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征组歌教案

长征组歌教案

长征组歌教案

教案标题:《长征组歌》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长征组歌》的背景和意义;

2. 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和表达方式;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精神;

4.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

1. 《长征组歌》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2. PPT或黑板;

3. 学生手册或复印的歌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长征组歌》的背景,简要介绍长征的历史事件和意义。

2. 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长征组歌》,并了解他们对这首歌的了解程度。

二、歌曲欣赏(10分钟)

1. 播放《长征组歌》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仔细聆听。

2. 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等元素。

3. 分析歌曲的情感表达和主题,引导学生探讨。

三、歌词理解(15分钟)

1. 分发学生手册或复印的歌词,让学生阅读歌词。

2. 解释歌词中的生词和难点,并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

3. 分组讨论歌词中的关键词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四、合作演唱(15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歌词进行合作演唱。

2. 引导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注意节奏、音准和合作默契。

3. 每个小组轮流演唱,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点评。

五、个人表演(15分钟)

1.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段歌词进行个人表演,可以是朗诵、舞蹈或其他形式。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3. 学生表演完毕后,其他同学进行鼓励和评价。

六、总结与拓展(10分钟)

1. 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思考《长征组歌》对他们的启示和

影响。

2.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或视频资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长征的历史和相关歌曲。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欣赏和研究优秀的音乐作品。

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作,以《长征组歌》为主题,表达自己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纪念馆或展览,深入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3. 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经典的革命歌曲,比较其表达方式和情感。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长征组歌》这首经典歌曲,引导学生了解长征的历史事件

和意义,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歌词理解、合作演唱和个

人表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延伸活动的设计,

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革命歌曲的理解和欣赏。

《长征组歌》两首_教案教学设计

《长征组歌》两首 萧华教学目标:1、感受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高尚的革命情操,了解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2、学习高度概括的诗歌语言,体会词语使用的准确。3、感悟长征精神在新时期的意义。教学重点:毛主席用兵如神和红军的钢铁意志。语言高度概括、用词准确生动。课前预习:收集红军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的史实。教学过程:一.字词检测:音:黔皑皑毡炊chuī毯tǎn 侵qīn似sì水似银似乎重chóng重飞渡shì似的zhòng重兵扎zh ā扎营盘乘chéng乘机,乘人之危zā包扎shèng千乘之国行háng 行情,欺行霸市奇qí奇怪xíng行囊,行云流水jī奇数解jiè解送jiě解嘲xiè跑马卖解形:渴解渴渴求渴望饥充饥饥饿饥荒喝喝水喝彩肌肌肤肌肉肌体皑皑皑袭袭击铠铠甲垄垄断锤千锤百炼钢钢铁捶捶胸顿足刚刚强义:皑皑奇兵——出乎敌人意料而突然袭击的军队。重兵——力量雄厚的军队压——逼近境——边境天险——天然的险要地方。(天堑:天然形成的不可逾越的壕沟。)弃甲——义同“丢盔弃甲”,形容打了大败仗时的狼狈相。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茫茫——没有边际看不清楚。炊——烧火煮熟食物。千锤百炼——这里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千磨万击:多次击打锻炼。)草毯泥毡——比喻战斗生活艰苦。扎营盘——即扎营,军队安营驻扎。扎,驻扎。营盘,军营。高于天——于,比。二.创作背景组歌是由内容上有联系但又有相对独立性的一些歌曲组成的声乐

套曲,组歌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本文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①告别②突破封锁线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飞渡大渡河⑥过雪山草地⑦到吴起镇⑧祝捷⑨报喜⑩大会师。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成,融汇长征沿途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而加以发展,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四曲。《过雪山草地》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六曲。三.背景资料:1.毛泽东曾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战役,是毛泽东根据情况的变化,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调动和迷惑敌人,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毛泽东运用一系列的战略战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如在“反围剿”战斗中,采用了“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先打弱敌,在运动战中各个歼灭”等战术;在“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中运用“调虎离山”之计;“国内革命战争”中,运用“蘑菇战斗”、“运动战”等;“淮海战役”中用“瓮中捉鳖”战术;“辽沈战役”中用了“关门打狗”之计……)2.红军长征途中翻越了夹金山、梦笔山、岷山等若干大雪山。这些雪山海拔高,山顶终

