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霉素促胃肠动力作用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红霉素促胃肠动力作用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红霉素促胃肠动力作用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红霉素促胃肠动力作用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促胃肠动力药物

促胃肠动力药物 【关键词】促胃肠动力药物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伊托必利 1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胃肠道有较多的多巴胺受体表达,多巴胺能够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节律和胃内压力,影响胃窦、十二指肠运动的协调性,多巴胺这些影响效应是通过激活多巴胺能受体起作用,但也有学者认为是通过肾上腺素受体起作用,该学者进一 步通过动物活体研究认为多巴胺能通过胃肠道外的受体来影响胃肠道动力。 此类主要的代表药物包括甲氧氯普胺(商品名:胃复安、灭吐灵)和多潘立酮(商品名:吗叮琳)。胃复安是1964年合成的、临床上最早应用的促胃肠动力药,是中枢与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多潘立酮是20世纪90年代末第一个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少,避免了甲氧氯普胺的中枢不良反应。这类药物可增加食管蠕动,促进胃的排空,同时作用于中枢化学感受器区而具有较强的抗呕吐作用。甲氧氯普胺还能兴奋5-羟色胺受体,有更明显的胃排空效应。 尽管有关甲氧氯普胺的临床数据资料有限,在500等篇所做的系统评价中没有一篇随机对照试验符合其纳入标准,但一些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甲氧氯普胺可能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效。然而由于甲氧氯普胺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于中枢的Dz受体,大剂量长时间的使用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约10%~20%,使其临床使用受到一定限制。由于胃复安有注射剂, 并有止吐作用,临床上目前多作为止吐药临时使用。 多潘立酮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中常规剂量应用时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7%,主要有口干、头晕、溢乳、月经不规则等。在500 等篇的系统评价中仅有一篇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被纳入(包括40名患者), 该研究显示多潘立酮疗效优于安慰剂,但此试验的样本量偏小。 多个Meta分析结果亦显示多潘立酮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症状。在德国由粉川开展的一项有关多潘立酮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多中心试验,共纳入7834例患者,与胃复安、抗酸剂、Hz受体阻滞剂比较,结果显示多潘立酮较其他对照组获得明显好评。 2 伊托必利伊托必利是一种具有与现有药物作用机制不完全相同的促 胃肠动力药,为胃肠道动力障碍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伊托必利是通过阻断多巴胺Dz受体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两方面的机制,不

药物化学胃动力药和止吐药考点归纳

第二十九章胃动力药和止吐药 第一节胃动力药 也称为促动力药,临床作用:治疗反流症状、反流性食管炎、消化不良、肠梗阻等 本节的代表药按作用机制分三类: 1.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甲氧氯普胺 2.外周性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多潘立酮 3.通过乙酰胆碱起作用西沙必利、伊托必利、莫沙必利 (一)甲氧氯普胺 考点: 1.结构为苯甲酰胺类似物,无局麻和抗心律失常作用 2.机制:中枢性和外周性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具促动力和止吐双重作用 3.第一个用于临床的促动力药 4.大剂量使用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实际起着5-HT3受体拮抗剂的作用,(由于多巴胺D2受体和5-HT3受体有相似的分布),故大剂量时用作止吐药。用于肿瘤化疗引起的各种呕吐。 5.副作用:易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锥体外系症状),常见嗜睡和倦怠。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老年人应慎用。 (二)多潘立酮 考点: 1.结构含两个苯并咪唑-2-酮 2.作用机制:外周性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 3.副作用小。(由于极性较大,不能透过血脑屏障,故较少甲氧氯普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 4.生物利用度低,原因是几乎全部在肝内代谢,生成N-去烃化物和羟基化物,无活性。饭后服用多潘立酮,其生物利用度会增加。 5.用于促进胃动力及止吐。 (三)伊托必利(新)

考点: 1.结构为苯甲酰胺类似物 2.双重机制:阻断多巴胺D2受体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 3.副作用少。 4.代谢:代谢不依赖于细胞色素P450,故不会发生药物代谢方面的相互作用。 二甲氨基发生代谢。(包括N-2去甲基、脱氨基和氧化反应形成羧酸及N-2氧化物形式。) (四)莫沙必利 考点: 1.结构为苯酰胺衍生物 2.新型胃动力药,是强效、选择性5-HT4受体,无导致QT间期延长和室性心律失常作用。 3.作用特点: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与多巴胺D2受体无亲和力,对肾上腺素受体和毒蕈碱受体均无亲和力)。 4.代谢:有活性的产物为脱4-氟苄基莫沙必利,具有5-HT3受体阻断作用。 第二节止吐药 按其拮抗的受体可分为: 1.抗乙酰胆碱受体止吐药(伊托必利) 2.抗多巴胺D2受体止吐药(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 3.新型的5-HT3受体拮抗剂(词干司琼) 本节学习建议: 1.5-HT3受体拮抗剂类止吐药的词干均为“司琼” 2.共有5个代表药:昂丹司琼、格拉司琼、托烷司琼、帕洛诺司琼和阿扎司琼。用于癌症患者因化疗或放疗引起的呕吐 3.结构均有吲哚甲酰胺或其电子等排体吲哚甲酸酯,连接的脂杂环大都较为复杂,通常接的是托品烷或类似的含氮双环。 4.以昂丹司琼为重点,其它比照不同的结构和特点 (一)盐酸昂丹司琼

