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丑奴儿 练习题

丑奴儿 练习题

丑奴儿 练习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词中“少年”的意思是。

2.词中“不识”的意思是。

3.词中“层楼”的意思是。

4.词中“强”的意思是。

5.词中“识尽”的意思是。

6.词中描绘年轻人纯真无知的词句是“,。”

7.词中写出词人历尽沧桑的词句是“。”

8.词中表现词人有苦无处诉的痛苦矛盾心情的词句是“。”

9.这首词通过与,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

,也是对南宋朝廷的。

10.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作者是(朝代)的爱国词人(人名)。

11.这首词的标题是,“这首词的标题与中心直接相关”,这种说法是

(对或错)的。

12.“少年愁”的含义是;

“而今愁”又是指。13.下列对这首词中有关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上层楼”是指年少志高,目光远大。

B.“强说愁”说明年轻人已经有了斯文习气。

C.“识尽”概括了作者半生的艰辛经历。

D.“欲说还休”暗含着对南宋朝廷的某种情绪。

14.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回忆了作者少年时代自己不知道愁苦。

B.下片表现出作者内心深处的痛楚和矛盾。

C.此词上下片里“愁”的含义是相同的。

D.全词构思新巧,语浅意深,耐人寻味。

《丑奴儿》中考古诗文鉴赏题集

【古诗鉴赏题集】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文学、文化常识: 1.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与苏轼同为豪放词代表人物,他的豪放词慷慨激昂,富有爱国情感。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2.选自《稼轩长短句》。“丑奴儿”为词牌名,“书博山道中壁”为题目。(以下内容作为了解即可)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二、重要注释: 1.少年:指年轻的时候。 2.层楼:高楼。 3.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4.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强:勉强地,硬要。 5.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6.欲说还休:想说而终于没有说。 7.却道天凉好个秋: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意谓言不由衷地顾左右而言他。 三、重要语句理解及主旨: 1.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年轻时登高远眺,气壮如山,不知愁苦。 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指其涉世未深。 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前一个“爱上层楼”,指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构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于是故作深沉,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来作诗。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从而将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2.词的下片,作者着重写而今历经艰辛,饱尝忧患,满腹抑郁、深沉的愁苦。 “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概括了词人半生艰难辛酸的经历,是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转折点。 作者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前一个“欲说还休”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曾经年少轻狂,故作深沉,如今愁到极点却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作者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洒脱,实则内心沉重,充分表达了作者“愁”之深沉博大。 3.辛弃疾的这首词,以“愁”字贯穿全篇,通过“少年”和“而今”,无愁和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 四、习题: 【第一组】 1.词中“强说愁”的意思是(2分) 2.下列对这首词的说法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丑奴儿”是词的标题,“书博山道中壁”是这首词的副标题。 B.这首词以“愁”字贯穿全篇,着重表现了作者思想成熟的心路历程。

2019青岛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9 年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80 分) 说明: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41 题。第Ⅰ卷为选择题,共 35 小题,35 分; 第 Ⅱ卷为非选择题,共 6 小题,45 分。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 35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 3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5 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2019 年 4 月28 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长城脚下的延庆开幕。本届世园会的主题是 “绿色生活,美好家园”。读图 1 北京世园会的会徽“长城之花”,完成 1—2 题。 1.符合本届世园会主题理念的是 A.大树移植,快速绿化 B.人工造景,征服自然 C.顺应自然,保护生态 D.远离城市,回归乡村 2.下列描述能够体现山东馆特色的是 A.京华京韵B.齐鲁胜境 图 1 C.浙乡映像D.徽派三雕 读图 2 全球部分区域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 3—4 题。 3.图中①点的地理坐标是 A.66.5°S,90°E B.66.5° N,90°W C.66.5°N,90°E D.66.5°S,90°W 4.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三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点位于中纬度地区 B.②点位于东半球

