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中华医学会杂志社$69:7)4!2:7’:$!-&(/关键词""随机对照试验"标准"论文写作"医学期刊""科学地报告随机对照试验%#7,8&:)P"82&,.#&44"8.#)74-$H%I-&$不仅有利于读者$也有利于编辑和审稿人" />
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报告随机对照试验_报告试验的强化标准简介

如何报告随机对照试验_报告试验的强化标准简介

如何报告随机对照试验_报告试验的强化标准简介
如何报告随机对照试验_报告试验的强化标准简介

!标准化规范化!

如何报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试验的强化标准简介

汪谋岳

收稿日期!>??>9?X 9?B

修回日期!>??>9?@9?X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部$A ??B A ?"北京市东四西大街W >号中华医学会杂志社$69:7)4!2:7’:$

!-&(/<2&:摘"要""报告试验的强化标准!%S V N S H I "为如何科学地报告随机对照试验提供了依据#为了让国内同道对该标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其主要内容做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随机对照试验"标准"论文写作"医学期刊""科学地报告随机对照试验%

#7,8&:)P "82&,.#&44"8.#)74-$H %I -&$不仅有利于读者$也有利于编辑和审稿人更好地了解研究的设计’实施’分析等情况(为探求一种报告试验的科学方法$报告试验的标准%N .7,87#8-&0H "=&#.),*I #)74-$N S H I &小组的专家们于A @@C 年A ?月提出了一种新

的结构式报告方法$规定报告试验时应包括>W 项内容)A *

(

A @@W 年C 月另外一个小组+++F -)4&:7#工作组%F -)4&:7#

R &#O ),*]#&/=

&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

(A @@^年@月$两个小组的专家聚到一起讨论$会后提出了报告试验的强化标准%%&,-&4)87."8N .7,87#8-&0H "=&#.),*I

#)74-$%S V N S H I &$并发布了一个声明+++%S V N S H I-.7.":",.)C *

(

%S V N S H I 自问世以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医药卫生期刊

)W "B *

和编辑学组织包括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

%+%K !6&)D *

’科学编辑委员会%%N 6&’世界医学编辑学会%RFK 6&的支持(该声明的内容于>???年做了修订$现包括一个含有>>个项目的核对表%2("2O 4)-.&和一个流程图%04&’8)7*#7:&(为让国内同道了解修改过的%S V N S H I 声明

)@*

的主要内容$现择要介绍如下(

A "文题和摘要部分

为了让检索工具快速辨别研究是否是随机对照试验$论文的文题应该有,随机-’,随机分配-等字眼(摘要中也应该有,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治疗是随机的-等描述$而且最好用结构式摘要(

>"引言部分

在引言部分$应介绍研究的背景知识和试验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可以是说明性的%如评价一种药物对肾功能的潜在影响&$也可以是实用性的%如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作者应报告试验中主动干预的有益证据$对研究的干预措施如何发挥功效做出必要的解释$特别是对此知之甚少

或以前没有相关研究时更应如此(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研究风险$应在引言部分说明进行一项新试验的必要性(最好列出针对先前类似试验的系统综述%-$

-.":7.)2#"G )"’&作为参考$或注明还没有类似试验(在引言的第一部分$应说明研究的缘由(说明问题的本质’涉及面和严重性$不仅为研究提供了背景知识$也是从事该项研究的有力证据(还应简要说明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目的(

C "方法部分

C

每一个随机对照试验针对的是某一特定人群(因此$在方法部分应明确交代选例标准和剔除标准(典型的选例标准内容包括受试者的年龄’性别和临床诊断等(说明剔除标准是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性(

不同的卫生保健机构基本情况不同$另外气候’经济’地理’社会和文化环境等也影响研究的外部有效性%"J ."#,74G 74)8).$&(因此$作者还需描述研究的环境和地点$包括国家’城市和直接的环境%如社区’医院等&$特别是要交代研究是在一个还是在多个中心%多中心试验$:/4.)2",."#.#)74-&进行的$以便让读者判断该试验结果是否与自己所处的环境有关(

C <>"准确描述每组的干预措施以及实施的时间和方法

作者应明确说明每组实施的干预措施$

包括对照组的干预措施(也应报告安慰剂的特征和使用安慰剂时采用的伪装手段$以及是谁实施了干预措施(作者还应详细报告实施干预措施的具体时间和持续时间$特别是实施多种干预措施时更应如此(

C

试验的目的反映的是试验需要解决的问题(目的常与某种治疗或预防干预措施的效果有关(假设是提前预定的$

+

>>>+(..=%&&P *O ;L O $;<=

"#)&8)274-<,".<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C $A W !>"万方数据

用于帮助达到研究目的!二者在文中都应明确交代!

C

""主要结果"=#):7#$&/.2&:"#是预定的最重要的结果$常决定样本量的大小!一些试验可能会有一个以上的主要结果$但不宜提倡$因分析的多样性":/4.)=4)2).$#可影响结果的解释!研究感兴趣的其他结果为次要结果"-"2&,87#$ &/.2&:"#$常为干预的非预期结果!无论是主要结果还是次要结果$文中都应明确并详细说明!

文中还应详细说明主要和次要结果是如何测量的$以及是否采用了特别手段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如人员的培训等!

C<^"说明确定样本量的方法和期间分析以及停止研究的准则

""出于科学和伦理原因$以及临床和统计学的需要$样本量的大小需要认真考虑!如果统计学上有显著性%临床上有重要差异的话$确定的样本量最好能足以反映这种差异!影响样本量大小的因素如下&"A#各组的预期结果’">#-"+型#错误水平’"C#统计学效能或."++型#错误水平’"W#连续性结果指标测量方法的标准差!

文中应说明确定样本量的方法$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实际的样本量与原先确定的不同$应说明原因!

许多试验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募集受试者!如果干预措施效果很好或者很差$出于伦理方面考虑$应提前终止研究!文中应交代期间分析"),."#):7,74$-)-#情况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停止试验!

C

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受试者应该是被随机分组的!作者在文中仅简单地说是(随机)%(随机分配)是不够的$应详细交代随机分组的方法$如随机表法%电脑数字生成法等!有时为获取新方法的更多经验$或降低试验成本$不同受试组的人数会不同$此时应交代随机化比率$如按>k A 选例等!如果是有限制的随机化"#"-.#)2."8#7,8&:)P7.)&,#$应说明具体方法$如分层法"-.#7.)0)27.)&,#%最小化法":),):)P7.)&,#等!

C

""实施随机分配顺序的方法很重要$试验前最好是隐蔽的!隐蔽分组方法可以避免事先知道分组情况$从而影响试验结果!应该在不知道分配顺序的情况下决定选例的取舍$以及获取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文中应说明有关方法和程序! C

""盲法对防止对照试验的偏倚非常重要!因此$应说明对受试者%实施干预和评价结果者是否采用盲法$并对盲法是否成功进行评价!如果盲法因故受到干扰$或者盲法因故失败"如安慰剂和干预措施在外观上相同#$作者应如实报告! C

应报告用于比较组间主要结果的统计学方法$一般用可信区间"如@^[可信区间#评估效应大小$用)值反映统计学差异!最好列出实际的)值"如)b?

