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讲 社会化

第三讲 社会化

第三讲 社会化
第三讲 社会化

第三讲社会化

1. 什么是人的社会化?社会化具有怎样的功能?

2. 简述基本社会化的一般过程。

3. 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有哪些,它们对人的社会化的作用如何?

4. 如何理解继续社会化和逆向社会化?

5. 关于社会化有哪些主要理论?它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6. 如何正确认识在转型期中国社会中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cognitive development 认知发展

cognitive structure 认知结构

ego 自我

super ego 超我

generalized others 一般化他人

significant others 重要的他人

I 主我

Id 本我

looking-glass self 镜中我

me 客我

norms 规范

psychoanalytic theory 精神分析理论

self-identity 自我认同

social expectancy 社会期望

socialization 社会化

developmental socialization 继续社会化

resocialization 再社会化

reversal socialization 逆向社会化

人为什么能够成功扮演社会角色?或者说,人到底怎样成其为人?本章通过对社会化的讨论回答了这一问题。人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的过程就是基本的社会化过程,而人的一生都要经历不同性质的社会化。个人通过社会化获得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社会本身则通过社会化保证了自身的延续。

笔者曾经不止一次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做一个简单的流传很多年的游戏,这个游戏读者也不妨试一试,看看结果如何。

这个游戏就是:让每个学生找一张白纸,在最上端写上“我是谁?”然后在后面尽可能多地写出自己关于这一问题的答案,最后把不同学生的答案收集上来念给大家听。他们对自己的描述各种各样,如“我是昆仑山上一棵草”、“我是风我是云”、“我是父母的好儿子”等等。

学生们在听到各种稀奇古怪的答案时往往会开怀大笑。在他们笑过之后,我就和他们一起来分析这些答案的共同之处:当我们在描述“自我”时,我们只能借助于类比、陈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陈述自己爱好等方式来进行,离开这些描述方法,我们就无法说清自我是怎么一回事,也就是说“自我”的定义只能取决于社会已经传授给我们的知识,已经赋予我们

的关系。人们在学习知识、领悟关系中获得“自我”。只有获得了“自我”我们才能算做是“人”。社会学就把获得“自我”的过程称为社会化。

2.1 社会化的双重意义和基本内容

2.1.1社会化的双重意义

社会化就是人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获得个性,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对社会成员个人而言,人从呱呱坠地时与动物没有太大差别的婴儿变成能说会写、通情达礼、衣冠楚楚、独立生活的成年人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有的人不能经历完这一过程就结束了生命,有的人虽然生命延续下来了,但是没有能够顺利地融入社会生活。对于社会而言,大多数的社会成员的成长必须是顺利的,因为只有这样社会运转才能够持续,社会本身才能延续它的历史。这就是说,社会化具有双重意义:其一,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化方式获得独立参与社会生活的资本;其二,社会通过社会化获得合格的社会成员来实现自身存在的延续。

社会成员独立参与社会生活的资本中,最基础的是什么?是人格(personality,也称个性)。人格是具体化的,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格是指其自身特有的相对稳定的感觉模式、思维模式和行动模式。人格是在社会化中培育的,是社会化的成功的标志。只有获得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才能够获得独立参与社会生活的入门条件。而在人格中,最核心的是什么?是“自我(self)”的形成(在本章第3节会专门介绍“自我”如何形成的理论)。社会成员只有具有独特的“自我”认知,才能够把自己和他人区别开来,才能够理解他人和自己的差异性(他人就是有着不同“自我”的人),从而才能够获得独立的人格。我们可以观察儿童对自己的称谓来理解这一点。一般地,儿童在2岁以前,是用名字来称呼自己的,而在这之后他们逐渐学会用“我”来称呼自己。当他们用“我”的时候,也恰恰是他们早期“反抗”表现开始的时候----独立人格的养成从此开端了。

社会的延续,或者叫社会继替,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是合格的社会成员的培养,即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符合社会基本要求,能够传承社会那些标志性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社会成员。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仰赖社会自身形成有效的培养机制,也就是社会化机制。传统社会中,社会把培养合格成员的任务主要委托给家庭完成;现代社会中,社会通过国民教育体系的建立,自身承担着培养合格成员的重任,而家庭的作用有所下降。

正是社会化,把单个的社会成员个体和社会密切联系了起来。

【补充阅读】

青年期社会化仪式——中国古代的成年礼

成年礼最初是男孩、女孩进入社会的仪式,通过仪式确认男孩、女孩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

根据平章起的介绍,在中国古代,成年礼仪最普遍的形式就是“冠礼”。中国古代男子到了20岁就进入“弱冠之年”,要举行加冠礼。冠礼当天早晨,冠者之家把仪式上所用的器物一一陈列妥当,称为“冠日陈服”。除主人(冠者家长)、冠者外,参加冠礼的人员还有亲戚朋友等来宾。3天前,主人要从来宾中选定一个赞者----即司仪,一个大宾----在仪式上为冠者亲自加冠的人。冠者身着童子服(以彩色大花纹的锦为料子的衣服)首先出场,朝南站立。宾主互相施礼揖让后,冠者便跪坐在席上。跪坐在一旁的赞者,把冠者的发式梳理成成年人的式样,并用黑绸带将发髻包起来。这时,大宾放声祝愿道:“在今天这个良辰吉日,为你加冠。从此,你就是一个成年人了。你要摈弃幼年习气,成就你的德性。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说完, 大宾为冠者戴上缁布冠----一种用黑麻布制作的帽子。接着,冠者到家庙的厢房换上与帽子相配的衣裳、鞋子,向所有参加典礼的人致意,表示自己在外表和举止行为上已是一个标准的成年人了。

与男子冠礼相同的成年礼是女子“及笄”礼。古代女子16 岁,行“及笄”礼,“笄”是古代妇女盘头发用的簪子,女子及笄,即够资格用的这种簪子,标志着已经成年。青年女子在及笄及出嫁前要受到严格的家教礼仪训练。

中国古代早在奴隶制时期就形成了一套礼教规范,古代社会要求女子要以柔顺为生活标准,在家庭中要学习事父母之道、事婆之道、事夫之道。

3.1.2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究竟要学习哪些内容才能确保自己有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掌握生活常识。生活常识包括对个人日常生活世界的基本理解和基本生活技能。我们的日常生活的顺利维持依赖与我们对自身所接触的周围的人和事的适当的理解。获得这种理解需要接受社会化的社会成员的长辈们的耐心示范和引导,也需要接受社会化的社会成员的自身体验和感悟。基本生活技能就是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自我料理能力,它需要接受社会化的成员通过模仿的方式以行动来积累经验。

·获得职业生涯必须的专业知识。社会成员的独立生活的质量主要依赖于他们的职业报酬,而每个职业都有其独特的专业知识。因此,接受社会化的社会成员必须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甚至专业理论。现代社会中,社会成员获得职业生涯必须的专业知识主要依靠社会的国民教育体系来实现。

·掌握基本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社会向全体成员所要求的基本行为规则,它是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性的基础。只有大多数接受社会化的社会成员掌握并“内化”了社会规范,社会成员的个人正当利益才能获得保障,而社会秩序才能够稳定。社会成员通常是在不断被“奖励”和“惩罚”的过程掌握和内化社会规范的。

社会化的最终结果是要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符合要求的社会成员就是有资格在社会生活中担当一定角色,并按照相应的角色规范行事。因此,社会角色的培养是社会化的最终目标。

3.2 生命历程中的社会化

3.2.1基本社会化的一般过程

未成年人所经历的对未来角色的学习称为基本社会化,这是社会化中最基础、最一般的部分。经历了基本社会化,个体将掌握为未来承担各种成人社会角色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规范,从而初步具备参与社会生活的资格。

基本社会化的一般过程可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初期、学龄中期(少年期)、青年期五个阶段。

1.婴儿期(0—3岁)

处在这一时期的人,生理机能还很不完善,特别是高级神经系统的组织不完备,使其心理活动处在萌芽阶段,也可以称之为感知运动阶段。所谓感知运动,即靠感官、知觉的活动来了解世界、适应外界,以达到个人生存的目的。在这个阶段,婴儿通过所谓的耳、目、口、鼻、身五官,也即生物学、生理学中所讲的感受器,来了解世界,掌握环境中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有形的物体来为自己服务。

在这一时期,对婴儿的社会化主要是通过身体上的接触,像喂奶、搂抱等。通过身体的接触,婴儿认识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儿童在3个月的时候就能认出父母及亲人的面孔。此时,能够发生和接受强烈的情感信息,是他们日后能够经由社会化而发育成情感健康的人的前提。

在婴儿期的第二年,婴儿的语言能力开始得到发展,并且语言沟通逐渐取代感官接

触等非语言沟通方式。

2.幼儿期(3—6岁)

在幼儿期,个人的生理机能快速成长、完善,同时心理活动基本萌发并蓬勃发展,个人生活经验开始积累并初步运用。这一时期的儿童开始形成最初的人格倾向。弗洛伊德甚至认为,幼儿期是形成人格的时期,人格在5岁左右就定型了,以后不再会有大的改变。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环节是儿童的语言能力开始得到充分的发育,词汇量不断增加,对语法的辨别力和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也在增强,初步具备了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学会运用象征符号——语言来代替其在前一阶段所感知的具体事物。这种将象征物与具体事物相区别的能力意味着儿童能够区分事物并能将之归纳成一般原则,即概念。但在这阶段,这一能力还没有充分发展,幼儿期儿童的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抽象概括的能力还比较差。

⒊学龄初期(7~11岁)

这一时期是儿童从家庭生活走入学校生活的阶段,相当于小学学习阶段。这是儿童发育成长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一次较大的质的转变过程。儿童在这一阶段具备了思考事物的因果关系,思考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能力。他已经能够进行较为系统的抽象思维活动,并将这种能力初步运用到语文、自然、数学、历史等学科之中,运用到实际的预测和道德的评价上。儿童进入学校之后,其一切活动便转移到以学习为中心,社会化的重点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潜能。

这一时期的社会化过程有如下特点。其一,从组织性、强制性较少的家庭教育或幼儿教育为主导的社会化,转变为有目的、有系统、组织性较强、强制性较大的学校教育为主导的社会化。其二,在语言学习方面,逐步从口头语言向更高级的书面语言学习过渡,这使得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其三,更加有计划、有意识地促使儿童参加范围更大的集体生活,得到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集体锻炼。

