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推荐材料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推荐材料

附件4

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推荐材料

(广东省科协推选用)

被推荐人姓名:吴波

专业技术职务:研究员

专业或专长:结构工程

拟提名学部: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

提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2019年度

一、基本信息

姓 名 吴波 性 别 男出生年月日(公历)1968年10月9日民 族 汉 出生地

党 派 中共党员 籍 贯

身份证件名称 身份证 证件编号

工作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行政职务 院长 单位所属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 教育部

单位通讯地址

单位所在地 广 邮政编码

单位电话 住宅电话 —手 机

传 真 电子信箱

专业或专长 结构工程 技术职称 研究员

曾被提名、推荐为院士候选人情况 年度(工程院) — 年度(科学院) —

二、主要学历(从大专或大学填起,六项以内)

起止年月校(院)及系名称专业学位1984.09-1988.07 原华中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工程力学学士1988.09-1991.01 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所结构力学硕士1991.09-1993.11 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所结构力学博士

三、主要经历(十项以内)

起止年月工作单位行政职务/技术职务/职称1993.12-1995.12 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1996.01-1997.08 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研究员1997.09-2000.10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员

2000.11-现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研究员

1995.05-1995.10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Buffalo分校访问学者1996.01-1996.03 日本京都大学访问学者1999.09-1999.12 香港理工大学访问学者

四、主要学术团体兼职(六项以内)

起止年月学术团体名称兼职职务

2016.05-现在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环境与土木水利学部

委员(第七届)

1999.09-2019.11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一级学会)

理事

(第四~八届)

2018.06-2023.06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一级学会)

理事

(第十届)

2006.09-2023.08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

(二级学会)

理事(第五、六届)

常务理事(第七届)

2013.11-2019.10 《土木工程学报》编委会

委员(第八届)

2009.12-2022.04《建筑结构学报》编委会

委员(第五~七届)

五、在工程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和贡献(限3000字)

被推荐人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0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2年度)、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6年度)。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授权美国专利4件、中国发明专利25件/实用新型专利21件,出版专著2部,发表国际/国内期刊论文260篇。

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分别排名第1、第1、第4),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分别排名第1、第1、第2)、二等奖4项(均排名第1)。

主持了国内摩擦消能器的首例减震工程应用,主编了国际上首部再生块体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以及国内第一部建筑混凝土结构耐火设计标准,实现了建筑结构采用再生块体混凝土的首例工程应用。

长期从事混凝土结构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基本性能、耐火性能、抗震性能研究,并先后涉及新建结构、加固结构和废旧混凝土循环利用结构。

(一)首创了再生块体混凝土结构

被推荐人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大尺度再生块体与小尺度再生骨料双轨循环利用思想。块体尺度(60~300mm)较传统再生骨料(0.075~31.5mm)提升1~2个数量级,处理能耗随之降低40%~60%。再生块体混凝土的水泥和砂石用量相比常规混凝土节省约30%,大体积再生块体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控制费用相比常规混凝土节省约50%。

1、揭示了再生块体混凝土的组合力学行为

提出了再生块体混凝土的组合力学参数概念。系统地研究了再生块体混凝土的受压、劈拉、剪切、徐变、疲劳、冻融、高温性能以及尺寸效应和形状效应,构建了其不同组合力学指标的计算公式,从而架起了再生块体混凝土与国内外现行标准之间的桥梁,突破了其结构设计中最具共性特征的技术瓶颈。

提出了再生块体混凝土的强化策略。即将低强度块体与高强新混凝土混合,形成高强化再生块体混凝土,从而使低强度废旧混凝土的强度应用范围大幅拓展200%以上。当废旧混凝土强度仅约20MPa时,可实现再生块体混凝土组合强度50~70MPa。

2、研发了两大类再生块体混凝土构件系列

系统地研发了钢-再生块体混凝土组合构件、钢筋再生块体混凝土构件两大系列。具体包括梁、柱、板、墙、节点等不同构件形式,例如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柱、H 型钢部分外

包再生块体混凝土柱、U形外包钢再生块体混凝土梁、上翼缘不连续的H 型钢再生块体混凝土梁、压型钢板再生块体混凝土组合楼板、外置钢板再生块体混凝土剪力墙,以及相应的梁-柱节点等等。

