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指纹采集表格

指纹采集表格

指纹采集表格
指纹采集表格

长期居住证明

兹有重庆市忠县镇(乡)村(居)委居民,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身份证号:,在我村(居)委居住三个月以上,情况属实。

特此证明

村、居委(盖章)

年月日

说明:1、此表请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不得涂改和伪造。

2、请各村居两委本着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出具证明。

上门核查申请书

社会保障所:

兹有,性别,身份证号:,家住,系人员,于年月开始按月领取养老待遇。现因原因,不能前往核查,特委托到你所提出上门核查申请。

被委托人姓名:

被委托人身份证号码:

与委托人关系:

上门核查联系电话:

被委托人签字:

村居两委意见(公章):

年月日

异地居住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栺协助认证表

说明:

1.此表请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不得涂改和伪造。

2.此表请在2012年12 月30 日前寄回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超过时限,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暂停发放养老金,待此表寄达后再予补发。

3.协助认证机构系指退休人员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或县(区)级社会保

险经办机构。

附件4

健在确认表(存根)

编号:

(此处加盖骑缝章)

出境定居离退休、退职人员健在确认表编号:

确认机构公章:

日期:年月日说明:1、此表请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不得涂改。

2、此表仅供:养老保险关系在我区(县)而居住在国外的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员资

格核查使用。

指纹识别系统

指纹识别系统 1.1 指纹识别系统原理 指纹识别系统的组成原理。如图1-1所示。图中的学习模块负责采集用户指纹数据,对指纹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这些指纹的特征,作为将来的比对模板存人数据库。而识别模块则负责采集和处理指纹图像,在提取特征后与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进行比对,然后判断是否匹配.得出结论。整个系统的核心就是图像处理、特征提取以及指纹比对。 图1-1 1.2 指纹采集与指纹图像处理方法 目前,主要的指纹采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光学采集器;另一种是用半导体传感器。光学采集器采集指纹是通过把手指沾上油墨后按在白纸上,然后用摄像机把图像转换为电信号。光学采集受外界干扰小、采集精度较高,但是数据量较大,因此处理时问较长。而对于半导体传感器来说,手指的温度、湿度对其测量结果有影响,但是数据量不大,处理比较方便。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半导体传感器的成本低、体积小、方便集成等优点逐步体现,它已逐步代替光学采集器。指纹鉴定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指纹图像的采集阶段,也就是指纹模板的录A阶段。为了初步确定图像预处理方法,我们必须首先了解指纹传感器获得的图像的尺寸和质量。根据不同的指纹传感器,我们设计不同的方案进行图像采集,并将从各个图中提出特征点储存到数据库中,来产生“活模板”,为后面的指纹鉴定做准备。 指纹图像处理是整个指纹识别过程的核心。常见的指纹图像处理包括滤波增强、二值化、细化、提取特征点四个步骤。在采集指纹图像的过程中,由于采集环境,皮肤表面的性质,采集设备的差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采集的图像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从而影响了采集图像的质量。所以实际的指纹图像首先通过一个滤波增强来改善图像的质量,恢复

指纹识别的原理和方法

指纹识别的原理和方法 一、概述 指纹识别的背景知识 我们手掌及其手指、脚、脚趾内侧表面的皮肤凸凹不平产生的纹路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这些纹路的存在增加了皮肤表面的摩擦力,使得我们能够用手来抓起重物。人们也注意到,包括指纹在内的这些皮肤的纹路在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是唯一的。依靠这种唯一性,我们就可以把一个人同他的指纹对应起来,通过对他的指纹和预先保存的指纹进行比较,就可以验证他的真实身份。这种依靠人体的身体特征来进行身份验证的技术称为生物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 目前,从实用的角度看,指纹识别技术是优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的身份鉴别方法。这是因为指纹各不相同、终生基本不变的特点已经得到公认。 最早的指纹识别系统应用与警方的犯罪嫌疑人的侦破,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这为指纹身份识别的研究和实践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特别是现在的指纹识别系统已达到操作方便、准确可靠、价格适中的阶段,正快速的应用于民用市场。 指纹识别系统通过特殊的光电转换设备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活体指纹进行采集、分析和比对,可以迅速、准确地鉴别出个人身份。 系统一般主要包括对指纹图像采集、指纹图像处理、特征提取、特征值的比对与匹配等过程。现代电子集成制造技术使得指纹图像读取和处理设备小型化,同时飞速发展的个人计算机运算速度提供了在微机甚至单片机上可以进行指纹比对运算的可能,而优秀的指纹处理和比对算法保证了识别结果的准确性。 指纹自动识别技术正在从科幻小说和好莱坞电影中走入我们实际生活中,就在今天,您不必随身携带那一串钥匙,只需手指一按,门就会打开;也不必记住那烦人的密码,利用指纹就可以提款、计算机登录等等。 指纹识别技术主要涉及四个功能:读取指纹图像、提取特征、保存数据和比对。 在一开始,通过指纹读取设备读取到人体指纹的图像,取到指纹图像之后,要对原始图像进行初步的处理,使之更清晰。 接下来,指纹辨识软件建立指纹的数字表示——特征数据,一种单方向的转换,可以从指纹转换成特征数据但不能从特征数据转换成为指纹,而两枚不同的指纹不会产生相同的特征数据。软件从指纹上找到被称为―节点‖(minutiae)的数据点,也就是那些指纹纹路的分叉、终止或打圈处的坐标位置,这些点同时具有七种以上的唯一性特征。因为通常手指上平均具有70个节点,所以这种方法会产生大约490个数据。 有的算法把节点和方向信息组合产生了更多的数据,这些方向信息表明了各个节点之间的关系,也有的算法还处理整幅指纹图像。总之,这些数据,通常称为模板,保存为1K大小的记录。无论它们是怎样组成的,至今仍然没一流种模板的标准,也没一流种公布的抽象算法,而是各个厂商自行其是。 最后,通过计算机模糊比较的方法,把两个指纹的模板进行比较,计算出它们的相似程度,最终得到两个指纹的匹配结果。 指纹识别的原理和方法 二. 取得指纹图象 1.取象设备原理 取像设备分成两类:光学、硅晶体传感器和其他。

