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复习:常见金属元素

高考化学复习:常见金属元素

高考化学复习:常见金属元素
高考化学复习:常见金属元素

高考化学复习:常见金属元素

1.(2019·考前热点冲刺)能把Al2(SO4)3﹑Fe2(SO4)3﹑MgCl2﹑FeCl2四种溶液区别开来的一种试剂是(B)

A.BaCl2B.NaOH

C.AgNO3D.NH3·H2O

[解析]A.Al2(SO4)3、Fe2(SO4)3均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区分,故A错误;B.Al2(SO4)3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再加过量NaOH溶液白色沉淀溶解,反应方程式为: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Al(OH)3+NaOH===NaAlO2+2H2O;Fe2(SO4)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反应方程式为:Fe2(SO4)3+6NaOH===Fe(OH)3↓+3Na2SO4;MgCl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Fe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反应方程式为:FeCl2+2NaOH===Fe(OH)2↓+2NaCl,4Fe(OH)2+2H2O+O2===4Fe(OH)3,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故B正确;C.四种溶液均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区分,故C错误;D.Al2(SO4)3、MgCl2均与NH3·H2O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区分,故D错误。故选B。

2.(2019·考前热点冲刺)已知a、b、d、e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a、b、d可能是钠及其化合物

B.a、b、d可能是镁及其化合物

C.a、b、d可能是铝及其化合物

D.a、b、d可能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解析]A.a为NaOH、b为NaHCO3、d为Na2CO3、e为CO2时满足框图转化关系,故A正确;B.镁及其化合物不满足此转化关系,B错误;C.a为AlCl3、e为NaOH、b为

NaAlO2、d为Al(OH)3时满足框图转化关系,故C正确;D.a为C、e为O2、b为CO2、d

为CO时满足框图转化关系,所以a、b、d可能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D正确。答案选B。

3.(2019·考前热点冲刺)为测定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2种

实验方案,说法不正确

...的是(A)

方案一:镁铝合金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方案二:称量m g铝镁合金粉末,放在图中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测得固体质量增重。

A.方案一中若称取5.4 g合金粉末样品,投入V mL 2.0 mol/L NaOH溶液中反应,则V≥100 mL

B.方案一中测定剩余固体质量时,过滤后未洗涤固体就干燥、称量,则镁的质量分数偏高

C.方案二中欲计算镁的质量分数,实验中还需测定灼烧后固体的质量

D.方案二中若用空气代替O2进行实验,则测定结果偏高

[解析]A.含镁为5%时,金属铝的含量最低,5.4 g合金中铝的质量为5.4×(1-5%)g;则根据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2Al…2NaOH,[5.4×(1-5%)]/27∶V×10-3×2=2∶2,解得V=95 mL,因此取5.4 g合金粉末样品,投入V mL 2.0 mol/L NaOH溶液中反应,则V≥95 mL,A错误;B.方案一中金属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滤后剩余固体镁;测定剩余固体质量时,过滤后未洗涤固体就干燥、称量,相当于镁的质量偏大,则镁的质量分数偏高,B正确;C.Mg、Al均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则还需测定生成物的质量,根据镁铝质量守恒,氧化镁和氧化铝质量守恒,列方程可以求出金属镁的质量,进而求出镁的质量分数,C正确;D.空气中有氮气和氧气,金属镁能够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灼烧后固体质量增大,金属镁的质量偏大,测定结果偏高,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A。

4.(2019·考前热点冲刺)多反应体系中,明确反应顺序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下列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B )

A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Na 2S 、Na 2SO 3、KI 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 2:S 2-、I -、SO 2-3

B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 3+、Cu 2+、H +的溶液中加入Zn :Fe 3+、Cu 2+、H +

C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 的溶液中通入CO 2:KOH 、Ba(OH)2、BaCO 3、K 2 CO 3

D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 -2、OH -、CO 2-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 -2、Al(OH)3、OH -、CO 2-3

[解析] A .还原性强弱的顺序是S 2->SO 2-3>I -,通过氯气反应先后顺序是S 2-、SO 2-3、I

-,故A 错误;B .Fe 3+、Cu 2+、H +氧化性强弱的顺序是Fe 3+>Cu 2+>H +,加入锌反应先后顺

序是Fe 3+、Cu 2+、H +,故B 正确;C .反应先后顺序是Ba(OH)2、KOH 、K 2CO 3、BaCO 3,故C 错误;D .结合H +能力:OH ->AlO -2>CO 2-3>Al(OH)3,

加入盐酸反应顺序是OH -、AlO -2、CO 2-3、Al(OH)3,故D 错误。

5.(2019·考前热点冲刺)用一定量的铁与足量的稀H 2SO 4及足量的CuO 制单质铜,有人设计以下两种方案:

①Fe ――→稀硫酸H 2――→氧化铜Cu ,

②CuO ――→稀硫酸CuSO 4――→铁Cu 。

若实验过程中,根据一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规则进行操作,则对两者制得单质铜的量作比较,正确的是( C )

A .相等

B .①多

C .②多

D .无法判断

[解析] 两方案中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①Fe +H 2SO 4===FeSO 4+H 2↑、H 2+CuO=====

△Cu +H 2O ;②CuO +H 2SO 4===CuSO 4+H 2O 、Fe +CuSO 4===Cu +FeSO 4;②中均可完全转化,而方案①中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开始时需先通入一部分氢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实验结束时还要通一会氢气,以防止生成的铜被氧化,如果不考虑先通后停,相同质量的铁生成铜的质量是相同的,但是由于部分氢气被浪费,从而导致铁的质量被多消耗一部分,所以导致方案①对应的铜减少,故方案②生成的铜多,故选C 。

6.(2019·考前热点冲刺)向X 的溶液中加入Y 试剂,产生的沉淀或气体的量如图所示,其中与所述情形相符的是( B )

