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

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

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理解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使他们能够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在这个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成为实现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

国际理解教育是一种跨文化教育,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国际理解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

2.培养跨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国际理解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3.提高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素养。国际理解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外语和了解外国文化,提高他们的语言和文化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国际社会交流和合作。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意义

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自主开发和设计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校本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相应的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提高课程的实效性。校本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现实情况,设计更加实用和有针对性的课程,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3.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计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开设课程。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开设相应的课程,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兴趣。

2.注重跨学科整合。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应该注重跨学科整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

3.重视实践教学。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应该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社会和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

4.注重评估和反思。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应该注重评估和反思,及时总结教学效果和问题,不断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

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教师培训和支持。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因此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与国际学校和机构合作。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与国际学校和机构合作,共同开发和设计课程,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3.建立国际化教育资源库。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建立国际化教育资源库,收集和整理国内外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

4.加强家校合作。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了解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五、结语

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是实现国际理解教育的重

要途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使他们能够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加强教师培训和支持,与国际学校和机构合作,建立国际化教育资源库,加强家校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和支持。

国际理解,让教育传递芬芳的气息——港区中心学校国际理解教育实施方案

精品文档 国际理解,让教育传递芬芳的气息一一港区中心学校国际理解教育实施方案 要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经验,不吸纳世界优秀文化是不行的。为增进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青少年认同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进行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具有世界胸怀和眼光的人才,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主题。 一、实施背景 1、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面向日新月异的社会,教科书不再是学生的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教科书。学校教育必须面向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客观平等的态度,较强的交往能力和敏锐的信息处理能力。 2、社会发展的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我校适时提出了并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意在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全球问题等国际背景知识,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国际交流语言的能力、全球视野和国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培育学生国际视野,为学生将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精品文档

3、经济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郑州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先向前迈进,已经进入国家中心城市的行列。尤其是我们航空港区,地处新郑国际机场,未来要建设成中国的“孟菲斯”,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未来社会需要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二、实施目标 学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旨在让孩子能在学习中培养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相处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学校的愿景是开设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探索培养学生全球理解之路,让学生用国际视角去看待和理解问题,培养世界公民的眼光,把学校建成整洁美丽的花园,和谐温馨的家园,平等对话的学园和师生生长的乐园”。 1、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视野的本土文化认同与爱国情操,实现个人对国家的责任。 2、引导学生理解全球意识、全球智能、全球公民责任 感及全球行动力和多元的社会文化。 3、培养学生尊重与欣赏不同文化以及跨文化沟通能力; 懂得国际规则尊重各国公民。 4、培养学生在国际竞争与交流中所需的外语能力及专业技能;使学生具有开放的视野,平等的态度,包容的心胸。 三、实施内容与措施 精品文档 对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实施内容与措施,我们本着关注学

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开题报告

“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开题报告 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卓锦分校 一、选题缘由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需要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世界已然成为了一个地球村。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已纷纷开始倡导培养地球村市民的素质。在这个日益国际化的社会里,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以及不同区域、国家和地区的人已经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国际理解教育所提倡的具备多元文化素养、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具有国际责任感和全球意识的人是现代人的必备素养。我们的学校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国际理解的态度、能力以及与人交往、与人共处的能力,使学生在日益国际化的社会中与他人共同生活、相互合作,以此提高我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参与度,让国际社会更多的听到中国人的声音。 (二)区域发展的需求 盐道街小学卓锦分校是成都市锦江区率先走国际化路线的小学。成都是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其教育水平居于西南地区前列。然而成都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相比,差距也是很明显的。特别是在小学教育阶段,成都的小学教育国际化水平仍很欠缺。教育国际化的欠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成都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实现区域性的发展,需要在区域层面探索教育国际化的规划和对外合作方向,还需在学校层面上建立多元的交流机制,加强对外交流的力度。通过国际理解教育视阈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与意识,使学生成为通晓国际规则和惯例的现代人。让世界融入学校,让学生走向世界,体现盐小卓锦分校的国际化办学特色,为成都市的国际化发展贡献力量。 (三)学校高端定位的需要 盐道街小学卓锦分校在国际化办学方向的指引下,力图在学生锦绣人生的起点处打牢根基,使学生有能力在今后的生活中缔造一种“卓而不凡、花簇锦绣”的完满生活,也为他们将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国际化”建设这个高端的平台之上,我们的教育眼光应该更加的长远,从学生、课程、社会的多角度,以一种开放、融合、发展、创新的思维体现学校的使命。学校的高端定位是建立在盐小卓锦分校对卓锦娃娃全面发展的责任心与自信心基础上的。国际理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校本课程开

