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针灸郄穴治疗急症

针灸郄穴治疗急症

针灸郄穴治疗急症
针灸郄穴治疗急症

针灸郄穴治疗急症

针灸郄穴治疗急症最近看(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对郄穴有所领悟。过去所写的文章未涉及过郗穴,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发现郗穴原来对治疗血症和痛症有如此大的功用。怪不得《人体自由大药》一书的作者武国忠先生道出一句:“有急病的时候,郗穴就是最神的药”。为了进一步了解郗穴对治疗血症和痛症的功效,尤其探讨利用郗穴一穴治疗急症的功用,遍查典籍,现总结于后,奉献给大家。

郗穴的名称和在人体的分布首载于《针灸甲乙经》。郄穴是各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的部位,“郄”与“隙”通用,是空隙、间隙的意思。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只有胃经的郄穴梁丘在膝以上,十二经脉、阴阳蹻脉和阴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合为十六郄穴。这十六个郗穴是:手太阴肺经孔最穴,手厥阴心包经郄门穴,手少阴心经阴郄穴,手阳明大肠经温溜穴,手少阳三焦经会宗穴,手太阳小肠经养老穴,足太阴脾经地机穴,足厥阴肝经中都穴,足少阴肾经水泉穴,足阳明胃经梁丘穴,足少阳胆经外丘穴,足太阳膀胱经金门穴,阴维脉筑宾穴,阳维脉阳交穴,阴跷脉交信穴,阳跷脉跗阳

穴。

郄穴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

的急性病证。阴经郄穴多治血证,如手太阴肺经的郄穴孔最治咳血,足厥阴肝经的郄穴中都治崩漏。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颈项痛取足少阳胆经郄穴外丘,胃脘疼痛取足阳明胃经郄穴梁丘等。此外,郄穴还有诊断作用,当某脏腑发生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十六郗穴在人体的分布以及功用:

1、足太阴脾经之郄穴--地机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可治疗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等症。配三阴交穴治痛经;配隐白穴治崩漏。配合穴阴陵泉治疗股内侧痛。股内侧痛多由气虚寒凝,经脉失养,肌肉挛缩而成。其病位属脾经所过之处,地机穴为脾经之郄穴,是本经经气深集的部位,具有较强的解痉镇痛,行气活血之功,阴陵泉是脾经之合穴,脉气最盛,使气随血流,气行血行,脉道充盈,气血流畅,经筋和缓,疼痛自止。

2、手太阴肺经郄穴--孔最穴,在前臂掌面桡侧,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该穴具有清热凉血之功,善治血证,主治咯血、呕血等出血疾患。尺泽为手太阴肺经之合穴,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针刺此穴可泻本脏之热,故有泻肺热,凉血止血之功,主治潮热,咯血,咽喉肿痛等,

两者配伍使用治疗阴虚火旺咯血。

3、手阳明大肠经郄穴--温溜穴,在屈肘时,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该穴可治疗急性疼痛,有清热解毒,泻火消肿,祛瘀止痛之功,主治咽喉肿痛,面肿等。《甲乙经》:喉痹不能言,温溜及曲池主之。两者还共同具有祛风湿,利关节,通经络,止痹痛之功,用以治疗上肢不遂,肘臂痛等。

4、足阳明胃经郄穴--粱丘穴,取该穴时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3寸。该穴是足阳明脉气深聚之处,故有理气和胃止痛之功,主治胃痛,胃肠痉挛等症。足三里是足阳明之下合穴,是治疗脾胃病的首选穴,能补能泻,能升能降,具有健脾,消积滞,和胃降逆,通腑利湿之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腹胀,胃脘当心而痛,取之三里也。本穴为机体强壮要穴,益气养血,健脾补虚,扶正培元之功益彰。两穴配以犊鼻,血海,阳陵泉,阿是穴,还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5、手少阴心经郄穴--阴郄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该穴具有清心安神之功效。可治疗神经衰弱,癫痫;鼻出血,急性舌骨肌麻痹;胃出血,心绞痛,肺结核,子宫内膜炎等急症。

6、手太阳小肠经郄穴--养老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缘中。该穴具充养阳气之功

效,可主治目视不明,肩、背、肘、臂酸痛等症。配太冲穴、足三里穴可治目视不明。養老穴对治疗青春痘或熬夜引起的面部小泡有特效,對眼睛疲勞也有奇效,而神門為檢查循環系統的重要穴道,對消除疲勞也有幫助,兩者聯合可提昇氣血,保持手腳靈活。

7、膀胱经郄穴--金门穴,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该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太阳主表,故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之功,主治腰痛,外踝痛,下肢痹痛等。委中则为足太阳合穴,膀胱经属水,水性寒凉,故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有“血郄”之称,膝为筋之府,本穴位居膝窝,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湿,止痹痛的功效。主治腰痛,半身不遂等。郄穴与合穴配合使用,祛风活络之功更为突出。如金门配大肠腧、委中、命门治疗腰痛效果颇丰。

8、肾经郗穴--水泉穴[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太溪直下1寸,跟骨结节的内侧凹陷处。

9、手厥阴心包经郄穴--郗门穴,位于腕横纹上五寸。该穴善治血证,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主治咳血,呕血等。曲泽归手厥阴心包经,心包为心之外卫,代心行令,故有宁心安神,宽胸理气,活血化瘀之功,主治心痛,烦躁等,此外,本穴具有通经活络,疏利关节之功,用以治疗肘臂痛,上肢颤动等。

10、三焦经郄穴--会宗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当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穴尺侧,尺骨的桡侧缘。该穴具有吸湿降浊的功效。可治疗耳聋,痫证,上肢肌肤痛等症。配听会穴、耳门穴治疗耳聋;配大包穴治上肢肌肉疼痛,软组织挫伤。

十二个急症的针灸处方速记口诀

十二个急症的针灸处方速记口诀 1、晕厥——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 口诀:晕厥要在山里涌泉边的水沟中冲醒。 2、虚脱——素膠水沟内关。 口诀:虚脱要速(素)关水沟。 3、抽搐——百会印堂人中合谷太冲。 口诀:堂中(人中)百合气味太冲,引发抽搐。 4、中风闭证——十二井穴水沟太冲丰隆。 口诀:中风是由于十二条水沟臭气太冲,轰(丰)隆一声倒地所致。 5、中风脱证——关元神阙(隔姜灸)。汗出配阴郄(xì)、复溜,小便失配三阴交。-口诀:中风脱证会元神出窍 6、痛经——(实证)中极、次髎、地机。(虚症)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口诀:实痛是中计(中极)吃了(次髎)低级(地机)食品。虚痛是三阴天在山里太久气海没有关圆(元)。 7、内脏绞痛 (1)心绞痛——心俞厥阴俞内关膻中。 口诀:心绞痛到内堂休息,心越平静,感觉应越好。 (2)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俞肝俞日月期门阳陵泉胆囊穴。 口诀:胆囊疾病主治肝胆,日月不停,其(期)门自通,扬名(陵)全靠这。 (3)胆道蛔虫症——迎香透四白鸠尾透日月胆囊穴中脘阳陵泉。 口诀:九尾偷日月,您想(迎香)偷肆佰?阳陵泉边过,胆怯早中晚。 (4)肾绞痛——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 口诀:肾绞痛只要自大观园的阳陵泉,三叫三应肾即愈。 8、牙痛——合谷下关颊车。 口诀:何故(合谷)下车?牙痛啊。 9、高热——大椎十二井十宣曲池合谷。 口诀:高热何故拿十二斤大锥去池边?是宣发热气。 10、血管性头痛

