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陈昌贵,翁丽霞1

(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为了服务于知识文化和政治经济等多个目的,高等学校在知识普遍性的内在动力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外在动力的推动下,其内部国际性特质通过各要素的活动显现出来的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不等于全球化,更不是高等教育/全盘西化0。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的作用。转变观念、建立机制、进入过程和改善条件是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全球化;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203(2008)06-0077-06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CH EN Chang-g ui,WENG L-i x ia

(I ns titute of Ed ucational Research,Sun Yat-sen Univer sity,Guangz hou510275,China)

Abstract:Inter 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m eans propelled by po litics,eco nom y, culture and univer sality o f know ledg e,international specialties of higher educatio n institutes appear through activ ities.Inter nationalization of hig her education is not equal to g lobaliza-tion,even not the inclination o f w esternizing the w hole Chinese culture.Internatio nalizatio n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special effects on cultivating o f inno vative talents.Changing ideas, constructing system,entering process and improving condition are important for speeding up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 f hig her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internatio nalizatio n o f higher education;glo balizatio n;cultiv 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0的伟大战略目标,认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我国的高等教育理所应当为此做出重要的贡献,培养更多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怎样才能有效地加速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已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索。本文拟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角度,对其在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特殊作用和怎样发挥这些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引起更深入的讨论。

#

77

#

2008年6月

第29卷第6期

高等教育研究

Jour nal of H ig her Education

Jun.,2008

V ol.29N o.6

1收稿日期:2008-02-16

作者简介:陈昌贵(1949-),男,瑶族,湖南江华人,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翁丽霞(1975-),女,福建蒲田人,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一、有关高等教育国际化

概念的讨论

一般来说,社会科学的研究总是先从概念及其内涵的分析入手。因为概念的含混将会导致目标的错乱和方向的偏移。目前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讨论,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仅就高等教育国际化基本概念的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与高等教育全球化和全盘西化的区别等,谈一些初步认识。

1.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理解

虽然国际化一词在政治科学和国家关系中已使用了多个世纪,但将国际化用在高等教育领域则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有的强调其是一种过程趋势,有的强调其是一种结果。迄今为止,尚无一个被大家所公认的定义。其实,社会科学的概念的界定,是很难用严格的自然科学方法来解释的。因为其意义的建构,取决于研究者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表达语言和解释原则,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阶段,对同一社会现象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也许当时的看法是合理的,但从全面的、发展的和辨证的观点来看,它又必然会带有角色、时间和情境局限的痕迹。我们不需要寻求明确的、公认的、严格的定义,而倾向于在诸多不同中共同使用这一概念,使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分析与讨论有一个共同理解的基础。

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概念的理解,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般定义与特殊内涵。一般定义源于从理论上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要性,而特殊内涵则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待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具体情境的作用。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般定义主要从学校或国家两个层面上做出。如奈特#简(Knig ht Jane)从学校的层面将国际化定义为将/国际的维度0整合到高等学校的教学、研究和服务等诸项功能中的过程。[1]随后范#德#温得(Van der Wende)指出以学校为基础的定义有其局限性,并提出一个更广泛的定义,她认为国际化是/使高等教育回应与社会、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全球化的需求与挑战的系统努力。0[2]尽管这一定义包含了高等教育国际化重要的外在环境因素,但可惜没有体现教育自身的特点。我们现在的认识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为了服务于知识文化和政治经济等多个目的,高等学校在知识普遍性的内在动力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外在动力的推动下,其内部国际性特质通过各个要素的活动显现出来的过程。

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置于中国的具体情境,在具体实践上我们对国际化还应该寻求一个明确的定位,挖掘其特殊的内涵。在我们看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应定位于服务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拓国际视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21世纪初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已融入全球化发展,代表和平、合作与发展的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的重要力量。我国高等教育不能在闭门造车中寻求发展,而是要主动应对全球化对教育提出的重大挑战。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要在国际化过程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教育制度及科学技术文化,使我国大学在提高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造就学术大师、培养国际型人才等方面实现后发跨越式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国际化过程中充分利用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力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拓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构建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体系。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继承与创新本国优秀文化,消化与综合世界先进文化,在多样化观念的交流、碰撞中形成新的平衡的创新过程。

2.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否等于全球化

全球化是当前社科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一种意见认为,全球化是说整个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相互依存。尽管有矛盾和冲突,但各民族、各国家之间有了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特性。因为人类是一个整体,当然存在共同的利益、共同的价值判断。具有共性的文化样式逐渐普及推广成为全球通行标准的状态或趋势。全球化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它还渗透到思想、文化、科技、政治等各个领域,改变着人类生活和地球面貌。全球化表明人类社会正在进入全球社会时代,全球社会呈现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人类共同体0、/地球村0变得更为真切而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存在了,这种全球化社会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新阶段,是人类的生产活动、经济活动乃至社会文化活动的必然归宿。另一种意见认为,全球化是当代世界各种要素流动、融合并构成超国家的全球体系的过程。全球化的基础即世界经济一体化,这种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既表现为地区或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甚至从一般经济合作转变为经济制度、法律政策等方面的趋同,相互连接成为更紧密的经济体,也表现为世界范围的经济活动规则和运行机制的趋同,世界范围的贸易、金融、市场以及国际分工的一体化程

# 78 #

度的加深。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越来越强,经济一体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全球化在经济、科技领域的出现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反映的是一种趋势,或者说是一个过程,但主要不是一种结果。由于国际经济、科技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世界各国之间的影响、合作、依存、互动愈益加强,但在目前情况下只能是如此而已。事实上当今世界经济合作能显示生命力的经济组织也只有欧盟一家,而其内部关系还很复杂,北美自由贸易区推动了很长时间,由于各种原因,至今其协议还是一纸空文。况且/全球化0倡导者的目的是要未来的世界统一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旗帜下,希望全球西方化,这只能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即使有经济作为基础,也不一定能导致文化的全球化。文化不仅受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受政治、宗教、哲学等的影响。目前世界各国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差异仍是客观存在的。

