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文化自觉到中医药文化自信

从文化自觉到中医药文化自信

从文化自觉到中医药文化自信
从文化自觉到中医药文化自信

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6月/5日/第003版

视点

从文化自觉到中医药文化自信

浙江中医药大学郑洪

中医药有科学与文化的双重属性。形成于古代的中医学思想,与现代最新的科技学发展方向是有共同点的,有着久远的生命力。以科学认识论的高度认识中医药之“美”,才能“各美其美”,坚定地实施、正确地发展中医政策。

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树立文化自觉,保护和发展中医药学,也是必然的选择。现代文明倡导多元文化和谐共存,最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定位,优化中西医学的资源配置,使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中医药的文化自信,正是持续发展和创造新辉煌的根基。中医药的实际应用也必然离不开现代环境。以我之思维,用彼之技术;或者彼我思维互证,形成新的有效方案,这也可以称之为中医药的发展。

何谓“文化自信”?文化的概念相当复杂,大至人类所有的文明,小至一事一物,均可名为某某文化。但是“文化自信”中的“文化”,最合适的理解应当是古人所说的“以文化人”之说。文,即理论、道理;化,即教化。文化自信,指的是通过阐发某种思想、学术的基本精神与核心价值,使人产生坚定的信念。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谈文化自信必然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就要解答如何正确理解与系统阐明中医药的精神与价值等重大命题。

以史为鉴重建社会信念

在古代,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主流的医学体系,当然不存在自信与否的问题。出现信心问题,是在近代西学东渐及西医传入之后。《百年中医史》将近代尤其是民国时期中医的命运总结为四大危机,即:学理危机——中医是否科学;存亡危机——应否取缔中医;价值危机——西医在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等方面成就显著,临床也不断发展,中医对社会还有否价值;权利危机——教育系统和卫生行政应否给予中医地位。这很好地概括了近代中医命途多舛的状况。

历史总是在波折中前进。今天,国家与社会都高度重视中医药,近代的四大危机基本消除。而最近各地纷纷“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也正是对近代起国民教育中传统知识缺失的回归,如浙江中医药大学主编的第一套《中医药与健康》小学教材,就引起很大的反响。无疑,当更多国人从小就能懂一些中医理念,不仅可有益身心,更会为中医药的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文化自觉省察立身之美

树立对中医药基本精神与核心价值的正确认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理论很有价值。费孝通在思考全球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各种不同文明如何相处时,提出与美国学者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同的“文化自觉”思想,描绘了由“文化自觉”达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图景。显然,文化自觉不是闭关自守或复古保守,而是置身于世界民族之林,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中医药也应如此。近代时期中医药之所以出现危机,主要就是一部分人只看到西医的某些优势,从而轻率地全面否定中医药。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医药的文化自觉,应当包括如下两方面的内容:从科学认识论角度树立文化自觉

中医药是一门科学,中医药文化自觉不仅是对悠久历史与多彩文化的肯定与自豪,还要以科学思维来认识中西医差异,理解中医药的独特属性。

科学认识论虽然是现代学科,但其理性思维值得借鉴。中西医学都是研究生命与健康问题的学科,客观上其研究主体是一致的。但是以对真理的认识来说,中西医学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未能穷尽生命科学的真理。很多医学家都认为,中西医本质上是可以相通的,只是由于双方有不同的发展轨迹,带有各自的文化基因,因而形成不可通约的理论体系。当然,科学认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早期的科学观认为客观世界的真理应当是一元的,对中医药的科学性提出质疑。但是人类科学不断进步,科学观也越来越客观。科学思维学表明传统中医学的整体认知思维与西医分析还原法可以互为补充;近年来兴起的复杂性科学使人们肯定了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而当前正在发展的大数据、神经网络等技术,很有可能为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带来新的转变。而且,传统中医学的医学思想还可为现代医学提供借鉴。

众所周知,中医药有科学与文化的双重属性。能否及如何在中医药中应用现代科学是技术性问题。形成于古代的中医学思想,与现代最新的科技学发展方向是有共同点的,有着久远的生命力。以科学认识论的高度认识中医药之“美”,才能“各美其美”,坚定地实施、正确地发展中医政策。

从文化多样性角度树立文化自觉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阶段的新理念。人类社会的历史,通常被认为是“文明冲突”的历史,各种宗教、民族等文化差异而引发的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现代西方社会经过深刻反思,开始注重“文化多样性”的观念,这其实与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和而不同”是一致的。在人类知识领域中,科学的客观性虽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但也不能完全代替人类心理、情感和文化的需要。医学是科学领域内最为特殊的学科,它面对有生命和情感的“人”,不仅需要科学手段,也需要人文关怀。因此,即便各民族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最终能在客观知识方面达成一致,多样性的医学模式仍有其重要的现实价值。所以,在文化多样性视野里,不光中医学,世界各民族传统医学的保存与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这是医学领域的“美美与共”。

可见,从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树立文化自觉,保护和发展中医药学,也是必然的选择。现代文明倡导多元文化和谐共存,最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定位,优化中西医学的资源配置,使其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阐明价值张扬文化自信

