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岩作用 甜点储层分布规律

成岩作用 甜点储层分布规律

成岩作用甜点储层分布规律

成岩作用是指在地质历史长时间的作用下,原本不具有储集和流动能力的岩石,在热、压、化学作用下形成了能够储集并流动石油和天然气的岩石。在研究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中,了解成岩作用的分布规律对确定储层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成岩作用产生的储层分布有以下几种规律:

1. 地层深度越浅,成岩作用越弱,储层分布越广泛。在较浅的地层,地质作用相对较弱,成岩作用的程度也相对较轻,所以储层分布相对较广泛。

2. 成岩作用的强度和储层的形成与分布与沉积环境有关。沉积环境中的沉积物质质量不同,产生的储层质量也有所不同。比如,大型河流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储层质量更好,沉积物质量也更高。

3. 不同种类岩石的成岩作用和储层分布也有所不同。比如,砂岩是一种比较容易形成储层的岩石,因为其孔隙结构比较复杂,容易被油气填充。而泥岩则不太容易形成储层,因为其孔隙度较小,且多数孔隙被黏土和有机质填充。

总的来说,成岩作用的强度、沉积环境、岩石种类等因素都会影响储层的分布规律。了解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油气勘探和开发。

- 1 -

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与油藏开发

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与油藏开发 碳酸盐岩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沉积岩,它由碎屑颗粒、生物骨骼和化学 沉淀物等生物和非生物源组成。在地质演化过程中,碳酸盐岩经历了复杂的成岩作用,而这些成岩作用对于沉积岩中的原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迁移和储存起着重要的影响。 一、压实作用:碳酸盐岩的压实作用是指在长时间的过程中,由于上覆岩层的重压作用,碳酸盐岩中原本松散的颗粒得到了逐渐压实,从而形成坚硬的岩石。这种压实作用使碳酸盐岩的孔隙度降低,导致岩石的渗透率变低。然而,这种压实作用对于油藏开发来说也是有利的,因为它形成了一种相对密实的岩石储层,可以有效地储存和保持原油和天然气。 二、溶蚀作用:碳酸盐岩中的溶蚀作用是指在水的作用下,碳酸盐岩中的矿物质逐渐被溶解的过程。水中的溶解氧和二氧化碳会形成碳酸溶液,这种溶液会进入碳酸盐岩的孔隙和裂隙中,溶解掉其中的矿物质,扩大孔隙和裂隙的体积。这种溶蚀作用使碳酸盐岩中形成了丰富的孔隙和裂隙系统,为油藏的形成和储存提供了条件。 三、热液作用:碳酸盐岩中的热液作用是指由于地壳深部的高温和高压作用,地下水中所溶解的成分再沉淀的过程。在地下岩石中,通过热液循环,地下水中的溶解物质可以重新沉淀形成新的矿物质,填充碳酸盐岩的孔隙和裂隙。这种热液作用不仅改变了碳酸盐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还对地下水和天然气的运移和储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变质作用:碳酸盐岩在地壳深部受到高温和高压作用的影响,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质作用。在这些作用下,碳酸盐岩的矿物组成和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来的矿物被热液所溶解,新的矿物被重新形成。这种变质作用对于碳酸盐

岩的孔隙和裂隙的形成和演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含油气的形成和保存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对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的认识,可以更好地理解碳酸盐岩油藏的形成和开发。在开发碳酸盐岩油藏时,需要充分考虑岩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孔隙和裂隙的分布和连接性等因素。同时,还需要综合运用地震勘探、岩心分析、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技术手段,准确判断油藏的规模和优势。 总之,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与油藏开发是一个复杂且相互关联的过程。仅仅依靠 地球物理勘探和地下钻探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结合地质、地球化学和流体力学等多学科知识,全面分析和评估碳酸盐岩油藏的潜力和可开发性。只有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手段和技术方法,才能最大程度地挖掘碳酸盐岩油藏的价值,实现油气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砂岩成岩作用【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贡献率研究总结】

砂岩成岩作用【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奉献率研 究总结】 代金友,张一伟,熊琦华,王志章,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物性奉献比率研究,石油勘探与开发,Vo1,30,No.4储集层物性是多种成岩作用控制的综合结果,于某一岩心薄片规模的储集层,这种成岩作用组合关系构成一个复杂系统。将这一系统的各种成岩作用分别定量化,并建立它们对储集层物性的控制关系,一方面可以突出各种成岩作用的强弱,进展成岩相的研 究;另一方面可以分析^p 控制储集层物性的因素及其控制程度。本文把影响储集层物性的各种成岩作用综合成4个定量化参数,标定了它们对物性的奉献比率,形成了成岩作用定量化研究的新思路。 不同微相沉积物的颗粒粒度和组成等存在差异,在一样压力下的抗压实才能不同,压实率高,储集层的孔隙损失不一定大,从此角度,仅用压实率表征储集层的物性是不全面的,还需要表示储集层承受压实的才能。 1,1视压实强度

