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1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1)

101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1)

101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1)
101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1)

(一)工程概况

《南宁市江北引水干渠工程》南宁市委市政府建设“中国水城”的重大工程,工程内容是从老口水库引入优质水源至南宁市江北片八条内河,以解决江北片八条内河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于资金筹措渠道原因,2008年市委市政府决定该工程由南宁市相思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相投公司)和南宁市建宁水务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两家单位分段承建。其中老口水库至可利江段、朝阳溪至竹排冲段由建宁水务承建,称为“江北引水干渠工程”;可利江至心圩江、心圩江至朝阳溪段贯渠由相投公司承建,纳入“南宁市江北环城水系一、二期工程”中。其中一期工程中已由相投公司承建完成,二期工程现又移交至建宁水务筹建。

由于本项目建设任务重、工期紧,为达到市委市政府对本项目建设进度的要求,业主根据整个工程的建设进度安排,将整个项目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南宁市江北引水干渠工程(上段老口水库—可利江)》和《南宁市江北引水干渠工程(下段朝阳溪—竹排冲)》。

下段工程主要工程内容为,在南机变电站附近,朝阳溪西岸建设规模为4.0m3/s的提水泵站,扬程为H=35m,通过泵站加压,沿北湖北路、秀厢大道的DN1600压力管和DN1200重力流管输送至竹排冲和狮山公园人工湖。由于涉及到征地、拆迁和地勘的问题,业主根据实际情况,将《南宁市江北引水干渠工程(下段朝阳溪—竹排冲)》分为两个标段。第一标段为朝阳溪—北湖立交(第一卷),工程内容为包括朝阳溪提水泵站和泵站至北湖立交输水管道;第二标段为北湖立交至竹排冲(第二卷),工程内容为北湖立交至竹排冲输水管道。第二标段施工图已经在南宁市建委完成了施工图备案。

上段工程主要内容为:从老口坝址上游1.5km处水库内修建引水工程,修建穿越主城区的引水渠道(双孔4×4.5m暗渠、双孔4×4m暗渠、单孔8×5m直墙圆拱形隧洞和双孔3×2.7m倒虹),总长13396m,全程重力自流,并与已建可利江至心圩江连通运河相连。上段工程沿线还有四处补水点,分别为石埠河、西明江右支、西明江左支和可利江;三处倒虹,分别为西明江右支、西明江左支和可利江。在可利江西侧还建有管理用房,建筑面积655.37m2。上段工程分为六个部分,分别如下:(1)渠首工程;(2)隧洞工程;(3)暗渠工程;(4)倒虹吸工程;(5)分水闸、节制闸及检修维护井工程;(6)管理楼。主要工程共内容见下表。

(二)主要设计依据

本施工图设计是依据南宁市发改委对本工程初步设计批复进行设计的。施工图设计的主要依据及基础资料如下:

(1)本工程初步设计批复。(南宁市发改委)

(2)《南宁市江北引水干渠工程(上段老口水库—可利江)》初步设计文件。(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12年12)

(3)管道沿线1:1000地形图。(南宁建宁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4)《南宁市江北引水干渠工程(上段老口水库—可利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广西地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12年12月

序号

起止桩号

结构形式

截面净尺寸渠底起止高程(m)长度起止宽×高 (m) 起止(m)

1 0 140 进口明渠段,沉砂池,闸室详第二册66.500 72.500 140

2 140 280 矩形双孔箱涵双孔4.5×472.500 72.486 140

3 280 2900 直墙圆拱形隧洞8×572.486 72.224

4 2900 3092.8 矩形双孔箱涵双孔4.5×472.224 72.20

5 192.8

5 3092.8 311

6 检修维护井1#,节制闸1# 详第六册72.205 72.202 23.2

6 3116 3600 矩形双孔箱涵双孔4.5×472.202 72.154 484

7 3600 4380 直墙圆拱形隧洞8×572.154 72.076 780

8 4380 4750 矩形双孔箱涵双孔4.5×472.076 72.039 370

9 4750 4880 直墙圆拱形隧洞8×572.039 72.026 130

10 4880 4894.4 检修维护井2# 详第六册72.026 72.025 14.4

11 4894.4 6680 矩形双孔箱涵双孔4.5×472.025 71.846 1785.6

12 6680 6780 直墙圆拱形隧洞8×571.846 71.836 100

13 6780 6840 矩形双孔箱涵双孔4.5×471.836 71.830 60

14 6840 6960 直墙圆拱形隧洞8×571.830 71.818 120

15 6960 6983.2 检修维护井3#、节制闸2# 详第六册71.818 71.816 23.2

16 6983.2 8792.8 矩形双孔箱涵双孔4.5×471.816 71.635 1809.6

17 8792.8 8807.2 检修维护井4# 详第六册71.635 71.633 14.4

18 8807.2 8860 矩形双孔箱涵双孔4.5×471.633 71.628 52.8

19 8860 9020 双孔倒虹吸管双孔4.5×471.628 71.378 160

20 9020 9432.8 矩形双孔箱涵双孔4.5×471.378 71.337 412.8

21 9432.8 9447.2 检修维护井5#,分水闸阀详第六册71.337 71.335 14.4

22 9447.2 9940 矩形双孔箱涵双孔4×471.335 71.286 492.8

23 9940 10120 双孔倒虹吸管双孔3×2.771.286 71.036 180

24 10120 12812.8 矩形双孔箱涵双孔4×471.036 70.767 2692.8

25 12812.8 12827.2 检修维护井6#,分水闸阀详第六册70.767 70.765 14.4

26 12827.2 13000 矩形双孔箱涵双孔4×470.765 70.748 172.8

27 13000 13396 双孔倒虹吸管双孔3×2.770.748 70.020 396

28 13396 终点已建干渠相思湖段连接井双孔3×2.770.020 70.020

29 管理用房655.37㎡

(三)施工图执行初步设计批复情况

施工图设计总体上完全执行初步设计批复的工程方案及内容。在管道局部穿越鱼塘、公路等,构(建)筑物的桩号布置进行了适当的优化调整。

(四)主要设计参数

本工程输水规模为:17.5m3/s,渠内水深2m;预留规模为约为26.5m3/s,渠内水深3m。全程重力自流,渠道坡度万分之一,坡降2.3m。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本工程等别为Ⅲ等,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性建筑物为5级。洪水标准:设计选取30年,校核选取100年。

