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化学教案

普通化学教案

普通化学教案
普通化学教案

教案

2006 ~ 2007 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系室: 生命科学学院化学生物系课程名称: 普通化学

专业、年级、班级: 06级农学

主讲教师: 黄玉梓

福建农林大学

教案编写说明

教案又称课时授课计划,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应遵循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培养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前编写设计好每门课程每个章、节或主题的全部教学活动。教案可以按每堂课(指同一主题连续1~4节课)设计编写。教案编写说明如下:

1、编号:按施教的顺序标明序号。

2、教学课型表示所授课程的类型,请在理论课、实验课、习题课、实践课及其它栏内选择打“√”。

3、题目:标明章、节或主题。

4、教学内容:是授课的核心。将授课的内容按逻辑层次,有序设计编排,必要时标以“*”、“#”“?”符号分别表示重点、难点或疑点。

5、教学方式、手段既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示教、指导等。教学媒介指教科书、板书、多媒体、模型、标本、挂图、音像等教学工具。

6、讨论、思考题和作业:提出若干问题以供讨论,或作为课后复习时思考,亦可要求学生作为作业来完成,以供考核之用。

7、参考书目:列出参考书籍、有关资料。

8、日期的填写系指本堂课授课的时间。

福建农林大学教案

教师姓名:黄玉梓职称:副教授06年09月日

福建农林大学教案

福建农林大学教案

福建农林大学教案

福建农林大学教案

福 建 农 林 大 学 教 案

课时安排: 2 学时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它□

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2.化学热力学基础 2.5吉布斯自由能

2.6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的应用 2.7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吉布斯自由能的定义和含义,了解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

2.熟悉理解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的定义,熟悉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

3.正确书写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掌握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的应用 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疑点): 2.5吉布斯自由能

2.5.1吉布斯自由能和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 ) 2.5.2 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 ) 2.6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的应用(* # ) 2.7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举例,习题 教学媒介:板书

板书设计:

2.5吉布斯自由能

2.5.1吉布斯自由能和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 1876年 美国物理化学家J.Willard Gibbs 定义:G=H –TS

等温过程:S T H G ?-?=? 化学反应:m r m r m r S T H G ?-?=? 标准状态:θ

θ

θ

m r m r m r S T H G ?-?=? 以上三个式子称为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 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可得:

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应自发化学反应非自发,逆反化学反应自发进行

0 0 0m r m r m r G G G ?>?

2.5.2 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在指定温度(298.15K)下,由参考状态的元素生成1摩尔物质B 时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记作

)(B G m f θ

?,如:

1

22219.237),()

100,298,()100,298,(21

100,298,-2?-=?=?=+)(mol kJ l O H G G kpa K l O H kpa K g O kpa K g H m f m r θ

θ

同理化学反应:

∑?=?B

m f B m r B G G )(θ

θ

γ

2.6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的应用

例 已知反应CaCO 3(s) --- CaO(s) + CO 2(g)

111161,178---??=??=?K mol J S mol kJ H m r m r θ

θ,试讨论

温度对反应方向的影响.

当 rGm = 0 时, 反应可以可逆进行, 由rGm =rHm - T rSm

得:rGm = 0 时有: rHm = T rSm , 此时的温度为:

即: 当 T > 1106K 时, 反应可以自发进行。

2.7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

3

222

3322}

/)(}{/)({}/)({lg

303.2)()()(2)(3)(θθ

θθ

p H p p N p p NH p RT T G T G g NH g H g N m r m r +?=?=+

理想气体之间的反应 ∑=B

B

g B )(0γ

化学等温方程式可写为:

∏+?=?B

m

r m r B

p B p RT T G T G γθθ}

/)({lg 303.2)()(

同理对于溶液的化学反应,∑=B

B

aq B )(0γ

,其化学

反应的等温方程式可写为:

∏+?=?B

m r m r B c B c RT T G T G γθθ

}/)({lg 303.2)()(

要正确书写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必须注意的事项。 (1)方程式中的

θ

θ

θθc

B c p B p kg mol c kpa p /)(/)(, 0.1 , 10011与--?==

称为相对压力与浓度,它们的单位都是1。

B B

c B c γθ}/)({和∏B

B

c B c γθ}/)({称为反应商,用Q 表示。故,

Q RT T G T G m r m r lg 303.2)()(+?=?θ

(2)如有纯固体或液体参与反应,它们的浓度视为1,不写进入方程式中。

(3)如反应既有溶液也有气体,分别用相对浓度和相对压力写入方程式。

(4)以水为溶剂进行的反应,如果水参与反应,其浓度也视为1。

讨论:

思考题:教材62页 2.9 2.10 2.11 作业:教材62页 2.13 2.14 2.15

参考书目:

1.赵士铎. 普通化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2.孙淑声. 无机化学(生物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福建农林大学教案

解: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3

222

3}

/)(}{)({}

/)({θθθθ

p H p p N p p NH p K eq eq

eq = 5

3

101.678.5298314.8303.21033303.2/lg ?==???=?-=θθ

θK RT G K m r 例 2 血红蛋白运载和输送氧的机理以及一氧化碳可以使人中毒死亡的机理是生物学家与化学家合作而得以阐明的。血红蛋白可与氧气,也可与一氧化碳生成配合物,下列反应表示氧合血红蛋白可转化为一氧化碳合血红蛋白:

210

)()()()()(22=体温θK g CO Hem g O aq O Hem g CO ?+=?+

试验证明,只要有10%的氧合血红蛋白转化为一氧化碳合血红蛋白,人就会中毒身亡,计算空气中CO 的体积分数达到多少会对人造成生命危险。

解:空气的压力为100kpa ,其中氧气分压约为21kpa ,当有10%氧合血红蛋白转化为一氧化碳氧合蛋白时, 对生命就有危险

故解得: %01.0)( 01.0)( 210}

/)({921

.01}

/)(}{/)({}

/)(}{/)({91

/)(/)(222===??=

??=

=??CO x kpa

CO p p CO p p CO p c O Hem c p O p c CO Hem c K c O Hem c c CO Hem c θ

θθθθθ

θ

θ

3.1.3 反应系统中平衡的判断

将 θ

m r G ?= -RTln

代入化学等温式: = -RTln

+ RTlnQ

即:

这个式子将非标准态下的两种判据联系起来: 当

Q < 时, 反应正向进行; 由公式看 < 0

Q > 时, 反应逆向进行; 由公式看 > 0

Q = 时, 反应达到平衡; 由公式看 = 0

3.2多重平衡系统

θ

θ

θθ

θθθθ

θ

θθ

θθ

p O p p

CO p K G g CO g O s C p O p p CO p p CO p K G g CO g O g CO p O p p CO p K G g CO g O eq eq m r eq eq eq m r eq eq m r /)(/)()3()

3()()()()3(}/)(}{/)({/)()2()

2()()(2

1)()2(}/)({/)()1()1()()(2

1 C(s) (1)22222

/122222

/122=?=+=

?=+=

?=+

ΛΛΛ

根据平衡常数和反应的标准摩尔自由能变的关系,得:

)

3(ln )3()2(ln )2()1(ln )1(θθ

θθθθ

K RT G K RT G K RT G m r m r m r -=?-=?-=?

由于反应(3)可看作反应(1)、(2)的总反应,根据Hess 定律:

)3(θm r G ?=)1(θm r G ?+)2(θ

m r G ?

)

2()1()3( )2(ln )1(ln )3(ln θ

θ

θ

θθθK K K K RT K RT K RT ?=--=-故得:

思考题: 讨论: 作业:

参考书目:

1赵士铎. 普通化学(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2孙淑声. 无机化学(生物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福建农林大学教案

福建农林大学教案

基础化学电子教案习题解答(第十章)

思考与习题 一、选择题 1.分子组成符合CnH2n-2通式的化合物可能是 B A 环烷烃 B 环烯烃 C 环状共轭二烯烃 D 单环芳烃 2.能使溴水溶液颜色褪去的物质可能是 B A 环戊烷 B 甲基环丙烷 C 苯 D 乙基环己烷 3.不能发生傅-克反应的物质是 B A 甲苯 B 硝基苯 C 氯苯 D 叔丁基苯 4.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是 B A 环己烯 B 环己烷 C 甲苯 D 1,3-丁二烯 5.能够活化苯环的第一类定位基是 C A -Cl B -CHO C –NHCOCH3 D -SO3H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ⅹ”。 1.环己烷分子内碳原子间的键角为正常键角109.5°,不存在环张力,分子很稳定,体现 同饱和脂肪烃一样性质。(√) 2.芳香烃和卤素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取代,生成卤代芳烃。(√) 3.—NHCOR,—OCOR,—CONH2都是邻对位定位基。(×) 4.吡啶环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相对于苯环小,是缺电子的芳杂环。(√) 5.五元芳杂环是富电子的芳杂环。噻吩与硫酸亲电取代反应易于苯,在室温条件下即可 发生反应。(√) 三、填空题 1.把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填在横线上面。 呋喃O, 1,1,2-三甲基环戊烷, 2 Cl , ,噻吩O,吡啶N,8-羟 基喹啉 N OH,2,4-二甲基环己烯 CH3 CH3。 2.硝基是间位定位基;烷氧基是邻、对位定位基3.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 HBr (1) CH 2H C C CH 3 CH 3 3H CH 2CH 3 24 KMnO4 (2) HOOC CH 2CH 2CH 2CH 2CH 3 COOH CH CH 2CH 3 24 2Fe H 2O (3) CH 2CH 3 3H CH 2CH 3 SO 3H Cl CH 2CH 3 Cl (4) C 12H 25 24 40~50℃ NaOH C 12H 25 SO 3H C 12H 25 SO 3Na (5) CH 3 +CH 3 C O O C O CH 3 无水AlCl 3 CH 3 C O CH 3 (6) 浓H SO ? SO 3H Cl N 浓HNO 324 (7) N NO 2 S 室温 S SO 3H + H 2O (8) N HNO 3 (9) N COOH COOH (10) N CH 3 HNO 3N COOH

九年级化学电子版教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此部分内容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许多饶有趣味且又带有一定想象力的美好愿望,指出这些美好愿望“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并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教材从具体事例出发,先是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它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简明的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向学生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知识与技能 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知道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展示等,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重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激发学生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难点了解什么是化学。 多媒体、NaOH溶液(用啫喱水瓶盛装好)、用酚酞试液写有“化学大世界”字样的纸(表面为白纸)。 一、导入新课 请三名学生分别上台表演: 甲:(展示A、B两种无色液体)请大家猜测,如果把这两种液体混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现象呢? (在同学们各抒己见后) 甲:[向盛有A液体(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B液体(AgNO3溶液)。] (在同学们惊讶的目光中) 甲:我表演的节目叫“清水变牛奶”,可是不能喝! 乙:这有什么稀奇,我也会表演(展示C、D两种无色液体),我也请大家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混在一起会有什么现象呢? (在同学们各抒己见后) 乙:[向盛有C液体(NaOH溶液)的烧杯内,逐滴滴入D液体(无色酚酞)。] (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 乙:我的节目叫“我为液体添色彩”。