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设计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0902班 姓名何润

指导教师张丹红 2012年07月03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何润专业班级:自动化0902班 指导教师:张丹红工作单位:自动化学院 题目: 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的设计 初始条件: 设计一个64路巡回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系统循环周期为1秒,16路模拟信号输入,16路开关信号输入,16路模拟输出,16路数字输出。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输入通道及输出通道设计(0~20mV输入),(0~10V输出)2.每周期内各通道采样10次; 3.对模拟信号采用一种数字滤波算法; 4.完成系统硬件电路设计,软件流程及各程序模块设计; 5.完成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 时间安排: 2012年6月25日~2010年7月4日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摘要 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是指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模拟和数字被测单元中自动采用非电量或者电量信号,送到上位机中进行分析,处理的过程。数据采集系统是结合基于计算机或者其他专用测试平台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义的测量系统。而数据处理就是通过一些滤波算法,删除原始数据中的干扰和不必要的信息,分离出反映被测对象的特征的重要信息。本次课程设计采用A/D和D/A转换器和MCS-51单片机组成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可以通过A/D转换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且可以方便的实现数字信号存储。该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高性价比、具有显示、记录存储功能,能够适应油田野外恶劣环境,;具有性能稳定、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回放过程的信号可以直观的观察。它与有线数传相比主要有布线成本低、安装简便、便于移动等性能。 数据采集器的市场需求量大,以数据采集器为核心构成的小系统在工农业控制系统、医药、化工、食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据采集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在我们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本次课程设计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有着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数据采集,处理,A/D转换,D/A转换,采样保持

指纹采集系统架构

一、应用架构 指纹系统结构图如下:

二、技术特点 北大高科指纹自动识别系统4.1版本与原来版本或者其它系统相比具有更多的优点,可以总结为“四新、三多、二超、一合”。

四新: 新数据组织方式 PU-AIFS4.1改变了以往以指纹为主线的数据组织形式,转为以人员和案件作为数据单位,同时采用商用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平台,更加符合公安业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数据的综合应用。 以人员和案件为中心的数据结构 以人员为单位的内容包括指纹(滚动和平面)、掌纹、人像、人员信息等内容,以案件为单位的内容包括现场指纹、掌纹、案件信息等内容。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录入、编辑、比对、认定、破案、串并、查重、追逃等各项工作环节的内在协调统一。 通过设计结构的改进,加强了指纹系统的管理, 提升指纹比对速度和精确度,并且能够很好地实现与综合信息系统的关联。 采用商用数据库作为数据平台 在4.1中,采用商用数据库作为数据平台。标准数据库的引入,使得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支持更大规模的数据库。通过标准数据库,能够摆脱文件系统存储的诸多限制,是千万人级指纹数据库的必然选择;

数据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保证。标准数据库在数据的安全性各个方面的功能都能充分利用,如事务功能、自动在线备份功能、数据一致性校验功能等; 数据的开放性。标准数据库的采用,使得指纹系统与其它系统的互联成为可能,同时使得Web 方式的实现成为可能; 对用户投资的保护。标准数据库能够使用更为通用的数据库服务器,能够选用更多的服务器改进方案,从而使用户能够更为轻松的规划自己硬件的建设方案,保护投资。 新型WEB模块 在4.1版本中支持用户通过WEB方式访问系统,在WEB模块中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方便的使用方式和强大的功能。 查看案件、人员信息(包括指纹、掌纹、文字信息、人像等图像信息); 查看指纹系统的结构信息,包括破案信息、查重信息、串案信息、在逃信息等; 发送查重查询和进行认定; 导出、下载指纹数据; 执行查询、统计、管理功能; 通过Web的统计、考核、管理功能,实现信息的主动发布,提高全省(市)的指纹管理工作; 指纹系统能够与其它信息系统实现互联; 新比对架构 PU-AIFS4.1在已有的比对架构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的并行比对结构:树状拓扑迭代结构。通过这种比对结构,能够构建多个比对服务器和比对器,实现树形扩展,并达到自动负载平衡,比对效率提高10~20%,能够支持数千台比对器,比对速度可达到数千万枚/秒。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摘要 数据采集系统,是用计算机控制的多路数据自动检测或巡回检测,并且能够对数据实行存储、处理、分析计算以及从检测的数据中提取可用的信息,供显示、记录、打印或描绘的系统。 本课程设计对数据采集系统作了基本的研究。本系统主要解决的是采集10路模拟量(10位精度),20路开关量,采集的数据每隔1毫秒,通过串行通讯方式RS485向一台工控机传送的实现方法。 关键字:数据采集、A/D转换、模拟量。数字量、串行通信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 1 设计内容及要求 设计一个数据采集系统,系统要采集10路模拟量(10位精度),20路开关量,采集的数据每隔1毫秒,通过串行通讯方式RS485向一台工控机传送。 要求:①选择合适的芯片;②设计原理电路(包含译码电路);③编制数据采集的程序段;④编制数据通信程序段;⑤撰写设计说明书。 2 数据采集系统原理及实现方案 本课设是设计一个数据采集系统,系统要采集10路模拟量(10位精度),20路开关量,采集的数据每隔1毫秒,通过串行通讯方式RS485向一台工控机传送。 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一般由信号调理电路,多路开关,采样保持电路,A/D,单片机,电平转换接口,接收端(单片机、PC或其它设备)组成。硬件设计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数据采集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采集原理图 由原理图可知,此设计主要分三大部分:模拟量的输入采集,数字量的输入采集,从机向主机的串行通信。 信号采集分析:采集多路模拟信号时,A/D转换器前端需加采样/保持(S/H)电路。待测量一般不能直接被转换成数字量,通常要进行放大、特性补偿、滤波

