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精英人才培养理念、模式与制度创新

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精英人才培养理念、模式与制度创新

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精英人才培养理念、模式与制度创新
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精英人才培养理念、模式与制度创新

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精英人才培养理念、模式与制度创新

已故科学家钱学森晚年反复谈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作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思。当前,我国努力要从教育大国变成教育强国,教育强国的核心就是精英人才的培养。那么,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高校还要不要坚守精英教育的理念,如何解读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的精英教育的内涵,如何通过培养模式改革与制度创新造就精英人才?本成果的系列论文即是围绕这些问题的研究、探索和实践。申报成果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高等教育大众化后一般高校精英教育问题研究》(已结题,证书附后)的系列研究成果。

一、成果的主要内容

1提出以培养受教育者精英潜质为内涵的精英教育新理念研究认为,精英教育是指培养造就“英才”的教育过程,其本质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卓”即不群,“越”即不循常规,就是要创新,保持并发展特色,而不落窠臼;精英教育是一种教育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优秀的教学传统,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受教育者的“精英”潜质。精英教育的着眼点在于“质”而非“量”。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与传统精英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体现的是一种“质”的教育,即在大众化背景下教育的高质量,目的是让具有较佳天赋和潜质的学生尽早尽快成才,通过教育使他们成为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英才”;后者则体现为一种“量”(或者说“权”)的教育,即极少数人享有的教育特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应是根据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层次和类型需求,在大众化带来的高等教育“量”的扩张基础上,按照大众化“质”的变化特征和学生身心潜质发展的自身需要,实施多元需求人才培育而不是单一追求整齐划一且仅局限于少数精英的优质教育。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精英教育不会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增加而改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至未来的普及化阶段,仍然需要倡导并践行精英教育的理念。高等教育大众化并不是导致精英教育质量下降的根本性原因,因此,高校不应受高等教育大众化划分阶段的误导而放弃精英教育的传统。一些大学以扩招后

的“大众高等教育”与扩招前的“精英高等教育”有别的论点回应社会舆论对其教育质量滑坡的责难,实际上缺乏理论依据。

2探索并实践精英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钱学森曾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研究成果从精英人才培养的实施主体、培养过程和课程体系三个维度,提出并实践了联合协作、分段贯通和学科交叉等精英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2.1 主体之维:联合协作模式

我国高校习惯于关门办学、闭门造车,学生亦被要求“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高等教育呈现出鲜明的封闭性特征,缺少现代社会精英人才成长的大环境和大平台。具体表现在:一是高校内部学科专业壁垒森严,不同学科、专业之间,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和合作平台;二是“手工作坊式师傅带徒弟”培养方式盛行,割断了教师间、学生间的联系和互动;三是高校与其他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的机制不健全,导致对外学术交流机会匮乏,缺少创新动力和视野;四是课程体系偏重知识传授、理论思维,安于书本知识和第二手资料,缺少实践训练和实战检验,不了解生产生活第一线急需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因此,难以做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创新性成果。

联合协作模式是指在培养过程中,高校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联合协作,整合内外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行为方式。常见的有高校内部院系之间、高校之间、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联合等形式。高校内部院系联合培养是指高校通过整合内部教育资源,实现学术资源的优化配置,按照“导师负责、团队指导、群体攻关、资源共享”的原则培养精英人才,有利于打破“传统手工作坊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方式,改变单一知识结构。国内高校间联合培养是指两所或区域内多所高校组成教育联盟,将选拔出来的学生相互交流,享受对方的特色优势教育资源,接受不同教学文化的熏陶。国内与国外高校联合是将学生送到国外高校学习,使其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宽广的学术视野,国际水准的研究开发能力。校企联合培养是指学生经过在学校

基本理论学习后,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到与学校有产学研合作的企事业单位参与实际项目研究工作,使学生积累必要的经验与开发能力,培养产学研紧密衔接的工程开发与创业型人才。其核心思想是“学校主导、企业资助、导师参与、联合培养”。

2.2过程之维:分段贯通模式

长期以来,由于对教育均衡和公平的片面理解,导致在高等教育实践中推行平均主义,追求整齐划一、水平一致,无论学生天赋如何,都接受完全相同的教育,学生的个性无从发挥,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少部分具有潜质和极佳天赋的“英才”的自由发展,于是他们绝大部分最终只能成为考试状元、三好学生或者竞赛金牌获得者而已。

所谓分段贯通模式,就是通过构建“直通式”教育创新平台,将高年级本科生和硕士、博士教育阶段贯通,实行“2+X+X准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精英人才。“准研究生”模式是指以具有扎实基础的高年级本科生为对象,借鉴研究生导师制,采取提前介入式的培养教育模式,按照研究生教育标准制定大学最后两年的学习计划,通过开设各类创新实践能力强化班,开展创新实践、科技竞赛、科研训练、项目实训及创业活动等,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创新拔尖人才的一种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准研究生”培养模式通过接触和了解学科前沿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术敏感性和创造冲动,对新知识的获取和技术创新主动性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分段贯通模式和运行机制能保证部分优秀学生从本科直接进入硕士博士学习,有利于改变本科生与硕士生、博士生各自为政、相互孤立的状况,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学术交流、思想碰撞,激发创新思维和努力拼搏、敢于探索的勇气,形成创新思路,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组织、交流等综合能力。

图1“准研究生”模式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结构图

2.3 内容之维:学科交叉模式

学科交叉模式指多个学科联合、协作培养工程复合与交叉型精英人才。时代需要那些具有创造力的精英人才。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来源于对基础理论中的本质问题的渗透和互通,克服学科内分割过细、知识零散,学科间互相封闭、互相割裂的弊端,从本质上把握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文理渗透,基础与专业结合,体现知识的广博性、整体性、内在结构性和智能型的发展方向。

