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上科学探究题资料

九年级上科学探究题资料

九年级上科学探究题资料
九年级上科学探究题资料

九年级科学实验探究题汇编

班级姓名

1、(2014杭州31)小明把过量锌粒加入有盐酸的试管中,发现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

气体的速度逐渐加快,一段时间后逐渐减慢,最后停止产生气体。在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也先随之升高,最后下降到室温。于是,小明设计实验来探究“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测得实验数据如下:某金属与同体积盐酸溶液反应实验数据表

(1)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和同体积盐酸反应,影响金属和酸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有、。

(2)可以通过比较实验数据来确定金属和酸反应的快慢。

(3)过量锌粒加入盐酸中,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反应速率逐渐加快,而不是逐渐减慢。请分析原因。。

(1)盐酸溶液浓度、反应时溶液温度(2)反应开始到2分钟产生的气体体积(或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气体体积)(3)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于盐酸溶液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2014绍兴31).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2ml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①,如图甲。

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pH<7,试管①中溶液pH>7。于是得出结论:。

小敏:取两支试管,编号为②和③,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①中溶液各2ml,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乙,由此他得出了与小华一样的实验结论。

【反思评价】小军认为小敏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够严密的地方,请帮他指

出:。【交流讨论】试管③中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质?同学们分析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一致认为没有H2SO4,其理由是。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二种推理:推理1:含有Na2SO4、Na2CO3和NaOH

推理2:含有Na2SO4、Na2CO3

正确的是推理(选填“1”或“2”)。

31.(1)两者发生了反应

(2)应取用试管①中的全部溶液与2ml稀硫酸做比对实验

(3)试管①溶液pH大于7(H2SO4已经反应完或试管③中滴入Na2CO3无气泡)

(4) l

3、(2014台州31)化学反应过程中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收或放出热量。小明通过实验研究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将大约20克已研细的氢氧化钡晶体倒入烧杯中,再把烧杯放在事先已洒上少量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烧杯内加入大约10克氯化铵晶体,并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后静置片刻,提起烧杯,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粘在一起,玻璃片上的水结成了冰(如图)。

(1)由实验可知,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时热量。

(2)实验过程中,小明闻到了一股刺激性气味,说:“怎么像厕所里的气味?”这是因为反应生成了。

(1)吸收(2)NH3

4、(2014嘉兴舟山33)在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我们常会发现生锈的铁钉表面有

们提出了有关假设,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

探究。实验时,观察到放有铁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而另

一试管中没有,从而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是成立的。

(1)分析上述实验,你认为同学们建立的假设是

(2)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溶液中的水可能会对实

验产生影响。于是他们又进行了对照实验,请你在右边方

框中用图示的形式将图乙的对照实验补充完整。

(3)还有同学想:气体会不会是铁锈与水反应产生的?他认

为还要补充一个铁锈与水反应的实验,你觉得有没有必

要? 。

(1)除铁锈时,气泡是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3)没有必要

5、(2014湖州32)为了比较甲、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和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小吴

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如图)。他取两种金属(表面积相同)各m克,分别加入足量的稀

硫酸(相同质量和质量分数)进行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不同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

积,实验记录如下表:

(1)由实验结果可知:金属活动性较强的是。

(2)为使得到的实验数据准确,小吴开始收集气体的时间点应该是。

A.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时B.冒出气泡连续且均匀时

C.检验产生的气体纯净时

(3)根据已有实验数据,要比较甲、乙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还需知道

A.参加反应的硫酸质量B.生成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乙 A B

6、(2014杭州30)无标签试剂瓶中的一种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可能是硫化铜或者是硫化亚铜。查资料可知:硫化铜(CuS)和硫化亚铜(Cu2S)在空气中灼烧分别发生下列化学

反应:

(1)请写出配平后的Cu2S在空气中灼烧的化学方程式。如要确定灼烧的Cu2S是否完全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2)根据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固体物质的质量变化,某同学仅用天平、酒精灯、坩埚、三角架等常用仪器(无其它试剂),通过三个实验步骤鉴别出某黑色固体是硫化铜还是硫化亚铜。他的实验步骤一:用天平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待测黑色固体。

请写出后两个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二:

实验步骤三:

(1)Cu2S+2O2灼烧2CuO+SO2

不再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或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悬于灼烧容器上方,试纸不变色(2)将称量好的黑色固体分别置于坩埚中充分灼烧;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其剩余固体的质量7、(2014绍兴28).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毒重石(主要成分为BaCO3)制备氯化钡晶体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图:

(1)物理(2)BaCl2 (3)①②③

8、(2014湖州30)为增加拉面的韧性,制作过程中添加了用蓬草烧制而成的草灰,即蓬灰。蓬灰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科学兴趣小组猜想蓬灰的主要成分可能是K2CO3,小组成员分甲、乙两组进行部分探究。

实验过程中的操作A的名称是。你认为

(选“甲”或“乙”)组实验方法比较理想。

过滤乙

9、(2014衢州丽水28)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钠,碳酸钙和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同学想确定其组成成分,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了如下实验(各步骤中加入的试剂均为足量);

请回答:(1)固体粉末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 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白色沉淀部分溶解的原因是___ ______

(2)如何判断固体粉末中是否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简述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 ____

碳酸钠、硫酸钠BaCO3+2HNO3=Ba(NO3)2+H2O+CO2↑;

取澄清溶液少许,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能观察到沉淀产生,就可以确认固体中有氯化钠存在,否则就不存在氯化钠.

