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种基本形式的情绪的含义

四种基本形式的情绪的含义

四种基本形式的情绪的含义
四种基本形式的情绪的含义

四种基本形式的情绪的含义

快乐。快乐指盼望的目标达到和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继之而来的紧张性解除时的情绪体验。快乐程度细分为:满意、愉快、欢乐、狂喜等。

悲哀。悲哀是指所热爱对象的遗失、破裂以及与盼望东西的幻灭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悲哀可细分为:遗憾、失望、难过、悲伤、极度悲痛。

愤怒。愤怒是由于事物或对象再三妨碍和干扰,使个人的愿望不能达到或产生与愿望相违背的情景时,逐渐积累紧张性而发生的情绪体验。愤怒可细分为:不满意、生气、愠、怒、忿、激愤、狂怒等。

恐惧。恐惧往往是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驾驭或不能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恐惧可细分为:害怕、惊慌、惊恐万状等。

在这四种最基本的情绪之上,还可能派生出许多种类,组成复合的形式,形成高级的情感。如与感知觉有关的厌恶与愉快;与自我评价有关的骄傲、自卑、自信、羞耻、罪过、悔恨等;与评估他人有关的热爱和怨恨、羡慕、妒嫉等体验。

粗心的医生

在一所医院里住着两个病人:甲的病较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已基本痊愈;乙的病很严重,医院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了,只好让他回家休养。这两个病人同一天出院。由于医院工作人员的马虎,出院时把两份病情通知抄写颠倒了。病已基本痊愈的甲接到的是病重尚未痊愈,要加强营养,注意休息的通知。一接到通知,甲便紧张起来,忧虑重重,认为医生以前对他隐瞒了病情,病是无法治好了,结果出院后病情一天天加重,并有恶化的趋势,不久又住进了医院。而那位病情严重的乙看到出院通知上写着病情基本痊愈,心情顿时轻松,回到依山傍水的农村,经常食用新鲜蔬菜、水果,经常散步,再加上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被认为难以治愈的病却奇迹般地好了。

这个故事说明:人的情绪对健康影响极大。愉快喜悦的心情会给人正面刺激,产生积极的情绪,有益于健康;而苦恼消极情绪会给人负面影响,诱发各种疾病,使原有病情加重。现代医学认为:良好的情绪可使机体生理机能处于最佳状态,使免疫抗病系统发挥最大的效应,抗拒疾病的侵袭。因此,有的心理学家把情绪称为“生命的指挥棒”、“健康的寒暑表”。所以青少年学生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时刻拥有一份好心情。

悲喜无常寿命不长

意大利有个失业的妇女叫玛莉亚,她在市内一家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别出心裁的广告:“您若需要眼泪和笑声,本人可以大量供应,哭与笑均表情逼真,形象感人,价格公道,令君满意。”从此,她家门庭若市,生意兴隆,收入颇丰。当她参加客户的送葬队伍时,身穿黑色丧服,跟在棺材后面,由两人搀扶,哭得泪水滂沱,死去活来。不到两个小时,她马上又换上漂亮华丽的礼服,出现在一家办喜事的客厅里,笑容满面、彬彬有礼、笑声朗朗地招呼前来祝贺的来宾们。结果怎么样?几年后,这种频繁的精神反常、时悲时喜的繁忙业务,致使玛莉亚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疾病,住进了精神病医院。她死时还不足50岁。所以,医生告诫诸位:悲喜无常,寿命不长。

人的情绪变化应当自然,才有利于身体健康。如果喜悲无常,交替变化太快,会导致人体内分泌的严重紊乱,对人体极为有害。我国古代医家就曾指出:处世为人,应“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简言之,就是不要以某样值得庆幸的事物过分地高兴,也不必因某件不幸的事情而陷入无限的悲痛之中,把万事万物看淡一点,要保持精神上的稳定。大喜大悲都是对人

体十分有害的不良情绪。

关于猴子的心理实验

心理学家是利用猴子做的实验。两只猴子同时关在笼子里,一只被捆住了,不能动;一只可以在笼子里活动。实验者每隔20秒钟对猴子进行一次电击。每次放电前5秒钟,笼子里的红灯就会亮起来。笼子里有一个开关,可以自由活动的猴子在笼子里活动时发现了这个开关,每当红灯亮时,它就会按动开关逃出笼子。而另一只猴子不能活动。实验不间断的进行,有一只猴子先死了。实验的结果是能够活动的猴子先死去了。因为:猴子害怕电击,都希望逃避。被捆住的猴子毫无办法,只好听天由命;可以活动的猴子为了逃避电击,需要时刻注意红灯的闪动。红灯一亮,就需要迅速打开开关,向外逃窜。可以活动的猴子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时刻处于紧张、焦虑、恐惧中,这些都是消极的情绪状态,对生物机体有重大的影响。猴子的死是和不良情绪相联系的。

《小公务员之死》

十九世纪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名作《小公务员之死》,内容描述一位小公务员在剧院看戏,打了个喷嚏,唾沫口水溅到了坐在前排的将军身上。小公务员急忙向将军道歉。将军回说:“不要紧。”可是小公务员却吓得惶惶恐恐,定不下心来。幕间休息时,又去请求将军原谅;次日再专程去将军府上赔罪。第三天又去向将军反复解释自己无意冒犯。将军终于被这种近乎纠缠的道歉惹火了,大叫一声:“滚出去!”小公务员吓得全身发抖,倒头就死了。

小公务员的死

某机关有一个小公务员,一向过着安分守己的日子。有一天,他忽然得到通知,一位从未听说过的远房亲戚在国外死去,临终指定他为遗产继承人。那是一家价值万金的珠宝商店。小公务员欣喜若狂,开始忙碌地为出国做种种准备。待到一切就绪,即将动身,他又得到通知,一场大火焚毁了那家商店,珠宝也丧失殆尽。小公务员空欢喜一场,重返机关上班。但他似乎变了一个人,整日愁眉不展,逢人便诉说自己的不幸。

“那可是一笔很大的财产啊,我一辈子的薪水还不及它的零头呢。”他说。同事们原先都嫉妒得要命,现在一齐怀着无比轻松的心情陪着他叹气。唯有一个同事非但不表同情,反而嘲笑他自寻烦恼。

“你不是和从前一样,什么也没有失去吗?”那个同事问道。

“这么一大笔财产,竟说什么也没有失去!”小公务员心疼得叫起来。

“在一个你从未到过的地方,有一家你从未见过的商店遭了火灾,这与你有什么关系呢?”

