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讲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课题笔记)

第二讲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课题笔记)

第二讲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课题笔记)
第二讲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课题笔记)

第二讲隋及初唐诗?坛

——南北文学的?融合与唐诗?范式的建立?

一、隋代文学概?貌(581—618)

1、统一国家的?建立与隋代?文学的特点?:

270余年?分裂结束,南北重新统?一;

为南北文学?的大融合作?了准备(南北文学融?而未合)

文学的过渡?性,未形成自身?特点(“隋无文”)

2、隋代作家群?

(1)北朝入隋作?家:卢思道、杨素、薛道衡

A 杨素“词气宏拔,风韵秀上,亦为一时盛?作”

情思悲凉,慷慨多气:典型北歌风?格

《出塞·其二》:“汉虏未和亲?,忧国不忧身?。握手河梁上?,穷涯北海滨?。据鞍独怀古?,慷慨感良臣?。历览多旧迹?,风日惨愁人?。荒塞空千里?,孤城绝四邻?。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交河明月夜?,阴山苦雾辰?。雁飞南入汉?,水流西咽秦?。风霜久行役?,河朔备艰辛?。薄暮边声起?,空飞胡骑尘?。

B 卢思道:向南朝诗风?靠拢

名作《从军行》:以南朝歌行?体表现军旅?题材,风格刚健,重心由“思妇”——“征夫”

《棹歌行》、《美女篇》……描写女性体?态服饰,流于轻艳

C 薛道衡:南北文风交?融的代表

《出塞》(和杨素):“绝漠三秋暮?,穷阴万里生?”苍凉悲怆

名作《昔昔盐》(艳——曲之别名)

南朝乐府闺?怨题材、风格委婉秀?丽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名句)

对偶工巧,语言形象,以细腻的细?节描写,传达出思妇?的孤独寂寞?的心境,富艺术独创?

名作《人日思归》(《作品选》P3)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语言平易质?朴、风格清淡秀?美,合南北文学?之长

刘餗《隋唐嘉话》载:“薛道衡聘陈?,为《人日》诗云:…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南人嗤之曰?:…是底言?谁谓此虏解?作诗??及云:…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乃喜曰:…名下固无虚?士。?”

(2)由梁、陈入隋的文?人

代表:江总、许善心、虞世基、徐仪、王胄、庾自直等

隋炀帝时代?:明显偏向重?辞藻、声律之美的?南朝文风

多应制之作?:对仗精工、词采华美;“为文造情”缺乏生气

隋炀帝杨广?

与同时代宫?廷文人相比?,倒是杨广本?人的某些小?诗,风格清丽明?快、还有可观之?处

如:《无题》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

秦观名作《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春江花月夜?》隋炀帝

春江平不动?,

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

潮水带星来?。

意境壮美,语言清丽

3、隋代散文(骈体衰落,散体未振)

隋文帝杨坚?改革文风的?尝试与失败?

李谔《上隋高祖革?文华书》:“江左齐梁其?弊弥甚,贵贱贤遇,唯务吟咏。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世俗以

此相?高。”

《隋书·李谔传》:“开皇四年,(文帝)普诏天下,公私文翰,并宜实录。其年九月,泗州刺史司?马幼之文表?华艳,付所司治罪?。

二、初唐诗坛

1、唐太宗与贞?观诗坛

(1)关陇史臣与?南北文风融?合的共识

《隋书·文学传论》: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

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其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

南北文风融?合——初唐中心课?题

南朝文风:“缘情绮靡”:重声律、辞藻、抒情化,宜于咏歌;流于轻艳

北朝文风:真挚、朴厚,壮大阳刚之?美;形式过于简?古、质朴,“理胜其词”

理想:文质彬彬、恢弘、刚健、开阔而富于?声律、辞藻、语言之美

(2)唐太宗与群?臣的创作(宫廷化开端?)

唐太宗与贞?观诗风新变?

《饮马长城窟?行》:“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经破薛举战?地》

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

裂?。……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

《采芙蓉》、《咏雪》等,完全南朝风?调

贞观诗人

北方文人:杨师道、李百药

南朝文士:虞世南、许敬宗等

文学类书的?编纂:《北堂书钞》、《艺文类聚》等

上官仪与“上官体”

《入朝洛堤步?月》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音响清越、韵度飘扬,当时宫廷诗?最高典范

今存诗二十?首,大都是奉和?应诏之作。

贡献:体物细致、情思婉转,推进五言诗?体物写景技?巧;总结对偶法?,促进律诗形?式发展。

《旧唐书·上官仪传》:“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显贵,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

孙女:上官婉儿。高宗、武侯时,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

追求形式美?:工偶精对,声律、辞藻美

创新:描写景物的?细腻、精工

2、王绩

隐士: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

诗风平淡自?然、朴厚疏野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初唐四杰”*

——唐诗“始音”

指高宗、武后时期出?现在文坛上?四位的作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闻一多《唐诗杂论·四杰》:“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而遭遇尤为?悲惨。”

诗风变革的?先驱

共同点: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的审美追?求

题材上:“由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代表了当时?文学革新的?方向;

风格上:与宫体诗的?绮靡不同,注重真实情?感的抒发;或开朗豪放?、积极进取,或悲凉雄放?、铺张扬励;

对诗歌形式?开拓上:

王、杨:擅长五律,初步完成五?律定型。

杨炯十四首?五律,完全符合“黏式律”。(P194注?20)

卢、骆:以七言歌行?见长,改造宫体诗?、发展歌行体?。

“卢、骆的歌行,是用铺张扬?厉的赋法膨?胀过了的乐?府新曲。”

——闻一多《唐诗杂论·四杰》

卢照邻(代表体裁:七古)

《长安古意》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唯见青?松在。

寂寂廖廖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托“古意”抒今情

词彩的华艳?富赡,犹有六朝余?习

结尾纵、横对比则转?清词,不伤于浮艳?

骆宾王(长于七古、律绝亦有佳?作)

帝京篇》

内容、结构似《长安古意》

铺叙长安的?壮观、豪华,次叙王侯、贵族、游侠、倡家的奢侈?,最后转入议?论,借古论今,将浓烈感情?贯注于对历?史人生的思?索中。

将宫廷诗人?以应制咏物?为主,时有颂美之?词的写作倾?向,完全转为独?抒怀抱。

《在狱咏蝉》(《作品选》P12)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西陆:指秋天

南冠:囚徒。用《左传·成公九年》,楚钟仪戴着南冠被?囚于晋国军?府事。

提问:此诗好在哪?里?