W"结果部分

W

""应报告随机分配到每组的受试者数量$以及接受治疗%完成研究和参加主要结果分析的受试者数量!研究中如有受试者未按要求接受治疗%失访或分析时被剔除$应交代原因等具体情况!

应报告所有异于计划的情况$如干预措施%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的改变等!这些变化的实质和原因也应报告!

W<>"明确募集和随访受试者的时间

应报告募集受试者的起止时间$以及对受试者进行随访的起止时间!如果试验因期间分析结果而终止$也应报告$因为提前终止试验会导致计划的和实际的样本数产生偏差$更易于过高评估治疗效果!

W

尽管试验选例标准决定了适合试验的人选$但交代实际募集的受试者的特征非常重要$既便于读者对组间的均衡性进行比较$又有利于读者判断研究结果所适用的患者对象! W

""每组的受试者数量是影响试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分析的结果指标不同$受试者数量可能有异$文中应报告每组的受试者数量$而不只是总数$以便于读者了解分析时是否所有的受试者都包括在内!未包括所有受试者可能导致结果偏倚!一种广受推荐的处理方法是不管后来的结果如何$按原先组间分配方案分析所有受试者$此即(有意处理) "),.",.)&,9.&9.#"7.#分析法!文中应交代是否采用此法!实际上$(有意处理)分析法执行起来是很困难的$因为有时难免会有受试者因故不能完成研究!通常将对所有能分析的受试者"尽管有中途退组而不能进入分析者#进行分析的方法$亦称(有意处理)分析法!

W<^"总结每组的结果!并评估效应大小和精确度

应报告每组的总的结果$如有或没有某事件的比例%测

*

C

>

>

*

(..=!""P*O;L O$;<="#)&8)274-<,".<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C#A W$>%万方数据

量的均数和标准差等!对二分结果"3),7#$&/.2&:"-#而言$效应指标可以是危险比%相对危险度"#"47.)G "#)-O #&’对连续资料来讲$效应可以用均数的差异表示’生存时间资料可以用生存时间的差异或危险比表示!评估效应大小的精确度应以可信区间表示$如@^[可信区间"@^[%+#!特别是当统计学差异没有显著性时$有时可信区间可以提示不能排除重要的临床差异!仅报告)值是不够的!应报告所有计划中的主要和次要终点"",8=&),.-#指标结果$而不只是有统计学差异的结果!

W

分析的多样性会导致假阳性结果!应指出哪些分析是预定的!如果进行了亚组分析$应报告分析了哪些亚组及分析的原因!选择性报告亚组分析结果会导致偏倚!应报告对交互作用"),."#72.)&,#的评估结果$而不只是)值!这些建议同样适于对基线资料进行调整"78;/-.:",.#的分析!如果做了调整$应报告未调整和调整后的分析结果!W

许多干预措施会产生不良的效应!读者需要知道干预措施的有益和有害效应$以便对干预措施有客观的了解!作者应该报告每个干预组的不良事件"78G "#-""G ",.-#或副反应"-)8""00"2.-

#$如果终止治疗应报告原因!^"讨论部分

^

应对结果进行客观解释$

既要讨论研究结果的正面作用$也要分析研究的局限性!在讨论研究的局限性时$应分析研究的任何不严密"):=#"2)-)&,#之处!不严密可以由几方面因素引起$包括主要结果指标的测量或诊断!如将适于成人的量表用于儿童$使用仪器的工作人员未经过培训等$均可导致结果的不准确$在讨论部分应予说明!作者应清楚统计学显著性与临床重要性的差别!不论)值如何$可信区间有助于了解试验结果是否与临床重要性一致!研究和结果的多样性由多个干预措施(多个时点(亚组分析等引起$此时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可能由机会"2(7,2"#引起$应予分析!^<>"讨论试验发现的可推广性

可推广性"*","#74)P 73)4).$#亦称外部有效性或适用性"7==4)273)4).$#$是反映研究结果适于其他环境的程度!内部有效性"),."#,74G 74)8).$#是外部有效性的前提$有缺陷的研究结果是很难外延的!研究的可推广性与研究入选病例的特征(试验环境(治疗和结果评估方法有关!因此$提供充分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如选例标准(试验环境和地点(分组方法(干预措施等!研究结果能否延伸到与入选病例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不同的病例?研究结果是否适于同类药物的不同药物?研究结果是否适于不同剂量(不同用药时间(不同用药途径?研究结果在初级(二级和三级保健水平是否

一样?诸多此类问题应予讨论!

^

对结果进行系统讨论不论统计学结果(

效应大小或精确度如何$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都是很重要的!读者会想知道研究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研究结果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将现有的同类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系统分析!这些信息有利于读者了解研究是否与其他同类研究有相似之处$也有利于读者了解不同研究中受试人群的相似程度!讨论应该尽可能系统$而不是仅限于引用支持现有试验结果的研究!

X "结语

随机对照试验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试验方法$其证据等级

仅排在系统综述和汇总分析":".77,74$

-)-#之后%A ?&

!虽然国内也有一些书籍谈到如何撰写论文$但国内对如何报告随机对照试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S V N S H I 声明为国内研究人员和编辑人员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因受篇幅所限$文中仅择要报告了%S V N S H I 声明的主要内容$希望对对此声明感兴趣的同道有所帮助!参考文献

A "I ("N .7,87#8-&0H "=&#.),*I #)74-]#&/=

&-740&#-.#/2./#"8#"=&#.),*&0#7,8&:)P "82&,.#&44"8.#)74-<;0<0$A @@W $>B >)A @>X "A @C A

>"R &#O ),*]#&/=&,H "2&::",87.)&,-0&#H "=&#.),*&

0%4),)274I #)74-),.("5)&:"8)274Z )."#7./#"<%7440&::",.-&,7=#&=&-74.&):=#&G "#"=&#.),*&024),)274.#)74-),.("3)&:"8)2744)."#7./#")7=&-).)&,=7="#<0’’=’3!&’A )D @W "D @^

C "5"**%5$%(&Kd $67-.’&&8N $".74<+:=#&G ),*.("L /74).$&

0#"=&#.),*&0#7,8&:)P "82&,.#&44"8.#)74-).("%S V N S H I -.7.":",.<;0<0$A @@X $>B X )X C B "X C @

W "E #"":7,.4"V $K 7-&,!K $Q 7),"-F $!3%,<%S V N S H I )7,

):=&#.7,.-."=.

&’7#8"G )8",2"937-"8("74.(27#"<0’’=’3!&’X )D A "D C

^"F 4.:7,\]<5".."##"=&#.),*&

0#7,8&:)P "82&,.#&44"8.#)74-).("%S V N S H I-.7.":",.<><;$A @@X $C A C )^B ?"^B A

X "N 2(/4Pd E

.#)74-7,8.("%S V N S H I #"=&#.),**/)8"4),"-<0’’8!*&5,$A @@B $W A )^X @"^B C

B "Q /-.&,1$Q &"$!

