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民族大学预科学院2014-2015第一学期课程教学大纲《普通化学》教学大纲 2014.5

广西民族大学预科学院2014-2015第一学期课程教学大纲《普通化学》教学大纲 2014.5

广西民族大学预科学院2014-2015第一学期课程教学大纲《普通化学》教学大纲 2014.5
广西民族大学预科学院2014-2015第一学期课程教学大纲《普通化学》教学大纲 2014.5

普通化学(理工类)

Basical chemistry

【课程编号】BJ35122 【课程类别】基础课

【学分数】无【编写日期】2014-05

【总学时】72 【先修课程】高中化学

【适用专业】预科

一、教学目的、任务

目的与任务:《普通化学》课程是根据高等院校民族预科这一特殊层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规定而开设的重要基础课程。

化学,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普通化学是理工类预科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化学(特别是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技能,了解这些概念、理论和技能的应用,培养分析和解决涉及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和直观性强的特点,通过讲授和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掌握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巩固,为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2.采用讲授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采用教学模型、实物以及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加强直观教学。

3.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相关的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实验教学中,努力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增加学生动手操作内容,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充分的结合起来。

三、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分两个学期进行,具体内容要求和学时分配如下:

(一)绪论 3 学时

主要内容: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3.化学发展历史的简单回顾。

4.化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

5.化学的一般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

1.了解普通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2.熟悉并掌握学习普通化学课程的一般学习方法。

3.认真思考如何学好普通化学这门课。

(二)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

主要内容:

1.分子、原子、元素。

2.物质的分类。

3.摩尔。

4.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5.溶液的浓度。

6.化学方程式。

教学要求:

1.深入理解一些重要的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

2.熟悉并掌握最基本的物质组成、分类及测量的概念(分子、原子、元素、单质、混合物、无机物、有机物、摩尔、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等)。

3.熟知最常用的化学计算方法(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计算,化学方程式及其计算等)。

(三)第二章气体定律 3 学时

主要内容: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混合气体。

3.气体扩散定律。

4.气体分子运动论。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 掌握混合气体相关概念和定律(分体积、体积分数、摩尔分数、道尔顿分压定律)。

3. 理解气体扩散及气体分子运动的规律。

(四)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9 学时

主要内容:

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2.反应机理

(1)基元反应。

(2)非基元反应。

3.反应速率的基本理论

(1)碰撞理论。

(2)过渡状态理论。

4.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质量作用定律、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

(2)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阿伦尼乌斯方程式)。

(3)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其他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要求:

1.理解化学反应速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2.了解反应机理、基元反应与非基元反应的概念。

3.理解活化分子、活化能的概念,掌握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及其应用。

4.理解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的概念,掌握反应速率方程的书写,掌握阿伦尼乌斯方程的应用,掌握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机理,了解其他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五)第四章化学平衡9 学时

主要内容:

1.化学平衡的建立

(1)可逆反应与平衡态。

(2)化学平衡的特点。

2.化学平衡常数

(1)实验平衡常数。

(2)标准平衡常数。

(3)多重平衡规则。

3.化学平衡的移动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4.化学平衡的计算。

教学要求:

1.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前提和条件,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

2.掌握实验平衡常数与标准平衡常数间的区别。

3.熟练应用多重平衡规则。

4.理解浓度、压力、温度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掌握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应用。

5.掌握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六)第五章电化学理论简介 6 学时

主要内容:

1.基本概念:氧化数,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类型。

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3.原电池:原电池的组成,氧化还原电对,电极反应,原电池符号。

4.电极电势:

(1)标准电极电势。

(2)能斯特方程与电极电势。

(3)电极电势的应用。

教学要求: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方法。

2.掌握原电池的结构、工作原理、电池符号,理解电极电势的产生,掌握能斯特方程及其应用。

(七)第六章稀溶液的依数性 3 学时

主要内容:

1.蒸汽压下降——拉乌尔定律。

2.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

3.渗透压。

教学要求:

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

(八)第七章酸碱电离平衡12 学时

主要内容:

1.电解质溶液基本概念及理论。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2)电离度。

2.电解质溶液理论

(1)阿类尼乌斯酸碱电离理论。

(2)布朗斯特—劳瑞质子理论。

(3)路易斯酸碱电子理论。

3.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1)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值。

(2)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3)多元弱酸的电离平衡。

教学要求:

1.理解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弄清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平衡的基本规律。

2.掌握酸碱质子学说的基本概念及有关质子转移平衡的基本规律。

3.掌握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及水溶液PH值的基本计算。

(九)第八章缓冲溶液 6 学时

主要内容:

1.缓冲溶液的概念及组成。

2.缓冲溶液的缓冲机理。

3.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和有效的缓冲范围。

4.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

教学要求:

1.理解缓冲溶液的概念,掌握缓冲溶液的组成。

2.理解缓冲溶液的缓冲机理,掌握缓冲公式及缓冲溶液PH值的一些基本计算。

3.熟悉一般缓冲溶液的选择及配制方法。

(十)第九章沉淀—溶解平衡 6 学时

主要内容:

1.溶度积与溶解度

(1)溶度积常数。

(2)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2.溶度积规则

(1)溶度积规则的内容。

(2)溶度积规则的应用。

3.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1)盐效应。

(2)同离子效应。

(3)酸度的影响。

教学要求:

1.理解溶度积规则,掌握溶度积规则的运用。

2.了解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3.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相关计算。

(十一)第十章原子结构15 学时

主要内容:

1.微观粒子运动特征

(1)微观粒子运动的量子化特征。

(2)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3)不确定原理。

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和氢原子结构

(1)波函数与原子结构。

(2)波函数和电子云图形。

3.多电子原子结构

(1)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

(2)原子轨道能级图。

(3)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4.元素周期律

(1)电子层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2)价电子层结构与族。

(3)价电子层结构与区。

5.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1)原子半径。

(2)元素的电离能。

(3)元素的电子亲和能。

(4)元素的电负性。

教学要求:

1.理解微观粒子运动的量子化特征和电子的波粒二象性,了解不确定性。

2.了解核外电子运动和氢原子结构。

3.理解屏蔽效应、钻穿效应及原子轨道能级图,掌握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4.掌握电子层结构与周期、族、区的关系。

5.理解原子结构周期性变化与元素性质(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周期性变化的关系。

(十二)第十一章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主要内容:

1.化学键基本概念

(1)键的极性

(2)键参数

2.离子键理论

(1)离子键的形成。

(2)离子键的特点。

(3)离子的电荷、电子构型及离子半径。

3.共价键理论

(1)价键理论。

(2)杂化轨道理论。

(3)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4)配位键

4. 分子轨道理论简介

5. 分子间力和氢键

(1)分子的极性和偶极矩。

(2)分子间力

(3)氢键。

(4)分子间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6.晶体结构

(1)晶体的特征。

(2)晶体的基本类型。

(3)晶体的缺陷和晶体材料

教学要求:

1.掌握离子键的形成及特点。

2.理解共价键的本质和特点,掌握共价键的类型。

3.理解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掌握杂化轨道的类型。

4.运用VSEPR法判断共价分子空间的构型。

5.了解分子间力,掌握氢键及其种类,了解其对物质某些性质的影响。

6. 了解晶体的基本特征、晶体的基本类型及各类晶体的结构和性质特征。

(十三)第十二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主要内容:

1.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性质

2.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1)卤化物

(2)氧化物

(3)非金属含氧酸盐

(4)碳化物、氮化物和硼化物

教学要求:

了解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和主要性质。

(十四)第十三章金属元素通论※

主要内容:

1.主族金属元素

(1)主族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

(2)主族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

2.过渡金属元素

(1)过渡金属元素的物理通性

(2)过渡金属元素的化学通性

3.金属的提取与合金材料

(1)金属的提取

(2)合金材料

教学要求:

了解主族金属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的主要性质。

(十五)第十四章化学元素与生命※

主要内容:

1.生物体中的化学元素

2.生物元素的主要功能

3.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4.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

5.基因工程简介

教学要求:

了解一些化学元素与生命体之间的关系。

注:标有※号的章节内容为选修,若教学时间允许即安排课堂讲解,否则作为学生自行阅读内容。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1.教学重点

(1)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酸碱电离平衡、缓冲溶液和沉淀溶解平衡。

(3)原子结构。

(4)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2.教学难点

(1)缓冲溶液。

(2)原子结构。

(3)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3.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主要为:

(1)讲授教学。

(2)多媒体电化教学。

(3)以问题为中心探究教学。

(4)理论联系实际直观实践(实验)教学。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属考试课程。

1.考核方式:分为理论考核、实验考核(均为闭卷)和平时考核。

2.成绩评定方式:

期评=期末理论考核50% +期末实验考核30% +平时20%。

六、课程质量标准

通过《普通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化学(特别是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技能,了解这些概念、理论和技能的应用,培养分析和解决涉及

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七、教材及参考书目

[1]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及无机化学教研室. 普通化学.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3.

[2]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 普通化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3] 邓建成, 易清风, 龙有前, 等. 大学化学基础.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4] 华彤文, 陈景祖, 严洪杰, 等. 普通化学原理(第3版).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 华南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 无机化学.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6] 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 无机化学(第四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7] 蔡少华, 龚孟濂, 史华红. 无机化学基本原理.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9.

[8]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 无机化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9] 刘国璞, 白广美, 廖松生. 大学化学.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5.

[10] 徐功骅, 蔡作乾. 大学化学实验(第二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11] 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 等.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12]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 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13] 王克强, 王捷, 吴本芳. 新编无机化学实验.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14] 高剑南, 戴立益等. 现代化学实验基础.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15] 中山大学等.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16]《大学普通化学学习指导》大连理工大学普通化学教研室编.

[17]《普通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何兰英、王信主编.

[18]《无机化学与普通化学题库》郁志勇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9]《基础化学》汪小兰、田河珍、耿承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制订人:化生教研室审核人:容学德

2014年5月

普通化学(医科类)

Basical chemistry

【课程编号】BJ35122 【课程类别】基础课

【学分数】无【编写日期】2014-05

【总学时】114 【先修课程】高中化学

【适用专业】预科

一、教学目的、任务

目的与任务:《普通化学》课程是根据高等院校民族预科这一特殊层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规定而开设的重要基础课程。

化学,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普通化学是理工类预科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化学(特别是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技能,了解这些概念、理论和技能的应用,培养分析和解决涉及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和直观性强的特点,通过讲授和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掌握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巩固,为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2.采用讲授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采用教学模型、实物以及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加强直观教学。

3.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相关的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实验教学中,努力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增加学生动手操作内容,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充分的结合起来。

四、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分两个学期进行,具体内容要求和学时分配如下:

(一)绪论 4 学时

主要内容: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3.化学发展历史的简单回顾。

4.化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

5.化学的一般学习方法。

教学要求:

1.了解普通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2.熟悉并掌握学习普通化学课程的一般学习方法。

3.认真思考如何学好普通化学这门课。

(二)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 2 学时

主要内容:

1.分子、原子、元素。

2.物质的分类。

3.摩尔。

4.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5.溶液的浓度。

6.化学方程式。

教学要求:

1.深入理解一些重要的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

2.熟悉并掌握最基本的物质组成、分类及测量的概念(分子、原子、元素、单质、混合物、无机物、有机物、摩尔、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等)。

3.熟知最常用的化学计算方法(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及计算,化学方程式及其计算等)。

(三)第二章气体定律 4 学时

主要内容: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混合气体。

3.气体扩散定律。

4.气体分子运动论。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 掌握混合气体相关概念和定律(分体积、体积分数、摩尔分数、道尔顿分压定律)。

3. 理解气体扩散及气体分子运动的规律。

(四)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12 学时

主要内容:

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2.反应机理

(1)基元反应。

(2)非基元反应。

3.反应速率的基本理论

(1)碰撞理论。

(2)过渡状态理论。

4.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质量作用定律、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

(2)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阿伦尼乌斯方程式)。

(3)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其他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要求:

1.理解化学反应速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2.了解反应机理、基元反应与非基元反应的概念。

3.理解活化分子、活化能的概念,掌握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及其应用。

4.理解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的概念,掌握反应速率方程的书写,掌握阿伦尼乌斯方程的应用,掌握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机理,了解其他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五)第四章化学平衡12 学时

主要内容:

1.化学平衡的建立

(1)可逆反应与平衡态。

(2)化学平衡的特点。

2.化学平衡常数

(1)实验平衡常数。

(2)标准平衡常数。

(3)多重平衡规则。

3.化学平衡的移动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4.化学平衡的计算。

教学要求:

1.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前提和条件,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

2.掌握实验平衡常数与标准平衡常数间的区别。

3.熟练应用多重平衡规则。

4.理解浓度、压力、温度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掌握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应用。

5.掌握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六)第五章电化学理论简介 6 学时

主要内容:

1.基本概念:氧化数,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类型。

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3.原电池:原电池的组成,氧化还原电对,电极反应,原电池符号。

4.电极电势:

(1)标准电极电势。

(2)能斯特方程与电极电势。

(3)电极电势的应用。

教学要求: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方法。

2.掌握原电池的结构、工作原理、电池符号,理解电极电势的产生,掌握能斯特方程及其应用。

(七)第六章稀溶液的依数性 6 学时

主要内容:

1.蒸汽压下降——拉乌尔定律。

2.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

3.渗透压。

教学要求:

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

(八)第七章酸碱电离平衡10 学时

主要内容:

1.电解质溶液基本概念及理论。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2)电离度。

2.电解质溶液理论

(1)阿类尼乌斯酸碱电离理论。

(2)布朗斯特—劳瑞质子理论。

(3)路易斯酸碱电子理论。

3.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1)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值。

(2)一元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3)多元弱酸的电离平衡。

教学要求:

1.理解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弄清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平衡的基本规律。

2.掌握酸碱质子学说的基本概念及有关质子转移平衡的基本规律。

3.掌握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及水溶液PH值的基本计算。

(九)第八章缓冲溶液 6 学时

主要内容:

1.缓冲溶液的概念及组成。

2.缓冲溶液的缓冲机理。

3.缓冲溶液的缓冲能力和有效的缓冲范围。

4.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

教学要求:

1.理解缓冲溶液的概念,掌握缓冲溶液的组成。

2.理解缓冲溶液的缓冲机理,掌握缓冲公式及缓冲溶液PH值的一些基本计算。

3.熟悉一般缓冲溶液的选择及配制方法。

(十)第九章沉淀—溶解平衡 6 学时

主要内容:

1.溶度积与溶解度

(1)溶度积常数。

(2)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2.溶度积规则

(1)溶度积规则的内容。

(2)溶度积规则的应用。

3.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1)盐效应。

(2)同离子效应。

(3)酸度的影响。

教学要求:

1.理解溶度积规则,掌握溶度积规则的运用。

2.了解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3.掌握沉淀—溶解平衡移动的相关计算。

(十一)第十章原子结构18 学时

主要内容:

1.微观粒子运动特征

(1)微观粒子运动的量子化特征。

(2)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3)不确定原理。

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和氢原子结构

(1)波函数与原子结构。

(2)波函数和电子云图形。

3.多电子原子结构

(1)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

(2)原子轨道能级图。

(3)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4.元素周期律

(1)电子层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2)价电子层结构与族。

(3)价电子层结构与区。

5.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

(1)原子半径。

(2)元素的电离能。

(3)元素的电子亲和能。

(4)元素的电负性。

教学要求:

1.理解微观粒子运动的量子化特征和电子的波粒二象性,了解不确定性。

2.了解核外电子运动和氢原子结构。

3.理解屏蔽效应、钻穿效应及原子轨道能级图,掌握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4.掌握电子层结构与周期、族、区的关系。

5.理解原子结构周期性变化与元素性质(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周期性变化的关系。

(十二)第十一章化学键和分子结构24 学时

主要内容:

1.化学键基本概念

(1)键的极性

(2)键参数

2.离子键理论

(1)离子键的形成。

(2)离子键的特点。

(3)离子的电荷、电子构型及离子半径。

3.共价键理论

(1)价键理论。

(2)杂化轨道理论。

(3)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4)配位键

4. 分子轨道理论简介

5. 分子间力和氢键

(1)分子的极性和偶极矩。

(2)分子间力

(3)氢键。

(4)分子间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6.晶体结构

(1)晶体的特征。

(2)晶体的基本类型。

(3)晶体的缺陷和晶体材料

教学要求:

1.掌握离子键的形成及特点。

2.理解共价键的本质和特点,掌握共价键的类型。

3.理解杂化轨道理论的要点,掌握杂化轨道的类型。

4.运用VSEPR法判断共价分子空间的构型。

5.了解分子间力,掌握氢键及其种类,了解其对物质某些性质的影响。

6. 了解晶体的基本特征、晶体的基本类型及各类晶体的结构和性质特征。

(十三)第十二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2 学时

主要内容:

1.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性质

2.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1)卤化物

(2)氧化物

(3)非金属含氧酸盐

(4)碳化物、氮化物和硼化物

教学要求:

了解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和主要性质。

(十四)第十三章金属元素通论※ 2 学时

主要内容:

1.主族金属元素

(1)主族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

(2)主族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化学性质

2.过渡金属元素

(1)过渡金属元素的物理通性

(2)过渡金属元素的化学通性

3.金属的提取与合金材料

(1)金属的提取

(2)合金材料

教学要求:

了解主族金属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的主要性质。

(十五)第十四章化学元素与生命※

主要内容:

1.生物体中的化学元素

2.生物元素的主要功能

3.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4.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