发达国家交叉型精英人才培养的经验值得借鉴。美国硕士、博士阶段都强调主修、副修的结合,文、理、应用学科的渗透。MIT的成功就在于它不仅有一流的专业教育,而且具备良好的交叉学科基础和文化底蕴,强调学生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教育。众多跨学科专业的设置,为有兴趣进行多学科、跨学科学习的学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也为具有个性和特殊创造潜质的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目前,美国大学进行交叉学科教育的主要方式有交叉学科学院、交叉学科教育项目、交叉学科中心和研究所。日本筑波大学不设科系,而以学科群、学科类来划分课程,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学科交叉。通过学科交叉,实现学科门类间的知识融合,达到开阔学生专业视野、强化专业综合素质、提升创新能力的目的,这正是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的主要目标和核心理念。学科交叉培养绝不是在专业的基础上再单纯地去修读另外一个专业,而是通过学科交叉学习,达到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交叉学习是手段,知识复合才是根本目的(见图2)。

3 探讨精英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的路径与策略

事实上,我国并不缺少具有成为高层次杰出人才潜力的学生,缺少的只是对这些学生的培养。精英人才培养,制度创新是基础,机制完善是关键。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培养精英人才,关键是要加强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科、一流的课程和一流的制度等环节的建设。

3.1 推行教学工作“三项创新”,健全精英人才培养制度

3.1.1 教学管理模式创新

在大众化背景下,由于生源基础参差不齐、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也很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首先要坚持发展并完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平台,为培养精英人才提供制度保障。变人才培养模式的单一同质化为多样差异化。创设“院校统管、主动参与、统分结合、齐抓共管”的参与式教学管理模式,实现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目标。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培养模式,努力让每个学生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发展,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为精英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3.1.2 人才培养方案创新

“精英”是个泛概念,没有严格的定义,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都可称之为精英。精英有层次、地域之分。因此,精英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突出多层次、多元化的培养目标要求,确立个性化、弹性化、模块化的原则,把对人才的培养从整齐划一引向多样化。

首先,按照“尊重意愿、鉴识潜力、分类培养”的原则厘定培养目标。针对不同领域精英人才的知识能力特点进行“分类培养”,如对学术型精英人才,应着力培养其探索精神与创新思维能力;而对工程技术型精英人才,则要着力培养其规范的生产技术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鉴识潜力”就是要考察学生的特长与发展潜力,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与学习计划,也就是要鉴别“材”的特质,以便因材施教。“尊重意愿”是指在专业、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类型等的选择上应尊重学生的意愿,应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主攻方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热爱所学专业才能学好,只有因材施教才能造就英才。

其次,构建“宽厚深”的课程体系。精英人才都是个性鲜明、自主性强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尊重其个性发展需要,课程类型、课程内容、课程要求等应该有弹性,为优秀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潜能的充分发掘提供广阔的空间。可借鉴国外经验,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特色教育”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的课程设置宜“宽而薄”;专业基础课应体现“厚而实”(“实”指加强基础理论知识与具体问题的联系);专业课宜按学科链,循“窄而深、深而新”的思路进行。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上的“窄而深”形式上是“少”,实质上是一种“多”,“少而精,少即是多”。如果每门课程都“蜻蜓点水”,即使“点”的再多,也难有留成。

3.1.3 教学模式创新

我国传统、呆板的教学模式压抑着学生的创造性,教学方法沿袭“教师讲授+板书”式的传统方法,教师注重讲细、讲透、让学生听懂,而不注意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学目的以传授知识为主,强调如何学好和掌握知识,而忽视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灵活运用;教学过程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则成为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的过程,表现为教师讲授,学生听、记,学生处于消极被动地位,课堂更是缺乏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单调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大学成为一个没有批判性、没有灵气、没有创造性的堡垒。在这种状态下,怎能培养和造就精英人才?

首先,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构建讲授教学、案例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三结合的教学形式。讲授教学重在夯实学生的理论功底,案例教学重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重视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分析和处理问题,实行“以人为本”的差别化教育,使教学成为一种开放、互动、弹性的学术交流活动,真正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

在组织教学和指导学生研究过程中,都力求使课程学习与交流技能相融合,课程学习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个体研究与学术协作相结合,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攻关能力。

其次,充分发挥学术论坛、报告会、讨论会的作用。通过交互式、开放式学术研讨开阔学术视野、启发主动思考、激发创新灵感,是国际上一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一些大学也越来越多地运用这些方式,收到比较好的效果。然而,受文化传统、民族性格、学习习惯等因素影响,从总体上说,我国学生在各种学术研讨会上刨根问底的劲头、阐述自己观点的激情和辩论问题的热情都远逊于国外学生,这正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3.2 实施“四大建设”,构筑精英人才保障体系

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科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作保障,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人才培养就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实现。

3.2.1 发挥师资队伍建设的龙头效应

一流的学生需要一流的教师来指导。已故的教育家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提出了著名的“从游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正是在与大师从游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借鉴、理解、模仿,而最终成才。因此,

培养精英人才,必须建立一支崇尚科学、探索真理、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培养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名师,形成和聚集一批在国际、国内有相当知名度的学术创新团队,他们同时构成学校的精英人才。他们应当具有走在学科知识发展前沿的能力,应当具有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的理念,应当完成大学文化的传承、创造和人格教育。

3.2.2 突出学科专业建设的主线作用

高水平的学科是精英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保障。离开了学科和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开发、社会服务等均无从谈起。世界一流大学大多以一流的特色学科闻名于世。学科建设要坚持高起点,走特色精品之路,要根据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发展状况及科技发展新趋势,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积极实施学科结构与布局调整,对不同学科发展目标进行全新定位;

找到与学校自身优势和特色高度契合、恰切协调的学科建设路径与模式,以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省级特色专业建设为引领,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和相互渗透,建设一批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培养质量等方面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品牌专业,促进精英人才培养。

