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

(完整word版)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

(完整word版)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
(完整word版)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建设规划申报书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建设方案

院校名称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所属省市贵州省贵阳市

填表日期 2011年10月12日

目录

一、专业建设背景与基础 (3)

1、行业背景 (3)

2、产业发展分析 (4)

3、社会需求分析 (4)

4、紧缺人才分析 (5)

5、专业建设基础 (6)

二、专业建设思路与目标 (8)

(一)建设思路 (8)

1、指导思想 (8)

2、基本思路 (9)

(二)建设目标 (9)

三、专业重点建设内容 (9)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9)

1、建设目标 (10)

2、突出特色,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分段式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10)

3、校企合作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 (11)

4、实施课程改革,构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一致的课程体系 (12)

(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一致 (16)

1、教学模式改革 (16)

2、教学内容改革 (17)

3、教学评价改革 (17)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 (18)

1、建设目标 (18)

2、建设内容 (18)

(四)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19)

1、建设目标 (19)

2、建设内容 (19)

(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21)

1、建设目标 (21)

2、具体建设内容 (21)

(六)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赋予职业教育新内涵 (22)

1、建设目标 (22)

2、建设内容 (22)

(七)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 (22)

1、建设目标 (22)

2、建设内容 (22)

四、保障措施 (23)

(一)建立项目建设组织机构 (23)

1、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23)

2、项目建设监督小组 (24)

3、项目建设办公室 (24)

(二)项目实施具体保障措施 (24)

1、思想保障 (24)

2、组织保障 (24)

3、制度保障 (25)

4、经费保障 (25)

五、经费预算 (25)

六、管理制度 (26)

(一)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26)

1、建设目标 (26)

2、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27)

3、校企合作管理运行机制建设 (27)

(二)监督与责任追究制度建设 (27)

项目概述:本项目面向贵阳市“十二五”第六大产业布局——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为目标,以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为重点,带动其专业群(导游、涉外旅游、旅游英语、会展策划与管理、酒店管理)的发展。建设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实习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和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

一、专业建设背景与基础

1、行业背景分析

旅游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无烟产业”和“绿色产业”,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成为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均取得长足发展。为加速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指出:到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0亿人次,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万人次,出境旅游人数达8300万人次,到2020年,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成为世界上第1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4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1亿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28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达1亿人次,游客市场总量达30亿人次。

贵州省“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贵州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支柱产业,使贵州成为多民族特色文化和喀斯特高原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地,成为中国西部旅游热点地区。2011年9月26日,第六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会上省委书记栗战书强调:全省动员、乘势而上,打造著名旅游目的地建设旅游强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贵州打造成为“没来过的想来,来过了的还想来,来了就不想走”的在国内国际具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地。到2015年,全省旅游接待人数将达到2.5亿至2.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800亿元,年均增长20%;旅游增加值达800亿元左右,占GDP比重8%,接近发达国家10%的水平。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地处贵州省会城市,肩负着为旅游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旅游管理专业是学院新崛起的专业,具有良好的行业背景和产学对接基础,契合贵阳市六大产业布局。提升该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有利于实现专业对接产业、专业

链对接产业链,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2、产业发展分析

贵州省“十二五”规划中指出:“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大提高,加快把旅游和文化产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大省。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按照把我省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吸引力的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和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多渠道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重点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和酒店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我省旅游接待能力。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加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加快发展一批专业旅游城市、旅游村镇、旅游文化商品集散地,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规模化发展。制定出台促进度假酒店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有序推进旅游度假区发展。大力发展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扶持培育一批旅游骨干企业,推动涉旅企业通过上市等方式融资。大力开拓客源市场,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全面优化旅游环境。”

贵阳市“十二五”规划指出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是贵阳市六大产业之一,用五年时间建成中国旅游大市,各项旅游指标翻两番,实现旅游接待总人数9819.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10.94亿元。到2015年,贵阳旅游将依托气候、生态、资源优势,建成世界避暑旅游名城、中国温泉旅游名城、中国休闲度假名城和西南会展旅游名城。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服务类特别是旅游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由此可见,旅游产业发展将是贵州和贵阳“十二五”发展的一个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管理专业发展与本地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点紧密结合,前景广阔。

3、社会需求分析

(1)全国旅游人才需求分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为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客观上要求大力发展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满足旅游行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旅游职业教育迎来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完备的旅游接待体系,开发建成各级景点2万多个、A级旅游景区近1000家。各类旅行社16891家、优秀旅游城市247个。全国旅游住宿设施约40万家,其中星级饭店14099家。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旅游业从业人员约为800万人,到2020年,而实际需要专业旅游人才在2000万以上,这样人才缺口至少在1200万人以上,平均每年需求约60万人(以20年间计算)。

(2)贵州旅游人才需求分析。贵州省旅游业正逐渐成为就业前景最广阔的行业,每年正以20%速度递增发展。目前,贵州旅游企业发展规模庞大,星级饭店有几十家,非星级的旅馆上千家,旅行社100多家,旅游景区有序保护开发。旅游行业的发展,导致对旅游专业人员的需求不断加大,迫切要求提高旅游职业人才培训的质量和扩大旅游职业人才培训的规模。

贵州旅游业“十二五”规划指出“贵州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与跨越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贵州省发展旅游的人才支撑严重不足。全方位地缺乏旅游人才,表现为旅游规划人员、旅游行政管理人员、酒店服务人员、旅游从业人员、农家乐从业人员等‘五支人才队伍’严重不足,制约了贵州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民俗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避暑旅游等新兴、专业人才更为短缺。旅游教育培训资源也比较短缺,旅游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同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环境也相对较差,旅游人才流失严重。”是我省需要解决的重大瓶颈问题。

因此,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五支人才队伍,瞄准六个突破口。到2015年,力争全省直接旅游从业人员达到30万人以上;培养和引进旅游行政管理人才、职业经理人才、短缺专业人才和教育培训师资人才2万人,培训各类旅游从业人员200万人次以上;全部导游人员、90%以上旅游行业服务人员和70%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达到培训合格上岗。”由此可见,在贵州省旅游业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十二五”期间旅游从业人员需求达到14.21万,贵州旅游人才供需缺口或将进一步增大,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4、紧缺人才分析

(1)专业计调人员紧缺。旅游管理系通过与旅行社的面对面接触方式了解旅行社岗位需求,调研结果显示旅游行业人才需求正发生转折性变化,一直隐在幕后的计调正成为旅游行业最紧缺的人才受到各大旅行社的追捧,大大抢了导游的风头。所谓“计调”,是“计划调度”的简称,在英文中称为“operator”,直译为“操作者”。

顾名思义,旅行社的计调是进行旅游实际操作的专业人员,他们负责新线路的开拓、食宿谈判、行程安排、成本核算等经营管理工作。贵阳市有大小旅行社几百家,对于懂得旅游业务开发和经营的计调人才的需求缺口相当大,随着我国对旅游市场规范的加速,一些旅行社越来越正规,规模越来越大,专业运作旅游业务的计调人员就越来越受到旅行社的青睐。

(2)旅游产品策划人才匮乏。个性化旅游需求推动中国旅游走向主题化。主题旅游线路、主题旅行社、主题旅游宾馆度假村、主题性旅游项目将蓬勃发展。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从传统的观光旅游转向文化型、享受型旅游。工业、农业、修学、健身、寻根、考察、探奇、了解风土人情的专项特点旅游正不断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另外个性化线路也越来越受到众多旅游者的青睐,这就需要高素质的旅游产品策划人才,主要负责旅游产品计划的预测与设计以及线路的日常事务工作;做好市场信息的收集与统计工作;负责监控收客计划,避免客源流失;协调好与旅游供应商与地接社联系,做好旅游行程安排。

能否拥有高素质创新型旅游策划人才,将决定旅游企业是否被淘汰。面对新的发展趋势,打破以往模仿性开发的发展套路,创新开发旅游产品已经成为上海旅游企业抢占战略制高点的关键。在贵阳各大旅游企业中,绝大多数都设置了“企划部”,旅游策划人才已经成为贵阳旅游业重要的一线人才。但是,经过旅游策划专业培养的人才极为罕见,而高素质高技能的旅游策划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远远不能满足旅游市场对旅游产品的需求。