(五)渠首工程

渠首工程主要设计内容有:0+000~0+0120进口明渠段(含沉砂池)、0+120~0+140渠首控制闸,0+140~0+280过渡箱涵段及控制闸配套金属结构、电气设备。

沉砂池、明渠及控制闸、箱涵等为本工程主要建筑物,建筑物等级为3级,其附属建筑物等级为4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

5.1 进口明渠

明渠布置于原河道冲沟,两岸采用毛石砼挡墙修脚,边坡浆砌片石进行永久护坡,渠底砼护底。渠底高程为71.50m,宽55~15m。

5.2 沉砂池

沉沙池布置于闸室前,池长35m,池底高程为69.50m,采用砼护底。

5.3 控制闸

控制闸设运行闸门及检修闸门两道,设置清污机拦污栅一体机1套,运行闸门采用直升门集成式液压启闭机启闭,检修闸门采用。闸口尺寸为2x5x4m,建筑轮廓尺寸为20x16m(长x宽)。闸两侧设闸墩,运行闸门设胸墙至运行层。闸室基面高程为71.5m,底板面高程为72.5m,运行层高程为82.00m (设于老口水库P=3.3%,水位81.680m),启闭层面高程为88.00m,屋顶高程为93.66m。

5.4 过渡箱涵

箱涵连接于进口控制闸与隧洞段之间,洞孔尺寸2×(5.7~4)×4m。该段由于用地限制采用桩基支护开挖。

(六)隧洞工程

本工程隧洞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6度。隧洞断面形式:直墙圆拱形断面,8×5m。隧洞工程具体见下表。

序号

起止桩号

结构形式

截面净尺寸长度起止宽×高 (m) (m)

1 280 2900 直墙圆拱形隧洞8×52620

2 3600 4380 直墙圆拱形隧洞8×5780

3 4750 4880 直墙圆拱形隧洞8×5130

4 6680 6780 直墙圆拱形隧洞8×5100

5 6840 6960 直墙圆拱形隧洞8×5120

(七)暗渠工程

本项目设计的建筑设计箱涵为本工程主要建筑物,建筑物等级为3级。其他临时支护设施为5级建筑物。暗渠工程具体见下表。

序号起始桩号结束桩号孔口形式及尺寸(n×b×h)长度(m)

1 0+000 0+280 2×4.5×4.0280

2 2+900 3+600 2×4.5×4.0700

3 4+380 4+750 2×4.5×4.0370

4 4+880 6+680 2×4.5×4.01800

5 6+780 6+840 2×4.5×4.060

6 6+960 8+860 2×4.5×4.01900

7 9+020 9+940 2×4.0×4.0920

8 10+120 13+000 2×4.0×4.02880

(八)倒虹工程

本工程有三处倒虹吸,分别为西明江右支、西明江左支和可利江。本项目设计的建筑设计倒虹吸为本工程主要建筑物,建筑物等级为3级。其他临时支护设施为5级。倒虹工程具体见下表。输水规模为17.5m3/s时,所有倒虹运行一孔,输水规模为26.5m3/s时,运行双孔。

序号起始桩号结束桩号孔口形式及尺寸(n×b×h)长度(m)

1 8+860 9+020 2×4.0×3.7 160

2 9+940 10+120 2×4.0×3.7180

3 10+3000 13+396 2×4.0×3.7396

(九)分水闸、节制闸及检修维护井工程

有利于维护的节制闸、分水渠及分水闸、检修维护井等为本工程次要建筑物,建筑物等级为4级。

9.1 分水闸

引水干渠补水江北8条内河,其中心圩江、朝阳溪分水建筑不属于本工程建设范围,石灵河通过石埠河间的连通运河实现补水,二坑溪则通过心圩江、二坑溪间的连通运河实现补水,竹排冲通过泵站管直接补水。因此干渠分水建筑物属于本工程建设范围的共4处,分别是4+880处的石埠河分水闸,8+880处的西明江右支分水管,9+440处的西明江左支分水管,12+820处的可利江分水管。

分水建筑物包括检查维护井(进水井)、分水管、分水闸等,具体布置情况及设置见下表。

编号 桩号干渠水位河道水位设计流量闸孔尺寸全开最大流量

1 4+880 75.026 71 3.0 DN1200 4.16

2 8+880 74.634 71.9 0.5 DN1200 1.76

3 9+440 74.336 70.8 0.5 DN1200 2.08

4 12+820 73.766 70.8 3.0 DN1500 4.2

9.2 检修维护井

干渠增设小型车量能够驶入渠道内的通道和工作井,便于日常清淤、突发性的维修。干渠上段共增设了6处,分别是3+100、4+890、6+970、8+880、9+440、12+820检修维护井,同时配套建设进入通道接入附近市政道路或现有道路。

9.3 节制闸

为便于干渠检修,沿线设置两座节制闸,分别在桩号3+100和6+970。

(十)运行管理

本工程日常管理调度指原则上通过各内河控制闸口开度维持稳定的内河水源补给,在特殊情况下,出现某条内河的突发性的水质污染,应及时控制其它河流的补给水量集中补水该河段。另外尚需监控渠道内水质状况,如出现水质恶化应及时采取措施停止向下游补水。

工程运行维护,主要工包括局部渠段的破坏、渠内泥沙淤积、水量控制设备的运行故障。其中渠内泥沙淤积问题,本设计方案中已经充分采取了泥沙沉积处理措施,但也会存在一定的淤积,所以管理单位应根据渠内淤积情况定期进行维护管理。设计方案考虑可通行小型工具车进入渠内清理,以减轻清淤难度。

