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丁醇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正丁醇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正丁醇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正丁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医药等领域的化学品,由于其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潜在的危害也比较大,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来保护人体和环境。

一、正丁醇的危害

1.对人体的危害:正丁醇在进入人体后可引起中毒,其中毒后的症状表现为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头痛和烦躁等,严重的还会导致昏迷、抽筋和呼吸衰竭等。长时间接触正丁醇还可能引起肝损害、肺损害等健康问题。

2.对环境的危害:正丁醇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性,一旦泄漏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严重的威胁。同时,正丁醇也容易氧化、降解等现象,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正丁醇的防护措施

1.个人防护措施:对于进入现场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遮阳帽、防护服、高耐酸碱的橡胶手套和防护靴等。必须要戴透明防护眼镜或者面具来保护眼睛和呼吸道的安全,以避免吸入或者溅到正丁醇。

2.现场安全防范措施:在正丁醇使用现场必须做好通风降温工作,保持空气流通,并采取防止静电积聚、禁止烟火等措施。避免在非通风的地方存放、使用正丁醇,避免与其它物质接触,同时配备好紧急应急处置措施和设备。

3.操作注意事项:遵守正丁醇的安全操作程序和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其使用量,在使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要注意密封和标识,确保其不会误入他人或环境中。

总之,正丁醇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化学品,只有通过严格的安全措施来实现其正确使用,才能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环境的健康。

正丁醇---MSDS

正丁醇---MSDS 1.物质的理化常数: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和麻醉作用。主要症状为眼、鼻、喉部刺激,在角膜浅层形成半透明的空泡,头痛,头晕和嗜睡,手部可以生接触性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 504360mg/kg(大鼠经口);3400mg/kg(兔经皮);LC 50 24240mg/m3, 4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毒性:大鼠、小鼠吸入0.8mg/m3,24小时/周,4个月,肝皮肤功能异常;人吸入303×mg/m×10年,粘膜刺激,嗅觉减退;人吸入606mg/m3×10年,红细胞数减少,偶见眼刺激症状;人吸入150~780mg/m3×10年,眼有灼痛感,全身不适,角膜炎。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直接进水样气相色谱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高锰酸钾法《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环境标准: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正丁醇的危害与防护措施(2021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正丁醇的危害与防护措施(2021 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正丁醇的危害与防护措施(2021新版) 一、理化性质 1、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气味。 2、分子式:C4H10O;分子量:74.12。 3、熔点:-88.9℃;沸点:117.5℃。 4、相对密度(水≈1)0.81;(空气≈1)2.55 5、临界温度:287℃。 6、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多数有机溶剂。 7、禁忌物:强酸,酰基氯,酸酐,强氧化剂。 8、主要用途:用于制取酯类,塑料增塑剂、医药、喷漆、以及用作溶剂、 9、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

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二、危险性概述 1、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和麻痹作用。主要症状为眼、鼻、喉部刺激,在角膜浅层形成半透明的空泡,头痛、头晕和嗜睡,手部可接触性皮炎。 2、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的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3)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3、防护措施 (1)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刻佩

化学品-正丁醇的理化性质(MSDS)

化学品-正丁醇的理化性质(MSDS ) 第一部分 危险性概述 本品易燃。误食入对身体有害。对呼吸系统与皮肤具有刺激性。接触到眼睛可对眼睛造成严重 的伤害。吸入本品蒸气,可导致头痛、头晕和嗜睡。长期无保护的手部接触,可导致接触性皮炎。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 急救措施 将受害者迁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呼吸困难, 给 输 氧。就医。 脱去污染衣物、鞋子。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皮肤最少持续 15 分钟。就医。 立即撑开眼睑,用大量水冲洗眼睛最少 15 分钟。就医。 用水漱口,确认人员清醒。立即就医。 第四部分 消防措施 使所有非急救人员撤离火区。 二氧化碳、干粉、泡沫。 不宜用水直接灭火,但可用喷洒水来保持容器冷却。 易燃液体。蒸气会沿地面扩散,从而发生远距点火。

