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容许应力法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法在钢结构设计中的区别(改版)

6容许应力法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法在钢结构设计中的区别(改版)

6容许应力法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法在钢结构设计中的区别(改版)
6容许应力法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法在钢结构设计中的区别(改版)

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在钢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中铁五局集团公司经营开发部肖炳忠

内容提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容许应力法、破坏阶段法、极限状态法、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四个结构设计理论,并且列出了我们经常用的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实用表达式和参数选用,通过对上述两种方法参数的比较,总结出我们在工程施工中临时结构设计的实用办法和注意事项,以期望提高广大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设计水平的目的。

1、前言

我们在钢结构设计中经常用到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有些没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在设计计算中经常将二者混淆,因此有必要将两种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介绍和比较,供广大技术人员参考。

2、四种结构设计理论简述

2.1、容许应力法

容许应力法将材料视为理想弹性体,用线弹性理论方法,算出结构在标准荷载下的应力,要求任一点的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容许应力。材料的容许应力,是由材料的屈服强度,或极限强度除以安全系数而得。

容许应力法的特点是:

简洁实用,K值逐步减小;

对具有塑性性质的材料,无法考虑其塑性阶段继续承载的能力,设计偏于保守;

用K使构件强度有一定的安全储备,但K的取值是经验性的,且对不同材料,K值大并不一定说明安全度就高;

单一K可能还包含了对其它因素(如荷载)的考虑,但其形式不便于对不同的情况分别处理(如恒载、活载)。

2.2、破坏阶段法

设计原则是:结构构件达到破坏阶段时的设计承载力不低于标准荷载产生的构件内力乘以安全系数K。

破坏阶段法的特点是:

以截面内力(而不是应力)为考察对象,考虑了材料的塑性性质及其极限强度;

内力计算多数仍采用线弹性方法,少数采用弹性方法;

仍采用单一的、经验的安全系数。

2.3、极限状态法

极限状态法中将单一的安全系数转化成多个(一般为3个)系数,分别用于考虑荷载、荷载组合和材料等的不定性影响,还在设计参数的取值上引入概率和统计数学的方法(半概率方法)。

极限状态法的特点是:

在可靠度问题的处理上有质的变化。这表现在用多系数取代单一系数,从而避免了单一系数笼统含混的缺点。

继承了容许应力法和破坏阶段法的优点;

在结构分析方面,承载能力状态以塑性理论为基础;正常使用状态以弹性理论为基础;

对于结构可靠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还没法给予明确回答。

2.4、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该方法的设计准则是:对于规定的极限状态,荷载引起的荷载效应(结构内力)大于抗力(结构承载力)的概率(失效概率)不应超过规定的限值。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特点是:

继承了极限状态设计的概念和方法,但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结构的功能函数和极限状态方程式,及一套计算可靠指标和推导分项系数的理论和方法;

设计表达式仍可继续采用分项安全系数的形式,以便与以往的设计方法衔接,但其中的系数是以一类结构为对象,根据规定的可靠指标,经概率分析和优化确定的。

3、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实用表达式

3.1、容许应力法的实用表达式及容许应力计算规定

1)容许应力法的实用表达式为:

σ≤[σ]

式中:

σ——结构在标准荷载下的应力;

〔σ]——材料的容许应力,是由材料的屈服强度,或极限强度除以安全系数而得。

2)《桥规》规定热扎钢材基本容许应力的安全系数采用1.7,铸钢基本容许应力的安全系数采用1.85,这是根据多年经验规定的,没有用概率方法来计算合理的安全系数。

轴向容许应力[σ]=σs/k

弯曲容许应力[σw]=1.05[σ]

剪切容许应力[τ]=0.6[σ]

端部承压容许应力(磨光顶紧)=1.5[σ]

其中:σs为钢材的屈服强度。

3)《工民建钢结构设计规范》TJ17-74从结构极限状态分析计算。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分析计算时,采用荷载系数K1、材料系数K2,和调整系数K3组成的安全系数体系。

轴向容许应力[σ]=σs/(k1K2K3)=σs/k

荷载系数K1考虑荷载的变动性,恒载的变动性小,K1大约为1.1~1.2,活载变动性大,K1大约为1.2~1.3,TJ17-74中取平均值K1=1.23。

材料系数K2考虑钢材强度指标的变动性,A3钢取K2=1.143,16Mn钢取K2=1.176。

调整系数K3考虑荷载的特殊变异及特殊工作条件等因素,如果荷载系数K1的实际平均值超出1.23达5%以上,就取大于1的调整系数K3;对于施工脚手架,根据经验取K3=1.1左右;情况不特殊时K3=1.0。

TJ17-74中安全系数是按半概率法分析的,只在定材料系数K2时进行了统计和概率计算。

A3钢的安全系数K=K1K2K3=1.23×1.143×1.0=1.41

16Mn钢的安全系数K=K1K2K3=1.23×1.176×1.0=1.45

弯曲容许应力[σw]=[σ]

剪切容许应力[τ]=0.6[σ]

端部承压容许应力(磨光顶紧)=1.5[σ]

3.2、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实用表达式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规定,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进行强度和稳定性设计时,极限状态设计实用表达式为:

式中:

γ0——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的结构物可分别取1.1、1.0、

0.9;

γG——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一般采用1.2,当永久荷载效应对结构构件承载力有利时,宜采用1.0;

γQ1,γQi——第一个和其它第i个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采用1.4,当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大于或等于4KN/m2时,其分项系数取1.3;

G K——永久荷载的标准值;

Q1k——第一个可变荷载的标准值,该可变荷载标准值的效应大于其它任意第i个可变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Q iK——其它第i个可变荷载标准值;

C G、C Q1、C Qi——永久荷载、第一个可变荷载和其它第i个可变荷载的荷载效应系数,

即由相应的单位荷载在结构构件内产生的内力;

ψCi——第i个可变荷载组合系数,当风荷载与其它荷载组合时,采用0.6,其它情况采用1.0;

R(·)——结构构件的抗力函数;

γR——结构构件抗力分项系数,其值应符合各类材料的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把屈服强度的标准值除以钢材抗力分项系数1.087,

得钢材的强度设计值。

f K——材料强度的标准值;

a K——几何参数的标准值。

上式可改写为容许应力法相似的表达式:

