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王绩对初唐诗坛的超越

浅谈王绩对初唐诗坛的超越

浅谈王绩对初唐诗坛的超越
浅谈王绩对初唐诗坛的超越

初唐诗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一.知识链接 [四唐]指初唐﹑盛唐﹑中唐﹑晩唐。原为旧时对唐诗的分期。 从高祖武德元年至武后长安四年,共八十六年,是为初唐,有两大创作取向:以上官仪等宫廷诗人诗歌的戏乐取向和初唐四杰、陈子昂等人儒家“诗言志”的创作取向。 从中宗神龙元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共六十五年,是为盛唐。杜甫卒于大历五年,故以这一年来结束盛唐。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具有郁勃浓烈的浪漫气质,是盛唐诗的主要特征。盛唐诗人主要分为“山水田园派”与“边塞诗派”两派。“山水田园派”以王维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为首;“边塞诗派”则以王昌龄(“七绝圣手”)、高适、岑参为佳。除上述两大诗派外,在盛唐还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两大诗人。 从大历初至文宗大和末,共六十四年,是为中唐。就气势的恢弘和大师的成就而言,中唐似不及盛唐;然而若就个性的显露、种类的繁多、流派的纷呈而论,中唐则有过于盛唐,出现了白居易、李贺等举足轻重的人物;更为重要的是,在他们的前后左右,出现了一大批各有追求、各具特色的诗人,形成了一幅英才辈出、群星灿烂的审美画面,主要有以元稹和白居易(“元白”)为代表的“浅切派”、以韩愈和孟郊(“韩孟”)为代表的“险怪派”、以刘长卿和韦应物为代表的“隐逸派”等三支。按时序,中唐前期的主要作家为大历诗人群体(元结、顾况、戴叔伦,刘长卿、韦应物、李益,大历十才子等)。在唐德宗贞元、穆宗、宪宗元和年间唐诗出现第二次高潮。除了“元白”,其它诗人如韩愈、孟郊、柳宗元、刘禹锡、李贺等,在艺术上各有创造,自成一家。其中韩孟一派诗人的影响较大。中唐的兴盛不仅在诗歌,散文也很辉煌。 以后七十一年,为晚唐。晚唐诗人中成就较高的,当推杜牧和李商隐,人称“小李杜”。另外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继承了白居易新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写下了一些反映民生疾苦的佳作。 [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这四个人,他们都是初唐中后期很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时代就获得“四杰”的美誉。在唐诗史上,他们是勇于改革齐梁浮艳诗风的先驱。第一,批评龙朔诗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提出诗歌创作应有“骨气”,走“刚健”一路。第二,继承言志缘情的诗学传统。第三,注意南北文风的取长补短,自鸣开一代风气的志向。第四,注意诗文的社会作用。而四人之中又各有偏重,王、杨以五律见长,卢、骆擅长七古。他们在文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就对“四杰”十分敬佩:“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命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其二) 二.《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赏析: [文章四友]在初唐诗坛上,有四个人被时人称为"文章四友",他们是: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四人的作品风格较接近,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从高宗后期起,即以诗文为友,"文章四友"因此得名。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初唐诗坛之贞观诗风及上官体

初唐诗坛之贞观诗风及上官体 贞观时期,南、北朝文学由对立走向融合。唐太宗是贞观文学的领袖。贞观诗风主要受南朝文学的影响,逐步走向宫廷化。上官仪是贞观后期的重要诗人。他的五言诗,“绮错婉媚”,讲究对仗,追求诗歌的声辞之美,体物图貌,笔法精细,时人谓之“上官体”。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但其内容仍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所以诗歌的变革只能由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一般士人即初唐四杰来承担。 上官仪(608年-665年)唐朝宰相、诗人。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麟德元年十二月(665年1月),因为唐高宗起草废后诏书,得罪了武则天,被诬陷谋反,下狱处死。 咏画障 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 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 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浅流。 未减行雨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上官婉儿:唐代著名才女,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上官仪遇害时,孙女上官婉儿尚在襁褓,与母亲郑氏一同被没入掖庭,充为官婢。她生性聪颖,逐渐得到武则天的重用,被引为亲信女官,掌管宫中制诰。[10]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继位,上官婉儿被册为昭容。上官仪得以平反,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并被以礼改葬。 彩书怨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相聚的时间总是很短很短,期待的时问总是很长很长。秋天又来了,满江的红叶向洞庭湖悠悠飘去,而你却在迢迢的万里之外。秋夜长,相思更长;只有寒露带给凄凉,只有月 儿与我为伴。 真想弹奏一曲热闹的江南采莲曲,把它封在信中一封又一封地往蓟北寄去。信中没有 写别的,只是写了长久以来的相思与惆怅。

