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教师)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教师)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教师)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教师)

高二语文选修

导学案

李凭箜篌引(教师)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2.反复诵读,积极思考,踊跃展示,达到对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3.激情投入课堂每一分钟,通过文字,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快乐学习。

【重点难点】赏析诗的内容和化无形为有形、侧面烘托的艺术特色。

【学法指导】借助导学案充分预习文本,理解文中词句,勾画疑难点。认真书写,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预习案教材助读—台前幕后,先睹为快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中唐独树一帜的诗人。他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进士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李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李贺此篇想象丰富、瑰丽,境界奇幻,浓墨重彩,艺术感染力很强。

2.解题

李凭是唐朝着名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超过了盛唐着名歌手李龟年。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箜篌,又名“坎侯”、“空侯”,是我国古代的弹拨乐器。箜篌酷似一只顾盼生姿的大凤凰。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预习检测】

1.字词书写及注音。

①kōng hóu(箜篌)教(jiāo)神yù(妪)

②露(lù)脚暴露(lù)揭露(lù)露(lù)天露(lòu)马脚露(lù)头角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吴丝蜀桐张高秋(弹奏)②李凭中国弹箜篌(国中,国都长安之中)

③石破天惊逗秋雨(引)④露脚斜飞湿寒兔(露珠下滴)

3.翻译句子。

①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晴朗的深秋。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②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清脆,像凤凰那和缓悠扬的歌喉;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

象兰花迎风开放欢快清丽

【整体感知】感悟鉴赏

诵读全诗,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①(1—4句):先声夺人,李凭出场。

②(5、6句):正面描写乐声,各具特色。

1.开篇“吴丝蜀桐”写出了箜篌构造的精良,其意义仅在于此吗

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写出了演奏环境),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张”字不仅仅是演奏的抽象动作,而且很容易引起这样的联想:音乐的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天。

2.前四句先交代乐声后写人物,有何艺术效果

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探究点2】赏析第二节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这两句正面描写乐声,分别运用什么方法表现了乐声的什么特色

前句以声写声,后句以形写声。有密有疏,有悲有欢。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正面写乐声,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而“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

“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昆山”,昆仑山,自古以来就被叫做“玉山”或“群玉之山”,用“昆山玉碎”来相容乐声,表现乐声极其激昂,具有很强的爆发力和压倒一切的气势。“凤凰”在传说中是一种高贵的神鸟,居住在昆仑山。“昆山玉碎”后,栖居其上的凤凰的叫声自然是凄厉婉转,忧伤的情绪在其中绵延。——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

“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以哭泣的声音摹写乐声的悲惨,又以露水一点一滴在残荷上滚动、滑落的视觉感受比喻乐声的悲切,似乎比“凤凰叫”还要和缓。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笑”具有诉诸听觉的属性,还能给人“笑靥如花”的视觉感受,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诗中仅有的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成功地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两句诗都是“以声类声”,但也可以唤起形象感。“以声类声”不是通感,但这两句诗可以唤起音乐的形象感,以形类声,就构成了通感。

【探究点3】赏析第三节

1.后八句描写乐声,是从哪个角度描写用了那些表现手法

明确:这长长的一段都是从侧面写出了李凭弹奏乐曲时所产生的动人心弦的效果。以音响效果,侧面烘托弹奏者的技艺高超。同时想象丰富,动静结合。

月宫中的吴刚听到乐曲声也忘记了砍树,倚在桂树上凝神倾听,不知困倦;桂树下的玉兔听到乐曲声也浑然入境,全然觉察不到寒露打湿了全身。诗人回味整个演奏过程,美妙的乐曲使人宛在仙境,进而想象出仙界神灵的痴迷状态,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的美妙。

2.六联中诗人用“老”和“瘦”两个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何妙处(提示:妙处=手法

+作用)

诗人运用反衬的手法,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演奏结束了,诗人还没从音乐的境界中走出来,神志还徘徊于凄迷的仙境幻觉中。整个演奏过程像一场梦,李凭不是在人间演奏,而是在神山上教神妪弹奏箜篌,仙境中衰老瘦弱的鱼和龙听到乐曲声都随之追风逐浪,在波涛中翩翩起舞。(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乎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课堂小结】

①这首诗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要点提示:

(1)主要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

(2)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

(3)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驰骋自由的想像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