式中:

σGd——永久荷载的设计值G d在结构构件截面或连接中产生的应力,而G d=γG G K;

σQ1d——第一个可变荷载的设计值Q1d在结构构件截面或连接中产生的应力(该应力大于其它任意第i个可变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应力),而Q1d=γQ1Q1k;

σQid——其它第i个可变荷载的设计值Q id在结构构件截面或连接中产生的应力,而Q id=γQi Q ik;

f——结构构件和连接强度的设计值;f=f K/γR;

其它符号意义同上。

4、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实用表达式计算结果比较

式中,左端引入了结构重要性系数γ0;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第一个和其它第i个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1,γQi,第i个可变荷载组合系数ψCi,如果将荷载系数、荷载组合系数统一取一个综合系数γh,则γh<1.4;右式中f=f K/γR;

上式可变换为

γ0γhσ≤f K/γR

再变换为σ≤f K/(γ0γhγR)

上式与容许应力法的表达式σ≤〔σ〕=σs/k相似

f K、σs均表示钢材的屈服强度,f K=σs

上式中γ0≤1.1,γh<1.4,γR=1.087

则γ0γhγR<1.0×1.4×1.087=1.67,与《桥规》中的K=1.7基本相等,比TJ17-74中A3钢的安全系数K=1.41和16Mn钢的安全系数K=1.45要大,也就是说,如果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中,取γ0=1.1,γh=1.4,γR=1.087,其安全储备和《桥规》中的容许应力法基本相同,而比TJ17-74中的容许应力法要大,因此我们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取γ=1.1,γh=1.4,γR=1.087进行设计计算是偏于保守的。

5、结论

1)《桥规》考虑活载发展的需要而预留活载发展系数,其值接近1.2,采用《桥规》设计临时结构是偏于保守的。

2)我们在工程施工的临时结构设计中,可采用容许应力法或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对于一般结构可采用容许应力法TJ17-74中规定的容许应力,或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中取γ0=1.0、γh=1.3;对于重要结构可采用容许应力法《桥规》中规定的容许应力,或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中取γ0=1.1、γh=1.4。按上述两种方法设计,效果等同。

3)在基层技术人员设计计算中,有时将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混淆,在将设计荷载取标准荷载按容许应力法计算时,而错误地把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中的材料强度设计值认为是容许应力法中的容许应力。

4)在设计中应牢记容许应力法的设计荷载等于荷载标准值组合,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设计荷载是荷载标准值与结构重要性系数、荷载分项系数、可变荷载的组合系数的一个组合值,其值大约介于1.30~1.54倍荷载标准值之间;而材料的强度设计值约为《桥规》中规定的容许应力的1.56倍,约为TJ17-74中规定的容许应力的1.30倍。

钢结构设计原理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钢结构设计原理》第一章至第三章第5节(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钢材所含化学元素中,均为有害杂质的一组是( C) A、碳磷硅 B、硫磷锰 C、硫氧氮 D、碳锰矾 2、钢材的性能因温度而变化,在负温范围内钢材的塑性和韧性(B) A、不变 B、降低 C、升高 D、稍有提高,但变化不大 3、在钢结构设计中,认为钢材屈服点是构件可以达到的(A)。 A、最大应力 B、设计应力 C、疲劳应力 D、稳定临界应力 4、钢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是因为(C)。 A、钢材的强度高 B、钢结构的质量轻 C、钢材良好的吸能能力和延性 D、钢结构的材质均匀 5、在低温工作的钢结构选择钢材除强度、塑性、冷弯性能指标外,还需(C )指标。 A、低温屈服强度 B、低温抗拉强度 C、低温冲击韧性 D、疲劳强度 6、进行疲劳验算时,计算部分的设计应力幅应按(A ) A、标准荷载计算 B、设计荷载计算 C、考虑动力系数的标准荷载计算 D、考虑动力系数的设计荷载计算 7、焊接残余应力不影响构件的( B) A、整体稳定 B、静力强度 C、刚度 D、局部稳定 8、在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计算用的荷载(C )。 A、需要将永久荷载的标准值乘以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B、需要将可变荷载的标准值乘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C、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都要乘以各自的荷载分项系数 D、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都用标准值,不必乘荷载分项系数 9、为提高对接焊缝的容许应力幅应采取下列哪项措施(A ) A、对焊缝进行加工,磨平处理 B、提高钢材强度 C、提高焊条抗拉强度 D、改变作用的应力幅 10、钢材的冷弯试验是判别钢材( C)的指标。 A、强度 B、塑性 C、塑性及冶金质量 D、韧性及可焊性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预应力混凝土梁沿正截面和斜截面都有可能破坏,下面验算这两类截面的承载力。 ① 2.4.1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荷载基本组合表达式按《桥规》式(4.1.6-1) )(1111 00k Q Q k G n i Gi sd M M M γγγγ+=∑= 现以边梁弯矩最大的跨中截面为例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求受压区高度x 先按第一类T 形截面梁,略去构造钢筋的影响,由式x b f A f A f f cd p pd S sd ' =+计算受压区高度x : mm h mm b f A f A f x f f cd S sd p pd 1803.802100 4.221900 33025021260''=<=??+?= += 受压区全部位于翼缘板内,说明确实是第一类T 形截面梁。 2)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跨中截面的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布置见图2-12和图2-17,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合力作用点到截面底边的距离(a )为 mm A f A f a A f a A f a s sd p pd s s sd p p pd 1601900 3302502126060 190033018025021260=?+???+??= ++= 所以mm a h h 184016020000=-=-= 按《公预规》式(5.2.2-3),钢筋采用钢绞线,混凝土标准强度为C50,查《公预规》表5.2.1得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4.0=b ξ。 mm h x b 73618404.00=?=≤ξ 从表2-10序号⑦知,边梁跨中截面弯矩组合设计值m kN M d ?=01.6612,由式子: )2/(0'0x h x b f M f cd d +≤γ )2/3.801840(3.8021004.22)2/(0'-???=+=x h x b f M f cd u )01.66120.1(595.67980m kN M m kN d ??=≥?=γ 可见边梁弯矩最大的跨中截面正截面承载力满足要求。以下为各个截面的验算,见表