优点:

五、六句纯用比?体,“露重”、“风多”喻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

沉”喻言论受压?制。蝉与“我”融为一体,“寄托遥深”

语多双关:蝉鬓、白头吟(卓文君典故?,诗人白头)

用典自然、风格自然

感情真挚充?沛,于咏物中寄?情寓兴

七言歌行体?特点《教材》P187

形成渊源

体裁特点

初唐“四杰”的改造与创?新:以赋之笔法?铺叙抒情、夹以议论,句式错落、工丽中见流?宕,从宫廷走向?市井——成为具刚健?气骨的抒情?载体。

(在初唐诗风?变革中的作?用)

王勃(长于五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烽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尺幅千里

一洗古送别?诗之悲凉凄?怆,志趣高远、胸怀旷达

杨炯(擅长五律)

名作《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内容、形式上的创?新

雄浑刚健,慷慨激昂,一扫绮靡之?风

以严整律诗?写金鼓杀伐?之事

三联皆对,句中亦对;格律严整、用语典雅

初唐四杰总?结

总之,初唐四杰的?诗虽然还没?有完全摆脱?六朝诗风的?影响,但他们对诗?歌的内容和?形式都作了?初步的革新?,把唐诗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王杨卢骆当?时体”:讲究对偶声?律、追求辞藻华?丽、声韵流转,有时不免雕?琢繁缛之病?。

“点鬼簿”:杨炯为文,好以古人姓?名连用

“算博士”:“骆宾王好以数对,如…秦地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时人号为

算?博士。”

文章四友(杜审言为冠?)

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

唐高宗、武后期活跃?于诗坛,宫廷诗人

多写分题赋?咏和寓直酬?唱之类的“台阁体”诗

内容、题材无拓展?,诗律、诗艺研练上?有较大发展?

杜审言:字必简,杜甫祖父。

胡应麟《诗薮》:“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杜审言实为?首创。”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感慨)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惊新)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思乡)

对仗工整,结构细密,风格清新,诗境明秀,格调高华

“初唐五言律?,…独有宦游人??第一”。

6、“沈宋”与律诗的定?型(完成)

沈佺期:656年—约714,字云卿,上元中进士?及第,后任考功员?外郎,因依附张易?之,被流放岭南?,景龙中入修?文馆为学士?,作文学侍从?。

其诗多属应?制,带六朝绮靡?文风,然前期模山?范水之作,及流放中感?时伤怀之章?,尚有骨力。与宋之问齐?名,世称“沈宋”。

宋之问:约656?~712年,一名少连,字延清。

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历洛州参军?、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因谄事张易?之兄弟,曾贬泷州参?军。

又谄事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睿宗即位,以宋之问尝?附二张及武?三思诏流钦?州。

唐玄宗即位?后,被赐死于徙?所。

“沈宋”史话

诗才甚高,人品均不足?道。

《旧唐书·宋之问传》:“则天幸龙门?,令从官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则天以锦袍?赐之。及之问诗成?,则天称其词?愈高,夺虬袍以赏?之。”

《新唐书·沈佺期传》:当张易之得?宠时,“之问与阎朝?隐、沈佺期、刘允济倾心?媚附,易之所赋诸?篇,尽之问、朝隐所为,至为易之奉?溺器。”

格律诗写作?参考书目:

王力《汉语诗律》(中华书局,2005)

张岳琦《诗词格律简?捷入门》(《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清人汤文璐?《诗韵合璧》(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宋之问《度大庾岭》(《作品选》P22)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体物细微

但令有归日?,不敢恨长沙?。

描写细腻真?切,感情真挚,风格平淡自?然;

结构严谨、对仗工巧、声韵谐和。

感动人心的?悲怆真情。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终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好处:诗人内心感?受刻画十分?细腻、传神。

自然、千载之下仍?感人。

沈佺期《独不见》(《作品选》P24)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郭茂倩《乐府诗集》:“独不见,伤思而不得?见也。”

传统闺阁题?材,遣词用语未?脱尽齐梁浮?艳习气,然显得境界?广远,气势飞动,给人“顺流直下”(《诗薮·内编》)之感。

以委婉缠绵?的笔调,描述了女主?人公在寒砧?处处、落叶萧萧的?秋夜,身居华屋之?中,心驰万里之?外,辗转反侧,久不能寐的?孤独愁苦情?状。

内容上虽不?脱征人思妇?情感,但已是七律?成熟定型的?标志。

韵味接近古?体,境界广远。清代姚鼐推?崇其为“高振唐音,远包古韵”的“神到之作”。在艺术表现?上,能将心情意?绪与环境氛?围密切结合?,手法也较灵?活。

沈宋与律诗?的定型

价值:总结了六朝?以来诗歌创?作声律方面?的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

《新唐书·宋之问传》:“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宋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王世贞《世苑卮言》云:“五言至沈、宋始可称律?。”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

5、陈子昂与唐?诗风骨

唐诗发展的?里程碑式人?物。(659—700)字伯玉,四川射洪人?。

青少年时代?:浪漫的豪侠?性格、从事政治的?热情

《陈氏别传》:“始以豪家子?,驰驱使气,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尝从博徒入?乡学,慨然立志,因谢绝宾客?,专精数典。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该览。”

21岁,至京师,用尽心思,以期引起社?会注意。《唐诗纪事》:子昂初入京?,不为人知。有卖胡琴者?,价百万,豪贵传视,无辨者。子昂突出,谓左右曰:“辇千缗市之?。”众惊问,答曰:“余善乐此者?。”曰:“可得闻乎?”曰:“明日可集宣?扬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置胡琴于前?。食毕,捧琴语曰:“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弛走京毂,碌碌无为,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役,宜其留心!”举而碎之,以其文遍送?会者。一日之内,声华溢都。

新、旧《唐书》评价:“褊躁无威仪?”。

忧国忧民、直言敢谏,屡屡谴责武?后政治

(《作品选》p27《感遇》(丁亥岁云暮?)

随武攸宜功?契丹,上良策而遭?降职,愤而辞官回?乡,遭县令段简?诬陷,入狱而死。

文学革新文?学主张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逶迤颓?靡,风雅不作……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骨氣端翔:有风骨美,风格刚健,有感染力

音情頓挫:语言起伏和?谐,感情沉郁顿?挫

光英朗練:语言光彩鲜?明爽朗

文学复古理?论之得失

进步与贡献?:

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相联?系,大力提倡诗?歌恢复“风雅”、“建安”传统 形式上:恢复《诗经》风雅传统的?美刺比兴

内涵、风格上:追踪建安文?学的寄托济?世功业、人生理想,多悲凉慷慨?之气、刚健古朴

提出具创新?性的诗美理?想:“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声律风骨“兼备,盛唐之音的?先声)

不足之处:未处理好艺?术上的复变?关系

葛晓音《论初、盛唐诗歌革?新的基本特?征》在批判齐梁?诗“彩丽竟繁”的同时,又忽略了艺?术的复变关?系……忽略了齐梁?以后诗歌艺?术的新变。他在《感遇》中模仿阮籍?《咏怀》寓理于喻的?比兴象征手?法,实际是要求?在艺术上也?退回到汉魏?时代去”?(《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2期)

皎然《复古通变体?》:“陈子昂复多?而变少”?

