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线路交叉跨越测量作业指导书

线路交叉跨越测量作业指导书

线路交叉跨越测量作业指导书
线路交叉跨越测量作业指导书

线路交叉跨越测量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湖南省电力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作业。

2引用文件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01

《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范(试行)》国家电网生2003]481号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

3测量前准备

3.1准备工作安排√序号内容标准责任人备注1准备好测量工器具及资料工器具必须有试验合格证,资料应齐全2学习作业指导书、交待工作范围、带电部位、安全措施及危险点工作班组必须全员参加,认真学习,全面分析3.2工器具√序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测量仪器台3.3危险点分析√序号内容1使用金属塔尺有可能导致距被跨越带电物体的安全距离不够,导致触电3.4安全措施√序号内容1注意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加强监护3.5作业分工√序号作业内容分组负责人签字作业人员签字1测量2记录4作业程序

4.1开工√序号内容作业人

跨越架搭设作业指导书

跨越架搭设作业指导书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编号:Q/001跨越架搭设作业指导书 编写:年 月日 审核:年 月日 批准:年 月日 作业负责: 作业日期年月日时至年 月日时 一、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工程引用下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规程及企业标准 1.GB50233-2005 《110 ~ 500千伏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 验收规范》 2.DL/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 3.DL/T5106一1999 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 4.Q/HDTG 1001-2000 《质量手册》 二、基本规定 在跨越施工困难的地方,因带电跨越危险性较大,故在选择跨越施工方案时,应优先选择停电跨越方案。

有下列特点之一的跨越称为特殊跨越: 1)被跨运行电力线架空地线高度大于30m。 2)被跨越电力线电压等级为330kV及以上。 3)跨越交叉点下有河流、水塘或其他复杂地形。 4)线路交叉角小于30°或跨越宽度大于70m。 特殊跨越的施工技术方案,需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 跨越架应具有在安全施工允许的条件下本身自立的强度,并能满足施工设计强度的要求。 跨越架的组立必须牢固可靠、所处位置准确。 2.5跨越不停电电力线的跨越架,应适当加固并应用绝缘材料封顶。 2.6跨越架架顶的横辊要有足够的强度,且横辊表面必须使用对导线磨损小的绝缘材 料。如用金属杆件作横辊,则必须在其上包胶。 2.7跨越架经使用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跨越架上应按有关规定悬挂醒目标志。2.8强风、暴雨过后应对跨越设施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2.9搭设和拆除跨越架时应设安全监护人,参加跨越不停电线路的施工人员必须熟练掌 握跨越施工方法并熟悉安全措施,经本单位组织培训和技术交底后方可参加跨越施工。跨越不停电电力线架线施工前,应向运行部门书面申请“退出重合闸”,落实后方可进行不停电跨越施工。 2.10跨越架中心线应与遮护宽度B的中心线重合。 跨越架架顶宽度(横线路方向有效遮护宽度)B按下式计算: B≥[2(Zx+十b]/sin 式中:B—跨越架架顶宽度,m;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1

公路桥涵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YLCS—ZW—23—A [工艺标准适用范围] 适用于榆林长盛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各项目部承建的新建、改扩建的公路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的施工测量放线作业。 [作业条件] 1、工程项目明确。 2、工程位置、工程类型、等级确定, 方案明确。 [操作步骤] 1、 ( 控制网点) 的测设 控制网点就是在工程所在沿线( 测区范围内) 先选测一些有代表性的控制点。连接各点组成测区的测量骨干。在施工准备期间, 必须对控制网点进行识别、确定。 1.1控制网点的布置方法 建立平面控制网点的方法有两种, 即三角网测量和导线测量。 A、三角网, 即在地面上选择一些控制点, 组成互相连接的三角形网状, 称为三角网。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带测量距离较困难的地区, 其测角任务重, 量距工作量较小, 一般应用在小型桥梁及隧

3 其必须有一条基线( 即勘设测定的基线) 为基础进行布设。其计算方法按平面三角学及简易平差方法进行成果计算。 B 、 导线, 即在地面上选定的控制点, 组成连续的折线或多边形, 构成导线。其适用于加密控制点和小范围的独立施工测量, 特别是分布较复杂的建筑地区和障碍物较多的带状地区, 减少测角和平差的工作量, 更适用于全站仪的测量工作, 其布置形式有附全导线、 闭合导线和支导线三种形式。 附合导线: 从一条高级导线出发, 经过一系列转折点, 最后附合到另一个高级导线, 呈伸展状为附合导线, 它适用于带状建筑物的测量、 控制, 公路工程一般采用这种形式( 见下图) 。 闭合导线: 从一个高级导线出发, 经过一些转折点, 最后又回到这一高级导线, 整个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叫闭合导线。它适用于局部地区的测量, 象工厂、 车站、 学校等建筑区( 见下图) 。

施工放样作业指导书

施工放样作业指导书 编制: 复核: 审核:

(一)施工测量放样工艺流程图 放样数据准备 计算程序准备 测放点线 交样 施工控制资料 绘制交样单 检核 检核 检核 读审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 测站点测量.放样 检校仪器 资料归档 有

(二)施工测量放样作业方法及要求 一、说明 放样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如精度要求、控制点分布、现有仪器、现场条件、计算工具等来选择测站点和放样点的 测设方法的不同组合及不同的检核方法。 各类工程及同一工程的不同阶段、不同部位对放样点的精度要求不同,所以对测站点和放样点的精度要求也不相同。作业时请严格执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城市测量规范》(CJJ8-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技术规范》(TB10101-99);《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汇编》等规程规范。 本书中提到的限差指规范要求的限差,如果设计上有特殊要求,按设计要求执行。 二、测量资料收集与放样方案制定 1.测量放样前,应从合法、有效途径获取施工区已有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成果资料。 2.根据现场控制点标志是否稳定完好等情况,对已有的控制点资料进行分析,确定是否全部或部分对控制点进行检测。 3.已有控制点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应重新布设控制,已有的控制点密度不能满足放样需要时应根据现有的控制点进行加密。 4.必须按正式设计图纸、文件、修改通知进行测量放样,不得凭口头通知和未经批准的图纸放样。

5.根据规范规定和设计的精度要求并结合人员及仪器设备情况制定测量放样方案。其内容应包括:控制点的检测与加密、放样依据、放样方法及精度估算、放样程序、人员及设备配置等。 三、放样前准备 1.阅读设计图纸,校算建筑物轮廓控制点数据和标注尺寸,记录审图结果。 2.选定测量放样方法并计算放样数据或编写测量放样计算程序、绘制放样草图并由第二者独立校核。 3.准备仪器和工具,使用的仪器必须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给仪器充电,检查仪器常规设置:如单位、坐标方式、补偿方式、棱镜类型、棱镜常数、温度、气压等。 4.使用有内存的全站仪时,可以提前将控制点(包括拟用的测站点、检查点)和放样点的坐标数据输入仪器内存,并检查。 四、全站仪坐标法设站+极坐标法放点 1.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初始化后检查仪器设置:气温、气压、棱镜常数;输入(调入)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调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如果后视点上有棱镜,输入棱镜高,可以马上测量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并与已知数据检核。 2.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棱镜或尺子检查仪器的视线高。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时,记录员也应进行相应的对算以检核输入数据的正确性。

线路接地电阻测量作业指导书(最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线路接地电阻测量作业指导书 (最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线路接地电阻测量作业指导书(最新版)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湖南省电力公司110~500kV送电线路接地电阻测量作业。2引用文件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01 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DL475—1992 交流接地电气装置的DL/T621—1997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规程DL/T5092—1999 3检测前准备 3.1准备工作安排 √

序号 内容 标准 责任人 备注 1 准备好测试用的工器具及资料 工器具必须有试验合格证,资料应齐全 2 学习作业指导书、交待工作范围、带电部位、安全措施及危险点 工作班组必须全员参加,认真学习,全面分析 3.2工器具 √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接地电阻测量仪 ZC-08 台 1 含辅助线、插钎 2 专用工具 拆接地引下线螺栓专用套 1 3

绝缘手套及个人工具 3.3危险点分析 √ 序号 内容 1 正在连接辅助射线时摇动摇表2 拆、装接地螺栓未戴绝缘手套3.4作业分工 √ 序号 作业内容 分组负责人签字 作业人员签字 1

跨越架搭设作业指导书

编号:Q/001 跨越架搭设作业指导书 编写: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作业负责: 作业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

一、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工程引用下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规程及企业标准 1.GB50233-2005 《110 ~ 500千伏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2.DL/5009.2-200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 3.DL/T5106一1999 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 4.Q/HDTG 1001-2000 《质量手册》 5. 二、基本规定 2.1 在跨越施工困难的地方,因带电跨越危险性较大,故在选择跨越施工方案时,应优先选择停电跨越方 案。 2.2有下列特点之一的跨越称为特殊跨越: 1)被跨运行电力线架空地线高度大于30m。 2)被跨越电力线电压等级为330kV及以上。 3)跨越交叉点下有河流、水塘或其他复杂地形。 4)线路交叉角小于30°或跨越宽度大于70m。 特殊跨越的施工技术方案,需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 2.3 跨越架应具有在安全施工允许的条件下本身自立的强度,并能满足施工设计强度的要求。 2.4 跨越架的组立必须牢固可靠、所处位置准确。 2.5跨越不停电电力线的跨越架,应适当加固并应用绝缘材料封顶。 2.6跨越架架顶的横辊要有足够的强度,且横辊表面必须使用对导线磨损小的绝缘材料。如用金属杆件作 横辊,则必须在其上包胶。 2.7跨越架经使用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跨越架上应按有关规定悬挂醒目标志。 2.8强风、暴雨过后应对跨越设施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2.9搭设和拆除跨越架时应设安全监护人,参加跨越不停电线路的施工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跨越施工方法并 熟悉安全措施,经本单位组织培训和技术交底后方可参加跨越施工。跨越不停电电力线架线施工前,应向运行部门书面申请“退出重合闸”,落实后方可进行不停电跨越施工。 2.10跨越架中心线应与遮护宽度B的中心线重合。 跨越架架顶宽度(横线路方向有效遮护宽度)B按下式计算: B≥[2(Zx+1.5)十b]/sinγ 式中:B—跨越架架顶宽度,m; Zx—施工线路导线或地线等安装气象条件下在跨越点处的风偏距离,m; b—跨越架所遮护的最外侧导、地线间在横线路方向的水平距离,m; γ—跨越交叉角,