极限状态承载力计算

极限状态承载力计算 1)和载效应组合计算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组合(基本组合): 00(1.2 1.4) 1.0(1.210.35 1.413.20)30.90()d Gk Qk M M M kN m γγ=+=-??+?=-? 00(1.2 1.4) 1.0(1.215.20 1.438.83)72.60()d Gk Qk V M M kN γγ=+=??+?= 作用短期效应组合(不计冲击力): 0.710.350.713.2019.59()sd Gk Qk M M M kN m =+=+?=? 作用长期效应组合(不计冲击力): 0.710.350.513.2016.95()ld Gk Qk M M M kN m =+=+?=?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组合(偶然组合,不同时组合汽车竖向力): 10.3588.5898.93()d Gk ck M M M kN m =+=+=? 2)正截面抗弯承载力 ①基本组合 对于矩形截面其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应符合《公预规》式(5.2.1-1)规定: 00()2 ud cd x M f bx h γ≤- sd s cd f A f bx = 受压区高度应符合0b x h ξ≤,查看《公预规》表5.2.1得0.56b ξ=。设0223h mm =可得到: 020*******.90 =0.2230.22322.41000 6.27()121.5ud cd b M x h h f b mm h mm γξ=-- ?-- ?=<= 2s 1000 6.2722.4 502()280 A mm ??= = 其中1000b mm =,0217h mm =,33s a mm =,22.4cd f MPa =,280cd f MPa =。 实际每延米板配10束2根12φ,则222262502s A mm mm =>,满足要求。 ②偶然组合 对于矩形截面其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应符合《公预规》式(5.2.1-1)规定:

钢结构设计原理1

1. 钢结构一般情况下属延性破坏,故总体安全等级为()级 一 二 三 四 本题分值: 5.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二 2. 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简支钢梁在下列哪种受力情况下对应的临界弯矩值最低 全跨匀布荷载 跨中一集中荷载 纯弯矩 任意荷载 本题分值: 5.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纯弯矩 3. 采用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可以显著提高() 构件的强度 构件绕虚轴的刚度 构件绕实轴的刚度 构件的局部稳定 本题分值: 5.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构件绕虚轴的刚度 4. 常用的炼钢炉有()种形式

2 3 4 本题分值: 5.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 3 5. 强度计算时,不考虑截面部分塑性发展的构件是() 轴心受力构件 受弯构件 拉弯构件 压弯构件 本题分值: 5.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轴心受力构件 二判断题 1. 在对接焊缝的拼接处,当焊件的宽度不同或厚度相差4mm以上时,应分别在宽度方向或厚度方向从一侧或两侧做成坡度不大于1: 2.5的斜角 错 对 本题分值: 5.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2. 对于计算疲劳的梁也要考虑塑性的发展 错

本题分值: 5.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错 3. 实腹式压弯构件的板件与轴心受压构件和受弯构件的板件的受力情况相似,其局部稳定性也是采用限制板件宽(高)厚比的办法来加以保证的 错 对 本题分值: 5.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4. 厚钢板常用做大型梁、柱等实腹式构件的翼缘和腹板,以及节点板等 错 对 本题分值: 5.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5. 设计或选用屋面压型钢板时,应考虑风吸力引起截面应力反号的影响,此时,不计入风吸力外所有可变荷载效应的影响,构件自重的荷载分项系数取作1.0 错 对 本题分值: 5.0 用户未作答 标准答案:对 6. 冷弯薄壁型钢系由带钢或钢板经辊轧、模压冷弯或冷拔成型,由于薄壁和截面开展,其回转半径较普通型钢截面要大,比较经济 错 对

承载力极限值、标准值、特征值与设计值的区别

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承载力设计值、特征值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抗力分项系数(一般1.65左右)单桩承载力特征值:=静载试验确定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安全系数2 94桩基规范中单桩承载力有两个: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和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由载荷试验(破坏试验)或按94规范估算(端阻、侧阻均取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该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1.65、1.7,不同桩形系数稍有差别)为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确定桩数时荷载取设计值(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荷载设计值一般为荷载标准值(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1.25倍,这样荷载放大1.25倍,承载力极限值缩小1.65倍,实际上桩安全度还是2(,为了荷载与设计值对应,引入了单桩承载力设计值,在确保桩基安全度不低于2的前提下,规定桩抗力分项系数取1.65左右。所以,单桩承载力设计值是在当时特定情况下(所有规范荷载均取设计值),人为设定的指标,并没有实际意义。 02规范中地基、桩基承载力均为特征值,该值为承载力极限值的1/2(安全度为2),对应荷载标准值。同一桩基设计,分别执行两本规范,结果应该是一样的。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1.25=单桩承载力设计值;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2=单桩承载力极限值; 单桩承载力设计值×1.6=单桩承载力极限值。 “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是两个时代的两个单桩承载力指标,没有可比性。犹如关公和秦琼。 当代的工程师忘了“单桩承载力设计值”这个没有意义的概念吧。 承载力特征值 在地基设计里,大多采用特征值,而不是设计值或标准值。实际上,这里的,同时具备了设计值和的含义。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指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一,为什么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答: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已经破坏不能使用的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还可以勉强使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根据应力达到破坏强度,为了使建筑避免出现这种状态从而进行计算,使建筑数值高于极限承载能力状态的数值。 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要计算那些方面?? 答:1作用效应组合计算;2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3斜截面承载力计算;4扭曲截面承载力计算;5受冲击切承载力计算;6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三,1作用效应组合计算所用到的公式及其作用: 其效应组合表达式为: ) (2 111 00∑∑==++=n j QjK Qj C K Q Q m i GiK Gi ud S S S S γψγγγγ 跨中截面设计弯矩 M d =γG M 恒+γq M 汽+γq M 人 支点截面设计剪力 V d =γG V 恒+γG1V 汽+γG2V 人 2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所用到的公式及其作用:

(1)T形截面受弯构件位于受压区的翼缘计算宽度,应按下列三者中最小值取用。 翼缘板的平均厚度h′f =(100+130)/2=115mm ①对于简支梁为计算跨径的1/3。 b′f=L/3=19500/3=6500mm ②相邻两梁轴线间的距离。 b′f = S=1600mm ③b+2b h+12h′f,此处b为梁的腹板宽,b h为承托长度,h′f为不计承托的翼缘厚度。 b′f=b+12h′f=180+12×115=1560mm (2)判断T形截面的类型 设a s=120mm,h0=h-a s=1300-120=1180mm;

mm N M mm N h h h b f d f f f cd -?=>-?=- ??='- ''60601022501000.2779) 2 115 1180(11515608.13)2(γ 故属于第一类T 形截面。 (3)求受拉钢筋的面积A s mm h mm x x x x h x b f M f f cd d 11517.92:) 2 1180(15608.13102250) 2(:600='<=-?=?-'=解得根据方程γ 2 708728017 .9215608.13mm f x b f A sd f cd s =??= '= 满足多层钢筋骨架的叠高一般不宜超过0.15h~0.20h 的要求。 梁底混凝土净保护层取32mm ,侧混凝土净保护层取32mm ,两片焊接平面骨架间距为: ?? ?=>>=?-?-mm d mm mm 4025.1404.448.352322180 §2.2正截面抗弯承载力复核 ⑴跨中截面含筋率验算 mm a s 60.1137238) 4.188.35432(804)8.35232(6434=+?++?+= h 0=h -a s =1300-113.60=1186.40mm ???=>>=>=?== %19.0/45.0%2.0%39.340.11861807238 min 0sd td s f f bh A ρρ ⑵判断T 形截面的类型 N A f N h b f s sd f f cd 331064.202628072381072.247511515608.13?=?=>?=??=''

建筑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第一章概述 建筑结构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前者指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时的极限状态;后者为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的某项规定限值时的极限状态[1]。钢结构可能出现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有:①结构构件或连接因材料强度被超过而破坏;②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③整个结构或其中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而倾覆;④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⑤结构出现过度塑性变形,不适于继续承载;⑥在重复荷载下构件疲劳断裂。其中稳定问题是钢结构的突出问题,在各种类型的钢结构中,都可能遇到稳定问题,因稳定问题处理不利造成的事故也时有发生。 1.1钢结构的失稳破坏 钢结构因其优良的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大跨度结构、重型厂房、高层建筑、高耸构筑物、轻型钢结构和桥梁结构等。如果钢结构发生事故则会造成很大损失。 1907年,加拿大圣劳伦斯河上的魁北克桥,在用悬臂法架设桥的中跨桥架时,由于悬臂的受压下弦失稳,导致桥架倒塌,9000t钢结构变成一堆废铁,桥上施工人员75人罹难。大跨度箱形截面钢桥在1970年前后曾出现多次事故[2]。 美国哈特福德市(Hartford City)的一座体育馆网架屋盖,平面尺寸92m×110m,该体育馆交付使用后,于1987年1月18日夜突然坍塌[3]。由于网架杆件采用了4个等肢角钢组成的十字形截面,其抗扭刚度较差;加之为压杆设置的支撑杆有偏心,不能起到预期的减少计算长度的作用,导致网架破坏[4]。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也发生了数起因钢构件失稳而导致的事故[5]。 科纳科夫和马霍夫曾分析前苏联1951—1977年期间所发生的59起重大钢结构事故,其中17起事故是由于结构的整体或局部失稳造成的。如原古比雪夫列宁冶金厂锻压车间在1957年末,7榀钢屋架因压杆提前屈曲,连同1200 m2屋盖突然塌落。 高层建筑钢结构在地震中因失稳而破坏也不乏其例。1985年9月19日,墨西哥城湖泊沉淀区发生8.1级强震,持时长达180s,只隔36h又发生一次7.5级强余震。震后调查表明,位于墨西哥城中心区的Pino Suarez综合楼第4层有3根钢柱严重屈曲(失稳),横向X形支撑交叉点的连接板屈曲,纵向桁架梁腹杆屈曲破坏[6]。1994年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Northridge的地震震害表明,该地区有超过100座钢框架发生了梁柱节点破坏[7],对位于Woodland Hills地区的一座17层钢框架观察后发现节点破坏很严重[8],竖向支撑的整体失稳和局部失稳现象明显。1995年发生在日本Hyogoken-Nanbu的强烈地震中,钢结构发生的典型破坏主要有局部屈曲、脆性断裂和低周疲劳破坏[9]。 对结构构件,强度计算是基本要求,但是对钢结构构件,稳定计算比强度计算更为重要。强度问题与稳定问题虽然均属第一极限状态问题,但两者之间概念不同。强度问题关注在结构构件截面上产生的最大内力或最大应力是否达到该截面的承载力或材料的强度,因此,强度问题是应力问题;而稳定问题是要找出作用与结构内部抵抗力之间的不稳定平衡状态,即变形开始急剧增长的状态,属于变形问题。稳定问题有如下几个特点: (1)稳定问题采用二阶分析。以未变形的结构来分析它的平衡,不考虑变形对作用效应的影响称为一阶分析(FOA—First Order Analysis);针对已变形的结构来分析它的平衡,则是二阶分析(SOA—Second Order Analysis)。应力问题通常采用一阶分析,也称线性分析;稳定问题原则上均采用二阶分析,也称几何非线性分析。 (2)不能应用叠加原理。应用叠加原理应满足两个条件:①材料符合虎克定律,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②结构处于小变形状态,可用一阶分析进行计算。弹性稳定问题不满足第二个条件,即对二阶分析不能用叠加原理;非弹性稳定计算则两个条件均不满足。因此,叠加原理不适用于稳定问题。 (3)稳定问题不必区分静定和超静定结构。对应力问题,静定和超静定结构内力分析方法

钢结构设计原理(答案)

钢结构设计原理(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钢材的两种破坏形式分别为脆性破坏和 。 2、焊接的连接形式按构件的相对位置分为 、搭接、角接和T 形连接。 3、钢结构中轴心受力构件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中轴心受拉构件需进行钢结构强度和 的验算。 4、轴心受压构件整体屈曲失稳的形式有 、和 。 5、梁整体稳定判别式11l 中,1l 是 1b 。 6、静力荷载作用下,若内力沿侧面角焊缝没有均匀分布,那么侧面角焊缝的计算长度不宜大于 。 7、当组合梁腹板高厚比0w h t ≤ 时,对一般梁可不配置加劲肋。 二、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有两个材料分别为Q235和Q345钢的构件需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 采用E43焊条。 (A)不得 (B)可以 (C)不宜 (D)必须 2、工字形轴心受压构件,翼缘的局部稳定条件为y f t b 235) 1.010(1λ+≤,其中λ的含义为 。 (A)构件最大长细比,且不小于30、不大于100 (B)构件最小长细比 (C)最大长细比与最小长细比的平均值 (D)30或100 3、偏心压杆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计算公式 x 1(10.8') mx x x x Ex M f A W N N βN ?γ+≤-中,其中,1x W 代表 。