长征组歌教案

赣榆华杰双语学校生本高效课堂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编号:02 日期:8.30 编写人:姜海英审核人:刘健 课题:《长征组歌》两首 【自研课导学】 预习课:(晚自习30分钟) 1.初读课文,了解文中重点字音:重.兵重.飞渡压黔.境草毯.泥毡.雪皑皑.袭.金沙 2.再读课文,体会两首歌词感情基调 早读课:(30分钟) 1.有感情的朗读两首歌词,试分析歌词的主题。 2.对子间检查预习情况。 检效:小组长检查早读目标的完成情况,老师抽查目标的完成情况。 【展示课导学】 学习目标: 1.体会毛主席的用兵如神和红军的钢铁意志。 2.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如:“压”、“出”、“飞渡”、“临”、“逼”、“弃”、“丢”、“赶”、“袭”、“迎”)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 课堂 元素导学 流程自研自探 环节 合作探究环 节 展示提升·质疑评价 环节 复备栏 自学指导 内容、学法、时 间 互动策略 内容、形式、 时间 展示方案 内容、方式、时间 整体感知1.认真读课文, 可以朗读,可以 默读,可以同桌 轮读,选用你最 喜欢的方式阅读 全文,注意朗读 的节奏和重音。 2.体会两首歌词 的感情基调。 A两人小对子 检查自研成 果,用红笔互 相给出评定 等级,并解决 自学时遇到 的疑难问题。 B十人共同体 1.抽签:教师 给出抽签顺 序,确定本组 展示方案。 2.预演:大组 长带领本组 组员完成展 示前的准备, 确定展示代 表-呈现成 果,进行板书 设计。 第一层次展示《四渡赤水出奇兵》 展示单元一: 朗读歌词,注意重音、停顿、情感。 展示单元二: 歌词中作者高度概括了几个战斗画面?请对其中一个画面展开描述。 展示单元三: 本首歌词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结合歌词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展示单元四: 本歌词用词非常准确,请从文中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如“弃”“丢”写敌人狼狈不堪、望风而逃,前后对比鲜明,反衬我军 的神勇。 展示单元五: 这首歌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从文中找出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如:“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比喻、夸张极写红军转战川 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 展示单元六: 探究歌词主题(从歌词内容入手分析其体现的精神) 这首歌词写了表现了 第二层次展示《过雪山草地》 展示单元一: 朗读歌词,注意重音、停顿、情感。 展示单元二: 划分歌词结构并分析理由(抓住关键词句) 展示单元三: 本首歌词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并体会其含义。 展示单元四: 本歌用词非常准确,请从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饥寒交迫的处境,军“不 怕难”的精神。 展示单元五: 这首歌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从文中找出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用夸张手法突出了红军敢于 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展示单元六: 探究歌词主题(从歌词内容入手分析其体现的精神) 这首歌词写了表现了 深入理解1.找出两首歌词的中心句,说说你的理由,并说说在歌词中起的作用。 2.歌词中为什么用了两次“横断山,路难行”,是简单的重复吗?这样写用什么好处? 拓展延伸搜集查找不同时 期歌颂红军的歌 词。如江西时期 的《十送红军》、 延安时期的《军 民大生产》 当堂反馈结合本节课所学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在学习中我们如何发扬这种精神

《长征组歌》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长征组歌》两首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 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感受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高尚的革命情操,了解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2、学习高度概括的诗歌语言,体会词语使用的准确。 3、感悟长征精神在新时期的意义。 教学重点:毛主席用兵如神和红军的钢铁意志。 语言高度概括、用词准确生动。 课前预习:收集红军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的史实。 教学过程: 一.字词检测: 音:黔皑皑毡炊chuī毯tǎn侵qīn 似sì水似银似乎重chóng重飞渡 shì似的zhòng重兵 扎zhā扎营盘乘chéng乘机,乘人之危 zā包扎shèng千乘之国 行háng行情,欺行霸市奇qí奇怪 xíng行囊,行云流水jī奇数 解jiè解送 jiě解嘲 xiè跑马卖解

形:渴解渴渴求渴望饥充饥饥饿饥荒 喝喝水喝彩肌肌肤肌肉肌体 皑皑皑袭袭击 铠铠甲垄垄断 锤千锤百炼钢钢铁 捶捶胸顿足刚刚强 义:皑皑 奇兵--出乎敌人意料而突然袭击的军队。 重兵--力量雄厚的军队 压--逼近 境--边境 天险--天然的险要地方。(天堑:天然形成的不可逾越 的壕沟。) 弃甲--义同“丢盔弃甲”,形容打了大败仗时的狼狈相。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 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茫茫--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炊--烧火煮熟食物。 千锤百炼--这里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千磨万击: 多次击打锻炼。) 草毯泥毡--比喻战斗生活艰苦。 扎营盘--即扎营,军队安营驻扎。扎,驻扎。营盘,军