红霉素软膏

一、红霉素软膏 1.概述: 通用名:红霉素软膏 英文名:ERYTHROMYCIN OINTMENT 拼音名:HONGMEISU RUANGAO 药品类别:皮肤科用药 分子式:C37H67NO13 分子量:733.94 适应症:用于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及烧伤、溃疡面的感染。 性状:该品为白色或淡黄色或黄色软膏。 常见成份:主药为:红霉素,辅料为:液状石蜡、羊毛脂、凡士林。 贮藏:密闭,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包装:每支10克,铝塑管包装。 有效期:15年 2.病理毒理 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葡萄球菌属、各组链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均具抗菌活性。奈瑟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鲍特氏菌等也可对该品敏感。该品对除脆弱拟杆菌和梭杆菌属以外的各种厌氧菌亦具抗菌活性;对军团菌属、胎儿弯曲菌、某些螺旋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属和衣原体属也有抑制作用。 该品系抑菌剂,但在高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也具杀菌作用。该品可透过细菌细胞膜,在接近供位(“P” 位)处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成可逆性结合,阻断了转移核糖核酸(t-RNA)结合至“P”位上,同时也阻断了多肽链自受位(“A”位)至“P”位的位移,因而细菌蛋白质合成受抑制。红霉素仅对分裂活跃的细菌有效。 药代动力学:该品局部用药后很少吸收入血。 3.药物相互作用 与氯霉素及林可霉素有拮抗作用,因此应避免合用。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品前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4.用法用量 局部外用。取该品适量,涂于患处,每日2次。 5.临床应用 (1)用红霉素软膏治疗小儿皮肤糜烂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见到哺乳期小儿由于天热出汗、尿液浸湿以及体胖等原因,其领下、腋窝、腹股沟、阴囊下的皮肤常呈轻度、中度或重度糜烂。涂抹患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①临床资料 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皮皱糜烂患儿30例,轻者局部红肿,有少许渗液9例,中度红肿明显,有脓液,皮肤点状破溃18例,重者红肿,糜烂面广,脓液较多伴发热3例。溃例,重者红肿,糜烂面广,脓液较多伴发热例。 ②治疗与结果 治疗方法在患儿入睡前将患处用温水洗净凉干,用红霉素软膏一支,以消毒针头扎孔,将红霉素软膏挤于消毒棉签上,轻轻涂于患处,每日一次。结果9例轻度糜烂者经治疗次痊愈,18例中度糜烂者治疗3次痊愈,3

罗红霉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罗红霉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罗红霉素的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罗红霉素;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0 前言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商品名:Rulide)又名罗力得,是新一代14元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是红霉素C9位结构改造衍生物,抗菌谱广,对常见的革兰阳性菌、部分革兰阴性菌、部分厌氧菌等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其体内抗菌活性比红霉素强1~4倍,具有血和组织中浓度高、半衰期长、蛋白结合率高、胃肠反应轻等特点。因此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呼吸道、儿科、泌尿道、皮肤和五官等感染,疗效显著。但其在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为主,偶见皮疹、皮肤瘙痒、头昏、头痛、肝功能异常、外周血细胞下降等。罗红霉素制剂在临床已使用多年,现将其主要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 药理作用 罗红霉素为半合成的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与抗菌作用基本上与红霉素相仿,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红霉素略差,对嗜肺军团菌的作用较红霉素强。对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溶脲脲原体的抗微生物作用与红霉素相仿或略强。 罗红霉素对P450酶系亲和力较低,故一般不会竞争P450酶系与卡马西平、抗酸剂、雷尼替丁等发生交叉作用。罗红霉素与茶碱类制剂配伍用,不影响茶碱的血药浓度。罗红霉素不能与麦角胺及其衍生物配伍用。罗红霉素口服吸收好、峰值浓度高、组织穿透力强、体内分布广、半衰期长,而副作用较轻微、易于耐受的口服抗菌药。 2 临床应用 2.1 治疗呼吸道感染 盛瑞媛等[1]报道,用罗红霉素(150mg,每天2次)治疗呼吸道感染患者(急性咽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支急性发作、支扩合并感染、哮喘合并感染、肺炎及菌血症)30例。结果痊愈13例,显效14例,好转2例,无效1例,有效率90%。 谷央丽[2]报道,近年来肺炎支原体及军团菌等特殊致病原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也不断增多。衣原体、支原体及军团菌居于细胞内,只有少数抗生素有效,大环内酯类为首选药物。

红霉素软膏的十种临床应用三项注意 此博文包含图片

红霉素软膏的十种临床应用,三项注意!此博文包含图片 红霉素软膏的十种临床应用,三项注意! 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楚雄审核:中山大学孙 逸仙纪念医院伍俊妍 红霉素软膏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安全性高,是家庭的常备药。红霉素软膏系由红霉素和软膏基质加工制成的外用制剂,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葡萄球菌属、各组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衣原体、支原体均具抗菌活性,在临床上常用于各种皮肤及皮下组织局部感染的治疗。红霉素的软膏基质包括液状石蜡、羊毛脂、凡士林等,具有保湿作用,可加速伤口的修复速度,同时阻挡来自空气中的细菌和皮肤接触,从而降低感染的可能性。红霉素的抗感染作用,加上软膏基质的保湿滋润,使红霉素软膏在临床应用广泛,以下由逸仙药师进行介绍:1、鼻部感染:红霉素软膏具有抗菌作用, 因此可用于感染引起的急性鼻炎、鼻前庭炎、鼻窦炎;红霉素软膏还可以缓解鼻炎导致鼻粘膜干燥,用于预防鼻粘膜干燥引起的鼻出血。2、肛周脓肿:肛周脓肿局部伤口愈合不良,可以局部清洁卫生后应用红霉素膏等消炎,可减轻不适症状。3、包皮龟头炎:包皮龟头炎是指包皮内板与阴茎头 的炎症。在包皮过长或包茎时,包皮腔内分泌的一种类脂物质可积聚成包皮垢刺激包皮和阴茎头引起包皮龟头炎。在使

