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读王笃勤教授编著的《英语教学策略论》有感

刚领到王笃勤教授编著的《英语教学策略论》时, 以为它是一本纯理论的教学书籍。但静心细读,发现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各种教学原则下的具体的教学策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尤其是从微观层面如何遵循语法教学的原则来实施具体操作方式,使我受益匪浅。

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由此可见,在小学启蒙性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构建知识的主体,启发他们形成一种明确的语言规则,从而建立一种正确的语言规范,激发学生自主地运用英语对话交流的兴趣。然而,单纯地讲授语法,往往使孩子们感到枯燥乏味,会扼杀部分孩子学习语言的兴趣、动机。教师必须重视语法教学策略、方法,不断探索如何在英语课堂中以学生喜欢、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寻找、学习语言规律。

一、情境创设,灵动课堂。

根据语言习得规律和儿童善于模仿、勤于开口等特点,以儿童为对象的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应该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在特定的情景中具体体验某一语法现象的机会,并有意识地创造相类似的情景使学生能够反复体验,直至掌握该语法现象的正确使用方法。

在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尽可能地创设微型故事、生活情境。在展示过去进行时的时候可借助图片故事。1)教师将学生带入情境,如:T:Morning,boys and girls.Today,we are going to learn about a murder.The murder happened at 8 o’clock last night.Here is the details of the story.2)展示图片;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调查案例,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应将活动任务交代清楚,比如:T:Now suppose you were the detective.Interview your classmates about what those people in the flat were doing when the murder happened last night.Write down what your interviewees say and report to the class.4)学生汇报调查情况;5)教师总结学生活动,发动学生归纳总结过去进行时的用法。

二、语法运用,灵活多变。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采用活泼、灵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会让孩子在快乐的学习体验中掌握运用语法知识。

(一)引导学生,自主归纳。

当一类语法现象学生遇到的实例已经足够多了,比较熟悉了,可以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比如学生接触了名词复数的几种形式变化后,可以把学生以前学过的例子集中到一起,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找出规律。

(二)巧编顺口溜儿,寓学于乐。

1.巧记序数词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语言变化内容。

“一”二“三”特殊记;“八”减“t”、“九”去“e”,“f”来把“ve”替;“二十”到“九十”,“ty”变成“tie”;若是遇到“几十几”,只变个位就可以。

2.以f(fe)结尾的名词复数

妻子持刀去宰狼,小偷吓得发了慌;躲在架后保己命,半片树叶遮目光。利用顺口溜来学习英语,节省了时间。死记硬背效果差不说,还费时间,而利用顺口溜,效果又高又省时。

(三) 趣味游戏,巩固所学。

游戏是英语教学的一种好形式,课堂上根据教材内容做游戏,只要运用得法,就能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有效防止学生因疲劳而产生的厌烦情绪。图片的视觉冲击、比赛时的好胜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下活动通过对动作的描述训练现在进行时。采用如下操作方式:

1)根据课堂所学习的动词设计动作卡片;

2)叫一名同学到讲台前表演出提示的动作;

3)请同学用完整的句子对该动作进行描述或采用一般疑问句的形式。

小游戏运用在练习阶段,可以起到巩固和检测当堂所学,活跃课堂氛围。此游戏运用在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教学。操作如下:1)将学生手中的物品收起来放到讲台上;2)邀请同学到前面来负责把物品发放下去,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交代活动的规则,先示范如下:

T:Now,look.What’s this?

Ss:Yes,this is a pencil.But whose is it? Tom,is it yours?

Tom:No,it isn’t mine.I think it is Jim’s.

T:Is it yours,Jim?

Jim:Yes,it is mine.

T:Here you are.

Jim:Thank you ,Ms.Wang.

3)学生轮流到前面来拿东西找主人,每次每个同学只能拿一件东西,以保证能有多个同学得到问的机会。

语法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靠点滴积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输入语法内容。在日后的语法教学,以生为本,将枯燥的语法知识和生动的语言运用有机地结合,让知识水到渠成般内化。