(1)外感头痛——百会太阳风池合谷。 口诀:何故(合谷)太阳风总拜会(百会)我?让我头痛啊! (2)内伤头痛 A、肝阳头痛——百会风池太冲太溪。 口诀:慈(池)禧(溪)拜会太宗(太冲),大怒,肝阳直线上亢。 B、肾虚头痛——百会肾俞脾俞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脾肾俱虚,肾亏头痛也。 C 、血虚头痛——百会心俞脾俞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心脾两虚,血虚头痛也。 D、痰浊头痛——头维太阳丰隆阴陵泉。 痰浊头痛会引起头围、太阳穴丰隆,可能是阴陵泉浊气太盛所致。 E、淤血头痛——阿是穴合谷血海三阴交。 血淤何故头痛?是三股阴气交会(即三阴交)于血海是也! 11、急性腰扭伤——肾俞腰眼委中。 腰扭伤自己在肾部腰眼处揉揉,再放首娓娓中听的曲子。 12、呕吐——中脘内关足三里。

中医针灸三针系列秒杀绝技【收藏不后悔】

中医针灸'三针'系列秒杀绝技【收藏不后悔】 靳三针有两层含义。 刚开始是指靳老治疗一个过敏性鼻炎的患者,经过三次治愈。患者问这是什么疗法,灵机一动就回答是鼻三针。 后面靳老通过研究文献、总结临床,得出用三个穴位治疗一种疾病的方法。当时有记者来采访,通过观察发现都是扎了三针,于是写了篇“靳三针轰动巴黎”的文章。从此,靳三针名扬天下。 下面一一道来: 四神针 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 主治:智力低下、痴呆、头痛,头晕。 智三针 神庭穴为第一针,左右两本穴神为第二、第三针。 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本神,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的神庭与头维穴连线的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的交点处。 主治:智力低下,精神障碍。 舌三针 以拇指一、二指骨间横纹平贴于下颌前缘,拇指尖处为第一针,其左右各旁1寸处为第二、第三针。

主治:语言障碍、发音不清、哑不能言。流涎、吞咽障碍。颞三针 耳尖直上发际上二寸为第一针,在第一针水平向前后各旁开一寸为第二、第三针。 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所致的半身不遂、口眼、窝斜,脑动脉硬化,耳鸣、耳聋,偏头痛,帕金森氏病、脑萎缩,老年性痴呆。 定神针 印堂上0.5寸为定神1针,左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Ⅱ针,右阳白上0.5寸为定神Ⅲ针。 主治:注意力不集中、斜视、前额头痛、眼球震颤,眩晕,视力下降。 针法:沿皮下,向下直刺0.5~0.8寸出针时用棉球压针口、以防出血。 晕痛针 为四神针+ 印堂、太阳。 主治:头晕头痛、头顶痛、偏头痛、前额痛。 针法:直刺0.5至0.8寸,注意针下有硬物感觉时,是刺中髎骨切勿再深刺,可将针稍提高0.2寸即可,进针后不提插捻转,可用刮针。面肌针 1、眼睑痉挛:四白、下眼睑阿是穴。 2、口肌痉摩:地仓、禾髎、迎香。

中医针灸处方-

内科病症 失眠: 处方:神门内关百会安眠 糖尿病: 处方:以相应背俞穴为主。肺俞脾俞胃俞肾俞胃脘下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股外侧皮神经炎:处方:股外侧局部和足少阳胆经腧穴为主。风市环跳伏兔血海阿是穴 三叉神经痛: 处方:以面颊局部和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四白下关地仓攒竹合谷太冲内庭 泄泻:处方:以大肠的俞、募、下合穴为主。神阙天枢大肠俞上巨虚三阴交 癃闭:处方:以足太阴脾经腧穴为主。关元三阴交阴陵泉膀胱俞 尿失禁:处方:以肾和膀胱的俞、募穴为主。中极膀胱俞肾俞三阴交 痢疾: 处方:以大肠的募穴、下合穴为主。合谷天枢上巨虚阴陵泉黄疸: 处方:胆俞阳陵泉阴陵泉至阳淋证: 处方:以足太阴脾经腧穴和膀胱的俞、募穴为主。中极膀胱俞三阴交阴陵泉 水肿: 处方:水分水道三焦俞委阳阴陵泉 胁痛: 处方: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 腹痛:处方:以任脉和足阳明胃经腧穴为主。中脘足三里天枢关元 坐骨神经痛:处方:以足太阳、足少阳经腧穴为主。 ⑴ 足太阳经型:环跳阳陵泉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 ⑵ 足少阳经型:环跳阳陵泉风市膝阳关阳辅悬钟足临泣眩晕: 处方:以头部和足少阳经腧穴为主。百会风池头维太阳悬钟 震颤麻痹: 处方:百会四神聪风池合谷太冲阳陵泉 胃痛: 处方: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梁丘 呕吐: 处方:中脘胃俞足三里内关

胃下垂: 处方:以任脉腧穴和脾、胃的背俞穴为主。中脘胃俞足三里脾俞气海百 会 咳嗽: 处方:以手太阴肺经腧穴和肺的俞、募穴为主。肺俞中府列缺太渊 呃逆: 处方:以任脉腧穴为主。膈俞内关中脘天突膻中足三里 感冒: 处方:风池大椎外关列缺合谷 疟疾: 处方:大椎陶道中渚间使后溪 哮喘: 处方:手太阴肺经腧穴和肺的俞、募穴为主。肺俞中府天突膻中孔最定喘丰隆 癔病: 处方:以手、足厥阴经腧穴为主。神门大陵内关期门心俞合谷太冲 腰痛: 处方:以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委中肾俞大肠俞(腰三针)腰阳关阿是穴脊中 头痛:处方:以局部取穴为主,配合循经远端取穴。 ⑴ 阳明头痛:印堂上星阳白攒竹透鱼腰及丝竹空合谷内庭

程莘农针灸处方集萃 等

程莘农针灸处方集萃等 病证选穴部分 中风(脑血管意外)急症昏迷不省,取人中、内关、极泉、足三里、三阴交。益阴扶阳、醒脑开窍,人中刺法需令患者泪出,极泉刺法至肢体活动效佳。 中风后遗半身不遂,初起治疗取阳经八穴,上肢为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下肢为环跳、阳陵泉、悬钟、昆仑。阳经取穴,阳主动,意在恢复肢体功能。后期治疗取配阴经腧穴,协调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口眼涡斜(面神经炎)取睛明、四白、地仓、颊车。睛明刺法沿眼眶边缘直入0.8-1.5寸忌捻转提插;地仓刺法透向颊车。 心开窍于舌,舌强失语,取廉泉、哑门及心经络穴通里。 胸痹(冠心病)取内关、膻中。振奋心阳,宣畅气机。 癫狂(精神分裂症)取大陵、神门、内关、百会、四神聪保心宁神,开窍益智,癫证刺宜平补平泻法,狂证刺宜泻法。 胃脘痛(胃炎、溃疡病、胃神经官能症)取中脘、内关、足三里,宽胸降逆,和胃止痛。 单腹胀取气海、公孙、足三里,健脾理气,散痞消胀。 消渴(糖尿病)取然谷、肾俞、三阴交,益肾滋阴生津。 泄泻(急性腹泻、慢性腹泻、消化不良性腹泻)取天枢、中脘、足三里,振奋脾阳,健运止泻。泄泻治疗宜针灸并用。 疝气取关元、五里、曲泉、太冲,疏肝理气止痛。 痿证(急性脊髓炎、进行性肌萎缩、重症肌无力)取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配筋会阳陵泉、髓会悬钟,通调经气,补养气血,濡润筋骨。本证疗程较长,同时配合皮肤针辅助治疗。上肢痿证沿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轻打扣刺;下肢痿证沿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轻打扣刺。 癔病性瘫痪取足跟赤白肉际或足心部,刺法透向涌泉,每收立杆见影之效。 流感、猩红热、肺结核、疟疾取大椎。大椎为诸阳之会,杀菌消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腧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因此治疗目疾多采取多经取穴的方法。 上睑下垂取阳白、头临泣、阴陵泉、三阴交。

