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北京大学天文学科风雨兼程-吴鑫基_乔国俊

3-北京大学天文学科风雨兼程-吴鑫基_乔国俊

3-北京大学天文学科风雨兼程-吴鑫基_乔国俊
3-北京大学天文学科风雨兼程-吴鑫基_乔国俊

2013年,迎来了北京大学(简称北大)物理系100周年纪念。在回顾这100年光辉历程的时候,不由得想起天文专业(系)53年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1958年,物理系拆分为物理系、无线电物理系、技术物理系和地球物理系。原来由气象专业和地球物理专业组成的地球物理系,迅速发展成为有5个专业的系:地球物理专业、大气物理专业、气象专业、空间物理专业和天文专业,从地到天,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北大天文学科的历史,可以说是两头甜、中间苦。1960年天文专业成立及以后的4年,两届学生,出了3位院士和一大批天文界业务骨干,可谓很甜。最近这13年,天文系和科维里天文和天体物理研究所的成立和发展,走上了与北京大学相称的规模和发展轨道更是香甜。从1964年专业停办到2000年天文系成立的这36年,充满着艰苦、奋斗和期待。这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

1天文专业成立前我国天文学状况

人们在谈论天文学时,总是以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辉煌成就而自豪。但是近三四百年的落后使我国天文学远离世界先进水平。1609年,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一下子把观测天体的能力提高了100倍。直到1900年,我国才有上海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建立的佘山天文台,配备了40cm口径的双筒折射望远镜。1929年,中山大学天文系的20cm口径反射望远镜,虽然是买的,但也是中国人拥有的第一台望远镜。然而,1918年,美国天文学家海尔已经研制成2.54m口径望远镜,并有着惊人的发现。

1949年全国解放,我国天文事业开始了新的发展历程。整合了已有的天文教育和研究单位,于1950年5月成立了紫金山天文台,1952年成立了南京大学天文系。它们成为我国唯一的天文研究机构和教育院校。南京成为我国天文学科的中心。然而落后了三四百年的中国天文学,这时依然落后。在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口径是60cm,而在1948年,美国海尔5m望远镜已经问世。我国的天文观测能力与之相比可谓是天渊之别。落后这么多,怎么办?

这是我们这一代天文工作者的处境。谁愿意落后?没有人愿意。但追赶的任务太重了!要赶上甚至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是太难了。但这是我们这代人的愿望,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为之奋斗的目标。

到了50年代的后期,一幅发展我国天文事业的蓝图展现在我们面前:195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北京天文台筹备处,海外归来的程茂兰教授被任命为筹备处主任。1962年上海天文台成立。1958年12月,南京天文仪器厂筹备处正式挂牌成立。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文专业和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就在这样的形势下于1960年诞生了。我们知道,这仅仅是中国天文学科的起步,面对国际各个天文大国先进发达的天文学观测设备和前沿的研究成果,面对西方几百所大学设置的天文系科,在北京大学创建天文系科的意义重大,这是历史赋予北京大学的神圣任务,起步很晚、水平很低,但只有起步才可能谈得上追赶。

2北京大学天文学教研源远流长

北京大学与天文学的关系源远流长。1920年代,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曾考虑建天文学系,因条件不成熟未能实现。1922年,中国天文学会在

北大物理百年专题

北京古观象台成立。北大教授秦汾出任第一届副会长,第四、第五届会长,北大校长蔡元培出任中国天文学会第二、第三、第六和第七届会长。早期评议会会员中一半以上为北大教员。

1947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天体物理博士学位的戴文赛先生调入燕京大学数学系任教,1952年北大设立数学力学系,戴先生也随之到该系,讲授天文学,并积极开展天文知识普及教育,作过很多讲演。1952年,北京天文学会在北大北阁成立戴先生任首届理事长。在此后的两年内,数学力学系曾组织过多次天文学术活动。1953年,戴先生开始指导我国天文界第一位研究生易照华。因北大未建立天文学科,戴文赛1954年调入南京大学(简称南大),长期担任南大天文系主任。1956年,易照华毕业后分配到南大任教,成为我国天体力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

关于天文社团活动,校友易照华回忆说:“1950年秋,我从四川大学转学到北大数学系。开学第二周就参加了北大天文普及学会的学术活动。成员以物理系学生为主,有十几人。半年后,人员增加,我成为负责人。先后到各文化馆和中学做科普报告。北大著名教授王竹溪、叶企孙、周培源和戴文赛被聘请成为天文社的顾问。不久又在几个中学建立了天文组,王京生(后来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是北师大附中天文组负责人。当时北京还有一个业余天文组织叫“大众天文社”,由清华大学物理系学生杨海寿(后来是北大天文专业教授)为社长,骨干有沈良照、李竟、叶式辉等(沈和李后来是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叶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

关于天文教学,易照华说,“戴文赛等人翻译俄语《普通天文学教程》在1953年出版,我承担三个大班的天文课,还要学习三门研究生课,忙不过来。恰好,杨海寿从北京工业学院(现在的北京理工大学)调来,解了燃眉之急。1954年春,我和杨海寿合作翻译俄语《球面天文学教程》,并与席泽宗(后来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院士)、戴先生一起组成“恒星天文学”讨论班。戴先生本来让我做恒星或星系方面的研究,作为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当时我考虑到自己是数学系出身,物理基础差一些。在周培源教授的鼓励下,决定选天体力学方面的课题,结果这一辈子就研究天体力学了。”

席泽宗院士满怀激情地回忆了他与戴文赛先生之间的许多亲密接触,反映了当时北大天文学活动相当活跃。他说,“1951年9月初,我到燕京大学去看戴先生,第一次就谈了一天。他告诉我,他这学期要在清华大学办一个天文讨论班,每两周一次,时间在星期六下午,并约我参加。参加这个讨论班的都是清华大学的同学,有叶式辉、杨海寿、沈良照等不到十人,校外的只有陈彪和我”,“这个学会虽然会员不多,但活动很频繁。我回北京后,第一次会议于3月21日在骑河楼清华同学会举行,由戴先生和杨海寿介绍我入会的”,“竺可桢让我收集中国历史上的新星和超新星资料。我向戴先生谈过后,他非常支持,并介绍我去见北京大学东语系金克木教授。金先生曾翻译过美国天文学家纽康姆的《通俗天文学》,也是天文学会会员。金先生说:“你要做翻译,那比较简单;要做中国天文学史,那可是无底洞,钻进去一辈子也做不完。”

回顾历史,我们深有感触。北大有着很深的天文学教学研究历史,既扎根于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对天文学的热爱,包括王竹溪、叶企孙、周培源等物理学家的青睐,又有北京大学厚实的物理学系和数学系为基础和后盾,应该孕育出一个强大的天文系科才对。虽然周培源教授曾主张,北大作为重点综合性大学应该有天文学科,特别应该有天体物理学科。1954年,随着戴文赛教授调到南京大学,天文学的教学、科研活动停止了。在北大建立天文学科的事也就渐行渐远了。

3北大地球物理系天文专业诞生

不说北大原有的天文学科的历史,仅就20世纪天文学发展的特点来说,北大设立天文学系是再合适不过的。天文学有三大学科方向,即天体物理学、天体力学和天体测量学,其中天体物理

学是主流。20世纪以来,天文观测和物理实验之间以及天体物理学与物理学各个分支之间的渗透逐步加强,物理学已成为天体物理学的最主要的理论基础,宇宙及各种天体也成为物理学的巨大实验室。国际上众多著名大学都有天文系,或者物理天文系。在北大物理学系办天文学科是再适合不过的事。1958年,北大物理系一分为四(物理系、技术物理系、无线电电子学系、地球物理系),每个系依然强大。

1958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程茂兰台长建议北大建立天体物理专业。北京天文台肖光甲书记,王绶琯教授,洪斯溢秘书都很积极,与北大有关领导商谈。1960年初,在北大副校长周培源教授和自然科学处处长陈守良教授的支持下,地球物理系主任苏士文教授欣然答应,积极筹建天体物理专业。苏主任本来就有愿望,要使地球物理系的研究对象从地球深处一直延伸到广阔的宇宙空间。在1960年3月,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成员有教师尹宏和杨海寿,还有3位抽调上来的学生王德茂、尹其丰和乔国俊。

