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技特派员制度研究综述

科技特派员制度研究综述

科技特派员制度研究综述
科技特派员制度研究综述

2012年·5月·下期

学术·理论

现代企业教育

现代企业教育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231

科技特派员制度研究综述

张明仁

周峥艳(湖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要: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

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根据国情制定实施的一项惠农政策,主要职责就是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以及提高农民的知识、实践水平以更好的促进新农村社会的建设。因此,对科技特派员制度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关键词:科技特派员制度国内研究国外研究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发轫于农村,源于农民的需要,基于基层的探索与实践,是科技服务于三农的一种机制创新与制度创新。在总结福建省南平市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02年科技部决定在西部地区开展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并于2005年开始在全国推广这项制度。目前全国已有31个省区市的1039个县市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工作,其人数超过5.7万人,直接服务于4万个村和1400多万农民。现今国内主要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现状以及产生现状的原因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1)科技特派员制度问题方面的研究

李雪艳,顾玲琍(2010)在思考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过程中,发现现今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①职责定位不明确;②工作经费投入不足;③未建立长效机制;④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余德亿等(2010)在对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制度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认识科技特派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队伍建设和组织管理两个方面。队伍建设的问题主要包括:科技特派员的择优遴选问题,科技特派员的职责定位问题,科技特派员的激励保障问题,科技特派员的素质提升问题。组织管理的问题主要包括:科技特派员管理机构的设置问题,科技特派员市场运作机制问题,科技特派员的政策引导问题。邹源欧昆鹏(2011)在对广西省科技特派员制度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科技特派员面临的主要困境和障碍包括:①总体活力依然不够,特派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②有偿服务机制有待进一步明确;③资金投入不足,有待财政纳入预算。

(2)科技特派员作用方面的研究

刘文宇应若平(2011)认为科技特派员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①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互利双赢。②创办实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③执行科技特派员创业链项目,提升驻村农业科技整体水平。④加盟农业龙头企业,促进优质农产品产销。⑤组建科技专家服务团,拓宽科技服务渠道。魏德功,安永景,张超(2010)在对梧州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认为科技特派员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了作用:①转变了农民的观念,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②扩大了科技普及面,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得到提高,③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信息网络建设。费振新,张国平(2010)在对梳理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基础上,认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主要作用体现的五个方面:①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②有效弥补了原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不足,③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农村新的技术创新模式,④提升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组织化程度,⑤科技特派员的实施降低了农民获得技术、资金和市场信息的交易费用。

(3)科技特派员制度成功经验方面的研究

魏德功,安永景,张超(2010)在总结梧州市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基础上,认为其成功的主要经验有五个方面:①实行“双向选

择”

,合理配置科技资源,②坚持市场调节,创建利益共同体,③坚持以党支部+科技特派员为主体的多种模式,④坚持服务方式多元化(科技普及型服务,实地指导型服务,基地示范型服务,项目带动型服务,订单推动型服务,龙头牵引型服务)⑤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优惠政策。莫鸿业等(2011)在科技特派员制度对农民科学素质提升的实践与思考中,认为成功科技特派员制度应该包括三个方面:①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形成科学有效的科技特派员服务方式,②始终坚持与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相结合,③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4)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对策方面的研究

加大社会的监督力量,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务员培训进行监督和举报,使公务员的培训工作走上一条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建立起一套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培训新机制。

(三)结合实际拓展培训渠道,实现公务员培训的全面化公务员的培训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地区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公务员的培训必须是全面化,要求承担公务员培训的组织机构不是单一纯粹的,而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加强各级培训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一个广泛强大的网络系统,整合培训资源,才能实现教育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培养出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复合型行政管理人才。

(四)密切联系实际工作需求,及时更新培训教育内容要克服培训内容的陈旧单一,就要根据参训者的需求,因人施教,在培训内容上要有针对性,要切实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如果受训者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培训,所学习到的知识不过是纸上谈兵,不能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和生活当中,那么就与公务员的培训初衷背道而驰了。同时也要严把培训老师的质量关,其需要具备培训内容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有培训授课经验和技巧并且拥有培训热情和教学愿望。

(五)健全培训激励机制,提高公务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适当的奖励是提高公务员参加培训积极性的催化剂。将培训与任职、奖励和升职相结合,切实做到“不经培训不上岗,不经培训不任

职,不经培训不提拔”。[4]改变“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错误观念。建立起以工作业绩和能力素养为导向的用人机制,从正

面的方向引导公务员自觉求学,积极参训,健全培训激励机制,才能使公务员培训成为不竭之泉,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行政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1]高峰.我国公务员培训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警官教育论坛,2006(2):190 194.

[2]曾凡清.当前公务员培训问题的若干思考[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3):122 123.

[3]张国安.我国公务员继续教育途径新探[J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院报,2008(3):84 89.

[4]吴清军,王琳.我国公务员培训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 ].现代企业教育,2006(9):124 125.

百科论坛

232现代企业教育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莫鸿业等(2011)在科技特派员制度对农民科学素质提升的实践与思考中,认为进一步促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思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完善政策及制度,统筹协调,营造良好氛围,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持续健康发展,②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中心试点工作,创新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建设科技特派员创业条件平台,建设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培育壮大农村生产经营主体),③完善学习机制,提高科技特派员素质,④注重实效,积极推进农民科学素质的提升。陈宪宝(2011)在对泗县科技特派员工作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点建议:①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营造良好环境,②坚持双向选择,不断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③完善激励机制,调动科技特派员工作积极性,④坚持多渠道筹资,支持科技特派员创业,⑤加强监督考核,建立科技特派员管理的长效机制。

综上所述,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产物,是一种农村科技服务新模式。目前,国内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践方面,主要是以一些调研报告、政府总结报告、一些新闻报道以及少数公开发表论文的形式,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现状、主要做法、基本经验与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做了研究。可以说,国内对科技特派员制度在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己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没有形成较系统的体系,缺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系统研究。

科技特派员是国家和地方现阶段推行并实施的一项重大决策,它通过选派有一定科技专业理论、技术、工作经验、指导方法、管理能力、年富力强的专家、教授、研究员、博士等中青年知识分子,深入到农村第一线,长年累月和农民生活在一起,工作在农村、服务农业。因为是根据中国特殊的国情,因此国外并没有“科技特派员”这一特定的名词概念。国外主要是从农业推广的视角来进行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

