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练习题:金属及其化合物(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练习题:金属及其化合物(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练习题:金属及其化合物(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练习题:金属及其化合物(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练习题: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2015?安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

D.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2.(2015?安徽)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

B.该溶液中,Ag+、K+、NO3﹣、CH3CHO可以大量共存

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2Fe3++H20 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

3.(2015?上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错误的是()

A.溶解度:小苏打<苏打B.密度:溴乙烷>水

C.硬度:晶体硅<金刚石D.碳碳键键长:乙烯>苯

4.(2014?广东)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5.(2014?上海)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

A.过氧化钠B.氢硫酸C.硫酸亚铁D.苯酚

6.(2014?北京)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 B.Na C.Fe D.Al

7.(2014?上海)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

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

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

C.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D.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Cu析出

8.(2013?山东)足量下列物质与等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稀硫酸C.盐酸D.稀硝酸

9.(2013?江苏)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甲乙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D.若甲为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10.(2012?福建)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的是()A.二氧化氮B.钠C.硫酸镁D.二氧化硅

11.(2012?安徽)已知室温下,Al(OH)3的K 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向浓度均为0.1mol?L ﹣1的Fe(NO3)3和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

A.B.

C.D.

12.(2011?北京)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13.(2011?四川)甲、乙、丙、丁四种易学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

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

③向丙容器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含有Ba2+B.乙溶液含有SO42﹣

C.丙溶液含有Cl﹣D.丁溶液含有Mg2+

14.(2010?安徽)图是一稀酸对Fe﹣Cr合金随Cr含量变化的腐蚀性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稀硝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比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弱

B.稀硝酸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6HNO3(稀)═Fe(NO3)3+3NO2↑+3H2O

C.Cr含量大于13%时,因为三种酸中硫酸的氢离子浓度最大,所以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最强

D.随着Cr含量增加,稀硝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减弱

15.(2010?重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铝制容器可盛装热的H2SO4

B.AgI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

C.K与水反应比Li与水反应剧烈

D.红磷在过量Cl2中燃烧生成PCl3

16.(2010?湖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

B.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C.将SO2通入BaCl2溶液可生成BaSO3沉淀

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

17.(2010?上海)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NaOH溶液,各加入10mL 0.1mol?L﹣1 AlCl3溶液,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多

B.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

C.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

D.甲中和乙中的沉淀可能一样多

18.(2010?广东)对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1: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B.实验2: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C.实验3:试管中颜色变为红色

D.实验4:放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高考化学练习题:金属及其化合物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2015?安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

D.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硅和二氧化硅;气体的净化和干燥.分析:A、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

B、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

C、浓硫酸具有酸性、强氧化性、吸水性和脱水性,所以浓硫酸不能干燥还原性气体、碱性气体,据此分析解答;

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解答:解:A、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碳酸钠受

热稳定,加热不分解,故A错误;

B、Fe(OH)3胶体为红褐色、透明,不是无色,故B错误;

C、H2、SO2、CO2三种气体均不与浓硫酸反应,故能利用浓硫酸干燥,故C正确;

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和氢氟酸反应是二氧化硅的特性,故D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分析应用,熟练掌握浓硫酸、二氧化硅的性质、常见胶体的颜色与性质等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2015?安徽)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

B.该溶液中,Ag+、K+、NO3﹣、CH3CHO可以大量共存

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2Fe3++H20 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

分析:A、次氯酸为弱酸,次氯酸根与氢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B、银离子与氯离子生成AgCl白色难溶沉淀,故而不能电离共存;

C、NaClO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NaCl为中性,溶液中不存在大量的氢离子;

D、次氯酸具有氧化性,浓盐酸具有还原性,两者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A、NaClO和NaCl混合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次氯酸根,次氯酸为弱酸,次氯酸根与氢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NaClO和NaCl混合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难溶沉淀,故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NaClO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NaCl为中性,溶液中不存在大量的氢离子,与2Fe2++ClO﹣+2H+═Cl﹣+2Fe3++H20反应矛盾,故C错误;

D、浓盐酸中Cl由﹣1价升高到0价,次氯酸中Cl由+1价降低到0价,故每生成1mol氯气转移电子数为1mol,故D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涉及离子共存、盐类水解、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等,综合性较强,容易出错的是C选项,没有注意原溶液的酸碱性.

3.(2015?上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错误的是()

A.溶解度:小苏打<苏打B.密度:溴乙烷>水

C.硬度:晶体硅<金刚石D.碳碳键键长:乙烯>苯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键能、键长、键角及其应用;晶体的类型与物质熔点、硬度、导电性等的关系.

分析:A.相同条件下,碳酸钠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

B.卤代烃的密度比水大;

C.原子晶体中,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则硬度越大;

D.苯中碳碳键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

解答:解:A.在碳酸钠饱和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可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说明碳酸钠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故A正确;

B.卤代烃的密度比水大,则溴乙烷的密度大于水,故B正确;

C.晶体硅与金刚石都为原子晶体C﹣C>Si﹣Si,原子晶体中,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则硬度越大,故C正确;

D.苯中碳碳键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碳碳键键长:乙烯<苯,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及其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的递变规律,侧重于溶解度、硬度、密度等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性质比较的角度以及规律.

4.(2014?广东)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考点:金属与合金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专题:化学应用.

分析:A.合金就是某种金属与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融合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

B.棉和麻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花生油是植物油是不饱和酯类;

D.蛋白质要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水解为氨基酸.

解答:解:A.“不锈钢是合金”,不锈钢是铁、钴、镍的合金,故A正确;

B.棉和麻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与淀粉不属于同分异构体,n值不同,故B错误;

C.花生油是不饱和酯类,牛油是饱和酯类,故C错误;

D.豆浆煮沸是蛋白质发生了变性,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合金、同分异构体、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难度较小,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

5.(2014?上海)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

A.过氧化钠B.氢硫酸C.硫酸亚铁D.苯酚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苯酚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A、过氧化钠和氧气不反应;

B、氢硫酸和氧气反应生成硫和水;

C、硫酸亚铁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铁;

D、苯酚能被氧气氧化变成苯醌;

解答:解:A、过氧化钠和空气中二氧化碳、水蒸气反应,但和氧气不反应,不会因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故A正确;

B、氢硫酸和氧气反应生成硫和水,会因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故B错误;

C、硫酸亚铁和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铁,会因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故错误;

D、苯酚能被氧气氧化变成苯醌,会因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一些常见物质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问题,是对学生进行物质性质的训练与提高,难度不大.