假设沉积时储集层粒间体积均匀,后期变化为压实作用造成,根据砂体的粒度中值及成分成熟度、构造成熟度,考虑成岩作用过程,利用粒间孔隙体积的压缩程度来表示岩心薄片规模的储集层的压实状况,提出与储集层物性相联络的视压实强度(A)概念,即: 其中,细砂岩原始粒间体积一般取40%,压实后粒间体积为实际储集层铸体薄片的粒间孔隙体积、胶结物体积、杂基体积之和。 视压实强度越大,岩心薄片规模的储集层粒间体积越小,孔隙损失越多。这样既考虑了不均匀压实作用,又包含了不同微相沉积物颗粒抗压实才能的信息。 1,2视填隙率 认为压实后岩心薄片规模的岩石粒间总体积中填隙物体积所占的百分比是胶结、溶解和矿物充填、交代等成岩作用的综合效果。结合前人研究,定义视填隙率(B)作为这一综合作用的量化参数: 其中的填隙物体积等于胶结物体积加杂基体积 视填隙率不仅反映胶结作用、矿物充填作用等对孔隙空间保存的影响,以及溶解作用对原生孔隙空间的改造;还反映了在一定的粒间体积中,填隙物体积与粒间孔隙体积的分配比例关系。

中国石油大学 储层地质学

的研究方法和描述技术以及储层评价和预测的综合性地质科学。 2有效孔隙度:岩石中能够储集和渗滤流体的连通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之比。 3有效渗透率:是指在多相流体从在时,岩石对其中每相流体的渗透率。 4储层孔隙结构: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吼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以及其连通关系。 5储层非均质性:油气储层在沉积、成岩以及后期构造作用的综合影响下,储层的空间分布及内部各种属性的不均匀变化。 6层内非均质性:指一个单砂层规模内垂向上的储层性质变化。 7平面非均质性:指一个储层砂体的几何形态、规模、连续性,以及砂体内孔隙度、渗透率的平面变化所引起的非均质性。 8层间非均质性:指一套砂泥岩间互的含油层系中的层间差异。 9储层概念模型:是指把所描述油藏的各种地质特征,特别是储层,典型化、概念化,抽象成具有代表性的地质模型。 10静态模型也称实体模型,是把一个具体研究对象(一个油田、一个开发区块或一套层系)的储层,依据资料控制点实测的数据将其储层表征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和分布如实的描述出来而建立的地质模型. 11预测模型:不仅忠实于资料控制点的实测数据,而且追求控制点间的内插与外推值具有相当的精度,并遵循地质和统计规律,即对无资料点有一定得预测能力。 12储层敏感性:储层对与各种类型地层损害的敏感性程度。 13速敏性:是指因流体流动速度变化引起地层微粒运移堵塞喉道,导致渗流率下降的现象。14水敏性:粘土矿物遇水发生膨胀现象。 15酸敏性:酸液进入储层后与储层中的酸敏性矿物或原油作用,或产生凝胶、沉淀或释放颗粒导致渗流率下降的现象。 16原生孔隙:是指在岩石沉积或成岩过程中形成的孔隙。 17次生孔隙:在岩石形成以后,由溶解、交代、重结晶、白云石化以及构造运动等作用下形成的孔、洞、缝。 18原始油层压力:在未开采以前油层所具有的压力。

储层地质

1所谓砂(砾)岩体是指在某一沉积环境下,具有一定形态、岩性和分布特征,并以砂(砾)质岩为主的沉积岩石。 由于沉积条件差异,不同成因类型下形成的砂岩体,在形态规模、颗粒大小、矿物成分、分选、磨圆度和储集物性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并且碎屑岩储集主体是砂岩体,研究不同成因类型的砂岩体有助于我们对碎屑岩储层的认识。胡泊环境的砂体类型主要有浊流砂体、三角洲砂体、三三角洲砂体、水下散沙替及滩坝。特征如下: 1、浊流:沉积作用:浊流。暗色深湖泥岩中夹正递变层理砂砾岩,常见鲍马序列与泄水构造。层状叠置,沙泥互层朵状分布。 2、三角洲:牵引流、顺流加积。砂岩夹泥岩,常具三层结构,板状交错层理,和浪成砂交错层理及复合层理为主。长河流三角洲、短河流三角洲,以反韵律为主。 3、扇三角洲:牵引流与重力流共生。砂砾岩夹泥岩三层结构,大型交错层理和浪成砂纹层理及递变层理块状堆积,扇状展布砂包泥。水退型三角洲,正反韵律均可。 4、水下扇:重力流为主。砂砾岩夹泥岩,无三层结构混杂堆积,大型板状交错层理与递变层理。湖盆陡岸,以正韵律为主。 5、滩坝:暗流选积。砂岩和粉砂岩与泥岩频繁互层。层状延展,砂夹泥层。湖盆边缘;正反韵律均有。 2成岩作用狭义上是指是松散的沉积物固结形成沉积岩石的作用,广义上是沉积物沉积之后转变为沉积岩直至变质作用之前,或因构造运动重新抬升到地表受风化前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以及这些作用所引起的沉积物或沉积岩的结构、构造和成分的变化。 基本测试技术包括: A岩石矿物分析法——常规岩石薄片研究、铸体薄片研究、荧光薄片研究、阴极发光薄片研究、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探针及能谱分析和流体包裹体分析 B实验测试方法——毛细管压力法分析、有机质成熟度分析、有机酸分析和稳定