用红霉素软膏之前要把龟头洗干净,在治疗的期间应注意局部卫生。4、痤疮:红霉素对痤疮丙酸杆菌有抗菌作用,因 此外用对治疗感染性痤疮有作用,但长期应用易产生耐药性。 5、甲沟炎:是指(趾)甲周围软组织的化脓感染,是细菌通过甲旁皮肤的微创破损袭至皮下并生长繁殖引起。甲沟炎是细菌感染化脓性炎症,可以使用红霉素软膏外用治疗。 6、其 他皮肤感染性疾病:红霉素软膏可用于治疗和预防皮肤感染如皮肤脓肿、疖等,皮脂腺囊肿、荨麻疹合并感染等,用法一般是1日2-3次,薄涂于患处。7、轻微创伤或烫伤:如 身体轻微创伤、烧伤或烫伤,使用红霉素软膏可治疗或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一般用法是将患处清洗或消毒,之后将适量药膏涂于患处。8、口角炎:口角炎俗称烂嘴角,常 有细菌感染,可以涂抹少量红霉素软膏,同时服用维生素B2,可明显缩短病程。9、蚊虫叮咬:蚊虫叮咬的情况较严重时,应当及时清洗并消毒患处,取适量红霉素软膏涂抹,起到一定预防感染作用。10、倒刺:手倒刺是皮肤太干燥所致,使用红霉素软膏可起到保湿滋润作用。红霉素软膏价格便宜,见效快、在临床应用广泛,但应用需注意以下几点:1、如 眼部感染应选择红霉素眼膏,不得使用红霉素软膏,红霉素眼膏可以用于结膜炎、霰粒肿、沙眼、眼睑缘炎等眼部感染疾病。2、真菌感染无效:红霉素软膏对真菌感染引起的疾 病如头癣、甲癣、股癣和手足癣等不起作用,如合并细菌感

中药促胃动力方法很独特(精)

中药促胃动力方法很独特 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宜降、脾气宜升,脾胃的升降功能主宰了胃肠动力的平衡。但脾胃活动还要依赖肝气的疏泄、胆的通降、肾的温煦、肠腑的传导,才能维持胃肠动力的正常活动。西药的胃复安、吗丁啉、普瑞博思是促胃肠动力药,其实很多中药与方剂通过调节胃肠运动,也能使胃肠功能恢复而治愈疾病。临床实践表明,大部分理气药都具有促胃肠动力作用,具体表现在分经归类对某些脏腑有特殊的功能。如入肝胆经的中药有香附、青皮、橘皮、橘核、郁金等;入脾经的有苏梗、木香、柿蒂等;入大肠小肠经的有枳实、枳壳、大腹皮、厚朴等。这些理气药通过疏肝、利胆、和胃,皆能促进胃肠动力。也有一部分中药是针对某些疾病性质起到促胃肠动力作用。如温中散寒的高良姜、广木香;清热的黄连、炒山栀、蒲公英、川楝子;芳香化湿的藿香、佩兰、白豆蔻;养阴生津的石斛、麦冬等。祖国医学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气宜降、脾气宜升,脾胃的升降功能主宰了胃肠动力的平衡。但脾胃活动还要依赖肝气的疏泄、胆的通降、肾的温煦、肠腑的传导,才能维持胃肠动力的正常活动。临床所见有肝木横逆脾土,出现腹痛、腹泻,治宜抑肝扶脾;肝气犯胃,见两胁胀痛、嗳气频作,治当疏肝理气和胃;脾胃阳虚,火不暖土,五更泄泻,见腹冷肠鸣,应治以温补脾肾。以上治法也都能达到改善胃肠动力的作用。当人体遭受外部侵袭,也能引起胃肠动力方面的疾病。这时,只要采取祛除外邪的治疗方法,就能恢复胃肠功能。如寒邪阻遏胃阳,胃失和降而引起纳呆、腹冷,可用温中散寒法使寒邪去而胃气和;热邪壅滞胃肠,见嘈杂善饥、口臭便难,用清热降气通腑法可使热邪去而胃气恢复正常;寒湿困脾或湿热蕴阻均可导致脾失健运,脘腹痞满,纳呆便溏,可用苦温燥湿法,或理气健脾法,或辛开苦降法,使寒湿、湿热之邪得以祛除而脾胃健运得和;若胃、胆、肠等腑出现有形或无形结滞,影响胃肠气机通畅,用通下法,使“腑以通为用”,结滞除而胃、胆、肠功能得以恢复。 总之,中药的促胃肠动力作用,并不表现在一药一方之中,而是根据临证的病因病机,确立治则,再遣方用药,既能清除病邪,调整脏腑阴阳气机,又能调节胃肠动力功能,才能使病人顺利康复。

