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体育概论(1)

社会体育概论(1)

社会体育概论(1)
社会体育概论(1)

一、填空题。

1. ()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委员会,教育部,全国总工会等九个工会,联合下发了(),这是新中国公布的第一套广播体操。

2. 党中央于()年10月,发出()全面阐释了体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3 ()年4月15日,国家体委在()中,进一步提出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把群众体育推向新的深度和广度。

4. 职工体育的开展,可以增强职工的()和()

5. 职工体育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和()

6. 社会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和()

7. 体育运动能改善和提高()系统的工作能力,使人头脑清醒,思维敏捷。

8. 国家体育发展水平,可以通过(),()的发展水平和()的成就,以及体育的环境条件予以综合评价。

9. 农村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受()和农村()影响较大。

10. 非体育人口包括()和()

11. ()年12月()颁布了()

12. 持之以恒指锻炼者以相对稳定的时间节奏和周期,()()()地从事体育锻炼。

13. 健身类体育活动是指,正常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所采用的具体的活动内容与形式。

14. 康复体育的手段与方法有:()()我国传统体疗手段和()

15. 非功利原则指,休闲体育不以追求()和直接的()为目的。

16. ()年,中国弱智人体育协会更名为()。

17. 体育社团在社会生活中起到()宣传,()和()的作用。

18. 体育市场是以()为宗旨,()为手段,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专门市场。

19. 体育企业提供商品的独特资源是(),具有资源()的特点。

20. 体育经费来源包括()()()三个方面。

21. 社会体育管理中运用经济方法可以通过()的手段充分调动()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

二、名词解释。

1、社会体育参与。

2、体育人口。

3、身体练习方法。

4、职工体育

5、农村体育。

6、家庭体育。

三、简答题。

1.社会体育对生产方式的作用。(1~5)

2.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个体因素(1~5)

3.体育对女子的作用(1~5)

4.我国农村体育存在的问题(1~5)

5.发展农村体育的对策(1~5)

6.家庭体育的功能和作用(1~3)

四、论述题

1.我国社会体育的成绩(纵向)

2.社区体育发展对策。

答案

一。

1.1951、《关于推行广播体操运动的联合通知》

2.1984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

3.1986、《关于体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

4.集体意识、民主法制

5.企业知名度、职工自豪感

6.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国民素质

7.中枢神经系统

8.学校体育、社会体育、高水平竞技体育

9.季节、农村习俗10.偶尔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不参加体育活动的人11.1993、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12.连续、经常、不间断

13.健身、健心、健美

14.医疗体操、医疗性运动、适应性体育活动15.运动成就、健身效果

16.2004、中国特奥委员会17.交流、提供信息、体育服务18.体育服务、体育经营19.知识技术、劳动密集20.国家拨款、社会捐助、场馆经营性收入21.间接、组织、个人

二。

1.社会体育参与

是指人们为了实现身心健康,活跃文化生活,增强社会交往等目的,采用体育锻炼,娱乐休闲和健美体育等方法,而开展的有意识,有计划的体育行为。

2.体育人口

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里,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

3.身体练习方法

是指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娱乐身心而专门进行某项健身活动,所采用的具体练习形式与手段。

4.职工体育

指机关,团体,企业和事业单位,以职工为主体,所开展的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5.农村体育

指县及县以下广大农村开展的,以农民为参与主体,以增强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6.家庭体育

指家庭成员或整个家庭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行为,以增进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协调家庭关系为目的的一种体育活动形式。

三。

1.

1)社会可以培养劳动力和劳动力的后备力量

2)社会体育可以保护劳动力

3)社会体育可以修复劳动力

4)社会体育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5)社会体育的健身产业是一个重要产业部门

2.

1)体育态度,观念和需求因素

2)个人的身体状况

3)个人的生活方式

4)个人的经济条件

5)个人的社会特征

3.

1)运动可增加曲线魅力

2)运动可提高身体素质

3)运动可提高免疫功能

4)运动可有效减少肥胖

5)运动有利于心理健康

4.

1)体育人口数量少

2)体育经费投入少体育场地设施少,质量差

3)体育观念落后,体育宣传力度不够

4)体育指导员匮乏

5)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和比赛较少

5.

1)完善融资途径,改善农村体育设施

2)积极搞好农村体育宣传工作,转变农民体育观念

3)强化政府职能,提高领导认识

4)建立健全农村基层体育组织

5)加强学校体育对农村体育的帮助作用

6.

1)对家庭成员具有极大凝聚力。

2)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开展家庭体育活动有利于培养整个家庭成员的体育兴趣意识及体育能力4)家庭体育有助于儿童健康打下基础

5)利于家庭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论述

1.

1)社会体育的法制建设步伐加快,措施更加得力

2)健康第一观念深入人心,体育人口稳步增长

3)以晨练为代表的社区体育发展迅速

4)老年体育锻炼热火朝天成为晨练主力军

5)锻炼内容以民族传统内容为主,文体结合消遣娱乐特色明显。

6)晨间,特别是双休日参加消费性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多

7)假期远足成为时尚,体育旅游方兴未艾

8)农村,乡镇,特别是富裕的乡镇社会体育发展迅猛

2.