连续型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分布特征

连续型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分布特征摘要:随着油气藏勘探的不断深入,岩性油气藏勘探从有明显圈闭型的油气藏,进入大规模连片储集体系的连续型油气藏;地层油气藏从东部盆底基岩潜山油气藏,进入中西部大型不整合面控制的大规模地层油气藏。根据圈闭是否具有明确界限和油气聚集分布状态,把油气藏分为常规圈闭型油气藏和非圈闭连续型油气藏两大类,明确了连续型油气藏内涵,阐述了其主要地质特征。大型浅水三角洲体系及其砂质碎屑流砂体是连续型油气藏形成和大面积分布的地质基础,成岩相定量评价是低—特低孔渗连续型储层评价的重要方法。在湖盆中心陆相沉积上,建立了以鄂尔多斯盆地长6组为代表的湖盆中心深水砂质碎屑流重力成因沉积模式,拓展了中国湖盆中心部位找油新领域;在储层评价上,以四川盆地须家河组为例,系统提出了成岩相内涵、分类和评价方法,运用视压实率、视胶结率和视溶蚀率等参数定量表征成岩相,为落实有利储集体分布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业化评价方法。中国连续型油气藏储量规模与潜力很大。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陆上油气勘探总体从构造油气藏向岩性地层油气藏的转变,岩性地层大油气田目前已进入发现高峰期,相继在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等发现了多个亿吨级以上的大型岩性地层油气田,展示出较大的勘探潜力。目前岩性地层油气藏已经成为中国陆上最重要的勘探领域和储量增长的主体,2003年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岩性地层油气藏探明储量占总探明储量的比例已达到60%~70%。其中连续型油气藏将是今后该勘探领域的重中之重。随着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不断深入,油气勘探实践中迫切需要针对湖盆中心大规模连片厚砂岩形成机制与分布,大面积低渗透率背景下有利储层发育主控因素与定量评价方法,大型地层油气藏成因类型与成藏机制,大范围连续型油气藏形机理、富集规律与储量规模等关键地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岩性油气藏;地层油气藏;连续型油气藏;大型浅水三角洲;砂质碎屑流;成岩相 大型浅水三角洲的沉积模式 大型浅水三角洲连片砂体是连续型油气藏形成连片大油气区的地质基础。随着松辽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等大型坳陷湖盆的深入勘探,浅水三角洲及湖盆中心砂体已成为中国陆相盆地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要目标。大型浅水三角洲形成所需的条件有:相对较浅的水体、稳定的构造背景、平缓的坡度及充足的物源。例如松辽盆地下白垩统青一段沉积期湖相面积可达8. 7×104km2,嫩江组一段湖相面积可达15×104 km2,且最大湖扩期深水区的水深仅30~60m。浅水三角洲的主要特征是:①水体相对较浅;②砂体宏观叠合连片,大面积分布;③水下分流河道很发育,延伸较远;④河口坝被后续河流冲刷而不易保存。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长8段是较为典型的浅水三角洲。在盆地周边露头剖面上可发现长8段三角洲平原河道砂体规模较大,连片发育(图2)。大规模连续分布的长8段砂体为油气富集的基础,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勘探的有利目标区。湖盆的敞流性是湖盆中心浅水三角洲砂体发育的重要条件,敞流通道对湖盆中心砂体分布及方向有重要控制作用,湖盆中心各类浅水砂体的走向垂直于敞流通道,向溢出口收敛。大型浅水三角洲体系3级层序界面上覆叠置连片砂体为盆地流体运移的重要通道,有利于连续型油气藏的连片形成,勘探潜力较大。大型浅水三角洲体系发育前三角洲泥岩、湖沼相煤系及下三角洲平原煤系等3套烃源岩系;低渗透(致密)砂层对优质溶蚀储层的上倾封堵,三角洲分流河道间湾泥岩对三角洲分流河道优质溶蚀储层的侧向封堵,三角洲砂体差异压实所形成的低隆构造背景等形成良好的聚集条件。连续型油气藏多发育于湖盆中心及外围斜坡部位,目前,大量浅水三角洲岩性油气藏勘探正由三角洲前缘带向湖盆中心及三角洲平原带扩展,呈现连片趋势,形成连续型油气藏大油气区。 砂质碎屑流成因机理与模式 Roger M.Slatt等人在大量露头观察基础上建立的砂质碎屑流理论,是对现行经典浊流理论的