关于少儿英语语法教学方法及游戏

可乐谷互动英语语法教学 可乐谷互动英语Planet涉及到的语法内容主要有: (1)是动词am, is, are的用法; (2)名词的单复数变化; (3)情态动词; (4)现在进行时; (5)一般现在时; (6)一般过去时; (7)一般将来时; (8)There be结构; (9)have的用法等。 (10)方位介词 建议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语法教学: 1、在情境中感知语法知识 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变抽象为直观: 在可乐星球Planet阶段,学生语言积累和储备不够丰富,不能以讲解的形式向学生灌输语法知识,因此创设情境,在情境中不断重复呈现相关语言,给学生大量的相同结构的语言输入,是帮助学生感知语法结构,形成语法意识的最佳途径。 在planet 1/2中,几乎所有的语法点都可以用情景教学法来进行。 如:planet 1 unit 9主要语法是方位介词on/under/in的学习。操作过程如下: 在比赛进行前,老师应带领学生进入planet 1 unit 9 Let’s Talk先复习一下本单元语法点在对话的运用,让学生对方位有个具体的印象。 操作过程以分组比赛的形式进行: (1)老师把学生分成两组,给每组学生发一盒子和一个球。 (2)每次每组请一个学生上来比赛。 (3)学生根据老师说的句子把球放到正确的位置,快且准确的胜出。 如:全体学生问:Teacher, teacher, Where is the ball? 当老师回答“The ball is on the box. ”时,台上的学生应立即把球放到正确的位置。 通过运用演示、动手操练、对话等直观的的教学方法,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不知不觉地实现对词和句的表现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使学生对某一语法现象理解更透彻,使语法更容易被学生掌握应用。 2、在交际活动中模仿学习语法知识 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使用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方法,倡导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钻研精神和自学能力;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互动作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以致用的意识,最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因此语言交际是学生习得语法知识的有效途径。 在planet 3 unit 6《What Are You Doing?》可在交际活动中模仿学习语法知识。

浅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浅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策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下,英语教学正从知识型教学转变为能力型教学,重点培养听、说能力,读写能力为辅,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语用能力。随之而改变的是教材重视语言功能,老师忽视语法功能。语法,慢慢成为了大家避而不谈的灰色地带。其实英语能力的综合提升,需要语法知识作为强有力的纽带,否则学生理解上支离破碎,运用语言频繁出错,语言表达左支右拙,直接影响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目前,小学英语语法面临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的严峻现状,本文就针对这些现状作策略分析。 一、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英语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它赋予语言以结构系统,指导语言正确、贴切地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它有严密、科学的体系,是结合语言和语意的枢纽,是组词成句的粘合剂。【刘树伟. 浅谈高中英语语法[J]. 青春岁月, 2016(15).】因此语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小学的语法更不能一味地“填鸭式”教学,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一门外语时保持语法意识,懂得寻找语法规则,学会归纳语法规律,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虽然小学生特殊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对其语言输出、甚至英语学习有一定的阻碍,但是学好语法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从而建立语用自信心,为将来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基础。在小学阶段,语法知识教学和语言能力培养需要相辅相成, 才能相得益彰。 二、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 1、忽视语法教学,教学形式单一 新课程标准改革下,大部分老师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往往对语法教学存在忽视的情况。目前江苏省全面使用译林版新教材,其中高年级教材增加了Grammar time板块,其目的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明确说明:“语法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以指导他们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运用的能力。”教材的革新变化,让老师们措手不及。因此,很多老师每每上到语法板

浅谈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策略

浅谈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英语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基础知识。语言有三大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语音是最基本的因素。语音是学好语言的基础,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特别重视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正确、流利的发音,以达到能正确地听懂别人的谈话和通过说来表情达意,进而促进读和写的能力的发展。我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语音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一些学生没有学好语音,不会诵读,也就难以朗读单词和句子。学生学习英语出现两极分化、掉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未学好语音,没有过好语音关。因为学生语音未学好,发音不准,听音能力差,不仅学不会口语,甚至连听课、记单词、读句子都有困难,从而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产生畏难情绪,甚至放弃学习,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如何提高语音教学的成效,让学生听得懂、说得出、用得好呢?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英语语音学习策略是每位英语教师的职责,也是新课程标准所制定的学习目标之一。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中的二级语音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目标来研究如何搞好语音教学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语音学习策略,使其掌握正确的发音要领,养成正确的发音习惯,学会规范的发音,发展自主学习语言的能力。 以下是我在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采用的一些语音教学策略: 1、培养意识策略 培养学生的语音意识是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语音学习策略的首要条件。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已经掌握了汉语的语音,形成了汉语语音的习惯,当他们初学英语语音时往往按汉语的发音去听和发出英语语音。这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分析比较,培养他们英语语音的意识,使他们将自己的发音纳入英语语音系统,从而正确地感知和复现外语语音。例如,有位学生在初学英语时用汉字注单词的音,我发现这一情况后没有立即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批评他(怕产生负面影响,引起其他同学的效仿),而是在课后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他用汉字注的音分别把单词读了一遍,他听了以后自己先笑了起来(因为听起来很怪),立刻用橡皮把汉字擦去了。从那以后他课上、课下总是在认真地听、努力地记,最终模仿出了一口纯正的语音语调。 2、模仿练习策略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起始阶段,语音教学主要应通过模仿来进行,教师应提供大量听音、模仿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学习英语发音,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是模仿。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模仿能力强,你怎么教,他就怎么学,不需要作任何讲解。 模仿练习一般分三个步骤。