(十一)其他

(1)本工程坐标系统为1954北京坐标系,高程系统为1956黄海高程。

(2)本工程全线为重力自流,且终点已建可利江至心圩江连通运河相连渠底高程已经确定,因此施工单位应严格注意渠道、隧洞及倒虹吸的纵断高程控制。

(3)各分项工程的详细施工图设计说明见各分册施工图。

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方已审核通过的建筑设计方案。 2、甲方来往的书信,传真等文件。 3、国家现行建筑设计的有关规范、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 版) 《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 )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67-97.2003 年版)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 )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等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丽园公司4 号楼6、抗震设防烈度:七级 2、建设地点:长葛市创业园死号地7 、建筑耐久年限:一级五十年 3、建设单位:长葛市电力公司8、主要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 4、使用功能:办公、会议

5、建筑类别及耐火等级: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三、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四、总平面

1、本工程设计标高士0.000相当于黄河高程标高83.7M,室内外高 差0.900M。 2、建筑定位放线,土方工程、管道布置、道路、广场、绿化等均按总平面图施工。注意各工种之间的配合,注意现有城市及小区的各种管线的走向与位置,避免现有管道造成损坏。 五、建筑注意构造做法要求 (一)防水 所以防水工程均应按《中南地区通用建筑标准设计—建筑配件图集》设防施工。凡防水材料均应采用非焦油型,凡卷材不宜采用热熔法施工,而宜采用冷粘贴工艺施工。所以上下水管、电缆等穿越地下室外墙时应埋设防水钢套管(相见大样图)施工时应与各设备专业工程图纸紧密结合。 凡图注明使用防水砂浆者,均为1:2水泥砂浆内掺水泥重量的5%无机铝盐防水剂(BS1). 各防水材料、隔热材料要求采用优质产品,施工时应严格遵守有关生产厂家规定的施工技术要求。 对后浇带、施工缝、穿墙管道、预埋件、预留连接口等薄弱环节、易漏部位,应精心施工、确保整体防水层的连续性,卷材防水层应全面封闭,并高出室内地面标高150mm。 必须有专业公司对特殊部位防水构造作深化设计,经设计院认可后, 由专业施工队施工,并负责保证质量。 1、屋面防水 屋面防水等级H级;做法详见“建施-2 ”、“建筑构造统一做法表”。防水层次:

景观设计土建施工图设计说明-精选.pdf

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 1.2建设单位: 1.3项目位于: 二.设计依据 2.1国家及地方颁发的有关工程建设的各类规范、规定与标准 2.2甲方()与乙方()签定的委托合同 2.3甲方认可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及初步设计文件 2.4甲方提供的本工程建筑总平及其它相关设计资料 三.设计深度 3.1按照《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中施工图设计深度及园林绿化设计规范的 有关要求的设计深度 四.技术说明 4.1本工程总平面图与分区平面图设计标高采用绝对标高值,园建单体及立、剖设计采用 相对标高值;其±0.00相对绝对标高值,详见各图中附注;本工程设计绝对标高为 甲方提供的标高值 4.2本工程设计中除标高以米(m)为单位外,其余尺寸均以毫米(mm)为单位 4.3本工程设计中所指距地高度均指离开完成面的高度 4.4其它相关专业(结构、水、电等)的配合,应于室外环境工程施工前由甲方负责组织 相关专业施工图设计,经本设计单位会审通过后方可施工 4.5本工程所用的各类设备(给排水、机电等)应在本工程室外环境工程施工之前由甲方 负责组织相关的设备技术施工图,经本设计单位会审通过后,由厂家或安装单位派专 人赴现场配合室外环境工程施工 五.基础及构造措施 5.1所有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基础垫层采用C15混凝土,如遇基础的设计底标高不能落在持 力层上,必须除去非持力层,用砂夹石回填并分层夯实(分层厚度≤300),压实系数≥0.95;如遇膨胀土地基时,除去膨胀土,用砂夹石换填并分层夯实(分层厚度≤300),换填至基底标高(压实系数≥0.95),换填后地基的承载力必须满足150Kpa 5.2连续的地面混凝土垫层应设置纵横向缩缝,纵向缩缝采用平头缝, 其间距6-12m,横 向缩缝采用假缝,其间距为3-6m,缝宽5-20mm, 深度宜为垫层厚度的1/3,面层与垫层对齐;连续的路面垫层沿纵向宜设置伸缝,其间距采用20-30m,缝宽20-30mm,缝内填沥青类材料,沿缝两侧的混凝土边缘应局部加强 5.3本次园林设计如涉及到有关建筑结构顶板(底板)及围护结构,本设计如无特殊指明, 则其有关构造做法及措施参照建筑施工图设计 5.4本工程所有砖基础部分用M10水泥砂浆、MU10页岩砖(240×115×53)砌筑;砌砖部 分用M5水泥砂浆、MU7.5页岩砖砌筑 5.5排水沟: 5.5.1砖砌排水沟用M5水泥砂浆、MU7.5页岩砖砌筑 5.5.2排水沟如遇填土,沟底C15混凝土垫层下应加铺50-70mm粒径卵石(或碎石) 一层夯入土中 5.5.3排水沟与勒脚交接处设变形缝,缝宽30mm灌建筑嵌缝油膏,深50mm 5.5.4每30-40m设变形缝,缝宽30mm灌建筑嵌缝油膏

完整版(施工图设计说明)