蒸气会沿地面扩、散,从而发生远距点火。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大型火灾时,保持适当的安全灭火距离。 穿著完善的保护服装并配戴自给式呼吸器。 第五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避免接触溢出或释放出来的材料。关于个人防护设备的选择指南,见第七部分。 应隔离受害区,并禁止不必要或没有防护的人员进入。 确保污染区周围无点火源。 配戴自给式呼吸器、橡胶靴及重型橡胶手套。 使用石灰、砂土、纯碱覆盖溢出物。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安全工具收集溢出物,放入带盖密封 桶中,并移至室外通风区域。应将其视为污染废料处理。对已完成收集处理的泄漏区进行水冲洗、通风置换。 第六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 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 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 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操作、处置与存放。具有吸湿性。

正丁醇的危险特性与应急措施

正丁醇的危险特性与应急措施 用途用于增塑剂的原料,也是丁醛、丁酸、丁胺等有机合成的原料,油脂等的萃取剂。 物化性质无色有刺鼻的酒精气味的液体。有吸湿性。相对密度 0.8098。熔点-89.5℃。沸点117.2℃。折射率1.3993。临界温度287℃,临界压力4.9×106Pa。蒸气压557Pa(20℃),蒸气相对密度 2.6。能与水、醇、醚、酮和苯类混熔。 危险特性易燃。受热或遇明火有着火爆炸危险。蒸气能与空气形 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4%~11.2%,闪点29℃。自然点343℃。 受高热分解,释出有毒烟雾。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容器有爆裂的危险。有毒。小鼠静脉LD50:0.38g/kg;大鼠经口 LD50:4.36%/kg;大鼠静脉MLD:0.97g/kg;兔经皮LD50:5.3g/kg。 本品为麻醉剂。对眼睛、鼻、咽黏膜有刺激作用。反复接触皮肤可导 致皮肤干燥、脱屑,形成皲裂,有时发生皮炎及湿疹。 辨识事故类型:火灾、爆炸、中毒、容器爆裂。 应急措施消防方法:用抗溶泡沫、干粉、1211、二氧化碳、雾状 水灭火;用水冷却火场中的容器,稀释逸出液体成为不燃性混合物, 并保护消防人员。急救:应使吸入蒸气的人员快速离开现场,安置休 息并保暖;眼睛受刺激用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对溅入眼内的严重病 患须就医诊治。皮肤接触先用清水冲洗,再用肥皂彻底洗涤;误服立 即漱口、饮水,并送医院诊治。

储运须知包装标志:易燃液体。包装方法:(Ⅲ)类,玻璃瓶外 木箱内衬松软材料或铁桶装(不可使用铝桶)。储运条件:注意轻装 轻卸,防止容器破损;不可受日光曝晒;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内,远离火源、热源;与氧化剂隔离储运。泄漏处理:首先切断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用大量清水冲洗稀释,对污染的地面用排风机 进行通风。

安全管理之正丁醇的危险特性与应急措施

安全管理之正丁醇的危险特性与应急措施 简介 正丁醇(n-butanol)是一种常见的溶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它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和易燃性,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应特别注意 安全问题。本文将介绍正丁醇的危险特性和相关的应急措施,以便更 好地进行安全管理。 危险特性 燃爆危险 正丁醇是一种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物在一定范围内会形 成可燃性气体。在有火源或高温情况下,很容易燃烧或爆炸,造成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中毒危险 正丁醇具有刺激性气味,如果长期接触或大量吸入,会造成呼吸道、眼睛和皮肤刺激。同时,它还会对中枢神经和消化系统产生影响,引起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引起意识混乱、昏迷等中 毒反应。

腐蚀危险 正丁醇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在接触皮肤、眼睛等部位时会引起不 同程度的刺激或损伤。长期接触或大量吸入会造成慢性中毒或严重的 伤害。 应急措施 灭火措施 正丁醇着火时,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首选泡沫灭火器和二氧化 碳灭火器。在无法控制着火时,应迅速撤离人员,随时注意火场情况,及时通知消防部门进行扑救。 防护措施 a.呼吸系统防护:在进行正丁醇作业时,应戴相应防护面罩、呼 吸器等,确保呼吸系统不受到污染。 b.眼睛防护:进行正丁醇作业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防止 正丁醇喷洒进入眼睛。 c.皮肤防护:在进行正丁醇作业时,应戴防护手套、长袖衣服等,以防止正丁醇对皮肤的损伤。 搬运储存 在正丁醇的搬运和储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a.储存地点要远离火源,通风良好,防潮防晒。

