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新闻素描

题材重大,场面热烈,报道及时。

表现手法:粗线条的概括叙述和典型事例相结合,由面到点,点面结合,既展示全貌,又刻画动人细节。

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

人物新闻

写作特色:人物对话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的一篇消息。不仅报道了事实,而且深刻揭示了敌败我胜的必然趋势。

写作特点: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首尾贯穿。

背景材料起到了突出事件的新闻价值,烘托深化主题,增强新闻的知识性的作用。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消息,记载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一件重大史实。

写作特色:清晰的事实叙述,概括的情景描写。

本文特点:精练扼要,气势宏伟。

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以其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展现了我军当时渡江的雄伟气势,可谓精辟的语言和高深的思想相得益彰的典范。

上海严寒

短消息

写作特点:行文简洁洗练、用事实说话、不发或少发议论。

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

新闻述评

写作特点:有述有评、评述结合。

阿西、亚妮当众挥毫妙趣横生

人物新闻

结构特点:以作画为线索,贯穿全篇。

从邮局看变化

消息

特点:角度独特、构思巧妙、小中见大

写作特色:通过对比事实突出主题。

《从邮局看变化》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消息从头至尾几乎都贯穿了对比,而且对比强烈,很有说服力。在概括对比之后,接着列举事实进行具体对比,从邮局这个“窗口”,小中见大,生动有力地说明了由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经济学家赶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较早的关于时常经济的报道。

写作特点:以小见大,反映深刻而且有重大意义的主题,成功的运用动词。

运载火箭飞跃万里长空

由四篇短消息组成的连续报道。报道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实验成功这一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写作特点:现场感强。

枫桥兴会扶桑客子夜钟鸣百又八

外事活动的动态新闻

特点:题材新颖,内容富有情趣。

背景材料对表现中日两国人民源远流长的友好往来和突出新闻主题均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学习南京市绿化经验要注意三点不足之处

经验性消息

写作特色:据实、写实。

经验性消息的价值在于它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实用性、可借鉴性强。

一本充满自我批评精神的新书

消息

写作特点:角度新颖

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

消息

写作特点:避开常见的冗长、呆板的掉词,运用灵活多样的笔法,对金山同志的生平业绩进行了介绍和评价。

《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是新闻界公认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消息。其新,主要在于记者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新颖的表现手法,使得这条“白色新闻”,突破了长期以来追悼会消息的老套子。

京郊出现“科学热”

消息

特点:立意巧妙,报道角度新颖,表现手法别开生面。

滦河水向天津奔来

现场新闻

写作特点:写水与写人紧密结合,场面生动,波澜起伏,主体突出,首尾呼应。

抢菜记

现场新闻

写作特点:现场观察的采访手段。

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

现场新闻

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是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新闻的迅速及时报道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写作特点:包人物活动、现场情景、鹤类知识介绍紧密结合在一起。

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

体育快讯

结构特点:以“零的突破”贯穿全篇。

陕北有煤海

反映陕西北部神木、府谷一带煤藏丰富、煤质优良的新闻。

好啊!诚实永存

人物消息

结构特点:段落短小、节奏感强。

武汉百里长堤巍然锁大江

现场新闻

特点:同在抗洪大提上的所见所闻,以实情实景、实声,鲜明直观、真实具体地报道抗洪斗争,表现重大主题。

中国投巨资加快长江沿岸地区开发

经济新闻

写作特点:精选典型数字表现主题;用事实说话并贯插必要的背景材料。

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

国际新闻

写作特点:通过具体形象的事实体现新闻主题。

《美日汽车贸易高级谈判开始》在结构安排上颇有特色。全文分为7段,第一段导语,开门见山。紧接着第二段、第三段交代有关北京材料,说明情况。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以记者的所见所闻描述了两位高级代表与记者会面时的情景。最后一段还是背景材料,介绍了在次之前双方谈判的会谈要点。从全文来看,无论是导语、主体、背景,还是结尾的安排,都是为了有助于突出消息的主题,有助于畅达地表现消息的内容,让读者便于阅读而设。

别了,“不列颠尼亚”

消息

写作特点:现场描写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的叙事特色;安排有序、繁简得当的结构布局。

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是哪天

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是哪天 铭记历史,大家知道日本投降日是哪天吗?下面整理了日本投降时间以及日本无条件投降日相关详细资料。欢迎阅读。 日本投降日是哪天日本无条件投降时间公元2016年8月15日。70年前的这一天,疯狂肆虐的日本法西斯低下了罪恶的头颅,放下了沾满人类鲜血的屠刀。 70年前的这一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升起了胜利的旗帜,中华民族在付出伤亡3500万人的巨大牺牲后走出了世纪的苦难。 70年前的这一天,全世界对法西斯的历史审判、神圣判决,宣示着人类世界在未来的日子里将永远对法西斯说“不”! 明天,是浇铸着永不冷却的热血之日。谨以此刊纪念胜利,警示后人;;永远珍惜和平,永远捍卫和平。 这一天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史,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 热血和生命浇铸的民族复兴丰碑任天佑1945年8月15日;;这是一个炎黄子孙永远不会忘怀的日子。在这一天,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天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史。这一天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道路。

这是一个丰碑般砌满血泪与欢呼的日子。 日本投降,华夏子孙流淌着喜悦的热泪, 思索着悲壮的热血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法西斯的失败,从它发动侵略战争那一天就注定了。 早在此前几天,中华大地已沉浸在欢呼声中;; 8月10日18时许,重庆无线电波传出“日本要投降了”的消息。顿时,千万市民拥到街头,欢呼声鞭炮声淹没了整个山城,百姓们彻夜难眠。 8月10日晚,新华社收到发自路透社、合众社有关日本乞降照会的电讯,副社长吴文涛直接拨通了枣园毛泽东的电话。消息传开,人们纷纷拥向街头欢庆胜利。 在经历淞沪会战惨烈洗礼的上海,日本投降消息于8月10日晚传出,11日全市店铺停业,爆竹声整天不绝…… 在这充溢了中华大地的喜悦中,湖南芷江刻在历史的记忆中;;中国接受日军洽降会议首先在湖南芷江举行。8月21日至23日,日本洽降谈判代表、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一行8人飞抵芷江,与中国军队相关人员商定日军投降所有事宜。 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受降仪式上,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代表冈村宁次解下所带佩刀,交由中国受降代表,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欢庆活动从8月10日一直持续到9月3日。从中国的城市乡村,