(3)旅游市场营销人才紧俏。由于贵阳旅游作为贵州轴心不管是景区酒店还是旅游公司,都面临新市场的开发问题,在贵阳上百家主要旅游企业中,提出了对高素质高技能现代旅游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部分企业制订了令人眼热的高待遇标准,旅游业出现了争抢高素质高技能旅游市场营销人才的趋向。

(4)会展专业人才呈现走俏之势。贵阳市金阳新区国际会展中心的建成,会展业务的开展,需要大量会展策划人才、会展技术人才、会展管理人才、会展营销人才、翻译人才、会展销售人才等,人才匮乏明显,现代会展业是一个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专业化程度高的产业,对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特别大。

5、专业建设基础

(1)师资力量。旅游管理系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支稳定、结构合理、整体素质

优良,理论扎实、实践丰富的“双师型”的专业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24人(专职教师18名、兼职教师6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1人、讲师8人,9名硕士研究生、3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4名具有“双师型”资格,完全能够支撑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工作。

(2)专业建设。旅游管理系开设有“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涉外旅游、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英语”五个普通全日制高职专业和“旅游服务与管理、酒店服务与管理”两个中职专业,专业特色鲜明,行业针对性突出。

(3)硬件资源。学院旅游管理大楼和旅游酒店校内实训基地建成,主要有导游模拟实训室、旅行模拟社实训室、形体礼仪实训室、旅游管理信息实训室、餐饮实训室、前厅和客房实训室、酒吧模拟实训室等。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配合企业搞技术培训、管理策划、资源开发规划等工作。加强校企合作,与省内外知名旅行社、旅游景区(景点)、贵阳市星级酒店、会展等企业合作,保证学生校外见习和实习,满足学生岗位技能的实训教学需要。

(4)办学贡献。旅游管理系目前在校学生近600人,15个班级。建系三年间共培养了151名全日制毕业生,毕业生的首次就业基本集中于旅游行业,近85%的毕业生长期稳定在旅游行业工作。

(5)办学特色。旅游管理系坚持“走出去”的战略,积极对外联系,在学院与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马来西亚汝来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的基础上,打造旅游管理系“饭店业人才培养基地”,试点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导游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专科学生与马来西亚汝来大学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与加拿大枫华国际教育投资集团(CIBT)合作,筹建环球教育中心项目;加大旅游课程嵌入,引进国际旅游课程教学体系,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院社会声誉度。开拓国际市场,选派旅游管理系优秀学生到亚洲、欧美、英联邦国家等知名大学留学深造,或者海外实习就业。

(6)办学多元化。旅游管理系与贵州民族学院联合办学,开展专科与本科衔接自学考试,学生经过自考助学班学习,通过相关课程考试合格,毕业时在获得大专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取旅游管理自学考试本科文凭。

(7)办学模式。旅游管理系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

培养模式,树立了“大旅游、大市场、大专业”意识,确立了“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教学为本、以创新为本”的办学理念,走“产学结合、工学交替”方式,“行业引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以及基于职业能力为基础,与行业深度融合,各具特点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以基本就业率、行业就业率、稳定就业率、业内发展率作为检验我们办学效果的基本指标体系,并用于反馈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技能训练,为省内外旅游和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8)办学成果。①专业建设。初步形成了与旅游产业链相关的、以旅游管理类和酒店管理类为主体的专业格局,市场的针对性比较强,技术应用的特征比较突出,作为龙头的核心专业具有辐射其他专业的核心能力。②课程体系。逐渐开发基于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形成了每门课和行业标准相结合的大纲和讲义;结合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计划,积极把职业标准引入课程教学内容,制定了以职业能力本位为特征的专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③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了具备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旅游管理系现有专任教师18名,双师型教师占77.7%,聘有兼职教师6名。④实训实习条件。建立高水平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旅游实训大楼建成,配置有实训室若干,积极与行业企业联系,建立了多家稳固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⑤校企合作。校企融合进一步加强,与世纪金源集团、天怡豪生集团、贵州海外旅游公司、贵州普瑞斯汀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AHLA-EI贵州授权机构)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⑥科研成果和学术影响。近三年来,旅游管理系先后承担省、市和院级课题5项,编写出版专著和旅游系列教材1本。⑦双证制。推行双证书制度,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80%。⑧就业质量和社会声誉。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新生报到率78%以上。⑨社会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学院系部目前贵阳市饭店管理人员人才培训基地。⑩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先后与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和马来西汝来大学友好往来,并与他们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在贵州省旅游教育界和产业界产生一定影响。

二、专业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建设思路

1、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

意见》,结合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旅游行业不同层次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途径,提高办学水平、稳步发展,努力为贵州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2、基本思路

依托旅游业的发展,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础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

引入先进国际职业标准,根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进行基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实施“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开展“双证制”,实现职业标准与专业课程内容对接。创建“旅行社工作室”和“导游模拟实训室”,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建立课程综合性评价体系,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建设旅游管理实训大楼,解决生产性实训问题,新建1个中心、2个一体化教室,改善实训条件,搭建职业培训平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聘请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比例的教学任务。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教学机制,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

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贵州省、贵阳市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输送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在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的两个平台上,建成与贵州成为多民族特色文化、喀斯特高原生态旅游和避暑胜地的重要目的地,成为中国西部旅游热点地区。以旅游管理专业为龙头带动旅游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服务旅游行业、服务当地经济,使教学成果引领贵州旅游职业教育;将旅游管理系建设成贵州旅游行业的人才培养基地。

三、专业重点建设内容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实现校企‘无缝对接’”的人

才培养模式。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全程合作培养人才,打造“以职业素质为基础,岗位能力为本位”的专业人才。注重旅行社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从旅行社计调、销售、导游、门市接待、会奖服务、出境领队等岗位入手,设置课程与教学内容,培养能适应旅行社岗位需要的专业人才。

1、建设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自我管理、信息处理、创新创业”职业核心能力,系统掌握旅游专业理论知识和实务,有较高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修养,较强的协调组织和创新能力,具备旅游活动(产品)策划(推介)、导游服务、酒店服务、公关、会展组织与策划、计算机应用等专项管理能力、能够综合处理旅游经营管理中的各类问题,考取导游资格、餐厅(客房)服务员、普通话和计算机操作等级证书。能够从事导游、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产品策划与营销、景区服务与管理、酒店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中高级实用型人才。

2、突出特色,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分段式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1)坚持走“特色引领型”的专业发展道路。旅游管理专业从2008年招生开始,定位明确,主要培养中高级应用型旅游管理从业人员。

①面向国际。先后美国饭店协会教育学院和马来西亚汝来大学校友好往来,并建立校际合作关系。适时派遣教师赴国外培训学习,派遣学生赴亚欧国家知名大学学习交流;积极筹建阿联酋迪拜五星级酒店、马来西亚丽星邮轮公司等海外实习基地,选送部分学生到海外实习基地实习和就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拓与环球集团知名企业的合作关系;与国际著名旅游院校、培训机构和品牌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著名院校的教学资源,探讨专业课程的国际化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旅游教育交流与合作,拓展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寻求与世界旅游组织、亚太地区旅游协会、亚太地区旅游教育培训机构网(APETIT)、世界休闲组织中国分会联系,搭建合作平台,开展各种类型的教育教学合作与研讨,提升学院的国际声誉。

②依托行业。根据贵州省旅游市场无淡旺季的特点,及时安排大二以上的学生到旅游企业顶岗实习。企业根据学校教学安排,选派业务骨干、管理人员来校讲座或座谈,传递企业最新服务(技术)标准、服务理念、服务信息,讲授企业文化、职业素质以及如何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等,使学生感受企业氛围,了解企业的发展变化情况。

这种模式改革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周期,体现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根据对用人单位和学生的调查反馈,均认为是一种很好的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贵阳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贵州省旅游业的人才需求,在“政、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的两个平台上,探索符合现代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办学体制,强化国际化办学特色。