10、(2014金华义乌29)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氧化钙、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小杨设计出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请回答:

(1)写出步骤④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2)根据实验中的现象,能否确定原固体粉末的组成?若能,请写出各成分的化学式;若不能,在原实验步骤的基础上,对上述方案中的试剂作一改进,并描述相应的实验现象及结论,以确定固体粉末的组成。

(1)NaCl+AgNO

3=AgCl↓+NaNO

3

或BaCl

2

+2AgNO

3

=2AgCl↓+Ba(NO

3

)

2

(2)将步骤③中的“稀硫酸”改成“稀盐酸;如果产生气体,沉淀完全溶解,说明固体粉末中含有碳酸钠氯化钠;如果产生气体,沉淀部分溶解,说明固体粉末中含有碳酸钠、硫酸钠和氯化钠。

11、(2014杭州32)为测量规格“6.3V,0.15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提供的实验器材有:蓄电池(输出电压约10V)、滑动变阻器(有“10Ω,2A”、“50Ω,1.5A”两种规格)、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1)下图是小张测量时所连接的部分实物连线图,请你根据电路图补全实物连线图。

(2)实验中,小徐同学选择了规格为“10Ω,2A”的滑动变阻器,你预计会出现什么现象?说明理由。

(3)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电压表读数如图所示,则电流表读数为,电压表读数为,此时应如何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才能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图略(2)现象:小灯泡烧坏(或不正常发光)

理由: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串联,两者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 R滑≤10Ω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小

∴滑动变阻器分担的电压过少,小灯泡的实际电压大于额定电压

(3)0.08A 2.5V 变小

12、(2014台州30)小明发现:每天晚上7点至9点左右,小区处于用电高峰期时,家中的电灯相对暗些;而到了晚上11点以后,过了用电高峰期,电灯又会变得亮一些。这是为什么呢?爸爸这样提示他:“不同时段,电路中使用的用电器数量不同,其总电阻也不同。可以把某一时段小区内正在使用的所有家用电器看做一个整体,用一个小灯泡来模拟。通过比较小灯泡两端电压(相当于家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的变化,你就能知道原因了。”于是,小明根据如图电路进行了探究。

【进行实验】

第1步: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发现小灯泡突然熄灭,电压表指针指在3伏处。

第2步:查明故障并分别换上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继续实验,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数据分析】每次实验,电压表的读数都小于电源电压,说明实验中导线等其他元件也有电阻,会“分走”一部分电压。

【反思解释】

(1)实验中小灯泡突然熄灭,可能是发生了 (选填“短路”或“开路”)。(2)过了用电高峰期,家中的电灯功率变大,亮度增加,其原因是。(3)在输电线路中,为了减少电能的损耗,应尽量选择的导线。

A.长而细 B.长而粗 C.短而粗 D.短而细

(1)开路(2)电路中用电器总功率变小,总电阻增大,干路电流变小,电灯两端电压增大(3)C

13、(2014金华34)小楼想测量某个仅标有“0.25 A”字样的灯泡的额定功率。电源电压为6 V且恒定。

(1)检查器材时,小楼发现电压表存在图甲所示的两个问题:一是指针位置不对;二是部分刻度模糊。出现指针位置不对的原因是。

(2)小楼认为不更换电压表也能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解决了指针问题后,按规范步骤连接好电路(如图乙),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当灯泡正常发光时,滑片正好在变阻器的中点。在滑片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从0.2 A增大到0.25 A,而电压表示数从2.0伏开始增大。

(3)小楼的同桌依据实验数据计算如下:

小楼发现步骤b的结果有错,请你指出错误原因。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1)电压表使用前没有校零(3)没有考虑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或代入的灯泡电阻有误) 0.875

14、(2014温州29)太阳发出的可见光、红外线等光线具有能量,照射到物体上,部分被吸收转化为内能(其中红外线尤其显著)。许多车主为了隔热给汽车玻璃贴上太阳膜。某兴趣小组对市场5种品牌隔热性能进行如下探究:

①如图,在暗室中将一侧贴有品牌太阳膜的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距离玻璃板左侧20厘米放置一个红外线灯,玻璃板右侧放置一个光能风车(光

能风车的风叶在红外线照射下,转动快慢能反映接收到的红外线的强弱)。

②打开红外线灯,观察并记录30秒内光能风车风叶转动的圈数。

③改变红外线灯的位置,使之距离玻璃板的距离分别为40厘米、60厘米、80厘米,重复步骤②。

④在玻璃板上依次更换其他4种品牌的太阳膜,重复上述实验。

(1)本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写出2种)

(2)透过太阳膜红外线的强弱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本实验用光能风车转动快慢来反映红外线的强弱。下列实验或活动所用得方法与本实验相同的有(可多选)。

(1)刻度尺、停表;(2)AB;(3)不同的红外线灯、红外线灯照射的角度

15、(2014衢州丽水31)在做了“物体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后,有些同学对“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光滑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刚到达底部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有疑惑,小衢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让质量不同的钢球A、B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滚下,观察和比较两球相对运动情况,若B球相对于A球,就可以说明任一时刻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小丽肯定了小衢的实验方案后,对实验又提出了两个建议:

建议一:因为钢球在斜面上滚下的时间很短,不利于观察和比较钢球的运动情况,不改变钢球在斜面上的位置,不改变球与斜面的粗糙程度,为了延长钢球在斜面上滚下的时间,可采用的方法是;

建议二:为确保钢球滚下时不偏离斜面,可在斜面上增设两个相同的光滑小凹槽(如图乙所示).从有利于观察和比较两球的相对运动情况的角度考虑,图中两个小凹槽的间距L应.

