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包装工艺过程:玻璃杯

包装工艺过程:玻璃杯

包装工艺过程:玻璃杯
包装工艺过程:玻璃杯

包装工艺过程

一、玻璃杯的特性

一、瞬间耐热温差。耐热机动性能超过普通玻璃的三倍以上,可承受由热至冷的两极变化,可承受瞬间高低温差达160℃。

二、抗腐蚀性。抗化学腐蚀性胜过绝大多数金属和其它材料,耐磨损、表面光滑、清洗容易,广泛应用于食用器皿。

三、兼具可微波、冷冻、火烧三项特意功能,即使从冰库拿出马上倒入热水,也不必担心会有龟裂的危险。

四、玻璃杯只是通透好看,不易保存,总得小心翼翼。其实在所有材质的杯子里,玻璃杯才是最健康的。

二、玻璃杯的包装要求:

(1)产品(或内包装箱)应垫稳、卡紧、固定于外包装箱内。产品在箱内的固定方式可采用缓冲材料一般情况下,产品不应与外

包装箱箱板直接接触。包装的整个产品与箱内的侧面、端面、

顶面之间应留有一定的空隙。

(2)产品包装箱内应清洁、千燥、无异物。

(3)包装用纸箱封箱后一般采用塑料捆扎带等捆扎,塑料捆扎带宽度应不大于14 mm,捆扎时应使塑料带紧捆在纸箱上,同时采

用相应措施避免其切入纸板而损坏纸箱。

(4)包装箱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包装箱应无明显破损和变形并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5)缓冲材料应具有质地柔软、不易虫蛀、不易长霉和不易疲劳变形等特点。常用缓冲材料有:干木丝、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高发泡聚胺醋塑料、低发泡和高发泡聚乙烯、聚丙烯、复合

发泡塑料、海绵橡胶、塑料气垫、气垫薄膜、金属弹簧等。

缓冲材料应紧贴(或紧固)于产品(或内包装箱、盒)和外包装

箱内壁之间。

(6)产品包装的防护功能应满足防潮,防霉,防锈几防震的要求。

三、包装材料的选择

1、缓冲材料的选择

通过分析玻璃杯的流通环境和产品本身特性,选择了合适的缓冲包装材料PP,进行了缓冲衬垫的尺寸计算和结构设计,并进行了校核,完成了缓冲包装设计。

作为传统的缓冲包装材料,发泡塑料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和吸振性能,有重量轻、保护性能好、适应性广等优势,广泛用于易碎品的包装上。特别是发泡塑料可以根据产品形状预制成相关的缓冲模块,应用起来十分方便。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曾经是最为主要的缓冲包装材料。不过,由于传统的发泡聚苯乙烯使用会破坏大气臭氧层的氟里昂做发泡剂,加上废弃的泡沫塑料体积大,回收困难等原因,逐渐被其他

环保缓冲材料所替代。

目前代替聚苯乙烯发泡塑料的主要有发泡PP、蜂窝纸板及纸浆模塑产品等几类。发泡PP不使用氟里昂,具有很多与发泡聚苯乙烯相似的缓冲性能,它属于软发泡材料,可以通过粘结组成复杂结构,是应用前景很好的一类新型缓冲材料。

蜂窝纸板具有承重力大、缓冲性好、不易变形、强度高、符合环保、成本低廉等优点。它可以代替发泡塑料预制成各种形状,适用于大批量使用的易碎品包装上,特别是体积大或较为笨重的易碎品包装。

纸浆模塑制品也是可部分替代发泡聚苯乙烯的包装材料。它主要以纸张或其他天然植物纤维为原料,经制浆、模塑成型和干燥定型而成,可根据易碎品的产品外型、重量,设计出特定的几何空腔结构来满足产品的不同要求。这种产品的吸附性好、废弃物可降解,且可堆叠存放,大大减少运输存放空间。但其回弹性差,防震性能较弱,不适用于体积大或较重的易碎品包装。

所以选用聚丙乙烯泡沫塑料来作为缓冲材料。

2、玻璃杯包装箱材料的选择

外包装是保护易碎品免受损坏的有效方法。通常要求易碎品外包装应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和抗戳穿强度,可以保护易碎品在正常的运输和仓储码垛条件下完好无损。

最典型和最常用的易碎品外包装是瓦楞纸箱。部分大而重的易碎品采用蜂窝纸板包装箱,部分较轻或本身抗压强度较高的产

品如玻璃空罐等。

瓦楞纸箱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运输包装容器。常用的易碎品外包装用瓦楞纸箱由三层或五层瓦楞纸板制成。

瓦楞纸板一般有A、B、C、E四种楞型,A、B、C楞型瓦楞纸板均可制作易碎品外包装用纸箱。区别在於A型楞较高、较稀疏,抗压强度较低,B型楞较低、较密,抗压强度较高,C型介于二者之间。选择不同的楞型或不同层数的纸板制作纸箱,主要是依据内装物的重要性和对抗压强度的要求。

以往由于中国运输条件较为落后,野蛮装卸现象时有发生,国内对5层瓦楞纸箱的需求量较大,约占70%的比例。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运输条件的改善,3层瓦楞纸箱的应用比例逐年提高。并且随着销售方式的改变,很多易碎品的运输包装向销售包装靠拢。瓦楞纸箱的设计越来越复杂,印刷装璜的质量也越来越高,不少已堂而皇之地登上超市的售货架。