1)进行宣传教育,培养居民体育意识。

2)加强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培养

3)增加体育设施

4)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体育活动

5)建立社区体育产业化运作模式,使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且稳定

6)城市居民小区建设村的超前设计

7)逐步形成政府与社团结合型的管理体制

8)逐步构建家庭,学校和社区体育“三位一体”的实践结构

9)逐步建立社区体育新模式——体育俱乐部

有关社会体育概论论文

有关社会体育概论论文 [摘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体育专业人才,首先要转变旧的体育教育观念,根据 社会与市场的需求,设计新型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模式.在此基础上,建 构专业人才的课程体系及其知识结构,同时探索开放式的办学途径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和能力结构。 [关键词]社会体育人才模式人才培养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体育 观念也随之更新,全民健身时尚正在形成。大众向往健康生活,社会需要体育越来越显示 出一种明晰的发展趋向;一个内容多元化的社会体育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社会体育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们关注的问题。 二、行为特征与基本模式 1.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行为特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社会体育市场已初步形成。群众不断扩大体 育娱乐消费进行体质与健康投资已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一些单位和个人开始涉足体育市场,开始兴办商业性体育场所;一些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活动如: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门球、台球等更加普及;一些层次较高的体育项目如:高尔夫球、网球、保龄球等也 开始进入大众消费领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达到健身、健美、娱乐的目的,已逐渐成为时 代发展的潮流。与计划经济时期比较社会体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1在追求 的目标上,从单一的健身为价值取向健身、娱乐、休闲、康复乃至体育的经营开发、咨询 指导等多元目标转化;2在组织管理上,从单纯的政府行为向政府行为、地方团体行为,民间团体行为乃至个人行为协同的全社会行为转化。3在开展方式上,从单一的福利型向福 利型、经营型和消费型相结合方向转化;4在活动空间上,从传统的单位举办活动向单位、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活动空间转化。5在参与形式上,从少数人被动参与向全社会自觉 主动方面转化。 由此可见,社会体育形成与发展根本的社会动因是社会进步与发展,是体育自身发展 趋势所决定的。社会体育表现出来的社会性、娱乐性、消费性、健身性和经营性等方面的 特点,为我们培养社会体育人才提供广阔而全面的社会视角。 2.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基本模式 从以上基点出发。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社会体育人才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高素质——具有较高思想政治水平较全面的综合素质;新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现代科学 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高技能——具有较全面的社会体育专业技能,适应性强。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

绪论 1.体育的分类:竞技、学校、大众 2.目前我国社会体育的专业人才培养分两种形式,一种是正规学校教育,一种是社会成人 教育。 3.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发生在社会体育领域中的各种体育现象,对社会体育的研 究基本属于管理学、社会学的范畴。 4.社会体育是对实现社会功能结构的研究,终身体育是对人的体育参与的研究,身体锻炼 是对实现社会体育基本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5.社会体育学科研究应遵循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 6.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调查访问法、问卷调查法、实验对比法、文献阅读法、数理 统计法。 第一章第一节 1.社会体育:只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社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心 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 2.群众体育:人民大众在余暇是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 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3.体育锻炼:亦称身体锻炼,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发 展身体、增进健康、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4.娱乐体育:指为了丰富文化生活,提哦啊姐精神,乐度余暇而进行的体育活动。 5.体育锻炼和娱乐体育是开展社会体育的两个基本手段。 6.体育休闲:指人们怀着自由自在心态,在余暇时间所参加的一种并不带着特定目的的、 不拘于一定形式身体娱乐活动。 7.终身体育:亦称生涯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 体育活动的过程。 第二节 1.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简况: ①创业阶段(1949-1957) ②马鞍型发展阶段(1958-1965) ③畸形发展阶段(1966-1976) ④恢复、发展与初步改革阶段(1977-1991) ⑤改革的深化和发展阶 2.国外大众体育发展的原因: ①营养过剩造成文明病的蔓延 ②余下增多大众体育造成了良好条件 ③都市化石大众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④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大众体育的期望 ⑤老年社会对大众体育的迫切需求 ⑥大众体育是一种人力资源的形式 3.当代国外大众体育的发展状况 ①政府重视、依法治体 ②组织机构群众化、基层化 ③以丰富的内容与形式普及大众体育 ④千方百计增加大众体育场地设施的容量

体育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2)

