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2020届高考选考物理综合模拟卷(一)

浙江省2020届高考选考物理综合模拟卷(一)

浙江省2020届高考选考物理综合模拟卷(一)
浙江省2020届高考选考物理综合模拟卷(一)

浙江省2020届高考选考物理综合模拟卷(一)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不选或错选得0分)

1.以下各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A.质量B.摩擦力

C.时间D.动摩擦因数

答案 B

解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质量、时间、动摩擦因数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摩擦力有大小,也有方向,故选B.

2.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下列比赛中可把研究对象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苏炳添在百米跑比赛时的起跑技术

B.研究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马龙的发球动作

C.研究女子3米板冠军施廷懋的跳水动作

D.研究女子50米步枪三姿比赛中杜丽射出的子弹轨迹

答案 D

解析质点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研究苏炳添在百米跑比赛时的起跑技术,马龙的发球动作,施廷懋的跳水动作,他们的形状不能忽略,故不能看成质点;而研究杜丽射出的子弹轨迹时,子弹的大小、形状可以忽略,所以D正确.

3.如图1是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由图象可以判断从t1到t2的时间内()

图1

A.甲物体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乙物体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答案 C

解析由x-t图象的物理意义知,t1到t2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向负方向运动,乙向正方向运动,即运动方向相反,所以A、B、D错误,C正确.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最早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万有引力定律中的引力常量由牛顿测定

C.库仑定律中的平方反比关系由库仑通过库仑扭称实验获得

D.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答案 C

解析伽利略首先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A错;万有引力定律中的引力常量由卡文迪许测定,B错;库仑通过库仑扭秤实验得出库仑定律,C对;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D错.

5.2015年4月16日,中国南车设计制造的全球首创超级电容储能式现代电车在宁波下线,不久将成为二三线城市的主要公交用车.这种超级电车的核心是我国自主研发、全球首创的“超级电容器”.如图2所示,这种电容器安全性高,可反复充放电100万次以上,使用寿命长达十二年,且容量超大(达到9500F),能够在10s内完成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

A.该“超级电容器”能储存电荷

B.该“超级电容器”的电容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C.该“超级电容器”放电过程中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充电时电源的正极应接“超级电容器”的负极

答案 A

解析电容器能储存电荷,A正确;电容器的电容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由电容器本身决定,与电压无关,B错误;电容器放电过程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C错误;电容器充电时,电源的正极接电容器的正极,D错误.

6.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条形磁铁内部的磁感线方向是从磁铁的N极指向S极

B.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在某处不受磁场力作用,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C.两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D.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穿过面积为S的平面的磁通量为Φ=BS

答案 C

解析条形磁铁内部的磁感线方向是从磁铁的S极指向N极的,A不正确;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在磁场中某处,若导线平行于磁场,既便磁感应强度不为零,导线也不受磁场力作用,故B错;两通电导线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C正确;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只有当磁感应强度B垂直某平面时,穿过面积为S的该平面的磁通量Φ=BS才成立,D不正确.故选C.

7.为研究静电除尘,有人设计了一个盒状容器,如图3所示,容器侧面是绝缘的透明有机玻璃,上下底面是金属板.当金属板连接到高压电源正、负两极时,在两金属板间产生匀强电场.现把一定量均匀分布的烟尘颗粒密闭在容器内,颗粒带负电,不考虑烟尘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空气阻力,并忽略烟尘颗粒所受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

A.烟尘颗粒向下运动

B.两金属板间电场方向向上

C.烟尘颗粒在运动过程中电势能减少

D.烟尘颗粒电荷量可能是电子电荷量的1.5倍

答案 C

解析两金属板间电场方向由正极板指向负极板,即方向向下,B错;负电荷受力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故烟尘颗粒应向上运动,A错;烟尘颗粒所受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C 正确;烟尘电荷量只能是电子电荷量的整数倍,故D错.

8.如图4所示,拖拉机拉着耙耕地,拉力F与水平方向成α角,若将该力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则它的水平分力为()

图4 A.F sinαB.F cosα

C.F tanα D.F

tanα

答案 B

解析由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F分解示意图如图,由三角函数得:F水平=F cosα,所以B 正确,A、C、D不正确.

9.自行车修理过程中,经常要将自行车倒置,摇动脚踏板检查是否修好,如图5所示,大齿轮边缘上的点a、小齿轮边缘上的点b和后轮边缘上的点c都可视为在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线速度最大的点是()

图5

A.大齿轮边缘上的点a

B.小齿轮边缘上的点b

C.后轮边缘上的点c

D.a、b、c三点线速度大小相同

答案 C

解析a点与b点线速度大小相等,即v a=v b,b点与c点角速度相等,即ωb=ωc,又v=rω,r b<r c,所以v c>v b=v a,即后轮边缘上的c点线速度最大,故应选C.

10.如图6所示,2016年巴西奥运会上,中国选手邓薇以262公斤(抓举115公斤,挺举147公斤)的总成绩打破奥运会、世界纪录.某次抓举,在杠铃被举高的整个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

A.杠铃的动能一直增大

B .杠铃的重力势能一直增大

C .杠铃的机械能守恒

D .杠铃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答案 B

解析 杠铃被举高的过程一定经历了先加速向上,后减速向上的运动,所以动能应先增大后减小,A 错;杠铃一直向上运动,重力势能一直增大,B 正确;因人对杠铃的支持力做正功,杠铃的机械能增加,C 不正确;加速度先向上,后向下,杠铃先超重,后失重,D 不正确. 11.2012年9月我国采用一箭双星的方式发射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DS).系统中的两颗圆轨道半径均为21332km 的“北斗-M5”和“北斗-M6”卫星,其轨道如图7所示.两颗卫星的运动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 .两颗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B .两颗卫星绕地球的运行速率均大于7.9km/s

C .北斗-M5绕地球的运行周期大于地球的自转周期

D .北斗-M6绕地球的运行速率大于北斗-M5的运行速率

答案 A

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G Mm r 2=ma 和两卫星半径相等得两卫星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A 正确;近地卫星的运行速率为7.9km/s ,又G Mm r 2=m v 2r

,两卫星轨道半径大于近地卫星轨道半径,所以其运行速率小于7.9km/s ,B 不正确;由G Mm r 2=m 4π2r T 2=m v 2r

和同步卫星轨道半径大于两卫星轨道半径得北斗-M5绕地球的运行周期小于地球自转周期,北斗-M6与北斗-M5运行速率相等,C 、D 均不正确.

