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尔菲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德尔菲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德尔菲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德尔菲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德尔菲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组成专家小组。按照课题所需要的知识范围,确定专家。专家人数的多少,可根据预测课题的大小和涉及面的宽窄而定,一般不超过20人。

2.向所有专家提出所要预测的问题及有关要求,并附上有关这个问题的所有背景材料,同时请专家提出还需要什么材料。然后,由专家做书面答复。

3.各个专家根据他们所收到的材料,提出自己的预测意见,并说明自己是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并提出预测值的。

4.将各位专家第一次判断意见汇总,列成图表,进行对比,再分发给各位专家,让专家比较自己同他人的不同意见,修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也可以把各位专家的意见加以整理,或请身份更高的其他专家加以评论,然后把这些意见再分送给各位专家,以便他们参考后修改自己的意见。

5.将所有专家的修改意见收集起来,汇总,再次分发给各位专家,以便做第二次修改。逐轮收集意见并为专家反馈信息是德尔菲法的主要环节。收集意见和信息反馈一般要经过三、四轮。在向专家进行反馈的时候,只给出各种意见,但并不说明发表各种意见的专家的具体姓名。这一过程重复进行,直到每一个专家不再改变自己的意见为止。

6.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处理。

德尔菲法同常见的召集专家开会、通过集体讨论、得出一致预测意见的专家会议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德尔菲法能发挥专家会议法的优点,即(1)能充分发挥各位专家的作用,集思广益,准确性高。(2)能把各位专家意见的分歧点表达出来,取各家之长,避各家之短。同时,德尔菲法又能避免专家会议法的缺点:(1)权威人士的意见影响他人的意见;(2)有些专家碍于情面,不愿意发表与其他人不同的意见;(3)出于自尊心而不愿意修改自己原来不全面的意见。德尔菲法的主要缺点是过程比较复杂,花费时间较长。

需要我们注意两点:

1.并不是所有被预测的事件都要经过四步。可能有的事件在第二步就达到统一,而不必在第三步中出现。

2.在第四步结束后,专家对各事件的预测也不一定都达到统一。不统一也可以用中位数和上下四分点来作结论。事实上,总会有许多事件的预测结果都是不统一的。

实施程序

1.团队成员发出第一份初始调查表,收集参与者对于某一话题的观点;(注:德尔菲法中的调查表与通常的调查表有所不同,通常的调查表只向被调查者提出问题,要求回答,而德尔菲法的调查表不仅提出问题,还兼有向被调查者提供信息的责任,它是团队成员交流思想的工具。)

2.向团队成员发出第二份调查表(列有其他人意见),要求其根据几个具体标准对其他人的观点进行评估;

3.向团队成员发出第三份调查表(列有第二份调查表提供的评价结果、平均评价、所有共识),要求其修改自己原先的观点或评价;

4.总结出第四份调查表(包括所有评价、共识和遗留问题),由组织者对其综合处理。

层次分析法步骤介绍

层次分析法整个计算过程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应用AHP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明确目标;接下来分析影响目标决策的各个因素,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条理化、层次化;最后,用线将各个层次、各个因素间的关系连接起来就构成了递阶层次结构。[25] 通常,递阶层次结构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层次: 1.目标层:通过分析,明确目标就是什么,将其作为最高层的元素,必须就是唯一的, 如: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 2.准则层:即中间层,元素包含所有可能影响目标实现的准则,且会随着问题的复杂 程度增多。这时,需要详细分析各准则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就是同级关系还就是隶属关系)。如果就是隶属关系,则需要构建子准则层甚至更下一层准则。 3.措施层:即方案层。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哪些,并将其作为最底层因素。 (2)构造判断矩阵并赋值 1.构造判断矩阵:将每一个具有向下隶属关系的元素作为判断矩阵的第一个元素(位 于左上角),隶属于它的各个元素依次排列在其后的第一行与第一列。 2.填写判断矩阵: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咨询专家,将两个元素两两比较,按照重要性程 度表赋值(见下表)。 表3 重要性标度含义表 设填写后的判断矩阵为A=(a ij)n×n,判断矩阵具有如下三个性质: 1.a ii=1 2.a ji=1/a ij 3.a ij>0 (3)层次单排序与检验 1.层次单排序 利用数学方法将专家填写后的判断矩阵进行层次排序。层次单排序就是将每一个因素对于其准则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实际就就是计算权向量。计算权向量有特征根法、与法等,以下详细介绍特征根法的计算方法。 A.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

∏==n j ij i a M 1 (3、2) 式中: M i 第i 行各元素的乘积 a ij 第i 个元素与第j 个元素的关系比值

德尔菲法案例分析

德尔菲法案例分析 案例一:德尔菲法应用案列 某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兴产品,现在市场上还没有相似产品出现,因此没有历史数据可以获得。公司需要对可能的销售量做出预测,以决定产量。于是该公司 成立专家小组,并聘请业务经理、市场专家和销售人员等8位专家,预测全年可 能的销售量。8位专家提出个人判断,经过三次反馈得到结果如下表所示。 专家编 号 第一次判断第二次判断第三次判断 最低销售量最可能销 售量 最高销 售量 最低销 售量 最可能销 售量 最高销 售量 最低销售量 最可能销 售量 最高销售量 1 150 750 900 600 750 900 550 750 900 2 200 450 600 300 500 650 400 500 650 3 400 600 800 500 700 800 500 700 800 4 750 900 1500 600 750 1500 500 600 1250 5 100 200 350 220 400 500 300 500 600 6 300 500 750 300 500 750 300 600 750 7 250 300 400 250 400 500 400 500 600 8 260 300 500 350 400 600 370 410 610 平均数345 500 725 390 550 775 415 570 770 ?平均值预测: 在预测时,最终一次判断是综合前几次的反馈做出的,因此在预测时一般以最后一次判断为主。则如果按照8位专家第三次判断的平均值计算,则预测这个新产品的平均销售量为: (415+570+770)/3=585 ?加权平均预测: 将最可能销售量、最低销售量和最高销售量分别按0.50、0.20和0.30的概率加权平均,则预测平均销售量为:570*0.5+415*0.2+770*0.3=599 ?中位数预测: 用中位数计算,可将第三次判断按预测值高低排列如下: 最低销售量: 300 370 400 500 550