日本签字投降教案

《日本签字投降》教案 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文本的内涵。 2、体会新闻的现场感和情感倾向。 教学重点: 领悟通过真实细腻的细节描写传达现场气氛,表达感情倾向的写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接受中、英、美三国的《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9月2日(课本有误,纠正以还历史本来面目),日方与同盟国正式签定了投降书。让我们来重温这一重大历史时刻。 二、了解“消息”这一文体知识 “新闻”这个名称,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 1、消息的定义 消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2、消息的特点:真实准确、讲究时效、短小精悍。 3、消息的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 4、消息的结构 (一)标题: a、标题的作用:概括、突出、浓缩地提示整则消息的内容。 b、标题的形式:单行、双行、三行。 c、双行标题的写法: 一种是正题的上面有引题(也叫肩题、眉题) 百事新星大赛频出明星脸

“周杰伦”亮相南京 另一种是正题下面有副题(也叫辅题、子题) 面向新世纪的必然选择 我国正积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d、正题、引题和副题的作用: 一般说来,正题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或主题思想。引题主要阐发意义、渲染气氛、介绍背景等作用。副题则多是对正题起补充、说明作用它可以是只有一个主标题,也可以是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包括:主标题、引题、副标题。 导语前面一般有消息头: a、消息头的作用和位置:标明了消息发出的单位、地点和时间,一般要用括号或者以显著字体标出,放在消息的开头。 b、消息头形式:一般有“电头”和“本报讯”两种,如“××社×地×月×日电”“本报×地×月×日专讯/电” (二)导语:消息头后空一格,紧接的是导语。导语是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新闻的基本事实或主题,给读者以总体印象。 (三)主体:是主要部分,对导语中已披露的新闻要素作进一步的阐释和拓展。将导语高度概括的事实具体化,或者补足导语中尚未出现的新闻要素,以便读者能全面、完整地了解消息内容。 (四)背景: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背景增添了与新闻要素相关的材料,扩大读者视野,提升新闻主题的高度。 (五)结语:消息的结尾有其特殊性,其特点是以事实结尾,也就是说,事实该到哪里,消息就在哪里结尾。 三、快速阅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分组学习解决以下问题: 1、订正读音: 重.光葵(chóng)粗呢.台布(ní)珀.西瓦尔(pò) 憔悴 ..(qiáo cuì)战俘.(fú)舷.梯(xián) 2、了解本文写作背景,说出二战的起止时间以及轴心国与同盟国分别是哪些国家?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日本无条件投降_1500字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_15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 小学作文作文网 1945年8月14日上午,日本最高首脑在日本皇宫防空室举行御前会议,讨论无条件投降的诏书问题。日本天皇裕仁考虑国内外形势和“彼我双方的国力战力”,表示如果继续战争,“无论国体或是国家的将来都会消失,就是母子都会丢掉”,决定发出停战诏书。同日,日本天皇发布了由各国务大臣副署的《停战诏书》,说:“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以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己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同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的《停战诏书》正式播发,宣布无条件投降。公民们从前是无权听到他的声音的。他没有用投降这个字眼,但人们明白停火是按同盟国提出的条件进行的。他们知道生活已经发生了不可挽回的变化。原子弹对广岛和长崎的轰炸以及苏军8月8日对满洲的出兵终于迫

使日本投降。日本同意波茨坦会议的修正条件。同盟军将占领日本,解除日本的军国主义制度。 8月15日晚6时许,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经重庆电台传出,重庆市民大放爆竹,欢欣之状空前高涨。重庆中央社内短而狭的灰墙上,贴出了“日本投降了”的巨幅号外。几位记者驾着三轮车狂敲响锣,绕城一周,向市民报告日本投降、抗战胜利的消息,满街的人流,狂欢拍手。同日晚,《国民公报》刊登“日本投降”的号外最先到重庆市中心,市民争购,供不应求。重庆市鞭炮店生意大佳,爆竹瞬间售空。入夜,爆竹大放,各路探照灯齐放,照耀得市区如同白昼。与此同时,昆明正在放映电影的影院内,当银幕上映出“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字幕时,观众一片欢呼。他们拿出帽子、手帕在空中乱舞。正在演戏的剧院里,有人听到胜利的消息后跳上舞台,抱住正在甩腔的大花脸狂呼:“日本投降了!”台下观众狂喜,纷纷跑到街上欢呼胜利。著名诗人闻一多听到抗战胜利的消息后,毅然将留了7年以表忧患的美髯剃掉了。同一天,《成都晚报》以“胜利来临夜,成都狂欢时”为标题,报道了成都人民庆祝胜利的情景: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满街的人群像洪水般的激流汹涌着,许多人拿着长串鞭炮满街飞跑,敲锣打鼓,有的把洗面盆也拿出来乱拍、乱捶。成都各报发出号外,市民莫不争先抢购,有高出500元买1份的;许多人欲购此号外,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

日本天皇投降诏书的秘密

1945年7月17日,在柏林郊区波茨坦,杜鲁门、丘吉尔、斯大林开了一个美英苏三巨头会议。其中心议题是对投降后的德国的处置和对日战争结束后的善后处理问题。虽然会议中途英国首相交班,由艾德礼接替了丘吉尔,但会议本身进展顺利。会议的最后一天,即7月26日,以美、英、中三国名义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波茨坦公告》的发布国增加了未参加会议的中国,却没有苏联的名字,这是因为当时苏联还没有对日宣战。《波茨坦公告》的主要内容就是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两天以后,即7月28日,日本总理大臣铃木贯太郎无视《波茨坦公告》发表了以坚持继续战争为主旨的讲话。8月6日美国向广日本天皇投降诏书的秘密 □吕古宸 译116