不能说是唐?代诗歌发展?的方向

(3)文学创作及?作品介绍

《陈子昂集》收诗110?首。著名的有《感遇》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组诗和《登幽州台歌?》。

古体多,近体少,“复多变少”

陆侃如、冯沅君:“《感遇》以外的诗,实未能称是?。我们细读他?的全集,实在找不出?多少好诗。……说也奇怪,比较为我们?所爱读的,倒是几首近?于…骚体?的杂言诗。”

(《中国诗史》,343页。)

《感遇》三十八首

卢藏用:《过学堂览文?集序》“至于感激顿?挫,微显阐幽,庶几见变化?之联,以接乎天人?之际者,则感遇之篇?存焉。”

一,大都是有感?于政事而发?,是针对现实?生活中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而作的?,使诗歌走上?了反映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道路。如《感遇》(丁亥岁云暮?)、(圣人不利己?)。

二,感慨身世,抒发抑郁不?平之气,呈现出一种?昂扬壮大的?感情基调与?慷慨悲歌的?豪侠气慨。如《感遇》(兰若生春夏?)、(本为贵公子?)。

《感遇》其二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比喻、反衬)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双关)

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楚辞借香草?零落、美人迟暮的?比兴手法,喟叹自己虽?怀美质而无?法实现理想?,不得不中道?退隐。

前四句:刻画兰若紫?茎朱蕤、花簇纷披的?秀丽身姿,以群芳失色?反衬兰若的?卓然风姿。

后四句:感叹芳华的?零落。以草木零落?、美人迟暮的?悒郁情怀,表现自己政?治失意、壮志未酬,美好理想未?能实现的苦?闷心情。

形式似五律?,实为五古

通首全用比?兴,托物感怀,继承了阮籍?《咏怀》的传统手法?,寄意深远。

《唐诗绪笺》:“诗欲气高而?不怒,怒则失于风?流,此诗气高而?不怒。”????(温柔敦厚传?统)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

写作背景

据卢藏用《陈氏别传》,这首诗是在?作《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并序》后,“乃泫然流涕?而歌此诗”。

《蓟》诗序云:“丁酉岁,吾北征……历览燕之旧?都,其城池霸业?,迹已芜没矣?。乃慨然仰叹?。忆昔乐生、邹子,群贤之游盛?矣。(古人)

时随武攸宜?出征契丹,直言进谏,竟被降职为?军曹,内心怀着巨?大的悲愤。

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之?绵长

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

第四句: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带出诗人孤?独难言、寂寞悲哀的?生命悲歌。

天地无穷,英雄业绩将?与之共存;而自己人生?有限,怀才不遇,空留遗恨。

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

艺术赏析

渊源:《楚辞·远游》:“唯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表现诗人忠?而见谤、侘傺穷困的?悲愁。

长短参差的?楚辞体句法?: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辞赋体:体式的古朴?、文辞的凝重?与情调的慷?慨悲愤、意境的雄浑?深远相得益?彰

地位与评价?

卢藏用《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

韩愈《荐士》: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

胡震亨《唐音癸签》:“其诗以理胜?情,以气胜辞”。

王夫之《唐诗评选》:“似诵,似说,似狱词,似讲义,乃不复是诗?,何有于古?”

6、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作者介绍】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

中宗神龙年?间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存诗极少,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

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解题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中的《吴声歌曲》。前人所作大?都敷衍题目?而描写景色?;形式或为五?言四句,或为五言六?句,体制短小,格局拘束。

张若虚此作?,内容、篇制有较大?扩展;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

参考:闻一多《唐诗杂论·宫体诗的自?赎》

程千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与?被误解》

【古今评说】

《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孤篇压全唐?”、“盛唐第一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抒情层次】

(一)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绚丽景?观。

为下面对景?抒情打下基?础。景物美

(二)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

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明月长照?对

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的?感叹。哲理美

(三)由感叹人生?进而抒写思?妇游子的离?愁

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

憬.情感美

第一层(开头八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春、江)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奇异之花)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对月色的细?微描写)

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

“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闻一多

第二层(八—十六句)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过渡)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思考)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翻新)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过渡)

深沉、寥廓、宁静的宇宙?境界

“有限”与“无限”,“有情”与“无情”——诗人与“永恒”猝然相遇,一见如故的亲切 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

关系。

比较

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之名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感慨风物依?旧而人生易?老,相似)

第三层(后二十句)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总写游子思?妇两地相思?)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景?。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

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

评析

在思想、艺术性上都?超越了传统?的山水景物?诗、哲理诗、爱情诗融为一炉,注入了新的?含义,合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创造出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

峰。

向前替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因此,向后也就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张若虚的功?绩是无从估?计的。(闻一多)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花相似而人?不同的意象?,深藏对生命?短促的惜悼?之情。

贯穿全篇的?青春情思。

对唐诗兴象?、意境之影响?

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兴象,诗情、画意、哲理水乳交?融,创造出情思?浓烈、韵味醇美、空明宁静的?诗境。

表明唐诗的?意境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阶段,为盛唐诗兴?象玲珑之意?境美的出现?作了艺术上?的铺垫。

2015《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经典笔记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笔记 (根据[《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整理) 现代部分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双簧戏: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 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 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 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新月社: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 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个性,以白话代替文言。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奠定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理论上对文坛发生了重要影响;创作方面,创作了许多现实主义小说,有反映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除文学研究会外,当时影响较大的语丝社,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异军突起的创作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的作家,主干人物有郭沫若、郁达夫等。在创作方面有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歌集《女神》、郁达夫的《沉沦》。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诗派,就诗歌的主要倾向而言,是浪漫主义的。徐志摩《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欧美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这时期也被大量翻译。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中国作家的大多数,选择和接受的主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但又常吸收现代主义的某些因素于其创作中。象征诗人首推李金发,象征诗的特点:朦胧、含蓄、暗示。无产阶级文学: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是创造社和太阳社。创造社主要人物有郭沫若、成仿吾、冯乃超等;太阳社的成员主要有蒋光慈、钱杏邨等。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简答题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简答题 1汉大赋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作家和作品? 体制宏大;采用问答形式;铺陈文采;歌颂为主。 主要有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羽猎赋》《长杨赋》、《甘泉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2 汉乐府现实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婚姻爱情;战争徭役;苦与乐的深刻揭示;乐生恶死愿望的充分展现。 3南朝民歌《西洲曲》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委婉细腻;以情为核心展开动态描写;多用顶真手法和双关语。 4《诗品》评曹植诗歌的特点是“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请结合作品加以阐释。 既不同于曹操的古直悲凉,又不同于曹丕的便娟婉约,而能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 5《史记》在文学史上有何地位和影响? 《史记》在历史真实基础上刻画人物,成为传记文学的开端;是对先秦文学传统的继承融汇;人文精神的弘扬;对后代散文、小说、戏剧等产生重要影响。 6曹操《短歌行》一诗在艺术上有哪些特点? 《短歌行》的特点:情调低昂回旋;化用《诗经》成句;多用比喻。 7“大小谢”的山水诗在风格上有什么差异? 大谢对山水景物作客观的描摹,小谢通过山水景物抒发感情,情景交融;小谢在语言上避免了大谢的晦涩、平板之弊,还摆脱了玄言的成分,形成了一种清新流丽的风格。 8陶渊明诗歌有哪些风格特征? 陶渊明的田园诗歌,平易自然,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情景事理的浑融。另外,陶诗还有金刚怒目式的风格。 9、枚乘《七发》在汉赋发展史上有何地位? 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以七件事启发太子,大肆铺陈、讲究文采,标志着汉大赋的成熟。对后来的辞赋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最有代表意义的就是“七林”。 10、《孔雀东南飞》在叙事诗发展史上有何意义? 《孔雀东南飞》在叙事诗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鲜明的人物形象;完整的结构;生动的故事情节;个性化的对白;环境渲染。 11、南北朝民歌在内容和风格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一章初唐诗歌