A .向HCl 和AlCl 3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 溶液

B .向NaOH 和Ca(OH)2的混合液中通入CO 2

C .向NH 4Al(SO 4)2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

D .向NaOH 和Na 2CO 3的混合液中滴加稀盐酸

[解析] A .因向HCl 和AlCl 3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 时,先发生HCl +NaOH===NaCl +H 2O ,再发生Al 3++3OH -===Al(OH)3↓、Al(OH)3+OH -===AlO -

2+2H 2O ,生成沉淀与沉淀溶解消耗的碱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图象与发生的化学反应不符,故A 错误;B .因向NaOH 和Ca(OH)2的混合液中通入CO 2,先发生Ca(OH)2+CO 2===CaCO 3↓+H 2O ,再发生CO 2+NaOH===NaHCO 3,最后发生CaCO 3+H 2O +CO 2===Ca(HCO 3)2,图象与反应符合,故B 正确;C .向NH 4Al(SO 4)2溶液中滴加NaOH ,先发生Al 3++3OH -===Al(OH)3↓,再发生NH +4+OH -===NH 3·H 2O ,最后发生Al(OH)3+OH -===AlO -2+2H 2O ,铵根离子消耗的碱与氢氧化铝消耗的碱应为1∶1,图象中横坐标中的量与化学反应不符,故C 错误;D .向NaOH 和Na 2CO 3的混合液中滴加稀HCl ,先发生HCl +NaOH===NaCl +H 2O ,再发生Na 2CO 3+HCl===NaHCO 3+NaCl ,最后发生NaHCO 3+HCl===NaCl +CO 2↑+H 2O ,未生成气体时消耗的酸与生成气体时消耗的酸的物质的量应大于1∶1,而图象中为1∶1,则图象与发生的化学反应不符,故D 错误;故选B 。

7.(2019·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下)第二次模拟)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物质间不满足每一步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

A .N 2(g)――→O 2放电

NO(g)――→NaOH (aq )NaNO 2(aq) B .SiO 2――→NaOH (aq )Na 2SiO 3――→CO 2(g )H 2SiO 3

C .Al ――→NaOH (aq )NaAlO 2――→CO 2(g )Al(OH)3

D .Fe 3O 4(s)――→Al (s )高温Fe(s)――→HNO 3(aq )Fe(NO 3)3(aq)

[解析] A .氮气和氧气放电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但一氧化氮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故A 错误;B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硅酸钠与碳酸反应生成硅酸,均实现各步转化,故B 正确;C .Al 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偏铝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反应2NaAlO 2+CO 2+3H 2O===2Al(OH)3↓+Na 2CO 3,生成氢氧化铝,故C 正确;

D .铝和四氧化三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Al +3Fe 3O 4=====高温

9Fe +4Al 2O 3,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水以及一氧化氮:Fe +4HNO 3===Fe(NO 3)3+NO ↑+2H 2O ,故D 正确;故选A 。

8.(2019·四川省攀枝花市高考化学一模)向含有c (FeCl 3)=0.2 mol/L 、c (FeCl 2)=0.1 mol/L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 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 nm 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该黑色分散系为胶体,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 2O 3

B .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黑色分散系中的金属氧化物

C .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 3溶液也可得到该黑色分散系

D .形成该黑色分散系时发生的反应为:Fe 2++2Fe 3++8OH -===Fe 3O 4(胶体)+4H 2O

[解析] A .三氧化二铁为红棕色,由题意知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故A 错误; B .胶体、溶液都可以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选项B 错误; C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 FeCl 3溶液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得不到黑色分散系,故C 错误; D .氯化亚铁、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水、氯化钠,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 2++2Fe 3++8OH -===Fe 3O 4(胶体)+4H 2O ,故D 正确; 故选D 。

9.(2019·湖南省株洲市高考一模)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 ,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 气体,下同)。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c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Fe 2(SO 4)3

B .ab 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Fe 3+===2Fe 2+

C .原混和酸中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

D .原混和酸中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 mol/L

[解析] 由图象可知,由于铁过量,oa 段发生反应为:Fe +NO -3+4H +===Fe 3++NO ↑+2H 2O ,ab 段发生反应为:Fe +2Fe 3+===3Fe 2+,bc 段发生反应为:Fe +2H +===Fe 2++H 2↑。

A .所以c 点是硫酸亚铁,而不是硫酸铁,故A 错误;

B .ab 段发生反应为:Fe +2Fe 3+===3Fe 2+,故B 错误;

C .oa 段发生反应为:Fe +NO -3+4H +===Fe 3+

+NO ↑+2H 2O ,硝酸全部起氧化剂作用,故原混合液中n (NO -3)=2n (Fe)=2×11.2 g 56 g/mol

=0.4 mol ,混合酸中HNO 3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 0.2 L =2 mol/L ,故C 错误;D .反应消耗22.4 g 铁,也就是22.4 g 56 g/mol

=0.4 mol ,所有的铁都在硫酸亚铁中,根据硫酸根守恒,所以每份含硫酸0.4 mol ,所以硫酸的浓度是4 mol/L ,故D 正确;故选D 。

10.(2019·考前热点冲刺)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运用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所含铁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C__(用字母代号填)。

A .Fe

B .FeCl 3

C .FeSO 4

D .Fe 2O 3

(2)向沸水中逐滴滴加1 mol/L FeCl 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该分散系中粒子直径的范围是_1~100__nm 。

(3)电子工业需要用30%的FeCl 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制造印刷电路板,请写出FeCl 3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2Fe 3++Cu===2Fe 2++Cu 2+__;__。

某校同学为测定FeCl 3腐蚀铜后所得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首先取少量待测溶液,滴入KSCN 溶液呈红色,则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Fe 3+___Fe 2+___Cu 2+___,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定量组成的测定:取50.0 mL 待测溶液,向其中加入足

量的AgNO 3溶液,得白色沉淀,过滤、干燥、称量,沉淀质量为43.05 g 。溶液中c (Cl -)=

_6.0__mol/L 。

(4)若要验证该溶液中含有Fe 2+

,正确的实验方法是_B__。

A .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KSCN 溶液,若显血红色,证明含有Fe 2+。

B .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K 3Fe(CN)6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证明含有Fe 2+。