1960年8月,地球物理系天文专业正式成立。当时的天文专业教职员工有32位,分为光学天文组和射电天文组。林荣芳任党支书,第一任教研室副主任为钱景奎和杨海寿。当时没有任命正主任。

在天文专业工作时间比较长的教员中,钱景奎、周道祺来自气象专业,乔国俊、罗先汉、王德茂、尹其丰来自地球物理专业,邢骏来自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吴鑫基来自空间物理专业,杨海寿来自数学系,姚德一来自北京气象学校。孙凯老师则是南京大学天文系为支援北大而调来的,南京大学天文系应届毕业生彭秋和赶在专业成立前报到。这些教员也就成为天文专业的骨干。在众多的教员中,除了孙凯、杨海寿和彭秋和外,都是改行,可谓是半路出家,当时遇到最大的问题是:这么多的年青教师如何从外行变为内行?由于自然科学各个学科之间是相通的,实现这个转变并不困难,过程也不太长。当然,年青教师是靠加倍努力才进入这个学术领域的。

在初期的天文学教学工作中,南京大学的彭秋和、孙凯和北大的杨海寿三位老师起了重要作用。其中彭秋和刚刚从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勇于承担,开了好几门课。我国射电天文始于1958年,我们几乎是与国内同行同时起步。在射电天文教学方面则全靠我们自己开创,编写了射电天文方法和射电太阳物理方面的教材,这在国内高等学校中属于较早编写完成的一套射电天文学讲义。

当时的科学研究是以太阳为重点,进行太阳物理和射电太阳的观测和理论研究。在未名湖的岛亭有2台射电望远镜,一台是专业创建初期的6m口径、观测波长为1.5m的射电望远镜,另一台是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2.5m口径、观测波长为3.2cm和21cm的射电望远镜。

4天文专业辉煌的4年和专业停办危机

天文专业成立时,系领导把56、57、58级的应用地球物理专业中的部分学生转为天文专业。其中,56、57级先后于1962年和1963年毕业。而58级,因天文专业停办调回物理系,这些学生已学了基础天文这门课。只有凃传贻、王文清等3名同学转到空间物理专业。

从1960年到1963年,有两届学生毕业,出了熊大润、陈建生、艾国祥3位院士。很多同学成为天文界的领导和业务骨干。如艾国祥曾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001年,原北京天文台改制为国家天文台)台长,苏洪钧曾任中国科学院天文委员会主任,张伯荣和丁有济曾任云南天文台台长,李峰曾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邹振隆曾任天体物理学报主编等。

这是天文专业的光荣。在专业成立之初,在办学条件不太强的情况下,就能出这么多人才,其原因在于,北大的学习和研究的大环境,有非常好的数学、物理基础课教学。更由于北大巨大的号召力,把全国各地的尖子生吸引过来。在北大办好天文是历史和现实赋予我们的责任。

然而,1964年,教育部下令北大天文专业停办。当时全国的大形势是“调整、巩固、充实、

北大物理百年专题

提高”的八字方针,照我们的理解,北大天文专业应该加以巩固、充实、提高。缩小规模的调整也是应该的,但不应该是停办。当时流行的是服从领导的一切决定。没有争辩,没有任何阻力就停办了。

专业停办,大部分人员陆续调离。但是苏士文主任办天文的心仍在,留下12位教员,等待时机,东山再起。他们是:钱景奎、孙凯、杨海寿、邢骏、周道祺、彭秋和、乔国俊、罗先汉、尹其丰、王德茂、吴鑫基、姚德一(见图1)。他们中很多人承担系里的无线电课、函授教学、量子力学辅导等教学任务,以及担任系秘书等非天文方面的工作。在“文化大革命”中,系主任遭到冲击,没有彻底解散天文教研室成为一条罪状。很有意思的是,留下的教员没有一个人想离开,也没有人提出要回归原来的专业。

从专业停办的那一年开始,北大的政治运动不断。1964年的“社教”运动,持续约一年。1965年到昌平县搞“四清”,又是一年。紧接着是十年“文化大革命”。1969年到江西鲤鱼洲北大“五七干校”劳动锻炼,专业的教员几乎是倾巢而出,只留下3位留守。在“文化大革命”下放劳动锻炼以后,有两位教员调离北大。

强烈地期待着天文专业复活是留下来教员的共同追求。“文化大革命”中,教育部已无权威,找过方方面面的人,都表示同情。但是,教育部以前做出的决定,又有谁能改呢?

天文专业在岛亭的口径6m射电望远镜,不仅成为校园一景,而且在恢复“天文专业”问题上立了奇功。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在建造密云综合孔径时多造了一面天线,2万元卖给了北大做太阳射电研究,放置在岛亭,成为天文专业的标志。“文化大革命”中,北大军宣队负责人王连荣副政委,常到未名湖,对这面天线比较熟悉。

一次办公楼礼堂干部会,讨论毛主席的“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的指示时,王连荣副政委脱口而出:“岛亭有一架很大的天线,我看这个专业就可以招生。”在当时,军宣队是北大的最高领导,就这句话,天文专业复活了。1972年招收了第一批工农兵学员,接着在1974年和1975年又招收了两届(见图2)。

图1这是一张拍摄于

1962年7月的照片,只

是天文教研室的部分

成员。后排从左到右

是刘增友、赵立荣、

林蓉芳、郭玉莲、李

非男(系教务)、罗先

汉、丁民仆(系领导)、

杨海寿、沈其忠、王

德茂、吴鑫基和钱景

奎;前排是姚德一、

杨士功、孙凯、彭秋

和、齐光有、潘一

因、柳振华、邢骏和

乔国俊。1964年专业

停办以后,有一半同

仁调离了

51972—2000年是艰苦奋斗的28年

1972—1975年招收三届工农兵学员,共102人。从1978年起,随着全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天文专业的各项工作也正式转入正轨。从当年起,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除个别年份外,天文专业每年招收本科生10人左右,硕士生3—4人。1985年,成立天体物理博士点,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9年,建立天体物理博士后流动站。

这漫长的28年是在艰苦中渡过的。所谓艰苦,是因为办学条件差,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抗争。地球物理系在北大是最穷的系之一。天文专业在地球物理系又是最小、最穷、最清贫的专业。因为专业停办,大部分实验室和办公室也分给别的单位了。教员备课和科研只能在各自的家中进行。在那时,年青教员的住房条件很差,一

家三四口人,只有一间住房,孩子要做作业,大人要备课、搞研究,还要接待合作者讨论。工作条件如此之差,但出的研究成果则是出乎意料的多。仅有的二间办公室,一间提供给由北京天文学会主办的天体物理学报编辑部,一间作为教研室开会和放置信件的场所。到80年代初,教员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可专业的办公用房依然如旧。

1972—1999年期间共招收18届学生,共287名学生。硕士研究生21届共75人,博士研究生6届8人。这些学生中出类拔萃的也不少,包括多位百人计划研究员、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天文台正副台长等。

恢复招生以后,教学工作比较快地走上正轨。但是科学研究工作依然没有开展,原来已经落后的科研工作,停顿了10多年,更加落后。1978年,粉碎“四人帮”后的拨乱反正,教育战线的变化是极其深刻的。我们感受到这是一场思想大解放运动。没用层层动员,没有大批判开路,而是扎扎实实地给广大教员以选择科研方向的自由;鼓励和支持教员树立雄心壮志、努力在科研上做出成绩;下大力气组织、支持教员出国进修或访问工作。长期以来,被“名利思想”和“个人奋斗”两顶大帽禁锢着的我们,终于获得了解放。过去不敢想和不敢做的事,终于可以放开思想和放开手脚地投入了。

在这种形势下,每个人都在思考着:研究什么?出不出国?出国到哪个大学或研究单位?跟谁合作或找谁为导师?这些问题都要自己拿主意。这种天翻地覆的变化,体现了对知识分子充分地尊重,也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天文专业的科学研究在太阳物理和射电天文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天文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阔,任凭大家自由选择。