大学无机化学教案全

无机化学教案 说明 一、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讨论课、实验、习题、答疑和期中、期末 考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合离解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反应规律和用途,训练和培养学 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方法、手段 主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在教学中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素质 教育指导思想,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元化、全方位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 学质量。 三、考核方式 本课程分两学期讲授,第一学期讲授化学基础理论,第二学期讲授元素化学每学期考核一次,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闭卷)成绩80%成。 四、学时分配(共计144学时)

五、目录 绪论 (4) 第1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4)

第2章分子结构 (9)

第3 章晶体结构 (13) 第4 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23) 第5 章化学平衡 (30) 第6 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32) 第7 章水溶液 (36) 第8 章酸碱平衡 (41) 第9 章沉淀平衡 (51) 第10 章电化学基础 (56) 第11 章配合物与配位平衡 (66) 第12 章氢和稀有气体 (73) 第13 章卤素 (74) 第14 章氧族元素 (80) 第15 章氮磷砷 (87) 第16 章碳硅硼 (97) 第17 章非金属元素小结.............................. 第18 章金属通论 (104) 第19章S区金属................................. 第20章P区金属................................. 第21 章ds 区金属............................... 第22章d 区金属(一)............................ 课程的主要内容绪论学时1[教学基本要求]介绍本课程的学习内容、目的、任务和方法。 [重点与难点]103 105 109 114 121

大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课本答案

大学几乎所有学科的课本答案 ! 任明嘉的日志 经济金融 [PDF格式]《会计学原理》同步练习题答案 [Word格式]《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自学推荐,23页) [Word格式]《成本会计》配套习题集参考答案 [Word格式]《实用成本会计》习题答案 [Word格式]《会计电算化》教材习题答案(09年) [JPG格式]会计从业《基础会计》课后答案 [Word格式]《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笔记与课后习题详解(第3版,宋承先)[Word格式]《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七版,多恩布什) [Word格式]《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 [PDF格式]《西方经济学》习题答案(第三版,高鸿业)可直接打印 [Word格式]《金融工程》课后题答案(郑振龙版) [Word格式]《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布兰查德版) [JPG格式]《投资学》课后习题答案(英文版,牛逼版) [PDF格式]《投资学》课后习题答案(博迪,第四版) [Word格式]《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高鸿业版) [Word格式]《公司理财》课后答案(英文版,第六版)

[Word格式]《国际经济学》教师手册及课后习题答案(克鲁格曼,第六版) [Word格式]《金融市场学》课后习题答案(张亦春,郑振龙,第二版)[PDF格式]《金融市场学》电子书(张亦春,郑振龙,第二版) [Word格式]《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平狄克版) [Word格式]《中级财务会计》习题答案(第二版,刘永泽) [PDF格式]《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萨尔瓦多,英文版) [JPG格式]《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曼昆,中文版) [PDF格式]《宏观经济学》答案(曼昆,第五版,英文版)pdf格式 [Word格式]《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二版)习题答案 [Word格式]曼昆《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解答 [PDF格式]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教材详细答案 [Word格式]完整的英文原版曼昆宏观、微观经济学答案 [Word格式]《金融市场学》课后答案(郑振龙版) 化学物理 [Word格式]《固体物理》习题解答(方俊鑫版) [Word格式]《简明结构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夏少武) [Word格式]《生物化学》复习资料大全(3套试卷及答案+各章习题集)[PDF格式]《光学教程》习题答案(第四版,姚启钧原著) [Word格式]《流体力学》实验分析答案(浙工大版) [Word格式]《高分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潘祖仁主编)

化学习题电子教案

化学习题

在总浓度为0.10mol/L的银-硫代硫酸络合物的溶液中,当Ag(S2O3)35-型体的浓度等于Ag(S2O3)-型体浓度的1000倍时,溶液中游离S2O32-和 Ag(S2O3)-型体的浓度各为多少? (已知 Ag+-S2O32-形成逐级络合物的累积稳定常数b1=109.0, b2=1013. 2 在1L NH3-NH4Cl的缓冲溶液中, 含0.10 mol Zn2+-EDTA络合物, 溶液的pH=9.0,[NH3]=0.10 mol/L,计算Zn2+的浓度。已知lgK(ZnY)=16.5; 锌氨络离子的lgb1 -lgb4分别为2.27,4.61,7.01,9.06; pH=9.0时lga Y(H) =1.3。 3 在pH=5.0的缓冲溶液中, 以2×10-2mol/L EDTA滴定相同浓度的Cu2+溶液,欲使终点误差在±0.1%以内。试通过计算说明可选用PAN指示剂。 已知: pH=5.0时PAN的pCu t=8.8, a Y(H)=106.6, lgK(CuY)=18.8。 4 用0.0200 mol/L EDTA滴定pH=10.0每升含有0.020 mol游离氨的溶液中的Cu2+ [c(Cu2+)=0.0200 mol/L], 计算滴定至化学计量点和化学计量点前后0.1% 时的pCu'和pCu值。[lgK(CuY)=18.8; pH=10.0时 lga Y(H)=0.5, lga Cu(OH)=0.8; Cu-NH3络合物的各级累积常数 lgb1~lgb4: 4.13、7.61、10.48、12.59] 5 计算pH=10.0时, 以铬黑T作指示剂, 用0.0200 mol/L EDTA溶液滴定0.0200 mol/L Ca2+的终点误差。 [pH=10.0时 lga Y(H)=0.5、pCa t(铬黑T)=3.8, lgK(CaY)=10.7] 6 试计算在pH=10.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 设化学计量点时[NH3]=0.10 mol/L, 用0.0200 mol/L EDTA溶液滴定0.0200 mol/L Zn2+溶液时,化学计量点的pZn和 pZn'值。 [lgK(ZnY)=16.5; pH=10.0时 lga Y(H)=0.5, lga Zn(OH)=2.4, Zn(NH3)42+的lgb1~lgb4分别是2.37、4.81、7.31、9.46] 7 于pH=10.0时, 以0.0100 mol/L EDTA溶液滴定50.00 mL同浓度的某金属离子M2+, 已知在此条件下滴定反应进行完全。当加入EDTA溶液49.95 mL和50.05 mL时,化学计量点前后的pM值改变2个单位。计算络合物MY2-的稳定常数K(MY)值。 (不考虑M2+的其它副反应,已知pH=10.0时, lga Y(H)=0.5)