5.基因工程简介

教学要求:

了解一些化学元素与生命体之间的关系。

注:标有※号的章节内容为选修,若教学时间允许即安排课堂讲解,否则作为学生自行阅读内容。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1.教学重点

(1)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酸碱电离平衡、缓冲溶液和沉淀溶解平衡。

(3)原子结构。

(4)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2.教学难点

(1)缓冲溶液。

(2)原子结构。

(3)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3.教学方法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主要为:

(1)讲授教学。

(2)多媒体电化教学。

(3)以问题为中心探究教学。

(4)理论联系实际直观实践(实验)教学。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属考试课程。

1.考核方式:分为理论考核、实验考核(均为闭卷)和平时考核。

2.成绩评定方式:

期评=期末理论考核50% +期末实验考核30% +平时20%。

六、课程质量标准

通过《普通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化学(特别是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技能,了解这些概念、理论和技能的应用,培养分析和解决涉及

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七、教材及参考书目

[1]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及无机化学教研室. 普通化学.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3.

[2]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 普通化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3] 邓建成, 易清风, 龙有前, 等. 大学化学基础.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4] 华彤文, 陈景祖, 严洪杰, 等. 普通化学原理(第3版).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5] 华南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 无机化学.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6] 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 无机化学(第四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7] 蔡少华, 龚孟濂, 史华红. 无机化学基本原理.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9.

[8]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 无机化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9] 刘国璞, 白广美, 廖松生. 大学化学.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5.

[10] 徐功骅, 蔡作乾. 大学化学实验(第二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11] 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 等.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12]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 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13] 王克强, 王捷, 吴本芳. 新编无机化学实验.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14] 高剑南, 戴立益等. 现代化学实验基础.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15] 中山大学等.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16]《大学普通化学学习指导》大连理工大学普通化学教研室编.

[17]《普通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精解》何兰英、王信主编.

[18]《无机化学与普通化学题库》郁志勇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9]《基础化学》汪小兰、田河珍、耿承延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制订人:化生教研室审核人:容学德

2014年5月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009031028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 课程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 开课单位:药学院化学学科 学分:6 总学时:120 理论学时:72 实验学时:48 先开课程:无 授课对象:药学、药物制剂本科专业考核方式:考试 执笔人:杨怀霞编写日期:2009年8月28日 前言 【开设目的】 《无机化学》是药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基本化学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及化学反应速率理论的基本知识,掌握酸碱平衡、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的基本规律,熟悉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基本理论,理解s区、p区、d区、ds区主要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同时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规范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目的要求、内容和方法

绪论 【目的要求】 了解该课程发展史,发展方向,内容安排,与药学的关系。掌握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教学内容】 无机化学的发展和研究内容,化学与药学的关系,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

第一章溶液 【目的要求】 掌握溶液浓度的五种表示法:质量分数,摩尔分数,质量摩尔浓度,质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熟悉稀溶液的依数性的四个性质,了解离子强度,活度,活度系数的概念。 【教学内容】 溶液的浓度,稀溶液的依数性,电解质在水中的存在状态。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 。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 【目的要求】 掌握状态函数的特点;标准生成焓、标准生成吉布斯能的定义,会用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吉布斯能变,标准吉布斯能变。熟悉反应过程的熵变计算,利用吉布斯公式能进行有关计算。了解热力学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热力学常用术语:体系、环境、过程、途径、状态函数、热、功。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盖斯定律;焓、熵、吉布斯自由能及反应的自发性。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自学。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授予学士学位工作细则(院发[2011]6号)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授予学士学位工作细则 院发[2011]6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学士学位管理工作的通知》(桂学位[2000]24号),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我院学士学位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授予。 第三条凡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并达到我院授予学士学位条件的我院应届本科毕业生,按照本细则授予学士学位。 第二章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 第四条具有正式学籍,在学院允许的修业年限内,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的应届本科生,同时达到下列要求的,授予学士学位。 (一) 学位课程、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的成绩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注:优秀(90-100)、良好(80-89)、中等(70-79)、及格(60-69)) (二) 初步掌握至少一门外国语,根据学生类别及其专业按学院规定的外语教学要求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一考试、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各类学生学士学位英语成绩的合格分数要求如下: 外语教学要求为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一考试(CET4)成绩达到355分(含355分)以上的为合格;外语教学要求为大学英语三级的学生,参加全国英语能力测试成绩达到50分(含50分)以上的为合格。

全国统考成绩未达上述要求的,以大学英语成绩进行评定,要求四个学期大学英语成绩平均分达70分(含70分)以上;或参加学院组织的院内相应水平考试,成绩达到学院的相应要求。 (三)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应通过全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联合考试一级考试。 第五条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的应届本科生,有一项不符合第四条规定条件,如果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以不记名投票表决,与会委员超过半数同意的,授予学士学位: (一) 毕业时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者; (二) 学生在校期间在某一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由学院组织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数学建模、挑战杯、发明创造等全国性专业比赛获得三等奖以上者;参加全国文艺或体育比赛,获得个人前八名或集体前六名奖励者;参加全区科技或学科竞赛获得一等奖以上者;参加全区文艺或体育比赛,获得个人前三名或集体前二名(不包括大合唱比赛)奖励者;在某专业领域取得特别突出成绩并经有关专家鉴定者。 第六条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且符合第四、第五条规定的应届本科生,如果在校期间受过记过以上(含记过)处分的,经考察确已改正错误、表现良好且至毕业时处分时间达一年以上的,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至毕业时处分时间未满一年的,原则上毕业一年后持相关部门出具的思想品德鉴定,随下一届学士学位评定时间向学院申请学士学位。 受记过以上(含记过)处分学生的学位评定,经所在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推荐,由院学位评定委员会以不记名投票表决,与会委员超过半数同意的,授予学士学位。 第七条对有如下舞弊行为者,经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裁定,作出暂缓学位授予、不授予学位或撤销已授予学位的处理: (一)在学位授予工作各环节中,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成绩; (二)毕业论文或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三)购买或请他人代写毕业论文; (四)其他学术舞弊作伪行为。 第三章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第八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在各系建立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分委员会由7~15人组成,任期3年。成员应由系常务副主任、系党总支书记及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的教师、专家组成,并设秘书一名。分委员会主席由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或系常务主任兼任。 第九条各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职责是: (一) 协助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工作;

