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香港城市综合体的发展模式与特点

香港城市综合体的发展模式与特点

香港城市综合体的发展模式与特点
香港城市综合体的发展模式与特点

香港城市综合体的发展模式与特点

香港研修班第二组

(叶健、张嘉玲、张帆、苏为学、李前航、刘汉勋、陈顺生)

香港地少人多,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有限的土地资源,造就了香港高密度城市形态的形成。对土地的高强度开发利用以及充分重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与融合,是香港商业地产的鲜明特性。五天的培训学习,我们先后参观考察了太古又一城、太古城中心、I-Square、朗豪坊等颇具代表性的商业地产项目,通过老师讲解以及组内讨论交流,我们对香港城市综合体的发展模式及特点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现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以期对广百集团的发展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借鉴。

一、选址原则:交通、交通、交通。

传统的商业地产选址重视地块的地理位置,即LOCATION、LOCATION、LOCATION。香港的商业地产在此基础上,发生了进一步的演化,提出了“交通、交通、交通”的原则。在香港城市综合体的开发战略中,“交通”往往是最先要考虑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其重要性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

(一)借力地铁

有数据显示,香港702万居民,每天出行总次数加在一起超过1200万人次,其中90%的人选择乘坐公交工具,而地铁和城

铁出行量达到公共交通出行量的40%。全香港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环地铁站500米的范围内,几乎所有常去的地方都有地铁到达。因此,香港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往往是紧随地铁建设的脚步,基本上是地铁开到哪里,购物中心开发就跟到哪里。

香港购物中心的商圈呈现典型的地铁商圈特点,香港建在地铁轨道交通线路上的购物中心,占到总数的70%左右。

(二)多种交通方式立体融合

在香港,建筑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界限已越来越模糊,建筑综合体内容纳了更多的城市交通空间,除了地铁之外,越来越多的项目还将城市步行通道、城市休憩中庭、汽车停靠站、交通转换站等各种空间要素融入自身,组织成立体交通网络,供人们在其中穿梭与停留,以引导购买人流的形成。太古又一城项目则是多种交通方式和谐立体融合的典范。

太古又一城位于香港深水Array埗区九龙塘又一村,是全区唯一

的大型购物中心及写字楼。又一

城的主体是七层的购物中心,另

外还包括四层的写字楼和三层

的停车库,商场面积约9 万㎡。又一城的主要设计理念是将交

通枢纽与娱乐购物融合为一体,因而使其具有极高的可达性。

又一城设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乘港铁观塘线及东铁线路

均可直达九龙塘站。经由九龙塘站C出口即可到达,即使由港岛、

九龙、新界甚至内地前来,都十分便捷。又一城与九龙塘地铁站

及九广铁路火车站直接连通,并设有巴士总站及的士落客区。

又一城各楼层交通节点分布

在又一城七层的购物中心里,有五层可直接由外部导入人流。从MTR (地下3 层)至UG 层(地上2 层)共五个层面分别与地铁站、火车站、城市隧道、城市干道、公交车站和的士站等交通设施连接,因而又一城成为多种交通工具的交汇点与转换站,其室内空间成为人们穿越与转换交通工具的场所。丰富的地形高差使人车立体分流及立体转换成为可能。九广铁路、地铁、公共汽车(约有20条公交线路)、计程车全部可以在室内进行换乘。乘搭地铁的人们在MTR进入购物中心,乘自动扶梯至LG2 及LG1 层均可前往九广铁路九龙塘站;前往G层的人流则可换乘计程车或公共汽车。

小结:从香港购物中心的发展布局来看,结合太古又一城的成功运营案例,我们可以发现,良好的交通组织对于商业地产项目的成功运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项目的前期开发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依靠便捷的公共交通网络,可以为项目将来的成功经营引入充足的人流;在项目规划建设阶段,科学合理设臵项目内部各楼层的交通布局,可以通过多层次、立体式的交通动线设计,充分实现人流在项目内的良性运转。

二、设计定位:创造独一无二的主题符号,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香港人的居住面积狭窄,人们在闲暇之余往往将城市综合体作为约会相聚的地方,“行商场”是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虽然土地狭小,但香港的购物中心数目众多。为了从众多的商业

地产项目中脱颖而出,有效地吸引人流前来消费,各购物中心往往从设计定位之初就开始下足功夫,力求以特色鲜明的建筑形象和科学合理的客户细分赢得市场。

(一)朗豪坊

?位于香港旺角亚皆老街8号。

?项目定位:对象是年轻潮流群体。

旺角是年轻人的世界,商场必须

充分重视年轻人的消费诉求。

?设计特色:朗豪坊引入多项崭新的建筑及设计特色,开创

香港先河。其中包括全港最高、超过9

层楼高的中庭;两条全港最长的室内

扶手电梯;以及全港首创的数码天幕。

朗豪坊的的外墙亦是设计师的精心之

作,专程于巴西采购的矿石建成,为

顾客带来更丰富的视觉效果之余,亦

使商场具有现代气氛和浪漫情调。

(二)圆方

?位于香港西九龙地段、地铁九龙站上盖。

?项目定位:香港最高端商场,服务高端成功人士。

?设计特色:分有金、木、水、火、土五个主题区,寓意体现平衡、高端的生活品味。“金区”汇集顶级名牌商店和世

界级食肆;“木区”是以健康和美容、时尚为理念的区域;

“水区”有多姿多彩的国

际美馔;“火区”为动感

娱乐地带;“土区”则集

合各国潮流服饰。每个区

都采用不同风格的装潢

设计,亦有著名艺术家设计的大型艺术品作标志。

(三)APM

?位于香港观塘道418 号创纪之城五期。

?项目定位:APM名字将日与夜结合,以

新进职场的年轻人士为主要服务对象。

项目突破一般商场的经营常规,以崭新

的夜行零售概念模式经营,不受特定主

题限制,全面引进最新、最紧贴潮流的

娱乐饮食及品味生活元素,为顾客提供

一个玩乐不分早晚的潮流汇点。

?设计特色:颜色鲜明,年轻时尚。在地铁出口安放弧形led 导购屏,通过控制室直接播放广告、有线电视,活动宣传、影院宣传片,创造价值,吸引人群。APM还专程邀请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为其设计了一系列创意坐椅,每张坐椅形态色彩各异,十分有趣。