-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

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 一、偏头痛: (1)治法:疏泄肝胆,通经止痛。以足厥阴、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2)主穴:太冲、足临泣、外关、丰隆、头维、风池、率谷、角孙。 二、落枕: (1)治法:舒筋活络,活血止痛。以局部阿是穴、手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 (2)主穴:外劳宫、阿是穴、肩井、后溪、悬钟。 (3)配穴: 1 风寒袭络(风池、合谷) 2 气血瘀滞(内关、阿是穴) 3 肩痛(肩髃、外关) 4 背痛(天宗) 三、中风(中经络): (1)治法: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以手厥阴、督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2)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3)配穴: 1 肝阳暴亢(太冲、太溪) 2 风痰阻络(丰隆、合谷) 3 痰热腑实(曲池、内庭、丰隆) 4 气虚血瘀(足三里、气海) 5 阴虚风动(太溪、风池) 6 口角喎斜(颊车、地仓) 7 上肢不遂(肩髃、手三里、合谷) 8 头晕(风池、完骨、天柱) 9 足内翻(丘墟透照海) 10 便秘(水道、归来、丰隆、支沟) 11 复视(风池、天柱、睛明、球后) 12 尿失禁、尿潴留(中极、曲骨、关元) 13 下肢不遂(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 中风(中脏腑): (1)治法:醒脑开窍,启闭固脱。以督脉、手厥阴经穴为主。 (2)主穴:内关、水沟。 (3)配穴:1 闭证(十二井穴、太冲、合谷) 2 脱证(关元、气海、神阙) 四、哮喘(支气管哮喘、慢性喘习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 实证: (1)治法:祛邪肃肺,化痰平喘。以手太阴经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2)主穴:列缺、尺泽、膻中、肺俞、定喘。 (3)配穴: 1 风寒(风门) 2 风热(大椎、曲池) 3 痰热(丰隆) 4 喘甚(天突) 虚证: (1)治法:补益肺肾,止哮平喘。以手太阴、足少阴经及相应背俞穴为主。 (2)主穴:肺俞、膏肓、肾俞、定喘、太渊、太溪、足三里。 (3)配穴:1 肺气虚(气海) 2 肾气虚(阴谷、关元) 五、呕吐: (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贲门痉挛、幽门痉挛、胃神经官能症、胆囊炎、胰腺炎) (1)治法:和胃降逆,理气止呕。以手厥阴、足阳明经穴及相应募穴为主。 (2)主穴:内关、足三里、中脘。 (3)配穴: 1 寒吐(上脘、胃俞) 2 热吐(合谷,金津、玉液点刺出血) 3 食滞(梁门、天枢) 4 痰饮(膻中、丰隆) 5 肝气犯胃(阳陵泉、太冲) 6 脾胃虚寒(脾俞、胃俞) 7 腹胀(天枢) 8 肠鸣(脾俞、大肠俞) 9 泛酸干呕(公孙) 六、泄泻: (急慢性胃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 急性…(1)治法:除湿导滞,通调腑气。以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2)主穴: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 (3)配穴:1 寒湿(神阙) 2 湿热(内庭)

针灸处方集锦.

针灸处方 内科病症 1.感冒:处方:风池大椎外关列缺合谷 2.咳嗽:处方:以手太阴肺经腧穴和肺的俞、募穴为主。肺俞中府列缺太渊 3.股外侧皮神经炎:处方:股外侧局部和足少阳胆经腧穴为主。风市环跳伏兔血海阿是穴 4.三叉神经痛:处方:以面颊局部和手、足阳明经腧穴为主。四白下关地仓攒竹合谷太冲内庭 5.泄泻:处方:以大肠的俞、募、下合穴为主。神阙天枢大肠俞上巨虚三阴交 6.癃闭:处方:以足太阴脾经腧穴为主。关元三阴交阴陵泉膀胱俞 7.尿失禁:处方:以肾和膀胱的俞、募穴为主。中极膀胱俞肾俞三阴交 8.痢疾:处方:以大肠的募穴、下合穴为主。合谷天枢上巨虚阴陵泉 9.黄疸:处方:胆俞阳陵泉阴陵泉至阳 10.淋证:处方:以足太阴脾经腧穴和膀胱的俞、募穴为主。中极膀胱俞三阴交阴陵泉 11.水肿:处方:水分水道三焦俞委阳阴陵泉 12.胁痛:处方: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 13.腹痛:处方:以任脉和足阳明胃经腧穴为主。中脘足三里天枢关元 14.坐骨神经痛:处方:以足太阳、足少阳经腧穴为主。 ⑴足太阳经型:环跳阳陵泉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 ⑵足少阳经型:环跳阳陵泉风市膝阳关阳辅悬钟足临泣 15.眩晕:处方:以头部和足少阳经腧穴为主。百会风池头维太阳悬钟 16.震颤麻痹:处方:百会四神聪风池合谷太冲阳陵泉 17.胃痛:处方: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梁丘 18.呕吐:处方:中脘胃俞足三里内关 19.胃下垂:处方:以任脉腧穴和脾、胃的背俞穴为主。中脘胃俞足三里脾俞气海百会 20.糖尿病:处方:以相应背俞穴为主。肺俞脾俞胃俞肾俞胃脘下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21.呃逆:处方:以任脉腧穴为主。膈俞内关中脘天突膻中足三里 22. 失眠:处方:神门内关百会安眠 23.疟疾:处方:大椎陶道中渚间使后溪 24.哮喘:处方:手太阴肺经腧穴和肺的俞、募穴为主。肺俞中府天突膻中孔最定喘丰隆 25.癔病:处方:以手、足厥阴经腧穴为主。神门大陵内关期门心俞合谷太冲 26.腰痛:处方:以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委中肾俞大肠俞(腰三针)腰阳关阿是穴脊中 27.头痛:处方:以局部取穴为主,配合循经远端取穴。 ⑴阳明头痛:印堂上星阳白攒竹透鱼腰及丝竹空合谷内庭 ⑵少阳头痛:太阳丝竹空角孙率谷风池外关足临泣 ⑶太阳头痛:天柱风池后溪申脉昆仑 ⑷厥阴头痛:百会通天太冲行间太溪涌泉 ⑸偏正头痛:印堂太阳头维阳白合谷内庭外关足临泣