这首诗用瑰丽的辞采、天上人间的想象来描摹听乐的感受,把一首悲戚的乐曲描写得惊天动地。诗本身也和乐曲一样具有了一种凄寒冷艳的气质。南朝有一则着名的讲经传说: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了上天,天上的鲜花纷纷坠落。李凭弹奏箜篌就有这样美妙的效果,通过李贺的生花妙笔,表现出音乐繁花似锦、万物动容的“天花乱坠”之感。

②小结: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

【拓展探究】比较鉴赏

阅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比较它们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说说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回顾:《琵琶行》中以声喻声的形象化描写——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思考:如此的比喻描写凸现了音乐的什么特点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的声势;小弦切切如私语——轻幽的音韵;

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而和谐;间关莺语花底滑——悠扬而明快;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而冷涩;银瓶乍破水浆迸——突发而激烈;

铁骑突出刀枪鸣——清脆而尖锐;四弦一声如裂帛——刚劲而激越。

参考答案:

(1)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为侧面烘托手法。《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为直接描写的手法:“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侧面烘托。

(2)风格迥异:《李凭箜篌引》纯为描摹音乐,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描摹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琵琶

女弹奏时的情态动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其风格平易感伤。

【相关链接】《明湖居听书》(刘鹗)

1.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2.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3.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

【课外拓展】

阅读《听颖师弹琴》完成下列题目。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蹉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1)根据诗意这首诗可分为两个部分,请概括每部分的大意。要求:每部分不超过10个字。

明确:第一部分:正面写颖师的优美琴声。第二部分:写听琴的感受。

(2)前十句通过生动贴切的比喻,描写了颖师弹奏的琴声变幻莫测,请根据要求填空。

①形容琴声轻柔细屑的句子:(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②形容琴声高亢雄壮的句子:(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③形容琴声婉转悠扬的句子:(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④形容琴声热闹的句子:(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⑤形容琴声由强变弱的句子:(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3)“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这句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对比前面诗句,你认为琴师的高超技巧是怎样体现的

明确:表现了听琴者听后的感同身受的思想感情。运用通感手法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

(4)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都写了音乐给人的感受,试分析它们的异同。

明确:相同点:都没有对弹琴者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而是用侧面描写音乐给人的感受,来烘托琴声优美动听,以此来表现弹琴者的高超技艺。

不同点:李贺驰骋想像,运用夸张的手法,调动了神话传说中众多的神人的形象,来写出乐声“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韩愈主要是描写自己听琴的真实感受。

【当堂练习】

1.对“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一句理解有误的项是(B)

A.两句写乐声,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B.“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张口欲笑的印象。“香兰笑”虽写兰花之笑,实写兰花欲哭之笑,与前面带露的芙蓉表达效果一样,表示乐声悲抑。

C.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

D.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2.对《李凭箜篌引》主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A.李贺通过诗歌来赞美李凭的精湛技艺。

B.这首诗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

C.诗歌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D.作者直接描述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名句默写

(1)诗中直接描写音乐的诗句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3)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小结延伸:

音乐本身是无形的,描写音乐常用的手法是化无形为有形。为表达演奏技法的高明,作者常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效果也是无形的,作者也常采用化无形为有形的方法,借助多事物、或听觉、或视觉、或味觉来表现。请阅读下面的一首诗,请从侧面烘托的角度加以赏析。

峡口送友人唐·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问:他在全诗中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来表现对友人的送别之情的

侧面烘托手法,作者用暮春时节伤春之景烘托离别之情

【课外赏读】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1.概述各联的内容

开头两句,琴师抱绿绮,来自四川峨眉山下。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作比,令人感到琴声之不凡。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时日将尽,反衬弹琴之高妙诱人。

2.描写琴师动作的诗句是:“挥手”是弹琴的动作

3.描写乐声的句子是:如听万壑松。

4.听者感受是: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5.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特点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

规范书写《李凭箜篌引》

【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直面人生11报任安书导学案1苏教版必修5(含参考答案)

报任安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 遇。 (2) 积累1—3段中重要的文言知识。 2、过程和方法:在理解前三段文意的基础上,体会司马迁的生死观。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司马迁的生死观。 教学重难点:(1)积累前三段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在理解前三段大意的基础上,体会司马迁的生死观。 自主学习: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前90?),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生活在西汉武帝时代,前后曾为郎中、太史令、中书令等职。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 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 2、写作背景 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体会诗人的情思。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学习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语言。 3.体会诗人的情思,追求理想的生活。 导入新课 同学们,晴朗的夜空,往往群星璀璨,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冥想,我们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和星星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星空图片(教师出示图片)……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哪些美丽的传说呢? 自主学习 1.作家作品 走近作者:郭沫若(1892—1978),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幼年受家塾教育,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1919—1920 年之交,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