3 (A)受压较大纤维的净截面抵抗矩 (B)受压较小纤维的净截面抵抗矩 (C)受压较大纤维的毛截面抵抗矩 (D)受压较小纤维的毛截面抵抗矩 4、承重结构用钢材应保证的基本力学性能内容应是 。 (A)抗拉强度、伸长率 (B)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冷弯性能 (C)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 (D)屈服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 5、随着钢材厚度的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强度均下降 (B)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强度均有所提高 (C)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弯强度提高,而抗剪强度下降 (D)视钢号而定 6、在低温工作(-20oC)的钢结构选择钢材除强度、塑性、冷弯性能指标外,还需要 的指标是 。 (A)低温屈服强度 (B)低温抗拉强度 (C)低温冲击韧性 (D)疲劳强度 7、直角角焊缝的有效厚度e h 的取值为 。 (A)f h (B)4mm (C)f h (D) f h 8、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计算正面直角焊缝时 。 (A)要考虑正面角焊缝强度的提高 (B)要考虑焊缝刚度影响 (C)与侧面角焊缝的计算式相同 (D)取f β=1.22 9、单个螺栓的承压承载力中,[b b c c N d t f =?∑],其中∑t 为 。 (A)a+c+e (B)b+d (C)max{a+c+e ,b+d} (D)min{ a+c+e ,b+d} 10、承压型高强度螺栓可用于 。 (A)直接承受动力荷载 (B)承受反复荷载作用的结构的连接 (C)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连接 (D)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连接 11、计算格构式压杆对虚轴x 轴的整体稳定性时,其稳定系数应根据( ) 查表确定。 (A)x λ (B)ox λ (C)y λ (D)oy λ

钢结构设计原理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填空题 (1)某构件当其可靠指标β减小时,相应失效概率将随之 。 (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为结构或构件达到 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 形时的极限状态。 (3)在对结构或构件进行 极限状态验算时,应采用永久荷载和可 变荷载的标准值。 2.选择题 (1)在结构设计中,失效概率P f 与可靠指标β的关系为 。 A. P f 越大,β越大,结构可靠性越差 B. P f 越大,β越小,结构可靠性越差 C. P f 越大,β越小,结构越可靠 D. P f 越大,β越大,结构越可靠 (2)按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钢结构时,应考虑 。 A. 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B. 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C. 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必要时尚应考虑荷载效应的偶然组合 D. 荷载效应的频遇组合 3.简答题 (1)钢结构和其他建筑材料结构相比的特点。 (2)钢结构的设计方法。 第二章 钢结构的材料 1.(1)假定钢材为理想的弹塑性体,是指屈服点以前材料为 性的。 (2)伸长率10δ和伸长率5δ,分别为标距长l = 和l = 的试件拉 断后的 。 (3)如果钢材具有 性能,那么钢结构在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因偶然或局 部超载而发生突然断裂。

α是钢材的指标。 (4) k 2.填空题选择题 (1)钢材的设计强度是根据确定的。 A. 比例极限 B. 弹性极限 C. 屈服点 D. 极限强度(2)钢结构设计中钢材的设计强度为。 A. 强度标准值 B. 钢材屈服点 C. 强度极限值 D. 钢材的强度标准值除以抗力分项系数 (3)钢材是理想的体。 A. 弹性 B. 塑性 C. 弹塑性 D. 非弹性(4)钢结构中使用钢材的塑性指标,目前最主要用表示。 A. 流幅 B. 冲击韧性 C. 可焊性 D. 伸长率(5)钢材的伸长率δ用来反映材料的。 A. 承载能力 B. 弹性变形能力 C. 塑性变形能力 D. 抗冲击荷载能力 (6)建筑钢材的伸长率与标准拉伸试件标距间长度的伸长值有关。 A. 达到屈服应力时 B. 达到极限应力时 C. 试件塑性变形后 D. 试件断裂后 (7)钢材的三项主要力学性能为。 A. 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 B. 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冷弯性能 C. 抗拉强度、冷弯性能、伸长率 D. 冷弯性能、屈服强度、伸长率 (8)钢材的剪切模量数值钢材的弹性模量数值。 A. 高于 B. 低于 C. 相等于 D. 近似于 (9)在构件发生断裂破坏前,有明显先兆的情况是的典型特征。

钢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

钢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 P196:5-7 解: (一)计算截面参数 222000101000240015mm A =?+??= 493 310924.312 1000390121030400mm I x ?=?-?= 483 3106.112 10100021240015mm I y ?=?+??= 3610295.4250500105.50740015mm S c ?=??+??= 3610045.35.50740015mm S b ?=??= (二)梁自重计算 单位长度梁自重标准值:m KN g k /727.15.7810220006=??=- 单位长度梁自重设计值(因题意不明,假设2.1=G γ) m KN g /07.2727.12.1=?= (三)抗弯强度验算 计算位置:危险截面:跨中截面,危险点:a 点 跨中截面弯矩: m KN M /73.10438 1307.25.24002max =?+?= 2 96max /215/47.130********.305.11073.1043mm N f m N W M nx x x ==????== γσ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四)抗剪强度验算 计算位置:危险截面:支座截面,危险点:c 点 支座截面剪力: KN V 46.4131307.22 1400max =??+= P a