隋唐五代文学教案隋代文学与初唐诗坛

隋唐五代文学教案:第一章隋代文学与初唐诗坛 第一章隋代文学与初唐诗坛(4学时)教学目的:了解隋代文学、初唐诗坛概况。重点:宫廷诗的发展与意义,“初唐四杰”及陈子昂诗歌理论及创作。难点:陈子昂在唐诗发展中的作用。第一节隋代文学概貌(581---618) 1、特点:过渡性。短命的王朝,自己的文学特点并没有形成。(似秦朝,“秦无文。”)南北统一,为南北文学的大融合作了准备,但南北文学融而未合。 2、作家:北朝入隋的有:卢思道、杨素、薛道衡;南朝入隋的有:虞世基。隋炀帝《春江花月夜》:春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隋最著名的诗人是薛道衡(播州)。代表作有《人日思归》、《昔昔盐》。《昔昔盐》中“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二句,以环境的寂寞来写思妇的孤寂凄苦,流传广泛。(唐刘?M《隋唐嘉话》:“炀帝善属文,而不欲人出其右。司隶薛道衡由是得罪。后因事诛之,曰:‘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精读作品篇目:薛道衡《昔昔盐》、卢思道《从军行》阅读作品篇目:薛道衡《人日思归》、无名氏《送别》第二节初唐诗坛魏征《隋书?文学传序》(P219)隋文学合南北文学而保留各自不同的特点,南方的柔媚、婉约,北方的粗犷、质朴,并没有合而为一。用声律、辞采来表现大唐恢弘的气象和刚健的情思、合南北文学之两长、形成唐诗的风格,正是初唐诗人所面临的课题。陆侃如、冯沅君认为:初唐诗坛的诗人至少在三百人。主要分为不同的两群:“王绩、陈子昂等――他们是反对齐、梁的风尚的”,“‘四杰’及沈?缙凇⑺沃?问等――他们是继承齐、梁而加以改造的”。(《中国诗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339页) 第三节宫廷诗苑(魏征、上官仪、杜审言及沈、宋)宫廷诗苑始终以其汇聚着大量高层人才,联系和沟通多种方面的创作而居于中心地位。表现在:其一,宫廷诗人占绝对多数(约9/10)。即使“初唐四杰”、陈子昂等宫廷以外的诗人也曾在朝中做官。其二,宫廷诗创作数量占优势。其三,宫廷诗人地位高,集中活动京都上层,容易造成影响,且人材集中绵延。宫廷诗与宫体诗区别:宫廷诗:多应制奉和、宴饮赋咏之作,内容多以歌功颂德、写景咏物为主。辞藻华美,讲求对仗。但更多地去掉了宫体的浮艳淫亵。宫体诗:以艳丽华美的

第二讲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课题笔记)