b.存储容器要完好无损,密封性好,不得往容器中添加水分和氧 化剂等物质。 c.搬运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和摩擦,防止泄漏和破损。 d.在储存和搬运时,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污染。 结论 正丁醇作为常见的溶剂和化工原料,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和易燃性,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其危险特性和应急措施。做好防护和 控制措施,确保安全作业,是进行安全管理的关键。希望本文能对正 丁醇的安全管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正丁醇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正丁醇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简介 正丁醇(n-butanol)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在工业生 产中广泛应用于涂料、印刷油墨、溶剂等领域。但在接触和使用过程中,正丁醇却存在一定的危害性,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危害 致癌风险 据悉,正丁醇会使苯等有害物质在人体内的代谢加速,进而产生较 多的代谢产物,其中可能包括致癌物。 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正丁醇具有挥发性,易于吸入,特别是在空气中浓度过高的情况下,会导致头晕、眩晕等症状。较高浓度的正丁醇可能导致过度兴奋、低 血压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皮肤和眼睛刺激 正丁醇对皮肤和眼睛有较强的刺激性,长期接触容易引起急性皮炎、角膜毒性等疾病。

防护措施 设备检查 正丁醇存放区域应定期检查,以检测漏洞和设备损坏。如果有任何 问题,应立即进行修复或更新,以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和正常。 保护装备 在处理、接触或使用正丁醇时,必须穿戴符合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 的防护装备,如化学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 通风系统 使用正丁醇的工作场所应安装有通风系统,定期检查确保正常运行。如果有强烈的气味、烟尘或烟雾,请马上离开现场,并告知其他人员。 个人卫生 接触正丁醇后,应立即用肥皂和温水洗手、洗面、洗眼等,必要时 就医检查。同时,应采取合适的措施,避免身体直接接触正丁醇。 废物处理 正丁醇依照相关法规应当分类处理。任何不符合标准的废液、废气、废渣必须安全处理。

总结 正丁醇在工业生产中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潜在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认真掌握有关的危害和防护知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护措施可以保护我们的个人安全,并保护环境。

正丁醇危害与防护措施

正丁醇危害与防护措施 正丁醇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化学品,它既具有广泛的应用,又存在着潜在的危害。本文将介绍正丁醇的危害特性,并提供相应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在正丁醇相关工作中的安全性。 正丁醇的危害特性 正丁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它主要用作溶剂、去垢剂、 涂料、染料和颜料的原料以及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的中间体。虽然正丁醇在工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但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危害。 1. 吸入风险 正丁醇在液体蒸气的形式下易于挥发,因此存在吸入风险。长时间接触高浓度 的正丁醇蒸气可能导致呼吸道刺激、头痛、眩晕、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同时,吸入高浓度正丁醇蒸气还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损伤,甚至导致昏迷或死亡。 2. 皮肤接触风险 正丁醇是一种刺激性物质,接触皮肤可能导致刺激、红肿、灼热和瘙痒等症状。长时间接触正丁醇也可能导致皮炎或化学性灼伤。此外,正丁醇还具有渗透性,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体内,对内脏器官产生危害。 3. 眼睛接触风险 正丁醇进入眼睛可能引起眼部刺激、疼痛、红肿和流泪。接触高浓度正丁醇蒸 气还可能导致视觉模糊和角膜损伤。因此,在处理正丁醇时应特别注意保护眼睛。 4. 吞食风险 正丁醇是一种有毒物质,吞食或误食正丁醇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呼吸 困难、昏迷和死亡。因此,正丁醇应远离食物、饮料和儿童的接触。 正丁醇的防护措施 为了保证在正丁醇相关工作中的安全性,以下是一些必要的防护措施,以减少 与正丁醇接触的风险。 1. 工作环境控制 在使用正丁醇的工作环境中,应确保良好的通风系统。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及时排除有害物质的蒸气,以减少吸入风险。在必要时,可以佩戴呼吸防护设备,如防毒面具。