202000以下 C .③点有极夜现象 D .②点位于③点的东北方向 读图 3 非洲地形图和马达加斯加岛 A 、B 两地气候资料图,完成 5—7 题。 乙 甲 100 0米以上 A B 200—100 0米 200 米以下 A 地 B 地 图 3 5.有关非洲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B .平原面积广大 C .海岸线曲折破碎 D .平均海拔最高 6.与甲河相比,乙河 A .长度长 B .水量季节变化小 C .水量大 D .支流多 7.影响 A 、B 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分布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 读图 4 美国本土主要城市、工业区分布示意图,完成 8—9 题。 图 4 8.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①气候暖湿,地形平坦 ②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③五大湖水运便利,沿海多良港 ④发展历史悠久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辛弃疾词二首》(丑奴儿)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2课时) 教学双向细目表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学习单 学习重点: 1、掌握对比手法和叠句使用 2、体会作者浓墨重彩的“愁”。 学习难点:体会构思的巧妙,生动真切;理解词的主题。 一、学习导航: 1、辛弃疾(1140-1207),字(),号(),山东历城人,青少年时代生活在金兵占领的北方地区,二十二岁时曾经参加抗金义军,归南宋后,两次上书朝廷,陈述抗金大计,非但未被采纳重用,反而遭到排挤贬斥。晚年又重新被启用,任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又再次被免职,终于忧愤成疾而死。他的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以豪放悲壮见长,代表了南宋词坛的最高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稼轩长短句》,存词六百多首。 辛弃疾四十二岁时被弹劾落职,闲居信州上饶,离博山不远,辛弃疾于博山寺旁筑有“稼轩书屋”,故常往来于博山道中,这首词写于此时期的一个秋天。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而今识尽 ..愁滋味:() (2)为赋 ..新词强.说愁:()() (3)欲说还休 ....:() 3、朗读词三遍,注意读音和节奏: 4、读词后,你从词中了解到了哪些内容 二、学习检测: 1、《丑奴儿》中词人以为线索,运用和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复杂的心情。从整首词来看,作者所说的“愁”绝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的报国之仇。 2、整体理解:你能否概括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 3、文中“少年之愁”与“而今之愁”有什么区别? 4、对比是这首词的一大特色,请写出本词两对对比的内容。 答: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对比手法和叠句使用 2、体会构思的巧妙,生动真切; 3、体会作者浓墨重彩的“愁”。 教学重点: 1、掌握对比手法和叠句使用 2、体会作者浓墨重彩的“愁”。 教学难点:体会构思的巧妙,生动真切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鉴赏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介绍写作背景导入: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山东历城人,青少年时代生活在金兵占领的北方地区,二十二岁时曾经参加抗金义军,归南宋后,两次上书朝廷,陈述抗金大计,非但未被采纳重用,反而遭到排挤贬斥。免职后,辛弃疾闲居住在今江西上饶农村近二十年。晚年又重新被启用,任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不久,又再次被免职,终于忧愤成疾而死。他的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以豪放悲壮见长,代表了南宋词坛的最高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稼轩长短句》,存词六百多首。 他一生坚持抗金,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一腔愤发之于词,成为豪放派最杰出的代表,他共写有六百多首词,数量在宋人中首屈一指。而贯穿在他词中的基本思想,就是恢复中原、统一祖国,充满了战斗的激情与浪漫主义色彩。 辛弃疾四十二岁时被弹劾落职,闲居信州上饶,离博山不远,辛弃疾于博山寺旁筑有“稼轩书屋”,故常往来于博山道中,这首词写于此时期的一个秋天。 辛弃疾这次落职,一直闲居十年。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其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丑奴儿》就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写出来的。 二.词文评讲: 1.少年时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结合“强”字分析) 少年时涉世未深,即使登楼,要愁也愁不出来,因而这时的愁是一种无根之愁,是做作之愁,是闲愁。 新解:少年古时指青年时期,从辛弃疾的生平看,这时的他正处于金人统治区内,看到沦陷区的人们在异族的奴役之下,作为血气方刚的爱国青年,油然而生收复失地的报国之志。因而这时的愁情也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是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对国土沦丧的耻辱感,这时的愁,更多是一种渴望收复中原,建立不世