<%KF !",8&#-"-.("%S V N S H I-.7.":",.B B "A >B @

D "\7G )8&00

E

!&/#,7468).&#-<0’’=’3!&’???$A C C )>>@">C A @"’’’<2&,-&#.9-.7.":",.<&#*

A ?"]#"",(74*(I

-"8"2)8),*’(7..("=7="#)-73&/.#<姜永茂译<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A @@@$>)W W "W D

*

W >>*(..=!""P *O ;L O $;<=

"#)&8)274-<,".<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C #A W $>%万方数据

如何报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试验的强化标准简介

作者:汪谋岳

作者单位:《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部,100710

刊名: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ERIODICAL

年,卷(期):2003,14(2)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10条)

1.查看详情

2.Davidoff F New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 2000

3.Greenhalgh T;姜永茂How to read a paper. Getting your bearings(deciding what the paper is about) 1999

4.Huston P;Hoey J CMAJ endorses the CONSORT statement 1996

5.Schulz KF The quest for unbiased research: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and the CONSORT reporting guidelines[外文期刊] 1997

6.Altman DG Better reporting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the CONSORT statement[外文期刊]

1996(7057)

7.Freemantle N;Mason JM;Haines A CONSORT: an important step toward evidence-based health care 1997

8.Begg CB;Cho MK;Eastwood S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eporting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the CONSORT statement

9.Working Group on Recommendations for Reporting of Clinical Trials in the Biomedical Literature

Call for comments on a proposal to improve reporting of clinical trials in the biomedical literature:

a position paper 1994

10.The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 Group A proposal for structured reporting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外文期刊] 1994

引证文献(1条)

1.赵歆.何书金.姚鲁烽科技论文评审体系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6(z1)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c41388331.html,/Periodical_zgkjqkyj200302040.aspx

标准击实试验

标准击实试验 T0131-93 一.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小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5mm的土,大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38mm 的土。 二.仪器设备 1.标准击实仪:轻、重型试验方法和设备的主要参数见表 1-4 击实试验方法种类表1-4 3.天平:感量0.01g。 4.台秤:称量10kg,感量5g。 5.圆孔筛:孔径38mm、25mm、19mm和5mm各1个。 6.拌和工具:浅盘、土铲。 7.其它:喷水设备、橡皮榔头、盛土盘、量筒、推土器、铝盒、修土刀、平直尺等。 三.试样 本试验可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准备试样, 试料用量表 1.干土法(土样重复使用)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土或在500C下烘干的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圆木棍碾散,然后过不同孔径的筛。对于小试筒,按四分法取筛土样约3kg;对于大试筒,同样按四分法取样约6.5kg。 估计土样风干或天然含水量,如风干含水量低于开始含水量太多时,可将土样铺在不吸水的盘上,用喷水设备均匀喷洒适当用量的水,并充分拌合,闷料一夜备用。 2.干土法(土样不重复使用)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分别加入不同水分(按2%~3%含水量递增),拌匀后闷料一夜备用。 四.试验步骤 1.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按五层法时,每次需400~5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土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1/5)。对于大试筒,先将垫块放入筒内底板上,按五层法时,每层

需试样900g (细粒土)~1100g (粗粒土) 。整平表面,并稍加压紧,然后按规定的击数进行第一层土的击实,击实时击锤应自由垂直落下,锤迹必须均匀分布于土样面,第一层击实完后,将试样表面“拉毛”,然后装入套筒,重复上述方法进行其余各土层的击实。小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5mm ;大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6mm 。 3.用修土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筒,齐筒顶细心削平试样,擦净筒外壁,称量(准确至1g )。 4.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从试样中心处取样测其含水量,计算至0.1%。 5.对于干土法(土样重复使用),将试样搓散,然后按上述方法进行洒水,拌合(但不需要闷料),每次约增加2~3%的含水量,其中两个大于和两个小于最佳含水量。 6.按上述方法进行其它含水量试样的击实试验。 五.结果整理: 1.按下式计算击实后的干密度: w d 01.01+= ρ ρ 式中:ρd —干密度,g/cm 3 ; ρ—湿密度,g/cm 3 ; w —含水量,%。 2.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 ,曲线上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如果曲线不能明显绘出峰值点,应进行补点或重做。 六.注意事项 1.击实锤应提升到规定高度,垂直自由落下。 2.注意每层装土高度的控制。 3.土样拌和应均匀 标准击实试验记录 表1-6

报告随机对照试验的CONSORT声明修订版_说明与详述_一_

Chinese J Evidence2Based Medicine,2005,Vol15(9)报告随机对照试验的CO NS O RT声明修订版: 说明与详述(一) The Revised CONS ORT St ate ment for Reporti n g Rando m i zed Tr i a ls: Expl anati on and El aborati on(1) Douglas G.Alt m an1,Kenneth F.Schulz2,David Moher3,Matthias Egger4,Frank Davidoff5, Diana Elbourne6,Peter C.G tzsch7,Thomas Lang8for the CONSORT Group 1.英国健康科学研究所医学统计学中心I CRF医学统计学组(牛津OX37LF); 2.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研究三角园国际家庭健康定量研究组(P OBox139503); 3.加拿大东安大略湖所儿童医院Thomas C.Chal m ers Cente系统评价中心(渥太华K1H8L1); 4.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MRC健康服务研究协作网(布里斯托尔B582PR); 5.美国内科医师协会《内科学年鉴》(费城P A19106); 6.英国热带医学伦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统计学单元(伦敦WC1E7HT); 7.北欧Cochrane中心(哥本哈根DK22100C);8.13849Edgewater D rive,Lake wood,OH44107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531(2005)09071203 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目前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报告质量不尽如人意。最近的方法学调查表明,不恰当的报 告及试验设计将使治疗措施的效果产生偏倚。这种系统偏差正严重损害RCT本可摒弃系统偏差的特征。RCT 中的系统偏差反映出了科学性差,而科学性差会严重影响正确的伦理标准。 科学家和编辑们共同制定了CONS ORT(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声明 以提高RCT报告质量。CONS ORT声明由清单和流程图组成,作者可用来报告RCT。许多优秀期刊和重要国际 性编辑组织已经采用CONS ORT声明。CONS ORT声明为作者提高临床试验报告质量提供指南,使得评价和解释RCT结果更方便。 此文旨在增强大家对CONS ORT声明的理解、应用和传播,并对每个清单项目的意义和原理进行了说明。很 多项目都列出优秀报告的示例,并尽可能参考相关的经验性研究,还列出几个流程图的示例。 CONS ORT声明的说明和详述文件在以下网址可找到:htt p://www.cons https://www.doczj.com/doc/c41388331.html,,这是提高随机对照 试验报告质量的有益资源。 RCT是一种广泛应用的优秀技术,但和其它事物一样有暇疵,只要是人做的观察,就有可能存在偏倚。 设计合理并执行正确的RCT为卫生保健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提供了最佳证据,但方法学缺陷使干预措施疗效夸大。设计和报告质量低下的临床研究会得出偏倚的结果,从而误导各级卫生保健决策,小到个体病人的治疗决策,大到国家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 只有作者准确、充分地报告临床试验的设计、实施和分析,读者才可能对其质量进行严格评价。RCT报告不充分,再加上低质量的方法将导致很多问题。 收稿日期:20050823 修回日期:200508311 不充分和不准确的临床试验报告 有很多文献分析过临床试验报告的不足。如1979~1980年间4个世界顶级杂志发表的67篇临床试验中,只有30%报告了结果评价是否采用盲法;1985年发表的45篇论文中,只有27%定义了主要终点指标,1990发表的37篇阴性结果的临床试验中,只有43%报告样本量计算。报告不充分而且不准确。有119篇报告声称将所有最初分配入组的研究对象纳入分析(意向性治疗分析),实际上有15(13%)篇报告分析时排除了病人而未将最初分配入组的病人纳入分析。许多评价发现,专业杂志中报告不充分的现象非常普遍,非英语杂志也有。 高质量RCT的关键在于正确的随机方法,随机可避免选择性偏倚。成功的随机方法取决于两 ? 2 1 7 ?