:静止;减小斜面的倾角;适当减小

16、(2014台州32)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用两根细绳将小球悬挂起来,拉起小球,当细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后松手,小球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s。改变角度θ的大小,重复实验。

(1)利用如图两根细绳悬挂小球,而不用一根细绳,其好处是▲ 。

(2)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物体的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

(3)利用上述实验,同时还可以探究的问题是▲ 。

(1)便于控制小球的撞击方向(或便于撞准木块等)

(2)速度

(3)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有什么关系?或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

17、(2013杭州29)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1)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人1%淀粉溶液各4毫升.(2)甲试管内加入2毫升唾液,乙试管内加入2毫升蒸馏水.(3)同时将两试管置于37的温水中恒温10分钟后取出,分别滴加1滴碘液.(4)观察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

是.

(2)请设计一张实验记录表,将实验步骤及正确操作后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填入表中.

【问题与分析】正确操作后,小明观察到A试管星蓝色,而B试管没有出现预期的蓝色,

他想:为什么B试管不呈蓝色?他推测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或者B试管中液体碱性太

弱,在老师的帮助下,他证实了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且B试管中液体碱性强度足以抑

制酶的催化作用。请你对B试管没有出现蓝色作出一种合理的猜测:(3) (1)1毫升蒸馏水和1毫升唾液;

(2)同时将三支试管放入盛有37℃的水中,恒温水浴

(3)碘液可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或淀粉溶液可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19、(1)) A 、B (2)使它们充分反应(加快反应速度、混合均匀)

(3)蓝色不消褪(4)样本过于单一;没有重复实验等

20、根据“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材料中,最适合用于观察血液流动情况的是______

A.活小金鱼 B.死小鳝鱼 C.活小鲫鱼 D.死小鲤鱼

(2)如果显微镜配备有10X、40X两种规格的物镜,本实验应选用______物镜.(3)上图为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血管分支情况及血流方向(箭头所示),请判断:a是______血管; b是______血管;c是______血管.

20:(1)A(2)10×(3)动脉;毛细;静脉.

21、小刚同学在实验室进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请你帮助他解决以下问题:

(1)实验室养了很多漂亮的金鱼和一只龟,它们都是鱼类吗?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鱼的主要特征是具有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小刚在进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时,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他应该怎样辨别毛细血管.

(3)小刚同学两眼视力正常,且习惯用右手写字,他在使用显微镜时,应()

A.闭左眼,用右眼观察 B.闭右眼,用左眼观察

C.两眼睁开,用左眼观察 D.两眼睁开,用右眼观察

(4)在显微镜下观察,若要左侧的物体移到视野正中,小刚应把玻片向方向移动。(1)鳃(1)红细胞呈单行通过(1) C(1)左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化学综合实验探究题

1.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有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 图中字母A至G均表示装置编号。靖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发生装置A制取的氧气中混有CO2和水蒸气,为使D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 (2)E、F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的设计有不正确的地方,如何改进.理由是;(3)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G装置的作用是。 2.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而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某种塑料袋的组成进行分析研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图18所示的实验装置,使该塑料试样在纯氧中完全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有关数据、推算元素含量。 (1)实验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写出改正方法.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E中的现象是,装置F的作用是 (4)若装置C的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5.9g,塑料试样充分燃烧后,装置D增重7.2g,则该塑料试样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g;假设塑料的组成为C x H y,则装置C的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学计量数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且可以是分数) (5)若装置中没有连接装置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填“偏小”、“ 偏大”或“无影响” ) (6)若此塑料为聚氯乙烯则生成物中会有_____检验此物质应在____和____之间加______ 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活动中展示了一套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假设每步均完全反应,氧化铁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初中化学专题训练--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 科学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贯穿与整个教学的各个环节。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试卷中,以开放型的命题方式对探究能力的考查比重在逐年加大,尤其是实验探究题更呈现出多样、灵活和开放。现就该类考题归类解析如下: 一、物质成份的探究 例1、(05黄岗)室验室开放日,我与小娜、小佳、小华、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四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我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应进行一些探究。 (1)小娜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 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的 猜想可能是①;②;……。 (2)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想①是正确的,实验设计如下: 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3,则气体 由(填a或b)端进入。 (4)小丽同学从另外两瓶试剂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发现混合后,固体发生了变化,但无气泡放出。同学们对加入试管中的固体和液体从不同的反应类型、物质类别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 例2、(03宜昌)“旺旺雪饼”袋内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 ⑴生石灰(CaO)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我对它作了一系列探究,获得较多收益,其实验方案如下:

我对它还有 一个要再探 究的新问 题:。 分析:首先 是要清楚生 石灰可作干 燥剂的化学原理,同时要分析生石灰在空气中久置会发生一些什么变化以及变化后的产物,针对产物的性质特点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例3、(05眉山)小李和小王两位同学对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完全分解后的黑色固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 (1)小李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产物做出以下猜想:①可能是碳,②可能是氧化铜,③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他做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2)小王根据碳的化学性质,认为猜想③可以排除,理由是; (3)为验证①、②猜想,他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待完全反应后静置观察现象。若猜想①正确,现象应该是 ;若猜想②正确,现象应该是。 分析:(1)反应物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所以反应后物质也由铜、氧、氢、碳几种元素组成,据此可作出猜想; (2)猜想③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受热会发生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此猜想不合理; (3)鉴别碳和氧化铜,根据其化学性质不同,可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碳和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溶液变蓝色,据此可鉴别碳和氧化铜. 二、物质变化条件的探究

2019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专题汇编《科学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

2019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专题汇编《综合应用题》 1、(2019郑州二模)如图1是利用数字化仪器测定CO2含量的探究实验。 (1)按照图A所示连接实验装置,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用装置A制取CO 2气体,并分别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收集两锥形瓶气体备用,其中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应选用的装置为(填B或C)。 (3)采用D图装置,将注射器中等量、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注入用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收集的CO 2气体的锥形瓶内(NaOH溶液均过量),得到如图2所示的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锥形瓶内压强变化的原因。 (4)该实验说明收集到CO 2的含量较高(填“排水法”或“排空气法”),请结合右图说明你的理由: (5)请设计实验,证明反应进行到300s时,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6)向盛有12g石灰石(杂质不参与反应)样品的锥形瓶中,加入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溶液呈酸性,锥形瓶内固体与溶液的总质量为107.6g,请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2、(2019平顶山二模)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中,小明和老师用数字化设备测定了溶液温度及pH值随时间变化变化的关系曲线图。

(1)根据曲线图,可知该实验是将(选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滴加到另外一种试剂中。该反应为。 A.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 (2)a为温度曲线上的最高点,a、b两点对应的时间相同,则b对应的纵坐标数值为。(3)分别取样,依次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b点处溶液中的溶质结晶,采用方法。 ②取c点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稀释后溶液的pH 7(填“>”、“<”或“=”)。(4)若发现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敞口放置,经检验该试剂中含有碳酸钠,请设计实验检验该样品中仍含有氢氧化钠。 (5)将50g稀盐酸加入50g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85%.试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2019安阳一模)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下列实验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填字母代号)。 a.烧杯 b.量筒 c.试管 d.蒸发皿 (2)某化学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O 2。 ①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A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浸没在液面以下的原因是什么? ③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CO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若用B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请将B装置中导管补画完整。 (3)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①可用测a点溶液的酸碱度。 ②bc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加热15 g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待反应完全后,可以得到10.2 g 固体物质。请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技巧-

初 三 化 学 实 验 与 探 究 1.某化学探究小组准备用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钠。 (1)实验过程: ①把石灰水加人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再通过 操作,得到无色滤液。 ③将无色滤液通过 操作,得到白色固体。 (2)猜想:得到的白色固体是纯氢氧化钠吗?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以下猜想: 小李:是纯净的氢氧化钠! 小强:可能还含有碳酸钠! 小陈:也可能含有 。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熟石灰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经变质生成了CaCO 3? 进行猜想 :猜想一:熟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 3。 猜想二:熟石灰部分变成了CaCO 3。 猜想一:熟石灰没有变质。 设计实验: 该小组同学对猜想一设计了下列探究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表 ①要证明猜想二成立,可参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在步骤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熟石灰变质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在初中化学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等具有这样的性质,因此像熟石灰这类物质在实验室应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存。 ③称取1.0g 上述熟石灰样品,加适量水使之充分溶解,搅拌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同时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至溶液刚好变为无色,消耗盐酸溶液7.3g 。求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据估计,每年全世界被腐蚀损耗的钢铁材料,约占全年钢产量的十分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金属腐蚀的原因,设计如下实验: (1)如图,取一根约10cm 的光亮铁钉放在自来水中,观察A 、B 、C 三处的变化。几天后,他们会发现 处最先出现铁锈,大家结合书本知识知道,铁在空气中生锈实际是铁和 、 等物质相 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的过程。

初中化学探究一般解题方法

初中化学探究—一般解题方法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的,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它既是理念实施中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也是九年级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科学探究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能让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或从化学问题的实际情景中,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科学探究活动可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因而科学探究能力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但不少同学对于科学探究类试题,往往不知如何入手去解答。实际上该类问题一般来说是在同学们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的,只要基础扎实,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可以说并不难解,本文结合近几年典型探究类中考题,从科学探究的步骤出发,剖析该类试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供参考。 一、要在已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和大胆的做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 实际上科学探究试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学习时已学过的,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关键问题是很多同学做题时联想不到,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学习和生产