正丁醇的危险特性与应急措施

正丁醇的危险特性与应急措施 正丁醇(n-butanol)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常被用作溶剂、化学原料以及制造塑料等工业用途。然而,在使用正丁醇的过程中,人们也要警惕它所具有的一些危险特性,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危险特性 可燃性 正丁醇是一种可燃的液体,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爆炸极限为1.4%~11.4%。在遇到明火或高温时,正丁醇易发生燃烧、爆炸等危险情况。 有害性 正丁醇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有害。如果长时间以较高浓度吸入正丁醇蒸汽,会造成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高浓度接触时可能对肝脏、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等产生损害。此外,正丁醇也具有刺激性,接触皮肤或眼睛后会引起刺痛、红肿等症状。 环境污染 正丁醇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泄漏到自然环境中,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正丁醇的蒸汽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流入水源可能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伤害,对土壤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应急措施 防护措施 在使用正丁醇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戴好防护口罩、手套、防 护眼镜等防护设备。如果是高浓度下接触,应穿戴化学防护服进行操作。 应急处理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泄漏或其他意外情况时,应迅速进行应急处理。以下是应急处理的具体步骤: 1.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物,保持距离; 2.制止明火和其他可能引起爆炸的源; 3.需要进行防毒面具等呼吸防护设备; 4.封闭泄漏源,最好采用现有的容器包装; 5.采取适当方法清除泄漏物,用干燥的砂土或其它吸附材料 吸收泄漏的物质; 6.进一步清理污染区域,将泄漏的物质收集妥善处置,避免 造成二次污染。 事故处置 如果发生正丁醇泄漏事故,应当立即通知相关救援部门。事故现场 应进行隔离处理,防止泄漏物继续扩散。救援人员需要进行联合作战,进行协调处置。在事故处理中,应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表- 正丁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表- 正丁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正丁醇,也称丁醇,英文名为butyl alcohol或1-butanol, 化学式为C4H10O,分子量为74.12.它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 具有特殊气味。它的熔点为-88.9℃,沸点为117.5℃,相对密 度为0.81(水=1),相对密度为0.82/25℃(空气=1),饱和 蒸气压为 2.55kPa。它微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正丁醇有刺激和麻醉作用,主要症状为眼、鼻、喉部刺激,在角膜浅层形成半透明的空泡,头痛,头晕和嗜睡,手部可以生接触性皮炎。它的LD50为4360mg/kg(大鼠经口), 3400mg/kg(免经皮),LC50为 mg/m34小时(大鼠吸入)。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皮肤接触、吸入、食入和经皮吸收。如果接触到皮肤,应该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如果接触到眼睛,应该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并就医。如果吸入,应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如果食入,应该饮足量温水,催吐,并就医。

正丁醇易燃,其闪点为35℃,引燃温度为340℃。它的爆炸上限为11.2%(体积分数),爆炸下限为1.4%(体积分数)。它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有爆炸危险。因此,在储运过程中,应该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该密封,并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和损坏。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如果发生泄漏,应采取相应的泄漏处理措施。 应急处理人员应快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同时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在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的同时,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如果是小量泄漏,可以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如果是大量泄漏,应构筑围堤或挖

正丁醇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正丁醇 化学品英文名:n-butanol|butan-1-ol 化学品别名:- CAS No.:71-36-3 EC No.:200-751-6 分子式:C4H10O 产品推荐用途:请咨询生产商。 产品限制用途:请咨询生产商。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 紧急情况概述 液体。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皮肤有刺激性。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气体可能会引起头晕或窒息。 | GHS 危险性类别 根据 GB 30000-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 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 2;眼损伤/眼刺激,类别 1;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呼吸道刺激,类别 3;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麻醉效应,类别 3。 | 标签要素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易燃液体和蒸气,造成皮肤刺激,造成严重眼损伤,可能造成呼吸道刺激,可能造成昏睡或眩晕。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禁止吸烟。保持容器密闭。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 联接。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作业后彻底清洗。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感觉不适,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求医/就诊。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脱去被污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 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 危害描述 物理化学危险 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 吸入蒸气可能引起瞌睡和头昏眼花,可能伴随嗜睡、警惕性下降、反射作用消失、失去协调性并感到眩晕。吸入蒸气(尤其是长期接触)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偶尔出现呼吸窘迫。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皮肤直接接触可造成皮肤刺激。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眼睛直接接触本品能造成严重化学灼伤。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 请参阅 SDS 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 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 SDS 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 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立即就医。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立即呼叫医生或中毒控制中心。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清除所有火源,增强通风。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蒸气。使用防护装备,包括呼吸面具。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根据出现的症状进行针对性处理。注意症状可能会出现延迟。