第七章英语语法教学策略与方法

第七章 英语语法教学策略与方法 第七章 英语语法教学策略与方法 1.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目前,我国英语语法教学当中存在诸多弊端:如硬记语法规则,不能灵活运用;教学过 程中还存在着母语负迁移的问题。可见,要提高英语语法教学的效率仍是任重而道远。 那么如何教英语语法呢? 1.把握语法教学的层次。语法教学包含的内容广泛,从词法到句法再到篇章,从语言 的形式结构分析到语篇的分析,语法贯穿于整个语言教学中。从整个英语课堂来说,何时侧重语法教学,何时侧重交际能力的培养,从语法教学来说,何时讲句法,何时讲词,何时讲语篇,英语教师必须认真研究,仔细策划,并做到灵活把握。 2.适当运用母语,加强正迁移。英语教学中,学生是在基本掌握了母语的情况下才开 始学习英语的,因此,母语的知识必然会对英语的语言系统的掌握产生影响。根据语言的迁移理论,外语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流时,有试图借助母语的语音、语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现象。英语与汉语在语法结构上,既有不同点,又有相似之处。利用英汉语言的相似的语法结构,加强英语学习的正迁移,尽量避免由英汉语言的不同而导致的负迁移。如burn one’s boat, fish in troubled water 这样的英语成语与汉语中的“破釜沉舟”、“浑水 摸鱼”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相合。它们不但有相同的意义或隐义,并且有相似的形象或暗喻。那么学生在掌握了汉语成语后再去学习英语成语,不但不会出错,而且理解起来十分容易。3.灵活使用语法教学方法。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主要有归纳法和演绎法。归纳法的语 法教学程序为:词句或语段→分析比较→归纳总结→语法规则。归纳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总结的能力。演绎法与其相反,是一种由一般到个别的方法。演绎法简便易行,节省时间,但是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语法规则和现象,考虑运用不同的方法。对于一些显而易见的语法现象,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易于牢记与运用。对于复杂的语法规则,教师则运用演绎法,给学生讲解,然后练习,省时高效。 4.注重文化语境。文化语境是指语言所体现的文化习俗、社会价值观、传统与现状等。 这就是说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知识的同时,还需具备英语语言所包含的文化知识和使用的习惯及倾向。比如以英语为主语的人常用名词和介词,而中国人则常习惯使用动词。英语句子结构倾向复合,汉语句子结构倾向简化。通过对母语和目的语两者之间的比较,可以有效地162 使学生意识到母语和目的语两者之间的同异,并在使用时更接近本族人,避免以汉语的语言习惯去使用英语。 5.运用各种电化教学手段。语法课教师应尽所能开发语法课件,或利用校园网络进行 零课时教学。制作出一套具有较强实用性和交互性的英语语法课件,除了适时地在多媒体教室使用,同时还适用于在校园网上进行交流学习。学生可以轻松地在网上下载内容,完全自我支配学习进度,并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这既可以解决扩招带来的师资不足问题,又能够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使现代化教育手段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此外,多媒体语法教学利用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形式刺激感官,让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使原本枯燥单调的语法教学课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得到更好的激发,学习动力也将得到进一步增强。 2.英语语法教学的宏观改革建议 1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方法漫谈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方法漫谈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例,探讨了五种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即情景法、游戏法、任务型活动法、归纳总结法和对比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方法 小学英语教学强调以听说训练为主,兼顾读写,重点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初步的交际能力。语法是用词造句规则的综合,教学语法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语法,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知识点,学生难于真正理解所学的语言材料,在运用语言时经常出现错误。如果讲解语法,又怕陷入枯燥乏味的传统语法教学模式。因此,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语法教学观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把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等学习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恰当、更准确、更有意义的运用语言,更好的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那么小学英语的语法教学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呢?笔者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如下几种方法: 一、创设真实情景,增强语法学习的生动性 情景法是借助体态语、表演等,利用图片、多媒体和实物等具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造一个真实生动的情景。这样有效地避免语法教学的枯燥性和单一性,对学习主要是以感性认识为主的小学生来说,不仅可以很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这一语法内容的时候,可以把本课中的动作设计成一天的活动,首先可以设置一只钟,然后逐张出示图片sleep—eat---go--stand—sit—run—jump—clean—go—wash—eat—do—sleep进行教学,要求部分或全体学生起立,边跟教师朗读,边做动作,让学生形成动力定型和条件反射。接着可以要求个别学生按照指令不停地作动作,教师用句型:“What are you doing?” 发问,提示学生做出正确应答“ I am …ing now.”并展示现在进行时句子的基本形式,然后教师向全体学生发问“What’s he (she) doing now?” 引导学生做出回答。在学生基本学会正确回答以后,教师可以依据图上的时钟,问“What’s the time now?”“What is he doing?”。直至完成对一天行为的回答。通过情景教学,语法学习变得生动而有趣,学生也学得快,记得牢,用得活。