民族学专业

民族学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历史学 门类:历史学类 专业名称:民族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民族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民族和族群、中国社会与文化基本情况;掌握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受到体质人类学、语言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事业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民族学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民族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事业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民族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国民族和族群、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基本情况;掌握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受到体质人类学、语言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掌握基本的民族学调查方法与分析方法,以及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熟悉我国有关少数民族、社会文化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了解国内外民族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主干学科:历史学、社会学。 主要课程:人类学、民族学导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人类学史、生态人类学、民族学调查方法、中国民族概论、世界民族概论、民族考古学、民族经济学、族群与家族、宗教文化、民俗学、社会学、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等。 实践教学: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论文写作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学位。 相近专业:历史学、社会学。 原专业名:民族学、民族史、藏学、人类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就业数据 本专业2005年没有本科毕业生 表1民族学专业地区流向百分比(%)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普通化学、材料物理、必修、3学分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课程简介:普通化学课程主要讲授化学原理,包括气体和液体的基本定律, 热化学和化学反应方向,化学平衡(包括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氧化还原反 应等)及其在容量分析中的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原子的电子结构,分子结 构和理论,晶体结构配位化学以及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有机化学、 高分子化学、仪器分析等基础知识内容。此课程也是高等学校材料、化学、 化工、药学、轻工、纺织、环境、冶金地质等有关专业的第一门化学基础课, 因此它是培养上述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 部分,同时也为后继材料、化学及其它课程打下基础。 目标与任务:《普通化学》是一般工科学生大学阶段唯一的化学必修课,因此 本课程介绍学生所应具备的化学最基本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与化学 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科技前沿发展、学科渗透交叉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 具有较高的化学素质和知识水平,建立化学的思维方式,增加用化学方法解 决实际问题,尤其是材料领域研究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先修课:高中化学;高中物理;高中数学 后续相关课程:材料科学基础;陶瓷材料;功能材料;物理化学;固体化学(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参考书:1、张淑民著:《无机化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 2、华彤文主编:《普通化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普通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介绍化学的定义; 第二节化学变化的特征; 第三节化学的疆域;

2014年广西民族大学623基础法语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4年广西民族大学623基础法语考研真题 (试卷代号:A 卷) 科目代码:623 科目名称:基础法语 适用学科专业:法语语言文学 研究方向:法语语言 命题教师签名:

考生须知 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 2.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作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3.交卷时,请配合监考人员验收,并请监考人员在准考证相应位置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证)。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 ×××试题册共页第1页

I. Trouvez l’article indéfini . 10%: extraire attribuer appara?tre choisir amuser emménager répartir implanter évoquer venger II. Co mplétez les phrases suivantes avec le pronom qui convient. 15 % 1. Vous n’avez pas terminé votre plat de viande? Si, et nous ________ voulons encore une autre. 2.T out le monde souhaite la paix sociale. Assurons- ________ le mieux possible. 3.Il n’était pas très s?r de _________, mais il ________ est devenu. 4.Je ne sais pas si elle a dit àPaul que je _________ cherchais depuis quelque temps. 5.Nous avons promis aux salariés la cinquième semaine congés payés, nous _______ _______ avons donnée. https://www.doczj.com/doc/c38547097.html, vie au Za?re? Oh, ils ________ sont habitués. 7.c’est àJean et àPaul de balayer la classe. Non, ce n’est pas à________: ils ont balayéhier . 8. Les enfants __________ il a la responsabilitésont __________ légèrement sourds. Son travail consiste à__________ apprendre àarticuler les sons qu’ils n’entendent pas . 9.Le Boulanger a deux enfants, une fille et un gar?on. ___________ travaille avec son p ère , au magasin . 10.Il ne trouvera pas d’emploi, c’est ___________ j’ai peur. 11.Nous avons proposésept candidates àl’entreprise : _________ sauf une ont ét

能源化学教学大纲

能源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 100107Z1 课程名称(中/英文):能源化学 Energy Chemistry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能源动力类专业(包括: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教材、教学参考书:《普通化学(第六版)》,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能源化学是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从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出发,密切联系能源工程技术中遇到的如化石燃料燃烧、化学电源、节能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环境的污染与保护等有关化学问题,深入浅出地介绍有现实应用价值和潜在应用价值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能有意识的运用化学观点去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阐述本课程所承载的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具体知识内容。 掌握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内容;对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理解透彻,运用恰当。使学生在高中化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运用能源化学重点内容的能力,能将能源领域中的化学问题和课程学习相结合,给出自己的分析和结论。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无。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根据课程类型、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及特点,确定适合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考核方式采用多种形式(笔试、口试、答辩、测验、论文等)、多个阶段(平时测试、作业测评、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期末考核等)、多种类型(作品、课堂实训、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竞赛等)等全过程的考核;成绩评定加大过程考核及阶段性考核成绩比例(原则上≥40%),减少期末成绩的占分比例。

《无机化学实行》教学大纲(本科)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本科) 一、课程目标 无机化学实验是师范本科学院化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 1、熟悉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无机化学基本操作技能(见后); 2、掌握常见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和分离提纯方法,学会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归纳实验现象,合理处理数据,绘制仪器装置图和撰写实验报告,查阅手册,设计和改进简单实验以及处理实验室一般事故等的能力。 4、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后续实验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二、教材、参考书 教材: 《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参考书:

1、《化学实验规范》北京师范大学1985年。 2、《实验无机化学》王致勇,连祥珍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年。 3、《实验无机化学》沈君朴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 4、《无机化学实验》(第二版),中山大学等校,高等教育出版社 5、《重要无机化学反应》(第二版),陈寿椿,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82年。 三、教学时数及分配 本课程共108学时,可如下分配 综合设计实验8个24学时 考试6学时 其中: 基本操作实验10个29.5 % 基本理论方面实验8个23.5% 无机制备及性质实验8个23.5% 综合设计实验8个23.5% 四、大纲内容

实验一仪器的认领和洗涤、安全教育 1、明确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2、认领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熟悉其名称、规格,了解 使用注意事项。 3、练习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4、了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和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 实验二灯的使用和玻璃管的简单加工 1、了解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了解正常火焰各部分的温度。 2、初步练习玻璃管、棒的截、拉、弯曲、拉制、熔烧等操作。 实验三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 1、了解台秤和分析天平的基本结构,学习正确的称量方法。 2、掌握使用天平的规则。 1、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四溶液的配制 1、掌握一般的配制方法和基本操作。

广西民族大学2018年《623基础法语》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广西民族大学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试题 试卷代号:A卷科目代码:623科目名称:基础法语 考生须知 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草稿纸上无效。 2.答题时一律使用蓝或黑色钢笔、签字笔书写。 3.交卷时,请配合监考人员验收,并请监考人员在准考证相应位置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证)。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 I.Trouvez les noms d’action correspondant aux verbes suivants et n’oubliez pas l’article indéfini.10%: flatter diffuser satisfaire fournir guérir ignorer jouer laver prévoire Répéter https://www.doczj.com/doc/c38547097.html,plétez les phrases suivantes avec le pronom qui convient.15% https://www.doczj.com/doc/c38547097.html, brumeétait si dense qu'on ne voyait pasàdix mètres devant........ 2.Je n'ai pas pu trouver de chemiseàma taille:.................n'était assez grande. 3.J'ai......................de graveàvous avouer. 4..................….............nous avons besoin en ce moment,ce n'est pas d'argent mais de temps. 5.Je te prête le livre.........................le professeur a fait allusion dans sa conférence. 6.Bien que nous ayons perdu ce premier match,..................n'est pas perdu. 7.Ce que sont devenus mes camarades de lycée,je……......ignore. 8..................n'est plus désagréable que de……....voir fermer la porte au nez. 9.Je lui ai offert un poème mais je ne sais pas si elle……......a appréciéle style. https://www.doczj.com/doc/c38547097.html, ville..................il s'agit dans ce film est purement imaginaire. 10...........................des livresétaient déchirés. 第1页共6页

普通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公共课

《普通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公共课) 课程名称(中文)普通化学实验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属性公共基础 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普通化学实验教程》 学时学分:总学时72总学分 4 实验学时21实验学分 1 应开实验学期一年级一学期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普通化学实验》是普通化学课程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普通化学是化学的导言,它包含了现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习后续的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化学课程及其它专业课程的必备基础,是现代大学生应该掌握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农、林、水产院校食品、农学、土壤、水产、环保、动医、园林、生物等绝大多数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普通化学实验课程的任务在于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普通化学的基本知识、深化对普通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一些常见化学实验问题,训练有关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综合实验素质。 通过对《普通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在理论知识方面使学生掌握普通化学的有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主要是有关溶液和分散体系的知识,化学反应热力学、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溶液中的酸碱平衡、沉淀平衡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的基础理论及其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在实验能力及技能方面: 1、使学生熟悉大学化学实验及实验室的基本规则;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并能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实验素质。 2、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能够合理布置实验台面,统筹安排实验过程;熟练

大学基础化学II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基础化学II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大学基础化学II——有机化学;物理学院材料化学专业,主干基础课;4学分;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转化、合成以及与此相关的理论问题的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有机化学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学、材料、生物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有机化学(第二版)》共17章,按照以官能团分章的方式编排,每章最后都设置了相应的习题。教材内容精练,重点突出。在选材和举例方面,注重实用性和前沿性,许多实例都来自于科研。在内容设置上,在教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几乎每个章节都设立了思考、引导和探究项目,可供学生讨论。还设置了拓展阅读部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机化学(第二版)》的另一特色是,引入理论计算,对每种官能团的代表化合物都拟合出形象的电子分布密度图,便于读者形象地理解化合物结构与反应性的关系。 课程任务: 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能够掌握并运用一些常见重要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范围内重大的科学技术新成就,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有机化学一般问题的初步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培养造就应用型人才打好一定基础。 (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无机化学与化学原理。先修课程对学生在掌握学习有机化学结构理论和立体化学、反应动力学和化学平衡等化学理论方面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可通过前期的基本了解

学习,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李艳梅等,有机化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4. 参考资料: 高坤、李瀛等,有机化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1. 李瀛等,有机化学质疑暨考研指导,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 古练权等,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伍越寰等,有机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 邢其毅等编著,基础有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特征 第三节共价键 第四节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第五节有机反应中的酸碱概念 第六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七节有机化合物构造式的写法 第八节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本原则 第九节有机化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饱和烃:烷烃和环烷烃 第一节通式、同系列和同分异构

2017年广西民族大学硕士拟录取名单

2017年广西民族大学硕士拟录取名单 来源:黑龙江中公考研网发布时间:2017-04-03 14:14:22 辅导课程:魔鬼集训 营 [摘要]下面是黑龙江中公考研网整理2017年广西民族大学硕士拟录取名单,更多考研资讯请同学们关注本网站或黑龙江中公考研资讯平台微信公众号hljkaoyan,小编会及时为大家解决问题。 黑龙江考研网小编整理2017年广西民族大学硕士拟录取名单,报考该院校的考生可以进行查看。 公示期间,学校还将进一步审查考生各方面的资料(包括政审、体检结果等),如出现因条件不符不予录取的情况,我校将会通知考生并取消其拟录取资格,备录考生依次递补录取。 拟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的考生,请在我校研究生院主页“下载中心-招生资料下载”下载《广西民族大学2017年招收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协议书》并填写、盖章,于公示期结束后提交到相关学院,学院汇总后统一报送研究生院。 5月中下旬我校将按照考生报名时填报的本人联系地址寄出调档函。如地址有变,请考生于4月30日前与有关学院联系修改。因考生地址变化导致无法寄送调档函、无法寄送《录取通知书》产生的后果,由考生负责;报名时考生“档案所在单位”填写为“广西民族大学”或“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的考生,由研究生院与相关管理部门直接联系办理。 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院 2017年3月29日001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0401更新).xlsx 002法学院.xlsx 003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xlsx 004教育科学学院(0331更新).xlsx