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有意义的猜想和假设。 例1.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二、根据试题的要求、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简单的化学探究性实验 设计探究性实验是综合考察学生能力的题目,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它不仅要求学生对物质的性质、检验和制备很熟悉,而且还要求实验方案简单易行,原料价格低廉,无污染等。对于该类问题同学们实际上只要根据题意搞清或确定实验的原理,然后紧紧抓住原理进行设计,难点也就化解了。例2.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

人教版中考化学科学探究题专题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化学科学探究题专题练习(含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科学探究题 例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学生设计了如下一些实验并进行探究。请你参与评价或帮助他分析完成相关问题。 Ⅰ.【探究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Ⅱ.【查阅资料】25℃(室温)、101kPa下,100g水可溶解0.1366gCO2。 Ⅲ.【提出问题】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多少? Ⅳ.【猜想假设】若各装置都能将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木炭燃烧都转化成CO2、烧杯中液体都足量,忽略导管中的空气和进入导管中的液体对测量的影响,则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应该约占集气瓶容积的_________。 方案甲乙丙丁 装置 操作①关闭旋塞; ②将足量的铜网加 热至红热状; ②将足量的红磷点 燃; ②将足量的木炭点 燃; ②将足量的木炭点 燃; ③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胶塞;④充分反应,待集气瓶中气温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旋塞;至烧杯中液面_____时记录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几分之几。 记录约1/5 约1/5≤1/5 约1/5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 的1/5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 的1/5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含量远小于1/5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 的1/5 Ⅵ.【反思交流】 (1)当集气瓶中气温未冷却至室温即记录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为a,当集气瓶中气温冷却至室温后再记录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为b,则a_________b(填“>”或“<”或“=”)。 (2)丁方案所测数据与猜想假设数据基本吻合的原因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丙方案所测数据远小于1/5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以乙方案为例,试分析在测定过程中,对测定结果带来误差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两点)。 解析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知,若各装置都能将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木炭燃烧都转化成CO2、烧杯中液体都足量,忽略导管中的空气和进入导管中的液体对测量的影响,则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应该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当瓶内的压强不再改变,不再吸入液体,烧杯中液面保持不变,这时便可读数。(1)当瓶内的压强偏高时,进入的液体偏少,所以a<b;(2)由于二氧化碳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瓶内的压强减小;(3)丙方案所测数据远小于1/5的主要原因是C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4)在测定过程中,对测定结果带来误差的因素可能有:装置气密性差、集气瓶中气温未恢复至室温就读数、可燃物红磷、木炭的量偏少等。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整理).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一、气体的制取、干燥及装置连接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b .图3 (2)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口通入(填“c”或“d”). (3)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 (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5)若用F收集CO2,要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2、图3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2)检验: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 (3)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填“A”或“B”,下同。)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O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H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3、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填选项)。A.a→b→c→d B.b→a→c→d C.c→d→a→b D.d→c→b→a 4、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装置B内所盛液体是,装置C的作用是。 (2)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3)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溶液。 (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操作步骤有:①加热氧化铜②检验氢气纯度③停止加热④通入氢气⑤停止通入氢气。正确的操作顺序(序号)是。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科学探究

第五章科学探究 第1讲基本实验技能 一、选择题 1.( 2016·河北)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 2. ( 2017·来宾)下列仪器及其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量筒—配制溶液 B.烧杯—贮存气体 C.长颈漏斗—过滤 D.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3. ( 2017·益阳)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量取10 mL水 B.处理废弃固体药品 C.保存二氧化碳气体 D.取少量液体药品 4. ( 2017·福建)欲配制10.0%的NaCl溶液50 g,部分操作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5. (2017·安徽)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6. ( 2017·甘肃)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B.在点燃氢气之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C.及滴瓶配套的胶头滴管使用完毕,清洗后放回原瓶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玻璃棒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7. ( 2017·邵阳)在2017年邵阳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试题三:给液体加热”,考试结束时,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 )