诗的奠基人。一生主要文学著作有:世纪《女神》《星空》等;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创造十年》等;戏剧《三个叛徒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 了解背景:这首诗写于上世纪20年代初期,此时,“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统治窒息着。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2.给下列词语注音和释义。 (1)注音: 缥缈(piāo miǎo)闲游(xián)隔(gé)甚(shèn)(2)释义: 缥缈:也作“飘渺”,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珍奇:稀有而珍贵。 闲游:闲暇时到外面随便走走,游逛。 3.联想和想象。 联想是心理学家较早研究的一种心理现象,目前为止,人们总结出的一般性联想规律有四种,即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 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11敬畏自然导学案

2.再次快速阅读文章,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思考问题: (1)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什么?【交流点拨】。 (2)解题:“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 【交流点拨】 (3)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交流点拨】 (4)作者为什么提出“敬畏自然”? 【交流点拨】 (5)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交流点拨】 (6)“敬畏自然”是不是消极无为的口号? 【交流点拨】 四、板书设计敬畏自然 否定“人能征服自然”的口号→人应当敬畏自然 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 五、拓展延伸 是人类征服自然,还是对自然保持敬畏,从来是争论的话题。作者将大自然拟人化,令我们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但也有学者以犀利的语言驳斥本文的观点。说说你的看法。 【交流点拨】 第2课时 一、新课导入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深深认同了“敬畏自然”这个观点,作者让人们警醒不仅仅是观点本身的正确,更是通过充满哲理和思辨的语言,就让我们一同来体会吧! 二、自学指导——预习与交流 语言赏析 (一)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 1. 先找出自己最欣赏、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读一读,并品品其中包含的深意。 2. 自己不理解的语句或段落。 3. 小组交流品读的语句;对疑难语句、语段讨论质疑。 【交流点拨】 (二)找出文中所用的修辞,并分析其作用。

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 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们对自然存有几分小心,不敢妄动胡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解除了对自然的畏俱,也使人类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类,总是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四、板书设计 语言-----哲理、思辨之美 手法-----对比、比喻、拟人、反问 五、拓展延伸 读着作者精辟的论述,理性的分析,你一定也有自己的想法。请为“敬畏自然”这一 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交流点拨】 课后反思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技能: 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探讨李贺诗的风格 2、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涵咏 探讨 教学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堂导入: 在唐诗里,有许多写音乐的诗词,其中有三首最为著名,一首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一首是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还有一首就是李贺的这首《李凭箜篌引》了。清人方扶南说: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琴师,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说这首诗足以泣鬼,主要是因为诗人构思的奇

特。那么诗人李贺是怎样的人,这首诗又奇特在什么时候地方,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诗人李贺和他的诗。 二.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人,人称“诗鬼”。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举,终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岁就英年早逝。他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又从汉魏六朝乐府及萧梁艳体诗多所汲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要凌驾大自然而创造出新奇幽美的艺术境界,形成了自己的独创风格,并对中晚唐某些诗人发生了一些影响。 三.题解: 李凭是是供奉宫廷的梨园弟子,以弹奏箜篌名躁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其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 引,与歌、行一样,表明这是乐府诗。《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四.涵咏诗韵,初步感知。 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感悟朗读。 2读后生生互评,注意把握情感。 教师指导点拔: 因为此诗是描写音乐感受的,所以在诵读时要注意诗句间的起承转合,诗中纷繁的意象蕴含着音乐的情感变化,诗的情感基调与音乐的情感基调基本上相同。 此外,这首诗每句都七言,格律严密,四次换韵,句句用韵,节奏很快,所以要注意划分句群,找诗中情感的起伏脉络,把握诗歌的节奏。 3叫一学生再次朗读,把握情感基调。