“可那是我的商店呀!”

那个同事哈哈大笑,于是被别的同事一致判为幸灾乐祸的人。据说,不久以后,小公务员死于忧郁症。

“克拉克现象”

是指那些平时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往往发挥失常的一种现象。克拉克原是澳大利亚的长跑明星,曾19次打破世界纪录,被人们称为田径场上的奇才。然而,在他运动巅峰期的两届奥运会上,这位奇才却发挥失常,与金牌无缘。由此,人们就以这位明星的名字来形容大赛中的失常现象。

钉子

从前,有个脾气很坏的小男孩。他父亲给厂他一大包钉子,要求他每一次发脾气后都必

须用铁锤在他家后院的栅栏上钉一颗钉子。第一天,小男孩共在栅栏上钉了37颗钉子。

过了几星期,小男孩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愤怒,每天在栅栏上钉钉子的数目逐渐减少。他把自己的转变告诉了父亲。他父亲又建议说:“如果你能坚持一整天不发脾气,就从栅栏上拔下一颗钉子。”经过一段时间,小男孩终于把栅栏上的钉子都拔掉了。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栅栏边,说:“儿子,你做得很好。但是,你看一看那些钉子在栅栏上留下的那么多的小孔,栅栏再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当你向别人发过脾气之后,你的言语就像这些钉子一样,会在人们的心灵中留下疤痕,你这样做就好比是用刀子刺向某人的身体,然后再拔出来,无论你说多少次对不起,那伤口都会永远存在。其实,口头上对人们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们的肉体没什么两样。”

情绪有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积极的情绪可以产生积极的结果,消极的情绪可能导致消极的结果。情绪和人的思想品格有着密切的关系,积极的情绪、高尚的情操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助于人们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乞丐与露珠

一个乞丐很早上路了,当他把米袋从右手换到左手,正要吹一下手上的灰尘时,一颗大而晶莹的露珠掉到了他的掌心。

乞丐看了一会儿,把手掌递到唇边,对露珠说:“你知道我将做什么吗?”

“你将把我吞下去。”

“看来你比我更可怜,生命全操纵在别人的手中。”

“你错了,我还不懂什么叫可怜。我曾滋润过一朵很大的丁香花蕾,并让她美丽地开放。现在我又将滋润另一个生命,这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运,我此生无悔了。”

乞丐一下子停住了脚步。

本文把“索取与奉献的意义”用一个小故事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它既讽刺了不劳而获、苟活于世而沾沾自喜的乞丐,又褒扬了“为他人幸福快乐而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露珠。

100个情绪概念0701资料

好内容要保存,多学习 100个情绪概念解析(父母/教师珍藏版)----孙瑞雪教育机构 高兴:愉快而兴奋。 好受:感到心身愉快,舒服。 开心:心情快乐,舒畅。 快活:快乐。 快乐:感到幸福或满意。 庆幸:为事情意外地得到好的结局而感到高兴。 舒畅:开朗愉快;舒服痛快。 舒服、舒坦: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 爽快:舒适痛快。 甜美:愉快、舒服。 甜蜜:形容感到幸福、愉快、舒适。 甜丝丝:形容感到幸福、愉快。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畅快:舒畅、快乐。 喜悦:愉快、高兴。 喜滋滋:形容内心很欢喜。 心花怒放:形容高兴极了。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幸灾乐祸:别人遭到灾祸时自己心里高兴。 愉快:快意、舒畅。 愤慨:气愤不平。 愤怒:生气(滚动到极点) 恼火:生气。 气愤:生气、愤恨。 悲哀:伤心。 悲伤:伤心难过。 沉痛:深深的悲痛。 伤感:因感触而悲伤。 伤心:由于遭受到不幸或不如意的事而心里痛苦。 痛苦: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痛心:极端伤心。 心酸:心里悲痛。 胆怯:胆小,畏缩。 胆战心惊:形容非常害怕。 发憷:胆怯、畏缩。 害怕:遇到困难,危险等而心中不安或发慌。 惊吓: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

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恐惧。 恐惧:惧怕。 受惊:受到突然的刺激或威胁而害怕。 心有余悸: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还是感到害怕。 入迷、着迷:对人或事物产生难以舍弃的爱好。 入神:对眼前的事物发生浓厚的兴趣而注意力高度集中。 心醉:因极喜爱而陶醉。 仇恨:因利益矛盾产生的强烈憎恨。 敌视:当作敌人看待,仇视。 敌意:仇视的心理。 妒忌、嫉妒:对才能、地位、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反感:反对或不满的情绪。 可恨:令人厌恶恼恨。 厌恶:对人或事物产生很大的反感。 憎恨:厌恶痛恨。 别扭:不顺心。 不快:心情不愉快。 不爽:心情不畅快。 烦闷:心情不痛快。 窝火:有委屈或烦恼而不能发泄。 窝囊:因受委屈而烦闷。 心烦:心理烦躁或烦闷。 厌烦:嫌麻烦而讨厌。 担心:放心不下。 担忧:发愁、忧虑。 发愁:因为没有主意或办法而感到愁闷。 犯愁:发愁。 忧虑:忧愁担心。 忧郁:愁闷。 压抑:对情感、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或发挥。 郁闷:烦闷、不舒畅。 无能感: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不能干什么。 得意:称心如意,多指骄傲自满。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 狂妄:极度的自高自大。 体面:光荣、兴彩。 优越感:自以为比别人优越的意识。 自大:自以为了不起。 自负:自心为了不起。 自豪:因为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集体或个人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荣。抱屈:因受到委屈心中不舒畅。