一、判断40 1、《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 D 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A.原始 B.本来 C.未来 D.基本 2、 A 是体育产生的基本源泉。 A.生产劳动 B.学习技能 C.生活实践 D.身体进化 3、广州成功举办了2010年第 B 届亚运会。 A.15 B.16 C.17 D.18 4、以下不属于奥林匹克文化特征的是 B 。 A.人文性 B.单一性 C.象征性 D.多元性 5、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体育组织是 A 。 A.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B.中国奥委会 C.国家体委 D.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6、 A 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领导者、指导者和扞卫者。 A.国际奥委会 B. 国家奥委会 C.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 D.竞技制度 7、 B 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A.娱乐体育 B.竞技体育 C.学校体育 D.社会体育 8、负责管理体育事业的领导机构和组织,以及由它们制定和实施的各种体育法规和措施的总和称之为 C 。 A.行政领导 B.政策机构 C.体育体制 D.国家教委 9、体育的功能取决于 D 。 A.体育自身的特点 B.社会的需要 C.劳动 D.A+B 10、竞技运动的本质特征是 B 。 A.高度的科技性 B.激烈的竞争性 C.严密的组织性 D.广泛的国际性 11、我国体育的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 B 生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A.娱乐 B.社会文化 C.经济 D.政治 12、 C 是要把动作做得好而省力,在做动作过程中,尽量减少时间和能量的消耗。 A.动作的准确性 B.动作的协调性 C.动作的经济性 D.动作的弹性

《体育概论》复习材料

一、单选题(共20个,每个1分,共20分) 1、《体育概论》是从()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A、微观上、宏观上 B、单项上、整体上 C、宏观上、整体上 D、全面和局部上 2、《体育概论》的学科性质属于() A.自然科学 B.人文与社会科学 C.工程技术科学 D.医药科学 3、()年,体育科学被列为一级学科。 A 1990 B 1980 C 1992 D 2000 4、()发表的《体育之研究》较为系统地探讨体育的含义、体育的功效、体育在“三育”中的地位以及体育锻炼的方法等。 A 朱德 B 洛克 C 毛泽东 D 郑杭生 5、()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A 体育教育 B 竞技运动 C 健身休闲 D 体操 6 ()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A 体育教育 B 竞技运动 C 健身休闲 D 体操 7 ()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A 体育教育 B 竞技运动 C 健身休闲 D 体操 8、下面哪项不属于体育的本质功能() A 健身功能 B 教育功能 C 娱乐功能 D 政治功能 9、“三维”健康观不包括() A 身体健康 B心理健康C医疗卫生 D社会适应能力 10、(),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奥委会的合法权利。 A 1989年11月26日 B 1979年11月26日 C 1999年11月26日 D 1969年11月26日 11、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称之为。 A.体育人口 B.运动员 C.体育锻炼者 D.体育爱好者 12、竞技运动的本质特征是。 A.高度的科技性 B.激烈的竞争性 C.严密的组织性 D.广泛的国际性 13、()可以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 A 体育参与 B 体育教育 C 竞技运动 D 健身 14、体育的延伸功能除了政治功能,还有() A 健身功能 B 教育功能 C 娱乐功能 D 经济功能 15、我国体育运动的根本任务是() A 增强人民体质 B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C 提高运动成绩 D丰富人民业余生活 16、以()为标准,可将体育划分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等。 A 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 B 参与体育活动的群体 C 参与体育活动人群的年龄 D参与体育活动的职业。 17、体育的功能取决于。 A.体育自身的特点 B.社会的需要 C.劳动 D.A+B 18、“体育”这一术语在含义上有一个演化的过程,当这一术语传入我国时,就是指___,是作为学校的一门课程,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出现的。 A.身体的教育 B.竞技运动 C.体操 D.大众体育 19、1971年,有名的“乒乓外交”最终促成了中国和()建立外交关系,传为外交工作的佳话。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印度 20、体育过程控制按时间分类,可分为_______ A 预先控制、现场控制、事后控制 B 预先控制、时间控制、事后控制 C 预先控制、事后控制、过程控制 D 预先控制、过程控制、结果控制 21、体育过程按活动的主客体分类,可分为______ A自我控制、个体控制、社会控制 B 自我控制、他人控制、社会控制 C 自我控制、间接控制、直接控制 D 自我控制、他人控制、直接控制

(完整版)体育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篇体育概论篇 第一章体育概论 体育自产生以来,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人们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方式,在对健康、对和谐与美的追求中,期待自身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了解体育的产生和发展,认识体育的概念和组成,探索体育的本质和功能,领悟体育的真谛,以求不断提高对体育的认识,达到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享受体育的力与美,从而对体育有着更深入的认识。 第一节体育的概念与组成 一、体育的概念 1、什么是体育? 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社会文化活动。 2、体育包括的内容? 体育的内容包括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身体锻炼三方面的内容。 3、体育与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关系: 体育既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和制约,也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服务。 二、体育的组成 体育是由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三个方面组成。 (一)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民教育的基础;它作为教育和体育的交叉点和结合部,又是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学校体育教育重要是通过体育课程、课余体育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基本组织形式,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核心,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的各项任务。(二)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又叫竞技运动,它是在体育实践中派生出来的。那么什么是竞技体育呢? 竞技体育是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挖掘身心潜能,以夺取优异运动成绩为目标而进行的科学训练和竞赛活动。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目标就是“更高、更快、更强”; 奥林匹克的原则是“公平竞赛”、“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三)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亦称大众体育,是指以健身、娱乐、休闲、医疗和康复为目的的体育活动。它的活动内容最广、表现形式多样、适应性较强、参加人数最多的一类群众性体育活动。它是学校体育的延伸,又是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标志。