储层的成岩作用

3 储层的成岩作用(图版245~313) 鄂尔多斯地区上古生界储层经历了强烈的致密化成岩作用的改造,其结构、构造和成分均已发生较大变化。沉积之后,成岩作用及差异成为储层物性及其分布规律的主要控制因素。 3.1 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图版245~313) 经历了深埋藏、漫长演化的本区成岩作用十分复杂,就其成岩类型而言,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表2): 3.1.1 压实压溶作用:含大量千枚岩、泥板岩等柔性物质的该区储层,压力下形变、充填孔隙,形成以微孔为特征的致密储层。在以石英砂岩、纯石英砂岩为主的区块中,压实作用仍然强烈,主要表现为颗粒转动使之最稳定化排列、刚性颗粒断裂破碎、压溶嵌合状及缝合线状接触,粒间孔隙极度缩小,极大的降低了储层物性。经计算石英砂岩压实损失的孔隙度为11.91%,岩屑砂岩损失的孔隙度高达2 4.74%。 3.1.2 粘土的胶结充填作用:粘土矿物种类较多,如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I/S间层粘土等,即有从孔隙水中直接析出的,又有岩屑、杂基等蚀变而成的,其种类、含量因岩性、层位不同而异。 3.1.2.1 高岭石胶结物:含量6.9%~10.0%,最高可达15%以上。产状有两种,即蚀变型和孔隙沉淀型。孔隙沉淀型高岭石主要形成于残余原生粒间孔较发育的、粘土杂基较少的石英砂岩中,晶体粗大,可达10~20μm,晶形较好,虽然占据着大量的粒间孔,但由于其晶体的松散堆积,晶间孔隙发育,孔径可达10μm,面孔率可达3~6%,是本区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之一。蚀变型主要由富含长石的岩屑或杂基蚀变而成,晶体细小,见有少量晶间孔,孔径仅2~3μm,面孔率不足1%。 3.1.2.2 伊利石的胶结充填作用:本区自生伊利石含量较少,一般不超过3%,成桥状充填分割孔隙,极大的降低了储层的渗透性。 3.1.2.3 绿泥石胶结:相对含量普遍在6%~8%以下,有两种产状,一种为薄膜状绿泥石,起到了保护孔隙的作用;一种为孔隙充填型,属火山物质蚀变而来,结晶比较粗大。 3.1.2.4 I/S间层粘土:含量较低,间层比小于10%,绝对含量0.5%~1.5%,

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东河塘组储集层特征与成岩作用

塔里木盆地巴麦地区东河塘组储集层特征与成岩作用 张永东;邵志兵;乔桂林;韩彧 【摘要】According to the analyses of rock slice, cast slice, SEM and well logging data, the sedimentary, petr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diagenesis of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sandstone segments of the Donghetang Formation in the Bachu-Maigaiti area were studied. Deposited in littoral environment, the Donghetang Formation was featured by higher compositional maturity and textural maturity, and both of the 2 maturities were higher in the upper sandstone segment than in the lower one. Dissolution pores served as the main reservoir space, and their distribution was determined by grain size and intergranular material. For example, the dissolution pores were well developed in the sandstone segment with bigger grain size and calcareous cementation. The most important diagenesis effects included compaction, cementation, cement dissolution, quartz alkali dissolution, metasomasis, recrystallization and structure cataclasis. According to the division standard of diagenetic phase, the Donghetang Formation was in the B stage of middle phase.%通过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以及测井等分析手段,对巴麦地区东河塘组上砂岩段和下砂岩段的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东河塘组沉积环境为滨岸相,具有较高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且上砂岩段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都要高于下砂岩段。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溶蚀孔隙,其分布主要受粒度和粒间胶结物的影响,粒度较粗和钙质胶结的砂岩段溶蚀孔隙发育。主要的成岩作用为压实、

永进地区西山窑组成岩作用及储层影响因素

永进地区西山窑组成岩作用及储层影响因素 朱美衡;李茂榕;朱凤云;李艳丽 【期刊名称】《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1(033)001 【摘要】通过砂岩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认为永进地区西山窑组砂岩储层主要经历过压实、胶结和溶蚀等成岩作用.由于岩石类型主安为岩屑砂岩,舍较多的塑性岩屑,因此强烈的压实作用极大地降低了储层的孔隙度,是储层物性的主要破坏因素.溶蚀作用对储集层性质有一定的改善,产生的次生孔隙可达7%.分析表明,沉积相一方面控制了储层的分布;同时控制了压实以及溶蚀作用.另外,生烃导致的异常高压及早期油气充注对成岩作用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空间. 【总页数】6页(P31-36) 【作者】朱美衡;李茂榕;朱凤云;李艳丽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江汉油田物探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00;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西部新区研究中心,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西部新区研究中心,山东东营,257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2 【相关文献】