通过出国进修或访问工作是选择新的研究方向的一种方式。大多数是通过英语考试获得出国资格,然后选择去向,由教育部帮助联系,并提供1—2年的经费支持。公派出国进修的名额比较多,年年都有。在天文界还设立了支持利用国际上大型天文望远镜进行观测的短期出国工作。自己联系的出国机会,对方提供经费的,学校也支持。出国进修成为国家鼓励支持的一项大运动。当然,准备出国的教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辛苦。要攻读英语,学习计算机的使用和编程,准备研究课题。这是一次劳动强度特大、效率特高图2这是一张1977年部分老师与1974级毕业班同学合

影,在岛亭6m口径射电望远镜前的这张照片意味深长。显

示被停办的北大天文专业复活了

北大物理百年专题

的学习运动。还有一种方式是立足国内开辟新的研究课题,逐步提高研究水平,进入国际行列。自愿组合的研究小组相继组成,完全出于志同道合。以往的由领导指定的研究课题、人员组合和对科研组长的任命的方式不见了。这种自愿组成的课题组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天文专业很快就形成了多个天体物理学前沿课题的研究方向。

在那时,国内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天文专业适时地邀请校内外的著名学者到天文专业来讲学和交流,有关教员也登门拜访征求有关专家教授的意见。如赵凯华教授、陈彪院士、张和祺研究员、方励之教授等曾来讲学。王绶琯院士、曲钦岳院士、李启斌研究员、陆埮院士等与天文专业有着很好的关系,曾对我们的发展提供过帮助。

太阳物理是天文专业比较有基础的研究课题,选择太阳物理的老师比较多,但是他们的研究侧重点不同。孙凯老师注重研究太阳日冕磁结构;杨海寿老师侧重研究太阳黑子的形成机制,还研究天琴座RR星等恒星物理课题;周道祺和钱景奎老师合作研究太阳黑子的磁环等问题。乔国俊、周道祺后来到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访问工作一年,又开辟了密近双星研究方向。1974年,吴林襄老师从北大力学系调来,谙熟“磁流体力学”和“理论力学”的他,加上后来调入的程久恒老师,从磁流体力学的角度研究太阳物理,扩展了太阳物理这个研究方向。后来程久恒老师出国访问工作一年,在等离子体天体物理方面又开拓了新的研究课题。

尹其丰老师到美国国立射电天文台工作2年,利用美国大型射电望远镜观测射电星系,开辟了射电星系的研究方向。岳曾元老师到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工作2年,专门研究漩涡星系的密度波理论,当然也就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邢骏老师到德国科隆大学访问工作2年。回来后,与吴月芳和徐蓝萍老师选择了分子天文学作为研究方向。吴月芳老师应对方邀请出国工作两年,她坚持分子天文和恒星形成研究至今已有30多年,仍然在科研第一线奋斗着。罗绍光老师属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其研究课题是恒星形成和星际介质。张华伟老师是专业培养的硕士生,后又获得国家天文台的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方向是贫金属恒星。彭秋和可谓是科研方面的积极分子,开始研究星系动力学和星系结构,继而又大力倡导核天体物理的研究,与国内多个单位的核物理研究者合作,1978年,他调到南京大学天文系。

罗先汉和姚德一老师则继续射电天文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并坚持太阳的观测。1979年,擅长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周体健老师调入天文专业,不久就主持研制了128路数字化自相关频谱仪和声表面波频谱仪,很有新意,使原来就比较有基础的射电天文方法和技术的研究提高了一步,留校的研究生张坚老师目前仍然坚持天文技术方面的研究,并有新的发展。

每个研究方向的确定,研究小组的组成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和奋斗经历。本文作者选择了脉冲星作为研究方向。为什么选择研究脉冲星呢?脉冲星是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之一,1974年,其发现者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射电脉冲星是中子星中的一个特殊品种,基本上由中子组成,是一种超高密度、超强引力和超强磁场的特殊天体。这个领域云集了国际上第一流的天文学家和物理系家,一直是天体物理领域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这当然是对我们很有引诱的研究课题。我们在1978年开始研究脉冲星,比国际上晚了12年,但就我们的研究基础和条件来说,差距绝不止12年。在国内,南京大学曲钦岳教授等已经在研究脉冲星,中国科技大学方励之教授等在研究中子星。当时,乔国俊和尹其丰两位拜访方励之教授,征求选择研究方向的建议,方教授极力推荐乔国俊研究脉冲星,这个建议与我们调研时产生的想法很一致。于是便在教研室征集有兴趣者,自愿组成了由本文作者和杨海寿、邓国祥组成的课题组。当时吴林襄教授很关心该课题的研究,经常参加讨论。

我们两人可以说是志同道合,从1978年开始紧密合作达8年之久。当时,我们并没用急于出国访问,而是下定决心尽快地提高研究能力和成果水平,希望用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去吸引国际

同行的注意和合作,注意发表用英文撰写的论文。1985年,我们把一组论文寄给国际著名脉冲星学者曼彻斯特教授,得到很热情的回复:“读了寄来的论文,很感兴趣,因为我们正在思考着相似的问题。”从此我们与曼彻斯特教授建立起紧密的合作关系,至今已有近30年。不仅我们去澳大利亚利用他们的64m 口径大型射电望远镜观测脉冲星,他还常来北大访问,大力帮助新疆天文台建立脉冲星观测系统,并进行合作观测研究。1986年以后,我们开始分为两个研究小组,不是合作出了什么问题,而是研究深入了,展开了,两个人的研究的重点不同了,加上各自都有不少国内外合作者,分开更有利于发展。我们已经退休多年,但仍然不忘脉冲星的研究。目前,徐仁新博士继续进行脉冲星的研究,并进一步开展粒子天体物理学的研究。

20世纪的重大天文发现大都是出自美、欧、俄、日天文学家之手。广大教员长期或短期的出国访问工作成为了解和融入国际天文学界的一种绝好的机会。教研室的同仁到美国著名大学和天文研究单位访问研究居多。其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俄罗斯、巴西、波兰、荷

兰、日本等国。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国际竞争,使我们多个方向上的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6腾飞的13年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天文专业的教学科研工

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通过国际合作,多个项目的研究水平已经进入国际行列。然而,办学条件依然很差。没有观测设备,也没有教学基地。北大的优势在于学生的来源和质量好,在于有着众多的物理学科所带来的坚实的物理学基础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北大天文的优势,走出专业发展的瓶颈。专业的同仁们在思索着。我们一直认为,天文学是一门观测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没有观测,天文学就失去了生命力,然而,按照中国的传统,大型天文观测设备的研制,天文基地的建设主要由中国科学院负责。对于只有很少人力、财力的北大天文专业来说,是无能为力的。大家意识到与中科院天文台站合作才会有出路。

校友陈建生院士促成了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大学的合作。1998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共建的北京大学天体物理中心成立。并于

2000

图32010年5月,

在北大天文学科50周年和天文系成立10周年庆祝大会后与会同仁在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门前留影

北大物理百年专题

年6月将天体物理专业正式扩展为天文学系,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建生亲自担任系主任。北京大学天文学系的成立得到了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双方领导的大力支持,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先是在法学院大楼,继而在逸夫二号楼9层落脚,天文系成立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成绩显著。联合办学使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在天文学领域实现了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产生了积极的成效。2001年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2000年,北大天文系成立后,经过整合,形成了宇宙学与星系物理,高能与相对论天体物理,恒星物理与星际介质,天体物理技术应用等研究方向。目前的天文系师资,真是精兵强将。陈建生院士把主任的重责交给了年轻有为的吴学兵教授。教员中有兼任科维理研究所副所长的刘晓为教授,以及徐仁新教授、范祖辉教授、刘富坤教授、张坚副教授和张华伟副教授。还有最近加入的彭逸西(百人计划研究员)和黎卓(百人计划研究员)。天文系还聘请了13位兼职或客座教授。吴月芳教授、乔国俊和吴鑫基教授虽然已经退休,但仍然积极从事天文系的某些科研、教学和科普等业务活动。

几十年来,天文系教师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有的成果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曾获得国家、部委和省市的科技奖励多项。

2006年6月,北京大学与美国Kavli 基金会正式签署合同,共建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Kavli Institute for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KIAA-PKU),并于2007年开始运行。美国艺术与