深入探究了两大系列构件的轴压、偏压、受弯、受剪、徐变、抗震、耐火等基本力学性能和抗灾性能,定量揭示了再生块体混凝土构件的优良力学行为,及其与常规构件几乎相当的抗震和耐火能力,建立了相应的设计方法。

3、研发了再生块体混凝土的高效施工工艺

研发了再生块体混凝土竖向构件的新、旧混凝土交替投放浇筑法,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新混凝土,定量确定了块体的单次最大允许堆放高度(500~1000mm)和优化取代率范围。该堆放高度相比传统工程常识提高1~2倍,大幅减少了交替投放次数,施工效率显著提升。

研发了再生块体混凝土水平构件的块体一次性堆放浇筑法,即将全部块体一次性投入模板内,然后持续浇筑新混凝土并充分振捣。这相比于先在模板内浇筑一层新混凝土,然后投放块体,最后再浇筑剩余新混凝土的传统工程常识,提升施工效率1倍以上。

4、主编了再生块体混凝土结构的技术标准

主编了再生块体混凝土结构的首部技术标准《再生块体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DBJ/T 15-113-2016),以及后续的住建部行业标准《再生混合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标准》(建结标[2017]71号),对再生块体混凝土及其构件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做出了明确规定,为该类结构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5、国内外影响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FRP in Construction创会主席滕锦光院士与澳大利亚学者等,将被推荐人提出的再生块体混凝土思想与FRP管结合,开展了跟踪研究(J. of Composites for Construction-ASCE, 2016, 20(1): 04015038),并评价“This recycling method is more advantageous tha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recycling concrete as aggregates at least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the recycling process is substantially simplified as crushing to smaller pieces and sieving are avoided; (2) an increased recycling ratio can be achieved”。

被推荐人有关再生块体混凝土形状效应的论文的匿名审稿意见认为“This recycling process is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recycling concrete as aggregates, this new method is very creative and has high originality”。

以关键词“demolished concrete”or“waste concrete”在EI Village进行期刊论文检索,结果表明被推荐人的论文紧随葡萄牙、香港、马来西亚学者之后排名世界第4(境内第1)。

相关成果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推荐人排名第1)。

(二)发展了混凝土结构耐火技术

1、改变了三类结构耐火设计无章可循状况

揭示了高强混凝土高温爆裂的定量趋势及其有效抑制对策,建立了防爆裂高强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耦合本构关系(包括瞬态热应变、热徐变等),提出了高强混凝土构件的耐火性能预测方法,制定了相应的设计规定,结束了我国高强混凝土结构耐火设计无章可循状况。

率先较系统地开展了混凝土异形柱的耐火性能研究,建立了该类结构的耐火设计方法,结束了其耐火设计无章可循状况,为使异形柱耐火极限提高40%~70%以实现与方形柱相同的火灾安全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揭示了具有端部约束的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火灾响应规律,率先给出了加固梁高温破坏形态转变的临界条件的定量判别式,制定了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板的耐火设计规定,结束了其耐火设计无章可循状况。

2、大幅提升了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性能

发明了内置不同高强型钢的系列钢管混凝土柱,在总用钢量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大幅提升柱的耐火极限30%~260%。

总用钢量一定时,通过适当减薄钢管且在管内设置高强型钢(如高强箍筋,或高强角钢,或高强H型钢等),并确保内置型钢与钢管内壁之间预留最优净距,在柱常温力学性能基本不变甚至有所改善的前提下,实现了柱耐火性能的大幅提升,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

3、推动了火灾后结构定量评估方法的建立

构建了较完整的火灾后混凝土结构评估技术体系,包括:涵盖升、降温全过程的室内火灾温度发展简洁模型、构件内部各点曾经历最高温度的定量推断方法、高温后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概率分布模型及其参数确定、火灾后结构剩余静力及抗震性能的评估方法。使高温后约束高强混凝土相比无约束时20%~40%的强度增幅得以有效利用,率先实现了火损结构评估从静力阶段向动力抗震阶段的跨越。