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B.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 3 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 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 8. ( 2016·孝感)图示“错误操作”及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9. ( 2017·眉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 B.过滤操作时玻璃棒应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C.自制“叶脉书签”的关键步骤是将洗净的树叶放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 D.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了湿润的pH 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及标准比色卡比较,读该溶液的pH 10. (2017·沪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 B.用镊子取用二氧化锰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最后改用胶头滴管加至刻度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的物质生成。下列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 稀盐酸除铁锈 B . 验证浓硫酸的脱水性 C . 铁丝被绕成各种形状 D .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2. 下列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 烧水时水温升高 B . 双手摩擦生热 C . 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 D . 钻木取火 3. 学校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则应施用() A . 硝酸钾KNO3 B . 碳酸钾K2CO3 C . 尿素CO2 D . 碳酸氢铵NH4HCO3 4. 如图是人类首次拍摄到的黑洞照片,它除了帮助我们直接确认黑洞的存在外,还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下列关于宇宙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地球是太阳系内的一颗恒星 B .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 . 太阳和太阳系会永久存在 D . 宇宙处于不断的膨胀之中 5. 如图所示是某轿车发动机的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冲程示意图。该冲程是() A . 吸气冲程 B . 压缩冲程 C . 做功冲程 D . 排气冲程 6. 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物像。血液中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是() A . ①白细胞 B . ②血浆 C . ③红细胞 D . ④血小板 7. 如图是人体心脏及其所连接的血管示意图。甲、乙为心脏右边的腔室,丙、丁为心脏左边的腔室。脑细胞的代谢废物进入血液循环后,最先到达的腔室是图中的()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8. 下列四个实验中,不能体现碱的通性的是()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及解法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归类及解法 实验探究活动是新课标理念中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但不少同学对于实验探究类试题,往往不知如何入手去解答。实验探究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学习(实验)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只是命题形式新颖,选择素材陌生度高,但基础知识或原型实验来源于教材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很多同学做题时联想不到,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要多想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有意义的猜想和假设,并设法用实验去检验验证它。在解答实验探究类试题时要①通读全题划出关键的语句,审清题意,明确要求;②回归教材确定知识点;③细心分析明确设计意图,灵活应用基础知识解决探究题中的问题(关键是分析题中的设计方案和实验装置图)。现从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选取数题,进行简要的归类与评析。 根据探究题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气体成分的探究 如人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探究、酒精和蜡烛等可燃物燃烧后产生气体成分探究、两种物质反应后产生气体成分探究、鱼瞟内气体成分探究等。涉及的知识点有空气、O2、N2、H2、CO、CO2等这些物质的制法及检验,以及它们与氧气、水、碱溶液等反应产生的特有现象。

例1.(07长春)请你阅读下列短文后,回答有关问题。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1)根据上述短文,提出一个你想探究的问题:。 (2)对你的问题做出一个比较合理的猜想:。 (3)请自选用品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并填写下表。

化学中考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有答案)

实验探究题 1、某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残留的废液。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麽物质? 【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 2。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HCl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 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1)小红取少量残留废液和少量氯化钙溶液分别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你认为小红的实验 不能 (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是正确的,理由是 酸性、中性物质都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 (3)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 石蕊试剂 ,当加入该试剂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显红色 。 【拓展应用】(1)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 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碳酸钙 ,反应完全后过滤。 (2)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导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腐蚀管道,污染环境等等 。(写一条) 2、某学习小组在探究CO 2与NaOH 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 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 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先瘪后鼓? 【分析猜想】易拉罐开始时变瘪的原因 是 O H CO Na CO NaOH 2322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气体A ,其成分极有可能是CO 2或 H 2。 【查阅资料】①Na 2CO 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②铝单质比较容易被酸、碱腐蚀。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为了检验铝制易拉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成分,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现象: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00

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00

A 聚乙烯塑料碎片 1.在化学的学习中,同学们知道:聚乙烯塑料只含C 、H 两种元素,如用焚烧方法处理废弃塑料会造成大气污染。化学兴趣小组对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碳的氧化物物组成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A. 只有CO 2 B. 只有CO C. 既有CO 2,也有CO 【查阅资料】微量CO 遇到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 化钯黄色试纸,门立即变蓝;而CO 2遇该试纸不变色 【设计方案】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 计下图所示实验,通过观察装置B 、装置C 的实验现象,验证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点燃酒精灯加热,随即打开弹簧夹,通入干燥的空气。 观察装置B 、装置C 中的现象 装置B 中的现象是: 装置C 中的现象是: 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碳的氧化物中,既有CO 2,也有CO 。 装置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讨论】 (1) 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中应对尾气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是 。 (2) 聚乙烯塑料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物中除了CO 2、CO 外,还应有的物质是 。 2、(08年揭阳市)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 2O 2

生成O 2 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设】H 2O 2 生成O 2 类有关 【 度的H 2O 2 溶液中, 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MnO 2 和水泥块,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 体积)O 2 所需的时间。 【进行实验】右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气体发生装置中A仪器名称是, 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1 2 反应物5%H 2O 2 5%H 2 O 2 催化剂1g水泥块1gMnO 2 时间165秒46秒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反思】H 2O 2 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 2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上 实验探究题 汇总 共91页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实验探究题汇总 一.实验探究题(共50小题) 1.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也知道了不少实验操作的要求。 (1)如图1,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填仪器名称) (2)某同学要量取42mL的液体,最好选用量筒的量程为(选20mL或50mL或100mL)。如果该同学不按图2操作,而仰视读数,则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将(“偏大”或“偏小”)。 (3)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如上面图3放置,其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1)在实验室,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填仪器名称)。 (2)现用50mL量简量取46mL氯化钠溶液,请你在答题卡的图中画出所取氯化钠溶液的液面。 3.以下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用高锰酸钾制取O2,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3)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也可制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同学们利用B和F装置制取氧气,F装置量筒中水的体积等于。若用B和C装置,氧气收集完毕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填字母序号)。 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 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 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 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置出时就开始收集 (4)若用如图G所示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O2,则O2导入端为(填“a”或“b”)4.华雪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从如图中选择装置在实验室进行氧气的制备实验。 (1)华雪同学首先选择装置A和E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中常待E中连续出现气泡时才开始收集气体,其主要原因是。 ③将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分解后待试管冷却再洗涤试管,可看到溶解残留固体的洗涤用水 呈现绿色(已知MnO2不溶于水,黑色)洗涤试管要用到(填一种实验器材),