与欧洲中世纪大学所具有的高度自治权与国际性特征相比,现代大学具有国家性与国际性双重特征。现代大学属于国家的公共机构,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大学必须遵守国家制定的规则,如满足现有的市场需求,服务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进行多样化的办学等。然而,大学还具有国际性,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知识基本上是在大学产生的,而知识属于全人类,所以大学的知识与学术职能从本质上讲是国际的。那么,现代大学就必须在新的全球环境中协调大学的国家性与国际性。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发展的过程,仍然是以承认与尊重各国政治差异与多元文化传统为前提的。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较全球化的概念更为准确地反映了当前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现实。

3.高等教育国际化决不是高等教育/全盘西化0

有人认为,现在所谓的/国际化0,实际上是/少数人化人,多数人被化0,是发达国家/骑在国际化的大马上0对第三世界国家的蹂躏和践踏。虽然这些观点存在着一些偏激,但也反映出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初期可能出现的客观现象。近年来,我国部分学者对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持怀疑与批判的态度,如/任何第二国与我国的高等教育合作意愿,都潜藏着或毫无遮掩地表露出对中国庞大的教育市场的兴趣。0[3]/尽管全球化教育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多种选择机会,但同时它却是以削弱国家信念、知识体系,以及弘扬民族文化的主动性为代价;全球化教育传播西方意识形态,粉碎现有结构的各种潜在可能。0[4]

高等教育本土化的呼声可以看作是对全球化现象的一种反思或回应。全球化由于其现代性、不安定性和颠覆性,将挑战现有的民族国家观念,推行某一强势的文化理念或教育模式。本土化则是民族国家出于对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忧虑与关切,对全球化给教育带来的影响进行反思并试图加强本民族文化意识的努力。实际上,这些怀疑还是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全球化相混淆,进而将国际化误解为全盘西化的结果。

其实,/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0,尽管高等教育的国际性与国家性(本土性)表面上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但从辩证的观点来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是一种内在统一的关系,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国际化的大学并不是脱离了本国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抽象的/国际大学0,而是与本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气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国际化的大学不仅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如重视人才的培养、追求知识的进步与思想的自由等等,还保持其鲜明的本国文化传统。美国大学有注重教师教学自由与学生学习自由的传统,英国大学有注重修养和治学严谨的特征,德国大学有思想自由、甘于寂寞的风格,我国有蔡元培先生/思想自由、兼容并包0的大学理念,这些成为世界大学共同的精神财富。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可有效协调大学内在国际性与外在国家性的潜在冲突,使其成为民族和世界的大学。

二、国际化对培养创新人才

的特殊作用

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与知识传授不同的是,能力培养更强调实践的训练和个性的发展。因为能力培养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它是不可能单靠灌输而实现的。实践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重要途径,是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选择。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发展个性。而个性的发展、自我特长的充分发挥,决不是采用同一模式和同一规格所能奏效的。由于经历、环境、兴趣、爱好、特长的不同,能力发展的取向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能力培养应当着重张扬学生的独立性,尊重其主体性。而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甚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提高创新起点

#

79

#

创新(innovation),起源于拉丁语,意指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或改变。显然,创新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之上。欲知/新0,先知/旧0。创新并非闭门造车重复他人已有的研究,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向前更进一步。创新的起点是新旧知识方法的边界,发端于已有知识方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困惑之中。欲突破旧有知识方法的局限,便要有的放矢地/创0。当然,/创0后仍需弄清是否是/新0? /新0在哪里和/新0到什么程度?所谓新,一般有三:一是观点新,要能提出新的观点和思路,新的理论假设;二是角度新,要敢于走一条前人没走的路,或者是在学科交叉和学科边缘寻找到新的学科生长点;三是方法新,能熟练地运用最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提高创新的起点上可以发挥特殊的作用。通过国际化,师生能够打开国际视野,进入各个研究领域的前沿,有利于及时了解国际同行目前研究的学科热点和难点及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研究技术和方法。当然,科学研究的前沿并不一定都在西方,某些领域的前沿可能就在中国,如数学、航天技术的某些方面等。但总体而言,在许多方面,我们还没有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仍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缩短与发达国家间的学术差距。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可以使我国大学瞄准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广泛开展高校之间的国际学术交流,使我国高校全面深入地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动态。并且,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利于让学生快速进入各个专业领域的前沿,以此作为创新的起点,使创新人才的培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步,取得较大的突破。

2.形成创新精神

众所周知,创新的过程无疑要面对许多困难与挫折,更有些创新由于其超前性,可能要容忍长时间的寂寞。若没有内在创新精神的支撑,很难克服这些挫折。创新精神并非凭朝夕之力轻易形成,而是需要文化及教育的长期浸透和熏陶。我国中学生能够在世界各种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数一数二的成绩,但偌大的中国却长时间难以问鼎诺贝尔奖。究其原因,影响因素众多,但急功近利的浮躁之气和创新精神的缺乏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在某种程度上,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如儒家/学而优则仕0的论调造成一些人为求功名利禄而学习的思维定式;师道尊严的传统使得学生鲜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0的志向;/和为贵0的传统文化亦使求异或创新的思想难以得到尊重和认可。这并非否认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只是指出其创新精神的先天匮乏而已。

强调独立、批判、超越、实证的科学精神和关心人类命运和人生价值的人文精神,正是创新精神的两大基石,也是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化的精髓。西方的教育理念、方法与其文化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契合的。如注重保护学生的个性,提倡批判性思考或求新求异的思维方式,尊重鼓励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科学严谨、细心求证的治学态度等,无不深受其文化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有利于我国高校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和理念,为激发和孕育师生的创造精神提供条件。我国近代史上的许多著名人才,多是学贯中西的大家。例如陈寅恪先生,其/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0的精神,既不因时间的流逝而磨灭,也不因政见的不同而扭曲,至今令人景仰。因此,国际化能创造机会让师生从另一角度对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进行反思,有利于祛除科学研究中的浮躁之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严谨求知的治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3.培养创新能力