支柱装配测量计算施工作业指导书

支柱装配测量计算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怀邵衡铁路支柱装配测量计算。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设计图纸和相关设计文件,熟练掌握国家规范和技术标准;施工前制定当天施工计划,制定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尤其是重点工序须重点学习,反复研究;各施工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1)组建专业测量组,负责支柱装配测量计算; (2)支柱整正已符合技术标准; (3)附加线架设完成; (4)承力索高度测量应在承力索安装固定到位,接触线架设后进行。 3 技术要求 (1)支柱装配测量应在附加悬挂架设完成后,按照支柱装配测量数据表所列项目逐一测量:①支柱倾斜度宜采用经纬仪测量;②现场实测线路曲线外轨超高应精确到mm; (2)腕臂底座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基础标高偏差情况选择预留孔安装位置,允许偏差±50mm;已有孔位不能满足要求,需在预定支柱时,单独确定支柱孔位及柱高。对于侧面限界偏小支柱及正线曲内正定位支柱,需通过软件验证调整底座安装位置(考虑下底座上移100 mm),保证定位环安装位置。为保证定位器的安装和受力符合要求,套管座偏离承力索座的距离通常为300mm,转换柱非支最大可调整到500mm(以安装图为准); (3)支柱装配各部件尺寸应采用支柱装配软件计算,计算值精确到mm; (4)定位装置计算时,需注意侧面限界小于3.1m时曲内正定位、锚段关节转换柱、倒立柱、道岔柱等支柱装配零件位置是否符合安装要求。若改变拉出值和定位器型号,应取得设计同意; (5)所有装配在计算时应验证动态包络线的符合性。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测量工具准备→现场测量→内业整理→输入计算→加工数据→结束 5 工艺流程 6 施工要求 6.1 施工准备 组建专业测量计算组,对专业组成员进行测量方法及计算软件应用的培训。 (1)测量 限界测量 限界值为近轨轨面处支柱前沿至轨道中心的距离。对于有防撞墙影响的高架桥上采用丁字尺、水平尺及线坠配合测量支柱限界(如图1所示),限界值等于A+B+C(防撞墙的厚度应实测)。

测量放样作业指导书.doc

. 施工放样作业指导书(一)施工测量放样工艺流程图 读审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 施工控制资 放样通知单放样数据准备 料计算程序准备 检核有 有问题检校仪器测站点测量 检核 有问题 测放建筑物轮廓点线 有问题 检核 绘制交样单 交样 资料归档

. (二)施工测量放样作业方法及要求 一、说明 本指导书是根据常规放样方法编写的,放样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如精度要求、控制点分布、现有仪器、现场条件、计算工具等来选择测站点和放样点的 测设方法的不同组合及不同的检核方法。 各类工程及同一工程的不同阶段、不同部位对放样点的精度要求不同,所以对测站点和放样点的精度要求也不相同。作业时请严格执行《工程测量规范》、《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和《施工测量控制程序》。本书中提到的限差指 规范要求的限差,如果设计上有特殊要求,按设计要求执行。 二、测量资料收集与放样方案制定 1.测量放样前,应从合法、有效途径获取施工区已有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成果资料。 2.根据现场控制点标志是否稳定完好等情况,对已有的控制点资料进行分析,确 定是否全部或部分对控制点进行检测。 3.已有控制点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应重新布设控制,已有的控制点密度不能满足放 样需要时应根据现有的控制点进行加密。 4.必须按正式设计图纸、文件、修改通知进行测量放样,不得凭口头通知和未经 批准的图纸放样。 5.根据规范规定和设计的精度要求并结合人员及仪器设备情况制定测量放样方 案。其内容应包括:控制点的检测与加密、放样依据、放样方法及精度估算、放 样程序、人员及设备配置等。 三、放样前准备 1.阅读设计图纸,校算建筑物轮廓控制点数据和标注尺寸,记录审图结果。 2.选定测量放样方法并计算放样数据或编写测量放样计算程序、绘制放样草图并 由第二者独立校核。 3.准备仪器和工具,使用的仪器必须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给仪器充电,检查 仪器常规设置:如单位、坐标方式、补偿方式、棱镜类型、棱镜常数、温度、气