4、主编了建筑混凝土结构的耐火设计标准

主编了国内首部建筑混凝土结构耐火设计标准《建筑混凝土结构耐火设计技术规程》(DBJ/T 15-81-2011),对普通混凝土结构、高强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异形柱结构、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的耐火设计做出了明确规定,结束了后三类结构耐火设计无章可循状况。

5、国内外影响

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规范研究室主任王炯研究员为组长的审查组认为:“《技术规程》……将改变我国混凝土异形柱结构、高强混凝土结构、加固混凝土结构耐火设计无章可循的状况,对提高建筑混凝土结构的火灾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该规程是国内首部建筑混凝土结构耐火设计标准”。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防火研究所原所长王广军研究员评价被推荐人的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损伤评估研究成果:“我国在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评估方面……这些年来虽然也做了一些研究,但大多为经验性或半经验性的方法,尚无定量评估的工作。作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对于推动定量评估方法起到了开创性作用”。

2011年美国混凝土学会(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组织出版专刊《Innovations in Fire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ACI SP-279)》,该专刊共纳入美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瑞士、中国等七国学者的10篇论文,被推荐者有关具有端部约束的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抗火研究成果,成为我国受邀撰写的唯一论文。

相关成果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推荐人排名第1)。

(三)发展了混凝土结构减震理论

1、开拓了结构主余震累积损伤研究

在导师(欧进萍院士、王光远院士)指导下,率先较系统地开展了特定灾害链(主余震)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的累积损伤研究,包括:构建了基于工程抗震角度的主余震震级统计关系及其地震动模型与参数,给出了震后有损伤结构的恢复力特点及其对称和非对称模型建立方法,揭示了具有不同超越概率水平的余震对结构损伤的定量影响,提出了考虑余震不利影响的能量等效原则及其实用抗震设计方法。

2、发展了消能减震结构的设计方法

率先提出了直接基于位移可靠度的抗震设计思想,并针对设置速度相关型消能器的结构,建立了相应的设计方法。以容柏生院士为主任的鉴定专家组认为“基于位移可靠度的有控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居国际领先水平”。

建立了速度相关型消能器在空间结构中最优设置位置的定量确定方法,提出了安装该类消能器的大阻尼比结构的层间最大构件力和层间最大附加力的概念及其确定方法,发现传统的不考虑阻尼力对层间剪力分担效应的设计方法,最大可导致20%以上的构件受力偏差,进而为有控结构的合理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关成果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被推荐人排名第4)。

六、重要科技奖项[包括国家三大奖,省、部级一、二等奖等,限填六项以内(同一成果及相关科技奖项,只填写一项最高奖项)。请在“基本信息”栏内按顺序填写成果(项目)名称,类别(国家、省、部)名称,获奖等级,排名,获奖年份,证书号码,主要合作者]