等环节的预处理。被测信号往往因为幅值较小,而且可能还含有多余的高频分量等原因,不能直接送给A/D转换器,需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即信号调理。如对信号进行放大、衰减、滤波等。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第1章绪论 1.1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介绍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多路数据采集势必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为适应这一趋势,作这方面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在科学研究中,运用数据采集系统可获得大量的动态信息,也是获取科学数据和生成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总之,不论在哪个应用领域中,数据采集与处理将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此外,计算机的发展对通信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算机和通信紧密结合构成了灵活多样的通信控制系统,也可以构成强有力的信息处理系统,这样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据通信是计算机广泛应用的必然产物[2]。 数据采集系统,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应该是用计算机控制的多路数据自动检测或巡回检测,并且能够对数据实行存储、处理、分析计算以及从检测的数据中提取可用的信息,供显示、记录、打印或描绘的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一般由数据输入通道,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数据输出及显示这五个部分组成。输入通道要实现对被测对象的检测,采样和信号转换等

工作。数据存储与管理要用存储器把采集到的数据存储起来,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进行管理和调用。数据处理就是从采集到的原始数据中,删除有关干扰噪声,无关信息和必要的信息,提取出反映被测对象特征的重要信息。另外,就是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于检索;或者把数据恢复成原来物理量的形式,以可输出的形态在输出设备上输出,例如打印,显示,绘图等。数据输出及显示就是把数据以适当的形式进行输出和显示。 由于RS-232在微机通信接口中广泛采用,技术已相当成熟。在近端与远端通信过程中,采用串行RS-232标准,实现PC机与单片机间的数据传输。在本毕业设计中对多路数据采集系统作了初步的研究。本系统主要解决的是怎样进行数据采集以及怎样进行多路的数据采集,并将数据上传至计算机[2]。 1.2 设计思路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采用ADC0809模数转换器作为数据采集单元和AT89C51单片机来对它们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采集数据的灵敏度及指标。通过MAX232电平转换芯片实现单片机与PC 机的异步串行通信,设计中的HD7279实现了键盘控制与LED显示显示功能。本文设计了一种以AT89C51和ADC0809及RS232为核心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就是通过键盘控制选择通路,将采集到的电压模拟两转换成数字量实时的送到单片机里处理从而显示出采集电压和地址值,最终控制执行单片机与PC机的异步串行通信。 连接好硬件后,给ADC0809的三条输入通路通入直流电压。4-F键为功能键,4-E键为复位键,F键为确认键。1-3键为通道选择键,分别采集三个通道的数据值并实时显示出数值和地址值。结合单片机RS232串口功能还实现了与PC机的异

指纹识别模块说明书

指纹识别模块实验 注:此说明书适用于EL-EMCU-I实验箱、EXP-89S51/52/53CPU板。 一、实验目的 掌握指纹模块的开发协议; 掌握16C550芯片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KEIL UVISION2环境,EL-EMCU-I实验箱,直连串口电缆、交叉串口电缆(针对针),导线,短接块。 三、基本原理 指纹识别模块采用MCU和PC两种控制方法,供用户灵活选用。其指纹模块采用深圳十指科技的TF-MD-M12开发模块,MCU端的外围电路由通过芯片16C550芯片进行并口到串口的转换,PC端的外围电路用MAX3232控制,模块的电源由实验箱上的接口插座提供。下面将具体介绍一下各部分的组成及其原理。 TF-MD-M12开发模块的功能特点: ◇先进的指纹识别算法(商业); ◇高速算法,500人指纹只要0.43 秒; ◇1:N,1:1 比对(两种可选); ◇用户可分多级权限管理(1、2、3); ◇多级的安全级别自主设置,可更多应用于不同场所; ◇采用高精密的光学成像元件,识别准确; ◇体积小,电路只有:40*58mm,易于集成; ◇功能高度集成,存于DSP中,不用再加电路板; ◇标准接口协议,开发简单; ◇采用面光源,成像速度快; ◇内部采用高级数字处理器DSP,处理速度快; ◇识别率高,最高可达:0.00001% ; ◇稳定性好,四年不断升级和优化; ◇具低电压报警功能; ◇微功耗设计适于电池供电; ◇主板低频设计抗外部电磁干扰; ◇主要供外销厂家和集成商,开发和集成产品; ◇设计精巧适于嵌入指纹锁/小指纹门禁机/手持指纹识别设备; TF-MD-M12开发模块的主要性能指标: ◇电路板尺寸(mm)58×40

