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内科指导:中风辩证分型

中医内科指导:中风辩证分型

中医内科指导:中风辩证分型

综合各家分型,可归纳为以下四型。

1.肝阳暴张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呕吐呃逆,半身不遂,语言不利,肢体震颤,筋脉拘急。舌红苔黄,脉弦数。

2.痰浊内阻形体肥胖,胸腹痞满,神识昏蒙,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四肢不温,喉中痰鸣。舌质暗淡,苔腻,脉弦滑。

3.气虚血瘀头晕心悸,面黄神疲,气短乏力,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偏身麻木。舌胖淡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腻。

4.元气暴脱(亦称为正气暴脱)其临床表现为突然昏仆,肢体瘫软,手撒肢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自遗。舌质暗紫,苔白腻,脉细弱。这是传统分型上的脱症,但中医证治的资料尚不多。

中医内科学(八)-1

中医内科学(八)-1 (总分:25.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3型题(总题数:0,分数:0.00) 二、某老年女性,既往有哮喘病史多年。平素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咳嗽痰白如沫,胸闷心慌,形寒汗出,舌淡紫,脉沉细。 (总题数:4,分数:2.00) 1.若见喘脱危象,急予: ?A.参附汤送服安宫牛黄丸 ?B.血府逐瘀汤送服至宝丹 ?C.真武汤送服参蛤散 ?D.参附汤送服肾气丸 ?E.参附汤送服黑锡丹 (分数:0.50) A. B. C. D. E. √ 解析: 2.近期患者外感后出现面浮,下肢肿,腹部胀满,心悸,喘咳,咳痰清稀,脘痞纳差,面唇发绀,苔白滑,脉沉,其治疗应选用: ?A.实脾饮 ?B.参附汤 ?C.苓桂术甘汤 ?D.真武汤 ?E.猪苓汤 (分数:0.50) A. B. C. D. √ E.

解析: 3.该病人辨证属: ?A.肺脾气虚 ?B.肺肾气虚 ?C.心肺气虚 ?D.肺实肾虚 ?E.阳虚水泛 (分数:0.50) A. B. √ C. D. E. 解析: 4.该老年患者,若不及时控制病情,极易发生下述变证,除外: ?A.咳吐脓血痰 ?B.吐血、便血 ?C.谵妄昏迷 ?D.喘脱 ?E.抽搐 (分数:0.50) A. √ B. C. D. E. 解析: 三、张某,女,28岁。1998年3月28日就诊。主诉:便秘2个月,患者发病的2个月前刮宫产一女婴,因术中出血过多,曾输血600毫升。分娩后至今,每次排便均需外用开塞露或服果导片,以后用药量渐增大.现每需服7~8片果导方能排便。现症见:大便干结如栗,面色萎黄,唇淡发脱,头晕目眩,失眠健忘,心悸易惊,指尖麻木,口臭食少。检查:舌质淡白,脉细涩。血红蛋白:80克/升。 (总题数:5,分数:2.50)

中医内科学病案分析·优选.

中医七年制中医内科学作业 病案:答题要求: 诊断(病、型)、症状分析、治法、主方、处方 1、某女,65岁,教师,初诊:2005年12月20日。患者慢性咳嗽已12年余,近1周加剧。 1周前夜行不慎触冒风寒,而致旧病又起。证见咳嗽频剧,气急作喘,甚至不能平卧,喉中痰鸣,痰量多,日约50-60ml,质稀有泡沫,胸部膨满,微有恶寒发热,两下肢略见水肿,苔白腻较润,舌胖有齿印,舌质淡暗,脉浮细滑。 诊断:肺胀外寒内饮 症状分析:患者肺病已久,肺气耗伤,气不化津,痰饮内生伏于肺。因不慎感受风寒引动肺内伏饮,导致肺失宣降,上逆迫肺,故咳嗽频剧,气急喘促不能平卧。痰阻气道搏击于喉,随气升降,故喉中痰鸣。肺气郁闭,气还肺间,故胸部膨满。寒邪伤肺凝津,故痰多质稀呈泡沫状。寒邪束表,卫阳被郁,正邪相争,故见寒热。水饮溢于肌肤则下肢浮肿。苔白腻较润,舌胖有齿印,质暗淡,脉浮细滑为痰饮内伏,风寒在表,肺气壅塞,气虚血瘀之象。 治法:温肺散饮,降逆涤痰,活血利水 主方:小青龙汤加减 处方:炙麻黄12g 桂枝9g 干姜4.5g 细辛3g 制半夏12g 炙甘草6g 五味子4.5g 杏仁12g 葶苈子(包)12g 益母草12g 红花6g 橘皮9g 茯苓12g 叁贴 2、陈某,女,37岁。2009年5月20日初诊。 主诉:右胁肋疼痛6个月,加重1个月。 病史:半年前受刺激后常觉两侧胁胀不适,时有疼痛,连及脘腹,嗳气后稍减,未服药治疗,病情逐渐加重。3月前胁痛加重,更见不思饮食,时有恶心呕吐,经服中药治疗后症状减轻,因有事外出使服药中断。1月前胁痛又作,且逐渐加剧,再用原方药服用后疼痛未能减轻,特来诊治。现右胁疼痛较甚,晚上加剧,不喜揉按,左侧头痛,眼睛发胀,月经提前,血色紫黑,有小块,食少,大便秘结,小便黄。检查:痛苦焦虑面容,舌质红赤,边有瘀点,脉象细弦。 诊断: 病名:胁痛 证名:肝气郁结 症状分析: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其经脉布胁肋,循少腹。该患者为受情志刺激,为情志所伤,肝失条达,疏泄不利,气阻络痹而出现的胁痛。肝疏泄失职,则情志更为抑郁,久郁不解,肝失其柔顺舒畅,在患者则表现出痛苦焦虑面容。患者晚上为肝经与胆经循行时间,晚上加重,不喜揉按,左侧疼痛,则提示肝气郁滞。肝气横逆犯胃,则见嗳气,胃气不舒则表现为食少。肝开窍于目,肝