蜂窝纸板箱是由蜂窝纸板制造而成的箱形容器。蜂窝纸板质轻、抗压、抗弯、抗剪强度高,具有良好的缓冲隔振性能,以蜂窝纸板为主体材料的包装箱有三种。一是复合材料包装箱。箱体外层使用戳穿能力强的纤维板或三合板、中层为蜂窝纸芯、内壁用草纸板粘合而成;二是全蜂窝纸板包装箱。即以蜂窝纸为夹芯,内外用箱纸板粘合而成;三是内衬型包装箱,以瓦楞纸箱作为箱体,箱内上下四壁用蜂窝纸板做衬垫,有较强的防震、抗压、保温、抗戳穿能力。

与传统的瓦楞纸箱相比,蜂窝纸板箱的机械性能更好,如经破坏性跌落、重物码垛、实装滚动等实验表明,蜂窝纸板包装箱内装易碎物品破损率比瓦楞纸箱降低50%~97%;空箱上放置600公斤的重物试压三个月也不变形,并且无需聚苯乙烯衬垫;与同规格的瓦楞纸箱重量比为2:5,可节约纸板60%。这种纸箱的推广应用,将为降低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破损率,提高包装产品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价值较高的玉器雕刻品、工艺品等,蜂窝纸箱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由于蜂窝纸板制作工艺较复杂,特别是目前还不能实现自动化制箱,因此在应用上受限制,成本太高。而我所设计的液晶电视不属于昂贵物品需要考虑成本问题,同时对于它在运输过程中所需要的保护瓦楞纸箱也可以,所以我采用瓦楞纸箱。3、内包装材料选择

选用聚碳酸酯塑料膜,起防潮、防尘作用、保护外观免受划伤,透明便于观察产品外形,有效抵抗高低温。

四:外包装结构设计

(1) 产品外形尺寸

长180mm、宽100mm、高100mm

(2) 产品质量

80g

(3)产品重心

整个玻璃杯的中心

(4)易损件

整个玻璃杯

五、缓冲包装设计

1)缓冲衬垫基本尺寸计算

根据发泡聚丙烯的缓冲系数与最大应力曲线,使用最小缓冲系数法,在发泡聚丙烯的缓冲系数与最大应力曲线中作一条水平切线,切点的纵坐标对应最小缓冲系数C min,横坐标对应一个最大应力σm,由公式T=CH/G,可以求出衬垫厚度T,由公式A=WG/σm可以求出衬垫面积A。已知产品重12.1kg脆值为60g,等效跌落高度为60cm。采用最小缓冲系数法,可得C min=3.6,σm=3.6×105Pa。根据公式T=CH/G和A=WG/σm 可得:

T=CH/G=3.6×60/60=3.6 cm

A=WG/σm=12.1×9.8×60×104/3.6×105=197.6cm2

2)缓冲衬垫校核

(1)挠度校核。

当衬垫的面积与厚度之比超过一定厚度时,衬垫容易挠弯或变弯,大大降低衬垫的负重能力。为了避免挠弯,衬垫的最小承载面积A min与厚度之比应符合克斯特那经验公式:

A min/(1.33T)2>1

197.6/4/(1.33*3.6) 2>1

(2)蠕变量校核。缓冲材料在长时间的静压力作用下,其塑性变形量会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这种蠕变使衬垫厚度变小,缓冲能力下降,所以设计衬垫尺寸应加一个蠕变补偿值,称为蠕变增量Cr。Tc=T(1+Cr)

式中:Tc——修正后的厚度cm

T——原设计厚度cm

Cr——蠕变系数%(这里取10%)

Tc=T(1+Cr)=3.6(1+10%)=3.96cm

经过各项较核后,且定最后衬垫尺寸为T=4cm,A=200cm2

(3)角跌落校核

经校核无论是角跌落还是楞跌落都合格。

3)缓冲衬垫的结构设计

为了使用最少的缓冲材料取的最好的缓冲效果,降低包装成本,所以本设计选用局部缓冲包装方法对该产品进行包装,根据玻璃杯的承载部位和易损部位,设计缓冲衬垫的结构。

六、产品包装设计的经济效益及市场销售前景预测

缓冲材料价格大约0.2元

瓦楞纸箱大约费用是 0.5元

装潢印刷价格0.5元

所以个体包装费用1.2元,玻璃杯的价格是36元所以包装

设计小于产品价格的1/30。经济效益良好。

中国水杯市场容量巨大,现在玻璃杯市场竞争是越来越激烈,厂商们推出新品的步伐也是越来越快。而且,与以往仅仅是将外观、大小等做个改变就算新品。不同的是,近期上市的玻璃杯新品,一般都改变了外形、加入了新技术、有新卖点。

2010年三季度中国玻璃杯行业的产销形势趋于好转,发展势头好于预期,1-9月,我水杯行业累计实现生产7168万个,同比增长3.3%。2010年前三季度,我国水杯行业中玻璃杯产量为4932万个,同比增加66.9%;塑料水杯产量180万个,同比减少26.6%;陶瓷杯产量2056万个,同比减少41.1%。前三季度,我国共出口玻璃杯3652万个,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2009年前三季度共出口3654万个);玻璃杯出口额为72.32亿元,同比减少了7.8%。玻璃杯零售量为3500万个,市场需求非常旺盛。