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

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理解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国际理解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使他们能够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在这个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成为实现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 国际理解教育是一种跨文化教育,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国际理解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 2.培养跨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国际理解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3.提高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素养。国际理解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外语和了解外国文化,提高他们的语言和文化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国际社会交流和合作。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意义 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自主开发和设计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校本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相应的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提高课程的实效性。校本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现实情况,设计更加实用和有针对性的课程,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3.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计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开设课程。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开设相应的课程,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兴趣。 2.注重跨学科整合。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应该注重跨学科整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 3.重视实践教学。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应该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社会和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 4.注重评估和反思。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应该注重评估和反思,及时总结教学效果和问题,不断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

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建设方案

XX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建设方案 国际理解教育是指以促进国际理解为目标,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措施,培养具有国际理解品质和能力的人,促进各国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共同发展。中小学实施国际理解课程教育,主要是通过学校的课程设置、艺术交流、竞赛活动、主题灾践活动等途径开展,以引导少年儿童获取4富的国际理解态度与全球意识,使学生既富有民族精神,又具备一定的国际责任感,能正确认识当今社会经济竞争与合作、生态与环境、多元文化共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国际问题,提高与人交征、与人共处、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能够适应开放的国际社会、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规则,能参与国际事务与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一、课程背景: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设置主要源自以下需求: 1,基于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中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序、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 我 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的要求,需要我们培养具有国际理解品性和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具各而1 国际责任感和人类共同宋誉感,要从命球角度上考虑问题而1 非局限的思维;并需进一步提高学生跨文化比较能力,让学 生在热爱本民族、本国家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能够以“世界公民”的胸怀来尊重、包容别国的文化传统,学习和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之精华,推动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2,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支持与理念引领 新课程致力于促进学生和谐地、有个性地发展,倡导有效学2、探究学2、体验学习等开放性的学习方式等理念。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学习方法的指导板块。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自尊自重、全面发展的人格基础和正确认识世界、分析世界的能力。六一小学自主探究、发展思维的“易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速常教学突显赏认教育、理解教育和尊重教育,能够更好地实现国际理解教育的灾施。 3,基于学校的亨人目标、现实条件与发展需要 六一小学拥有一支开放、活力1足的年轻教师队伍和具 有国际视野、掌握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有人方式的校长和领 导团队,其育人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素养和中华情怀的六艺少年。国外优秀课程资源的引进,开放、自主的“易课堂”教学模式也为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建设目标 1.通过国际理解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理解不同的文化、独特性与差异性。 2,懂得基本的国际交往礼仪,初步具备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们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 3,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交往活动,树立乐学、好学的学习价值观念以及积极向上的成就价值观。 4,在动手制作、参观访问、交流访学、模拟联合国等活动中形成较为开阔的国际视野,激发探索世界的欲望,具有全球化意识。 实施内容 (一)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结合八一小学的核心文化“礼、乐、体、御、书、数”,开设模拟联合国课程、