(四)MEGA BOX

?位于香港九龙湾宏照道38号。

?项目定位:中高档家庭娱乐消费。

?设计特色:首度引入“全贯通”的

设计概念。最特别的是商场各层与驾车

人士的贯通,Mega Box除可供车辆驶至

商场各层外,设计更包括特快车道,让

车辆可回旋三圈即达高层,车辆最高可

达16楼(地库、7、8、15、16楼都可泊

车,共1000多个车位),省时方便。

小结: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特色鲜明的建筑形象或科学合理的市场定位有助于一个购物中心从众多的商场中脱颖而出,以独特的主题符号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展示在消费者面前。通过消费者的亲身体验并口碑相传,迅速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从而摆脱同质化竞争,进入蓝海。香港朗豪坊的“通天梯”以及MEGA BOX 的“全贯通车道”等,都形成了项目自身巨大的亮点,吸引着消费者和游客源源不断地前往体验、消费。这对于广百购物中心的借鉴意义尤为突出。尽管广百各门店因地域差异有高中低档次之分,但不同程度上仍存在千店一面的现象,人们记住的往往只是广百的品牌,而对其建筑形态或规划设计的印象加分并不明显。如能加以改善,将进一步丰富广百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内涵。

三、产品构成:购物中心、酒店、写字楼形成商业金三角

香港很少把购物中心建成纯商业物业,社区型购物中心和区域型购物中心都是如此,尤其是位于城市中心的区域型购物中心。

在用地极其紧张的城市环境下,香港政府及开发商已形成一种共识,即对土地的综合利用和立体开发,是城市发展及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良好方式之一。

香港的很多城市综合体都

是集写字楼、酒店、购物中心

于一体,典型的有又一城、太

古广场、朗豪坊等,上述项目

均包括了购物中心、星级酒店

和高级写字楼。单纯从购物中

心的角度来说,酒店及写字楼

的住客、租客都将是购物中心

稳定、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潜在消费群。写字楼和酒店的销售变现,亦可为商场的持续运营提供充足资金。三者合为一体,形成了香港城市综合体项目的金三角,以实现资源的互通共用。

小结:购物中心、酒店、写字楼是香港城市综合体的金三角。借鉴香港经验,广百集团要深入践行“3+1”战略,实现“十二五”期间的快速大踏步健康发展,就必须突破购物中心这一单一产品业态的局面。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购物中心品牌号召力强的优势,以品牌购物中心进驻为条件,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以较优惠的价格获取二、三线城市优质土地资源。在实现零售百货主业扩张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酒店、写字楼和住宅产品的开发,形成广百城市综合体项目稳定合理的产品组合,为客户打造复合型

的商业资源平台。

四、前期开发:注重软性投资,聘请专业顾问公司介入是成功的关键

香港发展商对建造商业地产项目的前期市场调研等工作非常重视。在项目立项前通常会请专业顾问公司对项目进行客观、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租户组合测试等,以确保项目成功。其前期的软性投资,要占到购物中心整体投资的10%以上。

在开展项目的前期工作中,专业顾问公司的介入是取得成功的关键。项目的市场调研、策划、定位、招商需要借助专业顾问公司的资源整合能力。

小结: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前期开发涉及面广,协调的关系复杂,需要专业的商业地产开发知识才可稳妥有序地推进。广百地产作为广百集团属下专业从事商业物业配套开发的业务部门,充分发挥其资源整合能力强和专业特长突出的优势,在项目前期调研、策划、定位、规划设计、建筑施工和产品销售等方面提供专

业意见,使得项目开发的前期竞争力已呈现系统化的优势。

五、开发策略:分阶段开发,分散经营风险

(一)采取分阶段开发的策略

香港的购物中心一般采取分阶段开发的策略,每期开业面积适应当时的市场规模和容量,不求一步到位,而为未来预留发展空间。位于香港岛东区鲗鱼涌的太古城中心,是该区规模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项目共有四期,设有办公大厦及商场。太古城中心一期早在1982年落成(曾在1993年至2000年期间进行重建及翻新工程),第二期商场在1987年落成,面向维多利亚港的第三及四期办公大厦则在1992年至1993年落成。

(二)分散经营分险,不建设超大体量的购物中心

面积巨大的购物中心一则增大了投资压力,二则增加了开发风险。另外,当购物中心进入运营以后,超大体量的购物中心也会由于运营成本高,而增加运营压力。香港购物中心主流购物中心体量一般在5-10万平方米,为了合理控制商业规模和运营风险,一般不建设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

小结:不论在大陆还是香港,城市综合体的分阶段开发策略早已经形成共识。在购物中心的体量方面,由于香港市场容量小、土地资源紧张,一般不建设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大陆则动辄几十万的商场,具体都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土地供应情况综合确定。

六、运营管理:“三权分立”的运营管理模式

香港众多城市综合体项目的运营管理模式是按照“三权分立”原则设立的,即成立专门的商业经营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实现所有权、经营权以及管理权的分离。

项目发展商成为城市综合体的所有者,获取租金收益;商业经营公司拥有经营权,负责从初期招商到后期的整体营销和服务监督等职能;物业管理公司拥有管理权,负责城市综合体日常的保安、清洁和保修等工作。

“三权分立”的模式推动了城市综合体管理水平的提升,并且实现了成本的数字化管理。如一个20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经营管理公司只需要有20个管理人员就够了,主要负责不动产的管理和服务,清洁及保安服务则大部分是外包,可使人员任用较有弹性。如此一来,经营和管理既能统一,又能各自动作,既方便了管理,也降低了成本。

小结:“三权分立”的运营管理模式是香港商业充分竞争和社会高度发达的综合产物。大陆的购物中心由于起步较晚,行业发展相对还不成熟,立法也没有香港细致完善,因此,尽管该模式在香港行之有效,但大陆若要推广实施仍将面临不少困难。广百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适度吸收其合理元素,试点实施。我们相信,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相对独立而又互相制约的“三权分立”运营管理模式,将是大陆购物中心未来发展的方向。广百如能先人一步付诸实践,必将在将来占据行业的制高点。

七、核心理念:以人为本

通过实地考察香港的购物中心项目,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多个成功项目“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购物中心的经营者们,始终将“为消费者创造最优的消费体验和为客户创造最佳的商品展示”作为核心原则贯穿项目全程。不同于内地口号式的宣扬,这种理念和原则已深深植入开发商和运营管理团队的思想,并潜移默化地体现在商场的每一个指示牌、每一条扶梯、每一个座椅上,体现在每一个建筑细节和服务细节中。

小结:“以人为本”之所以能够从理念转化为现实,在于开发商在项目建设之初就重视对客户需求的调查研究,并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给予充分的考虑,最终以合理的建筑形态以及周到的运营管理服务来回应消费者的诉求。这往往是最容易被我们当作细节而忽略掉的环节,同时也是我们最缺乏、最需要的环节。

二〇一一年七月

城市综合体项目策划书

六安市城市综合体项目策划书 关于城市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在城市化过程中起着营造城市新的商务、商业中心区,打造城市新地标,创造城市活力之源的商业综合体和居住街区,创造充满活力和积聚人气的市民文化活动广场;同时,在避免城市中心空洞化,减少城市通勤交通压力,打造城市“24小时不夜城”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城市综合体一般由高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酒店式公寓(或SOHO)、大型综合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大型超市、独立商铺及街区、市民广场及大型高尚居住社区、医院等组成。 在国外早已发展成熟的“城市综合体”,近年来在国内一些主要城市正以一种新的商业地产模式逐渐发展起来。 关于项目土地 : “城市综合体”项目选址一般符合下列三种情况之一: 第一,项目所在位置为城市核心区,有人流和消费基础。 第二,项目位于城市副中心,是城市经济新增长点。 第三,位于新开发区。