营。 高于天--于,比。 二.创作背景 组歌是由内容上有联系但又有相对独立性的一些歌曲组 成的声乐套曲,组歌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本文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 首演于北京。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①告别②突破封锁线③ 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飞渡大渡河⑥过雪山草 地⑦到吴起镇⑧祝捷⑨报喜⑩大会师。这部大型声乐作品, 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成,融汇长征 沿途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而加以发展,艺术地再现 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 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 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 组歌中的第四曲。《过雪山草地》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六曲。 三.背景资料: 1.毛泽东曾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战役,是毛泽东根据情况的变化,指挥中央红军巧 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 调动和迷惑敌人,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

《长征组歌》教案 (2)

《长征组歌》教案 欣赏教学重点:了解以及作者写《长征组歌》的时代背景。 教学难点:《长征组歌》的配器。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突破封锁线》,说出自已感受的歌曲时代背景。 二、介绍音乐《长征组歌》作者、时代背景。 《长征组歌》是晨耕、生茂、唐诃、遇秋根据肖华所作的组诗而谱曲的声乐组歌。题为《长征》,又题《红军不怕远征难》,完成于1965年。同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在首都纪念“八一”建军节的音乐会上隆重公演,受到各界的好评。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 欣赏《告别》 三、介绍《长征组歌》的结构。 《长征组歌》共分十段: 1《告别》(混声合唱) 2《突破封锁线》(二部合唱与轮唱) 3《遵义会议放光辉》(女声二重唱、女声伴唱与混声合唱) 4《四渡赤水出奇兵》(领唱与合唱) 5《飞越大渡河》(混声合唱)

6《过雪山草地》(男高音领唱与合唱) 7《到吴起镇》(齐唱与二部合唱) 8《祝捷》(混声合唱) 9《报喜》(领唱与合唱) 10《大会师》(混声合唱) 四、欣赏《遵义会议放光辉》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的指挥下,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忽东忽西,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方重兵之间。 五、欣赏《四渡赤水出奇兵》 在贵州以西,曾四次渡过赤水河,使敌人疲于奔命。随后,出敌不意,南渡乌江,进逼贵阳,直入云南,抢渡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六、小结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长征组歌两首 鄂教版 含答案

《<长征组歌>两首》课堂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题 1、《长征组歌》的词作者是________,这是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_____周年而作的。 2、《四渡赤水出奇兵》一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雪山草地》一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敌重兵()压黔境()泥毡() 4、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四度赤水____ 千锤百练____ 野菜充讥____ 白雪铠铠____ 二、选择题 5、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是2005年举世瞩目的大事,更是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不朽盛事。 B、舞蹈家杨丽萍精心打造的舞剧《云南印象》,融民族风情和舞蹈艺术于一炉,令人叹为观止。 C、随着21世纪科技不断向前发展,医学界对艾滋病患者将再也不会像刚发现时那样爱莫能助了。 D、小张体格强壮,打起球来又十分卖力。这次篮球比赛中,小张身体力行地投进了好几个球。 6、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

自豪。 B、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C、要是一篇文章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D、除非加强对抗性训练,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则连亚洲也冲不出去。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并按要求回答7—10题。 雪皑皑, 野茫茫, 高原寒, 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 7、该词的韵脚是___________,所押之韵是___________ 。 8、“雪皑皑……炊断粮”四行歌词用的都是三字短句,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9、“雪山低头迎远客”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八年级语文《长征组歌》两首教案模板

八年级语文《长征组歌》两首教案模板教案一:《长征组歌》原唱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长征组歌的创作背景及历史地位; 2.学习歌曲的歌词及旋律; 3.能够表达对于长征组歌的情感和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长征组歌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 2.歌曲的歌词理解和唱法。 三、课堂教学过程 1.开篇渲染:播放长征组歌的MV,并简要介绍长征组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地位。 2.歌词学习:发放歌词资料,让学生看一遍歌词,并协助理解深层含义。接着,放音乐让学生朗读歌词并跟唱。 3.歌曲表演:分组表演整首歌曲,提供不同的演绎方式进行比较,点评每个小组的表现。 4.总结讨论:将学生成果综合起来,进一步探讨长征组歌在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方面的讨论。 四、教学评价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将对《长征组歌》有更深刻的理解,并能够在情感态度上更符合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此外,学生还能以分享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提升班级和学校的文化氛围。