红霉素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

红霉素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 发表时间:2017-10-30T16:12:50.99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7月上第13期作者:孙志和张继锋[导读] 据报道竹桃霉素三乙酸酯可使茶碱消除率减少55%。 博兴县曹王中心卫生院山东/滨州 256500 红霉素是一种胃动素激动剂,与其他药物如:氨茶碱,卡马西平和地高辛等合用时,使这些药物代谢和消除率发生改变,血药浓度或高或低,从而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为避免之故建议与上述诸药物合用时,应适当调整剂量。 摘要:红霉素是临床上常用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结合病例,与氨茶碱,卡马西平、地高辛、华法令、口服避孕药、环孢素合用时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为避免之,应适当调整剂量。 关键词:红霉素不良反应相互作用 一、红霉素与氨茶碱 据报道竹桃霉素三乙酸酯可使茶碱消除率减少55%。红霉素也有此现象,两药合用时间在1周以上,茶碱消除率既可降低,如果两者长期合用就会引起氨茶碱中毒。其机制茶碱主要由肝代谢消除,红霉素为药物代谢酶抑制剂,可增加细胞色素P448失活的数量,抑制茶碱的代谢,增加茶碱的血浆浓度,导致茶碱毒性增加甚至引起中毒。 二、红霉素与卡马西平 据报道大环内脂抗生素竹桃霉素三乙酸酯导致17例癫痫患者卡马西平中毒和2 例因合用红霉素引起卡马西平中毒,两药合用后出现卡马西平中毒症状,如:共济失调、头晕、精神混乱,复视,平衡失调,恶心、呕吐和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症。其机制卡马西平由肝代谢消除,具有严格的浓度依赖性毒性反应红霉素能竞争抑制肝细胞色素P450作用,影响肝脏微粒体酶系统的功能,从而影响卡马西平的消除造成蓄积中毒。 三、红霉素与华法令 红霉素与华法令之间有威胁生命的相互作用。报道指出:一患者死于肺部出血,其原因是红霉素与华法令两者之间异常的相互作用所致。该病人接受抗生素时,已采用华法令作为巩固治疗大约2年。另外3例使用华法令已改善凝血酶原低下的病人,接着使用了红霉素,二者发生相互作用,断定很可能涉及到红霉素抑制华法令的代谢作用,英国药局方也收藏了红霉素能增加华法令的作用。 四、红霉素与口服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合用红霉素而致避孕失败或致妊娠或突破性出血,其机制是因为避孕药为肠肝循环类药物,经肠道吸收后可在肝内代谢为共物。再分泌达肠道经细菌水解酶作用而释放出甾体激素。当肠道菌受红霉素药物抑制后,口服避孕药的吸收和利用受到障碍,血浓度下降,故影响其避孕效果另一种原因则因为红霉素是肝药酶诱导剂,口服避孕药由肝代谢消除,由于增加口服避孕药消除速率导致避孕失败。 五、红霉素与地高辛 在3名健康自愿者进行的两药合并应用试验中,证明自愿者体内大约40%的地高辛在肠道内被灭活,应用抗生素后,失活代谢产物下降,血清地高辛浓度升高,在2例心衰病人合并感染应用地高辛的同时合用红霉素(1-2g/d)5天后血清中地高辛治疗浓度增加43-75%。1例病人在合并应用地高辛(0.25mg/d)和红霉素(500mg/次,1天3次),4天后出现恶心呕吐并有心动过缓,从而提示两药并用可引起地高辛中毒。其机理(1)红霉素可改变肠道菌丛的种类和数量,从而抑制地高辛的还原代谢。(2)约10%患者的30%-40%地高辛作为代谢产物在尿中排泄,合并应用红霉素后上述代谢产物明显下降,而血清地高辛浓度上升2倍。 六、红霉素与环孢素 有报道红霉素合用环孢素2-5天后,环孢素全血浓度(Cs)升高。在同一病人两次观察到环孢素的Cs和血清肌酐升高均与合用红霉素有关。4例同时接受红霉素和环孢素治疗的病人具有非常高的环孢素血浓度和肾毒性。在给患有I型糖尿病的儿童用红霉素和环孢素治疗时发现相似的结果。在5例接受红霉素和环孢素治疗的肾移植病人的研究中,用RIA和HPLC法则定。环孢素及其17-代谢物(Met-17/Cs)的Cs都明显增加,代谢指数Cs(RIA/Cs(HPLC)和Cs+Met-17/Cs保持不变,提示相互作用机理是抑制胆汁排泄,而不是抑制P-450。在研究1例肾和胰腺移植病人的环孢素药动学时,发现同服期间环孢素的AUC和Cmax增加2倍,Tmax减少,认为这与增加环孢素吸收速率和程度有关,环孢素的消除未见明显改变。但也有报道指出,两药合用后在72h内环孢素血浓度较原水平上升5倍。此浓度增高原因系红霉素为药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肝微粒体酶活性,减弱环孢素的代谢,使环孢素血药浓度升高产生诸如肾毒性、肝毒性等不良反应。 最近研究指出:红霉素是一种胃动素(MO—TILIN)激动剂,在人体和动物证明红霉素能诱导三相最大运动收缩活性并能与胃动素受体结合。但红霉素的胃肠道副作用与血浆胃动素无关。此外与红霉素相似的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罗希红霉素与茶碱、卡马西平等合用时,不需调整剂量,并可与华法令、雷尼替丁和抗酸药一起使用,红霉素的不良药物相互作用提示,当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应考虑调整相应药物剂量。 参考文献 【1】杨宝峰等;主编药理学第6版【2】葛均波徐永健;主编内科学第8版【3】王开贞等;主编临床用药;第3版

红霉素在临床应用中问题分析

红霉素在临床应用中问题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军团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可作为首选药,用于治疗中耳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等,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其不良反应在临床上也时有发生,现将临床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加以分析。 【关键词】红霉素不良反应注意问题 红霉素属于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它的抗菌谱与青霉素近似,对革兰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各组链球菌、白喉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除脆弱拟杆菌和梭杆菌以外的各种厌氧菌亦具有相当的抑制作用,对军团菌属、胎儿弯曲菌、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属、衣原体属、溶脲脲原体、梅毒密螺旋体等也有抑制作用。奈瑟菌属、百日咳杆菌、流感杆菌等也对本品敏感。预防风湿热活动,治疗炭疸、气性坏疸、放射菌病和梅素等。可作为青霉素G的代用品。 1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1~2g/d,分3~4次服;小儿30~50mg/(kg·d),分3~4次服。治疗军团菌病,2~4g/d,分4次服。静滴1~2g/d,分3~4次滴;小儿30~50mg/(kg·d),分3~4次滴注。临床上常用作

青霉素过敏的替代药物。对军团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可作为首选药。眼膏剂用于沙眼、结膜炎及角膜炎。软膏剂用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2红霉素的不良反映 口服后会发生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泻、口舌疼痛、食欲缺乏,偶见肠道菌丛改变、伪膜性肠炎等,其发生率与剂量大小有关。过敏反映发生率较低,均为0.5%.有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种,临床表现为药物热,荨麻疹,外用可引起接触性皮炎,过敏性肺炎。过敏性休克。本品对肝脏有一定毒性。长期用药或剂量过大,可损害肝脏,出现胆汁淤积和肝功能异常,停药后经保肝治疗可逐渐恢复。本品任何剂型的大剂量,均可引起耳毒性反应,可损害双侧听力,常见于剂量4g,/d或老年人、女性及肝肾功能不良者,多发生于用药后2d至3周,及时停药大多可恢复。偶可引起心律失常、口腔或阴道念珠菌感染。乳糖酸红霉素静脉给药可引起局部疼痛和血栓性静脉炎。 3红霉素静脉滴注应注意的问题 在应用红霉素静脉滴注时,它具有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胃液分泌增加,导致胃部不适。如按常规的速度治疗,药物在短时间进入体内,也会加重红霉素对胃肠的不良反应。红霉素在葡萄糖注射液中不稳定,抗菌活性减弱,乳糖酸红霉素加入5%葡萄注射液,(PH3.2~3.8),混合后注射液PH4.2~4.8,室温2小时后降效42~6%。红霉素静注液稳定性受溶液PH值影响极大,PH值低于4时,红霉素在静滴过程中迅速分解,温度升高,分解加速。临床上应采用PH4.2以上的葡萄糖注射液,且临用时配液并可加维生素C或氢化考地松注射液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

