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医院

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的文件要求,结合《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文件精神,根据董事会、院委会的工作部署,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现制定我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和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中国特色健康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健康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大医精诚救死扶伤”的思想,强化员工职业素养,同时确保医院的一切行为,都要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

(二)坚持“突出特色”的原则。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医院总体发

展规划相衔接,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主要目标

建立起医院层面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符合医院发展战略、反映医院优势特色的文化体系。通过医院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强凝聚力,提高竞争力,实现医院文化与医院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医院发展与职工发展的和谐统一,医院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为医院的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四、医院文化建设组织机构

(一)医院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落实发展规划,并负责对各科室医院文化建设进行统一审核。指导各科室进行医院文化的培育、推行。

(二)医院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职责:办公室负责医院文化建设的组织协调和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宣传部办公室。

四、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与观念

1、规范中医病历的书写。通过二级甲等中医院复审、持续改进,强化和规范中医病案书写。在中医病历中体现中医药思想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遵循中华医道的核心理念,突出“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观思想,充分理解中医对待健康和疾病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体自身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夯实中医基础理论,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在中医“三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训。利用等级医院达标工作,在病房大力推广中药雾化、针、灸、中药坐浴、中药熏洗、拔罐、推拿、刮痧及穴位注射、按摩、换药、湿敷等中医适宜技术。

(二)中医药人文精神与服务

1、在培育医院价值观念体系,如医院精神、医院宗旨、医院理念、质量方针等方面充分体现“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中医药文化,改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思想教育、医德医风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通过培训、教育,大力倡导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整体医学思想,将“医者仁术”、“悬壶济世”、“以人为本”等思想贯穿于医院管理,融入言行,塑造职工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推崇以德化民,有效引导,调整员工的意识、行动,共同营造医患和谐局面。

2、坚持用“以仁存心”、“大医精诚”的中医人文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开展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充分发挥非药物疗法、治未病

和养生理论、简便廉验等优势的发挥,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引导广大群众主动、早期应用中医药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病人推介就诊率、病人复诊率。

3、优化医院的公众形象和品牌价值,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扩大医院辐射面,吸引更多外地病人就诊。

(三)中医药文化的普及与传播

1、定期举办中医基本知识讲座,给西医医技人员讲解中医基础知识。

2、利用各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活动。通过组织义诊进农村、进社区,利用医院的宣传栏、视频系统、指示标牌等各种设施,从基本知识、特色疗法、养生保健方法、名医名家介绍、就诊指南等方面,不遗余力地宣传中医、推广中医、普及中医,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医、相信中医、感受中医,让中医药惠及千家万户”,扩大社会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

3、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传承的精神血脉。“学习中医,让孩子们从小培养起中医文化意识,起到“养身、防病”的作用。配合政府部门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试点工作,不仅是孩子们学习中医文化的良机,更是以教育带动社会,营造传统文化的良好契机,这是医院的责任和义务。”

4、利用网络、微信等新的传播途径,普及和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科普知识。

(四)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

1、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是医院的核心要素,也是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永恒的主题。中医药文化建设要把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举措上来,在提高医疗质量、优质服务上下功夫,制定和完善各种单病种诊疗和护理规范与常规,开展各种中医特色诊疗项目,提高采用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住院病人的中医治疗率、门诊病人中医治疗率和中医急诊病人中医参与治疗率。

2、充分发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心血管科、河北省重点中医专科周围血管科、石家庄市重点(发展)中医专科脾胃病科、骨伤科、肾病科、脑病科的带头作用,与医院内涵建设和中医药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重点专科的优势带动医院整体诊疗水平的提高。加大科研力度,大力提倡开展中医药相关的科研项目。

3、加强院内制剂建设,提高中药的使用率。中药院内制剂是中医药特色的体现,是中医药疗效的保障和优势所在。提高中医处方和中药饮片处方占医院总处方的比例,增加中药和中药饮片的业务收入比例,为病人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

4、注重中医药人才引进和培养。大力引进中医药人才扩大医院中医药实力。同时加大中医药人才的传承,开展老带新、拜师等活动。

5、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尽快创造条件,介入健康体检来开展中医体质诊察服务,开设中医情志疏导门诊和中医食疗服务,调整体质盛衰,做到未病先防,拓宽服务范围,打造有中医药特

色品位的预防保健服务。

(五)中医药文化环境建设

医院环境反映的是医院的综合实力,是医院给人们的第一印象。美观的建筑、整洁的环境、醒目的指示牌、有序的诊疗秩序无疑会给人以美的享受,留下美好的印象。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及内部装潢、诊疗环境、形象识别等方面入手,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

一是充分利用大厅、走廊、候诊区、诊室等区域,悬挂古代医家的画像,悬挂中国书法和装裱的古医训、古医德的字画、镜匾等;

二是在中药房改建时,引入传统药铺装饰风格,体现传统宁静,争取把药房建设成展示中医药文化的一道亮丽窗口;

三是充分利用医院的宣传栏、墙报、视频系统、指示标牌等各种设施,从中医药的起源、基本知识、特色疗法、养生保健方法、名医名家介绍、就诊指南等方面,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

通过中医药环境文化的建设,广泛宣传中医药经络文化、诊疗文化、本草文化、养生文化等中医药文化,在全院形成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把医院建设成为一所高雅、优美、和谐、舒适的现代化中西医结合医院。

六、切实做好中医药文化建设的组织实施

(一)制定建设规划。医院要以战略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划。要将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划作为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坚持近期与长远结合,立足自身历史传承、建设发展情况及实际,明确发展

目标,突出建设重点,细化建设要求,做到指标量化、职责明确。

(二)落实建设责任。医院院长是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加强领导,统筹协调,确保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划的有效实施。医院应确定具体负责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专门部门或专门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和内容,做到每年有推进和评估,不断提高建设水平。

(三)经费保障。为了使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医院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医院

2017年2月13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