序号基本信息本人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

1 废旧混凝土再生利用关键技术及工程

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

2018,证书号码2018-J-221-2-02-R01,

全部获奖人:吴波、陈宗平、王龙、

赵霄龙、赵新宇、刘琼祥、周文娟、

薛建阳、王军、杨英健

提出了再生块体混凝土思想及其强化策

略,揭示了其拉/压/剪/徐变/疲劳/冻融/

高温/尺寸效应/形状效应等基本性能,建

立了其组合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研发了

性能优良的再生块体混凝土构件系列及其

高效施工工艺。

2 混凝土结构耐火关键技术及应用,国

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2014,

证书号码2014-J-22102-2-01-R01,全部

获奖人:吴波、郑文忠、惠云玲、王

孔藩、查晓雄、王英、王帆、侯晓萌、

曾令可、刘栋栋

建立了高温下(后)不同高强混凝土的力

学性能预测模型,提出了考虑其高温爆裂

的结构耐火设计规定;揭示了异形柱和

CFRP加固构件的火灾行为,建立了其耐

火设计方法;构建了较系统的火灾后混凝

土结构评估技术体系。

3 大型复杂结构隔震减震关键技术及工

程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

第4,2010,证书号码2010-J-221-2-05-

R04,全部获奖人:周福霖、刘伟庆、

谭平、吴波、黄襄云、苏经宇、魏陆

提出了消能减震结构直接基于位移可靠度

的设计思想,并针对设置速度相关型消能

器结构建立了相应设计方法;建立了速度

相关型消能器在空间结构中最优位置的定

量确定方法;提出了消能减震结构的抗震

顺、王曙光、沈朝勇、崔杰可靠度分析方法。

七、发明专利情况[限填六项以内。请在“基本信息”栏内按顺序填写实施的发明专利名称,批准年份,专利号,发明(设计)人,排名,主要合作者,本人在专利发明和实施中的主要贡献。如无实施证明材料则视为专利未实施]

序号基本信息本人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

1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n axial

compression steel tubular column,授权

时间2018年10月2日,专利号US10,

087,106B2,全部发明人:Bo Wu(吴

波,排名第1)、Qiang Zhang(张强)

提出了内设局部约束的钢管再生块体混凝

土轴压柱,通过适当减小钢管壁厚并在其内

部设置横向约束,可在总用钢量不变的情况

下进一步提升柱的轴压性能,同时显著增大

柱耐火极限30%~260%,成果在工程中试点

应用。

2 Reinforced compound concrete beam

containing demolished concrete lumps,

授权时间2018年9月11日,专利号

US10,072,417B2,全部发明人:Bo Wu

(吴波,排名第1)、Simin Jian(简思

敏)

提出了一种再生块体混凝土组合梁,其内置

工字钢的上翼缘具有不连续特征,即只是梁

端部的工字钢焊有上翼缘用以承担负弯矩,

梁其他部位的工字钢不设上翼缘,以方便再

生块体的施工,成果已纳入被推荐人主编的

行业标准。

3 Seismic steel tubular column with

internal local restraint and filled with

high-strength compound concrete

containing normal-strength demolished

concrete lumps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such column,授权时间2018年10

月2日,专利号US10,087,629B2,全

部发明人:Bo Wu(吴波,排名第1)、

Qiang Zhang(张强)

提出了内设约束的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抗

震柱及该类混凝土的强化策略,即将低强度

块体与高强新混凝土混合使用(新、旧强度

差达30~90MPa),大大拓展了低强度块体

的应用范围,成果纳入被推荐人主编的行业

标准。

4 采用大尺度废弃混凝土块体的水平组

合构件的施工方法,授权时间2014年

11月12日,专利号ZL201210134189.4,

全部发明人:吴波(排名第1)

针对再生块体和新混凝土交替浇筑导致施

工效率偏低的问题,提出了梁板构件的块体

一次性堆放浇筑法,确定了块体的单次最大

允许堆放高度,施工效率提升1倍以上,成

果纳入被推荐人主编的行业标准,并在工程

中推广应用。

5 再生混合钢筋混凝土梁及其施工方法,

授权时间2011年7月27日,专利号

ZL200810199090.6,全部发明人:吴波

(排名第1)、刘伟、刘琼祥、许喆

提出了钢筋再生块体混凝土梁式构件,以及

再生块体表面的简便处理方法,相比既有技

术,废旧混凝土的处理能耗降低40%~60%,

构件所需的水泥和砂石用量节省约30%,成

果已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6 钢管再生混合构件,授权时间2010年

6月2日,专利号ZL200810029254.0,

全部发明人:吴波(排名第1)、刘琼

祥、许喆、刘伟

提出了采用再生块体的首个构件形式,通过

超声检测和破断观测等手段,确证了管内再

生块体分布的宏观均匀性以及新旧混凝土

的良好结合,系统揭示了构件力学性能,成

果纳入被推荐人主编的行业标准,并在工程

中推广应用。

八、论文和著作[限填有代表性的论文和著作十篇(册)以内。请在“基本信息”栏内按顺序填写论文、著作名称,年份,排名,主要合作者,发表刊物或出版社名称]