C .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氯水,再滴入KSCN 溶液,若显血红色,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 2+

(5)欲从废水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 3溶液,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A请写出上述实验中加入或生成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①_Fe__②_FeCl2___③_Fe__Cu__④_HCl__

B请写出通入⑥的化学方程式__2FeCl2+Cl2===2FeCl3__。

[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铁离子及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反应现象分析。关于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检验需要注意①检验Fe2+时不能先加氯水后加KSCN溶液;当有Cl-时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Cl-;当溶液的浓度较稀时,利用观察法或加NaOH溶液的方法都不宜检验Fe2+和Fe3+的存在。②检验Fe2+和Fe3+混合溶液时,要分两次分别检验Fe2+和Fe3+,检验Fe2+时用铁氰化钾溶液,实验现象是产生蓝色沉淀,而检验Fe3+时最好选择KSCN溶液。

11.(2019·河南省平顶山市高考化学一调)四氢铝锂(LiAlH4)常作有机合成的重要还原剂。以辉锂矿(主要成分是Li2O·Al2O3·4SiO2,含少量Fe2O3)为原料合成四氢铝锂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几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②常温下,K sp2323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提高“酸浸”速率的措施有_粉碎矿石、加热、增大酸的浓度等__(写两条);加入CaCO3的作用是_调节pH使Al3+、Fe3+转化成氢氧化物__,“a”的最小值为_6.5__。

(2)设计简单方案由Li2CO3制备LiCl:_用盐酸溶解,在氯化氢气流中蒸干溶液__。

(3)写出LiH和Al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AlCl3+4LiH===LiAlH4+3LiCl__(条件不作要求)

(4)用热水洗涤Li2CO3固体,而不用冷水洗涤,其目的是减少碳酸锂的损失;检验碳酸锂是否洗净的实验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或其它合理答案)。

(5)在有机合成中,还原剂的还原能力通常用“有效氢”表示,其含义是1克还原剂相当于多少克氢气的还原能力。LiAlH4的“有效氢”为_0.21__。(结果保留2位小数) [解析](1)加硫酸从矿石中浸出,如粉碎矿石、提高硫酸浓度、加热等措施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加入碳酸钙中和溶液中的酸,使铁、铝离子完全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淀,从而除去杂质;从表格信息看,调节pH最小值为6.5,确保铝离子完全沉淀;(2)先用稀盐酸溶解碳酸锂得到氯化锂,因为氯化锂水解,为防止其水解,需要在氯化氢中蒸干氯化锂溶液,从而得到LiCl固体;(3)氯化铝与氢化锂反应生成四氢铝锂和氯化锂,方程式为AlCl3+4LiH===LiAlH4+3LiCl;(4)依题意,碳酸锂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用热水洗涤碳酸锂,可以减少碳酸锂损失;沉淀表面有硫酸钠,检验SO2-4可判断沉淀是否洗净,方法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或其它合理答案);(5)由题给信息可知,还原剂的还原能力是指失电子数,1 mol LiAlH4能提供8 mol电子,相当于4 mol H2,LiAH4的

有效氢为8 g

38 g≈0.21。

12.(2019·陕西省榆林市高考三模)重铬酸钠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强氧化剂,工业上可以用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CrO2)2或FeO·Cr2O3,还含有Al2O3、Fe2O3、SiO2等杂质]制备,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铬铁矿生成Na 2CrO 4的化学方程式为 __4Fe(CrO 2)2+7O 2+8Na 2CO 3=====高温8CO 2+8Na 2CrO 4+2Fe 2O 3__。

(2)调节溶液的pH 所选的试剂为_稀硫酸__(填名称),写出生成Al(OH)3的化学方程式__AlO -2+H ++H 2O===Al(OH)3↓____。

(3)Na 2CrO 4溶液酸化时发生反应2CrO 2-4(黄色)+2H +Cr 2O 2-

7(橙红色)+H 2O 。 ①该反应_不是__氧化还原反应(填“是”或“不是”),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c (Cr 2O 2-7)c (H )·c (CrO 24)

__。 ②若向Na 2Cr 2O 7溶液(橙红色)中加入足量的NaOH 固体,溶液_A__(填标号)

A .变黄色

B .颜色不变

C .变红色溶液

③已知:25 ℃时,Ag 2CrO 4的K sp =1.12×10-12,Ag 2Cr 2O 7的K sp =2×10-7,25 ℃时,向Na 2Cr 2O 7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生成砖红色沉淀,且溶液酸性增强,该沉淀的化学式是_Ag 2CrO 4__。

(4)用重铬酸钠(Na 2Cr 2O 7)结晶后的母液生产重铬酸钾的反应为Na 2Cr 2O 7+2KCl===K 2Cr 2O 7+2NaCl ,结合溶解度图回答,冷却结晶析出大量K 2Cr 2O 7的原因是_低温时K 2Cr 2O 7溶解度远小于其它组分__。

[解析] 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CrO 2)2或FeO·Cr 2O 3,还含有Al 2O 3、Fe 2O 3、SiO 2等杂质],加入纯碱、通入空气,煅烧可生成二氧化碳、Na 2CrO 4和氧化铁,同时生成偏铝酸钠、硅酸钠,加入水浸出,过滤分离出氧化铁,滤液中含有Na 2CrO 4、偏铝酸钠、硅酸钠,调节溶液pH 生成氢氧化铝、硅酸,过滤除去,得到Na 2CrO 4溶液,酸化得到Na 2Cr 2O 7,加入硫化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氧化铬,溶液b 为硫酸钠,以此解答该题。(1)煅烧铬铁矿生成Na 2CrO 4的化学方程式为4Fe(CrO 2)2+7O 2+8Na 2CO 3=====高温8CO 2+8Na 2CrO 4+2Fe 2O 3;(2)由流程可知酸化后得到硫酸钠,则应加入稀硫酸酸化,生成氢氧化铝的离子方程式为AlO -2+H ++H 2O===Al(OH)3↓;(3)①反应2CrO 2-4(黄色)+2H +Cr 2O 2-7(橙红色)+H 2O 中,元素化

