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病学(最新)

2019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病学(最新)

中国2019最新癌症统计数据出炉

中国2019最新癌症统计数据出炉! 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较2014年的380.4万增加12.5万,增长率为3.2%;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 发病率最高:肺癌 从发病人数看,肺癌仍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发病人数为78.4万。第二至第十分别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子宫颈 癌、脑癌、胰腺癌。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6.70%。

前十位癌症发病人数(万) 其中,男性发病首位为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52.0万,其他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等,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男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82.20%。 女性发病首位为乳腺癌,每年发病约为30.4万,其他主要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胃癌等,女性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9.10%。 40岁以上发病率快速上升 癌症发病随年龄增加而上升,40岁以下青年人群中,癌症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从40岁开始快速升高,发病人数分布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到80岁达到高峰。

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情况估计 女性乳腺癌发病从30岁左右开始上升,男性前列腺癌发病则从60岁左右才开始上升。因此,应针对不同癌症发病年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生存率与欧美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过去的十余年里,我国癌症生存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癌症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与十年前相比,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 比还有很大差距。 主要原因是,我国癌谱和发达国家存在差异。我国高发癌是预后较差的肝癌、胃癌和食管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欧美发达国家则是甲状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预后较好的肿瘤高发。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预后较好肿瘤的5年生存率,比如乳腺癌(82%)、 甲状腺癌(84.3%)和前列腺癌(66.4%),仍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美国的数字依次为90.9%、98%和99.5%。 差距的根源在于,我国癌症患者早诊早治率低、晚期病例临床诊治不规范。因此,扩大癌症筛查覆盖面、促进肿瘤诊治规范化,是我国亟需发力解决的两个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慢性感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的累加,癌症防控形势比较严峻。

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_曾红梅

V ol. 25 No.9Sep., 2013 化 学 进 展 PROGRESS IN CHEMISTRY 第25卷 第9期2013年9月 Contents 1 Introduction 2 Cancer statistics 3 The current status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3.1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for cancer control and 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 曾红梅 陈万青*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 北京 100021) 摘 要 癌症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列城市死因的第一位,农村死因的第二位。本文对我国近几十年来癌症的流行状况、发病负担进行了概述。结果显示由于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消化道癌症发病负担依然严重,而与环境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癌症如肺癌、乳腺癌等近年来显著增加。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整体继续呈上升趋势。沉重的癌症负担需要采用综合化的防治策略来解决。本文阐述了我国的癌症防治政策、体系建设和癌症数据监测情况,介绍了近几十年来在我国癌症高发现场开展病因学预防及早诊早治工作的历史经验,概述了全国范围内癌症防控现状,为今后癌症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癌症 趋势分析 预防控制 癌症筛查 中图分类号: R730.1; 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81X(2013)09-1415-06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Control in China: State of the Art Zeng Hongmei Chen Wanqing * (National Office for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Cancer Hospital & Institute, Beijing 100021, China) Abstract Cancer has been a major challenge for public health in China. It ranks first among all causes of death in urban areas, and second in rural areas. This paper present the latest cancer statistics of China. The incident number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is still high and the burden of lung cancer and breast cancer are increasing. The trend indicates that the overall cancer burden would still be sever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aging population. Addressing this challenge requires comprehensive and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cancer control polices, structures, and cancer registration in China are described. National cancer control plans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Ministry of Health since 1986. National program of cancer registry has been set up. In 2012, the number of population-based cancer registries has expanded to 222, covering populations with 200 millions. In areas with high risk of cancer, they have held systematic programs of cancer control. Many places such as Linzhou and Cixian have shown a down-trend of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in areas of high risk of cancer also promote the nationwide cancer campaign. The prevention programs include tobacco control, immunization against hepatitis B for infants and children, and cancer early detection and diagnosis. This paper provides considerable scope and motivation for future work on cancer control and prevention. Key words cancer; trend analy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ncer screening 收稿:2012年12月,收修改稿:2013年6月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chenwq@https://www.doczj.com/doc/c315558881.html,