第五节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第一代——红霉素; 第二代——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 第三代——泰利霉素。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机制——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结合,竞争性阻断了肽链延伸过程中的肽基转移作用与(或)移位 作用——终止了蛋白质合成。 低浓度时为抑菌剂,高浓度时杀菌。 抗菌谱:G+球菌、G-球菌、部分G-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等)、非典型致病原(嗜肺军团 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和厌氧消化球菌。 对产β-内酰胺酶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一定抗菌活性。 第二代——增强G-杆菌以及厌氧菌、空肠弯曲菌、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分枝杆菌及弓形虫等的作用。还具有胃动素作用、免疫修饰作用、抗炎作用等。 第三代——泰利霉素——对一、二代大环内酯耐药菌尤其是肺炎链球菌具有较强作用。 第一代——红霉素——易被胃酸破坏,口服吸收少,故一般服用其肠衣片或酯化物。 第二、三代——对酸稳定性较高,口服吸收好。 (二)典型不良反应 1.最主要——胃肠反应——呕吐、腹胀、腹痛、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严重时患者难以耐受; 2.肝毒性——红霉素、依托红霉素。 3.心脏毒性——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甚至晕厥或猝死。 4.耳毒性——老年人、肾功能不全者或用药剂量过大时易发生以耳蜗神经损害的耳聋、耳鸣,前庭功 能亦可受损。 【原创口诀TANG】 红霉素类伤胃肠,心肝儿中毒耳受伤。 (三)禁忌证 1.对本类药过敏者。 2.部分心脏病(心律失常、心动过缓、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患者。 (四)药物相互作用 1.与氯霉素或林可霉素合用,因竞争药物的结合位点,产生拮抗作用。 【原创口诀】30而立四环素,红绿林中50载! 2.红霉素、红霉素酯化物、克拉霉素可抑制肝药酶,与卡马西平、丙戊酸、芬太尼等合用,可增加上 述药的血浆浓度。 3.阿奇霉素可能增强抗凝血药的作用,合并使用时,应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

促胃肠动力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分析

促胃肠动力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分析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中医二院陶可胜 由于功能性胃肠病在消化道疾病谱中呈明显增多,胃肠动力障碍是这类疾病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因而,促胃肠动力药成为主要的治疗措施。此类药物品种多,临床应用广泛,药物的正确 选择十分重要。 甲氧氯普胺应用及分析 特性及适应证甲氧氯普胺又名胃复安、灭吐灵、灭吐宁,属中枢性兼外周性多巴胺D2受体阻滞剂,阻断催吐化学感受区的D2受体,具有强大的中枢性镇吐作用;阻断胃肠多巴胺受体,加强胃及上部肠段的运动,促进小肠蠕动和排空,松弛幽门窦和十二指肠冠,从而提高食物通过率,发挥胃肠促动作用;能刺激催乳素的分泌,故有一定的催乳作用。具有镇吐效果好、价廉等优点,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部胀满、嗳气等消化功能障碍的对症治疗,也可用于海空作业引起的呕吐及晕车(船)。因其易透过血脑屏障,不良反应较多,在剂量偏大或应用期较长时,特别在小儿与老人易出现锥体外系症状,以及较普遍出现的倦怠、思睡等不良反应,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用法与用量口服:5~10 mg/次,10~30 mg/日,饭前服;小儿每日剂量:<3个月6mg,3~6个月8mg,6个月~2岁10 mg,2~5岁13 mg,5~10岁15 mg,分3次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10~20 mg/次。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大剂量注射或长期口服,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肌震颤、头向后倾、斜颈、共济失调、发音困难等)。可引起高泌乳素血症,引起男子乳房发育、溢乳等。可有倦怠、嗜睡、头晕等镇静作用。禁用于嗜铬细胞瘤、癫痫、进行放射治疗或化疗的乳癌患者,也禁用于胃肠道活动增强可导致危险的病例,如机械性肠梗阻、胃肠出血等。孕妇慎用。吩噻嗪类药物能增强本品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不宜合用。抗胆碱药能减弱本品增强胃肠运动功能的效应,两药合用时应予注意。可降低西咪替丁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两药若必须合用,服药时间应至少间隔1小时。能增加对乙酰氨基酚、氨苄青霉素、左旋多巴、四环素等的吸收率,地高辛的吸收因合用本品而减少。注射给药后,有时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多潘立酮应用及分析 特性及适应证多潘立酮又名吗丁啉,属外周性多巴胺受体阻滞剂,能阻断多巴胺对胃肠肌层神经丛突触后胆碱能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加强胃肠蠕动,促进胃的排空与协调胃肠运动,发挥胃肠促动药的作用,可增加食管下部括约肌张力,防止胃食管反流,增强胃蠕动,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抑制恶心、呕吐,并能有效地防止胆汁反流,不影响胃液分泌。不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无锥体外系等神经、精神不良反应。用于缓解由胃排空延缓、胃肠道反流、食管炎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部胀闷感、腹胀、上腹疼痛、嗳气、肠胃胀气、口中带有或不带有反流胃内容物的胃烧灼感。治疗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恶心、呕吐。特别适用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左旋多巴、溴隐亭等)治疗帕金森症所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用法与用量成人:3~4次/日,10 mg/次,必要时剂量可加倍或遵医嘱。3~4次/日,每次每千克体重0.3 mg,本品应在饭前15~30分钟服用。 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偶见瞬时性、轻度腹部痉挛、口干、皮疹、头痛、腹泻、神经过敏、倦怠、嗜睡、头晕等。有时泌乳、男子乳房女性化等,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锥体外系症状较为罕见,停药后即可自行完全恢复。抗酸剂或抑制分泌荮物与本品合用时,不能在饭