第一章初唐诗歌

————————————————————————————————作者:————————————————————————————————日期: 2

3 / 13 第一章 初唐诗歌 ? 初唐诗 :高祖武德元年(618) ――睿宗延和年(712) ? 初唐历时近百年,为盛唐诗歌的繁盛做了三方面的准备: 1、扩大了诗歌创作的题材内容; 2、完善了近体诗歌的体式; 3、新诗歌理论的建设。 * 初唐百年诗歌的演进,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前五十年,宫廷诗的时代。 主要作家是以李世民为核心,包括李百药、虞世南、马周、许敬宗、杨师道、长孙无忌、魏征、上官仪、褚亮等人的宫廷作家群。而 “以绮错婉媚为本”(《旧唐书·上官仪传》)的“上官体”是这一时期的诗风代表。在野诗人王绩“以真率浅疏之格”(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一)特立于初唐诗坛,惠及初唐四杰。 2、初唐后五十年是逐步突破旧诗风,建立唐诗风范的时期。 文坛上较热闹,改革诗风的呼声与创作实践同样强烈。高宗武后时期,“以文章名天下”的初唐四杰登上诗坛,把诗歌的题材视野从宫廷移到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塞漠,感情基调也清新健康起来。继之,台阁诗人沈佺期、宋之问确立了律诗这种新形式。最后,陈子昂登高一呼,痛斥齐梁,高倡风骨,为唐诗开辟了健康的发展道路。 ? 总之,初唐诗歌虽未完全摆脱六朝的浮华和纤弱,诗歌的现实性和思想性尚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已透露了新的气息。 ? 第一节 初唐宫廷诗 ? 整个初唐时期,宫廷文臣及帝王后妃在诗坛非常活跃,形成一个庞大的诗人群体。他们对格律诗的定型起到了重要作用。 ? 一、贞观诗风 ? 宫廷诗第一阶段。 ? 唐开国后第一代诗人是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身边的大臣文士。他们认识到南北文学不同的艺术特色,提出“各去所短、合其两长”的文学主张。

初唐诗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一.知识链接 [四唐]指初唐﹑盛唐﹑中唐﹑晩唐。原为旧时对唐诗的分期。 从高祖武德元年至武后长安四年,共八十六年,是为初唐,有两大创作取向:以上官仪等宫廷诗人诗歌的戏乐取向和初唐四杰、陈子昂等人儒家“诗言志”的创作取向。 从中宗神龙元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共六十五年,是为盛唐。杜甫卒于大历五年,故以这一年来结束盛唐。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具有郁勃浓烈的浪漫气质,是盛唐诗的主要特征。盛唐诗人主要分为“山水田园派”与“边塞诗派”两派。“山水田园派”以王维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为首;“边塞诗派”则以王昌龄(“七绝圣手”)、高适、岑参为佳。除上述两大诗派外,在盛唐还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两大诗人。 从大历初至文宗大和末,共六十四年,是为中唐。就气势的恢弘和大师的成就而言,中唐似不及盛唐;然而若就个性的显露、种类的繁多、流派的纷呈而论,中唐则有过于盛唐,出现了白居易、李贺等举足轻重的人物;更为重要的是,在他们的前后左右,出现了一大批各有追求、各具特色的诗人,形成了一幅英才辈出、群星灿烂的审美画面,主要有以元稹和白居易(“元白”)为代表的“浅切派”、以韩愈和孟郊(“韩孟”)为代表的“险怪派”、以刘长卿和韦应物为代表的“隐逸派”等三支。按时序,中唐前期的主要作家为大历诗人群体(元结、顾况、戴叔伦,刘长卿、韦应物、李益,大历十才子等)。在唐德宗贞元、穆宗、宪宗元和年间唐诗出现第二次高潮。除了“元白”,其它诗人如韩愈、孟郊、柳宗元、刘禹锡、李贺等,在艺术上各有创造,自成一家。其中韩孟一派诗人的影响较大。中唐的兴盛不仅在诗歌,散文也很辉煌。 以后七十一年,为晚唐。晚唐诗人中成就较高的,当推杜牧和李商隐,人称“小李杜”。另外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继承了白居易新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写下了一些反映民生疾苦的佳作。 [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这四个人,他们都是初唐中后期很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时代就获得“四杰”的美誉。在唐诗史上,他们是勇于改革齐梁浮艳诗风的先驱。第一,批评龙朔诗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提出诗歌创作应有“骨气”,走“刚健”一路。第二,继承言志缘情的诗学传统。第三,注意南北文风的取长补短,自鸣开一代风气的志向。第四,注意诗文的社会作用。而四人之中又各有偏重,王、杨以五律见长,卢、骆擅长七古。他们在文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就对“四杰”十分敬佩:“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命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其二) 二.《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赏析: [文章四友]在初唐诗坛上,有四个人被时人称为"文章四友",他们是: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四人的作品风格较接近,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从高宗后期起,即以诗文为友,"文章四友"因此得名。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比较文学通论笔记(孟昭毅版)

比较文学》复习笔记(仅供参考) 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名与实:“比较文学”作为专用术语,并具有了现代的文学研究意义上的内涵,是1827年法国著名批评家魏尔曼在巴黎大学讲学时开始使用的。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英国著名文学教授波斯奈特在《比较文学》一书中给予确定并使用的。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名言:任何规定都同时是否定一样,比较文学不可能因为定义的束缚而停止发展。 第一节:比较文学ABC 第二节:定义的多重建构 法国学者率先提出过比较文学的定义,法国法。基亚提出“比较文学并非比较。比较文学实际只是一种被误称了的科学方法,正确的定义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卡雷大力倡导研究文学间的“事实联系”,他指出: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一支,它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品之间的关联,它格外注重被研究对象之间的事实联系。 梵。第根总结说: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是把尽可能多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起点,放送者:作家、著作、思想;到达点,接受者;经过的媒介者:传递者。 美国: 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称为“美国学派”。 奥尔德里奇:比较文学是从超越一国民族文学的角度或者从与其他一门或几门知识学科的相互关联中,对文学现象进行研究。 俄苏:比较文学被称为历史——比较文艺学,代表维谢洛夫斯基。 日尔蒙斯基:历史——比较文艺学是文学史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国际联系和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各国文艺现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中国:杨周翰:主张对文学的主题、文学类型、文学潮流、批评和审美标准或诗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相互影响;把文学与其他文艺领域进行比较,研究其关系;在相互比较中发现一些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钱钟书、季羡林、现任比较文学学会会长乐黛云。当前中国学者较为认同的另一种定义为:比较文学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第三节:学科的一般性质 与比较文学相关的概念主要有民族文学、国别文学、总体文学、世界文学。