2020年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20年中考地理选择题专练(1) 1、我国最东端、最北端所在省区是( A ) A、黑龙江 B、内蒙古、黑龙江 C、黑龙江、辽宁 D、新疆、黑龙江 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D ) A、蒙古 B、朝鲜 C、越南 D、日本 3、下列省区与简称、人民政府驻地的连线,准确的是( D ) A、广西—桂—桂林 B、福建—闽—厦门 C、青海—甘—兰州 D、贵州—黔—贵阳 4、下列各组国家中,与我国云南省相邻的一组是( B ) A、蒙古、俄罗斯 B、越南、老挝 C、尼泊尔、锡金 D、阿富汗、巴基斯坦 5、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D ) A、湖北、湖南 B、西藏、台湾 C、山西、吉林 D、四川、云南 6、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B ) A、维吾尔族 B、壮族 C、蒙古族 D、藏族 7、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 C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8、在渝、鄂两省区交界处的山脉是( C ) A、太行山 B、武夷山 C、巫山 D、祁连山 9、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在春耕生产了,这是因为我国( D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B、东西距海远近判别大 C、地势垂直变化差异大 D、南北跨纬度很广 10、相关我国冬夏气温的说法,准确的是( A ) A、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B、冬季气温的地方是吐鲁番 C、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冬季风 D、漠河镇是我国冬、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11、湖南省所属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 D ) A、暖温带、湿润地区 B、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C、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D、亚热带、湿润地区 12、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分别是( C ) A、广州市和托克逊 B、海口和呼和浩特 C、火烧寮和托克逊 D、大连和拉萨 13、我国海域辽阔,素有“天然鱼仓”之称并分布有我国渔场的海域是( B ) A、黄海 B、东海 C、南海 D、渤海 14、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C )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最终版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对比手法和叠句使用。 2、体会构思的巧妙,生动真切。 3、体会作者浓墨重彩的“愁”。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词意及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宋词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掌握对比手法和叠句使用。 2、体会作者浓墨重彩的“愁”。 【教学难点】体会构思的巧妙,生动真切。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写作背景导入: 辛弃疾四十二岁时被弹劾落职,闲居信州上饶,离博山不远,辛弃疾于博山寺旁筑有“稼轩书屋”,故常往来于博山道中,这首词写于此时期的一个秋天。 辛弃疾这次落职,一直闲居十年。《词苑萃编》:“辛稼轩……负管(仲)乐(毅)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其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丑奴儿》就是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写出来的。 二、自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人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愁苦的滋味,喜欢登上高楼。喜欢登上高楼,为写一首新词没有愁苦而硬要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最终没有说。想说却最终没有说,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三、探究词文含义: 1、少年时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结合“强”字分析) 提示:少年时涉世未深,即使登楼,要愁也愁不出来,因而这时的愁是一种无根之愁,是做作之愁,是闲愁。 新解:少年古时指青年时期,从辛弃疾的生平看,这时的他正处于金人统治区内,看到沦陷区的人们在异族的奴役之下,作为血气方刚的爱国青年,油然而生收复失地的报国之志,因而这时的愁情也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是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对国土沦丧的耻辱感。这时的愁,更多是一种渴望收复中原,建立不世功业的志愿和动力,是昂扬而充满激情的。因而理解为闲愁或做作的愁,是不恰当的。 2、而今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和“欲说还休,欲说还休”来解答) 提示:而今的愁是胸怀壮志,倍受打击,以致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愁。是一种深沉而无法解脱的愁。 3、比较少年时登楼与而今登楼的目的有何不同? 提示:少年时登楼,是为了登高望远,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而今登楼,是为了排遣内心的悲愤之情。 4、为什么词人“欲说还休”?是什么原因使他想说却又不说了? ①处境的残酷。统治者处处排挤、打击他,他处处受猜忌,所以有愁不敢说。 ②更主要的原因是,一生抱负化付与流水,鬓发苍苍、功业无成,而又没有知音,无人理解。这种孤独的愁情,跟谁诉说?说了又有什么用?这中间也包含着对南宋小朝廷的无限失望。 5、结句“天凉好个秋”采用欲吐还咽的抒情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初中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关于我们生活的人类之家地球,下列关于其形状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圆地方 B 不规则的球体 C 到扣的盘子 D 正球体 2、 下列哪个国家被誉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 A 美国 B 印度 C 俄罗斯 D 日本 3、 亚洲河流成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的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丰富 B 三面临海 C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 气候复杂多样 4、 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A 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A 山顶B 山脊C 山谷D 陡崖 5、 下列气候图中,表示哈尔滨气候特征的是( A B C D 6、 东南亚地处“十字路口”的位置,其交通咽喉马六甲海峡沟通了( A 太平洋和大西洋B 大西洋和印度洋C 太平洋和印度洋D 红海和地中海 7、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极地区是陆地 B 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C 地球表面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D 南极地区是海洋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 A 长江 B 黄河 C 塔里木河 D 尼罗河 9、 在图幅相同的四张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上海世博会导游图 B 上海市地图 C 中国地图 D 世界地图 10、 2009年1月27日我国在南极地区成功建立的第三个科学考察站是( A 长城站B 中山站C 昆仑站D 黄河站 11、 下列四幅图中,反映傣族人民生活的是( ) 12、 2011年4月12日至13日,哈尔滨市遭遇罕见特大降雪,给我市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影 响。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这种天气 的是() 15、 有一批蔬菜要从郊区运到市区销售,较适合的运输方式是( A 公路运输 B 铁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海洋运输 16、 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黄昏的日落,这是由于( ) B. A. 13、 台湾的经济特点是( ) A 以农业为主的经济B 博彩业为主的经济 C 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 口”型的经济 14、 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A 珠江三角洲 B 沪宁杭地区 C 京津唐地区 D 辽中南地区 C. D. D “进口 一一加工一一出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师-丑奴儿