胃动力药及助消化药主要产品市场概况(精)

胃动力药及助消化药主要产品市场概况市场扫描/细市点评/消化系统用药2007-01-15 一概况 消化系统疾病是一种较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包括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 道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常用胃药中的化学药种类,包括抗胃溃疡药、胃动 力药、助消化药。本文主要介绍胃动力药及助消化药的市场现状。 功能性消化不良,又被人称为胃动力不足,或胃动力障碍。常见症状为:上 腹胀满、易饱、饭后腹胀、恶心、呕吐、暧气等。主要原因:胃肌收缩频率缓慢, 消化酶和胃酸分泌减少,从而形成食物和气体滞留胃中,使胃排空速度减慢。临 床上治疗胃动力不足的药主要有胃复安、吗丁啉、西沙比利等。助消化药是指一 类能促进胃肠道消化过程的药物,大多数助消化药本身就是消化酶的主要成分, 用于消化道分泌不足时,可以发挥替代疗法的作用,另外,有些药物能促进消化 液的分泌,临床主要药物有卡尼汀、胰酶、多酶等。 二胃动力药物市场分析 胃动力药,就是通过增加胃肠运动,促进胃排空的药物,能改善胃胀、呕吐、恶心等到症状,代表药物有多潘立酮、莫沙比利、西沙比利等。 1 胃动力药市场总体状况 从全国16大城市300余家样本医院购药情况来看,胃动力药市场逐年增长, 2005年较2004年增长了近10%。其中主要为多潘立酮、莫沙比利,占据整个胃动力药市场的92.5%。 2 胃动力药主要产品用药状况 (1)多潘立酮 多潘立酮被誉为第二代胃动力药,作用于拮抗多巴胺受体,使胃肠道上部的 蠕动和张力恢复正常,促进胃部向下方排空,增大胃窦和十二指肠运动,加快胃 排空的速度,并协调幽门的收缩。能以适当的速度和方向推送胃肠内容物(食物) 向下走,增强食道下部括约肌的张力,使结肠内积气被肠蠕动向下推而排出体外。 本品主要用于胃动力不足,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症状。本品在胃动力药市场中位居 第一,但总体市场分额有连续下滑趋势。 本品市场主要由西安杨森的吗丁啉所垄断,超过98%的市场分额,而其它国 内厂商仅有不超过2%的市场分额,短期内格局不会出现太大变化。 表1 2002-2005年多潘立酮在胃动力药物市场的占比情况 2002 多潘立酮57.93 2003 多潘立酮57.71 2004 多潘立酮56.23

通用名红霉素说明书

通用名:红霉素肠溶片 英文名:Erythromycin Enteric-coated Tablets 汉语拼音:Honɡmeisu ChɑnɡronɡPiɑn 本品主要成份为:红霉素。 结构式:分子式:C37H67NO13 分子量: 【性状】本品为肠溶衣片或肠溶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药理毒理】本品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葡萄球菌属(耐甲氧西林菌株除外)、各组链球菌和革兰阳性杆菌均具抗菌活性。奈瑟菌属、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鲍特氏菌等也对本品敏感。本品对除脆弱拟杆菌和梭杆菌属以外的各种厌氧菌亦具抗菌作用。对军团菌属、胎儿弯曲菌、某些螺旋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属和衣原体属也有抑制作用。 本品可透过细菌细胞膜,在接近供位(“P”位)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成可逆性结合,阻断转移核糖核酸(t-RNA)结合至“P”位上,同时也阻断多肽链自受位(“A”位)至“P”位的位移,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药代动力学】本品口服后在肠道中吸收。吸收后除脑脊液和脑组织外,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尤以肝、胆汁和脾中的浓度为高,在肾、肺等组织中的浓度可高出血药浓度数倍,在胆汁中的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10~40倍以上。在皮下组织、痰及支气管分泌物中的浓度也较高,痰中浓度与血药浓度相仿;在胸、腹水及脓液等的浓度可达有效水平。有一定量(约为血药浓度的33%)进入前列腺及精囊中,但不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脑膜有炎症时脑脊液中浓度仅为血药浓度的10%左右。可进入胎血和排入母乳中,胎儿血药浓度为母体血药浓度的5%~20%,母乳中药物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50%以上。表观分布容积(Vd)为kg。蛋白结合率为70%~90%。红霉素在肝内代谢,主要在肝中浓缩和从胆汁排出,并进行肠肝循环,约2%~5%的口服量自肾小球滤过排出,无尿患者的血消除半衰期(t1/2)可延长。粪便中也含有一定量。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后极少被清除,故透析后无需加用。 【适应症】(1)本品可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 (2)军团菌病。(3)肺炎支原体肺炎。(4)肺炎衣原体肺炎。(5)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6)沙眼衣原体结膜炎。(7)淋病奈瑟菌感染。(8)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9)空肠弯曲菌肠炎。(10)百日咳。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日1~2g,分3~4次服用。军团菌病患者,一日2~4g,分4次服用。小儿按体重一日30~50mg/kg,分3~4次服用。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有腹泻、恶心、呕吐、中上腹痛、口舌疼痛、胃纳减退等,其发生率与剂量大小有关。(2)肝毒性少见,患者可有乏力、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及肝功能异常,偶见黄疸等。(3)大剂量(≥4g/日)应用时,尤其肝、肾疾病患者或老年患者,可能引起听力减退,主要与血药浓度过高(>12mg/L)有关,停药后大多可恢复。(4)过敏反应表现为药物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发生率约%~1%。(5)其他,偶有心律失常,口腔或阴道念珠菌感染。 【禁忌】对本品及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用本品治疗时,至少需持续10日,以防止急性风湿热的发生。(2)肾功能减退患者一般无需减少用量,但严重肾功能损害者本品的剂量应适当减少。(3)肝病患者本品的剂量应适当减少。(4)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5)患者对一种红霉素制剂过敏或不能承受时,对其他红霉素制剂也可能过敏或不能承受。(6)因不同细菌对红霉素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故应做药敏测定。(7)对诊断的干扰:本品可干扰Higerty法的荧光测定,使尿儿茶酚胺的测定值出现假性增高;血清碱性磷酸酶、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测定值均可能增高。