中考化学科学探究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科学探究学案20 【复习目标】 通过例题解析,学会科学探究的思路 【课内探究】 1.物质性质的探究 (2018潍坊)金属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所得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溶液显紅色。某同学将镁条放在水中煮沸,趁热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了。 (1)镁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查阅资料: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碱性减弱。 【提出问题】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是什么? 【假设与分析】 假设1:可能是氢氧化镁与N2或O2发生了反应。 假设2:可能是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 假设3:可能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 由碱的性质可知,假设1不成立。 【实验探究】 【拓展延伸】(3)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时,产生蓝色沉淀。 请解释其原因:。(4)除上述金属外,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预测也能跟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上述现象(举一例即可)。 2.物质成分的探究 (2016潍坊)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验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并探究其还原产物的组成.

(1)装置及反应原理探究 ①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为. ②说明CO能还原CuO的现象为. ③上述整套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考虑CO2和H2O的反应.) (2)产物成分探究 [查阅资料]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Ⅱ、Cu2O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Ⅲ、Cu2O+H2SO4═Cu SO4+Cu+H2O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假设一:红色固体只含Cu 假设二:红色固体只含Cu2O 假设三:. [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假设,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红色固体部分溶解.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数据处理]为进一步确定红色固体的成分,甲、乙两同学分别称取各自实验后的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使其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如表,请完善表中内容. [交流与反思]只要假设合理,方法正确,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就能得出结论.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汇总

2012北京各区初三一模化学实验探究题 东城32.(6分)老师用如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实验。A装置集气瓶中装有体积比约为1:1的氮气和气体a的混合气体,注射器中装有足量的无色溶液b;B装置中盛有少量紫色石蕊溶液;C装置中盛有适量生锈的铁钉;D装置中盛有足量的稀硫酸。 (1)关闭活塞K1、K2,将注射器中的溶液b挤入瓶中,打开活塞K1,看到B中溶液进入A中后溶液变为蓝色,B中长导管脱离液面。 请回答: ①若a气体是二氧化碳,则b 是溶液。 ②若b是水,则气体a具有的性质有。 (2)保持K1开启状态,并打开K2,一段时间后 关闭K2,整个过程中,观察到D中的现象是 ,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3.(8分)(1)某实验小组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根据下图进行实验。 请回答:A中的现象是______,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该小组利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二氧化硫的性质, 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均属于非金属氧 化物,是否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查阅资料】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其原因是二氧 化硫与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反应生成不稳 定的无色物质,实验室常用红色的品红溶液检验二 氧化硫的存在。 【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①装置C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由于二 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了亚硫酸(H2SO3);装 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______。 ②装置E的试管中溶液变无色,取该溶液 加热,溶液又变为红色,其原因是______。 ③此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______。 ④活性炭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与二氧化硫 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不相同,其理由是______。 【反思提高】某同学将二氧化硫通入到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到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硫能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漂白。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此结论是否正确(要求写出操作、现象、结论):______。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二氧化硫还具有某些特殊的化学性质。

九年级化学《 科学探究》 专题复习及答案

专题科学探究 【重点知识】 一、什么是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原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这里的科学探究指的是同学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二、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1、发现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 4、收集证据 5、解释与结论 6、交流与讨论 【典型例题】 1、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发现问题] 小丽发现盛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生锈;小茜发现自己的铜制眼镜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小玲发现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物质,好像生了“锈”一般。 [提出问题] 这三种物质“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收集证据] (1)回忆已有知识:铁生锈的条件是。 (2)查阅有关资料:“铜锈”主要成分是Cu 2(OH) 2 CO 3 (俗称铜绿);苹果“生 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铜生锈是铜与水、、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铜变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为。 [得出结论] 经过交流讨论,三位同学认为这些物质“生锈”除了可能与水有关外,还可能都与 (填物质名称)有关。 [反思与应用] 利用所得结论填空: (1)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 (2)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 【分析】 本题以一个研究课题为背景,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实验探究等步骤,让我们身临其境地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要求结合实验原理,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并对结果进行反思和应用。通过对实验装置的分析,铜生锈是铜与水、氧气、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铁生锈的有关知识和题中信息,综合判断知,铁、铜、苹果的“生锈”都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有关。知道锈蚀的

化学中考压轴题之科学探究题

化学中考压轴题之科学探究题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2016年化学中考之科学探究题 1.不锈钢是在铁中加入铬镍,改变内部结构,从而起到防锈作用.小明为了探究铬(Cr)、镁、铜的活动性强弱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 a.Mg>Cr>Cub.Mg>Cu>Crc. 【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打磨过的金属薄片,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记录如表: 【得出结论】原假设中正确的是(填假设中a、b或c). 【实验讨论】 (1)铬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r在生成物中显+2价),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2)小明还想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盐酸,在两试管中分别与镁片、铬片混合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关系.小花认为不可行,理由是. 【拓展迁移】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片的插入顺序(能与盐酸反应的要一次将盐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铬、镁、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则三金属片的插入顺序为.