基础物理实验报告撰写规范及评分标准

附件2 《基础物理实验报告撰写规范及评分标准》 实验报告作为每个实验最后的总结,是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也是整个实验的完成情况、学生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的集中表现,是评定实验课成绩的最主要依据。因此为规范实验报告的写作,制定此撰写规范及评分标准。 一、撰写规范 1.撰写实验报告必须采用专用的中山大学实验报告纸或标准的A4白纸,单面书写。用A4纸时必须在四周留出2.0cm以上的边空。 2. 为了实验报告的长期保存,报告的所有内容,包括图、表、文字等都必须用钢笔、签字笔等墨水笔撰写,或者打印,不得使用铅笔和圆珠笔。 3.第一层次实验的报告必须手写完成,不得打印;第二层次、第三层次实验的报告建议打印,但也可以手写。 4.一份独立完整的实验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以使他人在不参阅其他资料的情况下能够看懂报告中的所有内容。 (1)实验编号及题目。 (2)写实验报告日期,实验者专业、年级、班级、学号、姓名,合作者(两人一套设备时同组另一名学生的姓名,一人一套设备则不需填写)姓名等信息,不得缺漏。 (3)实验目的。内容与教材一致。 (4)仪器用具。注明所有实验仪器的名称,型号,测量范围及精度。 (5)实验原理。包括实验中采用的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实验方法,相关理论等。该部分不能用“见预习报告”、“略”、“见教材第几页”等字样说明后省略不写。由于出于教学目的,教材中的实验原理部分都写得比较多,写实验报告时不能照抄教材的内容,而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精炼的语言对教材的内容加以总结和概括,有必要时可以补充一些教材上没有的内容。 (6)实验内容及步骤。包括安全注意事项。对于课本上已有详细说明的,可以写得简略一些;要求自己设计或安排实验步骤时,应写得尽可能详细。 (7)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包括详细的数据处理过程及所有的实验测量结果。计算实验结果及不确定度,作出所有的图表,探讨经验公式等。处理时应详细写出计算步骤,并按教材的具体要求计算不确定度,并注意有效数字的正确修约。如教材中没有明确指出不确定度计算的具体要求,在计算时应注明不确定度的种类。 (8)讨论及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讨论影响实验不确定度的因素及改进方法,并完成教材中的思考题等。 (9)参考文献。如实验报告中用到原始记录以外的数据,或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就必须注明其来源或参考文献。 5.物理量与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变量用斜体表示,单位、化学元素用正体表示。

标准击实实验

标准击实实验(轻击)中的击实功是怎样确定的?我真的具体的值,现要具体的计算公式。谢谢。 是不是75mgh/v ? 式中m 位击锤质量,h 为落高, g 为重力加速度,v 为筒体积。 第六章 土的击实试验 一、试验目的 在标准击实方法下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为控制路堤、土坝或填土地基等的密实度及质量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二、基本原理 击实仪法是用锤击,使土密度增大,目的是在室内利用击实仪,测定土样在一定击实功能作用下达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率(最优含水率)和此时的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借以了解土的压实特性。 目前国内常用的击实方法有两种: (1)轻型击实:适用于粒径小于5mm 的细粒土,锤底直径为51mm ,击锤质量为2.5kg ,落距为305mm ,单位体积击实功为591.6kJ /m 3;分3层夯实,每层25击。 (2)重型击实:适用于粒径不大于40mm 的土。击实筒内径为152mm ,筒高116mm ,击锤质量为4.5kg ,落距为457mm ,单位体积击实功为2682.7kJ /3 m (其他与轻型击实相同);分5层击实,每层56击。 三、仪器设备 (1)击实仪(图6-1):主要由击实筒和击锤组成。 (2)天平:称量为200g ,感量为0.01g ;称量为2kg ,感量为1g ; (3)台秤:称量为l0kg ,感量为5g ; (4)推土器; (5)筛:孔径为5mm ; (6)其它:喷水设备、碾土设备、修土刀、小量筒、盛土盘、测含 水率设备及保温设备等。 四、操作步骤 1、取一定量的代表性风干土样,对于轻型击实试验为20kg ,对于重 型击实试验为50kg 。 2、将风干土样碾碎后过5mm 的筛(轻型击实试验)或过20mm 的筛(重型击实试验),将筛下的土样搅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 3、根据土的塑限预估最优含水率,加水湿润制备不少于5个含水率的试样,含水率一次相差为2%,且其中有两个含水率大于塑限,两个含水率小于塑限,一个含水率接近塑限。 按式(6-1)计算制备试样所需的加水量: )()1(000w w w m m w -?+= (6-1) 图6-1 击实仪 1-击实筒;2-护筒;3-导筒; 4-击锤;5-底板

实验报告要求及评分标准

XXX项目投资可行性实验报告 一、项目总论(10分) 二、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10分) 三、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0分) 四、财务与敏感性分析(50分) 五、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10分) 格式和排版(10分) 注意:有些内容需自己假设拟定如项目名称、项目发起人等 有些内容要求在参考课本实验材料的基础上找相关的背景资料扩展补充如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等。 实验报告内容参考 一、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总论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参照下列内容编写。 (一)项目名称 企业或工程的全称。 (二)研究工作依据 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 (三)研究工作概况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简要说明项目在行业中的地位,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生产力布局要求;项目拟建的理由与重要性。 (四)可行性研究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与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即对相关章节的研究结论作简要叙述,并提出最终结论。 1、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项目所需总投资额。分别说明项目所需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流动资金总额,并按人民币、外币分别列出。 (2)资金来源。贷款额、贷款利率、偿还条件。合资项目要分别列出中、外各方投资额、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 2、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项目总成本、单位成本。 项目总收入,包括销售收入和其它收入。 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盈亏平衡点等指标计算结果。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等指标计算结果。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章中,可将研究报告各章节中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全貌有一个综合了解。 4、存在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二、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的发起过程、提出的理由、前期工作的发展过程、投资者的意向、投资的必要性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础。为此,需将项目的提出背景与发展概况作系统地叙述。说明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理由、在可行性研究前已经进行的工作情况及其成果、重要问题的决策和决策过程等情况。在叙述项目发展概况的同时,应能清楚地提示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和问题。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标准击实试验要点论述