序号基本信息本人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

1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thin-walled

circular steel tubular columns filled

with steel stirrup-reinforced compound

concrete, 2018, 排名第1, 全部作者

Wu B(吴波), Zhang Q, Chen G M; 发

表刊物Engineering Structures, 2018,

170: 178-195

通过内置箍筋的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柱受

压试验,发现无论采用普强还是高强新混凝

土,在总用钢量不变的情况下,减薄钢管并

内置箍筋都可明显提升柱的承载能力和延

性,箍筋非均匀分布效果更佳,提出了该类

柱的设计方法。

2 Tensile-splitting behaviors of compound

concrete containing demolished concrete

lumps, 2018, 排名第1, 全部作者Wu

B(吴波), Li Z, Chen Z P, Zhao X L; 发

表刊物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ASCE, 2018, 30(3): 04018

014

开展了再生块体混凝土的劈拉试验,发现采

用高强新混凝土时,劈拉强度与抗压强度之

比有别于普强新混凝土情况,块体尺寸对劈

拉强度的影响可近似忽略,该强度的外尺寸

效应与常规混凝土类似,提出了该强度的预

测公式。

3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mpound

concrete containing demolished concrete

lumps after freeze-thaw cycles, 2017,

排名第1, 全部作者Wu B(吴波), Li

Z;发表刊物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7, 155: 187-199

通过冻融后再生块体混凝土的受压和劈拉

试验,发现冻融后该类混凝土的劈拉强度与

抗压强度之比仅为常规混凝土的3/4左右,

前期针对常温情况提出的线性强度假设仍

适用于冻融后抗压强度的预测,但不适合预

测劈拉强度。

4 Fire behaviours of concrete columns

with prior seismic damage, 2017, 排名

第1, 全部作者Wu B(吴波), Xiong

W, Liu F T;发表刊物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 2017, 69(7): 365-

378

顺序开展了混凝土柱的抗震试验及其震损

后的明火试验,发现相比于层间位移角,柱

轴压比对地震作用下柱端混凝土的剥落程

度影响更大,在柱轴压比和层间位移角的某

些组合情况下,震损柱的耐火极限相比常规

柱显著降低。

5 Compressive behaviors of cubes and

cylinders made of normal-strength

demolished concrete blocks and high-

strength fresh concrete, 2015, 排名第1,

全部作者Wu B(吴波), Zhang S Y,

Yang Y;发表刊物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5, 78: 342-353

针对新、旧混凝土强度差高达41.8~89.0MPa

的情况,开展了高强化再生块体混凝土的受

压试验,提出了该类混凝土的非线性强度预

测公式以及弹模和峰值应变预测方法,发现

强度差越大,低强度块体的影响越显著。

6 Thermal fields of cracked concrete 开展了预制裂缝混凝土试件的明火试验及

members in fire, 2014, 排名第1, 全部作者Wu B(吴波), Xiong W, Wen B;发表刊物Fire Safety Journal, 2014, 66: 15-24 数值模拟,揭示了裂缝参数对震后火灾作用下构件温度分布的影响,发现裂缝宽度小于3mm时,缝内温度总体上低于实体混凝土温度,颠覆了通常认为的缝内温度明显偏高的常规认识。

7 Cyclic behavior of thin-walled square

steel tubular columns filled with

demolished concrete lumps and fresh

concrete, 2012, 排名第1, 全部作者

Wu B(吴波), Zhao X Y, Zhang J S;发

表刊物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 2012, 77: 69-81

开展了薄壁方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柱的抗

震性能试验,发现该类构件的滞回性能与常

规方钢管混凝土柱非常类似,即使是采用薄

壁钢管,该类构件也具有良好的变形和耗能

能力,满足现行规范的抗震要求。

8 Experimental study on fire resistance of

building seismic rubber bearings, 2011,

排名第1, 全部作者Wu B(吴波), Han

L W, Zhou F L, Shen C Y, Tan P;发表

刊物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SCE, 2011, 137(12): 1593-1602