第四章 专家判断预测法和德尔菲预测法

考核要求 (一)、专家个人预测法 1、识记:(1)、专家判断预测法的含义:专家判断预测法是利用专家个人或集体的知识、经验和推理判断能力,对教育发展的未来作出直觉性预测的一种方法。 (2)、专家个人预测法的含义:专家个人预测法是根据专家个人知识、经验和推理判断能力,对未来教育发展作出直觉预测的一种方法。 (3)、专家个人预测法的分类:口头咨询的形式;书面的形式 (4)、口头咨询方式的分类:标准是口头咨询、非标准是口头咨询和半标准是口头咨询。2、领会:(1)、专家个人预测法的特点: (2)、选聘专家的标准:1、选聘的专家应该既是预测领域的权威,同时又必须对相关领域有非常宽广的知识面。2、选聘的专家不仅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背景和丰富的时间工作经验,而且还应该不拘泥于成规,有创新精神和超前意识。3、选聘的专家要敢于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既要具有不带成见的眼光,又要具有不惧怕舆论压力的勇气。独立、中肯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专家协商预测法 1、识记:(1)、专家协商预测法的含义:专家协商预测法是将若干名专家集中在一起,共同探讨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预测教育前景的一种方法。 (2)、专家协商预测法的目的:目的是要避免专家个人预测法可能发生的片面性错误,通过让专家们面对面的交换意见,可以及时地对他们的见解加以协调,最终得出比较一致的教育预测结论。 (3)、选聘专家比较法的含义:专家比较法是让候选的专家列出他认为最适合、次适合等一次排列的个候选专家的顺序,对于那些综合顺序靠前的专家,就可以作为我们要选聘的教育预测专家。 (4)、选聘专家成果评定法的含义:专家成果评定法是根据专家过去的预测或研究成果,来挑选合适预测专家的方法。 2、领会:专家协商预测法的特点(优缺点):能够集思广益,有可能利用不同教育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使得预测结论更加全面和准确。但是,专家发表个人意见时,极易受到权威和多数人意见的影响,而使正确的预测被忽视,同时,专家的自尊心还容易造成预测意见的分歧,使得难以形成最后一致的预测方案。 (三)、头脑风暴法 1、识记:(1)、头脑风暴法的含义:头脑风暴是利用专家的创造性思维来获取大量预测信息的一种直觉性预测方法。 (2)、直接头脑风暴法的含义:直接头脑风暴法是指让专家们直接讨论具体问题的一种会议。通过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使之意见逐步趋于一致,从而得出预测结果。 (3)、质疑头脑风暴法的含义:质疑头脑风暴法也是召开专家会议,只不过这种会议分两次召开,第一次按照直接头脑风暴的会议形式召开,通过直接讨论得出基本一致的预测意见。第二次会议则是对第一次会议提出的设想进行质疑,即挑毛病,通过挑毛病并寻求解决办法,使设想结论更加全面、正确。 (4)、头脑风暴法的优缺点: 优点:1、能平等、自由的发表意见,鼓励不成熟的预测设想,因而,能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使参加会议的专家不断涌现出新的设想。 2、通过联想思维,能够对预测问题进行连续的分析,从而预测因素的考虑比较充分,提出的预测方案可行性强。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60年代初美国兰德公司的专家们为避免集体讨论存在的屈从于权威或盲目服从多数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定性预测的情报分析方法。它以匿名的方式通过几轮函询,征求专家们的意见,预测领导小组对每一轮意见都进行汇总整理,作为参考资料再发给每个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提出新的论证,如此多次反复,专家的意见日趋于一致,最后根据专家的综合意见,从而对评价对象作出评价的一种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预测、评价方法。 确定评价达到一致性或趋同性标准的几种方法:①专家组对某一问题认同的百分比;②在几轮咨询中,各轮专家采用的问题数量;③如果以1-5分进行评分,达到3分以上的问题被接受;④如果以1-3分打分,达到1分以上而且有至少51%的专家认同的问题;⑤如果至少有一定数量的专家不赞同某一问题,则要去除此问题。 德尔菲法主要通过专家的判断解决以下一些问题:①用常用的分析方法无法解决,必须通过集体主观判断做出决策的问题;②对同一问题每个人之间的体验和见解均不同时;③由于一些原因无法召开多次会议时;④个体之间对同一问题的观点差别太大,有必要采用匿名的方式达成共识;⑤作为一个专家会议的前奏,以提高会议的效率。 一、研究步骤 1、组建预测领导小组 2、选择专家根据研究主题的专业需要和对专家的熟悉程度,精通学科业务,10年以上的专业人员,有一定名望,同时选择一些边缘学科的专家。告知咨询时间和每轮需2-4周,征得其同意。专家的数量:一般 25人,且以15-50人为宜。建立专家库。 3、形成专家函询问卷 1)问卷前言。 2)问题。第一轮专家函询问卷多是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专家半结构化访谈来形成的。第一轮问卷每一征询项后依重要程度设计四个选项(不可缺少、比较重要、可有可无、不需要),同时设计备注栏,请专家填上选择的依据和理由。