与知识的传授不同,能力的培养更强调实践的训练。有人曾经比喻,知识如文字,能力如作文;知识如音符,能力如谱曲;知识如药材,能力如处方。哥白尼经过几十年的天象观测,反复修改达30年,才撰写出5天体运行6这本旷世巨作;达尔文曾随/贝格尔号0巡洋舰,环球颠簸五年,花了近30年的时间,考察和研究了世界各地生物界的事实,才创立了举世闻名的唯物主义生物学和进化论。实践证明,实践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最重要途径,是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选择。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参加创新活动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而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包括研究生,缺乏参加创新活动的机会和训练,不能说不是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世界一流大学都是教育和科研两个中心,它们的科研机构的名气往往是与大学的声誉并驾齐驱的,例如卡文迪许实验室与剑桥大学,同步辐射实验室与斯坦福大学,航天研究中心和MIT等等。这些大学承担了很多高水平的、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获得了向世界科技高峰冲击的机会,特别重要的是,它使这些世界一流大学的学者和学生获得了进人世界科技前沿的机会,得到了高水平的创新活动的训练。据统计,在迄今为止足以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大科研成果中,有70%诞生于世界一流大学。在20世纪,英国剑桥大学的毕业生中就出现了6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说明,要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一定要承担一流的研究课题,让学生得到高水平

# 80 #

的创新活动的实际训练,能经常地、及时地接触到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信息和新方法。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有利于我国大学参与国际科研合作,从事重大的科学研究,从而使师生跻身于学科领域的前沿,取得突破性的科研成就,并从中得到真正的创新活动的训练,形成创新的能力。

三、在国际化进程中培养

创新人才

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进程中,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高等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国际化的特殊作用,在国际化进程中培养影响未来的创新人才。

1.转变观念

观念是各种政策制度形成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土壤,它深刻地影响着个体行为和政策实施的成效。国际化的观念是人们对国际化的认识与看法。对留学及合作交流等国际化活动,许多大学师生与行政人员可能并不陌生,但对国际化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却大都仍停留于/锦上添花0的印象,尚未形成国际化的使命感与紧迫感。而事实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使高等教育进入/新国际化0时代。正如乌利希#泰希勒(U lrich T eichler)所指出的那样,/国际化已不再是为数不多的尖子大学的事情。所有的大学在一定程度上讲都必须国际化。国际化的知识与技能已不再仅仅是未来与国际事务有关的专家的任务,比如外语学者或区域研究者,而或多或少成为普遍的要求,已进入到大多数专业之中。0[5]显然,再将国际化视为一流大学或专家特有的任务,已不合时宜,须尽快转变观念。

高等教育的各种利益相关者,都应当考虑重新认识国际化。高等教育的决策者,应意识到国际化涉及各种类型的大学,即重点大学、普通大学和高职院校都应考虑国际化的问题,每一个专业类型人才的培养都应具有国际竞争力;高等教育的工作者,应理解国际化已不局限于外事工作或留学交流,而尽可能将国际风范融入日常的教学和行政工作中;学生应了解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的更高要求,养成多元文化的理解力和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知识能力;社会人士应改变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曲高和寡的态度,将国际性视为大学应有的品质,推进国际化策略理应成为大学的中心业务。

2.建立机制

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需要有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来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导向、规范、支持和激励作用。总体而言,国际化的运行机制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与管理机构,对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所做出的系列规定与管理;二是微观层面的各所高等院校具体建立的国际化策略运行机制。

(1)宏观层面。我国目前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的政策有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6和5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6等若干条例,显然还不足以全面规范和保障新时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运行。在国家管理机构上,国际化的活动除教育部门外,还牵涉到公安、人事、外交等多个部门,也使得国际化活动运作复杂化。比如一些繁琐的审批和手续,令人望而生畏,耗费相关人员许多时间与精力。要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使其在培养创新人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应加强对国家相关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工作,并按照制度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

(2)微观层面。学校应制订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计划和策略,建立专门的机构、经费预算和监控机制。这些机构与制度的设立,使得学校的国际化活动过程可以纳入组织化的运作,为国际化发展提供稳定的服务支持与制度保障。

3.进入过程

国际化的观念与运行机制形成后,必须进入高等教育活动的具体过程,才能达成实际效果。课程与教学、科研活动、招生与管理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面,国际化策略应具体体现在这三个过程之中。

课程与教学无疑是所有高校培养人才过程中最为具体和复杂的环节。在新国际化时代,/一个具有国际维度的课程已不再是一附加的价值,而被视为课程质量的一个保证。它是课程得到国家认证及国际认证的一个条件。0[6]如何在课程中体现国际维度?课程里应保留哪些国家成分?就目前来看,在课程中体现的国际维度并不是指关于其他国家的学习,而是指关于其他文化的学习。这种学习的真正价值在于增加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和理解,以及在国际环境中以不带偏见的态度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这就要求在课程中开设多元文化方面的课程,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反思能力。

与课程相比,科研活动中国际化的重要性得到普遍的认同。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科研活动的国际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各种国际合作研究的课题有所增加,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参与此类科研活

#

81

#

动的人数及机会仍然受到较大的局限。参与国际性的科学研究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绝佳机会,为此,学校仍需进一步发展科研的国际合作,尤其应创造机会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招生与管理的国际化目前仍是高校办学中比较薄弱的一个方面。其中不论是对国际学生和本土学生的管理大都沿用比较僵化的封闭模式进行管理,亟待改变。在多数大学中,国际学生与本土学生的管理仍是两个世界,无形中减少了学生在校国际交流的机会。可以考虑在学生管理上做整体的规划,使本土与国际学生之间有更多的接触与了解,使之共同生活在一个文化多样的世界之中。

4.改善条件

高等教育国际化离不开条件的支持与保障。师生的国际交流,聘请国际专家,校园内的国际化活动等都需要人、财、物的投入。国际化的条件可分为有形与无形两个方面。有形的条件指学校的基础设施、科研条件、经费和学科布局等。无形的条件可指观念、政策、文化氛围等,这里侧重谈有形条件的改善。