促胃肠动力药物探析

促胃肠动力药物探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促胃肠动力药物是目前国内外治疗FD研究较多、运用较广泛的一类药,也是目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药物,主要包括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节前神经元5-羟色胺受体(5-HT)、兴奋剂及具有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双重作用的新型促胃肠动力药物。本文主要介绍其中的几类促胃肠动力药物。 【关键词】促胃肠动力药物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伊托必利 1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胃肠道有较多的多巴胺受体表达,多巴胺能够降低食管下括约肌的节律和胃内压力,影响胃窦、十二指肠运动的协调性,多巴胺这些 影响效应是通过激活多巴胺能受体起作用,但也有学者认为是通过肾上腺素受体起作用,该学者进一步通过动物活体研究认为多巴胺能通 过胃肠道外的受体来影响胃肠道动力。 此类主要的代表药物包括甲氧氯普胺(商品名:胃复安、灭吐灵)和多潘立酮(商品名:吗叮琳)。胃复安是1964年合成的、临床上最早应用的促胃肠动力药,是中枢与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多潘立酮

是20世纪90年代末第一个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少,避免了甲氧氯普胺的中枢不良反应。 这类药物可增加食管蠕动,促进胃的排空,同时作用于中枢化学感受器区而具有较强的抗呕吐作用。甲氧氯普胺还能兴奋5-羟色胺受体,有更明显的胃排空效应。 尽管有关甲氧氯普胺的临床数据资料有限,在500等篇所做的系统评价中没有一篇随机对照试验符合其纳入标准,但一些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甲氧氯普胺可能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效。然而由于甲氧氯普胺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于中枢的 Dz受体,大剂量长时间的使用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约10%~20%,使其临床使用受到一定限制。由于胃复安有注射剂,并有止吐 作用,临床上目前多作为止吐药临时使用。 多潘立酮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中常规剂量应用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7%,主要有口干、头晕、溢乳、月经不规则等。在500等篇的系统评价中仅有一篇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 试验被纳入(包括40名患者),该研究显示多潘立酮疗效优于安慰剂,但此试验的样本量偏小。 多个Meta分析结果亦显示多潘立酮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 的临床症状。在德国由粉川开展的一项有关多潘立酮对功能性消化不 良的多中心试验,共纳入7834例患者,与胃复安、抗酸剂、Hz受体阻滞剂比较,结果显示多潘立酮较其他对照组获得明显好评。 2伊托必利

红霉素与哪些药物不能同服

红霉素与哪些药物不能同服 红霉素片为常用的抗生素,它抗菌谱较广,且价格低廉,临床上主要应用于耐药金葡菌所致的多种严重感染,如中耳炎、咽喉炎、疖痈、扁桃体炎、肺炎、败血病和骨髓炎及创伤性感染,以及梅毒和风湿热等,特别是对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和非典性肺炎等,红霉素类是首选药。不过,红霉素虽好,但应用大有讲究,用药过程中有许多注意事项和禁忌。 尤其是,红霉素与有些药物是不能同服的,否则不但降低药效,而且增大毒副作用。这一点,笔者在多年来的实践工作中深有体会,简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红霉素属“抑菌剂”,忌与“杀菌剂”β-内酰胺类(如青霉素类、头孢先锋类)同服,否则红霉素会抑制细菌的活性(从“繁殖期”转成“休眠期”),从而影响杀菌剂的抗菌效果。也不宜与作用部位相近

的氯霉素或林可霉素同服,否则相互“拮抗”,降低双方的疗效,加重病情。 红霉素忌与酸性药(如维生素C、阿司匹林及巴比妥类等)及酸性食物(如果汁、酸牛奶和醋酸等)合并应用。因同服后在酸性条件下红霉素呈“解离型”,不易透过小肠壁而被吸收,导致药效下降;且在胃肠道中不稳定,易被破坏,排泄加快,从而大大降低药效。 红霉素忌与钙离子拮抗剂(地平类)、抗真菌药(康唑类)同服,因它们竞争同一种酶CYP3A,结果不但降低药效,而且加大毒副作用。 红霉素忌与平喘药氨茶碱同服,因同服后可抑制氨茶堿的正常代谢,导致氨茶碱血药浓度升高而中毒;必须合用时,应间隔2小时,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不宜与麦迪霉素类合用。二药同属大环内酯抗生素,作用部位雷同,合用并无“协同”或“相加”作用,反而易招致细菌的“耐药性”,加重病情。 忌与乳酶生(助消化药)和活性的微生态制剂(如整肠生)等同