空气采样探测器设计方案

空气采样探测器设计方案 极早期主动式空气采样感烟探测系统技术方案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为暗室工程新建项目~单层高度20米以上~考虑到防火要求~因空间高~不宜采用普通点型火灾探测设备~为达到暗室高大空间的火灾防护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避免火灾隐患~确保整个火车站正常运营状态。我方采用了澳大利亚Vision生产的极早期主动式空气采样感烟探测系统VESDA对大楼火灾系统进行监控。利用VESDA系统先进的探测技术~卓越的探测性能对高大空间提供可靠的保障。系统主要由安装在现场的VESDA标准型探测器和设置在主站房一层消防控制室的集中监控微机组成。整个系统连接成一个网络~可以通过监控微机对全部前端探测器进行编程~监控和维护等工作。 二、方案设计依据 本方案在设计过程中依据了下列相关文件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92,》 , 《火灾报警器通用技术条件,GB4717,1993,》 ,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16806,1997》 , 《VESDA System Design Manual Version 2.2》,Vision公司 设计手册, , 《VESDA设计规范2002》,北京华脉金威公司企业标准, , 《VESDA施工及验收规范2002》,北京华脉金威公司企业标准, 三、 VESDA产品功能及介绍 3.1. 综述

VESDA——VERY EARLY SMOKE DETECTION APPARATUS~中文翻译为:极早期的烟雾探测设备~这是根据产品的功能而起的名字。而根据其原理特点~也称其为主动吸气式或采样式烟雾探测器。 澳大利亚Vision公司生产的VESDA的第一代产品早在七十年代就已研制出来了。在1983年就已开始推向全球~并被广泛采用。VESDA以其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品质享有最高声誉~成为保障高价值财产和重要设备设施安全的第一选择。 3.2. 燃烧过程的认识 火情的发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不可见烟,阴燃,阶段、可见烟阶段、明火阶段和高温阶段。上图展示了火灾的整个演变过程。传统的火灾报警系 火灾发展趋势与VESDA探测范围示意图 统通常是在可见烟阶段才能探测到烟雾~发出警报~此时火情所造成巨大的经济和财产损失已不可避免。请注意:在此之前~不可见烟阶段给我们提供了充裕的时间~VESDA可以及早探测险情~并控制火情的发生和曼延。

指纹识别系统

指纹识别系统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指纹识别系统 指纹识别系统原理 指纹识别系统的组成原理。如图1-1所示。图中的学习模块负责采集用户指纹数据,对 指纹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这些指纹的特征,作为将来的比对模板存人数据库。而识别模块则负责采集和处理指纹图像,在提取特征后与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进行比对,然后判断是否匹配.得出结论。整个系统的核心就是图像处理、特征提取以及指纹比对。 图1-1 指纹采集与指纹图像处理方法 目前,主要的指纹采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光学采集器;另一种是用半导体传感器。光学采集器采集指纹是通过把手指沾上油墨后按在白纸上,然后用摄像机把图像转换为电信号。光学采集受外界干扰小、采集精度较高,但是数据量较大,因此处理时问较长。而对于半导体传感器来说,手指的温度、湿度对其测量结果有影响,但是数据量不大,处理比较方便。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半导体传感器的成本低、体积小、方便集成等优点逐步体现,它已逐步代替光学采集器。指纹鉴定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指纹图像的采集阶段,也就是指纹模板的录A阶段。为了初步确定图像预处理方法,我们必须首先了解指纹传感器获得的图像的尺寸和质量。根据不同的指纹传感器,我们设计不同的方案进行图像采集,并将从各个图中提出特征点储存到数据库中,来产生“活模板”,为后面的指纹鉴定做准备。 指纹图像处理是整个指纹识别过程的核心。常见的指纹图像处理包括滤波增强、二值化、细化、提取特征点四个步骤。在采集指纹图像的过程中,由于采集环境,皮肤表面的性质,采集设备的差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采集的图像会不同程度的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从而影响了采集图像的质量。所以实际的指纹图像首先通过一个滤波增强来改善图像的质量,恢复脊线原来的结构。特征提取算法的性能和其它指纹识别技术的好坏取决于输入指纹图像质量的好坏。本系统采用一种用Gabor滤波与方向滤波结合对图像进行增强的方法该方

指纹采集的技术

指纹采集的技术 获得良好的指纹图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为用于测量的指纹仅是相当小的一片表皮,所以指纹采集设备应有足够好的分辨率以获得指纹的细节。目前所用的指纹图像采集设备,基本上基于三种技术基础:光学技术、半导体硅技术、超声波技术。 1.光学技术 借助光学技术采集指纹是历史最久远、使用最广泛的技术。将手指放在光学镜片上,手指在内置光源照射下,用棱镜将其投射在电荷耦合器件(CCD)上,进而形成脊线(指纹图像中具有一定宽度和走向的纹线)呈黑色、谷线(纹线之间的凹陷部分)呈白色的数字化的、可被指纹设备算法处理的多灰度指纹图象。 光学的指纹采集设备有明显的优点:它已经过较长时间的应用考验,一定程度上适应温度的变异,较为廉价,可达到500DPI的较高分辨率等。缺点是:由于要求足够长的光程,因此要求足够大的尺寸,而且过分干燥和过分油腻的手指也将使光学指纹产品的效果变坏。 2.硅技术 英文:CMOS,20世纪90年代后期,基于半导体硅电容效应的技术趋于成熟。硅传感器成为电容的一个极板,手指则是另一极板,利用手指纹线的脊和谷相对于平滑的硅传感器之间的电容差,形成8bit 的灰度图像。 硅技术优点是可以在较小的表面上获得比光学技术更好的图像质量,在1cm×1.5cm的表面上获得200~300倍的分辨率(较小的表

面也导致成本的下降和能被集成到更小的设备中)。缺点是易受干扰,可靠性相对差。 3.超声波技术 为克服光学技术设备和硅技术设备的不足,一种新型的超声波指纹采集设备已经出现。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具有穿透材料的能力,且随材料的不同产生大小不同的回波(超声波到达不同材质表面时,被吸收、穿透与反射的程度不同),因此,利用皮肤与空气对于声波阻抗的差异,就可以区分指纹脊与谷所在的位置。 超声波技术所使用的超声波频率为1×104Hz~1×109Hz,能量被控制在对人体无损的程度(与医学诊断的强度相同)。超声波技术产品能够达到最好的精度,它对手指和平面的清洁程度要求较低,但其采集时间会明显地长于前述两类产品。