一般而言,学校的国际化依其活动的地理维度,可分为国外的国际化与本地的国际化。国外的国际化多指师生的出国交流与科研合作等,这方面的有形条件主要是资金的支持。据了解,目前国内多数大学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的人数基本不超过在校生人数的1%。这除了观念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与资金不足有关。建议学校设立师生出国交流的专项资金和奖助金,创造更多的师生出国交流的机会。

相比之下,本土的国际化涉及的条件复杂些,学生的受益面也更为广泛。从其发展趋势看,这也是未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点策略之一。本土国际化的条件包括系列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与国际人才引进的工作,这有赖于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提供。如加大投入,改善工作与学习的环境吸引国际人才来校工作,加强校园网、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图书馆的建设等。让学生即使不出国门也能置身于国际化的氛围之中,拥有便捷的条件与国际学者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国际学术前沿的最新动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飞。

参考文献:

[1]KN IG HT J.Internatio nalization:elements and check-

points[A].Research Monograph(No.7)[C].Ot tawa:

Canadian Bureau for Inter national Educatio n,1994.7.

[2]V AN WEN DE M.M issing links:T he relatio nship be-

tw een nat ional policies f or inter nationalization and

tho se for higher educat ion in g ener al[A].T

KA L V ER M A RK,etc.National Policies for the Inter-

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C].

Sto ckho lm:hog sko lev erket Studies,Nat ional Ag ency

for hig her Educatio n.1997.18.

[3]荀渊.国际化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J].教育理论与实

践,2000,(5).

[4]庞红卫,方凌雁.略论全球化教育的陷阱[J].教育发

展研究,2001,(3).

[5]乌利希#泰希勒.欧洲化国际化全球化)))高等学校

何处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6]HU I B de JO NG,H AN N EK E T EEK EN S.T he case o f

the U niv ersity o f T w ent e:int er nationalisation as edu-

catio n po licy[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

ucation,2003,(7):45.

(本文责任编辑许宏)

# 82 #

关于加强国际科技组织人才培养与推送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国际科技组织人才培养与推送工作的意见 为适应新形势下国际科技组织工作的需要,配合国家总体发展战略,进一步做好“十三五”期间国际科技组织人才培养和推送工作,充分发挥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社会组织在发掘人才、联系服务、培养能力、对外交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按照统筹管理与开放治理相结合,探索人才培养与推送的新路径和新体制的工作要求,针对国际科技组织工作任职有届期限制,更换速度快,竞争性强等特点,为扩大国际科技组织任职人员数量和提升国际科技组织任职层次,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保证任职队伍持续发展,现就加强国际科技组织人才培养与推送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立健全国际科技组织任职工作体制机制 1.建立国际科技组织工作领导机制,全面规划和指导中国科协系统国际科技组织工作,制定“十三五”期间国际科技组织人才培养和重点推送工作计划。 2.充分调动和发挥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建立统筹管理与开放治理相结合、分级分类管理的工作模式,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科技组织人才培养和推送机制。中国科协直接加入的国际科技组织任职及后备人才选拔、培养和推送由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负责;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及中国科协直属事业单位加入的国际科技组织任职及后备人才选拔、培养和推送由各加入单位分工负责。中国科协根据不同阶段工作目标,对相应国际科技组织人才培养和推送工作进行重点支持。 3.鼓励开展创新性、引导性的国际科技组织工作。在我国科技领先或具有竞争力的领域,积极新建或引导国际科技组织在我国登记并设立总部,将在我国登记的国际科技组织作为人才和培养推送工作的重要目标,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和推送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在我国已登记的国际科技组织运用国际规则、增强国际影响、凝聚行业共识的能力。支持国际科技组织在我国设立分支机构。支持科学家在国际科技组织中参与或发起有影响力的大型国际科学计划。

创新能力培养文献综述

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其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是一个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大世,其中创新能力更是其中的重头戏,一个国家如果如果有了足够强的创新能力他就能长盛不衰不断发展进步,如果没有创新能力那就只能固步自封,走向灭亡。大学生作为时代的精英,他们的创新能力如何更是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成为了各国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国内外一些学者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作了简要综述,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其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做出了一些个人分析。 关键字:创新能力大学生培养经济发展影响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 知识经济需要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摇篮。当代大学生, 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2006 年,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示: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奋发努力、扎实苦干,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周笑妮等,2010)他们能力的强弱,将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 我国的高等学校教育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把他们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 并且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除此之外, 还要有一定的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最为重要的, 是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王丽萍,2008)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其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理论基础 创新能力的内涵:目前国内外关于创新能力内涵的解释有很多我简要选取了这三种:第一种观点以张宝臣等为代表, 认为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 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 ,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 核心是创新思维(张宝臣,2004)。第二种观点以安江英等为代表, 她认为创新能力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 一部分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 另一部分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安江英,2006)。第三种观点从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着手,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四类。(Burton R. Clark,1993)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1.标准化思维 传统的标准化思维是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痼症, 从高考的标准化训练到考研命题的标准化引导, 从中学教师的“刻板”讲解到大学教师的“规范”说教, 满脑子的标准化答案, 使学生固步自封, 思想越来越趋同, 想象力越来

浅谈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论文

浅谈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积淀,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经历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跨越: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这个转变不仅圆了千万个家庭的“大学梦”,也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规模和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我国已经成为高校在校生人数居世界首位的高等教育大国。 作为高等教育来说,随着其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水平越来越高,高等教育的分工必然越来越细,分层越来越明确,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都以追求和发展自身的特色为荣。特别是在美国,有名闻全球的哈佛、耶鲁这样的常春藤名校或是一些名声稍逊的州立大学。由于它们各自明确了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分层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尽可能地展示自身的特色。各高校对自身特色的不懈追求,恰恰体现了全美高等教育的特色,那就是趋异性越来越强。反过来,这种分层又进一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着名高等教育学家克尔十分中肯地指出:各高校都应该根据自身条件来发展,“模仿将是毁灭性的”。可以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分层将越来越细,不同高校有必要根据自身特点定位于某个层次并尽显自身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的高等教育格局,这也许是美国高等教育对我们的重要启示。 新中国成立伊始,由于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我国高等教育仿照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细化专业,大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适应了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进入90年代后,我国则以西方(主要是美国)高等教育模式为蓝