社会体育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体育概论》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为保证本学科内容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本大纲包括了本学科体系的基本内容。但在使用本大纲时,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有关章节内容进行删减调并,以避免与其它课程不必要的重复。 教学中注意各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实际文化水平,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能力培养。要精选教学内容,重视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注意实效,学以致用。 (一)课程定义 该系列教材从不同层面阐述体育与社会、竞技体育与市场规律等方面的知识,对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文化价值、社会内涵、市场价值、市场运作以及提高运动美的鉴赏水平和体育摄影能力等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编写依据 本大纲以党的教育方针、普通高等教育为依据制订。 (三)目的任务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有关社会体育的一般理论、方法与组织,为今后从事休闲与健身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任务: 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社会体育的目的任务,较系统地掌握其基本原理、规律和方法,了解完整的运动心理学发展动态、特点和趋势,为实施休闲与健身奠定一定的心理理论基础。 2.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教练员的职责和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牢固树立专业思想,忠诚党的体育事业,做一名合格的教练员。 3.通过作业、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能结合专项思考一些有关训练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在训练实践中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课堂讲授和学生实践,培养学生实际运用各种社会体育组织方法的操作能力,并能按照计划制订的基本要求,为今后从事该专业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四)课程编码及适应专业 本大纲适用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教学,课程编码:9787563354740 (五)学时数与学分 本课程总学时数64学时。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社会体育导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社会体育导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1、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 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 2、体育锻炼:亦称身体锻炼,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并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发 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3、娱乐体育:是指为了丰富文化生活,调节精神、乐度余暇而进行的体育活动,其根本目 的在于消遣、娱乐、放松,获得积极性休息,陶冶情感,以健康、高尚、文明、 科学的方式度过余暇,所采用的体育手段大多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4、终身体育:亦称生涯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 体育活动的过程。 以终生体育的思想为指导开展社会体育活动是现代体育发展的趋势之一,其实质也是实现社会体育广泛普及化、经常化和终身化。 5、我国社会体育的未来:(一)由政府走向社会 (二)由人治走向法治 (三)由行政走向市场 (四)由经验走向科学 (五)由服务生产走向服务生活 6、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几要素:(一)余暇 (二)生活节奏 (三)生活空间 (四)生活消费 (五)行为习惯 7、健康的10条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的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抵抗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8、体制:是指人的有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体在形态、生理、生化和 行为上相对稳定的特征。 9、体制的指标:1.身体形态发育水平 2.生理生化功能水平 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水平 4.心理发展状况 5.适应能力 10.亚健康:是一种自感不是,但检查无病,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身心状态,也称为 第三健康状态、灰色健康、亚临床期、临床前期、前病期等。

1社会体育导论教学大纲

《社会体育导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8210006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考试) 学时:32 学分:2 开课单位:体育系适用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目的与任务 社会体育导论是大众体育的主体部分。有着较为复杂的概念与理论体系,国内外着力于朝社会化、科学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更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本学习立足于对社会体育现象最简练的描述与概括,是体育专业学生宏观了解社会体育系统和社会体育理论体系的最重要的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学习社会体育专业的逻辑起点。课程主要对学生认识体育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综合性导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体育学科的概念和方向,了解学科建设的特点与分类,以有利于在后期教学开展工作,解析研究问题的根本所在,为后续学习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一)了解社会体育学科的基本分类,对专业的本质问题进行适当的客观描述。注重社会体育的专业适应性,学生要建立起学科的重要概念体系; (二)掌握社会体育学科形成原因,对社会体育、地位与功能、原则、内容和方法等,以及分布规律及发展趋势; (三)理解社会体育对体育学科客观表述的和社会发展中的性质、地位、作用与功能性。以便解决对体育发展中的布局等各种问题,促使对学科认知组合的不断合理化。 五、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绪论 教学内容: 1、建立社会体育学科的必要性 2、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教材体系 3、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方法 4、社会体育学科的发展前景 重点:社会体育的发展和体育科学化趋势要求建立相应的社会体育学科。社会体育学科拥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特定的研究方法。社会体育学科由于起步较晚,仍不成熟,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难点:建立社会体育学科的必要性,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教材体系。 第一章社会体育概述 教学内容: 1、社会体育的概念体系 2、社会体育的产生于发展 重点:社会体育有着一个复杂的概念和术语体系。新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曲折阶段。国外社会体育的发展概况。社会体育其结构特点、组成要素和功能价值。现阶段中国社会体育发展方向与体质。 难点:社会体育产生于发展 第二章社会体育与社会进步 教学内容: 1、社会体育与生产方式 2、社会体育与生活方式 3、社会体育与大众健康 4、社会体育与社会会文化 重点:社会体育与社会的产生方式和生活方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社会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向社会体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健身运动、休闲娱乐是医治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最积极、最有效、最廉价的手段。社会体育对建设社会文化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难点:社会体育与大众健康,社会体育与社会会文化。 第三章我国社会体育目的与任务以及地位与功能 教学内容: 1、社会体育目的与任务 2、社会体育地位与功能 重点:我国社会体育有其明确的目的与任务和地位与功能。社会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做成部分,是现代生活方式的调节器,是实现体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难点:社会体育的目的与任务和地位与功能 第四章社会体育参与 教学内容: 1、社会体育参与概述 2、影响社会体育参与的基本因素 3、体育人口概述 4、非体育人口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资料终极版