系统总设计方案采集正弦波word版

第一章赛车整体设计 1.1硬件模块设计 系统硬件模块设计图如图1.1所示。 图1.1 整个赛车硬件模块主要分为六大部分:电源模块、电磁信号采集模块、测速模块、驱动模块、舵机转向模块。附加的模块有液晶调试模块,和无线调试模块。详细原理图见文件(原理图.doc)。 1.2 软件结构流程

系统软件流程图如图2.3所示。 图1.2 系统软件流程图

第二章智能车系统方案的关键 2.1 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 2.1.1 舵机的转动延时 造成车速提高时出现的转弯不及时等原因中,很大一部分由舵机的转动延时引起,而如何协调舵机延时与车速的控制则显得至关重要。所以转动越灵活,越有利于转弯。 2.1.2 传感器检测精度 传感器的检测精度一方面会引起赛道标志的识别,另一方面会影响弯道和直道的检测。精度越高,赛道标志的识别就越精确,弯道会提前检测,直道时能够精准卡住黑线。 2.1.3 传感器的前瞻距离 前瞻距离越大,越能提早检测到弯道,提前转弯,解决了舵机的延迟作用,但是太远的前瞻亦会引起赛道的错误识别,导致走错赛道等等问题。 2.1.4 电机调速的快慢。 赛车入弯时能否及时减到合适的速度,而赛车出弯时能否及时加到合适的速度,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受电机驱动电路的限制。驱动的导通阻抗越低,则导通电流越大,驱动能力就越强。 2.2 传感器分析 1、导线周围的电磁场 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交变电流会在周围产生交变的电磁场。智能汽车竞赛使用路径导航的交流电流频率为20kHz,产生的电磁波属于甚低频(VLF)电磁波。甚低频频率范围处于工频和低频电磁波中间,为3kHz~30kHz,波长为100km~10km。如图3.1所示: 图2.1电流周围的电磁场示意图 导线周围的电场和磁场,按照一定规律分布。通过检测相应的电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可以反过来获得距离导线的空间位置。 由电磁感应定理,变化的磁场在导线中产生电动势,闭合的导线中则会产生电流,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磁场则产生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动势。由图2.1知,离导线越远磁场越弱,检测到的电动势就越小,又由于得到的是正弦变化的电压,电压的变化即电压幅值的变化。

采集数据方案设计

采集数据方案设计 信息技术的发展引领企业管理模式变革。制造现场落后的数据采集与处理手段,阻碍制造业底层信息化管理的实现,严重制约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以下是XX搜索整理一篇采集数据方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很多工业自动化和过程控制系统的核心,可监控和控制复杂的系统变量。基于PLC的系统采用多个传感器和执行器,可测量和控制模拟过程变量,例如压力、温度和流量。PLC广泛应用于众多不同应用,例如工厂、炼油厂、医疗设备和航空航天系统,它们需要很高的精度,还要保持稳定的长时间工作。此外,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要求必须降低成本和缩短设计时间。因此,工业设备和关键基础设施的设计人员在满足客户对精度、噪声、漂移、速度和安全的严格要求方面遇到了严峻的挑战。本文以PLC 应用为例,说明多功能、低成本的高度集成 ADAS3022如何通过更换模拟前端(AFE)级,降低复杂性、解决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中遇到的诸多难题。这种高性能器件具有多个输入范围,非常适合高精度工业、仪器、电力线和医疗数据采集卡应用,可以降低成本和加快产品面市,同时占用空间很小,易于使用,在1 MSPS速率下提供真正的16位精度。 图1显示在工业自动化和过程控制系统中使用PLC的简化信号链。PLC通常包括模拟和数字输入/输出(I/O)模块、

中央处理器(CPU)和电源管理电路。 在工业应用中,模拟输入模块可获取和监控恶劣环境中的远程传感器信号,例如存在极端温度和湿度、振动、爆炸化学物品的环境。典型信号包括具有5 V、10 V、±5 V和±10 V满量程范围的单端电压或差分电压,或者0 mA至20 mA、4 mA至20 mA、±20 mA范围的环路电流。当遇到具有严重电磁干扰(EMI)的长电缆时,通常使用电流环路,因为它们本身具有良好的抗扰度。 模拟输出模块通常控制执行器,例如继电器、电磁阀和阀门等,以形成完整自动化控制系统。它们通常提供具有5 V、10 V、±5 V和±10 V满量程范围的输出电压,以及4 mA 至20 mA的环路电流输出。 典型模拟I/O模块包括2个、4个、8个或16个通道。为满足严格行业标准,这些模块需要提供过压、过流和EMI 浪涌保护。大多数PLC包括ADC和CPU之间、CPU和DAC之间的数字隔离。高端PLC可能还有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规定的通道间隔离。很多I/O模块可以对每通道的对单端或差分输入范围、带宽和吞吐率单独进行软件编程。 在现代PLC中,CPU自动执行多个控制任务,利用实时信息访问进行智能决策。CPU可能包含高级软件和算法以及Web连接,用于差错校验诊断和故障检测。常用通信接口包括RS-232、RS-485、工业以太网、SPI和UART.