急症及其他病证的针灸治疗讲义

急症及其他病证的针灸治疗 细目一晕厥 晕厥 治法:苏厥醒神。 以督脉穴为主。 主穴百会内关水沟足三里 助记:百关水足 方义 水沟、百会为督脉穴,为醒脑开窍要穴; 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可醒神宁心; 足三里补益气血,使气血上奉于头以苏厥醒神。 晕厥的治疗操作 1.基本刺灸方法:毫针虚补实泻法。 2.三棱针法:取太阳、十二井穴或十宣,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数滴。适用于实证。 3.指针法:取水沟、内关、太冲,用拇指重力掐按,以患者出现疼痛反应并苏醒为度。 细目二内脏绞痛 心绞痛,胆绞痛,肾绞痛 心绞痛 本病病位在心,病机为心脉痹阻。 治法:通阳行气,活血止痛。 以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郄门阴郄膻中内关 助记:二戏贪官

方义 内关为手厥阴经络穴,通阴维脉,治心绞痛特效穴; 郄门、阴郄为心包经心经郄穴,活血、缓急、止痛; 膻中为心包之募穴,又为气会,治心胸疾患。 心绞痛的治疗操作 1.基本刺灸方法:毫针泻法。寒证、虚证加艾灸。 2.耳针法:取心、小肠、交感、神门、内分泌,每次选3~5穴,毫针刺,中等刺激。 胆绞痛 病位在胆。病机为胆腑气机壅阻,不通则痛。 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以足少阳经穴、胆的俞募穴为主。 主穴胆囊穴胆俞阳陵泉日月 主穴:二胆凌日月 方义 胆囊穴为治胆病验穴; 阳陵泉为胆之下合穴,可利胆止痛; 胆俞为胆之背俞穴,日月为胆之募穴,俞募配穴。 胆绞痛针灸治疗操作 1.基本刺灸方法:毫针泻法。日月、胆俞注意针刺方向,勿深刺。 2.耳针:取肝、胰胆、交感、神门、耳迷根,急性发作时采用毫针刺,强刺激,持续捻针。剧痛缓解后行压丸法,两耳交替进行。 肾绞痛 本病病位在肾。湿热蕴结下焦,煎熬尿液成石,阻于水道,通降失利导致肾绞痛发生。肾绞痛以实证为主。

针灸常用十二个急救穴疗

针灸常用十二个急救穴疗 1、晕厥——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 口诀:晕厥要在山里涌泉边的水沟中冲醒。 2、虚脱——素膠水沟内关。 口诀:虚脱要速(素)关水沟。 3、抽搐——百会印堂人中合谷太冲。 口诀:堂中(人中)百合气味太冲,引发抽搐。 4、中风闭证——十二井穴水沟太冲丰隆。 口诀:中风是由于十二条水沟臭气太冲,轰(丰)隆一声倒地所致。 5、中风脱证——关元神阙(隔姜灸)。汗出配阴郄(xì)、复溜,小便失配三阴交。 口诀:中风脱证会元神出窍 6、痛经——(实证)中极、次髎、地机。(虚症)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口诀:实痛是中计(中极)吃了(次髎)低级(地机)食品。虚痛是三阴天在山里太久气海没有关圆(元)。 7、内脏绞痛 (1)心绞痛——心俞厥阴俞内关膻中。 口诀:心绞痛到内堂休息,心越平静,感觉应越好。 (2)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俞肝俞日月期门阳陵泉胆囊穴。口诀:胆囊疾病主治肝胆,日月不停,其(期)门自通,扬名(陵)全靠这。

(3)胆道蛔虫症——迎香透四白鸠尾透日月胆囊穴中脘阳陵泉。口诀:九尾偷日月,您想(迎香)偷肆佰?阳陵泉边过,胆怯早中晚。(4)肾绞痛——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 口诀:肾绞痛只要自大观园的阳陵泉,三叫三应肾即愈。 8、牙痛——合谷下关颊车。 口诀:何故(合谷)下车?牙痛啊。 9、高热——大椎十二井十宣曲池合谷。 口诀:高热何故拿十二斤大锥去池边?是宣发热气。 10、血管性头痛 (1)外感头痛——百会太阳风池合谷。 口诀:何故(合谷)太阳风总拜会(百会)我?让我头痛啊! (2)内伤头痛 A、肝阳头痛——百会风池太冲太溪。 口诀:慈(池)禧(溪)拜会太宗(太冲),大怒,肝阳直线上亢。 B、肾虚头痛——百会肾俞脾俞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脾肾俱虚,肾亏头痛也。 C 、血虚头痛——百会心俞脾俞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心脾两虚,血虚头痛也。 D、痰浊头痛——头维太阳丰隆阴陵泉。 痰浊头痛会引起头围、太阳穴丰隆,可能是阴陵泉浊气太盛所致。E、淤血头痛——阿是穴合谷血海三阴交。 血淤何故头痛?是三股阴气交会(即三阴交)于血海是也!

中医针灸适合治疗哪些疾病

针灸在我国历史悠久,随着现代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了对物质的满足了,更多的要求在精神上了。很多人在面对生活带来的如此大的压力下,会想到用针灸来治疗身体上的不适。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到底针灸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呢?自己适不适合做针灸呢? 针灸的起源在中国,在医学上的应用也是在中国。工作的压力,结婚的压力让我们这些人的身体都处在一种亚健康的状态。用针灸在忙碌的生活中给自己施放一些压力,是再好不过的了。 针灸适合治疗哪些疾病 针灸不是所有的病都能治疗,选择进行针灸治疗的话,就应该坚持,那么针灸可以治疗哪些病呢? 1、上呼吸道疾病:急、慢性鼻窦炎,急、慢性鼻炎,普通感冒,急、慢性扁桃腺炎; 2、呼吸科疾病:多年的久治不愈的哮喘、肺气肿、肺大泡、急、慢性气管炎等; 3、眼科疾病:中心性视网膜炎、白内障、急性结膜炎、近视眼; 4、口腔疾病:牙痛、拔牙后疼痛、齿龈炎、急、慢性喉炎;

5、消化系统疾病:呃逆,胃下垂,急、慢性胃炎,胃酸增多症,急、慢性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结肠炎,急、慢性杆菌性痢疾,腹泻,便秘,麻痹性肠绞痛; 6、肌肉和骨骼系统:肌肉痛和萎缩,坐骨神经痛,肌肉痉挛,关节炎,椎间盘问题; 7、神经系统疾病:脑中风、抽风、脑中风后遗症的功能恢复、顽固性高血压、面瘫、顽固性头痛、失眠、儿童多动症、增高、脑瘫、大小便失禁、帕金森病、精神紧张导致的头颤、手抖、腿抖等、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外伤后麻痹、周围神经炎、小儿麻痹症、美尼氏综合征、膀胱机能障碍、夜尿症、肋间神经痛; 8、精神科疾病:由于社会变动、生活不安定引起的精神失常、自闭等症、网瘾、精神紧张焦虑等引起的内分泌失调(像甲亢症等); 9、妇科疾病: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妇科炎症、更年期综合症等; 10、顽难之症:如皮肤病,精神心理病,免疫失调病,抗衰老,美容等,都取得了极大的成效。在特殊情况下,针灸还可用于中暑、虚脱、急性疼痛等急症; 各种痛症:长效针灸止痛的效果好; 温馨提示:在经济发展如此快的中国,忙里偷闲的去享受一下是对身体的负责,也是给明天能够更好的创造业绩打下基础,同时还可以缓冲身体的个技能所带来的不适。