(完整版)中风病中医辩证论治

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 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四高一低”的特点。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该病的优势。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病(中风)的论述 祖国医学将脑血管疾病多称为“中风”。中风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其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证见多端,犹如自然界风性之善行数变,故前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对于中风病的治疗及预防,历代医家均极为重视。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积累,逐步形成了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独特的医疗优势。 一、中风病的发展源流 祖国医学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经过了长期的临床实践。多认为发生中风病,系指患者真阴素亏,正气不足,或五志过极,或高梁厚味。或尺牍思劳过度,以致心肝火炽,内风旋动,气逆血菀于上,痰浊蒙闭清窍,表现为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或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僻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脑病。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与自然界

之风邪特性相似,故古人以此类比,名日中风。 历经几千年,经过无数医家的实践和钻研,对中风之病因病机病位的论述祖国医学认为中风之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下虚上实,以肝、脾、肾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病位在脑,但与五脏有关。形成了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二、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生,不外乎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兼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因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经脉痹阻,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涨,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闭清窍而卒然仆倒,半身不遂,而发中风。 (一)内因 内因在中风发病中起主要作用,已为临床实践所反复证实。 (1)情志失调 情志即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情志是机体对外界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致病。只有长期情志变化刺激,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中风的发病。 七情中,又惟忧思郁怒为最甚。

中风的辨证论治

中风的辨证论治 1、了解病史及先兆中老年人,平素体质虚衰或素有形肥体丰,而常表现有眩晕、头痛,或一过性肢麻、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多有气候骤变,烦劳过度,情志相激,跌仆努力等诱因。若急性起病,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为首发症状者一般诊断不难。但若起病即见神志障碍者,则需深入了解病史和体检。 2、辨中经络与中脏腑临床按脑髓神机受损的程度与有无神识昏蒙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两大类型。两者根本区别在于中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表现为不经昏仆而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中脏腑则出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神识恍惚或迷蒙为主症,并常遗留后遗症,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 3、明辨病性中风病性为本虚标实,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根据临床表现注意辨别病性属火、风、痰、血的不同。平素性情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发病后甚或项背身热,躁扰不宁,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则多属火热为患;若素有头痛、眩晕等症,突然出现半身不遂,甚或神昏、抽搐、肢体痉强拘急,属内风动越;素来形肥体丰,病后咯痰较多或神昏,喉中痰鸣,舌苔白腻,属痰浊壅盛为患;若素有头痛,痛势较剧,舌质紫暗,多属瘀血为患。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表现为气阴不足,阳气虚衰。如肢体瘫痪,手足肿胀,口角流涎,气短自汗,多属气虚;若兼有畏寒肢冷,为阳气虚衰的表现;若兼有心烦少寐,口干咽干,手足心热,舌红少苔,多属阴虚内热。 4、辨闭证、脱证闭者,邪气内闭清窍,症见神昏、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痉强,属实证,根据有无热象,又有阳闭、阴闭之分。阳闭为痰热闭阻清窍,症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而数;阴闭为湿痰内闭清窍;症见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象沉滑或缓。阳闭和阴闭可相互转化,当依据临床表现、舌象、脉象的变化综合判断。脱证是五脏真阳散脱于外,症见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为中风危候。另外,临床上尚有内闭清窍未开而外脱虚象已露,即所谓“内闭外脱”者,此时往往是疾病安危演变的关键时机,应引起高度重视。 5、辨病势顺逆临床注意辨察病人之“神”,尤其是神志和瞳孔的变化。中脏腑者,起病即现昏愦无知,多为实邪闭窍,病位深,病情重。如病人渐至神昏,瞳孔变化,甚至呕吐、头痛、项强者,说明正气渐衰,邪气日盛,病情加重。先中脏腑,如神志逐渐转清,半身不遂未再加重或有恢复者,病由重转轻,病势为顺,预后多好。若目不能视,或瞳孔大不等,或突见呃逆频频,或突然昏愤、四肢抽搐不已,或背腹骤然灼热而四肢发凉及至手足厥逆,或见戴阳及呕血症,均属病势逆转,难以挽救。 治疗原则 中风病急性期标实症状突出,急则治其标,治疗当以祛邪为主,常用平肝熄风、清化痰热、化痰通腑、活血通络、醒神开窍等治疗方法。闭、脱二证当分别治以祛邪开窍醒神和扶正固脱、救阴回阳。内闭外脱则醒神开窍与扶正固本可以兼用。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夹杂,邪实未清而正虚已现,治宜扶正祛邪,常用育阴熄风、益气活血等法。 分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重点疾病辩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 一、感冒 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or荆防败毒散 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or葱豉桔梗汤 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1、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 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2、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黛蛤散 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喘证 1、实喘 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2、虚喘 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补肺汤&生脉散 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生脉散 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四、哮病 1、发作期 冷哮证: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or小青龙汤 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or 越婢加半夏汤 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or厚朴麻黄汤 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2、缓解期 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培土生金-六君子汤 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金水六君煎 五、心悸 心虚胆怯证: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心血不足证: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心阳不振证: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甘龙牡汤&参附汤