项目前期规划最核心的工作是项目土地. 项目初步选址一定要对项目周边情况,项目所处区域在城市中的地位,项目所在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商业发达程度,居民购买力及消费习惯等进行解读. 对项目具体土地解读分为: 1、城市商业特点及需求,商业人流主导方向及构成等;这个城市缺什么?我们能带给城市什么? 2、解读项目周围市政及交通情况,是否有城市轻轨经过等; 3、基地内有没有保留建筑,如何将保留建筑融合到规划之中; 4、项目可利用资源,如:河流,公园等; 5、项目规划条件:容积率、限高等; 6、项目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等。 关于城市综合体开发的理念: 城市综合体给城市带来多功能的城市开发概念。一般的城市开发商主要集中在某些单一功能的开发上,其它只作为附属配套,如纯住宅开发、纯商业开发、或者纯酒店或者写字楼开发等。城市综合体开

购物中心的经营模式与发展

中国购物中心的经营模式与发展 购物中心(也叫shopping mall)作为一种新兴复合型商业零售业态,它是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乃至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一站式”大型商业体,包括百货店、大卖场、连锁品牌店以及中西餐饮、影城、歌剧院等在的超级商业中心,具有规模庞大、功能齐全的特征。购物中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消费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转变的必然结果,并且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而不断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 购物中心是现代城市商业文明的商业文化体验主题乐园、都市文化商业核心。购物中心的业态有其特有的个性,具备以下特点:1、多业态的集合体,购物中心本身集聚了商业的所有业态。2、多功能的集合体,购物中心不仅仅是购物,还包括旅游、休闲、健身、娱乐多功能于一体。3、体验式购物,购物中心有优美的购物环境,不是一般的纯购物商场,是多元化消费模式的延伸。 从零散的商店或者说马路商业形态,到百货公司、自助超市的经营形态,再到集生活消费用品、文化体育娱乐消费服务于一体的区域性大型购物中心,零售业态的每一步改变都是为了适应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如今,市民进入购物中心,所有的购物计划都能在这里完成,购物中心提供的休息、娱乐等场所也免除了消费者购物后的劳累。目前,已有54家大型购物中心,2007年总营业额达440亿元,同比增长44.1%;占社会零售商品总额的比重也逐年上升,由原来的8%上升到现在的10%。

作为一种最先进的零售模式,购物中心已逐步成为引领中国未来零售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专业化能力和产业化程度取得了相当快的进展。然而,03年以来,在购物中心持续不断的开发热潮中,有关商业地产银行不良贷款、土地市场不规以及商户纠纷方面的报道不时见诸媒体,使人们对购物中心的经营模式和盈利能力产生迷茫和困惑。 一、中国购物中心近年来的发展,大致上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商业改造和百货业建设; 第二个时期是90年代中期大型超市和卖场的兴起,目前国的零售业大多为这一业态,即以百货商场、超市、连锁店及小店铺为主,基本上停留在购物这一简单需求上。而如今的消费者工作繁忙之余,不仅要求购物方便,还希望在购物的同时进行休闲、娱乐活动,以节省时间。 显然这些需求在传统的零售模式中难以得到满足。为了迎合这种“一次性购足,休闲购物”的消费主流,继百货、连锁经营、仓储式货场这几大变革后,中国的购物中心迈进第三个时期---Shopping Mall(超级购物中心)时代。这种全新的商业形式一经推出,立即引发了国零售业的强烈反响,日益成为现代商业的主流。 国的MALL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铜锣湾广场、天河城、新世界中心、正大广场等的陆续开业,国逐渐形成了一批规模面积较大、业态复合度较高的Shopping Mall。其中一部分购物中心,经过几年的合理规划与经营,开始进入到持续经营,稳健发展的阶段。如的天河城广场,2004年租金比开业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运营和管理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运营和管理 2010-07-26 17:54 来源:作者:编辑: 王聪慧 主讲人:朱凌波 职务:全国工商联商业不动产专委会CCREC主任兼秘书长 “国际商业地产运营商”系列培训计划首席专家 “城市综合体的运营和管理”这个题目非常好,抓住了城市综合体发展最关键的问题,也是大家目前最忽视的问题。我昨天下了飞机,第一件事就是到万象城去考察,万象城项目的开业,预示着杭州城市综合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水平。 大家知道,其实杭州引起全国的关注,就是政府提出了一百个城市综合体,引起了业界的振动,也引起了我们密切的关注。但是坦率讲杭州目前没有建成一个运营非常成功的全国样板城市综合体,但是我刚才听了建委的杨主任讲有这么多项目在策划中,19个已经在开发运营中,35个在规划设计中,还有40个在策划中,未来杭州城市综合体对中国城市综合体的发展会带来哪些想象,非常值得期待。 实际上城市综合体这些年为什么引起全国的风起云涌的追逐,尤其是以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为主导的模式风靡中国,有三大原因,第一个,政府为什么要做城市综合体,因为城市综合体集聚的功能,我们可以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成是是一个围棋盘,城市综合体就是围棋的眼,每个眼做活了,就会变成一个城市的商业中心、商圈、城市副中心、城市新城中心,变成人们工作、生活、娱乐、休闲、旅游一体化的城中城,这就是城市综合体为什么有