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K =c (Cr 2O 2-7)c 2(H +)·c 2(CrO 2-4)

,;②发生2CrO 2-4(黄色)+2H +Cr 2O 2-

7(橙红色)+H 2O 反应,若向Na 2Cr 2O 7溶液(橙红色)中加入足量的NaOH 固体,则平衡逆向移动,溶液呈黄色,故答案为:A ;③K sp (Ag 2CrO 4)<K sp (Ag 2Cr 2O 7),即形成沉淀时,Ag 2CrO 4所需Ag +浓度最小,即容易形成Ag 2CrO 4沉淀,故答案为:Ag 2CrO 4;(4)由图象可知低温时K 2Cr 2O 7溶解度远小于其他组分,则冷却结晶析出大量K 2Cr 2O 7。

高中化学卤族元素知识点归纳

卤族元素 [卤族元素] 简称卤素.包括氟(F)、氯(C1)、溴(Br)、碘(I)和放射性元素砹(At).在自然界中卤素无游离态,都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1)位置:VIIA (2)原子结构: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 不同点:F I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3)相似性: ①单质均为双原子非极性分子 ②主要化合价为 -1价,最高正价为+7价(F除外) ③都具有强氧化性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说明 (1)实验室里,通常在盛溴的试剂瓶中加水(即“水封”),以减少溴的挥发. (2)固态物质不经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升华是一种物理变化.利用碘易升华的性质,可用来分离、提纯单质碘. (3)Br2、I2较难溶于水而易溶于如汽油、苯、四氯化碳、酒精等有机溶剂中.医疗上用的碘酒,就是碘(溶质)的酒精(溶剂)溶液.利用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可将Br2、I2从溴水、碘水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叫做萃取).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卤素的原子结构及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2)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H 2 + F 2 = 2HF (冷暗处爆炸) H 2 +Cl 2 = 2HCl (光照爆炸,点燃) H 2 +Br 2 2HBr H 2 +I 2 2HI 长期加热并不断分解 卤化氢:易溶于水,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①HClO 2 注意:将F 2通入某物质的水溶液中,F 2先跟H 2O 反应.如将F 2通入NaCl 的水溶液中,同样发生上述反应,等等. ②X 2 + H 2O HX + HXO (X=Cl 、Br 、I ) Cl 2 、Br 2、I 2与H 2O 的反应逐渐减弱,都是可逆反应。 (4)与金属反应 卤族元素与变价元素一般生成高价态化合物,但 Fe + I 2 = FeI 2 (碘化亚铁) (5)与碱的反应: 2F 2 + 2NaOH =2NaF + OF 2 + 2H 2O X 2(Cl 2 、Br 2、I 2)+2NaOH NaX + NaXO + H 2O (6)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2NaBr + C12(新制、饱和) = 2NaCl + Br 2 2Br - + C12 = 2C1- + Br 2 加入CCl 4并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含有NaCl 的水层,无色;下层为溶有Br 2的CCl 4层,显橙色. 2NaI + C12(新制、饱和) =2NaCl + I 2 2I - + Cl 2 =2C1- + I 2 ①加入CCl 4并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含有NaI 的水层,无色;下层为溶有I 2的CCl 4层,显紫红色. ②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生成的I 2升华,故残留的固体为NaCl(C12足量时)或NaCl 和NaI 的混合物(C12不足量时). 2NaI + Br 2 =2NaBr + I 2 2I - + Br 2 =2Br - + I 2 ①加入CCl 4并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含有NaBr 的水层,无色,下层为溶有I 2的CCl 4层,显紫红色. ②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生成的I 2升华,故残留的固体为NaBr(Br 2足量时)或NaBr 和NaI(Br 2不足量时). F 2 + NaX(熔融) =2NaF + X 2 (X =C1、Br 、I) 注意 将F 2通入含Cl -、Br -或I -的水溶液中,不是发生卤素间的置换反应,而是F 2与H 2O 反应. (7)碘单质(I 2)的化学特性.I 2 + 淀粉溶液 → 蓝色溶液 说明 ①利用碘遇淀粉变蓝的特性,可用来检验I 2的存在. △ △ 冷

卤族元素化学方程式总结

卤族元素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化合反应 1.H2+Cl2 2 HCl 火焰苍白色 2.H2+Cl2 2 HCl 混合气体在强光照的条件下发生爆炸,属于光化学反应 3.H2+F混合即发生爆炸 4.H2+ 5.H2+I2 6. 2 Na +产生白烟 7.Cu +2棕黄色的烟,溶液绿色或蓝色 8. 2 Fe +3褐色的烟,溶液棕黄色 9.Zn +I2少量水作催化剂 10. 2 Ag +变色眼镜 11.Xe(过量XeF2F2能和惰性气体反应 12. 2 HCl +O2↑次氯酸不稳定,在光照或加热的条件下分解 13. 2 HX +O2↑X=Cl、Br、I 14.+Cl2AgX的感光性 15. 2 Ag +Br2 16. 2 AgX 2 Ag +X2X=Cl、Br、I 三、复分解反应 17.Na2CO3+2 AgNO3Ag2CO3↓+ 2 NaNO3白色或淡黄色沉淀 18.Ag2CO3+2 HNO3 2 AgNO3+H2O +CO2↑ 19.Ag2CO3+2 HCl 2 AgCl↓+H2O +CO2↑ 20.Ag2CO3+H2SO4Ag2SO4↓+H2O +CO2↑ 21.NaCl +AgNO3AgCl↓+NaNO3白色沉淀 22.NaBr +AgNO3AgBr↓+NaNO3淡黄色沉淀