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天文系著名理论天体物理学家林潮(Douglas N.C.Lin)教授担任KIAA 首任所长,并在全球招聘了一批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青年天文学者组成研究团队。作为北大的一个新体制研究机构,KIAA 实行与国际接轨的管理运行机制并在全球公开招聘研究人员和博士后,工作语言为英语;她正逐步建设成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对将北大天文学科的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全球视野的创新型人才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北大天文学科从此走上了与北大地位相称的发展轨道。

包括天文系和KIAA 在内的北京大学天文学科,致力于建设一支精干的中青年师资队伍,精心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使之成为未来杰出天文学家的摇篮。如今天文学科的研究领域已经拓展至宇宙学与星系形成,引力与高能天体物理,星际介质和恒星与行星系统,天文高新技术等方面,涉及各种天文尺度及极端天体环境,其中不少研究成果受到了国际同行们的广泛关注。

2010年5月,在北大天文学科50周年和天文系成立10周年之际,北京大学在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召开庆祝大会。天文系的同仁和返校的校友与校领导及天文界的代表欢聚一堂(见图3),共同回忆北大天文学科的风雨历程,展望未来的发展。

看到北大天文学科蒸蒸日上的今天,我们不会忘记曾经为她幸勤耕耘并做出过贡献的老师们以及对她帮助过的各位同仁。让我们共同期待北

京大学天文学科辉煌的明天!

赛凡光电

全国天文奥赛试题解析.docx

2017 年全国天文奥赛试题解析 试题01.以下恒星中看上去最暗的是() (A)天狼星(B) 织女星(C) 大角星(D) 北落师门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恒星的星等及辨认。因此答案为 A 选项天狼星位于大犬座,为全天最亮恒星(太阳除外) B 选项织女星位于天琴座,为全天第五亮星,视星等 C 选项大角星位于牧夫座,为全天第四亮星,视星等 D 选项北落师门位于南鱼座,为全天第十八亮星,视星等 D ,视星等 -2. 00 0.03 等。 -0.04 等。 +1.16 等。 等。 试题 02. 北极圈的纬度为北纬((A) 63 ° 26′(B) 66 ° 34′ )。 (C) 73° 26′(D) 76 °34′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北极圈和北回归线的关系。 地球绕日公转的时候,地球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目前为小熊座α ) 附近,所以地球是“侧身” 绕日运动,形成的轨道叫黄道。“侧身”幅 度为“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 为 23° 26′。因此太阳直射能够到达地球的最南端和最北端分别为 23° 26′ S 和 23° 26′N 。极圈与回归线互余,因此北极圈的度数 为 90°— 23° 26′=66 ° 34′N 。因此答案为 B 试题 03. 今天的哪个时段适合观测水星?() (A) 黎明时分(B) 黄昏时分(C) 午夜(D)日落后 3 小时 解析:本题考查水星汇合与观测时间。 2017 年水星将会经历 6 次大距。 3 月 7 日水星上合日,完全被太阳的光辉所淹没。上合日过后,水星又转 到太阳的东侧变为昏星,日落时由西南方天空转入西北方天空。4月 1 日水星到达东大距,此次大距水星 与太阳的最大距离为19°,日落时的地平高度约18°,亮度约 -0.0 等,是今年观测水星的第一次最佳时机。 3 月 25 日观测水星的时间在日落后的黄昏时分。因此,答案为B 试题 04. 椭圆星系M87 位于()天区内。 (A) 室女座(B)后发座(C)巨爵座(D)狐狸座 解析:本题考查梅西耶天体的位置。因此,答案为A A 选项室女座有非常著名的室女座星系团,当中包括M49 、 M58 、 M59 、 M60 、 M61 、 M84 、M86 、 M87及 M90 共 9 个深空天体。 B 选项后发座有著名的后发座星系团,当中包括M100 、 M85 (透镜)、 M98 、 M99 、 M88 、M91 、 M64 及M53 共 8 个深空天体。 C 选项巨爵座有NGC3511 、NGC3887 与 NGC3981 共三个深空天体。 D 选项狐狸座有M27 哑铃星云(行星状星云)、 NGC6830 星团和 NGC6940 星团共 3 个深空天体。 试题 05. 以下哪项不是公开发行的以天文爱好者为主要读者群的杂志?() (A) Sky&Telescope(B) Astronomy Now(C) Astronomer(D) 天文爱好者 解析:本题考查天文科普刊物常识。因此答案为C。 A 选项天空与望远镜杂志 (Sky & Telescope) 是美国发行的天文杂志,每月出刊,该杂志的主要读者群是天文 爱好者。 B 选项天文学杂志( Astronomy Now )是美国发行的天文杂志每月出刊,读者群主要是对天文学有兴趣的业 余人士。 C 选项天文指南(Astronomer)是日本的出版物。

见人见书见精神,不待扬鞭自奋蹄——赴北大学习心得体会

见人见书见精神,不待扬鞭自奋蹄——赴北 大学习心得体会 北大学习,人生第一次。满怀希望而去,满载收获而归。 一、见人,学人——与优秀的人在一起,会越来越优秀。 此次培训有机会结识了更多的人,而且都是非常优秀的人——聆听全国顶尖专家学者的讲座、近距离感受北大师生的工作生活氛围、与中原区优秀的教育同仁同吃同住同学习勤交流、铭记教体局领导语重心长的教导和嘱托。 专家学者博大精深的思想学识,课堂上、校园里处处洋溢着的“精神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同伴们求知若渴、团结协作、敬业奉献、无私分享的可贵品质,领导的信任鼓励、严格要求和谆谆教诲,让我钦佩、让我感动,给我信心和激励,让我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加虚心、更加努力、更加自信、也更有力量,在不断的学习和努力中,相信每一天都能遇到比昨天更好的自己。 二、见书,读书——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不可一日间断。 “非学无以广才”,“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

我之前虽已养成了每日读书的习惯,有很强的读书的愿望,也感受到了读书的诸多好处,做到了“爱读书”,但还不是很“善读书”,读书面也比较窄。 闲暇决定人生,读书使人进步。此次培训当中通过专家和领导推荐,我又新接触到了一些对工作和生活很有帮助的书目: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所著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吴局长和张科长推荐的《领导科学》、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牡丹亭》、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杨虎博士所著的《未名湖畔好读书》、《北大钝学记》等好书都已加入了我的阅读书单。 吴局长《品质教育十二谈》和张科长《如何做一个好副职》也要经常学、反复学,深入领会,以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目前我的“想读未读书单”上的书比较多,而且还会继续增加,我读书的速度也不是很快,但是只要不急不躁,每日坚持读下去,则读过的好书、好文章会越来越多,也必定会有丰厚收获。 三、不待扬鞭自奋蹄——学习精神贯彻理念,学会方法提升技能。 (一)回顾整理,再次盘点,学习回味。 1.精神 ?季羡林先生“鸡闻我起舞”的勤奋与“我这一辈子,

2021年4月北大培训心得体会

2021年4月北大培训心得体会 2021年4月北大培训心得体会 北大是多少莘莘学子梦想的天堂,能够去到北大培训也是相当不错的一件美事。下面这篇《》由xx心得体会 栏目为您提供。更多内容欢迎访问www.xx。 今年4月初,我十分荣幸的参加了我们财务 局组织的第二批北大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培训学习。北大,是多少人梦想的天堂,知识的海洋。在北京大学正大国际中心和北大课堂生活、学习期间,是我人生最有意义、最难忘的一段经历。我感谢领导和组织给了我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也感谢北京大学培训中心的领导和老师们付出的艰辛劳动和辛勤的汗水,使我有幸融入到北大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了北大开拓、开放的思想 气息和作为国内一流大学的宏大气魄,汲取了最先进的公共管理知识和创新思维理念,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增强了信心。在学习的同时,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了反思 ,获益颇多。 一是使我进一步深刻体会到了不断学习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同时发现自身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在北大学习期间,我们主要学习了XXXX等课程。这些课程涉及当前经济、社会及管理等方面的前沿热点和形势分析,老师们的讲解内容丰富、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生动形象,且观点鲜明、见解独到,使我深刻地感到自己的认识明显存在局限与不足,以前的学习有些肤浅了,自身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一定差距。面