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文学史~第三讲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南北朝乐府民歌 1.南朝乐府民歌的一般内容和其体裁上的特点。 (A)思想内容 a.南朝乐府民歌以“吴声歌”和“西曲歌”为主,内容方面几乎都 是情歌,所谓“郎歌妙意曲,侬亦吐芳词”,且十之七八出自女子之口,有浓厚的脂粉气。 b.吴声曲中有些作品写出了在封建势力的摧残下,男女婚姻不自 主,爱情破灭,以死相抗的悲剧。 c.西曲中好些作品写旅客商妇的离愁别绪,热烈而坦率。 d.描写劳动生活的民歌,例如“采桑度”中的“采桑盛阳下,缝叶 何翩翩,攀条上树表,牵坏紫罗裙。”显是一幅动人的农家少女采桑图,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活泼愉快的情趣。 e.情歌更多是对负心背约的男子之猜疑和哀怨,如:<<子夜冬 歌>>。 f.在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男子负心,女子固然是伤心;即使男 子倾心,她们也免不了提心吊胆。因此每当离别时,她们总是 “泪落便如泻”。如:<<华山畿>>,这眼泪中,有“莫作瓶落 井,一去无消息”的忧虑。 g.南朝民歌多来自商业发达的大都市,因而其中还有不少被侮辱的 妓女们的悲述。此外,也有不少描写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的,都很生动真实。 (B)艺术形式 a.体裁短小,多是五言四句。 b.语言的清新自然。 c.双关语的运用。如同音同字的“合散天黄连,此事复何苦”。最 常见的双关语,是以“莲”双关“怜”,以“丝”双关“思”,以布匹的“匹”双关匹偶的“匹”。 d.善用比喻,夸张等表现手法,表达封建社会女子的被压抑又无力 反抗的复杂细致的感情,具有细腻含蓄的风格。

2.北朝乐府民歌的一般内容及其体裁上的特点。 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包括了: 一. 反映战争的 北朝战争频繁,人民大量死于战争,因而蓄发了一股强烈的反战情绪,如“企喻歌”: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峡谷口,白骨无人收。 二. 反映人民疾苦的 北朝社会的另一特殊现象是人口掠夺,使大批人民被迫离开本土,因而出现了不少反映流亡生活的怀土思乡之作,流露出一种绝望的悲哀和愤激,如“紫骝马歌”: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 有些反映了人民饥寒交迫的悲惨生活。所谓“长嘴饱满短嘴饥”,“长嘴”与“短嘴”便是剥削与被剥削者的象征性的概括。 三. 反映北方各民族的尚武精神 北方诸民族向以能骑善射、好勇尚武著称。如“企喻歌”: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四. 反映爱情生活的 北方民族生性豪放,又少受礼教的约束,所以北朝情歌的特色是:心直口直,毫不扭捏。南歌说“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北歌却说“女儿自言好,故入郎君怀”。在南歌中我们常常碰到汪汪的眼泪,而北歌中却找不到一个“泪”字。有时情人失约不来,她们也只说上一句“欲来不来早语我”。 对男女相悦的看法,北朝情歌也表现得更为大胆、干脆。如“天生男女共一处,愿得两个成翁妪。”就很爽朗。 五. 反映游牧生活和北国风光的 例如著名的“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只二十七个字,便出色地画出了辽阔苍茫的草原景象,并反映了北方民族的生活与精神面貌,具有无比的魅力,确是“千古绝唱”。 北朝民歌不仅内容丰富,在艺术上也有其独创性,它的语言是质朴无华的,表情是爽直坦率的,风格是豪放刚健的。是一首首悲壮激越的军乐、战歌。 体裁方面,北歌虽亦以五言四句为主,但同时还创造了七言四句的七绝体,并发展了七言古体和杂言体。

现当代文学文学考研笔记 最全名词解释 作家、代表作品分析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文学革命——文学背景: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政治小说风潮,林译小说。发生标志: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提出八事 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 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 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 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评价:1.是在对中西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深入认识,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总结,符合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势。2.以形式为重点,强调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改革。 陈独秀发表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坚定文学革命的立场。 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 曰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1922年与学衡派的论辩。 学衡派:1922年9月,南京创刊《学横》。梅光迪,胡先骕,吴宓。文化保守主义者,受保守和清教色彩的新人文主义影响。相信靠伦理道德凝聚中国。宗旨:?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学术文化的进步依赖少数精英分子,反对的社会变革,站到时代主潮的对立面去了。稳健的文化抉择。基本点是否定文化与文化转型的突变形式,否定革命的逻辑的。 鲁迅《估学横》,批驳。 文学革命实绩:1。白话文的推广。 2.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与新文学社团的风气,思想大解放局面。 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初步的成果。

意义:文学观念:否定传统文学思想,表现人生,倾向于反映人生,时代的积极文学思想。 文学内容:现代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觉醒的时代精神。 语言和形式:摈除文言文和传统文学格式,用白话写作,吸收运用外国多 样化的文学样式,表现现代生活,接近人民大众,世界文学 发展的联结,民族特色,崭新的现代文学语言和文学形式。 新文学社团的建立,标示:新文学运动从少数先驱者破坏旧文学,转为大批文学 生力军建设新文学。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北京。周作人,郑振铎,(矛盾)沈雁冰,王统照, (叶圣陶)叶绍钧等12人。 会刊:《小说月报》。文学研究会丛书。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做?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现实主义的一派。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 创造社:1921年6月。日本东京。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田汉等。 《创造》《创造周刊》《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 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忠实表现作者?内心的要求?,强调创作的?直觉?与?灵感?,文学美感,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革命?,侧重自我表现,浓重的抒情色彩。 初期创作:郭沫若《女神》,郁达夫小说,田汉戏剧。 以1925年五卅为界 后期:?表同情于无产阶级? 新月社:1923年,北京。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况 魏晋南北朝文学,上起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下迄隋朝建立(公元589年),前后约近四百年。魏晋南北朝期间,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在这些变化中是最有意义的,正是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变化和发展。这期间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集团内部的趋同性,使文学在一段时间内呈现出一种群体性的风格,另一段时间又呈现为另一种风格,从而使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相当明显。文学集团内出现了一些杰出的作家,如曹植、阮籍、庾信,但成就最高的陶渊明却不属于任何集团,他以超然不群的面貌高踞于众人之上。魏晋南北朝文学对两汉文学的继承与演化,在五言古诗和辞赋方面痕迹最明显。文人在学习汉乐府的过程中将五言古诗推向高峰;抒情小赋的发展及其所采取的骈俪形式,使汉赋在新的条件下得到发展。 一、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建安时代,“三曹”“七子”并世而出,为中国诗歌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风采气骨兼备。曹氏父子的创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乐府诗乃至徒诗的转变,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王桀、刘桢等“建安七子”竞逞才藻,各造新诗,都有鲜明的文学个性。 正始时期司马氏专权,政治险恶,作家陷入极度苦闷之中。阮籍的《咏怀》诗,用比兴的手法,隐晦曲折地抒发感慨、批判现实,形成了与建安文学不同的