开展了铅芯橡胶支座和天然橡胶支座的明

火试验,发现无防火保护时支座仅受火 1.5

小时就完全损毁,在工程常见范围内竖向荷

载对火灾后支座剩余性能的影响不明显,所

提防火措施可有效抑制火灾中支座力学性

能明显衰减。

9 Effect of high temperature on residual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nfined and

unconfined high-strength concrete, 2002,

排名第1, 全部作者Wu B(吴波), Su

X P, Li H, Yuan J;发表刊物ACI

Materials Journal, 2002, 99(4): 399-407

开展了高温后有约束及无约束高强混凝土

的剩余力学性能试验,建立了可同时考虑火

灾温度和约束程度的高温后高强混凝土应

力-应变关系分析模型,提出了相应的峰值

应力、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变定量确定方法。

10 Optimal placement of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 for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1997, 排名第1, 全部作者Wu B(吴

波), Ou J P, Soong T T;发表刊物

Engineering Structures, 1997, 19(2): 113

-125

考虑空间结构的平扭耦合效应,以及消能装

置可能存在的非对称布置情况,提出了速度

相关型消能装置在结构中最优布设位置的

确定方法及具体步骤并进行了验证,发现该

位置与地震地面运动随机模型的特征参数

取值关系不大。

九、工程设计、建设、运行、管理方面的重要成果(限填五项以内)序号成果简介本人作用和主要贡献(限100字)