【最新文档】德尔菲法步骤word版本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德尔菲法步骤 篇一:德尔菲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德尔菲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组成专家小组。按照课题所需要的知识范围,确定专家。专家人数的多少,可根据预测课题的大小和涉及面的宽窄而定,一般不超过20人。 2.向所有专家提出所要预测的问题及有关要求,并附上有关这个问题的所有背景材料,同时请专家提出还需要什么材料。然后,由专家做书面答复。 3.各个专家根据他们所收到的材料,提出自己的预测意见,并说明自己是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并提出预测值的。 4.将各位专家第一次判断意见汇总,列成图表,进行对比,再分发给各位专家,让专家比较自己同他人的不同意见,修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也可以把各位专 家的意见加以整理,或请身份更高的其他专家加以评论,然后把这些意见再分 送给各位专家,以便他们参考后修改自己的意见。 5.将所有专家的修改意见收集起来,汇总,再次分发给各位专家,以便做第二次修改。逐轮收集意见并为专家反馈信息是德尔菲法的主要环节。收集意见和 信息反馈一般要经过三、四轮。在向专家进行反馈的时候,只给出各种意见, 但并不说明发表各种意见的专家的具体姓名。这一过程重复进行,直到每一个 专家不再改变自己的意见为止。 6.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处理。 德尔菲法同常见的召集专家开会、通过集体讨论、得出一致预测意见的专家会 议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德尔菲法能发挥专家会议法的优点,即 (1)能充分发挥各位专家的作用,集思广益,准确性高。(2)能把各位专家 意见的分歧点表达出来,取各家之长,避各家之短。同时,德尔菲法又能避免 专家会议法的缺点:(1)权威人士的意见影响他人的意见;(2)有些专家碍 于情面,不愿意发表与其他人不同的意见;(3)出于自尊心而不愿意修改自己原来不全面的意见。德尔菲法的主要缺点是过程比较复杂,花费时间较长。 需要我们注意两点: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结合一个具体例子,说明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案例分析】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决策:层次分析法问题提出 市政部门管理人员需要对修建一项市政工程项目进行决策,可选择的方案是修建通往旅游区的高速路(简称建高速路)或修建城区地铁(简称建地铁)。除了考虑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因素,即是多准则决策问题,考虑运用层次分析法解决。 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应用AHP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明确要分析决策的问题,并把它条理化、层次化,理出递阶层次结构。 AHP要求的递阶层次结构一般由以下三个层次组成: ●目标层(最高层):指问题的预定目标; ●准则层(中间层):指影响目标实现的准则; ●措施层(最低层):指促使目标实现的措施; 通过对复杂问题的分析,首先明确决策的目标,将该目标作为目标层(最高层)的元素,这个目标要求是唯一的,即目标层只有一个元素。 然后找出影响目标实现的准则,作为目标层下的准则层因素,在复杂问题中,影响目标实现的准则可能有很多,这时要详细分析各准则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即有些是主要的准则,有些是隶属于主要准则的次准则,然后根据这些关系将准则元素分成不同的层次和组,不同层次元素间一般存在隶属关系,即上一层元素由下一层元素构成并对下一层元素起支配作用,同一层元素形成若干组,同组元素性质相近,一般隶属于同一个上一层元素(受上一层元素支配),不同组元素性质不同,一般隶属于不同的上一层元素。 在关系复杂的递阶层次结构中,有时组的关系不明显,即上一层的若干元素同时对下一层的若干元素起支配作用,形成相互交叉的层次关系,但无论怎样,上下层的隶属关系应该是明显的。 最后分析为了解决决策问题(实现决策目标)、在上述准则下,有哪些最终解决方案(措施),并将它们作为措施层因素,放在递阶层次结构的最下面(最低层)。 明确各个层次的因素及其位置,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用连线连接起来,就构成了递阶层次结构。 【案例分析】市政工程项目进行决策: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在市政工程项目决策问题中,市政管理人员希望通过选择不同的市政工程项目,使综合效益最高,即决策目标是“合理建设市政工程,使综合效益最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考虑的主要准则有三个,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问题绝不这么简单。通过深入思考,决策人员认为还必须考虑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方便日常出行、方便假日出行、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城市面貌等因素(准则),从相互关系上分析,这些因素隶属于主要准则,因此放在下一层次考虑,并且分属于不同准则。 假设本问题只考虑这些准则,接下来需要明确为了实现决策目标、在上述准则下可以有哪些方案。根据题中所述,本问题有两个解决方案,即建高速路或建地铁,这两个因素作为措施层元素放在递阶层次结构的最下层。很明显,这两个方案于所有准则都相关。 将各个层次的因素按其上下关系摆放好位置,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用连线连接起来。同时,为了方便后面的定量表示,一般从上到下用A、B、C、D。。。代表不同层次,同一层次从左到右用1、2、3、4。。。代表不同因素。这样构成的递阶层次结构如下图。

德尔菲法案例

德尔菲法案例 [1]案例一:德尔菲法应用案列 某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兴产品,现在市场上还没有相似产品出现,因此没有历史数据可以获得。公司需要对可能的销售量做出预测,以决定产量。于是该公司成立专家小组,并聘请业务经理、市场专家和销售人员等8位专家,预测全年可能的销售量。8位专家提出个人判断,经过三次反馈得到结果如下表所示。专家第一次 判断第二次判断第三次判断编号 最低销最可能最高销最低销最可能最高销最低销最可能最高销售量销售量 售量售量销售量售量售量销售量售量 1 150 750 900 600 750 900 550 750 900 2 200 450 600 300 500 650 400 500 650 3 400 600 800 500 700 800 500 700 800 4 750 900 1500 600 750 1500 500 600 1250 5 100 200 350 220 400 500 300 500 600 6 300 500 750 300 500 750 300 600 750 7 250 300 400 250 400 500 400 500 600 8 260 300 500 350 400 600 370 410 610 平均数 345 500 725 390 550 775 415 570 770 , , , 平均值预测: 在预测时,最终一次判断是综合前几次的反馈做出的,因此在预测时一般以最后一次判断为主。则如果按照8位专家第三次判断的平均值计算,则预测这个新产品的平均销售量为:(415+570+770)/3=585 , 加权平均预测: 将最可能销售量、最低销售量和最高销售量分别按0.50、0.20和0.30的概率加权平均,则预测平均销售量为:570*0.5+415*0.2+770*0.3=599

德尔菲法#(精选.)