大学生物化学教案

生物化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一、生物化学的含义 生物化学是云应化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变化及其与生理功能相联系的一门科学。 二、生物化学的内容 有关营养专业的生物化学即不同于以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生命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生命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规律,以及一切生命现象的化学原理为基本内容的普通生物化学,也不同于研究食品的组成、主要结构、特性及其产生的化学变化为基本内容的食品化学,而是将二者的基本原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应由与食品、营养的一门交叉学科。 三、学习和研究生物化学是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把握有关食品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注意食品的组成、特性、生理功用以及在加工、贮存、代谢构成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 2、正确处理好理解和记忆的关系。 3、注意知识的不断总结 4、学会自学 第二章蛋白质的化学 第一节概述 一、蛋白质的概念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构分子有机化合物。 二、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是构成组织细胞的最基本物质 蛋白质含量占干重45% 2、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B、抗体是血清中的r球蛋白 C、既有的收缩则是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 E、激素也是蛋白质 3、供给能量 每一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提供的能量为417kj 第二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碳、氢、氧、氮,一些蛋白质含有硫;有些含有磷 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一)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α—氨基酸 天然氨基酸有300多种,但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二十种。 1、及有酸性的羧基(—COOH),也有碱性的氨基(—NH2),因此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带电情况,随溶液的PH值而变化。等电点PH=PI时,氨基酸为中性,最易沉淀,带电量为0。 2、除甘氨酸外,其他氨基酸都有旋光性,蛋白质中为L型。 3、各种氨基酸的R集团结构和性质不同,他们决定蛋白质性质。

基础化学电子教案习题解答(第三章)

习题解答(第三章) 一、选择题 1.与环境只有能量交换,而没有物质交换的系统称为( C )。 (A )敞开系统 (B )隔离系统 (C )封闭系统 (D )孤立系统 2.某系统由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经历了两条不同的途径,与环境交换的热和功分别为Q 1、W 1和Q 2、W 2。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B )。 (A )Q 1=Q 2,W 1=W 2 (B )Q 1+W 1=Q 2+W 2 (C )Q 1>Q 2,W 1>W 2 (D )Q 1<Q 2,W 1<W 2 3.当系统状态发生变化后,其热力学能差值一定为零是( A )。 (A )循环过程 (B )绝热过程 (C )恒容过程 (D )恒压过程 4.某理想气体恒温压缩时,正确的说法是( B )。 (A )ΔU >0,ΔH <0 (B )ΔU =0, ΔH =0 (C )ΔU <0,ΔH <0 (D )ΔU <0, ΔH >0 5.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从300K 压缩到500K ,则其ΔH 为( B )。 (A )300R (B )500R (C )-300R (D )-500R 6.298K 时,下列物质中θm f H ?=0的是( B )。 (A )CO 2(g ) (B )I 2(g) (C )Br 2(l ) (D )C (s ,金刚石) 7.下列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正确的是( A )。 (A )环T Q ds δ≥ (B )环T dQ ds ≥ (C )T Q ds R δ≥ (D )T dQ ds = 8.理想气体经不可逆循环,其熵变为( C )。 (A )0>?S (B )0

大学化学教案

大学化学教案 篇一:大学有机化学 第一章绪论 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及有机化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认识有机化学与生产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通过对共价键理论及其本质的学习,达到掌握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基本理论的目的。掌握碳原子正四面体概念,掌握共价键属性,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步骤。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组成和性质的特点。 难点是利用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对共价键的理论解释。 第一节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1、有机化合物是指碳氢化合物以及从碳氢化合物衍生而得的化合物。 2、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特征.合成方法和理化性质等的化学。 一、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1、分子组成复杂 组成元素不多,但数目庞大,结构相当复杂。 2、同分异构现象 例如:乙醇和甲醚分子式为:C2H6O 但化学结构不同。乙醇 CH3CH2OH 甲醚 CH3OCH3 3、容易燃烧 绝大多数有机物都是可燃的。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难溶于水(特殊例外)