3.2.3 确保课程和教材建设的基础作用

课程的质量和水平是学校师资水平、教学质量、教学条件及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在美国,课程学习被认为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深入研讨,有利于开阔眼界、夯实基础、博采众长、竞争择优和激发灵感。为实现精英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建设要坚持创新教育的理念,在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过程、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通过全方位的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倡导探究式、辩论式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精品课程和品牌课程建设入手,以品牌课带动其他课程资源建设,通过品牌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新课程的开发和新教材的编写,把导师的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教学内容。

3.2.4 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创新作用

实践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通过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兴趣,启发创新意识、激活求异思维、挖掘创造潜能,有效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专业精英思维(强者意志、良好的心理素质—执著精神、承受力、感染力,使命责任—事业观、深入的专业理解)的养成,更需要磨练甚至经受挫折的锻炼。成都理工大学构建并实践了“三大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实训练习平台和创新实践平台)培养“三种能力”(动手能力、实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如图3),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从创新基础共享平台、特色学科专业创新实验平台和创新科技孵化平台三个层次开展“直通式”实践教学创新平台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战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基础共享平台以本科生、研究生各大赛事为主,将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密切结合,建立基础创新资源共享机制,主要以低年级本科生和硕士生为主体;特色学科专业创新实验平台以传统优势学科专业为基础,依托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资源进行共建,主要以高年级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为主体;创新科技孵化平台在上述创新平

台基础上,与重点实验室和企业联合,接受企业针对性实验要求和资助,设立科研基金,建立以学科交叉为主体的科技创业孵化平台,资助对象主要是特色学科专业创新试验的带队导师及创新能力较突出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团队。

4 成都理工大学精英人才培养的实践

4.1 建立“恃优而行,以点带面;以优促精,全面提高”的精英教育发展模式

基于“以培养学生精英潜质”为目标的精英教育新理念,结合成都理工大学的实际,提出并建立了“恃优而行,以点带面;以优促精,全面提高”的精英教育发展模式。“恃优而行,以点带面”指依托传统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在优秀学生中开展精英教育,并以此推动全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向精英教育迈进;“以优促精,全面提高”指以优秀的办学传统,优质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保证、促进精英教育,提高学校整体教学质量。

4.2 实施“一个工程”、“四大建设”、“三项创新”,创新精英教育制度体系

学校通过实施“一个工程”(本科教学创优工程)、“四大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建设)、“三项创新”(教学管

理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和教学模式创新),强化了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

员抓教学质量,促精英教育的意识与使命感,形成了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构筑了完善的精英人才制度体系,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二、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1.在精英人才培养理念上,研究认为,以毛入学率界定的精英教育实际上指的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同龄人中的少数精英(“得天下之英才而育之”)。精英教育的内涵应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的精英潜质,精英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追求卓越的

教育理念。这一认识拓展了精英教育的内涵,丰富和发展了精英教育理论。

在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上,探索并实践了联合协作模式、分段贯通模式和学科交叉模式等创新模式。

在制度创新方面,通过推行教学工作“三项创新”,健全精英人才培养制度;通过实施“四大建设”,构筑精英人才保障体系。

2.应用“恃优而行,以点带面;以优促精,全面提高”的精英教育发展模式,指导成都理工大学精英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成效显著。实践中,“恃优而行”,发挥特色学科专业优势,为相关行业培养了大批英才;在新兴、新办专业实行优秀学生的双学位培养,已有1500多人获得双学位;在全校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创新教育基地训练,2007年来,累计获得国际奖励、全国奖励和省部奖励321项,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3.实施“一个工程”、“四大建设”、“三项创新”系列建设计划,强化了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抓教学质量,促精英教育的意识与使命感,形成了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了“以点带面”、“全面提高”的目标。先后建设了7个国家特色专业,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6门四川省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创新教学团队,3个四川省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涌现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其中包括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3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教育奖)获得者3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6人,省级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4人;先后有307人次获得校级师德标兵、十佳教师、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4.建设并推广应用“三个平台培养三种能力”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学生的“三创”能力显著提高。2007年以来,学生参加“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英语演讲、定向越野等国内外竞赛,累计获得国际奖励、全国奖励和省部奖励321项,其中包括国际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一等奖(Meritorious Winner)、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足球机器人锦标赛一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共100名)等高级别获奖,实现了“以点带面,全面提高”的效果。

5.理论研究影响广泛。研究成员在《中国高教研究》、《现代教育管理》、《中国大学教学》等刊物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6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篇,CSSCI源刊收录3篇,1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相关研究人员先后多次在全国性或省级教育教学改革学术会议上作相关报告,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6.项目组通过探索和实践,回答了大众化后高校精英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和制度创新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高校的精英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成功案例。

浅谈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论文

浅谈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积淀,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经历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跨越: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这个转变不仅圆了千万个家庭的“大学梦”,也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规模和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国已经成为高校在校生人数居世界首位的高等教育大国。 作为高等教育来说,随着其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水平越来越高,高等教育的分工必然越来越细,分层越来越明确,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都以追求和发展自身的特色为荣。特别是在美国,有名闻全球的哈佛、耶鲁这样的常春藤名校或是一些名声稍逊的州立大学。由于它们各自明确了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分层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尽可能地展示自身的特色。各高校对自身特色的不懈追求,恰恰体现了全美高等教育的特色,那就是趋异性越来越强。反过来,这种分层又进一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着名高等教育学家克尔十分中肯地指出:各高校都应该根据自身条件来发展,“模仿将是毁灭性的”。可以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分层将越来越细,不同高校有必要根据自身特点定位于某个层次并尽显自身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的高等教育格局,这也许是美国高等教育对我们的重要启示。 新中国成立伊始,由于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我国高等教育仿照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细化专业,大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适应了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进入90年代后,我国则以西方(主要是美国)高等教育模式为蓝