一、德尔菲法的概念 德尔菲法是60年代初美国兰德公司的专家们为避免集体讨论存在的屈从于权威或盲目服从多数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定性预测的情报分析方法。它以匿名的方式通过几轮函询,征求专家们的意见,预测领导小组对每一轮意见都进行汇总整理,作为参考资料再发给每个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提出新的论证,如此多次反复,专家的意见日趋于一致,最后根据专家的综合意见,从而对评价对象作出评价的一种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预测、评价方法。 确定评价达到一致性或趋同性标准的几种方法:①专家组对某一问题认同的百分比;②在几轮咨询中,各轮专家采用的问题数量;③如果以1-5分进行评分,达到3分以上的问题被接受;④如果以1-3分打分,达到1分以上而且有至少51%的专家认同的问题;⑤如果至少有一定数量的专家不赞同某一问题,则要去除此问题。 德尔菲法主要通过专家的判断解决以下一些问题:①用常用的分析方法无法解决,必须通过集体主观判断做出决策的问题;②对同一问题每个人之间的体验和见解均不同时;③由于一些原因无法召开多次会议时;④个体之间对同一问题的观点差别太大,有必要采用匿名的方式达成共识;⑤作为一个专家会议的前奏,以提高会议的效率。 二、研究步骤 1、组建预测领导小组 2、选择专家根据研究主题的专业需要和对专家的熟悉程度,精通学科业务,10年以上的专业人员,有一定名望,同时选择一些边缘学科的专家。告知咨询时间和每轮需2-4周,征得其同意。专家的数量:一般 25人,且以15-50人为宜。建立专家库。 3、形成专家函询问卷 1)问卷前言。 2)问题。第一轮专家函询问卷多是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专家半结构化访谈来形成的。第一轮问卷每一征询项后依重要程度设计四个选项(不可缺少、比较重要、可有可无、不需要),同时设计备注栏,请专家填上选择的依据和理由。 4、专家函询的经典四轮 第一轮:寄发给专家的征询表不带任何条框,只针对研究主题提出问题,由参加的专家不收任何干扰,发挥专家的自由联想优势,提供评估或预测事件的项目。第二轮:由领导小组对专家填写寄回的咨询表进行编写汇总整理,合并同类事件,排除次要事件,并作为第二轮征询表寄发给每位专家。要求专家对第二轮的征询表中所列的各个问题作出评价,评价的形式可以根据重要程度赋分或是赋予等级,并标明理由。 第三轮:根据第二轮修改后的专家征询表,专家再一次进行判断并进一步提出修改意见,并充分陈述理由。 第四轮:在第三轮的基础上,专家们再次进行判断和论证,或仍保留第三轮的意见,直到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问卷的轮回即可结束。 5、结果统计分析处理 1)描述性分析:对专家的性别、年龄、职务、专业、从事专业年限等进行分析,便于说明评估专家水平与结果可信和可靠程度的联系。 2)专家的积极系数:以专家征询表的回收率来表示。 3)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多以均数、满分频率、等级总和、选择率来表示。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教学提纲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 骤

8.3.2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一、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运用AHP进行系统分析,首先要将所包含的因素分组,每一组作为一个层次,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层次分析的结构模型。这些层次大体上可分为3类 1、最高层:在这一层次中只有一个元素,一般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因此又称目标层; 2、中间层:这一层次包括了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它可由若干个层次组成,包括所需要考虑的准则,子准则,因此又称为准则层; 3、最底层:表示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因此又称为措施层或方案层。 层次分析结构中各项称为此结构模型中的元素,这里要注意,层次之间的支配关系不一定是完全的,即可以有元素(非底层元素)并不支配下一层次的所有元素而只支配其中部分元素。这种自上而下的支配关系所形成的层次结构,我们称之为递阶层次结构。 递阶层次结构中的层次数与问题的复杂程度及分析的详尽程度有关,一般可不受限制。为了避免由于支配的元素过多而给两两比较判断带来困难,每层次中各元素所支配的元素一般地不要超过9个,若多于9个时,可将该层次再划分为若干子层。 例如,大学毕业的选择问题,毕业生需要从收入、社会地位及发展机会方面考虑是否留校工作、读研究生、到某公司或当公务员,这些关系可以将其划分为如图8.1所示的层次结构模型。 图8.1 再如,国家综合实力比较的层次结构模型如图6 .2: 图6 .2 图中,最高层表示解决问题的目的,即应用AHP所要达到的目标;中间层表示采用某种措施和政策来实现预定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一般又分为策略层、约束层、准则层等;最低层表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政策(即方案)。 然后,用连线表明上一层因素与下一层的联系。如果某个因素与下一层所有因素均有联系,那么称这个因素与下一层存在完全层次关系。有时存在不完全层次关系,即某个因素只与下一层次的部分因素有联系。层次之间可以建立子层次。子层次从属于主层次的某个因素。它的因素与下一层次的因素有联系,但不形成独立层次,层次结构模型往往有结构模型表示。 二、构造判断矩阵