6.(2014?北京)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 B.Na C.Fe D.Al

考点:铝的化学性质.

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由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可知,只有氧化铝为致密的结构,可保护内层金属,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由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可知,只有氧化铝为致密的结构,可保护内层金属,而K、Na、Fe的氧化物均不是致密的结构,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Al的化学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氧化铝为致密的氧化物结构可保护内层金属为解答的关键,注意金属及其氧化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7.(2014?上海)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

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

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

C.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D.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Cu析出

考点: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真题集萃;二价Fe离子和三价Fe离子的检验.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F 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发生反应:Cu+2Fe3+=Cu2++2Fe2+,Fe3+氧化性强于Cu2+,加入铁粉先与Fe3+反应,再与Cu2+反应,据此解答.

解答:解:A.无固体剩余,说明铜全部以铜离子形式存在,加入的铁完全反应,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可能含有Fe3+,故A错误;

B.若有固体存在,固体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溶液中一定有含有Fe2+,故B正确;

C.若溶液中有Cu2+,加入的铁量不足,可能只与Fe3+反应,也可能与Fe3+反应,剩余部分与Cu2+反应生成铜,所以可能有固体析出,故C错误;

D.当加入的铁较少时,只发生Fe+2Fe3+=3Fe2+时,不会有铜析出,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难度中等,熟悉三价铁离子、铜离子氧化性强弱以及反应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8.(2013?山东)足量下列物质与等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稀硫酸C.盐酸D.稀硝酸

考点:铝的化学性质.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首先硝酸与金属铝反应不生成氢气,根据生成物的化学式:Na[Al(OH)4]、Al2(SO4)3、AlCl3,通过物料守恒可直接判断出等量的铝消耗NaOH物质的量最少.

解答:解:设Al为1mol,

A.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Al(OH)4],1molAl消耗1molNaOH;

B.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Al2(SO4)3,1mol铝消耗1.5mol硫酸;

C.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1mol铝消耗3mol盐酸;

D.硝酸与金属铝反应不生成氢气,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氢氧化钠溶液,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铝的性质,侧重于物质的量的判断,解答时可根据生成物的化学式,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分析,易错点为D,注意硝酸与铝反应不生成氢气.

9.(2013?江苏)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甲乙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D.若甲为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

专题:推断题.

分析:A、甲为碳,丁为O2 物质转化关系为C CO CO2;

B、若甲为SO2,则丁为氨水,物质转化关系为:SO2NH4HSO3(NH4)2SO3;

C、若甲为Fe,丁为盐酸,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能进一步和盐酸反应;

D、若甲为NaOH 溶液,丁为CO2,物质转化关系,NaOH Na2CO3NaHCO3.

解答:解:A、甲为碳,丁为O2 物质转化关系为C CO CO2;2C+O2=2CO,2CO+O2=2CO2,CO2+C2CO,故A正确;

B、若甲为SO2,则丁为氨水,物质转化关系为:SO2NH4HSO3(NH4)2SO3;

SO2+NH3?H2O=NH4HSO3,NH4HSO3+NH3?H2O=(NH4)2SO3+H2O;(NH4)

2SO3+H2O+SO2=2NH4HSO3,故B正确;

C、若甲为Fe,丁为盐酸,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能进一步和盐酸反应,故C错误;

D、若甲为NaOH 溶液,丁为CO2,物质转化关系,NaOH Na2CO3NaHCO3;

2NaOH+CO2=Na2CO3+H2O,Na2CO3+CO2+H2O=2NaHCO3 ,NaHCO3+NaOH=Na2CO3+H2O,故D 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转化关系和性质的应用,物质的量不同产物不同,掌握物质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0.(2012?福建)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的是()A.二氧化氮B.钠C.硫酸镁D.二氧化硅

考点:钠的化学性质;铵盐.

专题:压轴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能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说明该溶液呈碱性,和水反应生成碱的物质即是正确选项,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和氯化铵不反应,所以不符合条件,故A错误.

B、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所以符合条件,故B正确.

C、硫酸镁和氯化铵不反应,所以不符合条件,故C错误.

D、二氧化硅和氯化铵不反应,所以不符合条件,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难度不大,明确“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的溶液必须是碱性溶液”即可解答本题.

11.(2012?安徽)已知室温下,Al(OH)3的K 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向浓度均为0.1mol?L ﹣1的Fe(NO3)3和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

A.B.

C.D.

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专题:压轴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浓度均为0.1mol?L﹣1的Fe(NO3)3和Al(NO3)3混合溶液中,溶液中铁离子、铝离子的浓度相同为0.1mol/L,Al(OH)3的K 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故向混合溶液逐滴加入NaOH 溶液,铁离子首先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当铁离子完全沉淀,铝离子再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当铝离子沉淀完全,再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溶解,沉淀的质量减少,由于氢氧化铁不溶于碱,故沉淀减少到一定值不再变化,为氢氧化铁的物质的量.据此结合图象分析.

解答:解:浓度均为0.1mol?L﹣1的Fe(NO3)3和Al(NO3)3混合溶液中,溶液中铁离子、铝离子的浓度相同为0.1mol/L,Al(OH)3的K 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故向混合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铁离子首先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当铁离子完全沉淀,铝离子再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当铝离子沉淀完全,再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溶解,沉淀的质量减少,由于氢氧化铁不溶于碱,故沉淀减少到一定值不再变化,为氢氧化铁的物质的量.

A、向混合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铁离子首先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当铁离子完全沉淀,铝离子再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故开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立即产生氢氧化铝沉淀,图象与实际不相符,故A错误;

B、向混合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铁离子首先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当铁离子完全沉淀,铝离子再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故开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立即产生氢氧化铝沉淀,图象与实际不相符,故B错误;

C、铁离子首先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当铁离子完全沉淀,铝离子再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当铝离子沉淀完全,再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铝溶解,图象与实际相符合,故C正确;

D、加入氢氧化钠一定体积后才会产生氢氧化铝沉淀,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考查铝及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图象等,根据反应过程判断沉淀与氢氧化钠体积关系,注意纵坐标表示氢氧化铝,不是沉淀的物质的量.

12.(2011?北京)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A.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

专题:压轴题.

分析: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关键看根据测量数据能否计算出结果.

A、此方案利用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利用差量法即可计算质量分数;

B、根据钠守恒,可列方程组求解;

C、C项应先把水蒸气排除才合理;

D、根据质量关系,可列方程组求解.