玻璃杯具有散热较快, 有利于水温的掌握, 在泡茶时容易控制茶叶原有的风味特点;别以为玻璃杯只是通透好看,在所有材质的杯子里,玻璃杯可是最健康的,茶话会礼品。中国医促会健康用水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复兴教授历数了玻璃杯子的特点:玻璃杯在烧制的过程中不含有机的化学物质,当人们用玻璃杯喝水或其他饮品的时候,不必担心化学物质会被喝进肚里去,而且玻璃表面光滑,容易清洗,细菌和污垢不容易在杯壁孳生,所以人们用玻璃杯喝水是最健康、最安全

的,所以这款玻璃杯前景很好。包装工艺流程图

玻璃生产工艺

我国玻璃生产工艺状况的调研报告 班级:粉体一班 姓名:钱金龙 学号: 1103011032 完成时间: 2013、12、24 成绩:

我国玻璃生产工艺状况的调研报告 钱金龙粉体一班 1103011032 摘要:“玻璃”一词有两种含义: 一是作为一种材料和制品,二是指物质的一种物理化学状态。 广义的玻璃包括无机物质和有机物两大类,传统的玻璃是指无机玻璃。 国内的一般定义为经熔融冷却为固体时,不结晶的无机物。 关键词:玻璃浮法流程图 玻璃:一种透明的固体物质,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 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可能还是有了解的兴趣的,今天,我们和中华包装瓶网的小编一起去简要的了解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3)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4)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 4.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

对水杯的研究报告

对水杯的研究报告 一.杯子的介绍 杯子,日用器皿,从古至今其主要功能都是用来饮酒或饮茶。基本器型大多是直口或敞口,口沿直径与杯高近乎相等。有平底。圈足或高足。考古资料表明最早的杯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无论是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还是河姆渡文化遗址中都见有陶制杯的存在。在现代家居中,杯子通常用来盛载饮料,如水、牛奶和果汁。 二.水杯的市场 由于水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快速有效的掌握水杯市场发展状况成为了企业及管理者成功的关键。水杯市场发展分析是一个科学系统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发展战略的规划、产品营销方案的设计、企业投资方略的制定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确定。水杯市场分析并非单纯从某一个层面对市场进行评价分析,要得到有实际价值、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就必须从专业的角度对市场进行全面细致的剖析。这样,才能时刻保持清晰的发展思路,不会因繁琐的信息迷失,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杯子的分类 (一)按材料分(主要分类) 水杯的设计材料的选择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广泛,从石头,陶,木材,青铜,铁器,然后再到近代材料科技巨大的进步,出现许多新生的材料,如塑料,不锈钢,玻璃等。现代设计的材料运用在水杯这个行业已经完全集中在后来的这几种材料上,像青铜材料只在当时科技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只为少数人而设计,体现地位的尊卑。现代设计面对的对象是全体大众,所以选择的材料必须不能十分昂贵,大多数人能够消费得起。

日用杯 广告杯 促销杯 保健杯 (三)按结构分 单层杯 双层杯 真空杯 纳米杯

能量杯生态杯 (四)按用途分 保温杯马克杯啤酒杯 咖啡杯牛奶杯 四.不同场合中使用的杯子 在家中人们通常用的是玻璃杯、陶瓷杯 在宿舍或临时住宿的地方人们通常用玻璃杯、陶瓷杯、塑料杯 在办公室人们通常用玻璃杯、陶瓷杯、塑料杯、保温杯 学生们经常用塑料杯、保温杯 在外旅游、登山等户外运动人们通常携带运动杯 在小吃店、快餐店、奶茶店、果汁店、饮料店等人们常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纸杯在酒店里人们经常用高脚杯喝酒或和饮料 喝咖啡专用的咖啡杯 五.创意杯子

2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杯子 教案

2.各种各样的杯子 福建省福清市元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林如琰 【教材分析】 本节课作为单元第二课,在第一课对各种材料的简单认识上,将研究聚焦在杯子这样一个具体的事物上,在对材料辨识的基础上细化对各种材料特点的认知。本课有三个部分组成:(1)观察辨别生活中常见杯子的材料。(2)观察、比较、描述各种材料的杯子的不同特点,并针对不同的材料特点,提出简单的问题。(3)观察、描述保温杯的材料,并说出使用这种材料的目的。这三个环节从“辨别材质”到“探究特点”,再到“了解用材目的”,层层递进,一步一步引领学生从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逐渐发现杯子中隐藏的科学奥秘。 【学情分析】 杯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较熟悉的物品,日常使用也比较频繁,但大多数孩子对杯子用材以及不同材料杯子的特点并不是很关注,因此对不同材质的杯子的特点的认识就不会很全面。【教学目标】 1.能观察辨别生活中常见杯子的材料,认识不同的材料可以制作同一物品。 2.观察并描述不同材料的杯子,发现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特点;并能针对不同材料特点,提出简单的问题。 3.观察并描述保温杯各部分的材料,并说出使用这种材料的目的。 4.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规则进行合作研究学习。【教学重点】 能用多种方法观察并描述不同材料的杯子,发现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特点;并能针对不同材料特点,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观察并描述保温杯各部分的材料,并说出使用这种材料的目的。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板书(板贴)、音频、视频。 学生材料: (1)认识特点环节:第一组:玻璃杯、陶瓷杯。第二组:陶瓷杯、金属杯。 第三组:纸杯、玻璃杯。第四组:金属杯、木头杯。 (2)了解用材目的环节:每一个小组一个保温杯。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聚焦话题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可能还是有了解的兴趣的,今天,我们和中华包装瓶网的小编一起去简要的了解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2《各种各样的杯子》教案设计