魅力,地方政府愿意做城市综合体无非几个原因,因为城市综合体涵盖着酒店写字楼、展览、立体的交通系统,功能体现城市的名片,城市的形象,而且一个大型的城市综合体拉动的区域的升值、城市的繁荣,成为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非常重要的一个载体。 开发商为什么愿意做城市综合体,因为城市综合体是中国房地产开发一个微缩版,涵盖了等等房地产和城市发展的延续,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在中国商业地产中长期开发运营缺少金融品种的前提下,是个最好的资金产品循环的一模型,因为住宅销售产品回笼的资金可以支持持有型物业的长期经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城市综合体地标性、形象性,集聚性和规模性,也是开发商与地方政府博弈中一个很重要的砝码。 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历史,真正进入商业地产的时代是02年,城市综合体的历程也就不足五年,我们现在已经诞生了中国的主流开发商,像万达、宝龙、华润、中粮地产,包括商业地产转型的二八和七三比例都把城市综合体作为唯一甚至是主要的商业产品模型,可以看到城市综合体在中国房地产发展,尤其是未来的城市化进程当中到起到一个什么样的重要作用。 第三个投资者和消费者为什么青睐城市综合体,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有几个重要的数据,一个是城市化的进程,现在已经46.6%,正好进入到70%的加速器,城市化、郊区化包括城镇化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第二个就是中国的交通系统,我们说的交通系统主要是地面的交通系统,包括快速路、高速路、城市的主干道,包括这种城铁、高铁、地铁,轨道交通一体化的TOD交通系统。第三个就是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人们在消费水平、消费理念在迅速的提高,在升级,这些种种的元素加在一起,还有一些软性的要素,就是中国人们生活发展随着消费水平理念的提高,尤其是节假日经济的发达,休闲、娱乐已经成为人们维持城市与自然,科技与文化,包括追求物质与精神的一个平衡的最好的重要的场所。在国外不仅有人均GDP这样一个指数,还有一个指数也是中国目前最匮乏的,就是人均幸福指数,城市综合体作为一个城中城,作为人们追求城市生活一个重要的载体、目的地,所提供的综合的环境、多元的公共中心已经成为人们在追求城市化生活中最重要的场所和这样一个集合性的东西,所以这三点原因推动了中国城市综合体快速发展。 但是我们也看到,想做一个成功的城市综合体,也存在着很多系统性的条件和风险。第一个条件就是必须有很好的政府关系。因为能做城市综合体的地段,就是过去最早讲的地段地段地段,都是一个城市的都市的中心、区域的中心、新城的中心,都是稀缺的地段,也是政府形象工程很重要的载体,所以只有很好的政府关系才能拿到很好的城市综合体的地段。 第二个就是资金或者是资本,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商业地产的发展过程中面临最大的困扰就是资金的困扰,因为商业地产在前些年处于两难,原因就是中国的开发商在自有资金杠杆效应下以银行信贷为主体的模式下,缺乏多样化的证券化的融资通道,在这样一个困境下,城市综合体,尤其是商业综合体主流的形态是持有性物业、资产性物业,大型的购物中心、酒店甚至是写字楼,在国际上发展的惯例,包括从运营管理长期经营,如果没有这样一

城市综合体概述

城市综合体概述 1. 城市综合体概述 城市综合体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称为“城中之城”。 1.1 城市综合体的概念 所谓“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什么是城市综合体?它的英文叫HOPSCA,由Hotel(酒店)、Office(写字楼)、Park(公园)、Shopping mall(购物中心)、Convention(会议中心、会展中心)、Apartment(公寓)首个字母缩写组成,一般来说,城市综合体都有超大的空间,都有连贯交错的交通体系将建筑群地下或地上交通和公共空间联结,还有现代高科技交通、通信、保安设施。 大型城市综合体适合经济发达的大都会和经济发达城市,在功能选择上要根据城市经济特点有所侧重,一般来说,酒店功能或者写字楼跟购物中心功能是最基本的组合。 1.2 城市综合体与多功能建筑的差别 多功能建筑是数量与种类上的积累综合,这种综合不构成新系统的产生,局部增减无关整体大局。而城市综合体则是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优化组合,并共同存在于一个有机系统之中。 城市综合体是将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交通等功能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功能复杂而统一的建筑聚落。 目前,重庆已出现了申基会展国际、重庆财富中心、中新·城上城、佳禾钰茂·香港城、中信大厦、华宇·北城中央、重庆喜来登国际中心、重庆万达广场、亚太商谷等10余个城市综合体。 1.3 城市综合体的四大典型特征 特征一:超大空间尺度 城市综合体是与城市规模相匹配,与现代化城市干道相联系的,因此室外空间尺度巨大。

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初探

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初探龚伟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伴随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型房地产开发模式—— —城市综合体开发悄然兴起。虽然城市综合体开发是以“造城”的方式进行房地产综合开发,改变了传统或住宅或商业的单一开发形式属于一种新型的房地产开发模式,但从万达广场、华润万象城等城市综合体开发项目的成功案例中,不难预见,城市综合体开发将会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城市综合体的来源 城市综合体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而逐步产生的,一般认为,城市综合体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所谓“城市综合体”简单讲就是“城中之城”,它是指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交通等城市生活的三项以上功能在空间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补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 工业革命前,主要生产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各生产者之间为了互通有无渐渐形成了“集市”;工业革命带来了机器化大生产,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资本和劳动力源源不断涌进城市,城市的政治优势也逐渐被商业、交通、信息优势所取代,一个商业中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一座城市的发展需要。于是大城市的商业区以城市中心为原点逐渐向四周扩散,这样在非城市中心区就形成了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商业、生产及生活中心,有的甚至发展为相当规模的卫星城,于是作为“城中之城”的城市综合体概念也就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慢慢形成了。 城市综合体开发作为一种新型的房地产开发模式,简言之,就是开发企业不再满足于住宅或者商业的单一功能的开发建设,而是通过整体规划、综合设计建造一座集购物、居住、工作以及休闲等于一体的“新城市”。笔者认为,城市综合体开发除具备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就业、拉动投资等传统房地产开发模式的优势以外,至少还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 一是,城市综合体开发使城市规划、设计更加合理,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增加城市竞争力。传统的开发模式由于每个项目的功能都相对单一,需要若干个项目相互配合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然而若干个项目又不可能同时规划设计、同时开发建设,因此在传统开发模式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程度的规划、设计方面的混乱,而城市综合体开发中,在通盘考虑了开发项目的各种配套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对周边的辐射能力后,才做出整体、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故恰好能弥补传统开发模式的不足。 二是,城市综合体开发有利于迅速打造城市商业中心,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新地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城市综合体开发一般采取商业房产为基础,带动住宅、公寓、商务办公,辐射交通、通讯、技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模式,往往在规划之始就确定了综合体项目的商业特色,细分了市场客户群体。因此,城市综合体开发完成之后很容易就迅速成为城市的新地标。例如,广州的万达广场、深圳的华润万象城等,一投入使用就迅速成为了该城市的新地标。 三是,城市综合体开发还有利于缓解城市 的

二三线城市综合体运营盈利模式与案例分析定稿版

二三线城市综合体运营 盈利模式与案例分析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二三线城市中小规模城市综合体快速盈利模式与案例解析 主讲人:吴永康北京天安伟业董事长 北京天安伟业董事长 北京华联商厦副总经理 多年的商业地产经验 服务全国30多个城市100多个项目 浏览提示 1、建议浏览时,点击文件标题栏的“视图”,对“显示/隐藏”栏的“文档结构图”选框进行勾选,以便快速定位和浏览特定章节的内容; 2、该内容仅供参考。 吴永康:今天,有机会跟大家同探讨国内二三线城市商业都市综合体的一些现状、发展和生意模式,我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本人40不惑,十六五年的职业生涯,应该蛮多元化。在开发商工作过,做过甲方,也在零售行业从事管理工作多年,更重要的是,现在是服务方,作为乙方来为在座各位服务的企业进行支持服务,我们这样的团队跟在座很多建筑设计公司、广告推广公司等等都有密切的合作,今天与大家交流起来会比较的直接。