296 3max /26.4510 10924.310295.41046.413mm N It VS w =?????==τ (五)局部承压强度验算 计算位置:因支座支承情况不明,故计算集中力作用截面b 点。 223 /215/320)15550(10104000.1mm N f mm N l t F z w c ==?+???== ψσ 局部承压强度满足要求。 (六)折算应力验算 计算位置:集中力作用截面b 点 集中力作用截面弯矩:m KN M .22.10272 5.207.25.24 6.4132 =?-?= b 点由弯矩产生的正应力:296 /66.12450010 924.305.11022.1027mm N W M nx x x =????==γσ 集中力作用截面剪力:KN V 29.4085.207.246.413=?-= b 点由剪力产生的剪应力:296 3/68.3110 10924.310045.31029.408mm N It VS w =?????==τ 折算应力验算: 2 12222222/5.2362151.1/71.28468.31332066.12432066.1243mm N f mm N c c =?==?+?-+=+-+βτσσσσ 折算应力满足要求。 P196习题5-8 解:(一)计算截面参数 2160008800240012mm A =?+??= 493 310924.112 80039212824400mm I x ?=?-?= 483 31028.112 880021240012mm I y ?=?+??=

钢结构设计原理简答题

<钢结构设计原理简答题> 简答题(30分) 1、钢结构用钢材机械性能指标主要有哪几些?承重结构的钢材至少应保证哪几项指标满足要求?(8分) 答:钢材机械性能指标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冷弯性能、冲击韧性;(5分) 承重结构的钢材应保证下列三项指标合格: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 2、影响梁整体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梁的整体稳定性?(10分) 答:影响因素有:荷载类型与荷载作用位置、受压翼缘侧向支撑点间距、截面类型与截面尺寸比例、支座约束性质、残余应力与梁的几何缺陷影响、钢材强度等级。(6分) 提高梁的整体稳定性可以考虑如下一些措施:(4分) (1)增加侧向支撑 (2)采用闭合箱形截面 (3)增大梁截面尺寸 (4)增加梁两端约束 3、梁腹板加劲肋的配置规定就是什么?(7分) 答:(1)当 ≤ 时,按构造配置加劲肋。(2分) (2)当 > 时,按计算配置加劲肋。(2分) (3)当 > 时,应配置纵横向加劲肋。(2分) (4)梁的支座与上翼缘受有较大固定集中荷载处宜设置支承加劲肋。(1分) 4、钢结构设计中什么叫换算长细比?(5分) 答:在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计算中,按临界应力相等的原则,将格构式构件换算成实腹式构件进行计算就是所对应的长细比或就是将弯扭与扭转屈曲换算为弯曲失稳就是采用的长细比。 1、格构式受压柱为什么要采用换算长细比?公式ox λ=中x λ与1x A 分别就是什么含义?(5分) 答:格构式柱剪力由比较柔弱的缀条或缀板承担,由此横向剪力产生的侧向变形,因而造成构件的临界力降低不可忽略。因此采用换算长细比确定剪切变形的影响。(3分) 整个构件对虚轴的长细比; 为构件截面中垂直于X 轴各斜缀条的毛截面面积之与。 2、对接焊缝在哪种情况下才需要进行计算?(7分) 答:焊接缺陷对受压、受剪的对接焊缝影响不大,故可认为受压、受剪的对接焊缝与母材强度相等,但受拉的对接焊缝对缺陷甚为敏感。由于一、二级检验的焊缝与母材强度相等,故只有三级检验的焊缝才需进行抗拉强度验算。 3、钢结构的破坏形式有哪两种?其特点如何? (7分) 答:塑性破坏:破坏前具有较大的塑性变形,常在钢材表面出现明显的相互垂直交错的锈迹剥落线。由于塑性破坏前总有较大的塑性变形发生,且变形持续时间较长,容易被发现与抢修加固,因此不至发生严重后果。 脆性破坏:破坏前塑性变形很小,或根本没有塑性变形,而突然迅速断裂。由于破坏前没有任何预兆,破坏速度又极快,无法察觉与补救,而且一旦发生常引发整个结构的破坏,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在钢结构的设计、施工与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这种破坏的发生。 4、影响钢材机械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各因素大致有哪些影响?(8分) 答:主要的影响因素有: 1)化学成分的影响:影响较大的几种化学成分为C 、Si 、Mn 、S 、P 、O,其中碳素结构钢中

钢结构设计原理作业参考答案精选.

按构造要求确定焊角高h f 为 h fmin =1.5t =1.5?10=4.74mm mm t h fmsx 77.51==,取h f =6mm 取盖板截面为260?6mm 2,则端缝承载力为 w t f e f B h b N ???=21 查表1-4得f w t =160 N/mm 2

则 kN N 8.42631616022.167.026021=?????= 接缝一侧一条焊缝需要长度 ()mm f h N N L w t f W 57516067.0410975.40955057.043 1=+????-=+???-= 取L W =60mm.则盖板全长为: mm L L W 130********=+?=+?= 3-3.图3-73所示焊接工形截面梁,在腹板上设置一条工厂对接焊缝,梁拼接处承受内力为m kN M ?=2500,钢材为Q235钢,焊条为E43型,手工焊,二级质量标准,试验算拼接焊缝强度。(提示:剪力V 可假定全部由腹板承担,弯矩按刚度比分配,即M I I M w w = ) 解:查得2/215mm N f w t =,2/215mm N f w c =,2/125mm N f w v = 计算焊缝截面特征值 () 4237393605953601440006124021200.1121 cm I =+=???+??= 431440001200.112 1 cm I w =??= 21201120cm A w =?= 验算正应力 m kN M I I M w w ?=?== 9.486739360 1440002500

2 24 6/215/9.202600/10144000109.486mm N mm N W M w w w <=??==σ满足 验算剪应力 222 3 /125/7.411012010500mm N mm N A V w w <=??==τ满足 验算折算应力 222222/2362151.1/4.2157.4139.2023mm N mm N w w =?<=?+=+τσ 满足要求 3-4.图3-74所示一柱间支撑与柱的连接节点,支撑杆承受轴拉力设计值 kN N 300=,用2L80×6角钢做成,钢材均为Q235钢,焊条为E43型,手工焊。 (1) 支撑与节点板采用角焊缝相连,焊脚尺寸见图,试确定焊缝长度。 (2) 节点板与端板用两条角焊缝相连,试演算该连接焊缝强度。 解:查附表1-4得2/160mm N f w f = (1) 采用两边围焊,肢背、肢尖的受力为 kN N K N 2103007.011=?=?= kN N K N 903003.022=?=?= 据题设焊脚高度为 mm h f 81=,mm h f 62= 计算肢背、肢尖所需焊缝长度为