很多有机物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原理依据,相似相溶原理,与水形成氢键的能力差。 5、熔、沸点低 许多有机物在室温时呈气态和液态,常温下呈固态的有机物其熔点一般也很低。例如:尿素132.7°C 葡萄糖146°C。 6、反应速率较慢 经常需要几小时、几天才能完成,为了加速反应,往往需加热、光照或使用催化剂等。3 7、反应复杂,副反应多 往往同一反应物在同一条件下会得到许多不同的产物。所以就降低了主要产物产率。 特殊例外:乙醇易溶于水、四氯化碳可灭火等。 三、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有机化学是有机化学工业的理论基础;研究天然有机化合物、发展染料、合成药物、香料、生产乙炔、石油化工产品的开发利用;生物学、医学等等都需要有坚实的有机化学知识。 第二节共价键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共价键理论 1、价键理论 1 (1)原子轨道重叠或电子配对 基本理论在无机化学中已经介绍了,由一对电子形成的共价键叫做单键,用一条短直线表示,如果俩个原子各有二个或三个未成键的电子,构成的共价键则为双键或叁键。 例如: 4 H CC

基础化学电子教案要求

实验 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 一、教学要求: 1、掌握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学习测定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方法; 3、利用实验数据会计算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的活化能。 二、预习内容: 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2、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论基础; 3、反应速率常数的意义; 4、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意义 5、速率常数与活化能的关系; 6、如何使用作图法求反应的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和反应的活化能; 7、计时秒表的使用; 8、恒温水浴槽的使用; 三、基本操作: 四、实验原理: 在水溶液中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反应为: (NH 4)2S 2O 8 + 3KI === (NH 4)2SO 4 + K 2SO 4 + KI 3 其离子反应为: S 2O 82- + 3I - === SO 42- + I 3- (1) 反应速率方程为: n I m O S c kc r --?=28 2 式中r 是瞬时速率。若-28 2O S c 、-I c 是起始浓度,则r 表示初速率(v 0)。在实验中只能测定出在一段 时间内反应的平均速率。 t c r O S ??-= - 28 2 在此实验中近似地用平均速率代替初速率: t c c kc r O S n I m O S ??-= =- - -28 2 28 20 为了能测出反应在△t 时间内S 2O 82-浓度的改变量,需要在混合(NH 4)2S 2O 8 和KI 溶液的同时,加入一定体积已知浓度的Na 2S 2O 3溶液和淀粉溶液,这样在(1)进行的同时还进行着另一反应: 2S 2O 32- + I 3- === S 4O 62- + 3I - (2) 此反应几乎是瞬间完成,(1)反应比(2)反应慢得多。因此,反应(1)生成的I 3-立即与S 2O 32-反应,生成无色S 4O 62-和I -,而观察不到碘与淀粉呈现的特征蓝色。当S 2O 32-消耗尽,(2)反应不进行,(1)反应还在进行,则生成的I 3-遇淀粉呈蓝色。 从反应开始到溶液出现蓝色这一段时间△t 里,S 2O 32-浓度的改变值为: )O S )O S )O S O S c c c c 始始终(((23 223 223 223 2][----=--=? 再从(1)和(2)反应对比,则得:

最新整理高三化学试卷讲评电子教案

高三化学试卷讲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一)试卷分析 本节内容是对一次周日化学试卷的讲评,着重针对学生思路不得法、基本实验技能错误较多等题目进行讲评。环节上,教师通过展示,引导学生对试卷中出现的错因做本质剖析,对易错易混知识点进行分类辨析与拓展变式训练,通过对基本题型的分析、讲解和进一步联系,提高学生运用分类讨论等思维方式和解题思想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两性物质、水解及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应用,并能指导做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严谨能力,提高逻辑性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解题过程中的错误警戒意识,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和解题习惯。 (三)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的主导剖析错因,探究问题的全过程,提供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学生增强解题过程中的错误警戒意识,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并构建解题过程中常见性错误的“错题库“;体会推断题和实验题解题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学生通过自改,小组交流讨论,对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提出后,教师展示具有代表性的错因,引导学生共同的分析,总结归纳此类问题的解题要领。同时通过变式训练和拓展引申强化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掌握,让学生通过纠错和拓展练习真正的理解错因,在应用中防止类似的错因在以后训练中再次出现。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学生自主改错—合作探究—错因展示

剖析—拓展变式训练的过程,在展示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分析,找出学生具有普遍性的错解特点,就有关问题研讨处理之后,教师针对该题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内容、技巧、技能、思想、方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同时通过精心编制一些变式练习,使学生从各个角度来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采取了展示交流,归纳总结,讲练结合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四)教学准备 1、对学生进行分组:六人为一个小组 2、准备相应试题的拓展练习 二、教学过程(课堂实录) [试卷分析]①基本题型掌握不到位,知识与应用相脱节; ②缺乏基本的解题思想和方法; ③思维规范性和书写规范性较差,此处失分率较高。[展示]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及出错点 (说明:不超过6分钟) [合作研讨](15分钟)学生就自己的错题自主改错后,未能解决的题目再进行小组内研讨。 (说明:此时教师要对这15分钟想达到的目标提出指导性要求)[提出问题]学生将研讨后仍未能解决的题目或问题提出。重点讲评 甲、乙、丙、X、Y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X、Y分别是常见的强酸和强碱,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右图(部分生成物和水略去)

大学化学教材

大学化学教材 1、大学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大学化学教程——高等学校教材 3、新大学化学(第二版) 4、大学化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5、化学功能材料概论——高等学校教材 6、新编普通化学/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 7、大学基础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8、大学化学 9、大学化学 10、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 11、大学化学教程——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 12、大学化学 13、化学实验教程——高等学校教材 14、大学化学(高等学校教学用书) 15、大学化学原理及应用(上下)/高等学校教材 16、大学化学教程/高等学校教材 17、大学基础化学/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 18、新大学化学 19、大学化学原理及应用·上下册 20、普通化学(英文版)