线路交叉跨越测量 作业指导书 - 制度大全

线路交叉跨越测量作业指导书-制度大全 线路交叉跨越测量作业指导书之相关制度和职责,1适用范围适用于湖南省电力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作业。2引用文件《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01...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湖南省电力公司110~500kV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作业。 2 引用文件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01 《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范(试行)》国家电网生[2003]481号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 3 测量前准备 3.1准备工作安排√序号内容标准责任人备注1准备好测量工器具及资料工器具必须有试验合格证,资料应齐全2学习作业指导书、交待工作范围、带电部位、安全措施及危险点工作班组必须全员参加,认真学习,全面分析3.2工器具√序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测量仪器台 3.3危险点分析√序号内容1使用金属塔尺有可能导致距被跨越带电物体的安全距离不够,导致触电3.4安全措施√序号内容1注意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加强监护3.5作业分工√序号作业内容分组负责人签字作业人员签字1测量2记录4 作业程序 4.1开工√序号内容作业人员签字1办理工作任务单2工作负责人交代工作任务、安全措施、注意事项,。4.2作业内容及标准√序号作业内容作业步骤及标准安全注意事项责任人1安置仪器在距离交叉跨越点适当位置安置仪器2测量测量导线与被跨越物交叉角或距离注意保持安全距离3撤离收拾仪器并装箱不得强行装箱,以防损坏;装箱后必须仔细检查是否牢靠,防止仪器摔出4.3竣工√序号内容负责人签字1工作负责人检查接地引下线与铁塔连接是否牢固2资料整理并存档5工作总结1工作评价2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6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价存在问题改进意见兼职职责内务职责内审员职责 欢迎下载使用,分享让人快乐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涵洞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1.适用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至铁路涵洞施工测量。 2 .作业准备 2.1 资料准备 图纸审核、资料收集、放样资料计算审核和报验。 2.2 现场核对 施工前对涵洞中心里程、平面位置、斜交角度、道路及河沟里程、涵长、各点高程、及有关尺寸进行放线核对,如有疑问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2.3 仪器设备配备 标称精度不低于2"、2mm+2ppm的全站仪。 标称精度不低于平面10mm+lppm,高程20mm+lppm的GPSRTK测量系统。 不低于S3光学水准仪。 2.4 测量人员配备 每个作业工区设测量放样小组1个,小组成员4人,其中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工3名。 2.5 测量人员培训 测量人员上岗前均经过培训,主要测量人员应持有汉十高速铁路建设测量工程师业务培训结业证书,持证上岗。 2.6 仪器设备检定和日常检校 所有仪器设备均有法定计量检定证书,并在检定有效期。 测量仪器在使用前或使用过程中均要进行日常检校。 3.技术要求 涵洞施工前,应先对全线的控制网进行加密,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可根据施工要求采用同级扩展或向下一级发展的方法。加密高程控制测量应启闭于线路水准几点,采用同级扩展的方法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3.1施工加密控制网测量作业的基本要求: GPS作业技术要求

3.2 GPS加密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指标。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3.3水准测量的精度及限差如表3.2所示。 水准测量精度(mm) 4. 涵洞施工放样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测量程序 测量准备→地基处理施工放样→基础施工放样→涵身施工放样→涵洞竣工测量。 4.2 测量工艺流程 测量工艺流程图。

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

实训项目六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 1.情境教学项目表 ⑴工作任务 完成用经纬仪测量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测量。 ⑵作业条件和安全工作条件 ①本项工作系配网运行的重要工作之一,应按标准化作业程序进行; ②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知识,掌握经纬仪测量方法和步骤,熟悉测量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③操作人员应爱护地阻仪,不得摔跌,必须轻拿轻放; ④使用经纬仪时,应放置稳固,严禁震动及碰撞经纬仪,并设有防晒防雨措施; ⑤测量人员2名,1名测量,1名记录数据; ⑥按工作任务正确选择工器具; ⑦工作开始前应口头提出申请,工作结束应汇报。 3.操作程序 ⑴工具选用 ①个人工具:记录本、记录笔、钢卷尺、函数计算器; ②专业工具:经纬仪,塔尺、伸缩卡。 (2)测量前检查准备工作: ①使用定期校验合格的经纬仪; ②测试前应对经纬仪及塔尺进行检查,确保经纬仪性能良好,塔尺刻度清晰。 ⑶开始交叉跨越测量工作: ①取出温度计放置在交叉跨越点10m处测量环境温度; ②取出塔尺放置在交叉点处,塔尺与导线的安全距离要符合要求; ③取出经纬仪支在交叉跨越交角的对角线上,距离交叉点10m处; ④正确调校经纬仪,使经纬仪保持水平位置;调整水平固定按钮,使镜头垂直面对准塔尺;调整垂直固定按钮,使镜头对准塔尺; ⑤读上丝A、先丝B塔尺的刻度以及垂直刻度盘上角度数据a1,并记录在册; ⑥调整垂直固定按钮,使镜头对准交叉点交叉跨越物的顶点,读取垂直刻度盘上角度数据a2,并记录在册; ⑦调整垂直固定按钮,使镜头对准交叉点的导线的最下层,读取垂直刻度盘上角度数据a3,并记入数据记录表中;