1.永进地区西山窑组储层微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 [J], 黄超;崔子岳 2.巴喀地区西山窑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J], 刘登明;龙群芬;王时林;秦章晋 3.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西山窑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J], 修金磊;王晓;刘胜涛;缪颢;丁洁荧 4.准噶尔盆地永进西山窑组砂岩储层特征研究 [J], 李杰 5.准噶尔盆地永进地区侏罗系西山窑组顶部沉积相研究 [J], 刘明;田亚铭;杨明林;王小明;黄宏业;李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珠一坳陷陆丰地区文昌组成岩作用特征及孔隙发育成因

珠一坳陷陆丰地区文昌组成岩作用特征及孔隙发育成因 吕正祥;文艺;赵福;曹勤明;张琴 【摘要】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古近系石油资源丰富,其中的陆丰地区属于富烃凹陷.古近系石油主要蕴藏在文昌组砂岩的多种类型孔隙中,成岩作用特征决定了砂岩中 发育的主要孔隙类型.以储层薄片显微定量分析为基础,结合扫描电镜、阴极发光、 电子探针等分析,明确了古近系文昌组砂岩的成岩作用特征,获得了储层的各类孔隙 组成及其含量分布,并进一步探索了储层主要孔隙的发育成因.文昌组砂岩主要发育 颗粒溶蚀孔,其次是残余原生孔和胶结物溶孔.颗粒溶孔主要是由泥岩演化释放出的 有机酸对长石溶蚀而成,其次是大气淡水造成的溶蚀;胶结物溶孔主要是由早期断裂、裂缝沟通大气淡水引起的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而形成;残余原生孔的发育除与砂岩 成分、结构成熟度相关度较高之外,还与地层抬升、早期压实破坏和早期油气充注 形成的异常压力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邻近生烃凹陷的古斜坡、古隆起及其早期 断裂发育的高能相沉积砂岩是陆丰地区文昌组砂岩孔隙发育的关键.研究结果对文 昌组深埋藏砂岩的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名称】《特种油气藏》 【年(卷),期】2019(026)003 【总页数】6页(P18-23) 【关键词】孔隙发育成因;成岩作用;孔隙类型;文昌组;陆丰地区;珠一坳陷 【作者】吕正祥;文艺;赵福;曹勤明;张琴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 610059;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 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 610059;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 51806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1 0 引言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属于富烃凹陷,远景石油储量丰富[1]。近50 a以来,随着对古近系油气勘探的重视,先后发现LF14、LF13、LF8等油田和含油构造,显示了陆丰凹陷古近系文昌组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2-3]。研究区文昌组的储层类型主要为孔隙型储层,对于孔隙组成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指导该地区文昌组的储层预测。目前,对孔隙成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致密储层次生孔隙的成因机理,前人认识到文昌组砂岩的孔隙发育由沉积坏境、埋藏背景、构造活动、成岩作用及流体性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4-9]。不同类型孔隙的成因机理不同,对优质储层的预测方向也大相径庭,因此,研究储层的孔隙组成特征,分析不同孔隙的成因类型及其控制因素,对预测未知区域的储层有着重要的意义[10-11]。对陆丰凹陷文昌组孔隙主要类型及其发育成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指导陆丰凹陷古近系文昌组的储层预测。 1 区域地质概况 珠江口盆地是中国南海最大的产油气区之一,面积约为17.5×104km2,是在古生代及中生代复杂褶皱基底上形成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12-13]。珠一坳陷是珠江口盆地北部坳陷带的一个负向构造单元,坳陷内部次级凹陷分布格局具有东西分块的特征。陆丰凹陷位于珠一坳陷的东部,面积为7 760 km2(图1)。陆丰凹陷古近系自下而上为文昌组、恩平组和珠海组。