有了文化自觉,才有真正的文化自信。张扬自信是要合理、准确地总结好中医药的历史价值与现代价值。

阐明历史价值

中医药护佑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其历史贡献人所共知。虽然世界各民族的传统医药都有其历史价值,但是横向比较,中医药确有其独到之处。例如,中华文明的延续性使中医的历史积累最为丰富。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希腊罗马都有发达的古老医学体系,但是这几大文明都有明显的中断,有的古医学泯灭了,有的依托其他文化背景的民族传承下来,其经验积累难免受到影响。而古代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朝代虽有分合或更替,但传统文化一直得到延续,文明的稳定为医学经验积累和医学理论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理论形态上,中医药的阴阳五行思想具备非常深刻的辩证思维,这与古印度的三原质说和古希腊的四体液说或许各有千秋,但在技术和经验积累方面却更胜一筹,比如用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的用药思想指导临床具有很好的效果,针灸疗法调节人体有四两拨千斤之效等。

重视现实价值

当前,无论在健康服务、临床医疗还是科学研究等方面,中医药都发挥着独特作用。例如青蒿素的发现获得诺贝尔奖。青蒿治疟的最早记载源自中医古籍,青蒿素的研制和应用过程中有无数中医药人的奉献,它是传统医药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取得的硕果。

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强大文化基因,中医药的文化自信,正是持续发展和创造新辉煌的根基。中医药的思维固然应当力求遵循传统以做好传承,但是中医药的实际应用

也必然离不开现代环境。那么,以我之思维,用彼之技术;或者彼我思维互证,形成新的有效方案,这也可以称之为中医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方面,遵循规范的科研方法,得出为世界公认的成果,这正是对中医药科学属性和科学价值的阐扬。当然,科研方法仍然需要不断改进,中医药也需要不断发展,才能更好地为人们的健康服务。

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标准

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标准 一、范围 《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适用于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参照本《标准》执行。 二、依据 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发〔2005〕33号)等有关文件的要求,结合目前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以下简称中医药文化基地)和基地建设单位的现状,制定本标准。 三、功能 中医药文化基地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展示场所,是中医药文化的宣传阵地,是中医药工作者、院校学生接受中医药传统文化和医德医风教育的课堂,是向社会普及中医药知识、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展示的窗口。 四、形式 中医药文化基地可以各类中医药资源为依托,以多种形式为载体,紧密围绕中医药文化主题和特色开展工作。凡符合基地标准和要求、具备成熟完善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功能和能力、具有中医药文化显著特色、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医药相关机

构,均可以开展基地建设,例如,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历史遗迹遗址、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和生产企业的中医药文化展馆、中药企业(包括生产、种植、养殖、加工等企业)、中医药养生体验馆等。 鼓励和支持具有创新价值的机构形式开展基地建设,不断拓展中医药文化基地的内涵,丰富基地展示的形式和手段,扩大中医药文化基地的社会影响力。 五、标准 (一)具备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内涵,具有与本基地相关并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典故、传说、事迹等,具有对其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和研究的能力; (二)以展示中医药文化为主题,要突出本基地的特色和优势,开展有特色的中医药文化服务与传播;具备专门的中医药文化专题展示场所,场所面积须适应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中医药文化科普需求,一般不少于500平米; (三)具备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所需的配套设施和外围环境,并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完善、更新; (四)面向社会开放,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具有相应的接待能力,每年接待参观不少于10000人次,每年开放时间不少于200天; (五)能够结合本基地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宣传和学术交流活动,每年不少于4次;

浅析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浅析中医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的国粹在近代受尽了摧残,在当前世界回归自然的大趋势下,天然药物风靡全球的时代,中医药的发展有了一个极好的机遇,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资助中医药的发展,但由于中医药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医学,与现代西医学的思维方式、理论等有很大的区别,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所以,保护、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不得不成为所有中医学子在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如何有效地保护、继承中医药文化和发展创新是当前摆在所有中医药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1.加大保护中医药传统文化,将其列入重点保护范畴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是少之又少,特别是在群众圈里面。这也许与他被重视的程度多少有些关系,认为应该是时候将其列入保护范畴。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有利于促进中医药传统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2.建立中医研究机构与学术机构,积极开展中医药学术交流 积极建立于继承中医药文化有关的学术组织,建立中医中药联合会,组织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 首先,中医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不仅有其自身的医学因素,更重要的是需要有适合的文化氛围。另外,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有别于西医的一整套医学理念。要善于吸纳、学习与交流,才能在不断的丰富、充实与完善中实现新的突破,并保持永恒的生命力与魄力。 3.加强相关学科联合攻击