解答:解:A、在Na2CO3和NaHCO3中,加热能分解的只有NaHCO3,故A项成立;

B、反应后加热、蒸干、灼烧得到的固体产物是NaCl,Na2CO3和NaHCO3转化为NaCl时的固体质量变化不同,由钠元素守恒和质量关系,可列方程组计算,故B项成立;

C、C项中碱石灰可以同时吸收CO2和水蒸气,则无法计算,故C项错误;

D、Na2CO3和NaHCO3转化为BaCO3时的固体质量变化不同,利用质量关系来计算,故D项成立.故选:C.

点评:本题看似是实验设计,实际上是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考察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不同.

13.(2011?四川)甲、乙、丙、丁四种易学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

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

③向丙容器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含有Ba2+B.乙溶液含有SO42﹣

C.丙溶液含有Cl﹣D.丁溶液含有Mg2+

考点:无机物的推断;离子共存问题;常见阳离子的检验;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专题:推断题.

分析: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可以形成白色沉淀的只有BaSO4、BaCO3、Mg(OH)2,因此甲只能是Ba(OH)2;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说明乙是硫酸;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丙是MgCl2,所以丁是NH4HCO3

解答:解:根据②中的信息可知乙是二元酸,故乙是H2SO4;根据③中现象,可以推知丙中含有Cl﹣;再结合①中提供信息,甲与其它三种物质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出甲是Ba(OH)2,乙是H2SO4,丙是MgCl2,丁是NH4HCO3,故选D.

点评:本题为推断题,做题时注意题中的反应现象,找出突破口,抓住物质的性质是关键.

14.(2010?安徽)图是一稀酸对Fe﹣Cr合金随Cr含量变化的腐蚀性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稀硝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比稀硫酸和稀盐酸的弱

B.稀硝酸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6HNO3(稀)═Fe(NO3)3+3NO2↑+3H2O

C.Cr含量大于13%时,因为三种酸中硫酸的氢离子浓度最大,所以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最强

D.随着Cr含量增加,稀硝酸对Fe﹣Cr合金的腐蚀性减弱

考点: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铁的化学性质.

专题:图示题;压轴题;电化学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根据图中的纵横坐标可知,横坐标为Cr含量,纵坐标为金属被腐蚀的反应速率,由图中的曲线变化,硝酸对合金的腐蚀速率随Cr含量增加而变小,硫酸和盐酸对金属的腐蚀速率随随Cr含量增加而变大,但随着Cr含量增加变化趋势变慢,则腐蚀性减弱.

解答:解:A、由图可知,铬的含量大于13%时,稀硝酸对合金的腐蚀速率比盐酸、硫酸弱,故A 错误;

B、因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NO,则稀硝酸和铁反应生成NO,故B错误;

C、不能解释盐酸、硝酸氢离子浓度相等,但硝酸腐蚀速度慢,故C错误;

D、由图可知,随着Cr含量增加硝酸对合金腐蚀性减弱,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以图形来考查学生对金属腐蚀的认识,明确图形中的曲线变化趋势及曲线的交点的含有是解答的关键,并能利用金属与酸的反应来分析解答金属的腐蚀.

15.(2010?重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铝制容器可盛装热的H2SO4

B.AgI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

C.K与水反应比Li与水反应剧烈

D.红磷在过量Cl2中燃烧生成PCl3

考点:碱金属的性质;胶体的重要性质;磷;铝的化学性质.

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A、金属铝可以和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

B、胶体具有电泳现象,在电源作用下会发生定向移动;

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活泼性增强;

D、红磷在过量的氯气中燃烧生成五氯化磷.

解答:解:A、金属铝可以和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铝制容器不可盛装热的H2SO4,故A错误;

B、碘化银胶体具有电泳现象,在电场作用下会发生定向移动,故B错误;

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活泼性增强,所以金属钾的活泼性强于金属锂,K与水反应比Li与水反应剧烈,故C正确;

D、红磷在过量的氯气中燃烧生成五氯化磷,在少量的氯气中燃烧生成三氯化磷,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物质的性质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注意知识的梳理和归纳是关键,难度不大.

16.(2010?湖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2

B.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C.将SO2通入BaCl2溶液可生成BaSO3沉淀

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

考点:碱金属的性质;氨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专题:氧族元素;氮族元素;金属概论与碱元素.

分析:A、锂的性质不同于钠,与镁的性质相似;

B、碳酸的酸性比次氯酸强,反应可以发生;

C、根据盐酸和亚硫酸的酸性强弱判断反应能否进行;

D、在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解答:解:A、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锂,故A错误;

B、碳酸的酸性比次氯酸强,反应可以发生,故B正确;

C、盐酸的酸性比亚硫酸强,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不会生成BaSO3沉淀,故C错误;

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在加热条件下,氨气可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涉及锂的性质、盐酸和亚硫酸的酸性强弱、碳酸和次氯酸的酸性强弱以及氨气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本题难度不大,注意D选项为易错点.

17.(2010?上海)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NaOH溶液,各加入10mL 0.1mol?L﹣1 AlCl3溶液,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多

B.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

C.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

D.甲中和乙中的沉淀可能一样多

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有关范围讨论题的计算.

专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氢氧化铝的性质,其能溶于氢氧化钠但不溶于氨水,故此加入时,两烧杯中生成的都是氢氧化铝沉淀;相同体积相同

pH的两溶液中的溶质一水合氨大于氢氧化钠,当两者均不足量时,生成的沉淀氨水多;氨水过量,氢氧化钠不足量时,生成的沉淀氨水多;氨水过量,氢氧化钠恰好时,生成的沉淀一样多;氨水和氢氧化钠都过量时,生成的沉淀氨水多.

解答:解:因氨水和NaOH溶液中,各加入10mL 0.1mol?L﹣1 AlCl3溶液,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但氨水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氢氧化钠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NaOH 溶液中的溶质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大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

当两者都不足量时,生成的氢氧化铝沉淀的量由一水合氨和氢氧化钠来决定,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大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所以甲中沉淀比乙中的多;

当氨水过量,氢氧化钠不足时,甲中生成的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10mL×10﹣3L/mL×0.1mol?L﹣

1=0.001mol,乙中生成的氢氧化铝的物质的量小于0.001mol,所以甲中沉淀比乙中多;

氨水过量,氢氧化钠恰好时,生成的沉淀取决于氯化铝,氯化铝的量相等,所以甲和乙中生成的沉淀一样多;

氨水和氢氧化钠都过量时,因氢氧化铝能溶于氢氧化钠但不溶于氨水,甲中生成的氢氧化铝为

0.001mol,乙中生成的0.001mol氢氧化铝部分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所以甲中沉淀比乙中多.

故选:BD.