本来设计中国的高等教育。学习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是提高自身水平的大趋势。学习是深入领会其内涵和实质,并结合我们的具体国情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前提。然而,我们现在却常常不顾国情、校情去竭力追赶世界一流高校。由于政府主导了高校自身的定位,导致资源配置严重不平衡,政府在资金投入上出现了多者越多、少者越少的“马太效应”。相应地,社会公共资源的配置也出现严重倾斜,各高校只有“力争上游”,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配置。 高校应与社会发展相衔接,否则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导致数量的增长无助于发展。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直接制约着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当从改革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入手。比如说实行学分制,学分制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教学管理模式,它致力于培养具有自觉主体意识的、高素质“适应型的”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实行学分制可以使学生在选学规定课程的基础上,获得规定的学分,进入更高层的学习阶段,对修满学分的优秀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有利于快出人才,提高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率。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精力来自由选择课程,拓展其自由发展空间,极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培养计划中应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压缩必修课。同时可实行文、理科的相互渗透,理工结合、专业交叉,打破专业壁垒,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解决社会与自然结合较密切的综合性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考核应把考核知识和考核能力结合起来,全面衡量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教学改革,注重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的提高,注重参加各种科研活动,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参加社会实践,有意识地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自学和科研的能力、独立工作和社会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166期2012年第20期Serial No .166 No .20,2012一、技术创新的概念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第一次提出“创新”的概念:“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 的新的组合。” [1] 弗里曼(1973)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工艺商业化的过程,导致新产品的市场实现和首次商业性转化[2]。Bessant (2001)认为,技术创新是技术变革过程中发明之后的阶段[3]。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1969年的研究报告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变革的集合;在1976年的报告中把模仿和不需要引入新技术的改进视为低层次的两种创新,划入技术创新的范畴[4]。傅家骥(1995)认为,技术创新是:从研究开发(R&D )到企业家抓住市场潜在机会,重新组合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建立生产费用更低、能效更强、效率更高的生产经营的系统活动过程[5]。 曹萍等(2008)认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 竞争状况及自身条件,进行技术研究开发以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6]。廖媛红(2009)指出,技术创新是对新产品、 新工艺、新服务以及上述各项改进的构想从闪现、研究到生产、销售,实现市场价值的全过程[7]。 综合上述观点,技术创新是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过程,是包括新构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到成果引入市场、商业化和应用扩散的一系列科学、技术和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二、技术创新模式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先后出现了五种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模式。 1.技术推动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式,是指创新主体通过研究开发得到新技术、新产品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并通过生产和销售把新技术、新产品引入市场。在这种模式中,科技进 步或研究开发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市场只是被动的接受创新成果[8]。 2.需求拉动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式,认为多数的技术创新是由社会和市场需求拉动的渐进性的过程,而不是技术推动的直接结果[9]。 3.技术推动与市场需求相互作用的模式,强调技术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共同推动技术创新,把单一的技术创新模式视为科学、技术和市场交互作用的特例[10]。 4.技术创新一体化模式,认为技术创新过程包括构思、研究开发、生产以及营销等行为,强调研发和制造的一体化,以及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沟通联系[11]。 5.技术创新的网络模式是一体化模型的发展,强调合作企业之间更密切的联系和信息交换。随着技术的进步,技术创新过程的网络化已成为创新过程发展的趋势。 三、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按照划分对象的层次不同,技术创新可划分为企业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和国家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是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基础,推动整个产业进步,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过程[1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7)指出,随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企业技术条件发展较快,部分企业已具备较好的创新基础和研发能力,但仍然缺乏技术型人才和核心技术[13]。肖虹(2007)通过对37个产业1999—2004年技术创新统计数据的研究,指出当前中国产业技术转化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产业与非高科技产业对技术的转化能力不强[14]。 王健(2007)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2000—2004年的指标值,认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R&D 投入和产品占世界出口份额上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对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也较为薄弱[15]。董瑜等(2011)的研究表明:我国的产业技术创新 收稿日期:2012-05-30 作者简介:王璐(1988-),女,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关于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 王 璐 (安徽大学,合肥230601) 摘要: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在创新过程中,要注重培育企业主体创新意识,引进和培养技术创新人才,提高研发人员比重,创建学习型组织。政府要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力度,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加强对科研成果的保护力度,加大产业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和政策环境,从而提升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2)20-0020-02 20——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文献综述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文献综述 本文通过广泛的阅读、比较,对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做一个概述与解读,对研究的框架做尝试性搭建。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生活在以计算机与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时代,信息更新快、容量大的时代特点决定了我们要培养具备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 第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对国家而言,要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加强对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三、创新是推动整个人类的物质文化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二、几个概念的认识 创新能力:目前的三个观点包含从概念、内涵的剖析到实际可操作性的思考,包含了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种观点以张宝臣、李燕、张鹏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核心是创新思维。第二种观点以安江英、田慧云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一部分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另一部分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第三种观点从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着手,以宋彬、庄寿强、彭宗祥、殷石龙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或方法论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四类。 创新思维:在创造性的诸构成要素中,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这个核心的含义通俗地讲就是“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明显的改组,同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这个概念强调了思维的优化组合与重新调整,目标是为了实现创新。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造思维。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将创造思维结构分为发散思维(有发散就要学会聚合)、形象思维(一种直观的思维能力,它是在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有效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辨证思维(质疑与思辨)和横纵思维(知识的广泛联系与拓展)等6个要素组成,培养创造性思维,何克抗教授又提出了5个环节,即: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重视辨证思维的培养。 多媒体: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多媒体技术不是各种信息媒体的简单复合,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信息类型综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多媒体代表数字控制和数字媒体的汇合,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计算机的使用领域,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管理、学校教育、公共信息咨询、商业广告、军事指挥与训练、建筑规划设计,甚至家庭生活与娱乐等领域。而多媒体系统却不只是单一的一门技术,而是多种信息技术的集成,是把多种技术综合应用到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实现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等多种功能。一个完整的多媒体系统由多媒体硬件和多媒体软件两部分构成的。这个概念说明多媒体的特点从单一走向综合,从展示性走向交互性与可控性。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陈昌贵,翁丽霞1 (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为了服务于知识文化和政治经济等多个目的,高等学校在知识普遍性的内在动力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外在动力的推动下,其内部国际性特质通过各要素的活动显现出来的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不等于全球化,更不是高等教育/全盘西化0。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的作用。转变观念、建立机制、进入过程和改善条件是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全球化;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203(2008)06-0077-06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CH EN Chang-g ui,WENG L-i x ia (I ns titute of Ed ucational Research,Sun Yat-sen Univer sity,Guangz hou510275,China) Abstract:Inter 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m eans propelled by po litics,eco nom y, culture and univer sality o f know ledg e,international specialties of higher educatio n institutes appear through activ ities.Inter nationalization of hig her education is not equal to g lobaliza-tion,even not the inclination o f w esternizing the w hole Chinese culture.Internatio nalizatio n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special effects on cultivating o f inno vative talents.Changing ideas, constructing system,entering process and improving condition are important for speeding up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 f hig her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internatio nalizatio n o f higher education;glo balizatio n;cultiv 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0的伟大战略目标,认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我国的高等教育理所应当为此做出重要的贡献,培养更多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创新人才。怎样才能有效地加速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已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索。本文拟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角度,对其在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特殊作用和怎样发挥这些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引起更深入的讨论。 # 77 # 2008年6月 第29卷第6期 高等教育研究 Jour nal of H ig her Education Jun.,2008 V ol.29N o.6 1收稿日期:2008-02-16 作者简介:陈昌贵(1949-),男,瑶族,湖南江华人,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翁丽霞(1975-),女,福建蒲田人,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人才培养规格 (2)

