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内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三、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旅馆。

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四、相对稳定的通假字

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

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5.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 (《史记·淮阴侯列传》)。

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史记·孙膑列传》)。“则命东下者斧断其缆,趣京师者护以出,自是外户不闭。”

②通“促”:“趣赵兵亟入关” (《史记·陈涉世家》)。

8.内,通“纳”:接纳,让……近来;藏。“无内诸侯军”(《史记·高祖本纪》)。

9.郤,通“隙”:隔阂,矛盾。“令将军与臣有郤” (《史记·项羽本纪》)。

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五、表示时间的词

高考文言文的第三题,也就是目前试卷格局(除上海卷)的第十题——“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或不正确)的项”,错误项设置的一般特点是:个别字词的错译和打乱原文的六要素,即主要是人与时、地、事的错接。错译的字词以上面的词为常见。至于人与时、地、事的错接,也就是故意让这几个要素和主人公张冠李戴,比如补(译)出的省略成分错误。因此,我们不应忽略一些能暗示前后事件关系的时间词。

1.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nǎng从前)、尝,昔、向。

3.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后带时间,则译作“过了…”,不译作“居住”,如“居无何,居三月”)

如果掌握这些字词的同时,又养成阅读时用“/”或序号标出事件起止的习惯,就明确了语境的起止区间,方便理解判断。

六、官员调动升迁的相关字词

1.表示授予、提升:

①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②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推荐,任以官职。

③荐、举、引:由地方或某官员向中央推荐,任以官职。

④简、铨(是根据资格条件选授官职的意思):选拔。

⑤起:起用,起家就是起于家,在家里受征召任以官职。

⑥拜、除、授:任命,授以官职。

⑦擢、拔:提升;

⑧主、秉、典:主管;后面带的经常是管理的职责。

⑨知、守,尹:主管,主持。后多跟地点,知某州、守某郡、就是做某州(郡)的长官,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尹京,即做京城的长官。

2.表示降职、罢免:

①贬:降职。

②左迁:降职(但“累迁”多是升职)。

③谪:被流放或被贬职。

④罢、免、黜、废:免官,废弃不用。

⑤放:驱逐,流放。

⑥出:离开京城,外调(古人以入京任官为荣)。

3.表示调动:

①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如:迁东郡太守。(《汉书·王尊传》)

②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③调:调动官职。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④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⑤补:补充空缺官职。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⑥改:改任官职。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⑦出:京官外调。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4.表示兼职:

①兼:兼任。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②领:同时掌管、兼任较低的官职。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③判:高位兼低职。除镇安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5.表示代理,暂时担任:

④署:代理官职。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后汉书·范雎传》)

⑤权:唐代以来称暂代官职。改江陵法曹(参)军,入为权知国子博士,……权知三年,改真博士。(李翱《李文公集·韩吏部行状》)

摄、行或行走。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七、常见的古今异义的: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

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

如(到、往)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r>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欺骗言语不真实)

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

僭(jiàn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孤(幼年失去父亲)

阪(山坡)贷(借出、借入、宽容、宽免)

狱(官司、案件、监牢)白(告诉)

与(赞扬)多(赞扬)

勤(辛劳)尤(罪过过错、指责归罪、优异突出、特别尤其)

树(种植)给(食用丰足)

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按(追究、考察、调查)

赡(富足充足、供给供养)典(主持)

令(美好、县令)执(捉拿)

延(延请)省(减免)

雅(平时)谢(道歉、推辞、告诉)

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

察(考察、考察后给予推荐)赧(因羞愧而脸红)

竟(结束、完)甫(才、刚刚)

寻(不久)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

造(造访、到)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

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

容(宽容、或许、许可)遽(急速、就、恐惧)

还有一些相关的“高频词”虽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也要给予关注。这些词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例如: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国语·越语上》)

主:掌管。轩辕之时,史有仓颉,主文之职。(《文心雕龙·史传》)