司马迁——《报任安书》节选学案w

《报任安书》学案 主备人:王璐 学习目标 1、了解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 2、掌握重点文言基础知识。 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学习重点: 掌握重点文言基础知识。 学习难点: 1、文字疏通、词类活用现象。 2、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一、走近作家、作品 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天汉二年(前99),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著有《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年的历史。全书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共130篇,50余万字。在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史记》是第一部。 二、写作背景 天汉二年(前99),李陵抗击匈奴,力战之后,兵败投降。消息传来,武帝大为震怒,朝臣也纷纷附随斥骂李陵。司马迁愤怒于安享富贵的朝臣对冒死涉险的将领如此毫无同情心,便陈说李陵投降乃出于无奈,以后必将伺机报答汉朝。李陵兵败,实由武帝任用无能的外戚李广利为主帅所致,司马迁的辩护,也就触怒了武帝。他因此受到“腐刑”的惩罚。对于司马迁来说,这是人生的奇耻大辱,远比死刑更为痛苦。 在这一场事件中,他对专制君主无可理喻的权力、对人生在根本上为外力所压迫的处境,有了新的认识。他一度想到自杀,但他不愿宝贵的生命在毫无价值的情况下结束,于是“隐忍苟活”,在著述历史中求得生命的最高实现。终于在太始四年(前写于这一年的《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于自己的际遇和心情作了一个完整的交待。 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后任安因罪下狱,被判死刑,司马迁才给他写了这封回信。 三、解题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四、基础知识(给加点的字注音) 缧绁 ..()说.难()不可胜.计() 放失.旧闻()偿前辱之责.()鄙陋没.世()

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第1页 题 mK 1 时 mK 1 2 mK 1 授 新 型 tnK 1 课时 分配 时 mK 1 二 第 乂 O O 第冲 o 啪交 学的 肘知 点感 凜体 卡具 収文 电 1 行 进 教学目标 匕匕 O ?; 他 诗 想 军 庚 ft 耳 理 度 情 养 2 法 方 与 程 过 系 关 的 写 /(\ 写 描 勿 景 与U 、匱 > 态值 情 M0 情。 福旧 幸对 乩 MW 自 极 对积 人生 诗学 会导 体引 1 2 课前预习 介 简 者 作 符 o IJ 武嘲帀 号历 氐 t,少 會 曲 空 继 宀 "<常,单 通尽简 象象不 。 意意> 象 20天上的街市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整理精校版)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必修教案 1015 19:54 ::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学习目的: 1、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背诵本诗。 2、比较阅读《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 学习重点难点: 赏析诗的内容和化无形为有形、侧面烘托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 1.简介 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家境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后人称其为“诗鬼”。文学史上有句话“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他的诗喜欢运用奇特诡异的想象和夸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意境扑朔迷离,因此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鬼诗”。李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时期的一个代表者,他继承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 2.写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这首诗歌正是当时聆听了李凭弹奏箜篌,而写下的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著名诗篇。李贺此篇想象丰

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3.梳理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颓不流()箜篌()()女娲()神妪()根蒂() 跻攀()喧啾()丝篁()遽止之()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张高秋()颓不流()中国()啼竹() 泣露()融冷光()动紫皇()逗秋雨 () 神妪()露脚()昵昵()跻攀()泪滂滂()尔诚能()置我肠()未省听丝篁()() (3)结合注释,翻译全诗。 二、感知文本: (一)整体感知 1、抄写文中描写箜篌乐声的诗句。 诗句: 2、这个诗句前面的四句诗写了什么内容?(两个方面) 内容:(1) (2) 3、这诗句后面的八句诗写了什么内容?(一个方面) 内容:

《报任安书(节选)》导学案(新部编)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报任安书(节选)》导学案 思考领悟 1.司马迁强调,“士节不可不勉励”,“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读了《报任安书》,你怎样评价古人“刑不上大夫”的观点? 2.古人一直崇尚秉笔直书的“良史”精神,主张史书要客观真实地记录历史,“善恶必书,是为实录”(唐代刘知几《史通》)。但司马迁却列举大量史实,说明“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这种“愤而著书”的思想是否有违“良史”精神?应该怎样看待司马迁“愤而著书”的思想? 3.司马迁以非凡的毅力,忍辱负重,“就极刑而无愠色”,完成了巨著《史记》,为人类文化留下了宝贵财富。但《三国演义》中,竟出现了“武帝不杀司马迁,致使谤书流传于世”的语句。从历史的另一个侧面看,我们该怎样评价汉武帝不杀司马迁,反而任命他为中书令这件事? 鉴赏评价 万般情怀言辞中 ——浅析《报任安书》的抒情艺术 《报任安书》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是对封建专制的血泪控诉。司马迁用千回百转之笔,表达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愤激不平之气和曲肠九回之情。辞气沉雄,情怀慷慨。全文融议论、抒情、叙事于一体,文情并茂。叙事简括,都为议论铺垫,议论之中感情自现。“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抒发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悲切郁闷,溢于言表;“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如泣如诉,悲痛欲绝……富于抒情性的语言,将作者内心久积的痛苦与怨愤表现得淋漓尽致,如火山爆发,如江涛滚滚。 大量的铺排,增强了感情抒发的磅礴气势。如叙述腐刑的极辱,从“太上不辱先”以下,十个排比句,竟连用了八个“其次”,层层深入,一气贯下,最后逼出“最下腐刑极矣”。这类语句,有如一道道闸门,将司马迁心中深沉的悲愤越蓄越高,越蓄越急,最后喷涌而出,一泻千里,如排山倒海,撼天动地。 典故的运用,使感情更加慷慨激昂,深沉壮烈。第二段用西伯、李斯、韩信等王侯将相受辱而不自杀的典故,直接引出“古今一体”的结论,愤激地控诉了包括汉王朝在内的封建专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0天上的街市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20 天上的街市 知识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2.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主旨。 能力目标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会浪漫主义的 创作特色。 教师活动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同学们,故事传说千年,神话仍在人心,牛郎织女的故事陪伴着我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曾经我们也为他们的分离而伤心。但在郭沫若先生的笔下,牛郎织女不再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而是携手在天街散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天上的街市》,体会作者如此改编的用意。 步骤二自学互研自我感悟 目标导学一知识卡片 1.作者名片 郭沫若(1892~1978),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乳名文豹,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四川乐山人。代表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等;回忆录《我的幼年》《反正前后》等;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等。 2.背景链接 《天上的街市》是郭沫若在1921年10月创作的,时值“五四”运动的退潮期。当时郭沫若曾两度从日本回到祖国,他接触到在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现实社会,看到了人民的苦难,对祖国美好的憧憬归于破灭,陷入“深沉的苦闷”中,但他并不因此消沉,仍执著地追寻着光明和理想。《天上的街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他在苦闷彷徨中,抨击现实,憧憬未来。 3.牛郎织女的传说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牵牛郎。嫁成,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 4.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缥缈 ..(piāo miǎo)焚.起(fén)镀.金(dù)溅.起(jiàn) 5.解释下列词语。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定然:必定。 珍奇:稀有而珍贵。 目标导学三阅读感知

《敬畏自然》学案(含答案).doc

11、敬畏自然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反复阅读,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 2、品味关键语句,理解语言中包含的哲理; 3、研究本文屮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学习难点】品味关键语句,理解语言中包含的哲理 【自主预习】 (-)读准字咅。 狼藉()咫()尺 ■呐()喊相形见细( ? ? ) 美味佳肴()沾沾()自喜 ?蓬蒿()鲍鹏( ? ? ) 深邃()混淆()硕大() ■ (-)根据意义写成语。 1、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 2、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 3^极其精致灵巧,无以伦比。() 4、美味的饭菜。() 5、形容自以为好而得意的样子。() 【整体感知】阅读提示:熟读课文,分别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采用“把握关键语句法”, 边读边画出关键性语句。再读课文一遍,然后回答下边的问题。1、本文是一篇 ________ 的散文,文中谈论______ 与______ 的关系,作者否定7 “_________"的口号,提出了“__________ ”的观点。 2、题目的“敬畏自然”在文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合作交流】 1、作者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 ? 2、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 【品味语言】 1、品味哲理性句子(请仔细体会下面几句话的含意)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1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牛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学习目的: 1、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背诵本诗 2、比较阅读《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 学习重点难点: 赏析诗的内容和化无形为有形、侧面烘托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 1. 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家境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后人称其为“诗鬼”文学史上有句话“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他的诗喜欢运用奇特诡异的想象和夸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意境扑朔迷离,因此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鬼诗”李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时期的一个代表者,他继承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

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 2.写作背景 页 1 第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这首诗歌正是作者当时聆听了李凭弹奏箜篌,而写下的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著名诗篇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3.梳理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颓不流()箜篌()()女娲()神妪()根蒂() 跻攀()喧啾()丝篁()遽止之()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张高秋()颓不流()中国()啼竹() 泣露()融冷光()动紫皇()逗秋雨() 神妪()露脚()昵昵()跻攀()泪滂滂()尔诚能()置我肠()未省听丝篁()() (3)结合注释,翻译全诗