XX市XX城XX路南半幅16m宽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 (道路部分) 1、工程概况 1.1工程规模、建设围 XX市XX城XX路按照XX城城区路网规划总体要求,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40米,道路区域为填海区,填海造城一期工程海堤填筑刚合拢,现在已形成16m宽的道路路胚,原路基围未进行地基处理,直接吹沙填筑,高度有4m~5m左右。为了加快XX城部城区建设,根据建设单位要求,XX路近期先实施16m,远期按照40m 道路红线宽度修建。本次设计XX市XX城XX路南半幅16m宽道路工程起点位于XX市XX路与XX路交叉口处(K0+30.234),道路沿海堤前进,终点位于XX桥(K4+578.114),本次修建长度全长4.547公里。 1.2工程自然条件情况 1.2.1地形地貌 本线路位于XX市将新建的XX城城区,道路总体走向为由东向西方向。XX市XX城将在围海填筑基础上形成城市,现已完成海堤填筑,整个地形比较平缓。 1.2.2水文条件 本工程沿线无大河流,路线受海洋潮汐影响较大。 1.2.3工程地质 本工程沿线地质主要是填海区,而且是在刚填筑的堤坝上,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主要是刚完成堤坝填筑,路基不够稳定,沉降影响较大。1.4 设计容及文件组成 根据签定的设计合同,我院承担该项目的设计容为:道路、排水、管线综合等。 2、设计依据 2.1设计依据 2.1.1道路设计合同 2.1.2建设单位提供XX市XX城海堤填筑施工图 2.1.3XX市XX城区域路网规划――总平面图 2.2采用规 2.2.1《城市道路设计规》(CJJ37-90) 2.2.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JTJ014-97) 2.2.3《公路路基设计规》(D30-2004) 2.2.4《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CJJ44-91) 2.2.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JTJ034-2000) 2.2.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JTG F40-2004) 3、道路工程设计 3.1设计原则 3.1.1服从现状区现状用地规划,满足各条道路规划红线的要求,保证道路实现其交通、景观、艺术功能,维护区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完整性、可持续性。3.1.2遵从功能合理、结构安全、经济实用的原则。 3.1.3根据地形与地块功能分区,道路竖向设计与周边地块开发有机结合。 3.2主要设计标准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1)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概述 受古蔺县水务局委托,我单位于2014年9月初编制完成了本项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两河项目区(叙永县)太平溪小流域实施方案》,并于9月9日在四川省水利厅通过了专家技术审查会,按照与会专家修改意见于9月下旬修改完成实施方案后进行报批申请。于10月初领取到四川省水利厅下发的《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宣汉县杨家河等21条小流域实施方案的批复》(川水函[2014]1338号)。 该工程实施方案批复情况如下:星光河小流域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5km2。共实施坡改梯60.00hm2(石坎48.50hm2,土坎11.50hm2);水土保持林276.0hm2;经济果木林364.0hm2;封禁治理1099.46hm2;保土耕作550.54hm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塘堰整治7座,蓄水池32口,沟渠12.68km,沉砂凼58个,作业道路7.63km。 星光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1076.38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697.48万元,植物措施288.97万元,封禁治理6.95万元,独立费用82.98万元。 为尽快实施完成渔塘河项目区(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我院根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渔塘河项目区(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实施方案》及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宣汉县杨家河等21条小流域实施方案的批复》(川水涵[2014]1338号),进行了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施工设计。 二、设计依据 1、设计执行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1)《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程》(SL336-2006);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 16453.1-2008); (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 16453.4-2008);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 (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治理技术》(GB/T16453.6-2008); (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范通则》(GB/T15772-2008); (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2008); (8)《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9)《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制图》(SL73.6-2001); (10)《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448-2009); (11)《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449-2009); (12)《水土保持术语》(GB/T20465-2006); (1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14)《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4); (15)《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 (16)《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及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2、基础资料 (1)《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四川省实施规划》(2013~2017年)》; (2)《四川省古蔺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2000年~2015年); (3)《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古蔺县实施方案》(2013~2017年); (4)《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办法》(水保[2013]442号) 三、设计工程概况 为尽快实施完成渔塘河项目区(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我院根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渔塘河项目区(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实施方案》及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宣汉县杨家河等21条小流域实施方案的批复》(川水涵[2014]1338号),进行了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施工设计。

1交通工程的设计说明书(施工图的设计)

交通工程设计说明书 1 工程概述 空港大道南起黄石东路,连接现状云城西路,北至106国道,全长约6公里。 本项目为空港大道(黄石东路-109国道)工程北段,工程南起于规划七路地铁检修段下沉道路,北止于106国道。主线长337.074m,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速度为60km/h,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43.5m,双向8车道;左辅道长384.171m,右辅道长397.542m,城市次干道标准,设计速度为40km/h,,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45.6m,双向4车道。 项目地理位置图 2 本次设计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 5768.1-2009。 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2009。 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 5768.3-2009。 5、《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 24722-2009。 6、《道路预成形标线带》GB/T 24717-2009。 7、《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0-2008。 8、《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3880.1-2006。 9、《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GB/T 3880.2-2006。 10、《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GB/T 3880.3-2006。 11、《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12、《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12。 13、《道路交通信号灯》GB 14887-2003。 14、《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 15、《人行横道信号灯设置规范》GA/T851-2009。 16、《广州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计技术指引》 17、《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1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 19、《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2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21、《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 50647-2011。 2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23、《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 2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 3 交通标线 3.1 设计原则 1、各标线的设置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5768.3-2009)的要求。 2、标线用于管制和引导交通,应具有鲜明的确认效果。标线设置在路面上,应具有附着力强、经久耐磨、使用寿命长、耐候牲好、抗污染、抗变色等性能。同时,标线还应具有施工时干燥迅速、施工方便、安全性能好等性能。在夜间,标线应具有良好反光效果,对行驶车辆的诱导有重要作用。 3、除减速标线外,一般热熔型涂料的冷膜厚度为1.8±0.2mm。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定稿)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1、工程概述 1.1工程位置及建设意义 硅谷大街拓宽改造工程位于范家屯镇的东南部,为范家屯镇与长春市区联系的主要通道。该工程的建设将更近一步的推动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沿线开发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1.2设计主要内容及工程规模 本次设计研究范围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及所涉及的相关问题。 工程起点桩号K0+600,终点桩号K4+360,全长3760m。 主要工程项目如下: 道路:包含K0+600—K4+360段的道路工程、路内排水工程、土方工程。 道路标准横断为双幅路形式:中央分隔带8米,行车道16米×2,路肩0.5米×2。道路的右幅利用原有道路,本次设计只包括中中央分隔带和左幅路及左侧路肩。 排水管线:道路左侧新建雨水管线共3572.5米。 桥梁:新建2座中桥,K1+411中桥为4孔16米,K4+313.08中桥为3孔16米,桥右幅为原有桥梁,本次只设计包含左幅。 本次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1、道路平面、横断面设计;2、道路纵断面设计;3、路基、路面设计;4、排水设计;5、桥梁工程设计;6、附属工程设计。 2、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 2.1设计依据 1、本设计委托单位: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人民政府。 2、道路工程中线规划坐标及横断 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JJ37-2012)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6、《给排水标准图集》(2006年版) 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CJTGD50-2006) 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9、《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 10、《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11、《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建设部 1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13、《范家屯镇城镇总体规划(2009―2020)》 14、《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15、《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 2.2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一及脸收规范》(GB50268-2008) 3、《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850141-2008) 2.3主要技术标准 2.3.1、道路工程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I级 (2)设计车速: 60Km/h (3)荷载标准: 双轮组单轴载BZZ-100 (4)结构设计年限: 15年 (5)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 (6)最大纵坡:1.958% (7)最小纵坡:0.014% (8)最小坡长:220米 (9)最小凸曲线半径:6000米 (10最小凹曲线半径:7700米 (11)最小竖曲线长度:68.6米