⑧观看温度计,将环境温度记入数据记录表中; ⑨收好经纬仪和温度计,交叉跨越测量工作结束。 4.数据记录表 附表1 数据记录表 附表2 交叉点距经纬仪水平距离( ⑴危险点: ①扎脚、摔伤; ②触电; ③作业过程中,物体打击。 ⑵控制措施:

线路参数测试作业指导书

交流输电线路工频电气参数测量作业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制: 深圳市鹏能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试验分公司

1.试验项目 测试要求 新建和改建的单回交流输电线路,在运行前应进行线路单位长度电阻、电感、电容等工频电气参数的测量; 新建和改建的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在运行前应进行双回线路之间的工频单位长度的耦合电感、耦合电容测量。 线路电气参数测试前的试验项目 (a)感应电压; (b)感应电流; (c)绝缘电阻; (d)核对相别。 线路电气参数测量项目 (a)直流电阻 (b)直流电阻测量 (c)正序阻抗测量 (d)零序阻抗测量 (e)正序电容测量 (f)零序电容测量 (g)双回线路之间的工频单位长度的耦合电感和耦合电容测量(无特殊要求不用测试, 详细测试方法见附表1)。 架空线和电缆混合线路参数的测量 当一条输电线路由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串联构成时,可测量混合线路的电气参数,必要时分别测量架空线段和电缆线段的电气参数。 测量用电源的频率选取 待测线路不存在工频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的条件下,可直接选用工频电源进行测量。 待测线路存在工频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的条件下,为保证参数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宜采

用异频法进行测量。一般情况下,选取f -f S ?和f f S ?+两个频率点进行测量。 f ?通常可取 Hz ,5 Hz , Hz ,10 Hz 。 2.适用范围 交接试验是能及时有效地发现电力设备因运输、安装等方面的问题造成的缺陷、防范电力设备事故、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是保证电力设备安全投产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强化一次设备交接试验工作,规范交接试验现场作业,四川通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组织编制交接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参照国家标准、企业标准的技术规范、规定。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110kV~500kV 电压等级新安装的、按照国家相关出厂试验标准试验合格的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本标准不适用于安装在煤矿井下或其他有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 3.编写依据 表3-1 编 写 依 据

工程测量作业指导书大全文档

一控制测量作业指导书(SDZY/ZY—01) ................................1 1.1一般规定................................1 1.2平面控制测量................................5 1.3导线点的高程测量................................13 1-4检查验收................................17 二地形测量作业指导书(SDZY/ZY—02) ................................17 2.1 资料收集................................17 2.2现场踏勘................................18 2.3 编写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18 2.4业务准备................................19 2.5现场施测................................20 2.6编写技术报告................................25 2.7成果资料的检查、验收................................26 三地籍测量作业指导书(SDZY/ZY—03) ................................27 3.1收集资料...............................27 3.2现场踏勘...............................28 3.3技术设计编写...............................28 3.4人员培训...............................29 3.5外业实施...............................29 3-6图形编辑...............................31 3.7面积量算...............................3l 3.8成果资料输出及检查验收...............................32 3.9技术报告的编写...............................32 3.10成果验收...............................33 四地下管线测量作业指导书(SDZY/ZY-04) ...............................34 4.1资料的收集...............................34 4.2现场踏勘...............................35 4.3编写管线测量技术设计书..............................35 4.4技术培训...............................36 4。5外业实施........................................37 4。6技术报告书的编写..............................47 4.7检查,验收..............................48 五、浅层地震作业指导书(SDZY/ZY—05)...............................54 六、探地雷达作业指导书(SDZY/Z~—06) ...............................55

放线作业指导书

一般施工方案(措施)报审表 工程名称:恩施鹤峰中营—北佳35kV输变电工程编号:SJSX3-003致湖北环宇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恩施鹤峰中营-北佳35kV线路工程监理项目部:现报上导线展放施工方案(措施),请审查。 附件:导线展放施工方案 施工项目部(章): 项目经理: 日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 监理项目部(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注本表一式4 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施工项目部各存 2 份。

恩施鹤峰中营-北佳35kV线路工程导线展放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盖章) 2014 年11 月25 日

批准: ________ 年____ 月____ 日审核: ________ 年____ 月____ 日编写: ________ 年____ 月____ 日

一、编写目的 首先旨在规范鹤峰中营-北佳35kV线路架线工程的施工工艺,使得架线工程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和验收规范要求,实现架线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的质量目标。 二、编写依据 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 2、《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1992) 3、工程施工的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 三、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仅适用于该线路工程。 四、工程概况及特点 4.1.工程概况 线路全长9.116km,共有18个耐张段。 4.2.设计特点 (1)本线路采用导线为LGJ-150/35钢芯铝绞线用于全线,地线为OPGW-24B1-35。 (2)导线防振锤型号为FR-2C型防振锤。 (3)本线路悬垂串、耐张串及跳线串均采用U70B玻璃绝缘子。 五、主要施工操作及工艺控制 本工程架线施工采用张力放线,包括五个子工序:架线前的准备、放线、紧线、导地连接、附件安装。 5.1 架线前的现场准备。 5.1.1清除通道的障碍包括树林、竹林、房屋及其它需拆迁的设施。砍伐通道范围应执行《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同时注意环境保护。

35kV线路铁塔基础作业指导书.