浅谈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浅谈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发表时间:2017-07-24T11:59:54.35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7年8月总第236期作者:刘维妮 [导读] 语料脱离了语境,语言学习便失去了真实性和趣味性,学生对语法学习提不起兴趣,缺乏积极性,学习效率低下。 山东省昌邑潍水学校261000 摘要:初中英语语法在整个中学阶段占着重要的地位。语法需要教,而且要教好。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误区及 其成因,探讨了语法教学的方法,以期提高语法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语法教学误区语法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一、当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误区 1. 选择语料局限于课本内容。许多教师在设计语法练习和进行语法操练时仅仅围着课本内容转,编排的练习往往缺乏语言情境。语料 脱离了语境,语言学习便失去了真实性和趣味性,学生对语法学习提不起兴趣,缺乏积极性,学习效率低下。 2.教学形式侧重机械讲练。许多教师认为语法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语法知识和辨析语法现象,使其掌握解题技巧。因此,在教学 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机械讲练的方式。机械的“教”导致机械的“学”,学生在运用语言时往往忽略了语境,在交际中难以准确运用所学的语法项目。 3.知识巩固偏重书面练习。在复习巩固语法知识时,许多教师常采用的方式是书面练习。其实,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含有应试 的成份,语言知识得不到真实的运用,故很难转化为长期记忆,更难以内化为语言运用能力。 4.评价设计缺乏导向功能。好的语言测试既能评价教学效果,也能反馈教学。然而,当前初中英语测试普遍重结果、轻过程,对知识 的考察也是重形式、轻语境。单一的测试使评价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与导向功能。 产生上述误区的主要要原因是许多教师不明确语法教学的目的,教学设计忽视了语言习得的规律,不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和认知特 点。教师应重新认识语法教学,使教学方法与教学目的、语言学习规律和学生的实际相符。 二、具体的语法教学方法 1.在语境中进行语法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体验、感知、实践、 参与和交流等方式学习语言、形成语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以“任务式”进行语法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倡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型教学方式,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 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语言。任务型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能强化其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合作精神,使其形成学习策略,并增进其对英语文化的理解。采用任务式进行语法教学,一定要在学生了解相关语法项目的基本结构及其基本功能后进行。教师设计的任务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将抽象的语法知识融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可以改变目前语法教学中过于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弊端。 3.通过做游戏学习语法。在游戏中呈现语言可以激发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容 易,事半功倍。众所周知,在初中阶段,学生很难区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与人称代词,在实际运用中常常混淆错用。这跟老师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如果老师只是简单地向学生陈述两者的不同之处及使用场合,不仅枯燥乏味,学生也未必能真正理解、记忆和正确地使用。假如老师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把这个知识点融入有趣的游戏中,学生不仅能乐学和学会,而且记得牢固。例如,在呈现whose引导的疑问句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时,教师可以从几位学生那里各借来一支笔,然后与学生一起开展guessing game。T:whose pen?S1:Maybe it’s S2’s pen.T: Your pen?S2:No,it’s not my pen.T:It’s not her pen.接着,教师逐个改变提问对象,继续猜测游戏,通过这种方式依次呈现物主代词。在游戏中,教师自然地呈现了目的语,学生也在情境中轻松自然地感悟了目的语。 4.语法教学应与听说读写相结合。新教材的编写以话题为主线,当某个话题需要运用某些语法项目时,对话或课文中就会出现这些语 法项目。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贯穿语法教学,作适当的讲解和操练都是必要的。学习语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也可以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这样,学生既掌握了语法知识,又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5.运用多媒体教学,摒弃“一支粉笔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运用多种媒体进行语法教学,特别是电脑课件效果更 好。也可以利用课件讲解归纳现在进行时的用法,使学生形成清晰的语法概论。还可以利用课件提供针对性的练习。多媒体使单调无味的语法教学变得兴趣盎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6.把握好语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语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如不是本单元需要掌握的内容,不 可延伸过多、讲解过深,点到为止。否则,学生会越听越糊涂,根本接受不了,而且浪费时间,老师该讲的没来得及讲,学生该掌握的没有掌握。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来讨论确定,统一语法教学的广度、深度和进度。 7.传统的语法教学好方法不可丢。“背诵”在我国这样的非英语国家,特别是广大的农村中学,仍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里所说的 背诵不是“死记硬背”的“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并能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语法知识。只有“死去”才能“活来”。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策略:要回归传统的适合成年人的语法教学模式,而是强调培养小学生的语法意识,在运用中感悟语言规则,学会发现、归纳语言规律。那么,如何恰如其分地进行语法教学呢?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目前,我们强调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不是要回归传统的适合成年人的语法教学模式,而是强调培养小学生的语法意识,在运用中感悟语言规则,学会发现、归纳语言规律。那么,如何恰如其分地进行语法教学呢?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情境教学,加深理解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是放在语言的意义上,很少在意语言形式和语言规则,而在特定情境中,他们获悉语言意义的能力很强。因此,教师要通过有意义的交际,恰当地引领、辅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语言,培养语法意识。例如,在教学“现在进行时”这一时态时,教师先为学生创设情境,可以说“I can draw. I’m drawing now”.(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一个圈)Guess,what am I drawing? S1: A football? T: Yes, I’m drawing a footb all.(边说边画足球,接着教师让S2 拿着抹布擦窗户) T: Look, S2 is cleaning the window.(再让两个学生拿着麦克风作唱歌状并说“Look, they are singing a song”. 板书“am drawing, is cleaning, are singing”并领读)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之后,教师播放一段视频,记录学生星期天和教师一起在公园野炊、玩耍的情景,要求学生用“主语+is\ am\ are +动词-ing”这一结构来表达画面中的人物正在做什么。