本来设计中国的高等教育。学习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是提高自身水平的大趋势。学习是深入领会其内涵和实质,并结合我们的具体国情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前提。然而,我们现在却常常不顾国情、校情去竭力追赶世界一流高校。由于政府主导了高校自身的定位,导致资源配置严重不平衡,政府在资金投入上出现了多者越多、少者越少的“马太效应”。相应地,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也出现严重倾斜,各高校只有“力争上游”,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 高校应与社会发展相衔接,否则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导致数量的增长无助于发展。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直接制约着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当从改革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入手。比如说实行学分制,学分制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教学管理模式,它致力于培养具有自觉主体意识的、高素质“适应型的”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实行学分制可以使学生在选学规定课程的基础上,获得规定的学分,进入更高层的学习阶段,对修满学分的优秀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有利于快出人才,提高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率。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精力来自由选择课程,拓展其自由发展空间,极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培养计划中应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压缩必修课。同时可实行文、理科的相互渗透,理工结合、专业交叉,打破专业壁垒,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解决社会与自然结合较密切的综合性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考核应把考核知识和考核能力结合起来,全面衡量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教学改革,注重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的提高,注重参加各种科研活动,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参加社会实践,有意识地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自学和科研的能力、独立工作和社会

第八章 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学考试要点第八章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学科发展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主要涉及( )。 A.学科的发展潜力 B.学科发展的成熟水平 C.学科发展布局的整体性 D.学科影响的社会性 2.1 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类》中确立的专业数是( )。 A.5 10个 B.671.个 C.504个 D.249个 3.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共设( )个学科大类。 A.10 B.11 C.12 D.13 4.高等学校内部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不受下列哪项因素的制约?( ) A.学科自身发展的学术性 B.高等学校学科发展与布局的整体性 C.学生发展水平 D.学科影响的社会性 A.具有创新精神 B.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 C.具有竞争意识 D.具有法律意识 8.下列有关高等学校专业划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专业划分的依据越来越向学科分类标准靠拢

B.专业的划分与职业分工区别越来越明显 C.当前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往往直接指向某一具体的行业 D.当前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立足于为某一大的行业类别提供人力资源 二、填空题 1.( )是按学问性质划分的门类或研究领域,是高等学校及专业性质分类的基本标准之一。 2.学科是一个( ),专业是一个教学范畴。 3.专业的划分,主要以社会职业分工、( )、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 )为依据。 4.我国有计划地按专业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是在( )年开始的院系调整过程中形成的。 5.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要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公民个人的需要为( )。 6.在诸多方面的人才素质中,突出人的进取性和( )是时代的需要。 三、简答题 1.简述高等学校学科设置的影响因素。 2.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原则与指导思想是什么? 3.市场经济体制下,该如何进行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 4.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有哪些?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陈昌贵,翁丽霞1 (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为了服务于知识文化和政治经济等多个目的,高等学校在知识普遍性的内在动力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外在动力的推动下,其内部国际性特质通过各要素的活动显现出来的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不等于全球化,更不是高等教育/全盘西化0。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的作用。转变观念、建立机制、进入过程和改善条件是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全球化;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203(2008)06-0077-06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CH EN Chang-g ui,WENG L-i x ia (I ns titute of Ed ucational Research,Sun Yat-sen Univer sity,Guangz hou510275,China) Abstract:Inter 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m eans propelled by po litics,eco nom y, culture and univer sality o f know ledg e,international specialties of higher educatio n institutes appear through activ ities.Inter nationalization of hig her education is not equal to g lobaliza-tion,even not the inclination o f w esternizing the w hole Chinese culture.Internatio nalizatio n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special effects on cultivating o f inno vative talents.Changing ideas, constructing system,entering process and improving condition are important for speeding up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 f hig her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internatio nalizatio n o f higher education;glo balizatio n;cultiv 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0的伟大战略目标,认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我国的高等教育理所应当为此做出重要的贡献,培养更多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怎样才能有效地加速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已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索。本文拟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角度,对其在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特殊作用和怎样发挥这些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引起更深入的讨论。 # 77 # 2008年6月 第29卷第6期 高等教育研究 Jour nal of H ig her Education Jun.,2008 V ol.29N o.6 1收稿日期:2008-02-16 作者简介:陈昌贵(1949-),男,瑶族,湖南江华人,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翁丽霞(1975-),女,福建蒲田人,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浅谈教学管理制度创新