⒋学龄中期(12~14岁)

学龄中期,也叫做少年期,相当于初中学习阶段。少年期是人的世界观形成的萌芽时期。这是道德意识发展的新阶段,少年已经能够自觉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少年期个人社会化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自觉性开始鲜明起来,个体的生理、心理因素在社会化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少年期是个人身体发育的迅猛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性器官和性机能迅速发展,少年的面貌发生改变,身体结构的一半比例已经接近成人。二、各内脏器官和各系统的机能健全起来。随着身体的迅速成长,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日益增强,心脏容积和肺活量增大,内分泌腺的组织和机能也得到增长,脑容量已经接近成人,大脑神经活动机能进一步完善,人的大脑发育基本健全。

生理的发展为少年心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少年的自我意识产生了新的觉醒,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开始用社会上流行的审美尺度感知自己的生理面貌,开始注意到自己和他人的精神世界和个性品质。他们开始对自我提出一些要求,并从与他人的比较中逐步对自己的品质作出独立的评价,开始了对自我世界的关注。在对自我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观察与比较之中,少年的独立性大大提高,渴望并要求在行为上、情感上、价值标准和评价上全面自治,他们有了自立的人格,要用自己的力量开辟自己的人生道路。

⒌青年期(15~20岁左右)

青年期是指人的成长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成熟的时期,是基本社会化的成熟阶段和最后阶段。越过这个阶段,人才算真正进入了社会,取得了一个社会成员的资格,走完了基本社会化的一般历程。心理学家把人的青年期称为“第二次诞生”,或者“心理上的断乳”(相对生理上的断乳而言)。青年期社会化是青年脱离各方面的监护,步入社会开始独立生活、

面对人生挑战的新开端。这种转变必然会带来个体思想和心态的重大转变,既是一次重生,同时又像婴儿断乳带来生理危机一样,心理上的脱离母体、完全独立也会带来青年心理上的危机。到了青年期,社会化已经开始从外界所给予的强化中独立出来,转而依赖于个人对社会的认识和对自己行为的评价。

青年期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确立人生信念;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生产技能,选择自己的职业角色;学习并内化社会行为规范,能够顺利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工作和学习,正确处理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关系。哈维格斯特从人的发展与教育的角度,提出了青年发展的十大课题:学习与同龄男女的新的交际;学习男性或女性的社会角色;认识自己的生理构造,有效地使用身体;从情绪上独立于双亲和其他成人;有信心实现经济独立;选择和准备从事职业;做结婚和家庭生活的准备;发展作为市民所必需的知识和态度;追求并实现有社会性责任的行为;学习作为行动指针的价值与伦理体系。

3.2.2 继续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指一个人在完成基本社会化之后,为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继续社会化是一种成年期的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首先是社会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知识的总量迅速增长,人类在近30年所获得的知识总量等于过去两千年的总和,同时科学知识更新的周期也大大缩短。这种现状迫使成年人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生存和发展的要求。另外,从个人角度看,现代社会中个体的生活也是充满变数的。职业的调换、社会地位的变动、婚姻及家庭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等,诸多变化决定了个体必须接受继续社会化。继续社会化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方面是婚姻生活的社会化和职业社会化。

【前沿介绍】

死亡社会化---- 临终关怀

死亡社会化就是教育人们接纳和认同死亡、理解死亡,坦然地对待死亡。医学界主张的“临终关怀”就是死亡社会化的一种重要方式。所谓临终关怀,就是通过特殊的沟通方式,帮助临终者减少死亡痛苦,以体面的方式、平和的心态告别人世。西希里〃桑德斯于1967年7月建立于英国伦敦的“圣克里斯多佛临终关怀院”是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临终关怀机构。1987年建立的北京松堂关怀医院是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机构。

临终关怀的方式和内容要根据临终者的不同情况加以调整,但基本上都是围绕安慰、鼓励、劝说临终者来设计关怀方案的。

除了临终关怀外,加强生命知识的教育也是死亡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对那些处并非处于临终状态但是对死亡充满恐惧的社会成员宣传与生命和死亡有关的科学知识,能够帮助他们克服恐惧感。

3.2.3 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过程,就是有意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和接受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再社会化有两种基本类型:

一是非强制性的再社会化。即个体主动地、自觉地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这类再社会化多是由于社会文化或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造成的。前者如我国20年来改革开放所带来的观念和行为的更新,后者如新兵入伍、移民国外等。

二是强制性的再社会化。即对那些思想和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人,在管制下进行教化。这种教化一般是通过一些特别的机构,如监狱、工读学校等来施行。最典型的比如对犯罪分子的劳动改造,我国在解放初期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娼妓的收容改造。

3.2.4 逆向社会化

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

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传统的受化者向施化者传授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就是逆向社会化,也称为“文化反哺”。在现代社会,文化和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造成年长一代的知识陈旧落伍,而年轻一代则可能因为更加贴近时代而能够向长辈提供新的信息、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

比如说计算机知识方面、在DVD、音响、手机乃至微波炉、空调等各式各样的新器物面前,青年的知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都要优于长辈。面对即将到来的轿车进入家庭的浪潮中,很多年长者也不得不感叹,儿女将是“开车的一代”,而自己只能是“坐车的一代”。这些仅仅是“文化反哺”现象的最表层体现,作为传统受化者的青年还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上一辈人的行为取向和价值观念。消费行为领域的“文化反哺”尤为突出,上一辈“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消费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下一代超前消费、充分享受生活的潇洒态度所影响。当代青年的社会化是在不断变动和充满竞争的社会之中进行的,因此,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更强,他们的思想观念往往比上一辈更符合时代精神,更能够追赶时代的步伐。青年人往往能够帮助年长者认识和面对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生活上的种种变数和不确定性,帮助年长者端正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社会急剧变迁的二十多年中,青年文化对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显著。逆向社会化并没有否定一般社会化的意义和作用,相反,它表明传统社会单向的社会化方式正在向现代社会双向乃至多向的社会化方向转变,这意味着我们的社会正日益走向文明与开放。

3.3 不同流派的社会化理论

3.3.1 社会学派的理论

1.库利的“镜中之我”(looking-glass self)

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 1864~1929)是最早提出自我发展理论的社会学家之一。库利理论的核心概念是“镜中之我”。“镜”是指他人提供了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别人对我们自己的行动的反应。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就产生于社会这面镜子所显现出来的形象之中。“这种自我感觉决定于对想象的他人的意识的态度。这种社会自我则可以被称作镜中之我: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我们在镜中看我们的脸、身材和衣服,因为我们的兴趣在于这些形象是属于我们的。我们根据这些形象是否符合我们的愿望而产生满意或不满意的心情。同样,我们在想象中得知别人对我们的外表、风度、目的、行动、性格、朋友等等的想法,并且受这些想法的影响。”只有通过别人的态度,我们才知道我们是美丽的还是丑陋的;是讨人喜欢的还是惹人讨厌的;是受人尊敬的还是遭人厌恶的……通过观察他人的反应,或者通过设想他们对我们打算做的事的预期的反应,我们就可以对自己以及自己的行动做出判断和评价。

库利认为自我认识有三个主要成分:对别人眼里我们的形象的想象;对他对这一形象的判断的想象;某种自我感觉,如骄傲或耻辱等。“我们羞于在一个坦率的人面前显得躲躲闪闪,在一个勇敢的人面前表现出胆怯,在一个优雅的人眼里显得粗鲁,如此等等。我们总是想想,并在想象中与另一个头脑持同一判断。一个人会对另一个人吹嘘一次行动——比如说一次精明的买卖交易,而对另一个人却会羞于启齿。”

2.米德的“一般化他人”(generalized others)

米德指出,社会化最重要的产物之一就是使我们有能力预料他人对我们的期待并据此形成自己的行为,也就是具备了角色扮演的能力。在童年早期,儿童只能将“重要的他人”(significant others)的期待内化,所谓“重要的他人”,就是指像父母这样的具体的他人。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将学会将“一般化他人”的期待内化,也就是将整个社会的态度和观点内化。这种“一般化他人”的能力为自我评价和自我概念提供了基础。

米德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两面,它称之为“主我”和“客我”。“主我”是本能的、自私自利的、任性的和未经社会化的自我。而“客我”则是了解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和社会期望的社会化了的自我。每个人都具有两面性,“主我”富有创造性和独特的性格,对他人的态度作出反应,而“客我”则是自我的社会方面,体现了他人的态度,是社会化的产物。作为整体的自我则是把普遍性的他人有规律的态度与个体行动者不可预测的自发性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尽管每个人是世界的一部分,但每个人又都以其独特的方式对这个世界做出反映。

【补充阅读】

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 1864—1929)

美国早期著名社会学家、美国社会心理学创始人。他于1905年参加创办美国社会学会的工作并终身致力于将社会学由他所谓“模糊而原始的学科”改造为一门调查研究的学科。他的基本思想是:生命作为一个单独的整体;要了解它,就必须从整体观察。生命的意义必须在过程中发现。构成社会制度的思想和惯例是互有关系,经常变化的;决不能用机械的方法把它们固定下来。社会不是许多个体的集合,个人和社会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社会制度无止境的变化过程中,它们经常相互改造。这一思想贯穿于他的著名的三部曲《社会组织》、《社会过程》和《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之中。

2.3.2 心理学派的理论

心理学家对社会化的研究十分广泛,各种理论观点也很多,本章仅围绕人格与自我的发展,对弗洛依德和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论以及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加以简要介绍。

1.精神分析论(psychoanalytic theory)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nd, 1856~1939),出生于维也纳,奥地利精神病临床医生,心理分析奠基人。弗洛伊德关注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生理基础和情感的力量,他强调生物因素对人格塑造的影响,提出了有关人格社会化的思想,认为人的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是一种生物性的冲动,“本我不知道价值、善恶或道德”,一心追求个人快乐,要求满足本能欲望。但它必须通过自我来实现。自我是从本我中的一部分发展来的,自我与外界发生联系,能根据现实的原则代表外界的要求,自我具有认识、判断与执行的功能,自我的重要任务是满足本我的欲望。但自我也根据外界原则来控制与约束自我。超我是从自我发展而来。从社会化角度来看,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实质上,超我形成的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on, 1902~1994),新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他的理论牢固地建立在弗洛伊德的观点之上,既继承了弗洛伊德的观点,又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观点。他认为精神分析既要考虑生物因素的影响,又要注意社会文化的影响。弗洛伊德重点研究的是儿童期的社会化,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则一直延续到老年期,他把自我的发展分为八个心理阶段:

·婴儿期(0~1岁)。这一阶段的任务在于从环境中获得基本信任感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婴儿的需要如果得到充分的满足,就会产生基本信任感,即产生对周围世界的安全感。反之,就孕育了一种基本的不信任,而这将在此后的发展阶段起作用。

·幼儿早期(1~3岁)。自主意识在这一阶段开始出现。如果父母鼓励孩子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儿童就会感到,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肌肉、冲动、自我以及周围的环境。随着成功次数的增多,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自主感得到增强。另一方面,儿童有

时候也会感到怀疑甚至羞耻。例如,如果他们受过上厕所的训练,但却失禁于照看者的膝上。遇到这种情况,如果父母没有耐心而代替儿童完成他们自己能做的事,那么怀疑和羞耻感就会得到强化,这会影响他们在青春期与成人期自主意识的获得。

·幼儿后期(3~5岁)。儿童进入这个时期后,他们已能控制自己的身体。现在他们开始了新的集体运动活动,同时还包括语言与一些好玩的事。在这个阶段,无论孩子是形成主动感还是内疚感,都依赖于父母对儿童的自发活动的反应。如果父母让儿童感到他们的行为是坏孩子的行为,他们的问题是幼稚的,他们所玩的东西愚蠢可笑,他们就可能产生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内疚感。

·学龄期(6~11岁)。这个阶段包括整个小学阶段,其核心是克服自卑感而获得勤奋感。学龄期的儿童,生活与交往的圈子扩大了,接触的人和事越来越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同伴和同学。在游戏和学习中,与同伴进行竞争合作,进而从尝试竞争与成功之中勤奋感逐渐加强。若此时的儿童过多地被成年人所严格限制,而不断体尝失败的经验,就会使之产生自卑感。

·青春期(12~18)。进入青春期,儿童的身体发生了变化。青少年看待世界和思考问题有了新的方法。男友、女友、运动员、学者等角色开始产生。这些新角色必须平缓地与原来的角色结合成新的角色集,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的自我同一性,以促进强烈的自我认同,避免角色同一性的缺失所带来的混乱感。

·青年期(18~30岁)。处于这个阶段的人是在家人之外寻求情感归属对象的时候。与同性朋友建立起深厚友谊,与异性建立亲密的恋爱关系,直至建立家庭。如果不能与他人亲近,人就会生活在一种孤独感中。所以,这一阶段的关键问题是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亲近他人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人的自我认同强度的大小。

·中年期(30~60岁)。是形成创造感避免停滞感的时期。中年期的人已经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的关怀开始超出自己的家庭,更加关心未来一代的成长,关心自己的事业以及未来的社会状况。那些没有形成这类关怀的人,则会沉溺于自我,个人的需要和舒适成为他们的主要关怀对象,容易产生停滞感和虚无感。

·老年期(60岁以上)在这个最后阶段,个人的主要活动接近尾声,他们已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完美感,避免绝望感。完美的感觉来自于一个人对自己一生的满足,而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的过去失去了很多机会,或者走错了路,那么就会陷入绝望之中。

埃里克森试图揭露个性发展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内心冲突,这对于了解社会化的具体过程,是十分有益的。同时,他还注意到了人生阶段的前后联系,指出前一阶段任务完成的好坏,对于下一阶段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后一阶段的成就,又可以补偿前一阶段的失败。这种相互联系的发展观对于我们研究人的社会化,是很有启迪的。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他的阶段论是根据他的经验总结而来的,还缺乏客观的科学根据。

2.认知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cognitive development)的创始人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这一理论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研究个体的社会化。皮亚杰认为,社会化不单纯在于把规范和价值单向度地向下一代传递,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一个能动的积极加工者,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个体通过自己的活动逐渐建立起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皮亚杰称之为图示(schema)。个体所处的环境在其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正因为有认知结构在主客观之间的调节作用,使得个体本身在发展中也起着积极的能动作用。随着认知结构的不断发展,儿童的人格逐渐形成,人的社会化也不断深入。

3.4 社会化的场所

3.4.1 家庭

家庭是人生旅途的第一站,是个体最早接受社会化的场所,儿童首先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然后才是幼儿园和学校。儿童在家庭生活的时间很长,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家庭仍然是首要的、基本的社会化场所,以童年期的这段时间来说,家庭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

此外,在人的基本社会化完成之后,家庭作为成年人生活和事业的基地,对成年人的继续社会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成年人的个人经济生活、文化娱乐生活多数是在家庭中进行的,成年人的夫妻、父母等社会角色,也只有在家庭中才能获得和承担。

然而,在现代社会,家庭的结构、职能作用都在经历一个大的变化。首先是家庭规模的缩小。组成家庭的成员的数量减少:1947年我国户平均人口为5.35,1982年为4.43,1990年为3.97。其次是家庭职能有由多变少的趋势。随着现代工业化、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家庭的生产职能总体上被削弱,尤其是在都市,家庭主要是作为一个消费单位存在着;城市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使家庭的赡养职能被分流;学龄前儿童抚育机构的增加,儿童很小的时候就到托儿所、幼儿园接受教育,使家庭的教育职能也被部分取代。这些因素使得家庭在个人社会化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削弱。家庭以外的其它社会化场所变得越来越有影响。

3.4.2 幼儿园和学校

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是将儿童从家庭引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社会成员(不仅仅是儿童)系统传授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技能、科学知识的制度化机构。当儿童进入学龄期之后,学校便取代家庭,成为个人社会化的最重要的场所。

作为社会化的场所,学校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他对学生进行的是一种长时期的系统性教育。比如我国的正规义务教育时间就长达九年,(英国实施5~15岁的义务教育;法国实施6~18岁的免费义务教育;德国提供5~14岁的免费义务教育;日本的义务教育年限为9年)在此期间,学校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进行职业准备和职业训练,还教给学生社会价值观念、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生活理想。学校社会化内容的系统性是其他场所不能比拟的。

同时由于学校教育的这种系统性和人为的可控性,使得学校这一社会化场所不可避免地充满了理想化色彩。教育者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为受教育者提供理想形态的信息内容和价值观念;受教育者也往往容易用从书本中学到的文化知识、交往技能以及价值观念等,去看待社会、分析事物,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方面有助于个人更快、更好地接受社会所倡导的文化及价值观念,尽快实现社会化;另一方面,它又产生了一种“温室效应”,造成个人在学校接受的信息与社会环境信息在内容上的错位和冲突,从而带来社会化过程中自我认同的危机。

3.4.3 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或伙伴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人的基本社会化进入到一定阶段(6~20岁)后,有一个特点——年龄越大,同辈群体对其社会化的影响力越大,甚至超过了父母或其他成年人的影响。对初中生来说,举个例子,父母给孩子买件衣服,说真漂亮。而同学则说真俗,那么多数孩子会更在意同学的意见。任何孩子都更希望在群体中获得认同,因为与同辈群体之间的交往是和成年人完全不同的,这种“类”、“群”的体验在人的社会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参见本书第7章)

3.4.4 大众媒介

大众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

电视、书籍、网络等。现代社会随着传媒技术手段的空前发达,大众媒介在人的社会化过程正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现代人生活在一个大众传媒的环境之中,接触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重要生活内容。威尔伯·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曾经这样介绍美国人的生活与大众媒介的关系:美国人平均把醒着的几乎1/4的是时间用在这些媒介上,而且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长;98%的美国家庭有电视机,这些电视机平均每天有7个小时处于开机状态;美国成年人中有75%的人要看报,大约每天花费30分钟的时间;美国99%的家庭和90%的汽车上有收音机,每天用于收听广播的时间约有1亿5000万小时;加上用在杂志、书籍和电影上的时间,美国人每天花在大众媒介上的时间数量之大,是很明显的。在我国,接触大众媒介同样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部分。中国人每天的媒介接触时间为3.7小时,这只是直接接触五大传媒(电视、报纸、广播、杂志、书籍)所需要的时间,还不含观看电影和录像、听唱片等消费大众文化产品的时间,也不包括通过互联网接触大众传媒的时间。

媒介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集中体现在电视上。在电视出现之前,没有任何一种媒介拥有如此众多的受众和普遍的影响。电视的吸引力来自于它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可接近性强的媒介特性。电视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传统的文字媒介主要以文字为信息符号,因此其受众局限于有阅读能力的人群。而电视则以声音和图像为主要信息符号,从学龄前儿童到古稀老人,从文盲到学者都能接受电视传播的信息。这一方面有利于大量有用的知识和信息的广泛传播,对激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社会角色,遵守社会规范等起到了传统社会化主体无法比拟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电视对儿童和青少年的不设防性,模糊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界限。电视利用其形象手段,将成人世界一览无余地暴露给儿童,从而导致了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过早成人化的现象。人的社会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时期接受不同的教化内容,完成不同的社会化任务。如果将针对老年人关于死亡社会化的教化内容施加于一个10岁的孩子,不仅无异于对牛弹琴,更重要的是可能导致人格畸形甚至人格分裂的严重后果。所以,对于儿童来说,过早地让他接触成人世界中有关性、金钱、暴力、疾病、死亡等不适合于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内容,必将给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困难和障碍。

另外,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的大众媒介通过其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对成人的价值观念也产生一定程度的导向作用,并对人的观念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暗示作用。比如,广告总是赋予女性年轻、漂亮、温柔、顺从等固定的特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对女性的外貌、身材和品质的社会刻板印象(社会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强烈影响着人们对女性角色的社会认知。大众媒介对社会角色、等级、规范等方面的描述,常常会内化为受众的一种社会期待,最终会影响受众的认知和行为。

【补充阅读】

媒介暴力

暴力是指社会生活中以伤害甚至杀害社会成员为目的公开的武力行为,而媒介暴力通常是指电影、电视、电子游戏、互联网等媒介中的暴力,电视暴力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根据卜卫的介绍,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美国国家暴力起因与防治委员会进行了媒介暴力的大型研究。这些研究报告证明了大量接触电视、电影、电子游戏、流行音乐带、影碟、互联网网站等媒介的暴力内容引发了侵犯性行为或犯罪行为,并形成了儿童、青少年、成人观众对暴力的认同态度和价值观。这些研究结果引起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目前,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丹麦、马来西亚等31个国家分别建立了媒介内容分级制。被分级的媒介包括电视、电影、娱乐软件、电脑游戏、流行音乐、有线电视、互联网网站等。大多数国家采用以年龄为基础的分级制。