(2)校企融合,理实一体培养人才。根据旅游人才国际标准和旅游行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按照实景实境的教学环境、学校企业的双向交互、汉语外语的双语教学、服务管理的双重能力教育模式,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特点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强校企融合,尤其是与贵州知名旅游行业的合作,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符合旅游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提高学生在旅游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①课堂教学。职业基础能力模块和管理能力模块主要在校内学习,以校内教师为主、企业兼职教师为辅。专业核心业务能力模块的学习将实行50%在课堂学习,50%在企业或实训基地或景区景点学习的方式,由企业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完成课程设计、教学和教材建设和学生学习效果考核过程。

②实境实景教学。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将企业实境训教过程划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熟悉观摩阶段。从学生第一、二学期在校模拟旅行社观摩实行,并到贵阳市各大旅行社参观考察。由校实训教师和企业共同负责。

第二阶段:实境见习阶段。从第三、四学期学期开始安排学生轮流到旅游行业进行短期见习,可以在旅游职业岗位见习,也可为大型活动作服务和志愿者第三阶段:就业顶岗实习阶段。从第五学期开始学生在校内外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就业性实习。

3、校企合作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无缝对接

按照旅游管理系专业群突出“国际化”、“应用型”与“适应性”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专业。加强校企合作,以行业和企业为依托,以旅游职业岗位要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建立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及校企结合的校内外实践教学机制,构建符合旅游职业培养要求的校企结合人才的培养模式;确立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标准,通过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一体化,实现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和开放性,着力培

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到2013年,争取把我系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成为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条件优良、校企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专业品牌鲜明、社会竞争力强、能够引领我省旅游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示范性专业。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步骤与程序

4、实施课程改革,构建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一致的课程体系

以旅游管理专业作为课程改革试点专业,与知名品牌企业合作,从旅游岗位任务出发,探索旅游岗位任务的特点,详细分析旅游岗位所需的核心技能,形成适合旅游岗位任务的人才培养标准,重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精心设计基础课程,凸显动手能力的培养,建设新的课程标准,系统设计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精品课程和特色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生产性实训课程及配套教材,建立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1)课程体系建设

①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深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突出工学结合,构建与旅游业岗位能力无缝对接的基于工作导向的模块化柔性课程体系;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与旅游企业合作开发新课程体系下的重点课程与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立互动式的网络教学平台;编写新课程体系下的课程教材,形成高职类旅游管理课程标准,逐步向全省同类专业推广。

②课程体系建设内容与措施。以就业导向为基础,依据旅行社工作岗位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依据旅行社岗位工作任务确定课程设置;依据旅行社岗位职业能力选择课程内容;以旅行社技术技能课程为主干,理论教学服务于技术培养为设计理念,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思路。

旅游管理专业依据旅游企业工作任务、业务流程以及岗位群能力分析的结果,设置相应的三个模块化课程结构,即职业基础、管理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三大模块。职业基础和管理能力两大模块,属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管理、营销等能力,为学生进入旅游行业进一步进行岗位知识学习铺垫,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专业核心能力模块与旅游管理核心岗位群对接,由导游岗位模块、计调岗位模块、销售岗位模块、会展策划岗位模块、门市接待岗位模块和出境领队岗位模块构成,旨在学习能力适应旅行社岗位能力需求。每一子模块有一门核心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选修任何一个或多个子模块的课程。每一子模块开设专业外语,加强学生核心竞争力和涉外岗位的工作能力。(见下表)

③建设具有“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及共享教学资源库

建立旅游企业全过程参与课程建设的合作机制,组织骨干教师,与旅游行业企业专家合作,根据旅游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面向工作过程,优化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实践内容由专兼职教师在企业联合完成,教师训教以工作任务和工作能力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按照旅游业岗位工作情境,采用案例法、实境操作法、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方法,与教学情境对接。

(2)课程建设内容

(3)教材建设

1)建设思路

①校企联合开发,学校教师和行业兼职教授共同编写教材或讲义或实训教材,突出实践性和理论性结合,适用于工学结合、“实境训教”。

②教材的建设主要围绕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和优质核心课程展开。并将同步建设教学资源库,做到教学资源共享,实现向专业群和其他院校相关专业的辐射。

2)建设内容

①编写教材:乡村旅游服务与管理、贵州旅游资源概论等。

②编写讲义补充教学内容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部分教材内容滞后的现象,组织骨干教师深入旅游行业进行调研和顶岗锻炼,及时编写符合行业发展需要的讲义,通过系列讲座、网络教学平台等形式,将新信息传递给师生,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③编写实训要求与职业资格标准融合的实训教材

组织一线工作骨干、专兼职教师、对每一门实训教程及其内容进行认真研究,按

照“工作过程”的实际,旅行社销售、计调、门市接待、导游、出境领队和会奖服务等职业能力的要求,编写旅游管理课程的内容。

④补充电子教材和音像教材

计划在五年内拍摄一套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录像,并将其作为相应专业教材的配套音像教材。这套录像教材将通过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投入使用,使学生能直观地熟悉旅行社操作流程及过程控制。

(4)教学资源库建设

将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方案、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和优质核心课程课件、电子教案、项目设计方案、实验实训、核心能力测试题库、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教学资源上校园网,方便学生在网络中的自主学习,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

(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一致

1、教学模式改革

(1)主讲教师变化。打破传统课程教学一个教师满堂灌的模式,根据旅行社的工作过程,在每一个岗位设置相应的课程与教学内容.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一门课程分成不同模块,每个模块由这一领域的专家讲授.如核心课程<旅行社市场营销>课程可分为旅行社市场分析与确立、旅行社销售渠道、旅行社促销技巧和旅行社客户维护四大模块。旅行社市场分析与确立模块可以由专职老师讲授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后,由旅行社第一线的市场营销部人员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旅行社客户维护模块可以由这一领域领军企业春秋旅行社的专家讲授。

(2)主讲课堂变化。打破传统固定课堂的模式,采用教学场地多样化,将课堂、学校模拟旅行社、实训室和旅行社结合起来,给学生创造实景实境的环境。如核心课程《计调实务》,教师在课堂讲授旅游线路的设计方法和如何报价之后,就应安排学生去学校模拟旅行社计调部进行实务操作,掌握基本技能后,再安排去上海旅行社企业计调部进行短期见习,找出课堂学习与实际操作的差距,明确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方向。

(3)教学组织形式变化。发挥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采用“合作式课堂”即教师、学生、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合作完成课程教学任务。主讲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负责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方法设计和主要部分的教学;聘请旅行社专家结合课程进行专题讲座或专项辅导、培训;学生除学习和参与训练外,同教师

一起共同完成真实或者模拟的工作项目,必要时学生可公开宣讲自己的作业;“分享式学习”即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提倡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分组考核的方式。因而学习方式呈现正面教学、独立学习、双人学习、小组学习(报告)等多种形式;“模仿式学习”即视旅行社相关岗位的项目计划(策划)书作为样板,供学生模仿,增强学生的职业体验和学习信心。课外教学强调工学结合,利用假期到企业勤工俭学,学校课程和企业联合培养课程进行学分置换。在实践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改革

(1)课程体系内容变化。减少原有的与旅行社岗位不直接相关的课程,如旅游学概论、旅游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增加了旅行社岗位与能力要求需要的课程;减少了专业性强、就业可能性小的课程,如会计类课程,因为旅行社很可能在选择这类人才时,在财经类的专业中挑选。增加了行业发展急需的、与时俱进的课程,如会展、奖励旅游和大型活动策划等;为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增加了外语课程,每一专业群都有专业外语课,并增加了第二外语,提高学生核心竞争能力。

(2)课程内容变化。打破以往大量理论知识灌输的做法,确立理论知识“够用”、“实用”的原则,减少课程中理论知识的教学比例,增加实训、实践比重。如在讲授《奖励旅游》课程时,对奖励旅游定义、意义、作用减少课时数,增加行程安排、活动策划、主题晚宴设计等内容的实训课时。

(3)实践教学环节变化。原有的实践环节为三大环节,即少量的课堂实训、一周的野外踩点实习和最后的顶岗实习。改革后的实践教学分为五个环节,即岗位基本技能实训、岗位专项技能实训、岗位综合技能实训、岗位拓展技能实训、顶岗实习。如计调岗位实训,其基本技能有:旅游采购训练、旅游线路设计训练、线路报价训练等等。专项技能训练(岗位核心能力训练)有:国内主要线路报价,主要出境旅游线路设计等等。综合技能训练:计调从设计产品、报价、合同、采购、结算完整服务过程训练。岗位拓展技能是指转岗或上升到管理层应具备的技能,如计调部经理应拟定管理制度,适当进行导游或销售岗位的训练,以适应转岗的需要。顶岗实习能将以上的实训付诸现实,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成长。