浅谈教学管理制度创新 随着全球信息化,信息数字化的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不断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就必须坚定不移地不断推进教育创新,而教育创新的关键之一就是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与重建。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具有激励与约束力的教学运行机制,可以启发教育者的自觉性,促进教师尽快把外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教育信念,最终形成自己对教育独特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达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最高境界——创造性教育。这样就会有效地遏制“正在进一步扩大的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及其影响”这一势头,推动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最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笔者认为,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就是创造一种全新的?更有效的?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资源整合的实施细则,它既可以是教学资源整合全过程式的管理细则的创新,也可以是教学资源整合中某方面细节的管理制度创新。创新后的教学管理制度,将更加有利于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优良的学风校风。 一?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坚强支撑 现阶段,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正以迅猛之势在全国推进,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破旧立新,固化改革成果的过程,但是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就会失去支撑和保障。 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是新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成果。观念是先导,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没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教学改革就无从谈起。先进的教育观念,要通过教师先进的教育方式和行为体现出来,教育方式是教育观念的载体,而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归根结底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来,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毋庸置疑,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最大的阻力是来自落后的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试想,如果我们用应试教育管理模式来管理和评价教师,怎么能指望让教师生发出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呢?为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借助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和坚强支撑,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对这一关键环节予以高度重视。改革中,我们必须把那些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束缚了丰富多彩的人性的规章制度弃置窗外,然后大刀阔斧地予以重建,不断完善支撑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管理制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将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问题,促使教师从灵魂深处落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促进学校群体和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让教育重新回归本质状态,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顺利完成新课程改革的历史使命。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类型调整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类型调整应把握的几个问题.txt人和人的心最近又最远,真诚是中间的通道。试金可以用火,试女人可以用金,试男人可以用女人--往往都经不起那么一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类型调整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人才类型结构调整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人才类型调整本质上是一个如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以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的问题。人才培养类型调整中应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在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关系上,应对接和适应社会和未来;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应加大实践、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在人才类型上,要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践关系上,要拓展实战空间,提升动手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的战略目标。教育结构调整是适应时代要求和面向未来的大战略,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结构包括规模结构、区域布局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层次和类型结构等。笔者仅就人才类型结构调整作一探讨。 1、人才类型调整本质上是一个如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以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器求的问题。 伴随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在校大学生总规模已增加到2009年的2700万人。在笔者看来,高等教育的适应性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数量规模问题了.更重要的是人才的质景、规格和结构问题。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成为了继下岗职工之后最受关注的社会群体之一。原本社会需求大、专业热闹、企业急需的一些专业毕业生也出现了“就业难“。这一问题的凸现对高等教育自身提出了挑战。 伴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会发生变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取向推进“五化”要求高等教育在人才数量、结构、质量方面大力度的高速和转变。 2、在专业结构与社会器求结构关系上,应对接和适应社会和未来。 提高学生知识结构应对市场的的适应性,首先要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找准专业的对应性。目前不同类型的高校都在探索自设专业方向并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调整和自设专业。专业面拓宽和新专业的设立已成为各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其次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在所学专业向跨学科、跨专业发展。学生入学后进入相关的专业院系学习.但专业归属并不是意味着‘’一锤定终身“锁定学生的学习取向和发展方向.近些年来许多高校在课题设置和学分规定上加大了跨院系、跨专业选课并认学分的举措。还有些高校探索给予学生入学后一次“转专业”选择的机会。一般高校和职业类院校更是根据自身特点探索有差异的人才培养定位.由“专业型转向通用型和适应型“。这些多路径的探索试验为人才培养对接和适应社会和未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应加大实践、就业、创业能力培养。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的需求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有了新的内涵。从需求角度看.市场和社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而且需要运用专业知识付诸于工作实际的能力及开展开创性工作的能力。随着知识半衰期的缩短和经济社会发展新问题的出现即使对所学专业知识也有一个不断更新和根据工作实际学习新知识的需求。而更新知识和学习新知识主要路径是自身的再学习能力,即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通过实践再学习的能力。 1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_与马丁_特罗教授的对话_邬大光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 与马丁 特罗教授的对话 邬 大 光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大众化理论不仅仅是关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量的理论,而且是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一种预警理论,同时也是描述高等教育活动变化的一种理论。在西方学者眼里, 大 众化理论 被认为是一个 学术概念 ,而非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高等教育;马丁 特罗;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4203(2003)06 0006 04 Connotation and value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theory The conversation with Mr.Martin Trow WU Da guang (Resear ch Center of H igher Education Develop ment,X iamen University ,X iamen 361005,China) Abstract:Mass hig her education theory is not only the quantitative theory about scale ex pan sion of higher education,but the forew arning theory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target.At the same time,it s also a kind of theory w hich describes the chang es of higher education activ i ties.In w estern scholars v iew points,mass higher education theory is an academic term rather than a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M artin T row ;mass higher education 二战之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之一。马丁 特罗教授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甫一介绍到我国,就有学者指出 大众化理论是一种误导 。作为2002年美国富布赖特项目高级访问学者,笔者于2002年9月 2003年6月赴伯克利 加利福尼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访问研究,有机会见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创始人、伯克利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原主任马丁 特罗教授,我们就高等教育大众化话题 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交流。通过多次与特罗教授的 零距离 接触,笔者对大众化理论有了新的认识,或者说,通过特罗教授对大众化理论的直接解释,自己才感受到大众化理论的 真谛 以及我们过去在大众化理论理解和运用上的失误。大众化理论本身并不是一种误导,而是我们对大众化理论理解的偏差造成了某种误导,在自觉或不自觉中 神话 和 泛化 了特罗教授关于大众化理论的概念和内涵,从而也影响了大众化理论的价值。 6 2003年11月第24卷 第6期 高等教育研究Journal of Hig her Education N ov.,2003 Vol.24 N o.6 收稿日期:2003 09 01 作者简介:邬大光(1957 ),男,辽宁锦州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理论、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职业院校“分类培养”教学改革实施策略(一)

高等职业院校“分类培养”教学改革实施策略(一) 摘要]高职生源的文化基础水平和知识结构呈现多样性和一定的层次性,分类培养是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高等职业院校探索以“分类招生、分层教学、分流培养”为主要内容的“分类培养”教学改革实施策略,逐步建立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有利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策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近年来实现了超常规发展,为顺利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随着高职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组成及生源质量也区别于以往。总体而言,高职生源的文化基础水平和知识结构呈现多样性和一定的层次性,这促成了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的多样化,因而学校无法顺利组织和实施统一的教学活动。如何很好地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共同提高,全面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是高职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为此,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开展以“分类招生、分类教学、分流培养”为主要内容的“分类培养”教育教学改革,即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按学生这个主体来设计教育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学生优势特长、全面发展学生能力,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性。 一、强化教育以人为本和因材施教的理念 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全面培养合格的素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应该积极回应家长的教育愿望与教育投资,提供给学生真正需要的教育服务。要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学得二技之长,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专业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应该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选择,让学生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和专业方向。首先要淡化专业意识按大类录取,再根据学生在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和情意特征等方面个体差异,按学生的实际文化基础水平的高低和素质潜力、兴趣特长,将学生分成A、B、C三类,对各类学生分别制定切合他们实际的目标,并为每类学生设置相应的教学环节,分类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即应用技术研究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使广大学生在“职业教育”这个平台上,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保持其“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本质特性的前提下,将个体文化基础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差异转化为专业技能、专业方向的侧重点的区别以及专业特长的各有千秋。 二、改革教学管理模式,稳妥实施分类招生、分类教学、分:流培养方案 为保障“分类培养”教学改革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形成清晰的改革思路,积极改革教学管理模式,稳妥实施分类:招生、分类教学、分流培养方案。 (一)正视学生个体差异,进行科学分类定位 着眼差异,分类定位,通过考核和适当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定出切合学生实际、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按学生的实际文化基础水平的高低和素质潜力、兴趣特长,我们将学生分成A、B、C三类,对各类学生分别制定切合他们实际的目标,分类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应用技术研究型人才(A类)能比较扎实地掌握本专业比较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备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既可以进入高一缴学校深造,也可以直接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技术应用型人才(B类)具备与本专业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较宽的知识面。技能型人才(C类)能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非常熟练的生产技术操作能力、一定的生产现场技术指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合理分类的前提是必须淡化专业意识按专业大类或系招生,这样可以进行区分的对象的数量才有保证。这既是出于教学效果和办学效率得以提高的需要,也是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分类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 鉴于高职生源的种类很多,各地区的高考试题和评分标准不尽相同,新生人校之后应组织摸