风貌。嵇康则继承了从《诗经》到曹操的四言诗创作经验,用四言诗表现其高蹈独立的情怀,语言率直,能体现“清峻”的风格。 二、两晋诗坛 两晋诗坛上承建安、正始,下启南朝,呈现出一种过渡的状态。两晋与东晋又各有特点,西晋诗坛以陆机、潘岳为代表,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艺术性强。左思的《咏史》诗,主要是写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1)其中有的表达对门阀制度的不满及对豪右的蔑视,有的肯定寒士自身的价值,有的慨叹寒士生活的困顿。(2)慨叹历史人物,借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悲愤。(3)表现自己的胸怀、志向、气概。 东晋诗坛被玄风笼罩,以王羲之、孙卓、许询为代表的玄言诗人,作品缺少诗意,“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虽在当时被视为正宗,却无生命力。玄言诗兴盛于东晋,一方面是魏晋玄学及清淡之风兴盛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东晋政局及由此而形成的士人心态有关。其特点一是皆平典似道德沦,建安风力尽矣;二是在写山水游乐的同时,抒发佛理。 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描写田园生活的风气,成为魏晋古朴诗风的集大成者。东晋建立后数十年间,诗坛几乎被玄言诗占据着。从建安、正始、太康以来诗歌艺术正常发展的脉络中断了,玄言成分的过度膨胀,使诗歌偏离了艺术,变成老庄思想的枯燥注疏。陶渊明的出现,诗歌才重新焕发艺术的生机,并且增添了许多新的因素。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界,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是一位创作的先锋。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论述题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论述题 1试论《史记》的叙事艺术。 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因果关系的探索展开;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结合作品进行论述) 2试论曹植诗歌的风格及其成因。 曹植诗歌的风格,《诗品》评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前期创作表现建功立业的愿望,后期表达理想与现实矛盾所激起的悲愤既不同于曹操的古直悲壮,又不同于曹丕的便娟婉约,而能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这种风格的形成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密切关系。 3前人评价司马迁有“爱奇”倾向,请结合《史记》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司马迁的“爱奇”,既有神奇鬼怪之事的记载,更重要的是对特异性人物的推崇与偏爱。建功立业、隐忍就功名、悲剧人物、游侠刺客等。体现司马迁的历史观和审美观,寄托自己的理想,体现褒贬倾向。使《史记》文章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4《史记》的文学成就 答:《史记》不但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而且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它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的历史,成为中国传记文学的千古典范作品。 ㈠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一部《史记》,相当篇目可以看作是我国最早的以人物为中心的文学创作。《史记》象一道漫长的人物画廊,其中有特色的人物几百人,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近百人,为后代小说、戏剧创作提供了写人的楷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表现在精心选材上。作为史书,《史记》不能象小说那样虚构,必须按照真实的材料刻划人物。因此,精心选材是传记文学写作的关键。太史公在选材时为突出某一人物形象,体现某一创作意图,往往采用“互见法”。即在写一个人的本传时,往往只将传主的主要事迹、性格写入本传,而将他的其它事迹、性格分置于他传中。这样既保证了各篇的完整性,又使得各篇之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如写刘邦,刘邦本传《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的历史功迹及其作为政治家的不凡个性,而刘邦的一些“无赖”行径则可见于其它一些相关的人物传记中。这样既通过《高祖本纪》正面肯定了刘邦的历史功业,又以他传对刘邦的一些不好的品行作了揭露,从而使后人能对刘邦的事迹、性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 其次,太史公为了突出人物的某一思想品质,往往在一些篇章中集中只写几件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为突出蔺相如、廉颇“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这一思想品质,主要写了三件

吴定柏《美国文学大纲》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现代诗歌)【圣才出品】

第8章现代诗歌 8.1 复习笔记 Ⅰ. Overview 1. Background 2. Modernism 3. Imagism (1) Emergence (2) Major features (3) Comment Ⅱ. Ezra Loomis Pound (1885-1972) 1. Life 2. Literary Career Ⅲ. Thomas Stearns Elliot (1888-1968) 1. Life 2. Literary Career Ⅳ. Wallace Stevens (1879-1955) 1. Life 2. Literary Career 3. Views of Poetry

4. Major Features Ⅴ. E. A. Robinson (1869-1935) 1. Life 2. Literary Career 3. Characteristics Ⅵ. Robert Lee Frost (1874-1963) 1. Life 2. Literary Career 3. Comment Ⅶ. Contemporary American Poetry Ⅰ. Overview 1. Background In the 20th century, two characteristic strains in American poetry are introspection and social criticism. But they were often combined together. Ⅰ. 概述 1. 背景 20世纪,美国诗歌有两大类型,即内省和社会批判。但是两种类型经常结合在一起。 2. Modernism (1) Modernism dramatized severance from the past while using the past, its values and artistic forms in new literary production.

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二

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二 一、填空题 1、建安七子中年辈最长者为(),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书信体散文写得最。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王粲,其代表作为(《》)二首。 2、(),谥魏文帝,有《魏文帝集》,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燕歌行》。 3、在汉魏六朝文学中,有两对文学兄妹的创作很有名,他(她)们分别是()、()与鲍照、鲍令晖。 4、曹丕,谥魏文帝,有(《》),其成就在诗歌上,价值最高的是现存最为完整的七言诗(《》)。 5、西晋文学家为一傅、一张、三张、两陆、两潘、一左。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潘岳、()和()。 6、汉魏六朝在文学史上有两对文学夫妇,分别为()、()与秦嘉、徐淑。 7、王羲之和谢安,两人的散文创作,应该说是各有其特点,前者世称王右军,有(《》),后者有书信体散文(《》)。 8、汉魏六朝在文学史上有两对文学夫妇,他(她)们分别为司马相如、卓文君与()、()。 7、建安七子年辈最长者为(),其创作“体气高妙,有过人者。”书信体散文写得最好,代表作为《与曹公论盛孝章书》。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者(),有《王粲集》,其代表作为《七哀诗》二首。 8、在中国诗歌史上,向来有魏代三祖之说,指的是魏武帝()、魏文帝()和明帝。 9、()和(),两人的散文,各有其特点,前者世称王右军,有《兰亭集序》,后者有书信体散文《与支遁书》。 10、()的《自悼赋》是一篇由女子所写的伤悼自己命运的赋。其赋的前半部分叙进宫遭弃的过程,后半部抒写藏于自己内心的痛苦。在文学史上开了自悼的先例,其后有左芬的《离思赋》,还有江采蘋的(《》)。 11、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和(),前者在诗歌方面的代表作为《咏怀诗》八十二首,后者代表作是散文名篇(《》)。 12、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不仅()写得好,其辞赋与散文也写得有特色,最为有名的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13、南北朝时的北方文人,()创作了《水经注》,()创作了《洛阳伽蓝记》。 35、西汉最有名的散体大赋是(),其创作流传至今的计有六篇赋,那就是(《》)、《上林赋》、《长门赋》、《美人赋》、《大人赋》、《哀二世赋》。 14、东晋田园诗人(),不仅田园诗写得好,其辞赋与散文也写得有特色,最为有名的是(《》)、《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 15、南北朝时,由南朝而入北朝的文人中,在创作上成就最高当推()与()。 16、南朝文学,是以新变为主要特征的,最突出的表现是诗歌的()的骈文的盛行。诗歌格律化有()的“四声八病”说,骈文盛行有以萧纲为中心的文学集团 17、()的(《》)是我国现在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收录上起周秦下迄梁代的一百三十余位作家近八百篇作品。 18、南朝文学,是以新变为主要特征的,最突出的表现是()的格律化与()的盛行。诗歌律化有沈约的“四声八病”说,骈文盛行有以萧纲为中心的文学集团 19、在南朝陈的后期,以()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宫体文学团体。其中成就较高的是()。