普通高中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普通高中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作者:钟佳佳 来源:《校园英语》 2021年第3期 文/钟佳佳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普通高中的国际化教育进程也正逐步推进。教育国际化应该是本土教育国际化与国际教育本土化的融合。近年来,我校对标教育国际化, 将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学校课程体系,立足本地资源、借鉴外来资源,致力于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的整体设计与校本实施,将其作为实现学校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载体和实现途径。 【关键词】普通高中;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 【作者简介】钟佳佳(1982-),女,浙江杭州人,杭州市萧山区第三高级中学,中学一级,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学。 一、研究背景:高中国际理解教育的问题与瓶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发展,教育国际化已成为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成为各 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教育国际化在高等教育领域日益成熟,但在高中教育领域,教育 国际化仍处于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摸索的过程,尤其在我们普通高中,虽然教育国际化满足了 小部分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对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推进的过程中,国 际化的定位还是不够全面精准,因此进程比较缓慢,阻碍了学生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化。 理解不到位,教育理念有偏差。一说到教育国际化,总是会简单理解成有学生结对交流、 有外教上课就达到了国际化标准,并没有全面性地、序列化地设计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未将培 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际纳入学生发展体系。 形式太单一,教育内容碎片化。目前普通高中最常见的教育国际化路径就是游学活动,但 不成系统,没有将双方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课程、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与国际文化两张皮,难 以贴合。 参与面不广,教育对象小众化。学校教育国际化的对象应该是全体教师和学生,可是因为 推进形式比较单一,只有少部分中层干部或名师和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大部分 师生被拦在与教育国际化大门之外,亟需系统建构校本课程,将国际理解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师生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二、课程支撑:普通高中国际理解教育的瓶颈突破 将国际理解教育纳入学校整体课程体系之中,进行系统架构设计,实现本土教育国际化与 国际教育本土化这“两翼”融合并进。国际理解教育是在对本国文化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学生 能具备主动学习外国文化及传播中国文化的双重能力。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引进”和“输出” 的双向过程。“引进”就是一国认识、理解、尊重进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输出”就是一国把本国优秀文化成果推广到世界,让世界各国认识、理解、尊重进而吸收该国优秀文 化成果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教育国际化是作为一个基于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跨国合作的动 态过程。 为此,在教育国际化推进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创新共享发展理念。高中办学的多样性、 开放性和包容性是这一理念得以拓展的先决条件。而且高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未来国民素

国际理解教育项目课程开发的新实践

国际理解教育项目课程开发的新实践 摘要:国际理解教育是一种新的学习领域,是一种培养全球公民意识的终身教育。为培养“能生存于国际社会的无锡人”,无锡开展新一轮学校课程改革实践,创新国际理解教育研究,建构泛在化的国际理解教育资源,以规划课题引领区域推进,开发特色品牌项目课程,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实践证明,无锡市的国际理解教育品牌特色项目有效培植了民族文化自信,拓展了国际视野,更体现出开放性、多样性、参与性和习得性等特点。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新优质学校 二战结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成立,并于1946年首次提出“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的概念,建议在各国的学校教育中广泛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旨在通过这种教育增进国家间的相互理解,促进国与国之间建立和平共处关系,用以减少和消除国家间的冲突,从而促进世界和平。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各国加强学生的世界共同体意识教育:超越国家框架、具备全球意识的“世界公民”成为各国国际理解教育的新议题;首次将日文“共生”(きょうせい)一词作为UNESCO 国际教育大会通用术语,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新热点。无锡市位于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地位,外向型经济和教育高度发达,以国际理解教育为主题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肇始于2006年的双语教育实验,以学科渗透和专题教育为主要载体。10年后,无锡市教育局在调研和

反思教育国际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并作为新优质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健康有序地开展新一轮学校课程改革实践。 一、行政导向为服务,有序推进国际理解教育项目建设 面向21世纪,“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理解教育”是一种贯穿于所有课程的教育理念,被视为一种新的学习领域,是一种培养全球公民意识的终身教育。国际理解教育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与素质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是素质教育的拓展与延伸,是对素质教育理论和内涵的充实和丰富。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2015年8月,国务院发文首次把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范畴,2016年教育部工作要点再次强调促进校内外教育衔接。 2016年5月4日,无锡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加强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见》文件。旨在通过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深化中小学校国际交流合作,丰富素质教育内涵和实施途径,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品质学校建设,为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和城市国际化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奠定坚实基础。计划到2020年,全市中小学校普遍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并建设100个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项目。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方案 (1)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方案(修订稿) 前言 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宗旨是培养青少年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形成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家和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的意识。 一、课程简介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系我校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局教育科领导下,及其国际理解教育项目要求下,在上海浦发教育评估中心专家指导下,为合理补充国家课程, 而分别在六、七、八年级开设的。该课程由外籍教师用英语教授,内容为介绍西方文化,同时比较中西文化异同点,侧重礼仪学习。在关注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引领学生感悟、学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与人相处,以及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该课程符合我校“把学生培养成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21世纪国际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以及“在交际中感受英美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英语学科特色。 二、背景分析 21世纪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学习外国文化,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开展对外交流是对这个世纪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信息化,使世界愈来愈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与国际社会密切相关,将不可能脱离整个世界而独立存在。因此,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越发突显,亦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形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国家课程进行了必要补充。国内外较多地区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均将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国内许多学校大胆实践,研发该课程,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个富有根基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具有国际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全球意识。 从礼仪的角度来说,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青少年儿童,他们有责任继承和发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随着时代变革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愈发受到关注。为了提高学校教育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了一种非常常见的方法。本文将从“校本课 程开发方案”的定义、目标、步骤、策略以及实施中可能会出 现的问题等方面加以讨论,以期对进一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有所帮助。 一、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定义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是指学校依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通过反复试验和优化,开发出能够满足教育目标、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本校特色课程。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促进学校教育的质量提升。校本课程开发针对学生需求 进行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 2.构建本校特色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以学校为 依托的教育课程开发方式,有助于发掘本校特色、弘扬本校文化、提高本校影响力。