年江苏省高校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教育史上片面强调传授知识重要性的学派是( C )。P93 A. 个人本位论 B. 形式教育论 C. 实质教育论 D. 社会本位论 2、“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首先提出这个论点的是( D)。P29 A.柏林大学 B.霍普金斯大学 C.剑桥大学 D.威斯康星大学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我国学位分为( A )。P239 A..学士、硕士、博士. B.硕士、博士、博士后 C.协士、学士、硕士 D. 协士、学士、硕士、博士 4、高等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场所多样化和( C )。 A. 高关联化 B.综合化 C. 短学程化 D.融合化 P143 5、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是( C )。P152 A.讲授法 B. 谈话法 C.演示法 D.发现法 6、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是指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的比例为( C )。 A.<15% B.>15% C.15%~50% D.>50% 7、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B )。P53

A. 政治 B.经济 C. 文化 D.法律 8、高校课程的纵向结构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专业课程和(C )。P115 A.必修课程 B.选修课程 C.专业基础课程 D.实业实训课程 9、第一次提出“教学科研相统一”,原则的学者是( D )。P24 A.布鲁纳 B.杜威 C.范海斯 D.洪堡 1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做到( C. )。P137 A.循序渐进 B. 教学相长 C.因材施教 D.防微杜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1、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专业性。(P3) 2、美国在改革高等教育入学制度方面表现突出,形成了面向不同背景人士的高等教育入学通道,包括考试入学、推荐入学和注册入学 3、我国古代提出“有教无类”思想的是着名教育家孔子 P187 4、《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P216 5、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发展作用主要表现在传承文化、改造文化和创新文化。P75 6、欧洲中世纪大学主要有三大专业,即法学、医学和神学P97 7、高等学校管理模式中,学术权力主导模式以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P211 8、高等教育研究应该侧重的方面是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方法。P177

国内外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国内外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问题日益突出。在对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础上,从录取培养机制、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育管理、科研及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分析对比国内外高校的不同之处,提出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的不足。 关键字: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 0 引言 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及网络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已经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突出的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上,要想取得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持续竞争力,必须注重高级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持。培养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各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加强素质教育,倡导个性张扬,构建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代高等教育和人才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一种应试教育,而这种教育造成我国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已是不争的事实。2005年,11名内地高考“状元”在面试环节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港大提出的理由是不愿录取“书呆子”[1] 。 因此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改革的课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运行方式[2] 。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三大属性:一是指导性,必须有一定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它制约着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二是全程性,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均是其体现;三是标准性,它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范型性和可操作性。归根结底,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堵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1 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和高等教育体制的不同,中西方在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和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别。 1.1 外国高等教育“宽进严出”,而我国则是“严进宽出”。 国外入学和毕业的政策上,大多高校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以英国为例,无论是本地学生还是留学生,只要经过资格审查,就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尤其是攻读硕士研究生。但是在学期间,大学实行严酷的淘汰制度,高等教育的淘汰率非常高,达30%,优胜劣汰已成了规律。在对待毕业生的学位授予上非常严格,毕业生很难毕业,从而保证了人才的质量。而我国的高校招生基本上是以高考为依据,这一选拔方式能够快速、方便地选择出成绩优异者,但从科学的人才评价角度看,这种单一考试成绩指标不可能对人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做出评价,而且不利于对学生人学前的教育进行良好的引导。这也就是所谓的“严进宽出”的教育政策。进入大学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的严格的高考,可谓“一卷定终生”。从人才评价的角度看,缺乏科学性,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对学生其它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关注。显然,这种培养模式存在明显的缺陷。 1.2 在教学模式方面,外国实行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我国实行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年学分制。 以美国为例,美国大学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教学方式提倡灵活多样,目的在于启发和诱导。实行的是完全学分制,学生拥有对专业、课程、时间、教师、学习方式等全方位的选择。所设的课程横跨多个学科,强调科学的广度和深度,给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弹性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毕业,中途休学或者分阶段完成学业。 我国虽然近年来也对外宣布实行学分制,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根深蒂固,很难做到完全

高等教育学谢安邦-第八章-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拟题

一、选择题 1.学科发展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主要涉及( A )。 A.学科的发展潜力 B.学科发展的成熟水平 C.学科发展布局的整体性 D.学科影响的社会性 2.1 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类》中确立的专业数是( D )。A.5 10个 B.671.个 C.504个 D.249个 3.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共设( B )个学科大类。 A.10 B.11 C.12 D.13 4.高等学校部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不受下列哪项因素的制约?( C ) A.学科自身发展的学术性 B.高等学校学科发展与布局的整体性 C.学生发展水平 D.学科影响的社会性 A.具有创新精神 B.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 C.具有竞争意识 D.具有法律意识 8.下列有关高等学校专业划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专业划分的依据越来越向学科分类标准靠拢 B.专业的划分与职业分工区别越来越明显 C.当前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往往直接指向某一具体的行业 D.当前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立足于为某一大的行业类别提供人力资源 二、填空题 1.( )是按学问性质划分的门类或研究领域,是高等学校及专业性质分类的基本标准之一。