国家癌症中心全国癌症报告

国家癌症中心全国癌症 报告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负责全国肿瘤登记数据收集、质量控制、汇总、分析及发布工作。2018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由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滞后3年,本次报告发布数据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全国肿瘤登记处2014年登记资料。 报告主要发现 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估计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男性211.4万例,女性169.0万万例),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肿瘤发病率为278.07/10万(男性为301.67/10万,女性为253.29/10万),中标率(中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为190.63/10万,世标率(世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为186.53/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1.58%。 胂瘤死亡率为167.89/10万,中标率为106.98/10万,世标率为106.09/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2.00%。 恶性肿瘤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整人口结构后地区间发病率的差异缩小,但趋势并未改变。各地区中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 按发病例数排位,肺癌位居全国发病首位,每年发病约78.1万,其后依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的第1位。 恶性肿瘤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整人口结构后,中部地区死亡率高于东、西部地区。各地区肿瘤年龄别死亡率趋势相似,主要恶性肿瘤死因大致相同,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在各地区均为主要恶性肿瘤死因。 报告数据来源和质量控制 截至2017年8月30日,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共收集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49个登记处提交的2014年肿瘤登记资料,其中县级以上城市160个,县及县级市289个。根据质量控制标准纳入339个登记处,其中东部地区140个,中部地地区112

国家癌症中心:2018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负责全国肿瘤登记数据收集、质量控制、汇总、分析及发布工作。2018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由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滞后3年,本次报告发布数据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全国肿瘤登记处2014年登记资料。 报告主要发现 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估计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男性211.4万例,女性169.0万万例),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肿瘤发病率为278.07/10万(男性为301.67/10万,女性为253.29/10万),中标率(中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为190.63/10万,世标率(世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为186.53/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1.58%。 胂瘤死亡率为167.89/10万,中标率为106.98/10万,世标率为106.09/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2.00%。 恶性肿瘤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整人口结构后地区间发病率的差异缩小,但趋势并未改变。各地区中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 按发病例数排位,肺癌位居全国发病首位,每年发病约78.1万,其后依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的第1位。

恶性肿瘤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整人口结构后,中部地区死亡率高于东、西部地区。各地区肿瘤年龄别死亡率趋势相似,主要恶性肿瘤死因大致相同,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在各地区均为主要恶性肿瘤死因。 报告数据来源和质量控制 截至2017年8月30日,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共收集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49个登记处提交的2014年肿瘤登记资料,其中县级以上城市160个,县及县级市289个。根据质量控制标准纳入339个登记处,其中东部地区140个,中部地地区112个,西部地区87个。覆盖人口共288243347人(包括男性146203891人,女性142039456人),占全国2014年年未人口数的21.07%,其中东部地区164062330人,中部地区81477272人,西部地区42703745人。 恶性肿瘤发病总体情况 据估计,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估计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男性211.4万例,女性169.0万万例),平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肿瘤发病率为278.07/10万(男性为301.67/10万,女性为253.29/10万),中标率(中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为190.63/10万,世标率(世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为186.53/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1.58%。胂瘤死亡率为167.89/10万,中标率为106.98/10万,世标率为106.09/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2.00%。

国家癌症中心全国癌症报告定稿版

国家癌症中心全国癌症 报告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负责全国肿瘤登记数据收集、质量控制、汇总、分析及发布工作。2018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由于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一般滞后3年,本次报告发布数据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全国肿瘤登记处2014年登记资料。 报告主要发现 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估计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男性211.4万例,女性169.0万万例),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 肿瘤发病率为278.07/10万(男性为301.67/10万,女性为253.29/10万),中标率(中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为190.63/10万,世标率(世标率:人口标准化率按照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为186.53/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21.58%。 胂瘤死亡率为167.89/10万,中标率为106.98/10万,世标率为106.09/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2.00%。 恶性肿瘤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整人口结构后地区间发病率的差异缩小,但趋势并未改变。各地区中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 按发病例数排位,肺癌位居全国发病首位,每年发病约78.1万,其后依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乳腺癌。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的第1位。 恶性肿瘤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调整人口结构后,中部地区死亡率高于东、西部地区。各地区肿瘤年龄别死亡率趋势相似,主要恶性肿瘤死因大致相同,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在各地区均为主要恶性肿瘤死因。 报告数据来源和质量控制 截至2017年8月30日,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共收集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49个登记处提交的2014年肿瘤登记资料,其中县级以上城市160个,县及县级市289个。根据质量控制标准纳入339个登记处,其中东部地区140个,中部地地区112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 【摘要】恶性肿瘤能够演变为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卫生问题。近年来,恶性肿瘤人数不断呈现出上升趋势,除了传统肝癌、食管癌、胃癌等,宫颈癌、肺癌等也呈现出上升趋势。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恶性肿瘤人数不断增加,面临形势更加险峻。笔者就恶性肿瘤发病趋势研究的资料进行大量参阅、整理,总结其总的发展趋势,对我国恶性肿瘤发展趋势进行综述,从而为恶性肿瘤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恶性肿瘤;发病趋势;流行病学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及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社会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加大,人口老龄化的推进等均导致国内肿瘤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笔者就肿瘤时间分布特征、癌谱分布、区域分布、人群分布等发展规律进行研究。 1 时间分布趋势 我国恶性肿瘤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每年以3%左右的速度增长,其中部分地区在对1988-2007年的恶性肿瘤发病趋势进行研究时发现虽然无较大波动,然而总体仍成上升趋势。2004年我国统计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为250.30/10万,2005年为258.39/10万,2006年为273.66/10万,2007年