005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0401更新).xlsx 006文学院(0401更新).xlsx 007外国语学院(0402更新).xlsx 008东盟学院(0401更新).xlsx 009理学院.xlsx 010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xlsx 011软件与信息安全学院.xlsx 012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xlsx 013化学化工学院.xlsx 014管理学院.xlsx 015商学院.xlsx 016艺术学院(0401更新).xlsx 017传媒学院(0402更新).xlsx 018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xlsx 019马克思主义学院.xlsx 以上是黑龙江中公考研网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广西民族大学硕士拟录取名单,供大家参考使用。

普通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Experiment of General Chemistry 课程编号: 学分: 2 实验总学时:36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医学影像专业 一、目的与任务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实验,学生可以直接获得大量的实验事实,经思维、归纳、总结,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学习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生经过严格的训练,能规范地掌握有关实验基本操作、基本技能。 化学实验的全过程是综合培养学生智力因素(动手、观测、查阅、记忆、思维、想象、表达)的最有效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通过化学实验还可加强学生科学精神的训练,帮助他们养成准确、细致、整洁、节约、有条不紊等良好实验习惯。因此,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为后续课程及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化学基础。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1、熟悉化学实验规则和要求,熟悉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规格及其用途。 2、学习试剂的取用,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3、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记录,正确地分析实验现象。 4、复习相关基本知识,能根据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进行数据处理,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的基本内容

注:实验内容可调整。 四、实验成绩的考核与评定方法 实验成绩的考核,以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报告、实验过程以及实验考试(操作+笔试)为考核依据,成绩折算成百分制。 五、大纲说明 1、参考教材:《医用实验化学》,沈爱宝、朱卫华、嵇学林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2、无机化学实验课单独设置、单独考核。 制定人:谢吉民 审定人: 批准人: 2007年8月28日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试题科目代码_________35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汉语基础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学科专业______________汉语国际教育______________ 研究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生须知 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定在试题上无效。 2.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作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3.交卷时,请配合监考人员验收,并请监考人员在准考证相应位置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证)。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小题,共30分)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是不是()。 2.Y、W不是真正的声母,只起()的作用。 3.音节“壮zhuàng”音素有|()个 4.汉语的声调具有()的作用。 5.语音同自然界其他声音的本质区别体现在它的()属性。 6.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轻声现象同语音的()有关。 7.( 0是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8.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是()。 9.普通话上声的调值是不是) 10.现代汉语普通话大约有()个音节。 1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系统。

12.现行汉字一般记录汉语单音节语素,因此被称为()文字。 13汉字字体中称作“真书”的是() 14.汉字笔画的组合的三种方式,即相离、()和相交。 15.现行汉字的造字法主要四种,其中()造字法应用最为广泛。 16.现代汉语语素可分为自由语素和()两类。 17.基本词汇具有稳固性、()和全民常用性等特点。 18.现代汉语词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不是()音节词语。 19.汉语中唯一的不能独立成音节的定位语素(后缀)是()。 20.()是最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21.“颜色浅”中的“浅”用的是这个词的()义。 22“鼓励”和“怂恿”是区别是()不同。 23.“洗澡”、“鞠躬”等词的两个语素之间可以插入别的成分,这类词叫做|()词。 24.“早晨—上午—中午—傍晚”等时间词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这种现象反映出词义具有()性。 25.当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主要是语序和()。 26.“哎哟”属于非谓句中的()句。 27.大多数“被”字句中,“被”所引出的是()。 28.根据句子结构特点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 29.从主谓关系上看,主语可以分为施事主语、受事主语和()。 30.“小鸟在欢唱,溪水在奔流,人们在嬉笑。”中运用的修辞格是()。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1分,共20小题,共20分) 1.“官话”就是专为官吏阶层使用的官场雅语或阶级习惯语。 2.er是舌面、央、中、卷舌、不圆唇元音。 3.“师、丝”的韵母和“伊”的韵母是同一音素。 4.u和ü的发音区别在于舌位的高低。

广西民族大学2019年《241法语》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第1页共6 页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 【B 】卷 科目代码:241 科目名称:法语(二外自命题)考生须知 1.答案须写在答题纸密封线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等均视为无效。 2.答题时一律使用蓝或黑色钢笔、签字笔书写。 3.交卷时,请本人将答题纸放入试题袋内,密封后在封条与试卷袋骑缝处亲笔签名。I Complétez les phrases suivantes en choisissant A,B,C,D.Chaque phrase a un choix.(从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每题1分)20% 1.Oùest professeur ?A.tes B.mes C.votre D.vos 2.Ils ont voyagé Brésil l’an dernier.A.du B.au C.en D.de 3.Mes grand-parents ne comprennent _________anglais ___________fran?ais. A.ni le,ni le B.ni l’,ni le C.ni l’,et la D.ni la,ni la 4.A Shanghai,il pleut souvent printemps.A.au B.à C.en D./ 5.Je suis née Beijing décembre.A.en,à B.à,à C.à,en D.en,en 6. appartement est clair et propre.A.Ce B.Cette C.Cet D.Ces 7.C’est Fangfang qui parle fran?ais de la classe. A.le mieux B.mieux C.meilleurs D.les meilleurs 8.Cet écolier est petit pour comprendre ces paroles.A.très B.si C.tant D.trop 9. rester tout seul sans rien faire,va jouer avec les autres.A.Faute de B.Au lieu de C.Manquer de D.Pour que 10.Elle est parvenue àrésoudre ces problèmes ______. A.tout seul B.tous seuls C.toute seule D.tout seul https://www.doczj.com/doc/c38547097.html, ville de Guilin est très connue son paysags pittoresque. A.de B.par C.pour D.avec