教案二:红歌版《长征组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对于《长征组歌》红色文化符号和故事内涵; 2.学习歌曲的歌词及唱法; 3.能够表达对于红歌版《长征组歌》的情感和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红色文化符号和历史内涵的讲解; 2.歌曲的歌词理解和唱法。 三、课堂教学过程 1.开篇引入:讲解红歌的概念和历史背景,并提及《长征组歌》在红色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2.歌词学习:发放歌词资料,依照学生不同的等级要求进行必要的讲解,鼓励学生在红色文化和意识上有所升华。 3.歌曲表演:分组按照学科主题分别演绎歌曲,在表演过程中增加创意和情感的渲染,提高班级和个人的艺术魅力。 4.总结讨论:评选优秀歌曲演绎团队,并进行互评和点评讲评。 四、教学评价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将会接触到更为广泛和深刻的红色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以及红色文化符号给人们带来的精神激励和自信,同时也将激发其在艺术方面的创新思维和创意表达能力,为整个班级和学校的文化教育充实了不少具体内容。

江苏省沭阳县广宇学校八年级语文上册《长征组歌》教案 苏教版

课题:《长征组歌》两首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2、体会歌词中表现毛主席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表现出的钢铁意志。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歌词中心句。 2、难点: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三、学习《四渡赤水出奇兵》 ㈠思考问题:1、歌词内容包括哪两部分?歌词的中心句是哪句 2、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为什么? 效果。 (二) 一、学习《过雪山草地》探究: 1、歌词内容可以分为哪两部分? 第一部分(1—4行),描写红军过雪山草地时遇到的极大困难。 第二部分(5—12行),描写红军战天斗地、以野菜充饥的顽强斗志,表现了红军战士力量的源泉。 2、品味语言,体会修辞方法的作用。“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用拟人手法来表现红军战士翻越雪山时的感受,使红军战士不怕难的精神跃然纸上。)“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过雪山草地时天气变化无常,红军战士穿着单衣,粮袋中已粒米皆无,许多战士饥寒交迫牺牲在行军途中,但是,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 3、人们说,改革开放是一次新长征,你对这话怎么理解?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呢?各人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交流、明确:说改革开放是一次新长征,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处于历史转折时期,二是气势宏伟壮丽,三是任重道远,四是影响深广。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可以从大处着眼,面对强敌时,必须发扬长征精神,审时度势,正确决策,一往无前,也可以联系本地经济文化建设来谈,还可以联系本人实际来谈体会。 二、小结《过雪山草地》这首歌描写了红军战士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下,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惊世壮举,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三、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学唱《长征组歌》 板书设计: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出奇兵

长征组歌教学案

课题:《长征组歌 》两首 【学习目标】 1.了解毛主席的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体会红军的钢铁意志。 2.学习文章语言的高度概括,用词的准确生动的艺术手法。 【学习重难点】 学习文章语言的高度概括,用词的准确生动的艺术手法。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长征的历史事件,在学生反复诵读之后,说说全诗的大意以及准确生动的字词赏析,从而体会红军的长征精神。 【学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字音互填并将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写下来。 黔.境( ) 白雪皑皑..( ) 千锤百li àn( ) 泥毡. ( ) 2. 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1)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有利地势,或使对方离开原来防守的地方以便袭击。( ) (2)大军开到城下,也比喻形势十分危急。( ) (3)打铁炼钢,除去杂质。比喻经过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考验。( ) (4)一同尝甜的,也一同吃苦的。比喻同欢乐,共患难。( ) 3.大声朗读《长征组歌》两首,体验作者表达的感情,读给家长听,请家长写下听后评价。 (1)《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中心句是 。 写红军遇到的严酷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2)《过雪山草地》的中心句是 。 描写自然环境恶劣,反映红军生存艰难的句子: 。 5.在预习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疑难问题,写下来,大胆质疑。

二、课堂助学 1.导入 2. 整体感知 (1)听录音(或老师或学生)范读,注意节奏、重音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并画出两首诗的中心句。 (2)自由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感情。 3.品味语言 (1)朗读《四渡赤水出奇兵》,请你从敌人、红军两方面各找出一些用得好的动词,分析其妙处。 如:“压”写出了敌军来势汹汹。 (2)朗读《过雪山草地》思考:红军战士翻雪山,过草地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加以渲染?有什么作用? 如:“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用夸张手法突出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4.合作探究 根据下面两句歌词的内容,展开想象,分别扩展成一段100字左右的话,描写当时的情景。(1)敌人弃甲丢烟枪(2)草毯泥毡扎营盘 5.质疑解难 6.小结 三、课堂巩固 1.选出节奏划分不当的一项() A.横断/山,路/难行…… B.战士/双脚/走天下 C.兵临贵阳/逼昆明 D.革命/理想/高于天 2.对“乌江天险重飞渡”的“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表示多次、几次 B.指红军领导对渡乌江工作的重视 C.指“注重” D.第二次(渡乌江) 3.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四渡赤水出奇兵