合理选择胃动力药物

类号:BJ624 医药经济报/2000年/11月/08日/第002版/ 自诊自疗 合理选择胃动力药物 王长柏 正常的胃肠蠕动对于完成食物的机械消化、化学消化和吸收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当胃肠动力发生障碍时,就会引起胃肠运动功能失调,临床上的胃动力障碍性疾病有功能性消化不良、食管返流病、胃痉挛、假性肠梗阻和肠易激综合症等。 临床上治疗这类疾病多采用促动力药物来增强胃肠神经肌肉的张力,从而解除异常症状。目前临床常见的主要胃肠动力药有吗丁琳、胃复安、红霉素和西沙必利等。现将这几种促动力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简要介绍如下: 吗丁啉:该药主要成分是哌双咪酮,是一种较强的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是目前临床运用较多的胃促动力药,通过增加纵行平滑肌收缩频率和振幅,协调胃幽门和十二指肠的动力,改善胃排空延缓。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胃痉挛、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但对胃—食管反流病无效。 胃复安:该药是一种多巴胺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于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多巴胺受体,增加肠肌丛乙酰胆碱的释放,产生胆碱样作用,加强胃及上部肠段的运动,促进小肠蠕动和排空,松弛幽门窦和十二指肠冠,从而提高食物排空速率。 临床上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改善突发性胃痉挛的胃排空延缓,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也有一定疗效。该药还用于延髓的化学受体激发区和大脑内呕吐中枢,能产生强大的中枢性止吐作用,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常用口服剂量是10毫克,每日4次,饭前半小时服用或睡前服用。但胃复安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如锥体外系反应,主要表现为帕金森氏综合症,如焦虑、激动和运动性不安、发音困难、共济失调等;还会引起嗜睡和倦怠、头晕等。这些不良反应的存在影响了胃复安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多作为抗菌药物使用。在使用中常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副作用产生。近年来研究发现,这类副作用是因为红霉素是分布于平滑肌细胞的胃动素受体激动剂,对胃及十二指肠有强烈的促力效能,可引起强烈和高振幅的的胃窦和十二指肠的不规则收缩,从而可作胃动力药应用,但由于它的临床疗效仍需进一步加深了解,目前仅把红霉素应用于其他胃动力药无效的胃痉挛。 西沙必利:该药是一种新型的胃肠促动药,是唯一的全胃肠促动药。西沙必利作用于胆碱能中间神经元及肌间神经丛运动神经元的5—羟色胺受体,引起肌间神经丛的乙酰胆碱释放增加,促进胃肠推动力。而5—羟色胺分布于全胃肠,因此,西沙必利对整个胃肠道都有促动力作用。临床研究证明,西沙必利对绝大多数类型的胃痉挛、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均有良好疗效,是第一个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药物。还被证明是治疗假性肠梗阻唯一有效的促动力药。 目前发现的临床不良反应比胃复安、吗丁琳等都少,临床仅见稀粪和腹泻,国外尚有引起心律失常的报道,因此,西沙必利已成为当前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首选药物。

红霉素类药物的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红霉素类药物的研究概述 系别:生物工程系 专业:生物技术 姓名:韩高丽 学号:0 9 2 4 07 1 0 5 指导教师:张现青 河南城建学院 2011年5月20日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前言. (4) 1.1红霉素类药物概述 (4) 1.2.红霉素类药物的功能 (5) 1.2.1红霉素类药物的药效学 (5) 1.2.2红霉素类药物的药动学 (6) 1.3红霉素类药物的研究意义 (6) 1.4红霉素类药物的最新研究现状 (7) 第二章红霉素类药物的大规模生产 (9) 2.1红霉素生产的菌种 (9) 2.2.红霉素大规模生产的工艺流程 (9) 2.2.1种子制备 (10) 2.2.2制备培养基 (10) 2.2.3灭菌 (13) 2.2.4发酵 (13) 2.2.5预处理 (13) 2.2.6分离 (13) 2.2.7成盐 (14) 2.2.8结晶 (14)

2.2.9抽滤 (14) 2.2.10成品 (14) 2.2.11废液处理 (14) 2.2.12 红霉素母体的其它药物生产 (15) 第三章红霉素类药物的国内外生产现状 (16) 3.1国内主要生产现状 (16) 3.2国外主要生产现状 (17) 3.3红霉素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8) 3.4关于红霉素生产的建议 (18)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2)

胃肠促动力药

胃肠促动力药 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一班 马德慧:201050851 胃肠促动力药是一类通过不同环节抑制胃肠逆蠕动、恢复正常蠕动而抑制呕吐反应的药物,也称止吐药。助消化药是指能促进胃肠道消化过程的药物。消胀药是指能消除胃肠道中的气体,使腹胀得以缓解的药物,又称消泡剂。 恶心、呕吐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是胃肠逆蠕动的结果。要解除这种症状就需要使用胃肠促动力药,使胃肠道恢复正常蠕动。国家非处方药目录收录的胃肠促动力药只有一种:多潘立酮(吗丁啉)。虽其疗效肯定,副作用小,但并不是没有不良反应,偶见轻度胃部痉挛、口干、眩晕、腹泻、头痛等,少见的副作用有月经失调、乳胀、四肢颤动、头颈部不自主运动等。这些反应都是其药理作用增强的表现,不必惊慌失措,只要减量或停药即可恢复正常。值得一提的是,使用该药时要注意病因治疗。因为呕吐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在使用前应先明确病因,以免掩盖病情,延误治疗。另外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多潘立酮可增加对乙酰氨基酚(退烧药的一种)、氨苄西林、左旋多巴、四环素等药物的吸收,减少地高辛的吸收;而普鲁苯辛、阿托品、颠茄可削弱多潘立酮的作用。用药时应多加注意。 消化不良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食欲不振、嗳气、进食后腹胀、上腹部疼痛或灼烧感、排便习惯改变等,使人感到不舒服,持续消化不良还可导致营养不良。应用助消化药可改善消化功能,缓解或消除不适症状。非处方药目录收录的助消化药活性成分有干酵母、乳酶生和胰酶三种。前两者能促进消化酶的分泌,制止肠道内容物过度发酵;后者本身就是一种消化酶,可以发挥替代疗法的作用。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这种药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但在应用时应注意:①乳酶生是一种活菌制剂,在肠内分解糖类产生乳酸、醋酸,使肠内酸度升高,以抑制肠内腐败菌的生长繁殖,防止肠内蛋白质发酵,减少产气,促进消化和止泻等。但其作用都是以活菌并能在肠道内定植为前提。因此,凡能抑制、杀灭乳酸杆菌或具有吸附作用的药物均不能同时服用,如各种抗生素、鞣酸、活性炭等。②胰酶是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的混合物,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可促进蛋白质、淀粉及脂肪的消化。因其对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