公园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公园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河南,为河南驻马店置地?森林公园道路施工图设计 、设计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5132-95),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CJJ 48—92),公园设计规范; 3.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 ); 4.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 CJJ1-2008) 5. 业主提供现场资料及设计要求等。 三、设计范围 1. 此公园道路设计包括红线内的以下工程: 1) 主、次入口道路; 2) 公园环道; 3) 滨河游道; 4) 林荫小道 四、公园道路的分类 1 按使用功能分类护林防火、生产、游览环道:主要以车行为主,两侧或一侧可设人 行道,以 满足公园消防和人行的要求,此本园道路宽度4.5?8m公园主、次入口道路和公园环道。 滨河景观游道:主要以人行为主,必要时可通过环卫用小型垃圾运输车,此 公园设置道路宽度为3m滨河游道。 景区林荫小道:主要以人行为主,部分路段宽度 2.5?3m,公园小型游览工具自行车等可以通过,此公园设置道路宽度为2m或1.5m公园人行小径。 2、按技术标准分类 森林公园道路按使用性质分为干线、支线、人行道三类。 2.1 干线:为森林公园与外部公路之间的连接道路以及森林公园内的环行主道。外部干线按相应的国家公路等级进行设计。内部干线路基宽度一般按 5.0~7.0m 进行设计,其纵坡不得大于9%,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30m。 2.2 支线:森林公园内通往各功能分区、景区的道路。支线路基宽度一般按 3.0~5.0m进行设计,其纵坡不得大于13%,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15m。 2.3 人行道:森林公园内通往景点、景物供游人步行游览观光的道路。可根 据自然地势设置自然道路或人工修筑阶梯式道路。人行道宽度一般按 1.0~3.0进 行设计,不设阶梯的人行道纵坡宜小于18%。 3 按面层材料分类 3.1 花岗岩:主要用于主、次入口道路地面铺装,一般车行为主时,花岗岩设置为50厚;花岗岩铺装还用于园路镶边及分段,此时花岗岩厚度一般设为20 或30 厚。 3.2混凝土砖或透水砖:主要用于支线道路铺装,规格为200x100x60,混凝 土砖或透水砖必须质地密实,质感细腻。 3.3水洗石:主要用于人行小径铺装,一般粒径为?5-8 ,颜色为米黄色或白 色。

施 工 图 设 计 总 说 明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Ⅰ设计说明 一. 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日溪乡党洋村畲族文化公园 二. 设计依据 1. 现行国家颁布有关工程建设的各类规范、规定与标准。 2. 业主提供的基地现场有关现状基础资料。 3. 业主认可的方案设计有关文件(其中包括业主反馈信息、方案设计与扩初设计评审会意见)。 三. 设计范围 园林景观设计 四. 设计深度 1. 参照“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中建筑施工图设计深度的要求。 2. 本设计单位内部技术管理条例中有关规范要求。 五. 一般说明 1. 本工程设计除注明者外,标高采用绝对标高(业主提供),坐标采用何种坐标系,均与标高一致为业主所提供的数据;图纸中所标的尺寸均以毫米(mm)为单位,标高以米(m)为单位。 2. 除图纸中注明者外本设计所指距地高度均指距离完成面高度。 3. 本工程铺装地面的排水坡度应设在1%左右,若出于景观需要,可将排水坡度设定在2%~3%在的范围;景观道路的路面横坡坡度设定在1%~2%,最小纵坡度设定在0.5%以上,以确保路面排水畅通。 4. 所有地面工程、墙体工程及综合工程中的驳岸与景石布景工程,应在主体工程、地下管线完工后,方可进行施工。 5. 特殊工艺如雕塑、喷泉、艺术假山、钢及膜结构等等,其详细施工图纸与施工安装应由专业队伍负责,但须同时向设计单位提供相关的施工图纸,并由专业队伍派人员赴现场施工或配合土建施工。 6. 各种施工安装必须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部门标准及各项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并与结构、水电、绿化等专业施工图纸密合切地配合。 (二). 图例 本工程设计图纸中总平面图、分区图、铺装平面图、植物配置图、景观灯具及城市家具布置图均示有图例说明。 六. 土建说明 (一). 材料要求 1. 结构材料 1) 混凝土材料:除图纸中注明者外,本工程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采用C20,垫层(在钢筋结构下)为C15;钢筋混凝土若用在景观道路与铺地上,预制的为C20,现浇的为C25;若用在构筑物、园建小品及水池等等上,预制的为C15,现浇的为C20~25;钢筋采用HPB235,应符合国家标准有关规定。 2) 砖砌体材料:除图纸中注明者外,本工程所用的砌体均为MU10非粘土砖,规格为240×115×53mm,M5砌筑砂浆;如果墙体厚度为1/4标准砖,则采用1:2.5水泥砂浆砌筑;用于基础及承重砌块不得使用轻集料混凝土砌块。 3) 金属件材料:除图纸中注明者外,本工程所用的圆钢、方钢、钢管、型钢、钢板等均采用Q235--AF钢;不锈钢材应符合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焊接及焊接材料也应符合国标中的有关技术规定,焊缝应满焊并保持焊缝均匀,无裂缝、过烧现象,外露处应挫平、磨光;焊条用E43系列,焊缝高度6mm,钢与不锈钢之间的焊接采用不锈钢焊条;各金属构件表面应光滑平直、无毛