现今世界各国的农业推广体系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1.政府主导型,在政府农业部门的领导下,其下属的推广局、推广站(中心)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农技推广工作,这种模式约占全球总数的81%。2.农业科研教学单位主导型。在大学建立农技推广站,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推广工作。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这种模式约占总数的1%。3.企业主导型。指商品生产组织开发机构附属的推广体系及企业为推销产品组建的产品推销网络,约占总数的9%。4.NGO 组织主导型,指农业协会、宗教组织及部分国家的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所从事的社会经济、家政、实用农业技术、健康、保健知识等方面的推广工作,约占总数的9%。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有适合自己国情的农业推广模式,例如美国的三位一体的合作农业推广模式,澳大利亚的垂直管理的农业推广模式,日本的农业公务员与农协并行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等等。

从国外的农业技术推广我们可以发现,现代发展农业的特点:政府是兴办农业推广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法律法规是保障各类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主体持续运动的前提条件,科研、推广以及教育需紧密联系,重视农民的要求、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以及突出农业信息的重要性。

国外的农业推广制度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大批的农业科技服务人才,对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展也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1)国家的大力支持

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的大力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比如美国联邦政府推广机构主要就设在农业部,日本政府则根据研究开发工作的需要,成立了29家国立研究机构,直属农林水产省管辖。荷兰的农业推广体系由四个方面组成,国家推广组织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一项政策的实施需要有国家的强力支撑,我国的科技特派员制度也是如此。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农、富农政策,也需要

国家的大力扶持和推动,合理调配资源、为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2)强大的专业人才队伍

农行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而科技的发展则离不开人才的发展。从美国等发达国家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我们可以看到,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在美国共有县级推广人员12000多人,其中博士学位占到总数的25%,硕士学位占大多数。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多数大学生都投入到了经济管理方面的学习当中,而涉及农业技术的人数却在逐年下降,农村的迅速发展需要的不是真正去耕种的人,而是专业的科技人才去带领农民发展技术,发展农业经济。

(3)与大学或者民间组织进行合作

大学的三大职能之一就是服务社会,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技术的发展依靠农业科学技术人才的发展,而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因此农业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的支持。近年来,随着社会事务的繁杂,民间组织作为第三方力量逐渐出现在公众面前,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从国外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在发展农业时,强调政府、民间、学校三方面的配合,而日本的农业科研体系则包括了国立和公立科研机构、大学、民间三大系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和民间组织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大学提供科技人才以及民间组织提供资源。

(4)稳定的经费来源

我国的现代化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阶段。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看出,美国联邦政府规定,农业科研、推广的经费随国民经济增长的比例增减,联邦政府用于各州的推广经费,要求按1:4配套,即联邦政府支持100万,州政府必须投入400万。州县政府同样通过财政预算来保证农业科研、推广经费的落实。日本同样也重视资金的支持。1995年,政府“大农业”的科研经费预算772亿日元,占大农业预算的2.2%,其中的80%是农业科研经费。巨大的经费的投入促进了国家农业的迅速发展,因此要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仍需加大对服务农村项目和政策的资金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刘冬梅.关于推广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思考[J ].农业技术经济,2008(6):105-108.

[2]张雨,高峰.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内涵与发展现状[J ].县市科技,2007(3):49-51.

[3]李雪艳,顾玲琍.对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思考[J ].经济生活,2010(8):30-32.

[4]余德亿等.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推进新思考[

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8):443-447.[5]邹源,欧昆鹏.广西科技特派员工作开展情况调查与思考[J ].大众科技,2011(8):242-244.

[6]刘文宇.湖南科技特派员制度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2011(5):114-117.

[7]陆敏,解翔.加大科技特派员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对策研究[

J ].科技管理研究,2011(11):21-24.[8]彭忠益,曾敏.进一步推进湖南省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的策略思考[J ].中国商界,2008(2):231-232.

[9]李法庆,李娜.特级特派员培训工作探讨[J ].情报杂志,2010(6):338-340.

[10]张金艳.科技特派员行动助推中原经济区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 ].新乡学院学报,2011(8):42-45.

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理论、经验与实践

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理论、经验与实践 于东智/王化成 【专题名称】投资与证券 【专题号】F63 【复印期号】2003年11期 【作者简介】于东智王化成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随着公司制度的不断发展,公司治理问题作为一个研究领域也在20世纪 80年代初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目前,在该领域中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如果不存 在一些公司治理方面的控制措施的话,代理人可能会倾向于侵蚀股东的利益。 近年来,关于公司治理问题的大量讨论都集中于公司董事会内部的结构与组成上,市场参与者们非常关心如何改变董事会的内部构成以便增强它们的控制能 力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对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实行的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 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并基于经验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 为我国企业的治理改革提供经验证据与理论支持。 一、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拥有相对较多的独立董事会有助于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吗?”这是关于 公司董事会研究中争论最多的话题。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并应 用不同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经验分析,但是这些研究却得出了相互矛盾的 结果。我们将这些研究归为九类:(1)检验相同会计期间绩效的会计衡量指标与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这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上述两者之间并不 存在统计意义上的重要联系(MacAvov et.al.,1983;Baysinger and Butler,1985;Hermalin andWeisbach,1991;Bhagat and Black,2000;高明华和马守莉,2001)。(2)检验相同会计期间的托宾Q值与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之间的相关性。使用这种方法的学者们都认为,托宾Q值可以反映治理这种无 形要素的“附加价值”。这种方法的结果显示,独立董事的比例与托宾Q值之 间并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重要联系(Hermalin and Weisbach,1991;Bhagat and Black,2000;胡勤勤和沈艺峰,2002)。(3)考察相同期间的公司股票的累积超常收益率与独立董事比例之间的相关性(胡勤勤和沈艺峰,2002)。这种方法 得出了与前两种方法近乎相同的结论,即独立董事的比例与股票的累积超常收 益率之间也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重要联系。(4)考察董事会的结构对公司未来股票收益率和绩效的会计衡量指标的影响。Baysinger和Butler(1985)发现, 1970年公司独立外部董事的比例与1980年的股票收益率呈正向变动关系。(注:Bhagat和Black(1999)发表了这一研究的评论。他们指出,得出这一结 论的学者只使用了单一的绩效衡量指标,而且10年的时间段对于依据董事会的结构来考察绩效的改进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然而,Bhagat和 Black(1997,2000)却发现来自美国证券市场的数据并不支持独立董事影响公司 未来绩效的观点。(5)考察董事会结构的变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Rosenstein 和Wyatt(1990)考察了发布增加董事会中的独立董事人数消息当天的公司股票 价格的变化,他们发现,随着任命消息的发布,公司的股票价格平均上升0.2%,他们认为这样的结果表明市场预期股东将从独立董事的任命中获益。Rosenstein和Wyat(1997)在随后发表的文章中对他们自己1990年文章的方法 缺陷提出了疑问,他们指出,比如假设公司仅仅是为了提高其价值而改变董事