中医医院针灸科常用方剂100

中医医院针灸科常用方剂 1、XX《伤寒论》: XX、XX、杏仁、甘草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2、XX《伤寒论》: XX、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3、活血止痛汤《伤科大成》: 当归、苏木、落得打、川芎、红花、乳香、没药、 三七、炒赤芍、XX、地鳖虫、XXXX 功用: 活血止痛 主治: 损伤瘀血,红肿疼痛。 4、XX《伤寒论》: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半夏、甘草、芍药、五味子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

外寒里饮证。 5、止嗽散《医学心悟》:桔梗、荆芥、紫苑、百部、白前、甘草、陈皮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 风邪犯肺证。 6、xx《温病条辨》: 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芥穗、淡豆豉、牛蒡子功用: xx 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 温病初起。 7、xx《温病条辨》: 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苦桔梗、生甘草、苇根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主治: 风温初起,表热轻证。 8、xx 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 XX、杏仁、甘草、石膏 功用: XX 表,清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9、败毒散《xxxx和剂局方》:

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 功用: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 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10、大xx《伤寒论》: 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功用: 峻下热结 主治:1.阳明腑实证;2.热结旁流证;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11、xx散《良方集腋》: 血竭、儿茶、制乳香、制没药、红花、朱砂、冰片、麝香 功用: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刀伤出血,无名肿毒,烧伤烫伤。 12、麻子xx《伤寒论》: 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 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 13 、xx 疏肝散《xx》: 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炙甘草功用: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

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 一、偏头痛 治法:疏泄肝胆,通经止痛。手足少阳、足厥阴及局部穴。 主穴:率谷、阿是穴、风池,外关,太冲,足临泣。 (阿率在关外吹着风冲我哭泣) 配穴:肝阳上亢:百会,行间。痰湿偏盛:中脘,丰隆。瘀血阻络:血海,膈腧。 二、落枕 治法:疏经活络,调和气血。局部阿是穴和手太阳,足少阳。 主穴:外劳宫,阿是穴,天柱。(老公是天柱) 配穴:督脉、太阳经:后溪,昆仑。少阳经:外关,肩井。风寒袭络:风池,合谷。气滞血瘀:内关,合谷。肩痛:肩髃。背痛:天宗。 三、中风 中经络治法:疏通经络,醒脑调神。督脉,手厥阴,足太阴。 主穴:水沟,内关,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关中三尺泉水) 配穴:肝阳暴亢:太冲,太溪。风痰阻络:丰隆,风池。痰热腑实:曲池,内庭,丰隆。气虚血瘀:气海,血海,足三里。阴虚风动:太溪,风池。上肢不遂: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环跳,足三里,风市,阳陵泉,解溪。病侧肢体屈曲拘挛者,肘部:曲泽,腕部:大陵,膝部:曲泉,踝部:太溪。足内翻:丘墟透照海。足外翻:太溪,中封。足下垂:解溪。口角歪斜:地仓,颊车,合谷,太冲。语言謇涩:廉泉,通里,哑门。吞咽困难:廉泉,金津,玉液。 中脏腑治法:闭证,平肝息风,醒脑开窍,督脉,手厥阴,十二井穴。脱证:回阳固脱,任脉。 主穴:水沟,百会,内关。 配穴:闭证:十二井穴,太冲,合谷。脱证:关元,气海,神阙。 (闭证:十二井百水冲河内。脱证:百水缺元气。) 四、哮喘 实证治法:祛邪肃肺,化痰平喘。手太阴及相应背腧穴。 主穴:列缺,尺泽,定喘,肺俞,中府(列缺尺泽定肺中) 配穴:风寒外袭:风门,合谷。痰热阻肺:丰隆,曲池。喘甚:天突。 虚证治法:补益肺肾,止哮平喘。相应背俞穴,手太阴,足少阴。 主穴:肺俞,肾俞,太溪,太渊,膏肓,定喘,足三里。(叔叔太太病入膏肓了,定要去三里外看看) 配穴:肺气虚:气海。肾气虚:关元。 五、呕吐 治法:和胃理气,降逆止呕。胃的募穴,足阳明,手厥阴。 主穴:中脘,内关,足三里,胃俞。(关中三里胃) 配穴:寒邪客胃:上脘,公孙。热邪内蕴:商阳,内庭,金津,玉液。饮食停滞:梁门,天枢。肝气犯胃:肝俞,太冲。痰饮内停:丰隆,膻中。脾胃虚寒:脾俞,神阙。 六、泄泻 急性泄泻治法:除湿导滞,通调腑气。足阳明,足太阴。 主穴: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天上落泉水) 配穴:寒湿内盛:神阙。肠腑湿热:内庭,曲池。食滞肠胃:中脘。泻下脓血:曲池,三阴交,内庭。 慢性泄泻治法:健脾温肾,固本止泻。任脉,足阳明,足太阴。 主穴:神阙,天枢,足三里,公孙。(公孙天神住三里) 配穴:脾气虚弱:脾俞,太白。肾阳虚衰:肾俞,关元。肝气乘脾:肝俞,太冲。久泻虚陷:百会。 七、痛经 实证治法:行气活血,调经止痛。任脉,足太阴。

12个点穴急救法

12个点穴急救法 (041600)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蔡晓刚 你是否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某些急症或者常见病突然发作时,往往因为不能及时赶到医院接受治疗,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甚至发生意外。这里介绍12个点穴急救法能为患者赢得送往医院接受治疗的宝贵时间,值得收藏。 1、止头痛: 头痛发作时,患者自己可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穴(位于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一寸凹陷处),压至有胀痛感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约1分钟,头痛便可减轻。 2、治休克: 刺激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具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遇到中风、中暑、中毒、过敏的病人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情况时,可用大拇指尖按压其人中穴往往能够起到急救的效果。 3、降血压: 高血压患者因生气、暴怒、激动、劳累等原因往往导致血压会急剧上升,这对患者生命有极大的威胁。此时按压劳宫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常常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4、治便秘: 便秘者在大便时倘若用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位于肚脐左侧2寸处),至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就会有便感;然后屏气,增加腹内压,一会儿即可顺利排便。 5、治晕厥: 中暑、中风、虚脱时,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这时家人可用大拇指捏压患者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持续2~3分钟,一般会缓解。 6、止呕吐: 呕吐时,患者可用中指压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处)来止呕,应压至有酸胀感为宜,约1分钟即止呕吐。 7、止鼻血: 鼻子出血时,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自己的脚后跟穴(位于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的凹陷处),左鼻出血捏右脚跟,右鼻出血捏左脚跟,即可止血。