市政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第一标段K0+000~K2+600) 一、工程概况 垫江县明月大道贯通垫江县城区南北区域,位置走向与桂溪北路(即渝巫路) 平行,相当于垫江县骨架路网体系中的“外环线”。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 位于垫江县桂溪镇,南接长安大道延伸段,北接天圣制药厂。设计起点位于长安 大道平交口,先后与南阳路、机关路、温泉路平交后,终点位于明月大道C连接 线平交口,道路全长6111.834米,为城市主干道,双向四车道,标准路幅宽度 为32米;中间有明月大道B连接线与北转盘平交,道路全长513.656米,为城 市主干道,双向六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40米;明月大道C连接线与明月大道 平交,道路全长1381.143m米,为城市主干道,双向六车道,标准路幅宽度为 40米,终点接渝巫路。 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垫江县县域城市的交通网络体系,缓解城区内 部的交通压力,极大地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也为周边地块的开发进程起着积极的 推动作用,对整个垫江县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设计依据及采用的规范标准 2.1 设计依据 (1)与业主垫江县兴渝城市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 (2)业主提供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3)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 (4)业主提供的《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5)业主提供地质勘察报告 (6)业主提供的《垫江县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程路幅宽度的函》 (7)业主提供的《垫江县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垫江县明月大道新建道路工 程初步设计预审意见的通知》 2.2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2.2.1国家标准 《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2.2.2交通部规范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2.2.3建设部规范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1)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年3月) 2.2.4地方规范 《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 《重庆市建设工程费用定额》(1999年) 2.3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2010年10月,该工程正式立项,并由垫江县兴渝城市建设有责任公司担任项目业主。受业主委托,我院开展了垫江县明月大道、明月大道B、C线连接道及明月大道延伸段新建道路工程设计项目。2011年4月我院提交了方案初步文本。2011年4月25日,我院向业主及规划局等各位领导汇报了方案设计,之后多次与业主及垫江县规划局进行接洽,逐步完善了明月大道、明月大道B、C 线连接道及明月大道延伸段各项方案设计工作,在2011年6月我院提交了方案设计正式文本。2011年7月18日,我院再次向垫江县规划局等各位领导汇报了方案文件。2011年8月垫江县规划局下发了《评审会议纪要》垫江规划纪要〔2011〕11 号文,原则上同意该工程设计方案。 2011年10月,项目业主委托重庆市涪陵地质勘察工程公司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在11月中旬我院收到业主提交的地勘资料后,开展了明月大道、明月大道B、C线连接道及明月大道延伸段的初步设计工作。为确保工程设计质量和设计进度,项目设计组根据各专业特点,在征求各专业设计意见后,对设计进度、设计内容、文件编制要求、主要技术标准、设计原则等进行统一的规定和要求,为在较短的设计周期内保质保量完成设计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1年11月底提交了初步设计文件,2011年12月31日在重庆市设计院进行了初步设计评审,并顺利通过了评审。 2.4对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1

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施工图设计编制依据 1、依据性文件 1)主管机关认可的建筑方案设计图 2、主要相关设计规范 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2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 JGJ36-2005 3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 4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50001-2010 5 《房屋建筑学》教材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淮安某高校学生宿舍楼 2、建设地点:淮安 3、建筑层数:5层 4、建筑高度:18.00米。 5、建筑面积: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 6、设计使用年限:50年 7、防火设计耐火等级:二级。 8、屋面防水等级:11级 9、抗震设防烈度:8 度 10、结构形式:砖混结构 三、设计标高、坐标及图纸标注 1、本项目平面定位及±0.000标高相对于绝对标高值详位置图。 2、图中尺寸单位,除标高及总平面以米为单位外,其他均以毫米为单位。 3、平面图中凡未注明门窗洞口尺寸者,可视图示按剧中或一侧墙面200 。 4、专业代号:总图-总;建筑-建;结构-结;给水排水-水;采暖-暖; 通风-风;电气-电; 5、墙体预留洞、槽表示方法: 洞:(专业代号)宽×高槽:专业代号)宽×高×深圆洞:(专业代号)直径⊙洞底距楼地面高度槽底距楼地面高度洞中心距楼地面高度 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 四、其它: (1)内外高差为600mm。 (2)有组织外排水,屋面可以考虑上人。 一、设计依据 1、计委批准文号:昌发改复[2005]69号 2、规划许可证编号:2005 昌规建字0043号 3、设计合同书编号:2005—016号