对当前知识日新月异的更新速度,各种新知识、新理论、新观点的快速涌现,深刻体会到学习的重要和紧迫。时代在前进,知识在更新,科技在进步,不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逼着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吸取新知识,不断掌握新技术,不断探索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我们要树立勤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 二是使我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启迪,开拓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北大讲师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境界推陈出新,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又有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它使我拓宽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认识能力,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促使自己去反思以前的思想方法和观念,反思自己过去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深受启迪与教育。使自己能以新的、全面的理念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以实事求是、历史发展的全面眼光看待事物,从而提高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这样的创新学习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拓展,也需要着手研究分类培训机制,以满足和适应不同层次的培训需要。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制度 、机制问题,需要我们去完善,去创新,去发展。通过在北大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其实很多都反映在我们观念落后,按部就班,害怕突破,制度创新不足上。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用全新的视野去审视问题,用全新的理念去解决问题。 三是使我学到了许多新观点、新理念、新思想,增强了自己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2020-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预赛试卷

2015 年全国中学生天文奥林匹克竞赛预赛试卷 01. 黄道共穿过()个星座的天区。 (A) 6 (B) 12 (C) 13 (D) 88 02. 以下哪个时段观测西大距期间的水星最合适?() (A) 黎明 (B) 黄昏 (C) 午夜 (D) 正午 03. 牛郎星位于()天区内。(A) 天鹅座 (B) 天鹰座 (C) 天琴座 (D) 牧夫座 04. 以下恒星看上去最暗的是()。(A) 天狼星 (B) 织女星 (C) 大角星 (D) 北极星 05. 以下我国传统节日中哪个是以节气命名的?() (A) 清明节 (B) 端午节 (C) 中秋节 (D) 重阳节 06. 双子座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 (A) 赤经 32°赤纬+03° (B) 赤经 338°赤纬-01° (C) 赤经 262°赤纬+54°(D) 赤经 112°赤纬+33° 07. 关于日全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北极点上观测不到日全食。 (B) 每年全球至少会发生一次日全食。 (C) 在赤道上的一个位置观测,全食最长的持续时间可达 10 分钟。 (D) 下次日全食 将发生在北京时间 2016 年 3 月 9 日。 08. 与下次月食属于同一沙罗周期的是以下哪天发生的月食?() (A) 1996 年 4 月 4 日 (B) 1997 年 3 月 24 日 (C) 2004 年 5 月 4 日 (D) 2007 年 3 月 4 日 09. 以下叙述内容错误的是()。 (A) 曙光号探测器在本月抵达谷神星,在此之前它已对灶神星进行过相关探测。 (B)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 MAVEN 探测器是专门用于研究火星大气的设备。 (C) 2014 年 9 月,印度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MOM)顺利抵达火星,进入环绕火星的轨道。 (D) 甚大望远镜(VLT)、凯克望远镜(Keck)、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和盖亚望远镜(GAIA)都是地基望远镜。 10. 以下梅西叶天体中,距离我们最远的是()。(A) M18 (B) M33 (C) M87 (D) M110 11. 目前已知的直径超过 200 米的近地小行星中,16%都有自己的卫星。今年 1 月下 旬编号为 2004BL86 的小行星飞掠地球期间,天文学家观测到它的直径大约是 325 米,并且有一颗直径约为()米的卫星。(A) 3 (B) 18 (C) 40 (D) 70 12. 以下年份中没有火星冲日的是()。(A) 2003 (B) 2014 (C) 2015 (D) 2018

北大学习心得体会范例3篇

北大学习心得体会范例3篇 【篇一】 能够到北大深造学习是无数莘莘学子的梦想,争取到这次学习机会也是市领导对我们政法干部的信任和关爱。在这里把我们政法系统各单位的57个人组成了一个班,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让我有幸认识了那么的老师、同学。班级还选出了临时党支部书记、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让我重温了一次学生时代,重新燃烧起在书本的海洋里获取知识,汲取成长养料的渴求。“常向湖光会意思,偶从塔影悟精神。”北大燕园,未名湖畔,那一抹抹涟漪总是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北大的人文氛围是十分难得的,在北大的每一天,我总被四周的景致感染着,被身边的人和事深深感动着。北大的一草一木、花香鸟语令我陶醉,北大导师、学子的勤勉、求索精神更让我难忘。 此次培训教学内容上的精心编排,无不体现着组织上的高度重视和良苦用心。学习机遇十分珍贵,只争朝夕,我自觉严格遵守学习纪律,认真聆听,仔细笔记,学习生活丰富充实,受益匪浅。几位名家大师的讲座,各位教授或幽默或儒雅的风采让人为之倾倒,严谨的治学态度让人为之震憾。授课的老师们都是其研究领域的前沿代表,他们思想观念和

意识境界推陈出新,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又有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深邃的理论、跳动的思维浸润着我们的心智,陶冶着我们的胸怀,一些独特的新颖的观点也给了我们心灵的启迪,让我感悟频生。 这次我有幸融入到北大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汲取最先进的人文社会知识。感受到知识的更新、科学技术的进步、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逼着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吸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地探索、创新。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反思,使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不足与肤浅,自身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很多差距,深刻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必须树立勤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培训班里的学员,通过共同的学习和交流,进一步密切了同事之间的关系,使我们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教授们的讲课使我进一步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认识能力,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促使自己去反思以前的思想方法和观念,反思自己过去的工作方法,也深受启迪与教育。我们应该从调整自己的工作心态入手,改变自己的观念,把本职工作作为一种事业,而并非职业。对工作怀有激情,对工作怀有崇高的责任感和尊重,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兢兢业业工作,抓住重点,力求做到有新思路、新变化、新效果,每年干出几

北京大学物理学专业情况

学科概况 物理学院教学科研涉及物理学、大气科学、天文学和核科学与技术4个一级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物理学、大气科学、天文学、核科学与技术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物理学、大气科学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天体物理、核技术及应用 博士后流动站(4个):物理学、大气科学、天文学、核科学与技术 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3个):物理学、核科学与技术、大气科学 本科专业/学科(4个):物理学、大气科学、核科学与技术(以上三个为一级学科招生)、天文学 物理学学科 物理学专业既是活跃的物质世界基础研究前沿,又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基础和源泉。受到良好物理学教育的学生,既适合在微观、介观和宇观物质科学前沿从事研究,同时在信息科学、生物工程、通讯、航天、新材料开发、新能源等方面也有独特的优势。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物理学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基础宽、能力强而具有很好的就业前景和广阔的就业领域,比如国内外物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材料科学技术、信息产业、生物技术、能源技术、高科技产品开发、企业管理、金融研究和管理等等。

物理学院实体单位及学科专业图1 北京大学物理学科是1991年评定的全国第一批“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经过8年的建设,于1999年11月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评估,正式挂牌(目前全国物理学科仅此一个);在此后的历次评估和验收中,都被评为优秀基地。其开设的课程中,7门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力学、电磁学、光学、数学物理方法、量子力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全国所有高校的一个学科中最多。 北京大学物理学科设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光学、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等五个二级学科,研究工作涉及物理学的众多研究方向,具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其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物理、光学和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为国家重点学科,并设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学科拥有“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量子色动力学与强子物理”、“飞秒光物理与介观光学”、“生物网络研究”等三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拥有如此众多创新研究群体,北京大学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依托物理学科,设有“高能物理研究中心”和“国际量子材料研究中心”等研究单位,吸引国际顶尖物理学家加盟北京大学物理学科。 核科学与技术学科 核科学是人类物质科学研究的前沿学科,既追求对亚原子层次物质的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深入理解,又以研究解决核能和核技术应用相关的物理问题和其他科学技术问题为目标。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与融合,核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一门由物理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尖端学科,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国家的地位与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本学科从物理学院大类招生中分流培养国家急需的在核科学技术、核能及相关专业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管理工作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在强调基础理论体系的同时,加强严格的实验课程教学和高水平的科研实践训练,掌握物理学和核科学技术的基本科学知识和体系,尤其培养通过创造性思维进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能力。 本学科学术环境优良,同时与国际高水平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和丰富科研成果的积累,建立了完整的理论和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核科学技术学科的教师共编(译)著出版了60余部高水平的教材和科技专著,其中12部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材奖或科技进步奖,曾对全国核科技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学科拥有包括2×6MV串列静电加速器、4.5MV单级静电加速器、2×1.7MV串列静电加速器和14C专用加