《各种各样的杯子》教学设计与意图 【教材分析】 本节课作为单元第二课,在第一课对各种材料的简单认识上,将研究聚焦在杯子这样一个具体的事物上,在对材料辨识的基础上细化对各种材料特点的认知。本课有三个部分组成:1、观察辨别生活中常见杯子的材料。2、观察、比较、描述各种材料的杯子的不同特点,并针对不同的材料特点,提出简单的问题。3、观察、描述保温杯的材料,并说出使用这种材料的目的。这三个环节从“辨别材质”到“探究特点”,再到“了解用材目的”,层层递进,一步一步引领学生从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逐渐发现杯子中隐藏的科学奥秘。 【学情分析】 杯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较熟悉的物品,日常使用也比较频繁,但大多数孩子对杯子用材以及不同材料杯子的特点并不是很关注,因此对不同材质的杯子的特点的认识就不会很全面。 【教学目标】 1.能观察辨别生活中常见杯子的材料,认识不同的材料可以制作同一物品。 2.观察并描述不同材料的杯子,发现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特点;并能针对不同材料特点,提出简单的问题。 3.观察并描述保温杯各部分的材料,并说出使用这种材料的目的。 4.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规则进行合作研究学习。 【教学重点】 能用多种方法观察并描述不同材料的杯子,发现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特点;并能针对不同材料特点,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观察并描述保温杯各部分的材料,并说出使用这种材料的目的。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1、教师准备:PPT、板书(板贴)、音频、视频 2、学生分组材料: (1)认识特点环节:第一组:玻璃杯、陶瓷杯第二组:陶瓷杯、金属杯 第三组:纸杯、玻璃杯第四组:金属杯、木头杯(2)了解用材目的环节:每一个小组一个保温杯

包装工艺过程:玻璃杯

包装工艺过程:玻璃杯

包装工艺过程 一、玻璃杯的特性 一、瞬间耐热温差。耐热机动性能超过普通玻璃的三倍以上,可承受由热至冷的两极变化,可承受瞬间高低温差达160℃。 二、抗腐蚀性。抗化学腐蚀性胜过绝大多数金属和其它材料,耐磨损、表面光滑、清洗容易,广泛应用于食用器皿。 三、兼具可微波、冷冻、火烧三项特意功能,即使从冰库拿出马上倒入热水,也不必担心会有龟裂的危险。 四、玻璃杯只是通透好看,不易保存,总得小心翼翼。其实在所有材质的杯子里,玻璃杯才是最健康的。 二、玻璃杯的包装要求: (1)产品(或内包装箱)应垫稳、卡紧、固定于外包装箱内。产品在箱内的固定方式可采用缓冲材料一般情况下,产品不应与外 包装箱箱板直接接触。包装的整个产品与箱内的侧面、端面、 顶面之间应留有一定的空隙。 (2)产品包装箱内应清洁、千燥、无异物。 (3)包装用纸箱封箱后一般采用塑料捆扎带等捆扎,塑料捆扎带宽度应不大于14 mm,捆扎时应使塑料带紧捆在纸箱上,同时采 用相应措施避免其切入纸板而损坏纸箱。

他环保缓冲材料所替代。 目前代替聚苯乙烯发泡塑料的主要有发泡PP、蜂窝纸板及纸浆模塑产品等几类。发泡PP不使用氟里昂,具有很多与发泡聚苯乙烯相似的缓冲性能,它属于软发泡材料,可以通过粘结组成复杂结构,是应用前景很好的一类新型缓冲材料。 蜂窝纸板具有承重力大、缓冲性好、不易变形、强度高、符合环保、成本低廉等优点。它可以代替发泡塑料预制成各种形状,适用于大批量使用的易碎品包装上,特别是体积大或较为笨重的易碎品包装。 纸浆模塑制品也是可部分替代发泡聚苯乙烯的包装材料。它主要以纸张或其他天然植物纤维为原料,经制浆、模塑成型和干燥定型而成,可根据易碎品的产品外型、重量,设计出特定的几何空腔结构来满足产品的不同要求。这种产品的吸附性好、废弃物可降解,且可堆叠存放,大大减少运输存放空间。但其回弹性差,防震性能较弱,不适用于体积大或较重的易碎品包装。 所以选用聚丙乙烯泡沫塑料来作为缓冲材料。 2、玻璃杯包装箱材料的选择 外包装是保护易碎品免受损坏的有效方法。通常要求易碎品外包装应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和抗戳穿强度,可以保护易碎品在正常的运输和仓储码垛条件下完好无损。 最典型和最常用的易碎品外包装是瓦楞纸箱。部分大而重的易碎品采用蜂窝纸板包装箱,部分较轻或本身抗压强度较高的产