社会体育导论复习资料 1.详述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 社会体育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发生在社会体育领域中的各种体育现象,对社会体育的研究基于管理学、社会学范畴。他主要研究对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的最佳方案,以及处理有关社会体育中各种问题的原则。 2.社会体育: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 3.群众体育:人民大众为在余暇时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4.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由政府倡导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计划,其全称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与群众体育相比,无特定内涵。只是由于全民健身更形象化、动作化,更能表达广泛性和参与性,所以更容易形成为群众运动的口号。 5.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亦称身体锻炼,是指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方法,并集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身体发展、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6.娱乐体育:娱乐体育是指为了丰富文化生活,调节精神,乐度余暇而进行的体育活动,其更本目标在于消遣、娱乐、放松、获得积极性休息,陶冶情感,已将康、高尚、文明、科学的方式度过余暇,所采用的体育手段大多具有较强的娱乐性。 5.体育休闲(闲暇体育):人们在余暇时间里,为了丰富生活,增进健康,调节精神二进行的放松身心的各类体育活动 6.终身体育:终身体育亦称生涯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惊醒锻炼,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体育活动过程。

7.简述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 1.由政府走向社会。 2.由人治走向法治。 7. 3.由行政走向市场。 4.由经验走向科学。 8.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因素:余暇、生活节奏、生活空间、生活消费、行为习惯 9.健康生活方式:每日保持7-8小时睡眠时间、有规律的早餐、少吃多餐、不吸烟、不饮或饮少量低度酒、控制体重、有规律的锻炼 10.健康:不是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而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安宁的状态。 11.体质:人的生命活动和劳动工作能力的物质基础 12.亚健康:自感不适,但检查无病,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身心状态 8、亚健康原因:环境破坏、营养过剩、运动不足、高度紧张 9、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 现阶段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是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满足人们的娱乐需要和自我成就需求,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服务。 15、我国社会体育的任务 增强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真枪体制,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 实施社会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体育法规体系。 将社会体育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夸大社会体育资源。

体育概论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 竞技体育:是指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体在体力、技艺、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为目的的训练和竞赛活动。 学校体育:是指以学生为对象,通过身体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传授身体知识、技术、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社会体育:是指一切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或组织为社会公民所开展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普及性体育活动。 终身体育: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体育产业:体育产业是指以向社会提供与体育有关的物质产品和劳动服务为收入来源的经营性的各种行业总和。 体育功能:体育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以其自身的特点作用于人和社会所能产生的作用和效能 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 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是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锻炼获得的在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与体育活动能力、人体适应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家庭教育:是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以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家庭成员的需要与爱好选择体育活动内容和方法,利用自己的余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 社区体育:社区体育是以基层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 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和学校的体育教学计划,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教学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运动竞赛:是指以争取胜利为直接目的,以运动项目为内容,根据规则的要求,进行个人或集体在体力、技艺、心理等方面的竞赛过程。 身体姿势:身体姿势是指身体和身体的各个部分在整个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和位置。 身体运动轨迹:身体运动轨迹是指身体和身体的各个部分在完成动作过程中所移动的路线。身体运动时间:身体运动时间是指完成身体运动所需的时间,或身体运动所持续的时间。身体运动速率:身体运动速率也称动作频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某一动作的重复次数。 身体运动速度:身体运动速度是指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或角度 身体运动力量:身体运动力量是指人体通过肌肉收缩完成某一动作的能力。 身体运动节奏:是指动作的快慢、用力的大小、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以及时间间隔的长短合理交替的一种综合特征 体育手段:体育手段是指为实现体育目的而采取的各种身体活动内容和方法的总称。 运动技术:体育运动技术是指为了达到某种具体的体育目的而完成身体运动的方法。 体育科学:指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个多学科、多层次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体育文化:是指在增进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及规范体育活动的各种思想、制度、伦理道德、审美观念,还包括为达成目标的各种改革举措以及相应的成果。包括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体