由于是亲身经历的事情,学生们非常感兴趣,争着举手发言。在学生的即兴发言中,教师可及时纠正其语法错误,强调正确用法。之后,教师指着画面说“I’m eating a hanburger. S2 is not eating a hanburger. S2 isdrinking. But S3 is not drinking”.再要求学生按此方法练说。真实有意义的情景使学生很快理解意义并学会表达。接着,教师根据画面情景教学“现在进行时”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多数学生很快学会并掌握其用法。最后,教师编一个顺口溜帮助学生进一步记忆和巩固:动作正在做,要用进行时;主语在前走,be 动词紧随后;“动词-ing”不忘跟着走;若是一般疑问句,把be 提至主语前;否定句也简单,be 后只需加not。 二、歌曲童谣,轻松易学 一味地讲解语法知识,难免枯燥、乏味。为此,教师可利用歌曲童谣、游戏以及有节奏的说唱等形式进行语法教学。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歌谣、chant等,又使语法学习变得既简单,又轻松。如在学习情态动词“can”和句型“What can you do”时,我让学生根据儿童歌谣《两只老虎》的旋律,两两对唱所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掌握。I can dance,I can dance. What can you do?What can youdo? I can sing. I can sing. Let’s sing now. Let’s sing now.最后,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改编歌词来唱。就这样,在一遍遍快乐的吟唱中,学生轻松掌握了语法结构和重点句型。 三、创设活动,激发兴趣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9-04-08T11:57:50.46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4期作者:张宗华 [导读] 小学英语课堂是小学生开始学习英语的重要学习环境,如何高效的设计英语课堂教学成为英语教育者最为关心的核心课题。 张宗华(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安边镇朝阳学校四川宜宾 644000)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165-01 小学英语课堂是小学生开始学习英语的重要学习环境,如何高效的设计英语课堂教学成为英语教育者最为关心的核心课题。有效组织课堂教学设计,活跃课堂气氛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本文将具体的探析如何巧妙设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使藻堂活起来。 一、设多彩情景,创课堂氛围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种语言,而非一般的知识。语言的学习如果脱离了一定的情境,学生学习起来不但吃力,更不能很好地把握知识的用法。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创设或虚拟情境,带学生进入到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中,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我认为这是学习外语的关键所在。在实际设计情景时我们还要顾及三个因素: ㈠趣味性。首先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其次,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作用也是重中之重的。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宋代陈颐也说:"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所以我们教师应牢牢占领这块阵地,想方设法使英语课堂激情四射、学生兴趣盎然。这样,学生因为课堂的精彩分呈会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倾心的投入也是提高课堂质量的保障,最终形成对英语学科学习的良性循环。 ㈡整体性。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注重教学的整体呈现。我们给予学生的得是过度自然、教学流畅的课堂,在此基础上能给听者呈现和构建一个视觉、听觉、感触等多方面参与的知识盛宴更是我们要追求的高效课堂。如果不注重整体,不把握关键,教学完成之后也就仅仅是支离破碎的记忆而已。 二、关注情感态度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课堂更具实效性。因而,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并有意巩固和保护学生的情感态度。如学生初学英语时,好奇心强,积极性高,教师应当善表扬多鼓励,充分树立并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一个阶段后,学习遇到困难或学生受到挫折时,教师要充分理解宽容,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刻苦用功,有疑惑及时解决,当天的任务要当天完成,不留漏洞。尤其对于学困生,尽可能多地给予关爱,指导要耐心细致,多加肯定与鼓励,不歧视放弃,帮助其消除自卑,如此这般,才能带给他们继续学习的勇气与信心,才能让他们爱上英语这门学科。 三、合适应用体态语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用较为得体的体态语言进行教学,这样可以有利于提升教学的成效。而对于利用体态语言,一定要合适正确。不然,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相反会使得教育教学产生不好的影响。例如: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讲到兴奋之处,应散发出兴奋之情,其面部表情表现的愉快激昂,当讲到愤怒时,情绪中应带点愤怒,面部痛苦。然而请勿用手大声拍打桌子或狂笑等夸张动作来表达情绪。体态语言是需要自然流露的,不是夸张的表现。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体态语言需要与自己内心的活动相互一样,做到庄重大方,和蔼可亲,真正意义上表现出教育者应有的伟大美好的形象。与此同时,教师所表达的手势、眼神以及姿态等都要自然和谐,不能让学生感觉到矫揉造作的感觉,不然会容易影响到教学的成效以及教师的形象。同时,体态语言是需要协调合作的,注重整体的一个配合程度。第一,教师所应用到的体态语言是需要和教学的内容进行互相协调的。利用体态语言,做到辅助以及强化教学中的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第二,有声语言以及无声体态语言相互间是需要进行协调的,两者要相辅相成。例如:在进行违纪处理时,除了需要用到语言进行喝止外,还需要用到眼神的注视、手势的阻止、表情的严肃等所产生的效果。而体态语言还要对文化差异的进行注意。身为跨文化领域进行交流的英语教师,我们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尽量去把握一系列标准的英语教学体态语言。在实际的应用中,需要考虑好文化的差异性,尊重英语文化。 四、课堂内容趣味盎然,贴近学生生活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于生活,为生活所用。小学荚语课堂的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与生活的轨迹保持一致,让学生在浓郁的生活气息中品味英语的生活味,体验英语中的生活和生活中的英语。在保持生活味的同时,趣味性也是要注意的方面。语言的学习如果只是通过重复性的听说读写来强化和巩固,对于学习者来说就太过于单调和乏味了,学习时间长了就容易滋生厌学情绪。而且小学生正处于好玩、活泼好动的年龄,要让他们专心地去学习,教师就需要精心准备教学内容,在生硬的知识中穿插一些形象生动、动静相宜的声音和图片以及其它的辅助材料。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获得美的享受,也能愉悦心情,在欢快舒畅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例如在复习单词时,可以开展单词接龙、猜字谜等游戏;学习“I am hungry.”“I amthirty.”这些句式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句子内容来进行表演。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对句子进行深刻地理解,同时也是一种对知识的活学活用。 五、重视学法指导 小学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必须渗透学法指导,学生依此学习,便能形成技巧。一是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和运用得如何;学生如何学习,方法是否科学;他们的困惑需求是什么……教师要了然于心,以便在教学中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二是学习进程中,要分步骤、分层次开展学法指导。课前要明确预习目的,借助辞典扫清障碍,跟读录音模仿朗读,标注重点疑点。课中通过对语言的感知、体会、分析、理解和训练,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学会带着问题听课、抓住要点和重点思考,积极发言展示、参与课堂活动。课后梳理复习,及时消化巩固所学内容;并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提升实际应用能力。除此以外,还要进行个别指导,矫正指导帮助寻求适合自己实际的学习方法。只要立足于学生发展,处处为学生着想,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