教师版丑奴儿(词牌名) 书博山道中壁(题目) 二、词语解释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层楼: 高楼强说愁: 没有愁,硬要说愁。强:勉强。识尽:尝够,深深懂得欲说还休: 想说而终于没有说 却道天凉好个秋: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意思是言不由衷的顾左右而言他。 三、诗词鉴赏 1、全词以为愁线索,写年轻时春华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和谙练世故后报国无门故意避谈的哀愁。全词语句平易浅近,浓愁淡写。 2、这首词通过当年与而今,无愁与有愁的对比,表现了词人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也暗含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3、强字写出了年轻人喜欢仿效历代文人骚客登高觅愁。尽字概括了词 人的半生艰难辛酸经历。欲说还休表现了词人有苦无处诉说的痛苦矛盾的心情。迭用更表现出词人内心深沉的孤独和压抑 4、“却道天凉好个秋”形似轻松洒脱,实则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压抑 也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厚重。 四、中考链接 【甲】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1、【甲】词中“而今识尽愁滋味”中的“愁”在【乙】词中的具体表现是“_____可怜白发生___”。(2分) 2、对这两首词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B)(2分) A.两首词中都具体运用了典故。 B.两首词都运用对比写作手法。 C.两首词的内容上都是从过去写到现在。 D.两首词都直接抒发了报国无门的痛苦。 杨浦区3.请指出【甲】【乙】两首词的一个相同之处(不涉及内容方面)。(2分)

1.作者同为南宋词人辛弃疾或甲词中的“而今之愁”与乙词中想借酒所消之愁一致,都表达了词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优愁和愤懑。(2分) 4.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B)(2分) A.甲词以“时间”为线索,用语虽平易浅显,表达的情感却深沉蕴藉。 B.乙词将梦境和现实对比,表达作者无限的感慨,悲愤之情跃然纸上。 C.两词均以秋季为背景,营造萧瑟的氛围,烘托词人愁苦悲愤的心境。 D.两词题材不同,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同,因而词人表达的情感也不同。 A.上阙写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闲愁。 B.下阙写词人满腹心酸却无法倾诉的哀愁。 C.“爱上层楼”委婉地表现出少年怀才不遇的郁闷。 D.“却道天凉好个秋”含蓄表达词人忧国伤时之情。 7、这首词的作者是辛弃疾(姓名),词牌名是丑奴儿。(2分)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2分) A..不识是因少时无知,识尽是因饱受忧患。 B.上片抒发少时不谙世事的闲愁,下片感慨当下欲说还休的悲愁。 C.上篇感慨豪放,下片哀婉凄绝,上下两篇的词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却道天凉好个秋”一句含蓄地表达了词人愁的深沉厚重。 16静安一模 9.以下内容中与辛弃疾无关的一项是( C )(2分) A.南宋B.豪放派代表词人 C .班超投笔从戎 D.与陈亮志同道合口口而今识尽愁滋味,口口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0 .根据作品内容,以下关联词语填入空格后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D)(2分) A.因为……所以…… B.虽然……但是…… C.只有……才…… D.即使……也…… 11.“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是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愁(2 分)12这首词下片“欲说还休”采用叠句手法更真切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痛苦与孤独