北京大学学习心得分享

北京大学学习心得 非常有幸在收获的秋季参加了北京大学-管理提升班的培训,首先非常感谢公司领导给予我此次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带着对北京深深的向往,带着对北京大学深深的向往,带着对知识深深的渴望,开启了我们此次的学习培训。 一、初到北京大学——参观校园 初到北京,金秋十月,丰收的季节。14日下午伴随着北京的霾,带着对首府深深的向往,我们参观了百年名校—北京大学,曾经是我学生时代的神圣向往。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 领队老师说北大燕园可以用“一塔湖图”概括,博雅塔下悟精神,未名湖畔好读书,北大燕园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带着浓浓的学习氛围。漫步在北大校园里,可以听到时而传来的读英语的声音,可以时而看到未名湖畔跑步的身影,一切感受在心,让人不自觉的感受那种从心底溢出的东西。 二、开学了——感受浓厚文化 15日是来到北大培训的第一天,在开学典礼上,陈瑞老

师介绍了北大的历史,北大的现在及北大继续教育的情况,一种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漫步在北大的校园,耳濡目染了这里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学术氛围,这里有百年的思想文化积淀,有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养人才、繁荣学术、服务人民、造福社会的治学思想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大师们的言传身教,严谨治学,思想境界,人格魅力,构成了北大独特的精神瑰宝。 刘董给我们提出了要珍惜机会,潜心学习,带着好奇心,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实践。 三、汲取新知识——带着浓浓的求知欲开始了培训之旅: 1、首先接触的是北大经济学院张元鹏教授的《作为管理者的财务》,张教授指出一个公司,一个组织的核心是财务,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财务工作者的不易。我作为了个财务的外行,并且没有接触财务的任何知识的情况下,基本的了解了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要如何做到心中有数,一个好的企业要把企业的盘子做的大一点,底子要厚一点,面子是给别人看的,日子才是自己的。他认为会计是一门算术、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魔术。要认识报表的基础是财务报表的形成与构成,反应企业财务状况的是“一张照片,两段录像”就是所说的三张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通过举典型的案例训练了我们的思维、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关于财务方面的知识。 2、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王秀丽教授的《新媒体环境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京大学图书馆2014年版)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年版) 北大核心目录(第七版) 作者:北京大学图书馆 来源:北京大学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5-08-25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北京十几所高校图书馆众多期刊工作者及相关单位专家参加的研究项目,项目研究成果以印刷型图书形式出版,此前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了六版:第一版(1992年)、第二版(1996年)、第三版(2000年版)、第四版(2004年版)、第五版(2008年版)、第六版(2011年版)。第七版(2014年版)于2015年9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序号中文刊名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中国社会科学 2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学术月刊

4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6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8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社会科学 12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3江海学刊 14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5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6文史哲 17学术研究 18江苏社会科学 19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1社会科学研究 22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3社会科学战线 24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5浙江社会科学

26江西社会科学 27南京社会科学 28天津社会科学 29学习与探索 30河北学刊 31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2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3学海 34江汉论坛 35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6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7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8甘肃社会科学 39浙江学刊 40人文杂志 41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2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3求索 44求是学刊 45贵州社会科学 46思想战线 47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学习心得体会

北大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北京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北京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适逢大地苏醒、春暖花开之时,在区委的亲切关怀下,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大学******领导干部前沿热点与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学习。有幸触摸了北大的百年文明,品读了伟大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精髓。通过学习,启发很大,受益匪浅,感慨颇多,同时也有很多个人心得体会,由于听课覆盖面较大,内容也较多,有些还来不及消化,不能一一陈述。在此就我的体会和感悟,结合自身工作,简要加以剖析。 培训期间,我们聆听了教授专家们深入浅出的讲座、激情飞扬的介绍、通俗易懂的解析,如哲学系杨立华教授的《儒家精神与现代生活》、政府管理学院白彦副教授的《中国式领导科学》、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司长藏跃茹的《“十二五”规划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清华大学社会学习系孙立平教授的《转型时期的社会和社会问题》、经济学院雎国余教授的《“十二五”规划与中国经济》、经济学院张延教授的《公共管理中的博弈论》、医学部唐登华教授的《领导者压力管理与心理调适》、新闻与传播学院姚惠忠副教授的《政府公共关系与危机处理》等。同时还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了学习考察。一路学习,一路思考;感受北大人的新思想、新观

念,感慨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 展的高速度、高质量,倍受震憾,倍受启发。此次参观学习时间短,但学习内容丰富,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见识,增强了我们加快发展经济的信心。 洗礼:全新感受 我们受训的北京大学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是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400多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院校。北京大学培训中心良好的培训条件和培训效果得到中组部的充分肯定,XX年被中组部、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 这次领导干部前沿热点与公共管理培训采取课堂讲授与参观考察相结合的形式,精心设置课程。主讲的教授都经过培训中心反复筛选,具有丰富的理论素养,具有很高的知

2019CNAO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预赛试题(附)

2019CNAO全国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预赛试题(附答案)01. 梅西叶天体M44位于()的天区内。 (A)巨蟹座(B)猎户座 (C)大犬座(D)金牛座 02. 大角星的视星等为()。 (A)2等(B)1等 (C)0等(D)-1等 03. 以下哪一项不是天文学的星座名?() (A)杜鹃座(B)天平座 (C)天炉座(D)水蛇座 04. 一般认为,望远镜是荷兰的商人发明的,而首位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的人是()。 (A)牛顿(B)开普勒 (C)伽利略(D)哥白尼 05. 以下哪颗行星没有卫星?() (A)金星(B)火星 (C)木星(D)土星 06. 2019年1月12日,中国天文学会和北京天文馆在京联合宣布启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发起的“同一天空下”全球天文行动(中国大陆地区),以纪念IAU成立()周年。 (A)60 (B)80 (C)100 (D)200 07. “七月流火”是《诗经·豳风·七月》中的第一句,描述的是古人对天象的观察结果,其中的“火”是指()。 (A)火星

(B)火流星 (C)某种大气现象 (D)大火星 08. 半人马座α星距离我们大约()。 (A)2.8光年(B)4.3光年 (C)16.7光年(D)8.6万光年 09.()在2017年记录到的中微子来自一个名为TXS 0506+056的星系。星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所产生的两道喷流中有一道正好对准了地球,它会产生辐射和高能粒子,其中就包括了这次探测到的中微子和带电宇宙线。 (A)地中海中微子天文台 (B)南极冰立方中微子天文台 (C)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 (D)康普顿伽马射线天文台 10. 2019年唯一的一次日全食在哪个大洲可见?() (A)欧洲(B)非洲 (C)亚洲(D)南美洲 11. 一位天文学家准备在今晚观测星团NGC6633,已知它大约在地方时刚过午夜后升起,且在本次竞赛预赛的所有考点都能被观测到,那么它可能位于以下哪个星座?() (A)蛇夫座(B)乌鸦座 (C)麒麟座(D)宝瓶座 12. 下列流星雨中,2019年极大期间的观测受月光影响最小的是()。 (A)四月天琴座流星雨 (B)宝瓶座η流星雨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 北大讲话学习心得 对202020202020在北大讲话的感悟

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北大讲话学习心得对xxxxxx在北大讲 话的感悟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北大讲话学习心得:对******在北大讲话的感悟》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了一下发到。 五月三日****** ___在庆祝北大建校110周年中对北大师生做了重要讲话。感到此次讲话对我们大学生普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因此对此次讲话精神做认真。以下是针对 ___对师生提出的四大要求做的探讨。 第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时刻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当前要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刻苦学习、发奋工作、支持奥运的实际行动,倍加珍惜我国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一定要以实际行动维护我国的和平局势,办好XX年奥运会。在 ___、奥运火炬被抢、反n、家乐福事件中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爱国情感充分说明我们都是爱国积极分子。面对具体的情况我们班的同学都响应学校号召,不去家乐福搞游行示威,给国家营造良好的形象。但我们没人去家乐福去买东西,也没有去买法国、日本等国的商品。