点评:此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此题解答时,选用的是讨论法,其多用在计算条件不足,据此求解时需要在分析推理的基础上通过某些假设条件,加以讨论才能正确解答;故此在应用讨论法解题时,关键是先要分析条件与求解问题之间的联系,形成正确的解题方法.

18.(2010?广东)对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1: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B.实验2: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C.实验3:试管中颜色变为红色

D.实验4:放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考点: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氨的实验室制法;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二价Fe离子和三价Fe离子的检验;分液和萃取.

专题:压轴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萃取的原理来回答;

B、根据可溶性的铝盐和氨水反应的情况以及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的性质进行分析;

C、根据三价铁离子与硫氰酸钾发生反应的现象来回答;

D、根据氧化钙的吸水性和饱和硫酸铜溶液失水后的变化来分析;

解答:解:A、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且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故溶液分层,下层为溶有碘的四氯化碳,显紫色,故A错误;

B、生成的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和氯化铝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于氨水中,故B错误;

C、铁离子遇硫氰酸根显红色,常用硫氰酸钾检验铁离子的存在,故C正确;

D、氧化钙有吸水性,使硫酸铜饱和溶液中的水减少,故析出晶体,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本题以实验装置的形式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是一道形式新颖的题目.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工艺流程陌生金属

1.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自然界中钨主要存在于黑钨矿中,其主要成分是铁和锰的钨酸盐(FeWO4、MnWO4),还含少量Si、As的化合物。由黑钨矿冶炼钨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滤渣I的主要成份是Fe2O3、MnO2。 ②上述流程中,钨的化合价只有在最后一步发生改变。 ③常温下钨酸难溶于水。 (1)钨酸盐(FeWO4、MnWO4)中钨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请写出MnWO4在熔融条件下发生碱分解反应生成Fe2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向粗钨酸钠溶液中加硫酸中和至pH=10后,溶液中的杂质阴离子确SiO32-、HAsO32-、HAsO42-等,则“净化”过程中,加入H2O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滤渣Ⅱ的主要成分是____。 (3)已知氢氧化钙和钨酸钙(CaWO4)都是微溶电解质,两者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下图为不同温度下Ca(OH)2、CaWO4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则: ①T1_____T2(填“>”或“<”)T1时Ksp(CaWO4)=____。 ②将钨酸钠溶液加入石灰乳得到大量钨酸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2.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氟碳铈矿主要化学成分为CeFCO3,它是提取铈等稀土元素的重要矿物原料。氟碳铈矿的冶炼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Ⅰ.铈的常见化合价为+3、+4 Ⅱ.Ce4+可以与SO42-结合为[CeSO4]2+

Ⅲ. 焙烧时铈被氧化成四价,四价铈不易进入溶液,而三价稀土元素易进入溶液。在盐酸浸出时,有少量铈进入滤液,且产生黄绿色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氟碳铈矿焙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焙烧最适宜温度为______________(填标号)。a.350~ 4 50℃ b.550~650℃ C.750℃以上 步骤①中少量铈进入稀土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铈富集物用含硼酸的盐酸溶液处理,使氟转化为四氟硼酸根离子,然后用可溶性钾盐将四氟硼酸根离子转变为KBF4沉淀并过滤除去。写出生成KBF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此法处理铈富集物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云氟离子后向滤液中先加入NaOH 溶液,然后再加入NaHS除去铁与铅。加入NaOH 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此流程中铈的碳酸盐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含镍(Ni)废催化剂中主要含有Ni,还含有Al、Al2O3、Fe及其它不溶于酸、碱的 现用含镍废催化剂制备NiSO4·7H2O晶体,其流程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________________。(2)“酸浸”所使用的酸为_____________。 (3)“净化除杂”需加入H2O2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调节pH使溶液中铁元素恰好完全沉淀,列式计算此时的p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A”为_____、过滤、洗涤、干燥,即得产品。 (5)NiSO4在强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为NiOOH,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6)NiOOH可作为镍氢电池的电极材料,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其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自然界中钨矿石主要有黑钨矿和白钨矿两种。其中,黑钨矿主要成分是铁和锰的钨酸盐(FeWO4、MnWO4) 以及少量杂质(含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十五)——碱金属

高考化学分类解析(十五)——碱金属 ●考点阐释 1.以钠为例,了解典型碱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ⅠA族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以Na2O2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 4.掌握钠的几种最重要的化合物(NaOH、Na2CO3、NaHCO3等)的性质和用途。 ●试题类编 (一)选择题 1.(2002年春上海,19)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0.88 g/cm3)各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 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 2.(2001年全国理综,13)将a g含NaOH样品溶解在b mL 0.1 mol·L-1的硫酸中,再加入c mL 0.1 mol·L-1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样品中NaOH的纯度是(NaOH相对分子质量为40) A.[(b-c)/125a]×100% B.[(b-2c)/125a]×100% C.[(b-c)/250a]×100% D.[(8b-8c)/a]×100% 3.(2001年上海,11)碱金属与卤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大都具有的性质是 ①高沸点②能溶于水③水溶液能导电④低熔点⑤熔融状态不导电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 4.(2001年上海,5)下列科学家中,为我国化学工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邓稼先 B.李四光 C.华罗庚 D.侯德榜 5.(2000年春,25)用1 L 1.0 mol·L-1 NaOH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的CO-2 3的浓度之比约是 和HCO- 3 A.1∶3 B.1∶2 C.2∶3 D.3∶2 6.(1999年上海,6)下列俗称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苏打、小苏打 B.胆矾、绿矾 C.三硝酸甘油酯、硝化甘油 D.纯碱、烧碱 7.(1998年上海,23)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H2CO3>下列化学 方程式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金属大题(2017期末汇编)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试题汇编 1.(2017年东城区期末) (12分)利用熔融碱焙烧工艺可从铝热法生产金属铬所得铬渣(Al、Al2O3、Cr2O3等)中浸出铬和铝,实现铬和铝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 (1)铝热法冶炼金属铬,是利用了金属铝的(填“氧化性”或“还原性”)。(2)溶液1中的阴离子有CrO42-、。 (3)过程Ⅰ,在Cr2O3参与的反应中,若生成0.4mol CrO42-,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是。(4)通入CO2调节溶液pH实现物质的分离。 ①滤渣A煅烧得到Al2O3,再用电解法冶炼Al。冶炼Al的化学方程式 是。 ②滤渣B受热分解所得物质可以循环利用,B是。 ③已知:2CrO42-+2H+Cr2O72-+H2O K=4.0×1014 滤液3中Cr2O72-的浓度是0.04 mol/L,则CrO42-的浓度是mol/L。 (5)过程Ⅱ的目的是得到K2Cr2O7粗品,粗品再重结晶可制得纯净的K2Cr2O7。 不同温度下化合物的溶解度(g/100gH2O) 0°C 20°C 40°C 60°C 80°C 化合物名 称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KCl 28.0 34.2 40.1 45.8 51.3 K2SO47.4 11.1 14.8 18.2 21.4 K2Cr2O7 4.7 12.3 26.3 45.6 73.0 Na2Cr2O7163 183 215 269 376 结合表中数据分析,过程Ⅱ得到K2Cr2O7粗品的操作是:,过滤得到K2Cr2O7粗品。