社会体育的特点和作用

社会体育的特点与作用 主讲人:潘绍伟 一、社会体育的涵义 (一)什么是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是最近十几年我们国家才开始使用的一个新名词,对于什么是社会体育,大家还比较陌生。对于社会体育的基本含义,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是:社会体育是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事体育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比如,日本的一名学者指出:“社会体育是为了社区居民良好的体育运动、生活、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作为社会公共机关的责任而开展的体育活动,或者说是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以居民为对象,主要利用公费开展的体育活动。”与它相近的日本另外一名学者认为:“社会体育是指除教育课程的学校教育以外,从幼儿园到老年为对象的体育组织或自发进行的体育活动,依照活动场所,它包括家庭体育、单位体育、社区体育。作为具体的活动,它包括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以及其它简单的体操、游戏、舞蹈、步行、野外活动等体育活动。”这是一种看法,这是一种相对较小的概念。 另外一种看法是:社会体育是与高水平竞技体育和军事体育相对应的概念,也就是说在这个概念中,社会体育涵盖了学校体育,又如我们国家学者李树庭指出:“社会体育是以全社会参与为特征,以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保持与增进健康为目的,以从幼儿到老年人为对象,以家庭、单位和社区等为活动空间,以各种练习形式为活动内容而开展的组织灵活、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从以上两种观点,大家可以看出:社会体育包括两种解释:一种是它涵盖了学校体育以外的所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另一种是把学校体

育也放在其中的。与社会体育相关的,还有一些大家很熟悉的概念,比如说社区体育、大众体育、群众体育、在这里也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所谓的社区体育,它主要是指在社区的X围内进行的一种体育活动,显然,它是社会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个概念是大家也很熟悉的“大众体育”,大众体育或者全民体育或者用英文说“Sports for all”,它的概念主要包括这样一种涵义。从纵的方面来讲,它是指人的一生,从幼到老均应参加运动。从横的方面来讲,是每个人都需要运动。从面的方面来讲,指的是时时运动、处处运动。以上我们讲到了社会体育、社区体育和大众体育。这三个概念是非常接近的,尤其是大众体育,跟我们的社会体育是非常接近的,而我们的社会体育除了社区体育之外,大家可以从我们前面讲到的看出,它还包括家庭体育、单位体育、学校体育等等。不管是哪一种观点,我们都可以看出,社会体育有它的基本规定性。 (二)社会体育的基本规定性,也就是社会体育最基本的特征。 第一个基本规定性是社会体育是面向社会全体成员,它是不分老少、不分年龄的。第二个基本的规定性是全社会的成员都参与的,不是面向少数人的,它也不是少数人参加的,它应该是所有人积极参与其中的。第三个基本的规定性,社会体育都是在余暇时间来进行的,所以它不是一种工作,也不是一种规定性的体育,它是在余暇时间自愿进行的一种活动。第四个基本的规定性,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队体育是有明显差异的,我们为什么研究社会体育的特点呢?因为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开展社会体育的。我们说开展社会体育工作与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竞技体育、军队体育是有明显差异的,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社会体育的特点,才能正确的开展社会体育,正确的参加社会体育。 二、社会体育的特点 社会体育特点这个概念是说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军

【最新范文】《社会体育概论》试题库-名词解释及答案

《社会体育概论》试题库-名词解释及答案 1、社会体育 2、群众体育 3、娱乐体育 4、余暇体育 5、终身体育 6、体育人口 7、非体育人口 8、社会生产方式 9、生活方式 10、亚健康 11、社会体育指导员 12、职工体育 13、职工体育竞赛的过程管理 14、农村体育 15、社区体育 16、体育锻炼 17、心境

18、娱乐体育 19、运动处方 20、运动强度 21、健康 22、体质 23、体力 24、终身体育 25、老年人体育 26、社会老龄化 27、老年人身体锻炼 28、残疾人 29、广义的残疾人体育 30、狭义的残疾人体育 31、结构性访谈 32、非结构性访谈 33、体育锻炼 34、间接参与 35、生活活动

36、余暇时间 37、异化 38、职业标准 39、农村体育 40、运动处方 41、运动强度 42、运动时间 43、运动频率 44、灵敏度 45、柔韧度 46、最大摄氧量 47、健康 48、体质 49、体力 50、形态指标 51、身体素质指标 52、运动能力指标 53、运动能力

54、防御能力 55、身高 56、体重 57、腰围 58、臀围 59、皮褶厚度 60、肺活量 61、血压 62、台阶实验 63、握力 64、坐位体前屈 65、亚健康 66.社会化: 67、大众传播: 68.民族: 69.种族: 70、体育人口: 71、社区体育:

72、直接参与: 73、终身参与: 74、素质教育: 75、生活方式: 76、孔德: 77、结构功能主义: 78、冲突论: 79、社会变迁: 80、社会团体

答案 1、社会体育,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群众体育活动。 2、群众体育,是人民大众在业余时间自愿参加的,以健身、健美、医疗、消遣、娱乐和社交为目的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3、娱乐体育,是为了丰富文化生活,调节精神,善渡余暇而进行的体育活动。 4、余暇体育,是人们怀着自由自在的心态,在余暇时间里所参加的一种并不带有特定目的的,不拘一定形式的身体娱乐活动。 5、终身体育,是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活动,接受体育教育以及参加其他体育活动的过程。 6、体育人口,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里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以及其他与体育事业有密切关系的、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 7、非体育人口,即没有达到体育人口判定标准的人群。 8、社会生产方式,就是人们需要的满足方式。 9、生活方式,指人们在某种价值观念指导下,各种生活活动的形式,它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