中医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意义重要和深远,是一项巨大浩繁的工程。因为它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是含有许多人文科学内容的自然科学。它不仅包括了中医药各科知识,而且还涉及哲学、史学、人类学、心理学、民族学等各门学科。联合不同学科对中医药进行研究。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突出重点和主攻方向,有计划的开展所涉及的内容与相关学科联合攻击是继承与发展中医药文化的有效措施。 4.普及中医药传统文化,使其得到良好的继承与发展 我们中医的教育应该具有长远的眼光和魄力,要让中医药文化从孩子时期就得到充分的重视,培养兴趣。喜欢是关键,我们可以将中医的发展史、历史上对中医药发展有过重大贡献的人物、中医的治病理念、等理念写成通俗易懂、活泼生动的小文章放进中小学生的课本里,甚至可以选一些医古文里的优秀篇章作为学古文的教材。经过这些潜移默化的教育,我相信祖先创造出的中医药灿烂文化,是可以得到尊重、爱惜、并且发扬光大。 5.中医药发展要走自己的路 中医是复杂性科学,中医的科学性是复杂系统的范畴。它的理论体系经历了几千年的验证。 自古以来医药就不分家,悬壶济世就指此而言。因为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的,离开中医理论指导,那就不是中药了。例如,我们每天吃的各种动植物也被收进了《本草纲目》。如名方“当归生姜羊肉汤”、“甘麦大枣汤”虽然是我们吃的食品,但它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来治疗某一症候,那就是中药了。现行政策强迫中医中药“离婚”,研究医的不重视药,研究药的不重视医;中医中药分家管理就脱离了中医药的理论和经验。例如,安宫牛黄丸中有朱砂,而朱

大学生如何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大学生如何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要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关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早已经被胡锦涛总书记非常清晰并更加强调地表述为: “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文化自觉的概念最早是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首次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势必发展,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 费先生曾说: “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是联合在一起的,是充分理解了自己的文化后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信仰,如同一个人的自信心深入骨髓。 自鸦片战争后,外来文化借助武力强势进入中国,既带给中华民族深重的精神苦痛,也客观上给中国带来了新的生机。 在痛苦的民族屈辱和全新的文化学习机会相互缠绕和复杂矛盾的交织之间,中华民族获得了巨大的新的发展动力和文化“扩容”机遇。

中国文化也在近代以来的巨大的外力推动中,又一次来到了历史转型的路口。 特别是在经历了争取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艰苦奋争取得胜利后,中国的当代文化更是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在今天迅速推进的全球化进程中,给我们带来的更大的激励和发展推动力。 据统计高校的图书馆借阅榜上的借阅最多的也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和侦探小说,或者现在,在各种电视剧热播时,也是这些剧本的借阅数量最多。 并不是借阅量可以代表大学生的文化取向,但我相信书是提升个人修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生活在这个大环境里,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正如费先生所说,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外来文化同样如此。 在了解了国内外文化,古今文化,结合中国目前的国情和对祖国未来的期望。 大学生提升文化自觉于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 问过很多同年人,他们很多都胸怀抱负却无处施展,亦觉得无力施展。 也许是过于强调GDP的增长,我们许久以来忽略了文化教育。 我们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也许已和世界大国相差不多,但是谈到让人民的文化教养,我们也许还是有一些差距。 面对如今的局面,看到国家也意识到文化、信仰的重要,我们在这个转折点,我们应该看清自己的位置,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实现文化强国。 这要求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多读书,多实践,多思考。 从小事锻炼自己,从日常的行为中培养出自己的高尚人格。

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 从我做起

文化自信,从我做起 开场白:亲爱的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大家晚上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发表一篇有关时政热点的演讲,这也是我第一次以一种比较正式的方式发表演讲,所以说一定会免不了出些差错,还请在坐的各位多多海涵。我演讲的主题是坚定文化自信,演讲的题目是“文化自信,从我做起”,接下来开始我的演讲。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再加上中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之多更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为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而感到自豪,应该具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更应该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缺乏文化自信,这个国家就会缺少生命与活力。坚定文化自信是当代人民走向世界的基础,是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石。 谈到文化自信,很对人都会觉得很模糊,或者会觉得中国的文化不值得自信,这是对文化本身不了解的表现,在中国这种现象比较多,也是有原因的。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国门被迫打开,中国被迫由封闭转为开放。许多新的事物、新的思想纷纷流入中国,让封闭了好几百年的中国人开了眼界,瞬间发现国外有这么多“先进”的事物,思想,让整个民族很难适应过来,就出现了不少错误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有的人对外来文化全盘接受,崇洋媚外,也有人对此顾步自封,从不过问,为持有“绝对”的文化自信而感到自豪,少有人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和别人的文化。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很