23. KI + AgNO 3 AgI ↓+ KNO 3 黄色沉淀 24. Ca(ClO)2 + 2 HCl CaCl 2 + 2 HClO 强酸制弱酸 酸性:HCl >HClO 25. Ca(ClO)2 + 2 CO 2 + 2 H 2O Ca(HCO 3)2 + 2 HClO 强酸制弱酸 酸性:H 2CO 3>HClO 26. SiO 2 + 4 HF SiF 4↑+ 2 H 2O 雕刻玻璃;酸性氧化物和酸反应 27. NaCl + H 2SO 4(浓)4 + HCl ↑ 28. 2 NaCl + H 2SO 4(Na 2SO 4 + 2 HCl ↑ (HSO 4-+42― ―Q ) 29. NaCl + NaHSO Na 2SO 4 + HCl ↑ 30. CaF 2 + H 2SO 4(浓)CaSO 4 + 2 HF ↑ 萤石和浓硫酸反应 31. NaBr + H 3PO 4(浓)NaH 2PO 4 + HBr ↑ 32. NaI + H 3PO 4(浓) NaH 2PO 4 + HI ↑ 四、置换反应 33. 2 F 2 + 2 H 2O 4 HF + O 2 氧化性:F 2>O 2 34. 2 NaBr + Cl 2 2 NaCl + Br 2 卤素之间的置换反应 35. 2 KI + Br 2 2 KBr + I 2 36. 2 KI + Cl 2 2 KCl + I 2 氧化性Cl 2>Br 2>I 2 37. 2 NaX(s) + F 2 2 NaF + X 2 F 2和固体NaX 发生置换反应,X =Cl 、Br 、I 五、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 38. Cl 2 + H 2O HCl + HClO HClO 有强氧化性,漂白性和杀菌消毒能力 39. X 2 + H 2O HX + HXO X =Cl 、Br 40. Cl 2 + 2 NaOH NaCl + NaClO + H 2O 实验室余氯吸收 41. 2 Cl 2 + 2 Ca(OH)2 CaCl 2 + Ca(ClO)2 + 2 H 2O

高考化学考前必记化学实验现象80例分享

高考化学考前必记:化学实验现象80例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混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硫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

2017年高考表格型化学实验选择题(含答案)汇总

表格型化学实验选择题 1.下列有关NH 3的实验正确的是 2.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A .用图1所示装置分离出溴苯 B .用图2 所示装置制取干燥的氨气 C .用图3设计成铜锌原电池装置 D .用图4证明氢化物稳定性SiH 4>CH 4>H 2S 3.利用下列装置分别完成相关实验,不能.. 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4、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的是( ) NH 3 水 水 Ca(OH)2和 NH 4Cl 固体

6、下表中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7、根据下列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8、下列实验现象、操作或反应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9、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无机离子,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 2- 4 B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 + 4 C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 D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 3 + 10、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 11、下列反应中,相关示意图错误的是( ) 12、由下列实验事实所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13、下列实验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2 H>0 14、下图是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性质的实验图。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15、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操作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16、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高中卤族元素化学方程式汇编

高中卤族元素化学方程式汇编 高中卤族元素化学方程式汇编 Cl2+Cu Cu Cl2 3Cl2+2Fe 2FeCl3 Cl2+2 Na 2Na Cl Cl2 + H2 2HCl 3Cl2 +2 P 2PCl3 Cl2 + PCl3 PCl5 Cl2+H2O==HCl+HClO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l2+2FeCl2===2FeCl3 Ca(ClO)2+H2O+ CO2(少量)== Ca CO3↓+2 HClO Ca(ClO)2+2H2O+ 2CO2(多量)== Ca(HCO3)2↓+2 HClO Ca(ClO)2+2 HCl == Ca Cl2+2 HClO(强酸制弱酸) 2HClO 2HCl+O2↑ F2 + H2 === 2HF 2F2 +2H2O===4HF+O2 Br2 + H2 === 2H Br(500oC) I2 + H2 2HI 2Cl2+2NaBr===2NaCl+Br2 Cl2 +2 K I ===2 K Cl+I2 HCl + AgNO3 === AgCl↓+ HNO3 Br2 +2 K I ===2 K Br+I2 4HCl(浓)+MnO2 MnCl2+Cl2↑+2H2O HCl + AgNO3 === AgCl↓ + HNO3 HCl + AgNO3 =AgCl↓(白色)+HNO3 NaBr+AgNO3 = AgBr↓(浅黄色)+NaNO3 NaI + AgNO3 === AgI↓(黄色)+ Na NO3 2AgBr 2Ag+Br2(AgCl、AgI类似) Na2SO3+ H2O +Cl2== Na2SO4

高考化学常见实验现象和物质汇总

高考化学常见实验现象最全汇总 1.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 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 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 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混浊。 10.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 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 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 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

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 向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 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 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 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 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 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 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 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 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硫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 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 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 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 29. 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选择题训练(答案详解)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选择题训练 1.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能得到对应结论的是( ) 操作现象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原溶液中有I﹣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溶液中有K+ D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 SO2 2.将足量的X气体通入Y溶液中,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一致的组合是 X气体Y溶液预测的现象 ①CO2饱和CaCl2溶液白色沉淀析出 ②SO2 Ba(NO3)2溶液白色沉淀析出 ③NH3AgNO3溶液白色沉淀析出 ④NO2Na2S溶液白色沉淀析出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①②C.只有②D.②④ 3.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Na+、Ca2+、Fe3+、AlO2-、SiO32-、SO32-、CO32-、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该溶液迸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钙的混合物C.Na+、AlO2-和SiO32-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D.CO32-和SO42-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4.下列药品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短期保存Br2: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B.锂、钠、钾都保存在煤油中,密封。 C.氨水、浓盐酸易挥发必须保存在棕色磨口细口瓶中。D.红磷无需密封保存。 5.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用FeCl2溶液吸收Cl2,选⑤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 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高中化学 卤族元素及溴、碘的提取