12.如图8所示,绝缘水平面上有A 、B 、C 、D 四点,依次相距L ,若把带电金属小球甲(半径远小于L )放在B 点,测得D 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现将不带电的相同金属小球乙与甲充分接触后,再把两球分置于A 、C 两点,此时D 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图8

A.49

E B.59E C .E

D.209

E 答案 D

解析 由E =k Q r 2得:E =k Q (2L )2

,两球接触后,电荷量平分,有Q 1=Q 2=Q 2,E D =k Q 2L 2+k Q 2(3L )2,联立得:E D =209

E ,所以应选D. 13.浙江临海括苍山风电场总装机33台,其中1号风场10台,2号风场7台,3号风场16台,总容量2.0×107W .在家电中待机能耗较大是电视机,现阶段我国平板电视保有量达到

2.5亿台,平均每台待机功率为8W .请估算括苍山风电场发电多久可供全国的平板电视待机一天( )

A .一天

B .一个月

C .一百天

D .一年 答案 C

解析 2.5亿台电视机每天耗电E =nPt 天,设括苍山风电场发电t 天可供全国的平板电视待机

一天,则E 容t =nPt 天,t =nPt 天E 容

=2.5×108×82.0×107天=100天,故应选C.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加试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长度”体现了量子化的思想

B .发生光电效应时,增大入射光的强度能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C .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稳定

D .能量的耗散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

答案 CD

解析 物理量不能连续变化,而一份一份的增或减,才体现量子化的思想,A 不对;发生光电效应时,增大入射光的频率才能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B 错误;比结合能反映原子核中核子的稳定程度,比结合能越大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C 正确;能量的耗散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出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D 正确.

15.(加试题)如图9所示,实线是沿x 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波在t =0.2s 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的波速是v =0.8m/s ,振幅A =4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9

A .这列波的传播方向一定为x 轴的负方向

B .t =0时刻x =8cm 处的质点向下振动

C .经过t =1s ,x =2cm 处的质点位于平衡位置

D .t =0.2s 时刻x =4cm 处的质点位移为-23cm 答案 ACD

解析 由波形图知λ=12cm ,因为v =0.8m/s ,所以T =λv =0.15s ,波从实线状态传播到虚线

状态历时t 1=0.2s ,t 1=T +13

T ,所以这列波一定向左传播,A 正确;由“上下坡”法知t =0时刻x =8cm 处的质点向上振动,B 错误;经过t =1s ,波向左传播的距离x =v t =0.8m =80cm =6×12cm +8cm ,所以1s 时x =2cm 处的质点与0时刻x =10cm 处的质点位置相同,位于

平衡位置,C 正确;由y =-A sin ????x λ×2π代入数据得y =-23cm ,D 正确.

16.(加试题)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10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P 为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则( )

图10

A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Hz

B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约为22V

C .P 向右移动时,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变大

D .P 向右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小

答案 AB

解析 由甲图知T =0.02s ,所以f =1T =50Hz ,变压器不改变频率,所以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Hz ,A 正确;由交流电峰值与有效值关系u 有效=u m 2

得u 有效≈220V ,再由变压器原、副线圈变压比n 1n 2=u 1u 2

得u 2=22V ,B 正确;P 向右移动时,不改变电压,但负载电阻R 副减小,变压器输出功率变大,理想变压器P 出=P 入,所以变压器输入功率变大,C 、D 均不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55分)

17.(5分)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11所示.

图11

(1)实验时,每次须将小球从轨道________(填字母).

A .同一位置释放

B .不同位置无初速度释放

C .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

(2)上述操作的目的是使小球抛出后________(填字母).

A .只受重力

B .轨迹重合

C .做平抛运动

D .速度小些,便于确定位置

(3)实验中已测出小球半径为r ,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坐标原点位置应是________(填字母).

A .斜槽末端O 点

B .斜槽末端O 点正上方r 处

C .斜槽末端O 点正前方r 处

D .斜槽末端O 点正上方r 处在竖直木板上的投影点

答案 (1)C (2)B (3)D

解析 (1)做“研究物体平抛运动”实验时,每次将小球从轨道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只有这样,才能让小球每次平抛的轨迹重合,描出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后,才是物体平抛运动的轨迹.所以(1)选C.(2)选B.

(3)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坐标原点位置应为小球重心在竖直木板上的投影位置,故选D.

18.(5分)在“多用电表的使用”实验中,

(1)如图12所示,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如果用电阻挡“×100”测量,则读数为

________Ω;如果用“直流5V”挡测量,则读数为__________V.

图12

(2)甲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他用电阻挡“×100”测量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请从下列选项中挑出合理的步骤,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将选择开关旋转到电阻挡“×1k”的位置

B.将选择开关旋转到电阻挡“×10”的位置

C.将两表笔分别与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完成测量

D.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0Ω”

(3)乙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测量图示电路中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有关物理量.以下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将选择开关旋转到合适的电压挡,闭合开关,利用图13的电路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B.将选择开关旋转到合适的电阻挡,闭合开关,利用图13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C.将选择开关旋转到合适的电流挡,闭合开关,利用图14的电路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D.将选择开关旋转到合适的电流挡,把图14中红、黑表笔接入电路的位置互换,闭合开关,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图13图14

(4)丙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探测图15所示黑箱时发现:用直流电压挡测量,E、G两点间和F、G两点间均有电压,E、F两点间无电压;用电阻挡测量,黑表笔接E点,红表笔接F点,阻值很小,但反接阻值很大.那么该黑箱内元件的接法可能是下图中的________.