4、地质勘探报告编号:2005—046号 5、我国现行建筑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 -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2006);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11 -602 -2006 );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 -2005 ); 二、项目概况 1、建筑名称: 2、建设单位: 3、建设地点:淮安市某高校 4、建筑面积:3704m2(含阳台面积)该面积数值仅作为参考。 5、檐口高度:12.85米 6、结构形式:砖混结构。 7、使用功能:办公楼 8、耐火等级:二级 9、设计使用年限:50年 10、相对高程:±0.00米,相当于绝对高程,见总平面图 11、平面所注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所注标高以米为单位。 总平面图中所注尺寸以米为单位。 三、墙体工程 1、墙体的基础部分见结施; 2、墙体±0.000以上采用240厚页岩实心砖,M10混合砂浆砌筑,±0.000以下采用MU15页岩砖实心砖,M10水泥砂浆砌筑。 3、墙体外保温层采用60厚粘贴聚笨板保温层。见图集:88J2—9∶5页外墙51M2⑩ 楼梯间墙体内保温层采用20厚胶粉聚苯颗粒保温。 墙身防潮层:在室内地坪下约60处做20厚1∶2水泥砂浆内加3%—5%防水剂的 墙身防潮层(在此标高为钢筋混凝土构造,或下为砌石构造时可不做),当室内地坪变化处防潮层应在高低关埋土一侧墙身做20厚1∶2水泥 砂浆防潮层,如埋土侧为室外,还应刷1.5厚聚酯防水涂料(或其它防潮材料); 4、女儿墙为240厚页岩实心砖,60厚砼压顶,做法:88J14—2—W8—2 5、墙体留洞及封堵 А.钢筋混凝土墙上的留洞过梁见结施和设备图; В.砌筑墙体预留洞过梁见结施说明; C .预留洞的封堵:砌筑墙留洞待管道设备安装完毕后,用C15豆石混凝土填实; 变形缝处双墙留洞的封堵,应在双墙分别增设套管,套管与穿墙管之间嵌堵嵌缝油膏,防火墙上留洞的封堵为不燃烧材料堵塞密实。 6、几点特殊技术要求: A.加气混凝土(条板隔墙)涂塑耐玻纤网格布粘贴部位做法参照88J2—3B1~B10页) B.所有管道井、风道井,管道安装完毕后,在楼板处用后浇板作防火分隔。 四、屋面工程 1、本工程的屋面防水等级为Ⅲ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0年,设防做法为:〈88J1—1〉Ⅲ4 2、屋面做法及屋面节点索引、露台、雨篷等见各层平面图及有关详图;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述 天康大道配套工程的设计范围西起5号桥、东至天扬路,全长1217.765米,规划道路红线宽度60米,道路标准横断面形式如下:2×6.0m人行道+2×5.0m慢车道+2×8.0m分隔带+22.0m机动车道。现状为18米车行道,机动车道需两边各拓宽2米,同时增加绿化带、慢车道、人行道设计。 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机动车道拓宽、绿化带、慢车道、人行道)、雨水工程、污水工程,同时对电力电缆、通信工程、燃气工程、给水工程等管位作出预留。 二、设计依据 1)天长市道路总体规划 2)建设单位提供的1:500现状地形图及相关要求 三、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标准 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6)《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 7)《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8)《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四、主要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Ⅱ 2)计算行车速度:40km/h 3)路面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 4)路面结构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 5)交通饱和设计年限:20年 6)路面结构设计年限:30年 五、道路横断面设计 根据规划,道路标准横断面形式如下:2×6.0m人行道+2×5.0m慢车道+2×8.0m 分隔带+22.0m机动车道。拓宽部分机动车道采用原道路横坡度,慢车道与绿化带横坡度为1.2%,坡向朝外,人行道横坡1.5%,坡向朝内。 六、道路平面设计 平面线位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现有天康大道平面走向确定的,全线呈东西走向,道路沿线与秦栏路、金集路、天扬路相交,详见道路平面设计图。 七、道路纵断面设计 天康大道(5号桥-天扬路)纵断面根据天康大道现状道路起伏情况确定的。八、路基设计 1)路基设计 路床顶面设计抗压回弹模量不小于30MPa。 (1)材料要求:不应使用淤泥、沼泽土、泥炭土、有机土以及含生活垃圾的土做路基填料,对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可溶盐含量大于5%、700℃有机质烧失量大于 8%的土,未经技术处理不得用作路基填料。填方材料的强度CBR值及最大粒径应符合下表要求: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以 下深度(cm) 填料最小强度 (CBR)(﹪) 填料最大粒径 (cm) 填方 路堤 上路床0~30 8 10 下路床30~80 5 10 上路堤80~150 4 15 下路堤>150 3 15 零填或路堑路床 0~30 8 10 30~80 5 10

施工图设计说明

施工图设计说明

经开大道交通工程优化设计 施工图设计说明 1、项目建设背景 1.1项目由来 本次交通优化设计范围为经开大道入口段及经开大道C、D、E段交通安全设 施设计。 本次交通优化道路是经开区高峰园、经开区龙腾园和G50高速的出入口,同 时也是进入万州火车站的入口,随着经开大道的正式通车,预计未来出入经开区的车流量会大幅度增加。可是现状道路由于年久失修,缺乏相应的交通安全设施,易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现状描述如下: (1)经开大道B段匝道出入口较多,驾驶员在此处易违规掉头,交通隐患大大增加; (2)同时在匝道入口处,现状波形防撞护栏已有多处损坏,丧失了防撞功能;(3)在经开大道B段匝道出口处,指路标志缺乏、指路系统明确性、连续性不足,由于部分驾驶员对路况不熟悉,极易在经开大道B段走错道路,驾驶员为了纠正行驶路线,易在匝道出口处违规调头; (4)交通标线磨损严重; (5)由于经开大道建设尚未全面完工,交通安全设施未能全面完善,存在安全隐患。 基于以上现状,易导致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因不能正确识别目的地道路而出现违规掉头、违规左转,进而影响行车安全,降低道路通行能力。 指路标志损坏、指路标志版面偏小 缺乏隔离设施交通标线磨损 4月,我院与经开区管委会及重庆万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勘查现场,决定对此处进行交通优化,以防止交通交通事故的发生。 1.2主要工作内容 (1)对现状道路标志、标线进行优化设计; (2)在道路中间增加隔离防撞栏杆; (3)在道路两侧设置防撞栏杆; (3)完善经开大道存在安全隐患路段的交安设施。

2、设计依据及采用的技术规范、标准 2.1设计依据 1.业主设计任务委托和相关设计合同; 2.该区域地形图; 3.该区域所在规划; 4.现场调查资料。 2.2设计选用的规范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 ) (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 ) (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 (4)《公路交通标志板》(JT/T279-) (5)《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 ) (6)《路面标线涂料》(JT/T280-) (7)《路面标线用玻璃珠》(JT/T446-) (8)《道路交通信号灯安装规范》(GB14886- ) (9)《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 ) (10)《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A47- ) (11)《视觉信号表面色》GB/T 8416- (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 (1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技术细则》(JTG/T D81—) (14)《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 50162-92) (15)《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16)《城市道路绿化规划设计规范》(CJJ75-97) (17)《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3、交通优化设计内容 3.1交通组织原则 交通组织以尽量满足区域交通和对干道交通干扰尽量减少的原则进行组织,主干道交通优先,支路交通停车让行。各路段交通流具体组织形式详见各相关路段交通组织设计图。 3.2交通渠化 1、车行道上同、异向车流采用交通标线; 2、与本工程范围道路相交道路均采用交通标线分离; 3、本工程范围内道路采用交通标线和交通标志控制。 3.3设计内容 针对现状情况,我院决定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工程整治: 在经开大道B段中间设置隔离防撞栏杆;同时在路侧设置指引标志;替换路侧波形护栏为防撞护栏;在临时匝道出口及高填方观测段处设置隔离防撞栏杆;完善经开大道全线交安设施。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书