岛投下了原子弹。两天后的8月8日,苏联突然对日宣战。次日,长崎也被投下了原子弹。 8月9日深夜11时半,皇宫里召开了御前会议,围绕着外务省大臣东乡茂德呈交的议案进行了讨论。其议案的内容是:“基于对《波茨坦公告》中不包含要求改变日本天皇在国法上的地位的理解,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因为议论纷纷,意见始终不能统一,会议进行到10日凌晨2时30分,总理大臣铃木发言请求天皇裁断,他说:“事已至此,只有仰求圣断了。” 天皇道:“一向闻说有获胜之自信,然迄今实际行动与计划并不一致……在如此状况下,与以号称机械化的美英军作战,恐无胜算,朕赞成外务大臣之原案。” 就这样,天皇下了结束战争的决断。天皇是依据什么,决意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呢?这在很长时间成为现代史上的一个谜。 向天皇上奏战况者是陆军大臣及仅次于此地位的人物。他们所提供的情报正如天皇谈话中曾说的,大部分带有主观愿望上的臆测色彩。假如天皇以这些情报为判断依据,以会议上的多数为准来下判断,那么结束战争的时日很有可能被长时间推迟。 那么在那天深夜的御前会议之前,天皇已对《波茨坦公告》的内容,准确地掌握到什么程度呢?这里,与一个年青的外交官的登场密切相关。他名叫吉贺赖久,1944年9月,由于战时特别措施,在东京大学法学系提前毕业,后进入外务省,被分配到调查局的。此时,吉贺不过26岁,却对天皇下决心接受《波茨坦公告》给予了很大的影响。 《外务省的见解》的完成 时间回溯到1945年7月26日上午,在被轰炸而消失了的外在历史档案里历史宽带 117

日本投降前唇枪舌战一整天,裕仁天皇一段话所有人悲恸接受战败

日本投降前唇枪舌战一整天,裕仁天皇一段话所有人悲恸接 受战败 文|姚联合1945年8月15日12时整,日本广播裕仁天皇《终战诏书》,宣布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必须立即无条件投降。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了原子弹。8 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9日零时刚过,苏联百万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凌厉攻势,向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70万关东军发起了全线总进攻。面对多重打击,日本终于顶不住了。此前,主战与主和两派各执一词,数次会议争论不休,议而不决,主战的少壮派军官甚至发动“起义”,追杀大臣,包围皇宫,搜查天皇录音,几使《终战诏书》不得广播。其中,8月9日召开的“最高会议”唇枪舌战一天,最后也不了了之。1945年8月9日,昭和天皇开御前会议,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此画由日本画家白川一郎所绘1945年8月9日上午10点半,首相铃木贯太郎召开最高战争会议。铃木简要讲了议题,然后由外务大臣东乡报告苏联参战及原子弹爆炸后各方面的反映,建议日本接受投降协议,会场展开了争论。会议中间又传来消息,“美国飞机在长崎又投了一颗原子弹”,四座惊愕。 “日本实际上已经不可能再继续战争,”年老的首相说,“我

们除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别无其他选择。” 外务大臣东乡更显焦急:“宝贵时机不能再错过,日本已危如累卵,若再拖延,更加不可收拾。”陆军大臣阿南惟几将军则反问:“谁能肯定我们百分之百地失败?我们当然不能接受这个宣言。” 阿南将军向最高委员会提出了日本的防卫计划,指出日本的防御力量可以再增加2800万人。外交大臣东乡要求进一步说明。“凭着运气,我们会在他们登陆之前将其击退,”梅津将军说,“无论如何,我可以自信地说,我们将摧毁入侵者的主要力量。”东乡反驳道,即使日本的兵力击退了第一次登陆,美国军人将反复登陆直至成功。双方各执一词,争论到下午1点,仍是三比三,铃木、东乡、米内主张接受无条件投降,阿南、梅津、丰田坚决反对。铃木于是宣布休会,交内阁会议讨论。 午饭毕,内阁会议在首相官邸举行,会上,多数人同意接受《波茨坦公告》,但是有一个附加条件:保留天皇以维持国体。阿南暴躁地嚷道:“够了,够了,这些情况谁都知道。我本人及我的忠勇部下,都有一个信念,就是不管形势如何险恶,非打到底不可,宁可玉碎,决不投降!”在阿南、丰田、梅津等主战派恫吓下,相当部分阁员或收回了原先的观点,或沉默不语,内阁会议开到深夜10点钟,以不了了之宣布散会。面对以陆军大臣阿南为首的主战派反对接受无条