给各位描绘一下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或者都市综合体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生意模型,我们开发的一些要点,我们的规划设计一些要点等等,更多的我们希望能够从两个层面来剖析二三线城市大家服务的开发项目的一些点。 一、前言 我们也比较一下很流行北上广深一些都市综合体的成功或者失败经验教训,与二三线城市有什么不同。我们更多的从案例分析,来看到二三线城市目前都市综合体发展的瓶颈或者发展的无奈,或者发展的机遇。今天提供的所有二三线城市案例,都是我本人亲自操作过的,也是有亲身感受。目的是希望大家通过上午的交流,了解二三线城市都市综合体的发展未来,以及作为开发商或者建筑设计公司,或者商业团队,我们的使命是什么?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是有区别的,很难简单的把二三线城市的明天认为是北京的今天,有的时候不见得如此,各个地方的人文、文化、价值观等等都是不尽相同的。 今天跟各位分享的二三线城市都市综合体的情况,可能更多的适合于北方城市,我看到一些同事来自于湖南或者南方,不是说没有借鉴的作用,但是中国太大了,南方和北方差异也非常之大,不见得能完全照单全收。比如距离100公里左右的唐山、秦皇岛都有很大的差异,这都是要实事求是的,不是简简单单的跟风,万达怎么做,我们就跟风做,我们学不了万达。最近有一本书《海底捞你学不会》,很多东西不能照搬召做,根据实际情况来发挥。 跟各位探讨一下国内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及都市综合体的发展现状,然后再讲讲国内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商业地产及都市综合体的生意模式与盈利模型。

城市综合体及其开发模式

【商业地产】城市综合体及其开发模式 城市综合体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而逐步产生的,一般认为,城市综合体起源于上世纪 70年代的美国。 所谓“城市综合体”简单讲就是“城中之城”,是指将城市中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交通等城市生活的三项以上功能在空间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补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 促成因素 1.旧城改造(a.商圈扩大与再生 b.城中村改造) 2.城市框架拉大 3.交通体系完善 4.土地价值上涨 5.城市居民需求 产品构成 从综合体HOPSCA的英文字面表现来看,产品构成主要包含H-hotel(酒店)、O-office (写字楼)、P-park(生态公园)、parking(停车场)、S-shopping mall(购物中心)、C-club(会所)、couvention(展览)、A-apartment(公寓)等,各产品间互动、互助、互补。 功能组合 包括商业、办公、居住、酒店、展览、餐饮、文化、娱乐、交通、健康、旅游、休闲、科技、教育培训、商务、会议等多重功能。 项目类型 按位置划分为:商圈型、CBD型、邻里型、新区型、交通型、城郊型;

按规模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 按形状划分为:点式、线式、板式; 按品种划分为:商业为主体、办公为主体、住宅为主体、酒店为主体、多元型主体、均衡型; 开发要求 大型城市综合体建筑必须拥有齐备的生活系统:集公园、公寓、商场、写字楼、餐饮、休闲、娱乐、会所于一体,其开发要求相对比较严格。 首先,它属于综合性物业,由于对其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有特定的要求,所以一般分布于城市中心或次中心地区,这样才能获得足够大的开发地块,以保证有足够的空间实现低密度的建筑模式。 其次,大型城市综合体必须拥有大面积的绿化作为其营造园林景观的基础。 再者,城市综合体与城市的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切都需要与城市其他区域之间有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作为纽带,保证在综合体内的办公人员、居民、消费者的便利性。最后,为满足城市精英阶层的居住。、消费、休闲、娱乐、社交等多种形态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大型城市综合体建筑必须拥有齐备的生活系统,其中一般具备一定规模的大型购物中心、星级酒店与国际化写字楼。 属性空间 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投资模型,其自身拥有四重主要的属性空间: 1.可售部分可回收现金流 2.持有部分拥有稳定的租金回报、收益 3.若企业开发多个综合体项目,当租金回报达到一定水平,资产包达20-30亿,即可作为上市IPO借壳上市 4.资产可作为银行的贷款抵押 开发模式 城市综合体的开发模式大致可分为四类: 模式一:酒店、写字楼、商场、公寓等各种功能均衡发展的模式

购物中心的运营模式

购物中心的运营模式 购物中心的运营模式提要:住宅地产的关键词可以用“卖”来概括,而商业地产的关键词是“租”。以购物中心的运营为例,如果企业把购物中心“剁碎”销售,保留一些“最不值钱”的综合超市等 购物中心的运营模式 在住宅地产发展低谷期,商业地产成为开发商眼中的香饽饽。但由于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在盈利模式上的巨大差异,真正能把商业地产做好的企业凤毛麟角。在日前召开的“亚洲购物中心协会2012商业房地产博览会暨中购联中国购物中心国际论坛第十届年会”上,购物中心的发展前景及运营模式成为业界专家的热议话题。 购物中心“卖商铺”模式难成功 “中国能真正把商业地产运作好的企业非常少。”商业地产的产品性质和经营团队的管理、运营方式直接关系着商业地产发展的全部命运。 住宅地产的关键词可以用“卖”来概括,而商业地产的关键词是“租”。以购物中心的运营为例,如果企业把购物中心“剁碎”销售,保留一些“最不值钱”的综合超市等,在以后的商铺布局、规划、管理等方面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 “国内企业把商铺卖掉后还能运营好的企业几乎没有。

有部分企业把商铺卖掉后进行返租,我们需思考企业为何会有返租这种行为。一是商铺不好卖,二是企业想以高价把商铺卖出。如果企业承诺以8%-10%的高回报率进行返租,那么我们要反问一句,如果回报率可以达到这么高,企业为何不自持而要出售?” “只租不售”是商业地产最基本的规律,如果企业一定要逆势而行,成功的可能性几乎很小。“有的企业可能坚持以出售商铺回笼资金,但我们必须思考一个企业如果要依靠这种方式‘找钱’,说明它没有运作这个项目的能力和资本。没有能力和资本做这件事,即便前期回笼了资金,在后期运营时还需要更多资金治疗卖铺‘后遗症’。这时他们不仅会面临资金的问题,还有产权、市场、商场定位等问题。”把购物中心拆分销售,势必会面临很多问题,如果一个企业不具备解决问题的完备能力和雄厚资本,那么将一个完整的购物中心割裂出售肯定是不明智、不可取的行为。 购物中心呈“加大”化趋势 作为商业地产的规划、管理和运营者,侯为民对商业地产的理解显得更加全面和宏观。 目前国内商业地产开发的过程中,普遍呈现出两个趋势,一是单一地块的量在加大,二是单一地块内商业的规模也在加大。“现在普遍出现一些百万平方米以上体量的盘,商业的体量也达到几十万平方米。”目前他所在的公司也正