浅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

浅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作为一个入门阶段,主要任务是通过让学生们通过看、听、说、玩、演、唱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基本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以前笔者总肤浅的认为,小学的英语教学似乎只要让学生通过听听、说说、唱唱、读读、做做,学会简单的英语对话或者用英语简单的描述日常生活就可以。但从近年来中高考的考题角度看,越来越多的英语老师开始觉得:中国学生学英语应该学习语法知识。即使在小学阶段,也需要让孩子们接触并学习一些语法知识,让他们较熟练的掌握语言运动技能。学习一门语言,必须学习其语法知识,学习语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笔者个人认为,改变认识和教法,优化语法教学是最好的方法。那么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才能保持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让主观愿意接受并“枯燥无味”的语法知识呢? 一、明确语法教学目的,尽量让语法教学简单化 语法教学主要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的知识。是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基础。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最好运用大量形象生动、直观有趣味性的、富有交际性的语言活动对语法的关键点对学生略作点拨,从而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模仿、自主运用,有效地帮助任务的实现。尽量做到“淡化而

不忽视,重视而不死扣”。 二、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适当运用一些语法教学的方法 对于语法知识的学习,很多学生都较难理解书面的讲解,在运用的时候经常出现错误。讲解的深刻,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现在很多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经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在教学中主要引用了下列几种方法: 1、直观图片动画呈现法 呈现法是充分利用动画图片等生动有趣的特点、有效地避免了语法教学的枯燥性和单一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很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教学的效果。这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教学方法了。在他们“看热闹”的同时,将语法的要点和结构明了清晰的呈现。比如在教授一般将来时的过程中,我先让各小组讨论一下本周末的计划,说说自己要做的事情,如swim、play football、go shopping等。然后让学生们汇报讨论好的动作,讲自己提前准备好的动画图片搭配起来(在这之前,教师应该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将学生可能汇报的动作准备在后台),然后用动画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一般讲来时的基本形式和结构:be going to / will +动词,最后重放动画,鼓励学生用基本形式和结构把自己汇报上来的动作组合在一起。借此理解并