人的情绪及其影响因素

人的情绪及其影响因素 2.情绪是行动的准备阶段,这可能跟实际行为相联系。 3.情绪涉及有意识的体验。 4.情绪包含了认知的成分,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评价。 情绪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常见的影响因素有认识因素、气质类型、环境刺激等。 一、认识因素 认识在情绪体验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相同的情境,如果作出的认识评价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例如,两个同时都想学习开车的战士,结果都没能如愿,对他们来说的确是件不顺心的事。但是,甲战士把这件事当作是对自己的考验(作出良好的认识评价),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并努力克服面前的困难,做好组织上分配的工作。而乙战士则认为自己很倒霉(作出不好的认识评价),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抱怨领导对自己不公平。由此不难看出,一件事情到底是好还是坏,就看你如何认识它、如何评价它,看你作出什么样的选择。一定程度上,认知决定了情绪。 客观事件我们是无法左右的,有些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主观信念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加以控制的。虽然我们无法避免所有不合理的信念,但我们应充分认识它的存在,尽量减少其对我们生活的负面影响。不合理信念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绝对化要求。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计划不如变化快”生活中很多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同样,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表现和发展也不可能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 第二:过分概括化。以一件事的成败来评价整个人(包括:自己或他人),这无异于一种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所以每个人都应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错误的。 第三,糟糕至极。糟糕就是不好、坏事了的意思。当一个人讲什么事情都糟透了、糟极了的时候,对他来说往往意味着碰到的是最最坏的事情,是一种灭顶之灾。我们当然希望不要发生我们所认为得非常不好的事情,但是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说这些事情绝对不该发生。当一切已成事实,我们必须努力去接受现实,尽可能的去改变这种状况;实在不可能改变时,则要学会在这种状况下生活下去。 二、气质类型

1情绪概述

太原工业学院教案

第一章情绪 第一节情绪概述 一、情绪的概念界定(举例,启发)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一)情绪的组成部分(提问,讨论,讲解) 1、主观体验 指个体对不同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不同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这就构成了情绪的心理内容。情绪体验具有以下两种基本性质: (1)体验与表情的先天一致性:正是体验与表情的一致性保证了表情正确地反映情绪体验的性质,并传递其适应意义;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产生了体验与表情的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具有后天习得的性质,是感情和认知相互作用的结果;(2)情绪体验的不变性 2、外部表现 情绪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是情绪状态下,身体各部位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三种形式。 3、生理唤醒 情绪和情感也会引起生理反应,涉及广泛神经系统。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提问、举例) 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 1、区别 情绪代表的是感情的反应过程;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即感情的体验和感受。情绪是情景性的、暂时的,变化的;情感则是稳定的、深刻的、持久的。 2、联系 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情绪的积累形成了稳定的情感;情感通过情绪得以表达。 情绪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涵着情感。 二、情绪的功能(提问,讨论,讲解) (一)适应功能: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页1第 )情绪能够使个体针对不同的刺激事件产生灵活自如的适应性反应,并1(调节或保持个体与环境间的关系。)情绪之所以具有灵活性的特征,是因为情绪的机能不仅可以来源于个2(体全部的先天机能,而且还来源于学习及认知活动。)许多种情绪都具有调控群体间的互动功能。(3(二)信号功能:情绪是人际通讯交流的重要手段,是语言交际的重要补充。)情绪和语言一样,具有服务于人际通讯的功能。(1)情绪通过独特的无词通讯手段,即由面部肌肉运动模式、声调和身体2(人际间互相了解。姿态变化所构成的表情来实现信息传递

《情绪》读后感_0

《情绪》读后感 《情绪》读后感 想到情绪,随着带娃的不断深入,自认为自己对情绪了解比较透彻了,无非就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上火频次,多用理性去思考问题,不要大吼大叫,尝试温柔和善地语气去说话,同时也能有效关注他人的情绪。 如果再往深入地想,就是尽量让自己做一个情绪积极的人,能够在遇到问题时能正面思考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而不是一遇到事情总是指责别人,将问题放大,却忽视核心焦点是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带着好奇和疑问看完《情绪》后才知道自己所知道的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这本书帮助我理清了情绪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以及可以从哪些地方有效提升情绪管理能力,最难能可贵的是从育儿角度分析了一些情绪提升方法。 很早就给贝尔进行情绪概念的输入,遇到哭泣时告诉是伤心、难过了,遇到开心时喜悦、开心、兴奋了,遇到害怕时是恐惧等等。第一次说,是在构建情绪体验,引导他体验每个感官细节。 现在不需要沟通交流,贝尔一看到其他小朋友什么动

作或表情,就知道小朋友的情绪如何,从而为自己接下来的行为做准备。情绪概念的输入为贝尔对情绪预测打下基础,贝尔会根据自己已知的经验和感受从而赋予行为之意义。 比如,现在贝尔有一个固定的玩伴弟弟,第一次和弟弟玩时,贝尔不知道弟弟抢滑板车时是直接搂着肩膀倒地,所以第一次委屈的大哭,当时贝尔体验了这种情绪后,他自己所做的反应是记忆。第二次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时,贝尔的反应居然是立刻起身,让给弟弟,因为相比保护自己的玩具,自己的安全更重要。第三次发生这样的事情时,贝尔的身体记忆和情绪反馈是直接用手和弟弟保持一手臂距离,并用语言告诉弟弟:这是我的,不要抢,不可以,会打你的。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的不仅是地域饮食和风俗的不同,更是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比如借钱,我们一般都是觉得不错的朋友或亲戚借钱,就直接借就可以了。但是有些区域是必须要打借条,并按照银行利息给予结算。也许在我们看来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可能因此结下矛盾的种子,但是对他们来说却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因为双方都认可借钱需打借条并按照银行利息计息的方式,所以文化的认可让彼此都能平和接受这种处理方式。 我的表妹比我小四岁,从小感情格外好。从她选择信仰基督教并从事教会工作后,一回家总会被各种反对声包

丰富多样的情绪教案(1)