城市社区商业综合体开发和运营的影响因素研究

城市社区商业综合体开发和运营的影响因素 研究 周刚华钱放王卉 2012-12-17 17:48:35 来源:《中国房地产》2012年第11期(学术版)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建居住区大量涌现,需要大量社区商业设施配套来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城市社区商业综合体应运而生。本文在对国内8个典型社区商业综合体详细调查的基础上,从区位选择、功能布置、业态组合和经营方式等方面研究影响城市社区综合体开发和经营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我国建设城市社区综合体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商业综合体,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商业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有些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建设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伴随着我国城市新建小区数量的不断增多和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城镇居民对社区商业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目前许多城市社区商业仍然存在社区商业设施不足、网点布局不合理和服务功能单一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城镇居民基本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因此,加快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商业是满足城市居民消费、改变城市面貌、扩大劳动就业、提升我国城市商业现代化和综合竞争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迫切要求。 城市社区商业综合体作为社区商业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采用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进行招商和统一经营管理”的“三统一”建设经营管理方式,不仅满足了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而且还创造了良好的购物环境,为社区居民提供

了很大便利。由于其商业带动效应强,容易凝聚人气,已经成为社区商业的一大亮点。这种集中的、一站式的消费特点,改变了我国传统社区商业“小而散”的形态,解决了沿街底商与社区居民的矛盾,是未来城市社区商业发展的主流形式。因此,研究影响城市社区综合体开发和经营的主要因素,对我国社区商业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 我国社区商业综合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建设起步较晚,近十几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新建小区大量增加,需要新型的、大量的社区商业与之配套,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建设才慢慢开始引起开发商重视,特别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社区商业综合体发展较为迅速,取得了不小成果,出现了许多经典案例。总体来看,我国目前社区商业综合体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1 规划上不够重视,社区商业综合体建设无序 社区商业综合体主要以区域和周边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是一种新型的社区商业形态。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比较重视中心城区商业的发展,社区商业往往不被政府有关部门所重视。一些城市对中心城区商业综合体的建设和管理都有明确和详细的规划,缺乏对社区商业综合体建设和管理规划,从而使得新建居民小区和旧城改造小区的商业综合体建设缺少足够的依据,建设和管理呈现无序状态。 一些地方政府与商业主管部门对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建设以开发企业为主,相信市场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甚至对社区商业综合体的布局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城市综合体现状与发展及案例解析(世联)

蓬勃发展,问题频现
——城市综合体现状与发展及案例解析
中国房地产市场服务的第一选择


1. 2. 3. 4.

包括已知正在规划的成都市的城市综合体共有115个,总体量达到了6000万平米,成都市综合体数量已排 在全球第三位。大部分的区域中心城市综合体均存在前期调研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超前城市发展、拆 零销售、定位过高、招商困难等等方面的问题。 摒弃住宅的开发思想,采用全生命周期的思想开发运营城市综合体。项目选址不仅是关注“地段、地段、 还是地段”,还应坚持“客户、客户、还是客户”。这需要掌握四个原则“最短时间原则、区位易达性原则、 聚集原则、接近购买力原则”。 必须根据可能的功能组合确定完善的调研内容和流程。重点应该是对区域零售业结构、消费者、竞争对手 的深入调研。基于调研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消费者定位是核心,项目的战略目标应该是项目长期持续经 营和增值。项目差异化定位的核心是功能及经营上的差异化,而非简单的外立面的差异化。 业态的组合模式有三种:以超市为主的规模相对小的社区型的购物中心的组合模式、以大型主力店为主的 模式,第三种是由多个主题馆组成,没有主力店的模式。业态组合的核心思想包括保证主力店的条件下, 将租金贡献度高的业态安排在更好的位置;人流贡献度和租金贡献度相结合,不可偏废;招商时最好引进 20%至40%的新品牌,实现有效的差异化。
5.
招商应坚持统一招商,统一管理的原则。招商的五大核心要诀包括:1、进行商家调研时既开始进行预招 商;2、准确的前期规划是成功招商的基础,3、项目招商最好由专业机构全程操作,4、品牌资本、品牌 同盟是成功招商的保证;5、成功招商的关键在于成功的沟通。有效的五大招商策略包括:运用租金抽成 策、签定知名主题商店、完整的行销推广计划、顾客导向的商品架构、拥有专业团队指导行销策略。
6.
大型城市综合体地产项目开发提倡专业团队,统一管理分散经营。在三年的培养期内做到收支平衡。根据 经营商家销售贡献度、租金贡献度、管理配合度以及品牌等级形象度,四个指标进行综合评议,实行奖励 和汰换机制。
中国房地产市场服务的第一选择
2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运营和管理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运营和管理 “城市综合体的运营和管理”这个题目非常好,抓住了城市综合体发展最关键的问题,也是大家目前最忽视的问题。我昨天下了飞机,第一件事就是到万象城去考察,万象城项目的开业,预示着杭州城市综合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水平。 大家知道,其实杭州引起全国的关注,就是政府提出了一百个城市综合体,引起了业界的振动,也引起了我们密切的关注。但是坦率讲杭州目前没有建成一个运营非常成功的全国样板城市综合体,但是我刚才听了建委的杨主任讲有这么多项目在策划中,19个已经在开发运营中,35个在规划设计中,还有40个在策划中,未来杭州城市综合体对中国城市综合体的发展会带来哪些想象,非常值得期待。 实际上城市综合体这些年为什么引起全国的风起云涌的追逐,尤其是以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为主导的模式风靡中国,有三大原因,第一个,政府为什么要做城市综合体,因为城市综合体集聚的功能,我们可以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说成是是一个围棋盘,城市综合体就是围棋的眼,每个眼做活了,就会变成一个城市的商业中心、商圈、城市副中心、城市新城中心,变成人们工作、生活、娱乐、休闲、旅游一体化的城中城,这就是城市综合体为什么有魅力,地方政府愿意做城市综合体无非几个原因,因为城市综合体涵盖着酒店写字楼、展览、立体的交通系统,功能体现城市的名片,城市的形象,而且一个大型的城市综合体拉动的区域的升值、城市的繁荣,成为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非常重要的一个载体。 开发商为什么愿意做城市综合体,因为城市综合体是中国房地产开发一个微缩版,涵盖了等等房地产和城市发展的延续,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在中国商业地产中长期开发运营缺少金融品种的前提下,是个最好的资金产品循环的一模型,因为住宅销售产品回笼的资金可以支持持有型物业的长期经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城市综合体地标性、形象性,集聚性和规模性,也是开发商与地方政府博弈中一个很重要的砝码。 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历史,真正进入商业地产的时代是02年,城市综合体的历程也就不足五年,我们现在已经诞生了中国的主流开发商,像万达、宝龙、华润、中粮地产,包括商业地产转型的二八和七三比例都把城市综合体作为唯一甚至是主要的商业产品模型,可以看到城市综合体在中国房地产发展,尤其是未来的城市化进程当中到起到一个什么样的重要作用。