标准击实试验要点论述 【摘要】公路工程的土工室内标准击实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是公路路基强度检测的常用一种方法,通过对实际工程从检测方法、样品制备、土样重复利用、余土高度、含水率及击实功影响以及密度测定等方面论述土的击实试验。 【关键词】土工;击实;干密度 影响路基工程的成本与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室内土的标准击实试验所得到的土的最大干密度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果施工前标准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的值小于真实值势必会降低路基工程的质量,如果标准试验得到的最大干密度的数值高于真实值则会明显较大地增加工程成本,造成极大的浪费。对于如何得到准确的最大干密度值,进行深入的试验研究,很有必要分析影响土体压实的主要因素。应保证现行试验检测的标准方法及时更新,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同步,不然,极易造成所测数据与实际施工发生严重脱节的现象。 1.常见问题分析 1.1检测方法 标准击实试验的制样方法有干土法和湿土法,干土法是将代表性试样风干或在低温下烘干,之后碾散过筛;湿土法则是对高含水率土,可省略过筛步骤,用手拣出粗石子。高含水率土采用干土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较湿土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大,而最佳含水率则较小。原因在于含水率高时要将大部分土团原结构破坏重新排列几乎不可能,而实际施工中的粉碎程度也很难达到风干或低温烘干过筛的程度,因此将导致最大干密度大,最佳含水率小;而对于非高含水率的土体而言,因其相对易粉碎,因此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差别并不明显。因此对于高含水量的土则适于湿土法,若采用干土法则无形中会提高对土基压实标准的要求,而在实际施工中则往往很难达到,最终必然导致检测不合格的假象,并会增加施工成本。 1.2土样制备方法 由于在制备过程中试样事先烘干导致其散失基本的含水率而导致土体颗粒间封闭气泡随水分散失而消失,虽在击实试样制作时添加水份,但在短时间形成的封闭气泡毕竟有限,而土体颗粒为承担击实功的主体,并导致土体发生永久性体积变化,最终得到较高的干密度;同时,烘干过程中的粉碎过筛处理将得到足够的细颗粒来填充粗颗粒间的孔隙而获得较高密实度。而湿土法虽试样含有一定的水分,且在试验前经过适当的暴晒或风干处理,但其最终试样内保留了一定的含水率,因此土体内封闭气泡绝大部分得以保存,导致试验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击实功由孔隙气泡承担并转化为孔隙压力,而击实时气泡体积减小也是短暂的,且在土体击实后的回弹量较大导致永久性变形较小,同时湿法制料过程中不易进行粉碎过筛处理,导致土体颗粒相对较大而不能填充大颗粒间孔隙,因此,应尽

大肠杆菌微生物培养实验报告及评价标准

实验1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计数 实验原理 纯化分离:人为提供适宜的菌落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用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菌落。 筛选:转基因大肠杆菌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所以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中可以正常繁殖长成菌落。而普通的大肠杆菌没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咋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中不能繁殖。由此可进行大肠杆菌的筛选。 梯度稀释并计数:通过浓度梯度稀释把液体培养基培养的大肠杆菌稀释到一定浓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由此可计数计算大肠杆菌的数量。 实验目的 1.通过制备LB固体培养基,对平板进行划线等,学会使用固体LB 平板。 2.通过用液体培养基,学会对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 3.通过稀释,学会用计数器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实验材料和药品 待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液、高压蒸汽灭菌锅、LB 固体培养基、LB 液体培养基、接种环、玻璃涂布器、培养皿、恒温培养箱、摇床、酒精灯、无菌水、移液枪、EP 管 实验步骤(用简单的流程图表示)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如照片、表格等)

稀释倍数104105 大肠杆菌单个菌落个 837799111812数 平均数 浓度×107×107 实验结果与讨论 结果:稀释了105计算出来的结果约为×107ml/cm^3

击实实验报告

贵州师范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 二○一五——二○一六学年度第一学期 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三年级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2013级 课程名称土力学试验 组别第二组 组员邵旺、成坤、文总、王选富、田红、陆正浩、邓广平、吴维、熊勰

实验项目名称__击实试验_________组长邵旺_______ 组别第二组同组学生邵旺、成坤、文总、王选富、田红、陆正浩、邓广平、吴维_熊勰 实验时间_2015_年_12_月_14_日指导教师戴自然_______ 实验报告需包含以下内容:①实验目的与原理;②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③实验步骤; ④实验数据及处理;⑤实验结论;⑥其它;⑦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与原理 1.实验目的 击实实验的目的是测定试样在一定击实次数下或某种压实功能下的干密度与 含水率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2.试验原理 土在一定的压实效应下,若含水率不同,则密度也会不同。当压实功能和压实 方法不变时,土的密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含水率增大到一定程度后, 土的密度反而减小,这是因为细粒土在含水率较低时,颗粒表面形成薄膜水, 摩擦力大,不易压实;当含水率继续增加时,颗粒表面结合水膜渐渐加厚,其 润滑作用也增大。在外力作用下,容易移动,易于压实;而继续增加水量,只 会增加土的孔隙体积,从而使干密度降低。能使土体达到最大干密度的含水率 称为最优含水率。 (二)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1.击实仪:由击实筒、击锤及导筒组成。本次实验选用轻型击实仪。 2.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1.0g。 3.台秤: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 4.圆孔筛:孔径为40mm、20mm和5mm标准筛各一个。 5.试样推出器:本实验用修土刀和刮土刀从击实筒中取出试样。 6.烘箱。 7.其他: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盘、修土刀、平直尺、量筒和保湿设备等。(三)实验步骤 1.试样制备(湿法制备)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实施细则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实施细则 3.21.1 试样制备 3.21.1.1 干土法(土重复使用)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或在50℃温度下烘干的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圆木棍碾散,然后过不同孔径的筛(视粒径大小而定)。对于小试筒,按四分法取筛下的土约3kg;对于大试筒,同样按四分法取样约6.5kg。 估计土样风干或天然含水量,如风干含水量低于开始含水量太多时,可将土样铺于一不吸水的盘上,用喷水设备均匀地喷洒适当用量的水,并充分伴和,闷料一夜备用。 3.21.1.2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分别加入不同水分(按2~3%含水量递增),拌匀后闷料一夜备用。 3.21.1.3 湿土法(土不重复使用)对于高含水量土,可省略过筛步骤,用手拣出大于38mm的粗石子即可。保持天然含水量的第一个土样,可立即用于击实试验。其余几个试样,将土分成小土块,分别风干,使含水量按2%~3%递减。 3.21.2 试验程序 根据工程要求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根据土的性质(含易击碎风化石数量多少,含水量高低)选用干.