简单,刚才我已经提到了,就是对文化的认识不够。为什么我们对文化的认识不够,是因为对文化调查地不够彻底,没有在充分调查下总结的结论,含水量注定是很高的。所以,文化自信的前提是充分的文化调查,对文化没有充分的认识,文化自信将无从谈起。调查文化就是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问题,也就是弄清楚我们有什么,别人有什么,大家都很清楚我们有什么,我们有植根于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勤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勤劳的象征,这是西方所不能比的;我们有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汉语;我们有着其他国家无比羡慕的饮食文化;我们还有中华文化的代表性人物——孔子,他的儒学思想渗透到了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还有在社会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传统节日——春节……一个拥有充分文化自信的前提是他本身具备足够多代表民族、代表国家的优秀文化,很幸运我们的国家拥有这个条件,而且完全是过之无不及,在此基础上,我们完全有资本、有理由、有底气相信我们自己的文化,中国已成为世界多级化的文化一级,为了让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走向international,我们更需要坚定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接触到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最先进的文化、最杰出的作品,就没有比这更可惜的了,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才能避免走自我封闭的回头路,才能与世界上优秀的文化进行交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推同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坚定文化自信是一个十分艰巨的时代任务,特别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奉献和努力,但是我对此还是持有十分乐观的态度,因为我们这一代的人才将是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才将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才将是祖国的希望之所在,大家说是不是?大家有没有能力做到民族自信?大家的掌声在哪里?既然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个世界会有更多属于我们自己的声音,会有更多属于我们自己的影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现实挑战与机遇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现实挑战与机遇 发表时间:2019-02-28T16:26:41.6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期作者:焦骄[导读] 中医药在海外传播的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摸索中医药国际传播的推广形式、传播内容、传播的范围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摘要】中医药在海外传播的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摸索中医药国际传播的推广形式、传播内容、传播的范围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四川拥有丰富的中医中药资源,也是全国较早建立中医药高校的省份之一,积淀了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有其特殊性和优势性,川产道地药材享誉国内外,整理挖掘其中的优势特色,把握中医药发展的难得机遇,拓展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领域,助推中医药医、教研以及产业 化等方面的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内容;对策【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1-0238-02 中医药国际传播既是中医药发展的手段,更是发展的目标。中医药有不同于西方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显著公认的临床疗效,不仅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但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中医药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阴阳五行、辩证论治”等理论体系以及不同的诊疗手段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被西方世界所接受,所以中医药其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也不能被西方的思想体系采纳,从而,文化差异必然成为中医药国际传播进程中的文化壁垒。 1.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成为必然的趋势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世界对传统医学的需求不断增大,中医药作为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不仅在保障中国人民健康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全人类健康产生了积极影响。近几年来世界对中医药的观点也在文化冲突和融合的碰撞中逐渐改变,西方社会对中医药的接受程度不断扩大,并开始了对中医药进行研究,虽然中医药与现代西方医学仍存在着不少分歧,但是由于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临床疗效,展示了其自身的科学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医药学在国际上广泛传播的基础。随着世界大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贸易的不断加强,全球化的不断融合,给中医药被西方世界认可创造了更多的市场条件。 政府对文化传播策略的重视,为中医药文化国际化推广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中医药也需要不断进步,要寻求生存发展的新空间,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不能仅限于在国内的合法地位,所以必须深刻体会国家“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战略内涵,只有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才可能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医药的国际地位已经日益凸显,世界各地中医教育如火如荼的开展,中医医院、中医中心的陆续成立,不同层次的交流合作日益深入,中药产业国际化的不断推进,使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2.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机遇 “十二五”以来,中医药对外传播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11年,《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中长期规划纲要》出台,明确提出“中医药国际标准被更多国家认同,中医药文化传播和科普范围更加广泛,中医药对外服务范围和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的发展目标。2012年,国家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要将中医药服务贸易与中医药文化传播相结合,形成良性互动的格局;2016年,国家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颁布实施。政策支持助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进入快车道。 如今中医药已经在超180个国家和地区传播,通过政府、高校和企业协会搭桥,在海外成立了10余个中医药中心。据统计,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近10万家的中医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已达30万人;《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经典已被世界人民所熟悉。另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澳大利亚等29个国家和地区已经以立法的形式承认了中医的合法地位,18个国家和地区将中医药纳入国家医疗保险体系,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院校。 3.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形式不断创新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全球化融合的不断推进,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医药精髓”为目的,呈现出形式多样化、内容日益丰富,参与范围逐渐扩大的趋势。 在“中医热”的背景下,以孔子学院为平台,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全球78个国家240多所孔子学院在2016年开设了中医、太极拳等中华文化课程,受到各国师生和民众热烈欢迎。2008年第一所中医孔子学院成立,十年的时间中医孔子学院已经遍布世界五大洲。 4.中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促进了中医药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 四川有丰富的药材资源,在中药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虽然中药在西方社会的地位尚处于游离于主流医学体系的地位,产品认同度低,2010年中药出口额已超过中药进口额近13亿美元,但中药出口主要停留在原料,目前中国还没有一种中药进入欧美国家临床。四川中药材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在全省分布了一定数量的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和特色中药产业基地。 只有实现了中医药的国际传播,才能够真正证明中医药的国际地位,也能够促成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和谐并存的格局;中医药国际传播的实现意义就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国家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这不仅是一种科学的证明,更是一个民族的证明,是一种文化存在价值的证明,也使一个民族强大生命力的象征。 【参考文献】 [1]杨昌昕,钱坤,徐华,涂延,乐非.高校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有效路径的探索与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2016,第十八卷,第十二期,Vol.18 No.12,P2195. [2]全球240多所孔子学院开设中医、太极拳课程,2016年12月11日新华网新闻. [3]《中药“走出去”举步维艰国际化背后存尴尬》,中国中医药报,https://www.doczj.com/doc/c617071969.html,/health/2011-05/21/c_121441922_2.htm.