城市综合体的发展过程分析

理论探讨 随着时代前进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已由原来的简单聚集、粗略规划、简单分散的建设模式,转向有序规划、产业聚合、功能互补的综合模式[1]。亦即集多种城市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又称HOPSCA,是将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交通等城市功能之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与城市的交通、环境、发展相协调的一种开发模式。可以说,城市综合体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一、西方城市综合体的发展 (一)城市综合体的起源:建筑综合群 从城市产生之时起,城市化进程就已经开始。然而,农耕时代的本质决定了早期的城市主要是小商小农和少数的手工业者在城市空间的聚集,导致城市产业结构简单,城市规模普遍较小,城市性质、功能单一,对外辐射能力较弱,人口聚集能力不快。在早期城市化进程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仅在某些较为先进的大城市,出现了一些类似于现代都市综合体的建筑群,如古希腊的阿索斯广场、古罗马的卡拉卡拉浴场。 (二)现代城市综合体的雏形:单功能综合体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工业化所要求的人力、资本、技术的聚合,使城市这种最适合的发展模式脱颖而出。至此,传统城市以家庭经济为中心的城市格局被打破,城市结构和规模都发生了急剧的改变。 同时,由于城市中拥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社会服务保障制度,较高的薪金待遇,这一切都吸引着来自乡村的农民大量涌进城市寻找机会,随之而来的便是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由此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犯罪率上升等一系列被称之为“城市病”的问题开始浮现。为了根治“城市病”,19世纪末以功能主义和机器美学原理为基础的城市理论应运而生。到20世纪20年代,在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的倡导下,城市逐步脱离古典主义传统,向功能主义形体化方向迈进[7]。 城市开始出现功能分区的综合体: (1)大型公寓或住宅区的出现。由于城市的扩张速度远远赶不上城市居民的增加速度,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不断上升,再加上当时功能主义形体规划观为主流思潮的影响,西方社会开始出现“邻里单位模式”,以改变工业革命后住宅街坊中的拥挤、恶劣的居住环境,典型如法国马赛公寓。 (2)工业办公区的出现。这是由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工厂数量的需求增加导致的,以芝加哥的办公区为典型。这种办公综合体多是大楼的底层和裙楼做商业零售,塔楼部分是宾馆和办公用房,将多种功能和形式结合在一栋建筑中,满足市中心工作人员和游客的购物、餐饮和住宿等要求。 功能分区原则虽然能很好地协调各部分的比例,防止城市功能的混乱,却易使城市发展偏向单一化,导致了当时城市发展计划中贬低“高密度、传统街坊和开发空间的混合使用”,从而破坏了城市的多样性。不同空间的单一化分割,相互间缺少内在的必要联系,不但没有创造出新的城市空间秩序,反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城市整体的混乱,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自我更新产生严重制约。 (三)二战结束后城市综合体的缓慢发展 1945年二次大战后,由于工业化和商业的迅速发展,相应的城市化速度也日益加快,许多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平均达60%以上。“城市病”更加严重,市中心区聚集了大量的低收入者,人们开始认为城市特别是市中心区不再适合居住。另一方面,汽车工业得到长足发展,中产阶级普遍拥有私人汽车,大量高速公路的修建也使驾车出行十分方便快捷。同时婴儿潮也使得人口迅速增加,人们不得不到城市中心区之外寻找新的居住地点,这时环境幽雅开阔、空气清新、交通便利的城市郊区成为首选。西方许多大城市开始出现郊区化趋势。 郊区化趋势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如大批企业开始到郊区投资建厂、零售业外迁、城市空心化现象等,但最主要的还是开始出现了商住结合型综合体,由于中产阶级搬到郊区居住后,强烈要求从各方面提高生活舒适度,城市郊区的综合体开始与步行商业街结合起来,如美国的休斯顿长廊(The Galleria Huston)。 然而,由于大量的城市高收入人口外流,分散到城市周边,却并没有形成一个中心区或城市新区,同时还带走了城市的商业和服务业,城区中主要居住者都是低收入阶层,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致使了城市的衰落,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严重阻碍。 另外,“邻里单位模式”也开始出现弊端。这种模式虽然简化了居住空间的组织要素,抽取了组织结构中最有效的表象成分,却忽略或舍弃了与人的居住生活对应的含混复杂的内在机理[6]。当社会从满足量的需求转变为提高质的水平时,这种简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就鲜明地显现出来。因此,1960年以来,西方学者不断反思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理论以及在这一理论背景下产生的诸多理念,并进而倡导以社区理论取代邻里单位模式作为居住空间塑造的理论依据。社会开始出现了顺应人生活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讲求城市结构的多重性、功能的复合性、适当的高密度和功能混合等思潮。 总之,这个阶段的经济发展、建筑成熟、价值思考为城市综合体后来发展的盛行奠定了基础。 (四)现代城市综合体的盛行:20世纪70年代至今 70年代的石油危机引发了西方国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多方面新的矛盾与冲突。人们开始反思城市复兴与城市中心区的价值。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多样性城市回归的潮流,主要形式如购物中心、早期历史建筑的改建开发、组合多功能的城市综合体、城市区域的重新规划等。许多城市的中产阶级也开始重新回到市中心。城市对繁荣与活力的追求,成为城市综合体开发建设的催化剂。 另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使得劳动密集型生产逐渐被知识密集型生产所代替,这为城市生产、生活、居住的空间融合奠定了物质基础。市中心大量集中的第三产业人口为城市综合体提供了持久的支持力。 与此同时,技术的进步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从根本上将人们从长时间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现代人由此获得了较过去高2-3倍的闲暇时间。因此,人们开始追求丰富多彩的游憩空间及内容,如求知型的图书馆、业余学校,娱乐型的影剧院、音乐厅、体育场,服务型的商场、餐馆、美容室,休闲型的公园、画廊等。这也为城市综合体的出现提出了客观要求。 居住空间的构建模式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国外大城市中大量出现了混合居住区、整体式小区等,即在居住空间中融入多种城市职能,比如办公、小型工业、多种服务设施,同时将多种功能立体化地进行组织。 城市综合体开始在西方国家大量兴起,例如法国巴黎的拉德芳斯、加拿大多伦多的伊顿中心、日本东京的六本木等。 二、中国城市综合体的发展 按照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国的城市化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4]: (1)1949年前。我国城镇体系职能组合结构自古是以行政中心城市为基础,另外,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决定了此时期的中国只能是缓慢的城市化。 (2)1949年至1978年,中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和农村集镇发展萎缩。 (3)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乡户籍制度等政策的调整,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吸纳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带动了小城镇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4)2000年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迈入快速发展阶段,并成为带动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增长新的动力,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已接近46%。 然而,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整体的缓慢,城市综合体的出现大大晚于西方发达国家。 (一)中国早期的建筑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的发展过程分析 曾 月 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摘 要】城市综合体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近几年来,城市综合体已在我国很多大城市开始盛行。本文以城市化历程作为背景,分别追溯了西方国家和中国的城市综合体的起源和发展,揭示了产业革命、城市化和城市综合体之间的逻辑发展关系,以及城市综合体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 城市化 发展过程 2011. 01241