天津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天津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天津市《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津政发[2012]22号),建立科技人员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和发展长效机制,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推动建设创新型城市,进一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科技特派员(以下简称“特派员”)是指从我市有关高等院校中选拔,通过市科委、市教委认定,派驻到我市各区县、功能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的科技人员。 第三条市科委联合市教委负责特派员的选派、管理、协调、奖励等工作。 第四条高等院校要把特派员选派作为服务于天津市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专人负责。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高等院校教师、科技人员积极参加特派员活动。 第二章选拔条件 第五条选拔特派员应满足以下条件: 1.有关高等院校拟重点培养的中青年教师、科技人员; 2.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

3.具有扎实的相关产业领域专业知识、较强的研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工作责任心; 4.有志于从事产学研结合工作,对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浓厚兴趣,能帮助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科技问题。 第六条高等院校根据各自优势学科、专业特色情况,推荐特派员人选,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网上填写《科技特派员信息登记表》。高等院校将填写完毕的特派员信息登记表打印汇总,上缴至市科委、市教委指定的受理机构。为更好深入服务企业,希望高等院校、教师、科技人员妥善处理教学、科研与特派员工作之间的关系,做到彼此兼顾,互相促进。已入驻企业的特派员也须填写信息登记表。 第七条市教委、市科委按照各高等院校推荐特派员情况,建立特派员信息库。 第三章企业推荐 第八条市科委组织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队,会同各区县、各功能区科技主管部门,了解各自传统产业及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推荐需要特派员服务的企业。 第九条推荐企业或有需求的其他企业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网上填写《科技特派员入驻企业信息登记表》,各区县、各功能区科技主管部门打印汇总后,上缴至市科委。已有特派员入驻的企业也须填写信息登记表。

晚清外交制度研究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课程作业 题目:《晚清外交制度研究》 年级:2008级 专业:历史学 姓名:王冰洁 学号:20083830120 时间:2010年12月21日

晚清外交制度研究 【摘要】外交,是指一国与他国之间的交往。外交制度,是为适应外交形势和规范外交行为而设立的制度,包括外交机构、外交方式、外交礼仪等方面的制度。外交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外交制度的沿革,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1840年,外国侵略者的大炮轰开了封建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开始了近代意义的外交活动。随后,总理衙门和外务部的设立,使晚清的外交制度逐渐完善化、系统化。晚清的外交,一方面带有屈辱性,但另一方面,也使中国走向了借鉴和吸收西方及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道路。 【关键词】晚清外交总理衙门外务部 【正文】外交制度,简单来说,就是保障一个国家外交活动顺利进行的各种制度。具体来说,包括外交机构、外交使节制度与领事制度、外交官人事制度。中国的近代外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使封建统治者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也开始被动的处理一些涉外事务。要想了解中国晚清的外交制度,就不得不谈及清朝前期的外交。 一、传统外交制度略述 1840年以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始终保持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宗藩”关系,中国传统的涉外制度是“朝贡”和“理藩”制度。统治者“夷夏”观念浓厚,不屑于同属国或朝贡国进行平等的来往,中国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外交活动的需要,因而在中国传统的国家机构中,也不需要有专职外交机构,对外事务均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礼部大体上掌理同东部和南部国家的事务,理藩院则大致经办同北部和西部国家的事务。清政府和西方国家的交往,仅保持着通商关系,没有经常性的政治交往,只在广州一地特设“十三行”来管理对外贸易,特别是和西方的贸易。因此在中央政权的体制中没有专理同这些国家事务的机构,也都划归礼部和理藩院分管。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国还没有建立严格意义上的外交制度,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也没有一批专职的官员,而只有一些分散于各机构的部门,职责也比较混杂,外交在这一时期是无足轻重的。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和盲目自大的政策,把外国视为“蛮夷之国”、“藩属之邦”,自己则以“天朝上国”自居,这也难怪有人说,当时的中国“无所谓外交,理藩而已”。 二、鸦片战争后到总理衙门设立之前的外交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清王朝传统的外交体系受到了致命的冲击。为了应付和西方列强频繁的外交交涉,清政府除了派遣“钦差大臣”去全权处理外交事务外,还专门设立了“五口通商大臣”。此职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而设立,设置于1844年,,先后由两广总督和两江总督兼任。“五口通商大臣”实际上负责着五处口岸的对外事务,是一个兼有外交权力的职务。同时,西方列强也在五口岸委派领事,建领事馆。五口通商大臣的职位和职责在性质上已与礼部和理藩院不同,其职位同西方国家派往中国总管五口岸的公使相对等。清政府设置这个职位,反映出外交体制改变的端倪,但又说明清政府不甘于失败,内心里的“蛮夷”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把涉外事务限定在通商之内,而不是政治外交关系。 然而,西方列强并不满足于五口通商,在“修约”要求未满足后,悍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仓皇逃往热河避难,以奕 为首的留守官员,于1860年设立“抚夷局”,专管对英、法、俄、美等国的外交事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与关联交易关系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与关联交易关系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现象十分显著,过度集中的股权使得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更加严重。根据Shleifer和Vishny的研究,当一个所有者拥有的股权集中到能够有效控制公司的程度时,出现的问题就会从经理层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转向控股股东与少数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Shleifer;Vishny,1996)。而关联交易就成为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此,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8月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希望加强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通过对非公允关联交易等的限制,来约束大股东行为,从而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1 独立董事制度的研究综述 1.1 独立董事制度的国外研究综述 独立董事制度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1940年美国颁布的《投资公司法》是其产生的标志。 Fama指出独立董事的存在,可以在公司最高管理者取得董事会控制权时降低其合谋占用公司资源的可能性,并有效地降低管理者对剩余索取者权益的侵害。此外,独立董事对董事会做出的战略决策意见可以改善公司经营业绩(Fama,1980)。 Anup和Knoeber的研究显示,不同因素对企业产生的影响程度对企业选择不同背景的独立董事有一定关系。例如,政治因素对企业(尤其是一些知名大企业)影响较大时,就会有很多具有政府背景的独立董事。但如果是由于环境污染或者垄断问题造成企业与政府存在较大分歧时,具有律师背景的独立董事就相应较多。在美国公司法中,独立董事主要是作为外部监控的替代者而发挥作用的(Anup;Knoeber,1996)。 Biao Xie等实证研究发现,拥有财务背景知识的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成员能够减少任意应计额。在对独立董事的选择上,会计专业的独立董事凭借其丰富的财务知识和经验,可以识别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行为,并进行制约(Biao Xie,2003)。