与诉讼和刑罚有关的词语有“案(追究查办)、狱具(判罪定案)、系狱、收、牵累、录(逮捕)、执、大辟、坐、诛、族灭、贷”等。

中国古代深受儒教影响的士子认为“不仕无义”,相当多的知识分子都可能千方百计去求官。隋以后,还可参加科考得官。这一部分“高频词”有“干、干谒、中第、及第、落第”等。

在中国,“以孝治天下”源远流长。“孝”有时往往凌驾于“忠”之上。表现在替父母守孝一事上正是如此。不管你多么留恋那个职位,也不管这官有多大,遇父母丧,必须弃职守孝。所以,“丁艰”“丁忧”屡屡出现于正史之中。

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艰”。古礼,父母死,子女得在家守丧三年,不出仕,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母丧称“丁内艰”,父丧称“丁外艰”。

官员年老体衰,也要离休或是病退,由自己提出,叫“乞身”“乞骸”“乞骸骨”。

对人物品评的词,如“勤于吏治,恭而近礼”、“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好直谏,守节死义”中的“勤、恭、苟合(苟且附合,曲意逢迎)、守节”之类。这类词关系到对文段的准确到位的理解。从而直接影响对文言文分析、概括一题的解答。

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情况

高中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

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

?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内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三、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高中文言文重点实词汇总(教师版)

文言文重点实词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有二心)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驻扎、驻军)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鄙:(边邑)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希望)图:(考虑)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假如没有)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依靠)敝:(损害) 以乱易整,不武。易:( 替代 ) 《荆轲刺秦王》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对待) 顾计不知所出耳顾:(不过、只是,轻微转折)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 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比:(并、列)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遭受) 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宽容、原谅)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 《鸿门宴》 旦日飨(xiǎng)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飨:(犒劳) 素善留侯张良。善:(友善、交好)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游:(交往)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籍:(登记官吏、人民)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督过:(责备)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度:(估计) 沛公不胜杯(bēi)杓(sháo)胜:(能承受、能承担)沛公起如厕如:(往、到) 【第二册】 《离骚》 謇朝淬而夕替替,废弃、贬斥 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 宁溘死而流亡兮溘,突然,忽然 进步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岂余心之可惩惩,受创而改变 《诗经》 将子无怒将,请,愿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差错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靡,无,没有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悼,伤心 《孔雀东南飞》 何意致不厚致,招致,招来 渐见愁煎迫见,被 便言多令才令,美好 多谢后世人谢,告诫告诉 谢家来贵门谢,辞别 阿母谢媒人谢,辞谢 否泰如天地否,坏运气泰好运气 赍钱三百万赍,赠送 叶叶相交通交通,交错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适,出嫁 处分适兄意那得敢自专适,按照 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适,刚才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要,相约渠他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样,译为“我”《兰亭集序》 列坐其次次(旁边)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信(确实,实在) 所以游目骋怀所以(用来……的办法)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所以 (……的原因 ) 致(情趣) 虽趣舍万殊趣(趋向,取向)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至,及) 《赤壁赋》 举酒属客属(劝酒) 举匏樽以相属属(劝酒) 纵一苇之所如如(往) 方其破荆州方(当)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卒(到底)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有)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盖(如果) 《游褒禅山记》 盖音谬也盖(大概) 或咎其欲出者咎(责怪) 夫夷以近夷(平坦)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亦相之至(到了)相(帮助) 何可胜道也哉胜(尽,完)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学者(治学的人)