《丰富多样的情绪》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含义,认识人类情绪的丰富多样性,知道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理解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2)能力目标:结合事例分析情绪的表现方式;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积极情绪,并克服消极情绪。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常的心态,理解个人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是正常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克服消极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情绪对人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难点:情绪的含义。 【教法及过程】事例分析法、讨论法、活动体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仔细回忆一下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在成长的过程中,或喜或悲、或怒或愁的经历,并告诉大家是什么神奇的东西在支配着自己呢? 你们对情绪都有什么了解,什么样的情绪态度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情绪态度是不对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丰富多样的情绪》 一、情绪万花筒 (一)什么叫情绪 设置情境 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西安承办2011年世园会;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以数枚导弹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下一节是体育课,可班主任进教室说了一句:“今天体育老师有事,课改为自习”;开完家长会,你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不能让家长满意。 学生逐一回答自己的感受。 总结:同学们说的自己的情绪感受都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有丰富多样的情绪感受,人们就是在这五彩缤纷的情绪世界里,体味着人生百味。这些情绪感受不是无缘无故地产生的,它通常是由一定的事物引起的,并且总是与个人的内心需要相联系的。当需要愿望得到满足时,会产生高兴、惊喜、激动等感受;得不到满足时,则会产生失望、生气、悲伤等感受。 从人们的情绪反映上,我们可以观察到他对外界事物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情绪是人的内心世界的“窗口”。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情绪的定义:情绪是人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它产生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二)情绪的四大基本类型 我们也学了许多的描绘情绪的词语, 据统计与情绪有关的词汇有近千个,下面请同学们说出有关情绪的词语。 情绪的类型:喜、怒、哀、惧(板书) 老师展示几张情绪图片:(见媒体素材)

情绪定义30种

Box 12.1 Panel of Definition of Emotion (Classified by Kleinginna and Kleinginna) Categories(类型) Affective definitions 1, William McDougall (1921 ): ‘The emotional excitation of specific quality that is the affective aspect of the operation of any of the principal instincts may be called a primary emotion’ 2, Donald Hebb (1966): 'Special state of arousal accompanied by mediating processes which tend to excite behaviour maintaining or modifying the present state of affairs.' 3, Ross Buck (1976): 'Emotion is generally defined in terms of states of feeling. It is impossible to separate the activation and direction of behaviour, subjective feelings, and cognition' External stimuli definitions 4, Robert Plutchik (1980):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motion may be summarized in the following way: 1. Emotions are generally aroused by external stimuli. 2. Emotional expression is typically directed toward the particular stimulus in the environment by which it has been aroused. 3. Emotions may be, but are not necessarily or usually actvated by a physiological state. 4. There are no 'natural' objects in the environment (like food or water) toward which emotional expression is directed. 5. An emotional state is induced after an object is seen or evaluated, and not before' Physiological definition 5, John Watson (1924): 'An emotion is an hereditary

第七节 动机与情绪情感试题(含答案)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知识考点 P162 一、单项选择题: 1.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二种成分:( C )和回避失败的倾向。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追求刺激的倾向 C.追求成功的倾向 D.回避困难的倾向 2.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B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3.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属于( A )动机。 A.外在 B.内在 C.主导 D.社会 4.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属于( B )动机。 A.外在 B.内在 C.自然 D.从属 5.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是______动机。( D ) A.生理性 B.社会性 C.主导 D.成就 6.美国心理学家( C )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 A.斯腾伯格 B.斯金纳 C.马斯洛 D.华生7.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并被其他成员所认可。这种动机属于( C )。 A.工作动机 B.成就动机 C.交往动机 D.生理动机 8.一般说来,由( C )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交往动机 B.外在动机 C.内在动机 D.无意识动机 9.________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B ) A.动机 B.需要 C.诱因 D.目标 10.有机体活动的动力是( C ) A.动机 B.诱因 C.需要 D.目标 11.动机产生依赖于需要,请问下列哪项属于需要?( B ) A.水 B.饥渴 C.寻求水源 D.喝水 12.口渴会促使个体作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B )。 A.导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 D.强化功能13.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的是( C )强度的动机。 A.高 B.低 C.中等 D.无 14.在活动难度较大时,动机强度越强,工作效率会( A )。 A.较低 B.中等 C.较高 D.不变 15.根据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原理,要想获得最佳的工作效率,需要( C ) A.较低强度动机 B.较高强度的动机 C.中等强度的动机 D.很高强度的动机 16.在_________中,最佳动机水平偏高。( B ) A.中等难度的活动 B.简单容易的活动 C.难度较大的活动 D.复杂程度高的活动 17.在活动任务较容易时,要想工作效率较高,动机水平应该怎样?( A )

情绪

情绪,是人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情绪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常跟心情、气质、性格和性情有关。在心理学研究中,情感的概念与个性形成、理性与非理性思维、以及认知动机有关。[1] 尽管许多分类法已被提出,但目前尚不存在明确的情绪分类法。一些分类包括:?认知情绪对应非认知情绪 ?本能情绪(源于杏仁核),对应认知情绪(源于大脑的前额叶皮层) ?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基本情绪导致复杂情绪 ?基于情绪存续时间长短:一些持续一段较短的(数秒钟)情绪(如吃惊),也有持续数年的(如爱情) 情绪和其产生的结果之间的相关区别,主要体现在行为和情绪的表达方面。人们某些行为(如哭泣、争斗及逃避)的直接原因往往源自于他们的情绪状态。然而,一个人如果出现没有与之相对应行为的情绪,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的行为对情绪来说不那么至关重要。詹兰理论指出,情绪体验主要是由于生理变化的体验。 库伯勒-罗丝模型(Kübler-Ross model)描述了人对待哀伤与灾难过程中的5 个独立阶段。绝症患者被认为会经历这些阶段。这一模型是伊丽莎白?库伯勒-罗丝在她1969年出版的“论死亡与临终”(On Death and Dying)一书中提出的。这一模型中的阶段后来广泛流传,被称作“哀伤的五个阶段”(Five Stages of Grief)。 库伯勒-罗丝模型五个阶段包括: 1.“否认”:“不会吧,不可能会是这样。我感觉没什么事啊。” 2.“愤怒”:“干嘛啊,这不公平!这怎么可能让人接受!” 3.“讨价还价”:“让我活着看到我的儿子毕业就好。求你了,再给我几年 时间。我什么都愿意做。” 4.“抑郁”:“唉,干嘛还要管这些事啊?反正我都要死了。也没什么意义 了。” 5.“接受”:“我没问题的。既然我已经没法改变这件事了,我就好好准备 吧。” 库伯勒-罗丝把该模型应用到所有灾难性的个人损失上(工作、收入、自由),也包括家人的逝去,甚至离婚。她也提出这些阶段不一定按特定顺序发生,病人也不一定会经历其中所有阶段,但是她认为病人至少会经历其中两个阶段。 悲伤是种情绪反应,多数高等哺乳均有此反应,其中,人类对此最为显著。 人类的悲伤来源通常来自经历上的挫折失败,如:无法抗拒的住所改变,亲友死亡,离婚,毕业,或失业。另外,这类生物反应又会因生活经验与文化特质而异。举例来说,失去亲人往往让人觉得悲伤,但悲伤的表达方式或是失去哪些人发生,则因当事者年龄,经历而有所不同。