汇率制度与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汇率制度与汇率制度选择理论 摘要:随着中国汇率制度的改革,让我们逐渐的认识到只有适合自己的汇率制 度才是最好的汇率制度。了解世界汇率制度的变革,及各种制度选择的优缺点我 国汇率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浮动汇率固定汇率中间汇率制度 从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世界范围内就不在存在统一的汇率安排,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多种汇率制度并存的国际货币体系。其中,大多数发达国家选 择了浮动汇率制,许多发展中国家则选择了钉住汇率制和介于它们之间的中间汇率 制度。这些汇率制度谁更优秀一些,或者是谁更符合现代世界经济潮流一些,都 成了各个学术流派争论的焦点问题,再讨论这些观点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当前 世界上比较常用的几种汇率制度,以及汇率制度的发展趋势。 一、汇率制度的分类及发展趋势 汇率制度的分类一般根据货币当局对汇率变动限制的幅度为标准来划分。一 种极端是完全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货币当局不公布形成的本币兑换价格,本币 的兑换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也不为了稳定或影响汇率而直接干预外汇市场;另 一种极端是完全的固定汇率制度,货币当局作出承诺,在准永久性基础上保持汇 率不变。在两种极端之内,有各种形式的汇率制度排,汇率的固定成了一个相对 的问题。汇率的相对固定一般是通过平价的调整或者通过围绕平价浮动范围的调 整得以实现。 IMF将各国的汇率制度分为8类:(1)无法定独立货币的汇率安排;(2) 货币局制度;(3)传统的钉住汇率安排;(4)水平带内的钉住汇率制度;(5)爬行钉住汇率制度;(6)爬行带内的浮动汇率制度;(7)不事先公布干预方式 的管理浮动制度;(8)独立浮动的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的主要形式有: (一)无法定独立货币的汇率安排:这种情况是指以其他国家的货币作为唯 一的法偿货币在本国流通,或者是货币联盟成员之间的汇率安排。比如实施欧元 币制的国家以及一些根本没有自己的法定货币的国家和地区。 (二)货币局制度:明确规定了本国货币与某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货币当 局无条件地按固定汇率出售或赎回本币,而且这是投放基础货币的唯一方式,即 该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发行完全以外汇储备为后盾。该制度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制 度可信度高,缺点是过于僵硬,货币当局丧失主动权,这种制度适用于小型开放 的经济体,比如香港的联系汇率。 (三)钉住汇率制:是指汇率在货币当局的干预下,钉住某一指标的汇率制 度安排,钉住制有很多种形式:(1)传统的钉住汇率制度:钉住单一货币或者 是一篮子货币,宣布钉住义务,一般来说汇率波动的最大幅度不超过中心汇率的 上下1%,但保留在不可维持条件下,再度改变平价的权利,这实际上是布雷顿 森林体系汇率制度安排的延续。(2)钉住水平带内的汇率制度:即允许汇率的 波动幅度超过中心汇率的上下1%。(3)爬行钉住制度:该国货币按照某一固定的、事先宣布的幅度或者根据某些量化指标的变化,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小幅 度的调整。(4)爬行带内的浮动汇率制度:与“爬行钉住制度”类似,但这种制度下允许货币围绕着汇率保持一定的波动幅度。 (四)不事先公布干预方式的管理浮动制度:货币当局通过在外汇市场的主 动干预来影响汇率走势,这种干预事先并没有明确规定、承诺,也没有事先宣布

汇率制度选择模型

RR/03/10 Array CFEF研究报告 最优汇率制度的数理分析 何青李凌波杨晓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RR/03/10 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2003年11月 最优汇率制度的数理分析 何青李凌波杨晓光 摘要:本文从Mundell“三元悖论”出发,构造了一个简单的静态模型分析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何选择最优汇率制度。建模的主要思想是认为最优的汇率制度取决于一国政府如何在汇率浮动的风险损失和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损失之间进行综合权衡,而这种综合权衡体现了一国的经济结构及各经济部门之间利益的均衡。通过模型的解析分析,本文发现中间汇率制度可能是最优汇率制度,但是其可选择的区间随着资本开放程度的加大而缩小,而且维持最优中间汇率制度需要小心谨慎的努力;此外随着资本开放程度的加深,最优汇率制度将内生地向两极分化。 关键词:三元悖论、角点解、中间汇率制度、汇率浮动风险损失、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损失 1 引言 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解体以后,国际上汇率制度的安排一直处于相对不稳定的状态,很多国家都修改了自己的汇率制度。西方主要的工业国家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初相对浮动的汇率制度安排发展到最近几年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安排—欧元区;与此同时,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也从解体之初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发展到了另