3.落实教育部门相关政策。在教育部门相关文件中,多次提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各学校也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开展校本课程开发工作。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步骤 1.需求分析。首先,学校需要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层层反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和建议。 2.课程设计。将需求分析的结果应用到课程设计中。设置课程主题、设置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设置教学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相关规划。 3.课程试教。通过试教,对课程进行验证,观察课程教学效果,进一步发掘课程中的问题,进行优化调整。 4.课程评估。在课程完成前,还需要对其进行评估。针对课程的教学效果、课程的适应性等进行综合评估,进一步完善课程的设计。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1.深入实践,注重创新。建立创新型校本课程开发机制,鼓励教师创造性探究课程开发及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2.以学生为本,注重个性化。充分体现学生成长和学生才能的个性化需求,在课程开发中加强学习情境的营造,因材施教、形象直观。

国际理解教育视野下“舌尖上的世界”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国际理解教育视野下“舌尖上的世界”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作者:陈磊 来源:《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20年第09期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策略食育 “食育”是指利用与饮食相关的礼仪、文学、艺术、科学等资源对学生进行“化育”,以提升其素养的过程。在日本,食育被定位为教育的三大支柱——智育、德育、体育的基础。日本政府颁布了《食育基本法》,旨在让国民学习与饮食相关的知识,具备选择饮食的能力,培养可以实践健全饮食生活的人,培养国民关于“食”的思考方式,从而推进食育,形成健康、丰富的国民文化生活,打造一个活力社会。食育在中国也受到各方关注,以食育作为载体,进行国际理解教育,可以很好地实现国际理解教育校本化目标。 一、“舌尖上的世界”校本课程在国际理解教育中的价值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知识积累,容易忽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课本为载体的日常教学,往往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缺乏真实情境,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民以食为天,多姿多彩的饮食可以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将食育作为国际理解教育的载体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可以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以食育为载体的校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首先,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呈现中国各地丰富多彩的美食,学生能体验到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与厚重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其次,培养学生的包容心与责任感。在教学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多姿多彩的世界,领略世界文化的不同。教师引领学生站在更高视角理解文化的差异,分析差异存在的原因,学会包容不同的文化,培养责任感。再次,鼓励学生传承、推广中华优秀文化。国际理解教育并不是单向吸收国外优秀文化,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领略世界璀璨的文化,而且有责任鼓励学生今后把中国优秀的美食及文化、习俗推广到世界。最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在了解外国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过程中,学生领略了世界的多样性,习得的不仅仅是有关饮食的知识,也在潜移默化中收获了全球视野和放眼看世界的能力。 二、“舌尖上的世界”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校本的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的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引言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基于本校的特色和需求,针对性地开发和设计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校课程改革和发展。本文将从不同层次和角度探讨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期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方法。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2.1 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学生在能够选择和参与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2.2 促进学校课程改革和发展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创设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的教育环境。同时,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校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也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3.1 学生为中心 校本课程开发应以学生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能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应符合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获得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3.2 教师的专业性和创造性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创造力。教师应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和需求,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活动。教师还应主动参与课程评估和反思,不断改进和完善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步骤与方法 4.1 需求调研 校本课程开发的第一步是对学生和学校的需求进行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了解学校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 4.2 设计与制定 在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知识和特点,制定符合学生需求和学校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次、分模块的课程设计方式,将知识点和技能目标明确化,便于学生的学习和评价。 4.3 实施与评价 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及时进行课堂反馈和评价,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与问题 5.1 成果 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可以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和特色,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学生在参与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够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作者:王艳成 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年第06期 为开阔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国际合作意识,使其成长为具有中华情怀、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学校探索开发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形成了包括5大类22门课程的课程体系。 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包括全球化知识、多语言、国际传统文化活动、国际交流体验和中国文化国际理解专题五大类。其中,全球化知识课程包括西方国家概览、西方经济学、英美文化、中外名画欣赏等,旨在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多语言课程包括西班牙语、英语口语交流、英语课本剧、中外儿童歌谣,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多种语言,并能在实践活动中应用。国际传统文化课程包括中外传统节日漫谈与活动、京城小导游培训与实践、英文电影视听说,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中外传统文化。国际交流体验课程包括友好校互访交流活动、中外民间风采、“第三只眼睛看世界”,旨在通过交流互访,让学生体验世界文化,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专题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东方講坛、中国古老智慧激发现代领导力策略,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感。 课程实施方面,通过选修课的方式将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纳入课表,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网络学习。建立教学资源库。教师将视频课、知识拓展内容及测试题按照教学计划和模块上传到网站,学生登录后进行在线学习。按照必修和选修,每学期在线学习不少于4小时,完成网上测试后可以修得相应学分。同时,通过和友好校的交流,学生志愿者与澳大利亚友好校学生建立友好关系,通过网站手拉手模块进行定期交流。每学期,由1名外语教师作为管理教师,选定2个中国传统节日作为固定话题,澳方中文班学生选定2个本国传统节日进行互动交流。这样,不仅让双方学生了解了不同文化,也提高了学校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二是主题式学习。创建以“一班一国、一部一洲”为主题的校园交流文化环境。小学部为“亚洲”,初中部为“欧洲”,高中部为“美洲”,每学年轮换。例如,小学部36个班的展板,分别展出36个亚洲国家的地理特征、文化生活等内容,展板采用“每周流动制”,增强学生对世界文化的理解。组建校园文化讲解团,开展中英文讲解图培训,在接待来访国内外友人时提供志愿者讲解服务,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是英语课本剧展演。以分部为单位,在学校统一组织下,每年举办英语课本剧专场汇报表演。评选出优秀课本剧,并在红五月艺术演出中进行展示。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外国作品,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今后,学校在探索和实践中还要不断完善和改进,为学生成长为国际化人才搭建更多平台,开拓更多空间。