1 2010年与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一

起,共同主持了再生块体混凝土的首

例工程应用(广东省紫金县文化活动

中心)。该中心的首层、二层和三层

的部分柱子采用了圆钢管再生块体混

凝土柱。钢管外径600mm、壁厚10mm。

再生块体来源于原紫金县影剧院的拆

除现场,块体取代率约25%。

配合工程设计,开展了不同受力方式下圆

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试验及

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

采用工地现场材料,安排当地工人浇注了

足尺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柱,运至华南理

工大学进行了针对性的受载试验及工艺验

证,结果表明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正式施工时,在现场进行了施工指导。

2 1997年与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一

起,共同主持了摩擦消能器在国内的

首例减震工程应用(沈阳市政府大楼

接层抗震加固)。该大楼为上世纪30

年代建造的四层混凝土框架结构,为

改善市政府办公条件,需再增接两层。

原结构未考虑抗震设防,与现行抗震

规范的要求相差甚远。为此,采用摩

擦消能器对原结构进行了抗震加固,

相比传统方法不仅避免了基础的处

理,缩短了工期,而且加固过程仅为

现场安装“干施工”,极大降低了施

工过程对市政府正常办公的影响。整

幢大楼(总建筑面积23108m2)共安装

了134套摩擦消能器。

完成了加固方案的总体设计以及摩擦消能

器的细部设计,对结构加固效果进行了计

算分析,评估了摩擦消能器的参数随机性

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对摩擦消能器的生产制作进行了工厂督

造,与厂方一起共同解决了消能器制作安

装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开展了多层混凝土空间框架结构安装摩擦

消能器之后的大型拟动力试验,进一步验

证了加固效果。

正式施工时,在现场进行了安装指导。

3 2015年与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

公司一起,共同完成了钢筋再生块体

混凝土构件在保利“琶洲眼”商业办

公楼工程中的应用。该工程的部分位

置分别采用了钢筋再生块体混凝土

梁、板、柱(包括曲梁、直梁、三角

形楼板、长方形楼板、圆柱、方柱),

共计62根构件,柱高6m。再生块体

源自广州市珠江新城附近的废弃基坑

支护梁,块体取代率约25%。

配合工程设计,开展了不同类型的钢筋再

生块体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试验(包括

受压、受弯、受剪、徐变等)及分析,提

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

开展了梁、板、柱的再生块体混凝土浇筑

工艺试验。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

出了水平构件的块体一次性堆放浇筑法,

以及竖向构件的新、旧混凝土交替浇筑法,

针对后者确定了块体的单次最大允许堆放

高度,施工效率明显提升。

正式施工时,在现场进行了施工指导。

4 2017年与广州市建工设计院和广州市

恒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一起,共同完

成了U形外包钢再生块体混凝土梁、

方钢管再生块体混凝土柱以及钢筋再

生块体混凝土楼板在在广州恒盛大厦

工程中的应用。再生块体源自广州正

伦建筑集团收集的废弃基坑支护梁,

块体取代率约25%~30%。U形外包钢

的采用,明显减少了梁的钢筋绑扎和

支模拆模等工序,施工便捷,顺应了

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趋势。

配合工程设计,开展了U形外包钢再生块

体混凝土梁的常温力学性能和耐火性能的

试验与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

提出了方钢管节点核心区的预制思路,在

预制件外侧完成了梁上部纵筋与预制件的

可靠连接,有效解决了因梁上部纵筋穿越

节点核心区导致钢筋拥挤进而无法投放大

尺度再生块体的难题。

正式施工时,在现场进行了施工指导。

5 2005年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

院一起,共同完成了广州中华广场(总

高256.8m、总建筑面积29.5万m2)钢

管高强混凝土柱的防火设计,成功应

用于该超高层建筑地下4层~地上46

层约1800根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防火

处理,相比涂抹厚型防火涂料的传统

建议了简易防火保护层的细部构造,开展

了不同规格的设置简易防火保护层的钢管

混凝土柱的足尺明火试验,最大管径500

mm,最大试验竖向荷载接近500吨。基于

试验结果,确证了只要处理得当,钢管混

凝土柱的耐火极限可不小于3小时,满足

我国防火规范的要求。

做法,明显节省工程造价且大大方便了后续装修(如大理石贴面等)。

此外,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防火研究所等单位在进行2009.02.09央视北配楼重大火灾事故后的结构性能评估时,应用了被推荐人的多项研究成果,并认为相关“研究成果在火灾后央视大楼的结构剩余性能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构建了涵盖升、降温全过程的室内火灾温度发展实用模型,揭示了高强混凝土的高温爆裂规律,定量确定了火灾后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提出了火灾后构件剩余性能评估的简便计算方法。这几项研究成果在火灾后央视大楼的剩余性能评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被推荐人个人声明

(一)对本人既往学风道德情况的声明(学风道德状况;本人及团队、学生以往违反科学道德情况)

本人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学风正派。

本人及团队、学生以往无违反科学道德情况。

(二) 根据“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党政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原则上不作为候选人,军队系统的行政干部不作为候选人(兼任专业技术职务的除外)”的规定,对本人在党政机关担任领导干部等情况进行如下说明(如无相关情况,请填写“无”;如有,请在对应栏目下填写)。

□在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党政机关(包括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等)任职情况:

□在军队系统担任领导干部情况(兼任专业技术职务请注明):

如信息填报不实或未及时报告在规定时间内的任职变动情况,愿承担相关责任。

本人接受推荐,并对《推荐材料》中第一至第十项所有填写内容的真实性负完全责任。

被推荐人签名:

2019年2月10日

十一、被推荐人所在单位审核意见(被推荐人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对被推荐人政治表现、廉洁自律、道德品行等方面出具意见,并对被推荐人《推荐材料》及附件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涉密情况进行审核,限600字以内)

吴波研究员是华南理工大学在职教师,目前担任土木与交通学院院长。他政治立场坚定,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工作生活廉洁自律,学风正派,品行端正。

本推荐材料及其相关附件真实、准确。

本单位按照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中国科协及广东省科协相关规定对被推荐人材料进行了审核,被推荐人推荐材料无涉密内容。《推荐》附件材料共 册,密级情况为:非密。

单位负责人签名(盖章):

单位盖章:

2019年2月10日

十二、推荐机构推荐意见(对被推荐人成就、贡献和学风道德的评价,600字以内)

吴波研究员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他长期从事混凝土结构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基本性能、耐火性能、抗震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先后涉及新建结构、加固结构和废旧混凝土循环利用结构。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

他先后获授权美国专利4件、中国发明专利25件/实用新型专利21件,出版专著2部,发表国际/国内期刊论文260篇。

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分别排名第1、第1、第4),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分别排名第1、第1、第2)、二等奖4项(均排名第1)。

他主持了国内摩擦消能器的首例减震工程应用,主编了国际上首部再生块体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以及国内第一部建筑混凝土结构耐火设计标准,实现了建筑结构采用再生块体混凝土的首例工程应用。

他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学风正派,品行端正。

基于吴波研究员的上述突出贡献,我们积极推荐他申报中国工程院院士。

负责人签名(盖章):

推荐机构(省级学会、高校科协、企业科协)盖章:

2019年2月10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