初中地理试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从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升空。四川省的简称是() a.滇或黔 b.川或滇 c.川或蜀 d.黔或川 2.下列地理现象能说明地球自转的是() a.极地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四季变化 d.风雨阴晴 的天气变化 3.20ow、160oe组成的经线圈是() a.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d.东西经度的分界44线 4.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的分别是() a.俄罗斯和巴西 b.澳大利亚和印 度 c.巴西和澳大利亚 d.俄罗斯和印度 5.欧洲旅游胜地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观赏花卉与风车——西班牙 b.参观艾菲尔铁塔——伦敦 c.观看斗牛比赛——法国 d.参观水城威尼斯——意大利 6.以运河为分界线的大洲是() a.亚洲和欧洲 b.亚洲和北美洲 c.南美洲和南极洲 d.亚洲和非洲 7.下列叙述中,叙说天气的是() a.武汉冬冷夏热 b.北京风和日丽 c.昆明四季如春 d.新加坡终年高温多雨 8.我国东部地区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 a.大陆性气候 b.高山气候 c.地中海式气候 d.季风气候 9.右图展示的属于哪两种代表性的宗教建筑() a.佛教、伊斯兰教 b. 基督教、伊斯兰教 c.佛教、犹太教 d.佛教、基督教 10.下列几种搭配不能正确体现聚落的建筑风格与 自然环境关系的是() a.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 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中国南方——平顶房屋 d.东南亚地区——高架屋 11.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的大洲是() a.非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12.世界上石油资源分布最集中并且约占世界储量一半还多的地区是() a.中东地区 b.俄罗斯 c.墨西哥沿岸 d.英国北海 1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人种是()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4.有关台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台湾经济发展以“进口——加工——出口”为主 b.台湾岛上风景名胜有阿里山、日月潭 c.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的省是广东省 d.台湾有东方甜岛的美誉 15.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a.西南多、东北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东南多、西北少 d.西北多、东南少 16.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上的高原和盆地是()a.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 b.内蒙古高原和塔里木盆地 c.黄土高原和准噶尔盆地 d.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 17.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a.含沙量大 b.流量小 c.有冰期 d.水能资源丰富 18.上海市位于下列哪一个工业区() a.沪宁杭工业区 b.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c.京津唐工业 区 d.辽中南工业区 19.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 a.跨流域调水 b.兴修水库 c.防治水污染 d.人工降水 20.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主要联系铁路是() a.京沪线 b.京广线 c.京九线 d.广深线 21.目前西双版纳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是() a.矿产品出口 b.木材出口 c.农产品出口 d.旅游业 22.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23.“h”形经济格局的东端是() a.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b.沪宁杭工业区 c.上海浦东开发区 d.沿海经济带 24.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下列哪一项不是其特点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阅读答案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阅读答案【篇一:2013奉贤区语文中考二模试卷和答案】 class=txt>(2013年4月)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空山新雨后,。《山居秋暝》 5.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二)阅读下面是个,完成7----8题(4分)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 以及观察的对象。 b、“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c、“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 d、“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 8、全诗描绘了景象,抒发了诗人的伟大抱负。(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8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本文作者是(朝代)文学家(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龙”和“仙”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 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追名逐利的世俗生活的厌弃。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朱文公受骗 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 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 误他人尔。” 【注释】①朱文公:即朱熹,南宋儒学大师,谥“文”,故称朱文公。 ②熨:中医学名词,俗称“热敷”。③旋:一会儿。④筇:竹名。⑤ 勃窣:匍匐而行。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 (1)道人得诗径去()(2)足疾大作() 13、对文中划线句句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某人不想得罪他,但是想要追回她的诗。 b、某人不想惩处他,只是想要追回她的诗。 c、我不是想要得罪他,但是想要追回那首诗。 d、我不是想要惩处他,只是想要追回拿手诗。 14、文中表现朱文公受骗的句子是(3分) 15、从朱文公受骗后的表现来看,他是个的人。(2分)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2分) 时尚红包装满传统意味 ①说到红包,谁都对它不陌生。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也叫压岁钱,是 过农历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儿用红纸包裹的钱。如今,它正以其令人 眼花缭乱的设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②据史载,a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时称厌胜钱,是为了佩带 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b到了唐代,宫廷内互相朝拜赠送之风盛行,压岁封包制作精良。c大约在上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如 今广为流行的红包封形式。d当时的红包封用土纸或竹宣纸制成,颜色以粉红色或浅紫色为主,做工考究些的,封内还会衬上一层薄纸,以增加牢固度,并配有吉祥的词句和图案。 ③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大量机制印刷的出现,红包封发展势头日益迅猛。首先红包日益缤纷,争奇斗艳,制作精良。除了以一些祥瑞

地理中考试题及答案

地理中考试题及答案 阶段质量评估(八年级) (45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从海陆位置看,以下国家中同我国相似,都具有海陆兼备特征的是( D ) A.蒙古 B.日本 C.英国 D.印度 2.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情况来看,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这说明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B ) A.大聚居,小杂居 B.大杂居,小聚居 C.分布较乱,没有规律 D.每一个地方都以汉族为主,其他民族为次 下图是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中相邻两条等温线相差8℃,读图回答3~6题。