图15

答案(1)600 3.60(2)ADC(3)AC(4)B

解析(1)用“×100Ω”挡测电阻,由图示可知,其读数为6×100Ω=600Ω;如果用直流5V 挡测量电压,由图示可知,其分度值为0.1V,其读数为3.60V.(2)欧姆挡测电阻时指针偏转角度过小是由于挡位过小,需选取大挡位,进行欧姆调零后再测阻值,故顺序为:ADC.(3)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从黑表笔流出,图2是测电压,图3是测电流,表笔位置正确.故选:A、C.(4)用直流电压挡测量,E、G两点间和F、G两点间均有电压,说明E、G与F、G间可能有电源存在;用欧姆挡测量,因电流从黑表笔出来通过导体再从红表笔进入欧姆表,故若黑表笔接E点红表笔接F点时电阻小,说明电流容易从E通过导体,若黑表笔接F点红表笔接E点时电阻很大,说明电流不能从F通过,这就说明E、F间有二级管且E是正极,故该黑箱内元件的接法可能是B.故选:B.

19.(9分)如图16为高速公路入口的简化示意图.驾驶员在入口A取卡处取得通行卡后,驾驶轿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通过水平直道AB,再沿上坡路段BC匀加速运动至C点进入高架主路(通过B点前后速率不变).已知轿车和驾驶员的总质量m=2×103kg,从A运动到B经历的时间t=4s,经过B处的速度v1=10m/s,BC段长L=100 m,到达C处的速度v2=20 m/s.假设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F f恒定,且大小为2×103N.求:

图16

(1)轿车在上坡段BC运动的加速度a1的大小;

(2)轿车在AB段运动的加速度a2的大小和牵引力F大小.

答案(1)1.5m/s2(2)2.5 m/s27×103N

解析 (1)汽车在上坡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1:

2a 1L =v 22-v 12

得a 1=1.5m/s 2

(2)假设汽车在AB 段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2,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为F

a 2=v 1-0t

,a 2=2.5m/s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F f =ma 2得F =7×103N.

20.(12分)如图17甲所示的陀螺可在圆轨道外侧旋转而不脱落,好像轨道对它施加了魔法一样,被称为“魔力陀螺”.它可等效为图乙所示模型;竖直固定的磁性圆轨道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质点沿轨道外侧做完整的圆周运动,A 、B 两点分别为轨道的最高点与最低点.质点受轨道的磁性引力始终指向圆心O 且大小恒为F ,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

图17

(1)判断质点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说明理由:

(2)若质点在A 点的速度为gR ,求质点在该点对轨道的弹力;

(3)若磁性引力大小F 可变,质点仍做完整圆周运动,求F mg

的最小值.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

(2)设轨道在A 点对质点向上的弹力大小为F N

F +mg -F N =m v 2

R

代入数据,得:F N =F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质点在A 点对轨道的弹力大小为F ,方向竖直向下

(3)质点在B 点不脱轨即可.

当v A =0时,到达B 处速度最小.

mg ·2R =12

m v B 2-0 F B -mg -F N =m v B 2

R

所以,F B =5mg +F N

当F N =0时,磁性引力最小

故????F mg min =5.

21.(加试题)(4分)在“用插针法测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玻璃砖的ab 边与a ′b ′边相互平行,aa ′边与bb ′边不平行.某同学在白纸上仔细画出了玻璃砖的两条边线aa ′和bb ′,如图18所示.

图18

(1)实验时,先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 1和P 2,以确定入射光线AO .接着,眼睛应在玻璃砖的________(选填“同一侧”“另一侧”)观察所插的两枚大头针P 1和P 2,同时通过插第三、第四枚大头针来确定从玻璃砖射出的光线.

(2)实验中是否要求四枚大头针的针帽在同一视线上?________(填“是”或“否”)

(3)下列操作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适当增大大头针P 1、P 2的间距

B .选择玻璃砖相互平行的ab 、a ′b ′边来测量

C .选用尽可能细的笔画线

D .使AO 的入射角接近于90°

答案 (1)另一侧 (2)否 (3)AC

22.(加试题)(10分)如图19为某种质谱仪结构的截面示意图.该种质谱仪由加速电场、静电分析器、磁分析器及收集器组成.静电分析器中存在着径向的电场,其中圆弧A 上每个点的电势都相等.磁分析器中存在一个边长为d 的正方形匀强磁场区域.离子源不断地发出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初速度不计的离子,离子经电压为U 的电场加速后,从狭缝S 1沿垂直于MS 1的方向进入静电分析器,沿圆弧A 运动并从狭缝S 2射出静电分析器,而后垂直于MS 2

的方向进入磁场中,最后进入收集器.已知圆弧A 的半径为d 2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2mU qd 2

,忽略离子的重力、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离子对场的影响和场的边缘效应.求:

图19

(1)离子到达狭缝S 1的速度大小;

(2)静电分析器中等势线A 上各点的电场强度E 的大小;

(3)离子离开磁场的位置.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由动能定理可知:qU =12m v 2,得v =2qU m

.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Eq =m v 2d

2

得:E =2m v 2dq =4U d

(3)由q v B =m v 2

r ′

,得r ′=d 轨迹如图所示,根据勾股定理得:

(r ′)2=????r ′-d 22+x 2,解得x =3d 2

, 所以离子从MN 边距M 点3d 2

的位置离开. 23.(加试题)(10分)运用电磁感应可以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当固定着线圈的小车进入磁场时,根据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可以间接测量出小车的速度.如图20所示,水平地面上方存在有边界的水平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B .电阻为R 的矩形单匝线圈MNPQ 固定在小车A 上,其中MN 边水平,NP 边竖直,高度为L ,小车A 和线圈的总质量为m .小车载着线圈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起以初速度v 0(未知)做匀速运动,与另一辆停在磁场边界处且质量也为m 的小车C 发生碰撞,碰后立刻粘在一起,随后进入匀强磁场,刚进入磁场时线圈中感应电流为I ,小车A 完全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 1.已知小车由

绝缘材料做成,小车长度与线圈MN 边长度相同.求:

图20

(1)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小车A 的初速度v 0的大小;

(2)小车A 进入磁场的过程中线圈产生的焦耳热Q ;

(3)小车A 进入磁场过程中通过线圈横截面的电荷量q .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由楞次定律知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为M →Q →P →N →M , 设小车的初速为v 0,小车A 与C 碰撞时,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0=2m v 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E =BL v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线圈中电流I =E R ,得v 0=2IR BL

(2)线圈进入磁场的过程中,系统减少的动能转化成线圈的焦耳热

Q =12×2m v 2-12

×2m v 12,即Q =m ????I 2R 2B 2L 2-v 12 (3)设线圈从开始进入磁场到完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线圈的平均电流为I ,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B I Lt =2m v -2m v 1

通过的电荷量q =I t

解得q =2m (IR -BL v 1)B 2L 2.