第二讲隋及初唐诗?坛 ——南北文学的?融合与唐诗?范式的建立? 一、隋代文学概?貌(581—618) 1、统一国家的?建立与隋代?文学的特点?: 270余年?分裂结束,南北重新统?一; 为南北文学?的大融合作?了准备(南北文学融?而未合) 文学的过渡?性,未形成自身?特点(“隋无文”) 2、隋代作家群? (1)北朝入隋作?家:卢思道、杨素、薛道衡 A 杨素“词气宏拔,风韵秀上,亦为一时盛?作” 情思悲凉,慷慨多气:典型北歌风?格 《出塞·其二》:“汉虏未和亲?,忧国不忧身?。握手河梁上?,穷涯北海滨?。据鞍独怀古?,慷慨感良臣?。历览多旧迹?,风日惨愁人?。荒塞空千里?,孤城绝四邻?。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交河明月夜?,阴山苦雾辰?。雁飞南入汉?,水流西咽秦?。风霜久行役?,河朔备艰辛?。薄暮边声起?,空飞胡骑尘?。 B 卢思道:向南朝诗风?靠拢 名作《从军行》:以南朝歌行?体表现军旅?题材,风格刚健,重心由“思妇”——“征夫” 《棹歌行》、《美女篇》……描写女性体?态服饰,流于轻艳 C 薛道衡:南北文风交?融的代表 《出塞》(和杨素):“绝漠三秋暮?,穷阴万里生?”苍凉悲怆 名作《昔昔盐》(艳——曲之别名) 南朝乐府闺?怨题材、风格委婉秀?丽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名句) 对偶工巧,语言形象,以细腻的细?节描写,传达出思妇?的孤独寂寞?的心境,富艺术独创? 名作《人日思归》(《作品选》P3)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语言平易质?朴、风格清淡秀?美,合南北文学?之长 刘餗《隋唐嘉话》载:“薛道衡聘陈?,为《人日》诗云:…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南人嗤之曰?:…是底言?谁谓此虏解?作诗??及云:…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乃喜曰:…名下固无虚?士。?” (2)由梁、陈入隋的文?人 代表:江总、许善心、虞世基、徐仪、王胄、庾自直等 隋炀帝时代?:明显偏向重?辞藻、声律之美的?南朝文风 多应制之作?:对仗精工、词采华美;“为文造情”缺乏生气

第二讲 初唐诗坛之一

第二讲初唐诗坛 一、唐诗的分期研究 代唐从唐高祖李渊代隋(618),至哀帝李柷被逼让位朱金忠(907),共换了二十一个皇帝,历时289年。 唐代的诗歌,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的变迁,在唐代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很自然地形成了不同的段落,对此,前人早已有所认识。现代人对唐诗发展演变的分期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二分法、三分法、五分法、六分、八分法等不同的分法。 二分法:胡适《白话文学史》。 陆侃如《中国诗史》亦取此法:“就唐诗而论,把世纪中年,是个分水岭,以前和以后的诗是不同的。”分水岭即安史之乱。 三分法:郭扬《唐诗学引论》(广西人民出版社) 1、准备期:宫体诗、风骨诗、非古非律诗; 2、鼎盛期:主题正大,以气使才。主要形式有功业诗、边塞诗、山水诗等; 3、衰变期:新乐府、怨刺诗、咏史诗。 五分法:苏雪林《唐诗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1992年辑入上海书店影印的《民国丛书》第三辑):1、齐梁古典作风期(初唐);2、浪漫文学隆盛期(李白及开元诗人);3、写实文学诞生期(杜甫、白居易);4、唯美文学发达期(温、李);5、唐诗颓废期。 六分法:梁超然《唐诗分期论纲》(陕西人民出版社):1、沿袭期(618—660,到高宗显庆年);变革期(高宗龙朔—开元初,即662—716);鼎盛期(开元天宝—代宗永泰年间,即717——766);徘徊期(代宗大历至永贞元年,即766—805);探索期(宪宗元年至大和年间,即806—836);深化期(文宗开成至唐末,即836—907) 许总《唐诗史》(江苏教育出版社)承袭期(六朝余绪)、自立期(唐音初起)、高峰期(气象高华)、扭变期(激荡回旋)、繁盛期(众派争流)、衰微期(艳俗余波)。 八分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基本上是将四分法再一分为二。 对于唐诗演进过程的描述,最为流行的大致有所谓“五唐说”和“四唐说”。 五唐说最早始于宋代的严羽。他在《沧浪诗话·诗体》中说,“以诗而论,则有……唐初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晚唐体”,并且指出,唐初是承袭陈隋之体。盛唐体指景云以后,开元天宝诸公之诗。大历体指大历才子之体。元和体是元白诸古诗。这五种体式的标示,实际上已勾