1.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由甲、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甲同学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阅资料】CaCl 2、NaCl的溶液呈中性,Na 2 CO 3 溶液呈(填“酸”或“碱”) 性. 【实验探究一】确定甲、乙同学上述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 (2)取甲所得溶液少许,加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甲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3)取乙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实验探究二】 (4)甲、乙同学把上述实验所得溶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气泡,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写化学式). 【讨论交流】丙同学提出:若将上述废缸中物质取出,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哪些物质呢?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一定含有NaCl,可能含有CaCl 2、盐酸和Na 2 CO 3 中的部分物质. 【实验探究三】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可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归纳总结】该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写化学式).

九年级科学试题-中考科学考点梳理科学探究 最新

中考科学考点梳理科学探究 课前预习与课堂反馈 经典题型 一、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她应选用表中编号为 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④得出结论。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数字代号); (3)在上述探究方法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请你写出三个初中物理中用到这种方法的实验名称。 二、在一个无色大塑料瓶的侧壁靠底部的位置钻一个小孔,用胶带粘住小孔,在瓶中装满水。在瓶的另一侧放一只激光电筒。调节光束的方向,让光束正好能 射中对侧的小孔(如图所示)。揭下胶带,让水流到下面的盆里,你会看到光随弯弯的水流照到盆底,在盆底产生一个光斑。 (1)在这个实验中,激光电筒的光束是沿水流的 (选填“内”或“外”)壁经过多次 (选填“反射”或“折射”,最后射到盆底; (2)实验中从瓶中流出的水柱相当于激光通信中的 。由此说明用来进行激光通信的导管 (选填“能”或“不能”)弯曲; (3)猜想:在激光通信中,每一根导管能不能同时传导多束激光束而不致相互干扰? 三、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第1组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一个可能的原因: 。 (2)第1、2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表中。 分析以上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写出两条即可) 四、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猜想:浮力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的大小、物体浸入液体中体积的大小、物体重力的大小有关。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重力大小是否有关”。 实验提供如下器材:实验桌、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各一个;水、盐水、细线适量;一大块橡皮泥;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各一块;体积不同的铁块各一块。 (1)从给定的器材中选出你所需要的器材: (2)实验步骤: 激光电

(名师整理)最新化学中考《科学探究题》专题复习精品教案

专题六科学探究题 1.科学探究的题型结构及思维模式: 2.注意实验操作(加入某种试剂、对药品进行加热等)、实验现象(有无沉淀、气体、溶液颜色变化等)、实验结论(有无某种物质、猜想是否正确等)之间的对应关系: 3.实验方案的评价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1)原理的评价:①所选药品是否可行;②反应是否易于控制;③所用药品是否安全(是否易燃、易爆,有毒);④反应是否会给环境造成污染;⑤药品的价格与产出比等(是否节约试剂、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2)装置的评价:①操作是否简便;②能否节约药品;③继续添加药品的难易程度(是否能连续反应);④是否安全(是否会发生爆炸)。 (3)操作的评价:主要是对操作的先后顺序及实验步骤是否完善等的评价。 (4)实验结果的评价:主要是对现象得出结论的评价,一般是看结论是否正确、全面,依据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否得出结论等。 4.定量分析: (1)结合题给数据,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总质量不变,根据题给数据计算出某元素的质量,推出混合物成分;或由混合物成分,确定数据取值范围。(3)极值法:对数据不足而感到无从下手的混合物成分判断,可采用极端假设(即假设全部为某一成分或者恰好完全反应)的方法确定混合物成分。 类型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必考) 技巧点拨根据题给提示的物质,分析混合物成分是题给提示中的一部分还

是全部。排除组内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组合。 1.气体混合物成分的探究:如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探究、燃烧的蜡烛焰心气体成分的探究、排污管道气体成分的探究、下水道中可燃性气体成分的探究等,涉及的知识点有CO、CO 2、CH4、NH 3、HCl、O2、H2、N2等气体的检验,以及它们的化学性质和一些反应产物的检验等。混合气体中各成分的检验,要考虑检验的先后顺序,以排除干扰。如检验CO、CO2、水蒸气、H2的混合气体时,检验顺序为水蒸气→CO2→H2→CO。 2.固体混合物成分的探究:一般可采用加水溶解,加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酸碱性,加酸观察是否产生气体,加碱观察是否产生沉淀,加入Ba(NO )2、AgNO3 3 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等方法进行探究。(1)若为可溶性盐或碱的固体混合物,一般可先加水溶解,再依据构成该盐或碱的阴、阳离子的特殊性质,加入合适的试剂,检验离子是否存在,从而判断相应物质是否存在。对于不溶解的固体,可加酸观察是否溶解或产生气体。(2)若为金属混合物,一般加酸观察是否产生气体;或使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观察是否有固体析出或溶液颜色变化。 3.混合溶液成分的探究:可通过检验构成物质的阴、阳离子的特征现象来确定(离子的检验详见P )。 88 例1(2019宜昌)探究溶液成分:有一瓶无色溶液,可能含有硝酸镁、硫酸钾、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溶质,奋进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1)若X为氢氧化钠,当步骤一和步骤二均无明显现象、步骤三有白色不溶物生成时,原无色溶液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填溶质化学式,下同)。 (2)若X为氯化钡,当步骤一和步骤三有白色不溶物生成、步骤二无明显现象时,原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步骤三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