《报任安书》研学案及答案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四单元 19、《报任安书》研学案 班级姓名 高二语文备课组编一、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掌握更多的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二、重难点:2、3 三、背景材料及体裁 1.背景资料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前91)朝中发生巫蛊案,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入狱后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搭救自己。直到任安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叙述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所以,这封信是一篇研究《史记》和司马迁的生活、思想的重要文章。 2.体裁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报任安书》可以说是居书信散文之首,为千古压卷之作。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曩.者()阙.然()怯懦 ..()沉溺.() 缧绁 ..()厄()..()臧.获()倜傥 厥()膑.脚()放失.()稽.()愠.色() 被戮.()垢弥 ..()闺閤.()剌.谬()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其含义。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2)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部编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20《天上的街市》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0《天上的街市》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朗读并背诵这首诗,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想象世界。 点拨: 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朗诵诗歌,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答案: 夜晚,诗人仰望美丽的天空,星光闪烁,心情变得开朗起来。瞧,明星如灯,缀满天幕,熠熠生辉。地面呢,街灯如星,点点成线,摇曳生姿。缥缈的空中有一个繁华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着许多人间没有的珍宝。那被浅浅天河分隔开来的牛郎和织女,正骑着牛儿在那琳琅满目的街市上闲游。那流星,就是他们手中提着的灯笼。 二、凭借想象,我们可以再造时空,表达美好愿望。《天上的街市》中,牛郎织女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与神话传说中的悲剧结局有所不同,这样想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 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通过意象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对黑暗现实的憎恶与痛恨之情。 三、下面是三首与牛郎织女有关的诗歌。朗读这些诗歌,说说诗人借牛郎织女 的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点拨: 本题旨在让同学们了解牛郎织女这一古老传说在传统文化中的含义,从而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参考答案: 牛郎织女为银河阻隔,一年只能相会一夕,从而成为夫妇(恋人)分离的象征。这里的几首诗词,都反用其意。两首唐诗以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反衬人间永难相会的寂寞、痛苦;秦观的词,则更推出新意,以“便胜却人间无数”“又岂在朝朝暮暮”等诗句,歌咏了爱情的热烈、坚贞和美好。 四、诗人看到“街灯明了”,联想到“天上的明星”,想象着天上有美丽的街市。仰望星空,你会有什么新奇的联想和想象?选择一个天体(如星星、月亮),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首小诗。 点拨: 本题旨在激发同学们发挥联想和想象,尝试诗歌写作,并体会诗歌这一体裁的特点。 参考答案: 示例: 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 在星光璀璨的浩瀚星河中 看到的是百年潮,中国梦 星光点点间 勾勒的是百年宏篇 我仰望星空 仿佛有雄鹰在傲视苍穹 或许它在追寻 在那寂寥的寒冬 我只在树下看梧桐

敬畏自然学生导学案(二课时)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课题:《敬畏自然》课型:新授时间:2013-5-6 组别:组长签字: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一)、阅读课文1-3自然段回答问题。 1、课文开头,作者首先举出了人们常有的想法是什么? 2、作者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的哪种观点? 3、第二自然段“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一句中“这种狂妄的表现”指的是什么?大自然窃笑的依据是什么? 4、试把第二段结尾句“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改为陈述句体会效果有什么不同? 5、第一段画线句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形象地写出了自然与人类的智慧关系是大海与小水滴的关系。你能否想一个新的比方,来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6、怎样理解第三段中画线句“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的含义? (二)、重点研读,细读5-7自然段回答下边问题。 1.第5自然段中说道“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这样说有什么依据? 2.第6自然段中,作者说“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这种“深意”应该怎样理解? 3.第7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一个器官”这一词语的用意是什么? 4.5-7自然段中作者最终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二、品味语言 (一)、本文许多语言富有哲理性,请仔细体会并有感情的朗读。(也可以从修辞角度加以赏析)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

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二)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的陈述句,比较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举例:反问句: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 陈述句:宇宙是有生命的。 作用: 2.举例:反问句: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 陈述句:我们没有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 作用: 归纳:1.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 2. 用否定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 3.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三、应用迁移 1.请你以“敬畏自然”为主题拟两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1) (2) 2.按要求仿写句子 A.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 如果说人生是,那么。 如果说人生是,那么。 B. 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谁能断言那不会是呢? 谁能断言那不会是呢? . .