一个极端(如,墨西哥(1994)、泰国(1997)、巴西(1999)等都采取了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而另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表一显示了自1970年以来世界范围内汇率制度选择的变迁。 资料来源:Calvo, A. Guillermo and Carmen Reinhart , “Fear of Floating” mimeo, 2000. 汇率制度安排的诸多变动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究竟是哪些因素决定了一国汇率制度的安排? 一些经济学家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汇率制度选择的问题。Mundell(1961)提出了开放经济下的“三元悖论”(trilemma):货币政策的完全独立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汇率的完全稳定不能兼得。也就是说,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一国若想维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就必须实行相对浮动的汇率制度;若想保持汇率的稳定,就必须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Mundell(1961)提出了最优货币区的理论,认为固定汇率最适用于通过国际贸易和要素流动而成为一体的地区。在这个区域内可以存在两种货币制度的安排:1. 由多个国家组成,但只能有一种货币,一个独立于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2. 由多个国家组成,多种货币,多个中央银行,在货币区域内部各个国家相互采用固定汇率制度。这一理论也成为后来欧洲货币区产生的理论基础。Krugman(1979)国际收支危机模型(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强调政府政策与维持长期固定汇率策略之间的差异,是造成货币危机的主要原因。一旦市场预期到这种差异,就会造成中央银行外汇储备的不断流失,从而失去了维持固定汇率的能力,被迫改变了汇率制度。Obstfeld(1986)第二代货币危机模型则强调了公众预期是导致货币危机的主要原因。汇率制度的选择存在多重均衡,对政府被迫进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预期,将引发投机冲击的自我实现,而危机的出现也印证了预期的实现。第三代货币危机模型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范式,一些学者侧重于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因素,如,Kaminsky 和Reinhart(1999),认为一国金融体系的脆弱引发了投机冲击;而另一些学者认为货币危机本身存在很强的传染性(Calvo,1998)。货币危机理论也成为很多经济学家实证研究金融危机下汇率制度选择的基础。最近易纲,汤弦(2001)在“论汇率制度的选择”一文中,从Mundell“三元悖论”出发,建立了一个由政府主导时的汇率制度选择模型,推导出决定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参数与最优货币区标准是大致相符的;而且由于中间汇率制度自身固有的道德风险和对政府的信任危机,会内生地引发投机的攻击,从而导致下货币危机,因此中间汇率制度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亡。 更多的经济学家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汇率制度选择的问题。Heller(1978)分析了70年代中期,不同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决定因素。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更多的经济学家加入了这一行列,Dreyer(1978),Holden and Suss(1979),Bosco(1987),Savvides (1990),

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方案

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国办发〔X〕32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广大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热情,促进农牧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开创农村牧区科技创新创业新局面,经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委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我省高原现代农牧业发展科技需求,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为重点,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健全农牧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推动现代农牧业全产业链增值和品牌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农牧业科技创新支撑水平,不断完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快推动农牧区科技创业和精准扶贫,促进以科技要素为核心的生产要素向农牧区聚集,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二)实施原则。 ———以改革创新为引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系统推进。立足服务“三农三牧”,不断深化

改革,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引导和支持科技特派员带领农牧民共同投入、共同创业、共同受益、科学发展。 ———以创新创业为路径。构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加大创业政策落实力度,加快培育农牧区创新创业主体,强化农牧业生产要素结合,优化农牧区创新创业环境,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以分类考评为手段。发挥各级政府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责任主体作用,对公益服务、农牧区创业等不同类型科技特派员分类指导,建立分类考评制度,完善保障措施和激励政策,提升创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以基层需求为重点。立足基层实际,围绕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完善适应地方实际的科技特派员在农牧区科技创业的投入、保障、激励和管理等机制。 二、任务目标 到X年,全省科技特派员选派总数稳定在3000人(含法人特派员)左右,形成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以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以广大乡土人才为补充的农牧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制度体系,促进科技特派员工作与农牧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有机融合,实现人才、技术、信息、管理的一体化。 ———建立3000人的科技特派员队伍,为农牧区科技创业提供人才支撑。 ———建设50个基地,形成科技特派员广泛参与的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

海关概论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海关起源和古代海关机构 第一节海关起源 第二节我国古代沿海海关 第三节古代海关管理的特点 第二章中国近代海关 第一节鸦片战争的爆发与海关主权的丧失第二节近代海关制度的确立 第三节海关税务司制度的性质和历史作用第四节中国人民收回海关主权的斗争 第三章现代海关 第一节新中国海关的筹建 第二节新中国海关的成立 第三节新中国海关的运行 第四章海关职能 第一节政府及政府职能 第二节海关与海关职能 第三节海关基本任务 第四节海关工作方针 第五节海关职能拓展 第五章海关权力 第一节海关权力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海关权力的内容与适用 第三节海关行使权力的制约第六章海关法制建设 第一节海关法制建设概述 第二节海关法律体系 第七章海关行政管理体制 导言:行政管理体制概述 第一节中国海关组织机构 第二节中国海关领导体制 第三节香港、澳门海关 第八章海关队伍建设 第一节海关干部队伍的组建与管理 第二节海关干部教育与培训 第三节准军事化纪律部队建设 第四节海关职业精神 第九章海关国际交流合作 第一节中国海关与境外海关的交流合作第二节中国海关与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第十章现代海关制度

绪论 海关是一个国家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是依据法律,对进出关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进行监督管理,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并编制海关统计和办理其他海关业务的国家行政管理机关。 海关是由国家设立,代表国家专门在进出关境环节对货物、物品或运输工具实施监督管理的行政机关。 海关的发展 1、奴隶社会:海关机构和海关制度都是不健全的,海关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奴隶逃亡和外敌入侵,海关机关带有强烈的军事色彩。 2、封建社会:逐步健全海关机关,其主要任务是巩固封建制度,同时也为满足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消费服务。 3、资本主义社会:建立起周密的进出境管理制度,主要执行保护关税政策,海关成为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有力工具。 4、社会主义社会:新生事物,结合具体情况,不断探索和改进。第一章海关起源和古代海关机构 第一节海关起源 ●海关起源的实质 是否具备海关本质特征。包括国家机构、国境(边境)、货物与货主及管理职能的性质等基本要素。 ●关于古代关税的征收 征收关税始于春秋时期,古籍中出现了许多有关“关市之征”的记录。关市指的是边境的“关”和国内的“市”。 ●关于古代海关管理思想的萌芽 关市之征 关市省征最早主张并实施关市省征政策的是春秋初期齐国的管仲。 关市重征战国时期以秦国政治家商鞅为代表,信奉 "法治"的新兴地主阶级以加重关税为经济手段,限制商贸活动,促进封建农业的思想主张及其施政措施。 ●对先秦设关意义的评价 先秦设关,虽然制度尚不健全,但已执行类似今天海关的某些任务。在设关地点(境上为关)、重视检查(关讥而不征)、执行禁令(关执禁以讥)、轻税政策(关市省征)、监管进出关境的货物与人员以及和边防、军事机关关系密切等方面,对后代的陆地边关和沿海海关制度均有重大影响,是我国海关机关和海关制度的起源。 ●关于宋辽夏金时期的榷场制度 榷场是控制边境贸易、提供经济利益及安边绥远的场所。榷场大多设在边境要地,榷场贸易主要在政府的严格控制和军事协助下进行。