针灸科中医特色疗法

一、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是以毫针为针刺工具,通过在人体十四经络上的腧穴刺入体表相应部位,施行一定的操作方法,可促进和调整经络气血运行,协调和恢复机体阴阳平衡状态,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常用器具 一般临床以粗细为26~30号(0.30~0.40mm)和长短为1~3寸(25~75mm)者最常用。 二、基本操作方法 1、进针:将毫针刺入皮肤的方法。 (1)单手进针法:用刺手的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段,拇食指用力向下按压,将针刺入。多用于较短的毫针。 (2)双手进针法 ①指切进针法:用押手的拇指或食指尖按压在腧穴旁,针尖靠近指甲进针。为最常用进针方法。 ②夹持进针法:用押手拇食指捏住针身下段,右手拇、食指夹持针柄,针尖对准穴位,双手配合将针刺入。多用于3寸以上芒针的进针。 ③舒张进针法:用押手拇食指将腧穴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刺手持针进针。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如腹部腧穴的进针。 ④提捏进针法:用押手拇食指将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进针。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如面部腧穴的进针。 (3)管针进针法:利用金属管或进针器进针。 2、行针:又称针刺手法。毫针刺入后,为了获得、维持和加强针刺感应(又称得气)所施行的操作方法。 (1)提插法:针刺达到一定深度后,用右手中指指腹扶持针身,指端抵住腧穴表面,拇、食二指捏住针柄,将针由深至浅层,再由浅层插至深层,如此反复地上提下插。提插的幅度、频率及时间,应视病人的体质、病情、腧穴的部位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而定。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通常认为行针时提插的幅度大,频率快,刺激量就大;反之,提插的幅度小,频率慢,刺激量就小。 (2)捻转法:即将针刺入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和食、中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捻转的角度、频率及时间,也应视病人的体质、病情、腧穴的部位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而定。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360^左右,不能单向捻针,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和导致滞针而出针困难。一般认为捻转角度大,频率快,其刺激量就大;捻转角度小,频率慢,其刺激量则小。 3、留针 行针得气后,将针体留置于腧穴内一段时间的方法。在行针后仍不得气时,可通过留针静候气至,出现针感,称为候气。在行针已得气后,留针可保持针感,并增强针刺治疗作用。在留针过程中,还可再次行针,以加强针感,并使针感沿经脉循行方向传导。留针时间的长短依具体情况而定。如阴证、寒证、里证,病程长而邪气深入,身体强壮者,宜久留针;阳证、热证、表证,病程短而邪气浅在,身体虚弱者或小儿,宜少留针,甚至不留针。顽固性、疼痛性、痉挛性病症,和昏迷、休克等宜久留针。一般情况,留针时间为15~30分钟。 4、出针 在行针或留针后,针刺达到一定治疗要求时,将针体退出体外的方法。出针时,先以左手拇、

倪海厦-人纪-针灸-脑瘤及肺癌处方(1)

颅咽管瘤 男,51岁,中国人,是旅美教授,留法十二年,美国七年,任教于美国大学,专长计算机,于三年前被诊断出得到颅咽管瘤,由于肿瘤位置不好,开刀风险过大,于是找传统中医治疗,曾经到北京求助于中医,但是无效,后于北京西医院开刀取出肿瘤,住院43天后,视力仍然逐渐模糊,而且术后被要求使用眼用激素与服用甲状腺素,因而导致全身骨痛,停药则面目双脚浮肿,精神萎顿昏睡,开口忘句,无法说出整句话,于今年三月去医院做MRI后,又被告知肿瘤复发,现在视力已经几乎完全成盲了,病人到诊时,须要由妻子扶持走路,读者说他该怎么办呢? 心中只有西医的请注意了,如果今天这病发生在你身上时,你该如何做呢? 即使给西医弄到死亡为止,还是要相信西医的人,就请不要继续看下去了。 这位教授于四月十六日到我诊所来治疗,初诊时见其四肢末梢已经肥大,这是危症,多不治,但是人命千金,我不出手又交给谁来治呢? 此案例我采用的方式是利用鼻孔通脑的观念,先给予喷鼻粉来刺激鼻子,使得涕水不断被引出,如此可以减少脑中停积液体,预防脑部积水,任何肿瘤的成长,都有二个必要原素,第一就是水的供应,第二是营养的供应,水的来源断绝后,营养的来源就要靠食物的选择,读者请记住,我一再强调维他命不能吃,就是因为维他命是人工制造出来的,是小分子营养,这会去喂食癌肿,而天然食物是巨分子,只有人体可以吸收,癌细胞是无法吃到的,所以我强力要求病人改变饮食习惯,禁止吃任何只能给你的敌人吃的维他命与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物跟饮料。 针刺穴位我选用睛明、头临泣、太阳、前顶、百会、后顶、风府、天柱、肾俞、痞根、消积、委中、迎香、合谷等穴道,开的处方要保秘,今天是6月12日,病人已经可以看到我们大家长的样子,可以自己走进诊疗室,不须要他太太来缠扶他了,从开始治病至今,病人一直在恢复中,读者认为中医强还是西医强呢?

董氏针灸治疗经验

董氏针灸治疗经验

董氏针灸治疗经验 董氏针灸治疗经验 1【十四经配合董氏针灸治疗经验-十二猴穴治猴痧】:云门、中府用三棱针点刺治喉痧。董氏针灸在胸部有一组『十二猴穴』,将其放血是治疗猴痧的特效穴(伤寒、重感冒、霍乱均可能会引起猴痧)。而云门、中府穴是很接近十二猴穴的,故董氏针灸临床经验发现,云门中府可治疗猴痧。 2【十四经配合董氏针灸治疗经验-治小腿内侧接近内踝疼痛】:根据董氏针灸对应针法,治疗小腿内侧接近内踝地方疼痛,经渠是临床特效穴。 3【十四经配合董氏针灸治疗经验-治足内踝部位扭伤疼痛或痛风性关节炎】:根据董氏针灸对应针法的指导原则,经渠穴除了治疗手腕处疾病外,经验上亦为治疗足内踝部位扭伤疼痛或痛风性关节炎的特效穴之一。 4【十四经配合董氏针灸治疗经验-治小腿内侧接近内踝疼痛】:根据董氏针灸对应针法,治疗小腿内侧接近内踝地方疼痛,经渠是临床特效穴。 5【十四经配合董氏针灸治疗经验—鱼青则胃中寒,鱼赤则胃中热】:《内经》言:鱼青则胃中寒,鱼赤则胃中热。临床观察,便秘者常在鱼际部位发赤;大便溏湿者,鱼际辄有暗青色浮起;如患肠炎,腹泻严重,则更能见及青筋暴起,观

合谷之指挥针法】:董氏针灸的「灵骨穴」、「大白穴」与十四经络的「合谷穴」,三者恰好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临床上,三针同扎,就形成董氏针灸所谓的指挥针法,其功效远远超过单纯使用「灵骨穴」、「大白穴」或「合谷穴」。凡是属于气滞血淤之重病、怪症均有奇效。 13【十四经配合董氏针灸治疗经验-治腰痛】:董氏针灸董公景昌用阳溪配灵骨穴,治腰痛效果甚。 14【十四经配合董氏针灸治疗经验-治足踝扭伤】:临床上,足踝扭伤,取手部之阳溪穴针刺,常会有显着的疗效。此即是董氏针灸的对应针法,乃是上病下取、下病上治、左右S型 之相应部位取穴法,可采用直刺或斜刺。 15.【十四经配合董氏针灸治疗经验-治足踝扭伤】:阳溪、阳池、阳谷这三个手腕背侧的穴位,刚好可以和商丘(脾经),解溪(胃经),丘墟(胆经)这三个脚背上的穴位相对应,临床上对于急症扭伤的病人,取其对应部位治疗,效果很好。16【十四经配合董氏针灸治疗经验】:董师景昌之火腑海穴与手三里穴相近,火腑海穴常用为补益要穴,可治贫血、头昏、眼花、腿酸、疲劳过度等。功效与足三里相近。 17【十四经配合董氏针灸治疗经验】:肩关节周围炎及肩凝不举(又称五十肩),一般均取用肩部穴位,效果虽有,但近年来,很多针灸文献报告采用条山穴(条口透承山),效果更