总说明书 一、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为交叉口改造项目,工程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东北侧,伦教镇东侧。主线道路为碧桂路,被交线道路为龙洲路。本工程近期按菱形立交实施,远期为枢纽式立交,其中以碧桂路跨线桥为主体工程。本工程近期实施方案设计范围,碧桂路南起K59+571.497,北止K61+051.497,长1.48km。 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评审会议于2008年3月14日在顺德区召开。根据评审会意见,我单位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认真研究后,对相关章节进行了修改补充及完善。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期间,业主又先后召开了数次“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协调会”,并形成了《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补充大纲》。本施工图修编设计按照《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评审意见》及《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指导大纲》及补充大纲等有关文件来编制。 1.1 任务依据 1)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二期工程(SJ2-5合同段)勘察设计招标文件。 2)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二期工程(SJ2-5合同段)勘察设计合同。 3)三洲路口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编)(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2007年4月)。 4)三洲路口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意见(2007年4月)。 5)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首期工程方案施工图设计原则(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 线网首期工程勘察设计总体组,2007年12月)。 6)《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函》佛交函【2007】475号。 7)《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一、二期工程施工图设计指导大纲及补充大纲》(佛山市顺德区快速干线网首期工程勘察设计总体组,2008年3月) 8)《佛山市顺德区三洲路口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 9)有关会议纪要。1.2 采用规范

施工图设计说明怎么写

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 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 (序号带外圈“O”者为本工程选用) 一、设计依据 1、设计合同以及开发商的设计要求文件 2、政府职能部门就本工程的批本: ①规划报建批复;设计红线图 ②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 3、得到开发商方认,获各主管部门批准的初步设计图纸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532-2005) 5、《住宅建筑设计规范》(GB 50096-199:2003年版)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87:2001年版) 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8、《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4) 9、《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48-88) 10、《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1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12、《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13、《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 16、《膨胀土地区建筑技主规范》(GBJ112-87) 17、《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18、国家及工程当地其他行政规范、规定、标准 二、工程概况 1、建筑经济技术指标:详总平面图。 2、建筑类别:1、2、 3、号楼为6层商住楼;奥园大厦为6层综合楼;商业街为2层商业楼;其余为6层住宅楼。 3、耐火等级:二级 4、屋面防水等级:二级 5、结构类型:1、2、3、4号楼和奥园大厦及商业街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他各栋单体住宅;砖混结构。 6、使用耐久年限:50年 7、抗震设防烈度:6度 三、墙体 1、砖混结构的墙体采用机制中砖(240*115*90mu10)砌筑,外墙及分户墙为240厚,户内隔墙为15厚,框架结构的填充墙采用小型混凝土砖渣空心砌块 (240*190*120mu10)砌筑,外墙及分户墙为190厚,户内隔墙为120厚;M7.5混合砂浆砌筑。 2、首层无地梁处的墙身防潮层设于室内标高-0.060处,抹20厚1:2防水水泥砂浆(掺3%防水剂)。 四、室内外工程做法详见本图所附“建筑构造材表”

农村公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设计总说明 一、概述 1.1工程概况 开县金峰镇青橙村村级公路硬化工程是金峰镇青橙村村民出行的主要通道。原路为泥结碎石路面,由于道路等级较低,下雨时,路面泥泞不堪,为当地人民群众的出行及物资的运送造成极大阻碍。因此,该项目的改建已势在必行。 1.2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 义乌市交通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受中开县金峰镇青橙村村委委托,对《开县金峰镇青橙村村级公路硬化工程》进行设计。 该项目由于任务紧张,我公司在接到委托任务后立即成立项目组开展工作,于2014年7月上旬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就项目建设方案与业主方主要负责人达成一致:利用既有公路进行建设,路线平、纵面不作大的调整,局部地段改线,调整纵坡,完善排水设施,增设挡防设施的增设、错车道的设臵、安保设施的设臵等工作。我公司项目组在接到任务后立即组织人员进驻现场进行勘察测量,采用现场实地选线,并结合实际地形地貌进行调整,并据此再次对路线进行局部优化调整。勘测工作中,各作业组严格控制测量精度,对资料认真进行自检、自查,确保各项资料的搜集齐全和完整。经详细的测量、实地放线、细致的资料搜集、调查,外业勘测资料精度达到勘察测量规范规定的要求。整个外业勘测工作于2014年7月中旬完成,随后项目组全面展开内业设计,内业设计工作中,工程技术人员严格把关,对项目通过认真、细致的设计,在确保结构物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尽量做到优化设计,使设计文件更加经济、合理,可行。2014年7月下旬编制完成《开县金峰镇青橙村村级公路硬化工程》设计,并交付业主。 1.3原路状况 本项目原有公路属于农村公路,路线沿山势展开,路线曲折,弯道多、平曲线半径小,路基宽窄不一,平纵面线形局部达不到重庆农村公路标准,存在超限问题。沿线大部分路段无边沟或排水沟,全线部分涵洞经疏通维修后能继续使用。原路防护工程大多为干砌片石,部分不满足要求的重新翻修为浆砌挡墙。 1.4建设标准 本项目原则上按设计速度15km/h,部分路段依据《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进行设计。 1.5 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 1.5.1 设计原则 在设计中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技术可行、标准合理、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保证质量、注重安全”的原则,并按重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渝文审(2011(25号))规定中“着重提高公路的路线技术标准,完善防护排水措施,增强晴雨通车能力”的方针进行设计,使公路改建后,当地群众出行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适,以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1.5.2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农村公路 设计速度: 15km/h困难段10km/h 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 10m 一般最小平曲线半径: 15m 不设超高的最小平曲线半径: 150m 最大纵坡: 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