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就是优秀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与哲学思想,就是中国人民在千百年的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而且此后,将继续在神州大地上扎根发展。 中药学作为中国文化的内容,不像西方医学,而就是人人都知其然,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与生成土壤。就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围绕医药进行认识实践,由此创建的一切成果及其经历的过程。可以说中医学就是一种产业,一种技术,也就是一门学术。其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原创思维方式,融合了中国历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精华,凝集古圣先贤与儒家,道家,佛家文化的智慧。总而言之,中医药文化就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大致可以分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与形象文化三个方面。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救死扶伤精神就是中医药精神文化博大之一。中医学家在千百年的行医实践中形成了良好的医德医风。她们把不为名利,全力救治,潜心医道,认真负责作为自己的医德标准。对此,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作了全面总结。她指出,名利思想“此医人之膏育也”,就是医生最应忌讳的,如果行医以收取绮罗财物,食用珍肴佳酿为目的,那就就是一种无视“病人苦楚”的“人所共耻”、“人所不为”的行为。她认为,医生的首要任务,应当就是维护与保障病人的健康与生命,把人的生命价值瞧作就是医学的出发点与归宿,把挽救病人的生命,瞧作就是医生的最可宝贵财富。所以,她反复强调,作

为一名医生必须“无欲无求”、“志存救济”,对任何一个病人都要一视同仁,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处处为病人着想。对“有疾厄来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娃,怨亲善友,华夷智愚”,都要把她们瞧作就是自己的亲人;对治疗中的风险,“不得赡前顾后,自虑吉凶”,考虑个人的利害得失;对病人的痛苦,“若己之心,深心凄枪”,不避“昼夜寒暑,饮渴疲劳,一心赴救”;对“有患疮痰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要不嫌脏臭。她说:“如此,可谓苍生大医,反之,则为含灵巨贼。”这种医学上的人道主义,正就是对儒家的“恻隐之心”、道家的“无欲无求”、墨家的“兼爱”、佛家的“慈悲”等人文观念的具体体现。 中医学的行为方式包括中医辨证方式,治疗方式,养生方式,还有医者的行为举止等等。而中医的养生学就是最受人民群众关注的。而防重于治、未老养生的治未病思想就是中医养生中一种。中医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保健防衰与防病于未然。《淮南子》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金元时期朱震亨亦说:“与其治疗于有病之后,不如摄养于先病之前。”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也不可能“返老还童”,但防止未老先衰、延长生命就是可以办到的,这种预防为主的医学思想告诉人们必须自幼注意调养,平时注意调养,尤其在生命的转折关头,尤应高度注意调养。如能持之以恒,即可防衰抗老,预防衰老疾病的发生,这种防病抗衰思想与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一脉相承,《周易·系辞下》说:“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这种注重矛盾转化、防微杜渐的辩证哲学思想就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人是要寻求进步的,这个进步又不单单指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素质,由哪些方面组成呢?素质最直接的应该是文化,一个有文化的人和一个文化稍低的人,在社会上受到的待遇显而易见。那我们在学习文化感受文化的过程中,必然要遇到自觉和自信的问题。 自觉,是自发的对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有种向往和求知欲,而自信,则表示对自己擅长的领域有发言权和可以使之运用广泛,两者结合可以弘扬好的文化传统和发展新兴的文化产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振兴的标志,表现在每个人身上则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自觉使我们博览诗书,知识渊博,继而增加我们的文化自信心,遇人即可侃侃而谈,口吐白莲,使我们散发温润如玉的气质。 很多当代大学生常常抱怨大学的学习体制,觉得四年什么都没有学到,殊不知这只是在为自己的懒惰颓废找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当你在日上三竿之时依然懒散在软绵绵的床上,当你在夜深人静之时仍然沉迷于各种网络游戏和泡沫剧,当你在本该认真听讲汲取精神营养的课堂上低头玩手机或是呼呼大睡时,,,,,,时间在不知不觉地溜走,你也离文化自觉这种精神越来越远了,既然没有静下心来给自己的头脑充电,腹无诗书又何来的文化自信呢? 有时候我们说,很多经济产业都是靠大量的劳动力支撑,我们并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在手里,所以常常“听命”于拥有核心价值的企业,干着吃力不讨好的活这就表明我们需要弘扬和提高文化自觉和自信。“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所谓文化自信,小而言之,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知识、能力、品质的肯定与自信,相信他能以他的聪明才智和人格魅力来面对一切未来不确定的挑战;大而言之,主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一个人若是对自己不够自信,妄自菲薄,做事畏畏缩缩,则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必定不能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永远只能望其项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建设文化强国,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甚至妄自菲薄,极有可能在浩浩荡荡的世界浪潮中永远被发达国家甩在身后。 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着文化自身的振兴与繁荣,更关系到我们个人的发展、前途,关系着整个名族国家的命运,知识改变命运,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个全民阅读的时代,文化始终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有形的存在,它滋养人类、涵养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其意义和作用是那样永恒,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对文化作用、地位的高度认同,树立文化自觉、文化建设、文化传播与发展的责任与担当感,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 12级经管创新(2)班 王思琪 1210800522

中医药知识宣传材料

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资料 中医药基本知识 1、煎服中药应注意什么? 避免使用铝、铁质煎煮容器,煎煮前浸泡30分钟、煎20分钟左右。 2、服用补药应注意什么? 年龄、体质、季节。 3、拔罐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时间不要过长、皮肤破损的地方不要拔罐、拔罐之后不要马上洗澡。 药膳不宜随便吃 现在,有些人盲目保健,该吃不该吃的东西都吃,有些商家为赚钱,该做不该做的都做,其实,吃药膳的学问可跑龙套了,不是每个厨师都能做,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的。 就拿黄芪炖鸡、菠萝鸡片、冰糖莲子、鹿头汤这四道常见的药膳来说,吃的讲究就很大。黄芪炖鸡春季食用,菠萝鸡片是夏季佳肴,鹿头汤冬天喝最好,冰糖莲子秋天适于阴阳平和健康的人食用,黄芪炖鸡则是增强免疫力的药膳,鹿头汤适宜阳虚怕冷者,而阴虚火旺者则切忌食用。 国家对药膳是有规定的。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用的药材近79种,现在市场上用的有100多种,有些药与食物相忌,绝对不能胡吃,例如治疗慢性支气管病的百合粮柚,食用时忌食油菜、萝卜、鱼虾。 当然,也有一些平常的药膳早已进入百姓家,吃一些根本没什么害处,还特别有益健康,叨唠素炒百合(肺清止咳)、菊花茶(清热明目)、龙眼粥(健脾益肾)、山楂膳(消积养血)、