3.5 中国社会化出现的问题

3.5.1 道德社会化的困境——中美社会化比较

道德社会化是指个体形成、完善道德观念的过程。道德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是行为的准则。人们有了道德,才能够控制自己做出正确的行为,因此,把道德内化为人们自身的意识是社会化的重要方面。道德社会化同样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活动。伴随着个体的社会化,道德教育也在不断深入,从最初的道德认知到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情感,道德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过程。因此,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是道德社会化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德育教育内容上的虚无主义、形式主义广泛存在,并有上升趋势,而邪教法轮功对人的思想和精神的迫害也使我们认识到我国当前正面临着道德危机的困境。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的激烈震荡中,社会道德也经历着根本性变革。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的道德要求及道德准则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与政治意识形态高度整合的传统道德,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功利主义、个人取向的道德消解乃至取代了现实生活中市场之外的超功利的、集体主义取向的道德。这种道德现状的宏观背景更为青少年的道德社会化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乃至障碍。因此,如何在新时期对青少年进行卓有成效的道德社会化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仍然是一种片面的应试升学教育,虽一再强调应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但品德教育仍处于教育的边缘地带,同时道德教育本身也存在一定误区。

首先是道德教育的内容陈旧、呆板,与现实社会实践相脱离,从而造成教育效果不佳。我国的道德教育过分强调对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和讲授。从小学到大学,始终在进行政治理论课的反复学习,一味强调对理论的机械记忆,这样的结果是使学生失去了对政治理论课的热情和兴趣,对政治课的内涵不能深入理解,仅仅停留在应付考试的层面上。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由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共同参与的活动,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并不能取得最完美的教育效果。美国的道德教育充分展示了他们注重行动的天性,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参与积极性。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不仅重视“认知”和“情感”,而且十分注意“行为养成“,因此,除了严密而完备的法规、纪律和各种管理制度,还有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旅游、参观、志愿服务、体育比赛等,把道德教育融入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增强了德育内容的丰富性和说服性,起到了仅仅依靠单一说教无法实现的作用。

美国的很多学校为学生们提供很多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参与到助人行为和社会服务行为中去。1999年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调查发现,83%的公立中学现在都组织过社区服务,甚至有些州和学区还有专门的社区服务项目。在宾西法尼亚洲有关规定要求:高中毕业生必须保证参加60个小时以上的社区服务,才准毕业。规定的宗旨在于让学生在研究日常课业之余,能够接触现实,从而培养服务精神。参与社区学习不仅仅让学生有机会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更重要的在于它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个人责任心、社会责任感和公民责任感。

其次,道德教育的社会参与程度低。我国的德育教育基本上是以学校为主要场所,以教师和学生为活动主体,开展一系列小范围的道德教育活动。以演讲赛、辩论会或是各种文艺演出为主要形式来表现一定的道德教育内容;在特定的节日、纪念日由学校主动联系参观名胜古迹、烈士陵园等,让学生从中体验崇高精神。但这些活动的开展基本上都是一种被动的、单向的交流,社区、社会很少积极主动的去关注有关学生德育的具体实施细则,可以说,这是我国德育教育的一个缺憾。

在美国,无论是学校、家庭、社区还是大众传媒,无论是政党还是宗教团体,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所有的人员,所有的场所都被用来宣传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从而形成一个强大的整体合力,共同促进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任务的完成。例如,华盛顿的国会大厦对一切游人实行免费开放,其中近半数是中学生,参观者可以直接进入美国国会开会的会堂,也可以坐在旁听席上听讲解员讲美国国会开会的情况,以及怎样辩论、如何表决、议员坐在

哪里,议长坐在哪里,怎样主持会议等等,通过精心的安排来宣传所谓的美国民主制度。显然,美国社会正是通过这些场景的展示和宣传,培养了美国人对自己的国家和社会制度的忠诚和热爱。这种开放式、全社会参与的教育方式,能够让青少年从自己的思想实际出发,去思考、认识、理解政治问题,这种教育是非强制性的,但却是有效的,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3.5.2 转型加速期成年人的继续社会化问题

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化急剧转变的时期。改革开放、新旧体制的交替使社会变迁骤然加速。这是中华民族从停滞到活跃、从贫穷到富裕的伟大转折时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都处于变动之中。显然,在这个时期,既给个体社会化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增加了社会化的困难。

首先是婚姻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继续社会化的困难。2004年,中国民政部门共办理了161.3万件离婚登记手续,平均每天有4000多对夫妻宣告婚姻破裂。这个数字比2003年增加了28.2万对,增长21.2%,比1984年增加了115.9万对。而在上世纪90年代,1990年全国办理离婚的数量为80万对,到1999年这一数字就上涨到120.1万对,增幅达50%(数据来源:《新民周刊》)。婚姻关系不稳定性的大大增加,给成年人的在婚姻方面的继续社会化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改革开放也带来了人们在婚姻和性观念上的开放意识,随着社会成员间互动机会大量增多,以及异性间交往自由度大幅提高,“第三者”、“婚外情”、“一夜情”、“网恋”使社会转型期的婚姻遭遇了诸多挑战,很多身处其中的人并没有对突如其来的婚姻变故做好准备,离异改变了人生的常态模式,产生了新的人生经历:单亲处境,尤其是单亲妇女;在短暂的独居后(或者作为单亲身份)的非婚同居;一段时间后的再婚,以及由再婚产生的家庭结构的错综复杂等等。这对于所有当事人——不仅对伴侣,而且也对子女与继子女、祖父母、亲友来说都会引发新的角色定位和新的关系的挑战。如果处理不当,婚姻变故甚至会导致个人在家庭、事业、亲友乃至人生的全面崩溃。如何改变传统的婚姻观念以适应现代生活,构筑起幸福的婚姻和家庭已经成为当代人继续社会化的重要课题。

其次是职业的不稳定性带来的继续社会化的困难。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给工人、营业员、服务员、离退休人员、待业人员等职业层的人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以前的国家大包大揽的“铁饭碗”已经随着大规模下岗、分流职工的出现而被打破,个人被推向了优胜劣汰的市场之中(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尽管职业的不确定性对于市场经济国家来说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但对于长期生活在政府“高就业政策”保护下的中国人来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巨大的依赖惯性已经形成,现实的突变对个人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必然会给婚姻、家庭、生育等其他生活实践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个人的心理失衡。排除政府和社会个人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机会等社会因素,从个体继续化角度来讲,无论是下岗职工再就业还是目前大学生的择业、就业问题,转变观念都是完成职业方面的继续社会化的关键所在。个体社会化既包含着对合理社会规范的认同,在合理规范的约束下进行各种活动,同时又包括人的创造活动,包括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人们超越旧的规范,创造新的规范的活动。个体要克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被动感和依附感,树立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养的主动意识和独立意识,以应对职场中的激烈竞争。

【深度阅读文献】第二章社会化

风笑天. 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回顾与前瞻. 江海学刊,2005(5)

库利.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 包凡一, 王源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89

李强. 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 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 社会学研究,1999(6)

李强. 生命的历程----重大社会事件与中国人的生命轨道.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刘豪兴, 祝少华. 人的社会化.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

乔治·赫伯特·米德. 心灵、自我与社会. 霍桂桓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99

时蓉华. 社会心理学.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案例分析】第二章社会化

有一位儿童文学工作者由于对学校教育不满意,于是决定让自己的儿子退学,由他本人在家中自行教育。这位儿童文学工作者在家里腾出一个房间,将其布置成了教室,有黑板,有讲台,有课桌,一切都和学校的布置一样,还在暖气片上绑上了一面国旗,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教材采用的室这位儿童文学工作者自己编撰的一套课本。这套自编教材以标准教材为参考,以这位儿童文学工作者的童话中的角色贯穿始终,概括了多种知识和方法。这位儿童文学工作者聘请退休的高级教师,讲授其他课程,而他自己亲自操刀上阵,讲授写作。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和外界的交往能力。这位儿童文学工作者的基本思路是,学校提供给孩子的只是考试能力,而在这之外,还有更重要的诸如爱的能力、生存能力、自助能力等等。在孩子18岁那年,这位儿童文学工作者就终止了对孩子的一切经济支持。后来,这位儿童文学工作者的孩子创办了一份儿童文学读物。虽然孩子的成长比较顺利,但是也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性格比较内向,与人交往的主动性较弱。

简要分析:

通过前文的学习,我们知道学校作为人的社会化主体具有家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社会成员系统传授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技能、科学知识的制度化机构。它是将儿童从家庭引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当儿童进入学龄期之后,学校便取代家庭,成为个人社会化的最重要的场所。

上面的案例似乎证明了学校教育是可以被取代的。但是事实上,我们看到郑渊洁对儿子的家庭教育正是因为模拟了学校教育的模式才取得了最终成功,只不过学校教育的系统性、组织性的发生场所由学校变成了家里,实际上学校教育在个人社会化中应发挥的作用并没有缺失。聘请退休高级教师教授课程,让儿子学习系统性的10部自编教材取代传统学校教材传授社会规范无一不是学校系统化、制度化教育的复制。

另一方面,进入学龄期的儿童在学校的社会化还具有这一特点:即有计划、有意识地促使儿童参加范围更大的集体生活,得到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集体锻炼。从上例中,可以看到学校的集体生活环境是家庭教育不可能完全替代的。尽管郑渊洁特别注意培养儿子与外界的交往与沟通,但有限的交往机会毕竟不能完全代替学校所提供的长期性的群体互动,这显然是郑亚旗形成内向性格的重要原因。

【知识溯源】【学术前沿】第二章社会化

社会化就是一个人从婴儿和儿童时期开始学习文化的过程。它使社会的价值和目标内在化,于是人才愿意做那些从社会的观点来看他们必须做的事。因此人被认为有是非感或道德感,并基本上能接受并完成社会向他提出的要求。P74