初唐诗坛之贞观诗风及上官体

初唐诗坛之贞观诗风及上官体 贞观时期,南、北朝文学由对立走向融合。唐太宗是贞观文学的领袖。贞观诗风主要受南朝文学的影响,逐步走向宫廷化。上官仪是贞观后期的重要诗人。他的五言诗,“绮错婉媚”,讲究对仗,追求诗歌的声辞之美,体物图貌,笔法精细,时人谓之“上官体”。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但其内容仍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所以诗歌的变革只能由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一般士人即初唐四杰来承担。 上官仪(608年-665年)唐朝宰相、诗人。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麟德元年十二月(665年1月),因为唐高宗起草废后诏书,得罪了武则天,被诬陷谋反,下狱处死。 咏画障 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 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 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浅流。 未减行雨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上官婉儿:唐代著名才女,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上官仪遇害时,孙女上官婉儿尚在襁褓,与母亲郑氏一同被没入掖庭,充为官婢。她生性聪颖,逐渐得到武则天的重用,被引为亲信女官,掌管宫中制诰。[10] 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继位,上官婉儿被册为昭容。上官仪得以平反,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并被以礼改葬。 彩书怨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相聚的时间总是很短很短,期待的时问总是很长很长。秋天又来了,满江的红叶向洞庭湖悠悠飘去,而你却在迢迢的万里之外。秋夜长,相思更长;只有寒露带给凄凉,只有月 儿与我为伴。 真想弹奏一曲热闹的江南采莲曲,把它封在信中一封又一封地往蓟北寄去。信中没有 写别的,只是写了长久以来的相思与惆怅。

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贴(真题笔记)

考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的参考书是什么?怎么读这些书呢?需要了解些什么信息? 我跟你分享下我的考研经验,参考书里面我会提到。 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贴 现代文学方向参考书目共有14本。分别为: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 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张钟、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观》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 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 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这个书目就是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时一直以来给出的考研指定书目,自2009年起,北大不再指定书目,不过实际上院里的老师们讲,考研依然按照这些书出题,所以好好看这些书就行。 一门专业课,一门专业基础,共有300分。 其中,专业课150分中,名词解释为30分,共6个。每个五分。论述题五选四,每题30分。 文学基础,大综合50分。大题(论述题)为100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论述题共占据了220分,可谓得论述者得天下。 1、招考信息:有关北大现当代文学方面的考试信息,如:招生人数、录取人数、历年报考人数、考生来源情况、录取标准、复试分数线、复试人数、参考书目,等等。(这些信息在网上多逛逛你就能找到了,我就不赘述了。) 2、复习资料:包括历年专业课真题、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笔记、授课讲义,一些专题复习笔记等。这个我是在网上买的,内容很丰富也很完整,当然,价格也不低;这里就不具体说哪个网了,免得被怀疑是打广告。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在网上买资料不要轻易地随意把钱打给陌生人,不安全,我就差点被骗。 根据我自己的考研经验,我整理了一下主流的一些方法论,摘论如下: 专业课,照搬教材定论只能及格,观点陈旧平庸也没有高分。这就对专业课的要求很高。如果你不能融会贯通,并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那么基础再好,也只能仰天长叹。现当代文学对于作品的阅读不可或缺。北大出题总是会强调结合具体作品,结合具体作家,所以这一点十分关键。 因此,仅以现代文学方向来论,阅读作品和相关作品的评论是重点中的重点,阅读评论主要是参考论述观点,阅读作品最重要的是体会和感悟,解答论述题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当然中间也不能缺乏一些经典的观点。因此我的思路是,整个现代文学来说,必须重点读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这三本书,尤其是《<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中提及关键作品,必须有一个阅读基础,这是作论述题的关键。这部分几乎涵盖了整整120分的分值。 其次,就专业基础来说,对于古代文学,古代文论,外国文学和外国文论四个方面,基础性的是理解外国文论的各种流派理论,这对于专业基础课中的大题是非常有益处的,因为,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秦始皇灭六国,完成中国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大帝国。为了适应统一帝国的需要,秦王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那些改革,对生产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同时它又焚书坑儒,推行极端严酷的思想政治。这对学术文化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短短十几年的秦代,几乎没有什么文学可言,更谈不上什么成就。 首先,值得提出的是完成于统一前的《吕氏春秋》。这是秦丞相吕不韦门客的集体著作。它包括八览、六论、十二纪,故后世又称为“吕览”。它兼有儒、道、墨、法、农诸家学说,故《汉书?艺文志》列为“杂家”。书中保存了大量的先秦时代的文献和遗闻佚事。它是一种系统化的、集合许多单篇的说理文,层层深入,最见条理。和先秦其他诸子散文一样,它往往以寓言故事为譬喻,因而增加了文章的形象性。例如《荡兵》、《顺说》、《察今》等篇都有这样的特点。 秦代文学的唯一作家是李斯。李斯,楚人,曾师事荀卿。入秦为吕不韦舍人,后为秦丞相。作于始皇十年的《谏逐客书》是李斯的一篇名作。它首先历叙秦穆公以来,都以客致富强而成霸业,以见用人惟材,不必限于本土。 到了汉代,文学得到充分发展。主要是汉赋,散文和乐府。两汉所谓乐府是指的音乐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官府,这是它的原始意义。但魏晋六朝却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的也叫“乐府”,于是所谓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一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有所增广。郭氏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下列十二类:(1)郊庙歌辞,(2)燕射歌辞,(3)鼓吹曲辞,(4)横吹曲辞,(5)相和歌辞,(6)清商曲辞,(7)舞曲歌辞,(8)琴曲歌辞,(9)杂曲歌辞,(10)近代曲辞,(11)杂歌谣辞,(12)新乐府辞。 一、贵族文人所作之颂歌 郊庙歌辞:为祀天地,太庙,明堂,社稷所用.今存者有《郊祀歌》和《安世房中歌》。 燕射歌辞:为朝廷宴飨所用。 舞曲歌辞:分雅舞,杂舞.雅舞用于郊庙,燕飨;杂舞用于宴会。 二、军乐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研笔记(完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 几本《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 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朱栋霖丁帆 朱晓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黄修己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4、《中国现代文学史简明教程》许祖华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的建构历史(一) ?1922年,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最后一节,是“略述文学革命的历史和新文学的大概”,可视为最早的以“史”的角度研究现代文学的尝试。 ?20年代末期始,少数高校以开设了新文学研究的课程和讲座。陈子展、周作人、朱自清、李何林等都讲授过现代文学的课程,并出版过文学史著作,如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之流源》、李何林的《近二十年来中国文艺思潮论》等。因此,现代文学的早期研究有很强的“当代性”。 ?现代文学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是1951年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的出版和他在北京大学所开的课。王瑶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 “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的建构历史(二) ?195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这本文学史建构了一种激进的写作框架。在文学运动部分,用革命运动统摄文艺运动和现象;在作家作品部分,简单地使用了阶级划分的方法。 ?同年10月,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东北大学张毕来的《新文学史纲》第一卷。作家都被纳入“革命作家”、“进步作家”、“小资产阶级作家”、“右翼作家”等范畴进行评价。 ?1956年,作家出版社又出版了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上下卷,作者阐发了研究现代文学的三大目的:第一,叙述“五四”以来先驱者使用文艺武器与统治阶级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实况;第二,把各个历史时期的战斗史实和经验加以正确的叙述和总结;第三,全面深入地考察和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文学史的“历史建构”在这样一种政治文化背景下有了“主流”和“非主流”的区别。“非主流”的作家在不断的过滤和批判的过程中被逐渐淘汰。 绪论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含义 1、1917年1月《新青年》杂志刊出的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为标志,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 2、什么是现代文学? 所谓“现代文学”,不仅是时间概念上所划定的1917——1949年这一通常所说的“现代”阶段的文学,更是“现代”性质意义上所指的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从性质来看,“现代”是相对于“传统”中国文学而言的。“现代”作为时间的标志,表明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学的联系性,说明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到20世纪出现的一种形态的文

