名的变化情况,能够尝试制作有关的历史地图和历史年表。 1.5 历史探究的主要方法 知道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对史料的来源、性质及其价值进行鉴别和考证的重要性;了解鉴别史料的主要方法,认识研究历史要以有价值的、可靠的史料作为历史论述的证据;了解探究历史的主要方法,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探讨。 1.6 历史的解释与评判 知道历史著述中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的联系与区别,认识到对历史的理解是建构历史解释的关键;通过一些史学家对同一史事的论述,了解史学家对历史的论述会有不同的解释与评判,并分析造成历史不同解释与评判的主要因素。 1.7 综合探究:历史问题的研究与论文习作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

(八)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 (一)正确把握新课标规定的学习板块,学习主题和学习内容。 新课标规定高中历史必修分三个学习模块,四个学习主题(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共计25项学习内容。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选修分为六个学习模块(六个独立的学习主题),学习内容涉及:重大改革(9个)、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7个)、20世纪战争与和平(6个)、中外历史人物评论(4个)。 (二)历史课程标准从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 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历史教师要真正“教好”历史,就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观。 1、让学生学会创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探讨和解决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越丰富、越灵活,学生的历史思维就越活跃,越有创造性。 2、让学生学会学习 新课程将“过程和方法”作为三大课程目标之一,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从中学会学习。历史教师还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应注重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学生学会学习的显著特征是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要善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更主要的是,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使他们在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5年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初稿) 普通高中历史课标研制组 2015年10月21日

目录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3 (一)课程性质/3 (二)基本理念/3 二、课程目标/6 (一)总目标/6 (二)学科核心素养/6 三、课程结构/9 (一)设计依据/9 (二)结构/10 (三)学分与选课/12 四、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标准/12 (一)必修课程/12 (二)选修I课程/26 (三)选修II课程/45 (四)学业质量标准汇总/58 五、实施建议/61 (一)教学与评价建议/61 (二)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建议/82 (三)教材编写建议/84 (四)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89 六、附录/90 附录A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水平划分/90 附录B教学与评价案例/97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历史学是揭示人类历史进程的学科,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叙述和阐释,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并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提高公民文化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探寻历史的真相,正确地认识历史规律,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学重要的社会功能。 历史学与历史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学校的历史课程承担着重要的历史教育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反映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社会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对历史发展进行更深入的探究。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进一步拓展历史视野,形成历史意识,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素养;使学生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

中学历史学科课程标准解读实施细则

中学历史学科课程标准解读实施细则 吃透和领会课程标准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是规定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中学历史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它规定着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目标和教材纲要、教学要点等重要内容,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依据,是教师有效教学的纲领性导向。所以,必须下功夫解读历史课程标准,这是搞好历史教学工作的前提。 一.解读要求 1.用新课改理念进行解读。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这是课程标准的精髓所在。解读时要本着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新课程的目标是三维的,不是单向的。它统筹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谋求逻辑与情感的有机结合,注重启发引导并重视学生主体的民主参与,建构精心预设与灵活生成相统一的过程。好教师的标准不再是会教教材,而是会在课标引领下巧用教材。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既尊重课标与教材,又依据所教学生的经验,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对教材做恰当的改造,使教与学有机统一,坚决避免穿新鞋走老路。 2.深入学习领会课程标准,重视课程标准的导向作用。首先必须认真阅读和研究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把握新课程的理念以及倡导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明确相关的课程内容及本部分内容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宏观上把课标要求分解在各册教材和每一单元每一课中,重点和难点一步到位。历史教学评价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考察学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要注意考察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唯一的评价内容。不但要注重学生今天的现实,也要注重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要求上把每个知识点讲到怎样的深度都做了一定的规定,比如“内容标准”对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要求:(1)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识记层次要求;(2)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理解层次要求;(3)凡在内容标准的陈述中使

2019高中历史新课标选择性必修课程

选择性必修课程 模块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本课程通过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相关内容,揭示人类政治生活的发展。本课程由6个专题组成,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递进与拓展。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国家的产生,国家统治依赖一系列制度建设,包括建立组织和制定规则。以权力分配、机构设罝和运行为主的政治体制,规定了国家制度的基本框架。人事管理、法律、外交、财政都是国家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则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自古及今,西方各国的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学习这些内容,加深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阶级分析方法,对上层建筑的各领域的实质进行深入分析,认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 1.1政治体制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通过宰相制度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了解古代至近代西方政治体制各主要类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以及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 1.2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了解中国科举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1.3法律与教化 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期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知道宗教伦理在西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1.4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 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即:(1)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2)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3)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4)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5)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以上理念体现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多视角的价值观。从重点关注知识与技能到关注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的教育是以提供人生的发展基石为宗旨;强调问题解决,关心生活实际。 在课程目标上,《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具体规定了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针对这个总目标,《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一步说明了分目标。高中阶段的课程目标就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突出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及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结构体系为1+5,基一个必修模块和五个选修模块。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为学生提供知识基础,是选修模块学习的前提。五个选修模块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注重技能与人文的培养,支持个性发展。选修模块的设置,关注

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体现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新特点。确定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相融合的培养,规定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内容,阐述了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结构形式。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目标的;它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强调“任务驱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正确应用;重点强调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更加注重方法和思想的挖掘;进一步强调了信息技术教育的人文性、文化性。 在评价方面,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强调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强调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科书的编写提供了有建设性的意见,要求教科学编写要要强调适应性;要体现科学性、通用性和前瞻性;要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突出特色、强调创新;要渗透人文精神,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方面也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