土法(土重复或不重复使用)或湿土法。 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5 次倒入筒内。小筒按三层法时,每次约800~900g(其量应 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3);按五层法时,每次约400~5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 的1/5)。对于大试筒,先将垫块放入筒内底板上,按五层法时,每层需试样约900g(细粒土)~1100g(粗粒土);按三层法时,每层需试样1700g左右。整平表面,并稍加压紧,然后按规定的击数进行第一层土的击实,击实时击锤应自由垂直落下,锤迹必须均匀分布于土样面,第一层击实完后,将试样层面“拉毛”,然后再装入套筒,重复上述方法进行 其余各层土的击实,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6mm。 用修土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筒,齐筒顶细心削平试样,拆除底板,擦净筒外壁,称量,准确至1g。 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从试样中心处取样测其含水量,计算至0.1%。测定含水量用试样的数量按下表规定取样(取出有代表性的土样)。 测定水含量用试样的数量

实验报告评语

实验报告评语 1、书写认真,干净。实验步骤清晰 2、书写整齐,实验数据真实,明确 3、书写杂乱, 4、实验目的明确,经过数据分析等到的结果很好 5、实验过程有些乱,但总体还好 6、实验设计合理,数据正确 7、通过这份实验报告,可以看出你能很好的完成实验 8、看了这份实验报告,可以看出你对知识的掌握很好 9、通过实验报告,可以看出你严谨的实验态度 学校班级 组别姓名 实验题目: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其化学性质 实验用品:铁架台、大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胶塞、集气瓶、水槽、毛玻璃片、药匙、酒精灯、火柴、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的石灰水、脱脂棉、水、细木条、剩余药品的回收容器。 实验过程:按照实验内容和步骤完成实验,并将表格中空格部分补充完整。 1 2 学校班级 组别姓名 实验题目:燃烧的条件

实验用品:酒精灯、蜡烛、玻璃棒、玻璃片、火柴、纸盒、小木条、水、坩埚钳、剩余药品的回收容器。 实验过程:按照实验内容和步骤完成实验,并将表格中空格部分补充完整。 3 4 学校班级 组别姓名 实验题目: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砝码、烧杯、镊子、CuSO4溶液、铁钉、砂纸、剩余药品的回收容器。 实验过程:按照实验内容和步骤完成实验,并将表格中空格部分补充完整。 石家庄铁道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任课教师: 陈艳春实验日期: 班级: 姓名:学号: 第 1 页共 4 页 第 2 页共 4 页 第 3 页共 4 页 第 4 页共 4 页 1、书写认真,干净。实验步骤清晰 2、书写整齐,实验数据真实,明确 3、书写杂乱, 4、实验目的明确,经过数据分析等到的结果很好 5、实验过程有些乱,但总体还好 6、实验设计合理,数据正确

实验报告成绩评分规则

实验报告成绩评分规则 实验报告成绩由六项分组成,下表为六项分及所占比重: 其中每项的满分都为100分,最后实验报告的成绩为: S=∑S i*W i 预习情况: S(预习)根据学生查看老师公布的实验模板的时间由系统自动给出。实验老师提前三天公布实验模板。 学生提前一天查看模板,则S(预习)=95 上课前查看,则S(预习)=90 上课30分钟内,S(预习)=90-(当前时间-上课时间)*3 上课30分钟后,S(预习)=0 动手能力: S(动手)由上课情况(S(动手)1 10%)和实验报告情况(S(动手)2 90%)两部分组成。 系统默认S(动手)1为10分,实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上课情况对这10分进行调整。 S(动手)2随着实验报告的成绩浮动,计算公式为: S(动手)2=S(报告)/5+66 S(动手)= S(动手)1+ S(动手)2 实际操作: S(操作)由上课情况(S(操作)1 10%)和实验报告情况(S(操作)2 90%)两部分组成。 系统默认S(操作)1为10分,实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上课情况对这10分进行调整。 S(操作)2随着实验报告的成绩浮动,计算公式为: S(操作)2=S(报告)/5+66 S(操作)= S(操作)1+ S(操作)2 实验记录: S(记录)由S(报告)决定,且S(记录)=S(报告) 实验报告: S(报告)由实验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情况给出,且70≤S(报告)≤95 实验态度: S(态度)根据学生的签到时间由系统自动给出。系统允许学生在上课前10分钟开始签到。 上课前签到:S(态度)=95 上课后到上课30分钟内签到:S(态度)=90 上课30分钟后签到:S(态度)=90-(当前时间-上课时间+30)*3

实验报告评分标准

《ERP沙盘实务》总结报告评分标准 每人根据自己的角色撰写一份沙盘总结报告打印稿,按照给定封面格式,要求每人不少于2500字。可根据物理沙盘结合电子沙盘来展开分析(可以采用杜邦分析和波士顿矩阵),杜绝网上抄袭,一旦发现,以不及格处理。 内容应包括: 1、实验过程描述(较详细地描述实验过程) 2、实验问题分析(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进行分析) 3、自己心得体会(完成实验后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其中1与2内容可以交叉,边叙述过程边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视其内容而定。 (一)优秀(90分以上): 1.报告中对实验过程叙述详细、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自己努力完成,没有抄袭。 2.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详细透彻、规范、全面;结合企业资源战略方面内容描述正确、深刻。 3.实验心得体会深刻、有创意,论述合理详细,有自己的个人见解和想法,能结合案例论述企业战略方面问题,提出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二)良好(80-90分): 1.报告中对实验过程叙述较详细、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自己努力完成,没有抄袭。 2.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详细透彻、规范、全面;能结合企业资源战略方面内容描述正确。 3.实验心得体会深刻、有创意,论述合理详细,有自己的个人见解和想法。 (三)中等(70-80): 1.报告中对实验过程叙述较详细,自己努力完成,没有抄袭。 2.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有较详细的分析,但不全面。 3.实验心得体会不够深刻,缺乏创意。 (四)及格(60-70): 1.报告中对实验过程叙述简单,没有抄袭。 2.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有简单分析和描述。 3.实验心得体会不够深刻,缺乏创意。 (五)不及格(60分以下,或具备下面一项者为不及格): 1.没有交报告。 2.基本上是抄袭。 3.内容太空泛,太简单。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 击实试验是用扰动样做的试验,在工程上运用于控制填土地基及夯实效果,提供粘性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两种,轻型击实适用于粒径<5mm的粘性土,重型击实适用于粒径<20mm粘性土采用三层击实时,最大粒径<40mm。要准备:1)天平:称重200g、0.01g;2)台秤:称重10kg、5g;3)标准筛:孔径20mm、40mm和5mm;4)试样推土器:宜用螺旋式千斤顶或液压式千斤顶如无此类装置,亦可用刮刀和修土刀从击实筒中取出试样。备土量>20kg(2200g×6(>50kg重型5300g×6),风干过筛5mm(重型过20mm或40mm)将筛下土拌均匀(四分法)取代表性试样测定风干土含水量、塑性指数(Ip)。根据塑限(Wp)预估最优含水量,并制备5个不同含水量的一组试样,例:假定Wp=20%,备16%、18%、20%、22%、24%,但Ip>20%,则应按15%、18%、20%、22%、25%;根据试验所需要的土量与含水量,制备试样所需的加水量按下式计算: mω=(m0/(1+0.01ω))×0.01(ω1-ω0) 式中mω——制备样所需要的含水量(g); m0——湿土(或风干土)质量(g); ω0——湿土(或风干土)质量(%); ω1——制样要求的含水量(%), 例:Wp=20%,风干含水量=4.2%,要制ω=16%,轻型击实,击实筒容积947.4立方厘米。求预加含水量?mω=(2200/(1+0.01×4.2))×0.01(16-4.2)=249.1(g),五个点一组这是其中一个点的加水量。 备好样用手捏一下,中间点是否捏的最紧,有时塑限不一定准,能有一点捏的最紧,试验结束就有最有点出现,否则要调整加水量,静止一昼夜,备样是击实试验结果好坏的重要一环,备不好样直接影响试验结果峰值不明显。 击实筒内壁要均匀涂一薄层润滑油,轻型分三层击实每层25击(重型分五层击实,每层56击;若分三层每层94击),每层交界处要刮毛,最后一层要加护筒考虑高出>6mm,击实结束,卸护筒修平,称重(准1g),注意去皮,取含水量(双试验)(误差<1%),计算湿密度ρ0(准0.01g/cm3),含水量(105-110度烘烤升温后不少于8小时)出来计算干密度ρd=ρ0/(1+0.01ωi), ωi——某点试样含水量(%), 绘制ρd—ω关系曲线附记录,计算饱和含水量一同绘入图中, ωset=(ρw/ρd-1/Gs)*100, ρw——温度4度时水的密度; Gs——土颗粒密度,注意这里气体体积为零; 轻型击实试验中,当试样中粒径大于5mm的土质量小于或等于试样总质量的30%时,应对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进行校正。 1)最大干密度校正:ρ,dmax=1/(((1-P5)/ρdmax)+(P5/(ρw×Gs2)), P5——粒径大于5mm土的质量百分比(%); Gs2——粒径大于5mm土粒的饱和面干比重,注:饱和面干比重指当土粒呈饱和面 干状态是的土粒总质量与相当于土粒总体积的纯水4度是质量的比值。2)最优含水率的校正ω,opt=ωopt(1-P5)+(P5×ωab)