四种基本情绪的含义

四种基本情绪的含义 喜。喜是指盼望的目标达到和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随之而来的紧张感解除时的情绪体验。快乐程度可细分为:满意、愉快、欢乐、狂喜等。 怒。怒是由于事物或对象再三妨碍和干扰,使个人的愿望不能达到或产生与愿望相违背的情景时,紧张感逐渐积累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愤怒可细分为:不满意、生气、愠、怒、忿、激愤、狂怒等。 哀。哀是指所热爱对象的遗失、破裂以及与所盼望东西的幻灭相联系的情绪体验。悲哀可细分为:遗憾、失望、难过、悲伤、极度悲痛。 惧。惧往往是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驾驭或不能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恐惧可细分为:害怕、惊慌、惊恐万状等。 在这四种最基本的情绪之上,还可能派生出许多种类,组成复合的形式,形成高级的情感。如与感觉和知觉有关的厌恶与愉快,与自我评价有关的骄傲、自卑、自信、羞耻、罪过、悔恨等,与评价他人有关的热爱、怨恨、羡慕、妒忌等体验。 丰富多样的情绪 田甫 ◆早晨起床时,你发现自己又长了几颗青春痘,你的心情会? ◆在学校,如果遇到同学夸奖你的衣服漂亮,你的感受是? ◆上课时,老师公布了考试成绩,当听到自己的分数很低时,你的心情会? 这些情境是不是让你每时每刻都在体验着不同的情绪,而且每一种情绪都会对你产生不同的影响呢?学习了本框内容后,相信你会对情绪有一番新的认识。 一、情绪万花筒 1.主干知识:(1)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遇不同的事情,处于不同的情境中,自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2)由于情绪的复杂多样,其分类方法也很多,但喜、怒、哀、惧是最常见的四种情绪类型。(3)丰富多样的情绪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2.深度拓展:(1)情绪是人内心世界的“窗口”。情绪由客观事物引起,是人心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它是产生于人的内心世界是否得到满足、并能以人的态度和行

情绪的基础知识

儿童情绪的培养何教育 导入:讲课前先转达一个通知,你们班主任王老师要我转达一个通知:湖南经视天天向上,录制一期讨论教育的节目教育需要一些教师观众,正好我们在座的老师都符合条件,同时,因为考虑到大家长时间学习,会产生疲劳效应,安排大家明日休息一天,带大家到湖南经视参加现场录播。所以下课后,请老师们不要急着离开,有相关事务需要交代。还有一个通知要宣布:刚才李老师说转达的通知纯属娱乐,明日大家该干嘛干嘛。看见有些人的脸从宁静的夏天变成灿烂的春天,再变成凝固的冬天,最后成了沉甸甸往下垂的秋天,就知道大家内心风雨变幻,感受了一把情绪波动的过山车。刚刚大家体验到的,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话题:情绪。 朱丹老师给我的题目是中小学生情绪的教育和培养,介于还有幼教老师,所以我们将从幼儿到小学、中学整个广义的儿童阶段的情绪发展及问题都放在这次课堂上。题目变为:儿童情绪的培养和教育。 一情绪的基础知识,什么情绪,情绪的特征、表达等。 了解了情绪的基本知识,我们回头来看看身边的孩子们,你会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会有不同的情绪特点,先来看看几个案例: 二、用案例带动情绪的发展 案例:比如,一个筹备已久的周末外出野餐计划因下雨而取消了,不同年龄的孩子表现不同: 表现之一:面对父母因下雨而取消野餐计划的反应。 表现之二:引起愤怒的原因。 表现之三:表达心情的方式。 幼儿园孩子的情绪反应,愤怒、,哭闹,纠缠父母,解说无效 小学生的反应愤怒、纠缠时间减少,可以通过说理解除 中学生的反应失望,沮丧,自己筹划更改计划。 大家从情绪内容上、时间上、控制上、理解上思考儿童情绪的变化。 2、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儿童的归因能力不断增加,愤怒的情绪开始逐渐减少,并更加现实化。 情绪反应更平稳、归因更深刻,从原因判断,不只从结果判断,这是思维深刻性发展的表现。表达心情的方式也变得恰当些。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情绪型消费

心理学基本概念系列—— 情绪型消费 形而上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文明之一, 情志,即现在所说的心理学, 在人类医学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心理学基本概念 “情绪型消费”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情绪型消费 非理智地在瞬间作出购买某种商品决定的消费行为。是由冲动性购买动机驱使的,在未对商品进行考察和选择的情况下产生。 这种消费现象多发生在感情型消费者身上,尤其以女性消费者为多。 有学者将其区分为情绪高潮型和情绪低潮型两类。 情绪高潮型消费行为以青年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居多,这是因为她们的情绪易受环境气氛的影响,购买欲望多由直观感受引起,随时可改变自己的购物意向;青年人喜欢购买他们所能买到的并令人最感兴趣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不一定是他们真正需要的。 情绪低潮型消费行为以中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女性居多,他们有一定的消费经验,很少因外界影响而造成非正常消费;但她们在情绪低落时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特别是感觉自信不够时往往会购买某些商品以增加信心或发泄情绪,此时的消费成为情绪直接支配下的随意性行为。 该类消费产生的原因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内部因素的干扰(如受挫折、不愉快、人际关系紧张、情感压抑等),从表现形式来看,它分为四种类型:纯冲动性购买,纯粹受好奇心或消遣驱使;经验性冲动购买,因

已有的商品知识和使用经验的影响而购买;诱导性冲动购买,初次看到商品即考虑其必要性而随之购买;“有计划的”冲动购买,事先无购买安排,但若有减价或附赠品且自己又满意即购买。 预防情绪性消费的措施有:一是捂紧自己的钱包;二是减少外来刺激;三是转移分心,如在购买欲望强烈时转移注意去做别的事情。