《报任安书》挖空练习(教师版)

《报任安书》挖空练习 太史公牛马走 ..(对...(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供人驱使)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 人的敬称):曩.(从前)者辱.(犹言降低了身份,使对方蒙受了耻辱) 赐书,教以慎.(谨慎地)于接物 ..(与他人交往),推(推举)贤进士 为务(责任)(句式:省略句),意气 ....(诚挚恳 ..(情意)勤勤恳恳 切)。若.(如果)望.(责备、埋怨)仆不相师 ..(效法),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请(请允许我)略(简略地)陈.(陈述) 固陋 ..(时间过了很久)久不报,幸.(希望)..(固塞鄙陋的意见)。阙然 勿为过.(责备)。 夫.(句首发语词)人情莫不 ..(没有不)贪生恶.(怕)死,念.(顾 念)父母,顾.(顾念)妻子,至激于义理者(句式:被动句)不然 ..(不 这样),乃有所不得已也 .......(是因为他们有不得不这样的缘故啊)。今仆不 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况且)勇者不必 ..()死.(为……而死)节,怯夫慕.(仰慕)义,何处不勉.(勉励) 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 ..(舍生取义)之分.(区别,界限)矣,何至 自沉溺缧绁 ..(奴婢)婢妾,犹.(尚..(泛指束缚囚犯的刑具)之辱哉!且夫臧获 且)能引决 ..(自杀),况.(何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 ..(……的原 因)隐忍苟活,幽.(被幽禁)于粪土之中 ....(监狱之中)而不辞.(推辞) 者,恨.(遗憾)私心有所不尽,鄙陋 ..(平平庸庸)没.(埋没、隐没) 世,而文采不表.(显露)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磨灭),不可胜.(尽、全部)记,唯.(只有) 倜傥非常 ....(卓异超群、洒脱不拘,非同寻常)之人称.(被称道)焉。盖.(句首发 语词)文王拘.(被拘禁)而演.(推演)《周易》;仲尼厄.(困窘) 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被放逐),乃赋.(创作)《离骚》;左丘失明,厥.(才) 有《国语》;孙子膑脚 ..(著述、编著);不韦迁蜀,..(被膑脚),《兵法》修列 世传《吕览》;韩非囚.(被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 ..(大抵) 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内心抑郁不舒畅),不得通.(实现) 其道.(主张),故.(所以)述.(追述)往事、思.(期望)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终究)不可用.(被任用),退.(退隐) 而.(表承接)论书策 ...(著书立说),以.(来)舒.(抒发)其

《敬畏自然》导学案

《 敬畏自然 》 设计人: 审核人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一、教材分析 《敬畏自然》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选自《大自然的智慧》,作者严春友。全文运用了层 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方法。从否定“征服自然”的口号开头,运用总括与具体展开相结 合,巧妙运用对比的手法使立论充分,最手作出“敬畏自然”的结论。告诉人类应该从根本 上转变观念,再也不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因为人类“只是大 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是兄弟关系。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2、 抓住文章的重点、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三、重点与难点 1、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 2、探究思考,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 四、教法与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复诵读 五、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查阅有关背景资料 六、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高天流云,大漠 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发展,人类已渐渐 远离了自然,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 然,而人类遭受自然惩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自然母 亲面前我们应当有敬畏之心?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上完本课后,我们也许 会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多一份爱护大自然的责任。 2、检查字词预习。 狼藉.(j í ) 咫.(zh ǐ )尺 呐.(n à )喊 相形见绌. (ch ù ) 美味佳肴.(y áo ) 沾沾. ( zh ān )自喜 蓬 蒿 p éng h āo 深邃 su ì 混淆xi á o 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自不量力 ) 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相形见绌 )

新人教版选修高中语文李凭箜篌引导学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习目的: 1、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背诵本诗 2、比较阅读《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 学习重点难点: 赏析诗的内容和化无形为有形、侧面烘托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 1.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家境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后人称其为“诗鬼”文学史上有句话“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他的诗喜欢运用奇特诡异的想象和夸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意境扑朔迷离,因此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鬼诗”李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时期的一个代表者,他继承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以丰富的想

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 2.写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这首诗歌正是作者当时聆听了李凭弹奏箜篌,而写下的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著名诗篇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3.梳理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颓不流()箜篌()()女娲()神妪()根蒂() 跻攀()喧啾()丝篁()遽止之()(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张高秋()颓不流()中国()啼竹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20《天上的街市》(优秀导学案)