高考文言重点实词归纳

高考文言重点实词归纳 一、家居生活 1、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 2、家: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 3、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 4、适:女子出嫁;到------去;适合,适宜;恰好。 5、事:侍奉;为------服务;从事,做。 6、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 7、作:起身,起来,如“虽少,必作”;创作,制作,如“仲尼戹而作《春秋》” 8、字:女子许嫁。 二、学习修养为人 1、工:擅长。工擅文。 2、厉:磨练,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3、劝:勉励,奖励;劝告。 4、勉;尽力,努力;鼓励,使人努力。 5、师: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5、训: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训练;词义解释,训释。 6、善:善于,擅长;友好,亲善;应答之词,表同意;好好地,如善待。 7、修:研究,学习,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修饰,装饰,修养(动词);善,美好;高,长;著,撰写,如修书;整治,治理;修建,如乃重修岳阳楼。 8、习:反复练习;学习;通晓,熟悉。 9、务:致力,从事,如“务农”“君子务本”;事务,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10、攻:深入钻研,如术业有专攻。 11、游:出外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纵,放纵,如游目骋怀;游玩,游览;旅行。 12、售:考试得中,如“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如“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如“以售其奸”;卖出去;买 13、笃:忠厚,“太祖闻其笃行”;坚定,如“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深,甚,如“笃好文章”;(病)重,如“孙权病笃”。 14、敬:严肃,慎重,做事情严肃认真,如敬事而信;尊敬,尊重。 15、忠:(做事)尽心竭力,如使民敬、忠以劝;忠于君主。 16、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宽恕,原谅。 17、谅:诚信,如“友直,友谅”;相信,如“不谅人”;原谅。 18、勤:劳,辛苦,与“逸”相对,如四体不勤;努力,尽力,与“惰”相对。 19、质:本质纯真朴实,如君子质而已矣。 20、文:华美,有文采,如“何以文为”。 21、忍:狠心,如君王为人不忍;残忍;忍心,如今存其本,不忍废;忍耐,忍受,如然而隐忍以行 三、政事 1、当:掌管,主持,如当权;判罪,如“犯法当死”;对着,面对。 2、相:宰相;辅助,帮助;仔细看,审察;互相;表一方对另一方怎么样;容貌。 3、干:治理,如干国才;求取,如不干人;冒犯,冲犯;冲;干预;盾牌。 4、治:治理,管理;国家治理得好,如天下大治;惩处,如治罪;研究,如治学;医治。 5、乱:社会不太平,国家治理得不好;扰乱;叛乱;乐曲的最后一章。 6、平:社会太平;平定 7、奏:上奏,向君王上书或进言;奏章;进,如奏刀豁然;进献;奏乐。

【精品】高中课内文言文最全重点字词归纳(学生版)

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必修1—必修5)最全重点字词归纳 第一册【选文】《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1、以其无礼于晋,且貳()于楚也。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3、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 4、是()寡人之过()也。 5、“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6、若亡( )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8、焉用亡郑以陪()邻。 9、尝为()晋君赐()矣。 10、朝济( )而夕设版焉。 11、夫晋,何厌( )之有? 12、既东封( )郑,又欲肆西封。 13、唯( )君图之。 1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5、以乱易()整,不武。 16、吾其()还也。亦去()之。(以上为《烛之武退秦师》中句子) 17、秦将王翦破赵。(破:) 18、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略:) 19、今行无信,则秦王未可亲也。(亲:) 20、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谒:) 2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邑: ) 2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 2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愿:更:) 2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深:) 25、吾每念.,常痛恨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念:顾:) 26、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善:) 27、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耻除矣。(然则:见:被陵:) 28、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忤.视。(忤:) 29、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拊:) 30、请辞.决矣!(请:辞:) 3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就:) 32、终已不顾.。(顾:) 33、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 34、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拒:比: 如:) 35、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使: 使:) 36、唯.大王命.之。(唯:命:) 37、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设:) 38、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次:) 39、群臣怪.之。(怪:) 40、荆轲顾.笑秦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顾:谢:鄙:少:假借:

2017年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文言文高频字词

2017年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文言文高频字词 导读:2017年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文言文高频字词 第一,古今异义 文言文词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文言文词汇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文词汇以双音词为主。“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中的“智力”是“智谋”和“力量”的意思。“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中的“妻子”是“妻”和“子”的意思。“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中的“卑鄙”,“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智力”“妻子”“卑鄙”都是两个词的临时组合。一般都是单独使用的。 学过的文言文中,这样的词汇比比皆是,同学们要善于搜集和整理。如,中国、江河、亲戚、非常、绝境、无论、无日、殷勤、更衣、豪杰、往往、何苦、鱼肉、肉食、不过、其实、春秋、垄断、美人、左右、约束、大风、一切、烈士、牺牲、交通、宣言、扶老、秋天、留意、举手、老子、鞠躬、小生、一毛、怠慢、口舌、丈人、痛心、不好、风流、操持、学者、开张、妖怪、有意、地方、山东、人情、把握、致意、从容、便宜、无赖、慷慨、故事、南面、老大、可怜、小子、逢迎、斗争、同志、活人、束手、知道、指示、行为、祖父、会计、作文、晓畅、具体、前进、即使、或者、作息等等。 以上列举的词汇,可以分类记忆,也可笼统记忆。分类共有6种:1、两个单音词组合,如“智力”、“妻子”;2、词义扩大,如“中国”、“江河”;3、词义缩小,如“亲戚”;4、词义转移,如“婚

姻”;5、词义弱化,如“痛心”;6、偏义复词,如“作息”。无论采用哪一种记忆,最好的方法是用例句形式。同学们将带有这些词汇的句子抄录下来,并注明其“古义”,记在脑海里,久而久之,便形成能力。 第二,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汉语词汇中的普遍现象,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更多,也是较难掌握的一项。如何掌握一词多义呢? 一要“因文定义”。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阅读古今文章的准则。比如,次: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书:1、乃丹书帛曰(书写)2、得鱼腹中书(字条)盛:1、西湖最盛(华美)2、今春雪甚盛(多)等:1、公等遇雨(各位)2、等死,死国可乎(同样)或:1、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有的人)2、一食或尽黍一石(有时)苟:1、苟富贵,无相忘(假如,如果)2、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只要)易:1、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改变)2、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谢:1、为我谢曰(致意)2、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完整word版)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推荐文档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内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2013年高考文言文字词整理(实词)

2013 年高考文言阅读常用词语(实词)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1. 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 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 短:进谗言,说坏话。 11. 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 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 折:指斥、指责、驳斥。 14. 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 矫:假托、假传。 17. 质:作人质;抵押。 18. 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 输:缴纳(贡品或赋税)一一由输送、运输”引申。 20. 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 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 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 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 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 女口: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如:……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高中语文课内重点文言实词

课内重点文言实词 一、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是应当熟悉的重点词,一些词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会遇到的,需要同学想一想,默记一下。 1、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追究,查办) 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结交,亲附) 3、孔子曰:“吾与点也”。(《论语·四子侍坐》)(赞同,称许)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招致) 5、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于宾客。(《魏公子列传》)(介绍,引见) 6、自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孔子世家》)(辅助,改动)【(11全国)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辅佐】 7、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公子曰。(《魏公子列传》)(责备) 8、以是知公子恨之复反也。(《魏公子列传》)(遗憾) 9、平伐其功(《屈原列传》)(自夸,炫耀) 10、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项羽本纪》)(功勋)(逞。) 11、人穷则反本。(《屈原列传》)(陷入困境) 12、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礼物) 13、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刺客列传》)(礼物) 14、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项脊轩志》)(古代女子出嫁)(归:出嫁) 15、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归附)(遗憾) 16、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没有依靠)(悬赏捉拿) 17、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项羽本纪》)(悬赏征求)【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购:悬赏捉拿】 18、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项羽本纪》)(交游,交往) 19、此所谓“资怨而助祸”矣。(《刺客列传》)(助长,帮助) 20、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太史公自序》)(推究……本源) 21、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刺客列传》)(迎,迎击,抵抗) 22、孔子贫且贱。(《孔子世家》)(地位低下)【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2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过秦论》)(发扬,发展)(功业) 24、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进学解》)(都)(具有,占有)【率倜傥非常之人率:全,都】 25、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留侯论》)(疲困) 26、简能而任之。(《谏太宗十思疏》)(选拔) 27、每有制作,必先以简察,然后施用。(《陈书?姚察列传》)(审阅) 28、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陈情表》)(慰问) 29、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监督) 30、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给…看) 31、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高祖本纪》)(向…表示) 32、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指南录后序》)(解除) 33、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改变)【勣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夺:强迫】【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屈原列传》)(改变,更改)】【亦不能夺之矣夺:改变。】 34、乘彼垝垣,以望复关。(《虻》)(登上) 35、若夫乘天地之正。(《逍遥游》)(顺应)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解释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内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2020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重点实词总结(三)