〖整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1 青春的情绪 教学设计(二)共3篇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4.1青春的情绪教案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情绪的多样性、复杂性,体会青春期情绪的特点,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 2.能力目标:能够认识和把握自己的情绪。 3.知识目标:了解情绪的分类,了解影响情绪的因素和情绪的作用,了解青春期的情绪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情绪的分类和作用 难点:情绪的青春色调 【导入新课】 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完全对康复失去了信心,悲哀地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便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窗外的树枝上。所有的树叶都掉光了,但最后那一片叶子、画家悄悄画上去的那片,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思考: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导入新课】 一、情绪面面观 1、运用你的经验:遇到下列情境,你会有怎样的情绪感受?(内容见课本34页) 2、活动:画一画。要求: ①每人给自己画一幅情绪自画像,画出自己最高兴、最生气、最害怕和最伤心时的面部表情。(至少能画出其中的一种情况,欢迎多画) ②小组交流展示,每小组推选出画的最好的四种表情的画像,准备展示。 ③小组派学生代表把本组的四种表情利用投影仪进行展示。 ④通过观察这些面部表情,试一试归纳常见的基本情绪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引导总结: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常见的基本情绪有:喜、怒、哀、惧等。 3、情绪词语大比拼 活动规则:把我们班分成四个队,分别是喜队、怒队、哀队、惧队。用2分钟的时间准备,游戏开始后,每队派一位代表上黑板写出该队有关的词语或成语,时间未到队友可以上台补充,每一个词语加1分。喊停后看哪队写得最多,最多的就是获胜队。 活动后提问: (1)得分最多的和得分最少的那组同学,你们现在各是什么情绪? (2)在比赛过程中,各小组的成绩在你追我赶时,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在比赛过程中,成绩领先高兴,成绩落后害怕、紧张、焦虑,得分最少队的代表同学感觉没赢了有些内疚。(复杂情绪) 4、总结情绪的分类: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除了常见的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还有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复杂情绪。各种各样的情绪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5、影响情绪的因素 (1)说一说:在下列情境中,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产生该情绪的原因是什么? ①生日时收到了自己期盼已久的苹果手机。 ②小红生理周期时情绪低落,易发脾气。

自我意识情绪的概念_特征与模型讲解

Lewis 等人区分了不同类型的情绪。初级情绪包括喜悦、恐惧、愤怒、悲伤、厌恶和惊奇 , 这些情绪出现在婴儿早期阶段。随着婴儿的发展 , 对自我的理解出现 , 次级情绪随之产生。这些次级情绪包括尴尬、同情、内疚、羞愧、 自豪和嫉妒 , 他们的典型特征是自我参照性行为—— —一种自我认知的能力 [1]。这种次级情绪就是自我意识情绪。相对于初级情绪 , 自我意识情绪的研究起步比较晚 , 但是自我意识情绪在个体的社会行为调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因此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除了自我报告、非言语行为编码技术、言语报告和行为编码外 , 神经成像技术和反应时法也是自我意识情绪新的研究方法。文章概述了自我意识情绪的概念和自我意识情绪的特征 , 并重点介绍自我意识情绪的两个重要模型和未来研究的展望。 1自我意识情绪的概念和特征 Lewis 认为自我意识情绪 (次级情绪与基本情绪 (初级情绪有着密切的联系 , 但同基本情绪相比 , 自我意识情绪更加复杂 , 是一种以自我参照行为的出现为前提 , 并通过自我觉察、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而产生的情绪 , 它在我们的情绪生活中占有中心地位 [2, 3]。 Tracy 和 Robins 认为自我意识情绪是将自我卷入到情绪中的 一种特殊情绪类型 , 它包含内疚、羞耻、尴尬、妒忌、自豪等 , 自我意识情绪在调节和激发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4]。自我意识情绪同基本情绪相比 , 具有一些显著的特征 : 首先 , 自我意识情绪需要自我觉察 (self -Awareness 和自我表征 (self-Representations 过程的卷入。尽管基本情绪 , 如害怕、悲伤等也能并经常有自我评价过程的卷入 , 但并不是必须的。而自我意识情绪则要求必须要有这些过程的参与。自我包括活动中的自我觉察的我 (I 和作为客体表征的我 (me 。这两种复 杂的自我过程共同作用使自我评价成为可能 , 自我意识情绪得以发生。当人们能觉察到他们的行为是按照一定的规则 , 或没有遵守规则进行时 , 人们才会体验到自我意识情绪 , 如自豪、羞耻。如果事件没能激发出自我评价过程 , 这时可能会产生基本情绪 , 但不会有自我意识情绪的发生。因此 , 自我意识情绪的主要特征是

情绪概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715021644.html, 情绪概论 作者:刘琴艺 来源:《卷宗》2019年第33期 摘要:情绪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的关注重点,同时也是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本文将从情绪的取向入手,分析不同的情绪理论,同时介绍了有关的研究方法,通过这三个方面,更好的阐述情绪,帮助人们对情绪概念有基本的认识。 关键词:情绪;取向;理论;研究方法 情绪被认为是个体对于客观事物或情境的一种内心的态度体验,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行为表现,它是对个体的愿望、期待以及需要为中介的。同时情绪的唤起通常还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反应。总而言之,情绪是复杂的,多维度的。它是一种生理的、主观的、有一定目的的和社会的现象。正是由于情绪具有这些复杂的特性,心理学家对于情绪的内涵一直争论不断。 1 情绪的相关取向 目前,有关情绪的取向争论不断,而正是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偏重研究的情绪的不同侧面,导致长久以来对于情绪的结构存在着争论,争论的取向主要有两类:一是分类取向。该取向认为情绪是个体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对刺激的适应性反应,该理论将情绪分解成为不同的有限基本成分,且各成分相互独立,如生理机制、外部表现等,但是研究者对于情绪基本成分的数量和概念上一直有所争论[1]。另外一种取向是情绪的维度取向,情绪的维度取向则认为情 绪是高度相关的连续体,是一种较为模糊的状态,它不对情绪的成分加以区分,只是对情绪的不同维度或核心进行阐释,但是基本维度是单级还是双极等个研究者仍然存在着疑问[2]。 2 情绪的相关理论 情绪分类取向认为情绪是由几种相对独立的基本情绪,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多种复合情绪构成的。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固有的,生来就有的,每一种基本情绪都有相对应的面部表情以及外在表现,而在此基础上形成复合情绪。复合情绪是多种基础情绪混合的产物,或者说复杂是基础情绪和认知评价等相互分类的结果。例如,Ekman的基本情绪分类说。该理论的创立者Ekman认为存在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厌恶和惊讶6种基本情绪。在此基础上还产生了3类复合情绪,包括基本情绪的混合、情绪与内驱力的混合以及情绪与认知的混合。尽管认同情绪分类观点的研究者普遍都认为存在基本情绪和混合情绪,但是,对于基本情绪和混合情绪的数量以及分类一直存在着争议,这就导致分类取向遭受着各方的质疑。 由情绪的维度取向出发,相关的理论都认为情绪是混合的,多维度的。不同情绪之间的相似度和差异性是根据彼此在维度空间的距离来显示的,不同情绪是逐渐的、平稳的转变,而情