20 天上的街市(导学案) 班级:初一(3)班姓名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1、领悟文中的两种情感。 2、理解并运用两种写作手法——联想和想象。(重点) 一、导入 同学们,有一个令人伤心的神话故事叫“牛郎织女”。有没有人听过这个故事,或者读过这一故事?谁来把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讲给大家听一听? 二、活动一:朗读课文,感悟两种情感。 (一)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流畅。 2、一位学生代表朗读课文,另一位学生点评其朗读录音,教师作朗读提示。 3、听示范朗读。 4、全班齐读课文。 (二)感悟情感 1、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牛郎和织女的结局和神话传说中的结局有何不同? 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牛郎和织女的结局: 神话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的结局: 2、作者颠覆了神话传说的结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补充资料:写作背景 1921年和1922年这两年中,郭沫若三次回国。这一时期,“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牛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各派军阀势力窒息着,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面对这种现实,诗人感到失望和痛苦,他痛恨黑暗的现实,向往光明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郭沫若在1921年10月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所以,当时的现实社会是黑暗、凄凉的,作为一位爱国诗人,作者却无力改变现实,于是,他只能将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寄托到虚无缥缈的神仙世界。 表达了作者 三、活动二: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联想和想象。 (一)了解两种写作手法 想到 联想:甲事物——--——————乙事物因果联系相似关系 存在存在 创造出 想象:甲事物—————————乙事物来源于客观现实 存在不存在

敬畏自然导学案

土桥中学导学案 一.自学内容 初读课文后解决以下问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鲲( )鹏斥鴳( ) 蓬蒿( ) 咫尺( ) 狼藉( ) 相形见绌( ) 美味佳肴( ) 2.解释下列词语。 蓬蒿: 咫尺: 狼藉: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佳肴: 二、预设问题、自主学习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 1.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例1: 例2: 例3:

2.找出文章中心段 三、合作探究、梳理知识 1. 展开辩论:我们是敬畏自然还是征服自然 正方理由: 反方理由: (★自然与人类: 论历史{ 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 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 } 论关系{宇宙: 人类: 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 } 论智慧{宇宙:智慧的大海 人类: 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 1.即使拿高科技来说,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 2.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骄傲 3.大自然创造了宇宙的一切,一切都精巧绝伦,令人不能不赞叹大自 然智慧的深邃、高超 4.人类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 人类智慧与大自然的关系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5.宇宙是有生命的. ◆结论是人类应该: ) 2.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怎么说的,怎么理解他说的敬畏自然的内涵? 3.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四.课堂尝试,展示提升 走进课文,欣赏文章语言。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它兼有议论文和散文语言的特点。如何品味文章的语言呢?)1、从词语入手 示例1:“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说说此句中“窃笑”能换成嘲笑或冷笑吗?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李凭箜篌引(教师) 【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2.反复诵读,积极思考,踊跃展示,达到对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3.激情投入课堂每一分钟,通过文 字,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快乐学习。 【重点难点】赏析诗的内容和化无形为有形、侧面烘托的艺术特色。 【学法指导】借助导学案充分预习文本,理解文中词句,勾画疑难点。认真书写,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中唐独树一帜的诗人。他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进士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李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李贺此篇想象丰富、瑰丽,境界奇幻,浓墨重彩,艺术感染力很强。 2.解题 李凭是唐朝著名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超过了盛唐著名歌手李龟年。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箜篌,又名“坎侯”、“空侯”,是我国古代的弹拨乐器。箜篌酷似一只顾盼生姿的大凤凰。 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预习检测】 1.字词书写及注音。 ①k ōng h óu (箜篌) 教(ji āo )神y ù(妪) ②露(l ù)脚 暴露(l ù) 揭露(l ù) 露(l ù)天 露(l òu )马脚 露(l ù)头角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吴丝蜀桐张高秋 (弹奏) ②李凭中国弹箜篌 (国中,国都长安之中 ) ③石破天惊逗秋雨 (引) ④露脚斜飞湿寒兔 (露珠下滴) 3.翻译句子。 ①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晴朗的深秋。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②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清脆,像凤凰那和缓悠扬的歌喉;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象兰花迎风开放欢快清丽 【整体感知】感悟鉴赏 诵读全诗,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①(1—4句):先声夺人,李凭出场。 ②(5、6句):正面描写乐声,各具特色。 高二语文选修 导学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