库车坳陷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成岩层序地层特征

库车坳陷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成岩层序地层特征 赖锦;王贵文;柴毓;冉冶;郑新华;信毅;周磊;吴庆宽 【摘要】充分利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X-衍射和扫描电镜等资料,对库车坳陷克深地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储层的岩石学、物性和储集空间等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元素俘获测井ECS等资料,对层序边界附近的成岩作用和成岩矿物组合特征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比分析了巴二段湖侵体系域和巴一段高位体系域内的成岩作用进程的差异.结果表明,层序界面下薄片中普遍可见溶蚀现象,表现在界面附近长石岩屑含量减少,且靠近层序界面储层物性变好.最大湖泛面处由于沉积因素致其具有较高的黏土含量,而层序界面之下与溶蚀伴生的高岭石的成岩转化造就了层序界面之下也具有较高的黏土含量.总体上层序界面和体系域对碳酸盐岩胶结作用的控制并不明显,在层序的各个部位均可见较高或较低碳酸盐岩含量,主要与研究区的碱性成岩环境有关.研究成果有利于研究区有利储层的追踪对比和预测工作,在指导天然气勘探的同时也能促进成岩层序地层学理论的发展. 【期刊名称】《沉积学报》 【年(卷),期】2015(033)002 【总页数】14页(P394-407) 【关键词】成岩层序地层学;层序界面;体系域;成岩作用;ECS;巴什基奇克组;克深气田 【作者】赖锦;王贵文;柴毓;冉冶;郑新华;信毅;周磊;吴庆宽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 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 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8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88.2;P539.2 0 引言 现今油气勘探开发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成岩作用的研究进程,同时也对储层成岩作用的研究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迫切需求定量性、高精度和可预测性的成岩作用研究[1-2]。传统的观点通常将层序地层学和成岩作用看作是相互独立的分支学科领域[3-4],随着地质资料的积累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专家学者们逐渐认识到成岩作用的差异除受构造、流体等因素影响外,层序地层对其控制作用也十分明显[5]。表现在不同层序界面和体系域都有着不同的成岩反应规律,也有学者将其称为成岩层序地层学[6],即以层序的地层成因特性为原理,充分成岩作用在层序中不同部位的系统差异。利用成岩作用的微观资料,研究层序内部成岩作用的变化规律[7-9],通过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内的成岩作用模式来进行层序的识别、划分以及实现储层砂体的预测[10]。主要包括 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把成岩作用研究置于等时的层序地层格架内,从成因机理上 分析沉积物的原始组分、结构以及孔隙水条件等的差异对早期成岩作用以及成岩演化序列的影响;二是同样也可以借助微观成岩作用的研究为层序界面的划分和识别 提供依据[7]。成岩层序地层学的已成为第二十九届国际沉积学年会的主要议题

准格尔盆地一西区克拉玛依组储层特征

准格尔盆地一西区克拉玛依组储层特征 准格尔盆地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基地之一,而克拉玛依组则是盆地中石油 和天然气资源富集的重要地层之一。本文将重点介绍准格尔盆地一西区克拉玛依组储层的 特征及其地质特点。 一、克拉玛依组概况 克拉玛依组主要分布于新疆准格尔盆地西缘,沉积地层时代主要为侏罗系,厚度一般 在200米以上。克拉玛依组属于陆相地层,沉积环境性质复杂,包括湖泊、河流、沼泽及 湿地等多种。在中、东部地区,克拉玛依组主要由石炭烃类沉积构成,包括煤、沥青、油 页岩等,因此具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二、储层特征 1. 岩性特征 克拉玛依组的主要岩性包括炭质泥岩、泥质页岩、石英砂岩、煤层等。其中炭质泥岩 和泥质页岩是主要的储集岩性,其在富有机质的条件下容易形成致密储层。而石英砂岩则 是主要的致孔储集岩性,其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和储层容。煤层则是克拉玛依组特有的储集 岩性,其具有良好的储层特征,是重要的储集岩层之一。 克拉玛依组储层的物性特征主要包括孔隙度、渗透性、含油气性等。在克拉玛依组中,石英砂岩、泥质页岩等储集岩性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性,为油气的有效储集和运移提 供了有利条件。而煤层和致密泥岩等岩性的孔隙度和渗透性较差,但通过裂缝、孔隙分布 等方式仍然能够形成有效的储集空间。 3. 地球化学特征 克拉玛依组中的有机质主要为腐殖质,其成熟度较高,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地层中 含有丰富的蜡质烃、重质烃等成分,表明原油具有较高的成分多样性。有机质在沉积过程 中受到复杂的成岩作用影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油气成藏模式。 三、地质特点 1. 储层分布 克拉玛依组的储层主要分布于准格尔盆地一西区,分布范围较广,且储层连续性较好,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油气资源。石英砂岩、泥质页岩等孔隙储层主要分布于盆地的高地和山 麓地带,而煤层、致密泥岩等储集岩石分布于盆地的低地和湖泊盆地。 2. 圈定勘探领域