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是学校对所培养出的人才质量标准的规定,指受教育者应达到的综合素质,它是学校工作的立足点和重要依据。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规格是高等学校各专业培养目标的细化,是学校对毕业生培养质量要求的规范,是学校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检查和评估教育质量的依据,它解决了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就是按照国家政策和人才市场导向制定符合各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的概括性描述和经过规定年限的学习、各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人才培养规格的特性 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是学校对该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的具体要求,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化。潘懋元先生认为,“教育质量标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一般的基本质量要求,另一个是具体的人才合格标准。”按我们的理解,第一层次所指的是国家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要求;第二层次所指的是高等学校适应社会对人才规格的多样性需要而设计的各种人才培养规格。因此,人才培养规格有两个特性,即统一性和多样性。 国家对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要求是: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得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性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决定:

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1刘有耀,蒋林,杜慧敏,张丽果,巩稼民,刘继红 西安邮电大学陕西西安710121 摘要:提高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难题。根据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内涵,结合学校自身优势特色,对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目的要素、内容要素和方法要素进行综合改革。在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制定了适应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构建了螺旋式上升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了教学科研协同、学校企业协同项目驱动的研究式教学方法,完善并建设了多样化的实践环境和工程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经过部分专业的实践,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良好。 关键词:人才培养培养理念培养思路课程体系培养模式 一、引言 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重塑,新的历史条件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速度和水平以及工业竞争能力[1,2]。我国确立2020年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人力资源基础[3]。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就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应用型人才是一种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才类型[4]。同时,我国地方高校约占整个高校的90%,工程人才培养又约占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一半左右[5]。因此,培养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6]。 然而,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5,7,8]:1)人才培养体系中基础理论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传统基于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简单叠加造成课堂讲授的越来越多,教会学生的越来越少;灌输的知识量越大,学生离实际工程应用越远。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按照传统学科体系安排教学内容,造成学生间接经验越来越多,直接经验越来越少;自成体系的课程越多,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越少,学生实践能力发展不良。 3)教学科研脱节,科研干扰、弱化本科教学问题。教学与科研脱节的现象普遍,教师的科研和学术水平越高,投入本科教学的时间和精力越少,科研促进教学的机制亟待强化。 4)教师本身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和能力,不能用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急需加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背景。 5)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高校自我封闭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工程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产学研协同的工程教育模式亟待创新。 因此,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5]。西安邮电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的普通地方高等学校,以培养适应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针对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学校承担了一系列教学改革项目,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提高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 1 本文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TS12509)”、陕西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践行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13BZ42)”和“高等学校基于“教研统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13BY69)”、陕西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研究成果。