正丁醇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

正丁醇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 正丁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然而,正丁醇在处理和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为了保障工作人 员和环境的安全,以下是正丁醇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建议:安全措施 1. 储存正丁醇时,应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 火源和氧化剂。储存应密封严实,避免泄漏和蒸气扩散。 2. 在处理正丁醇前,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确保所有人员都接受过正确的 安全培训和操作指导。 3. 在使用正丁醇时,确保操作场所通风良好,避免蒸气浓度过高。如果需要长时间接触正丁醇,应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呼吸防 护装备。

4. 当处理正丁醇时,严禁吸烟、饮食和饮酒。避免与氧化剂、强酸、强碱等物质混合使用,以防发生危险的化学反应。 5. 使用过的正丁醇应妥善处理,避免环境污染。尽量采用环保的处理方式,如回收或废物处理中心的处理。 应急处置 1. 发生正丁醇泄漏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停止泄漏源,并迅速将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 2. 屋内正丁醇泄漏时,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火花引发事故。通风暴露区域以尽量减少蒸气浓度。 3. 如果正丁醇泄漏引发火灾,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扑灭。避免使用水或二氧化碳,以免引发更大的安全风险。 4. 发生正丁醇泄漏污染土壤或水源时,应立即通知当地环保部门,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污染扩散。

5. 在应急情况下,确保所有人员远离现场,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按照当地法律法规和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请注意,以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操作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细化和调整。

正丁醇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编号:SM-ZD-26509 正丁醇的危害与防护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正丁醇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理化性质 1、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气味。 2、分子式:C4H10O;分子量:74.12。 3、熔点:-88.9℃;沸点:117.5℃。 4、相对密度(水≈1)0.81;(空气≈1)2.55 5、临界温度:287℃。 6、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多数有机溶剂。 7、禁忌物:强酸,酰基氯,酸酐,强氧化剂。 8、主要用途:用于制取酯类,塑料增塑剂、医药、喷漆、以及用作溶剂、 9、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 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

容器有爆炸危险。 二、危险性概述 1、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和麻痹作用。主要症状为眼、鼻、喉部刺激,在角膜浅层形成半透明的空泡,头痛、头晕和嗜睡,手部可接触性皮炎。 2、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的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3)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3、防护措施 (1)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2)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正丁醇的危害与防护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正丁醇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628-25 正丁醇的危害与防护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理化性质 1、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气味。 2、分子式:C4H10O;分子量:74.12。 3、熔点:-88.9℃;沸点:117.5℃。 4、相对密度(水≈1)0.81;(空气≈1)2.55 5、临界温度:287℃。 6、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多数有机溶剂。 7、禁忌物:强酸,酰基氯,酸酐,强氧化剂。 8、主要用途:用于制取酯类,塑料增塑剂、医药、喷漆、以及用作溶剂、 9、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 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在火场中,

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二、危险性概述 1、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和麻痹作用。主要症状为眼、鼻、喉部刺激,在角膜浅层形成半透明的空泡,头痛、头晕和嗜睡,手部可接触性皮炎。 2、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的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3)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3、防护措施 (1)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正丁醇的危害与防护措施完整版

编号:TQC/K713 正丁醇的危害与防护措施 完整版 Through the proposed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common types such as planning scheme, design scheme, construction scheme, the essence is to build accessible bridge between people and products, realize matching problems, correct problems. 【适用制定规则/统一目标/规范行为/增强沟通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丁醇的危害与防护措施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合用于解决各类问题场景,通过提出的方法与对策来应付,常见种类如计划方案、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本质是人和产品之间建立可触达的桥梁,实现匹配问题,修正问题,预防未来出现同类问题。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一、理化性质 1、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具 有特殊气味。 2、分子式:C4H10O;分子量: 74.12。 3、熔点:-88.9℃;沸点: 117.5℃。 4、相对密度(水≈1)0.81;(空气≈ 1)2.55 5、临界温度:287℃。 6、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

1-丁醇MSDS

1-丁醇的MSDS信息 一、公司信息 二、产品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1-丁醇,正丁醇 【英文名称】1-Butanol,butyl alcohol 【CAS No.】71-36-3 【分子式】CH3(CH2)2CH2OH 【分子量】 三、危险性概述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刺激和麻醉作用。主要症状为眼、鼻、喉部刺激,在角膜浅层形成半透明的空泡,头痛、头晕和嗜睡,手部可发生接触性皮炎。 【GHS标记】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五、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有害燃烧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雾状水、1211灭火剂、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 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 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 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 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