——[美]亚历山大·英克尔斯. 社会学是什么?.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在许多情况下,与他人的联系依赖较为确定的想象形式,即想象他的自我——他专有的所有意识——是如何出现在他人的意识中的。这种自我感觉决定于对想象的他人的意识的态度。这种社会自我则可以被称为反射自我或者镜中自我: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我们在镜中看我们的脸、身材和衣服,因为我们的兴趣在于这些形象是属于我们的。我们根据这些形象是否符合我们的愿望而产生满意或不满意的心情。同样,我们在想象中得知别人对我们的外表、风度、目的、行动、性格、朋友等的想法,并受这些想法的影响。

这种自我认识似乎有三个主要成分:对别人眼里我们的形象的想象;对他对这一形象的判断的想象;某种自我感觉,如骄傲或耻辱等。P131

这些对话不是想象偶尔的和暂时的发挥,而是一种社会化的天真的表露,这是长久的,

是今后一切思考活动的基础。想象中的对话从小孩子的有声的思考发展更完满和更通于世故的思考;但是想象中的对话是决不会停止的。P65

——[美]查尔斯·霍顿·库利.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社会化是人一生都在经历的历程,也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就国内学者来说,有从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来研究的,如:

姜涛的《关于城市传媒对城市人群社会化的功能与途径分析》(载于《社会科学》,2003年01期),其主要内容为:“本文借助社会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就城市传媒对城市人群社会化的功能与途径进行了分析,提出城市传媒是现代城市社会得以形成和继续不辍的重要凝聚力量,归纳了城市传媒在城市人群社会化中的四个功能和三个特点,并运用三种传播理论和模型,对人的社会化途径作了分析。”

戴怡平的《现代大众传媒对学校德育的挑战》(载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03期),其主要内容为:“现代大众传媒作为…第四种教育力量?,日渐成为人们伦理道德观念的主要来源,成为影响人的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因素。现代大众传媒以其广泛性、开放性、技术性、交互性和商业性影响着人的生存和交往方式,挑战着学校德育在德育系统中的中心地位。这些挑战主要有开放性对封闭性的挑战、多元价值对一元价值的挑战、个体性对整体性的挑战、自主性选择对强制性规范的挑战,进而引发了学校德育中教师角色的重构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建构。”

方长春的《家庭背景与教育分流教育分流过程中的非学业性因素分析》(载于《社会》,2005年04期),其主要内容为:“自致因素在人们社会地位的获得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加强,似已成为工业化社会的普遍逻辑,而教育则是对所谓自致因素的最佳测量角度。教育对社会分层的作用的争论始于功能理论和冲突理论之间的分歧。功能理论旨在强调教育的社会平等化作用,但是自上个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功能理论的保守倾向的凸现,它越来越多地受到其他不同理论的批判和修正。”

有从社会化的对象来研究的,这里,研究者们着重关注的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的社会化中的问题,如:黄小娜,吴静,彭安娜,李孜,戚小兵,石淑华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不可忽视的弱势人群》(载于《医学与社会》,2005年02期),其主要内容为:“近些年来,对流动人口子女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城市中的“流动儿童”,而“留守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问题研究却非常之少。由于户籍制度经济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作为流动人口的父母更倾向将子女留在流出地。有调查推算流动人口的数量为8000万到1. 2亿左右。如果按照一般的人口结构,低于14岁的少年儿童组的人口数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应该在20%~30%,依照20%计算,流动人口子女大约是1600万到2400万。中国人民大学段成荣根据北京市调查的情况推算,全国流动人口在城市的子女大约是700万。因此,当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子女的教养、上学等问题逐步成为研究热点时,而另一部分为数不小的留守儿童却被忽略了。留守儿童绝大多数正处于身体发育和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由于人口的迁移,留守儿童父母一方或双方进入城市,使其在养育、家庭教育、卫生保健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因此,留守儿童是一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从留守儿童群体的自身发展来说,…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社会化进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王燕华. 张大勇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群体的“再社会化”问题——农民转化为市民的一些制约因素思考》(载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01期),其主要内容为:“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农民转换为市民的过渡阶段,…再社会化?是其重要环节。再社会化不仅需要外部条件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支持,也需要内部条件即农民工自身的主动学习,但关键还是在城市主流社会如何落实平等的公民权利与社会公共政策。”

当前学者对跨文化群体的再社会化的研究有:张立军的《文化差异对留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对策研究》(载于《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4期),其主要内容为:“文化的民族特性造成了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我国留学生去异国他乡学习和生活时,不得不经历人生的再社会化。文化差异对留学生的心理影响使之在再社会化过程中可能形成或积极或消极的新的人格取向,运用心理调适方法帮助留学生克服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不适,可以使留学生尽快适应在异国他乡的学习和生活。”

从社会化理论角度对人的心理健康进行讨论,这样的文章有:杜文东,吴建龙,周中明的《心理健康的社会学基础——人的社会化》(载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01期),其主要内容为:“阐述了个体社会化的阶段及影响因素。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人格并使个体行为与社会规范取得一致,这样人们就能够保持正常的社会生活和心身发展乃至心理健康;而当个体社会化进程发生偏差,就会引起个体社会的适应不良,甚至造成心身障碍。因此,人的社会化理论是心理健康的社会学基础。”

什么是社会化媒体

定义 社会化媒体是一个近来出现的概念,大致上指的是“能互动的”媒体,或者说,如果缺乏用户的有效参与,平台基本上就是毫无内容的媒体。社会化媒体改变以往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方式为多对多的“对话”。在社会化媒体领域,有两个关键词:UGC(用户创造内容)和CGM(消费者产生的媒体)。 社会化媒体 “网络的社会化不会朝生暮死,也不会昙花一现。网络的社会化将逐渐地影响到每个人,每家公司,深入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编辑本段特征 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与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它具有以下的特征: ·参与:社会化媒体可以激发感兴趣的人主动地贡献和反馈,它模糊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界限; ·公开: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都可以免费参与其中,他们鼓励人们评论、反馈和分享信息。参与和利用社会化媒体中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的障碍; ·交流:传统的媒体采取的是“播出”的形式,内容由媒体向用户传播,单向流动。而社会化媒体的优势在于,内容在媒体和用户之间双向传播,这就形成了一种交流; ·对话:传统媒体以“播出”的形式,将内容单向传递给受众。而社会化媒体则多被认为具有双向对话的特质; ·社区化:在社会化媒体中,人们可以很快地形成一个社区,并以摄影、政治话题或者电视剧等共同感兴趣的内容为话题,进行充分的交流; ·连通性: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都具有强大的连通性,通过链接,将多种媒体融合到一起. 编辑本段类型 社会化媒体分类,借鉴唐兴通老师书中的观点,可分为:

1.Social Networking Sites/社会关系网络 2. Video SharingSites/视频分享网络 3. Photo Sharing/照片分享网络 4. Collaborative Directories/合作词条网络 5.News SharingSites/新闻共享网络 6. Content Voting Sites/内容推选媒体 7, Business Networking Sites/商务关系网络 8. Social (Collaborative)Bookmarking Sites/社会化书签 编辑本段具体形式 百度百科 最常见的社会化媒体是博客、微博、论坛、社交网络、维基百科、播客、点评类社区和内容社区。 博客:可能是社会化媒体最广为人知的一种形式。博客是在线的刊物,最近发布的内容将显示在最前面。(注:博客,分为个人博客和企业博客,也分为独立博客和BSP。) 微博[1],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微博客:这是继在线聊天软件后的又一个在线聊天形式,你可以分享你正在干什么、正在想什么的一句话博客内容,这种超简单的应用,现在已经升级为朋友之间互动交流、分享信息的平台。(国外的有Twitter,国内有饭否、叽歪、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百度i贴吧等。)

马原作业——从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探究人和社会的关系

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课 堂 论 文 经贸管理学院

从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探究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一直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我们人类是社会性生物,我们生活于社会,交流于社会。所以我们也一直想给我们人和社会的关系一个定义。 今天我要从人的社会化过程来进行这个问题的探究,而什么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呢,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刚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的一个生物,而不是社会学意义的人。只有渡过一个特定的社会化期,以熟悉各种生活技能、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的各种习惯,接受社会的教化,慢慢成人。 首先我认为对人来说,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因为我们生于社会,享用在社会。而在百度百科的基础介绍中也讲到,家庭是基本的社会单位,那么无数的社会单位聚集起来的社会就必定是大家庭了。社会一直包容着我们,这也是我们能存在于地球,抗击自然的种种风险,获得一丝生存之地的原因。不用以一己之力,或几人之力,去于广阔的地球上,追求一丝生存之地。回想几千年前,人们的社会还不够完善的时候,用自己微薄的能量,不够强健的肉体去苦苦生活。而现在,正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大的社会作为我们的后盾,包容着我们,才使得我们能够享受现在的繁华现世。所以第一点就是社会包容着我们人类。

其次就是是社会是我们人的老师,不管现在的人的知识水平已经达到如次的高度,但我们在出生下来的时候却依旧是一张白纸。而当我们进行社会化的时候,不可否认的就是教育对我们的重要性。学校就是社会创造出来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的主要场,它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体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机构,其特点是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严格性,它是人们后天学习和接受教化的主要场所。个体进人学龄期后,学校成为其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学校教育促使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其成就动机,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互动的机会。学校还具有独特的亚文化、价值标准、礼仪与传统。在早期社会化中,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而不管学校,我们生存于社会的时候,其实很多东西都在教我们如何成为社会人,媒体的宣传,人与人的交流等都在告诉我们社会对人的评判,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我们与动物的区别点,也正是因为社会对我们的改变。让我们可以有机会去更好的认知自己作为人的这个属性。如果没有社会给我们的教导,没有社会给我指引方向,那么我们其实也就没有人这个属性了,就像狼孩这个例子,从生物特征上来说可以是个人,但又有多少人把他称为一个正真的人,不能交流,不敢直视人的眼,只能用喉咙发出低沉的咆哮,虽然对这样的孩子表示深切的同情,但这也正好反应了社会对我们的重要性,社会就是我们的老师,教会我