浅谈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基本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基本策略 国培英语《一班》朱明琼 [摘要]本文从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语法的角度,重点强调了完整步骤化教学策略,训练有效记忆策略和整理归类、区别对待等策略在课堂语法教学中的含义及运用。只有加强语法教学才能使学生的语言能力不断提高。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法教学策略 与传统的语法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今天的语法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为目标。语法教学是句法(Syntax)、语义(Semantics)和语用(Pragmatics)三方面教学的结合,语法学习缺少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 完整步骤化教学策略 一.含义及适应情境 完整步骤化教学策略指教师在进行语言形式的教学过程中,应策划一系列完整、有步骤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步骤掌握语言知识,最终达到运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目的。应用该教学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过一个从不知到知之、直至用之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呈现指学生以何种方式接触将要学习的语言现象,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表明其构成及意义。应先让学生接触语言现象或为学生提供运用这种语言现象的情境,使学生自己经过疑问、猜测、探索的过程,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归纳。练习指教师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活动,使学生练习所学的语言结构,确保学生能准确地掌握语言知识。运用指在学生理解并掌握语言形式及其意义之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可运用语言知识的机会。该教学策略适用于各阶段知识的讲解和训练,主要针对语法教学。 二.教学中对语法的一些认识 1、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激活元认知。 课堂教学中,特别是语法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活(activate)学生的元认知(meta -knowledge),通过日常对话,谈论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将学生的原有知识活跃出来,使其具有粘合新知识、构成新认知结构的活力。话题必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教

浅谈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浅谈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 语法是用词造句规则的综合。教学语法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基本语法,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像多数现代语言教材一样,这套教科书是通过实例教学语法的。学生所听到的和所看到的是在一定情景之中使用的语言,基本句型结构反复使用,反复操练,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他们会达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地步;对于一些语言现象,学生自己就可以逐步发现规律,归纳出语法规则。 由于英语和汉语在语法方面差异甚大,这就给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时增加了不少困难,因而学生会做出错误的归纳,这就需要教师做适当的讲解,以帮助他们对某些语法难点的理解,让他们再通过语言实践,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下面谈谈英语语法教学的一些方法。 一.分析语法的重、难点,有的放矢。一般根据学生学习英语最感困难的地方,来决定语法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最 感困难集中表现在一致关系中:主语和谓语的一致、名词和数词的一致等。英语的一致关系通过词形变化来体现:名词在数(abook,twobooks)上有词形变化;代词在人称(we,they)、性(he,she,it)、数(I,we)和格(I,me,my,mine)上都有词形变化;动词在人称(Iam,youare,sheis)`数(Istudy,shestudies)和时间(study,studies,studying)上都有词形变化,连形容词、副词和数词也有一定的词形变化。而由于汉语没有一致关系和词形变化的现象,说惯汉语的学生,在说英语时,容易以汉语习

惯去套用英语,在一致关系上犯错误,如Iisastudents,Hehavetogohome,Giveheabook,Thispenisher.要想使学生了解英语的一致关系和词形变化的道理,进行适当的讲解是必要的。但要学生熟练使用这些道理,光靠老师的讲解是不行的,重要是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在用中学,在学中通过反复操练,使他们建立一种语言习惯,才能逐步做到。 二.利用直观手段讲解语法。如教形容词的比较等级时,可以拿三个大小不相同的东西(apple),一个比一个大。一边问, 一边答: A:What’sthis? B:It’sanapple. A:Whichisbigger? B:Thefirstoneisbigger. B:Whichisthebiggestofall? B:Thesecondoneisthebiggestofall. 这种自问自答,可以让学生跟老师重复几遍,直到他们自己能够独立进行表演为止,然后把这些句子写在黑板上,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最后可以再举一些例子,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对比较等级,会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 三.语法教学与句型教学相结合。句型即句子结构,是从大量句子中概括出来的典型句式。语法教学应与句型教学相互 配合,相互促进。先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句型,是为学生学习语法提供

小学英语语法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小学英语语法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小学英语语法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语法教学主要不是针对小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小学本身接触的语法现象很有限,没有多少需要系统处理的,二是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也不太适合给他们讲语法。 但常有老师问这个问题,小学英语教不教语法,不教的话教材中出现的一些语法现象咋处理?教的话,怎么教法? 这说明,小学英语虽然简单,可也不可避免地遇到语法问题,有些单靠听说活动任务来处理,效果可能不是最好地,也就是说,某些语法现象也有必要从结构形式上进行某种处理,也就是一般说的语法教学了,下面就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谈24个字的浅见,请大家指正。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这24个字就是:先例后法、意义领先、提醒注意、点到为止、随遇随点、适时归纳。 “先例后法,意义领先”,是说不在接触足够实例的情况下解释语法现象,不脱离实例讲结构。解释语法现象的时候首先从意义出发,结合语言使用来解释,不离开意义讲结构,更不要背“口诀” “提醒注意”是在听说读写实际语言材料中遇到需要处理的语法现象时,教师明确点明这种用法,适当解释其形式和意义。“点到为止”是仅仅结合当时具体例子解释,不作不必要的拓展。比如第一次接触名词复数的时候,学生遇到了apples,可能会问这个s是干什么用的?这时候告诉学生这个S表示“不是一个”就行了。遇到teeth,学生会问牙不是tooth吗?可以让学生先记住,表示一个牙的.时候EE,表示多个牙的时候就OO了,不必把名词复数的各种情况和变化形式全部展示给学生。