德尔菲法Excel上机指导

1.1 德尔菲法实验 1.1.1 理论知识准备 德尔菲(Delphi )是在专家个人判断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直观的预测方法。目前,德尔菲法已经运用在规划和决策中,并具有较高的声望,是一种重要的规划决策工具。 德尔菲法与专家会议法相比有三个特点,即匿名性、反馈性和预测结果的统计特性。匿名性就是采用匿名函询的方式征求意见,以就消除对专家判断的客观性有影响的一些不良因素。反馈性就是要进行几轮专家意见征询,并把上一轮的结果反馈到下一轮的预测中去,以便专家们可以参考有价值的意见从而提出更好的意见。预测结果的统计特性是指德尔菲法采用统计方法对专家意见进行处理,从而得到定量的表达,使得专家意见逐渐趋于一致。 德尔菲法预测步骤如下: (1) 确定预测主题,归纳预测事件 预测主题就是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个主题包括若干个事件。事件是用来说明主题的重要指标。确定预测主题和归纳预测事件是德尔菲法的关键一步。 (2) 选择专家 德尔菲法要求专家对预测主题相当了解,对预测问题的研究非常深入,所选择专家来源广泛,一般是本企业、本部门的专家和有业务联系、关系密切的外部专家以及在社会上有影响的知名人士。专家人数恰当,通常视预测主题规模而定。专家人数太少,缺乏代表性,太多又难于组织。一般情况下,专家小组人数以10~50人为宜。对重大问题的预测,专家小组的人数可扩大到l00人左右。 (3) 预测过程 经典德尔菲法的预测过程一般分为四轮。第一轮确定预测事件,要求各个专家根据所要预测的主题提出预测事件,并用准确的术语列出“预测事件一览表”。第二轮初次预测,将“预测事件一览表”发给各个专家,要求他们对各个事件做出评价,提出相应的预测,并附上理由。有必要还可以提出需要的补充资料,使预测更加准确。第三轮修改预测,专家根据预测领导小组所反馈的第二轮预测结果和补充资料,再一次进行预测,并像第二轮预测一样附上理由。第四轮最后预测,专家再次根据反馈结果做出最后的预测,并根据领导小组的要求,做出或不做出新的论证。 在实际运用中,预测的轮数依照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大多数专家不再修改自己的意见,这表明专家们的意见基本趋于一致,这种情况下才能结束预测。 (4) 确定预测值,做出预测结论 最后对专家应答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和处理,这是德尔菲法最重要的阶段,常采用中位数法,即上、下四分点之间的距离越小,说明专家们的意见越集中,用中位数代表的预测结果的可信程度越高。 首先,把专家们的意见(即对某个问题的不同方案所给出的得分)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若有n 个专家,n 个(包括重复的)答数排列如下:n x x x ≤?≤≤21,若中位数及上、下四分点分别用下上中,,x x x 表示,则 ???=++=++k n x x k n x x k k k 2,2/)(12,11=中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8.3.2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一、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运用AHP进行系统分析,首先要将所包含的因素分组,每一组作为一个层次,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层次分析的结构模型。这些层次大体上可分为3类 1、最高层:在这一层次中只有一个元素,一般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因此又称目标层; 2、中间层:这一层次包括了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它可由若干个层次组成,包括所需要考虑的准则,子准则,因此又称为准则层; 3、最底层:表示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因此又称为措施层或方案层。 层次分析结构中各项称为此结构模型中的元素,这里要注意,层次之间的支配关系不一定是完全的,即可以有元素(非底层元素)并不支配下一层次的所有元素而只支配其中部分元素。这种自上而下的支配关系所形成的层次结构,我们称之为递阶层次结构。 递阶层次结构中的层次数与问题的复杂程度及分析的详尽程度有关,一般可不受限制。为了避免由于支配的元素过多而给两两比较判断带来困难,每层次中各元素所支配的元素一般地不要超过9个,若多于9个时,可将该层次再划分为若干子层。 例如,大学毕业的选择问题,毕业生需要从收入、社会地位及发展机会方面考虑是否留校工作、读研究生、到某公司或当公务员,这些关系可以将其划分为如图8.1所示的层次结构模型。 图8.1 再如,国家综合实力比较的层次结构模型如图6 .2: 图6 .2 图中,最高层表示解决问题的目的,即应用AHP所要达到的目标;中间层表示采用某种措施和政策来实现预定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一般又分为策略层、约束层、准则层等;最低层表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政策(即方案)。 然后,用连线表明上一层因素与下一层的联系。如果某个因素与下一层所有因素均有联系,那么称这个因素与下一层存在完全层次关系。有时存在不完全层次关系,即某个因素只与下一层次的部分因素有联系。层次之间可以建立子层次。子层次从属于主层次的某个因素。它的因素与下一层次的因素有联系,但不形成独立层次,层次结构模型往往有结构模型表示。 二、构造判断矩阵 任何系统分析都以一定的信息为基础。AHP的信息基础主要是人们对每一层次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的判断,这些判断用数值表示出来,写成矩阵形式就是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AHP工作的出发点,构造判断矩阵是AHP的关键一步。 当上、下层之间关系被确定之后,需确定与上层某元素(目标A或某个准则Z)相联系的下层各元素在上层元素Z之中所占的比重。 假定A层中因素Ak与下一层次中因素B1,B2,…,Bn有联系,则我们构造的判断矩阵如表8.16所示。 Ak B1 B2 …Bn