独立董事制度文献综述

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文献综述 本文主要叙述了独立董事制度的背景起源,还有独立董事制度的定义及其最主要的特征——独立性。独立董事是否独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的现状并不乐观,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独立性不够,“花瓶董事”的存在…… 然而也有很多的学者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相信中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在学者和企业共同的努力下会更加健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例如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推动公司治理等等。 独立董事制度是起源于西方,中国在90年代将其引入中国的。所以在文章的最后将中国的独立董事制度与美国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中国的独立董事制度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健全的独立董事制度对企业甚至是社会都是有很大的益处的,且是必须的。 一.独立董事制度的起源及定义 1.1起源 独立董事制度(The Independent Director System)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30 年代,首先发端于欧美。美国国会为了解决证券欺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在1940 年颁布了《投资公司法》, 该法要求投资公司董事会至少40%的董事必须是“非利益相关人士”, 也称为外部董事。之所以投资公司设立独立董事,目的主要是避免投资公司董事掌握控股权及管理权,都不乏大股东的意志体现。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造成全体股东和公司整体利益受到损害。上世纪90年代独立董事制度进入我国,2001 年8 月证监会下发《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随后我国各上市公司根据规定设置企业外部独立董事。 1.2定义 独立董事制度是指在董事会中设立独立董事、以形成权力制衡与监督的一种制度。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负责。 在独立董事制度中, 独立性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也是基础和前提,它是针对于公司股东和董事而言的。它是通过一系列的配套制度合力而得以实现的, 这

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

米夏乡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 根据乡党委、政府《关于在全乡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意见的通知》,现就科技特派员管理制定如下办法。 一、管理机构及其任务 科技特派员由乡科技特派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综合管理,由派出站所社和所在村科技特派员工作办公室实施具体管理。 乡科技特派员办公室的任务是:1、科技特派员相关政策的调研与拟订;2、科技特派员服务项目扶助的初审;3、科技特派员典型经验的总结宣传与推广;4、科技特派员的综合考核与奖惩的初审;5、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督促与检查;6、科技特派员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各村、站所社科技特派员办公室的任务是:1、村、组和专业大户科技与管理需求的调研;2、科技人员服务意向的调研;3、需求与意向的中介;4、科技特派员有关待遇的落实;5、科技特派员的具体管理、考核和相关政策的落实。 二、分类落实相关政策与待遇 1、自创实体。其所办实体必须是在本乡境内,实体应当是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事业性质的机构;经营的内容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科技特派员自创实体,有科技办要优先立项,优先办理审批手续。科技特派员与原站所社工作脱钩,时间1-3年。3年后若需要继续从事实体经营,可由个人提出申请,经组织同意。一经确定,科技特派员必须与派出站所社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此类科技特派员除不享受原站所社下乡补助外,原职务、待遇、编制不变,调资和在职人员一样进行(到龄退休的按政策办理)。科技特派员取得的合法收入的个人所得税地方部分的奖励按有关政策执行。实施的科技项目,有关部门优先扶助;完成的科技成果,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奖。

2、建立利益共同体。所谓利益共同体,就是科技特派员以资金、技术入股和租赁经营等形式,同服务对象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整体。其利益共同体应当是本乡企业、事业站所社或专业户。利益共同体的登记应当在本乡境内,但利益共同体的其他成员不局限于本村公民。服务需求可以由组织提供,也可以自行寻找。利益共同体及其参与的形式由选派对象自行确定。此类科技特派员的管理与经济福利待遇参照自办实体的科技特派员执行。 3、全日制进驻服务。服务对象可以是本村的种植养殖业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也可以是种植养殖加工专业大户。服务以需求为导向,实行双向选择,有偿服务。服务报酬由服务站所社与科技特派员自行商定。服务时间一般为1年,根据需求,1年后可以连选连派。一经确定,科技特派员必须与服务站所社签定《技术(管理)服务责任书》。科技特派员与原站所社工作脱钩,直接进驻项目、农户或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此类科技特派员除不享受站所社的下村补助外,享受在职人员同等待遇。 4、兼职指导服务。根据需求,以站所社选派为主确定科技特派员。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农业项目、村组、专业大户或企业。可以驻点跑面,也可以突出1-2个重点开展技术服务。此类科技特派员实行无偿服务,可不与站所社工作脱钩,经济福利待遇与在职人员不变。一经确定,科技特派员要与派出站所社签定《技术(管理)服务责任书》。 三、科技特派员管理 1、建立登记管理制度。乡科技特派员办公室对科技特派员都要进行造册登记管理,收集的资料包括登记表、责任书、典型材料和鉴定意见等。随时掌握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思想和生活动态,及时帮助解决科技特派员反映的实际问题。 2、建立科技特派员联系制度。在科技特派员服务期间,派出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最新研究综述.doc

汇率制度选择理论的最新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汇率制度选择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学者们对不同类型的国家进行了细分,挑战了传统理论,并且通过实证检验来寻找最有效的汇率制度,为不同类型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汇率制度选择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绩效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竞争之中,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更加频繁,使得汇率成为了一个被更多人关注的重要经济变量。 汇率制度的选择需要契合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在主流观点中,判断一种汇率制度是否适合一般依照两种标准:宏观经济绩效标准和微观主体福利标准。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与汇

率制度选择理论有关的最新文献,可以发现,最新的文献大多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主体不断拓展,有些学者集中研究某一个国家,而有些通过多国的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近年,国外学者的视角逐渐从发达国家转移到新兴市场国家,甚至涉及到一些经济欠发达的非洲国家。许多文献通过一国或者多国的数据对传统国际金融理论进行检验,得出了不完全一致的结果,并结合经济实际对结果进行了解释。 Coulibaly Davis (2013) 研究了非洲法郎金融共同体的作用,结果表明这种金融共同体对通胀有帮助,但是对经济增长没有明显作用。证据表明,在南撒哈拉沙漠国家,盯住汇率政策有利于财政政策的实施,但是对货币政策不利。当一个国家实行固定汇率制时,经济体受益于更好的财政收支平衡。但由于盯住汇率政策似乎对经济增长有负面作用,应当选择一个没有锚定特定通货的货币联盟或者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Hiroyuki Yamada (2012) 研究了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和通胀目标制对于通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胀目标制在降低通胀率方面优于固定汇率制,至少和固定汇率制效果一样好,而中间汇率制度和灵活的汇率制度下的通胀率在大多数情形下更高一些。