针灸治疗常见病穴位大全

降压歌 高血压病不可怕,三个穴位搞定它;太溪太冲加曲池,每穴不少二百下。 坚持按摩两月余,终生抛弃降压药。若添杞菊地黄丸,降压明目祛肝火。 感冒歌 感冒发烧司空见,吃药打针家常饭;肺俞拔罐按风池,降服感冒弹指间。 耳鸣歌 两耳嗡嗡听力降,肝火肾虚两堵墙;太冲行间和听会,三穴联扑肝火旺。 若因肾虚耳鸣响,太溪耳门威力强;坚持按揉六七天,肾气充盈消症状。 哮喘歌 哮喘本是外邪侵,好发三夏与冬春;预防为主抓

关键,补气防感防过敏。 哮喘痛苦在复发,治本重在补气血;刺激合谷和肺俞,补足气血哮喘傻。 冬春哮喘由风寒,注重温阳即了然;艾灸关元足三里,脾俞拔罐太溪按。 夏季哮喘因暑湿,按揉合谷足三里;肺俞印堂阴陵泉,按摩一季哮喘离。 性福歌 人体自有威而刚,性福何须求药方;肾俞关元阴陵泉,坚持按摩就壮阳。 阳萎早泄羞难言,气血不足是关键;关元气海足三里,按摩令尔挺而坚。 心绞痛歌 老年最怕心绞痛,稍有不慎就丧命;电话呼救很必要,按摩郄门奏神功。

排毒歌 人体排毒膀胱经,殷门委中要畅通。坚持按摩促宣泄,毒素排出一身轻。 舒肝排气歌 郁闷焦虑莫担心,太冲行间为功深。每晚按摩五分钟,冲天怒气不伤身。 减肥歌 心脑肝胆糖尿病,肥胖开路是先锋;人身自有减肥药,别听广告瞎折腾。 中脘天枢两穴位,饭后按摩三分钟。睡后起前勤摩腹,腰身苗条赛明星。 惹上肥胖莫心耽,穴位刺激功效显;吃点自制二陈散,疗效巩固不反弹。 注:二陈散配方:半夏、橘红各15克,白茯苓9克,甘草5克。

按此比例,磨细混合,或制成胶囊即可。 糖尿病歌 得了糖尿不可怕,云苓泡水当茶喝;再配四个天敌穴,消渴顽症定能克。 上消燥热伤肺腑,口渴多饮小便多;按摩鱼际和太溪,胰俞拔罐十分钟。 中消胃燥津液伤,口渴尿多便秘常;调理中消补胃阴,胰俞内廷太溪强。 祛除热邪内廷功,一天两次按摩通;上午起就未经旺,迎头痛击效最明。 颈椎好了歌 何因导致颈椎痛?骨骼肌肉不平衡;刺激风府手三里,一朝疼痛无踪影。 调制更年期歌 女人最怕更年期,烦躁失眠性欲低;症状全由阴

十二个急症针灸处方

十二个急症针灸处方 ——水沟中冲涌泉足三里。 口诀:晕厥要在山里涌泉边的水沟中冲醒。 2、虚脱——素膠水沟内关。 口诀:虚脱要速(素)关水沟。 3、抽搐——百会印堂人中合谷太冲。 口诀:堂中(人中)百合气味太冲,引发抽搐。 4、中风闭证——十二井穴水沟太冲丰隆。 口诀:中风是由于十二条水沟臭气太冲,轰(丰)隆一声倒地所致。5、中风脱证——关元神阙(隔姜灸)。汗出配阴郄(xì)、复溜,小便失配三阴交。 口诀:中风脱证会元神出窍 6、痛经——(实证)中极、次髎、地机。(虚症)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口诀:实痛是中计(中极)吃了(次髎)低级(地机)食品。虚痛是三阴天在山里太久气海没有关圆(元)。 7、内脏绞痛 (1)心绞痛——心俞厥阴俞内关膻中。 口诀:心绞痛到内堂休息,心越平静,感觉应越好。

(2)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俞肝俞日月期门阳陵泉胆囊穴。口诀:胆囊疾病主治肝胆,日月不停,其(期)门自通,扬名(陵)全靠这。 (3)胆道蛔虫症——迎香透四白鸠尾透日月胆囊穴中脘阳陵泉。口诀:九尾偷日月,您想(迎香)偷肆佰?阳陵泉边过,胆怯早中晚。 (4)肾绞痛——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 口诀:肾绞痛只要自大观园的阳陵泉,三叫三应肾即愈。 8、牙痛——合谷下关颊车。 口诀:何故(合谷)下车?牙痛啊。 9、高热——大椎十二井十宣曲池合谷。 口诀:高热何故拿十二斤大锥去池边?是宣发热气。 10、血管性头痛 (1)外感头痛——百会太阳风池合谷。 口诀:何故(合谷)太阳风总拜会(百会)我?让我头痛啊! (2)内伤头痛 A、肝阳头痛——百会风池太冲太溪。 口诀:慈(池)禧(溪)拜会太宗(太冲),大怒,肝阳直线上亢。B、肾虚头痛——百会肾俞脾俞足三里。 口诀:走三里路拜会朋友,友曰:我脾肾俱虚,肾亏头痛也。

中医针灸处方的四大要素是什么

中医针灸处方的四大要素是什么 针灸是中医里使用率极高的治病方式,中医针灸处方要按照疾病的类型而定,当然也要观察患者的皮肤是否有过敏、损害等,可防止针灸时皮肤受到感染,对患者继续针灸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患者未明确针灸的治疗原则时,不要盲目的采取针灸治疗,最好去医院确诊后实施此法的治疗,那么中医针灸处方的四大要素是什么呢? 针灸配穴处方是在分析病因病机、明确辩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腧穴和刺灸、补泻方法组合而成的,是针灸治病的关键步骤。腧穴的选取是否恰当,处方的组成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故针灸配穴处方必须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针灸治疗原则的指导下,根据经脉的循行分布、交叉交会和腧穴的分布、功能及特异性,结合疾病涉及的脏腑、病情的标本缓急进行严密组合。做到有发有方、配穴精炼、酌情加减、灵活多变。 针灸首先要定穴取穴。准确取穴要求病人有一定的体位,如正坐、侧卧、伸掌、握拳等;常用的取穴方法,一种是根据人体

的自然标志来取穴,如两耳尖直上头顶取百会;一种是以病人一个手指或几个手指某部分的宽度为标准来取穴;还有一种是把人体各部分的距离,规定为一定的寸,以骨度来取穴。只有确认标志,量好骨度分寸,注意本穴与上下、左右邻近穴的关系,才能达到准确取穴的目的。 (1) 中医、针灸辨证即根据中医、针灸理论和诊疗方法,对疾病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制定出诊断、治疗、观察等的原则和方法。 (2) 治疗法则根据上述辨证,即可确立相应的治疗方法,比如中医辨证属膀胱湿热,针灸医师就用清热利湿法;脾肾阳虚就用温补脾肾法。 (3)选穴、配穴针灸治病是通过各种刺激方法作用于穴位来实施的。光有治疗还不行,医师要根据一定方案来选取穴位,把不同穴位配合在一起,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 (4) 具体实施方案找准穴位后,医师就会确定用针刺还是用艾灸,用补法还是用泻法,等等。有了这些具体方法,才能真正起到治疗作用。