(完整版)社会体育导论考试大纲

《社会体育导论》课程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8210006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课 学时:32 学分:2 开课单位:体育学院适用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二、课程考试要求及命题原则 1. 掌握社会体育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掌握社会体育理论的体系结构,了解社会体育理论的组成和特点,理解社会体育理论的基本原理。 3. 能够运用社会体育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有效的分析、设计和应用。 三、考试内容 绪论 考试主要内容:社会体育的研究对象包含哪些?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三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社会体育学科的发展前景有哪些? 考试重点: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三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社会体育学科的发展前景有哪些? 考试难点: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三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第一章社会体育概述 考试主要内容:什么是社会体育?在社会中它扮演着什么角色?群众体育、、广义群众体育、狭义群众体育、全民健身、身体锻炼、娱乐体育、余暇体育、终身体育又称生涯体育、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五阶段、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现状、今后我国体育发展趋势? 考试重点:什么是社会体育?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现状、今后我国体育发展趋势? 考试难点: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现状、今后我国体育发展趋势? 第二章社会体育与社会进步 考试主要内容:社会体育对生产方式的作用、生活方式中影响社会体育的几个要素、职工体育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社会体育与社区文化建设、社会体育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社会体育学科方法论。 考试重点:社会体育对生产方式的作用、职工体育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社会体育与社区文化建设、社会体育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考试难点:社会体育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第三章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与任务以及地位与功能 考试主要内容:现阶段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是、我国社会体育的任务。 考试重点:现阶段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是、我国社会体育的任务。 考试难点:现阶段我国社会体育的目的是、我国社会体育的任务。 第四章社会体育参与 考试主要内容:社会体育参与的概念、社会体育参与的特点、社会体育参与的意义、影响社会体参与的个体因素、社会体育的发展必然受到国家体育管理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体育人

社会体育概论教案第二章我国社会体育的管理体制与法规制度

第二章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我国社会体育的管理体制与法规制度 学时分配:2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我国社会体育的管理体制、掌握我国社会体育的法律规定、理解我国社会体育的主要法规制度。 课堂教学方案 课题名称、授课时数:我国社会体育的管理体制与法规制度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多媒体 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我国社会体育的管理体制、掌握我国社会体育的法律规定、理解我国社会体育的主要法规制度。 教学重点:我国社会体育的法律规定、我国社会体育的主要法规制度。 教学难点:我国社会体育的管理体制、社会体育管理部门构成与隶属关系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二章我国社会体育的管理体制与法规制度 第一节我国社会体育的管理体制 一、社会体育管理体制的概念 社会体育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管辖调控社会体育事务的责权划分、组织结构、职能配置与运行方式、运行机制等的总和。 其组织体系包括:政府与社会组织两种类型 我国社会体育管理体制包括:行政机构、社会组织、体育社团、基层体育组织等系统。这个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责权划分和职能配置。责权的分配决定职能的配置 二、体育行政部门 (一)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根据《体育法》第4条“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体育 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管理体育工作”====国家体育总局 (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国家体育总局下设群众体育司 (三)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或本级人民政府授权的机构==地方体育局 (四)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其它有关部门==也有的地方是文体局、文教局)中也设有群众体育科群众体育处、街道办事处 (五)乡、民族乡、镇政府的其它有关部门 三、与体育有关的群众组织 (一)与体育有关的社会团体 这里的社会团体包括: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青年人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等。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作为某一部分人的群众性组织,与这些人群有着密切的联系并能够对他们产生较大影响。同时,这些社会团体具有完善的组织系统,从中央到地方,以至于很多机关、企事业单位都有自己健全的组织机构,这就为在其中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对体育发展的作用 《体育法》明确规定: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在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中的职责和作用。四、社会体育团体