日本向中国投降书原文

日本向中国投降书原文 一、日本帝国ZF及日本帝国大本营已向联合国最高统帅无条件投降 二、联合国最高统帅第一号令规定“在中华民国(东三省除外)台湾与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内之日本全部陆海空军与辅助部队应向蒋委员长投降 三、吾等在上述区域内之全部日本陆海空军及辅助部队之将领愿率领所属部队向蒋委员长无条件投降 四、本官当立即命令所有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之全部日本海陆空军各级指挥官及其所属部队与所控制之部队向蒋委员长特派受降代表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及何应钦上将指定之各地区受降主官投降 五、投降之全部日本陆海空军立即停止敌对行动暂留原地待命所有武器弹药装具器材补给品情报资料地图文献档案及其他一切资产等当暂时保管所有航空器及飞行场一切设备舰艇船舶车辆码头工厂仓库及一切建筑物以及现在上第二款所述地区内日本陆海空军或其控制之部队所有或所控制之军用或民用财产亦均保持完整全部缴于蒋委员长及其代表何应钦上将所指定之部队长及ZF机关代表接收 六、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日本陆海空军所俘联合国战俘及拘留之人民立予释放并保护送至指定地点 七、自此以后所有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之日本陆海空军当即服从蒋委员长之节制并接受蒋委员长及其代表何应钦上将所颁发之命令 八、本官对本降书所列各款及蒋委员长与其代表何应钦上将以后对投降日军所颁发之命令当立即对各级军官及士兵转达遵照上第二款所述地区之所有日本军官佐士兵均须负有完全履行此项命令之责 九、投降之日本陆海空军中任何人员对于本降书所列各款及蒋委员长与其代表何应钦上将嗣后所授之命令倘有未能履行或迟延情事各级负责官长及违犯命令者愿受惩罚 奉日本帝国ZF及日本帝国大本营命签字人帝国派遣军总司令官陆军大将岗村宁次 昭和二十年(公历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午前九时分签字于中华民国南京 代表中华民国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并为对日本作战之其他联合之利益接受本降书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公历一九四五年)九月九日午前九时分在中华民国南京 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特级上将蒋中正特派代表中国陆军总司令陆军一级上将何应钦

日本二战战败并非无条件投降

日本二战战败并非无条件投降 “吾皇御统传千代,一直传至千千代;直至小石变巨岩,直至岩石满苔藓。”1945 年8 月15 日东京时间中午12:00,日本军民都奉命聚集到收音机旁列队,以颂扬“万世一系”的天皇为主题的国歌《君之代》首先响起。接着,一个发尖的男声从收音机中传来─这就是普通日本人首次听到的“御音”。以“朕”自称者用文言体通篇广播中,又都回避了“战败”“投降”字样,只说“饬帝国政府接受”盟国的《波茨坦公告》。此刻日本军民虽多不知公告内容,却明白已向敌国屈服。 日美在瑞士秘密谈判投降条件 “八一五”这一天,日本天皇宣布接受盟国要求其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结束,无疑是一大喜庆。不过随之出现了诸多反常之事,如美蒋 利用侵华日军当“守备队”,日本未改变原有政府,最重要的战犯未受追究,拆除可供军事所用的重工业、对受害国赔偿等更被美国一笔勾销,这与德国无条件投降真有天壤之别! 战后日本进步史学家井上清在《天皇的战争责任》一书 中曾这样概括说:“日本投降实际上是以天皇为首的上层在人民不知情的情况下同美国进行的一场交易。”

既然是“交易”,自然要讨价还价,就不会是“无条件”。 1945 年5 月德国投降时,日本本土还未攻进盟军一兵一卒,前首相近卫等人鉴于德国的先例,向天皇建议应尽快与盟军之首的美国谈条件,牺牲军部一班人来结束战争,以保存元气。 按照国际反法西斯盟国的约定,德、日这两大侵略策源地必须彻底铲除,不能与之谈条件。罗斯福总统在1945 年4 月去世前,较倾向于铲除日本“官军财抱合”的侵略势力,以副国务卿、原驻日大使格鲁为首的“日本帮”却鼓吹可保留天皇和财团为美国服务。杜鲁门继任总统后,马上称赞格鲁的观点是“真知灼见”。 德国投降次日,即5 月9 日,在海军省军令部就职的“御弟”高松宫大佐将瑞士秘密使团藤村义良海军中佐的来电报告皇兄,说美国态度已有松动。当时,日美驻瑞士的代表经常在昏暗的酒店角落或无人的树林间交谈媾和条件,藤村义良说明最大障碍是“无条件投降”,美国战略情报局驻欧洲负责人杜勒斯则表示在“无条件投降”的名义下,可保留天皇制。接到“御弟”的报告,天皇仍抱希望于苏联出面调停,再去掉“投降”字样改为“体面和平”,因此未明确答复。8 月9 日苏联对日宣战,最后的希望破灭,在当夜召开的御前会议上,天皇否决了军方继续作战的要求,于10 日晨做出“圣断”,向盟国表示可接受《波茨坦公告》,前提是“不改变天皇统治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阅读材料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阅读材料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阅读材料美联社1945年8月14日电 ①日本投降了! ②杜鲁门总统今7时宣布,日本已经无条件投降,造成历史上空前巨大破坏的战争随之结束。盟国陆、海军已停止攻势。 ③总统说,日本是遵照7月26日三强致日本的最后通牒所规定的条款无条件投降的。这项最后通牒,是三强柏林会议期间发出的。 ④8天以前,日本遭到有史以来第一枚原子弹一种威力最大的炸弹的轰炸;两天以前,俄国宣布对日作战。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被迫于本星期五宣布接受最后通牒中包括的全部条款,但要求继续保留天皇制。 ⑤次日,美、英、俄、中四国对此做出答复,声称如天皇接受盟军最高司令部的命令,则可继续在位。 ⑥杜鲁门总统今天还宣布,麦克阿瑟将军已被任命为占领日本的盟军武装部队总司令。 ⑦杜鲁门总统说:“现在正在做出安排,以便尽早举行接受日本投降的正式签字仪式。” ⑧他说,英国、俄国和中华民国也将派出高级将领,代表各自的国家在受降书上签字。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阅读题目 1.分别指出上文消息的导语和主体部分。 2.第1段与第2、3、4段有什么联系? 3.第4段中“在这种情况下”指代的是什么情况? 4.杜鲁门总统为什么要急于宣布麦克阿瑟将军的任命呢?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阅读答案 1.导语:第1段;主体:其余七个自然段。 2.第2段进一步解释第1段所叙事件,第3段解释日本是怎么投降的,第4段是解释日本为什么投降。这三段都是进一步注释第1段的内容。 3.“在这种情况下”是指日本遭到有史以来第一枚原子弹的轰炸,而且俄国也对日本宣布作战。 4.以便尽早举行接受日本投降的正式签字仪式。 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日 1945年5月8日,法西斯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各国盟军在亚洲大陆各战场对日军发起反攻。7月26日,中国、美国和英国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但是,日本政府予以拒绝,并先后三次扩军动员,准备进行本土决战。当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召见日本驻苏大使,通告苏联参加《波茨坦公告》,并宣布对日作战。8月9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对日本关东军发动全面进攻。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