茶具分类

茶具分类 今天﹐能够悠闲品茶已经是一种奢侈的享受﹐都市人只能从茶器的恬淡优雅中抚慰自己。记者在各茶具﹑饰品店采访中了解到﹐今年夏天﹐各种茶器的旺销出乎商家意料﹐人们纷纷把这种流行饰品搬进居室﹐茶器似乎已脱离原始功能而成为一种优美的装饰符号。 在传统中国家庭中﹐茶具是必不可少的摆设﹐它的本色就像一幅白描﹐简洁而恬静﹐休闲时品茗闻香让人心境平和。一如品茶人的心情﹐饰家时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茶具﹐尝试自己动手布置茶桌﹐在家中款待三五好友聚饮闲聊﹐声色形于茶具﹐而意寓于茶香。或浓或淡都是一份属于自己的置家心情。 装饰茶壶渲染创意 在大大小小的茶社陈列柜中﹐装饰茶壶占据了非常多的席位﹐购买茶具饰品作为夏季饮茶文化的补充﹐正在成为一种流行趋势。 装饰茶壶在造型上往往比普通茶壶要大﹐由此装饰壶的创意被放大而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有些装饰壶造型上注重保持壶原有的形态﹐而突出细节的变化﹔有些则以拟形或写意的形状来求得新异。图案变化是装饰壶装饰效果的重要体现﹐从牡丹花卉到吉祥字符都散发着古典的气息。 装饰壶的装饰效果适合在有古意或民族特色的家装设计中﹐虽然

它不像大的家具和家电那样重要﹐但是它给人们带来视觉的美感却是特别的﹑不容忽视的。在环境中它既别于一般的装饰品﹐可让人感觉到独特﹐又不至于特别招摇﹐给居室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文化氛围﹐体现了主人一种儒雅温和的性情。 陶土茶具流露韵致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早在北宋初期就已崛起﹐成为别树一帜的优秀茶具﹐紫砂茶具具有造型简练大方﹐色调淳朴古雅的特点﹐外形有似竹结﹑莲藕﹑松段和仿商周古铜器形状的﹐明代大为流行。紫砂壶成陶火温在1000 —1200°C,质地致密,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能吸附茶汁,蕴蓄茶味,且传热缓慢不致烫手,即使冷热骤变,也不致破裂;用紫砂壶泡茶,香味醇和保温性好无熟汤味,能保茶真髓,一般认为用来泡台湾的乌龙茶,铁观音等半发酵茶最能展现茶味特色。 正宗的紫砂壶和一般的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由于成陶火温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还能吸附茶汁﹐长时间使用﹐壶体的颜色会变得越来越自然﹐而在壶内泡着的茶会渗进壶体内﹐使壶蕴含茶味。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紫砂﹐主要来自福建﹑宜兴﹑还有台湾三地。福建紫砂其实使用的也是宜兴的砂﹐只不过是在福建加工而已。其中台湾紫砂壶砂质比较细腻﹐不同于其它两地产的紫砂﹐相比之下更适合泡乌龙茶。壶的价格百元至千元不等。虽然宜兴紫砂享有盛名﹐

二年级科学下册各种各样的杯子

2.各种各样的杯子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汇淳学校张秀燕 【教材分析】 各种各样的杯子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的第二课。 本课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设计了四个活动。第一个活动:认识各种杯子的材料是什么做成的,借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前一课所学内容,来辨认杯子的材料是什么。第二个活动:用看一看、捏一捏、加入热水摸一摸等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不同材料做成的杯子之间性质的差别。活动三:引导学生认识到杯子使用中的不便之处,并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活动四:贴近学生生活,选用结合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保温杯,升华学生对于材料选择和应用之间联系的认识,渗透学生用改进产品满足人们需求的意识。 本课从辨认各种制作杯子的材料开始,引导学生比较和发现不同材料具有的优点和缺点,再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借助其他材料的优点设计出更优化的产品。【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各种常见材料,具备了辨认各种杯子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能力,在前一课的学习中也简单认识了制作产品时选择不同材料的原因,了解了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优点。 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很多使用杯子的经验,也具备了简单的比较分析能力。在学习过各种常见材料后,学生能够分辨出杯子的材料是什么,但是对于多种材料的优缺点,学生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看法。借助具体的杯子,来认识不同材料的特点,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提升的过程。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观察,辨别各种不同的杯子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对比出不同材料做成的杯子之间的特点。 3.能运用生活经验和课堂中的观察,说一说不同材料的杯子在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4.能根据找到的问题,想出解决方法。 5.了解集合不同材料的优点,可以优化产品设计。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教学文案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精品文档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可能还是有了解的兴趣的,今天,我们和中华包装瓶网的小编一起去简要的了解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3)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4)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 4.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塑料水杯的加工方法设计报告

毕业论文 (2013届) 题目: 姓名: 学号: 08070**** 系部:数控技术系 班级: 08高职数控*班 指导教师: 2013年4月

塑料水杯的加工方法 摘要:此次毕业设计塑料水杯过程中分析了塑料水杯零件的塑料工艺,介绍了塑料PP的成形工艺特点,采取了最佳的成型方案,同时,详细地分析了模具结构与计算。最后还对模具的成型零件进行了加工工艺的分析和设备的校核. 着重说明了一副注射模的一般流程,即注射成型的分析、注射机的选择及相关参数校核、模具的结构设计、注射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的设计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主要包括成型位置的及分型面的选算、模具总体尺寸的确定与结构草图的绘制、模具结构总装图和零件工作图的绘制、全面审核投产制造等。其中模具结构的选择,模具型腔数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和流道选择和浇口位置的确定,模具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推出机构的设计,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模架的选用,模具的装配等。 关键词:塑料水杯 PP 注射模模具结构 一、塑件品种的选择及其性能 1.零件图,如图1所示: 图1 2.材料的选用及性能分析 经过对水杯的用性能进行分析,最终选定PP作为制件的材料。 PP是一种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热塑性树脂,是一种半结晶性材料。它比