(完整word版)中医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清单

中医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规范清单 论文部分和主 题 项目描述报告页码 文题和摘要 1 文题的结构应包括干预措施、病名、设计方案,推荐文题结构为: 某干预措施治疗某病某证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下划线 部分表示可根据实际设计方案修改) 摘要部分应包括设计方案、观察对象、试验和对照干预措施、主要 结果、结论等要素。 题目中应注明是中药复方或单味药。 引言 背景目的2 3 本研究的科学背景和原理。 按照中医理论重点描述所使用中药的组方依据和尽量提供各中药 成份的现代药理学依据。 复方中各种中药的名称必须采用3种文字表示:中文(或拼音)、拉 丁文、英文;药名必须采用规范名称,建议采用WHO公布的规范中 药名。复方中各中药的用量用克,复方中药的剂量应用通用的国际 单位如克、毫升表示。 研究的特定目的和假设。 在研究目的中,必须表明临床试验目的在于评价①中药对某病的 治疗效果,或②对某病的某证的治疗效果,或③对某证的治疗 效果。若单纯评对证候的疗效,必须注意其基础病种。 方法 受试者 干预措施 测量指标 样本量 随机化4 5 6 7 受试者的纳入/排除标准及资料收集的环境和地点。 应根据临床设计方案中对病或证的治疗选择,详细说明①病及/ 或证的诊断标准,②基于病及/或证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诊断标准 应采用公认的中医和西医诊断标准。 各组干预措施的准确资料。 应注明处方出处;复方药物的成份、剂量、产地、炮制方法、质量 控制方法与标准,同时亦应注明给药方法、时间和剂量。试验药物 如为中成药,需注明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原 生药含量等。如果为自配方或成方修改方(如古方修改方),需注明 配方及/或其变更依据,同时还需注明使用剂型、制剂过程及药物 在成品中的比例、药物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等。 对于对照组药物,应说明选择原则。若为安慰剂,需说明安慰剂的 配方组成及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 应根据临床试验目的选择中医和西医定义相同的一项或两项终点 指标为主要测量指标,如病死率、生存时间等。中医症状评分、健 康相关生存质量等指标应明确定义,并说明指标的测量方法和标 准,如果可能,说明用于提高测量质量的方法(如多次重复观察, 评估人员的培训等)。暂无金标准或较难掌握或重复的中医测量指 标建议设为附加指标(additional outcomes)。 规定结果测量时间点及终止试验的原则。 解释确定样本量的依据。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评分标准_0710文档

2020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评分标准 _0710文档 EDUCATION WORD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评分标准_0710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ERP沙盘实务》总结报告评分标准 每人根据自己的角色撰写一份沙盘总结报告打印稿,按照给定封面格式,要求每人不少于2500字。可根据物理沙盘结合电子沙盘来展开分析(可以采用杜邦分析和波士顿矩阵),杜绝网上抄袭,一旦发现,以不及格处理。 内容应包括: 1、实验过程描述(较详细地描述实验过程) 2、实验问题分析(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进行分析) 3、自己心得体会(完成实验后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其中1与2内容可以交叉,边叙述过程边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视其内容而定。 (一)优秀(90分以上):

1.报告中对实验过程叙述详细、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自己努力完成,没有抄袭。 2.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详细透彻、规范、全面;结合企业资源战略方面内容描述正确、深刻。 3.实验心得体会深刻、有创意,论述合理详细,有自己的个人见解和想法,能结合案例论述企业战略方面问题,提出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法。 (二)良好(80-90分): 1.报告中对实验过程叙述较详细、概念正确,语言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自己努力完成,没有抄袭。 2.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分析详细透彻、规范、全面;能结合企业资源战略方面内容描述正确。 3.实验心得体会深刻、有创意,论述合理详细,有自己的个人见解和想法。 (三)中等(70-80): 1.报告中对实验过程叙述较详细,自己努力完成,没有抄袭。 2.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有较详细的分析,但不全面。 3.实验心得体会不够深刻,缺乏创意。 (四)及格(60-70): 1.报告中对实验过程叙述简单,没有抄袭。 2.对实验过程中存在问题有简单分析和描述。 3.实验心得体会不够深刻,缺乏创意。