情绪的作用

情绪的作用及功能 大学生正处于发展人格,形成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受特定年龄和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情绪程度上很强烈但时间上不持久,波动较大。因此了解情绪的作用从而更好的控制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 生活之中常出现的舍己为人,体现了情绪对人的巨大作用。我们最深层的感受、我们的激情和渴望是最根本的向导,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情绪对人类的影响力。情情绪是人际通讯交流的重要手段,情绪的适应功能从根本上说是服务于改善和完善人的生存和生活条件的。各种情绪的发生,时刻都在提醒着个人和社会,去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和状态,以求得良好适应。社会有责任去洞察人们的情绪状态,从总体上作出规划去适应人类本身和社会的发展。 对于他人的情绪的认知,是一个人处在一个群体中必备的能力。这就是情绪的社会功能。试想,如果一个人无法理解别人试图向他传达的负面情绪,他的生活将怎样?例如如果无法从她人那里得知情况的危急,事情将会怎样?或者他无法知道自己的言语或者行为已经引起了他人的愤怒?这个人将失去他完整的社会功能,他将无法在人群中生活下去。 情绪和语言一样,具有服务于人际通讯的功能。情绪的功能向我们揭示,情绪既服务于人类基本的生存适应需要,又服务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人们每时每刻发生的情绪过程,都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发生影响相结合的反应。情绪卷入人的整个心理过程和实际生活,成为人的活动的驱动力和组织者。 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情绪的直观体现就是心态。 积极的情绪往往会成为以给人成功的基石。积极的心态可以增加你克服困难的勇气。拥有积极的心态就会产生积极的思维。当你遇到困难时,你考虑的不是如何逃避,而是如何迎难而上。你看到的不是克服困难的艰辛,而是奋斗本身的快乐以及成功后的喜悦。正是这种积极的情绪所引导的情绪,转化成了你一往无前的勇气。 积极的情绪可以为你赢得更多成功的机遇。一个拥有积极心态的人,同时也拥有异常活跃的思维和敏锐的观察力。他能从生活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中获取成功的信息,他能从别人抛弃的垃圾中发现有价值的材料,他能在非常不利的环境中看见希望的曙光。 积极的情绪可以使你保持愉快的心境。生活中没有人能始终一帆风顺,我们总会遇到种种挫折和失败,比如成绩的下滑,朋友关系的疏远,被老师和同学误解等等。这些经历或多或少会给我们带来烦恼和痛苦。如果你总是执着于这些失败的经历,你的人生将是一片灰暗。但如果你可以保持积极的心态,你就会发现阴影之外的大片阳光。 积极情绪能拓展个体即时的思维- 行动范畴, 包括拓展个体注意、认知、行动等的范围。专家认为消极情绪、积极情绪均具有进化适应的意义。消极情绪能使个体在威胁情境中获益, 当个体体验到生命受威胁时, 消极情绪会使个体产生一种特定行动的趋向(如体验到恐惧时, 流经肌肉群的血液增加, 从而为逃跑作好准备) , 并窄化个体的思维行动资源, 从而使个体更加专注于即时的境况, 迅速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 以求得生存。而积极情绪具有完全不同的适应价值, 当个体在无威胁的情境中体验到积极情绪时, 会产生一种非特定行动的趋向, 个体会变得更加专注并且开放, 在此状态下, 产生尝试新方法、发展新的解决问题策略、采取独创性努力的冲动。积极情绪通过促使个体积极地思考诸多行动的努力的冲动。积极情绪通过促使个体积极地思考诸多行动的范围。 从细节来看,情绪又具有以下几个功能: 生存的工具.。情绪是婴儿在掌握语言之前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婴儿正是通过情绪与成人交往、表达自己的各种需要和要求。他们饿时、渴时就哭,吃饱了、舒服了就会笑。在

情绪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情绪的基础知识 一、导语:感情 所谓感情(affection;чувство),是情绪和情感的总称。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或者说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对象或现象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这也就是感情的体验。我国心理学家指出,感情有以下两层意思:“其一,受外界事物刺激而引起的喜、怒、哀、惧等心理反应,如人们常说的动感情或感情用事;其二,对人或事物的关切、喜爱的心情,如人们常说的联络感情,产生感情等。”又说:“在科学概念上,它的内涵还没有严格的规定,泛指情绪、情感的一般现象。有的西方学者,甚至在描写动物行为时也使用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它不但表示情绪表现和情感体验,而且还包括着与内驱力或生理需要直接联系的驱动性。一般汉语习惯于把情感过程的产物叫感情,或者把情感与感情当做同义语用。”(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我国心理学家孟昭兰教授说:“学者们把区别于认识活动、有特定主观体验和外显表情、同人的特定需要 (自然的或社会的)相联系的感性反映统称为感情。所以,感情是标示这一感性反映的普遍的、一般的概念。它一般地包容着情绪和情感的综合过程,既有情绪的含义,也有情感的含义。”孟教授还指出:“首先应当肯定,无论情绪、情感或感情,指的是同一过程和同一现象。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情绪或情感术语时,指的是这同一过程、同一现象所侧重的不同方面。”(孟昭兰著《人类情绪》) 感情包容着情绪和情感,或者说是情绪和情感的总和,它综合反映了人的情绪、情感状态,以及愿望、需要等的感受倾向。一般来说,这种理解已没有太大的争议。那么,什么是情绪和情感呢? 二、情绪和情感 ㈠情绪 关于情绪(emotion;эмоция),前苏联心理学家对其定义十分概括:情绪是对事物的关系或主观态度的体验。 西方心理学家对情绪的定义各种各样,例如: ⑴阿诺德(,1960)的定义是:“情绪是对趋向知觉为有益的、离开知觉为有害的东西的一种体验倾向。这种体验倾向为一种相应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变化模式所伴随。这种模式在不同的情绪中是不同的。” ⑵拉扎勒斯(https://www.doczj.com/doc/c715021644.html,zarus,1985) 提出与阿诺德类似的定义:“情绪是来自正在进行着的环境中好的或不好的信息的生理心理反应的组织,它依赖于短时的或持续的评价。” ⑶扬(,1973) 的定义是:“情绪起源于心理状态的感情过程的激烈扰乱,它同时显示出平滑肌、腺体和总体行为的身体变化。”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复习稿、练习与参考答案)汇总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 教学要求: 1、了解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与情感、情绪情感与认知 的关系;表情的分类;情绪和情感的种类;情感的品质。 2、掌握焦虑对学习的影响;青少年情感发展的特点;教学中学生情绪的调节;青 少年良好情感品质的培养。 一、情绪和情感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思考:人为什么会产生喜、乐?而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怒和哀? 情绪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情感概念的关键词: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态度体验) 思考:什么是幸福?(根据情绪情感概念谈一谈对幸福的理解。) (二)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1、区别: ①情绪是与机体的生理或物质性需要能否满足相联系的体 验,较低级,人和动物共有;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或精神 需要相联系的体验,较高级,人所特有。 ②情绪可由对事物单纯的感觉或知觉所直接引起,易随情景 变化,不稳定;情感则是由于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