指纹采集技术及其产品发展趋势

指纹采集技术及其产品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各类电子设备不断进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以及电子商务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应用,需要有一个更可靠的系统来进行身份认证。生物识别技术已成为一种公认的最为方便和安全的身份认证技术。生物识别技术中的指纹识别技术发展最成熟、应用也最广泛。指纹图像的采集技术是指纹识别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分析比较了不同种类的指纹采集技术及其性能,并介绍了指纹采集技术的应用情况及其产品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物识别指纹采集指纹传感器U.are.U2000 FPS20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个人、消费者、公司和政府机关都认为现有的基于智能卡、身份证号码和密码的身份识别系统很繁琐而且并 不十分可靠。生物识别技术为此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生物识别技术根据人体自身的生理特征来识别个人的身份,这种

技术是目前最为方便与安全的识别系统,它不需要你记住象身份证号码和密码,也不需随身携带像智能卡之类的东西。 生物识别技术包括虹膜识别技术、视网膜识别技术、面部识别技术、声音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其中指纹识别技术是目前最为成熟的、应用也最为广泛的生物识别技术。每个人的包括指纹在内的皮肤纹路在图案、断点和交叉点上各不相同,也就是说,这些指纹特征是唯一的,并且终生不变。依靠这种唯一性和稳定性,我们就可以把一个人同他的指纹对应起来,通过比较他的指纹和预先保存的指纹进行比较,就可以验证他的真实身份。 指纹识别系统是通过指纹采集、分析和对比指纹特征来实现快速准确的身份认证。指纹识别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指纹采集器采集到指纹图像后,才能被计算机进行识别、处理。指纹图像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识别的精度以及指纹识别系统的处 理速度,因此指纹采集技术是指纹识别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着重分析比较不同的

MTB11指纹采集头头指令集

+11指纹采集头使用手册 工作原理 首先了解关于指纹特征的定义: ●指纹特征 指纹算法从获取的指纹图像中提取的特征,代表了指纹的信息。指纹的存储、比对和搜索等都是通过操作指纹特征来完成的。 ●指纹处理包含两个过程:指纹登录过程和指纹匹配过程[其中指纹匹配分为指纹比对(1:1)和指纹搜索(1:N)两种方式]。 指纹登录时,对每一枚指纹录入2次,将2次录入的图像进行处理,合成模板存储于模块中。指纹匹配时,通过指纹传感器,录入要验证指纹图像并进行处理,然后与模块中的指纹模板进行匹配比较(若与模块中指定的一个模板进行匹配,称为指纹比对方式,即1:1方式;若与多个模板进行匹配,称为指纹搜索方式,即1:N方式),模块给出匹配结果(通过或失败)。 串行通讯 模块与用户设备采用串行通讯时,接口引脚定义如下: 1 硬件连接 模块通过串行通讯接口,可直接与3.3V或者5V电源的单片机进行通讯:模块数据发送脚(2脚TD)接上位机的数据接收端(RXD), 模块数据接收脚(3脚RD)接上位机的数据发送端(TXD)。 若需与RS-232电平(例如:PC机)的上位机进行通讯,请在模块与上位机之间增加电平转换电路(例如:MAX232电路)。 2 串行协议 采用半双工异步串行通讯。默认波特率为57600bps,可通过命令设置为9600~115200bps。 传送的帧格式为10位,一位0电平起始位,8位数据位(低位在前)和一位停止位,无校验位。

3 上电延时时间 模块上电后,约需500mS时间进行初始化工作。在此期间,模块不能响应上位机命令。 系统资源 一、缓冲区 模块RAM内设有一个72K bytes大小的图像缓冲区ImageBuffer与二个512 bytes大小的特征文件缓冲区CharBuffer1和CharBuffer2,用户可以通过指令读写任意一个缓冲区。图像缓冲区和两个特征文件缓冲区中的内容在模块断电时不保存。 1图像缓冲区 图像缓冲区Image Buffer用于存放图像数据和模块内部图像处理使用。上传/下载图像时,图像格式为256╳288像素BMP。 通过UART口上传或下载图像时为了加快速度,只用到像素字节的高四位,即采用16级灰度,每字节表示两个像素(高四位为一个像素,低四位为同一行下一相邻列的一个像素,即将两个像素合成一个字节传送)。由于图像为16个灰度等级,上传到PC进行显示时(对应BMP格式),应将灰度等级进行扩展(扩展为256级灰度,即8bit位图格式)。 通过USB口传送则是整8位像素,即256灰度等级。 2特征文件缓冲区 特征文件缓冲区CharBuffer1或CharBuffer2既可以用于存放普通特征文件也可以用于存放模板特征文件。 二、指纹库 模块在FLASH中开辟了一段存储区域作为指纹模板存放区,即指纹库。指纹库中的数据是断电保护的。 指纹模板按照序号存放,若指纹库容量为N,则指纹模板在指纹库中的序号定义为:0、1、2……N-2、N-1。用户只能根据序号访问指纹库内容,相应的存储和搜索功能对应的都是针对指纹序号的操作。 三、系统配置参数 为方便用户使用,模块开放部分系统参数,允许用户通过指令,单个修改指定(通过参数序号)的参数数值。参见设置模块系统基本参数指令SetSysPara和读系统参数指令ReadSysPara。 上位机发修改系统参数指令时,模块先按照原配置进行应答,应答之后修改系统设置,并将配置记录于FLASH。系统重新上电,模块将按照新的配置工作。 1波特率控制(参数序号:4) 该参数控制模块与上位机通过UART通讯时的通讯波特率,若参数值为N(N取值范围围1~12),对应波特率为(9600╳N)bps。 2安全等级(参数序号:5) 该参数控制指纹比对和搜索时比对阀值,分为5级,取值范围为:1、2、3、4、5。 安全等级为1时认假率最高, 拒认率最低。安全等级为5时认假率最低, 拒认率最高。