21、近代高分子科学 22、绿色化学与环境 23、普通化学简明教程 24、大学化学(第二版)——高等学校教材 1、大学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者:金继红主编 ?丛书名: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2597221 ?出版时间:2007-1-1 ?版次:1 ?印次:1 ?页数:403 ?字数:679000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 元当当价:30.6 元折扣:78折节省:8.40元钻石vip价:30.60 元 ? ?共有顾客评论0条 内容提要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注意与中学化学的衔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概念阐述准确,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本书包括物质的聚集状态、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相平衡、化学平 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酸碱滴定、重量分析)、氧化还原和 电化学基础(含氧化—还原滴定)、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配位化合物(含配位滴定)、单质和无机化合物、表面与胶体、环境化学及材料化学等内容。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对化学要求较多的材料、地质、能源、环境、冶金、海洋等专业的基础化学教学使用。 目录 第1章物质的聚集状态 1.1 气体 1.2 液体

化学电子版教案(第一到第三单元)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知道我在这节课学习什么学科吗? 对!化学,其实化学对于我们大家一点都不陌生.知道全世界最高的科学奖项是什么吗? 诺贝尔奖! 对!非常正确.可是,大家可能还不知道,诺贝尔本身是一个化学家. 同学们油然起敬. 有的同学心里在想,那化学它研究那些东西呢? 同学们作思考状. 稍作停顿,我们初中化学就像一幢12层楼的房子(12单元). 同学们马上翻书. 孩子们,当我们从妈妈的肚子钻出来,来到这个世界上,所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是哭! 为什么哭呢? 茫然. 原来呀,当我们一来到这个地球上,不小心吸了一大口物质,但我们又不知道那是什么,于是我们就被吓哭了. 笑. (1)我们吸的第一种物质是什么呢? 空气! 空气的成分是什么?是一种物质,还是多种物质呢? 茫然. 还有,我们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天要喝的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化学要研究的物质的组成. (2)现在我告诉你,等到我们学习到第六单元的时候,你们就知道:你妈妈戴的钻戒和我们的铅笔芯的组成,是一模一样的,那孩子们,你愿意拿妈妈的钻戒来老师这里换大把的铅笔吗? 笑摆头. 既然钻戒和铅笔芯的组成相同,它们的价值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呢?以后我们会知道:原来它们的结构不相同,化学要研究物质的结构. (3)在医院里危重病人都要立即进行输氧,为什么医生没有给病人输煤气呢? 笑. 原来呀,氧气才能供给呼吸,而煤气有毒,会使人中毒死亡,化学要研究物质的性质. (4)我们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在我们家里用途最广的金属是铁,它是怎样从铁矿石中冶炼出来的呢?在我们使用的过程中又很容易出现什么现象呢? 生锈! 物质的变化是化学要研究的. 一、化学的研究对象:物质(既要研究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物质,例如空气,水。还要研究自 然界中本来不存的的物质,例如衣服,我们的祖先……,火,祖先先吃生肉后发现钻木取火)那我们究竟研究物质的什么呢? 二、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在分子和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三、化学的发展史 1、古代化学 火——孔雀石——陶器——铜器——造纸——火药——酒——染料等 2、近代化学 (1)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的的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使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内容: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物质的种类繁多(3000多种) 但组成物资的基本成分是元素只有100多种,初中阶段只需记住32种元素即可。 3、现代化学 (1 )高科技——纳米技术 (2)绿色化学又叫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就是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发展。 教科书62页

基础化学电子教案习题解答(第七章)

思考与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心离子是配合物的形成体,它位于配离子的中心。常见的中心离子是带正电的金属元素的离子. 2.配位体中具有孤对电子、直接与中心离子(或原子)结合的原子叫配位原子。如NH3中的N 原子是配位原子。在配离子中与中心离子直接结合的配位原子数目叫中心离子或原子的配位数。 3.填充下表: 配合物的化学式命名中心离子配离子 电荷 配位体配位数 [Ag(NH3)2] NO3 K4[Fe(CN)6 ] K3[Fe(CN)6 ] H2[PtCl6] [Zn(NH3)4]( OH)2 [Co(NH3)6] Cl3硝酸二氨合银(Ⅰ) 六氰合铁(Ⅱ)酸钾 六氰合铁(Ⅲ)酸钾 六氯合铂(Ⅳ)酸 氢氧化四氨合锌(Ⅱ) (三)氯化六氯合钴(Ⅱ) Ag+ Fe2+ Fe3+ Pt4+ Zn2+ Co3+ +1 -4 -2 -2 +2 +3 NH3 CN- CN- Cl- NH3 NH3 2 6 6 6 4 6 4.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配离子和外界离子,而配离子在水溶液中部分 电离,存在着配位平衡。在[Ag(NH3)2]+水溶液中的离解平衡式为[Ag(NH3)2]+ Ag++2NH3。 5.配位数相同的配离子,若K稳愈大或K不稳愈小,则该配离子愈稳定,若K不稳值愈大,表示该配离子离解程度愈大。 6.在AgNO3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产生AgCl (写化学式)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静置片刻,弃去上面清液,在沉淀中加入过量氨水,沉淀溶解,生成了[Ag(NH3)2] Cl (写化学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2NH3→[Ag(NH3)2] ++Cl- 。 7.当配离子中的配位体能与H+合成弱酸时,则溶液中酸度增大时,配离子的稳定性会减弱。 8.当一种配离子转化为另一种配离子时,反应物中配离子的K稳愈小,生成物中配离子的K稳愈大,那么这种转化愈完全。