2.学科是一个( ),专业是一个教学畴。 3.专业的划分,主要以社会职业分工、( )、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 )为依据。4.我国有计划地按专业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是在( )年开始的院系调整过程中形成的。 5.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要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公民个人的需要为( )。 6.在诸多方面的人才素质中,突出人的进取性和( )是时代的需要。 三、简答题 1.简述高等学校学科设置的影响因素。 2.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原则与指导思想是什么? 3.市场经济体制下,该如何进行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 4.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有哪些? 5.简述我国高等学校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原则。 四、论述题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学科的发展潜力是高等学校学科设置的影响因素之一,它主要涉及到学科在高等学校设置中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答案为A。 2.D 解析:l998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类》中确立了11个学科大类,设立的专业数是249个。主要包括:哲学3种,经济学4种,法学12种,教育学9种,文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多样化分析

后大众化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多样化分析 摘要: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一直是我们的目标,但现在多数高校仍有逐渐趋同的趋势,所以明确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目前国家已对普通高校实行分类管理,以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如加强对高职院校的考核,使其培养各具特色的技术型人才;转变成人教育理念,实施成人终身教育;强化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监督;等等,以期最终形成精英教育、大众教育和普及教育等高等教育多样化协调发展的模式。 关键词: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模式多样化 一、普通高校要分类管理 1稳定研究型大学规模,培养国家顶尖科技人才 我们要根据不同学校的定位对其办学水平加以评定和管理,根据定位配置相应的社会资源。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精英型高等教育机构、研究型大学不应注重规模的扩大,而应注重加强内涵改造和学术建设,把重点放在树立国际学术品牌上。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大量的实用型专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而学术型人才的需求量有限,故不宜设置过多的研究型大学。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至少有150~200所大学希望建设成为研究型综合大学,而实际上只要有30~50所就可以满足培养学术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对研究型大学要缩减规模或稳定规模,不能再扩大规模,否则,就不利于开展精英教育。 2巩固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行业地方性骨干人才 教学研究型大学一般是指未列入“985”建设的“211”大学和部分省属重点大学,这类大学约占本科大学总数的25%左右,在国内大学的综合排名一般在200以内。这类大学多脱胎于教学型大学,基本上是从国家部委主办的行业大学和地方重点大学发展起来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承担了为行业和地方培养骨干人才的重任,这些学校既要承担行业和地方的一些重要科研课题,又要培养教育学术型人才。因此,这类学校的专业建设应当摆在突出地位,不应盲目扩大规模,应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教学研究型大学不可能享有研究型大学那样强有力的外部支持,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应避免“全面开花”,到处撒“胡椒面”,应当按照竞争力最强、成长性最高以及关联度最大的原则,和行业和地方的资源优势与支柱产业结合起来,精选学科专业,找出比较优势,推动学科专业特色化发展或差异化发展,实现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 3适度发展教学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教学型高校主要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这些人才既可以向学术型人才发展,也可以成为高级技术型人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这类学校可以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应当以特色立校,准确定位,按照社会需求原则,做

高等教育学(河北省两学考试)

《高等教育学》试题(李晓萍整理) 选择题: 1.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教师资格证”制度作为我国教师职业许可制度的法律是( B ) A 教育法 B 教师法 C 高等教育法 D 教师资格条例 2.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B)。 A.素质教育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应试教育D.著名学者的学说 3.我国目前公办高校的领导体制是( D ) A 董事会制 B 校长负责制 C 校务委员会制 D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4.我国高校内部管理的重心应放在( C )层级 A 教师 B 教研室 C 院系 D 校级 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举措的重点是( C ) A 全面可持续性发展 B 建世界一流大学 C 发展高校创新能力 D 加强校园硬件建设 6.《莫里尔法案》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代表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职能的出现,该法案颁布的年份是( A )年。 A 1862 B 1762 C 1861 D 1772 7.在一段时间的教学结束后,用于确定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评定学生的发展水平的教学评价是(D )。 A定位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8.学分制的主要缺点是(B ) A. 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 B. 容易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C. 灵活性差 D.不利于发挥教师的特长 9.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处于(A )。 A.大众化教育阶段 B.英才教育阶段 C.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化 D.英才教育向大众化转变 10.(A )在高等学校社会职能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A.培养专门人才 B.发展科学 C.服务社会 D.引领文化 11.高等学校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A)。 A.教学 B.发展素质 C.科研训练 D.生产劳动 12.高等学校教师只有(C )才能在本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A.社会活动频繁 B.师生关系良好 C.科研成果处于本学科前沿 D.教学成绩突出 13.1810年( B )首先提出“通过研究进行教学”的教学原则,使大学具有科研的职能。 A 威斯康星大学 B 柏林大学 C 牛津大学 D 萨莱诺大学 14.我国近代最早的新型大学是1895年创办的(B)。 A、京师同文馆 B、天津中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北洋大学堂 15.人们溯源现代高等学校时,一般都认为是(C)。 A、西方古希腊时代 B、中国的殷商时代 C、欧洲中世纪大学 D、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时期; 16.(B)决定着高等教育体制。 A、政治体制 B、经济体制 C、文化 D、人口 17.(A)是现代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 A、培养专门人才 B、发展科学 C、服务社会 D、国际合作 18.(B )是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手段。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19.高等教育入学率(C)属于大众型教育阶段。 A、5%内 B、15% 内 C、15%—50% D、50%以上 20.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D )。 A、计划分配 B、双向选择 C、市场配置 D、自主择业 21.高校教师面对的是青年和成年人,劳动职责也是多方面的。体现出大学教师工作的(A )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长效性 D、协作性 22.(D )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位置。