PE要更坚硬并且有更高的熔点。由于均聚物型的PP温度高于0℃以上时非常脆,因此许多商业的PP材料是加入1~4%乙烯的无规则共聚物或更高比率乙烯含量的钳段式共聚物。共聚物型的PP材料有较低的热扭曲温度(100℃)、低透明度、低光泽度、低刚性,但是有更强的抗冲击强度。PP的强度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P的维卡软化温度为150℃。由于结晶度较高,这种材料的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PP不存在环境应力开裂问题。通常,采用加入玻璃纤维、金属添加剂或热塑橡胶的方法对PP进行改性。由于结晶,PP的收缩率相当高,一般为1.8~2.5%。并且收缩率的方向均匀性比PE-HD等材料要好得多。加入30%的玻璃添加剂可以使收缩率降到0.7%。均聚物型和共聚物型的PP材料都具有优良的抗吸湿性、抗酸碱腐蚀性、抗溶解性。性质极轻之塑料,密度仅为0.9g/cm3,加工性质毋须预热干燥。PC优点1、易染色2、耐湿性佳3、耐化性佳4、高铰链特性5、耐冲击性。PC缺点1、复杂之异形押出不易2、易被紫外线分解3、不易接合4、易氧化。 3.材料的工艺性分析 (1)、收缩性塑件从模具中取出冷却到室温后,塑件的各部分尺寸都比原来塑模中的尺寸有所缩小,这种性能称为收缩性。,PP的收缩率相当高,一般为1.8~2.5%。并且收缩率的方向均匀性比PE-HD等材料要好得多。加入30%的玻璃添加剂可以使收缩率降到0.7%。收缩性的计算公式为:S实=a-b/b,S计=c-b/c。(S实:实际收缩率 S计:计算收缩率 a:塑件在成型温度时的单向尺寸 b:塑件在室温下的单向尺寸 c:塑件在室温下的单向尺寸),经查PP的相关性可知,PP在其厚度为2mm时其收缩率为1.5-2%(0.15-0.20),为避免其它因素对收缩率的影响,我们选取一个相对平均值0.018作为制件的计算收缩率。 (2)、流动性塑料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填充型腔的能力称为流动性。流动性能较好,溢边值为0.03mm左右. (3)、吸湿性吸湿性是指塑料对水分的亲疏程度。PP不吸水也不易粘附水分,但均聚物型和共聚物型的PP材料都具有优良的抗吸湿性 (4)、结晶性所谓结晶现象即为塑料由熔融状态到冷凝时,分子由独立移动,完全处于无次序状态,变成分子停止自由运动,按略微固定的位置,并有一个使分子排列成为正规模型的倾向的一种现象。PP为半结晶性的材料,模具的温度也会对其结晶性产生影响。 (5)、热敏性对热较为敏感,在高温下受热时间较长或进料口截面过小,剪切作用大时,料温增高易出现变色、降解、分解的倾向。这种性能称为热敏性。

2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杯子 教案 (1) (1)

2.各种各样的杯子 【教材分析】 本节课作为单元第二课,在第一课对各种材料的简单认识上,将研究聚焦在杯子这样一个具体的事物上,在对材料辨识的基础上细化对各种材料特点的认知。本课有三个部分组成:1、观察辨别生活中常见杯子的材料。2、观察、比较、描述各种材料的杯子的不同特点,并针对不同的材料特点,提出简单的问题。3、观察、描述保温杯的材料,并说出使用这种材料的目的。这三个环节从“辨别材质”到“探究特点”,再到“了解用材目的”,层层递进,一步一步引领学生从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逐渐发现杯子中隐藏的科学奥秘。把不同材料的有点集中起来,可以做成让人满满意的物品。 【学情分析】 杯子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较熟悉的物品,日常使用也比较频繁,但大多数孩子对杯子用材以及不同材料杯子的特点并不是很关注,因此对不同材质的杯子的特点的认识就不会很全面。二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还比较小,在小组合作方面还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合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同一个杯子可以由不同材料制成。 2.知道不同材料制成的杯子有不同特点。 3.知道生活中杯子的一些常见问题,可以通过很多方法解决。 4.知道人们把材料的不同优点组合起来,制成需要的物品。 技能:解决杯子常见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身边常见杯子,知道杯子可以由不同材料制成。 2.通过观察杯子,运用观察法、比较法,认识杯子的不同特点。 3.通过观察、交流不同杯子的缺点,知道如何通过改变,解决其存在的不足。4.通过“解剖”保温杯,运用观察法、分析法等,找出各部件材料优点,了解人们在选择材料时的用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

玻璃制作工艺

玻璃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SiO3、CaSiO3、SiO2或Na2O·CaO·6SiO2等,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复盐,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 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 人工成形.又有 (1) 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