基于比较视野下的国际理解教育特色课程模式建构

基于比较视野下的国际理解教育特色课 程模式建构 关键词:比较视野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模式建构 一、核心概念界定 《辞海》中说,“比较”就是辨别事物的相同属性异同或高低,也指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或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可以用比较的思维方法广泛而有效地运用于教学全过程。只有在比较中,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因此,我们将“比较视野”理解为:以全球化视野为出发点,比较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异同,在对比中尊重和认同本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同时理解不同民族、地域、国家的文化,树立全球意识,培养国际视野。 “以跨文化比较研究为支点来审视一切落入人类认识视域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并且以探讨教育发展规律、推动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实践活动就是一种比较教育。中国哲学崇尚“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如何践行这一哲学思想?我们认为,重要在于实行中西文化的理解。在比较学习的过程中,互相了解双方文化,包容双方文化中的差异,最终实现中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二、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研究背景

经过梳理我国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课程的实践,我们发现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占多数,一些学校围绕专门课程、主题活动课程、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等方面进行了国际理解课程方式的实施。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不管是侧重学科渗透还是校本课程,国内外在实际开展国际理解课程教育中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大多数学校实施学科渗透时都从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入手,进行国际理解学科的课例设计,但是这种只是单纯的在科目中增加对他国文化的认识,缺乏对比,难以使国际理解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难以使学生真正达到具备既有家国情怀,又有世界眼光的目的。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1. 研究目标 (1)建构比较视野下的国际理解特色课程体系。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必 定是要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通过在同一主题下,对双方文化的比较,让学 生了解中西文化,包容文化差异,并形成文化自信。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 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要坚持体验渗透的研究路径,从学科渗透、专题教育和主题 活动三方面建立具有我校具有比较视野特色的国际理解课程体系。 (2)探究比较视野下的国际理解特色课程实施路径和方法。在体验渗透的 研究路径下,以比较视野为理论基础,从学科渗透、专题教育和主题活动三方面,建立基础型课程(语文、体育、艺术),拓展型课程(家校课程、远距课程)和 探究型课程(美食节、文化周)的具体实施路径。