隋唐五代文学教案:第一章隋代文学与初唐诗坛

隋唐五代文学教案:第一章隋代文学与 初唐诗坛 第一章隋代文学与初唐诗坛 (4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隋代文学、初唐诗坛概况。 重点:宫廷诗的发展与意义,“初唐四杰”及陈子昂诗歌理论及创作。 难点:陈子昂在唐诗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 隋代文学概貌(81---618) 、特点:过渡性。短命的王朝,自己的文学特点并没有形成。(似秦朝,“秦无文。”)南北统一,为南北文学的大融合作了准备,但南北文学融而未合。 2、作家:北朝入隋的有:卢思道、杨素、薛道衡;南朝入隋的有:虞世基。 隋炀帝《春江花月夜》:春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隋最著名的诗人是薛道衡(播州)。代表作有《人日思归》、《昔昔盐》。《昔昔盐》中“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二句,以环境的寂寞来写思妇的孤寂凄苦,流传广泛。(唐刘餗《隋唐嘉话》:“炀帝善属文,而不欲人出其右。司隶薛

道衡由是得罪。后因事诛之,曰:‘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精读作品篇目: 薛道衡《昔昔盐》、卢思道《从军行》 阅读作品篇目: 薛道衡《人日思归》、无名氏《送别》 第二节 初唐诗坛 魏征《隋书•文学传序》(P219)隋文学合南北文学而保留各自不同的特点,南方的柔媚、婉约,北方的粗犷、质朴,并没有合而为一。用声律、辞采来表现大唐恢弘的气象和刚健的情思、合南北文学之两长、形成唐诗的风格,正是初唐诗人所面临的题。 陆侃如、冯沅君认为:初唐诗坛的诗人至少在三百人。主要分为不同的两群:“王绩、陈子昂等——他们是反对齐、梁的风尚的”,“‘四杰’及沈佺期、宋之问等——他们是继承齐、梁而加以改造的”。(《中国诗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339页) 第三节 宫廷诗苑(魏征、上官仪、杜审言及沈、宋) 宫廷诗苑始终以其汇聚着大量高层人才,联系和沟通多种方面的创作而居于中心地位。表现在:其一,宫廷诗人占绝对多数(约9/10)。即使“初唐四杰”、陈子昂等宫廷以外

初唐诗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江苏海安孙庄中学胡锦珠 《春夜别友人》 一、背景 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 )春。时年二十六岁的陈子昂离开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这首离别之作,就从宴会的情景落笔。 二、自读 1、利用积累的诗歌鉴赏方法试读,看看能不能在“六问”上作些回答 (六问:什么人、地、时、事(景)、情(理)、法(手法)。 2、讨论,交流,代表发言 三、鉴赏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一开头便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作者抓住这一时刻的心理状态作为诗意的起点,径直但却自然地进入感情的高潮,情怀颇为深挚。“银烛吐青烟”,着一“吐”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金樽对绮筵”,用一“对”字,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意绪而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此中境界,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首联用对起格,语言富于对称美,同时也使得眼前景物形象鲜明,在对比中显出色彩美。银烛,晶莹洁白的蜡烛。金樽,形容酒杯华贵、考究。绮筵,华美的筵席。这一联遣词华丽,铺陈宴会隆重热闹场面,以烘托出友情的深厚。 筵席虽然丰盛,但它是为送行而设,因此不免又笼罩上一层离别气氛,使在座的人于欢声笑语之外渐渐产生惆怅与伤感之意。颔联“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一联,承首联而引出离别的主题。这一联自谢朓《离夜》诗的“离堂华烛尽,别幌清琴哀”二句化出,但比谢诗显得出语更自然意境更深远,明确地抒写出此时此地惜别的情景。 “离堂”离别之地。“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源出《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是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的意思。(今“琴瑟和鸣”比喻融洽的感情,多用于夫妻)“山川”表示道路遥远,与“琴瑟”作为对仗,相形之下,不由使人泛起内心的波澜:“离堂”把臂(互相挽着