为276.16/10万,而自2004年至2007年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中标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2 癌谱分布趋势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呈现出新的特征,同时保留了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的双重特征,2000年临床研究显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5种癌症,而2004年、2005年乳腺癌分别替代结直肠癌及食管癌成为第5大癌症,2006年及2007年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及乳腺癌成为发病率最高的5种癌症,由此可见,肺癌发病率一直处于首位,胃癌在第二位,而肝癌位置不断下降,结直肠癌发病率逐渐上升。肖云荣在对洛阳地区1995-2004年恶性肿瘤发病趋势进行观察时发现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肠癌及食管癌是发病率最高的6种疾病,发病率为65.78%。而河北省磁县1991-1995年乳腺癌的发病率为5.17/10万,而在1996-2000年的调查中升至 8.51/10万,2001-2005年的调查中增加更加明显,升至 9.07/10万。而全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在2008年达到21.6/10万。启东市在1978-2002年统计直肠癌发病率发现呈现出增长趋势,胃癌发病率的标化率则呈现出下降趋势。而香港地区的肠癌发病率也在 1983-2006年增加20%左右。鼻咽癌是我国南部地区90年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自90年代,发病率呈现出下降趋势。而从研究结果中看,男性发病率明显高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癌症报告:乳腺癌为宫颈癌的三倍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癌症报告:乳腺癌为宫颈癌的三倍 导读:中国最新癌症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我国恶性肿瘤负担日益加重,城乡差异较大,其中乳腺癌依然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为女性癌症发病首位,并且由于地区分布不均衡,导致乳腺癌防控形势严峻,防治难度巨大。 恶性肿瘤(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中乳腺癌为女性癌症之首。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女性乳腺癌恶性肿瘤死亡占女性居民全部死因的17.1%,且近十几年来乳腺癌的发病死亡均呈持续上升态势。扩大乳腺癌的筛查及早诊早治覆盖面,为降低我国乳腺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发病率为宫颈癌的三倍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中国最新癌症报告显示,女性发病首位为乳腺癌,每年发病约为30.4万,其他主要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子宫癌、甲状腺癌和胃癌等,目前基层医院最为重视的宫颈癌甚至都排不上前五。 数据显示,乳腺癌占女性癌症发病率的17.10%,而宫颈癌为6.24%,乳腺癌发病率将近是宫颈癌的三倍。

大城市女性乳腺癌风险最高 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城市地区发病率约为农村地区的2倍。 报告表明,城市地区主要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和肝癌等,农村地区主要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等。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分别占城乡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4.80%和79.50%。 其中乳腺癌在农村与城市有较为明显的区别,表现在城市乳腺癌发病率高于农村,而农村乳腺癌死亡率高于城市。 这可能与城乡生活差异有关,农村地区相较城市生活节奏慢,工作压力小,因此乳腺癌发病率较少,但由于农村医疗条件差、诊治水平低、居民健康意识不足,导致乳腺癌生存率相对偏低。与之相反的是,城市生活节奏快,工作强度大,乳腺癌发病率高。但城市医疗条件好,相比农村,城市对癌症的科普比较全面深入,因此死亡率低。 与其谈癌色变,不如及早预防 据国家癌症中心专家介绍,癌症有三分之一可以预防,三分之一可以治愈,三分之一可以缓解,只要有针对性的检测,个性化疗养保健,