第二,要努力造就高素质人才,希望同学们在深入学习 __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狠下功夫,在综合素质上狠下功夫,在提高实践本领上狠下功夫,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结合自己专业的具体情况,在努力学好课堂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据统计我们班已有90%的同学利用课余及节假日时间参加过不同种类的社会实践,例如:暑期实习、短促、志愿者等。同时响应学校号召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培养同学们的高尚情操,锻炼同学们的组织协调能力。此些活动极大的提高了实践能力,使我们的知识得以验证,使我们的能力得以提高。 第三,要不断创造一流学术成果,着力强化基础研究,重视提高应用研究水平,进一步完善科研体制机制,广泛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努力创造具有重要价值和广泛影响的学术成果。我们现正值大二,虽然距创作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尚早,但却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稳扎稳打努力学好各种知识,同时阅读相关专业书籍,扩大我们的视野,改善我们的知识结构,提高我们的学习水平。物流管理作为新兴的专业还存在种种不足,我们要努力在此领域有所建树,创作出一流的学术成果,推动我国物流管理学的建设和完善。 第四,要积极培育优良校风,教师要认认真真教书、扎扎实实治学,学生要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爱学校、热心公益,为形成

南京大学天文系课程介绍

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本科人才 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一、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概况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成立于2011年3月,其前身天文学系始建于1952年,是目前全国高校中历史最悠久、培养人才最多的天文学专业院系。学院素以专业设置齐全、学历层次完备、师资力量雄厚、治学严谨而享有盛誉,在历届全国高校天文学科评比中均排名第一。拥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中心实验室、太阳塔实验室、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南京大学深空探测实验室等4个实验室。目前拥有天文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包括天体物理学、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博士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今年新增空间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具备扎实基础和实践技能,具有较强创新精神的空间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从事空间科学和深空探测等领域的工作。 ???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约30名,包括4名中科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7名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和5名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近年来,学院承担着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科研成果显着,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学院与国内外多个科研和教学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与人员交流联系和合作。在南京大学“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支持下,学院正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天文学教学和科研中心。 2010年,南京大学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和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共同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建设“南京天文与空间科学技术园区”,即将开工建设的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办公大楼将坐落在该园区。大楼总建筑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将是一幢集科研、实验、教学、学术活动于一体的智能化建筑,将能够满足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未来20年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发展需要,并容纳多个研究中心,同时也是本学院教师与研究生科研、本科生实习的场所。 二、指导思想 培养的指导思想为: 按大理科设置基础课,以拓宽知识结构,加强天文实验课程建设和早期科研训练能力培养,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天文学基础和创新能力的大理科人才”。 三、培养目标与思路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力学系列教学大纲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力学系列教学大纲 课程号: 00432214 新课号: PHY-1-044 课程名称:量子力学 开课学期:春、秋季 学分: 3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PHY-0-04*以上)、理论力学(PHY-1-051)、电动力学(PHY-1-043)基本目的:使得同学掌握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初步的计算方法,适合于非物理类专业的同学选修。 内容提要: 1.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实验基础、Hilbert空间、波函数、薛定谔方程、算符、表象变换、对称性与守恒律 2.一维定态问题:一般讨论、自由粒子、一维方势阱、谐振子、一维势垒3.轨道角动量与中心势场定态问题:角动量对易关系、本征函数、中心势、三维方势阱、三维谐振子、氢原子 4. 量子力学中的近似方法:定态微扰论、跃迁、散射。 5.全同粒子与自旋:全同性原理、自旋的表述、自旋与统计的关系、两个自旋的耦合、磁场与自旋的相互作用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材与参考书: 曾谨言,《量子力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学生成绩评定方法:作业10%、笔试90% 课程号: 00432214 新课号: PHY-1-054 课程名称:量子力学I 开课学期:春、秋季 学分: 4 先修课程:普通物理(PHY-0-04*以上)、高等数学、数学物理方法(PHY-1-011或以上)基本目的: 使得同学掌握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计算方法。适合物理学院各类型同学以及非物理类的相关专业同学选修。 内容提要: 1.量子力学基本原理:实验基础、Hilbert空间、波函数、薛定谔方程、算符、表象变换、对称性与守恒律 2.一维定态问题:一般讨论、自由粒子、一维方势阱、谐振子、一维势垒3.轨道角动量与中心势场定态问题:角动量对易关系、本征函数、中心势、

情绪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职场压力与情绪管理》培训心得报告 2012年5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职场压力与情绪管理》培训,在学习课程中,北大郝老师通过活泼多样、互动竞争的讲课方式,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很好地传授了压力的来源、情绪的体现、缓压的方法、情绪的调整、职业的素养、沟通的技巧等方面的知识,整个讲座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十分吸引人并富有感染力,使我收益颇多。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管理的不断升华,人文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我们所面临的工作、家庭和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长期的沉重压力和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缓解和调整将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从而对我们的工作、家庭和社会交往产生巨大的危害,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压力和情绪,如何塑造足够的自我安全感,如何拟定符合实际的生活理想,如何把握顺畅的人际关系,如何保持良好的自我心态,如何清楚的认知现状是我们当即要去重点思考的问题。 通过学习认识到出色与成功者,往往不是因为拥有高智商而获得的,而是因为其能够将“亮剑”精神深化应用于工作当中。认真反思,我认为我们要想取得成功就要理顺工作、家庭、社会这三个紧密相扣的环节,就要调节好人际关系,在不同的环境中认清自己的角色,懂得时刻转变角色,不断正确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压力,让自己在负面情绪的影响值降至自我控制的最低极限,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认真 对待每一天。“抱怨”“喜悦”我们都要渡过每一天,为何要选择“抱怨”而不选择“喜悦”呢?保持乐观,不要“抱怨”,提升自我,不要被挫折所吓倒,打不死的磨难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让我们发现美好,宽容过去,用好当下,服务他人,提升情商,向着成功迈进。 具体以下几点: 1.学习到了情绪管理与压力管理的一些基础知识,对压力与情绪管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使我们能够分析压力源形成的内外原因,懂得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并了解几种应对压力状态的方法。 2.使我们理解挫折的意义,提高了自己压力与情绪管理的能力,能够更好地控制和运用自己的情绪,更好地理解他人;会分析自己和员工的受挫反应,学会一些化解挫折的心理学方法。 3.使我们掌握养成积极心态的各种心理学原则和方法,逐步养成主动迎接挑战和永不言败的坚强个性,促进我整体心理素质的提升,最终达到提高工作业绩的目标。 3、明白了自己产生情绪的更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自己独有的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造成了自己和他人对相同事情的不同看法,从而在遇到和处理这些事情时产生了不同的情绪。 4、学会了一些减轻负面情绪的技巧和方法,知道了大部分不好的情绪也都有积极的意义。学会了不要带着情绪去处理问题,在处理问题时要先放下情绪,然后再冷静思考解决对策。提高了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总结: 通过此次学习,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通过各种改善不良情绪与压力舒缓的系列方法来管理自己的压力和情绪,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停止消极想象,用积极的心理活动挤掉忧虑的心理空间;不追求完美,心理上预先接受并适应不可避免的事实;通过放松肌肉来减少焦虑和紧张情绪;学会倾诉性的宣泄;转移注意力或花时间娱乐;为别人做点有益的事情;参加体育锻炼;建立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习惯,把眼前的忧虑化为事前的思考和行动,在今后不论在工作中,在家庭中,在社会交往中,我们都应该逐渐去学会提高自己的情商,控制自己的情绪,缓解自己的压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抓住人际交往技巧,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固化爱岗敬业的精神,为社会、为企业,为家庭发挥我们人生最大的价值。