6容许应力法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法在钢结构设计中的区别

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在钢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中铁五局集团公司经营开发部肖炳忠 内容提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容许应力法、破坏阶段法、极限状态法、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四个结构设计理论,并且列出了我们经常用的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实用表达式和参数选用,通过对上述两种方法参数的比较,总结出我们在工程施工中临时结构设计的实用办法和注意事项,以期望提高广大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设计水平的目的。 1、前言 我们在钢结构设计中经常用到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有些没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在设计计算中经常将二者混淆,因此有必要将两种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介绍和比较,供广大技术人员参考。 2、四种结构设计理论简述 、容许应力法 容许应力法将材料视为理想弹性体,用线弹性理论方法,算出结构在标准荷载下的应力,要求任一点的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容许应力。材料的容许应力,是由材料的屈服强度,或极限强度除以安全系数而得。 容许应力法的特点是: 简洁实用,K值逐步减小; 对具有塑性性质的材料,无法考虑其塑性阶段继续承载的能力,设计偏于保守; 用K使构件强度有一定的安全储备,但K的取值是经验性的,且对不同材料,K值大并不一定说明安全度就高; 单一K可能还包含了对其它因素(如荷载)的考虑,但其形式不便于对不同的情况分别处理(如恒载、活载)。 、破坏阶段法 设计原则是:结构构件达到破坏阶段时的设计承载力不低于标准荷载产生的构件内力乘以安全系数K。 破坏阶段法的特点是: 以截面内力(而不是应力)为考察对象,考虑了材料的塑性性质及其极限强度; 内力计算多数仍采用线弹性方法,少数采用弹性方法; 仍采用单一的、经验的安全系数。 、极限状态法 极限状态法中将单一的安全系数转化成多个(一般为3个)系数,分别用于考虑荷载、荷载组合和材料等的不定性影响,还在设计参数的取值上引入概率和统计数学的方法(半概率方法)。 极限状态法的特点是: 在可靠度问题的处理上有质的变化。这表现在用多系数取代单一系数,从而避免了单一系数笼统含混的缺点。 继承了容许应力法和破坏阶段法的优点; 在结构分析方面,承载能力状态以塑性理论为基础;正常使用状态以弹性理论为基础; 对于结构可靠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还没法给予明确回答。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钢结构设计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钢结构设计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A 5.D 6.A 7.B 8.A 9.B 10.B 二、填空题: 1.螺栓群形心轴 2.设计 3.角钢 4.沸腾钢 5.冲击韧性A KV 值或冲击韧性值或A KV 值 6.H 7.翼缘 8.低或小 9.y f /1515 10.X -轴 三、简述题: 1.钢材在循环应力多次反复作用下,裂纹生成、扩展以至断裂破坏的现象称为钢材的疲劳。 影响疲劳破坏的主要因素: (1)应力集中 (2)应力幅 (3)应力循环次数 2.(1)强度验算 f A N n ≤= σ (2)刚度验算 ][max λλ≤ (3)整体稳定验算 f A N ≤min φ (4)局部稳定验算 fy t b 235)1.010(max 1λ+≤ fy t h w 235 )5.025(max 0λ+≤ 3.结构或构件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静力强度、动力强度和稳定等的计算〉达到这种极限状态时,结构或构件达到了最大承载力而发生破坏,或达到了不适于继续承受荷载的巨大变形。结构或构件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某项规定限值。达此极限状态时,结构或构件虽仍保持承载力,但在正常荷载和作用下产生的变形已不能使结构或构件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包括静力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巨大变形和动力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剧烈振动等。 4.选择屈服点作为结构钢材设计强度标准值是因为: (1)它是钢材开始塑性工作的特征点,钢材屈服后,塑性变形很大,极易为人们察觉,可及时处理, 避免发生破坏; (2)从屈服到钢材破坏,整个塑性工作区域比弹性工作区域约大 200 倍,且抗拉强度与屈服点之比 (强屈比) 较大,是钢结构的极大后备强度,使钢材不会发生真正的塑性破坏,十分安全可靠。对无明显屈服点的钢材,以卸载后试件的残余应变为 0.2% 所对应的应力作为屈服点。 四、计算题: 1.解:(1)查表可知: 45.0=μ P=125KN KN N b v 625.5012545.019.0=???= 33022151515001=?==d mm <l mm 0.1=β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①结构构件或连接因强度超过而破坏。②结构或其一部分作为刚体而失去平衡(如倾覆、滑移)③在反复荷载下构件或连接发生疲劳破坏。 2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包括①构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产生过度变形,导致影响正常使用或建筑外观。②构件过早产生裂缝或裂缝发展过宽。③动力荷载下结构或构件产生过大振幅等。 3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4细长压杆的临界力公式柱的一端固定一端自由时,L0=2L,L为杆件的实际长度;两端固定时,L0=0.5L;一端固定一端铰支时,L0=0.7L;两端铰支时,L0=L.均布荷 载作用下悬臂梁的最大变形公式(),矩形截面梁的惯性矩 5要求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一般为15~40mm(保护层最小厚度:一类环境,板墙壳≤C20的20mm,≥C25的15mm;梁≤C20的30mm,≥C25的25mm;柱均为30mm)6一类环境设计年限50年的结构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最大水灰比0.65,最小水泥用量225kg/m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最大氯离子含量点水泥用量1.0%,最大碱含量(kb/m3)(不限制) M抗≥(1.2~1.5)M倾 7现行抗震设计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火度为6、7、8、9度地区。三个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抗震设计根据功能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大量的建筑物属于丙类。 8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①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②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③墙体有可靠的连接,楼板和梁应有足够的搭接长度和可靠连接④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 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一般柱震害重于梁,柱顶震害重于柱底,角柱震害重于内柱,短柱震害重于一般柱。框架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强节点、强锚固,避免短柱、加强角柱,框架沿高度不宜突变,避免出现薄弱层,控制最小配筋率,限制配筋最小直径等原则。构造上采取受力筋锚固适当加长,节点处箍筋适当加密等措施。 导热系数小于0.25W/(m.K)的材料称为绝热材料 防水隔离层:楼板四周除门洞外,混凝土翻边高度不应小于120mm。防水隔离层不得做在与墙交接处,应翻边高度不宜小于150mm。孔洞四周和平台临空边缘,翻边高度不宜小于100mm。 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米,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米.楼梯踏步最小宽度和最大宽度:住宅共用楼梯0.25m,0.18m;幼儿园小学校等楼梯0.26m,0.15m。 散水的坡度可为3%~5%。散水宜为600~1000mm,无组织排水,散水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200~300mm。散水与外墙之间宜设缝,缝宽可为20~30mm,缝内应填弹性膨胀防水材料。 女儿墙:与屋顶交接处必须做泛水(高度≥350mm),压檐板上表面应向屋顶方向倾斜10%,并出挑≥60mm。 防火门、防火窗应划分为甲、乙、丙三级。其耐火极限:甲级为1.2h,乙级为0.9h,丙级为0.6h。 六大常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均不得短于45min,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6.5h,其他五类常用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10h。初凝时间不符合规定者为废品,终凝时间不符合规定者为不合格品。