铁塔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工程概况 莱芜市杨家峪光伏电工程35kV集电线路工程场址区域位于莱芜市西南6.5km 处。场址紧邻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梁沟发育,地势开阔。 本工程属35kV新建线路工程,连接宁夏中卫红石湾风电场风机共25台,新建双回路段长8.18km,单回路段长15.87km。全线路杆塔总基数137基,其中铁塔55基,水泥杆82基。 本工程线路将现有25台风机分为东侧、西侧两部分,分别连接12台风机和13台风机。线路A线连接20#、23#、8#、5#、2#、11#、6#、4#、13#、14#、18#、16#、15#。线路B线连接3#、24#、21#、7#、19#、9#、22#、12#、17#、10#、25#、1#。 本工程线路铁塔塔腿的编号为面向大号侧左下为A,左上为B,右上为C,右下为D,塔腿编号统一如下图: 大号侧 小号侧 塔腿位置编号图 本工程双回路段导线采用单根LGJ-240/30钢芯铝绞线,设计最大张力 23.9106kN,单回路段采用单根LGJ-150/30钢芯铝绞线,设计最大张力20.590kN, 地线采用1×7-7.8-1270钢绞线。本工程55基铁塔基础均为直柱型基础。 第二章基础施工

一、基础工序流程 二、基础施工说明 1、基础开挖,混凝土浇筑,基坑回填等各项要求必须遵照《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2005)执行。 2、对于各类型基础,当基坑开挖时,如遇地质条件与基础型式不相符,可能影响基础安全,须及时向设计单位反映,以便设计复核。 3、基坑开挖后,坑底如有孤石要清理,留出的孔洞用砂石灌浆回填。塔位范围表面的孤石清除后造成基础施工基面降低,须向设计反映,以便设计复核。 4、基础配置表中基础的设计施工基面是用来计算基础埋深的起算面,基面数值以相对塔位测量中心桩的高差值来确定,比中心桩高为正值,反之为负值(可用基面数

一般跨越架搭设施工方案

目录 1 概述 0 1.1 编制目的0 1.2 编制依据0 1.3 适用范围0 1.4 施工概况及工程量0 2 施工方案选定 0 2.1 一般常用的跨越架搭设形式 0 2.2 本工程使用的跨越架搭设形式选择及分析2 3 施工准备2 3.1 质量技术准备 2 3.2 人员准备2 3.3 机具和材料准备 2 3.4 现场布置3 4 进度要求3 5 施工过程3 5.1 工艺流程3 5.2 施工方案4 5.3 搭设跨越架的技术要求 4 6 职业健康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6 6.1 风险预测及控制措施6 6.2 安全施工作业票 12 6.3 文明施工与环保 8 7 应急措施8

7.1 应急组织机构 8 7.2 基本原则8 7.3 紧急联络8 7.4 应急救援措施 9

概述 编制目的 确保实现文宾(城五)-韩村110kV线路工程施工安全、质量、计划和目标,满足合同规定,向建设单位提供满意的工程,全员必须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施工为安全运行服务”的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和公司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认真学习新工艺、新技术,严格按设计图纸、验收规范施工;认真执行程序文件,加强工序控制;认真执行本工程制定的检查验收制度,加强安全质量监督;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积极联系监理、设计部门,认真听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宝贵意见,确保本工程架线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特制订本措施。 编制依据 《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SDJJS2-87)。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网建设部分)》(国家电网安质〔2016〕212号)。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11〕664号。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3-2015)。 《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T 5106-1999)。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7-2015。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送电工程分册。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5。《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12-2015 公司和业主及监理单位下发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适用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文宾(城五)-韩村110kV线路工程的一般跨越架搭设、看护、拆除等施工工作。 施工概况及工程量 经过现场勘测了解,对主要交叉跨越情况进行了统计,详见下表。 施工方案选定 一般常用的跨越架搭设形式 跨越架的类型,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电压等级、不同性质的跨越架: 甲型架:适用于架高超过15m的35kV及以上电力线跨越架。 结构型式:双面双排桁架、且封顶;?顺线路装斜撑杆对地夹角不大于60°,架顶要打拉线。架子平面内装十字和方框撑杆;双排架的两平面间装设叉型撑杆,如下图: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本页为作品封面,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删除,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1 【精品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Y LCS —ZW —23—A