红豆粥(健脾解毒)、绿豆粥(清热利尿)等等,这些药膳普通人能吃,生了各种疾病的人也能吃,但是有一部分药膳是为患病特别配方的,普通人不宜食用。 中药防治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的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属祖国医学消渴症。 【组成】炒苍术20~30克炒白术15~30克淮山药30~50克生黄芪30~50克玄参15~30克北沙参30~40克玉竹20~40克五味子15~25克桑螵蛸10~15克【功效】健脾实胃、止渴抑饥、降糖。 【用法】每日1瓶,煎3次当茶饮。 食疗方两则 (一)鲜菠菜要90克干鸡内金银灰色,水煎,1日2次饮。 (二)五加皮、五味子各6克,开水冲泡代茶,每日一剂。 达州市通川区卫生局编印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资料 冠心病健康教育处方 一、多食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豆类及其他制品等。尽可能以豆油、菜油、麻油、茶油或玉米油作为食用油。避免食用动物内脏、奶油、鸡蛋、青鱼等。 二、参加一定的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不宜作剧烈的运动,提倡散步和打太极拳。 三、合理安排工作及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尽量避免情绪急躁。生活有规律,保持心情愉快。 四、提倡不吸烟,不饮酒,不提倡饱食。 五、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 六、冠心病人需根据病情服用硝酸甘油类,及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及抗凝剂。 肝脏病健康教育处方 一、肝脏病特别是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病程较长,又缺乏特效疗法,因此必须增强信心,消除顾虑,保持乐观精神,积极配合大夫的治疗;

中医药文化知识调查问卷

中医药文化知识调查问卷 1.你有看过中医或者吃过中药的经历吗? A.经常 B.有时 C.从来没有 2.下列中医药的治疗方式您接触过哪些?(可多选) A.中草药 B.中成药 C.针灸. D.推拿按摩 E.正骨 F.都没接受过 3.对于中药的概念,您的理解是? A.天然生长的药物 B.在中国生长的药物 C.民间采集的药物 D.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药物 4.您对传统中医药的态度是什么? A. 中医药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瑰宝,很热爱,会比较关注 B. 有零星了解一些,没有特意去看过 C. 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才会想去了解 D. 没留意,也没打算留意 5.你认为中医药的优势是什么?(可多选) A.药品廉价 B.天然产品,副作用少 C.强调整体性治疗 D.对慢性病的治疗效果好 E.对疑难杂症有自己的治疗方法 F.其他__________ 6.您是否愿意运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日常饮食生活吗? A.十分愿意 B.愿意,但不懂相关知识 C.一般 D.不愿意 7.您在何种情况下会选择中医? A.只选择中医 B.受父母或者他人影响 C.西医疗效不佳或久治不愈 D.难以承当昂贵的西医药费用 8.在您看来,制约中医药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可多选) A.中医缺乏科学性 B.政府投入不够 C.中医药人才缺乏 D.中医药的经济效益低 E.宣传力度不够 F.中医药院校得教育方式有问题 G.其他__________ 9.您认为今后中医药发展的前景? A.十分好 B.一般 C.在艰难中曲折发展 D.前景渺茫 10.您认为如何提高中医药在大众中的影响?(可多选) A.政府每年拨出充足经费,加大中医药宣传力度 B.积极开展中医义诊活动 C.多举行中医药相关的讲座 D.中医药传统技术演示 E.开放中医药博物馆 F.出版通俗易懂的关于中医药方面的图书、影视作品等 G.其他__________ 4、药物在煎煮前的浸泡时间要根据药材性质而定,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一般需浸泡多长时间?() A10~15分钟B15~20分钟C20~30分钟D30~45分钟 5、用于治疗急性热病、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类疾病的清热发散性药物,一般宜采用什么样的火候进行煎煮?() A武火急煎法B武火煎沸,后改为文火煎熬C文火急煎法D武火慢煎法 6、以下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茯苓忌黄鳝;B人参忌萝卜C黄连忌猪肉D蜂蜜反豆腐 7、下列哪种食物有健脾利湿的作用?() A丝瓜B 绿豆C红枣 D牛肉 8、生姜属于药膳“四性”的哪一种?()A寒B凉C温D热 9、下列哪一项不是用于益气补虚的补气药?() A党参B黄芪C核桃D山药 10、“十八反”和“十九畏”属于药膳配伍禁忌中的哪一种?() A药物配伍禁忌B服药食忌C食物间的禁忌D 药物与食物配伍禁忌 11、老年人睡觉以哪种姿势最好?() A 仰卧 B俯卧 C 右侧卧 D左侧卧 12、养生提倡饮食有节是指饭菜要吃到几分饱为宜?() A七分 B八分 C 九分 D十分 13、夏季要多吃什么样的药膳?() A以消暑生津为主 B以温阳散寒为主 C以生津润燥为主 D以滋阴理气为主 14、和谐适度,阴阳平衡是哪种体质的概括?() A平和质B阳虚质C痰湿质D特禀质 15、神经衰弱者和心脏病患者可选什么样的药枕?() A 决明子枕B琥珀枕 C绿豆枕D柏子仁枕 16、气虚体质的人群建议食用下面哪几种食物?() A生萝卜B大枣C空心菜D 山药