《钢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题(含答案)要点

2011年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钢结构设计原理 一、填空题: 1.钢结构计算的两种极限状态是和。 2.提高钢梁整体稳定性的有效途径是和。 3.高强度螺栓预拉力设计值与和有关。 4.钢材的破坏形式有和。 5.焊接组合工字梁,翼缘的局部稳定常采用的方法来保证,而腹板的局部稳定则 常采用的方法来解决。 6.高强度螺栓预拉力设计值与和有关。 7.角焊缝的计算长度不得小于,也不得小于;侧面角焊缝承受静载时,其计算 长度不宜大于。 8.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φ与、和有关。 9.钢结构的连接方法有、和。 10.影响钢材疲劳的主要因素有、和。 11.从形状看,纯弯曲的弯矩图为,均布荷载的弯矩图为,跨中 央一个集中荷载的弯矩图为。 12.轴心压杆可能的屈曲形式有、和。 13.钢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和。 14.按焊缝和截面形式不同,直角焊缝可分为、、 和等。 15.对于轴心受力构件,型钢截面可分为和;组合截面可分为 和。 16.影响钢梁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有、、、 和。 二、问答题: 1.高强度螺栓的8.8级和10.9级代表什么含义? 2.焊缝可能存在哪些缺陷? 3.简述钢梁在最大刚度平面内受荷载作用而丧失整体稳定的现象及影响钢梁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

4.建筑钢材有哪些主要机械性能指标?分别由什么试验确定? 5.什么是钢材的疲劳? 6.选用钢材通常应考虑哪些因素? 7.在考虑实际轴心压杆的临界力时应考虑哪些初始缺陷的影响? 8.焊缝的质量级别有几级?各有哪些具体检验要求? 9.普通螺栓连接和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在抗剪连接中,它们的传力方式和破坏形式有何不同? 10.在计算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时,对虚轴为什么要采用换算长细比? 11.轴心压杆有哪些屈曲形式? 12.压弯构件的局部稳定计算与轴心受压构件有何不同? 13.在抗剪连接中,普通螺栓连接和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传力方式和破坏形式有何不同? 14.钢结构有哪些连接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15.对接焊缝的构造有哪些要求? 16.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残余变形是如何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残余变形对结构性能有何影 响?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残余变形的方法有哪些? 17.什么叫钢梁丧失整体稳定?影响钢梁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高钢梁整体稳定的有效措施 是什么? 18.角焊缝的计算假定是什么?角焊缝有哪些主要构造要求? 19.螺栓的排列有哪些构造要求? 20.什么叫钢梁丧失局部稳定?怎样验算组合钢梁翼缘和腹板的局部稳定? 三、计算题: 1.一简支梁跨长为5.5m,在梁上翼缘承受均布静力荷载作用,恒载标准值为10.2kN/m(不包括梁自 重),活载标准值为25kN/m,假定梁的受压翼缘有可靠侧向支撑。梁的截面选用I36a轧制型钢,其几何性质为:W x=875cm3,t w=10mm,I / S=30.7cm,自重为59.9kg/m,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2,抗剪强度设计值为125 N/mm2。试对此梁进x=1.05。钢材为Q235,抗弯强度设计值为215N/mm 行强度验算并指明计算位置。(恒载分项系数γG=1.2,活载分项系数γQ=1.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结构构件或连接因强度超过而破坏结构

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学习资料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①结构构件或连接因强度超过而破坏。②结构或其一部分作为刚体而失去平衡(如倾覆、滑移)③在反复荷载下构件或连接发生疲劳破坏。 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包括①构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产生过度变形,导致影响正常使用或建筑外观。②构件过早产生裂缝或裂缝发展过宽。③动力荷载下结构或构件产生过大振幅等。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细长压杆的临界力公式柱的一端固定一端自由时,L0=2L,L为杆件的实际长度;两端固定时,L0=0.5L;一端固定一端铰支时,L0=0.7L;两端铰支时,L0=L.均布荷载作用下悬臂梁的最大变形公式(),矩形截面梁的惯性矩 要求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一般为15~40mm(保护层最小厚度:一类环境,板墙壳≤C20的20mm,≥C25的15mm;梁≤C20的30mm,≥C25的25mm;柱均为30mm) 一类环境设计年限50年的结构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最大水灰比0.65,最小水泥用量225kg/m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最大氯离子含量点水泥用量1.0%,最大碱含量(kb/m3)(不限制) M抗≥(1.2~1.5)M倾 现行抗震设计规范适用于抗震设防烈火度为6、7、8、9度地区。三个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抗震设计根据功能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大量的建筑物属于丙类。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①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②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与构造柱连接起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③墙体有可靠的连接,楼板和梁应有足够的搭接长度和可靠连接④加强楼梯间的整体性 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框架梁柱节点和填充墙处;一般柱震害重于梁,柱顶震害重于柱底,角柱震害重于内柱,短柱震害重于一般柱。框架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强节点、强锚固,避免短柱、加强角柱,框架沿高度不宜突变,避免出现薄弱层,控制最小配筋率,限制配筋最小直径等原则。构造上采取受力筋锚固适当加长,节点处箍筋适当加密等措施。 导热系数小于0.25W/(m.K)的材料称为绝热材料 防水隔离层:楼板四周除门洞外,混凝土翻边高度不应小于120mm。防水隔离层不得做在与墙交接处,应翻边高度不宜小于150mm。孔洞四周和平台临空边缘,翻边高度不宜小于100mm。 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米,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米.楼梯踏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