松辽盆地南部大安地区姚一段特低渗砂岩成岩作用与成岩相

松辽盆地南部大安地区姚一段特低渗砂岩成岩作用与成岩相何庆斌;张继红 【期刊名称】《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2(49)6 【摘要】探讨松辽盆地南部大安地区上白垩统姚家组第一段(姚一段)特低渗砂岩中相对优质储层成因,为预测“甜点”储层分布和开发提供地质依据。综合物性、压汞、薄片、X射线衍射等多种数据,在姚一段成岩作用特征及对物性影响分析基础上,利用多种成岩强度参数进行特低渗砂岩成岩相划分,系统研究各成岩相特征及差异成因。结果表明:姚一段特低渗砂岩经历了压实成岩、胶结成岩、溶蚀成岩和胶结-交代成岩等4个阶段。姚一段岩石粒度细、黏土含量高、抗压实能力弱,强烈的压实作用是破坏物性的主要原因;多类型、多期次的胶结作用使孔隙结构复杂化,是导致特低渗的重要原因;长石、岩屑溶蚀有效改善了物性,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关键。根据视压实率、视胶结率和视溶蚀率等成岩作用强度参数关系,将姚一段分为5种成岩相,各成岩相主要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差异使孔隙沿不同路径演化,形成各自的孔隙组合,是导致其物性差异的根本原因。弱胶结中溶蚀相和弱压实中溶蚀相孔隙结构和物性最好,是有利储层类型;强压实弱胶结相和弱压实强胶结相孔喉细小、连通性差,为不利储层类型。 【总页数】13页(P674-686) 【作者】何庆斌;张继红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红岗采油厂【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88.212.3;TE122.221 【相关文献】 1.鄂尔多斯盆地代家坪地区延长组8段低孔渗砂岩成岩作用及成岩相 2.松辽盆地南部德惠断陷下白垩统营城组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 3.松辽盆地南部德惠断陷下白垩统营城组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 4.松辽盆地大安油田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特低渗-超低渗储集层成岩作用定量研究 5.低渗特低渗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预测微生物岩甜点储层的方法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说明书 (10)申请公布号CN 114488298 A (43)申请公布日2022.05.13 (21)申请号CN202011268922.2 (22)申请日2020.11.13 (71)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 (72)发明人谭开俊乐幸福陈娟滕团余马峰姚军陈更新 (74)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51)Int.CI G01V1/30 G01V1/36 G01V1/40 权利要求说明书说明书幅图(54)发明名称 一种预测微生物岩甜点储层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微生物岩甜 点储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利用基于井震约束的古地貌恢复技 术,对微生物岩储层划分沉积相带,以确 定有利相带;S200、在所述有利相带内, 利用基于正演模拟的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确定储层分布,以确定储层发育区; S300、在所述储层发育区内,利用基于去 泥去硅的储层物性反演技术,确定甜点储 层。本发明利用地质新认识,充分考虑了 微生物岩主控因素的三个方面(岩相、岩溶 作用和岩石组构),提出了逐级控制的甜点 储层预测新思路,特别是开展了孔隙度预 测,解决了不同微生物岩岩石组构对储层 优劣程度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储层预测精 度。 法律状态 法律状态公告日法律状态信息法律状态 2022-05-3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 类):G01V 1/30专利申请 号:2020112689222申请 日:202011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2022-05-13公开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川西彭州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

川西彭州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高恒逸;邓美洲;李勇;刘莉萍;王启颖 【摘要】Based on the thin sections, cathodoluminescence images and geochemical data synthetically, li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iagenesis and evolution of reservoirs in the Middle Triassic Lei-4 Member of Leikoupo Formation in Pengzhou area of western Sichuan Basin are discussed. It is shown that algal dolomite, microcrystalline dolomite, dolomite powder, dolarenite and calcite-containing dolomite are favorable reservoir, and the algal skeleton pore, intercrystal dissolved pore, intercrystal pore and micro-pore are the main types of pore space. The diagenesis are varied and multi-period. The widespread diagenesis in this area principally includes seven types, and the compaction, cementation and dedolomitizat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in reducing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and the dissolution and fracture are the main factors in forming secondary pores and improving physical property. According to the diagenetic sequences, the mutual crosscutting relations between minerals and the porosity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diagenetic process, some features were summarized firstly for Lei-4 Member of Leikoupo Formation in Pengzhou area.%综合利用薄片、阴极发光以及地化资料,对四川盆地西部彭州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序列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有利储层为藻(残余藻)粘结白云岩、微晶—粉晶白云岩、砂屑白云岩和含灰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以藻格架孔、晶间溶孔、晶间孔、微孔隙为主.储层成岩作用具有多样性和多期性,主要成岩作用有7类,其中压