2012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

2012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 陈万青,郑荣寿,张思维,曾红梅,左婷婷,贾漫漫,夏昌发,邹小农,赫捷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北京100021) 摘要:[目的]对2015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的全国各登记处上报的2012年恶性肿瘤登 记资料进行分析,估计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方法]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共收到261个 登记处上报的2012年肿瘤登记数据,通过审核和评估,共193个肿瘤登记处的数据符合入选 标准。将入选的登记处按地区(城乡)、性别以及年龄别、肿瘤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层,结合 2012年全国人口数据,估计全国恶性肿瘤合计和主要肿瘤的发病、死亡情况。标化率采用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和Segi’s标准人口结构为标准。[结果]全国193个登记处共覆盖 登记人口198060406人(其中城市100450109人,农村97610297人),报告的恶性肿瘤新 病例556163例,死亡病例345483例。病理诊断比例为69.13%,只有死亡证明书比例为 2.38%,死亡发病比为0.62。据估计,全国2012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58.6万例,死亡病例 218.7万例。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64.85/10万(男性289.30/10万,女性239.15/10万),中国 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为191.89/10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为187.83/10万,累积率(0~74 岁)为21.82%。城市地区发病率为277.17/10万,中标发病率为195.56/10万,农村地区发病率 为251.20/10万,中标发病率为187.10/10万。全部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61.49/10万(男性 198.99/10万,女性122.06/10万),中标死亡率为112.34/10万,世标死亡率为111.25/10万,累 积死亡率(0~74岁)为12.61%。城市地区死亡率为159.00/10万,中标死亡率107.23/10万。农 村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64.24/10万,中标死亡率118.22/10万。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 癌、食管癌、女性乳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脑瘤和胰腺癌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 新发病例的75%。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脑瘤、白血病和淋巴瘤 是主要的肿瘤死因,约占全部肿瘤死亡病例的80%。[结论]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定期发布我国 恶性肿瘤负担情况,为制定肿瘤防治策略和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依据。随着覆盖人群逐 渐增加和数据质量不断提高,肿瘤登记在肿瘤防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关键词:肿瘤登记;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中国 中图分类号:R7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242(2016)01-0001-08 doi:10.11735/j.issn.1004-0242.2016.01.A001 Report of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2012 CHEN Wan-qing,ZHENG Rong-shou,ZHANG Si-wei,et al. (National Office for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National Central Cancer Registry,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Beijing100021,China) Abstract:[Purpose]The National Central Cancer Registry(NCCR)collected registration data in 2012from local cancer registries in2015,and analyzed to estimate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Methods]On basis of the criteria of data quality from NCCR,data submitted from261 registries were checked&evaluated,and193registries’data qualified for cancer registry annual report.Descriptive analysis included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stratified by areas(urban/rural), gender,age group and cancer site.The top10common cancers in different groups,proportion and cumulative rate were also calculated.Chinese population census in2000and Segi’s population were used for age-standardized incidence/mortality.[Results]All193cancer registries(74in urban and119in rural)covered a total of198060406population(100450109in urban and97610297 in rural areas).The estimates of new cancer cases and cancer deaths were3586thousands and 2187thousands in2012,respectively.The morphology verified cases(MV%)accounted for69.13% and2.38%of incident cases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death certifications only(DCO%)with mortality to incidence ratio of0.62.The crude incidence rate in Chinese cancer registration areas was 264.85/105(males289.30/105,females239.15/105),age-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es by Chinese standard population(ASIRC)and by world standard population were191.89/105and187.83/105with the cumulative incidence rate(0~74age years old)of21.82%.The cancer incidence and ASIRC were277.17/105and195.56/105in urban areas whereas in rural areas,they were251.20/105and 187.10/105,respectively.The cancer mortality in Chinese cancer registration areas was161.49/105 (198.99/105in male and122.06/105in female),age-standardized incidence by Chinese standard population(ASMRC)and by world standard population were112.34/105and111.25/105,and the 收稿日期:2015-12-2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FY121100) 通讯作者:赫捷,E-mail:hejie@https://www.doczj.com/doc/c315558881.html,