日本究竟为什么会投降

日本究竟为什么会投降? 关于越南,坐观君(ID:china_2049)已经分享了相关文章。奥巴马去广岛这事儿,毕竟是美国在任总统二战后首次访问广岛,而广岛又是人类有史以来遭受原子弹轰炸的第一个城市,投下这颗原子弹的又是美国人。这多因素加一起,不受关注是不可能的。日本人吵吵着要美国人道歉,美国人说绝不可能。事实上,奥巴马在广岛也就是献了一个花圈,站立默哀,未鞠躬,然后讲了不痛不痒的场面话。道歉那是不可能的,否则很多历史事件的性质就要改变了。 当然,这不是今天要讨论的核心问题。今天要谈的是日本究竟为什么会投降?相信大家都知道,广被接受的主流观点是美国人扔下的两颗原子弹打垮了日本的意志。大致的观点是这样的: 到1945年中,欧洲战争已经结束,很明显日本已没有任何胜利希望。经过多年横跨太平洋岛屿的艰苦战争,日本的海军和空军几乎都被摧毁了。物资生产步履蹒跚,完全被美国工业打败,日本人民正在经历饥荒。全面侵略战争对日本自己也意味着数以十万计的死亡,但是,日本领导人仍然拒绝投降。 66年前的8月初,美国推出了一种可怕的新武器,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在短短几天内,日本投降,终于结束了战争。 然而,近年来又出现了对这一事件的新解释。大致情况是这样的: 加利福尼亚大学一位历史学家长谷川整理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是苏联介入太平洋战争迫使日本投降,而不是广岛和长崎的核爆炸。“长谷川改变了我的想法。”因《原子弹出世记》一书获得普利策奖的理查德·罗兹说,“日本投降的原因并不是那两颗原子弹。” 杜鲁门总统发展核武器的决定一直是争议的来源。很多人认为攻击平民永远都不是正义的。20世纪60年代,一位“修正主义学派”历史学家认为,日本在被原子弹袭击前马上就要投降,投放原子弹是没有必要的,杜鲁门批准这么做是为了用这种新力量恐吓苏联。 长谷川还是孩子的时候,就从屋顶看到了投掷到东京的燃烧弹,他还记得地平线上奇怪的橙色光晕。长大一些后,他对日本政府把战争带给本国人民感到很愤怒。后来,作为一名学者,他接受了投放

《东京宣布无条件投降》导学案-1

《东京宣布无条件投降》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消息的写作特点。 2.进一步熟悉新闻的六要素。 3.初步了解记者的立场、观点和角度不同,同一则新闻报道效果不同。 早读晚诵 东京受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亲自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由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主持的日本政府向盟国投降签字仪式在东京湾美军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外相重光葵、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分别代表日本政府和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尼米兹上将代表美国、徐永昌上将代表中国、弗雷泽上将代表英国、杰列维扬科中将代表苏联接受日本投降。1945年9月9日在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代表中国接受日本方面的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终。 东京受降,在大国的博弈中导致了两个张弛:一是中国土地上另一支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武装未能参与对日的正式受降,但是抗战八年间,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战场地位的消长,决定性地改变了中国国内国共两党力量的对比,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抗战八年间的对敌战斗中得到巨大的发展和壮大,抗日战争结束后,人民解放战争很快取得胜利——这是当时许多人都未曾意料到的,新中国由此诞生;二是中国军队未能登陆日本本土或琉球群岛——以对日本产生的震慑性效果,现在看来当时中国所采取的“以德报怨”的对日策略,部分日本人并不以为然。 背景链接 东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争结束,日本成为最后一个孤独的顽敌。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早日投降。 8月6日,一架美军飞机驶过日本广岛上空,日本遭到有史以来第一枚原子弹的轰炸。 8月9日凌晨,刚从欧洲战场归来的百万苏联红军征尘未洗,长驱数万公里,向盘踞在中国的关东军发起进攻。上午11时30分,美国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还是这一天,

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百年新闻经典——中外消息——1945年) 本报特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忍受牺牲,坚持了八年抗战,最后胜利的日子终于到来了!昨日上午日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出后,全市轰动,万人欢腾,街上张灯结彩,国旗飘扬,各处黑板报上都用大字报道消息。晚间东南北各区到处举行火炬游行,全市灯火辉煌,欢呼声从各市发出;霎时,鼓乐喧天,无数火炬照亮山岭河畔。机关与群众的乐队、秧歌队,纷纷出发游行。新市场的商人来回奔跑欢呼送信,寻找着柴棍,扎起火炬,参加游行。当实验工厂、联政宣传队、大众剧院、延大、完小等十余秧歌队在新市场十字街口汇合时,市民高呼:“中华民族解放万岁!”“苏联红军胜利万岁!”“动员起来支援前线,保卫边疆!”“制止蒋介石发动内战!”声震山谷。斯大林元帅、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巨幅画像在熊熊火炬中高高举起,象征着中苏两国人民的大团结。在蜂拥来去的人群中,有一位拄着拐杖的荣誉军人被群众拥戴着。他十分感动而吃力地说:“八年啦,我的血没有白流……” 他是参加有名的平型关大战而光荣负伤的。今天他是亲眼看见胜利了!一个卖瓜果的小商贩欢喜得跳起来,把筐子里的桃梨,一枚一枚地向空中抛掷,高呼:“不要钱的胜利果,请大家自由吃呀!”群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庆祝的人群潮水一样地继续涌来,秧歌队越跳越大,完全卷成一片人海了。人们唱着:“前进!人民的解放军!解除敌人的武装,去恢复交通和城镇!坚决大胆,迅速向前进,谁敢阻挡,就把他消灭得干干净净!”欢欣鼓舞,达于极点。美军观察团闻讯后亦乘汽车随秧歌队致庆。街道行人,纷纷议论,人们都一致称赞说:“苏联才宣战两天,日本就要求投降,可见红军力量是在全世界伟大无比了!”昨晚,全市灯火彻夜未灭。中国人民在极度狂欢中,没有忘记摆在前面的紧急任务:把在华敌伪军全部解除武装,把八年来人民艰苦奋斗果实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 (载1945年8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