(10分)CuSO4用途广泛,以Cu为原料制CuSO4有多种方法。(1)实验室可用Cu与浓硫酸反应制CuSO4。 ①Cu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该方法制CuSO4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写出任意一条)。(2)实验小组采取如下方法制CuSO4。 实验表明,Fe3+能加快生成CuSO4的反应速率,加快原理可表述为:i. 2Fe3+ + Cu = 2Fe2+ + Cu2+ ii. …… ii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用电解的方法制CuSO4,如右图所示。 ①与直流电源a 端相连的电极材料是 ________(填“铜片”或“石墨”)。 ②将进口处较浓硫酸替换为Na2SO4溶液进行实验,发现得到的 CuSO4溶液pH比替换前升高,结合化学用语解释pH升高的 原因是________。

高考化学非金属专题 金属专题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2011江苏高考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硫酸能是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用铝制贮藏贮运浓硫酸 B.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 C.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解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这些内容都来源于必修一、选修四和必修二等课本内容。看来高三一轮复习一定注意要抓课本、抓基础,不能急功近利。 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但可与氢氟酸反应。二氧化氯中氯的化合价为+4价,不稳定,易转变为-1价,从而体现氧化性。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在原电池中作正极,海轮外壳上装铜块会加快海轮外壳腐蚀的进程。 答案:A 2.(2011山东高考10)某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 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B.单质常用作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稳定 解析:依据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可知,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的元素可以是Li或Si元素,但Li属于金属不符合题意,因此该元素是Si元素。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它总是与氧相化合的,因此在自然界中硅主要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选项A正确;硅位于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件常用作半导体材料,二氧化硅才用作光导纤维,选项B不正确;硅的最高价氧化物是二氧化硅,SiO2与酸不反应但氢氟酸例外,与氢氟酸反应生成SiF4和水,因此氢氟酸不能保存在玻璃瓶中,选项C不正确;硅和碳都属于ⅣA,但硅位于碳的下一周期,非金属性比碳的弱,因此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甲烷弱,选项D也不正确。 答案:A 6.(2011上海7)下列溶液中通入SO2一定不会产生沉淀的是 A.Ba(OH)2 B.Ba(NO3)2C.Na2S D.BaCl2 解析:A生成BaSO3沉淀;SO2溶于水显酸性,被Ba(NO3)2氧化生成硫酸,进而生成BaSO4沉淀;SO2通入Na2S溶液中会生成单质S沉淀。 答案:D

高考化学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复习金属及其化合物 考点一钠的性质与应用 一、5个关键字记牢钠的物理性质 1.软——质软,硬度小。 2.亮——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3.轻——ρ(H2O)>ρ(Na)>ρ(煤油)。 4.低——熔点低,低于100 ℃。 5.导——可导电、导热。 [注意](1)钠的质地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2)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二、从原子结构认识钠的化学性质——还原性 1.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1)与O2反应

(2)与Cl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Cl 2=====△ 2NaCl 。 (3)与S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 +S =====△ Na 2S 。 [思考1] 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得到的白色粉末是什么? 提示:碳酸钠;转化过程为 银白色金属钠――→O 2表面变暗(生成Na 2O) ――→H 2O 出现白色固体(生成NaOH ) ――→H 2O 出现液滴(NaOH 潮解) ――→CO 2白色块状物质(生成Na 2CO 3·10H 2O) ――→风化白色粉末状物质(生成Na 2CO 3) 2.钠与水、盐溶液的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 ①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 +2H 2O===2Na ++2OH - +H 2↑。 ②钠与水(含酚酞)反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 (2)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Na ――→先与水反应NaOH ――→再与 盐溶液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如钠投入CuSO 4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 +2H 2O +Cu 2+===2Na ++Cu(OH)2↓+H 2↑。 钠投入BaCl 2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H 2O===2NaOH +H 2↑。 3.钠与盐酸的反应 离子方程式为2Na +2H +===2Na ++H 2↑。

高考化学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

河南省汤阴一中2010年届高三化学专题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一、选择题 1.微量元素是指在人体内总含量不到万分之一,重量总和不到人体重量的千分之一的2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各组元素全部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 A.Na,K,Cl,S,O B.F,I,Fe,Zn,Cu C.N,H,0,P,C D.Ge,Se,Ca,Mg,C 2.下列灭火剂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着火的是 A.干冰灭火剂B.黄沙C.干粉灭火剂(含NaHC03) D.泡沫灭火剂3.定向爆破建筑物时,应同时定向切断钢筋和炸碎水泥,除要用适宜的猛烈炸药外,还需用( ) A.氧炔焰B.铝热剂C.液氧D.电弧 4.制备卤磷酸钙荧光粉所用的高纯氯化钙中混有镁杂质,除去的方法是把氯化钙的水溶液加热到90-95℃,在不断搅拌下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镁生成沉淀过滤除去。此沉淀剂最好选用( ) A.氢氧化钙乳浆B.碳酸钠溶液C.碳酸氢钠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5.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对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铍的原子半径小于硼的原子半径B.氯化铍分子中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 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弱D.单质铍跟冷水反应产生氢气 6.重金属离子有毒性。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毒性。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离子为Ba2+,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A.Cu2+和SO42-B.Cu2+和Cl- C.K+和SO42-D.Ag+和NO3- 7.我国古代制得的“药金”外观和金相似,常被误认为是金子。冶炼方法是:将炉甘石(ZnCO3)和赤铜矿(Cu2O)与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加热至800℃左右,即炼出闪着似金子般光泽的“药金”。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药金”是铜锌合金②冶炼过程中炉甘石直接被碳还原而有锌生成③用火焰灼烧可区分黄金与“药金”④用王水可以区分黄金与“药金”⑤表面有黑色氧化物的“药金”,用稀硫酸洗涤