中国恶性肿瘤流行病学数据

中国恶性肿瘤流行病学数据 14个癌种科普信息:高危对象、筛查建议和预防建议。 高危对象 1.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 2.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3.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4.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5.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6.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7.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注:两周肛肠症状指有以下任意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便血、粘液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 筛查建议 1.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经两周对症治疗症状没有缓解者,应及时作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任一指标阳性应进

行肠镜检查,如FOBT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未示有异常,建议作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2.40岁以上无症状高危对象,每年接受一次FOBT检查,如隐血试验阳性,则进一步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如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应超过3年。 3.年龄大于20岁的FAP和HNPCC家族成员,当家族中先发病例基因突变明确时,建议行基因突变检测,阳性者每1-2年进行1次肠镜检查。如基因突变检测阴性,则按照40岁以上个体进行筛查。 4.45-75岁无症状筛检对象,每年接受1次FOBT检查,每10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 5.粪便或血液的多靶点基因检测可能有助于筛查,粪便标本的证据更为充分,但由于价格较为昂贵,限制了其应用。 预防建议 1.运动可有效减少肿瘤发生,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2.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3.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可能对预防肠癌有效,老年人可尝试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和肠癌发生的风险,具体使用须咨询医生; 4.戒烟,避免其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二、乳腺癌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

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每分钟就有6人确诊为癌症。我国居民因癌死亡的几率为%。这让也就意味着,约每5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个人会罹患癌症,约每8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个人会死于癌症!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 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 这是我国首次发布肿瘤发病情况登记年报,数据来源于24个省的72个监测点,覆盖8500万人。年报显示,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 恶性肿瘤发病率全国35岁至39岁年龄段为10万,40岁至44岁年龄段几乎翻番,达到10万;50岁以上人群发病占全部发病的80%以上,60岁以上癌症发病率超过1%,80岁达到高峰。 全国肿瘤死亡率为10万,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例。我国居民因癌症死亡的几率是13%,即每7至8人中有1人因癌死亡。肿瘤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为:1。 肺癌居癌症死亡首位

从病种看,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居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第一位的仍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最高者男女均为肺癌。 北京市卫生局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肺癌位居北京市户籍人口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一位,在女性中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2001至2010年,本市肺癌发病率增长了56%。全市新发癌症患者中有五分之一为肺癌患者。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说,肺癌发病的增加与人口老龄化、城市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环境污染化以及生活方式不良化有关。吸烟也是导致肺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肺癌的发病在全球都呈现迅速上升趋势,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恶性肿瘤首位。在美国男性的前列腺癌,女性的乳腺癌发病都比较高,居恶性肿瘤之首位,但死亡率还是肺癌最高。我国卫生部提供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死因调查的数字显示,中国肺癌死亡率在过去的30年增加了465%,城市居民癌症死亡居首位,在农村居民死亡排名中恶性肿瘤居第二位。 “肺癌”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癌中之王”。过去30年间,我国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成为上升速度最快的癌症,并且已取代肝癌成为我国首位肿瘤死因。

中国儿童重大疾病发病率及意外伤害状况分析

中国儿童重大疾病发病率及意外伤害状况分析 平安人寿 2005年5月 前言 我国0-14岁的少儿总人口共有2.7亿。作为消费群体,少儿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没有经济收入,所有需求和保障都依靠父母提供或者社会援助,面对如此巨大的潜在市场,如何更好的帮助客户解决困难,开拓少儿险市场? 一、市场需求分析 1.少儿天生需要被保护 “孩子”就是缺乏生活经验的“同义词”。他们总是对外界充满了好奇,每一天每一次的尝试对他们来说都是成长的过程。他们天性活泼好动:身材矮小却又喜欢爬高;了解世界除了用眼睛看、用后摸,还喜欢放到嘴里尝一尝;课间活动时你追我赶、推推搡搡;抵抗疾病和保护自己的能力弱,更谈不上危险意识,这些特征让他们成为最容易受伤害的人群。因此,意外伤害已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儿童致伤、致残、致死的最主要原因。 据报道,中国儿童死亡原因中的26.1%属意外伤害。每年我国有1.6万多名中校学生因中毒、溺水、交通事故、自杀等原因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因意外事故而早早的离开了人世。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增加,全国死亡监测网的报告也显示,无论城市或农村,意外死亡均为1-4岁儿童的第一外死亡,死亡率高达685-941/10万。这给独生子女占相当比例的中国父母带来极大忧虑。 2.小家庭大量增加,家长重视孩子培养 调查显示:我国家庭户均人口20世纪70年代为5人,1982年人口普查时为4.43人,1990年底四次人口普查时下降为3.96人,而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表明,我国目前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仅为3.44人。家庭是保险消费的基本单位,家庭规模变小,导致家庭数量的增加,对家庭保障的需求也在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收入增加也是不争的事实。 此外,家庭规模变小的特征之一就是家庭中孩子的数量减少,独生子女家庭数量越来越多。 家庭开销中节省了子女抚养费,促进了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由于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独生子女小家庭更重要后代的教育培养,家长们有经济能力也舍得为孩子的将来投资,他们为孩子请家教、请保姆,让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兴趣班、学习班,更不惜投入几百元、几千元。有数据表明,儿童消费展家庭收入的三成以上。但是少儿的低参保率却和教育的高投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情况的发生说明家长们对儿童保险的功能和意义还是不了解。