2020学年浙江物理选考模拟卷

2020学年浙江物理选考模拟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物理学中引入了“质点”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A.控制变量法B.类比法 C.理想模型法D.等效替代法 2.张老师要开车去杭州,如图1是他用某手机导航软件导航的截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1小时12分”指的是时刻 B.“方案三”的平均速度为58 km/h C.若研究轿车通过公交站牌的时间,可以把轿车看成质点 D.三种方案的位移是一样的,依据图中标度“20公里”,得到位移大小约为60 km 3.在浙江省某次学考考试过程中,某位监考老师遵守规定,采取图2甲或图乙的监考姿势,则() 图2 A.甲、乙两图,人都不受地面的摩擦力 B.脚底部受到的支持力,图甲大于图乙

C.甲、乙两图,人对地面的压力相等 D.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图甲大于图乙 4.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性 B.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 C.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 5.(2019·浙江金华十校高三期末)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3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 图3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位移大小之比为1∶1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D.在t0时刻汽车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6.(2019·浙江慈溪中学期中)2016年10月份,萧山区某中学举行了校秋季运动会,小明同学参加了跳高决赛,他以背越式跳过1.65 m的高度拿到了本届校运会的亚军,为班级争了光.若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下降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B.小明脚离地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C.小明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等于他的重力 D.小明起跳以后在下降过程中重力消失了 7.如图4所示,一光滑小球静止放置在光滑半球面的底端,用竖直放置的光滑挡板水平向右缓慢地推动小球,则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该过程小球未脱离半球面),木板对小球的推力F1、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2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图4 A.F1增大,F2减小B.F1增大,F2增大 C.F1减小,F2减小D.F1减小,F2增大

2018年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2018年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一、选择题Ⅰ 1. 下列每组中三个单位均为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 A. 库仑、毫米、特斯拉 B. 克、秒、牛顿 C. 瓦特、焦耳、克 D. 千克、米、秒 【答案】D 【解析】A、库仑、毫米不是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特斯拉是导出单位,故A错误; B、克和牛顿不是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秒是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故B错误. C、瓦特、焦耳、克都不是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故C错误; D、千克、米、秒均为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故D正确。 点睛: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2. 11月6日早上8时,2016年杭州马拉松(以下简称杭马)在黄龙体育中心开跑,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32 000余名选手参加比赛。最终埃塞俄比亚男选手门达耶以2小时11分22秒的破赛会纪录成绩夺冠,女子冠军被肯尼亚选手博莱韦以2小时31分21秒夺得。已知马拉松全程长度为42 195米,男女选手的路径相同,则() A. 马拉松比赛中,选手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B. 马拉松全程长度指的是位移 C. 可以计算男、女冠军的平均速度大小 D. 可以比较男、女冠军的平均速度大小 【答案】D 3. 2016年8月14日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单最后一轮小组赛中,中国选手林丹以2∶0轻取对手。在其中一个回合的对拍期间,林丹快速扣杀的羽毛球在飞行中受到的力有() A. 重力 B. 重力、击打力 C. 重力、空气阻力 D. 重力、空气阻力、击打力

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物理选考模拟卷07(解析版)

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物理试题 姓名:准考证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内,作图时先使用2B 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4.可能用到的相关公式或参数:重力加速度g均取10m/s2.。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某运动爱好者利用手机上的App记录了自己的运动情况,如图是他某次运动结束时的手机屏幕截屏,从图中显示的信息中不能得出的是( ) A.运动的时间 B.运动的路程 C.运动的位移 D.运动的起始时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时间和位移。图中显示的“总计时间:01:11:24”表示运动持续的时间,“总计距离:11.26公里”则是运动的路程而非位移,根据截屏时间“2015-03-11 07:32”和总计时间可以推算出运动的起始时刻。 2.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发展史看,大城市的直径一般就是当时最快的交通工具在1h内行走的距离,以北京为例,清朝末年北京的“内城”大约是一个边长5km的正方形(如图所示是北京旧城的地图),马车的速度大约就是5km/h;今天,有了发达的公路系统,有了快速轨道交通,北京市城区的直径也扩大到了几十千米。下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A.5km/h是指马车运动的瞬时速度 B.5km/h是指马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C.马车运动的最高时速不会超过5km/h D.5km/h精确的描述了马车的运动情况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马车的速度5km/h是指马车正常行驶的平均速度,只能粗略的描述马车的运动情况,在行驶的过程当中完全有可能出现速度超过5km/h的情况和达不到这个速度的情况。 3. 一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匀速转动,穿过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0.03 s时刻,线圈中有最大感应电动势 B.t=0.02 s时刻,线圈中感应电流为0

浙江省2021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模拟试题B.doc

浙江省2021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模拟试题B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5.本卷中涉及数值计算的,重力加速度g均取10 m/s2。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B.牛顿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引力常量 C.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D.卡文迪许从实验中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答案】C 【解析】A.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故A错误。B.卡文迪许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引力常量,故B错误。C.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C正确。D.卡文迪许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引力常量,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但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提出的,故D错误。2.如图所示,是一个圆心为O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S部分是两个等半径半圆,练功人(可视为质点)从A点出发以恒定速率v沿相关圆弧A→B→C→O→A→D→C进行,最后到达C点,则在整个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练功者运动的总位移大小为2R B.练功者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练功者运动的总路程是4πR D.练功者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是v 【答案】A 【解析】A.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所有位移的大小为2R,故A正确;B.人沿着圆弧运

浙江省2020届物理选考模拟测试物理试题卷(带答案)