高考化学金属知识点梳理

2019年高考化学金属知识点梳理 金属 一、金属材料 1、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铁的合金铜合金焊锡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金属 生铁钢黄铜青铜: 成分含碳量 2%~4.3%含碳量 0.03%~2%铜锌 合金铜锡 合金铅锡 合金钛镍合金 备注不锈钢:含铬、镍的钢 具有抗腐蚀性能紫铜为纯铜熔点低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酸→盐+H2↑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Fe2O3高温2Fe+3CO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2、铁的锈蚀

高考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16 Cl -35.5 一、单项选择题( 共69分) 1.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储存在 A.水中 B. 煤油中 C. 四氯化碳中 D.汽油中 2.以下各对物质中不能 ..产生氢气的是 A. Zn+HCl B.Al+HNO3(浓常温) C.Al+NaOH溶液 D. Fe +H2O( g 、高温) 3.少量的金属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最终产物是: A.NaOH B. Na2CO3?10H2O C.Na2CO3 D.NaHCO3 4.以下反应中,产物有氧化铁的是 A.加热Fe〔OH〕3 B.Fe在纯O2中燃烧 C.灼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 D.加热蒸发Fe2(SO4)3溶液至干 5.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时,通常用来洗涤铂丝的是〔〕 A.硫酸B.烧碱溶液C.稀盐酸D.蒸馏水 6、做焰色反应实验用的铂丝,每试验一种样品后都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A、用水洗涤2—3次后再使用 B、用滤纸擦干后才可使用 C、用盐酸洗涤后,经蒸馏水冲洗,方可使用 D、用盐酸洗涤后,再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到没有颜色,才可使用 7、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以下性质无关的是〔〕 A.钠的熔点低 B.钠的密度小 C.钠的硬度低 D.有强还原性 8、能暴露在空气中而不变质的是〔〕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氧化钠 D.过氧化钠 9、以下关于铝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铝的化学性质专门爽朗,在空气中极易锈蚀 B.铝对稀硫酸有耐腐蚀性质 C.铝在高温下还原性专门强,能够用铝冶炼高熔点金属 D.铝的导电性比铜、银更强,因此常用以制造电线、电缆 10.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时观看到有黄色火焰,那么以下有关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只含有Na+ B. 一定含Na+,也可能含K+ C. 既含Na+又含K + D. 可能含Na+或K+中的一种 11、以下六种物质:①Na2O ②Na2O2③NaCl ④Na2CO3溶液⑤NaOH ⑥NaHCO3,其中不 能与CO2反应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③⑥ D.⑤⑥ 12、以下物质中,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A.氢氧化钠 B.氢氧化铝 C.氧化钙 D.碳酸钡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

专题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一、大纲要求 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的递变关系,重点掌握典型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关系,了解其他常见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1.IA和ⅡA族元素——典型的金属:了解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和镁的化学性质;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IA和ⅡA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以氢氧化钠为例,了解重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 2.其他常见的金属(如Fe、Al):了解金属的通性,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初步了解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掌握Fe和Al的化学性质;掌握常见的金属活动顺序;以Fe(Ⅱ)、Fe(Ⅲ)的相互转化为例,理解变价金属元素的氧化性还原性;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初步了解合金的概念。 二、高考热点 碱金属的考查主要侧重于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推断、碱金属元素性质的比较、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计算。有关Mg、Al、Fe的知识的试题在近几年中出现次数很多,它们在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物质鉴别、制取、推断、计算等题型中大量出现,其中Mg与CO2反应、Mg3N2跟水反应、Mg(OH)2比MgCO3难溶在推断题中的应用,Al3+、Al(OH)3、AlO2-间的转化是考试的热点;铁的变价、Fe(OH)2和Fe(OH)3、炼铁的反应多与实验、推断、计算相结合进行应用。 一、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特征 (1)金属元素分布在周期表的左下方,目前己知的112种元素中,共有90种金属元素。 ⑵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特征 ①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3个。 ②价电子:主族——最外层电子; 副族——最外层+次外层电子。 ③半径: 同一周期原子r金属>r非金属; 同一元素的原子和阳离子r原子>r阳离子

高考化学金属归纳

几种重要的金属 重、难点知识归纳及理解 (一)、镁和铝 1、镁和铝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及原子结构 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ⅡA族;铝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镁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价电子;铝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价电子。镁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失去电子而成为金属离子,因而镁和铝的性质有相似之处。但由于原子结构不同,镁和铝的性质也有差异。 2、镁、铝的物理性质 (1)相同点:密度较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均为银白色。 (2)不同点:铝的硬度比Mg稍大,熔、沸点比镁高。这是由于镁和铝的金属键的强弱不同。 3、镁、铝化学性质对比 (二)、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镁与氧化铝性质的比较 (1)相同点:MgO和Al2O3都属于高熔点氧化物,常用作耐火材料。它们都难溶于水。 (2)不同点:MgO可缓慢与水反应生成Mg(OH)2,而Al2O3不与水反应。MgO 是碱性氧化物,只与酸反应,不与碱反应。Al2O3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既与酸反应又与强碱反应。 Al2O3与酸反应生成铝盐: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与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Al2O3+2NaOH=2NaAlO2+H2O 2、氢氧化铝的两性 Al(OH)3溶于酸生成铝盐。 Al(OH)3与强碱作用生成偏铝酸盐。 Al(OH)3+OH-=AlO2-+2H2O,Al3+只存在于酸性溶液中,AlO2-只存在于碱性溶液中,即Al3+与OH-、AlO2-与H+不能大量共存,因为它们可发生下列反应:Al3++3OH-=Al(OH)3↓ H++AlO2-+H2O=Al(OH)3↓ 3、Al(OH)3的生成