3、教学评价改革

(1)教学评价改革实现三个“打破”,三个“确立”。打破评价内容单一化,

确立评价内容全面化。旅行社对员工素质的要求除了专业要求外,更关注的是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从多角度进行的全面的评价,不仅评价专业技能,而且把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学习和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旅行社职业人基本素质要求列入评价目标。

(2)打破评价方式终结化,确立评价方式过程化。打破传统对固化成果的终结性评价,将评价“嵌入”到职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关注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和养成职业素养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途径,关注学生在参与实训、实习等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把评价过程和实践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动态化评价方式。如核心课程《计调实务》的评价,传统的评价是以期终考试定成绩,根据卷面成绩定等第。改革后,卷面成绩只占50%,其余50%是根据校内实训和旅行社见习的表现确定的。

(3)打破评价主体单一化,确立评价主体多元化。打破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教师是最重要的评价者。树立教师、企业、学生共同评价模式。将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训、设计、实习结合起来评价。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

按照“双师型”结构的师资队伍要求,引进和培养教学水平高、行业经验丰富的专业带头人,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建立与知名行业企业人才交流的长效机制,打造一支由旅游行业资深专家、学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90%的目标。

1、建设目标

采取培养和聘请相结合的方式,优化师资队伍,加强名师工程建设。通过到国内外院校进修、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等途径,提升本专业师资队伍的教学、科研、管理水平;与知名企业合作,从中聘请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在规划期内,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熟知旅游业和职业教育教学、具有国际化背景的专兼结合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企业兼职教师比达50%。

2、建设内容

(1)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和聘请。到2013年,重点专业培养2名带头人,一般专业每个专业培养1名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应熟知旅游业前沿动态,了解本专业发展趋势,具有双师资质及专业运行的领导能力,是业内认可的专家。同时聘请1名在职的

国际旅行社总经理(人力资源总监)作为专业带头人,共同参与本专业课程标准的研制、岗位技能标准的制定、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的工作,对所引进的专业带头人提供科研启动资金,并配备相应的办公及实验实训设施。

(2)骨干教师的培养和聘请。培养5名具有企业经历的骨干教师,骨干教师拥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有在企业业务岗位任、兼职的经历,能胜任核心课程的专业教学工作,在旅行社教育教学方面有一定的科研及创新能力。

(3)“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本系现有14名“双师型”教师,但旅游管理专业极少。在规划期内,每年安排3名专业教师深入旅游行业合作基地企业进行半年或1年业务挂职锻炼,参与企业课题研究;同时鼓励教师参加行业职业能力培训,获职业资格,并对参加职业能力培训的教师,给予经费资助,使本专业教师既有教师职称,又拥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和专业技术资格,“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

(4)兼职教师的聘请和管理。专本业现有企业兼职教师4名,在现有基础上增聘4名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旅行社企业职业经理人和服务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至2013年,使企业兼职教师总数达到50%。同时,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根据每学期对兼职教师教学效果跟踪测评的结果,对兼职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制定兼职教师教学培训计划,兼职教师每人每学期参加教学培训不少于16学时,并对聘请的兼职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

(四)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完善、新建融教学、培训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在西部地区具有领先水平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按照职业标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进一步拓展校外认知实习及顶岗实习基地,在合作共赢的原则下,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制定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提高校外实训基地的运行效果。

1、建设目标

按照“企业全程介入、实境实景教学、工学深度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共建与专业建设及教学运行相匹配的实训教学体系,满足生产性实训、职业技能培训与资格鉴定的要求。建设期内完成5个项目建设任务,重点建设2个实训室和1个基地,使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时间占课时比例达到50%。

2、建设内容

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系统方案设计1.doc

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系统方案设计1 济源市水系综合治理(一期)工程PPP项目 项目建设管理方案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内容及投资规模 济源市水系综合治理(一期)工程PPP项目,主要包括三个子项目,分别为盘溪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蟒河口水库供水工程、三湖新区工程,其中三湖新区工程包含引黄调蓄玉阳湖工程、玉阳湖升级改造工程以及三湖大道工程。项目总投资9.2693亿元。合作期为20年,其中建设期3年,运营期17年。 本项目包括盘溪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三湖新区工程、蟒河口水库供水工程三大工程,其中三湖新区工程包含引黄调蓄玉阳湖工程、玉阳湖升级改造工程以及三湖大道工程。 (1)盘溪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为主河道清淤疏浚工程、岸坡整治工程、堤防填筑工程、拦蓄水建筑物工程。 ①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清淤疏浚河道长度16.45km; ②岸坡整治工程总长度19.86km,其中新建生态护岸长度 17.16km,改造和提升护岸长度2.7km;

③堤防填筑工程总长10.14km,其中城区段 4.34km,非城区段 5.8km; ④拦蓄水建筑物工程,新建液压坝2座、钢坝2座、挡水堰10座。 盘溪河工程概算总投资为23228.2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1157.76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1169.47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1272.06万元,临时工程1058.43万元,独立费用2197.57万元,预备费842.76万元,建设补偿和移民征地4950.28万元,水土保持工程142.10万元,环境保护工程437.79万元。 (2)三湖新区工程 ①引黄调蓄玉阳湖工程 引黄调蓄玉阳湖工程为济源市部分城市工业供水,供水范围为济源市虎岭产业集聚区、济源市西部工业区和济源市中心城区。规划在曲阳湖、三河水库(万阳湖)基础上,新建玉阳湖的水库联合引黄调蓄工程,位于济源市西部,其中新建玉阳湖在现有的曲阳湖和三河水库(万阳湖)下游。曲阳湖、三河水库(万阳湖)工程任务均为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旅游、养殖等综合利用。新建玉阳湖水库的工程任务则为:以满足一干渠灌溉的2.37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和济源市中心城区部分工业用水为主,兼顾改善城市水环境。 ②玉阳湖升级改造工程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最新

经管系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是学院与教学系发展的龙头和基础,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和扩大学院社会声誉的根本,更是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推动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发展,促进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层次的全面提升,根据学院总体 发展规划及办学历史、实力、条件和定位,并结合行业与专业实际,在总结经验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特制定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以指导未来的专业建设与改革工作。 一、专业发展前景及现状 1.社会人才需求趋势 近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内蒙古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通过宣传促销,每年到我区来的旅游人数都成两位数的增长,仅珠三角地区 每年来内蒙古旅游的人数就占全部外来旅游者的1/3左右,而且以高端旅游团为主。2013年,我区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达到151.52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到5177.95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889.55 亿元。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区GDP的6.24% ;相当于服务业增加值的17.50%。旅游业直接涉及29个经济部门,直接和间接影响行业109 个。旅游对酒店住宿业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加快旅游业发展,可以有力促进相关服务行业的成长和壮大,降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社会就业和促进民生改善,激

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随着内蒙古旅游产业的大发展,企业改革的深化,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面向一线的旅游管理和旅游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将倍受欢迎。旅游行业为完成发展目标和远景规划,需要我们加大旅游人才培养的力度,以适应高速发展的内蒙古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更需要一批具有丰富知识门类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其次,为适应服务对象对管理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的需要,越来越需要第一线的专业人员具有更强的服务意识,具有更高的服务技能。 旅游管理毕业生就业时首先面对的是旅游业(包括了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酒店业和新兴的会展业等),其就业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2002年前接收该专业毕业生的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主渠道,因机构调整、编制压缩而减少了对大学生的接收数量;现在该专业面临的就业选择主要集中在各旅游企业,如旅行社、酒店以及新兴的会展企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数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增加,但由于就业面已经在原有的基础上收缩了,导致了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可供选择的单位随之减少,使就业时的 专业对口率更高。因此,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目前来讲其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 (1)旅行社经营管理方向:旅行社一线服务与管理(导游、基层旅游行政管理、景区景点管理、旅行社计调与外联服务、旅游规划与产品开发、旅游营销)。 (2)酒店管理方向:酒店督导(前台、楼层、餐厅的领班、主