浙江省2020届物理选考模拟测试 物理试题卷 (注:本试卷中取重力加速度g=10m/s 2)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动能的单位是焦耳(),焦耳与基本单位米()、千克( )、秒()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 C. D . 2.如图所示,汽车雨刮器在转动时,杆上的A 、B 两点绕O 点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B A ωω、,线速度大小为B A v v 、,则( ) B A B A v v A =<,.ωω B A B A v v B =>,.ωω B A B A v v C >=,.ωω B A B A v v D <=,.ωω 3.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在0~t 0时间内,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 .两物体可能在t 0相遇 B .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 .Ⅰ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Ⅱ物体位移不断减小 D .在再次相遇之前,t 1时两车相距最远 4.2017年10月24日,在地球观测组织(GEO)全会期间举办的“中国日”活动上,我国正式向国际社会免费开放共享我国新一代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如图所示)和全球第一颗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的数据。“碳卫星”是绕地球极地运行的卫星,在离地球表面700公里的圆轨道对地球进行扫描,汇集约140天的数据可制作一张无缝隙全球覆盖的二氧化碳监测图,有关这两颗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风云四号”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碳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B. “风云四号”卫星的线速度小于“碳卫星”的线速度 C. “风云四号”卫星的运行周期小于“碳卫星”的运行周期 D. “ 风云四号 ”卫星的线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5.研究表明,人步行时重心升降的幅度约为脚跨一步距离的0.1倍。某同学体重为70kg ,在水平地面上匀 A B O

浙江省新高考物理模拟卷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 物理 本卷计算中,g 均取s 卷Ⅰ必考部分(7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物理学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常常进行科学抽象,即抓住主要特征,不考虑与当前研究问题无关或影响很小的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模型的有 ( ) A.质点 B.力的合成 C.自由落体运动 D.点电荷 2.如图所示,一名学生正在学踢足球,他用150N 的力将质量为的足球以10m/s 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踢出了30m 远,则该学生对足球做的功为 ( ) A .25J B .150J C .4500J D .无法确定 3.下列现象中不是应用静电现象的是 ( ) A .复印机 B .静电除尘 C .静电喷漆 D .尖端放电 4.选用下列四种装置图进行实验时,操作合理的是 ( ) A .用装置图1研究平抛物体竖直分运动,应该用眼睛看A 、 B 两球是否同时落地 B. 用装置图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释放悬挂纸带同时应接通电源开关打出纸带 C .用装置图3获得钢球的平抛轨迹,每次不一定要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钢球 D. 用装置图4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实验时,要记录小球的圆周运动的半径、运动若干圈的时间、绳长 5.“套圈圈”是小孩和大人都喜爱的一种游戏,游戏规则是:游戏者站在界外从手中水平抛出一个圆形圈圈,落下后套中前方的物体,所套即所 得。如图所示,小孩站在界外抛出圈圈并套取前方一物体,若大人抛出圈圈也要套中前方同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则 ( ) A .若大人站在小孩同样的位置,应以小点的速度抛出圈圈 B .若大人站在小孩同样的位置,应以大点的速度抛出圈圈 C .若大人退后,应以大点的速度抛出圈圈 D .若大人退后,应以小点的速度抛出圈圈 6.如图所示为阿特伍德设计的装置,不考虑绳与滑轮的质量,不计轴承摩擦、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初始时两人均站在水平地面上;当位于左侧的甲用力向上攀爬时,位于右侧的乙始终用力抓住绳子,最终至少一人能到达滑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甲的质量较大,则乙先到达滑轮 B .若甲的质量较大,则甲、乙同时到达滑轮 C .若甲、乙质量相同,则乙先到达滑轮 D .若甲、乙质量相同,则甲先到达滑轮 7.在街头的理发店门口,常可以看到一个转动的圆筒,如图所示,外表有螺旋斜条纹,人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但实际上条纹在竖直方向并没有升降,这是由于圆筒的转动使眼睛产生的错 装置1 装置3 装置2 装置4 第2题图 第5题图

2018-2019-年浙江省新高考选考物理考前适应性考试-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年新高考选考考前适应性考试 物 理 试 卷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学考满分 70 分,学考时间 60 分钟;选考满分 100 分,选考试时间 90 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 30 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墨水笔填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 用橡皮擦干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使用黑色墨水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 2B 铅笔,确 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5.本卷数值计算中,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 2。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功的单位是焦耳(J ),焦耳与基本单位米(m )、千克(kg )、秒(s )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11/J kg m s =? B .211/J kg m s =? C .211/J kg m s =? D .2211/J kg m s =? 2.如图所示,对下列课本插图描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右上方的路牌所标的“50”因为车辆通行的平均速度 B .由图乙可推出所有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均在其几何中心处 C .图丙中掷出后的冰壶能继续运动说明其具有惯性 D .图丁中电梯向上制动时体重计的读数变小说明人所受重力减小 3.一只蜗牛沿着弧形菜叶从右向左缓慢爬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菜叶对蜗牛的弹力大小一定不变 B .菜叶对蜗牛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不变 C .菜叶对蜗牛的作用力大小一定不变 D .菜叶对蜗牛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不断减小

浙江省2018年高考物理(选考)模拟试卷二

2018届浙江省选考物理模拟试卷(二) 一、选择题Ⅰ 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 速率 B. 电势 C. 电流 D. 位移 【答案】D 【解析】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如速度,位移,力等于;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做标量,如速率,电势,电流,时间等,D正确. 2. 下列仪器中,不能直接测量力学的三个基本物理量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刻度尺用来测量长度,而长度是基本物理量,故A正确。天平用来测量质量,而质量是基本物理量,故B正确。停表用来测量时间,而时间是基本物理量,故C正确。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而力不是基本物理量,故D错误;故选D。 3. 电场线的形状可以用实验来模拟,把头发屑悬浮在蓖麻油里,加上电场,头发屑就按照电场的方向排列起来,如图所示。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图是模拟两等量同种电荷的电场线 B. b图一定是模拟两等量正电荷的电场线 C. a图中的A、B应接高压起电装置的两极