(完整版)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起草制定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 (1)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起病方式: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病类诊断 1.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2.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四)证候诊断 1.中经络 (1)肝阳暴亢: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

(2)风痰阻络: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 (4)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 (5)阴虚风动: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2.中脏腑 (1)风火蔽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斜视或直视。面红目赤,肢体强直,口噪,项强,两手握紧拘急,甚则抽搐,角弓反张。舌红或绛,苔黄而燥或焦黑,脉弦数。 (2)痰火闭窍:突然昏倒,昏愦不语,躁扰不宁,肢体强直。痰多息促,两目直视,鼻鼾身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 (3)痰湿蒙窍:突然神昏嗜睡,半身不遂,肢体瘫痪不收。面色晦垢,痰涎涌盛,四肢逆冷。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沉滑或缓。 (4)元气衰败:神昏,面色苍白,瞳神散大,手撒肢逆,二便失禁,气息短促,多汗肤凉。舌淡紫或萎缩,苔白腻,脉散或微。 二、治疗方案 (一)针刺治疗 1.治则:醒脑开窍针法为主,根据中风的不同症状,使用不同穴位配伍。 (1)中经络: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 (2)中脏腑(闭证):开窍启闭。 (3)中脏腑(脱证):回阳固脱、醒神开窍。 (4)中风并发症:疏通经络、通关利窍。 2.配方 (1)中经络 主穴I:内关、水沟、三阴交 主穴II:内关、印堂、上星、百会、三阴交

中医内科学辨证分型(新世纪二版)

第一章肺系疾病 一、感冒 1. 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葱豉汤加味或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 2. 风热感冒:辛凉解表,清肺透邪-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 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体虚感冒 1)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2)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1.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2. 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汤(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2)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清金化痰汤 3)肝火犯肺:清肺泻肝、化痰止咳-(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4)肺阴亏耗: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证 1.发作期 1)寒哮(冷哮证):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哮:疏风宣肺,化痰平喘m华盖散 痰(浊)哮:化浊除痰,降气平喘m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附: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

2. 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4)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5)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1.实喘 1)风寒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遏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逆-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 肝气乘肺(肺气郁痹症):开郁降气平喘m五磨饮子 6)水气凌心:温阳利水,泻壅平喘m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30例中风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体会_0