日本投降对中国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日本投降对中国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日本投降是指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的一次重大事件,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日本投降的重大意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1945年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就在这一年,持续了将近十四年的中日战争以中国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为结局,结束了,那么1945年日本投降有什么意义呢?起到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1945年日本投降意义是很重大的,这个重大不单是对中国,甚至对整个世界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首先是对参与了这场战争,并为此付出了无数生命和财产的中国,与日本的投降相对应的就是中国的胜利,这场战争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因为它是中国近百年以来,在对抗帝国主义的战斗中,第一次取得了这样的完全胜利,也正是因为这次的胜利,使已经接近灭亡的中国开始一步步走向了振兴,此外,日本投降对中国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因为如果说这场战争的进行,是中国觉醒和展现中华各族人民巨大凝聚的过程,那么日本的投降就是这个过程的进一步升华,而且它不但为中国积累了战争的经验,还向世界提供了一个弱国击败强国的成功典范。 对于世界而言,1945年中国对抗日本的战争的胜利,不但代表

中国的就此解放,更代表着中国身处的亚洲地区的反法西斯的胜利,而这场投降还有一层深厚的意义,那就是,这场投降虽然是日本向中国提出的,但是它更是法西斯们在对热爱和平的国家或者个人们的投降。 中日战争,是每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一段历史,而1945年的日本投降,不管是对中国还是对世界,都是一场意义深远的胜利。 日本投降的背景中国与日本的战争一共持续了七年,最后的结果是日本无条件投降。众所周知,日本当时在中国战场上是有优势的,那么日本为什么会无条件投降呢?日本投降背景是什么呢? 提到日本投降背景,一共有以下几点:第一,日本是法西斯的代表,日本和意大利以及德国组成了轴心国发起了世界范围的战争,可是在日本投降之前,意大利和德国就已经被其他正义国打败了,此时只剩日本孤军奋战,日本军的失败是注定的。第二,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这一行为惹怒了处于中立的美国,很快美国就在日本投放了原子弹,原子弹的威力十分巨大,给日本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导致日本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再加上中国民众坚定的意志使得日本逐渐意识到很难将中国打败。第三,东南亚对日本战斗物资的供应几乎全部中断,这对日本是一个更直接的打击。 最后,日本投降和日本的民族精神也有一定的联系,日本发起战争这么久都没有打败中国,深感中国的强大,而且日本重视忍术,他们认为现在撤退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否则损失会更大。 所以说日本投降背景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日本面临内忧外患的局

【8.15】日本投降前后的四个片段

【8.15】日本投降前后的四个片段 今天是2016年8月15日 休息了个周末,感觉恢复了点元气 谢谢大家的理解和体谅! 今天的这个故事,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 但还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些 大事件背后的小片段【今日主打】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一】阿南惟几的愤怒 1945年8月9日上午,日本战争最高指导会议,在一个东 京的防空洞内举行。 参会的日本陆军大臣阿南惟几感到空前的愤怒。 他愤怒的原因,是因为以首相铃木贯太郎为代表的内阁,提议日本无条件投降。 阿南惟几不是不知道,大日本帝国的命运之烛,此时已到了熄灭的边缘。 在对美国的太平洋战场,日本已经被对手抽干了最后一滴油,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日本本土已被强大的美国海空军全面包围。而且,就在3天前的8月6日,美国人刚刚在广岛投放了一颗前所未闻的炸弹,一座城市瞬间灰飞烟灭。在对中国的大陆战场,蒋介石的国军尽管在1944年年末依旧出现类 似“豫湘桂大溃败”这样的惨败,但八年来的态度始终如一:

打不过,但坚决不投降!牢牢把150万日本陆军拖在中国战场。 在对苏联的东北战场,就在8月9日这天凌晨,160万刚刚经过对德国战役洗礼的苏联军队,向驻扎在中国东北的70万日本关东军发动摧枯拉朽的攻势,早就把精锐抽调入关对付中国军队的关东军,毫无抵抗之力。 但以阿南惟几为代表的军方,从来没想过投降。 军方认为,日本此时尚有一战之力:本土还有52个师团,陆海空军共计370万人(虽然武器严重不足,兵员素质也极度低下),5200架作战飞机(大多数为简陋的自杀攻击机)。但大和民族是团结的!必须“本土决战”!为了天皇和大和民族的荣誉,必须“玉碎”!日本的自杀式飞机 但以日本首相为代表的内阁,认为已经到了必须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时候(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现在如果继续死扛,可能后面连哀求投降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这场争吵一直维持到中午,直到外面有人进来报信:长崎又被扔了一颗原子弹。 整个房间鸦雀无声。 没人再愿意赌,美国是不是还有第三颗,乃至更多的原子弹。“该不该投降”的议题,迅速被切换到“该如何投降”。 但争吵还在继续。 阿南惟几依旧坚持,必须“有条件投降”,其中包括:“日本战