休闲体育概论复习资料61412

休闲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1、休闲体育概念:(广义)是指在闲暇时间里,用于娱乐和休闲的各种体育活动。(狭义)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里积极、主动选择并实施的,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培养自身的生活情趣、提高自身生活品味和格调、获得自身身心自由与快乐为主要目的,具有一定文化品位的体育活动。它既是一种新的体育活动形式,也是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 2、休闲活动的特征:自由性、自主性、自决性 3、休闲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休闲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二)、休闲生活的几个认识误区:①把休闲等同于休息②把休闲等同于游手好闲③把休闲等同于玩物丧志④把休闲等同于消费(三)、休闲生活的增量与增值(四)、生活“休闲化”现象 4、休闲体育的本质:①休闲体育是一种完全主体性体育②休闲体育是一种自我满足、自我体验的体育③休闲体育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是当代休闲文化和体育运动发展共同关注的重点 5、社会体育与休闲体育的异同 同:休闲体育未独立出来之前,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社会体育的一项具体的功能而存在 异:①社会体育涵盖面有限而休闲体育涵盖面无限②休闲体育更多的是提倡体验“休闲感”,运动本身并不重要,在这点上,休闲体育与社会体育在程度上存在明显的差别 6、群众体育、大众体育与休闲体育的异同 同:载体都是体育运动 异:休闲体育是从活动时间的视角、活动心态的视角来看待体育行为,而群众体育、大众体育是从人群的视角来分析体育行为与体育存在的形式。 7、中国休闲观的主要特点 ①含蓄的休闲观②精神价值观③生命和谐观 8、生命质量五要素(是指个人发挥生活机能的程度、机体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方面体验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同时强调对自身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认知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①健康,包括身心健康和生存环境健康 ②安全,指社会秩序稳定 ③和谐,包括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④经济状况,包括衣、食、住、行、运动、娱乐等 ⑤精神状况,包括思想境界与道德品格 经济状况是基础,健康是核心,安全和精神生活是保持或调理和谐的外部条件。 9、休闲体育文化的定义:所谓休闲体育文化,就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里,通过从事具有运动性质且能愉悦身心的活动,而处于的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包括情感、理智、意志、生理、价值、文化及所有组成行为感知领域的一切,也包括价值观、语言、思维方式、角色定位、世界观、艺术、组织等等。 10、休闲体育活动队心理健康的意义:①松弛身心②满足需要③滋养性情④完善人格⑤提高生活满意度 11、休闲体育文化除了具有人类文化的共性特征(民族性与世界性、继承性与时代性、阶级性与普遍性)外,还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①休闲体育文化的娱乐性②休闲体育文化的艺术性③休闲体育文化的个体性休闲体育文化的泛竞技性 12、从休闲体育的动机和目的的角度,休闲体育可分为:①健身型②娱乐型③竞赛型④闲情型⑤观赏型

第一章体育概述

上篇: 基础理论 第一章体育概述 学习目标: 1、学习对“体育”相关概念,初步了解体育的起源、分类等。 2、学习体育的功能,深入理解体育与政治、经济、教育关系、体育产业化以及体育生活化的发展趋势。 3、掌握与奥运有关的知识。 第一节体育本质 一、体育的概念与沿革 体育一词,其英文是physical education,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的教育,简称为体育。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成为国家间外交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体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一)体育的广义概念(亦称体育运动):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 (二)体育的狭义概念(亦称体育教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体育的分类 (一)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全民体育的基础,是国家“全民健身”的战略重点。按不同教育阶段、年龄、性别特征,通过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的不同组织形式,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核心,着眼于学生将来“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力求在满足个人体育兴趣的基础上,启发主动参与意识,讲究体育锻炼的科学性,提高体育欣赏水平,并与其他教育环节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几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已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二)竞技体育 亦称“竞技运动”,指为了战胜对手,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个人、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所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包含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两种形式。其特点是: 1.充分调动和发挥运动员的体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潜力; 2.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 3.参加者有充沛的体力和高超的技艺; 4.按照统一的规则竞赛,具有国际性,成绩具有公认性; (三)大众体育 亦称“社会体育”、“群众体育”是为了娱乐身心,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在社会上广泛开展的体育活动的总称。包括职工体育、农民体育、社区体育、老

【最新范文】《社会体育概论》试题库-判断题及答案

《社会体育概论》试题库-判断题及答案 1、社会体育是群众体育的主体部分,但不是全部。() 2、我国社会体育的组织管理将从单纯的政府行为走向社会共同行为。() 3、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体育的基本制约因素。() 4、生产方式的主要标志是社会经济形态。() 5、知识经济是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的发展阶段。() 6、亚健康是国际医学界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的医学新思维。() 7、我国于1996年6月由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8、全民健身计划以青少年为重点。() 9、从1995年6月10日起,我国正式实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 10、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分为四级。() 11、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等级分为社会体育指导师、高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初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12、社会体育指导师接受培训的时间应不少于60标准教学时数。() 13、争创体育先进县活动是1985年开始在广大农村开展的每两年一次的评选活动。() 14、心理健康的含义至少应包含4个维度,即认知、情绪、人格、和社会适应。() 15、人体肌肉约占人体体重的40%。() 16、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分期观点,90岁以上为长寿者。() 17、闭眼单脚站立实验的作用是主要测试人的平衡能力。() 18、人从出生到发育成熟,一般需要15~20年。() 19、人的脑力在50岁前后处于高峰。() 20、人从40岁开始,体力开始明显消退。() 21、现代医学认为,35岁至40岁是人体生命过程中的分界线,以前是发育成熟期,此后是衰退期。() 22、按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达到7%,就称为人口老化(即社会老龄化)。() 23、我国从1999年10月已进入老龄社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