项目建设方案及工作计划

项目建设方案及工作计划 为了确保XXX渔港项目顺利建设并有效控制建设成本,我司拟定了以下的项目建设方案及工作安排: 一、项目招标方案 XXX渔港工程招标工作必须遵循国家建筑法规定的招投标程序(要求)分两部分进行,一是工程监理单位的招投标;二是水工工程的招投标。现将招投标的具体内容、条件以及成本等建议如下:(一)工程监理的招投标 1、投标人的资质要求 具有水运工程监理乙级及以上资质,且具有类似工程监理经验。投标人拟组建的监理机构中的总监理工程师必须具有港口与航道工 程专业高级职称和10年以上从事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经历,并取得交通部监理工程师证书;总监代表、驻地监理工程师必须是交通部批准注册的水运工程监理工程师或专项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理员须有水工专业助理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和相应监理业务培训证书。常驻现场监理人员不少于3人且取得交通部批准的监理工程师或专业监理工 程师注册证书的人员达到60%以上。 2、招标代理公司的资质要求及费用: 依据《计价格[2002]1980号》文收取,约为中标金额的1%,因此监理标的代理费应控制在1万元以内。 3、XXX渔港工程施工监理单位服务时间、范围、质量标准: (1)工程总施工期为24个月。 (2)监理范围:所有水工建构筑物及港池航道工程施工监理, 监理阶段包括施工招标期、准备期、施工期、交工验收及保修期。

(3)工程质量标准: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现行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的优良等级。 4、监理招标评标细则 本工程工程监理评标,采用综合评估的方法.总分值为100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监理大纲(40分) (1).质量控制体系完善,措施合理,得8分;否则酌情减分,但最低得分不少于6分; (2).投资控制体系完善,措施合理得8分;否则酌情减分,但最低得分不少于6分; (3).进度控制体系完善,措施合理得8分;否则酌情减分,但最低得分不少于6分; (4).合同管理措施得力、合理得8分;否则酌情减分,但最低得分不少于6分; (5).安全管理措施合理得8分;否则酌情减分,但最低得分不少于6分。 第二部分:监理费(30分) 《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发改价格[2017]670号)规定价格为(120.8+78.1)×(4000-3000)/(5000-3000)×1.1×0.85=92.986万元。以规定价下浮10%作为最高限价即83.69万元,以规定价下浮20%作为最低限价74.39万元,超出此报价范围的投标报价为无效报价,得分为0分。将有效

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旅游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和适应现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及沿海都市型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构架 3、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思路 以“宽口径、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本、以素质教育为课程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学时 学 分 开设学期 旅游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Tourism Science 54 3.0 二 导游实务 tour guide practice 36 2.0 二 旅游市场营销学 Tourism Marketing 36 2.0 三 旅游经济学 Tourism Economics 36 2.0 三 旅游商务英语 Tourism Business English 72 4.0 五 旅行社经营管理 Travel agency management 54 3.0 五 休闲农业 Leisure Agriculture 36 2.0 五 会展经济 Economics of MICE Industry 54 3.0 六 旅游地理学 Tourism Geography 36 2.0 六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54 3.0 七

主线,以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体系、内容为重点,以加强实践实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为手段,以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为尺度,以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为切入点,加强特色专业课程建设,全面推进各核心课程的持续均衡发展。 4、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措施 4.1 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以胜任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为基点,不断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引进人才既看学历、职称,更注重实际学术水平、研究成果和职业道德,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 充分利用学院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紧紧围绕学科建设,引进或培养高水平旅游管理学科带头人1人。 重视教师培训,重视继续教育,以在职攻读博士或博士后的形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和科研素质,同时通过横向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将科研成果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深化教学内容,巩固教学改革成果。 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支持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学习、合作研究,在合作中培养师资,提高水平。积极争取国家和天津市公派出国指标,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争取更多的出国深造机会。 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到旅游企业锻炼,积极申报教师系列外的行业岗位专业技术职称,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加强与行业联系,聘请行业内企业家和专家为兼职教授,逐步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家和学者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保障本专业教师实践、实训能力的提升。 强大的师资力量是本专业建设发展的基石,本专业将在学历、职称、双师队伍、专业带头人等方面为教师提供支持。 4.2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 对本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改革,从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入手,加强课程改革,并完成核心课程的能力或技能考核设计,积极打造高水平精品课程,促进课程建设的新发展。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作为专业课程体系的主线,而不是以知识体系、理论概念为课程主干,由过去的“理论先导、实践为辅”变为“任务引导、实践为先”。 4.3 教材建设 加强教材建设,教材要将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整合,突出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综合应用,突出生产和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突出新知识、新技术运用,构建项目式教材体系,也可以直接将企业典型真实的课题作为教材的内容。课程的教材必须是动态的,应不断修改,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运用的工作任务引入到教学中。 为了保证核心课程的特色水平,旅游管理专业将通过校企共建,组织专兼职优秀教师,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 计方案 第一章系统预期目标 建立吴中区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把城市规划管理过程所涉及的各种信息进行科学的存储与管理,以实现对各种信息的快速查询、检索、统计、及时修改更新、空间分析与资源共享等,完成规划管理的办公自动化,最终达到把大量单一、零散、缺乏内在联系的信息资料变成有机、综合的信息资源,以辅助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分析决策,为此不仅要具备合理的计算机软硬件配置,建立规范化的信息分类标准,最重要的是要为系统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结构框架。系统的总目标为:规划领域在城市建设中具有超前性、基础性和重要性。同样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也具有基础性和重要性。以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建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是国内外城市GIS 应 用的成功经验,是搞好城市建设、规划和管理必不可少的主要管理手段。因此系统的近期目标是建立以吴中区建设局规划处的业务和管理内容为基础,以 GIS 技术为支撑,实现图、文、表管理一体化的综合型、空间型现代化网络管理体系。 第二章系统建设原则 为保证系统具备科学合理的结构框架,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要求,尽可能提高各项指标,拟建系统的设计须遵循以下原则: 1.先进性原则在满足系统功能要求的基础上以及尽可能降低资金投入的同时,保持系统 的先进性。 2.一致性原则 为确保系统建设的顺利进行、系统建成后的自身运行以及与其它系统的连

接,必须在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强调标准化、规范化和统一化,主要是数据编码、数据格式的规范化和一致性等。 规范标准的选用顺序为:国家标准、规范,各行业、部颁标准、规范,地方标准,自行制订经过论证的标准。 3.安全稳定性原则 保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保持正常工作的能力 在错误干扰下系统重新恢复和启动能力 维护数据安全性能力 4.完备性原则 数据完备性,包括数据的完整性、现势性、准确性和精度 系统功能完备性,子系统的设计必须有比现有业务流程更完善的数据输入、 管理、处理、输出和更新的功能 5.适应性原则 能根据机构功能调整的需要,不断满足以后系统目标的变化的要求 系统的结构设计应考虑日后的功能扩充 能适应技术更新(如软、硬件升级更新等)的要求 6.实用性和方便性原则 进行深入的用户调研分析,针对用户的业务流程设计系统,使用户使用起来 方便实用 系统建成后能够投入实用,以实现规划管理办公自动化 经系统的深层次的应用开发,提供简单明了的用户界面,实现"傻瓜式"的操作系统的安装、运行简单方便,用户经短期培训即能掌握系统维护、管理和使 用 7.经济性原则系统结构设计认真考虑系统建设的经济性,统筹全局,按轻重缓急精心组 织系统结构,使系统运作高效而经济节约。 第三章系统开发关键技术根据系统建设原则,为

XX项目规划方案

目录 第一部分文本 第二部分规划设计方案图 一、综合图 1、风景区功能分区图 2、区域位置关系图 3、旅游景点分布图 4、道路交通图 5、市场分布图 6、旅游线路图 二、杜鹃湖中心旅游区规划效果图 (一)、杜鹃湖规划总图 (二)、杜鹃湖中心旅游区功能分区图 (三)、水上杜鹃培育保护规划图 (四)风景区主入口规划方案效果图 1、沙子关入口广场规划效果图 2、沙子关装修效果图 3、沙子关民族风情园规划效果图 4、贵州绿色长廊规划效果图