五种因素聚合最终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五种因素聚合最终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8月14日电(记者赵晶)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今日下午,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教授邵维正、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明显做客人民网党史频道访谈,为网友回顾日本无条件投降的过程,解读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邵维正认为,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多种因素聚合的最终结果,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个因素,中国坚持长期抗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是抗战时间最长的一个国家。在这个漫长的14年的抗战当中,历经艰辛,非常英勇。主要特点是长期坚持抗战,也就是持久战,用持久战来拖垮日本侵略者。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国一共消灭了日本军队150万人,它占到日本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伤亡的70%。 第二个因素,美国从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也是尽全国的力量来反对日本侵略者,包含着在太平洋当中,一个一个岛屿的争夺,打得也非常惨烈。特别是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这对日本震撼是很大的。 第三个因素,苏联出兵东北。苏联出兵东北,虽然比较晚一点,是1945年8月8日对日宣战,8月9日从几个方面同时向关东军发起进攻。这时候苏联的准备是充分的,而且力量是占有优势。整个苏联军队是150万,关东军当时在东北只有70万,武器装备占了绝对的优势。势如破竹,在很短时间以内就把关东军消灭了。 第四个因素,还要看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共同努力,几十个国家,包括东南亚,更广一点,包括欧洲、非洲,几十个同盟国的共同努力,这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第五个因素,日本本国的因素。经过长期的对外侵略,日本本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已经到了枯竭的程度了。1945年,日本政府动员男性15岁-60岁,女性17岁-40岁都来服兵役,说明国内人力、物力、财力难以为继,这也促成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精)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 1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题为《争取胜利早日实现》的新年献辞。此后,八路军各部为执行“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的战略任务,发动春季攻势,为我军转入战略反攻创造了条件。 4月23日——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会议号召解放区军民实行军事战略转变和准备全面反攻。 5月8日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至此,欧洲战争结束,盟军作战重心迅即东移,全力对付日本法西斯。 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28日,日本政府表示,对《波茨坦公告》不予理睬。 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第1颗原子弹。 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并于9日出兵我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全面进攻。 8月9日美国在日本长崎投下第2颗原子弹。 同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 8月10日至11日,朱德总司令发布受降及对日展开全面反攻等七道命令。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纵队遵照命令,展开全国范围的大反攻,取得辉煌胜利。据不完全统计,我军在战略反攻中,共毙伤俘日伪军35万多人,收复中小城市250余座,解放了大片国土。在朱德总司令发布命令,指示我军向被我包围之敌发出通牒,限期向我们投降之时,蒋介石却下达命令,要八路军原地驻防待命,令国民党军积极推进,令日伪军维持地方治安。 8月14日日本照会中、苏、美、英四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8月13日发布通告:由于“日本实行投降,系在

东京宣布无条件投降 精品教案

东京宣布无条件投降 【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文本的内涵。 2.体会新闻的现场感和情感倾向。 【教学重点】 领悟通过真实细腻的细节描写传达现场气氛,表达感情倾向的写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接受中、英、美三国的《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9月2日(课本有误,纠正以还历史本来面目),日方与同盟国正式签订了投降书。让我们来重温这一重大历史时刻。 二、了解“消息”这一文体知识 “新闻”这个名称,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 1.消息的定义 消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2.消息的特点:真实准确、讲究时效、短小精悍。 3.消息的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 4.消息的结构 (1)标题: A.标题的作用:概括、突出、浓缩地提示整则消息的内容。 B.标题的形式:单行、双行、三行。 C.双行标题的写法: a.一种是正题的上面有引题(也叫肩题、眉题) 如:百事新星大赛频出明星脸“周杰伦”亮相南京

b.另一种是正题下面有副题(也叫辅题、子题) 如:面向新世纪的必然选择我国正积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D.正题、引题和副题的作用: 一般说来,正题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或主题思想。引题主要阐发意义、渲染气氛、介绍背景等作用。副题则多是对正题起补充、说明作用它可以是只有一个主标题,也可以是多行标题。多行标题包括:主标题、引题、副标题。 导语前面一般有消息头: (a)消息头的作用和位置:标明了消息发出的单位、地点和时间,一般要用括号或者以显著字体标出,放在消息的开头。 (b)消息头形式:一般有“电头”和“本报讯”两种,如“××社×地×月×日电”“本报×地×月×日专讯/电” (2)导语:消息头后空一格,紧接的是导语。导语是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新闻的基本事实或主题,给读者总体印象。 (3)主体:是主要部分,对导语中已披露的新闻要素作进一步的阐释和拓展。将导语高度概括的事实具体化,或者补足导语中尚未出现的新闻要素,以便读者能全面、完整地了解消息内容。 (4)背景: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背景增添了与新闻要素相关的材料,扩大读者视野,提升新闻主题的高度。 (5)结语:消息的结尾有其特殊性,其特点是以事实结尾,也就是说,事实该到哪里,消息就在哪里结尾。 三、快速阅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分组学习解决以下问题 1.订正读音: 重.光葵(ch?ng)粗呢.台布(ní)珀.西瓦尔(p?) 憔悴 ..(qiáo cuì)战俘.(fú)舷.梯(xián) 2.了解本文写作背景,说出二战的起止时间以及轴心国与同盟国分别是哪些国家? 明确: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日本投降书全文

一、日本投降书正本(中国) (一)日本天皇颁布的投降赦令【中文】 朕深鉴於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公荣之乐,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眷眷不忘者。前者,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於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然交战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克已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於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赤子,陈谢於皇祖皇索之神灵乎! 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同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念及帝国臣民之死于战阵,殉于职守,毙於非命者及其遗属,则五脏为之俱裂;至於负战伤,蒙战祸,失家业者之生计,亦朕所深为轸念者也。今后帝国所受之苦固非寻常,朕亦深知尔等臣民之衷情,然时运之所趋,朕欲忍所难忍,耐所难耐,以为万世之太平。 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朕于兹得以维护国体,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并常与尔等臣民同在。若夫为情所激,妄滋事端,或者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因而迷误大道,失信义於世界,此朕所深戒。宜举国一致,子孙相传,确信神州之不灭。念任重而道远,倾全力於将来之建设,笃守道义,坚定志操,誓必发扬国体之精华,不致落后