涉外人才培养

谈涉外人才 伴随着人类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和信息技术时代,涉外交流已渐成为人类进行商业活动时最为普遍也最为活跃的一部分,涉外人员的培养备受中国和世界范围内商业人员的关注和密切注视。在21世纪,培养涉外人员将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种种挑战和机遇,并担负着促进建立公正合理的涉外商业谈判的重任,世界和中国必须回应人民对涉外人员的呼唤。 邓小平早在1983年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它深刻揭示了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是“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和基础。它要求教育要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质量的涉外人才。“教育要面向世界”主要是指我国的教育必须跟上世界科学技术和教育发展的步伐,努力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21世纪中国将如何顺应这一要求而发展?这是中国在世纪之交有必要思考和作出回答的一个问题,也是诸多业内业外人士所关心的问题。对这一问题,河北省应更注重对涉外人才的培养。改革开放需要涉外型人员,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高,在培养涉外人员时,面临着一些普遍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问题: 一、什么是涉外人员?二、涉外培训的必要性?三、涉外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四、目前想要培养涉外人员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五、如何克服培养涉外人才所出现的问题?六、涉外培训的具体做法?七、涉外人才培养的意义?在此,仅就自己的拙见,做一番理论上的探讨。 一:什么叫涉外人员? 涉外人员就是指从事外交、外贸、外事、外联的人员(外事秘书当然是此属之内)。涉外与涉内相比较而存在,涉取、涉足、交涉,意即参与。外与内相对而言,外一般指国外,涉外就是与外国人办理交涉、贸易、事务。涉外人员有人称之为外向型人员,这一提法来源于外向型企业,外向型企业是指专门人事对外贸易的企业。参与外向型企业的人员,泛称外向型人员。外向型,不言而喻即专指涉外型人员了。改革开放为涉外人员的茁壮成长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开放大潮呼唤着涉外人员的诞生的成长。恩格斯说过:一旦社会需要,就比办十几所大学能更快的催促着人才的诞生。改革开放十余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催促和孕育着一代新的涉外型人员的涌现。 二、涉外培训的必要性? 从国际形势上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科技进步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的出现,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整个世界的面貌,企业培训作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必须极早地、全方位地与国际接轨。没有成功的涉外培训,不可能有成功的对外国际合作。 从国内形势看,加入“WTO”的日期一天天临近,一旦加入,必然对我们的企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为了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涉外合作人员的培训刻不容缓。 从企业内部看,既懂外语、又懂技术、还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太少,特别是高级复合型人才尤为匮乏,既懂外语、又懂技术且一专多能的技术工人更是凤毛麟角。这部分人才的培养时不我待。 从培训本身看,涉外培训基地的建立、培训设计的开发、培训教材的开发、教师队伍的建设严重滞后,涉外人才脱颖而出的渠道比较狭窄,根本满足不了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涉外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涉外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就智能方面,涉外人员应具备: 1.懂得国际形势,国外市场,生态环境,历史地理,宗教与风俗习惯以及工业、农业、商业、贸易、交通、法律、科技需求状况,简言之了解外国,了解世界,了解对手。因而具备有国际知识,能够把国际信息和数据信息进行判断决策的能力。 2.通晓外国语言文字,能够甄别信息,并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懂得战略与策略思想,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对手进行谈判,与不同的对象打交道,以达到自己的思想。 较好的语言沟通是涉外人员诸素质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包括外语水平和语言交际能力。外语是同外国朋友交流思想,进行工作的必要工具,所以涉外人员须掌握和熟悉一门或几门外语,否则很难进行工作,这就要求涉外人员努力学习外语,很好地掌握汉语,达到中西文字转换迅速、准确,在撰文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文献综述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都要靠不断创新,而创新就要靠人才,特别要靠年轻的英才不断涌现出来。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讲话中强调,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温家宝总理指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以,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创新战略的要求在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下,因此大学生自我主动培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如何? 受我国当前社会大环境或者我们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比较低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创新意识。 造成我国大学生创新意识缺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有待改革。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学生通过一轮又一轮的强化训练来取得正确答案,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便趋于收敛,在处理问题时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非此即彼”的思维习惯,这无疑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二是我们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大学生对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掌握非常快捷,并且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因果关系的规律性探索越来越感兴趣,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开始逐步地发展。但我们并没有发现并利用好我们好奇心,养成创新意识。同时,在观察的速度和广度、观察的整体性和概括性、观察的敏锐性和深刻性、观察的计划性和灵活性等方面,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足。我们往往只是在单纯的好奇上停滞不前,不愿意或者不敢于标新立异,提出新观点、新方法,为解决新问题和创造新事物而努力。 2.知识覆盖面窄。 大学学习的针对性极强,专业划分很细,这样固然可以使自己所涉及的知识更加精通,但是也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据我了解,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因为种种原因很少踏进图书馆。创新是要综合各方面的知识,要将自己新颖的想法变成现实,更需要对各个方面的知识加以综合利用。知识面狭窄直接禁锢了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创新精神不佳。 大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具备了一定的创新热情。但由于缺乏广泛的沟通和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导致创新目标不够明确。许多大学生因为一时的挫折而丧失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类型调整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类型调整应把握的几个问题.txt人和人的心最近又最远,真诚是中间的通道。试金可以用火,试女人可以用金,试男人可以用女人--往往都经不起那么一试。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类型调整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人才类型结构调整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人才类型调整本质上是一个如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以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的问题。人才培养类型调整中应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在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关系上,应对接和适应社会和未来;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应加大实践、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在人才类型上,要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践关系上,要拓展实战空间,提升动手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的战略目标。教育结构调整是适应时代要求和面向未来的大战略,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结构包括规模结构、区域布局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层次和类型结构等。笔者仅就人才类型结构调整作一探讨。 1、人才类型调整本质上是一个如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以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器求的问题。 伴随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在校大学生总规模已增加到2009年的2700万人。在笔者看来,高等教育的适应性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数量规模问题了.更重要的是人才的质景、规格和结构问题。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成为了继下岗职工之后最受关注的社会群体之一。原本社会需求大、专业热闹、企业急需的一些专业毕业生也出现了“就业难“。这一问题的凸现对高等教育自身提出了挑战。 伴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会发生变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取向推进“五化”要求高等教育在人才数量、结构、质量方面大力度的高速和转变。 2、在专业结构与社会器求结构关系上,应对接和适应社会和未来。 提高学生知识结构应对市场的的适应性,首先要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找准专业的对应性。目前不同类型的高校都在探索自设专业方向并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调整和自设专业。专业面拓宽和新专业的设立已成为各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其次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在所学专业向跨学科、跨专业发展。学生入学后进入相关的专业院系学习.但专业归属并不是意味着‘’一锤定终身“锁定学生的学习取向和发展方向.近些年来许多高校在课题设置和学分规定上加大了跨院系、跨专业选课并认学分的举措。还有些高校探索给予学生入学后一次“转专业”选择的机会。一般高校和职业类院校更是根据自身特点探索有差异的人才培养定位.由“专业型转向通用型和适应型“。这些多路径的探索试验为人才培养对接和适应社会和未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应加大实践、就业、创业能力培养。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的需求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有了新的内涵。从需求角度看.市场和社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而且需要运用专业知识付诸于工作实际的能力及开展开创性工作的能力。随着知识半衰期的缩短和经济社会发展新问题的出现即使对所学专业知识也有一个不断更新和根据工作实际学习新知识的需求。而更新知识和学习新知识主要路径是自身的再学习能力,即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通过实践再学习的能力。 1