30例中风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中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中风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溶栓联合中医辨证治疗的观察组和仅给予溶栓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日常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PULSES评分(11.1±1.9)、CSS评分(16.2±2.3)、NIHSS评分(19.1±2.2)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74.4±11.9)、FIM评分(77.4±12.5)、MMSE(27.4±2.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活动能力,具有积极的治疗价值。 标签:中风;辨证治疗;溶栓 中风是临床常见的脑血栓疾病,其中以缺血性中风较为多见。溶栓治疗是西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时间窗要求较为严格、且计量不容易把握。根据中医理论,中风可分为气虚血瘀型、痰浊阻络型、肝阳上亢型,需进行辨证治疗。在下列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中医辨证治疗中风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风患者纳入研究,男41例、女性19例,年龄45~59岁、平均年龄(5 2.38±7.16)岁,病程3~8h、平均( 3.54±0.51)h;纳入标准:①符合缺血性脑中风的诊断标准[1]; ②收住院后给予溶栓治疗;③取得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共纳入60例患者,其中30例患者在溶栓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归为观察组;另30例患者仅给予溶栓治疗,归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先给予肝素钙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117,1ml:5000单位)5000单位、静脉滴注,而后一次性静脉给予注射用尿激酶(武汉华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603,10万单位)100万单位、静脉滴注。 1.2.2观察组给予溶栓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溶栓方法同对照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如下:气虚血瘀型给予当归9g、川芎4.5g、黄芪6g、赤芍6g、桃仁12g、莪术6g、地龙6g,水煎服、1剂/d;痰浊阻络型给予三棱6g、莪术6g、当归9g、地龙6g、枳壳6g、竹茹4.5g、鲜竹沥5g、制胆南星6g,水煎服、1剂/d;肝阳上亢型给予当归9g、生地9g、桃仁12g、红花9g、枳壳6g、赤芍6g、柴胡3g、甘草6g、桔梗4.5g、川芎4.5g、牛膝9g,水煎服、1剂/d。 1.3观察指标

中医内科学病证分型+方名学习总结

中医内科学 注意:1、是以7版为模板,5版补充。 2、黑色字体的是7版和5版相同的。 3、蓝色字体表明与7版不同之处,是5版的说法。 第一章、肺系病证 第二、咳嗽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附:夏令夹暑——加六一散、鲜荷叶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附:凉燥(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杏苏散 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附:病情稳定——六君子丸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泻白散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第三、哮证 发作期 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请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 缓解期 6)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 7)肺肾两虚—补肺益肾/补肾摄钠——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5版:哮证 发作期 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附:表寒里饮,寒象甚者——小青龙汤病 哮证剧烈者——紫金丹 若病久,阴盛阳虚,发虚哦频繁,发时喉中痰鸣如鼾,声低,气短不足以息咳痰清晰稀,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舌苔淡白,脉沉细——苏子降气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附:病久热盛伤阴,虚中夹实,气急难续,咳呛,痰少质粘,口燥咽干,烦热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麦门冬汤 哮证发作以痰气壅实为主,寒热不显,喘咳胸闷,作不得卧,痰涎壅盛,喉如拽据,咳痰粘腻难

中风病中医诊疗指南(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风病)

中风病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基础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血管疾病。从病理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 此外,临床以突发眩晕,或视一为二,或言语不清,或不识事物及亲人,或步履不稳,或偏身痛,或肢体抖动不止等为主要表现;而不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麻木等五大症状为主要表现;或兼见其中一两个症状但较轻者,可称为类中风,仍属中风病范畴。 中风病位在脑,病性属本虚标实。起病即见神昏者多为邪实窍闭,病位深,病情重;如昏聩不知,瞳神异常,甚至出现呕血、抽搐、高热、呃逆等,则病情危重,若正气渐衰,多难救治;以肢体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者,病位浅,经及时治疗多预后较好,但3/4中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1.1 疾病诊断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骤然起病。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态起病,迅速达到症状的高峰,而慢性中风往往安静状态起病,渐进加重,或有

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少部分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i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诊断。 中经络:中风病而无神志昏蒙者。 中脏腑:中风病而有神志昏蒙者。 起病即出现眩晕、视一为二、瞳神异常、饮水发呛等临床表现者,病情多迅速加重,直中脏腑而出现神志昏蒙。 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神昏者可延长至发病4周。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在中风病主症的基础上备证候要素的主要临床特征如下: 风证:起病急骤,病情数变,肢体抽动,颈项强急,目偏不瞬,头晕目眩等。 火热证:心烦易怒,躁扰不宁,面红身热,气促口臭,口苦咽干,渴喜冷饮,大便秘结,舌红或