高等教育学谢安邦-第八章-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拟题

高等教育学谢安邦-第八章-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拟题

一、选择题 1.学科发展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发展,主要涉及( A )。 A.学科的发展潜力B.学科发展的成熟水平 C.学科发展布局的整体性D.学科影响的社会性 2.1 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类》中确立的专业数是( D )。 A.5 10个B.671.个C.504个D.249个 3.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共设( B )个学科大类。 A.10 B.11 C.12 D.13

4.高等学校内部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不受下列哪项因素的制约?( C ) A.学科自身发展的学术性B.高等学校学科发展与布局的整体性 C.学生发展水平D.学科影响的社会性A.具有创新精神B.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C.具有竞争意识D.具有法律意识 8.下列有关高等学校专业划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专业划分的依据越来越向学科分类标准靠拢 B.专业的划分与职业分工区别越来越明显 C.当前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往往直接指向某一具体的行业

D.当前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立足于为某一大的行业类别提供人力资源 二、填空题 1.( )是按学问性质划分的门类或研究领域,是高等学校及专业性质分类的基本标准之一。 2.学科是一个( ),专业是一个教学范畴。 3.专业的划分,主要以社会职业分工、( )、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 )为依据。 4.我国有计划地按专业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是在( )年开始的院系调整过程中形成的。 5.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要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公民个人的需要为( )。

高等教育学选择题题库(附答案)

高等教育学选择题题库 一、单选题 1. 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中写到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高等教育 B、高等专业教育的特殊规律 C、教育科学 D、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标准答案:A 2. 高等教育学是属于什么领域的应用学科(30分) A、自然科学 B、人文科学 C、社会科学 D、思维科学 标准答案:C 3. 古埃及亚历山大城的缪司翁博物馆,该馆创建于公元前三世纪,下设文学、数学、天文、医学四部,由皇室提供丰厚的待遇,吸引著名学者来此讲学。后被史家称之为:(30分) A、亚历山大大学 B、哈佛大学 C、麻省理工学院 D、爱资哈尔大学 标准答案:A 4. 在霍普金斯大学的激励之下,美国大学协会于何时成立(30分) A、 1920年 B、 1930年 C、 1900年 D、 1910年 标准答案:C

5. 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是(30分) A、江南水师学堂 B、江南制造局工艺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广州同文馆 标准答案:C 6.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仿照苏联高等教育的模式,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30分) A、一 B、二 C、三 D、四 标准答案:B 7. 主地决定自己的一切事务的权利,指的是哪个理念(30分) A、学生自治理念 B、教授治校理念 C、管理专业化理念 D、大学自治理念 标准答案:D 8.以培养从事某种专门职业为目的的教育的是(30分) A、自由教育理念 B、通识教育理念 C、专业教育理念 D、职业教育理念 标准答案:C 9.中国最著名的杜威思想的解读者是(30分) A、陈鹤琴 B、陶行知

10. 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有(30分) A、博克 B、杜威 C、克拉克·克尔 D、德雷克·博克 标准答案:B 11. 在软件方面,基本逻辑是(30分) A、“越发达、越复杂” B、“现存即合理” C、“教育受制于社会” D、“突出差异” 标准答案:C 12. 在习俗方面,基本逻辑是(30分) A、“越发达、越复杂” B、“现存即合理” C、“教育受制于社会” D、“突出差异” 标准答案:D 13.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提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多少时称为精英型高等教育发展阶段(30分) A、 15%以下 B、 20%以下 C、 25%以下 D、 30%以下 标准答案:A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旅游1001班郎芳儿1005100120 内容摘要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下降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政府、学校、学生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重视教育质量问题,就是重视我国现在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一问题原因分析,进而提出相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缺陷改革对策 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 人类社会除自然界自有物质外, 其余都是人类创造的。人类的创造力关系世界发展程度和发展趋向, 人才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大量实证资料表明: 人才盛则国盛, 人才乏则国弱, 人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具有增值和转换功能的高等教育是造就人才的关键方式和手段。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 把半成品的大学生准人才转化为人才输送到社会。在其过程中经过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些许变化, 造就合格的或是不合格的人才产品。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激进发展, 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 激进发展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对我国的发展后劲和发展潜力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一些缺陷 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存在两大本质性缺陷, 教育忽视人才的本质概念,过多关注了对学生知识的灌输0, 忽视学生组织和运用知识等能力的培养, 忽视人的心智( 思维) 的启迪, 这已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 一) 教育方式有碍学生个性发展 个性与人的成功是密切相关的。人类历史发展表明: 伟大人物的 成功总是发扬个性的结果, 个性的发扬是人成功的 保障。充分发挥优势才更容易使人 取得卓越的成就, 而优势的发挥依赖个性的发 扬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采取的是按部就班、正统的 教育方式, 尤为强调组织性和纪律性, 各级教育按照 统一的模式统一的指导思想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 进入大学阶段, 一方面, 长期的基础教育已扼杀了学 生个性的发扬, 学生按照教育设计好的渠道前进, 他 们已习惯于苦读圣贤书成才。另一方面, 我们的 高等教育依然传习前期教育方式, 难以给学生发扬 个性的空间与环境。如对知识探究, 授课老师就是 标准, 已有成果就是权威, 不允许或者说潜在遏制学 生提出疑问。种种条框制度, 把学生限定在狭隘的 范围内, 不允许学生做出格的事情。各种成绩评 定标准、人才选拔标准的指挥棒都倾向于分 数。 ( 二) 忽视专业外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与学习 成功学之父卡耐基认为, 一个人的成功只有 15%靠专业知识, 85% 的要靠有效沟通、人际交往等 各种能力。在高度社会化的时代, 人类社会的各项 活动都是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完成的, 85% 对于 一个人的成功尤为重要。我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是按照通专结合的复合 型人才目标培养人才, 强调学生/ 宽口径、强基 础0。[ 5] (P140- 144) 这种培养目标重视学生基础的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