[工艺标准适用范围] 适用于榆林长盛路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各项目部承建的新建、改扩建的公路路基、路面、桥梁、涵洞的施工测量放线作业。 [作业条件] 1、工程项目明确。 2、工程位置、工程类型、等级确定,方案明确。 [操作步骤] 1、(控制网点)的测设 控制网点就是在工程所在沿线(测区范围内)先选测一些有代表性的控制点。连接各点组成测区的测量骨干。在施工准备期间,必须对控制网点进行识别、确定。 1.1控制网点的布置方法 建立平面控制网点的方法有两种,即三角网测量和导线测量。 A、三角网,即在地面上选择一些控制点,组成互相连接的三角形网状,称为三角网。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带测量距离较困难的地区,其测角任务重,量距工作量较小,一般应用在小型桥梁及隧道的建筑工程中,一般布置形式有以下几种:- 其必须有一条基线(即勘设测定的基线)为基础进行布设。其计

算方法按平面三角学及简易平差方法进行成果计算。 B、导线,即在地面上选定的控制点,组成连续的折线或多边形,构成导线。其适用于加密控制点和小范围的独立施工测量,特别是分布较复杂的建筑地区和障碍物较多的带状地区,减少测角和平差的工作量,更适用于全站仪的测量工作,其布置形式有附全导线、闭合导线和支导线三种形式。 附合导线:从一条高级导线出发,经过一系列转折点,最后附合到另一个高级导线,呈伸展状为附合导线,它适用于带状建筑物的测量、控制,公路工程一般采用这种形式(见下图)。 闭合导线:从一个高级导线出发,经过一些转折点,最后又回到 这一高级导线,整个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叫闭合导线。它适用于局部 地区的测量,象工厂、车站、学校等建筑区(见下图)。 支导线:当导线点的数量不足时,不能满足某局部地区测量要求 时,作为辅助导线。但布设时不能超过两个导线点,一般适用于涵洞、连接

施工测量放线作业指导书

施工测量放线作业指导书 1、编制说明 放样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如精度要求、控制点分布、现有仪器、现场条件、计算工具等来选择测站点与放样点得。 b)测设方法得不同组合及不同得检核方法。 各类工程及同一工程得不同阶段、不同部位对放样点得精度要求不同,所以对测站点与放样点得精度要求也不相同。作业时严格执行《工程测量规范》。本指导书中提到得限差指规范要求得限差,如果设计上有特殊要求,按设计要求执行。 2、测量资料收集与放样方案制定 a)测量放样前,应获取正确得平面与高程控制成果资料。 根据现场控制点标志就是否稳定完好等情况,对已有得控制点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就是否全部或部分对控制点进行检测。 已有控制点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应重新布设控制,已有得控制点密度不能满足放样需要时应根据现有得控制点进行加密。 d)必须按正式设计图纸、文件、修改通知进行测量放样,不得凭口头 通知与未经批准得图纸放样。 e)根据规范规定与设计得精度要求并结合人员及仪器设备情况制定 测量放样方案。其内容应包括:控制点得检测与加密、放样依据、放样方法及精度估算、放样程序、人员及设备配置等。

3、放样前准备 a)阅读设计图纸,校算建筑物轮廓控制点数据与标注尺寸,记录审图 结果。 b)选定测量放样方法并计算放样数据或编写测量放样计算程序、绘 制放样草图并由第二者独立校核。 准备仪器与工具,使用得仪器必须在有效得检定周期内。给仪器充电,检查仪器常规设置:如单位、坐标方式、补偿方式、棱镜类型、棱镜常数、温度、气压等。 使用有内存得全站仪时,可以提前将控制点(包括拟用得测站点、检查点)与放样点得坐标数据输入仪器内存,并检查。 4、全站仪坐标法设站+极坐标法放点 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初始化后检查仪器设置:气 温、气压、棱镜常数;输入(调入)测站点得三维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调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如果后视点上有棱镜,输入棱镜高,可以马上测量后视点得坐标与高程并与已知数据检核。 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棱镜或尺子检查仪器得视线高。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时,记录员也应进行相应得对算以检核输入数据得正确性。 在各待定测站点上架设脚架与棱镜,量取、记录并输入棱镜高,测量、记录待定点得坐标与高程。以上步骤为测站点得测量。