塑料水杯的成型工艺过程

水杯调研报告书 高分子 组长: 主讲人: 1、塑料水杯的发展现状

塑料水杯由当初的一次性水杯到如今的绿色环保塑料杯各式各样的塑料杯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此期间,塑料水杯的造型也由原来的单调造型到如今的造型丰富多彩美观大方,体现了工艺与艺术的结合。到如今,除了它的基本使用功能,塑料杯生产还要考虑健康、无毒、美观等。 塑料水杯通常分一次性的和可以重复使用的两大类。由于塑料水杯的使用方便,使用材料少,一半价格都很便宜。而对于一次性的塑料水杯一半都是采用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该塑料不能装热水。耐热至70℃。而对于可以重复使用的水杯一半采用耐高温无毒的高性能塑料如一般市场上常卖的都PP塑料杯,这种树脂本身来讲是不含有害物质,使用起来比较安全。在市场上也有很好的销售。 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化与人性化,因塑料水杯多变的造型、鲜艳的颜色、不怕摔打的特性,受到许多人喜爱。随着塑料水杯材料的不断进步,随着无毒无害环保材料的推广。塑料水杯在近五年还是有长足发展。 常见塑料水杯主要包括杯盖、杯体、密封圈和手柄四个部件。下面主要根据原材料选择、配方设计和加工工艺等方面介绍各杯体的成型过程。 1、选择聚合物及助剂的原因 PP是聚丙烯,PC是聚碳酸酯。 首先,从理论上讲二者都是无毒的,但是从耐老化和耐候性方面讲,PP更适合做水杯。其次从合成方法上讲,PC一般是用双酚A型方法合成的,分子内含有苯环,虽然PC本身耐热性很好,但是作为高分子材料,其内部仍然含有一些低分子物质,这些物质在受热见光的情况下,会挥发分解,并且大多是致癌的。 因此通常情况下PP水杯更安全。但是为什么市面上有很多PC水杯呢?这是因为,PC 的透明性更好,更有玻璃的质感,所以商家为了取悦消费者也会生产PC的水杯。 (1)pp聚丙烯材料有催化剂,分子质量调节剂做成水杯的话加颜料。透明剂最好不能加无机盐的透明剂。 使用特性:耐130℃高温,透明度差,可重复使用。 强度刚度、硬度耐热性均优于低压聚乙烯,可在100℃左右使用。但低温时变脆,不耐磨、易老化。 PP在加工时要添加金属钝化剂和抗氧剂助剂,这些助剂对人的身体没有好处。但是与其他塑料相比,PP是无毒的,添加的助剂对人的危害最小,加上PP可以在110℃以下的水里进行沸煮消毒。 危害分析:是唯一可放入微波炉盛装食品加热的塑料容器,清洁后可重复使用。特别提醒:一些微波炉餐盒的盒体用05PP制成,盖却用不耐高温的06PS制成,决不可以与

玻璃杯的制作工艺

玻璃杯的制作工艺、水晶玻璃杯生产技术 1、玻璃杯冲洗和冷却装置 2、一种无接口双色高脚玻璃杯的制作方法 3、一种掺丝玻璃杯把的制作方法 4、玻璃杯装水器 5、一种用玻璃管制作高脚玻璃杯的方法 6、一种玻璃杯的成型模具装置 7、搅拌机玻璃杯的成型模具装置 8、双层玻璃杯及其制造方法 9、双层真空皮毛工艺画玻璃杯的制作方法 10、双层真空树叶绘画玻璃杯的制作方法 11、双层真空剪纸式麦秆画玻璃杯的制作方法 12、一种用玻璃管制作单层玻璃杯的方法 13、多功能玻璃杯杯托 14、一种多功能玻璃杯 15、玻璃杯隔热套 16、密封玻璃杯、瓶 17、玻璃杯易拉罐 18、无把玻璃杯的隔热装置 19、口杯型金属易拉盖玻璃杯 20、一种玻璃杯 21、组合式双层玻璃杯 22、调温双层玻璃杯 23、易拉盖玻璃杯 24、新型饮用玻璃杯 25、电热膜玻璃杯(锅)防溢多功能控制装置 26、水晶玻璃杯 27、带盖的双壁式艺术玻璃杯 28、一种玻璃杯底成型机 29、三层玻璃杯壁饮水杯 30、玻璃杯的折叠式纸包装盒 31、一种水晶玻璃杯 32、一种玻璃杯 33、一种双层玻璃杯 34、玻璃杯 35、一种在玻璃杯上增设圆形防水压环安全结构的搅拌机 36、玻璃杯果汁搅拌机 37、保健玻璃杯 38、玻璃杯的成型模具装置 39、一种搅拌机玻璃杯的成型模具装置 40、搅拌装置的玻璃杯 41、带保护座的玻璃杯

42、一种玻璃杯 43、一种玻璃杯 44、透明真空保温玻璃杯 45、带闪光装饰灯的玻璃杯 46、双层玻璃杯 47、夹层厚底玻璃杯 48、一种玻璃杯 49、双层石英水晶玻璃杯 50、半双层玻璃杯 51、清洗玻璃杯子组合工具 52、双层玻璃杯 53、一种防滑玻璃杯 54、双层玻璃杯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玻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可能还是有了解的兴趣的,今天,我们和中华包装瓶网的小编一起去简要的了解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玻璃杯原料构成