常见的几种指纹识别技术概述

常见的几种指纹识别技术概述 摘要:作为个人身份识别的重要依据——指纹识别技术已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本文将就指纹识别的特点对指纹的采集、识别的方法及其原理做一简要分析。 关键词:指纹识别指纹采集识别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其中身份识别与认证是各种社会活动的基础,如何快速准确的进行身份识别关系到我们生活秩序的稳定。由于人体所具有的生物特征如指纹、DNA、声音等具有独特性与单一性及无法替代的防伪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使用这些特殊的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识别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 指纹这种表皮纹线形态是人类所特有的,并且由于遗传特性的差异,每一个人的指纹特征都是不尽相同的。每个人的指纹甚至每个指纹的每一条纹线都是独立的且唯一的,指纹的这些特征使得其成为个人身份认定和识别的最直接最便捷的途径,因此我们把一个人的指纹与他的指纹对应起来,通过比较他的指纹特征和预先保留的指纹样品即可验证其身份[1]。尤其在各国警察机构中指纹识别为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指纹技术的历史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最早使用指纹来确认个人身份的国家。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古代最早的指纹应用时在秦朝,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到了唐朝指纹已经广泛应用于田宅、人身买卖契约、订立抵押借贷等民事活动。到宋代随着犯罪案件的增加,指纹已经作为正式的判案工具应用于刑事诉讼领域。其中《宋史》中详细记载,元绛利用指纹明判欺诈案件的故事。 我国虽然应用指纹技术较早,但指纹识别技术科学化系统化却是近代西方人发明并完善的。在欧洲1788年,梅耶首先提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指纹会完全相同。1889年,亨利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指纹细节特征识别理论,为现代指纹识别技术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近代人体解剖学、遗传学、物理学、概率统计学等科学理论的发展以及科学实验话研究方法的日趋成熟使得指纹识别技术在近百余年内越来越被人重视并应用于生活中。 指纹识别技术从被发现起就被广泛的应用于商业买卖等民事领域。由于指纹具备稳定性和唯一性,刑事侦查领域也开始广泛采用。在司法领域中,指纹一直被视为物证之首。但在早期刑事侦查中,指纹由专门部门采集特定人群的十指指纹信息并按一定管理办法进行人工分类和储存,当有送检的犯罪现场指纹或嫌疑人的指纹时吗,由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指纹特征用肉眼逐一识别对比,但人工识别方法效率低、速度慢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到上世界60年代末,在美国开始出现自动指纹识别系统(AFIS),此系统因其储存量大、对比话、便于查询等

指纹识别四大技术解析

指纹识别四大技术解析 指纹图像的获取技术主要有4种类型:光学扫描设备(例如微型三棱镜矩阵)、温差感应式指纹传感器、半导体指纹传感器、超声波指纹扫描。 一、光学识别技术 借助光学技术采集指纹是历史最久远、使用最广泛的技术。将手指放在光学镜片上,手指在内置光源照射下,用棱镜将其投射在电荷耦合器件(CCD)上,进而形成脊线(指纹图像中具有一定宽度和走向的纹线)呈黑色、谷线(纹线之间的凹陷部分)呈白色的数字化的、可被指纹设备算法处理的多灰度指纹图像。 光学的指纹采集技术有明显的优点:它已经过较长时间的应用考验,一定程度上适应温度的变异,可达到500DPI的较高分辨率等,最主要是价格低廉。也有明显的缺点:由于要求足够长的光程,因此要求足够大的尺寸,而且过分干燥和过分油腻的手指也将使光学指纹产品的效果变坏。 光学指纹传感局限性体现于潜在指印方面(潜在指印是手指在台板上按完后留下的),不但会降低指纹图像的质量,严重时还可能导致2个指印重叠,显然,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要。此外,台板涂层及CCD阵列会随时间推移产生损耗,可能导致采集的指纹图像质量下降。但是具有无法进行活体指纹鉴别、对干湿手指的适用性差等缺点。 光学指纹识别系统由于光不能穿透皮肤表层(死性皮肤层),所以只能够扫描手指皮肤的表面,或者扫描到死性皮肤层,但不能深入真皮层。在这种情况下,手指表面的干净程度,直接影响到识别的效果。如果,用户手指上粘了较多的灰尘,可能就会出现识别出错的情况。并且,如果人们按照手指,做一个指纹手模,也可能通过识别系统,对于用户而言,使用起来不是很安全和稳定。 二、温差感应式识别技术 温差感应式识别技术是基于温度感应的原理而制成的,每个像素都相当于一个微型化的电荷传感器,用来感应手指与芯片映像区域之间某点的温度差,产生一个代表图像信息的电信号。 它的优点是可在0.1s内获取指纹图像,而且传感器体积和面积最小,即目前通常所说的滑动式指纹识别仪就是采用该技术。缺点是:受制于温度局限,时间一长,手指和芯片就处于相同的温度了。 三、半导体硅感技术(电容式技术) 20世纪90年代后期,基于半导体硅电容效应的技术趋于成熟。硅传感器成为电容的一个极板,手指则是另一极板,利用手指纹线的嵴和峪相对于平滑的硅传感器之间的电容差,形成8bit的灰度图像。电容传感器发出电子信号,电子信号将穿过手指的表面和死性皮肤层,直达手指皮肤的活体层(真皮层),直接读取指纹图案。由于深入真皮层,传感器能够捕获更多真实数据,不易受手指表面尘污的影响,提高辨识准确率,有效防止辨识错误。 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包括半导体压感式传感器、半导体温度感应传感器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半导体电容式指纹传感器。 半导体电容传感器根据指纹的嵴和峪与半导体电容感应颗粒形成的电容值