2020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重点实词总结(三) 76【迨】①及,到,等到。例1、迨诸父异爨。例2、然卒迨于祸。(然而终于遭到了祸殃。柳宗元《三戒》)②乘,趁着。请迨其未必陈而击之。(未必陈,没有完全摆好阵势。) 77【殆】①危险。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②几乎,差不多。例1、且燕处秦革灭殆尽之际。例2、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③副词,表推测,大概,恐怕。例1、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例2、语迪曰:“卿向不欲吾欲国事,殆过矣。”(2009广东卷,(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 78【贷】①宽恕,宽容,饶恕。例1、徐阶罢相里居,按问其家无少贷。(《明史海瑞转》徐阶被免去宰相回乡居住,(海瑞照样)查问他家,毫不宽免或一点也不宽容。)②推御。责无旁贷。③借,借出。例1、宁积粟腐仓而不忍贷人一斗。④借,借入。例1、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河监侯。例2、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2010全国卷Ⅱ卷,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采分点:贷,借;劳,犒劳;“没”通“殁”,死亡;鬻,卖;以,目的连词,来。) 79【逮】①到,等到。逮暮而归,其得鱼与午前比。(2006上海卷,等到天黑回来,那些钓得的鱼与午前一样。)②赶上,达到。例1、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2004全国Ⅱ卷,虽然才学赶不上隐之,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廉洁奉公仍然没有改变。)例2、盘龙形甚羸讷,而临军勇果,诸将莫逮。(周盘龙看上去非常瘦弱,也不善言谈,可是在和敌人战斗时却勇敢果断,其他将领都赶不上他。)③追上,赶上。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2006北京卷,景公跟着他,在途中兼程却没追赶上。令车驾追到晏于家中,也没赶上他。)④趁,趁着。逮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左转》分,指分楚国的土地。) 【绐】欺骗,哄骗。例1、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项羽本纪》)例2、出门,绐其副,迂道疾行,至河干。(2005北京春招,出门之后,(髯樵)欺骗副手,转到别的道路上快跑,到河岸边。)

文言文重点字词背诵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高中文言文主要字词解释

高中文言文主要字词解释 高考文言文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w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 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

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 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w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w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资料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 汇总

高考文言文重点字词汇总 高考文言文选段的题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内容为史传散文。这些史传散文大都出自“二十四史”。对历年来选文体例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指导我们的复习。“二十四史”指清代乾隆时“钦定”为“正史”的从《史记》到《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教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因为。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高频字词总结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高频字词总结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高频字词总结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 诣:到,去。 2. 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 课:考核、督促、征收。 4. 风、化:教育感化。 5. 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 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 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 劾:举报,检举,揭发。 9. 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 短:进谗言,说坏话。 11. 害:嫉妒。 12. 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

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 折:指斥,指责,驳斥。 14. 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 党:偏袒,伙同,包庇。 16. 矫:假托,假传。 17. 质:作人质;抵押。 18. 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 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 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 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 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 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2017全国语文高考课标二卷文言文赵憙重点词详细注释真题参考答案译文

一、赵憙详细注释 赵憙[xǐ]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堂兄 (结交宾 客,常指结交豪侠之士) (通“拒” 避也。” 军事,使(省略“之” 好)(wèi,送信) ,乃惊曰: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

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嘉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 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 ..,闻其二孙杀人事未 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 ..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 疾病将终,车驾 ..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 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 ..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 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熹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 B.赵熹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 C.赵熹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D.赵熹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高考文言文阅读重点词语释义(一)