中医内科辩证分析

第一章肺系病症 第一节感冒 1.风寒证 [证候分析]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卫阳被郁,故见恶寒、发热、无汗;清阳不展,络失和则头痛、肢节酸疼。风寒上受,肺气不宣而致鼻塞流涕、咽痒、咳嗽;寒为阴邪故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俱为表寒征象。 2.风热证 [证候分析]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故见身热、微恶寒、汗出不畅;风热上扰则头胀痛;风热之邪熏蒸清道,故咽喉肿痛,咽燥口渴,鼻流浊涕;风热犯肺,肺失清肃,则咳嗽、痰粘或黄。苔白微黄,脉象浮数,为风热侵于肺卫之征。 3.暑湿证 [证候分析]夏季感冒,感受当令之暑邪,暑多夹湿,每多暑湿并重。暑湿伤表,表卫不和,故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痛;风暑夹湿上犯清空,则头昏重胀痛;暑热犯肺,肺气不清,故咳嗽痰粘,鼻流浊涕;暑热内扰,热灼津伤,则心烦、口渴、小便短赤;湿热中阻,气机不展,故胸闷、泛恶、口中粘腻,渴不多饮。舌苔薄白黄腻,脉儒数为暑湿夹湿之征。 第二节咳嗽 1.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 [证候分析]风寒袭肺,肺气壅塞不得宣通,故咳而声重、气急;风寒不受,肺窍不利,则鼻塞流涕,咽喉作痒;寒邪郁肺,气不布津,凝聚为痰,故痰咯稀薄色白;风寒外束肌腠,故伴有头痛身楚,寒热无汗等表寒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为风寒在表之征。 (2).风热犯肺 [证侯分析]风热犯肺,肺失清肃而咳嗽气粗,或咳声嘎哑,肺热伤津则见口渴,喉燥咽痛;肺热内郁,蒸液成痰,故痰吐不爽,稠粘色黄,鼻流黄涕;风热犯肺,卫表不和而见汗出等表热证。苔薄黄,脉浮数,皆是风热在表之征。 (3).风燥伤肺 [证侯分析]风燥伤肺,肺失清润,故见干咳作呛;燥热灼津则咽喉口鼻干燥,痰粘不易咯吐;燥热伤肺,肺络受损,故痰中夹血。本证多发于秋季,乃燥邪与风热并见的温燥证,故见风燥外客,卫气不和的表证。舌质干红少津,脉浮数,均属燥热之征。 2.内伤咳嗽 (1). 痰湿蕴肺 [证侯分析]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故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粘腻或稠厚;脾运不健故食甘甜肥腻物品反而助湿生痰,湿痰中阻则胸闷脘痞、呕恶;脾气虚弱故食少、神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为痰湿内盛之 征。 (2). 痰热郁肺 [证候分析]痰热壅阻肺气,肺失清肃,故咳嗽气息粗促, 痰多质粘稠、色黄、咯吐不爽;痰热郁蒸,则痰有腥味; 热伤肺络,故胸肋胀痛,咳时引痛,或咯吐血;肺热内郁, 则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腻、质红,脉滑数,均属 痰热之候。 (3)肝火犯肺 [证候分析]肝气郁结化火,上逆侮肺,肺失清肃,以致气 逆作咳;肝火上炎,故咳时面红,口苦咽干;木火刑金, 炼液成痰,则痰粘或成絮条,难以咯吐;肝脉布两胁,上 注于肺,肝肺络气不和,故胸胁胀痛,咳而引痛。舌苔薄 黄少津,脉弦数,皆为肝火肺热之征。 (4). 肺阴亏耗[证候分析]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 则干咳,咳声短促;虚火灼津为痰,肺损络伤,故痰少粘 白或见夹血;阴虚肺燥,津液不能濡润不承则咳声逐渐嘶 哑,口干咽燥;阴虚火旺,故午后潮热,手足心热,颧红, 夜寐盗汗;阴精不能充养而致形瘦神疲。