数据采集软件设计方案

数据采集软件设计方案 1背景 由于尾矿监控系统的数据来源复杂,而且数据格式多样,而对于一个监控软件来说,如果要涉及到复杂的数据采集及其处理过程的话,对于软件本身运行的稳定性或造成一定的负担,而且也不利于于软件的后续开发和后期维护。 所以需要一个统一的数据采集程序,来为尾矿监控系统所涉及到的数据源进行整合,处理。把复杂的来源,格式多样的数据整合为单一来源,标准格式的数据,从而提高尾矿监控系统的可靠性。 2设计思路 从目前对数据源的分析情况来看,尾矿监控系统的数据主要有以下几种: 全站仪的采集数据,其数据存放在全站仪自己的SQL Server 数据库中。 内部位移,浸润线等监控数据( BGK的设备),其数据是放在采集软件运行的本地ACCESS数据库文件中。 气象, 水文等监控数据(WAGO设备),其数据源为通过它的WAGO Server 软件提供的OPC DA数据。 摄影头视频数据,存放在海康自己的视频录像机上面。 其他人为观测的数据。 其中,摄像头实时监控数据由海康提供控件,直接从海康设备上获取,其他人为观测数据由用户手动输入,通过尾矿监控系统软件直接存放到数据库。 剩下的三类数据,也是尾矿监测系统需要用到的主要数据,则由本软件来负责处理。主要处理思路如下图。

数据采集软件通过不同的接口分别从全站仪,BGK设备和WAGO设备采集数据。并根据各自的数据格式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处理后的标准数据存放到尾矿监测系统的数据库。 3软件结构 数据采集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其系统架构如下图:

如图所示,软件总共分为四层: 数据接口层:主要用于和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目前需要接入全站仪,BGK,WAGO 数据;并且存入数据接口将数据保存到数据库。由于考虑到以后的扩展性,数据接口层的数据接口要能做到可配置化,即能通过添加模块的方式增加其他类型的数据接入。 数据处理层:配合数据接口,对采集上来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进行处理,转换为标准格式。也需要做到可配置化。 数据交互层:由于考虑到数据的复杂性,所以软件内部的数据交互采用XML作为标准交互格式,即交互数据统一为XElement对象。 表现层:也就是用户界面,用户要能够通过用户界面对一些参数进行配置,如:全站仪数据库地址,用户名,密码;ACCESS数据库路径;OPC服务器名;存入数据库地址等等。 根据软件架构图,可将软件分为以下四个功能模块: 3.1全站仪模块 主要负责采集处理全站仪数据,由于全站仪数据是保存到SQL Server数据库中,所以处理过程相对简单,只需要从SQL数据库中将需要的数据读取出来,调整为标准格式,保存到尾矿监测系统的数据库中。 3.2BGK模块 主要负责从BGK设备采集数据,BGK数据是存放在本地ACCESS数据库文件中,那就需要先建立ACCESS数据库文件的本地磁盘映射,然后再通过ODBC驱动从中读取数据,保存到尾矿监测系统的数据库中。 3.3WAGO模块 WAGO是通过WAGO OPC Server软件采用OPC DA协议进行交互的,所以需要采用OPC SDK 连接到WAGO的OPC服务器端,通过OPC协议进行数据采集,并将其转换为标准格式,保存到尾矿监测系统的数据库中。

指纹识别系统需求分析

指纹识别系统 The Fingerprint Identifying System 软件需求分析规格说明书Requirement Analysis Specification 编制:WYP 编制日期:2010年9月28日 审核: 批准: 单位名称:XXX学院

目录 第一章引言 (3) 1.1目标与范围 (3) 1.2系统概述 (3) 1.3约束条件 (4) 第二章信息描述 (4) 2.1 信息流 (4) 2.1.1 数据流 (4) 2.2 对象描述 (5) 2.3 数据关系 (5) 2.4 数据字典 (5) 第三章功能描述 (6) 3.1 处理说明 (6) 3.2 性能说明 (7) 3.3 设计约束 (7) 第四章开发工具与开发环境 (7) 6.1 开发环境 (7) 6.2 开发工具 (8) 第五章修正的项目计划 (8) 7.1 成本 (8) 7.2 进度 (8)

第一章引言 1.1目标与范围 当代社会,身份鉴别越来越重要,传统的身份鉴别方法(如身份证、信用卡、口令、密码等)可能会丢失、被盗或忘记。同时,传统的身份鉴别手段与用户并不惟一绑定,一旦他人获得,将拥有和失主同样的权力。而指纹特征是人所固有的生理特征,具有惟一性和终生不变性的特点。因此指纹认证在身份认证和身份识别中成为重要的手段。 本指纹识别系统主要是对用户指纹进行提取将采集的指纹模板数据写入数据库,将实时采集的指纹图像作为指纹样板和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逐一对,从而确认指纹样板身份。 1.2系统概述 指纹识别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模式识别系统,包括指纹图像获取、处理、特征提取和比对等模块。 指纹图像获取:通过专门的指纹采集仪可以采集活体指纹图像。目前,指纹采集仪主要有活体光学式、电容式和压感式。对于分辨率和采集面积等技术指标,公安行业已经形成了国际和国内标准,但其他还缺少统一标准。根据采集指纹面积大体可以分为滚动捺印指纹和平面捺印指纹,公安行业普遍采用滚动捺印指纹。另外,也可以通过扫描仪、数字相机等获取指纹图像。 指纹图像压缩:大容量的指纹数据库必须经过压缩后存储,以减少存储空间。 指纹图像处理:包括指纹区域检测、图像质量判断、方向图和频率估计、图像增强、指纹图像细化等。 本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指纹采集、指纹识别、人员认证、人员登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