2020年高考化学 金属(Na、Mg、Al、Fe、Cu)练习 精品

2020年高考真题——金属(Na 、Mg 、Al 、Fe 、Cu ) 1.(2020年安徽卷)将0.01mol 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mL 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Na 2O 2 ②Na 2O ③Na 2CO 3 ④NaCl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2020年北京卷)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 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 的是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 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 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SO 2 D.为确认CuSO 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3.(2020年北京卷)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 4溶液,向地下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 或PbS ,慢慢转变为铜蓝(CuS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uS 的溶解度大于PbS 的溶解度 B.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没有还原性 C.CuSO 4与ZnS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2Cu S +- +===CuS ↓ D.整个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4.(2020年海南卷)把VL 含有MgS04和K 2S0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 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 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A.b-a V mol·L -1 B.2b-a V mol·L -1 C.2(b-a)V mol·L -1 D.2(2b-a)V mol·L -1 5.(2020全国高考I 卷)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沸点:NH 3>PH 3>AsH 3 B .熔点:Si 3N 4>NaCl >SiI 4 C .酸性:HClO 4>H 2SO 4>H 3PO 4 D .碱性:NaOH >Mg(OH)2>Al(OH)3 6.(2020天津高考)下列液体均处于2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某物质的溶液pH <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 B .pH =4.5的番茄汁中c(H +)是pH =6.5的牛奶中c(H +)的100倍 C .AgCl 在同浓度的CaCl 2和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D .pH =5.6的CH 3COOH 与CH 3COONa 混合溶液中,c(Na +) > c(CH 3COO -) 7.(2020广东高考)短周期金属元素甲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下面判断 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丙<丁<戊 B .金属性:甲>丙 C .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D .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8.(2020上海高考)下列实验目的可以达到的是 A .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金属镁 B .醋酸钠结晶水合物与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 C .浓硫酸与溴化钠共热制取溴化氢 D .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高考化学复习:常见金属元素

高考化学复习:常见金属元素 1.(2019·考前热点冲刺)能把Al2(SO4)3﹑Fe2(SO4)3﹑MgCl2﹑FeCl2四种溶液区别开来的一种试剂是(B) A.BaCl2B.NaOH C.AgNO3D.NH3·H2O [解析]A.Al2(SO4)3、Fe2(SO4)3均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区分,故A错误;B.Al2(SO4)3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再加过量NaOH溶液白色沉淀溶解,反应方程式为: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Al(OH)3+NaOH===NaAlO2+2H2O;Fe2(SO4)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反应方程式为:Fe2(SO4)3+6NaOH===Fe(OH)3↓+3Na2SO4;MgCl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Fe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反应方程式为:FeCl2+2NaOH===Fe(OH)2↓+2NaCl,4Fe(OH)2+2H2O+O2===4Fe(OH)3,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故B正确;C.四种溶液均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区分,故C错误;D.Al2(SO4)3、MgCl2均与NH3·H2O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区分,故D错误。故选B。 2.(2019·考前热点冲刺)已知a、b、d、e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a、b、d可能是钠及其化合物 B.a、b、d可能是镁及其化合物 C.a、b、d可能是铝及其化合物 D.a、b、d可能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解析]A.a为NaOH、b为NaHCO3、d为Na2CO3、e为CO2时满足框图转化关系,故A正确;B.镁及其化合物不满足此转化关系,B错误;C.a为AlCl3、e为NaOH、b为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金属与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金属与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015·新课标I)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 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 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 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 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 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 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 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 1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 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 Mg(OH)2的小【答案】D 【解析】A选项稀硝酸与过量的Fe分反应,则生成硝酸亚铁和NO气体、水,无铁离子生 成,所以加入KSCN溶液后,不变红色,现象错误;B选项Cu与硫酸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生成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无黑色固体出现,现象错误;C选项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铝的 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错误;D选项硫酸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 化镁沉淀,再加入硫酸铜,则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沉淀的转化符合由溶解度小的向溶解 度更小的沉淀转化,所以氢氧化铜的溶度积比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小,正确,答案选D。 (2015·新课标II)13.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 实际相符的是 【答案】D

【解析】A现象不符合,稀盐酸应该先和NaOH,刚开始时不应该有气泡产生,B铝和浓硝酸在常温下要发生钝化,不会产生二氧化氮,草酸能被高锰酸钾氧化,所以颜色逐渐退去,答案D. (2015·北京)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右图)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但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氮元素的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中 A人工固氮中氮气氢气转化为氨气,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选项错误。B中工业合成氨是典型的人为固氮方法,正确。C中生物体自身可以将铵盐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可以实现含氮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转化,选项正确。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也有碳、氢、氧元素的参与,选项D正确。 (2015·北京)12、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Ⅰ种气体有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答案】C 【解析】本题从实验和原电池角度考察元素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和氧化性、还原性比较。A考察NO与氧气反应的性质正确。B中Fe 在HNO3中的钝化现象,冷浓硝酸中才能钝化,B 正确。C实验II 铁发生钝化反应,故不能由此判断氧化性强弱,C 错误。D可以通过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判断Fe 是否被氧化,D 正确。 (2015·四川)1.下列有关Cu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金属及其化合物

1.【2015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 项 实验现象结论 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 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 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 Fe3+ B.将铜粉加1.0 mol·L-1 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 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 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 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 0.1mol·L-1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 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 Mg(OH)2的小 【答案】D 【解析】A、稀硝酸与过量的Fe分反应,则生成硝酸亚铁和NO气体、水,无铁离子生成,所以加入KSCN溶液后,不变红色,现象错误;B、Cu与硫酸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无黑色固体出现,现象错误;C、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铝的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现象错误;D、硫酸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硫酸镁足量是关键信息),再加入硫酸铜,则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 沉淀的自发转化 ....应该由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所以氢氧化铜的溶度积比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小,正确,答案选D。 【考点定位】中学常见实验、常见反应的定性考查;难度为一般等级 【名师点晴】这种题主要考查考生读题获取的信息是否完整、是否抓住了关键词(A项中的“过量铁粉”、B项“有黑色固体出现”、C项“液态铝滴落”、D项“不再有沉淀产生”等)。学生的决断力也有考查,如看到B项“有黑色固体出现”,考生要坚信自己所学的Cu和Fe3+的反应而判断B项错误。