5、主入口停车场规划效果图 6、主入口华表效果图 7、半边街规划方案效果图 8、望天门规划方案效果图 9、主入口文化休闲广场规划效果图 (五)、贵州文化长廊规划方案效果图 1、广顺神仙洞古人类遗址效果图 2、贵州古岩画效果图 3、夜郎遗踪系列壁画方案图 (四)“贵州建省” 系列壁画方案图 (五)朱元璋调北征南、靖难之变系列壁画方案图 (六)屯堡文化系列壁画方案图 (七)八艳赏花石雕效果图 (八)“天下大师” 石雕效果图 (九)“阳明洞”规划效果图 11、阳明路规划效果图 (一)阳明路起点规划效果图 (二)阳明路中段规划效果图 (三)阳明路中段规划效果图 (四)河东桥规划效果图

(五)河西桥规划效果图 (六)圣泉规划效果图 12、码头接待中心规划效果图 13、和尚坡水上活动中心规划效果图 14、霞客亭规划效果图 15、望云楼规划效果图 16、机动船码头规划效果图 17、杜鹃水苑入口规划效果图 18、杜鹃水苑秋池规划效果图 19、杜鹃水苑北楼装修效果图 20、杜鹃会馆规划效果图 21、杜鹃水苑荷塘规划效果图 22、空中狩猎园规划效果图 23、花果山度假村鸟瞰图 24、但家坟码头规划效果图 25、牡丹亭规划效果图 26、梦草池规划效果图 27、百草园农训基地规划效果图 28、但家坟规划效果图 29、白云山门规划效果图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Loud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申报材料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二O一一年十月 目录

一、建设基础 (1) 二、建设目标 (4) 三、建设内容 (7) 四、改革举措和保障措施 (14) 五、建设进度和绩效考核指标 (16) 六、专业建设预算 (19)

一、建设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着“朝阳产业”之称的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湖南省旅游产业强省建设战略实施纲要》确立了把湖南由旅游资源大省建设成为旅游产业强省的战略目标,湖南已经成为中国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地区,实现了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2010年,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7%以上,至2010年达到1286亿元,相当于当年全省GDP的13%,实现从旅游经济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历史性跨越。 湖南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发展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很大空间,娄底市处于国家“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圈的核心层,在湖南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构筑以娄底为主的湘中旅游区,把娄底市的梅山龙宫等景点建设成为国家标准等级旅游区,在全省率先推出了“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形成了以新化大熊山、涟源龙山等山系为主的“山之恋”,以水府庙、孙水河为主的“水之梦”,以双峰荷花、牡丹和芍药等为主的“花之缘”,以紫鹊界梯田为主的“田之韵”的四大品牌,旅游产品体系不断完善,2010年,娄底市成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这又为我校旅游专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地方环境支持。 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创办于2004年,我们始终坚持“校企深度融合,工学有机结合”的办学方针,坚持“定位准确,特色突出”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人才培养理念,强化服务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办

六大系统建设规划方案

罗平县阿岗镇树冲煤矿 六 大 系 统 建 设 规 划 方 案 单位:罗平县阿岗镇树冲煤矿 编制人:钱红波 审核人:张永兵 编制时间:2011年11月5日

加快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的重要举措,根据(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的要求,现结合我我矿实际成了“六大系统”建设实施小组。组长一名,副组长二名,组员十名。 组长:杨永 副组长:张永兵、钱红波 组员:刘永孝、刘谷忠、顾保健、李留涛、贺炳明、曹元霸、尚超、梁永祥、毛彦冬、李建龙 一、煤矿监测监控系统 我矿建于2002年,2004年正式投入生产,现我矿属于改扩建矿井,生产井于2008年安装了KJ78监测监控系统,现技改井也使用的是KJ78监测监控系统。各个地点都相应的安装了各类传感器,并正常使用,定期进行调校、校正、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设备性能完好,系统灵敏可靠。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档系统发出警报、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能够迅速采取断电、撤人、停工等应急处置措施,充分发挥其安全避险的预警作业。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并与县局联网。 二、压风自救系统 1.我矿已于2010年7月生产井安装并完善了压风自救系统,空压机设置在工业广场旁边,空压机型号为JG75HA,1 2.5m3/min

的压风量,压风管的直接为200mm。空压机能正常、有效的压风供气到井下所有作业地点。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压风系统的基础上,已在所有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 2.技改井于2010年3月开工建设,安装并完善了压风自救系统,空压机设置在工业广场旁边,空压机型号为JG110HA,20m 3/min的压风量,压风管的直接为250mm。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压风系统的基础上,已在所有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 三、供水施救系统 我矿已建立完善井下供水施救系统,水源来自地面消防水池,地面消防水池可容纳400m3水。井下供水管路铺设到井下所有作业地点,包括,中央水仓,采掘作业地点,机电硐室、刮板机机头机尾、各装运转载点、在回风巷、区段回风巷等。在所有采掘工作和其他人员较集中的地点设置供水阀门和防尘喷头设施,能够保证各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的应急供水要求及洒水降尘工作。 四、通讯系统 我矿已建立完善矿井通信系统,电话型号为:KTH102型远程防爆电话。在地面调度室、井口把钩房、主井绞车房、井底车场、水泵房,和采掘工作面都安设了电话,所有电话都接通了地面调度室,煤矿通过手机或座机能够直接以矿外联系。井下通信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项目负责人:张建英 项目组主要人员:袁姝、王显成、杨晓安、黄金华、乔海燕、娄在凤 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一) 行业背景分析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秀丽,旅游业尤为发达。据省旅游局统计,自2003年以来,旅游总收入、接待国内旅游者、旅游外汇收入连续五年均列全国第五位,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嘉兴旅游资源富集, 人文景观遍布,江南水乡韵味十足,是江浙沪旅游金三角中一颗闪耀的新星。旅游总收人亿元,其中国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22%,国内旅游收人亿元,同比增长%,接待海外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创汇13亿美元,同比增长%,接待海外游客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旅游年总收入排名全省第五。 (二)人才需求分析 1.旅游高技能人才需求广阔浙江省今后五年重点建设35个总投资超过10亿元以上的重点旅游项目、积极支持和培育10大旅游企业集团、新建四、五星级高等级酒店180~20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50多家。未来五年浙江省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新增8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新增400多万人。由于旅游业服务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量海外游客的增加及本国人民生活需求提高,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因此旅游业人才培养有广阔前景。 2.休闲农业旅游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休闲农业旅游是旅游方式由传统观光型向新兴的休闲度假型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人们消费观念和水平变化后产生的新型旅游形式。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经历繁华喧嚣的都市人越来越向往悠闲的田园风光,享受农家乐园、特色农庄、农家餐馆等休闲乐趣。因此,休闲农业游的发展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招投标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第1章公司情况概述 (2) 第2章总体方案设计思路 (4) 2.1. 现状分析 (4) 2.1.1 应用系统现状 (4) 2.1.2 网络系统现状 (4) 2.2. 业务需求分析 (4) 2.2.1. 招投标办公审批流程 (5) 互联网管理平台 (5) 2.2.2. 招投标业务管理 (5) 2.2.3. 招投标资料管理 (5) 2.2.4. 培训学习管理 (6) 2.2.5. 招投标系统维护管理 (6) 2.3. 建设规范 (6) 2.4. 建设目标 (6) 第3章技术方案设计 (7) 3.1. 设计原则 (7) 3.1.1. 统一和标准化原则 (7) 3.1.2. 与办公自动化系统融合 (7) 3.1.3. 安全性原则 (7) 3.1.4. 技术架构 (8) 3.2. 应用系统功能 (10) 3.2.1. 招投标办公审批流程 (10) 3.2.2. 互联网管理平台 (10) 3.2.3. 招投标业务管理 (10) 3.2.4. 招投标资料管理 (10) 3.2.5. 培训学习管理 (11) 3.2.6. 招投标系统维护管理 (11) 3.3. 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12) 3.4. 系统安全 (14) 第4章系统实施计划 (15) 第5章系统费用预算 (17)