3.图中黑粗线丙等温线的度数为( B ) A.0℃ B.-8℃ C.-16℃ D.8℃ 4.图中哈尔滨1月份的平均气温大致在( C ) A.-14℃左右 B.-8℃~-16℃ C.-16℃~-24℃ D.0℃~-24℃ 5.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下列哪一因素起到了主导作用( B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冬季风影响 6.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C ) A.青藏高原 B.吐鲁番 C.漠河 D.黑河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截至2011年1月30日,山东、安徽、江苏、河南等地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已达特旱标准。据此回答7~9题。 7.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A ) A.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B.冬季风活动强烈 C.南北跨纬度大 D.地形复杂多样 8.为了有效解决北方旱灾问题,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C ) A.海水淡化 B.人工降雨 C.深采地下水 D.南水北调 9.以下属于材料中提到的特旱省份的是( C ) 读下列各城市降水季节分配图,回答10、11题。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同步练习1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遥岑(cén)悲怆(chuànɡ) 玉簪(zān) 怙恶不悛(quān) B.讳言(huì) 螺髻(jí) 蓓蕾(lěi) 不容置喙(huì) C.菁华(jīnɡ) 口讷(nè) 堪鲙(huì) 信手拈来(niǎn) D.揾泪(wèn) 骁勇(xiāo) 笑靥(yàn) 蓦然回首(mò)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怜无数山可怜:可惜 B.毕竟东流去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强调事实或原因 C.无人会,登临意登临意:登山临水眺望远方的用意 D.众里寻他千百度度:遍 3.旧体诗词要讲究平仄、押韵,有时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为了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句子里常有倒置语序的情况。下列句子中语序调整错误的一项是( )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B.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四十三年,犹记望中,扬州路烽火 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D.遥岑远目,献愁供恨——远目遥岑,献愁供恨 4.仿照前面的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郁孤台下的清江水啊,你是否还记得当年辛弃疾那为国而萌生的满腔忠愤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参照第二节,在横线上补上恰当的句子。要求:化用唐诗宋词,语意连贯,富有意蕴。 我们从唐诗宋词的墨香中走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会考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两极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室。目前,我国在两极地区已经建成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长城站(62°S,59°W),中山站(69°S,76°E),昆仑站(80°S,77°E),黄河站(79°N,12°E)。据此完成1、2、3、4小题。 1、四个科学考察站中,纬度最高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黄河站 2、四个科学考察站中,不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黄河站 3、四个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A长城站 B中山站 C昆仑站 D黄河站

4、两极地区最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A石油 B煤炭 C铁矿 D淡水资源 某地理兴趣小组准备外出考察,地点如右图所示,为避免暴雨引发山洪而产生危险,要求同学们不能沿山谷行进。据此回答5、6、7小题。 5、图中表示山谷的路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图中四条登山路线坡度最陡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量得甲、乙两桥图上直线距离是1.2厘米, 则实际距离是: A 12千米 B 1.2千米 C 12米 D 1.2米 8、以下有关世界各地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有: A美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实现地区专门化和生产机械化

B我国南北自然条件差异明显,造成了“南方面食、北方米饭”的不同饮食习惯 C非洲气候温暖湿润,大部分地区农牧业发达,粮食大量出口 D欧洲西部农业发达,咖啡、香蕉、水稻等农产品大量出口 9、“桑巴舞、狂欢节、咖啡王国、热带雨林危机……”这些词语让我们联想到: A埃及 B俄罗斯 C巴西 D澳大利亚 2008年12月26日下午13时 45分,我国海军舰艇编队从三亚 启程,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 护航任务。读我国海军舰艇编队航 行路线示意图,回答10、11小题。 10、我国海军舰艇编队依次经过的海域,正确的是: A东海、南海、印度洋 B南海、印度洋、地中海