诗如意双层玻璃杯 原料构成特点、制作过程及种类 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玻璃杯的身影,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各种各样。就如同人出生一样,玻璃杯也有自己的出生方式。 准备配料,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以及硼酸,按照设计好的了方单,将各种原料称好后一起放入混料机内混合均匀。 溶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液体状的无气泡玻璃液。 成形,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化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成脆性固态。成型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人工吹制玻璃杯,用一个不锈钢的空心管挑适量的高温熔化的玻璃水,象吹气球一样先吹成一个球形,然后再放进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中继续吹成与模具贴合的形状,然后把模具打开,用夹子把杯子夹进退火窑炉退去玻璃的应力,出来后再经过切割,磨边,安装(脚或者手柄),抛光,才是成品玻璃杯。 压制玻璃杯机器象左轮手枪一样,模具是一个个固定在转盘上的,转盘一圈一般8个或者10个模具,上方悬着1个冲头是固定的,通过一个料筒把玻璃水滴进模具内,然后转到冲头下方的时候冲头落下把玻璃杯压制成形,然后人工取出玻璃杯放进退火窑炉,出来的才是成品玻璃杯。 由于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以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 同样的,如同人有不同的种族一般,玻璃杯也有不同的材质。 玻璃大致分为有机玻璃、钢化玻璃、高硼玻璃。中低端的玻璃杯(普通玻璃口杯、普通高脚杯)一般采用有机玻璃,工艺类或摆放类大型玻璃杯瓶部分采用钢化玻璃,工艺玻璃杯、高档玻璃杯一般都采用高硼玻璃。 高硼硅玻璃杯具有非常低的热膨胀系数、耐高温,耐200度的温差剧变。 高硼硅玻璃杯是利用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导电的特性,通过在玻璃内部加热来实现玻璃熔化,经先进生产工艺加工而成。 用于微波炉专用玻璃转盘、滚筒洗衣机观察窗、耐热水杯茶壶。 诗如意双层玻璃杯、高硼硅玻璃杯具体的物理化学性能如下: 1、含硅量 80%以上; 2、应变温度520℃; 3、退火温度 560℃; 4、软化温度 820℃; 5、折射率 1.47; 6、透光率(2mm) 92%; 7、弹性模量 67KNmm-2; 8、抗张强度 40-120Nmm-2; 9、加工温度(104dpas)1220℃; 10、热膨胀系数(20-300℃)3.3×10-6K-1,所以耐急冷急热性能优越,高档玻璃杯正式利用此特性。

玻璃工艺流程

玻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可能还是有了解的兴趣的,今天,我们和中华包装瓶网的小编一起去简要的了解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3)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4)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 4.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接冷却,很可能在冷却过程中或以后的存放、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自行破裂(俗称玻璃的冷爆)。为了消除冷爆现象,玻璃制品在成形后必须进行退火。退火就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保温或缓慢降温一段时间以消除或减少玻璃中热应力到允许值。 此外,某些玻璃制品为了增加其强度,可进行刚化处理。包括:物理刚化(淬火),用于较厚的玻璃杯、桌面玻璃、汽车挡风玻璃等;和化学刚化(离子交换),用于手表表蒙玻璃、航空玻璃等。刚化的原理是在玻璃表面层产生压应力,以增加其强度。

2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杯子 教案 (1)

2.各种各样的杯子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徐乐乐 【教材分析】 本节课作为“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单元的第二课,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和功能,承接第一课对各种材料的简单认识,为第三课神奇的新材料做好铺垫,本节课将研究聚焦在“杯子”这样一个具体的事物上,在对材料辨识的基础上细化对各种材料特点的认知,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指导学生观察、描述物体的特征、材料的性能,因此本节课重在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就学生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质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丰富学生对材料的感性认识。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爱思考并乐于发言,但观察描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在课堂上设计了多个环节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用一些问题支架帮助学生表达他们对材料特点的认识,引导学生用科学简练的语言进行描述,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时耐心倾听别人的想法,商量后共同解决问题;二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课堂上采用实物教学,让学生用看一看、掂一掂、捏一捏、摸一摸等方法感受杯子的不同,发现各种材料的特点;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一些常见杯子的材料,对其它能做成杯子的材料认知不够全面,因此可拓展竹杯、玉杯、紫砂杯、木鱼石杯等,丰富学生对杯子材料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出做杯子的各种材料的简单特点。 2.观察并描述保温杯各部分的材料,并说出使用这种材料的目的。 3.能想办法解决不同材料杯子的问题。 【教学重点】 观察描述不同材料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想办法解决不同材料杯子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教具:PPT、视频。

2.学具:每组一个信封(内装任务单)、4张记录单、笔、1个玻璃杯、1个陶瓷杯、1个塑料杯、1个金属杯、1个木杯、1个纸杯。 学生准备: 1.课前搜集各种各样的杯子。 2.组长准备1个装有热水的保温杯(温度稍高)。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课前我请你们搜集各种各样的杯子,你们找到了什么材料做成的杯子?(请几名学生发言,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实物:玻璃杯、陶瓷杯、塑料杯、金属杯、木杯、纸杯) 2.小结:原来很多材料都能做成杯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各种各样的杯子”。【板书:各种各样的杯子】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让学生搜集各种各样的杯子,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杯子的材料是多样的,巩固学生对常见材料的认识,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比较杯子 1.材料不同,做出来的杯子各有特点。怎么比较研究它们的不同点呢?(请学生发言)【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小结:我们可以用“看一看”透明度、“掂一掂”轻重、“捏一捏”软硬、“倒热水摸一摸”冷热的方法比较杯子的不同。 3.提出实验要求 (1)提醒:倒热水时注意安全。 (2)(出示记录单)我给每组准备了记录单,小组要合作,边观察边记录。你们发现杯子有什么特点,请在相应特点旁边的□中打“√”。 (3)实验结束后收材料。 4.学生取材料,开始实验。 5.实验结束,收拾整理材料。 6.汇报交流: 用“看一看”的方法,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以“我用的方法发现(材料)杯。”的句式说说不同材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