於世界之进化。望尔等臣民善体朕意。 昭和二十年八月十四日各国务大臣副署 1.日本无条件投降。 2.日本可以保留天皇制度(必须在全民公投中有超过2\3日本国民同意) 3.盟军部分军队驻扎日本,并有权使用部分军事设施。 4.日本禁止开发,研究,使用核武器,生化武器及杀伤力较大的武器。 5.日本军队禁止在本土以外驻扎,日本军队改称日本自卫队。 6.日本无条件将台湾,澎湖列岛及其周围岛屿归还给中国。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由美国起草,经杜鲁门总统批准的正式投降文件上签字。日本完全投降书分为八小节。开始句,“我们,谨代表日本天皇,”表明了由美国起草的文件认为天皇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第二小节则直接点明了要害:“我们兹此宣布日本皇军总将、所有日本陆军部队和日本辖下区内的武装部队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那天早晨,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的甲板上,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投降文件上签字。签字的时间是9点过4分。接着,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签字。他代表美国、中国、英国和苏联及与日本作战的其他国家接受了日本的投降。 9月6日,伯纳德·蒂勒上校把投降书和第二份日本帝国声明带回了华盛顿。第二天,在白宫举行的正式仪式上,伯纳德·蒂勒上校把这些文件交给了杜鲁门总统。并将这些文件由美国国家档案馆展出。1945年10月1日,它们正式被美国国家档案馆接收为馆藏资料。 (二)日本向中国呈递的降书 一、日本帝国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已向联合国最高统帅无条件投降 二、联合国最高统帅第一号令规定“在中华民国(东三省除外)台湾与越南北纬十六度以北地区内之日本全部陆海空军与辅助部队应向蒋委员长投降 三、吾等在上述区域内之全部日本陆海空军及辅助部队之将领愿率领所属部队向蒋委员长无条件投降 四、本官当立即命令所有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之全部日本海陆空军各级指挥官及其所属部队与所控制之部队向蒋委员长特派受降代表中国战区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及何应钦上将指定之各地区受降主官投降 五、投降之全部日本陆海空军立即停止敌对行动暂留原地待命所有武器弹药装具器材补给品情报资料地图文献档案及其他一切资产等当暂时保管所有航空器及飞行场一切设备舰艇船舶车辆码头工厂仓库及一切建筑物以及现在上第二款所述地区内日本陆海空军或其控制之部队所有或所控制之军用或民用财产亦均保持完整全部缴于蒋委员长及其代表何应钦上将所指定之部队长及ZF机关代表接收 六、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日本陆海空军所俘联合国战俘及拘留之人民立予释放并保护送至指定地点 七、自此以后所有上第二款所述区域内之日本陆海空军当即服从蒋委员长之节制并接受蒋委员长及其代表何应钦上将所颁发之命令 八、本官对本降书所列各款及蒋委员长与其代表何应钦上将以后对投降日军所颁发之命令当立即对各级军官及士兵转达遵照上第二款所述地区之所有日本军官佐士兵均须负有完全履行此项命令之责 九、投降之日本陆海空军中任何人员对于本降书所列各款及蒋委员长与其代表何应钦

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新闻素描 题材重大,场面热烈,报道及时。 表现手法:粗线条的概括叙述和典型事例相结合,由面到点,点面结合,既展示全貌,又刻画动人细节。 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 人物新闻 写作特色:人物对话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的一篇消息。不仅报道了事实,而且深刻揭示了敌败我胜的必然趋势。 写作特点: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首尾贯穿。 背景材料起到了突出事件的新闻价值,烘托深化主题,增强新闻的知识性的作用。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消息,记载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一件重大史实。 写作特色:清晰的事实叙述,概括的情景描写。 本文特点:精练扼要,气势宏伟。 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以其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展现了我军当时渡江的雄伟气势,可谓精辟的语言和高深的思想相得益彰的典范。 上海严寒 短消息 写作特点:行文简洁洗练、用事实说话、不发或少发议论。 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 新闻述评 写作特点:有述有评、评述结合。 阿西、亚妮当众挥毫妙趣横生 人物新闻 结构特点:以作画为线索,贯穿全篇。 从邮局看变化 消息 特点:角度独特、构思巧妙、小中见大 写作特色:通过对比事实突出主题。 《从邮局看变化》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消息从头至尾几乎都贯穿了对比,而且对比强烈,很有说服力。在概括对比之后,接着列举事实进行具体对比,从邮局这个“窗口”,小中见大,生动有力地说明了由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我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经济学家赶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较早的关于时常经济的报道。 写作特点:以小见大,反映深刻而且有重大意义的主题,成功的运用动词。 运载火箭飞跃万里长空 由四篇短消息组成的连续报道。报道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实验成功这一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写作特点:现场感强。 枫桥兴会扶桑客子夜钟鸣百又八 外事活动的动态新闻 特点:题材新颖,内容富有情趣。 背景材料对表现中日两国人民源远流长的友好往来和突出新闻主题均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学习南京市绿化经验要注意三点不足之处 经验性消息 写作特色:据实、写实。 经验性消息的价值在于它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实用性、可借鉴性强。 一本充满自我批评精神的新书 消息 写作特点:角度新颖 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 消息 写作特点:避开常见的冗长、呆板的掉词,运用灵活多样的笔法,对金山同志的生平业绩进行了介绍和评价。 《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是新闻界公认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消息。其新,主要在于记者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新颖的表现手法,使得这条“白色新闻”,突破了长期以来追悼会消息的老套子。 京郊出现“科学热” 消息 特点:立意巧妙,报道角度新颖,表现手法别开生面。 滦河水向天津奔来 现场新闻 写作特点:写水与写人紧密结合,场面生动,波澜起伏,主体突出,首尾呼应。 抢菜记 现场新闻 写作特点:现场观察的采访手段。 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 现场新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