清代朝贡贸易研究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f6463409.html, 清代朝贡贸易研究述评 作者:陈佳炜 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9期 摘要:朝贡制度作为中国古代中央王朝与外交往的重要制度,朝贡制度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商周时期的“内外服制度”作为朝贡制度的雏形,到了汉代与“蛮夷”民族之间逐步建立起了朝贡关系,唐代走向发展和成熟,而到了明清两代,特别是明代,该体系发展到了完全成熟时期。对于明清发展到顶峰的朝贡贸易制度,个人认为,清代朝贡与明代朝贡虽有不少相似之处,但是也不能混为一谈,清代的朝贡制度是对明朝制度的沿袭,但同时我们应看到,清朝统治者在沿袭明朝的朝贡制度时,也有自己突出的特点。因此研究清朝朝贡制度也成为了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对清代朝贡制度研究主要的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从整体上从制度层面进行研究,而另一个是从清朝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朝贡关系进行研究。 关键字:清代朝贡朝贡制度研究述评 一.在整体上研究朝贡制度的: (1)著作类,李云泉的《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李云泉博士在这本书中阐述了中国古代朝贡制度的起源、发展与转变,其中尤其的着重讲述了明清两代的朝贡制度,以及在朝贡体系下的对外交往与贸易,也给我们研究朝贡制度提供了一个详细又新颖的视角。魏悦的《中国对外贸易思想的发展与演变》中,以中外贸易关系为切入点,提出了朝贡贸易的核心是建立“天朝礼治体系”,以来实现儒家思想中的四方来朝的理想。董俊峰的《中国文化专论》一书中的中的第八章《朝贡制度与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对朝贡制度的建立、发展、完善、鼎盛与衰落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认为朝贡制度体现了了儒家文化的内敛性和中国皇帝的虚荣心,对朝贡制度的观点新颖。 (2)论文类,国内的学者伍庆玲的《朝贡贸易制度论》认为朝贡贸易作为维系古代中国与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延伸和外交思想的体现。这篇 文章联系历史学和国际贸易的相关知识,客观评价了朝贡制度的优点与不足。简军波的《中华朝贡体系:观念结构与功能》,在文中提出了朝贡制度的意识形态方面由三个方面构成,分 别是儒家思想、天下观和华夷观构成,其功能则是增进对外交流维护周边地区的稳定,最终使得东亚地区形成了儒家文化圈。张锋的《解构朝贡体系》这篇文章从提出关于朝贡体系这一范式的基本性问题出发,尝试指出挑战这一范式的理论和实证基础,从而使得古代东亚国际政治研究能超越朝贡体系的束缚,建立更加完善、更有解释力的理论框架。周方银的《朝贡体制的均衡分析》,这篇文章从动力机制的角度,对朝贡体制的均衡及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朝贡制度的内在逻辑机制。 论文类的文章还有喻常森的《试论朝贡制度的演变》,这篇文章着重介绍了朝贡制度的演变历程,从秦汉的兴起直到清朝的消亡,并将消亡的原因归结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李云泉的

文献综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应对策略和建议

2010 级 学院:会计学院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日期:2013-06-10 年月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应对策略和建议 摘要: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成就备受瞩目,然而随之出现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也越来越重,不仅损害上市公司自身的健康发展,破坏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机制,而且使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及由此形成的审计报告丧失应有的风险预警作用。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机,从CPA 审计的角度探讨如加强审计监督舞弊行为,并就公司治理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对我国证劵市场的财务舞弊现象起到遏制作用,更好地维护公司各利益相关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财务舞弊上市公司公司治理 正文: 证券投资的效率决定着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发挥,而财务舞弊则是影响证券市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风险因素,使证券投资效率大大降低。自证券市场开市以来,财务舞弊就如影随形不曾间断,近年来,国外频频发生影响力巨大的舞弊案件更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巨大震荡和社会广大公众的强烈不满,这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构成了重危机。 一.财务舞弊概念的界定 对于舞弊的定义,美国SAS16 解释为: “舞弊指故意变造虚假的财务报告。可能是漏列或错误地反映事项与经济业务的结果; 篡改、伪造记录或文件; 从记录中或文件中删除重要的信息; 记录没有实现的交易; 蓄意乱用会计原则以及为管理人员、雇员或第三者的利益随意侵吞资产。”2006 年,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 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

该准则于2007 年1 月1 日起执行。在新准则中,对舞弊进行了明确的定义: “舞弊是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甚至非法利益而使用欺骗手段的一种故意行为。” 借鉴上述定义,本文所研究的财务舞弊具有违法性、蓄意性和危害性三个面的特点。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分析 国学者娄权( 2004) 提出了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设,认为当文化、动机、机会和权衡四因子皆备时,财务报告舞弊就会发生。根据会计学院《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 2003) 对216 家企业总会计师进行的问卷调查,45. 24% 的被调查者认为作假账的根源在于“政府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44. 54% 的被调查者认为作假账的主要原因是企业领导要“业绩”,另有33. 61% 的被调查者认为作假账款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一些官员要“政绩”。 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问题催生舞弊 股权结构首先决定了股东大会的决策,从而决定了董事会以及监事会的人选和效率,进而作用于经理层,最终在企业的经营业绩中得到综合体现。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上市公司是作为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引入的制度安排,而不是古典企业制度发展的自然结果,因此,绝大部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由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剥离改制上市的,当时考虑到国有经济控制地位问题,往往会“刻意安排”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占据绝对控制地位。对民营控股上市公司来说,也是因为考虑到控制权的问题,设置控股股东过高的股权比例。因此,在我国目前的股权结构中,无论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还是民营

汇率制度选择

RR/03/03 CFEF研究报告 汇率制度选择 张静、汪寿阳

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RR/03/0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2003年10月“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小组 汇率制度选择1 目前,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大,一些研究机构、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也纷纷对此发表看法。我们认为,人民币升值问题归根结底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那么,现有的盯住汇率制度是否适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从盯住汇率转向更为合适的汇率制度?怎样决定适合中国经济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从当前对汇率制度选择和世界汇率制度演变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于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 本报告首先对盯住汇率制度进行分析,介绍脱离盯住汇率制度的影响因素,之后从总体上讨论决定汇率制度选择的长期因素以及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汇率制度的演变,最后提出当前汇率制度选择的BBC准则以及可供中国选择的几种汇率制度。 一、脱离盯住汇率制度 1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本报告于2003年9月10日完成,将刊登于《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上。