丑奴儿令

丑奴儿令(促养直①赴雪夜溪堂之约) 康与之 冯夷剪碎澄溪练,飞下同云③。著地无痕,柳絮梅花处处春。 山阴此夜明如昼,月满前村。莫掩溪门,恐有扁舟乘兴人。 注:①养直:苏庠,字养直,号后湖病民,能词。②冯夷:河神名,又称“河伯”。③同云: 云成一色,天将下雪之景,一称“彤云”。 小题1:词的上阕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莫掩溪门,恐有扁舟乘兴人”表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5 分) 小题1:①想象。(1分)诗人想象天上有溪流澄澈如白练,河神把白练剪碎,撒下,(1分)写出漫天大雪、雪花片片洁白飞舞之景,想象奇特而有意趣。(1分)②比喻。(1分)诗人把漫天飞舞的雪花比作柳絮、梅花,(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雪花飘舞之轻盈、美丽,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1分) 小题2:表现了一个情趣雅致、洒脱率性的诗人形象。(1分)由雪花飞舞,诗人想到“柳絮、梅花”,感觉处处是春,颇富雅趣;而月光朗照,更引雅兴。(2分)催请友人赴约,不掩溪门,期待友人乘船而至,潇洒脱俗。(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主要是比喻的修辞和想象的手法,答题时结合诗句具体解释,然后答出效果。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形象的分析的题目,结合文中生活的环境和最后的心情总结人物形象。由环境可以看出人物的情趣高雅。不掩溪门,期待友人乘船而至,表现潇洒脱俗。 秋思寄子由①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②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③。 【注】①元丰四年,诗人任吉州太和县令,甚不得意。此时苏子由被贬在筠州为监盐酒税。诗人因 秋而思,写了这首诗。②小虫:蟋蟀。③“挽著沧江无万牛”化用杜甫《古柏行》诗句“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意为大厦如若倾倒要有梁栋支撑,古柏重如丘山万牛也难拉动。

云南省2018年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云南省2018年中考 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本初子午线是指 A.0°纬线B.0°经线C.180°经线D.20°W经线 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于6月14日~7月15日在俄罗斯境内11座城市举行。据此回答2~3题。 2.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王奇想了解这些城市的地理位置,应该查找 A.俄罗斯政区图B.俄罗斯地形图C.俄罗斯土地利用类型图D.俄罗斯气候图 3.王奇收集了俄罗斯的部分地理知识,你认为错误的是 A.河流众多,但航运价值不高 B.跨两大洲,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C.铁路网在欧洲部分较稀疏,亚洲部分较密集 D.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自然资源能够自给的国家之一 4.右图为张兵暑假外出旅游时拍摄的照片。他的同学根据照片内容做了以下推测,你认为合理的是 A.路牌上的文字是阿拉伯语 B.从植被状况可知该地降水丰富 C.路牌影子长短可见,拍摄时间为当地傍晚 D.路牌显示174千米处有电话,说明该地区地广人稀 读右面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正确的是 A.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B.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C.北坡是背风坡,降水多D.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6.据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气流比乙气流干燥B.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没有差异 C.A、B两地气温相差约16℃D.B地比A 地气温低,原因是降水多 7.下列关于欧洲西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跨寒、温、热三带B.人口稠密,工业发达 C.多为发展中国家D.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读图完成8~9题。

009-《诉衷情》《破阵子》《丑奴儿》复习题及答案

《诉衷情》《破阵子》《丑奴儿》复习题及答案 一.默写 1.辛弃疾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所作题材广阔,气势纵横,词风以豪放为主,但亦不拘一格。 2.《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却道天凉好个秋句谈天气,表面形似轻脱,实则深沉含蓄,充分体现了词人胸中的忧愁。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描写雄壮的军容,表现将军及士兵们满怀高昂的战斗情绪,准备出征的句子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可怜白发生句,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 二.阅读练习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诗中“当年万里觅封侯”说明作者年青时候的愿望是( A ) A、为国家建功立业 B、获得侯的爵位 C、获取高官厚禄 2、诗中表明了作者即使在梦里也不忘记国事的诗句是: 关河梦断何处?尘间旧貂裘。 3、从诗中“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几句可以看出这首词是陆游哪个时期的作品(D ) A少年时期 B、青年时期 C、中年时期 D、晚年时期 4、这首词的题目是《诉衷情》,你认为作者所要诉的“衷情”是什么? 这首词是作者陆游晚年时期的作品。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化,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不思恢复中原、收复失地。陆游的作品代表了当时广大人民要求恢复中原的愿望,他的作品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本词充分表现了陆游要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的满腔热忱。 5 6、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这四句词,两句写过去,两句写现在,大开大合,感慨无限。 7、“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这几句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常德市)

常德市2006年初中学业考试试卷(开卷) 地 理 考生注意:1.请考生在总分栏上面的座位号方格内工整地填写好座位号; 2.本学科试卷共三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90分钟。 一、 选择题(60分) (本大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 。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下列的表格内。)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代号 题 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代号 某地某日出现了一种灾害性天气——龙卷风,平时善于观察的刘路路同学将龙卷风始发地A 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图上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标示。据此回答1-2题 1. 龙卷风始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A.29°N 112°E B.29°N 112°W C.29°S 112°E D.29°S 112°W 2. 龙卷风运动的方向是 A.自北向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南向北 D.自东北向西南 座位号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复评人