“随遇随点”是说前面接触过的语法现象后面再遇到,比如名词的各种复数形式,每次遇到都应该结合当时的例子明确提示。“适时归纳”是当一类语法现象学生遇到的实例已经足够多了,比较熟悉了,可以进行简单的总结。比如学生接触了名词复数的几种形式变化后,可以把学生以前学过的例子集中到一起,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找出规律。但是不必要“求全”,没接触过得没必要急着“补充”。 从反面说,主张“先例后法、意义领先、提醒注意、点到为止、随遇随点、适时归纳”也就是反对离开语境和意义讲语法规则,不主张离开意义背口诀;反对语法知识点支离破碎,主张适时归纳,但也反对没有足够感性积累的情况下过早归纳;语法规则的归纳反对教师灌输,提倡教师提供典型实例,学生或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反对不顾学生需要和接受能力追求全面。

(完整版)浅谈小学英语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英语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江苏省盱眙县古桑中心小学江伟 【摘要】:小学英语课程有很大发展空间,但面对很多困难。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实施有效的教学, 必须设计可达到的教学目标,开展促进内化的有效活动,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小学英语; 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 小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简单性,只会令学生觉得索然无味。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喜欢采用一些如: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等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如果处理得好,效果是很好的,因为这符合小学生好动的天性,但是如果过多采用这样的活动方式,花大量的时间在这些方面,那么只能适得其反,一方面,学生在语言上得不到充分的训练,另一方面,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因此,要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并使之长久地保持下去,终生不弃,甚至发展为研究的动力、方向,有效教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有效教学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 它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并获得预期效益的最优化,使学习者和传授者双方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只有深刻了解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日常教学才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这样,有效教学才有可能得到保证。下面笔者尝试从课程标准中、从实践中、从案例中提炼一些普遍的、可操作的教学策略,供老师们借鉴、参考、实践,更为重要的是希望能够以此点醒老师们的潜质、启发老师们的思考、促进老师们孜孜以求,共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实施有效教学 1.精心确立教学目标 新课改倡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提出“以学论教”, 推动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并规定了全新的教学目标, 即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内容的三维教学目标体系。然而,有些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仅仅把重点放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导致确立的教学目标不是太宽泛就是太狭窄,或是照搬教参中明确给出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得教学目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三个原则(20200625111013)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三个原则 在学习一种外语时,如果不了解该语言的内部规则,那将影响学生准确地运用该语言进行交流。许多专家( 如Cameron,2001)认为,即使在小学阶段,孩子也需要一些语法知识帮助他们牢固地、正确地掌握语言。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在小学阶段要进行一些简单的语法教学。作为小学 英语教师,如何才能既保持孩子学习英语的热情,又让孩子掌握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枯燥的"语法知识呢?笔者去年有幸到英国学习三个月,了解了一些外国专家提倡的语法教学方法。我认为,根据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要做到" 以人为本" ,让小学语法教学生动起来,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Implicit( 隐性原则) 在语法教学方面,外国教育专家提出了两种方法:"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 显性语法教学) 和"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 隐性语法教学) 。前者侧重在教学中直接谈论语法规则, 语法教学目的直接明显;后者则在教学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的语法规则,主要通过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的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法规则。"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 需要运用抽象的思维能力,对智力还在发展的孩子采用"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 的方法更为合适。不少教师的英语课堂枯燥乏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巩固所学的语法项目时,采用了过于机械的练习形式(mechanicaldrills) ,也可以说是采用了过多的"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 。例如,学习了一般将来时后,让学生做大量类似如下的练习:依照例句改写句子: Model:I am swimming now .(tomorrow) T I am going to swim tomorrow 1) Jack is dancing now .(tomorrow) 2) Mary is drawing now .(tomorrow) 此类练习只让孩子重复操练所学的语法项目,并没有提供机会让孩子了解应用这个语言点的情景,容易使所学的语言形式与语言的使用语境、语言的意义脱节,不能很好地达成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 帮助提高学生语言的交际能力。 此外,孩子天性喜欢好玩的东西,过于严肃机械的练习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应尽可能摒弃直接的、机械的练习,多提供机会让孩子在有意义的、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练习和运用所学的新项目。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讲故事、做游戏、TPR(全身反应法)、念儿歌等” 间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语法。例如,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游戏来巩固be going to do something 这个语法项目: 1) 教师拿起粉笔,说:"I am going to draw something. But what? Can you guess?'' 提示让学生使用句型"You are going to draw ..."。 2) 教师每次画一两笔,让学生继续猜:"You are going to draw ..." ,直到他们猜对为止。 这个游戏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较真实的情景去使用语言,让他们在玩乐中无意识地训练了所学的语法。当然,为了巩固孩子的语法知识,提高孩子语言的准确性,教师也要在适当时候使用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 。 2.Meaninggofirst( 意义先行原则) 英国教育专家Jayne Moon(2000) 的研究表明,孩子具有"Go for meaning" 的天性,即在学习语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