西湖凹陷深层低渗-致密气藏“甜点”类型划分及成因探讨

西湖凹陷深层低渗-致密气藏“甜点”类型划分及成因探讨赵仲祥;董春梅;林承焰;张宪国;段冬平;黄鑫;曾芳 【摘要】低渗-致密气藏开发的关键是“甜点”的识别和预测,为探索海上少井、深层低渗-致密气藏“甜点”类型及成因,指导油气田勘探开发,利用岩心观察,铸体、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薄片鉴定,粒度分析,核磁共振,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孔渗测试和元素分析等多种手段对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X气田“甜点”进行研究.首先对研究区“甜点”定义进行探讨,并根据理论产能、物性、孔隙结构和束缚水含量将“甜点”分为3类:Ⅰ类“甜点”为高产气藏,以Ⅰ类孔隙结构为主,束缚水饱和度大多处于22%~57%;Ⅱ类“甜点”为中产气藏,储层中主要发育Ⅱ类孔隙结构,其次为Ⅰ类孔隙结构,少见Ⅲ类孔隙结构,束缚水饱和度大多处于45%~55%;Ⅲ类“甜点”为低产气藏,主要以Ⅲ类孔隙结构为主,发育少量Ⅳ类孔隙结构,束缚水饱和度大多处于45%~55%.认为Ⅰ类和Ⅱ类“甜点”能够实现现阶段经济有效开发,Ⅲ类“甜点”为后期开发的“潜力层”.研究认为,埋深是控制“甜点”发育的决定性因素,研究区4000 m以深基本不发育Ⅰ类和Ⅱ类“甜点”;沉积环境是控制“甜点”发育的内因;事件性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是Ⅰ类和Ⅱ类“甜点”的重要影响因素;溶蚀作用是Ⅲ类“甜点”的主控因素;构造运动是研究区气藏“甜点”形成和保存的必要条件. 【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年(卷),期】2018(039)004 【总页数】13页(P778-790)

【关键词】“甜点”分类;“甜点”成因;深层;低渗-致密气藏;西湖凹陷;东海陆架盆地 【作者】赵仲祥;董春梅;林承焰;张宪国;段冬平;黄鑫;曾芳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省油藏地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省油藏地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省油藏地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580;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000;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20000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3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陆上油气勘探日趋成熟,新发现的油气藏规模越来越小,这种油气的供需矛盾逐渐促使海洋油气资源成为能源发展的重点。但是海洋油气勘探和开发受环境、技术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钻井数量往往较少,井网密度小,导致很多地质规律认识不清,尤其是深层低渗和致密储层,成因复杂,非均质性强,越发加大了海上油气藏“甜点”的研究难度[1]。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花港组主要为河流沉积相,储层沉积微相主要为辫状水道,单套砂体累计厚度最大可达百米,储层物性较差,非均质性强,属于低渗-致密储层[2-4]。前人研究得出,在纵向上,西湖凹陷压实作用的差异导致花(花港组)上段

第六章 储层

第六章油气储层 储层是油气赋存的场所,也是油气勘探开发的直接目的层。储层研究是制定油田勘探、开发方案的基础,是油藏评价及提高油气采收率的重要依据。本章从储集岩类型入手,系统介绍储层非均质性、裂缝性储层、储层建模及综合分类评价等内容。 第一节储集岩类型 在自然界中,把具有一定储集空间并能使储存在其中的流体在一定压差下可流动的岩石称为储集岩。由储集岩所构成的地层称为储集层,简称储层。按照不同的分类依据,可进行不同的储层分类。 一、按岩石类型的储层分类 根据岩石类型,可将储层分为碎屑岩储层、碳酸盐岩储层和其它岩类储层。其中,前二者亦可称为常规储层,后者可称为特殊储层,意为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储层。《石油地质学》[56]已系统阐述了各种岩类储层的基本特征和控制因素,在此仅简要介绍。 1.碎屑岩储层 主要包括砂岩、粉砂岩、砾岩、砂砾岩等碎屑沉积岩。储集空间以孔隙为主,在部分较细的碎屑岩中可发育裂缝。储层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环境的控制,储集空间的发育则受控于岩石结构和成岩作用,部分受构造作用的影响。 2.碳酸盐岩储层 主要为石灰岩和白云岩。储集空间包括孔隙、裂缝和溶洞。与碎屑岩储层相比,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储层的形成和发育受到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综合控制。 3.其它岩类储层 包括泥岩、火山碎屑岩、火山岩、侵入岩、变质岩等。 泥岩的孔隙很小,属微毛细管孔隙,流体在地层压力下不能流动,因此,一般不能成为储集层。但是,在泥岩中发育裂缝,或者泥岩中含有的膏盐发生溶解而形成晶洞时,泥岩中具有连通的储集空间,可成为储集岩。 火山碎屑岩包括各种成分的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其特征与碎屑岩相似,但胶结物主要为火山灰和熔岩。储集空间主要为孔隙,其次为裂缝。 火山岩储集岩主要指岩浆喷出地表而形成的喷出岩,包括玄武岩、安山岩、粗面岩、流纹岩等。储集空间主要为气孔、收缩缝及构造裂缝。 岩浆侵入岩和变质岩都有不同程度的结晶,故亦称结晶岩。往往构成含油气盆地沉积盖层的基底。当结晶岩受到长期风化作用和构造作用时,其内可形成风化孔隙、风化裂缝及构造裂缝等储集空间,从而形成储集岩。这类储集岩一般发育于不整合带。 二、按储集空间的储层分类 储层的储集空间包括三种基本类型,即孔隙、裂缝和溶洞。在自然界中,这三种储集空间可有不同的组合,因而可形成不同的储层类型,如孔隙型、孔隙-裂缝型、裂缝型、裂缝 17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