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实施方案

国际理解教育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使人类的交往更加突破国家和民族的界限,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国际型人才成为各国教育的重要目标,初步使学生拥有运用国际交流语言、全球视野和国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培育学生国际视野与中国意识,为他们将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培养具有善良、平等、公正、友爱、宽容、聪颖、诚实等优秀品质的二十一世纪新人。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研究。通过实践帮助教师掌握基本方法,使项目学习成为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策略选择之一。教师逐步提高整体规划教学、灵活组织课堂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培养人文精神,提高探究能力,获得丰富而完整的学习经历。 二、工作目标 1.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先进文化。使学生了解各国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特别是近代以来西方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和变迁,各民族的习俗特点,了解各种社会制度的不同和联系,了解全球生态状况等等。 2.形成海纳百川的国际理解态度。使学生在了解国际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接纳、关心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形态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关心人类共同问题,形成“地球村”

的概念。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国际责任感,提高国际意识,从而帮助学生跳出狭隘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从全人类、全世界进步的视野去观察和思考问题。 3.掌握求实创新的国际竞争本领。大力引进先进的国际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深化课程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效率,追求有效教学,使学生学到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高尚,能适应世界的发展变化,有较强的生存竞争能力。 4.培养诚信儒雅的国际交往品格。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和科学前卫的现代意识,东方文明的独特神韵和西方人文的哲理思辨和谐地融为一体,让学生拥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胸怀和品质,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形成高尚人格,懂礼仪,明是非,做人诚信,处事踏实,举止文明、儒雅、得体。 5.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明。让学生在了解别国文化,了解国际发展动态的同时,反观本民族文化及发展前途,加深理解和认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在与国际先进文化共存与融合的同时,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辐射能力,努力传播和扩大民族优秀文化的影响。 三、实施途径 1.加强课程研究,学科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各学科教师结合本学科教学目标,寻求并建立与国际理解教育相结合的切入口,挖掘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社会、思想品德等现有教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的南菁实践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的南菁实践 作者:印晓明 来源:《江苏教育·中学教学》 2019年第3期 国际理解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多元世界、不同文化和人类共同利益等问题时所具有的知识、 能力和态度,以宽容、尊重、合作、共生为主要价值取向。在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具备全球化、未来化的眼光,拥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人才 日显重要。2016 年,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指向提升国际理解素养的学习生活建构”项目被确 立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依托项目建设,南菁高中开启了国际理解教育课 程整体建构的探索与实践。 一、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的路径 国际理解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有序落实到学校教育生活的全过程。南菁高中10 余年国际化办学的经历为整体构建学校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学校充分发挥一线教师在项目整体规划与设计中的作用,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经过多次讨论,确立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的路径为:以国际部建设为引领,课程 整体建构为目标,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为切入点,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研究方法展开国际理解教 育课程开发探索。(如下页图1) 二、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整体建构 课程是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南菁高中综合学校的历史文化特点、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对未来教育的思考,系统构建了两轴三级五域的大美育课程体系,“国际理解”是该 体系中“公民社会”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开发“体系化”校本课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五大学习领域为:本民族文化理解、异域文化理解、人权教育、和平教育、环境教育。围绕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参照亚太地区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框架,根据南菁高中的实际情况,项目组以“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环境、和平、共生教育”为主线,系统开发了22 门“国际理解”主题的校本课程(如表1)。我们力求将课程 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社会生活相联系,体现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性和建构意义,通过课程的 实施,引导学生追求个体生命的完满和精神的充盈,提升他们“审视自我、尊重他人”的品质,培养在国家和世界范围内的团结、公正和宽容的情感,从而能在未来担负起全球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2.探索“融合性”学科渗透。 学科渗透融合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主渠道,国家课程中各个学科都具有与国际理解相关的教育契合点。项目组探索出三种方式开展“国际理解学科渗透”的研究和实践:一是课堂教学中,在保证学科自身教学目标完成、把握学科原有特质和要素的基础上达到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升华;二是根据各个学科的自身特点,梳理出适合国际理解教育的教学点,开发“嵌入式”学科渗透专题、主题资料库;三是研究国外主流学科教材,分析不同国家在同一门学科同一个教学内容中 呈现出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方式上的差异性,吸取其中合理的部分,调整、优化课堂教 学设计。 3.创新“品牌式”主题活动。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