卤族元素及溴、碘的提取 1.我们日常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碘酒、食盐、食醋、84消毒液(内含NaClO),不能完成的任务是() A.检验奶粉中是否加有淀粉 B.除去煮水锅中的水垢 C.检验自来水中是否有Cl- D.洗去白色衣服上的番茄汁 解析:选C可用碘酒检验买来的奶粉中是否加有淀粉,加入碘酒,如果变蓝色证明含有淀粉,A不符合题意;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食醋中含醋酸,碳酸钙可以与醋酸反应,B不符合题意;实验室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缺少硝酸银溶液,所以无法完成检验,C符合题意;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利用84消毒液可洗去白色衣服上的番茄汁,D不符合题意。 2.(2018·江苏高考)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解析:选B A项,灼烧碎海带应在坩埚中进行,不能用烧杯,装置甲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项,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浸泡液能达到实验目的;C项,用浓盐酸和MnO2制取氯气需要加热,装置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项,吸收Cl2应用NaOH溶液,装置丁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3.在玻璃中加入溴化银(AgBr)和CuO可制得变色镜片,其中所含物质及变色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溴化银应避光保存 B.变色镜片可反复变色 C.变色镜片颜色变深的过程发生了化合反应 D.变色镜片中的氧化铜在变色过程中质量不变 解析:选C根据题图知,溴化银见光易分解,所以AgBr应该避光保存,A正确;根据题图知,在强光照射条件下,溴化银分解生成Ag和溴,在暗光下,二者反应生成AgBr,所以变色镜片可反复变色,B正确;AgBr分解生成Ag和溴是分解反应,Ag和溴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AgBr是化合反应,C错误;催化剂在反应中只改变反应速率,但本身质量不变,CuO是催化剂,所以变色镜片中的CuO在变色过程中质量不变,D正确。 4.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E处棉花球变成黄色,说明Cl2的氧化性比Br2强 B.F处棉花球变成蓝色,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强 C.E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 D.G装置中NaOH溶液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OH-+Cl2===ClO-+Cl-+H2O 解析:选B E处发生反应Cl2+2Br-===2Cl-+Br2,则E处棉花球变成黄色,说明Cl2的氧化性比Br2强,A、C正确;F处可能发生反应Cl2+2I-===2Cl-+I2,也可能发生反应Br2+2I-===2Br-+I2,F处棉花球变蓝色只能说明有碘单质生成,由于氯气的干扰,所以不能说明Br2的氧化性比I2强,B错误;G为尾气处理装置,装置中NaOH溶液与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Cl2===ClO-+Cl-+H2O,D正确。 5.海水综合利用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联合工业体系(部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复习必备的实验现象总结

高考化学复习必备的实验现象总结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化学的实验现象一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混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化学的实验现象二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硫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生成。 31.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细铜丝在硫蒸汽中 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7.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8.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高中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高中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讲义及答案)及答案 一、选择题 1.aL CO2气体通过足量Na2O2所得的气体与bL NO相混和时,可得到cL气体(相同状况),以下表达式中错误的是 A.若a<b,则c>0.5(a+b) B.若a>b,则c=0.5(a+b) C.若a=b,则c=0.5(a+b) D.若a<b,则c<0.5(a+b) 【答案】D 【解析】 【详解】 首先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生成氧气体积为0.5a L,与bL NO混合又发生反应:O2+2NO=2NO2,二者恰好反应时0.5a:b=1:2,解得a=b,则 A、若a<b,则NO有剩余,由O2+2NO=2NO2可知气体体积减少0.5a L,故得到气体体积等于NO的体积,则c=b,即c>0.5(a+b),A正确; B、若a>b,则O2有剩余,由O2+2NO=2NO2可知气体体积减少为参加反应氧气的体积,即气体体积减少为0.5b L,故得到气体体积为c=(0.5a L+b L-0.5b L)=0.5(a+b),B正确; C、若a=b,则此时生成NO2体积c=2×0.5a=b=0.5(a+b),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D错误。 答案选D。 2.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生铁和钢都是铁和碳的合金B.氯化钙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C.玻璃、水泥属传统硅酸盐产品D.氧化铝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答案】B 【详解】 A.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含有的杂质元素主要是碳,因此二者都是铁和碳的合金,A正确; 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次氯酸钙,有效成分是次氯化钙,B错误; C.玻璃、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因此都属于传统硅酸盐产品,C正确; D.氧化铝陶瓷、高温结构陶瓷、生物陶瓷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B.碳酸钠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明矾常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D.高压钠灯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照明 【答案】D 【详解】 A.二氧化硅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晶体硅可用于制造晶体管及太阳能电池,A错误;B.碳酸氢钠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而碳酸钠溶液碱性强,对人会产生一定的腐蚀作用,因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基础实验练习题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基础实验练习题 1.下图是一套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用于发生、干燥、收集和吸收有毒气体,下列各组物质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 A.MnO2和浓盐酸 B.Na2SO3〔s〕和浓H2SO4 C.Cu片和稀HNO3 D.浓氨水和生石灰 2.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解装置甲中,d为阳极、c为阴极 B.装置乙可用于收集NH3等密度比较小的气体,不可以收集CO2等密度较大的气体C.装置丙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等易溶于水的气体D.装置丁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乙酸乙酯 3.下列实验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过滤法除去Fe 〔OH〕3胶体中的FeCl3 B.只需在淀粉KI溶液中滴加少量市售食盐配制的溶液,就可鉴别真假碘盐 C.用广泛试纸测得氯水的pH值为2.1 D.液溴应盛放在用水密封且用玻璃塞塞紧的棕色试剂瓶中 4.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中和滴定实验中应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B.蒸馏操作时应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液面下 C.NaOH溶液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D.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是将绿矾晶体溶于稀硫酸中,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5.下列实验问题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①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将试纸用水润湿再蘸取待测液 ②实验中,点燃CO前应首先检验CO的纯度 ③实验结束后,可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 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加入碎瓷片,以免暴沸伤人 ⑤测定硫酸铜结晶水含量时,将晶体加热至白色,然后冷却、称重即可计算 ⑥配制稀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边搅拌边加入浓硫酸 A.①②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6. 下列对实验现象或结论的预测正确的是〔〕 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CO,至过量,又变澄清 B.向NaOH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再加入少量Ba〔OH〕2溶液,CO32-浓度增大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D.向银氨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开始有沉淀出现,后来沉淀又溶解 7.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高考化学 卤族元素知识精讲