起,不易随情景变化,较稳定。 ③情绪易冲动,外显性强;情感不易冲动,较深沉而含蓄。 思考:愤怒——恨喜欢——爱 分别属于哪种心理现象? 2、联系: 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和内容,而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 举例说明。 (三)情绪情感与认知 没有认识,情绪与情感就无从产生;反过来,情绪与情感又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四)表情 情绪与情感发生时有其外部表现,这就是表情。人的表情极其丰富,主要分为三种: 1、面部表情 2、身体姿势或动作表情 3、言语表情 教师可通过观察人的表情,了解人的心理活动,从而更好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举例说明。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的种类 1.心境 一种强度较小,持续时间长的情绪状态。

第3章情绪和情感

第三章情绪与情感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一)概念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它是一种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它反应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人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外界事物符合人的需要,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便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它亦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内心的体验;通过人的表情外显;同时常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反应。 由此可见情绪心理现象主要由情绪体验、情绪表现和情绪生理三因素组成,又与环境、认识和行为多方面密切联系。 (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与区别情绪和情感的区分是相对的,实际上他们指的是同一物质过程的同一现象,只是分别强调了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是一种复合状态。情绪更倾向于行为,情感更倾向于体验。 一般说:与自然需要(生物学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内心体验谓之情绪。它有情景性强、表情和行为表现明显、冲动性大、发生时间短暂等特点;这一概念既可以用于对人类,也可用于动物。而与社会需要密切联系的内心体验谓之情感。是一种内在的、稳定的、意识性的,往往无明显表情和行为冲动伴随。侧重于人的主观体验及对其它正在进行着的心理活动起评价和监督作用。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对美的欣赏,对丑的厌恶等。 事实上,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各种变化一般都受到已经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的制约);情感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中得到自己的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地存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它们既是在有机体的种族发生的基础上产生,又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三)情绪、情感的两极性情绪、情感是一种与环境、认识、行为等多方面相联系的有机体的复合状态,从任何一个角度去认识、度量它都是过于简单化。

知识点1情绪情感概述

知识点1——情绪情感概述 1.情绪概念 情绪是指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情感概念 情感是指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与特定的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的,历史上曾统称为感情(effectlon)。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等,情绪概念既可以用于人类,也可以用于动物。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性的、深刻性的、持久性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母亲的热爱,对坏人的痛恨。 3.婴儿情绪的发生 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和研究普遍认为,儿童出生后即可有情绪反应。如,新生儿或哭、或静、或四肢舞动,就是原始的情绪反应。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一些原始的、基本的情绪是进化来的、是天生的、不学就会的。孟昭兰(1989)在概括总结当代主要情绪研究和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人类婴儿先天地具有情绪反应能力”,人类婴儿的感情性反应是在生物遗传的基础上,从降生到人类社会环境中的第一个刹那间开始的。伊扎德、凯波斯等的研究均证明了这一点。 婴儿初生表现出来的原始情绪反应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 ①原始情绪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相关。 ②原始情绪是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具有先天性。 4.婴儿情绪分化理论 下面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有关早期情绪分化的理论观点。 1.华生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Watson ,J.B.,1917)认为婴儿从出生开始,就能够具有一定的反射性情感反应,至少存在三种情感:怕、怒和爱。 怕。华生认为,婴儿怕两件事:一是大声,婴儿静静躺在地毯上,如果用铁锤在他头部附近敲击钢条,立刻引起他的惊跳,即时筋肉猛缩,继之以哭。其他的高声,如器皿落下、窗帘飞起、屏风跌落等等,都会引起同样的反应。二是失持,婴儿身体突然失去平衡,失去依托,身体下面的毯子突然被人猛抖,引起剧烈震动,婴儿会大哭,呼吸急促,双手乱抓,即使口中有“安慰器”(奶嘴),也不例外。 怒。限制活动会使婴儿激怒,当实验者双手温和地、坚定地按住婴儿的头部,不准活动,婴儿会发怒。他把身体挺直,哭叫,挥手蹬脚。 爱。抚摸婴儿的皮肤,抱他,会使婴儿产生爱的情绪,特别是抚摸皮肤的敏感区域,如唇、耳、颈背、乳头、性器官等,婴儿都会发生安静的反应,表示爱。 2.布里奇斯的理论 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理论是早期比较著名的理论。她认为,初生婴儿只有皱眉和哭的反应,这种反应是未分化的一般性激动,是强烈刺激引起的内脏和肌肉反应。3个月以后,婴儿的情绪分化为快乐和痛苦。6个月以后,又分化为愤怒、厌恶和恐惧。12个月以后,快乐的情绪又分化为高兴和喜爱。18个月以后,分化出喜悦和嫉妒。布里奇斯的情绪分化模式。 3.林传鼎的理论 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于1947—1948年观察了500多个出生后1—10天的婴儿所反应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