间接测量法在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中的应用 林子茁

间接测量法在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中的应用林子茁 发表时间:2019-10-23T11:29:29.623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作者:林子茁 [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建高压输电线路跨越河流、深山、山谷等人员难以到达的复杂地形的交叉跨越物,跨越物相对被跨越物的高差、距离的间接测量方法。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建高压输电线路跨越河流、深山、山谷等人员难以到达的复杂地形的交叉跨越物,跨越物相对被跨越物的高差、距离的间接测量方法。此间接测量方法主要运用经纬仪或全站仪进行测量,充分应用了三角函数,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此间接测量法具有操作简便,精确度较高等特点,已在多个交叉跨越测量实例中得到应用。本文将对操作方法进行逐步详细介绍。 关键词:测量;高压输电线路;交叉跨越;间接测量法 引言 新建800kV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直流线路17标(以下简称新建线路)跨越线路,工程架线施工前需对被跨越物进行测量,计算被跨越线路相对新建线路架线施工中的垂直距离是否满足安全需求及施工需求。被跨越物与新建线路交叉点垂直于山谷中,山坡陡峭,树木高耸,测量人员无法到达交叉点在地面的投影,测量难度大。关键难度在于测量人员难以找到两线路交叉跨越点在地面上的投影。 该标段为新建单回双极±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线路全长70.882km。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线路先后途经昭平县、平桂区和八步区,线路共包含铁塔172基;该标段海拔从200米至1100米不等,多处于高山大岭之中,地势险要,山林险峻,施工难度大;特别对跨越物的测量增加不少难度。新建线路F738-F739同时跨越三回路220kV线路。 1 常规测量方法 1)在交叉跨越角附近选一测量点(测量点需能同时观测出新建线路跨越档任意一基杆塔位置及被跨越线路与新建线路交叉位置)架设全站仪,全站仪宜架设在新建线路方向中心点处。 2)派一人至被跨越线路与新建线路交叉位置立棱镜,供测量点人员观测,测量出测站点到被跨越点的水平距离L1及被跨越线路地线仰角a1。运用视距公式H1=L1*tana1,计算出测站点到被跨越点的相对高差H。 3)派一人至新建线路跨越档任意一基杆塔位置立棱镜,测量出测站点到新建线路杆塔中心桩的水平距离L2及仰角a2。运用视距公式H2=L2*tana2,计算出测站点到杆塔中心桩的相对高差H2。 4)若在杆塔中心桩处设测站可同时对被跨越地线及其在地面的投影进行观测,可直接测量计算出地线对中心桩的相对高差及水平距离,可省略第三步。 5)新建线路F738-F739同时跨越三回路220kV线路,且线路交叉跨越点在地面上的投影多位于山谷之中,测量人员无法通过全站仪运用常规测量方法测量出跨越物地线与新建线路的相对高差及相对距离。 2 间接测量方法 1)于新建塔位中心桩(钉位A)设测站,调平全站仪,测量仪器相对中心桩高度H1,旋转仪器对准大号方向桩(钉位B),水平角置零。测量该塔位中心桩至大号方向桩AB的水平距离L1;调整仪器视角(水平方向保持不变),测量被跨越物仰角∠α1,则∠α1观测点为新建线路与被跨越物的交叉点。 2)逆时针旋转仪器水平方向,至被跨越线路左侧临近杆塔地线挂点C,记录水平角∠α2,∠α2为新建线路线航方向与挂点C的水平夹角,则∠α2=∠BAC;顺时针旋转仪器水平方向,至被跨越线路右侧临近杆塔地线挂点D,记录水平角∠α3,同理∠α3=∠BAD; 3)将全站仪移动至塔位大号方向桩(钉位B)设测站,调平全站仪,旋转仪器对准塔位中心桩方向(钉位A),水平旋转180°,水平角置零。重复步骤2)分别测量并记录∠α4=∠EBC,∠α5=∠EBD(E为塔位中心桩位置), 4)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减少测量误差,测量点B、C应尽量选择面积小的固定点,旋转仪器时动作幅度不能过大,避免仪器晃动所产生的误差。测量过程中应注意测量角度的准确性,测站点A应尽量远离测站点B且测量精确,∠α2>∠α4,∠α3>∠α5,若数据不符应重新进行测量。如图2-1所示。 图2-1 5)从图2可知,F为新建线路与被跨越线路地线的交叉点,AF为塔位中心桩相对交叉点的水平距离(此次测量就是为了求得AF的

接触网施工线路测量作业指导书

页脚内容1 接触网施工线路测量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广深港客运专线香港段接触网支柱定位测量及放样、隧道吊柱定位测量及放样、轨面标高测量及放样。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时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土建单位提供CP Ⅱ交桩资料。 2.1.1 路肩高程计算 H =Hd+L*i (m ) 式中: H :支柱点路肩高程; Hd :变坡点高程; L :支柱点至变坡点距离; i :坡度(‰); 2.1.2 竖曲线计算公式: )(22 m R L y = )(2000m i R T ?= T=7.5△i 式中 y :竖曲线支距; T :切线长;L :支柱点到竖曲线始、终点距离; R :15000m △i :相邻坡段坡度代数差的绝对值i2-1i i =Δ; 2.1.3 曲线偏角计算 2.1.3.1 圆曲线夹角计算公式 T=R*tg(a/2) L=R*a*π/180 C=2* R* SIN(r/2) 由三角关系可得 r=2* β

β=L*90/R*π 此即为圆曲线上任一点处弦线与切线的夹角公式 其中 T :切线长 L :曲线长 R :圆半径 C :弦长 r :圆心角 2.1. 3.2 缓和曲线夹角计算公式 弦长计算公式 C=L-L3/(90*R2)+L5/(3888*R4) β=L2*180/(6*R*L0*π) Z Y Y Z R JD βa r C T 图1 H Z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