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 熊梅/李水霞 摘自:《教育研究》 摘要: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个富有根基的教育理念,重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具有国际责任感和全球意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发的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具体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设计国际理解教育目标,各目标间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和基础。其内容主要包括“六大中心概念”、“五大学习领域”。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主要采取综合主题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坚持按照文化领域确定学年综合主题单元;按照近景和远景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内容;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核心统整相关的学科课程;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为主。 关键词:校本课程;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开发与设计 作者简介:熊梅,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李水霞,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长春130024)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规划项目“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项目批准号:06JA880014)的系列成果。 1994年10月,在日内瓦由国际教育局组织召开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会议主题就是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ding),提出通过教育来促进和平与民主,重申了“和平文化”(culture of peace)的思想。[1]培养学生国际理解的态度、能力以及与人交往、与人共处的能力,使学生在日益国际化的社会里与他人共同生活、相互合作,成为当代学校教育面临的新的使命和目标。 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纷纷开始倡导培养地球村市民的素质,将国际理解教育纳入到国际人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中。国际理解教育成为培养地球村市民(世界公民)的教育使命和重要课题。为此,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开发了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目标 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个富有根基的教育理念,它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以及不同区域、国家、地区人们的相互理解为目标,加强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具体到学校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具有国际责任感和全球意识。以“公正”和“共生”为目标的国际理解教育强调,“共生”在于尊重人间的差异性,“公正”在于追求人间的平等性。 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全球问题等国际背景知识,在探究和体验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国际交流语言的能力,具备跨文化交际技能,形成和平、民主、发展的全球视野和胸怀,能够从全人类发展和全球进步的角度思考问题。为此,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设计了国际理解教育的具体目标,具体内容如下。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具有审视自我、尊重他人,容纳世界多元性的态度;具有面向他人的共感性,接受世界与自我的关系的意识;具有关心世界的广阔视野;具有正义感,能够与不同伙伴共同生存;能够与同伴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愿望。 2.知识与技能

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摘要: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是培养国际交流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措施。在小学阶段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既要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和全球问题等国际背景,更要在探究与体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国际交流语言的能力与全球视野和国际交往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开发 一、问题的提出 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就向往建设与世界文明合拍的、现代的民族新文化。20世纪末,邓小平高瞻远瞩,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使人类的交往更加突破国家和民族的界限,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国际型人才成为各国教育的重要目标。我国已于2001年加入WTO,WTO带给我们的不仅是难得的机遇,同时使得我们面临巨大的挑战。其中,国际型人才的匮乏是比较紧迫的问题。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上海已提出,到2005年,教育的总体水平要赶超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并在若干领域达到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准。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将增进教育的国际化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文献研究表明,国内对国际理解教育、跨文化交流等研究大多集

中在高等教育领域,而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的实践,还缺少经验与研究。基于上海的发展目标,特别是浦东这块世界瞩目的热土,世代呼唤着必须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因此,在地处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浦东这块热土上,创办在全市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外语特色学校,同时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应该成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理念之一。 二、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和内涵 世界各国基于各自国情,分别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国际理解教育。同时,与“国际理解教育”相关的名称也有很多,如“国际理解教育”“国际教育”“国际沟通教育”等等。综观各国实践,我们将“国际理解教育”的主要内涵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的基石。“国际理解教育”首先强调的是对民族精神的弘扬。每个民族都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人类的文明大厦添砖加瓦,大小河流最后都将汇入大海。因此,任何一种文化的民族和国家既要学会与别人共存,又要学会向别人学习,学习别的民族文化中的有益成分。 (二)全球的胸怀与视野 全球的胸怀与视野,是指以开阔、理性的全球视野、人类视野来认识、对待我国和世界的历史与现实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全球的胸怀与视野的内涵大致有三个各具独立性、又具内在联系的层面。(1)知识视野层面。这是思维活动的物质前提,要求学生具备足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10篇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10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10篇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设计的课程。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下面本店铺给大家带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希望大家喜欢!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方案【篇1】 一、指导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