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附件: 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赴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专家组 考察评估意见 受广东省教育厅的委托,根据教高厅[2004]16号及粤教高[2004]129号、粤教高〔2005〕61号文件精神,以朱传礼为组长、沈耀泉为副组长的专家组一行9人(专家组成员名单见附件1),于4月25日至29日,对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为期4天半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经过专家组认真考察和充分讨论,形成如下考察评估意见。 (一) 学院领导及其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工作,自2003年7月全面启动迎评促建工作以来,广州市及番禺区领导多次亲临学院督促指导评建工作,广州市教育局投入300万元迎评专项经费,广州市政府和番禺区政府分别投入840万元、1200万元建设综合实训大楼;学院成立了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及迎评办公室、院内评估工作专家组和评估督导组,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广泛宣传、学习、落实评估文件精神,结合

学院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全面开展对照检查、认真整改、加紧建设,使迎评促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进一步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加快了教学基本建设,促进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真正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迎评促建工作变成深化内涵建设、促进学院健康发展的一次机遇,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 通过考察了解,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艰苦创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初具特色,就业率高。主要成绩是: 1.学院办学指导思想端正,发展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定位准确。坚持为地方服务,立足番禺,面向广州,辐射珠三角,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具有良好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确立了将学院建设成为广州市高职教育的龙头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奋斗目标。 2.努力建设和谐校园。通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党的建设、民主法治建设、“三风”建设、干部、人事以及分配制度改革,为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潜能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学院领导班子团结合作,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决策民主,各级干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裴红霞 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 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1、我国拔尖创新人才严重匮乏。在世界一流科学家中,我国仅占总数的4.2%,是美国的1/10。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5%左右。我国的专利转化率不足15%,美国等发达国家高达70%以上。缺少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具有创造能力和国际水平的领军人物,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教育领域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和研究很有必要。 从诺贝尔奖来看,英国剑桥大学拥有8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哈佛大学拥有40为诺贝尔奖获得者,诞生过8位美国总统;美国加州理工学院31人32次获得诺贝尔奖,平均每1000名毕业生出一个诺贝尔奖。8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的华裔,除了2位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其他6位均在美国读完中学和大学。百年历史的清华、北大没有培养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虽然我们不能因为拿不到诺贝尔奖就矮化我们的教育,但不得不承认我们培养出的学生虽然基础知识扎实考试分数高但缺乏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

2、钱学森的“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让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振聋发聩!当今教育前所未有地被提高到全社会所高度关注的领域,尽管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陈旧的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下,“应试教育”倾向仍没有根本好转,严重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在中西教育比较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从中国传统教育和西方传统教育对比看:从《孔子讲学图》中可以看出孔子总是居于高台或中心位置,学生们则凝神静气,倾听着老师的点拨,因此培养出的学生是唯师、唯书、唯上。从油画《雅典学派》中看出在画上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边走边进行激烈的争论,他们的手势一上一下,表明了他们在思想上的原则性分歧。培养出的学生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权威、具有批判能力。

计算机应用技术(国际交流)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应用技术(国际交流)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与网络软件开发,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及维护的职业能力,能从事各类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维护、管理、开发的复合型、国际型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2、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管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懂得一定的法律知识和国防知识。系统掌握计算机网络和软件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实验的基本训练。 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具备研究、开发、调测计算机软件、网络的基本能力,了解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工程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具有学习网络与软件新理论及新技术的能力。 4.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职业岗位分析 1.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得信息的能力;能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熟练的架设及操作;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和书写本专业有关外文资料。 2.能在IT行业、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与网络的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管理、教学与应用工作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方向的工程管理与应用型人才。 3.使学生具备计算机网络建设及网页设计的能力,能设计和实施企业级的网络系统集成方案的能力以及具有构筑、管理和维护智能化的网络基础设施的能力。

浅谈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

浅谈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 2010年11月16日在《求是》杂志上有一篇文章:创新型人才匮乏制约中国国际竞争力。其中谈到,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4200万人,但高层次创新人才仅1万人左右,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中国科学家仅占总数的2.26%;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万分之三,具有自主品牌出口不到10%,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0%来自外资企业。可见,我国正处于一个创新型人才极度匮乏的时期,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也将因此受到严重制约。 人类经历了5000多年的农业经济,又经历了大约300年的工业经济,现在正进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里,科技研究与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信息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第三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经济的支柱,而人力资源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故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我国具有现实的紧迫性,是我国综合国力得以发展的保证,也是保持我国国际竞争力的筹码。 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执行副所长、研究员张玉臣认为:人才培养,至少有5个环节非常重要。第一是个人天赋,第二是家庭教育,第三是学校教育,第四是社会使用,第五是社会文化。除天赋外,其他四个方面和培养模式密切相关。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往往不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使得孩子从小不爱自己去学会解决问题,父母对孩子的想法往往批判多过鼓励。其次是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往往是基于功利,忽视兴趣,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重考试而忽略实践和启发式的教育观念和模式。在人才的应用上,我们现在缺乏人尽其用的应用机制,其根源在于缺乏公平的竞争机制。而对于中国,社会文化主要受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文化的影响,对人才培养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近年来日益增长的国家公务员报考人数充分表明了大家认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好”,而为官者也多不唯实,学术行政化是导致创新型人才培养无法完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学术标签化,学术功利化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影响人才培养的社会文化背景。 “想别人没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说过的话”,这是钱学森曾对创造性人才的定义。新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特征要求包括:可贵的创新品质,坚韧的创新意志,超前的创新思维,敏锐的创新观察,丰富的创新思维,科学的创新实践。要做到这些,结合现今创新型人才匮乏的原因分析,我们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从个人意识、学校教育模式、社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几个方面着手。淡化功用心态,强调人文环境建设,使得“追求科学,崇尚真理”的观念深入人心;构筑有利于创造的知识结构,在基础教育阶段,抛弃为考试而教的积弊,由关注不同科目在升学考试中所占的分值转向关注这些科目的教育价值,在高等教育阶段,增强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汇通,构筑起有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知识基础;企业应当规范奖惩制度,鼓励创新,保证竞争的公平性。 创新型人才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与探索中不断去改进与完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