普通化学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课程 ( General Chemistry ) (51学时) 一、简要说明: 本课程是面向农学、植保、生安、制药、园艺、茶学、动医、动科、水产养殖、食科、食安、环工、农资、蜂学、水土保持、林学、材料、轻化、化工等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重要基础课。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普通化学课程是化学科学的导论,是培养当代新型科技人才素质教育中必备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主要介绍对其他化学课和专业课有普遍意义的化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是农林院校本科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其教学任务是在中学化学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必须的近代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化学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1、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采用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其体系和内容都有较明显的增新和拓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速率、物质结构、分散体系和溶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化学平衡原理及溶液中的各种平衡及其实际应用。本课程教学目标是以提高人才素质为核心,密切联系现代生物科学和农业科学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为主) (2)自学(*):部分章节 四、授课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授课教材:采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化学》(第2版)赵士铎主编 2、主要参考书目:各类普通化学教材均可适用。 五. 学分和学时分配: 1、本课程学分:3学分 2、理论教学:51学时(实验部分独立设课) 六. 课程教学大纲及学时分配: 绪论(0.5学时) 1、目的要求: 掌握“化学计量数”、“化学反应进度”等概念 2、要点: (1)普通化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2)本课程中常见的几本概念 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 第一章气体和溶液(4.5学时) 1、目的要求: (1)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及应用,理想气体分压定律过后应用。 (2)了解均相分散系、多相分散系的概念。 (3)熟练掌握各种溶液的组成标度及相互关系。 (4)掌握稀溶液的通性、有关计算及应用。 (5)了解胶体溶液的基本性质,理解溶胶为热力学不稳定系统。了解固体对溶液中离子的选择吸附规律、胶团结构、溶胶的稳定性、溶胶的保护和破坏。 2、要点: 第一节气体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普通化学课堂教学大纲.doc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87/72 适用专业:成人高等教育专科、本科石油工程技术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普通化学是化学的导言,它包含了现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习后续的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化学课程及其它专业课程的必备基础,是现代大学生应该普遍掌握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部分,是高等院校绝大多数非化学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现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了解这些知识在科学研究和生产上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以及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日后能独立开展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和知识方面: 1、了解溶液浓度的几种表示方法及其相互换算;掌握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以及有关的计算;掌握溶胶的基本性质,溶胶的双电层结构和聚沉。了解乳状液的形成、鉴别与应用。了解高分子溶液的双重性及其对溶胶的保护与敏化作用。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难溶非电解质的溶解与沉淀等几大平衡,并熟练掌握有关计算。 2、掌握常见的热、功、焓、吉布斯自由能、熵等热力学函数,掌握化学反应热的计算,能运用自由焓判据判断反应的自发性;熟悉化学反应速度的表示方法,掌握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了解反应速度理论;了解反应的可逆性,掌握化学平衡定律,化学反应等温式,了解化学平衡移动规律及其应用。 3、明确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特殊性,掌握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和排布规律及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熟悉各类化学键的形成与特点,重点掌握共价键的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熟悉分子间力、氢键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能力和技能方面: 通过对普通化学理论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普通化学实验课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现代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能够独立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规问题,能独立的完成基础化学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在教师指导下能够设计并完成一些简单的综合性性设计性实验。 三、教学内容 绪论(2学时)

《基础化学教程》教学大纲

《基础化学教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基础化学教程》 二、课程类型:文化基础课 三、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四、课程性质: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它与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等有密切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幼儿师范学校是以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为目标的。幼儿师范学校的化学教学要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使他们适应将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需要。 五、课程目标: 1、总目标: 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他们能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勤奋、坚毅、合作等优良品德;以及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2、分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这些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生活、生产和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化学与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有关问题的联系。 能力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等,使他们能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以利于将来能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训练他们的科学方法。 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勤奋、坚毅、合作等优良品德;以及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六、教学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1、目标要求: (一)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习一些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基本化学概念、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电离、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理论,进一步学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以及化学实验技能和计算技能,了解化学在现代社会、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重要应用,了解化学的发展趋势。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地学习,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训练科学方法。 (三)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等,使学生了解学习化学与从事学前教学工作的关系,了解幼儿科技活动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常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具备自制简易教具和指导幼儿开展与化学有关的科技活动的本领。 (四)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和爱学前教育工作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广西民族大学校门封面个人简历模板

个 人 简 历 姓名:杜宗飞 学院:数理信息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学历:本科……………………….…………………………………………………………………………………手机:××××××××寝室电话:×××××××× E – mail:×××××××× 地址:浙江省杭州下沙路邮编:321004

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今天我怀着对人生事业的追求,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您毛遂自荐,希望您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片刻的关注。 我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2014届毕业生。××××大学四年的熏陶,让我形成了严谨求学的态度、稳重踏实的作风;同时激烈的竞争让我敢于不断挑战自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想。 在大学四年里,我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并获得过多次奖项。在各占学科竞赛中我养成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的精神,并在实践中,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在学习上,刻苦进取,兢兢业业,每个学期成绩能名列前茅。特别是在专业必修课都力求达到90分以上。在平时,自学一些关于本专业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工作上,我担任过班级班长、学习委员、协会部长等职务,从中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 我的座右铭是“我相信执着不一定能感动上苍,但坚持一定能创出奇迹”!求学的艰辛磨砺出我坚韧的品质,不断的努力造就我扎实的知识,传统的熏陶塑造我朴实的作风,青春的朝气赋予我满怀的激情。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期待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倍加珍惜。 下页是我的个人履历表,期待面谈。希望贵单位能够接纳我,让我有机会成为你们大家庭当中的一员,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为贵单位发挥应有的水平与才能。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2014年11月12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