高考化学练习题:金属及其化合物(含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练习题: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2015?安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 D.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2.(2015?安徽)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 B.该溶液中,Ag+、K+、NO3﹣、CH3CHO可以大量共存 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Cl﹣+2Fe3++H20 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 3.(2015?上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错误的是() A.溶解度:小苏打<苏打B.密度:溴乙烷>水 C.硬度:晶体硅<金刚石D.碳碳键键长:乙烯>苯 4.(2014?广东)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 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5.(2014?上海)下列试剂不会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而变质的是() A.过氧化钠B.氢硫酸C.硫酸亚铁D.苯酚 6.(2014?北京)下列金属中,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 B.Na C.Fe D.Al 7.(2014?上海)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 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 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 C.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D.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Cu析出 8.(2013?山东)足量下列物质与等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稀硫酸C.盐酸D.稀硝酸 9.(2013?江苏)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甲乙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分类——5.金属与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015高考化学分类汇编——5.金属与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I 27 P 31 S 32 CL 35.5 Ca 40 Mn 55 Fe 56 Zn 65 Br 80 I 127 新课标I卷.2015.T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答案】D 【解析】A选项稀硝酸与过量的Fe分反应,则生成硝酸亚铁和NO气体、水,无铁离子生成,所以加入KSCN溶液后,不变红色,现象错误;B选项Cu与硫酸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无黑色固体出现,现象错误;C选项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铝的熔点较高,所以内部熔化的铝不会滴落,错误;D选项硫酸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再加入硫酸铜,则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沉淀的转化符合由溶解度小的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所以氢氧化铜的溶度积比氢氧化镁的溶度积小,正确,答案选D。 新课标II卷.2015.T13.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答案】D 【解析】A现象不符合,稀盐酸应该先和NaOH,刚开始时不应该有气泡产生,B铝和浓硝酸在常温下要发生钝化,不会产生二氧化氮,草酸能被高锰酸钾氧化,所以颜色逐渐退去,答案D. 北京卷.2015.T 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右图)的说法不. 正确 ..的是: A、但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氮元素的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其中A人工固氮中氮气氢气转化为氨气,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选项错误。B中工业合成氨是典型的人为固氮方法,正确。C中生物体自身可以将铵盐合成氨基酸和蛋白质,可以实现含氮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转化,选项正确。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也有碳、氢、氧元素的参与,选项D正确。 北京卷.2015.T12、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Ⅰ种气体有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答案】C 【解析】本题从实验和原电池角度考察元素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和氧化性、还原性比较。A考察 NO与氧气反应的性质正确。B中Fe 在 HNO3中的钝化现象,冷浓硝酸中才能钝化, B 正确。C实验 II 铁发生钝化反应,故不能由此判断氧化性强弱, C 错误。D可以通过电流计

2019-2020年高考化学金属知识点梳理

2019-2020年高考化学金属知识点梳理 金属 一、金属材料 1、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铁的合金铜合金焊锡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金属 生铁钢黄铜青铜:

成分含碳量 2%~4.3%含碳量 0.03%~2%铜锌 合金铜锡 合金铅锡 合金钛镍合金 备注不锈钢:含铬、镍的钢 具有抗腐蚀性能紫铜为纯铜熔点低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酸→盐+H2↑ 3、金属+盐→另一金属+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CuSO4==Cu+FeSO4(“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高三化学金属的冶炼

金属的冶炼 1.复习重点 1. 金属冶炼的化学原理和金属冶炼的基本方法; 2. 金属回收及资源保护的重要作用, 3. 重点是考查金属冶炼的基本方法。 2.难点聚焦 一、 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1. 游离态 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如:Au Ag Pt Cu 2. 化合态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如: Al Na 说明: 少数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 而大多数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二、 金属的冶炼: 1. 金属冶炼的实质 用还原的方法,使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阳离子得电子变成金属原子. M n+ + ne-→M 2. 金属冶炼的主要步骤: ① 矿石的富集 目的:除去杂质,提高矿石右的有用成分的含量; ② 冶炼 目的:得到金属单质. 原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剂把金属矿石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单质. ③ 精炼 目的:提高金属的纯度. 3. 金属冶炼的一般方法: 根据金属的活泼性. (1)热分解法: 适用范围:不活泼金属 Ag----Au 如: 2Ag 2O==4Ag + O 2↑ 2HgO==2Hg + O 2↑ (2)还原法: 适用范围:较活泼的金属 Zn----Cu 如: Fe 2O 3 + 3CO ==2Fe + 3CO 2 Cr 2O 3+2Al ==2Cr +Al 2O 3 常用的还原剂:C 、CO 、 H 2 和活泼金属如铝等. 说明铝热反应也属于热还原法. [思考]对于极活泼金属的冶炼,能否用热还原法?如不能则应使用什么方法? (3)电解法: 适用范围:活泼的金属 K----- Al △ △ 高温 高温 电解

高中化学重要金属知识点规律大全

高中化学重要金属知识点规律大全 1.金属的物理性质 (1)状态:在常温下,除汞(Hg)外,其余金属都是固体. (2)颜色: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而金、铜、铋具有特殊颜色.金属都是不透明的,整块金属具有金属光泽,但当金属处于粉末状时,常显不同颜色. (3)密度:金属的密度相差很大,常见金属如钾,钠、钙、镁、铝均为轻金属(密度小于4.5 g·cm-3),密度最大的金属是铂,高达21.45 g·cm-3. (4)硬度:金属的硬度差别很大,如钠、钾的硬度很小,可用小刀切割;最硬的金属是铬. (5)熔点:金属的熔点差别很大,如熔点最高的金属为钨,其熔点为3 410℃,而熔点最低的金属为汞,其熔点为-38.9℃,比冰的熔点还低. (6)大多数金属都具有延展性,可以被抽成丝或压成薄片.其中延展性最好的是金. ⑺金属都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其中银和铜的传热、导电性能最好. 2.镁和铝 [镁和铝]

[镁与铝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单质化学性质的比较] ) 2A1 Mg + S 2MgCl 2Al + 3S 22AlCl 2 2MgO 3 2Fe + A1 [铝的重要化合物]

- 3AlO O [合金] (1)合金的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跟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合金的性质:①合金的硬度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硬度大;②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

属的熔点低. *[硬水及其软化] (1)基本概念. ①硬水和软水: 硬水:含有较多的Ca2+和Mg2+的水. 软水:不含或只含少量Ca2+和Mg2+的水. ②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 暂时硬度:由碳酸氢钙或碳酸氢镁所引起的水的硬度. 永久硬度:由钙和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等引起的水的硬度. ③暂时硬水和永久硬水: 暂时硬水:含有暂时硬度的水. 永久硬水:含有永久硬度的水. (2)硬水的软化方法: ①煮沸法.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除去暂时硬度,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HCO3)2CaCO3↓+CO2↑+H2O Mg(HCO3)2MgCO3↓+CO2↑+H2O MgCO3 + H2O Mg(OH)2↓+CO2↑ ②离子交换法.这种方法可同时除去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 ③药剂软化法.常用的药剂法有石灰——纯碱法和磷酸钠法. (3)天然水的硬度:天然水同时有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一般所说的硬度是指两种硬度之和. (4)硬水的危害: ①长期饮用硬度过高或过低的水,均不利于身体健康. ②用硬水洗涤衣物,浪费肥皂,也不易洗净. ③锅炉用水硬度过高,易形成锅垢[注:锅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不仅浪费燃料,还会引起爆炸事故. 3.铁和铁的化合物 [铁] (1)铁在地壳中的含量:铁在地壳中的含量居第四位,仅次于氧、硅和铝. (2)铁元素的原子结构:铁的原子序数为26,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Ⅶ族,属过渡元素.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