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 大连理工)

大学普通化学 第一章普通化学习题答案 一、是非题(用“+”、“—”表示正确和错误) 第2、3、5、6、10、11、12题“+”其它题“—”二、选择题 1-5 B、C、D、D、A 6-9 D、BCD、AC、CD 三、填空题 1 ②⑤①③⑥④ 2 ①>④>② = ③>⑤ 3 ①31 ② 4 ⅢA ③4S24P1 4 略 5 分子或晶体中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相互吸引作用 离子间、共价键和金属键 6 方向饱和 7 sp 3 109。 28’ 8 四氯·二氨和铂(Ⅳ)配合分子 Pt4+ NH3、Cl- 6 9 C原子均以sp杂化轨道分别与两个O原子和两个S 原子成键 10 sp3不等性杂化 4个三角锥形 sp2杂化 3个平面三角形 dsp2杂化 4个 90 。 sp3杂化 4个 109。 28’ 11 sp3杂化 4个 109。 28’正四面体形 d2sp3 6个 90 。正八面体形 12 13 其中有2个三电子π键 14 μ≠0 μ=0 15 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 16 H2O>H2S>H2Se>H2Te 17 Al, Al3+ 金属键金属晶体高好 N2 分子间力分子晶体低差 H2O 分子间力氢键原子晶体高差 Si, C 共价键原子晶体高差 Mg2+, O2- 离子键离子晶体高好 18 禁带宽度(Eg)不同(半导体Eg<2ev,绝缘体Eg>6ev),导体 有导带,绝缘体则无。 19 (不要求)错位粒子缺陷间隙离子缺陷杂质粒子缺陷空位 缺陷 四、简答题 1 ①该写法违背了洪特规则。根据洪特规则,n相同的电子应尽先占据m不同的轨道,且自旋平行。 ②该写法违背了泡力不相容原理。3s只有一个轨道,只可容纳两个 自旋相反的电子。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设计

第 1 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 [ 教学要求 ] 1 .掌握近代理论在解决核外电子运动状态问题上的重要结论:电子云概念,四个量子数的意义,s 、 p 、 d 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分布的图象。 2 .了解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对多电子原子能级的影响,熟练掌握核外电子的排布。 3 .从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某些性质的周期性。 [ 教学重点 ] 1 .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2 .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的构造原理。 3 .元素的位置、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 [ 教学难点 ] 1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 .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 [ 教学时数 ] 8 学时 [ 教学容 ] 1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殊性: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化特征(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核外电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德布罗衣的预言,电子的衍射试验,测不准关系)。 2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波函数、电子云及其图象表示(径向与角度分布图)。波函数、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区别与联系。四个量子数(主量子数n ,角量子数l ,磁量子数m ,自旋量子数ms )。 3 .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表;多电子原子的能级(屏蔽效应,钻穿效应,近似能级图,原子能级与原子序数关系图)。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和电子排布(能量最低原理,保里原理,洪特规则)。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的关系(元素性质呈周期性的原因,电子层结构和周期的划分,电子层结构和族的划分,电子层结构和元素的分区)。 4 .元素某些性质的周期性,原子半径,电离势,电子亲和势,电负性。 1-1 道尔顿原子论 古代自然哲学家对物质之源的臆测:本原论(元素论)和微粒论(原子论)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Democritus, 约 460—370 B C ):宇宙由虚空和原子构成,每一种物质由一种原子构成。 波意耳:第一次给出了化学元素的操作性定义 ---- 化学元素是用物理方法不能再分解的最基本的物质组分,化学相互作用是通过最小微粒进行的,一切元素都是由这样的最小微粒组成的。 1732 年,尤拉( Leonhard Euler, 1707—1783 ):自然界存在多少种原子,就存在多少种元素。 1785 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Antoine L. Lavoisier 1743—1794 ):提出了质量守衡定律:化学反应发生了物质组成的变化,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1797 年,里希特( J. B. Richter 1762—1807 ):发现了当量定律。 1799 年,法国化学家普鲁斯特( Joseph L. Proust 1754—1826 ):发现定比定律:来源不同的同一种物质中元素的组成是不变的。 1805 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 John Dalton 1766—1844 ):把元素和原子两个概念真正联系在一起,创立了化学原子论:每一种化学元素有一种原子;同种原子质量相同,不同种原子质量不同;原子不可再分;一种不会转变为另一种原子;化学反应只是改变了原子的结合方

分析化学电子教案 (1).doc

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分析化学 上册第三版 华中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学Analytic Chemistry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表征和测量的科学,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测量有关组分的含量。 第二节分析方法的分类 一、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按 分析任务分) 定性分析:其任务是鉴定物质所含的化学组 成,即鉴定物质由哪些元素、原 子团、官能团或化合物所组成;定量分析: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结构分析:研究所含组分的分子结构、晶体 结构或形态。

二、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按分析对象分) 三、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按测定原理分) 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 以被测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仪器分析法。四、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按试样用量和被测组分的含量分) 第三节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一、分析化学发展所经历的三次变革 第一次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析化学由一门技术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典分析化学。 第二次变革:20世纪40年代以后,分析化学从经典分析化学发展成了现代分析

化学。 第三次变革: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至现在,分析化学发展到了分析科学阶段。 二、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分析仪器已成为分析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分析化学的主要应用领域正在向生命科学领域转移 ······ 主要参考书: 1.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 2. 彭崇慧等编: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 3. 何先莉等编:分析化学 4. 林树昌等编:分析化学