第三章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一节卤素 【知识网络】 1.分清氯水、溴水的成分,反应时的作用和褪色的原理。 氯水中正因为存在可逆反应Cl2+H2O HCl+HClO,使其成分复杂且随着条件的改变,平衡发生移动,使成分发生动态的变化。当外加不同的反应物时,要正确判断是何种成分参与了反应。氯水中的HClO能使有色物质被氧化而褪色。反之,也有许多物质能使氯水、溴水褪色,发生的变化可属物理变化(如萃取),也可属化学变化,如歧化法(加碱液)、还原法(如Mg、SO2等)、加成法(加不饱和的有机物)等。值得一提的是有时虽然发生化学变化,但仍生成有色物,如Br2与Fe或KI反应。 2.区分清楚萃取和分液的原理、仪器、操作以及适用范围与其他物质分离方法不同。 萃取和分液是物质分离的众多方法之一。每一种方法适用于一定的前提。分液适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而萃取是根据一种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性有很大差异从而达到提取的目的。一般萃取和分液结合使用。其中萃取剂的合理选择、分液漏斗的正确使用、与过滤或蒸馏等分离方法的明确区分等是此类命题的重点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命题以选择何种合适的萃取剂、萃取后呈何现象、上下层如何分离等形式出现。解题关键是抓住适宜萃取剂的条件、液体是否分层及分层后上下层位置的决定因素。分液操作时注意“先下后上、下流上倒”的顺序。为确保液体顺利流出,一定要打开上部塞子或使瓶塞与瓶颈处的小孔或小槽对齐,与大气相通。 【典型例题评析】 例1 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生成物是(1998年全国高考题) A.HI和HClO B.HCl和HIO C.HClO3和HIO D.HClO和HIO

2018年高考化学实验常见现象总结

2018年高考化学实验常见现象总结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铜片与稀硝酸反应: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红棕色。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非金属知识规律总结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非金属知识规律总结 【高考导航】 一、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结构特点 1、除H外,非金属元素均在“阶梯线”的右上方。共有16种非金属元素,其中包括稀有气体元素6种。 2、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元素)均在主族(零族)。非金属元素一般都有变价。 3、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H、B除外)。 4、原子半径比同周期金属半径小(稀有元素除外)。 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元素非金属性的本质是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试题常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 1、单质跟H2化合难易程度(反应条件,剧烈程度,反应热的大小,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3、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如BrCl中,Cl为-1价,Br为+1价,说明非金属性Cl>Br。 4、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确定非金属单质的氧化能力,进而比较非金属性。 需要指出的是,非金属单质的活动性与非金属元素的活动性,有密切的联系,但不是一回事。例如氮元素的非金属性相当强,可是它的单质N2化学性质却不很活泼。单质的化学性质不仅取决于原子结构,而且取决于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三、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递变规律 1、单质: (1)结构:除稀有气体外,非金属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非金属单质的成键有明显的规律性。若它处在第N 族,每个原子可提供8-N个价电子去和8-N个同种原子形成8-N个共价单键,可简称8-N规则;(H遵循2-N规则)。如ⅦA族单质:x-x;H的共价数为1,H-H,第ⅥA族的S、Se、Te共价单键数为8-6=2,第ⅤA族的P、As共价单键数8-5=3。但第二周期的非金属单质中N2、O2形成多键。 (2)熔沸点与聚集态。它们可以分为三类: ①小分子物质。如:H2、O2、N2、Cl2等,通常为气体,固体为分子晶体。 ②多原子分子物质。如P4、S8、As4等,通常为液态或固态。均为分子晶体,但熔、沸点因范德华力较大而比①高,Br2、I2也属此类,一般易挥发或升华。 ③原子晶体类单质。如金刚石、晶体硅和硼等,是非金属单质中高熔点“三角区”,通常为难挥发的固体。 (3)导电性:非金属一般属于非导体,金属是良导体,而锗、硅、砷、硒等属于半导体。但半导体与导体不同之处是导电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4)化学活性及反应: ③非金属一般为成酸元素,难以与稀酸反应。固体非金属能被氧化性酸氧化。

高三题型专练题型十二化学实验选择题

题型十二化学实验选择题 高考真题 1.(2016课标Ⅰ)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 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将2与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2 【答案】C 2.(2016课标Ⅱ)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3.(2016课标Ⅲ)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4.(2016江苏)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3、分离3、干燥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C

5.(2016江苏)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蓝色。 室温下,用试纸测得:0.1·L–123溶液的约为10;0.1·L–13溶 液的约为5。 6.(2016天津)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准确量取一定体积7.(2016四川)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8.(2015课标Ⅰ)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将0.1·L-14溶液滴入溶液至不再有沉淀 产生,再滴加0.1·L-14溶液