长征组歌 教案

长征组歌教案 教案标题:长征组歌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和理解《长征组歌》的历史背景、创作背景和意义; 2. 学习并掌握《长征组歌》的歌词和曲调; 3. 培养学生对于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理解和感受; 4.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案步骤: 引入: 1. 利用图片、视频或音频等多媒体资料,介绍《长征组歌》的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主体: 2. 学习歌词: a. 分段教学:将歌词分成若干段,逐段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段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b.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c. 个人练习:鼓励学生在课后个人练习,提高歌曲的熟练度。 3. 学习曲调: a. 听音乐欣赏:播放《长征组歌》的原版音乐,让学生感受曲调的旋律和情感表达。 b. 跟唱练习:分段进行跟唱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曲调和节奏。 c. 伴奏练习:提供伴奏音乐,让学生尝试在伴奏下进行歌唱,培养学生的音

乐感觉和合唱技巧。 4. 情感表达和讨论: a. 分析歌词:引导学生分析歌词中所表达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让学生理 解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b.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于《长征组歌》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总结: 5. 总结教学内容:回顾学习的歌词和曲调,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 6. 反思和展望: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收获,展望将来继续深入学 习和欣赏音乐的可能性。 教学资源: 1. 多媒体资料:图片、视频或音频等,用于介绍《长征组歌》的历史背景和创 作背景。 2. 《长征组歌》的歌词和原版音乐。 3. 伴奏音乐。 评估方式: 1. 学生的合唱表现和个人练习成果。 2. 学生对于《长征组歌》的理解和感受的口头表达和小组讨论。 教案扩展: 1.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相关的歌曲、诗 歌或绘画等作品。 2. 邀请专业音乐人士:邀请专业音乐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或演出,深入探讨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周城初级中学苏科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2 《长征组歌》

《长征组歌》两首 教学目标:1.熟读、背诵,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再现诗歌的画面,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理解歌词的内容,分析用词的概括性和准确性。 3.领悟毛主席用兵如神和红军长征所表现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教学重难点:领悟毛主席用兵如神和红军长征所表现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四渡赤水出奇兵》 教学要点 1. 了解有关萧华的文学常识和《长征组歌》的创作背景。 2. 了解长征和四渡赤水的历史知识。 3. 理解诗歌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与乐观豪迈。 4. 学习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电视《长征组歌》演唱片段。 2.导入;同学们,刚才我们观看了萧华作词,晨耕、生茂、唐轲、遇秋作曲的《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片段。这是萧华同志在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的佳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①告别②突破封锁线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飞渡大渡河⑥过雪山草地⑦到吴起镇⑧祝捷⑨报喜⑩大会师。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成,融汇长征沿途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而加以发展,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 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四渡赤水出奇兵》。 二、作者简介 萧华(1916—1985),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军的团政委、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长征中任第一军团组织部长、第二师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65年,他抱病写作完成了12首长征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 三、解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长征中在川黔滇的赤水河流域,同国民党军进行了运动战,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渡过金沙江,摆脱数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战略转移中决定性的胜利。《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途中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牵着敌人走,调敌人的兵力出云南,为红军北上摆脱敌人围追堵截的得意之作,因为用兵出神入化,所以说“出奇兵”。 四、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听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感受语言,体味情感。 五、学习《四渡赤水出奇兵》 ㈠、思考问题: 1、歌词内容包括哪两部分?歌词的中心句是哪句?

长征组歌

寿阳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长征组歌 课型新授课时 1 主备时间9.5 复备时间 主备人程桂梅 主备人所 在单位三中复备人 范文 丽 复备人所 在单位 南燕竹 镇中学 三维目标品评歌词概括性语言的表现力;学习和掌握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概括能力;通过学习,了解歌词融会长征途中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的发展。 教法学法导学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导学案 教学过程个性修改栏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电视《长征·组歌》演唱片段,或红军渡赤水、过草地的情景。 2.激情导入;同学们,刚才我们观看了萧华作词,晨耕等作曲的《长征·组歌》片段。这是萧华同志在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的佳作。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第四、第六乐章《四渡赤水出奇兵》和《过雪山草地》,看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表现了长征这一伟大史实的。 3.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萧华,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军的团政委、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长征中任第一军团组织部长、第二师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65年,他抱病写作完成了12首长征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同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轲、遇秋择其10首谱成《长征组歌》。(二)初步认知,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磁带,反复跟读。 2.老师给学生听长征组歌的演唱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在听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教师设疑,学生讨论。〔讨论〕请同学们谈谈听了这两首歌后的感受? 〔讨论〕这两首歌词为了突现主题,每首歌词都有中心句。你能找出这两首歌词的中心句吗?说说你的理由,并说说在歌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长征组歌详细教案