大学有机化学总结电子教案

有机化学复习总结 一、试剂的分类与试剂的酸碱性 1、自由(游离)基引发剂在自由基反应中能够产生自由基的试剂叫自由基引发剂(free radical initiator),产生自由基的过程叫链引发。如: Cl2、Br2是自由基引发剂,此外,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氰、过硫酸铵等也是常用的自由基引发剂。少量的自由基引发剂就可引发反应,使反应进行下去。 2、亲电试剂简单地说,对电子具有亲合力的试剂就叫亲电试剂(electrophilic reagent)。亲电试剂一般都是带正电荷的试剂或具有空的p轨道或d轨道,能够接受电子对的中性分子,如:H+、Cl+、Br+、RCH2+、CH3CO+、NO2+、+SO3H、SO 3、BF3、AlCl3等,都是亲电试剂。 在反应过程中,能够接受电子对试剂,就是路易斯酸(Lewis acid),因此,路易斯酸就是亲电试剂或亲电试剂的催化剂。 3、亲核试剂对电子没有亲合力,但对带正电荷或部分正电荷的碳原子具有亲合力的试剂叫亲核试剂(nucleophilic reagent)。亲核试剂一般是带负电荷的试剂或是带有未共用电子对的中性分子,如:OH-、HS-、CN-、NH2-、RCH2-、RO-、RS-、PhO-、RCOO-、X-、H2O、ROH、ROR、NH3、RNH2等,都是亲核试剂。 在反应过程中,能够给出电子对试剂,就是路易斯碱(Lewis base),因此,路易斯碱也是亲核试剂。 4、试剂的分类标准 在离子型反应中,亲电试剂和亲核试剂是一对对立的矛盾。如:CH3ONa + CH3Br→CH3OCH3 + NaBr的反应中,Na+和+CH3是亲电试剂,而CH3O-和Br-是亲核试剂。这个反应究竟是亲反应还是亲核反应呢?一般规定,是以在反应是最先与碳原子形成共价键的试剂为判断标准。在上述反应中,是CH3O-最先与碳原子形成共价键,CH3O-是亲核试剂,因此该反应属于亲核反应,更具体地说是亲核取代反应。 二、反应类型 三、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 如果一个反应不是一步完成的,而是经过几步完成。则在反应过程中会生成反应活性中间体(active intermediate)。活性中间体能量高、性质活泼,是反应过程中经历的一种“短寿命”(远小于一秒)的中间产物,一般很难分离出来,只有比较稳定的才能在较低温下被分离出来或被仪器检测出来(如三苯甲烷自由基),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是真实存在的物种。 1、碳自由基(carbon free radical) 具有较高能量,带有单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自由基。自由基碳原子是电中性的,通常是SP2杂化,呈平面构型。能使其稳定的因素是P-π共轭和σ-P共轭。 自由基稳定性的次序为: 在自由基取代、自由基加成和加成聚合反应中都经历自由基活性中间体。 2、正碳离子(carbocation) 具有较高能量,碳上带有一个正电荷的基团,叫正碳离子,又称碳正离子。正碳离子通常是SP2杂化,呈平面构型,P轨道是空的。能使其稳定的因素有(1)诱导效应的供电子作用;

-电化学基础教案

课题:原电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原电池的组成条件,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原电池的教学 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通过原电池原理的讲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利弊结合的道理教学重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依据工作原理设计原电池 教学方法、手段:多媒体、讲解、讨论 教学时数:二课时 板书设计:原电池 原电池 1、概念: 2、组成条件 3、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思考: 1、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的现象是什么? 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 现象是什么? 3、铜片为什么有气泡产生? 4、如何检验证明是那种情况? 5、电子流向如何? 6、该装置实现了怎样的能量转化? 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 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①两极: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如石墨)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 ②电解质溶液 ③形成闭合回路 下列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2、原电池反应原理 电子:负极→正极 电流:正极→负极 溶液中阴离子→负极 溶液中阳离子→正极 负极:氧化反应活泼金属失电子变阳离子 正极:还原反应溶液中离子得电子 总反应:负极金属与电解液的离子反应 3、化学电池的反应本质氧化还原反应 原电池将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分割为氧化、还原两个反应在负、正两极同时不同地进行,正负两极上进出电子总数相等。 拓展:盐桥 作业:单篇 教学反思:本节内容比较简单,易于让学生接受!

课题: 化学电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电源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入各种各样的化学电源 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根据电池中的某些元素对环境的危害,让学生体会爱护环境 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教学方法、手段:多媒体、讲解、讨论 教学时数:一课时 板书设计: 化学电源 一、一次电池 二、二次电池 三、燃料电池 教学过程: 一、一次电池 放电之后不能充电(内部的氧化还原反应不可逆) 1、碱性锌锰电池 负极是Zn 、正极是MnO2 、电解质是KOH 负极:Zn +2OH --2e -=Zn(OH)2 正极:2MnO2+2H2O +2e -=2MnOOH +2OH - 总反应:2MnO2+2H2O +Zn =Zn(OH)2+2MnOOH 2、银锌纽扣电池 负极是Zn 、正极是Ag2O 、电解质是KOH 负极:Zn +2OH --2e -=ZnO+H2O 正极:Ag2O +H2O +2e -=2Ag +2OH - 总反应:Ag2O +Zn =ZnO +2Ag 二、二次电池 1、蓄电池放电过程工作原理 负极:Pb Pb -2e -+SO42- =PbSO4 正极:PbO2 PbO2 +2e - +SO42-+4H + =PbSO4 +2H2O 燃料 O 2 电解质 溶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