德尔菲法步骤和头脑风暴

德尔菲法步骤: (1)组成专家小组。按照课题所需要的知识范围,确定专家。专家人数的多少,可根据预测课题的大小和涉及面的宽窄而定,一般不超过20人。 (2)向所有专家提出所要预测的问题及有关要求,并附上有关这个问题的所有背景材料,同时请专家提出还需要什么材料。然后,由专家做书面答复。 (3)各个专家根据他们所收到的材料,提出自己的预测意见,并说明自己是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并提出预测值的。 (4)将各位专家第一次判断意见汇总,列成图表,进行对比,再分发给各位专家,让专家比较自己同他人的不同意见,修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也可以把各位专家的意见加以整理,或请身份更高的其他专家加以评论,然后把这些意见再分送给各位专家,以便他们参考后修改自己的意见。 (5)将所有专家的修改意见收集起来,汇总,再次分发给各位专家,以便做第二次修改。逐轮收集意见并为专家反馈信息是德尔菲法的主要环节。收集意见和信息反馈一般要经过三、四轮。在向专家进行反馈的时候,只给出各种意见,但并不说明发表各种意见的专家的具体姓名。这一过程重复进行,直到每一个专家不再改变自己的意见为止。 (6)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处理。 如某书刊经销商采用德尔非法对某一专著销售量进行预测。该经销商首先选择若干书店经理、书评家、读者、编审、销售代表和海外公司经理组成专家小组。将该专著和一些相应的背景材料发给各位专家,要求大家给出该专著最低销售量、最可能销售量和最高销售量三个数字,同时说明自己作出判断的主要理由。将专家们的意见收集起来,归纳整理后返回给各位专家,然后要求专家们参考他人的意见对自己的预测重新考虑。专家们完成第一次预测并得到第一次预测的汇总结果以后,除书店经理B外,其他专家在第二次预测中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正。重复进行,在第三次预测中,大多数专家又一次修改了自己的看法。第四次预测时,所有专家都不再修改自己的意见。因此,专家意见收集过程在第四次以后停止。最终预测结果为最低销售量26万册,最高销售量60万册,最可能销售量46万册。 德尔菲法作为一种主观、定性的方法,不仅可以用于预测领域,而且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具体指标的确定过程。 头脑风暴法步骤: 会议实施步骤 组织形式 参加人数一般为5~10人(课堂教学也可以班为单位),最好由不同专业或不同岗位者组成; 会议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 设主持人一名,主持人只主持会议,对设想不作评论。设记录员1~2人,要求认真将与会者每一设想不论好坏都完整地记录下来。 会议实施步骤

德尔菲法

第十五章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称专家规定程序调查法.它是以古希腊城市德尔菲(Delphi)命名。主要是由调查者拟定调查表,按照既定程序,以函件的方式分别向专家组成员征询调查,专家组成员又以匿名的方式交流意见,经过几次的征询和反馈,专家组成员的意见将会逐步趋于集中,最后获得具有很高的准确率的集体判断结果。 第一节德尔菲法的含义 一、德尔菲法的含义 德尔菲法,又称专家规定程序调查法。它是由美国兰德公司1964年开发并逐渐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之所以以古希腊城市Delphi命名是具有集众人智慧的意思。 二、德尔菲法的基本原理 该方法的主要是由调查者拟定调查表,按照既定程序,以函件的方式分别向专家组成员进行征询;而专家组成员又以匿名的方式(函件)提交意见。经过几次反复征询和反馈,专家组成员的意见逐步趋于集中,最后获得具有很高准确率的集体判断结果。 第二节德尔菲法的特征 一、匿名性 因为采用这种方法时,所有专家组成员不直接见面,只通过函件交流,就可以消除权威的影响。这是该方法的主要特征。 二、反馈性 该方法需要经过三到四个轮回进行信息反馈,在每次反馈中使调查组和专家组都可以进行深入研究。使得最终结果基本能够反映专家的基本想法和对信息的认识,所以结果较为客观、可信。 第三节德尔菲法程序

?征询有关预测目标应预测的事件; ?征询对事件的预测及理由; ?征询修改后的预测及理由; ?最后一次征询专家意见。 有关德尔菲法的概念: 在运用集体讨论法时,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职位较高的人的意见或看法往往比职位较低的人的意见更受重视。更糟的是,职位较低的人经常因害怕而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观点。德尔菲法则避免了出现这些情况。 德尔菲法是由兰德(Rand)公司于本世纪50年代首创的。德尔菲法隐去了参与预测研究的更成员的身份,使每个人的重要性都相同。其操作的过程是:有组织者设计调查问卷并发放给每个与会代表,各个代表的意见经汇总后以匿名方式与新一轮问卷一起反馈给全组的每个代表。 德尔菲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选择参与的专家。专家组成员应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人。 2)通过问卷调查(或者电子邮件)从各个参与预测的专家处获得预测信息(包括对预测所假设的前提和限制)。 3)汇总调查结果,附加适当的新问题后重新发给所有专家。 4)再次汇总,提炼预测结果和条件,再次形成新问题。 5)如有必要,重复步骤4,将最终结果发给所有专家。 经过上述三轮预测,德尔菲法通常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该方法所需的时间取决于专家组成员数目、进行预测所需的工作量,以及各个专家的反馈速度。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一、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运用AHP进行系统分析,首先要将所包含的因素分组,每一组作为一个层次,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层次分析的结构模型。这些层次大体上可分为3类 1、最高层:在这一层次中只有一个元素,一般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因此又称目标层; 2、中间层:这一层次包括了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它可由若干个层次组成,包括所需要考虑的准则,子准则,因此又称为准则层; 3、最底层:表示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因此又称为措施层或方案层。 层次分析结构中各项称为此结构模型中的元素,这里要注意,层次之间的支配关系不一定是完全的,即可以有元素(非底层元素)并不支配下一层次的所有元素而只支配其中部分元素。这种自上而下的支配关系所形成的层次结构,我们称之为递阶层次结构。 递阶层次结构中的层次数与问题的复杂程度及分析的详尽程度有关,一般可不受限制。为了避免由于支配的元素过多而给两两比较判断带来困难,每层次中各元素所支配的元素一般地不要超过9个,若多于9个时,可将该层次再划分为若干子层。 例如,大学毕业的选择问题,毕业生需要从收入、社会地位及发展机会方面考虑是否留校工作、读研究生、到某公司或当公务员,这些关系可以将其划分为如图所示的层次结构模型。 : 图 再如,国家综合实力比较的层次结构模型如图6 .2: 图6 .2 图中,最高层表示解决问题的目的,即应用AHP所要达到的目标;中间层表示采用某种措施和政策来实现预定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一般又分为策略层、约束层、准则层等;最低层表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政策(即方案)。 然后,用连线表明上一层因素与下一层的联系。如果某个因素与下一层所有因素均有联系,那么称这个因素与下一层存在完全层次关系。有时存在不完全层次关系,即某个因素只与下一层次的部分因素有联系。层次之间可以建立子层次。子层次从属于主层次的某个因素。它的因素与下一层次的因素有联系,但不形成独立层次,层次结构模型往往有结构模型表示。 二、构造判断矩阵 任何系统分析都以一定的信息为基础。AHP的信息基础主要是人们对每一层次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出的判断,这些判断用数值表示出来,写成矩阵形式就是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AHP工作的出发点,构造判断矩阵是AHP的关键一步。 当上、下层之间关系被确定之后,需确定与上层某元素(目标A或某个准则Z)相联系的下层各元素在上层元素Z之中所占的比重。 : 假定A层中因素Ak与下一层次中因素B1,B2,…,Bn有联系,则我们构造的判断矩阵如表所示。 Ak B1 B2 …Bn B1 B2 b1 1 b12 b22 … 【 … b1 n