9.(2015课标Ⅱ)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 【答案】D 10.(2015广东)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 分别加热23和3固体试管内壁都有水珠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 B 向稀的苯酚水溶液中滴加饱和溴水生成白色沉淀产物三溴苯酚不溶于水 C 向含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 水,再滴加淀粉溶液 加入淀粉后溶液变 成蓝色 氧化性2>I2 D 向4溶液中先滴入溶液再滴加H2O2溶 液 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 血红色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 性 模拟训练 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 鉴别溴蒸气和2分别通入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的是溴蒸汽 B 证明氧化性2O2比3+强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 C 证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红色加深 D 证明难溶物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往黄色固体难溶物2加水中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固体产生黄色沉淀 选项①中物质②中物质预测②中的现象 A. 稀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立即产生气泡 B. 浓硝酸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产生红棕色气体 C. 氯化铝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D. 草酸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溶液逐渐褪色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卤族元素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卤族元素 1.氯气 (1)分子式Cl2电子式结构式Cl—Cl (2)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能溶于水(1:2)。 (3)化学性质: ①与金属反应将金属氧化成高价态Cu+Cl2=CuCl2(棕黄色烟) ②与非金属反应 H2+Cl2=2HCl(苍白色火焰,工业上制HCl), H2+Cl2=2HCl(爆炸) ③与水反应 Cl2+H2O=HCl+HClO,HCIO是一种弱酸(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进行漂白、消毒杀菌等,在光照下易分解:2HClO=2HCl+O2↑ ④与碱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用于吸收多余Cl2) 2Cl2+2Ca(OH)2=CaCl2+Ca(ClO)2漂白粉(混合物)+2H2O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Ca(ClO)2在空气中易失效变质: Ca(ClO)2+CO2+H2O=CaCO3↓+2HClO ⑤与还原性物质反应 Cl2+2Br –=2Cl–+Br2Cl2+H2S=2HCl+S↓ (4)制法: ①实验室制法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②业制法 2NaCl+2H2O=2NaOH+H2↑+Cl2↑ 2NaCl(熔融)=2Na+Cl2↑ 2.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性质的通性及递变性 ①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ⅦA族 ②原子结构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个同点:电子层数不同 ③主要性质的相似性:单质均为双原子非极性分子;主要化合价为?l价,最高正价为+7价(F除外);单质具有强氧化性。 ④主要性质的递变性。(从F到I)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及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即氧化性F2>Cl2>Br2>I2;与H2化合生成HX的反应由易至难,且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即稳定性HF>HCl>HBr>HI;最高价氧化物的承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卤离的还原性增强,前面元素的单质能把后面的元素置换出来。单质的颜色变深,熔沸点升高。 (2)卤素及其化合物特性归纳 ①Cl2、Br2、I2与水反应类型相同,可用通式X2+H2O=HX+HXO,而F2特殊F2+2H2O=4HF+O2,由此得出它们与碱反应Cl2、Br2、I2相同,F2不同。 ②F2、Cl2、Br2与Fe作用得+3价铁,而I2+Fe=FeI2。 ③Cl–、Br –、I–跟AgNO3分别产生白色沉淀、浅黄色沉淀、黄色沉淀;而AgF可溶于水,无色溶液。

高中高考化学实验必过汇总

高中高考化学实验必过汇总

高中化学实验汇总 考点一基本仪器与基本操作 1.识别四类仪器 (1)用作容器或反应器的仪器 ①试管②蒸发皿③坩埚④圆底烧瓶⑤平底烧瓶 ⑥烧杯⑦蒸馏烧瓶⑧锥形瓶⑨集气瓶⑩广口瓶 ?燃烧匙 (2)用于提纯、分离和干燥的仪器 ①漏斗②分液漏斗③球形干燥管 (3)常用计量仪器

①量筒②容量瓶③滴定管④温度计⑤托盘天平 (4)其他仪器 ①冷凝管②表面皿③滴瓶④胶头滴管2.熟记十大基本操作 下面10个基本操作在高考中经常考到,要熟练记忆。 (1)测定溶液pH的操作 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上,用清洁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到pH试纸中央,待变色稳定后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2)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方法 ①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沉淀剂,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②静置,取上层清液适量于另一洁净试管中,向

其中加入少量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若产生沉淀,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3)洗涤沉淀操作 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滤出,重复2~3次即可。 (4)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 (5)装置气密性检查 ①简易装置: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气体),用手捂热试管,观察现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到室温后,导管口有一段稳定的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有长颈漏斗的装置如下图:用止水夹关闭烧瓶右侧的导气管,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过一段时间后,若漏斗中的液柱无变化,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新高考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测试试题及答案

新高考化学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测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对于1L HNO 3和H 2SO 4的混合溶液,若HNO 3和H 2SO 4物质的量浓度存在如下关系:c(H 2SO 4)+c(HNO 3)═1.0mol?L ﹣1.则理论上最多能溶解铜的物质的量为( ) A .1.0mol B .0.8mol C .0.72mol D .0.6mol 【答案】D 【详解】 金属铜和稀硫酸之间不会反应,但是可以和稀硝酸之间反应,硫酸存在条件下硝酸根可以全部被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3Cu+2NO 3﹣+8H +=3Cu 2++2NO↑+4H 2O ,NO 3﹣和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时恰好反应,溶解的Cu 最多。 设硫酸的物质的量为xmol ,硝酸的物质的量为ymol ,则:x+y =1,y :(2x+y)=1:4,联立解得:x =0.6,y =0.4。 设参加反应的铜的最大物质的量是z ,则: 3Cu+2NO 3﹣+8H +=3Cu 2++2NO↑+4H 2O 3 2 z 0.4mol 3:2=z :0.4mol 解得:z =0.6mol 故选:D 。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Ba(OH)2溶液时,反应为:Al 3++ 2SO 2- 4+ 2Ba 2++ 4OH -= 2BaSO 4↓+ AlO - 2+ 2H 2O B .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2H ++FeS=H 2S↑+Fe 2+ C .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SO 2:Ca 2++2ClO -+SO 2+H 2O=CaSO 3↓+2HClO D .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 2++4H ++NO - 3=3Fe 3++NO↑+3H 2O 【答案】A 【详解】 A .Ba(OH)2足量,故明矾KAl(SO 4)2·12H 2O 完全反应,其中Al 3+与OH -反应生成-2AlO ,即①3+--22Al +4OH = AlO +2H O ,2- 4SO 与Ba 2+反应,②2-2+44SO +Ba = BaSO ↓,由于Al 3+、2-4SO 都来源于明矾,故应满足原比例1:2,则总反应为①+②×2,即 3+2-2+--4 422Al +2SO +2Ba +4OH = 2BaSO +AlO +2H O ↓,A 正确; B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FeS 中亚铁氧化为Fe 3+,-2价硫氧化为S 单质,自身被还原为SO 2,B 错误; C .次氯酸根有强氧化性,能将SO 2氧化为2- 4SO ,自身被还原为Cl -,C 错误; D .磁性氧化铁为Fe 3O 4,书写离子方程式时,Fe 3O 4不能拆,D 错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