D. b图中的A、B应接高压起电装置的两极 【答案】C 【解析】从图a模拟出来的形状如图所示,可知为等量异种电荷产生的电场线,即AB应带异种电荷,所以接高压起电装置的正负极, 而图b模拟出来电场线形状如图所示,可知为等量同种电荷产生的电场线,两极带同种电荷,所以应接高压起电装置的同一极,故C正确. 4. 在影片《红番区》中,成龙在右边楼顶上遭遇围攻,情急之下向左急奔后跳出,落在左侧大楼顶层的阳台上,得以逃生。假设右边楼顶与左侧大楼顶层的阳台的高度差为3 m,水平距离为6.24 m,将上述“跳出”动作看成水平跳出,不考虑空气阻力,g取10 m/s2,则成龙起跳速度大小约为() A. 6 m/s B. 8 m/s C. 11 m/s D. 13 m/s 【答案】B 【解析】根据h=gt2得平抛运动的时间为≈0.8 s 则起跳的速度为v0=m/s=7.8 m/s≈8 m/s,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 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和+5Q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模拟卷02-2020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物理选考模拟试卷模拟卷02 (解析版)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模拟测试 物理试题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关公式或参数:重力加速度g均取10m/s2。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Science刊登的一篇报道,研究人员发现在蚂蚁体内似乎存在一种“计步器”,将蚂蚁腿加长后,蚂蚁会“过家门而不入”,而“截肢”后的蚂蚁还没有到家就开始寻找巢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蚂蚁很小,一定可以看做质点 B.研究蚂蚁走过的轨迹,可以把蚂蚁看做质点 C.研究蚂蚁的走路姿态,可以把蚂蚁看做质点 D.小蚂蚁可以看作质点,大蚂蚁不能看作质点 【答案】B 【解析】研究蚂蚁走过的轨迹时,不需要考虑蚂蚁本身的大小,与蚂蚁大小无关,因此不管形体大小都可以将蚂蚁看作质点,选项B正确,AD错误;研究蚂蚁的走路姿态,涉及到蚂蚁的形态等,不能把蚂蚁看做质点,选项C错误。

2.刘小明驾驶他的SUV 以时速72km/h 匀速行驶在320国道上,看到前方十字路口闪烁的绿灯只有5s 了,他立即刹车,此后轿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 2,等车子稳稳地停下来后,他挂好空挡,拉好手刹,抬头发现闪烁2s 的黄灯刚好变成红灯。则小明刹车后这7s 内车子的位移是 A .17.5m B .37.5m C .40m D .62.5m 【答案】 C 【解析】车子速度s m h km v /20/72==,车子减速到零只用时s s a v t 45 20=== ,而后面剩下的3s 车子已经停下来了,则从开始刹车到停止,运动的位移是 m m at x 40452 1 2122=??== ,故C 正确。 3.有一种地下铁道,车站的路轨建的比较高,车辆进展要上坡,出战要下坡。如图所示,设坡高为1.8m ,车辆进站到达A 点时,具有的速度是v ,下列v 的大小刚好使车辆冲上坡的是?忽略摩擦和各种损耗(g 取10m/s 2) A.2 m/s B.4 m/s C .6 m/s D .8 m/s 【答案】 C 【解析】题目中说刚好冲上坡,所以汽车到坡上速度为0,则动能全部转化为势能,根据 mgh mv =2 2 1,得v=6 m/s ,选C 。 4.电磁炮是一种利用电磁作用发射炮弹的先进武器。某同学利用强磁铁和导轨模拟电磁炮的发射原理,如图所示,则关于导体棒运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浙江省嘉兴市2018届高三9月选考模拟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

一、选择题I(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A.功率B.速度C.电势D.电容 2.如图所示,导航软件显示沿某线路从嘉兴南湖景区到乌镇景区的距 离约32.8公里,所需时间约57分钟,这里的“32.8公里”和“57分钟” 分别是指 A.路程、时间B.位移、时间 C.路程、时刻D.位移、时刻 3.根据如图所示的一些运动物体的加速度相关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跑断在炮筒中加速时惯性增大 B.旅客列车起步时速度变化最小 C.汽车急刹车时与无轨电车起步时相比,前者的加速度小 D.跳伞者着陆时与喷气式飞机着陆后滑行相比,前者速度变化快 4.一学员驾驶汽车在训练场上沿平直道路行驶,某位移-时间图像如图 所示,在t=0到t=20s这段时间内,汽车前进的位移是 A.30m B.60m C.600m D.750m 5.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后,A球沿水平方向飞出的同时,B球 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说法正确的是 A.A球先落地 B.B球先落地 C.两球同时落地 D.A球的落地时间与打击力度有关 6.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水平放置一对金属板MN、PQ,把两板接到电源上,两板间出现匀强电场,现

有一带电粒子沿水平方向射入电场,a 、b 为其运动轨迹(图中虚线所示)上的 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带正电 B .a 点电势比b 点高 C .粒子在a 点的加速度比b 点的大 D .粒子在a 点的电势能比b 点的大 7.下列物理模型或概念的建立,其思想方法与建立“自由落体运动”模型相似的是 A .瞬时速度 B .点电荷 C .电场强度 D .电阻 8.中国“快递小哥”天舟一号于2017年4月20日成功发射,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后(如图所示) 其中一项任务是为天宫二号补加推进剂,另一项任务是将天宫二号推 至更高轨道运行,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舟一号对接时的速度大于7.9km/s B .补加推进剂后,天宫二号受到的地球引力减小 C .补加推进剂后,天宫二号运行的周期减小 D .天宫二号在高轨运行时的速度比低轨道小 9.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中,中国队的钟天使和 宫金杰两位强将相距刷新奥运和世界纪录夺金,如图是两位运动员在比赛冲 刺阶段的画面,若运动员此时受到的阻力约为200N ,则运动员的输出功率 最接近 A .40W B .24.010W ? C .34.010W ? D .4 4.010W ? 10.当螺线管导线中通有如图所示的电流时,其右端附近的小 磁针保持性质状态,图中a 、b 是螺旋管上相邻的两匝线圈,c 、 d 是小磁针的两端,则 A .线圈a 、b 相互吸引,c 端为小磁针的N 极 B .线圈a 、b 相互吸引,c 端为小磁针的S 极 C .线圈a 、b 相互排斥,c 端为小磁针的N 极 D .线圈a 、b 相互排斥,c 端为小磁针的S 极 11.如图甲所示为某景区内的高空滑索运动,质量为m 的游客可利用轻绳通过轻质滑环悬吊下滑,假设某阶段钢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0°,轻绳始终保持竖直,示意 图如图乙,在这一阶段 A 钢索对滑环的摩擦力为零 B .钢索对滑环的支持力为0.5mg