第1章公司情况概述 湖南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六年五月,是一家专门从事计算机系统集成、通信、软件开发和应用推广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部位于高科技产业集群地——湖南省长沙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下辖北京拓维公司,上海办事处,安徽办事处,武汉办事处。本公司不仅具有雄厚的资本实力——注册资金3000万(RMB),还具有一流管理水平和先进的技术体系。湖南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丰富的市场销售经验和科学化的管理为依托,借助与微软、IBM等国际知名企业的密切合作与支持,迅速发展壮大了公司的实力,各类业务蓬勃发展,为广大同行所瞩目,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创立6年来,无论在技术领域、公司管理、项目开发管理、市场开拓方面,都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销售收入1997年达到8000万,到2000年增至15000万。已为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的上百个企业用户提供了软件应用、系统集成和技术支持等诸多服务。是中国电信电子商务应用开发单位(中国电信总局数据通信局[2000第0005]),是中国农业银行与中国电信电子商务综合应用系统唯一的技术支撑商(农银科[2000]1号)。 公司领导年富力强,富有开拓精神和进取心,在他们周围聚集了一大批精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尤其是Internet和Intranet上的系统集成和应用开发的人才,是一支精通数据库理论、软件开发策略且熟悉各种软件开发工具的系统开发队伍。拓维人基本功扎实、工程经验丰富、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 目前公司拥有各类专家、高、中级技术人员300余人,其中,博士8人,硕士35人。公司自创业以来,项目遍布全国,尤其在电信行业实施了大量工程项目,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来从事电信业务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开发和系统集成,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在电子商务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与湖南省

工程项目建设方案设计

目录 一、项目概况 二、项目组织机构 三、项目建设程序办理计划 四、项目设计进度计划 五、项目招标进度计划 六、项目施工进度计划 七、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八、项目主要机电设备、装饰装修等材料采购计划 九、项目建设保证措施 一、项目概况 2010年4月12日,滨海新区建交局给建投集团下发津滨建交计[2010]3号“关于开展滨海文化商务中心前期工作的通知”,将滨海新区行政中心的项目暂定名为“滨海文化商务中心”。 1、项目位置和用地面积 滨海文化商务中心位于中央大道以东、东道以南、于家堡安居房以西、紫云中学以北,总用地面积约为30公顷。

2、主要建设容和规模 滨海文化商务中心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本项目一期 总建筑面积约为47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为29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为18万平方米,由7座建筑和地下车库组成;它们为:商务主楼、培训中心、服务中心、接待中心、会议中心、商务辅楼、公寓。各建筑具体功能和建筑面积如下: 商务主楼(9) 为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四套领导班子的办公场所,建筑位于基地北部,座北朝南布置成双“一”字形布局,用连廊相连接,各套班子办公区域分布明确又相互联系,均取得良好朝向,地上建筑面积6.78万平方米,宽度约172米,建筑层数最高9层,立面处理简洁大气,现代明快,该幢建筑为商务中心最主要的建筑,外檐处理以浅色石材为主要装饰面,运用柱廊,檐口等细部的构造处理,以突出历久弥新,庄重典雅的建筑性格。 辅助办公楼(4层)

是辅助商务主楼的会议、办公场所,建筑位于行政办公楼的南侧,建筑面积2.87万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四层。 服务中心(3层) 为滨海新区企业和市民提供工作和生活一站式服务的场所,一、二层设有开放式业务大厅,三层设有接待、办公、会议等项设施,建筑位于行政办公楼的西侧,主入口设置于南侧,方便前来办理业务的企业和市民。建筑面积为3.36万平方米,建筑层数为三层。 职工食堂(3层) 为商务中心提供接待,用餐的场所,设有多类大、小餐厅及接待服务设施,建筑位于行政办公楼的南侧,建筑面积3.09 万平方米,分三层设置。 会议中心(2层) 为大型行政会议场所,建筑位于行政办公楼东侧,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层数为两层,一层设置700人的会议厅和若干个大小会议室,二层为1200人,大会议厅并设200座席的主席台及服务于会议的其它设施。 商务辅楼(6层) 商务辅楼位于基地东侧,分三幢建筑,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主要功能为各委办局办公、会议、接待用地。 公寓2栋(10层、15层) 总建筑面积为6万平米,主要为办公人员住宿用。 地下车库 区域及周边提供停车场所,车库面积为10.4万平米。 二、建设标准 (一)结构设计 本工程属重点设防类(乙类)建筑,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加速度0.15g进行抗震设计,按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即8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调研报告

【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

一、旅游人才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发展调研分析 根据WTTC对中国旅游业的预测,2006年,中国在旅游和旅行上的消费、投资、政府开支等将实际增长%。预计2007年至2016年,旅游和旅行业年平均增长将达8.7%。这将使中国在旅游和旅行总需求方面成为世界上成长第二快的旅游经济体。2007年,我国旅游总人数达到亿人次,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万亿元人民币;预计旅游业能直接创造出1740万个工作岗位,将占总体就业机会的2.3%。而作为旅游大省的广东,其旅游业总收入、旅游创汇、入境旅游人数等主要旅游经济指标近年来一直稳居全国首位。2006 年广东入境旅游人次首次突破一亿大关,超过了法国、美国、西班牙等旅游大国;旅游总收入达到21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同比增长%。广东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酒店行业,截止到2007年6月,广东的星级饭店共有1275家,其中五星级饭店34家,四星级饭店120家,三星级饭店438家,星级饭店总数和五星级饭店总数均居全国第一位。2010年亚运会正带动广州等城市一批高星级酒店发展。从就业指数看,酒店、餐饮行业职位数占所有职位数的%,职位比例与电子、电信等行业相当,特别是中高档酒楼、酒店、连锁餐饮公司对大堂经理、客户主管等中层业务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服务人员的需求急剧增长。 旅游管理毕业生就业时首先面对的是旅游业(包括了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酒店业和新兴的会展业等),其就业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2002年前接收该专业毕业生的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主渠道,因机构调整、编制压缩而减少了对大学生的接收数量;现在该专业面临的就业选择主要集中在各旅游企业,如旅行社、酒店以及新兴的会展企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数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在增加,但由于就业的面已经在原有的基础上收缩了,导致了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可供选择的单位随之减少,使就业时的专业对口率更高。因此,作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目前来讲其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1)旅行社经营管理方向:旅行社一线服务与管理(导游、基层旅游行政管理、景区景点管理、旅行社计调与外联服务、旅游规划与产品开发、旅游营销)。 (2)酒店管理方向:酒店督导(前台、楼层、餐厅的领班、主管);礼宾主管;客房管家;大堂副礼;会展业务与策划等。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修改版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1. 概述 我们针对当前国土行业信息化特点,以全国试点项目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实施为基础,提供地、市、县级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实现计算机辅助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包括规划编制、规划出图打印、规划成果管理和规划实施等。系统基于工作流及Internet环境Web技术的集成和C/S模式下地图处理的办公服务,旨在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的有效管理,提高机关办公效率,实现办公自动化。 2.体系结构 2.1 技术架构设计 随着WEB技术的成熟,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加,采用Browse/Server网络结构建立GIS信息系统完全成为可能。采用这种胖服务器,瘦客户端的运行模式,主要的命令执行、数据计算都在服务器完成,应用程序在服务器安装,客户机不用安装应用程序,所有日常办公操作可通过免费的浏览器来完成。 采用这种B/S结构,大大的减轻了系统管理员的工作量。另外,C/S方式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与B/S方式相比对图形数据具有很强的编辑处理能力,对空间数据的存储效率较高。B/S方式和C/S方式各有优缺点,可以互补。因此将规划编工作中各种图形、图象、文档、等案卷的各种信息自动处理;而规划实施管理属性数据编辑、浏览的和空间数据浏览为主的模块采用先进的三层B/S结构,以方便用户用户操作。 所以,本系统采取以Browse/Server为主,Client/Server为辅的技术架构模式。(如果用户需要,也可提供纯粹的单机系统) 2.2系统软件平台架构 系统分为三大个部分功能:规划辅助编制系统、规划实施管理子系统、系统辅助子系统,其中规划辅助编制系统为Client/Server结构,规划实施管理子系统和系统辅助子系统为Browse/Server结构,地图有关应用采用