如何报告随机对照试验_报告试验的强化标准简介

!标准化规范化! 如何报告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试验的强化标准简介 汪谋岳 收稿日期!>??>9?X 9?B 修回日期!>??>9?@9?X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部$A ??B A ?"北京市东四西大街W >号中华医学会杂志社$69:7)4!2:7’:$ !-&(/<2&:摘"要""报告试验的强化标准!%S V N S H I "为如何科学地报告随机对照试验提供了依据#为了让国内同道对该标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其主要内容做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随机对照试验"标准"论文写作"医学期刊""科学地报告随机对照试验% #7,8&:)P "82&,.#&44"8.#)74-$H %I -&$不仅有利于读者$也有利于编辑和审稿人更好地了解研究的设计’实施’分析等情况(为探求一种报告试验的科学方法$报告试验的标准%N .7,87#8-&0H "=&#.),*I #)74-$N S H I &小组的专家们于A @@C 年A ?月提出了一种新 的结构式报告方法$规定报告试验时应包括>W 项内容)A * ( A @@W 年C 月另外一个小组+++F -)4&:7#工作组%F -)4&:7# R &#O ),*]#&/= &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 (A @@^年@月$两个小组的专家聚到一起讨论$会后提出了报告试验的强化标准%%&,-&4)87."8N .7,87#8-&0H "=&#.),*I #)74-$%S V N S H I &$并发布了一个声明+++%S V N S H I-.7.":",.)C * ( %S V N S H I 自问世以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医药卫生期刊 )W "B * 和编辑学组织包括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 %+%K !6&)D * ’科学编辑委员会%%N 6&’世界医学编辑学会%RFK 6&的支持(该声明的内容于>???年做了修订$现包括一个含有>>个项目的核对表%2("2O 4)-.&和一个流程图%04&’8)7*#7:&(为让国内同道了解修改过的%S V N S H I 声明 )@* 的主要内容$现择要介绍如下( A "文题和摘要部分 为了让检索工具快速辨别研究是否是随机对照试验$论文的文题应该有,随机-’,随机分配-等字眼(摘要中也应该有,受试者被随机分配到..-’,治疗是随机的-等描述$而且最好用结构式摘要( >"引言部分 在引言部分$应介绍研究的背景知识和试验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可以是说明性的%如评价一种药物对肾功能的潜在影响&$也可以是实用性的%如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作者应报告试验中主动干预的有益证据$对研究的干预措施如何发挥功效做出必要的解释$特别是对此知之甚少 或以前没有相关研究时更应如此(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研究风险$应在引言部分说明进行一项新试验的必要性(最好列出针对先前类似试验的系统综述%-$ -.":7.)2#"G )"’&作为参考$或注明还没有类似试验(在引言的第一部分$应说明研究的缘由(说明问题的本质’涉及面和严重性$不仅为研究提供了背景知识$也是从事该项研究的有力证据(还应简要说明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目的( C "方法部分 C "准确描述每组的干预措施以及实施的时间和方法 作者应明确说明每组实施的干预措施$ 包括对照组的干预措施(也应报告安慰剂的特征和使用安慰剂时采用的伪装手段$以及是谁实施了干预措施(作者还应详细报告实施干预措施的具体时间和持续时间$特别是实施多种干预措施时更应如此( C >>+(..=%&&P *O ;L O $;<= "#)&8)274-<,".<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C $A W !>"万方数据

标准击实试验报告_击实实验报告

标准击实试验报告_击实实验报告 贵XX 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二○一五——二○一六 学年度第一学期材料与建筑工程学院三年级 专业土木工程班级课程名 称土力学试验 组别组员成绩 XX大学学生 实验报告实验项目名称_ _击实试验_________ 组长 _______ 组别同组学生实验时间_20XX_ 年_X月_X日指导教师_______ 实验报告需包含以下内容:①实验目的与原理; ②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③实验步骤; ④实验数据及处理; ⑤实验结论; ⑥其它; ⑦思考题(一)实验目的与原理 1. 实验目的击实实验的目的是 测定试样在一定击实次数下或某种压实功能下的干密度与含水率之 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2. 试验原理土在一定的压实效应下,若含水率不同,则密度也

会不同。当压实功能和压实方法不变时,土的密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含水率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土的密度反而减小,这是因为细粒土在含水率较低时,颗粒表面形成薄膜水,摩擦力大,不易压实;当含水率继续增加时,颗粒表面结合水膜渐渐加厚,其润滑作用也增大。在外力作用下,容易移动,易于压实; 而继续增加水量,只会增加土的孔隙体积,从而使干密度降低。能使土体达到最大干密度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 (二)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1. 击实仪:由击实筒、击锤及导筒组成。本次实验选用轻型击实仪。 2. 天平: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 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1.0g。 3. 台秤: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 4. 圆孔筛:孔径为40mm、20mm和5mm标准筛各一个。 5. 试样推出器:本实验用修土刀和刮土刀从击实筒中取出试样。 6. 烘箱。 7. 其他: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盘、修土刀、平直尺、量筒和保湿设备等。 (三)实验步骤 1. 试样制备(湿法制备)①称取天然含水率的代表性土体碾散,按要求过筛,将筛下的土样拌匀,并测定其含水率。 ②根据土样的塑限预估最佳含水率,按干法制备的原则选择至少5个含水率试样,分别将天然含水率土样风干或加水进行制备,并

标准击实试验干密度和含水率的数值分析方法

标准击实试验干密度和含水率的数值分析方法 发布者:中煤30处王玥明中煤三建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李桂云发布时间:2006-11-17 10:29:00 内容摘要 关键词:击实试验;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数值分析 摘要:在土木工程建设基础回填及公路填方路基工程中,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回填土压实度的主要判定指标。规范推荐通过绘制- 曲线图的求解方法,实验数据计算而得数据大多是离散的,因而曲线的任意性空间较大,在大多数情况下存在人为误差,不能绘制出合理的标准曲线,本文提出了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拟合方程并绘制逼近曲线,从而理论求解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正文 文字大小:大中小 前言 压实度是控制公路工程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压实度可靠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求最大干密度准确并 与测点实际干密度相对应.做标准击实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填筑土的最大干密度和相应的最佳含水量, 按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的规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是根据击实试验结果,手工绘制- 曲线图,按曲线的峰值点来确定。而此项试验的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往往因不同试验人员的经验、对数据的处理方法、绘制比例等,导致求解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结果差异较大,得出的标准密度往往偏离其真实值,以至于施工中出现压实度总是不合格或压实度大于100%的现象。不能正确指导施工,从而引起质量事故。 笔者结合工程实例, 对上述击实试验数据处理和绘图存在的问题,结合数值分析原理和工科数学求极值的方法,提出了按最小二乘原则确定对应试验数据的拟合曲线,从而为理论求解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提供了依据,并给示例进行计算。 1 击实试验数据处理的常规方法分析 1.1《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规定 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及含水率的关系曲线,曲线上的峰值点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图#).如果曲线不能绘制出明显的峰值点,应进行补点或重做.但在试验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同一组试验数据,可以绘制出明显的峰值点,也可以绘制不出明显的峰值点,这样将导致不同的人在处理数据时对是否需要重做或补点有不同的判断.同时,同一组试验数据,不同的人会绘制出不同的曲线,导致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产生偏差,而这些误差正是在处理数据时无法避免的。 1.2目前大多土工实验室对击实试验所得的五个离散数据点,用手工作业,在厘米纸上点取各点,根据经验来绘制曲线,其工作效率低,质量也很难保证。当试验数据存在较大误差时,再利用土工试验规程中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计算公式来求其值,势必造成所得结论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 1.3有相当一部分试验人员直接取五个离散点中干密度的最大值为最大干密度,其对应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并依此绘制标准击实图,曲线中的峰值为离散点干密度的最大值,该方法是受《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的例题影响。 1.4有的实验室购买了实验软件,把数据输入电脑,计算和绘图由电脑完成,目前市场上有许多种不同版本的试验计算软件,其质量也是良莠不齐。笔者对几种试验软件的标准击实试验操作中发现,其编程思想同1.3。 2 数值分析原理的选用 在工科数学中,根据已知点求未知点的方法有两中,一种方法是函数插值,另一中是拟合,插值和拟合都是函数逼近或者数值逼近的重要组成部分。 插值是指已知某函数的在若干离散点上的函数值或者导数信息,通过求解该函数中待定形式的插值函数以及待定系数,使得该函数在给定离散点上满足约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