二.《长征组歌》两首 教学目标: 1.体会歌词中表现出的毛主席的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钢铁意志。2.体会歌词语言的高度概括、用词的准确生动。 3.体会歌词使用的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 课前预习:收集红军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的史实。 一.字词检测: 音:黔皑皑毡炊chuī毯tǎn 侵qīn 似sì水似银似乎重chóng 重飞渡扎zhā扎营盘shì似的zhòng 重兵zā包扎乘 chéng 乘机,乘人之危行háng行情,欺行霸市 jiě解嘲 shèng 千乘之国 xíng 行囊,行云流水解 jiè解送奇 qí奇怪 xiè跑马卖解jī奇数 形:渴解渴渴求渴望饥充饥饥饿饥荒皑皑皑袭袭击喝喝水喝彩肌肌肤肌肉肌体铠铠甲垄垄断锤千锤百炼钢钢铁 捶捶胸顿足刚刚强 义:皑皑 奇兵——出乎敌人意料而突然袭击的军队。 重兵——力量雄厚的军队 压——逼近 境——边境 天险——天然的险要地方。(天堑:天然形成的不可逾越的壕沟。) 弃甲——义同“丢盔弃甲”,形容打了大败仗时的狼狈相。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茫茫——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炊——烧火煮熟食物。 千锤百炼——这里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千磨万击:多次击打锻炼。) 草毯泥毡——比喻战斗生活艰苦。 扎营盘——即扎营,军队安营驻扎。扎,驻扎。营盘,军营。 高于天——于,比。 二.创作背景 组歌是由内容上有联系但又有相对独立性的一些歌曲组成的声乐套曲,组歌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本文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①告别②突破封锁线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飞渡大渡河⑥过雪山草地⑦到吴起镇⑧祝捷⑨报喜⑩大会师。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成,融汇长征沿途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而加以发展,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

二 《长征组歌》两首 (苏教版八年级上)_八年级语文教案

二《长征组歌》两首 (苏教版八年级上)_八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2.欣赏歌词中表现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军事家的风采。3.体会歌词中表现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表现出的钢铁意志。二、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含义及其中心教学难点:体会歌词的音乐美 三、教学时数:1课时 教具:录音机、投影仪 预习要求: 1.制作读书卡 2.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特别是关于红军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方面的资料 学法设计: 以学生自学为主,自行解决生字、词。品味语言时,也以学生自找喜欢的词句,或互相质疑,解答为主。为了进一步体会歌词的气势与节奏,师组织活动:学生朗诵比赛,教师指导,点评。其余由学生自主评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由《七律长征》导入 二.简介背景:作者萧华,江西人氏。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创作。三.朗读歌词,体会情感 听音乐艺术片《长征组歌》选段:《四渡赤水出奇兵》和《过雪山草地》 1.师范读,提问:朗读应用什么样的语调? 学生自由朗读讨论回答:朗读时抑扬顿挫,低沉,高昂,读出豪迈之情。 2.从歌词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四.品味语言,合作学习 再读《四》,讨论以下问题: 1.中心句是哪句? 2.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谈谈理由。(或同学之间互相提问质疑) 3、比较本课与《七律长征》语言上有何不同?(讨论交流) 师提示:本课内容是歌词,通俗易懂;《七》中的语言艺术化、较深刻,需要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体会红军长征精神。 提示: 1.中心句: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一句画龙点睛的盛赞毛主席的用兵如神。 2.如开头三句,用短句有气势,突出当时的局势严峻,写出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 再如:“天如火来水似银”,用比喻生动再现天气的酷热和缺水的景象,从而渲染红军行军的艰辛。 再如:又来四句三字短句,再现红军不仅面临严酷的环境,而且处于被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艰难处境,从一个“压”字即可看出来。 从第10――16行,这几行文字生动形象的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场场敌我之间的运动战。让人深刻的感受到红军战士的顽强、勇敢、机智的英雄形象,也表现了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军事家的风采。 过渡:

第2课《长征组歌》教案(苏教八级上)(2)