舌质红,脉细数, 均为阴虚内热之征。 第三节哮病 1.发作期 (1)寒哮[证候分析]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以致 呼吸急促而哮鸣有声。肺气郁闭,不得宣畅,则见胸膈满 闷如塞,咳反不甚而咯痰量少。阴盛于内,阳气不能宣达, 故面色晦滞带青,形寒怕冷。病因于寒,内无郁热,故口 不渴而喜热饮。外寒每易引动内饮,故天冷或受寒则发。 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皆为寒盛之象。 (2)热哮[证候分析]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喘 而气粗息喘,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咳呛阵作。热蒸液聚 生痰,痰热胶结,故咯痰粘浊稠厚不利,色黄或白。痰火 郁蒸,则烦闷,自汗,面赤,口苦。病因于热,肺无伏寒, 故不恶寒而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是痰 热内盛之征。 2.缓解期 (1)肺虚[证候分析]卫气虚弱,不能充实腠理,外邪易侵, 故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肺虚不 能主气,气不化津,痰饮蕴肺,故气短声低,咯痰清稀色 白。面色光白,舌淡苔白,脉象虚细,皆属肺气虚弱之征。 (2)脾虚[证候分析]脾虚健运无权,故食少脘痞,大便不实, 常因饮食不当而诱发。中气不足则倦怠气短,语言无力, 舌苔薄腻或白滑,质淡,脉细软。 肾虚[证候分析]久病肾虚,摄纳失常,气不归元,故气短, 动则喘甚,吸气不利。精气亏乏,不能充养,故脑转耳鸣, 腰酸腿软,劳累易发。若属阳虚可见外寒之征,阴虚则生 内热之候。 第四节喘证 1.实喘 (1)风寒袭肺 [证候分析]风寒上受,内合于肺,邪实气壅,肺气不宣, 故喘咳气逆,胸部闷胀。寒邪伤肺,凝液成痰,则痰多稀 薄色白。风寒束表,皮毛闭塞,故见恶寒、头痛、发热、 无汗等表寒征。苔薄白而滑,脉浮紧亦为风寒在表之征。 (2)表寒里热 [证候分析]因寒邪束表,肺有郁热,或表寒未解,内已化 热,热郁于肺,肺气上逆,而喘逆,息粗,鼻煽,胸部胀 痛,咳痰稠粘不爽,热为寒郁则伴形寒、发热、烦闷、身 痛。苔薄白或黄、质红,脉浮数为表寒肺热夹杂之象。 (3)痰热郁肺 [证候分析]邪热壅肺,灼津成痰,肃降无权,而致喘咳气 涌,胸部胀痛,痰粘稠色黄,热伤肺络则见血痰,痰热郁 蒸故伴有烦热、渴饮、咽干、面红等症。苔黄或腻,脉滑 数为痰热之征。 (4)痰浊阻肺 [证候分析]中阳不运,积湿成痰,痰浊壅肺,肺气失降, 故穿满闷窒,胸盈仰息,痰多色白粘腻;痰湿蕴中,肺胃 不和而见呕恶、纳呆、口粘、苔厚腻,脉滑。 (5)肺气郁痹 [证候分析]郁怒伤肝,肝气冲逆犯肺,肺气不降,则喘促 气憋,咽中如窒。肝肺络气不和而胸闷胸痛。心肝气郁则 失眠,心悸,脉弦。 2.虚喘 (1)肺虚 [证候分析]肺虚气失所主,故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 鼾声。肺气不足致咳声低弱。气不化津,故咯痰稀白。肺 虚卫外不固则自汗、畏风。舌质淡红,脉软弱为肺气虚弱 之象。若肺阴不足,虚火上炎则见呛咳痰少质粘,烦热, 咽喉不利,面潮红。舌红苔薄,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征。 (2)肾虚 [证候分析]久病肺虚及肾,气失摄纳故见呼多吸少,气不 得续,动则喘甚;肾虚精气耗损,则见形瘦神惫;肾阳既 衰,卫外之阳不固故汗出;阳气不能温养于外,则肢冷、 面青;阳虚气不化水而见跗肿。舌苔淡白、黑润,脉微细、 沉弱均为肾阳衰弱之征。若真阴衰竭,阴不敛阳,孤阳上 越,气失摄纳,则见喘急面红,咽干,烦躁,足冷,汗出 如油,舌红少津,脉细数等戴阳之征。 第五节肺痈 (1)初期