最新急诊常用处方

急诊常用处方 急症处理: 1. 高热 10%~25%安乃近2~3滴每侧滴鼻 复方氨基比林 2ml im st! 柴胡 2~4ml im st! 口服可选用阿司匹林,复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及吲哚美辛(消炎痛)冬眠疗法:氯丙嗪 25mg im st! 异丙嗪 25mg im st! 2. 上消化道出血 A. 积极补充血容量(1)右旋糖酐-40 500ml 静滴 (2)输入足量全血,另开通路 B 止血药(1)肝硬变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5% 葡萄糖 500ml 静滴0.2~0.4U/分 垂体后叶素 6~8U 10% 葡萄糖 10ml 静脉推注即继而以25~50ug/小时的速度持续静滴 奥曲肽(善得定) 0.1ml (2)消化性溃疡出血 处方一:生理盐水 20ml 静推每12小时一次 雷尼替丁 0.15 处方二:生理盐水 20ml 静推 QD 奥美拉唑(洛赛克) 40mg 处方三:去甲肾上腺素 8mg 分次口服或经胃管注入胃内 冰盐水 150ml 处方四:生理盐水 20ml 口服4~6小时/次 凝血酶 2000u 注:同时可以应用酚磺乙胺(止血敏)、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止血芳酸)等常规止血药。 3. 过敏性休克处方一:肾上腺素 1mg 皮下注射 st! 极严重时生理盐水 10ml 静推 st! 肾上腺素 1mg 处方二:生理盐水 10ml 静推 st! 地塞米松 5~10mg

或生理盐水 250ml 静滴 st! 氢化可的松 200~400mg (1)扩容 低分子右旋糖酐 500ml 静滴 st! (2)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 (3)抗组胺药物应用,如异丙嗪,苯海拉明等 4. 颅内高压症(1)脱水治疗 处方氢氯噻嗪 75mg Tid 螺内酯 60mg Tid 间断静脉注射呋塞米 病情危重者用 50%葡萄糖 40~60ml 静推每6小时一次 或20%甘露醇 200ml 静滴每8小时一次 脱水治疗用至颅高压症状控制 (2)地塞米松 10~20mg 静推 QD (3)低温疗法常在人工冬眠下行物理降温,体温降至34~36度,根据病情需要维持3~5日 (4)脑室穿刺引流只适用于侧脑室扩大者 (5)病因治疗 (6)颅内高压危象--------脑疝的处理 A. 50%葡萄糖 60ml 静推 st! 20%甘露醇 200~250ml 静推 st! B. 侧脑室穿刺可用于抢救颅高压危象,尤其为中线或后颅窝 C. 前囟门未闭的小儿,可从此穿刺 D. 病因治疗 5. 咯血 (1)小量咯血,如痰中带血,无需特殊处理,可给予卡巴克洛(安络血)10mg ,肌注,BID。主要为病因治疗 (2)大量咯血者 嘱其安静休息,勿紧张,酌情给予镇静及止咳药物 取患侧卧位,轻轻咳出气管内积血 药物处方一 10%葡萄糖 40ml 静推 st!慢! 垂体后叶素 5U 处方二 10%葡萄糖 500ml 静注 st! 垂体后叶素 10~40 同时辅以氨基己酸、酚磺乙胺、氨甲苯酸等常规止血药。 6. 心脏骤停于心肺复苏(一)心脏复苏的药物治疗 1. 心室静止或心肌电—机械分离

常见病中医针灸处方指南

常见病中医针灸处方指南 常见病中医针灸处方指南 第一节急性症状对症处方选穴 (一)发热1. 大椎、曲池、合谷;2.大椎、曲池、复溜;(二)昏迷1.人中;2.十宣;3.合谷、太冲;4.百会、人中、涌泉。(三)虚脱1.百会、神阙、关元;2.关元、命门、足三里; 3.气海、足三里、膏肓;(四)抽搐1.百会、印堂、大椎; 2.合谷、太冲; 3.风府、曲池、涌泉;第二节疼痛症状对症处方选穴(一)头痛前额痛1. 印堂、太阳、列缺;2.拈竹、阳白、合谷。偏头痛1. 风池、外关、阳辅;2.悬钟、中渚;后头痛1. 风池、后溪;2.天柱、束骨;百会、至阴。巅顶痛1. 百会、太冲;2.行间、三阴交。(二)耳痛1. 听宫、翳风、外关;2.耳门、液门、太溪。(三)眉棱骨痛1. 拈竹、鱼腰;2.阳白、丝竹空。(四)牙痛1. 合谷、内廷;2.昆仑、太溪。(五)三叉神经痛风池、翳风、合谷;2.眼痛加拈竹、阳白;3.上颌支痛加四白、下关; 4.下颌支痛加颊车、承浆;(六)喉痛1.合谷、少商;2.列确、照海;(七)项痛1.后溪、大椎;2.列缺、天柱;3.落枕、昆仑。(八)胸痛1.膻中、内关;2.郄门、丰隆。(九)心绞痛1.郄门、巨阙;2.大陵、心俞。(十)胃痛1.中脘、足三里;2.内关、公孙;悬枢、脊中、胃俞。(十一)胁肋痛1.支沟、阳陵泉;2.日月、丘墟;

3.期门、太冲。(十二)胆绞痛1. 中脘、胆俞、阳陵泉;2.日月、阳刚、胆囊俞、3.丘墟、太冲。(十三)腹痛1. 中脘、天枢、足三里;2.气海、上巨虚、大横;3.内关、三阴交、公孙。(十四)肾绞痛1. 肾俞、三阴交;2.志室、大溪。(十五)腰痛1. 命门、腰眼、昆仑;2.肾俞、委中、次賿。(十六)尿道痛1. 大赫、中极、曲泉;2.关元、然谷。(十七)肛门痛1. 孔最、长强;2.腰俞、束骨。(十八)足跟痛1. 大陵、女膝、2.肾俞。第三节一般症状对证处方选穴(一)寒战1.气海、关元;2.大椎、间使。(二)头晕1.风池、印堂;2.太冲、内关、侠溪。(三)失眠1.神门、三阴交、大溪; 2.百会、身柱、肝俞; 3.照海、申脉(补阴泻阳)(四)嗜眠1.血海、足三里、心俞;2.申脉、照海(补阳泻阴)(五)多梦1.心俞、神门、太冲;2.厉兑、隐白。(六)多汗1.合谷、复溜;2.肾俞、后溪、通里。(七)盗汗1.后溪、阴郄;2.大椎、合谷。(八)失音1.扶突、合谷、间使;2.廉泉、通里、太溪。(九)嚼肌痉挛1.下关、颊车、合谷。(十)喉头痉挛1.廉泉、扶突、合谷;2.列缺、照海。(十一)鼻塞1. 通天、迎香、合谷;2.风池、上星、列缺。(十二)鼻衄1. 上星; 2.百会、手三里; 3.天府、合谷。(十三)口苦1. 阳辅、灵道。(十四)口臭1. 大陵、前谷;(十五)流涎1. 人中、颊车、合谷;2.承浆、地仓;3.劳宫。(十六)梅核气1. 天突、照海;2.膻中、内关;廉泉、太冲。(十七)胸闷1. 中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