《长征组歌》两首 教学目标: 1. 体会歌词中表现出的毛主席的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 其钢铁意 志。 2 .体会歌词语言的高度概括、用词的准确生动。 3. 体会歌词使用的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 课前预习:收集红军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的史实。 字词检测: 音:黔 皑皑 毡 炊chu 1 毯t 峦 侵q in 压一一逼近 境一一边境 天险一一天然的险要地方。(天堑:天然形成的不可逾越的壕沟。) 弃甲一一义同“丢盔弃甲”,形容打了大败仗时的狼狈相。 调虎离山一一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 方。 茫茫一一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炊——烧火煮熟食物。 千锤百炼一一这里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千磨万击:多次击打锻炼。) 草毯泥毡一一比喻战斗生活艰苦 扎营盘一一即扎营,军队安营驻扎。扌L,驻扎。营盘,军营 包扎 乘 ch eng 乘机,乘人之危 解嘲■ sh e ng 千乘之国 解送 {重 ch d ng 重飞渡 zh eng 重兵 ▼行 h a ng 行情,欺行霸市 x ing 行囊,行云流水 xi j 1奇数 形: 渴 解渴渴求 渴望 袭* 袭击 喝 喝水喝彩 垄 垄断 J 锤 千锤百炼 N 「钢 "1捶 捶胸顿足 L 刚 义: 皑皑 钢铁 刚强 扎 ji 解 皑 铠 zh a z a V e ■ ■ 、 ji e 、 e 皑皑 铠甲 似s i 水似银似乎 扎营盘_ sh i 似的 奇q i 奇怪 跑马卖解 奇兵一一出乎敌人意料而突然袭击的军队 重兵一一力量雄厚的军队 肌肌肤肌肉肌体

苏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教案合集-《长征组歌》两首

苏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教案合集:《长征组歌》两首趣事是指本身就有趣的或者人们感兴趣的事情、有趣味的事。那么考试相对一些人来说同样也是一件趣事。以下是XX小编为您推荐苏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教案合集:《长征组歌》两首。 教学目标: 1. 体会歌词中表现出的毛主席的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钢铁意志。 2. 体会歌词语言的高度概括、用词的准确生动。 3. 体会歌词使用的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 课前预习:收集红军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的史实。 一. 字词检测: 音:黔皑皑毡炊chuī 毯tǎn 侵qīn 似 s 水似银似乎重 ch ng 重飞渡扎zhā 扎营盘 sh 似的 zh ng 重兵zā 包扎 乘 ch ng 乘机,乘人之危行 h ng 行情,欺行霸市jiě 解嘲

sh ng 千乘之国 x ng 行囊,行云流水解 ji 解送 奇 q 奇怪 xi 跑马卖解 jī 奇数 形:渴解渴渴求渴望饥充饥饥饿饥荒皑皑皑袭袭击喝喝水喝彩肌肌肤肌肉肌体铠铠甲垄垄断 锤千锤百炼钢钢铁 捶捶胸顿足刚刚强 义:皑皑 奇兵出乎敌人意料而突然袭击的军队。 重兵力量雄厚的军队 压逼近 境边境 天险天然的险要地方。(天堑:天然形成的不可逾越的壕沟。) 弃甲义同丢盔弃甲,形容打了大败仗时的狼狈相。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茫茫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炊烧火煮熟食物。 千锤百炼这里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千磨万击:多次击打锻炼。) 草毯泥毡比喻战斗生活艰苦。 扎营盘即扎营,军队安营驻扎。扎,驻扎。营盘,军营。 高于天于,比。 二. 创作背景 组歌是由内容上有联系但又有相对独立性的一些歌曲组成的声乐套曲,组歌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本文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北京部队战友歌舞团当年首演于北京。全曲由十个乐章组成:①告别②突破封锁线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四渡赤水出奇兵⑤飞渡大渡河⑥过雪山草地⑦到吴起镇⑧祝捷⑨报喜⑩大会师。这部大型声乐作品,采用领唱、重唱、齐唱、合唱及乐队的表现形成,融汇长征沿途各地民间音乐和工农红军歌曲而加以发展,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若干重大历史事件,构成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塑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光辉形象,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胜利。《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四曲。《过雪山草地》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六曲。 三. 背景资料: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长征组歌》教案苏教版

第二课《长征组歌》两首 (作者:萧华) 教材分析: 《四度赤水出奇兵》这首诗描写红军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 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 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过雪山草地》这首歌描写了红军战士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下,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惊世壮举,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学情分析: 这两首诗歌句式相对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内容不难理解。学习本文时重在通过朗读课文、抓住关键句等方法,让学生在赏 析一些重要语句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教学目标: 1. 体会歌词中表现出的毛主席的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钢铁意志。 2•体会歌词语言的高度概括、用词的准确生动。 3•体会歌词使用的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 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自学: 1. 诵读熟悉两组歌曲。 2. 查找资料,了解作家和创作背景。 3. 了解什么是组歌,全曲由哪些乐章组成。 4. 两首歌曲用词非常准确生动,请你找出一些用得好的动词, 分析其作用或妙处。 5. 两首歌词的中心句各是哪句?你选这句的理由是什么?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学生活动一】自学检查 1、学生自渎课本注释①,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 《过雪山草地》背景介绍红军长征途中翻越了夹金山、梦笔山、岷山等若干大雪山这些雪山海拔高,山顶终年白雪覆盖,空气稀薄,气候复杂多变;草地 作者简介:萧华,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军的团政委、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长征中任第一军团组织部长、第二师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第八、十