阴阳辨证在中风中医辨证中的应用(精)

阴阳辨证在中风中医辨证中的应用 【摘要】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及中风的现代辨证研究文献,阐述了阴阳辨证在中风中医辨证中的应用。提出中风阴阳辨证是在以传统阴阳为辨证总纲的基础上,根据中风“痰瘀互结,腑实为常候”的病机共性,结合临床实际中患者因不同体质而出现的从化和类化的现象,进而发展为简化的阴类证和阳类证辨证,这可使中风的临床辨治简约化、快捷化以及规范化。【关键 词】阴阳辨证;中风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用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哲学理论。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将“阴阳”的概念引入中医学,中医学用阴阳学说来辨析人体疾病的生理病理而形成了阴阳辨证。阴阳辨证是中医辨证方法中最简单、也是最深奥的方法。 1中风阴阳辨证的中医理论基 础 1??1阴阳辨证是中医辨证的总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治病必求于本。”《景岳全书?传忠录》又云:“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医道之大纲。阴阳无谬,治焉有差?”阴和阳是中医证候中最基本的二分法。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其他的理论学说,都是阴阳学说的发展[1]。阴阳辨证是基于中医的阴阳学说建立起来的。目前中医学中其他常见的辨证方法尚有病因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但是阴阳是证候分类的总纲,阴阳是辨证归类的最基本纲领[2]。 1??2阴阳辨证的临床应用宏观抽象的辨证思维不仅应适用于理论性的探讨,还应与临床实际结合起来,否则它对于临床医学来说就只是空架子。许多中医临床医家提倡运用阴阳辨证方法来进行临床辨治。清末名医郑钦安认为“一病有一病之阴阳”,“万病总是在阴阳之中”,“认证只分阴阳”,认为以阴阳为纲领分万病,可以使医者执纲挈领,不只囿于五行脏腑上追求,不被复杂的症状迷惑,不至陷入“见病医病”的粗浅地步[3]。近代老中医门纯德先生临证施治,总以阴阳为纲,认为为医之道,在于提纲挈领,把握关键,如此则病无遁形,治之多胜。其不仅用阴阳学说来认识和解释疾病,而且还用阴阳学说来指导制方遣药[4]。从广义来讲,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可以分“阴”和“阳”,阴阳辨证可以“统领”万病。但在许多疾病的临床实践中,临床医家关心的并不是阴阳分类的本身,而是阴阳分类的“外延”。如中医的“咳嗽”,临床并不是注重于分“阴”和“阳”,而是更注重一分“表里”:是外感咳嗽或是内伤咳嗽;二分“虚实”:是实证,还是虚证或虚实夹杂。所以,我们认为运用阴阳辨证来直接指导临床应与疾病本身固有的生理病理特点相结合。在传统的中医疾病中,有不少疾病是可以直接用阴阳分证辨证来指导临床诊治的。比较常见的如“水肿”、“黄疸”等。水肿辨证首先应辨阳水、阴水,阳水多因风邪外袭、水湿浸渍导致肺不宣降,脾不健运而成;阴水多因脾肾亏虚,气化不利所致。水肿根据阴阳两种分类直接应用的治疗方法是水肿的“阴阳分治”,阳水可发汗、利小便或攻逐,以祛邪为主;阴水治以健脾、温肾,扶正为主[5]。黄疸辨证以阴阳为纲,可分为“阳黄”和“阴黄”,阳黄由湿热所致,起病急,病程短,黄色鲜明如橘色。阴黄由寒湿所致,起病缓,病程长,黄色晦暗如烟熏[5]。因此可以直接导出黄疸的治法,在祛湿利小便和平调肝脾的基础上,阳黄应清利湿热,阴黄应温化寒湿,而且可以预见阴黄和阳黄的不同的预后。随着现代医学对疾病的病因病理的进一步明确,逐渐形成了中医的专病概念。不少医家在深入研究现代疾病的生理病理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现代专病的中

中医科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指南

中医科中风病脑梗死中 医诊疗指南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中风病(脑梗死)中医诊疗共识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或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步履不稳等。 往往安静状态下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症状的病史。少部分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多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缺血性中风的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24h以上; (4)排除非血管性脑部病变; (5)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有责任缺血病灶。 (二)病类诊断 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三)证候诊断 1.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痰鸣漉漉,面白唇暗,肢体瘫软,手足不温,静卧不烦,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躁扰不宁,或身热,或口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愦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 (1)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2)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3)阴虚风动证: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4)气虚血瘀证: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中脏腑 (1)痰热内闭证 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推荐方药:羚羊角汤加减。羚羊角粉冲、生石决明先煎、夏枯草、菊花、龟板先煎、生地、丹皮、白芍、天竺黄、胆南星等。或选用羚角钩藤汤和温胆汤加减。羚羊角粉冲、生地、钩藤后下、菊花、茯苓、白芍、赤芍、竹茹、川牛膝、川芎、丹皮、半夏、陈皮、栀子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痰蒙清窍证 治法:燥湿化痰,醒神开窍 推荐方药:涤痰汤加减。制半夏、制南星、陈皮、枳实、茯苓、人参、石菖蒲、竹茹、甘草、生姜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3)元气败脱证 治法:益气回阳固脱