哀: 、悲伤,悲痛。 、怜悯,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慰问,哀悼。 、声音凄清。风急天高猿啸哀悼 艾: 、停止。方兴未艾。 、自治。 自怨自艾。 、刈 割,砍。 按: ⒈止住。按兵不动。 ⒉巡视。按榆溪旧塞。 ⒊审查,查究。按五人 审理。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 、按照。按部就班 暴: 、晒。一暴十寒 、显露。暴露 、急,猛。暴风。 、突然。暴病 、凶恶残酷。不畏强暴。 残暴的人。 除暴安良 、损害,糟蹋。自暴自弃 暴殄天物 、徒手博击。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拔: 、超出。出类拔萃 、攻取。拔石城。 、动摇。坚忍不拔 拔、克、举、下 :攻克,占领。 如:戊卒叫,函谷举。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比: 、并列,挨着。天涯若比邻。纳比笼中 、接连。比三年日蚀。 比比 到处,处处。 、勾结。 朋比为奸。 、等到。比及三年 、近来。比得软脚病 、顺从,和顺。克顺克比 、比较。 、比照。人之救火死者,比死敌之赏 、细密。鳞次栉比 、适合。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比及 等到。 比肩 并肩 比邻 近邻 鄙: 、边境,边远地区。

、庸俗,浅陋。 、轻视。 、谦称自己。 币: 、礼品。 、财物,货币。 、赠送。奉千金以币从者。 敝: 、破旧。敝帚自珍。 、损害。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疲惫,衰败。民生凋敝。 、谦称自己。敝处。 、 蔽 弊 (弱点,不足) 蔽: 、遮住,遮掩。旌旗蔽日 、掩饰,隐藏。不可蔽匿 蔽林间窥之 、概括。一言以蔽之 、蒙蔽。纣蔽于妲己 、屏障。东带三关,西为国蔽。 、决断。臣不敢蔽。 、判决案件。郡国蔽狱。 辟: 、法度、法律 辟言不信(不信合乎法度的话) 、征召。 、开。《促织》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一)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一) 1【谙】①熟悉,知晓。例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例2、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性。(《三国演义·群英会蒋干中计》)②熟记,记诵。虽复一览便谙。(《南齐书·陆澄传》) 2【按】①查看,察看。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雁荡山》) ②审查,核查。例1、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例2、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袁安到郡后,不进官府,先去审查案件,查出那些没有明确证据的犯人,上奏要求放他们出狱。) ③巡查,巡行。例1、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2007福建卷,高启《书博鸡者事》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司有一个姓臧的,新近做了高官,将要巡查所管各州郡,来到袁地。) 例2、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供张。(《明史·海瑞转》刚才胡公巡查所部地区,命令经过的地区不要办礼物准备招待。) ④压抑,止住。按助强弱。⑤于是,就。 3【案】①通“按”,察看,查看。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通“按”,考察,核实。案贤圣之言,上下多相违(互相矛盾)。 ③通“按”,巡行,巡查。宣王案行其营垒,曰:“天下奇才也。” ④通“按”,用手压或按。例1、案灌夫项令谢(道歉)。 例2、(高进之)案腰间刀伺道济,有异言,则杀之。道济趋下阶,叩头曰:“武皇帝在上,臣道济如有异心,速殛之。”(2007广东卷,高进之此时用手按住腰间的刀窥探檀道济,如果他有异言,就杀掉他。檀道济快步走下台阶,叩头说:“武皇帝在上,我檀道济如有异心,就赶快诛杀我。”) ⑤文书,案卷。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暗】①愚昧,糊涂。例1、水府幽深,寡人暗昧,夫子不远千里,将有为乎?(《柳毅传》)例2、刘璋暗弱。(《三国志·隆中对》,昏庸无能,胆小懦弱。)例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②悄悄地,默默地。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行》)群书万卷常暗诵。(杜甫《可叹》) ③私下里,不公开的;隐蔽地,隐藏不露的。例1、明察暗访例2、龙门水尤湍急,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