魏晋南北朝文学二试卷B

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二) B卷年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郭茂倩《乐府诗集》把乐府诗分为() A.四类 B.八类 C.十二类 D.五十三类 2.体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代是() A.西汉前期 B.西汉后期 C.东汉前期 D.东汉后期 3.被刘勰评为“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诗风是指() A.建安诗风 B.正始诗风 C.西晋诗风 D.东晋诗风 4.阮籍《咏怀》诗忧愤深广,后人评为() A.情伤一时,心存百代 B.过为峻切,讦直露才 C.天才秀逸,弘丽妍赡 D.辞藻绝丽,婉转侧折 5.陆机《文赋》提出的文论观点之一是() A.文气说 B.灵感说 C.宗经说 D.滋味说 6.元嘉诗风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A.寄言上德,托意玄珠 B.庄老告退,山水方滋 C.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D.农事家常,怡然自适 7.谢月兆新诗的特点是() A.清新明丽,流转圆美 B.发唱惊挺,操调险急 C.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D.经营惨谈,一归自然 8.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所代表的诗歌风格是() A.幽婉深沉 B.平淡自然 C.缠绵悱恻 D.俊逸秀美 9.《隋书·文学传序》对南朝诗风的概括是() A.词义贞刚,重乎气质 B.宫商发越,贵于清绮 C.词采华美,缘情绮靡 D.音情顿挫,骨气端翔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北朝乐府民歌的特点是() A.语言刚健激越 B.抒情含蓄婉约 C.多用谐音双关 D.格调鲜丽明快 E.有金戈铁马之气 2.李白绝句的艺术特色是() A.蕴涵丰富,语言简洁明快 B.气势凌厉,悲中见豪 C.境界清新,内蕴飘逸风神 D.句式参差,韵律跌宕舒展 E.兴到神会,自然天成 3.晚唐诗歌创作的审美取向有() A.以哀怨悱恻为美 B.以悲凉萧瑟为美 C.以淡泊情思为美 D.以幽艳细腻为美 E.以悲壮豪放为美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互见法 2.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以司马相如的大赋创作为例,简述西汉大赋创作的一般倾向。 2.简述曹操诗歌的创作成就。 3.简说南北朝诗歌创作大势。 五、论述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简介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内容。 2、为什么说庾信的后期诗作初步融合了南北诗风。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C 2.C 3.A 4.A 5.B 6.B 7.A 8.B 9.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文学理论教程考研重点笔记

1、文艺学:以~为对象,以揭示~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理论(研究~普遍规律即~的原理、范畴、判断标准等问题的学科;任务:~本质论,~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和~接受论)、~批评(对以~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活动和~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和~史(~发展与变迁的历史) 2、~活动: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由作品(与现实的差异:艺术描写可以超越事物的本真形态,去创造更具有普遍性的、更深层的意蕴)、作家(作者通过创作~作品以表达他的感受并试图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世界(~活动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或社会现实)、读者(之于作品:再创造),具有精神性、审美性、意识形态性构成 3、~理论的性质:从学科归属上看,是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以~的普遍规律为其研究范围,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及相关方法;对象和任务看,以~活动为研究对象,而~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又规定了~理论的任务即~发展论、~创作论、~作品论和~的消费与接受论;学科品格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民主、科学、现代的) 4、~理论的基本形态:~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价值学,~信息学,~文化学;划分依据:~理论认识的客体:~活动的整体;~活动的流动系统:创作--~作品--~接受。~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消费 5、马义~理论:是马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根基;基石:~活动论(马义把文学艺术的创造和欣赏归结为人的生活活动,~艺术活动作为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能动创造,是一种“人学”),~反映论(马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艺术生产论(马在考察资经的发展后,主要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待~艺术活动的结果。一把艺术生产作为物质生产的比较对象,并不专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现象,二艺术生产是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三在资本发展时期,一切艺术生产是为资本创造价值,一切艺术品都具有商品的属性),~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变体,既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又具有审美的性质),艺术交往论(~活动被看成是一个由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所构成的交往结构), 6、马义对~理解的特点:科学、全面、极具生命力、深刻、独到 7、中国古代文论:“比兴”说“虚静”“神思”“滋味”“物感”“妙悟”“童心”“性灵”“神韵”“出入” 8、德国古典美学和文论:康德:18C德国哲学家、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审美判断:无利害感。没有概念的普遍性。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没有概念的必然性;黑格尔: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辩证法哲学的集大成者、客观唯心主义者。著作:《精神现象学》《逻辑学》《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美学》。审美: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最后一个伟大代表、唯物主义哲学家。著作:《黑格尔哲学批判》《基督教的本质》《未来哲学原理》。审美:人本主义人类学原则,坚持反映论和审美意识的观点,但没有看到社会实践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 9、建设中国当代的文论应注意:以马义为理论指南。有中国特色(以中国土壤;吸收遗产)。具有当代性,体现时代精神0、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