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

0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主任陈万青教授等,在影响因子的《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jicians》杂志上发表了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 能在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上发表文章,足以让大家顶礼膜拜!我们都来学习一下这项国人癌症统计数据研究吧。 该研究分析结果提示,2015年中国预计有万例新发肿瘤病例和万例死亡病例。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也是癌症死因之首。胃癌、食管癌和肝癌是紧随其后的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常见肿瘤。 文章指出,在中国,癌症已成为疾病死因之首,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攀升,癌症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该研究报告了我国最新的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和生存分析数据,不同地区几种常见肿瘤的最新发病和死亡情况,常见肿瘤的发病趋势以及防控重点等。 中国人口有亿之巨,过去关于国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统计报告,多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的小样本数据,或局限于某特定年份的统计。全国肿瘤登记中心(NCCR)成立于2002年,2008年全国癌症登记项目启动后,全国以人群为基础的登记点从2008年的54处增加到2014年的308处(覆盖3亿人口)。 本文报告的高质量的数据来自中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库72个登记点最新(2009~2011年)数据,覆盖代表我国%的总人口数。 图A显示有2000~2011年数据的22个数据点,图B显示2009~2011年数据的72个数据点 分析显示,预计2015年有新发浸润性癌病例数万,相当于平均每天新发12000例癌症,有万癌症死亡病例,相当于平均每天7500人死于癌症。

2014年全国肿瘤发病情况报告

2014年全国肿瘤发病情况报告 癌症是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每年全球约800万人死于癌症。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癌症主要有肺癌。男性其他主要肿瘤死亡包括肝癌、胃癌、食管癌;女性其他主要肿瘤死亡包括乳腺癌、胃癌、肝癌等。 目前我国肿瘤的发病率为285.91/10万,平均每天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 监测数据显示,城市地区的结肠癌上升速度比较快,另外一个就是甲状腺癌。目前甲状腺癌发病率已经排在城市地区的第四位从死亡率来看,全国肿瘤死亡率为180.54/10万,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例。我国居民因癌症死亡的几率是13%,即每7至8人中有1人因癌死亡。肿瘤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为1.68:1。 病种:肺癌是“众癌之首” 从病种看,居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6.39%。居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第一位的仍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死亡率最高者男女均为肺癌。男性其他主要死因癌症包括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女性其他主要死因癌症包括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 农村肺癌发病率增长快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预防医学部副主任曹素梅表示,广东近年的癌症发病总体趋势与全国的情况是一致的,但也有自己的特点:一是肝癌、鼻咽癌的发病率虽高但保持稳定;二是肺癌发病率正在不断增高;三是女性宫颈癌年轻化的特点明显。 她说,肺癌、肝癌、鼻咽癌一直是广东男性癌症死亡率的前3位。近年的数据可以发现,城市和农村的肺癌病例都增长明显,因为汽车尾气等污染严重。目前,城市的发病率依然高于农村,但农村的吸烟率高于城市,而且因为农村人口外出打工等原因,造成农村肺癌发病率增长非常快。 地域:河南河北多食管癌 数据显示我国癌症发病呈地域分布明显,其中,食管癌高发区主要集中河南、河北等中原地区;胃癌高发区主要集中在西北及沿海各省市,如上海、江苏、甘肃、青海等较为突出;肝癌高发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及东北吉林等地区。 此外,癌症在我国人群中的分布,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其性别比是1.68∶1。城市癌症死亡率明显高于农村。40岁后癌症的发病死亡率快速上升,到80岁达到高峰。同时,某些癌症的发病呈现出明显年轻化的趋势。 地域分布与文化饮食有关