第一讲 上官仪及初唐诗坛

第一讲上官仪及初唐诗坛 初唐诗坛主要是以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身边的文人为中心的文人 创作。李世民不仅是一位马上皇帝,贵族出身的他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除了行军打仗之外,他也喜欢吟诗作赋,追求风雅。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于是一批文人便活跃在初唐的诗坛上。但是这些人由于政治上比较得意,生活上也比较悠闲,因而作品关注现实的不多,倒是吟咏风月的很多。尤其是在贞观诗坛的后期,出现了一位大诗人上官仪。 《旧唐书》本传说他:“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也就是说上官仪的诗歌创作追求的是辞藻的华美和声韵的和谐,他还提出“六对”、“八对”之说。 所谓六对:一曰正名对,天地日月是也; 二曰同类对,花叶草芽是也; 三曰连珠对,萧萧赫赫是也; 四曰双声对,黄槐绿柳是也; 五曰叠 韵对,彷徨放旷是也; 六曰双拟对,春风秋池是也。 所谓八对:地名对:送酒东南去,迎琴西北来。异类对:风织池间树,虫穿草上文。双声对:秋露香佳菊,春风馥丽兰。叠韵对:放荡千般意,迁延一介信。联绵对:残河若带,初月若眉。双拟对:议月眉欺月,论花颊升花。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隔句对:相思复相异,夜夜泪沾衣;空叹复空泣,朝朝君未归。

上官仪提出的“六对”“八对”之说对于律诗格式的成熟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代表作是《入朝洛堤步月》:“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先看题目,直接点明诗人在凌晨月亮西斜时在洛阳皇城外等候入宫朝见时即兴吟咏了这首小诗。“广川”指洛水,“长洲”指洛堤。“脉脉”化用《古诗·迢迢牵牛星》里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句,用“脉脉”形容洛水,写出了洛水的脉脉含情之态,将洛水人格化,“历”则写出了诗人的悠闲之态,一个太平年代身居高位的官员形象跃然纸上。最后两句即景抒怀,“鹊飞”、“蝉噪”以动衬静,虽然这个秋天的凌晨有了丝丝寒意,却丝毫没影响诗人的心情和兴致。对于这首诗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单纯就诗歌的创作而言确实是一首构思精致的佳作。 初唐诗坛除了上官仪之外,还有几个比较有名的诗人。 虞世南,初唐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文学家。他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他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的代表作品《北堂书钞》是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 虞世南博学多才,又德高望重。唐太宗称赞虞世南有超世之才,说他身兼五绝:“忠谠;友悌;博文;词藻;书翰。”太宗说:“虞世南死,无与论书者!”将其看作知音,并有伯牙子期之喻。 封德彝曾说:“世基被诛,世南匍匐而请代;善心(许善心)之死,敬宗(许敬宗)舞蹈以求生。”人品之高低自见分晓。

古代文化常识之【隋及初唐诗坛】_文学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之【隋及初唐诗坛】 古代文化常识之【隋及初唐诗坛】 1、唐代初年,旧陈、隋入唐的宫庭诗人仍“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用诗歌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点缀升平。这些诗人中最有名的是宫庭诗人上官仪,他的诗“以绮错婉媚为本”,时人谓之“上官体”,上官仪把六朝以来的对仗加以程式化,提出“六对”、“八对”等名目,这些法式成为后人写作律诗的规范。 2、在初唐诗坛上,诗人王绩是位较突出的诗人,他的《野望》不仅风格澹远,而且已是成熟的五律了。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他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开一代新诗风。 3、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他们都是七世纪下半期“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的作家,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诗风,突破了宫体诗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题材,他们凭自己的创作登上初唐诗坛,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在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四杰”中,卢骆可能比王杨时代稍早些,卢骆发展了七言歌行,王杨擅长五律。 4、“四杰”的创作有共同之处,又有所不同,他们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在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四杰”中卢洛由陈隋入唐,其诗仍有“宫体诗”的韵味,其歌行体是“宫体诗”的新发展和新改造;五律到王杨手中才开始定型,是五律的奠基人。 5、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可算是当时最好的五律了,其中“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6、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充分肯定了四杰的地位。 7、刘希夷的七言歌行《代悲白头翁》是其代表作,“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其中的名句。 8、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压倒全唐。 9、沈佺期、宋之问的主要成就是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 10、和沈、宋同时,工于律诗的人还有不少,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被称为“文章四友”。 11、陈子昂的诗歌主张见于他的《修竹篇序》中,他以复古为革新,主张继承建安风骨、正始之音。 12、陈子昂今存诗一百二十余首,《感遇》三十八首是其代表作。其《登幽州台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全诗只有四句,前二句写自己的孤独,后二句写人生之有限,感情深沉蕴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