德尔菲法的预测实例

德尔菲法的预测实例 某公司开发了一种新产品,现聘请了9位专家对新产品投放市场1年的销售额进行预测。在专家作出预测前,公司将产品的样品、特点、用途、用法进行了相应的介绍,并将同类产品的价格、销售情况作为背景资料,书面发给专家参考。而后采用德尔菲法,请专家各自作出判断。经过3次反馈之后,专家意见大体接近,得出销售额预测结果如表2-10所示(单位为百万元)。 对9位专家预测结果的统计处理有以下几种方法: 1.简单平均法 8 + 11 + 15 将9位专家第3次判断的简单平均值作为预测值,则预测销售额为------- 3 =11.33(百万元)。 2.加权平均法 将第3次判断的最可能销售、最低销售和最高销售按0.5、0.2、0.3进行加权平 8×0.2+11×0.5+15×0.3 均,则预测销售额为--------------=11.6(百万元)。 0.2+0.5+0.3 3.三点估计法 三点估计法的计算公式为,将相应数值带入得 _ 15+4×11.33+8 X=--------=11.39 (万元)。 0.2+0.5+0.3

4.中位数法 根据中位数计算公式分别计算第3次判断的最低销售额、最可能销售额和最高销售额的中位数得到8、12 和15.5。按最可能销售额、最低销售额和最高销售额按 8×0.2+12×0.5+15.5×0.3 0.5、0.2、0.3进行加权平均,则预测销售额为--------------- 0.2+0.5+0.3 =12.25(万元)。 通过几种方法的测算,可以看出,该项新产品投放市场销售,1年后销售额可达到11~12万元。 德尔菲案例 1.德尔菲法预测2007年考研人数背景资料 考研相关数据 历年考研人数统计 1994年11.2万人1995年15.5万人1996年20.4万人1997年24.2万人1998年27.4万人1999年31.9万人2000年39.2万人2001年46 万人2002年62.4万人2003年79.9万人2004年94.5万人2005年117万人2006年127.12万人 2001——2005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 年份报名人数增长人数增幅录取人数报名录取比例 2005年117万22.7万24.1% ———— 2004年94.5万14.8万18.4% 33万34.92% (2.9:1) 2003年79.7万17.4万27.7% 27万33.87% (3.0:1) 2002年62.3万16.3万35.6% 19.5万31.30% (3.2:1) 2001年46万 6.8万17.3% 11.05万24.02% (4.2:1) 对2007年考研人数的预测,聘请了10位专家用德尔法进行预测,具体数据见下表: 专家编号1 2 3 4 5 6 7 8 9 10 征询次数1 2 3 第一轮130 120 128 137 124 156 134 121 110 123 第二轮136 139 129 141 124 148 135 129 125 127 第三轮136 143 130 142 138 141 135 134 131 136 从表中不难看出,专家们在发表第二轮预测意见时,大部分的专家都修改了自己的第一轮预测意见,只有编号为5的专家们坚持自己第一轮的意见。专家们发表第三轮预测意见时,只有编号为1,7的专家坚持自己第二轮的意见。经过三轮征询后,专家们预测值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在第一轮征询中,专家的最大预测值是156与最小预测值110相差46万人 在第二轮征询中,专家的最大预测值是148与最小预测值124相差24万人 在第三轮征询中,专家的最大预测值是143与最小预测值130相差13万人 用平均数法确定最终预测值:

定性预测方法(德尔菲法)a

定性预测方法(德尔菲法) 定性预测是以人的逻辑判断为主,并根据由各种途径得到的意见、信息和有关资料,综合分析当前的政治、经济、科技等形势以及预测对象的内在联系,以判断事件发展的前景,并尽量把这种判断转化为可计量的预测。定性预测法一般适应于缺乏历史统计数据的系统对象。下面仅简要介绍一种典型的定性预测方法——德尔菲方法。 德尔菲方法是美国“兰德”公司在20世纪40年代末提出的,又称专家函询调查法,是专家会议调查法的一种发展,于1964年首先用于技术预测。它以匿名方式通过几轮函询,征求专家意见。预测领导小组对每一轮的意见都进行汇总整理,作为参考资料再发给每个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提出新的论证。如此多次反复,专家意见日趋一致,结论的可靠性越来越大。这种方法曾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成为主要的预测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过人们不断改进、完善,它已成为在技术预测和社会预测方面的日常方法。 一、德尔菲方法的特点 德尔菲方法有如下的三个特点: (1)为克服专家会议易受心理因素影响的缺点,德尔菲方法采用匿名形式。应邀参加预测的专家互不了解,完全消除了心理因素的影响。专家可以参考前一轮的预测结果修改自己的意见而无需作出公开说明,当然也可坚持已见,这都无损自己的威望。 (2)德尔菲方法不同于民意测验,一般要经过四轮。在匿名情况下,为了使参加预测的专家掌握每一轮预测的汇总结果和其他专家提出意见的论证,预测领导小组对每一轮的预测结果作出统计,并将其作为反馈材料发给每个专家,供专家提出下一轮预测时参考。 (3)作定量处理是德尔菲法的一个重要特点。为了定量评价预测结果,德尔菲法采用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处理。 二、专家的选择 开展德尔菲法预测需要成立一个预测领导小组。它负责拟订预测主题,编制预测事件一览表,以及对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更重要的是负责选择专家。 因为该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对于意见和价值进行判断的作业,所以物色专家是一个关键步骤。在选择专家过程中不仅要注意选择精通专业技术、有一定声望、有学科代表性的专家,同时还需要选择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专家。 视预测问题规模,专家组一般以10人~50人为宜。人数太少,限制学科代表性,并缺乏权威,同时影响预测精度;人数太多,难于组织,对结果的处理也比较复杂。然而对于一些重大问题,专家人数也可扩到100名以上。要注意的是,因种种原因,专家可能不一定每轮都能参加,所以预选专家数要多于规定人数。 专家选定后,还可根据具体预测问题,划分从事基础研究预测和应用研究预测的小组,亦可按其它形式分组。 “兰德”公司首先采用德尔菲法就科学的突破、人口的增长、自动化技术、航天技术、战争的可能与防止、新的武器系统等6个问题进行了预测。专家组由82人组成,分6个小组活动。成员一半来自于本公司,外单位成员中包括6名欧洲专家。 三、预测问题的提出 在开展预测前,首先要根据预测任务拟定调查表。 1.制定目标—手段调查表 预测领导小组与专家一起对已掌握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预测对象的总目标和子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手段。 例如,在预测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时,总目标是:“当人类在所有活动领域内都采用计算机有效地解决问题时,计算机的技术发展趋向是什么?”其子目标可以划分为:A.解决人机联系问题;B.提高计算机智能;C.提高单台计算机效率;D.提高全国总装机效率等。达到目标的手段为:a.改善单元技术;b.改善外围设备和通讯技术;c.发展信息处理方法;d.改善编程手段;e.改善计算机结构;f.改善使用计算机的组织工作;g.改善计算机的设计方法等。 2.制定专家应答问题调查表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20210228080840)

8、3、2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 一、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运用AHP 进行系统分析,首先要将所包含的因素分组 ,每一组作为一个层次,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 造层次分析的结构模型。这些层次大体上可分为 3类 1、 最高层:在这一层次中只有一个元素 ,一般就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 ,因此又称目标层; 2、 中间层:这一层次包括了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 ,它可由若干个层次组成,包括所需要考虑的准 则,子准则,因此又称为准则层; 3、最底层:表示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 ,因此又称为措施层或方案层。 层次分析结构中各项称为此结构模型中的元素 ,这里要注意,层次之间的支配关系不一定就是完全的 ,即 可以有元素(非底层元素)并不支配下一层次的所有元素而只支配其中部分元素。这种自上而下的支配关系 所形成的层次结构,我们称之为递阶层次结构。 递阶层次结构中的层次数与问题的复杂程度及分析的详尽程度有关 ,一般可不受限制。为了避免由于支 配的元素过多而给两两比较判断带来困难 ,每层次中各元素所支配的元素一般地不要超过 9个,若多于9个 时,可将该层次再划分为若干子层。 例如,大学毕业的选择问题,毕业生需要从收入、社会地位及发展机会方面考虑就是否留校工作、读研 究生、到某公司或当公务员,这些关系可以将其划分为如图 8、1所示的层次结构模型。 图& i 再如,国家综合实力比较的层次结构模型如图 6、2: 图6、2 图中,最高层表示解决问题的目的,即应用AHP 所要达到的目标;中间层表示采用某种措施与政策来实 现预 定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 ,一般又分为策略层、约束层、准则层等;最低层表示解决问题的措施或政策 (即 方案 )。 然后,用连线表明上一层因素与下一层的联系。如果某个因素与下一层所有因素均有联系 ,那么称这个 因素与下一层存在完全层次关系。有时存在不完全层次关系 ,即某个因素只与下一层次的部分因素有联系。 层次之间可以建立子层次。 子层次从属于主层次的某个因素。 它的因素与下一层次的因素有联系 ,但不形成 独立层次,层次结构模型往往有结构模型表示。 二、构造判断矩阵 任何系统分析都以一定的信息为基础。 AHP 的信息基础主要就是人们对每一层次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给出的判断,这些判断用数值表示出来,写成矩阵形式就就是判断矩阵。判断矩阵就是 AHP 工作的出发点, 构造判断矩阵就是 AHP 的关键一步。 当上、下层之间关系被确定之后 ,需确定与上层某元素(目标A 或某个准则Z )相联系的下层各元素在上 层元素Z 之中所占的比重。 假定A 层中因素Ak 与下一层次中因素 B1,B2,…,Bn 有联系,则我们构造的判断矩阵如表 8、16所示。 表8、16 伏学生业隹进择] Ml IE 賦工时|1衣亦究儿] Ffen [祸赫币彳陶方克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