从盯住汇率制度的脱离,既可以转向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也可以在现有制度下进行调节,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由于“外汇市场压力”而导致的正常脱离,另一种是由经济状况恶化而导致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从而被迫脱离盯住汇率制度。 具体而言,从盯住向更灵活的汇率制度的转变可以分为以下五种:1)从任何盯住汇率制度转向浮动汇率制度;2)从硬汇率盯住(hard peg)转向软汇率盯住(soft peg);3)从固定的盯住汇率转向水平盯住或爬行盯住;4)从爬行盯住或水平盯住转向爬行带汇率制度;5)在汇率带制度中扩大浮动带的范围。而从盯住向不灵活的汇率制度的转变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从软汇率盯住转向硬汇率盯住;2)从任何汇率带制度转向固定的盯住汇率;3)从爬行带转向爬行盯住或水平带汇率制度;4)在汇率带制度中缩小浮动带的范围。 对正常脱离而言,伴随着贸易开放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更易向灵活的浮动汇率制度转变。这是由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往往面临资本流动较大的波动性,因此日益增加的贸易开放程度也相应地增加了该国受到贸易条件(TOT)冲击的风险,而采用更灵活的汇率制度可以缓解或吸收这些冲击,抵御外来资本流动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从盯住向更不灵活的汇率制度转变一般是同银行体系的外汇系统开放和官方的外汇储备有关。银行系统的外债相对其外国资产比重的下降将促使从盯住向更不灵活的汇率制度转变,因为银行系统外债比例的下降预示着其所受到的汇率风险的减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通过汇率浮动的调节来控制汇率风险的依赖;同样,巨额的官方储备也形成了对相对固定汇率制度的支持。但是,这种正常脱离盯住汇率制度的现象通常不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而是在那些长期实行盯住汇率制度的国家

清代蒙古史料综述

清代蒙古史料综述 在清代,蒙古族作为王朝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合理的处理与蒙古的关系一直是清王朝比较重视的政务。清代大多数官方文献都是满、蒙、汉文并行。因此有清一代有关蒙古的史料是相当丰富的,且有关记载是比较有系统性的(不像明代那么零乱残缺)。此外,由于蒙古在政策、生活方式等方面与清有特殊的关系,还有许多针对蒙古的专门文献。 一、基本汉籍史料 《清实录》,全称《大清历朝实录》,4300余卷,系清代历朝的官修编年体史料汇编。全局总目、序、凡例、目录、进实录表、修繁官等51卷外,计有《满洲实录》8册(不分卷)、《太祖实录》10卷、《太宗实录》65卷、《世祖实录》144卷、《圣祖实录》300卷、《世宗实录》159卷、《高宗实录》1500卷、《祖宗实录》374卷、《宣宗实录》476卷、《文宗实录》356卷、《穆宗实录》174卷、《德宗实录》597卷,以及《宣统政纪》70卷。 《清实录》的取材范围广泛,统治者有关实录的具体规定多达100多项,包括朝廷大典、帝王巡幸、政纪朝纲、百官除授、军政方略、封疆建置、人口户丁、少数民族、天文历法等众多方面。按照清廷的规定,实录均以满、蒙、汉三种文字抄写。这些实录抄本,现在都收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 《清史稿》民初赵尔巽(1844—1927)主修。529卷,包括本纪25卷,志135卷,表53卷,列传316卷。记载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帝至宣统三年(1616—1911)清朝296年的历史。 《清史稿》对有关清代的大量史料进行了初步整理,基本反映了清代重要史事,为研究清史提供了方便。但参与修史者多为清朝遗老,他们站在清朝统治者的立场叙述清朝的历史,书中贯穿着反对民主革命、颂扬清朝的封建正统思想。加之仓促成书,未做统一审订,致使前后矛盾,繁简失当,年月、事实、人名、地名的差错、遗漏、颠倒等现象严重。总之,它不是一部好的史料书籍,但它是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参考文献

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参考文献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探讨和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更显重要,不仅关系到投资者的经济利益,也关系到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成长。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受到法律、债务契约、公司自身、股东等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入手,有针对性提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股利分配 股利政策是指公司如何确定分配给股东的股利占净利润的比率(即股利支付比率),以及选择和确定股利分派的时间、方式、程序等方面的方针和对策。长期以来,国内外财务管理学者对于股利分配与企业价值、股利分配应该采取的政策都有很多争论。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规范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对策。 一、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主要类型和影响因素 股利支付的方式主要有现金股利、股票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等。在我国,股利分配方式在派现送股的基础上,还衍生出派现并送股、派现并转股、送股并转股、派现送股并转股等多种方式。本文所指派现指的是上述现金股利,送股指的是股权式股利,转增股本是上市公司用资本公积或盈余公积向股东转送股份的行为。 股利政策的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种:固定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低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这些股利政策的优点和缺点比较如表1: 一般而言,投资者更倾向于固定股利政策和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但是企业在制定股利政策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主要有: 1.法律因素

法律为股利政策限定了一个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决策者再根据其它因素决定其具体的股利政策。法律对股利政策的规定各国之间 的差别比较大,但是主要有资本保全约束、资本积累约束、偿债能 力约束、超额累积利润约束等。我国目前有关的法规对上市公司的 利润分配做了明确规定,如盈余分配顺序一般为:弥补以前年度的 亏损;按10%的比例计提法定公积金;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金:分配优 先股股利;分配普通股股利。 2.债务契约因素 债务契约是指债权人为了防止企业过多地发放股利,影响其偿债能力,增加债务风险,而以契约的形式限制企业现金股利的分配。 这种限制通常包括:规定 每股股利的最高限额、规定未来股息只能用贷款协议签订以后的新增收益来支付,而不能动用签订协议之前的留存收益、规定企业 的流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低于一定标准时,不得支付股利等。这 些措施都保障了债权人的利益。 3.公司自身因素 公司自身韵影响因素是指股份公司内部的各种因素及其面临的各种环境、机会而对股利政策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现金流量、筹资 能力、投资机会、资本成本、资产流动性、盈利稳定性、股利政策 的惯性等。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必须有充足的现金,否则就会发生 支付困难,因此这往往也是是股利政策最重要的限制因素。公司在 分配现金股利时,必须考虑现金流量以及资产流动性,过多地分配 现金股利会减少公司的现金持有量,影响未来的支付能力,甚至可 能会出现财务困难。公司的股利政策也受其筹资能力的限制。 4.股东因素 影响股利政策的股东因素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稳定的收入,规避风险。部分小股东主要依赖于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维持生活, 如一些退休者,更倾向发放现金股利。二是控制权的稀释。有的持 股比例较高的大股东,因为担心公司过分分配股利后需要后续融资 造成控制权被稀释,往往倾向于公司少分配现金股利多留存利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