《长征组歌》两首教案设计

《长征组歌》两首教案设计 二.教学目标:1.体会歌词中表现出的毛主席的用兵如神,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钢铁意志。2.体会歌词语言的高度概括、用词的准确生动。3.体会歌词使用的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教学重点: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教学难点: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课前预习:收集红军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的史实。一.字词检测:音:黔 皑皑 毡 炊chuī 毯tǎn 侵qīn似 sì 水似银 似乎 重 chïng重飞渡 扎 zhā扎营盘 shì似的 zhîng重兵

zā 包扎 乘chéng乘机,乘人之危行 háng行情,欺行霸市 jiě 解嘲 shèng千乘之国 xíng行囊,行云流水 解 jiè解送 奇qí奇怪 xiè跑马卖解 jī奇数形:渴 解渴 渴求 渴望 饥

充饥 饥饿 饥荒 皑 皑皑 袭 袭击 喝 喝水 喝彩 肌 肌肤 肌肉 肌体 铠 铠甲 垄 垄断 锤 千锤百炼钢 钢铁

捶 捶胸顿足 刚 刚强义:皑皑 奇兵——出乎敌人意料而突然袭击的军队。重兵——力量雄厚的军队 压——逼近 境——边境 天险——天然的险要地方。(天堑:天然形成的不可逾越的壕沟。) 弃甲——义同“丢盔弃甲”,形容打了大败仗时的狼狈相。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茫茫——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炊——烧火煮熟食物。 千锤百炼——这里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千磨万击:多次击打锻炼。) 草毯泥毡——比喻战斗生活艰苦。 扎营盘——即扎营,军队安营驻扎。扎,驻扎。营盘,军营。 高于天——于,比。二.创作背景组歌是由内容上有联

2《长征组歌》两首

《〈长征组歌〉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歌词,理解关键词的表现作用。 2.通过假想阅读,品悟红军的钢铁意志。 3.借助仿写歌咏红军豪迈气概与乐观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关于“四渡赤水出奇兵”。要求学生在预习时作好背景调查工作,明确“四渡赤水”的时代背景,了解“四渡赤水”的艰难困苦;捕捉红军“四渡赤水”的全过程。 2.关于“短句”。在两篇歌词中,都以一组短句起首,其作用是:在节奏上有紧张、急促的特点。运用短句,便于反复,以强调作者对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精神的赞美之情,也便于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红军生存环境的艰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诵小诗导入新课 集体朗诵“诵读欣赏”中的小诗《诗人领袖》,抓住关键句解读毛泽东作为诗人、作为军人领袖的具体表现,导入新课。 1.“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常于马背上构思/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写出诗人与领袖的精神遇合,用诗人的头脑思考,用领袖的风范指挥。 2.“屈指数算/一首气势磅礴的诗/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极力赞美毛泽东,以诗人般的气质与思维来指挥千军万马的气度与神采,表现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气魄与精神。 二、析佳词理解内容 1.自读歌词 (1)抓住关键词理读两首歌词的主要内容。 可指导学生作圈点勾画,作文字批注。如《四渡赤水出奇兵》中,抓住关键动词,出、渡、临、逼、赶、袭,理读描写的五幅画面——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强攻昆明,巧渡金沙江。《过雪山草地》则抓住关键词,迎、扎、越、更,想象红军过雪山的真实情景。 (2)就两词中的一幅画面,作充分想象,用100字左右的文字描绘当时的情境。 2.分角色朗读 (1)男生读短句,女生读长句。 (2)交换角色再次朗读,体会词章的内容。 三、借散文品读艺术 两首歌词诗虽以诗的面目出现,但其创作构思也不乏叙事散文的特色。在叙事散文中,包含着三要素:必要的情景勾勒,主要的故事情节,经典的议论抒情。 《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情景 故事 议论 2.悟两词的表现艺术。 景、情、事、理四位一体,在概括的语言文字中,表现足够丰富的内涵与深蕴。 四、写赞词歌吟红军 长征途中,数万红军身死报国,他们做出了巨大贡献,却唯独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对这些英勇就义、慷慨赴死的红军战士,你一定充满着满腔的崇敬之情,请仿照“2005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