流动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方式小知识

附件: 流动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方式小知识 1、流动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系统对群众有哪些便利? 流动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系统为房屋出租人申报出租房屋居住人信息提供了多种渠道,极大地方便了群众。以往房屋出租人在房屋出租后要到派出所提交房产证明、房屋租赁合同、居住人员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等多种材料,出租房屋居住人员变更的还要到派出所进行信息更新。现在通过“流动人口信息社会化采集系统”,房屋出租人在上网开通账户后,可随时随地用互联网、手机短信、语音电话申报出租房屋居住人信息,无须跑到派出所申报,对群众来说很方便实用。 2、房屋出租人要先在网上进行出租房屋申报后,才能自由选择方式对居住人信息进行申报,那么没有电脑或手机的房屋出租人如何进行出租房屋申报? 对没有电脑或手机的房屋出租人,第一,可以委托代理人进行出租房屋和居住人信息的申报。第二,可以先委托一个代理人帮助在互联网上进行出租房屋申报后,开通自己可行的方式对出租房屋居住人信息进行申报。出租房屋的代理人可以是自己的子女,也可以通过签订委托代理协议书,委托自己的亲戚朋友、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综合服务管理站的管理人员等,这为房屋出租人进行信息申报提供了很大方便。

3、房屋出租人的治安责任有哪些? 公安部《租赁房屋治安管理办法》规定,房屋出租人的治安责任有七项:①不得将房屋出租给无合法有效证件的承租人;②与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承租人是外来暂住人员的,应当带领其到公安派出所申报暂住户口,并办理暂住证;③对承租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常住户口所在地、职业或者主要经济来源、服务处所等基本情况进行登记并向公安派出所备案; ④发现承租人有违法犯罪活动或者有违法犯罪嫌疑的,应当及时报告公安机关;⑤对出租的房屋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不安全隐患,保障承租人的居住安全;⑥房屋停止租赁的,应当到公安派出所办理注销手续;⑦房屋出租单位或者个人委托代理人管理出租房屋的,代理人必须遵守有关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4、如果没有对出租房屋和居住人信息进行申报要受到什么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房屋出租人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件的人居住的,或者不按规定登记承租人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房屋出租人明知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进行犯罪活动,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5、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在流动人口管理上也有责任和义务吗?

第三讲 个人与社会化

第三讲个人与社会化 社会与个人 角色 社会化过程 社会化的主体 * 社会(society)的存在,使得地位与角色、群体与组织、社会设置与社区得以产生。这些概念作为社会的局部,不属于个别人。它们代表着一种强制性的力量,迫使社会中的人去调整自己的行为。 一、社会中的个人 *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个人通过身份确认、角色扮演并组成群体,建立社会机构,从而不同程度地参与到社会中去,并成为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的一部分。 1、身份或者地位 status * 指在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例如女性、黑人、医生、父亲等等,都可以用来确定身份地位,大多与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教育、种族、宗教和职业相关。 * 自致地位(achieved status):在一个人生命历程中作为个人努力与否或者受教育程度高低的结果而获得的身份地位。如企业管理人员、教师、营业员、拾荒者、父母、配偶等等。自致地位原则上可以改变。 * 先赋地位(ascribed status):某人拥有的被指定的并且通常不能改变的社会身份地位。如长子、孙女、某些皇室成员等等。 * 身份与地位的高低:绝大多数的身份或者地位可以依据责任、权力和声望等方面进行比较而被划分到某一等级。但社会学中将等级看作是次等重要的问题,在提到身份或地位时,是指不必分出等级差别的某个位置。但当涉及到社会平等关系时,就会强调等级次序,以及由此带来的地位的差异。 * 首要地位:决定某人总的社会地位的关键性身份。如总统、富翁、流

浪汉、黑人等等。 * 优势身份:某些有助于获得更多社会资源的身份。如男性、白人、贵族等等。 2、角色 role * 角色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 (例如: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身份或社会地位被要求的角色有:有识之士、教导者、长辈) *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赋予某种角色的规范与角色扮演者的实际表现常常存在着差距。 * 角色期待(role expectation):社会对角色扮演方式的定义。 * 角色表现(role performance):实际扮演角色的方式。 * 思考:安乐死中医生的角色,是否存在着期待与表现之间的距离? * * 角色紧张(role strain)与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 * 相互对立的要求被置于同一角色中,这种情形导致的个人压力就称之为角色紧张。 * 每个人都可能具有两个或更多的角色以及与其相联系的两种或更多的身份。当来自这些角色与身份的要求出现对立时,置身于其中的个人就处于角色冲突的状态。 * 身份(地位)与角色是社会结构分析的有用工具。我们对社会中的个人进行分析时,往往会先确定其地位,再找出拥有这一地位的人期待着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角色表现)。 * Q: 当你出现角色冲突时,你如何应对? 二、社会化 socialization * 社会学家一直强调一个观点:社会使我们成为人类。婴儿无法“自然”成长为成年人。没有语言提供的概念,就无法体验和掌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父母、兄弟、姐妹、老师、朋友等等);没有充分的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社会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从不同立场和角度观察会得到许多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我们从社会化过程的基本活动入手,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教导生存技能、传递社会文化、完善自我观念和培养社会角色四个方面。如果从社会化过程发生的主要领域概括,社会化的内容分别为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两性角色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四大领域。社会化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只有社会化内容的广泛性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分化。因此很难全面描述社会化的每一种具体内容。下面将重点从社会化过程的基本活动入手。 一、教导生存技能 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必须懂得并掌握两种技能:一是衣食技能。不会穿衣就会冻死,不会吃东西就会饿死,衣食技能就是维持生存的能力。襁褓婴儿有衣食的需要,但无衣食的本领,必须靠成年人抚养,接受第一步的社会化。二是职业技能,也叫专业技能,即谋求生存的本领。婴儿长大成人,不能总是依赖别人生活,这就必须接受第二步社会化,掌握职业技能,通过劳动自谋生路。在传统社会里,职业技能的学习通常是在家庭内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的。而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社会成员必须学会各种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单靠传统的家庭教育显然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普及和充实学校教育。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职业技能的学习或掌握是在学校里的师生及同学之间的互动中初步实现的,并在职业组织内的师徒及同事之间的长期互动中最终完成。 以上两种技能对于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未成年人必须首先学习基本生活技能,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掌握专业技能;成年人除了不断深化专业技能外,也要不断发展基本生活技能,特别是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学校基本生活技能与专业技能对所有人几乎都具有相同的意义。 二、传递社会文化 人们接受如此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并不是短暂的社会化过程所能完成的。接受文化,成为特定文化中的合格成员,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即使如此,特定的文化中的个人也不可能成为特定文化的代表或集中体现者。社会文化中有特定的核心内容。一般来说,深灰文化的这些核心内容包括价值观念体系和社会规 范体系两大部分。 价值观念体系,指社会、民族或群体中存在的比较一致的共同理想、共同信仰及较为持久的信念。这几方面内容构成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构成特定社会传统的核心。它在社会文化的核心地位首先表现为社会行为定向作用,其次表现为共同性或稳定性。它的这两种特性注定个人接受群体和社会的价值观念,并将其内化,将有助于个人确定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当然,社会化是一个内化过程,内化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必然与社会化的其他内容和过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例如,学习和掌握社会文化与个人在社会过程中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必然相互制约;内化的价值体系不同,个性的发展水平也就不同;特定的个性水平及构成对价值观念的内化过程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可以这样说,社会价值对于个人来说是各种可供选择的行为目标体系,个人内化社会价值就是按照自己的内在需要或意愿,将这些可供选择的目标建立起一种结构或秩序。因此,对于社会来说,对个人学习和掌握社会价值观念的过程不能放任自流,应当按照社会需要加以引导。

人的社会化及其影响因素

论影响人现代化的社会因素 2161120035 袁安妮关键词:人社会现代化影响因素 人类为社会性动物。没有人可以孤独地生活在社会上,这就决定了每个人都要与社会发生一定的联系,就是说:每个人都要经历社会化的过程。人尤其擅长用口头、手势与书面语言来表达自我、交换意见以及组织。人类创造了复杂的社会结构,从家庭到国家。人类个体之间的社会交际创立了广泛的传统、习俗、价值观以及法律,这些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础。人类在地球上独一无二,还由于人类具有审美的观念,再加之人类自我表达的欲望和相对大的大脑,人类创造了艺术、语言、音乐以及科学。人希望能够理解并改造环境,试图用哲学、艺术、科学、神话以及宗教来解释自然界的现象。而社会就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味,并且延伸到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自愿联盟。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 人并不是一出生就是社会化的人,拿狼孩来做例子,狼孩从小在狼群中长大,没有与人类发生关系,没有接受到人类文明的教育,即使它本质上是个人,但是它没有人应有的本能。所以在我看来,人的成长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个社会化的过程。所谓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 影响人社会化的因素有很多,家庭,教育,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等等。由于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社会化最好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所以以上因素对人类社会化的影响是

社会化内容营销方案

“幸福味道,新东方制造” 社会化“内容”营销方案 张小开——好吃到飞起 签发:____________ 社会化营销在2017提上了一个新高度,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社会化营销是需要内容为基础 支撑的。2016年,各大院校的社会化营销工具都趋于饱和,百度号,今日头条,企鹅号,QQ智慧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等等。贵阳新东方烹饪学院一直以来社会化营销的内容都很缺乏,导致社会化营销内容推广辨识度不高。可复制性极高,在未来的一年,贵阳新东方烹饪学院要想在新东方体系的社会化营销中脱颖而出,方向要找对,团队须蜕变,内容要生产,宣传须给力。社会化“内容”营销之路道阻且长,长路漫漫任我闯。 概述 “幸福味道,新东方制造”做为新东方烹饪学院的宣传主题,贵阳新东方烹饪学院一直以来都是以产品宣传为主。但是在社会化媒体日趋重要的今天。市场产品宣传是目的,但不符合社会化媒体需求和传播特性。需要挖掘产品更深层次的内容,用以辅助产品的宣传,那就是产品内容。新东方体系的内容一直都无穷无尽的,但是缺少将内容生产出来并大力宣传的专门体系,目前的人员配备只能满足常规工作的要求,2017年,若想在社会化营销上有所建树,必须加强社会化营销体系建设。 目标 1.社会化内容营销内容具有辨识度,且达到一定的影响力。 2.须是原创的图文或视频内容,内容有趣化,亲民化。 3.2017年社会化营销推广全网曝光量达到1亿的目标。 机遇 1.集团公司及校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化营销。 2.有内容,须找人谈合作,找更多的宣发机构合作,新媒体内容爆发的时代,内容为王,有优质内容就 有说话的机会。 3.目前新东方烹饪各家院校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所以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解决方案 1.增加社会化营销人员、视频拍摄及后期制作人员,新媒体营销策划人员专职做社会化“内容”营销。