中医内科学整理必背

1.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区别? 普通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引起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特征, 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且症状类似,多见恶寒发热、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 2.感冒的辩证分型? (1)实证感冒 ①风寒束表 主症: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酸楚,甚则疼痛,鼻塞声重,打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痰白稀薄;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处方:荆防败毒散 组成: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桔梗、薄荷、甘草 ②风热犯表 主症: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咽干甚则咽痛,鼻塞,流黄稠涕,头胀痛,咳嗽,痰黏或黄,口干欲饮;舌尖红,舌苔薄干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疏风清热 处方:银翘散 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穗、淡豆鼓、桔梗、牛蒡子、甘草、竹叶、芦根 ③暑湿伤表 主症:发热,微恶风,身热不扬,汗出不畅,肢体困重或酸痛,头重如裹,胸闷脘痞,纳呆,鼻塞,流浊涕,心烦口渴,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或滑 治法:消暑祛湿解表 处方:新加香薷饮 组成:香薷、金银花、连翘、厚朴、鲜扁豆花 (2)虚体感冒 ①气虚感冒 主症:恶寒较甚,或并发热,鼻塞,流涕,气短,乏力,自汗,咳嗽,痰白,咳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或易感冒;舌淡苔薄白,脉浮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调和营卫 处方:参苏饮 组成:人参、茯苓、甘草、紫苏叶、葛根、前胡、桔梗、半夏、陈皮、枳壳、木香、生姜、大枣 ②阴虚感冒 主症: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微汗或盗汗,干咳少痰,头昏,心烦,口干,甚则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解表 处方:加减葳蕤汤 组成:玉竹、白薇、煎白,薄荷、淡豆豉、桔梗、炙甘草、大枣 ③阳虚感冒 主症: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无汗,面色晄白,语声低微,四肢不温;舌质

中医内科学辩证

本资料是根据中内老师期末所划重点进行整理,因此没有全部收录。 格式:证型:证机概要-治法-方药 (一)肺系病证 一、感冒 1.风寒束表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用药:荆芥穗5 防风5 羌独活各5 柴胡6 茯苓6 甘草3 枳壳6 桔梗5 川芎5 党参6 薄荷3 两方均为辛温解表剂,前方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后方辛温发汗,疏风祛湿,用于时行感冒,风寒夹湿证。 2.风热犯表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辛凉解表-银翘散用药:连翘15银花15苦桔梗6薄荷6竹叶4生甘草5荆芥穗4淡豆豉5牛蒡子6(用于风热表证热毒重者) 3.暑湿伤表证: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卫不和,肺气不清-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藿饮加减 用药:金银花30连翘15香薷10扁豆10厚朴10(用于夏月暑湿感冒,身热心烦,有汗不畅,胸闷等症) 虚体感冒 4.气虚感冒:表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益气解表-参苏饮加减 用药:人参6紫苏叶6葛根6半夏6前胡6茯苓6木香4枳壳4桔梗4陈皮4炙甘草4(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憎寒发热,无汗,头痛,咳嗽,气短,脉弱等) 5.阴虚感冒:阴亏津少,外受风寒,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化裁 用药:生葳蕤9生葱白6桔梗5东白薇3淡豆豉9苏薄荷5炙甘草1.5红枣2枚(适用于体虚感冒,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汗少,咳嗽咽干,舌红,脉数) 二、咳嗽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风寒袭表,肺气失宣-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加减 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宣肺散寒为主,用于风寒闭肺) 止咳散:桔梗9荆芥9紫菀9百部9白前9甘草3陈皮6 (疏风润肺为主,用于咳嗽迁延不愈或愈而复发者) 2. 风热犯肺证:风热犯肺,肺失清肃-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 用药:桑叶7.5菊花3杏仁6连翘5薄荷2.5桔梗6甘草2.5苇根6(用于咳嗽痰黏,咽干,微有身热者) 3. 风燥伤肺证:风燥伤肺,肺失清肃-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加减 用药:桑叶3杏仁5象贝3沙参6栀皮3香豉3梨皮3(清宣凉剂,用于风燥伤津,干咳少痰,外有表证者) 内伤咳嗽 4. 痰湿蕴肺证: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

中医内科学病证分型+方名总结

中医内科学 第一章、肺系病证 第一、感冒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 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汤 第二、咳嗽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附:夏令夹暑——加六一散、鲜荷叶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附:凉燥(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杏苏散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附:病情稳定——六君子丸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泻白散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第三、哮证 发作期 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请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 缓解期 6)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 7)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第四、喘证 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虚喘 6)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7)肾虚不纳—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8)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

中医内科临床辨证分型熟记

中医内科学 (临床辨证分型) 一、感冒 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3、暑湿伤表证—清署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1、外感 ⑴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和止嗽散 ⑵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⑶风燥犯肺证--疏风清热,润燥止咳--桑杏汤 2、内伤 ⑴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和三 子养亲汤 ⑵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⑶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和加减泻 白散 ⑷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门冬汤三、哮病 1、发作期 ⑴冷哮证—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⑵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⑶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 厚朴麻黄汤 ⑷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⑸虚喘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2、缓解期 ⑴脾肺气虚证—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⑵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1、实喘 ⑴风痰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⑵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⑶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⑷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⑸肺气郁痹症—开郁降逆平喘—五磨饮子 2、虚喘 ⑴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⑵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⑶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五、肺痈 ⑴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 ⑵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意解毒散 ⑶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 ⑷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