城市综合体运营模式分析

城市综合体运营模式解析 城市综合体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个,体量巨大、投资额高、开发周期长。刘总刚刚发言里也说到,现在都是大型综合体的大盘时代已经来临,几十万方是小型综合体,大一点的一两百万方,甚至于数据里面有七百万方甚至更大体量的综合体,应该说这么大的体量的项目,相应的投资额也非常大。从十亿,几十亿,甚至到几百亿的投资,比如说成都新世纪环球中心,一百多万方,整个投资额是200多个亿。开发周期长,对于城市综合体或者是商业为主的综合体,短一点的时间四五年,长一点的时间可能要十年的时间。比如说广州泰谷前后十年的时间,把城市综合体完成。这是第一个方面的特点。 第二个方面,土地的集约化、本身综合体的开发强度比较高,在比较小的地块上比较高的容积率比较高的强度来开发。相应也导致综合体的密度比较大。还有它是高科技设施的集成,其实现在的综合体的项目已经不仅仅是水泥加玻璃,这里面有很多新的技术新的材料的运用,比如说技术材料、安保,它的机电设备,都是一些最新的技术的应用。 第三个方面,就是城市综合体的物业类型比较多,三种、四种、五六种的物业类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功能,在进一步的走向复合化。现在的城市综合体不仅仅是我满足居住、商业服务、办公酒店,往往把很多城市的功能都集合进来,比如说交通枢纽,一些城市的综合体本身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跟公交站跟地铁,比如说在香港,甚至跟机场大巴、机场的快线都有很好的结合,本身就是交通的枢纽,包括文化演艺的设施,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展览会议的功能,包括大型广场,等等市政的设施也都集合到综合体里面,综合体的功能越来越复合。最后导致整体的运营非常复杂。 我想讲运营内容之前,需要看看综合体这个产品所具备的特点。大家了解了这个综合体的情况之后,发现综合体不是一般人可以玩的产品类型。但我们恰恰看到了,刚刚刘总介绍的,21个重点城市里面,综合体的数量包括增长的速度,包

开发城市综合体的流程

【专题9-2】开发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流程 城市商业综合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开发过程中,受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开发规模大、投资大,而且涉及专业众多的影响,对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开发经营较普通项目要求更高。因此其开发与经营过程中也与一般房地产项目开发迥然不同。 一、城市商业综合体定位定位是项目开发中最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城市综合体专案,它决定项目的发展方向、开发模式、开发节奏、营销策略、效益水平,为项目的规划设计、开发策略、资源整合、营销规划工作提供依据。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定位与**单体项目不同,主要包括整体项目的定位与各功能物业的分项定位两大部分。 例如,英国伦敦码头区再造项目所处城市伦敦,是国际大都市,在国际金融业具有巨大影响力,因此,码头区再造项目定位为国际金融、商务商业区。在城市商业综合体整体定位的前提下,开展综合体项目内各类物业的分项定位。 1.项目的整体定位 项目的整体定位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项目发展面临的城市背景、区域背景、行业背景、文化背景、项目本身先天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其结果与项目团队整体管理运作水平密切相关。 在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整体定位时需要重点强调项目的主题理念,独特的主题理念是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的灵魂。在信息化社会,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在一个集商务、休闲、购物等多功能的项目内,个性化与情感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因此,根据不同物业消费者的不同需要、消费心理特点、区域文化及不同功能物业的发展趋势,还需要为城市商业综合体确定一个整体主题形象定位。在统一的形象定位中,在空间处理、环境塑造、形象定位、与城市商业综合体内外的有机联系方式等方面对城市商业综合体进行一致性表 现,使其真正起到都市文化中心的作用。 2.城市商业综合体分项定位 在城市商业综合体分项定位中最重要的是体量(规模)研究与商业研究。 1)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定量研究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定量研究主要是研究不同物业的体量与规模。其主要物业通常包括:商务物业、零售商业、娱乐休闲、居住物业及公共设施的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城市商业综

儿童综合体项目前期分析

儿童综合体项目前期分析 一、行业分析 (一) 中国儿童体验馆行业发展喜忧参半 虽然目前儿童职业体验行业在中国已渐成气候,但行业整体发展水平却并不尽如人意,绝大多数场馆目前尚未解决生存问题,大都处于亏损或盈亏持平状态。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和经营者自身的种种问题,让这个“儿童驱动消费”的新商业模式遭遇尴尬。 报告引言:中国的儿童消费市场是个不断增长的巨大市场。目前,我国14岁以下儿童已接近3亿,其中生活在城市的儿童超过了1亿,儿童消费支出已占整个家庭收入的25%。并且儿童越来越多地参与家庭决策和影响服务消费。儿童主题业态正成为购物中心的新主力店和家庭式消费的带动力量,而且也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主题购物中心。 1. 儿童主题商业优势凸显 目前,广州、北京、上海、武汉、成都五大城市,每月的儿童消费额近40亿元,全国儿童消费市场未来存在约2万亿元的潜在动力,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儿童经济成为商业地产的下一个热点并非不可能的事。伴随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深入,“4+2+1”的家庭结构逐渐成为社会主流,孩子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优生优育的观念变得深入人心。对于商业地产而言,儿童

商业还是一个新力军。功能单一的经营模式已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儿童一站式消费将成趋势。 2. 儿童职业体验馆弥补了中国教育的缺失 儿童职业体验场馆是一类新兴的儿童娱教服务商业地产项目。自2008年杭州Do都城开业标志着中国儿童职业体验行业的诞生,至今为止,已经不再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概念,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教育专家认知,被社会所认可。而儿童职业体验馆也不再是单纯的仅供孩子体验的娱乐场所,儿童职业体验场馆内一般设有模拟各种社会设施,为儿童提供高仿真设施道具、模拟社会环境,使之能够在不同职业体验主题店中扮演各行业成人职业角色。 对于中国家长而言,儿童职业体验馆的出现,是对中国现有教育平台(如学校、培训机构)的补充,它弥补了传统教育方式的缺失,具有使孩子体验社会职业、提早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全新教育功能。 3. 近2亿儿童催生1万亿产业规模 中国家庭的模式是“4+2+1”的模式,政府中国家庭结构是一个倒三角,所有人都围着孩子转,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情况。当然还有很重要一部分,就是消费支出也会围着他转。80%的家庭孩子支出占家庭支出的30—50%,有人预测,整个儿童消费这部分每年的消费规模是1万亿。目前儿童产业上市公司已经达到31家,87%都是在第四波婴儿潮期间产生。据我们了解,到2013年IP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