浅析社会化的含义及其过程中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浅析社会化的含义及其过程中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政治班江芹2012211675 摘要: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离不开个体的参 与和建设。在现代,社会化逐渐成为人们普遍了解的一个现象,但人们对其具体含义还比较模糊,本文主要从社会化的含义及其过程中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两个方面来分析社会化。 关键词:社会化、个体、群体、相互影响 一、社会化的含义 社会化的基本含义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更具体地说是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全部过程。新生儿生活不能自理,但已进入社会化的过程,开始逐渐接受社会的影响,他将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参与社会生活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 社会化这一概念经历了一个由狭义到广义的理解过程。狭义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社会文化并被社会认可的过程,狭义社会化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儿童和少年,强调个人对社会文化模式的学习和掌握。广义社会化是指个人学习社会文化、扮演社会角色并形成人格的整个一生。它与狭义社会化存在两个方面的重要区别:广义社会化不仅把儿童和少年时期作为社会化的重要时期,而且把青年、中年,甚至老年都作为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社会化不仅是一个被社会接受和认可的过程,而且也是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应贯穿人的一生。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广义的社会化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一是强调研究个体的社会化对于整个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意义,以及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社会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个体的成长与社会运行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二是扩大“个体”概念的内涵。以往社会化研究中的“个体”一般是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物意义上的个体,即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一个个具体的人。后来,社会化研究中的“个体”概念的内涵逐渐发生了变化,“个体”既可以指一个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指社会意义上的一个群体或单元,比如一个同龄群体、一个文化群落,甚至处于特定发展水平上的某种文化传统。 社会化概念的内涵除了有一个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外,还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角度:文化的角度、个性发展的角度和社会结构的角度。

《社会心理学》第三章 社会化 知识点

第三章社会化 社会化的定义: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的种类:社会化不仅仅是儿童期就完成了的,它实际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根据人的发展周期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可把社会化分为4种: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前两种指个体出生到成年的社会化的初步完成阶段,后两种指成年期后的社会化阶段。 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化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下面仅对几项主要的作些介绍,他们是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第一节人类生物学与社会化 这一节主要是讲先天的生理基础和后天的教养的关系问题。 人和其它动物相比有超长的依赖期,这种依赖期为我们在社会学习文化、技能提供了机会。 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二者共同形塑人的行为。 社会生物学认为生物因素在个体社会化中起关键作用,社会学人类学认为后天教养在个体社会化中起决定作用。(视角) 生物因素个体的方面、繁衍的方面和基因的方面。 第二节婴幼儿的社会化

一.婴幼儿与人类的接触爱抚 二.情感的发展 婴幼儿社会化情感的发展过程: 出生—5周满足感、惊讶、厌恶、沮丧 6-8周快乐 3-4个月生气 8-9个月悲哀、害怕 12-18个月亲切感 18个月害羞 2岁骄傲感 3-4岁内疚感 5-6岁社会性情感、无安全感、谦虚、信任、嫉妒他人青少年罗曼蒂克激情哲学沉思 第三节人格发展理论 人格简单的说就是特殊的思想、感觉和自我关照的模式。人格包括三个方面:认知方面、情感方面、行为方面 社会心理学家倾向于认为人格是社会和文化力量的产物。人格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自我问题。小孩子最初是没有我的,不会把自己和别人分别开来。我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小孩子眼里先有别人后有我。 自我建立的过程,不同的学者提出各异的理论。 1.查尔斯库利:镜中我

社会化的含义及如何理解社会化过程中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社会化的含义及如何理解社会化过程中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 【摘要】社会是以个人为单位的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化,使自然人成长为能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人的过程。本文从概念、内容、类型、过程四个方面阐释了社会化的含义,分析了社会化过程中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从而说明社会化对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关键词】社会化社会规范社会政治社会角色逆向社会化少儿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互相影响个体与社会文化内化 社会可以定义为人们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人类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因此,研究人的社会化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总而言之,社会化就是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 个人构成社会,社会生产个人。人类为社会性动物。没有人可以孤独地生活在社会上,这就决定了每个人都要与社会发生一定的联系,就是说:每个人都要经历社会化的过程。那么,社会化究竟是什么?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人格和个性,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的成长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人的一生都伴随着社会化,但各个时期的社会化有其不同

的特征。此外,理论界定义人的社会化还有三种角度,分别是文化的角度,个性发展的角度和社会结构的角度。其实,不管角度如何,其实质仍把社会化归结到培养社会人即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上来。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化是社会的强制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社会化离不开个人,更离不开社会。 社会化的内容主要有生活技能社会化、社会规范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社会角色社会化。其中,生活技能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的最基本的内容,这里不做说明,重点研究其他三个方面。首先,社会规范社会化包括法律规范社会化和道德规范社会化两个方面。法律社会化,就是个体把国家法律这一体现统治阶级和国家意志的、具有强制性的特殊社会规范,变成自己所理解和接受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进而内化为个人心理品质的过程。法律规范社会化是现代契约社会的重要成果,法律则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的正当权益的有力武器。实现法律规范社会化,不仅需要学习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法律意识。道德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学习道德规范,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道德规范社会化是人类长期历史演进的结果,道德并不具备对每一个体的强制约束性,只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默契。而且,由于地域、历史、民族、文化、信仰等方面的不同,道德规范社会化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都有不同的内涵和特点。值得肯定的是,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道德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将并不亚于法律。社会规范社会化是社会化过程中重要的内容,因此需要特别重视。

青年社会化的内容

论青年社会化的内容与途径 青年社会化,是青年与社会的双向互动过程,是青年适应社会发展、从“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的过程。青年社会化关系到青年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关系到如何培养、造就青年一代。 青年社会化是青年与社会的互动过程,是青年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统一,一方面青年通过文化整合、规范引导,达到社会角色的标准和要求,另一方面,青年在适应社会的基础上,通过改造社会,实现个人对社会的超越,即在现实社会中继续进行角色创造。还有研究者提出,应从角色承担、社会互动、文化内化三个方面论述青年社会化内容的特殊性。另有研究者认为,青年社会化是向青年灌输关于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意义和概念系统,是个人意识利用其特有的内部运动,即关于自我的思考去融汇、转化个人对所面临的实际社会生活的理解,达到“我”与“们”的统一。青年社会化内容的确定,应与青年自身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期待相吻合,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生产生活技能 生产生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青年必须首先获得这方面的基本能力,才能独自谋生和发展。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里,社会生产对社会成员的智能素质和职业技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青年应接受系统教育,为进一步学习掌握参加社会生产活动所需的科技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进行职业教育或继续教育,以求生产的高质量和生活的高品位。 二、掌握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主要包括一般的生活规范、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等。跨入社会复杂生

活大门的青年,只有掌握了该社会的行为规范,进行道德和法律的系统学习,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系统的道德和法律意识体系,养成自觉运用社会规范约束和支配自我行为的习惯,才能与他人和团体进行正常的交往,具备协调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社会关系的能力,更好地投身社会实践。 三、确立生活目标 生活目标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中的人,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和生活实践形成的关于人生的意义、理想信念、生活格局的指向性的合体。人总是为一定的目的活着,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生活目标。青年时期是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的关键期,此时的青年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着“人生的价值是什么”、“人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人生的路如何走”等问题,并依据自己的理解开始建构具体的生活目标。青年能否思考、选择、确定自己的正确的生活目标,直接关系到青年社会化的成功与失败,事关青年一生的发展状况。 四、培养角色能力 这是青年社会化的结果内容。“角色”一词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由戏剧界引入社会学界。“社会角色”简单地说就是社会舞台上特定角色的表演者,即有着特定的权利、义务、行为规范的人,社会化过程就是培养角色能力过程。通过社会化,使青年明确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社会地位上,应履行什么样的社会义务,怎样有序地各行其规,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最终达到社会化目标,具备成人的社会行为能力,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青年社会化的途径 1.家庭 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亲属关系为纽带组成的最基本的社会单位。

论社会文化因素对中国人心理疾病的影响

论社会文化因素对中国人心理疾病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特征是社会取向。在传统文化的指导下,中国人的早期社会化多经历依赖、求同、自抑等方面的训练和塑造。具体说,依赖训练是出现于中国人际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特别是在家庭中子代对亲代的依附。而且代际间在人格和自我上缺乏显著界限,父母往往把子女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不希望代际间出现断裂,这造成了独立性差、社会适应能力低。神经症中的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的形成都与此有关。 中国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特别强调对冲动的控制和对成就的追求,自我控制情绪与对挫折的适应是传统文化中要求的东西。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是孩子面临的压力和焦虑之源。家庭取向、孝、长者为尊是中国学生不得不做出适合家长需要的努力。且中国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及其重要性也使不少人对此充满恐惧。中国人所患的社交恐怖症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传统文化中关系取向对个体的社交能力的过高要求。 传统文化下形成的认知因素控制点对心理疾病的影响 中国文化是以情景为中心的,其中个体的行为取决于情境中的人际关系。有研究表明,中国人大多是外控倾向,这是造成心理挫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外控,我们总是以他人的标准和看法生活。大众舆论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 控制点理论也与归因理论有关。有人指出,中国人倾向于把失败归因于人际间活动人物间的关系和体现在传统的缘的观点。缘的概念起源于佛教,它被用来对人际关系的结果加以解释,它暗示着命运、先决条件和外在的控制。研究者发现人们用此概念来当作一种决定人际关系状况的力量,同时它又是对和谐的人际关系本身的一种描述。缘被认为是一种稳定的外在因素,它可以使人们将人际关系中的成功与失败归因于外界的控制,而这样一种归因又可以使人们对已有的结果不负责任,于是缘的概念就有着一种维系和谐的人际关系的作用,它通过使人们不丢脸面而保护个体,同时也不使别人丢失身份,并通过减少个体的自责和他人的责难而有助于个体理智地面对失败。研究者认为缘的概念作为一种防御机制,是有助于精神健康的,但过度依赖它就会阻止个体主动的应付行为。在现代,缘的概念已成为一种不稳定的因素,会因个体和社会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逐渐学会内在的控制。 但是缘仍是我们对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解释,尤其是异性的关系。缘一个给人诸多浪漫想法的字,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也是人们为相识、相交、分离找到了一个无论何时什么情况下都合理的开脱理由。一切都是命运仍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话语。也许这种现象较之以前已有了改变,但人类的进化是缓慢的,至少在现在它仍是人们生活中防御的底线。 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心理疾病的表现 (1)躯体化 躯体化指一个人的某种情绪问题或心理障碍以躯体症状表现出来,患者本身并不知道有此机制,坚持认为自己身体不适,且否认自己有任何的心理或情绪症状。也就是中国人倾向于以躯体不适的方式去申述自己的情绪问题。 (2)神经衰弱 美国精神病学会1980年已取消了神经衰弱这一称谓,认为其属于抑郁症。但中国医学界仍保留使用是因为中国人更敏感于躯体症状而不是心理症状,并作为脑力劳动过度的代名词。高中生有很多人自视为神经衰弱,且都认为是用脑过度的原因。如果中国实行美国精神病学会的标准,相信不会再有如此多的中国人自视为神经衰弱。也许是这个原因,中国门诊多为神经衰弱,而抑郁症、强迫症较少。 (3)对多动症的难以忍受 中国文化对于人们的社会行为特别强调适度和克制性,反映在儿童身上,就是成人对儿童的好动与不安的难以接受。现代的父母因为工作的原因,很少与孩子一起玩耍,因此孩子

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因素[精选.]