2020年浙江省物理选考冲刺模拟卷含答案解析

物理选考模拟冲刺卷(八)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22年,杭州将举办亚运会,在运动场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00 m比赛中的冲刺阶段运动员可看成质点 B.若某运动员在200 m比赛中成绩为20 s,则该运动员平均速度为10 m/s C.羽毛球被扣杀后在飞入对方场地过程中受重力、空气阻力和球拍的作用力 D.乒乓球比赛中,有时会出现高抛发球,若在某次比赛中,乒乓球被抛出后距乒乓球桌的最大高度为3.2 m,则乒乓球从最高点到击球点的时间可能为0.84 s 2.列车在通过桥梁、隧道的时候,要提前减速。假设列车的减速过程可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列与其运动相关的物理量(位移x、加速度a、速度v、动能E k)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能正确反映其规律的是() 3.如图1所示,在某次比赛中,我国女排名将将排球从底线A点的正上方以某一速度水平发出,排球正好擦着球网落在对方底线的B点上,且AB平行于边界CD。已知网高为h=2.24 m,球场的长度为s=18 m,不计空气阻力且排球可看成质点,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排球被发出时,击球点的高度H和水平初速度v分别为() 图1

A.H=2.99 m,v=23.3 m/s B.H=3.36 m,v=12.0 m/s C.H=2.99 m,v=12.0 m/s D.H=3.36 m,v=23.3 m/s 4.自行车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是依靠线绳拉动变速器,变速器通过改变链条的位置,使链条跳到不同的齿轮上而改变速度。自行车的部分构造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图2 A.自行车骑行时,后轮边缘的轮胎与飞轮的角速度相等 B.自行车拐弯时,前轮边缘与后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自行车上坡时,理论上采用中轴链轮最小挡,飞轮最大挡 D.自行车骑行时,链条相连接的飞轮边缘与中轴链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5.一次演习中,一空降特战兵实施空降,飞机悬停在高空某处后,空降特战兵从机舱中跳下,设空降特战兵沿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3甲所示,当速度减为零时特战兵恰好落到地面。已知空降特战兵的质量为60 kg。设降落伞用8根对称的绳悬挂空降特战兵,每根绳与中轴线的夹角均为37°,如图乙所示。不计空降特战兵所受的阻力。则空降特战兵(sin 37°=0.6,cos 37°=0.8)() 图3 A.前2 s处于超重状态 B.从200 m高处开始跳下 C.落地前瞬间降落伞的每根绳对特战兵的拉力大小为125 N D.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 m/s 6.背越式跳高是一项跳跃垂直障碍的运动项目,包括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四个阶段,如图

浙江省镇海中学最新高三物理上学期选考模拟测试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镇海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上学期选考模拟测试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必须有力的作用物体才能运动 B.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 C.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所受外力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要有力,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不受力时也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能直接通过实验得出的,但能接受住实践的检验,故B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说明,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正确;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与物体受力的大小无关,与是否受力也无关,故D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 2。功的单位是焦耳,焦耳与基本单位米(m)、千克(kg)、秒(s)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1J=1kg.m/s B。1J=1kg。m/s2 C。1J=1kg。m2/s D. 1J=1kg.m2/s2【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W=Fs=ma×s,则由单位的关系可知:1J=1kg×m/s2×m=1kg?m2/s2,故选项D正确。 考点:单位制。

3。如图甲所示为一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进行3米板跳水训练的场景,某次跳水过程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t=0是其向上起跳的瞬间。则该运动员从跳板弹起能上升的高度最接近( ) A.0.38m B. 0。80m C. 1。10m D。3.00m 【答案】A 【解析】 设跳水运动员起的速度大小为v,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由v﹣t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表示位移,可知: 又 联立解得:,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如图所示,汽车雨刮器在转动时,杆上的A、B两点绕O点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线速度大小为 ,则(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杆上A、B两点绕O点的转动属于同轴转动,所以角速度相等,故ωA=ωB;由于rA>rB,根据v=rω,v A>vB;所以选项ABD错误,C正确。故选C.

浙江省2019高考物理模拟卷

2019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试卷 物理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I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原创)下列选项中用比值法来定义物理量的是( ) A .a =F m B . E=U d C . I =U d D . B=F IL 2.(原创)某人骑自行车沿平直坡道向下滑行,其车把上挂有一只水壶,若滑行过程中悬绳始终竖直,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 A .自行车一定做匀速运动 B .壶内水面一定水平 C .水壶及水整体的重心一定在悬绳正下方 D .壶身中轴一定与坡道垂直 3.(原创)高速路上堵车,小东听到导航仪提醒“前方3公里拥堵,估计需要24分钟通过”, 根据导航仪提醒,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 .汽车将匀速通过前方3公里 B .能够计算出此时车子的速度是0.125m/s C .若此时离目的地还有30公里,到达目的地一定需要240分钟 D .通过前方这3公里的过程中,车子的平均速度大约为7.5km/h 4.质量分别为m 1、m 2的甲、乙两球,在离地相同高度处,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两球到达地面前经时间t 0分别到达稳定速度v 1、v 2,已知空气阻力大小f 与小球的下落速率v 成正比,即f=kv (k>0),且两球的比例常数k 完全相同,两球下落的v-t 关系如图所示,下落说法正确的是( ) A . m 1