常州合金项目规划建设方案

常州合金项目规划建设方案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常州合金项目规划建设方案 钛合金是以钛为基加入适量其他元素,调整基体相组成和综合物理化 学性能而形成的合金。钛工业产业链有两条不同的分支,第一条是钛白粉 工业,即钛铁矿→钛白粉,用于涂料、塑料和造纸等行业;第二条是钛材 工业,即钛铁矿→海绵钛→钛锭→钛材,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该钛铁合金项目计划总投资14418.1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568.0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6.36%;流动资金4850.04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33.64%。 达产年营业收入33116.00万元,总成本费用24843.69万元,税金及 附加265.71万元,利润总额8272.31万元,利税总额9679.03万元,税后 净利润6204.2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474.8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7.37%,投资利税率67.13%,投资回报率43.03%,全部投资回收期3.82年,提供就业职位608个。 报告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遵循“创新、先进、可靠、 实用、效益”的指导方针,严格按照技术先进、低能耗、低污染、控制投 资的要求,确保投资项目技术先进、质量优良、保证进度、节省投资、提 高效益,充分利用成熟、先进经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

钛是一种银白色的的过渡金属,是地壳中分布最广和储量最为丰富的元素之一。钛元素有许多重要的特性,如密度低、比强度高、耐腐蚀、导热率低、生理相容性好、无磁性,具有储氢、超导、形状记忆、超弹等特殊功能。钛最为突出的两大优点是比强度高和耐腐蚀性强,从而决定了钛在空中、陆地、海洋和外层空间都有广泛的用途:包括航空航天、常规兵器、舰艇及海洋工程、核电及火力发电、化工与石油化工、冶金、建筑、交通、体育与生活用品等。

(完整版)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项目负责人:张建英 项目组主要人员:袁姝、王显成、杨晓安、黄金华、乔海燕、娄在凤 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一) 行业背景分析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秀丽,旅游业尤为发达。据省旅游局统计,自2003年以来,旅游总收入、接待国内旅游者、旅游外汇收入连续五年均列全国第五位,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嘉兴旅游资源富集, 人文景观遍布,江南水乡韵味十足,是江浙沪旅游金三角中一颗闪耀的新星。旅游总收人115.8亿元,其中国内游客1362.5万人次,同比增长22%,国内旅游收人l06.7亿元,同比增长33.8%,接待海外游客44.2万人次,同比增长30.8%,创汇13亿美元,同比增长35.94%,接待海外游客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旅游年总收入排名全省第五。 来自资料搜索网( ******), 海量资料下载 (二)人才需求分析 1.旅游高技能人才需求广阔浙江省今后五年重点建设35个总投资超过10亿元以上的重点旅游项目、积极支持和培育10大旅游企业集团、新建四、五星级高等级酒店180~20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50多家。未来五年浙江省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新增8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新增400多万人。由于旅游业服务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量海外游客的增加及本国人民生活需求提高,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因此旅游业人才培养有广阔前景。 2.休闲农业旅游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休闲农业旅游是旅游方式由传统观光型向新兴的休闲度假型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人们消费观念和水平变化后产生的新型旅游形式。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经历繁华喧嚣的都市人越来越向往悠闲的田园风光,享受农家乐园、特色农庄、农家餐馆等休闲乐趣。因此,休闲农业游的发展使旅

旅游管理专业调研报告

旅游管理专业调研报告 一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迅速提升、经济作 用逐步增强,____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2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国 内旅游收入1.26万亿元,增长23.5%;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增长5.8%; 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566万人次,增长9.4%;旅游外汇收入458亿美元,增长15.5%;出境旅游人数5739万人次,增长20.4%;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并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结果,预计到____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年接 1.37亿人次的入境旅游者,同时出境人数将达1亿,位列世界 四。 山东是中国旅游资源大省,拥有两处世界级自然和文化遗产,12个优秀旅游城市,1A-4A级旅游景区(点)114家,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16家,星级饭店500余家,旅行社1373家,其中国际旅行社64家。2010 年,山东省旅游业再 创历史新高,实现旅游总收入有望达到3000亿元,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向建设旅游强省和旅游主导产业的宏伟目标迈进。 济宁市作为山东省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工业中心城市和四大区域中心城 市之一,是东方儒家文化和华夏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旅 游资源独具特色。《济宁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与总体战略,以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推进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的 有机融合,以培育国际知名品牌为核心,提升旅游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以 区域合作为重点,积极发挥旅游集散地功能,发挥旅游业“保增长、调结构、惠 民生、促和谐、优环境、塑形象”等综合功能,以优化结构、提质增效为主线, 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和要素,把济宁建设成文化旅游名城。到____年末,旅游总 收入达到535亿元,年均增长18%;国内旅游接待6032万人次,年均增速15%;国内旅游收入达到508亿元,年增速18%;入境旅游人数达到59万人,年均增 速15%,旅游外汇收入达4亿美元,年均增速18%。

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建设方案 一、项目背景与现状 近年来随着金盾工程建设的展开,公安整体信息化水平迅速提升,在各级公安机关和业务警种手中积累了丰富的业务数据资源,其种类不断丰富、总量呈现爆发性增长,公安行业的大数据体系已经初具雏形,信息资源已逐渐成为继警力资源、装备资源之后的新一类公安核心资源。 同时随着数据资源汇集、整合、存储、管理、共享、交换与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当前存在的数据不规范、质量不高、整合压力大、共享困难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些问题最终制约着公安数据资源的应用深度和价值,导致数据利用价值低、难以管理、应用范围窄、跨警种数据共享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快速积累并不断增长的信息数据已成为继警力资源、装备资源之后的新一类核心资源。如何快速挖掘其内在价值,转化为现实战斗力,在更高更深层次服务保障公安工作的开展,已成为公安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伴随着公安信息资源的快速增长,特别是白云区大力推动出租屋电子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物流数据、互联网数据建设后,大数据质量不高、处理能力不强、标准规范不足、共享应用不够、专业应用不深等问题已全面显现,迫切需要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技术解决存在的问题,应对数据资源海量化、异构化及应用需求多样化,复杂化等带来的挑战。 为了适应时代变化,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方式,提高警务运行效率,白云分局把“数据工作”列为全局第三大基础工程。为了支撑分局数据工作的顺利开展,分局计划建设白云大数据平台建设项 二、建设目标 本期项目建设目标是租赁硬件设备为白云区辖内企业如大型物流园内部网络、城中村和大型商场视频内部网络的“安全内网”抽取数据提供必要的运行环境,为大数据平台提供鲜活数据支撑。其次对白云大数据一期项目所积累的监控数据、门禁数据、物流数据等大数据进行清洗和标准化,以高质量的数据资源为基础,以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为支撑,建设信息查询、一键式搜索、信息关联、分析、挖掘及可视化展现等应用,面向普通民警直接提供服务,提高社区治安防控水平,为创造和谐社区打下坚实基础。最后采购门禁系统办理电子钥匙过程所需的手机验证短信服务,实现门禁手机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实施方案为了强化特色专业建设,提升专业综合培养实力和水平,服务泰安“强市名城”建设,打造山东高职示范性特色专业,特制定本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 1、专业建设背景 旅游管理专业是山东服装职业学院首批设立的专业之一,2001年首次招生,经过11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条件不断改善,课程体系逐步完善,实践教学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趋于合理,教学管理制度日趋规范,我院的旅游管理专业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专业体系,现有旅游管理、涉外旅游和餐饮管理与服务三个专业,为培养大专业的旅游人才搭建了坚实的专业平台。 2、专业建设的现状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但由于我院是新建院校,为自筹自资的事业单位,无论是在办学经验、管理经验、实训设施、经费投入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并期待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怀。 1)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双师素养和职称结构有待进一步提高。 2)专业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教学模式和校企合作育人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尝试;职业教育特色和职业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强化等。 3)校内实训设施急待充实和升级换代。 4)深层次全方位的校企合作育人方式和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开拓和深化。如:课程建设中企业参与不足,毕业生缺乏市场竞争力,课程的建设方面开发力度不足等。如此导致生产性、仿真性、虚拟性的校内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不够;与企业建立的合作关系稳定性不够。 5)专业精品内涵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题科研建设四个方面需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 3、专业建设的优势 1)专业精品建设开局良好 我院2004年开展了“创名牌、树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精品建设活动,旅游系配合学院、教务处做好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完善工作,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安排中,理论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