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因素 摘要:儿童社会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重要要组成部分,培养儿童社会化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探讨了家庭、幼儿园和同伴群体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教育给予指导。 关键词:儿童社会化家庭幼儿园同伴群体 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发展的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对儿童社会化的培养一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致使一些儿童、青少年虽然学习成绩非常优异,但缺乏必要的合作精神,他们不会关心他人,社会生活能力与其年龄不相适应,缺乏社会适应性。这样的儿童在目前就会出现各种人际关系困难,如果不积极地培养教育,这些人在其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将遇到更多的困难。学前儿童的社会化问题已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学前儿童社会化概念的界定 学前儿童社会化是指学前儿童学习他所属的社会中人们所必须掌握的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过程。即使每个孩子成为负责任的、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的必经途径。①它既离不开与社会群体、集体、个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也离不开个体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系统。儿童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形成个性,不但成为社会作用的客体,而且成为具有社会作用的主体。儿童掌握的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系统包括多方面内容,如社会生活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及积极的生活态度、自我调节、交往技能等。 20世纪60年代以前,社会学、心理学界普遍将社会化看作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即社会(父母、学校等)影响儿童的过程,儿童则消极被动地接受社会影响。随着研究的进展,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此过程看作是一个个体与社会双向的、互动的过程,将个体视为其社会化进程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者与影响者。就个体而言,首先,社会知识和价值规范在社会化过程中决非从社会向个体原封不动地转移,个体也并非机械、被动地接受它们,而是要经由主体的主动思考、理解来接受它注:①李幼穗.儿童社会化与非智力因素.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心理学》.1998(2).23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第三节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一、关于社会化的若干理论 (一)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 社会化的结果是形成每个人不同的个性。个性的核心是自我,即个人对于自己有别于其它所有的人和物的独特的个人身份的自觉体验。人和其它动物是不同的,人是充分自觉的。在考虑自己的时候,既能把自己作为主体,也能把自己作为客体。但我们在刚出生时并没有自我观念,也不知道自己有着一种独立的身份,婴儿在出生后的大约前6个月里并没表现出能认出别人,至早要到两岁才开始使用“我”、“我的”这样的词汇。直到两岁以后,幼儿才逐渐意识到别人也有其各自的自我,也有着与自己不同的需要和见解。那么,自我在童年期内是怎么样出现的?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又是怎么样被改变的?我们将引入5种理论来阐释人的社会化。尽管理论的详细内容有所不同,但都强调自我的概念是通过社会相 互作用而来的。 1.弗洛伊德的理论 弗洛伊德(1856—1939)是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她被视作上个世纪内学识最渊博、最有独创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理论中的某些说法至今仍然很有影响。弗洛伊德对个性的主要看法是:人类的行为动机中有许多(如果不是大多数的话)是无意识的——我们常常并不知道自己行为的真正原因。弗洛伊德认为,虽然儿童长大以后常常不再能清晰地记起他在童年早期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其后来的个性发展却十分重要。他论证说,有时,可以通过分析梦、失言和长时间地与一位训练有素的专家进行探寻性的会晤来查明指导着大量人类行为的无意识 的动机,这就是他所谓的精神分析法。 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其基本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冲动,特别是性冲动。本我受本能的驱动,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由于本我的各种需要在现实中不可能立即和全部满足,个体必须接受现实的限制,学会在现实中获得需要的满足。于是,这服从现实的一部分即从本我中分离出来,成为自我。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它在本我、超我和现实环境之间起着调节作用。超我是从自我中分离出来的,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部分。它是个体接受社会道德规范的教养而后逐渐形成的,服从社会的道德要求,在整个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对人格的其他部分进行审查和监控,它遵循的是完美原则。在三者中,自我和超我属于意识层次,本我属于潜意识层次。后者长期处于前者的压抑和控制之下,处于无意识状态。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如能和谐一致,那么人格发展过程将会是正常的;如果三者失衡甚至长期冲突,人格发育将会非常困难,甚至出现某些心理疾病。 弗洛伊德的理论由于过分强调性欲的作用而被称为“泛性论”观点,他也因此而受到广泛批评,但他对无意识的发现和早期社会化的强调也深受重视。 2.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米德(G.H.Mead,1863—1931)是社会学中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米德认为,要在主动和被动这种两重性中把握自我,并以“主我”与“宾我”之名进行对比。“主我”(I)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宾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我”与“宾我”是相互建构的。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主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影响人的发展的一般因素 影响人身心等发展的因素较多,但最主要的有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以及作为个体的人本身的主观能动性等。这四个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从不同的侧面促进着或制约着人的发展的进程与质量。 (一)遗传素质: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 遗传素质为人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遗传素质是指人从祖辈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有机体的形态、构造、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首先,人的发展总是要通过遗传途径获得生理组织和—定的生命力的,没有这个前提,任何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其次,遗传素质的特点一方面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另一方面又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及其阶段。人的遗传素质是逐渐成熟的,它为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特征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第三,遗传素质是有个体差异的,这为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提供了不同的生理基础。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制约着人身心的发展。如人的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不同,会影响人们才能的发展。由于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在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方面的特点不同,人也就有不同的气质和性格。第四,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虽有重要作用,但不能起决定作用,必须在一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能转化为现实性。比如说,人们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兴趣、爱好等都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环境和教育,遗传所赋予人的发展可能便不能变为现实。此外,遗传素质本身也可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正常情况下,基因是稳定的,但是也具有巨大的变异潜力。总之,遗传因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没有这个前提是不行的,但又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鉴于遗传素质在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在教育中也有一些与之相应的举措,如优生教育、潜能开发等。 (二)社会环境:人的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 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简言之,即个体所接触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在社会实践中接触到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家庭生活,还包括同邻里、亲戚、朋友的交往等。 首先,经过人改造的自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社会文化,它不断以观念的形态移植于人脑中,成为人的心理发展的内容和重要源泉。人们接触的社会文化的不同,也就形成不同的心理内容和心理发展水平。 其次,人一生下来,就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结合社会心理学谈个人社会化的过程教学内容

结合社会心理学谈个人的社会化过程 个人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就叫做社会化。 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标准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独立地参加社会生活。一句话,通过社会化是个体有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 个体社会化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讲,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通过自身与社会的双向互动,逐步形成社会心理定向和社会心理模式,学会履行其社会角色,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性的人并不断完善的长期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从每个人的角度来理解,是一个人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从不成熟到成熟的社会生长过程。对任何一个人来说,社会化都是毕生的课题;从社会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化又是传承社会规范、社会角色要求、社会发展目标以及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的价值观、以至社会生活基本知识、劳动技能及全部文化的过程,从此角度理解,个体社会化也是社会得以延续的根本途径。 个人社会化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接受并认识各种社会生活、社会行为规范,树立明确的个人生活目标,承担不同的角色任务,为适应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在一般人的社会

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途径主要是家庭文化熏陶、学校文化教育和社会文化影响。因此,我们今天的家庭状况,学校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社会流行,都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未来的社会面貌。 一、社会化概念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化过程,传统观点认为到成人期即告结束,而现代观点则主张,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终生社会化。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有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其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二、社会化的内容 (一)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开始,继而在学校中教会他们掌握知识与技能;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教育的水平,社会成员素质已成为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因而,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现代生产技能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二)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现代社会保持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社会通过教育和舆论力量使其成员掌握并形

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

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刚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的一个生物,而不是社会学意义的人。在社会学家看来,人是社会性的,是属于一种特定的文化,并且认同这种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支配下存在的生物个体。刚刚出生的婴儿不具备这些品质,因此他(她)必须渡过一个特定的社会化期,以熟悉各种生活技能、获得个性和学习社会或群体的各种习惯,接受社会的教化,慢慢成人。 二、人的社会化的功能 从文化角度看,人的社会化是文化延续和传递的过程,个人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著名美国社会学家w.奥格本对社会现象中的文化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认为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个人接受世代积累的文化遗产,保持社会文化的传递和社会生活的延续。这种观点反映了人的社会化在文化延续中的重要性。 从社会结构角度看,学习、扮演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本质任务。帕森斯曾说,社会没有必要把人性陶治得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而只须使人们知道社会对不同角色的具体要求就可以了。他认为角色学习过程即社会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待,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义务,其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 三、人的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这里我们从三种角度来概括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自我观念 个性(Personality也译为人格)与自我(self)产物。 人格是指人的个性特征及其所持的价值标准,它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行为特征的总合。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受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所受教育的影响,以及他所从事的各种社会活动的影响,社会化对于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但是在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性之间也存在共同点,即都应是符合社会价值标准的个性。社会学研究社会化问题就是要促进这种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个性与社会价值标准吻合.能够有效地参予社会生活,社会学称之为个性调适或人格调适。相反,如果两者脱节,不能有效地参予社会生活,称为人格解组。 个性的核心内容及形成、发展的标志是自我。自我也称自我意识、自我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察和认识。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身高、体重、形态等;对自己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在社会和群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一系列涉及认识自己的内心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