2017年全国天文奥赛试题解析

2017年全国天文奥赛试题解析 试题01. 以下恒星中看上去最暗的是() (A) 天狼星(B) 织女星(C) 大角星(D) 北落师门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恒星的星等及辨认。因此答案为D A选项天狼星位于大犬座,为全天最亮恒星(太阳除外),视星等-2.00等。 B选项织女星位于天琴座,为全天第五亮星,视星等0.03等。 C选项大角星位于牧夫座,为全天第四亮星,视星等-0.04等。 D选项北落师门位于南鱼座,为全天第十八亮星,视星等+1.16等。 试题02. 北极圈的纬度为北纬()。 (A) 63°26′(B) 66°34′(C) 73°26′(D) 76°34′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北极圈和北回归线的关系。 地球绕日公转的时候,地球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目前为小熊座α) 附近,所以地球是“侧身”绕日运动,形成的轨道叫黄道。“侧 身”幅度为“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 为23°26′。因此太阳直射能够到达地球的最南端和最北端分别为 23°26′S和23°26′N。极圈与回归线互余,因此北极圈的度数 为90°—23°26′=66°34′N。因此答案为B 试题03. 今天的哪个时段适合观测水星?() (A) 黎明时分(B) 黄昏时分(C) 午夜(D) 日落后3 小时 解析:本题考查水星汇合与观测时间。 2017年水星将会经历6次大距。3月7日水星上合日,完全被太阳的光辉所淹没。上合日过后,水星又转到太阳的东侧变为昏星,日落时由西南方天空转入西北方天空。4月1日水星到达东大距,此次大距水星与太阳的最大距离为19°,日落时的地平高度约18°,亮度约-0.0等,是今年观测水星的第一次最佳时机。3月25日观测水星的时间在日落后的黄昏时分。因此,答案为B 试题04. 椭圆星系M87 位于()天区内。 (A) 室女座(B) 后发座(C) 巨爵座(D) 狐狸座 解析:本题考查梅西耶天体的位置。因此,答案为A A选项室女座有非常著名的室女座星系团,当中包括M49、M58、M59、M60、M61、M84、M86、M87及M90共9个深空天体。 B选项后发座有著名的后发座星系团,当中包括M100、M85(透镜)、M98、M99、M88、M91、M64及M53共8个深空天体。 C选项巨爵座有NGC3511、NGC3887与NGC3981共三个深空天体。 D选项狐狸座有M27哑铃星云(行星状星云)、NGC6830星团和NGC6940星团共3个深空天体。 试题05. 以下哪项不是公开发行的以天文爱好者为主要读者群的杂志?() (A) Sky&Telescope (B) Astronomy Now (C) Astronomer (D) 天文爱好者 解析:本题考查天文科普刊物常识。因此答案为C。 A选项天空与望远镜杂志(Sky & Telescope)是美国发行的天文杂志,每月出刊,该杂志的主要读者群是天文爱好者。 B选项天文学杂志(Astronomy Now )是美国发行的天文杂志每月出刊,读者群主要是对天文学有兴趣的业余人士。 C选项天文指南(Astronomer )是日本的出版物。

北大清华旅游详细攻略

北大清华游暑假学生游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暑假励志游学快速报名! 主办:北大清华凯旋游学中心(长期接待团体、个人北大清华游学) 预约电话:010-5846-4563(认准网站预约电话,谨防假冒) 主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校内参观游学和状元学习艺术讲座。 暑假快要到了,大大小小的旅行社又开始围绕“学生”这一个普通又特殊的群体,打起了一年一度的暑假游概念。虽然今年暑假旅游比往年增长明显,旅行社的生意也提前火爆,但旅行社的生意增长却不是特别大,利润也远没有以前那么高。根据记者观察,今年旅行社围绕暑假游推出的策略还是老一套,并没有多少新意。许多学生及其家长们也都表示,他们希望旅行社暑假旅游服务能够有所创新。 暑假游提前火爆利润不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利用假期游山玩水、增长知识的传统由来已久。而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出游欲望更加强烈。参加旅行社暑假旅游,亲身感受寓学于游的快乐,成为近两年暑假里孩子与父母的热门选择。今年暑期学生旅游更是提前火爆。 据广州“广之旅”的24小时电话中心统计,今年高考后咨询暑假旅游的电话猛增了40%,除了高考学子忙着旅游放松,还有家长打来帮孩子咨询旅游线路的。目前其他年级学生们虽然还没放假,但家长已经开始为孩子过一个轻松又有意义的暑假而着手准备了。在线路选择上,国内少年团、出境修学游、亲子团都是最受欢迎的产品。据了解,今年英语游依然占据了修学游的半壁江山。此外,因为杨利伟热起来的太空游、锻炼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红色之旅”亲子团也抢占了较大份额的市场。 “广东铁青”负责人表示,这两年暑假旅游市场一年比一年见好,暑假出游的“主力军”依然是庞大的师生大军及家长带孩子出游的合家旅游,各大旅行社正紧张筹划着如何在老师和学生身上“淘金”。但是记者了解到,虽然出游人数越来越多,但旅行社的生意增长却不是特别大,利润也远没有以前那么高。 暑假游只是成人游“翻版” 虽然暑假旅游火爆,但是许多家长以及业内人士都感觉今年的暑假旅游产品并没有多少创新。尤其是许多小旅行社,在线路和内容上都没有体现出“暑假”特色。有人指出,大部分旅游社推出的夏令营游,只是成人游的“翻版”而已。 一位旅游界人士用“穿鞋戴帽”来形容目前某些所谓的“夏令营游线路”。这些“夏令营游”只是将成人线路稍加变动,添上一些适合孩子游玩的行程,草草包装一番就美其名曰:“某某夏令营游”。由成人线路改造过来的夏令营游时间比较紧,短短几天之内游览许多景点,成人一趟下来都觉得累,更何况孩子,这样只会让夏令营游成为“走马观花”之旅。 以某旅行社的“北大、清华游”为例,七八天的行程看似很长,但真正在北大、清华这些名校参观的时间只有一两个小时。这么短的时间,充其量只能到处看看,与北大的学生、教授不能有实质性的接触和交流,很难说能受到什么熏陶和教育。

大学天文系课程介绍

大学天文系课程介绍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一、天文学系简介 作为六大自然科学基础之一的天文学是研究天体和宇宙的科学,其中天体物理学是当代天文学的主体。它以各种现代尖端技术作为探测手段,收集和处理来自宇宙的全波段电磁辐射和其它信息,不断加深和改变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当今学术界不少研究热点,诸如暗物质与暗能量等,都与天体物理学紧密相关,也为我系师生所关心和探讨。越来越多的先进地面及空间望远镜的建设和使用,必将迎来二十一世纪天体物理学的黄金时代。为适应学科的发展,我系力争用一流的师资培出一流的学生,努力使北京大学天体物理学科成为职业天文学家的摇篮。北京大学天文学科源于1959年,天文学系成立于2000年。近半个世纪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数百名优秀毕业生,为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学科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北京大学天文学科具有很好的办学环境和发展潜力。北京大学在与兄弟院校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地获得美国着名科维理基金会捐助,在北京大学创办以全新体制运行的科维理天文和天体物理研究所。这充分显示了近年来天文学研究和教学在北京大学的发展势头和国际影响力。科维理基金会在世界着名大学中设立研究所(其中天文学方向的有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斯坦福大学粒子天体物理和宇宙学研究所、芝加哥大学宇宙物理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天体物理和空间研究所以及新近成立的英国剑桥大学宇宙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天文和天体物理研究所得以跻身享誉世界的着名科维理研究所行列,必将极大地提升我国天文学研究在国际上的显示度和吸引优秀人才的竞争力。 二、专业培养要求、目标 目前天文学系设有天体物理和天文高新技术及其应用两个培养方向。天体物理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广泛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及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并在计算机、外语和其它专业技能方面受到严格训练,具有从事天体物理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天文高新技术及其应用方向的学生除达到上述培养目标外,还将掌握天文新技术及其应用的有关知识。由于天文新技术在相应领域的超前性,该方向的毕业生可从事高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或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并能适应多方面工作的需要。 三、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物理学院天文学专业的学分要求按“天体物理”和“天文高新技术与应用” 这两种方向设置。满足其中任一方向的要求,即达到毕业要求。 (一)、天体物理方向总学分:140学分,其中:必修课程 105 学分(其中毕业论文 6 学分);选修课程 35 学分。具体课程要求,包括如下五部分: 1. 全校公共必修课程:32学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