浙江省2020届新高考物理选考科目考试模拟题

浙江省2020届新高考物理选考科目考试模拟题(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胡克定律,提出了关于“太阳对行星的吸引力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 B. 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发现了海王星 C.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装置测得万有引力常量,“称量了地球的重量” D. 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答案】C 【解析】 【详解】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胡克定律,提出了关于“太阳对行星的吸引力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选项A正确;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发现了海王星,选项B正确;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测得万有引力常量,“称量了地球的重量”,选项C错误;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选项D正确;此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C. 2.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27颗是中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轨道高度约为2.15×104km,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约为 3.60×104 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于7.9 km/s B. 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于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 C. 静止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大于中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 D. 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中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答案】C 【解析】 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近地面飞行时的速度,由于中轨道卫星的半径大于地球半径,故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7.9km/s,故A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解得:,静止轨道卫星轨道半径大于中轨道卫星轨道半径,所以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

2021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仿真模拟试卷05(解析版)

2021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物理仿真模拟试题05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5.本卷中涉及数值计算的,重力加速度g均取10 m/s2。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以下物理量和单位,属于标量且单位正确的是() A. 力、N B. 电量、A C. 磁通量、Wb D. 自感系数、T 【答案】C 【解析】 A.力是矢量,单位是N,A错误; B.电量是标量,单位是C,B错误; C.磁通量是标量,单位是Wb,C正确; D.自感系数是标量,单位是H,D错误; 故选C 2.体A静止于固定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就是物体A所受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 B. 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物体A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物体A所受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和斜面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解析】 A.压力和重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应该说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A所受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选项A错误; B.物体A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选项B正确; C.物体A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C错误; D.物体A所受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和斜面所受的摩擦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可能是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B。 3.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零,它的速度也一定为零 C.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越小,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小 D. 加速度的大小是表示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率的大小 【答案】D 【解析】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只要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就会增大,匀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等于零,但速度不为零,D对 4.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核27 13Al,产生了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素X:α+27 13 Al→n+X, X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为() A. 15和28 B. 15和30 C. 16和30 D. 17和31 【答案】B 【解析】 设X的质量数为M,电荷数为A,根据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知 4271M +=+ 2130A +=+ 解得 M=30,A=15 故其原子序数为15,质量数为30,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5.跳台滑雪是勇敢者的运动,它是利用山势特点建造的一个特殊跳台.一运动员穿着专用滑雪板,不带雪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模拟试题 C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物理仿真模拟试题C · 解析版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 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5.本卷中涉及数值计算的,重力加速度g 均取10 m/s 2。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电导率σ是电阻率ρ的倒数,即σ= 1 ρ 。σ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表示正确的是 A .23 2 A s kg m ?? B .233A s kg m ?? C .223 A s kg m ?? D .3 3 A s kg m ?? 【答案】C 【解析】根据电阻定律可知:L R S ρ =,解得:RS L ρ=,则:1L RS σρ==,根据欧姆定律可知: U R I = ,联立可得:LI US σ=,根据W U q =,而W =FL ,F=ma ,q =It ,联立并根据公式对应单位的换算 可知,其单位为23 3 A s kg m ??,故C 正确。 2.假设某次海试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 时开始计时,此后“蛟 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 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0t (0t

2018年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试卷

绝密★启用前 2018年下半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物理试题 姓名:准考证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考生注意: 1.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 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内,作图时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4. 可能用到的相关公式或参数:重力加速度g均取10m/s2.。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A. 速度 B. 加速度 C. 电流 D. 电场强度 2. 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物理学家是 A. 法拉第 B. 奥斯特 C. 库仑 D. 安培 3. 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电场强度的单位,下列正确的是 A. N/C B. V/m C. kg?m/(C?s2) D. kg?m/(A?s2) 4. 一辆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在t=0到 t=40s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是 A. 0 B. 30m C. 750m D. 1200m

5. 奥运会比赛项目撑杆跳高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加速助跑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增加 B. 起跳上升过程中,杆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加 C. 起跳上升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增加 D. 越过横杆后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6. 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 点的电势低于 b 点的电势 B. a 点的场强大于b 点的场强,方向相同 C. 将一负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负功 D. 负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 点的电势能 7. 电流天平是一种测量磁场力的装置,如图所示。两相距很近的通电平行线圈Ⅰ和Ⅱ,线圈Ⅰ固定,线圈Ⅱ置于天平托盘上。当两线圈均无电流通过时,天平示数恰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天平示数为负时,两线圈电流方向相同 B. 当天平示数为正时,两线圈电流方向相同 C. 线圈Ⅰ对线圈Ⅱ的作用力大于线圈Ⅱ对线圈Ⅰ的作用力 D. 线圈Ⅰ对线圈Ⅱ的作用力与托盘对线圈Ⅱ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8. 电荷量为4×10- 6C 的小球绝缘固定在A 点,质量为0.2kg 、电荷量为-5×10- 6C 的小球用绝 缘细线悬挂,静止于B 点。A 、B 间距离为30cm ,AB 连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静电力常量为9.0×109N?m 2/C 2,小球可视为点电荷。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9. 一质量为2.0×103kg 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路面对轮胎的径向最大静摩擦力为1.4×104N ,当汽车经过半径为80m 的弯道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汽车转弯时所受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B. 汽车转弯的速度为20m/s 时所需的向心力为1.4×104N C. 汽车转弯的速度为20m/s 时汽车会发生侧滑 D. 汽车能安全转弯的向心加速度不超过7.0m/s 2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9题图

浙江省新高考选考物理模拟试卷PDF.pdf

2019年浙江省新高考选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胡克定律,提出了关于“太阳对行星的吸引力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 B.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发现了海王星 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利用扭秤装置测得万有引力常量,“称量了地球的重量” D.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2.(2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27颗是中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轨道高度约为2.15×104km,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约为3.60×104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于7.9km/s B.静止轨道卫星的线速度大于中轨道卫星的线速度 C.静止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大于中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 D.静止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中轨道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3.(2分)如图所示为一台非铁性物质制成的天平,天平左盘中的A是螺线管,B是铁块,螺线管未通电时天平平衡,现使螺线管通电,调节螺线管中电流的大小,使铁块B向上加速运动,在B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天平仍保持平衡 B.天平右盘下降 C.天平左盘下降 D.不知道电磁铁的磁极,所以无法确定天平的升降 4.(2分)如图所示,为质量均可忽略的轻绳与轻杆组成系统,轻杆A端用铰链固定,滑轮在A点正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力均可不计),轻杆B端吊一重物G现将绳的一端拴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