中医药文化宣传标语

中医药文化宣传标语 导读:本文中医药文化宣传标语,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走进医圣故里,共谋合作发展。 2、中医药需要社会支持,社会需要中医药服务。 3、中医药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4、中医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5、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6、遇病施治,不胶于古方。 7、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8、以节为媒,助推南阳经济社会发展。 9、医圣故里迎嘉宾,卧龙腾飞谋发展。 10、养生用中医,花钱最实惠。 11、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12、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3、推广中医养生,呵护百姓安康。 1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15、实施中医药科技创新工程,做大做强中医药事业。 16、实施张仲景医药科技创新工程,做大做强中医药事业。 17、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南阳形象。 18、让世界了解南阳,让南阳走向世界。

19、全力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促进全县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 20、求真务实,团结奋进,为建设富强美好和谐新南阳而奋斗。 21、您的健康,我的责任。 22、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23、看病用重要,治标且治本。 24、看病看中医,方便且实惠。 25、看病花钱少,中医最便捷。 26、解放思想,发展中医药。 27、建设中医药都,振兴医圣故里。 28、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29、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 30、加速中医药国际化、现代化、产业化进程。 31、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 32、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 33、加强经贸合作,促进经济发展。 34、加强交流、增进友谊、扩大合作、促进发展。 35、继承祖国中医理论,治疗现代身体疾病。 36、弘扬中医药文化,振兴国医国药事业。 37、弘扬中医药文化,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 38、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国粹精神。

传统文化对发展中医药的重要性

什么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作为中医院校的学生应该怎样做? 文化自觉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 所谓的文化自信,是要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自信,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要充分自信,包括从我们现在倡导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直到我们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红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这些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革命文化,要充满自信。同时,要对我们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多样性,对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要充满自信。 而两者相结合,简而言之,就是要求我们对于自己名族的文化做到,不骄不馁,既要尊重名族文化,又要反思我们的弊端。 作为中医院校学生,对于文化,特别是包含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统文化,我们更要以认真负责,一分为二的态度去对待。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土壤,是我国作为中医学的继承者,相尊重和发扬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到充分的文化自信,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出去。 然而文化自觉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时,要求我们不要一味地盲从学习,更不要因为自己是中医学的学习者和未来的相关从业者而无端地掩盖和鼓吹中医学传统文化中的不足和不实之处。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做到能反思,能改正,能创新,这样能使我们的文化健康成长。 中医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我们要批判地继承,批判和剔除其

封建主义残留糟粕,吸取精华,要求做到古今中用,推陈出新。不光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反对中医的历史虚无主义,同时也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鼓吹中医的复古主义。 对于我们的文化中已经存在或者正在进入我们生活的外国文化的因素,要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要积极吸收外国文明中优秀的部分,批判和抵制外来文化中腐朽的部分。不要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同时也不要落入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的思想中。 在西方医学的强盛势头下,对于我们的名族医学,我们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强大的文化自信,首先之忧我们自己相信自己的文化,我们医学才能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接受。才能让某些叫嚣中医伪科学的小丑淹没在世界大潮之中。 然而我们也要注意到,中医药传统在几乎与中华文明平行的发展中,混杂进了不少糟粕。医学要发展,靠的是改革,靠的是创新,所以我们在相信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在反思中生存,在不足中创新。 总而言之,作为中医院校在读学生,中医学的继承者,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习中医学,对中医药文化的信任和反思同样重要。即自觉与自信,任重而道远。 贵阳中医学院基础部 2011级临床3班 蒋衡S20118113089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意义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人是要寻求进步的,这个进步又不单单指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素质上的素质,由哪些方面组成呢?我想最直接的应该是文化吧,一个有文化的人和一个文化稍低的人,在社会上受到的待遇显而易见。那我们在学习文化感受文化的过程中,必然要遇到自觉和自信的问题。自觉,我认为是自发的对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有种向往和求知欲,而自信,则表示对自己擅长的领域有发言权和可以使之运用广泛,两者结合可以弘扬好的文化传统和发展新兴的文化产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振兴的标志,表现在每个人身上。有时候我们说,很多经济产业都是靠大量的劳动力支撑,我们并没有自己的核心价值在手里,所以常常“听命”于拥有核心价值的企业,干着吃力不讨好的活这就表明我们需要弘扬和提高文化自觉和自信。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 所谓文化自信,主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建设文化强国,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甚至妄自菲薄,建设文化强国就无从谈起。当前,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紧文化输出,进行文化渗透,推行文化霸权,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保持我国文化发展的自主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加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应深刻认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始终具有重要战略地