3. 下列选项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山谷②鞍部③山脊④山顶 B.①山谷②山顶③鞍部④山脊 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 ①山脊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4.北京时间2006年5月27日6时53分,印度尼西亚中爪省日惹市附近发生了里氏 6.2级地震。根据板块学说解释,该地区正处在 A.印度洋板块中部 B. 亚欧板块内部 C. 印度洋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D. 太平洋与美洲板块交界处5.玲玲的爸爸从北非考察回来,为了考考玲玲,说了些有关埃及的情况, 请你帮玲玲判断一下, 玲玲爸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埃及大部分位于非洲的东北部 B.苏伊士运河是亚非的分界线 C.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D.黄麻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6.在××电视台《五洲同乐》栏目的一期节目中,一位外国留学生自我介绍说:“我来自世界上唯一地跨两个大洲、两个半球的国家……”,此学生来自 A.土耳其 B.美国 C.俄罗斯 D.澳大利亚 7. 美国的“硅谷”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它位于 A.洛杉矶 B.底特律 C.旧金山 D.芝加哥 8. 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大洲分别是 A.大西洋、北美洲 B.印度洋、南美洲 C. 北冰洋、南极洲 D. 太平洋、亚洲 9.你认为下列天气符号所示的天气, 在海南三亚不可能出现的是 10.在张华的图片收藏夹中,有一组欧洲风光照,上面注明了国家,你会发现其中标注错误的一张是 A.冰雪皑皑的山峰—瑞士 B.阳光灿烂的海滩—西班牙 C.陡峻幽深的峡湾—意大利 D. 风光旖旎,景色如画的田园—法国 11. 日本发展经济最需要从国外引进或进口的是 A. 发达的科技 B. 高素质的劳动力 C. 高效率的管理 D. 煤、铁、石油 12.小明业余喜欢摆弄电脑,他发现自家的电脑,电源产于马来西亚、硬盘产于日本、

高二语文《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学习单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自主学习任务单 东海高级中学张利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辛弃疾,体会本词词意及作者浓墨重彩的“愁”。 2.掌握对比手法和叠句使用。 3.体会本词构思的巧妙,并培养热爱宋词的情感。 二、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 辛弃疾(1140—1207) 1.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为豪放派词人代表,人称“词中之龙”。 2.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3.辛弃疾,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苏词“豪旷”,辛词“豪壮”。 4.辛弃疾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5.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著有《稼轩长短句》。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1】解释下列词语。 书……壁: 少年: 层楼: 赋新词: 强说: 而今: 却道: 【思考2】根据诗词特点,展开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本词大意。

(二)再读课文,细读品悟 【鉴赏1】词人少年时有没有愁? 【鉴赏2】词人少年时没有愁,为什么还要写? 【鉴赏3】找出上片中的一处叠句,思考其作用。 【鉴赏4】词人成年以后的愁,又是一种怎样的愁呢?请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说一说。【鉴赏5】“而今识尽愁滋味”的“而今”和“尽”字分别有什么表达效果? 【鉴赏6】下片中又有一处叠句,思考其作用。 【鉴赏7】明明要说愁,为什么却说天气了?表现作者怎样的心情? 【鉴赏8】分析“却道‘天凉好个秋’!”中的“却”字的表达效果。

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2021

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XX 付出终有回报,信心绝对重要;明天还要考试,别忘面带微笑;有空睡个好觉,不必紧张煎熬;敞开鲲鹏怀抱,直上青云九霄。祝地理中考顺利!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中考地理试题,大家快来跟一起看看吧。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读经纬网地图,完成1﹣3题. 1.甲地的经纬度是( ) A.40°E,20°S B.20°E,40°S C.40°W,20°N D.20°W,40°N 2.图中,甲点位于乙点的?( ) A.正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正南方向 D.西南方向 3.甲、乙、丙、丁四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位于东半球、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B.乙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C.丙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D.丁位于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如图为我国某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并结合该地气候资料图,回答4﹣6题. 4.与该地区河流流量变化特点最相符的是( ) A. B. C. D. 5.图示区域中耕地和果园中最可能种植的粮食作物和果树分别是( ) A.小麦、香蕉 B.水稻、柑橘 C.水稻、苹果 D.小麦、苹果 6.图示区域中最大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00m B.110m C.130m D.140m

读图,完成7﹣9题. 7.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不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滇、黔 B.蜀、渝 C.秦、晋 D.新、闽 8.图中秦岭﹣淮河一线与下列界限大致一致的是( ) ①一月0℃等温线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③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 ④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⑤800mm年等降水量线 ⑥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④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