中国2019最新癌症统计数据出炉

中国2019最新癌症统计数据出炉! 2019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得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较2014年得380、4万增加12、5万,增长率为3、2%;这意味着,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5人被确诊为癌症。 发病率最高:肺癌 从发病人数瞧,肺癌仍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首位,发病人数为78、4万。第二至第十分别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子宫颈癌、脑癌、胰腺癌。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得76、70%.

前十位癌症发病人数(万) 其中,男性发病首位为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52、0万,其她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胃癌、肝癌、结直肠癌与食管癌等,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男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得82、20%. 女性发病首位为乳腺癌,每年发病约为30、4万,其她主要高发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与胃癌等,女性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约占女性全部恶性肿瘤发病得79、10%。 40岁以上发病率快速上升 癌症发病随年龄增加而上升,40岁以下青年人群中,癌症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从40岁开始快速升高,发病人数分布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到80岁达到高峰。

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情况估计 女性乳腺癌发病从30岁左右开始上升,男性前列腺癌发病则从60岁左右才开始上升。因此,应针对不同癌症发病年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得防控措施。 生存率与欧美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在过去得十余年里,我国癌症生存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癌症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与十年前相比,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癌谱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我国高发癌就是预后较差得肝癌、胃癌与食管癌等消化系统肿瘤,欧美发达国家则就是甲状腺癌、乳腺癌与前列腺癌等预后较好得肿瘤高发。 同时,我们也应瞧到,我国预后较好肿瘤得5年生存率,比如乳腺癌(82%)、甲状腺癌(84、3%)与前列腺癌(66、4%),仍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美国得数字依次为90、9%、98%与99、5%。 差距得根源在于,我国癌症患者早诊早治率低、晚期病例临床诊治不规范.因此,扩大癌症筛查覆盖面、促进肿瘤诊治规范化,就是我国亟需发力解决得两个问题。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得不断加快,以及慢性感染、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得累加,癌症防控形势比较严峻。

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高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315558881.html, 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高等 作者: 来源:《家庭医学》2007年第05期 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高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郝希山教授主持完成的“恶性肿瘤流行趋势分析及预防研究”,建立了我国目前覆盖范围最大、时间跨度最长的全人群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监测系统。该研究分析了1981~2000年天津市400万城市人口肿瘤发病及死亡的资料,发现20年间恶性肿瘤新发病人数,由前10年的6万增长到后10年的8万,年平均增长3.3%,发病率由177/10万增长到245/10万,累计上升45.35%。这期间天津市人口平均年龄增长7岁,65岁以上老龄人口比重由5.75%上升到12.62%。研究表明。平均年龄每增加1岁,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约11.44%/10万。在不同年龄人群中,65岁以上人群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 约为55.36%。 研究预测,到2010年男性前3位肿瘤为肺癌、肝癌和大肠癌,女性肿瘤为乳腺癌、肺癌和大肠癌。引发癌谱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吸烟率高、膳食模式西化、肥胖率升高及体力活动减少等。 安徽农村妇女卫生保健知识匮乏 由安徽中医学院牵头组织,对安徽省13个市县1840名农村妇女的卫生健康知识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妇女卫生保健知识十分匮乏。调查人员问农村妇女,怎样才能不拉肚子,结果有超过70%的人回答不知道或回答错误。对饮食偏咸的危害、怎样预防肝炎、怎样预防高血压、糖丸疫苗是预防什么病的、为什么母乳喂养好等6项问题,知晓率低于50%。对居室卫生、 早晚刷牙、吸烟、饮用卫生水、吃盐量等9个问题。平均得分仅为5.4分。 调查显示,农村家庭收入中,只有6.4%用于健康支出,主要是用于看病。调查家庭中88.6%有电视机,75.4%的农村妇女经常看电视,但只有7.8%的妇女经常看卫生科普节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