市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规划

市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 设规划

XX市中医院XX中医药文化宣传 教育基地建设规划 一、总体规划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医药学的灵魂与基础,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医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优秀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与发展,XX市中医院按照“整合资源、挖掘优势、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思路,以弘扬、繁荣中医药文化为核心,以宣传、推广中医药知识为重点,集合全院力量力争利用二年时间建设成为基础条件好,主题和特色突出,发展潜力较强,在传承、宣传中医药文化方面有重要价值和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基地主要建设内容有中医药文化展馆、中医药养生体验馆、杏林讲堂、杏林论坛(网络论坛)、《中医养生堂》及《福园》等 二、建设目标 (一)中医药文化展馆:设于XX市中医院和谐国医堂(以下简称“国医堂”),在门前设立中医药文化石及历代中医名家雕塑,对国医堂二楼进行全面装修,以中国古典风格为主,突出中医药文化“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的核心理念。馆内根据功能不同设以下分区: 1. 中医药文化展示长廊:张挂历代名老中医图像、中医药名篇、名著简介、中医典故、中医药主题字画,展示中医药典籍文

献、中医炮制器具、中药饮片实物、中国古代及柳州本地历代中医名家文献资料等; 2.中医药历史馆:介绍中医药起源、发展历程,各时期中医药发展特点,中医药学派发展、中医药发展的重大事件等; 3.中医药知识科普馆:介绍中医阴阳、五行等基础理论文化内涵、中医诊断及中药饮片常识、日常生活中所涉及的中医药常识等; (二)中医药养生体验馆:设于我院中医预防保健科内,对中医预防保健科现用房进行局部装修,对内部厅堂、宣传栏等部位均采用中国传统雕栏进行装饰。配备电视或多媒体等影音播放设备,播放中医养生影音宣传资料。设中医养生保健资料取阅栏,免费发放中医养生保健资料。从各科室抽调中医专业人员,轮流到体验馆内为百姓提供中医药养生保健体验服务。 (三)杏林讲堂:设于我院九楼会议室,配备多媒体投影、黑板、桌椅等设备、教具。每月定期开展一次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科普讲座,向前来听课的百姓免费发放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资料,邀请参加中医药养生保健体验。 (四)网络杏林论坛:在医院互联网网站内增设杏林论坛版块并开通杏林论坛新浪微博,介绍中医药起源及发展动态,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展示中国古代及柳州本地历代中医名家风采。与网友开展互动,解答网友相关问题。 (五)编印、发放《中医养生堂》及《福园》等中医药文化宣

如何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如何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所谓文化自信,主要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建设文化强国,首先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对自己的文化缺乏自信甚至妄自菲薄,建设文化强国就无从谈起。当前,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紧文化输出,进行文化渗透,推行文化霸权,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保持我国文化发展的自主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加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应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贡献了众多泽被人类的发明创造。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等许多领域,都曾领先世界。进入近代,中华文化的发

展虽然缓慢了,但其独特性仍为世界所称道,在世界上仍具有重要影响力。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时就认为:“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同时,中华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鲜明特征。这一鲜明特征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多元竞争发展格局中能够博采众长而生生不息。可以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只要我们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就能使中华文化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成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这是我们培养高度文化自信的深厚底气。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应深刻认识我们党在文化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高度重视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始终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对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作了全面总结。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是我们党长期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对我国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方向、发展目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试题90分以上

一、判断题(10 道) 1. 要开发资源,首先是珍爱资源。 正确 错误 2. 重点发展观的发展思想是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国计民生的突出问题和迫切需要而产生的。 正确 错误 3. 科学发展观空前地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正确 错误 4. 建国以后,党和政府一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国家建设。 正确 错误 5. 文化发展要立足创意,瞄准市场,拒绝盲目克隆。 正确 错误 6.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划分,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 正确 错误 7. 人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没有把人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正确 错误 8. 抓文化发展不能只凭主观愿望而不顾客观条件。 正确 错误

9. 创意、设计、构思等文化创新,日益成为价值创造的基础资源。 正确 错误 10. “十年动乱”把我国国民经济推到了崩溃的边缘。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20 道) 1. 文化与民生幸福的关系表现是()。 A. 直接关系 B. 间接关系 C. 无关系 D. 无法衡量 2. 我国文化建设新成就十分显著,下列选项中对此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国内日报的发行量现已稳居世界首位 B. 在世界报业协会公布的日报100强中,中国占了25席 C. 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D. 全国有线电视用户数量居世界首位 3.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 A. 胡锦涛 B. 吴邦国 C. 贾庆林 D. 李长春 4. 历史、传统等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 A. 基础资源 B. 重要支点

C. 主要构成 D. 关键所在 5. 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没有划分时,本应市场运作的却长期依赖(),造成文化发展缓慢。 A. 政府 B. 国有企业 C. 相关文化协会 D. 文化工作者 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A. 基础设施 B. 公共设施 C. 公益设施 D. 福利设施 7. “宁要社会主义的贫穷,不要资本主义的富有。”——这种思想属于()。 A. 浪漫发展观 B. 荒唐发展观 C. 重点发展观 D. 片面发展观 8. 下列选项中,符合对文化产业的正确表述的是()。 A. 事业单位为骨干 B. 繁荣文化市场 C. 基层为重点 D. 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 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